科研导师制实施办法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研导师制实施办法(精选7篇)

科研导师制实施办法 篇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青年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胜任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校内外科研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的教师、专家和学者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教学、科研单位根据本单位青年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安排科研导师,制订指导规划,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指导和考查考核等工作;学校科技处负责对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科研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第三条

青年教师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教学或科研单位应当为其配备科研指导教师:

(一)40岁以下没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立项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学科研岗位教师,简称博士教师;

(二)40岁以下没有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学科研岗位教师,简称非博士教师;

(三)经学校或者学院认定需要接受指导的教师。

第四条

每位指导教师每年指导青年教师累计不超过3名。

第二章

科研导师的遴选及职责

第五条

科研导师应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学术水平高,研究能力强,有较强的指导能力,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

第六条 科研导师不局限于本校,可以是我校的特聘教授、兼职教授、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科研院所专家,或我校教师推荐的同行知名专家。科研导师应在《华北***高层次科研奖励及匹配办法(暂行)》(华水政〔2013〕125号)中规定的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指导博士教师的导师应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子课题(包括在研项目);指导非博士教师的导师应承担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第七条

科研导师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青年教师申报国家级项目

科研导师要对指导对象的选题和论证过程严格把关,给出详尽、中肯的修改意见,切实提升项目申请质量。

(二)指导青年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

科研导师要从细节上指导青年教师如何撰写论文,— 2 —

对写好的论文进行详细修改并推荐发表。

(三)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实施能力

鼓励科研导师邀请培养对象加入自己的科研团队,在共同攻关过程中,科研导师可对培养对象的项目实施能力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指导。

第三章 培养对象的职责

第八条

配备科研导师的青年教师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积极主动地争取科研导师在思想和学术上的指导。

(二)积极参加本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三)主动向科研导师汇报科研进展情况,尽早将撰写的项目申报书或论文交给科研导师,以便留给科研导师足够的时间进行审阅和指导。

(四)积极参与科研导师的科研项目、学术活动等工作。

(五)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努力提高学位层次。

(六)青年教师在指导期满后,对自己所做的科研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学院汇报,同时提供指导期间的有关资料。

第九条 指导期一般为3年。青年教师在指导期内考取博士生,可终止培养或更换科研导师。

第十条 指导期满后,青年教师应至少获得省级以上项目1项或在《华北***高层次科研奖励及匹配办法(暂行)》(华水政〔2013〕125号)中规定的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

第四章

聘任、考核、奖励

第十一条 各教学、科研单位根据双向选择原则组织科研导师的聘任,负责制订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考核办法,并实施考核,考核等次定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对考核不合格的,应查找原因,采取改进措施。考核结果报学校科技处备案。

第十二条

指导期内,对考核合格的本校导师,每年加计科研绩分5分;对校外导师各单位可酌情付给科研导师一定的指导费或咨询费,额度由培养对象与所在学院根据指导工作量的大小协商决定,经费在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见《华北***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管理办法(暂行)》华水政[2013〕90号)和培养对象所获的科研奖励费里支出。

第十三条 指导期内培养对象获得15万元以上的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或国家级子课题立项,一次性奖 — 4 —

励科研导师1万元。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被指导青年教师每年应当填写《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工作总结》交科技处备案。

第十五条

各教学、科研单位每年召开1次指导工作汇报专题会,对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第十六条 建筑学院、体育部、人文艺术中心可适当降低导师条件和验收标准,但要确保提升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胜任能力。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第十八条

科研导师制实施办法 篇2

但是, 由于各高校及学院的学习资源和平台建设, 以及受所在学科发展的影响, 有些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对科研导师制的意义和付诸行动方面缺乏认识;同时, 由于学校管理机制、教育理念的影响,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也会存在诸多问题, 亟待解决[3]。本文基于对科研导师制的理解及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分析高校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发展机遇、运行和管理, 并对搞好此项工作, 提出几点建议供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参考和借鉴。

一、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发展机遇

2012年, 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高函[2012]5号) 要求, 各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了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在各高校自主申报的基础上, 开展了专家评审。与此同时, 各省教育厅也下发了《关于启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且各高校也相继纷纷开展校级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按照教育部要求, 2013年各高校都完善和修订了新版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最大特点就是显著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国家的这一举措为各高校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从而也促进了大学生管理体制与育人机制改革方面的工作, 最终为社会培养符合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而服务。

