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十年读后感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未来三十年读后感(精选8篇)

未来三十年读后感 篇1

这本书说白了就是一本论文集,里面是当前国内外一些著名学者对中国未来的一些学术看法,中国未来三十年读后感2011。这些专家有:俞可平、李稻葵、迈克尔赫德森、吴敬琏等。

这些人也不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圣人,均没有正面对中国未来的三十年做一个明确的预测。

不过看完这边书,倒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总的来说,前景是好的,再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将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一扫鸦片战争以来的阴霾,重回归大国正途,读后感《中国未来三十年读后感2011》。

其次,中国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和目前的政治体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为稳定是大局,稳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0年,按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到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在政治体制上,中央将吸取文革经验,努力去维护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稳定,不会搞大的政治运动,不会去主动制造太大的变革。

其三,“中国模式”的各种微调还是会不断进行,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在于经济的增长,而在社会政治方面,如社会不公平、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政府将不得不逐步推进民主治理。未来30年中国改革的重点将逐步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政治领域。

未来三十年读后感 篇2

一、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会计教育的繁荣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1978~1992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准备阶段,1992~2001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以及自2001年开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后,我国经济体制逐渐进入世界经济一体化阶段。与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我国会计专业教育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对会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不同要求,对我国会计教育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准备阶段的会计教育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战略指导思想,由于全面实行“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的基本方针,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运行轨道,多种经济成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产权关系的逐步明晰,对经济效益的核算即提高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这一趋势不仅使不同层次会计教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兴旺景象,也使得会计教育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即呈现出比其他任何经济类专业教育都要兴旺的蓬勃生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阶段的会计教育

1992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行各业都扩大了对高水平、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这一经济环境的需要,我国会计领域进行了三项根本性的改革:一是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即改分行业、分所有制的多层级会计制度为通用性强的会计准则,以使会计处理规范尽量与国际通行的惯例相接轨;二是改革会计人才评价与选拔机制,变会计人员的职称评审为统考方式,以促使优秀中青年会计人才脱颖而出;三是为完善社会化的会计监督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实行我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这三大会计改革的热点问题,对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经初步形成的会计教育体系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使会计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此同时,由于招生制度的逐步改革,受到利益机制的驱动,各高校也相应设立了一个个对考生具有相当诱惑力且冠以各种不规范名称的财会类专业。有条件的院校及不具备条件的院校都盲目进行与自己优势相悖的专业改造,争上热门专业,甚至在未获教委审批备案、亦无教学文件及师资的情况下,办起了一些会计类专业或专门化方向,如涉外会计、国际会计等。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面推行,不同形式的股份制企业竞相设立,会计人才需求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相对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特别是大专以下会计专业人才供过于求;二是人才需求层次提高了档次,不少用人单位逐步向本科以上的高学历过渡;三是各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有了一定的限制性要求,有的单位在招聘会计人才时就明确提出“具有实际工作经验者优先”或“懂电脑者优先”。这种人才需求导向,使会计教育的内容、手段与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一定变化,为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各校即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目的,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如增设国际会计、会计电算化和注册会计师等新的专业方向,增加学生的会计教学实验环节,建立不同规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并进行会计模拟教学,加大计算机基础和应用类课程的比重,注重对学生进行应用型财会软件的示范性操作训练等。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会计教育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迈入了一个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既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迎接巨大的挑战,会计教育受到的冲击也将更大。在这个全球化、网络化、高新技术化和知识化的新经济时代,大学的会计教育担负着培养综合素质的未来会计人才的重任。为使会计高等教育满足入世后中国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培养出能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会计问题的复合型“专才”,会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加入WTO后使得我国会计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WTO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主要在于:(1)能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海外资金和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从而推动我国会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2)会计教育引入竞争机制,推动会计教育改革的深化,使会计教育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体现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特点。(3)有利于人们提高对于会计的认识,提高人们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当前人们对于会计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加入WTO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其经营理念将对人们的观念产生巨大冲击,全新的理财观念将深入人心,那些能够真正担负起理财重任,可以帮助决策层运筹帷幄,实现经营目标的会计人员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加入WTO对我国会计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主要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外教育机构的竞争等诸多方面。

入世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要从政策层面上升到体制层面和制度层面。大学的会计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环境必将发生巨大变化,而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会计高等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又是全方位的、决定性的。这一切都预示着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专业教育将不断地面临新的挑战,因而,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发展与创新。

(四)会计教育规模在三十年间的快速扩展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十年动乱造成了我国会计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为满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经济建设对各种专门人才的需求,1977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从1977年起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会计专业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仅所有在“文革”期间停办的财经院校会计专业都迅速得到恢复,一些高等院校也适时地办起了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办学单位打破了原来仅由财经院校兴办会计专业的固定模式,各综合性大学,文、理、工各类院校,农、林、水、医、石油、地质、煤炭和师范等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均陆续开办了会计类专业。与此相适应,各层次及各种形式的成人会计教育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会计专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据有关资料统计,1977年,全国各财经院校的会计专业只招收了400多名新生①。但在1978年,全国设立财会专业的院校就达到了21所,当年招生数为1314人,在校人数达到2024人。到1984年时,设有财会专业的高等院校激增至104所,到1985年就达到121所,在校学生人数增加到18000余人;与此同时,设有财会专业的中等学校也发展到450多所,在校生达到65000多人②。到了2005年,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设有会计类专业的院校就有1006所,20所院校在校的会计学博士生为915人,1 1 1所院校在校的会计学硕士生为8745人,475所院校的在校会计专业本科生为208145人,1006所院校的在校会计专业专科生为353744人,在校生总数为566273人,占当年我国高校在校生总数1450万人的3.9%③。

二、层次分明的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会计专业教育体系。我国会计专业教育已经构成了一个层次上划分为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高职高专生、中职中专生、技校生、职高生、专业证书班学员到岗位培训班学员的10级纵向教育系统,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由博士研究生班、硕士研究生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班、函授班、电大班、职大班、夜大班、社会助学自修班、企事业单位短训班、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前辅导班、职称考试考前辅导班及其他继续教育形式所组成的横向社会办学网络。

(一)研究生层次的会计教育跨上新台阶包括博士教育和硕士教育两个方面。

(1)博士教育。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在上海财经学院和厦门大学设立首批会计学专业博士点,同时批准娄尔行和葛家澍两位教授为首批会计学博士生导师,自1982年开始招收会计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先后有30余所院校(研究所)取得了会计学博士授权资格④,已有120多名教授先后被批准为会计学博士生导师。此外,还有部分院校取得了招收会计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资格。1981年~2006年间,我国新增会计学博士生导师统计如表1所示⑤。

据统计,截至1984年底,我国还没有会计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在校生也仅为7人⑥,1985年由厦门大学葛家澍教授指导培养的我国第一位会计学博士生林志军毕业,获得会计学专业的博士学位。2005年,全国毕业博士生118人,招生博士生219人,在校博士生915人。2000年~2005年我国会计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招生及在校生统计数如表2所示⑦。

改革开放以来,截至2005年,我国共有593位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会计学博士学位,历年毕业的会计学博士研究生统计情况如表3所示⑧。

目前,我国会计学博士生的培养方式主要为全脱产、定向、委培或者在职不脱产等四种方式,招生对象主要为国内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与应届硕士研究生,同时也招收部分港、澳、台地区的考生和少量外国留学生。1986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试行办法》后,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等经过批准的单位,就开始组织实施接受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会计学博士学位的工作,开创了我国会计学博士学位教育的新途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有一批在职人员申请获得了会计学博士学位,同时具有在职人员申请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单位数量也在逐步扩大。