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运行

(一) 科研导师制的运行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除了当前出台的教育改革措施的支持, 还需要师生之间的认定和相关科研导师制的管理。师生之间的认定一方面需要以学院为单位进行任职教师的考核, 如教师承担的课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本人的意愿;另一方面, 学院要积极地宣传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各指导教师科研实践中, 采取自愿、主动申报的方式。如此, 建立师生互选的培养制度, 使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较好的互动交流关系。管理制度的形成也是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提高和教师发展而制定的, 如很多研究认为应该实施导师资格认定、评价和激励制度, 认为在导师的选择上以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教师为主;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评议来约束和监督导师工作;对导师的工作成绩设立一定的奖励和津贴, 甚至在职称评定中给予一定的肯定。同时, 针对学生也需要这样的制度, 学生的选择最好以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为主, 这个时期的学生基本上完成大学基础课程, 并对自己所学的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 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从而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科研工作也应该设立一定的学分或奖励机制, 以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二) 以项目为依托, 促进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

项目包括导师承担的各类研究项目和由学生申请的各类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或计划项目。以科研项目为依托, 既为导师和学生指引了一定的研究方向, 也具有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 由于面临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结题和验收, 导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 进而促使师生之间形成相互督促、相互进取的良好互动关系。如2012年, 教育部下发了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的通知后, 很多高校的学生积极组建成立课题组、项目组,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积极申报校级项目, 最终有的项目被推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相关项目, 其中大部分都顺利开展, 并取得一些显著效果。这种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来培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做法, 得到广泛的认可与支持, 将会推动和促进各高校科研导师制的形成。同时, 各教师本人也承担着各类科学研究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也需要学生的协助, 这同样为高校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 很多高校实行了科研导师制, 但从各类学校的实施情况来看, 一些国家部委直属或省级重点高校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与此类以研究型为主的高校科研学术气氛浓厚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 在国家重点大学的大部分教师都有自己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然而, 对于其他一些省属或地方教学型院校, 由于科研条件和资源有限以及其他各种原因, 以科研项目带动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总体依然不佳或有些高校还未真正实施[4]。

三、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管理

(一) 制定导师职责及配备原则

目前,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 多数高校虽然已初步形成了部分导师和学生的配备, 但还没有具体的有关制度来约束双方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由于职责的不明确, 学生自身因考研、考公务员或社团活动等工作重心的转移, 往往造成学生对科研项目半路休工或停止, 造成科研项目不能如期完成或完全由导师自己完成。同时, 导师与学生的配备, 也会出现某个学生同时参与几个教师的项目。针对上述情况, 需要各高校相应制定导师和学生的具体职责和义务。如导师要对学生的科研选题、研究设计、学术规范、学习兴趣等负责, 为其提供咨询、帮助和指导;导师要对学生的文献查找、阅读、资料收集等给予相应的帮助;导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要起到督促的作用, 对学生的各个研究阶段要进行检查, 听取学生报告。导师的选拔以聘请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高职称的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为主;师生配备一般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主, 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指导模式, 即一位学生只能有一位导师, 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专业和科研兴趣。

(二) 建立相关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5]。正如宁波大学郑礼平提出科研导师制要与教师业绩相挂钩, 对于成绩优异做出突出贡献的导师进行奖励与表彰;要与教师工作量相挂钩, 要给予其相应的科研工作量[6]。学校对于本科生在评先评优、奖学金评定等方面, 需要对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加以改革, 重点增加学生科研活动的经历和业绩比重, 拓展评价的新思路。学校还要建立本科学生科研基金、校长创新创业基金和营造学生开展科研的良好氛围。各高校可以根据科研项目级别 (国家级、省部级或厅局级) 、学生评价、科研成果 (如发表论文、专利、获奖等) 对导师进行评价, 将评价结果量化并纳入教师年度工作量考核评定的范畴。同时, 各高校可以设立专项经费, 给予导师一定的工作津贴进行年度科研奖励。完善各项考评监督机制, 加强对导师实践教学、科技竞赛、就业指导、毕业设计等主要环节质量的评价与认证。充分发挥导师内在驱动力, 营造导师间良性竞争氛围, 调动导师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加强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项目的过程管理

科研导师制是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 因此, 需要学生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积极申请有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资金支持。在项目获得资助后, 一般由指导教师负责对项目研究过程进行管理。立项后, 再对工作进行认真统筹安排和规划。组织协调好项目研究小组学生成员, 保证本科生实际参与项目研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对项目研究进展情况或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减少出现错误或研究方向走偏, 以保证研究质量。按照项目研究计划的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可以做好全程跟踪, 并进行项目执行过程的阶段性检查[7]。事实上, 在整个项目研究过程中, 多数指导教师关心的重点是项目的立项和结题, 而对于项目的整个研究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由于管理上的缺陷, 往往造成项目申请和完成基本由导师一人完成, 因此, 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例如, 科研项目的申请或结题需要学生进行答辩, 以保证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中去。