根据部分具有会计学博士点的院校(研究所)通过相关渠道所公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统计,目前我国会计学博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理论、国际会计、会计审计史学、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国际会计比较、会计准则、审计理论、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舞弊审计、现代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会计电算化等。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会计专业博士论文的选题范围一般偏重于会计基础理论,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规范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较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专业博士论文的选题逐步向应用性研究领域拓展,在研究方法上逐步引入西方发达国家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方法——实证会计研究方法。1998年上海财经大学张为国教授指导培养的赵宇龙博士生的博士论文《会计盈余与股价行为——对深沪股市的实证研究》是我国第一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博士论文。据笔者掌握的不完全信息,2008年我国毕业的会计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其博士论文采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已达80%以上⑨。

(2)硕士教育。我国从1979年开始恢复招收会计专业研究生。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天津财经学院、上海财经学院、湖北财经学院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等5个单位为首批会计硕士学位研究生授予单位,尔后又有多所院校被批准招收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据有关资料统计,1985年全国24所院校(研究所)只毕业了35名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在校生也仅为111人⑩,到2005年,全国共有111所院校(研究所)面向国内和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招收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全国毕业硕士生2246人,招生硕士生3469人,在校硕士生8745人。2000年~2005年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招生及在校生统计数如表4所示11。

根据部分具有会计学硕士点的院校(研究所)通过相关渠道所公布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统计,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院校(研究所)对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而有所变化,在培养方向上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总体上有两大主流:一是以会计专业为主,在会计专业下再设立各个研究方向;二是针对硕士研究生会计教育的研究方向不断细化,设立相应的专业,然后再在各专业下分设细化的研究方向。

近几年,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又出现了新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由于就业的影响及考试方式的改革,大量非会计专业本科生考入会计硕士研究生,甚至相当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是理工科及其他相关学科。大量相关学科的考生进入会计硕士研究生队伍,一方面,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血液,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各培养学校的培养年限短,学生在短时间内面临着撰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的双重压力,这种情形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1986年,我国开始接受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申请会计学硕士学位。最初受理在职人员申请会计学硕士学位的单位有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南财经大学和天津财经学院等院校。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接受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会计学硕士学位的范围已经扩大。

2003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4年10月,首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展开,全国21家单位被确定为首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要面向会计职业界,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业人才。2006年,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报名人数4453人;入学考试人数3250人;各试点院校共招收MPAcc学员1954人。2006年10月,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关于批准新增法律硕士等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通知》,新增了四所院校获得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使培养院校达到25家。从2004年到2006年,各年的会计硕士专业报考人数、考试人数及录取人数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具体情况见表5所示12。MPAcc培养实行学分制,学制为2~3年,一般2年半获硕士学位,截止2008年7月全国有两届学员获硕士学位,获学位人数约3200~3500左右。

(二)本、专科普通高等会计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又分为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教育。

(1)本科教育。本科层次的会计专业教育是我国普通高等会计教育体系的重点。1978年以来,我国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在短期内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据统计,截至1985年6月30日止,我国有86所普通高校设会计类专业,共毕业本科生16388人,当年在校生为8510人13。到了2005年,我国已有475所院校招收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当年毕业本科生42700人,招生本科生58366人,在校本科生208145人。2000年~2005年我国会计学本科生毕业、招生及在校生统计数如表6所示14。

(2)专科教育。专科层次的会计专业教育也是我国普通高等会计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到1985年,我国有80多所高校招收会计专业的专科生,共毕业专科生121 15人,当年在校生为661 1人15。到了2006年,我国已有1096所院校招收会计学专业的专科生,当年毕业专科生102357人,招生专科生171240人,在校专科生433313人16。2000年~2006年我国会计学专科生毕业、招生及在校生统计数如表7所示17。

(三)中等会计专业教育的大起大落

中等会计专业教育曾经是我国会计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市场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变化,我国中等会计专业教育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经历了大起大落。1978~1996年间,我国中等会计专业教育的规模迅速膨胀。据统计,1978年底,我国共有财(经)中专学校34所,在校生1.2万人;1982年底,就达到了57所,在校生为2万人;截至1984年,我国共有465所中等专业学校设置会计专业,建国以来累计共有毕业生230582人,可当年的毕业生人数就有25462人,在校生人数为63366人18。1996年,全国已有1483所中等专业学校设置会计专业,当年毕业生人数为110120人,在校生人数为439467人19。但到了20世纪末期,由于普通高校的扩招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我国中等会计专业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招生规模大幅度下降,到目前绝大多数中等会计专业教育都停办,转而向职业技术会计教育发展。

(四)会计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会计职业教学必须满足会计职业岗位就业标准不断变化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懂得会计准则等法规,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具有敬业精神、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等能力,培养其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目前,我国会计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共识,会计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和改革思路日益清晰。会计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我国会计职业教育分为高职高专和中职中专两个层次。

(1)高职高专会计教育。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起步较晚,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抓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建设工作,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特别是高职高专会计类教育的改革起步更晚,以前我国对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文科类特别是会计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往往办成了本科压缩型。

(2)中职中专会计教育。中职中专会计教育是目前我国会计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会计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这一形式主要是在各种普通技校和职业高中所设的财会班。

(五)在职会计专业人员继续教育门类齐全

在职成人会计教育也是我国会计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在职学历教育和在职非学历教育两种形式。

(1)在职学历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各院校就纷纷恢复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已经停办的会计专业函授教育。到1986年为止,全国已有58所高校举办了高等函授和夜大等在职成人会计教育,累计毕业本科生和专科生分别为292人和28157人,在校本科生和专科生分别为803人和19453人20。2001年函授和夜大会计专业毕业85036人,招生132724人,在校324363人21;2002年,成教高校会计专业毕业21556人,招生36034人,在校87625人22。

(2)在职非学历教育。在职人员的非学历教育主要采取短期教育与培训的方式进行。这种非学历教育的主办单位和方式比较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专题研讨班(中、高级层次)、注册会计师考前培训班、资产评估师考前培训班、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考前培训班、会计人员上岗前培训班(会计证班)、在职会计人员短训班和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等,主要目的是更新会计专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知识,其内容因需要而定。为了进一步规范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财政部于1998年印发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自1998年7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为了贯彻落实《会计法》关于“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的规定,进一步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2006年11月20日,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发布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以取代1998年发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该规定明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会计人员每年接受培训(面授)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24小时。

(六)全国会计知识大赛的举办推进会计专业知识的普及教育

改革开放30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时期,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发布了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为了促进全国会计人员学习相关会计法律法规,更新会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会计工作水平,财政部先后组织举办了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并以此为基本形式,推动会计专业知识的普及工作。

1989年4月,财政部批准中国会计学会和华人世界社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会计知识大赛。首届会计知识大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会计的全面普及,促使全国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知识、提高自身会计水平的积极性,缓解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严重不足的问题。首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历时一年有余,其参赛对象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县以上大集体单位、解放军所属会计人员、大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人员。在全国当时的1000万左右的会计人员中,符合参赛条件的约450万人,实际参赛的有260万人,可以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社会性大赛。大赛进行的一年中,对大规模培训会计人员,发现会计人才,推动各地区、各部门的财会工作,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0年6月至10月,为了贯彻财政部、司法部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宣传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加大《会计法》的宣传力度,财政部以宣传贯彻《会计法》为主要内容,组织了第二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第二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对于宣传会计法,贯彻会计法,普及会计新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扩大会计工作的社会影响,促使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服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7年4月,为了贯彻《会计法》,宣传新会计准则,普及会计知识,扩大会计工作的社会影响,财政部组织、中国会计学会承办了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本届大赛以新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兼顾其他相关会计知识。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从2007年初开始,在全国3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中央有关部门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范围内全面启动,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第一赛程网上答题、第二赛程笔试、口试、决赛等环节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大赛整个过程迸展顺利,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预期目的。与前两届会计知识大赛相比,本届大赛组织发动深入、参与热情高涨、参赛面广、参赛人员众多、决赛形式新颖、社会影响大,在全国财政系统会计改革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三、会计教育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与会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教育基础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会计教育质量也得到全面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经过30年的建设,我国会计教师队伍在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其学历和职称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据1985年的统计,在当时全国86所设有会计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只有教授32人,副教授17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1,正副教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约为10%23。但据中国会计教授会的不完全统计,截止1997年,全国已有会计学教授266人,副教授1380人24,正副教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则达到了38%25。1998年以来,我国会计专业教授、副教授增加情况统计数如表8所示26。