四、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相关建议

(一) 鼓励导师

1. 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金。

高校要为每位导师或大学生创新小组设置一定的科研启动金项目, 并作为导师个人所负责的在校立项项目, 以此保证科研导师制在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导师或科研创新小组以基金项目申请的形式获取启动金, 既保证了科研活动的使用经费, 也增强了导师和本科生进行科研活动的动力。这些举措的实施也会进一步促使广大师生争取申请到校外科研项目 (如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

2. 对科研取得的成果和业绩给予一定的奖励。

众所周知, 在优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受到表彰的同时, 他们的导师也同样受到表彰, 这样的奖励办法可以用到本科生导师的奖励中, 如某位导师指导的学生论文获优秀或取得创新成果, 其导师也应该获得奖励与表彰。

3. 导师指导工作作为教师工作量的一部分, 要与教学成果相挂钩。

导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过程就是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其不仅要给予相应的科研工作量, 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同时, 科研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健全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 使导师的职称评定, 不仅仅是从论文的数量和教师自身取得的科研成就, 而更应该提倡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所带来的创新成果作为职称评定的优选。

(二) 激励学生

1. 激发本科学生科研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 大学生受传统单一教育模式的培养, 往往是对理论知识的被动与灌输式学习, 而难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缺乏对学术问题的深入思考。因此, 这就需要从本科生入学开始, 让其对所学专业及其领域有初步的认识, 调动学习和学术思考的兴趣。由此,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后, 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识到, 进行科研活动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及以后从事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业余时间在导师的带领下自愿积极主动投入到课题研究中。

2. 加强学术交流, 奖励学生的科研成果。

经常在学生中开展有关大学生科研创新体会与心得方面的经验交流报告会, 使学生了解如何申请科研项目, 如何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工作中去。同时, 还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带和互动作用, 如让已经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素质的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 使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技能及理论知识, 然后再得到导师进一步的指导, 如此使科研活动能够不断地延续和深入。除了为学生营造较好的科研环境氛围, 高校也应该根据大学生在科研中取得的成果水平, 给予一定的学分和奖励。

(三) 搭建平台

1. 导师素质的提高和科研团队内的科研气氛。

导师科研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科研团队的水平, 目前在一些一流大学, 导师的科研素质均可达到较高的水平 (一般导师具有博士学位) , 大多数都承担着国家级的科研项目, 一些省属或地方科研院所导师的科研水平还有待提高, 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经费也很有限[8]。因此, 对导师的进修和访问学习, 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另外, 良好的科研气氛, 需要由导师科研团队经常组织seminar学术研讨并邀请学生参加, 有利于学生的科研思维的形成[9]。

2. 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建设。

实验室是学校开展实验教学和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 除了具备常规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还应该要有一些与本学科或专业相关的先进设备, 有利于师生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科研基地的建设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重要保障, 尤其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10]。高校和相关的企业共同建设科研基地, 不仅发挥了不同单位之间的优势, 而且充分利用高校的师生资源, 为企业解决现实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学生在基地的科研实践中获得更多科研的乐趣和培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其对科学研究的信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高校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一种教育改革新思路, 是未来高校努力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教育管理形式。目前, 虽然有些高校已经开始实施, 但还不是很成熟、完善。通过分析高校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发展机遇和运行, 提出规范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管理的有效措施, 做好导师职责的制定与分配原则, 建立相关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重视加强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过程的管理工作。为了实施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建议做好鼓励导师、激励学生和搭建平台等日常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科研导师制,本科,培养模式,管理

参考文献

[1]杨超敏.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2]史宪铭, 等.高等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系统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96-101.

[3]高凤山, 等.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践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 2011 (12) :52-53.

[4]王俊琰.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分析——以福州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 2012 (1) :41-45.

[5]苏玉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6]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6) :156-157.

[7]李国栋.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 2011 (12) :24-25.

[8]张崴.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9]丁云龙.国外学术共同体学术研究体例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238-240.

科研导师制实施办法 篇3

为营造学校良好学风,进一步加强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促进新生全面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设立高年级学生到新生中担任朋辈导师制度,简称朋辈导师制,并制定如下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朋辈导师是让高年级同学担负起更多帮助和指导一年级新生的责任,担当朋辈教育、管理者的角色。

第二条 在新生中推行朋辈导师制,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又符合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规律;既是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补充,又是学生工作精细化的必然要求,对我校学生工作朝着科学化、有效化方向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第三条 实施推行“朋辈导师制”具有“导学、导管、导助”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和责任意识,不断提升我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营造和谐校园。

第二章 朋辈导师的选拔、聘任与培训

第四条 参加朋辈导师选拔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大三年级的学生党员、发展对象或者学生骨干,任何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学生提交申请表后通过选拔培训后可聘任为朋辈导师。当然,符合以上条件同时又具备下述优点的学生可以优先考虑:

1.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奉献、作风正派,起先锋模范作用,没有违纪处分记录,在同学们中有较高的威信。

2.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熟悉新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教育管理方法。

3.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无补考记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第五条 朋辈导师的选拔与聘任坚持自愿和德能兼备的原则。1.每年的暑假前,高年级学生提出担任新生朋辈导师的书面申请。2.学校组织资格审查和专家面试。3.确定朋辈导师人选并组织培训。

第六条 实行朋辈导师聘任制,聘任期为1学年。

第七条 自愿申请担任朋辈导师的高年级学生经过资格考查后,必须参加朋辈导师培训班的学习,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为: 1.校史和校情教育;

2.学生管理制度阐释;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4.心理健康教育; 5.专业知识教育; 6.校园学习生活指导;

7.优秀学生党员及学生骨干代表管理经验交流;

8.大学生人际交往艺术。

第三章 朋辈导师的工作职责

第八条 朋辈导师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主要是帮助新生和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完成始业教育;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开展低年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

1.迎新、军训及入学教育工作期间

(1)协助辅导员做好准备工作,了解新生提前来校情况,并做出妥善安排;

(2)负责接待新生,向他们介绍校史、校园环境、学校和专业的基本情况;

(3)按照学校、学校的统一部署,协助辅导员做好组织工作;

(4)掌握新生的基本信息,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

(5)军训期间做好新生思想教育引导、后勤服务等工作;

(6)掌握新生的思想动态,引导新生解决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

(7)了解新生的特长、爱好和家庭等方面的情况;

(8)组织增进了解和促进团结的班级活动;

(9)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0)协助班主任做好初期的班级建设工作。

2.常规学习期间

(1)组织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引导新生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建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秩序;

(2)掌握新生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面貌,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努力化解矛盾、解决疑难、避免冲突,维护班级和谐、校园安全与学校稳定;

(3)鼓励新生积极参加学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丰富大学生活;

(4)指导新生参加学校开展的活动和组织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活动,帮助新生提高认识和拓宽视野;

(5)为新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提供意见,指导新生干部开展班务管理工作;

(6)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专业学习、大学生活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的引导,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培养良好的学风;

(7)保持与辅导员、班主任的密切联系和接受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指导。

(8)每周至少走访一次自己负责的新生寝室,要求每月上交一份走访寝室记录或者交流心得,以及时解决新生们的困难和解决他们的困惑。

第四章 朋辈导师的纪律和道德规范

第九条 朋辈导师的工作应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自觉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监督,遵守以下工作纪律:

1.保证每星期走访所带新生寝室一次;

2.做好新生信息汇报,每周向辅导员口头汇报一次,每学期期末向学校做书面总结一份;

3.出现紧急情况要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和学校报告;

4.不得对新生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5.不得向新生索取或接受贵重礼品;

6.增强全局意识,服从学校的整体工作安排。

第五章 朋辈导师的管理和考评

第十条 由学校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朋辈导师制”的实施。

第十一条 朋辈导师聘任期满,由学校对朋辈导师的工作做出鉴定,形成书面材料进入学生就业推荐材料。同时按照朋辈导师人数的20%的比例评出“优秀朋辈导师”,颁发证书,给予奖励。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三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哈尔滨广厦学院学生工作处。

附件1:哈尔滨广厦学院朋辈导师申请表

科研导师制实施办法 篇4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7日 09:26 | 发布部门:党办校办 | 阅读人数:809

北京工业大学文件

———————————————————————————

工大发„2015‟19号

关于印发《北京工业大学

科研经费审计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院、部、处、直属单位,后勤集团、投资公司:

经2015年4月1日第7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将《北京工业大学科研经费审计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工业大学 2015年4月3日

北京工业大学科研经费审计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中“要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精神,为规范开展学校科研经费审计工作,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依照《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教育部印发的《教育内部审计规范》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科研经费审计,是指学校审计处依据国家、上级部门和学校的有关制度、规定和要求,对学校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使用、效益等情况进行的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和咨询。旨在完善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和运行机制,促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服务水平,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第三条 科研经费的审计范围包括纳入学校财务管理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包括科研经费财政补助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含纵向科研经费收入和横向科研经费收入)。

第四条 审计人员对科研经费审计中涉及的保密事项,须按照保密制度的要求进行审计,对审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第二章 审计内容 第五条 科研经费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与决算情况、科研经费管理内部控制情况、科研经费使用和绩效情况等。

第六条 科研经费审计应关注项目负责人直接责任、院系监管责任、校内相关部门管理责任等经济管理责任。

第七条 科研经费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经费管理情况。主要审查项目经费管理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情况;学校科技管理、财务、国资等部门及校内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在经费管理使用中的职责划分及履行情况。

(二)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主要审查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各项支出是否符合预算,有无超预算和预算外支出;预算调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拨付外单位经费是否与预算相符、有无合法的合同(协议)。

(三)项目经费收支情况。主要审查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各项经费开支是否符合相关制度规定,有无超范围、超标准支出,有无挤占、挪用、转移资金情况;甲方带走设备是否符合学校规定。

(四)项目资产管理情况。主要审查项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置、验收等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大型设备是否开放共享,使用效益和效果情况。

(五)项目经费决算情况。主要审查项目是否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及时编制经费决算;经费决算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六)项目结题情况。主要审查项目是否按规定及时结题;项目余额后续支出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违反规定使用和转移结余资金的情况。

(七)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八条 学校审计处是科研经费审计的主责部门,负责科研经费审计的日常工作。科学技术发展院是学校科研经费审计的委托部门,负责协助学校审计处制定科研经费审计计划、方案。

第九条 科研经费审计应当有计划地进行。科学技术发展院每年提出下一科研经费项目委托建议,由审计处纳入审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 审计处应当根据科研经费审计计划,组成审计组并实施审计,或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审计。

第十一条 学校科研经费审计的方式包括:事后审计、过程审计、审计调查等方式。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可根据需要,按相关规定采取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

第十二条 科研经费专项审计应做好与学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相结合,综合利用审计力量和审计成果,以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第十三条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根据工作需要,对与科研经费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延伸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予以配合。第十四条 学校科研经费审计程序包括:

(一)每年初审计处将本科研项目审计计划列入本审计工作计划,调整科研项目审计计划或临时增加科研经费审计项目,须根据科学技术发展院的建议进行。

(二)审计处在实施审计前3日向相关学院和项目组发送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审计处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科研经费审计。

(三)项目组按照审计通知书的要求向审计处报送审计资料,并对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且作出书面承诺。

(四)审计处实施审计过程中,可以依法依规提请学校有关部门和单位予以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须予以配合。

(五)审计处将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书面征求被审计项目组的意见。根据工作需要,也可以征求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被审计项目组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10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六)在征求项目负责人意见后,审计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出具审计处的科研经费审计报告,报主管审计的校领导审批。

(七)审计处向相关学院及项目负责人提交审计报告,并对审计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八)科研经费审计后,项目负责人及相关单位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审计建议,应当按照要求进行整改落实。

第四章 审计结果运用

第十五条 对科研经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处应及时向项目组通报,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审计工作主管领导汇报情况,研究提出整改意见。项目组及相关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落实整改意见。审计处可通过后续审计,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及其效果。

第十六条 对科研经费审计结果按照《北京工业大学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工大发„2014‟2 号)进行公告,逐步实行科研经费审计报告公开,整改情况公开,处理结果公开。重大问题向校长办公会汇报。对违纪违规行为,依据有关规定,做出处理、处罚或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审计处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5年4月3日印发

————————————————————————

新员工导师制管理办法 篇5

1.1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消除陌生,熟悉公司管理制度;

1.2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加强新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感知和认同;

1.3使新员工更快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流程,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1.4配合员工个人职业发展,挖掘人才,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电四公司新入职的所有员工。

3.实施办法

3.1新员工入职时,人力资源部组织岗前培训,讲解公司概况、企业文化及基本制度;

3.2新进员工入职后实行导师制,由新员工所在部门为其指定导师,建立起师徒关系,并通知人力资源部;

3.3社会招聘的新员工导师制期限为半年。通过社会招聘的新员工具有一定的阅历和专业知识,导师侧重在帮助新员工融入新的工作环境,熟悉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加深对公司文化的感知和认同,增加新员工的归属感;

3.4校园招聘的新员工导师制期限为一年。校园招聘的新员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需要较长时间的入职引导。导师要帮助新员工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变,引导新员工认同公司文化、行为规范,塑造职业化。工作上,导师应与新员工充分沟通,根据工作岗位为新员工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带领新员工明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以及作业指导。生活上,给予关照,克服困难,适应工作环境。

4.导师管理/

2新员工导师制管理办法

4.1各用人部门要建立起本部门的导师队伍,导师应在公司工作三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知并认同公司文化以及相关制度。用人部门在提交招聘需求时,应指定该职位的导师;

4.2为提高导师传道授业的积极性,每月以津贴的形式向导师发放导师津贴300元;

4.3用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跟踪新员工导师制培训效果,帮助导师完成新员工导师制培训,并对导师培训情况进行评估,对培养出优秀学生(学生总数的20%)的指导教师,由公司组织评选,视情况奖励1000-3000元。

5.新员工职责

5.1新员工入司后,要主动与导师取得联系,与导师沟通制定《新员工辅导计划》。

5.2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战略,领会公司企业文化的内涵,认同并融入公司文化中,自觉实践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

5.3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公司的各项工作流程,严格遵守执行;

5.4虚心接受导师指导与管理,主动与导师联系,汇报工作进展及学习心得,多向导师及老员工请教,尽快熟悉工作环境;

5.5辅导期间期满,新员工填写《新员工自我总结表》,并提交给导师和人力资源部。

6.导师职责

6.1导师与新员工沟通,根据岗位要求制定《新员工辅导计划》;

6.2 导师以身作则对新员工进行公司企业文化的引导,使新员工尽快融入公司;

6.3对新员工进行工作方法、技能的指导,提高其工作能力,解答遇到的问题;

6.4了解新员工思想动态,正确传达意见,恰当地进行沟通交流,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

6.5掌握其工作及学习绩效,在辅导期满进行考核评估,填写《新员工评价表》;

6.6有权做出新员工在辅导期不适合岗位的建议。

7.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修订。

8.附相关表单

《新员工辅导计划》

《新员工评价表》

科研导师制实施办法 篇6

关键词:科研,导师制,创新能力,实践

研究生主要是以做实验为主, 每天泡在实验室里。比如某教授, 被学生戏称“疯子”, 他勤奋努力工作, 工作起来不分节假日, 并且在实验室常常工作到深夜, 受导师的影响, 他的很多学生也是通宵的做实验, 有些在寒假期间不分白天黑夜的做实验。这种工作方式, 我想很难应用于本科生。原因很简单, 研究生和本科生各自的任务和目标不尽相同, 工作方式存在差异是正常的。而且对于本科生而言, 做实验仅仅是培养其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的方式与内容应该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 (4) 导师与学生的结合方式比较特殊。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双向选择, 如果一方缺乏激情, 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研究生与导师的结合, 多是一方情愿的居多。二者关系确定后, 学生的科研方向则基本确定。没有激情也要创造激情。

我们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2008级给排水专业的学生和导师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对于导师而言, 他们对学生在科研中扮演的角色与重要性, 以及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看法;另一方面, 对学生而言, 他们对通过参与科研项目, 提高自身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态度。通过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 (约60%) 对参与科研都很感兴趣, 认为科研对提高其自身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 然而, 正如上述分析, 大多数的本科生对于科研本身并不是很了解, 其对导师的依赖性非常大 (超过90%)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少部分的学生希望自己的科研方向由自己来确定 (不到30%) 。对导师的调查结果表明, 他们普遍认为本科生在科研中的作用并不突出, 大部分的学生只能担当次要的角色 (超过80%) 。不过调查也发现, 大多数的导师都认为 (约75%) , 导师自身的素养对于本科生今后的科研方向和能力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科研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在如今的大学氛围下具有现实和积极的意义。导师们对学生的期望值都很大, 希望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引导, 来提高其自身的学术与道德修养。调查还发现, 由于学分制的限制, 以及本科生的特殊学制, 导师们希望本科生们能及早接触一些科研, 这对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有较大的帮助。

2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作用与指导思想

2.1 科研导师制的作用

第一, 导师制的实施加强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凝聚了科研团队的凝聚力, 提升了校园的学习氛围;第二, 导师制的实施把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实现了有机的结合;第三, 导师制的实施对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 对学生今后从事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四, 导师制的实施对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 基于科研的本科生导师制, 对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提升校园学术氛围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科研导师在指导学生科研的过程中,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促进学生去借助科研活动, 发挥自己的特长, 锻炼自己的能力, 培养自身的情操,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不足的缺陷。同时导师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之间的互相感染, 会在学生中造就一种融洽、和谐的研究与学习的氛围, 这对提升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也有较大的作用。

2.2 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思想

鉴于本科生有别于研究生的特殊学制, 基于科研的导师制对本科生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专业课为理论指导, 以自己的科研项目为基础, 以学生的科研兴趣为纽带, 实现科研、导师、学生三者的有机结合, 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 不仅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 更强调学生在实施科研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科研和道德素质的教育, 实现科研与教育的完美结合。作为本科生的科研导师, 应注重学生在德智方面的发展, 注重学生对科研系统性的学习, 注重个性化教学, 注重能力和实践的结合, 强调学生的实际作用与价值。在导师的指导过程中,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以及其创新性思维能力, 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关键所在。[4]

3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要点

3.1 以学生为主导师为辅

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能力, 站稳自己“导”的立场, 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学生想到, 都要替学生做到, 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和实践的空间, 要给学生在科研上制造一定的困难,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加强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知识积累、信息获取、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等方面得到有效而系统的训练。如笔者, 在对学生指导“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时, 就是以学生为主, 自己为辅的科研方式, 让学生自己通过对知识理论的掌握, 通过对反应器原理的融会贯通, 对传统的反应器进行结构上的改进, 并让学生首先提出自己的方案, 然后再和学生一起对该方案进行系统研究, 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从而既完成了科研, 也实现了对学生“导”的角色, 而学生也从中大有收获。

3.2 指导形式宜多样化

针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指导学生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 灵活不拘泥的。比如自己单独指导、团队指导、以研究生为主导师为辅进行指导、校内外结合指导, 也可以在校内进行科研训练, 或校外或校内外相结合开展科研。学生的科研项目可以是以实践为基础假想的, 也可以是真实的实际科研项目等, 或者由学生为申请人的科研立项等。比如笔者指导的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两相一体化A/O法的构建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和“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重金属汞的去除研究” (被推荐为省重点并获批为国家项目) , 就是以学生为申请人的科研项目, 而该项目同时又是导师自己科研项目中的子课题。这样, 学生有压力也有动力, 积极性也比较大, 项目开展起来就比较顺利。

3.3 加强师生沟通深化科研实现科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作为科研导师来讲, 并不只是完成对学生科研任务的指导, 更重要的是在指导学生科研的过程中, 对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 实现科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这里, 我们通过对学生和导师的走访调查发现, 几乎所有的导师和学生都认为, 导师不应该仅仅是为了科研而科研, 学生也不是仅仅为了能力而科研, 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导师应该在科研的道路上, 充分发挥导师的个人经验, 加强学生对专业专业知识的掌握, 奠定学生科研与理论相结合的基础。[5]

3.4 要在理论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是最富有模拟性的生物, 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拟行为, 而榜样则是模拟行为发生的关键。榜样内在的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 对模拟者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精神的缺失一度成为大学生精神世界迷失的写照之一。激励理论表明, 尽管榜样的效果在目前校园环境氛围下有所弱化, 但榜样的激励作用仍然存在。关键在于激励方法的选择和榜样的选择。如何学习榜样、寻找与榜样的共性契合点是当前大学生精神世界回归的必由之路。在科研导师制的实施下, 作为与学生联系密切的导师, 自然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模仿的对象。而且, 目前的教学体制多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而忽略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本科生的科研导师, 在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同时, 不但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 把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导师恰当的引导, 以自身的处世哲学, 引导学生如何为人处世, 在科研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的大学生。

3.5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兴趣, 作为导师来讲, 不宜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学生的科研方式, 应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有的放矢。

心理学研究表明, 每个人都有其个性心理模式, 主要体现在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的差异。这些个性既包括一个人的身体特征, 也包括其心理特点, 以及反映出个体观察、思考、行为和感情等方面的总体倾向。个性特征对于事业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因为其个性多是个人经历等的社会因素的烙印, 是人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包括遗传形成的独特心理特征,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作为大学生, 其行为和个性正在由不成熟向成熟阶段发展。因此, 作为本科生的科研导师, 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与兴趣, 开展科研训练, 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科研教育, 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严谨求精的科学作风, 从而对学生个性的塑造产生良好的影响。

3.6 解决导师制与现行教学体制之间的矛盾

现行的教学体制作为学生学习是首要执行的制度, 尽管使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课、自己安排时间的自由度, 然而还是给学生个人自由空间的安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至少学生必须按照课表去按时上课, 必须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去执行, 去修满自己的学分。这种已经存在的教学体制在任务和计划上和科研导师对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安排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冲突, 其冲突的结果必然是舍科研保学分, 最终影响了导师对学生科研进度的安排。[6]因此, 学校必须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 考虑导师制和学分制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制定一套能切实保证导师制实施的制度与方案。

3.7 加强对科研导师的考核力度

当前部分科研导师的科研任务繁重, 整天忙于科研项目, 而且正如前所分析, 大部分的科研导师不认为本科生是科研的主力军。因此, 其主要的精力和目标多放在研究生和科研项目上, 对于本科生则让其做一些打杂的或次要的科研。即便学生的热情度很高, 然而科研导师的漫不经心会导致学生激情的丧失, 最后敷衍了事, 这势必会影响学生今后在科研道路上的发展, 对学校的学风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此时需要学校、院系进行会诊, 对担任本科生的科研导师进行严格把关, 对参加科研的本科生的最终科研成果严格把关, 并建立考核机制, 从制度上去保证导师制的健康进行。

4 科研导师制的实践成果

导师制实践表明, 参加导师制的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学生的兴趣和导师制的影响力日益扩大。2011年我院08级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有40人参加了导师科研制。这些参加导师制的本科生,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不断有核心期刊的论文发表、专利申请, 以及校级和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获批, 同时还获得全国“优秀实践团队”、江苏省“优秀实践团队”、省级优秀毕业设计 (论文) 、省级优秀调查报告, 连续多年获得校级和省级大学生科研立项等。2011年获得“立升杯”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1项。目前我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已成为校特色专业, 毕业生深受企业单位的好评, 近几年每年的就业率均超过90%。

5 结束语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体现了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在此过程中, 作为本科生导师, 其对学生在科研培养和道德教育中担负着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学校和院系要从制度上切实保证科研导师制的健康发展。学校只有在教书和育人两方面都下功夫, 才能培养出具有勇攀科学高峰、道德素质优良的高质量人才。科研导师制作为当前适应教学改革的一项教学制度, 已经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在未来的若干年内, 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将会更加普及, 而如何将本科生导师制的做法进一步完善, 形成一整套制度, 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金仁义, 何李来.科研导师制:文科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新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8 (3) :22-31.

[2]潘余, 钟方程, 李清廉.导师如何看待学生在科研中的作用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0, 33 (1) :55-57.

[3]黄锁义, 李容, 潘乔丹, 黄世稳.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11 (2) :22-24.

[4]郭永福, 徐乐中.高校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5) :91-93.

[5]刘振彪, 陈晓红.现代大学教育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 2003, 125 (4) :81-83.

美容导师团队管理办法 篇7

2014年起,为了更好的服务代理商、终端店及消费者,公司着手建立美容导师团队。特制订本办法,对美容导师团队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

一、归属管理

美容导师为市场部下属团队,由培训老师直接领导。

二、工作职责

1、推广公司形象,传递品牌信息,做好终端形象维护;

2、协助公司组织全国性或地区性推广活动;

3、向代理商及终端店传达公司各类促销、活动方案及执行标准;

4、协助代理商或终端店举行大型促销活动及监督活动执行;

5、完成门店促销活动各项目标,及时反馈代理商和终端店的情况;

6、对三星级以上终端店不定期走访或培训,及时处理并汇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7、按时提交各类工作总结报告、及时搜集并汇报竞品的发展动向;

8、充分了解顾客需求,平时多研究新的销售方法与技巧,并与培训老师分享。

三、工作内容

1、每月至少完成制定的门店销量任务70%以上;

2、每月对5家终端店进行培训与拜访、沟通;

3、促销总结需在活动结束后三天内提交;

4、每月30号对经销商的库存进行精确了解,确保库存安全;

5、每月30号提交下个月的工作计划与上个月的工作总结,及竞品动向报告。

四:奖励来源

每次促销活动前,由代理商和终端店根据促销活动的目标拿出奖励方案,奖金由门店和代理商提供(活动特别大型时公司可适当支持部分奖金),代理商相关人员、门店店员和美容导师按比例分配所有奖金。

五、申请标准及流程

1、申请标准:大型促销活动方可申请

大型的标准:开业店庆、周年店庆、大型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圣诞节、元旦节等),以及其他代理商主动安排的大型促销活动如面膜节等。

2、申请流程:此类活动需提前30天由代理商提出申请,销售部审核并交培训老师,培训老师两个工作日内根据美导团队工作安排确定行程,反馈给销售部,由销售部与代理商确定具体活动时间。代理商需要3个工作日内,提供确定的活动策划方案,以便公司提前做好前期的培训及活动准备工作,同时公司调配适当数量美容导师参与活动,代理商准备活动所需大型物料及DM单,开始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六、促销活动标准程序

1、活动准备工作:

前三天:

1、活动方案再确认,为了方便宣导,促销项目3个为宜;

2、了解老顾客消费情况及产品结构,了解库存情况,备货;

33、准备促销物料;

4、店员激励。

前二天:

1、店内外卫生、形象整理、死角清理,预留所需位置;

2、活动方案培训及人员分工;

3、电话预约老顾客;

4、产品销售技巧、促销项目话术培训。

前一天:

1、店内外布置:包括POP、X架、语音播报、吊旗、地贴、橱窗贴、户外贴等等;

2、主销产品陈列位调整,部分产品可能需要多点陈列;

3、再次确认分工,明确每个人的具体任务;

4、奖励方案公布,店员激励。

2、活动期间工作:

第一天:

1、促销活动气氛营造及现场宣传;

2、协助接待顾客,把销量量化到每个顾客身上。

3、晚上总结一天工作(补漏培训,特别是话术技巧方面)

第二天:

1、检查布置物料的完整性、摆放位置,产品陈列完整等等;

2、营造促销气氛;

3、运用话术技巧,提高老新顾客成交率;

4、及时清点,随时补充货品;

5、及时公布销售业绩,鼓舞士气。

第三天:

1、检查布置物料的完整性、摆放位置,产品陈列完整等等;

2、营造促销气氛;

3、激励员工,继续努力。

3、活动收尾工作:

上一篇:《泡桐花》阅读答案下一篇: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