(二)会计教育专业方向设置逐步规范统一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会计教育基本上还是沿袭20世纪50年代引进的原苏联会计教育模式,即基本上按行业划分与设置会计专业方向,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财经院校会计专业方向名称上均带有一定的行业色彩。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在1984~1985学年内,我国实际开办“会计学”专业的学校有28所,开办“财务会计”专业的院校有80所,在“财务会计”中,就设置了工业财务会计、基建工程财务会计、地质财务会计、商业财务会计、物资会计、石油工业财务会计、煤炭工业财务会计、公路运输财务会计、铁道财务会计、水运财务会计、民航财务会计和农业财务会计等行业性特点较强的多个会计专业方向27。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当时专业设置面过窄、专业内涵不清、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在组织力量进行反复调查研究、通过专家充分论证并广泛征求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将高等会计专业原属十多个相近的专业统一归并为“会计学”专业,此外,还新设了“国际会计”专业,规定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要求及主干专业课程,使我国高等会计专业人才在向大口径、通用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过渡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28。1994年,为满足培养注册会计师专门人才的需要,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和财政部批准,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等7所具有会计学博士授权资格高校开设“注册会计师”专业并正式招生,1995年,又将这一专业的招生范围扩大到23所高校29。

1997年4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再次组织专家对我国各种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进行论证,决定将会计类学科列作一级学科“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工商管理”下的三级学科,再一次要求各种财会类专业的名称必须归并为“会计学”专业,并确定从1998年起,开始实行新的专业目录,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层次在原则上均只设立“会计学”专业,从而使会计教育的专业方向设置开始实现了规范化。

(三)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

教育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需要所决定的,会计教育也不例外,其与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科技及会计本身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相一致,并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由于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有层次和差异的,因此,会计教育目标应有一定的层次性。我国高等会计教育主要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不同层次应该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同时,会计教育目标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相联系,因此,其又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发展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理论学术界和教育界,围绕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

早在1981年与1982年,财政部就曾分别委托上海财经学院与湖北财经学院各自制定一套会计本科教育改革方案,经过近五年的实践与逐步完善,对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了各自的看法,国家教育委员会及财政部高教管理部门在综合两校提法的基础上,将其统一规范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学的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3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根据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过程中对高级会计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会计处理程式逐步向国际通行惯例相接轨的新趋势,会计理论学术界及教育界的专家学者纷纷呼吁对原定专业培养目标适时予以修订,主张“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是财经学科的专门人才,会计学科的通用人才”,“在业务上,他们应该是应用型、通用型人才”,因此,“其培养目标应侧重于应用型、专门型,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专门性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31。有学者则认为,会计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具有层次性,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层次应当以培养“专才”为主,有的层次则应以培养“通才”为主,不能人为地予以拔高。如果不能确定一个原则上的界限,就容易使教学工作的整个组织程序陷于一种混乱的状态之中。具体来说,大专以下的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所培养的学生应以满足实务界所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为主,因而,应当注重其会计操作实务知识的培养,加大“专才”方面技能训练的力度。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中、高级层次的会计管理专门人才,因而应充分注重在拓宽基础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全面素质和会计综合管理能力的训练,实施“通才”教育。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高级会计专门人才,因而应当具有坚实的会计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胜任较高职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即应当是既专又通的人才。博士研究生则主要是培养会计方面的高级教学与科研人才,因而,其培养的基本目标应充分体现在“博”与“专”上。“博”是指不仅能全面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而且对与本学科发展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也应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专”则体现在不仅对会计学科某一方向应当全面地把握其发展脉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能够对其发展作出贡献32。1993年8月,在兰州召开的第三次会计教育改革研讨会上,葛家澍教授在开幕词中对新经济环境下高等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了一个基本概括,指出现阶段的“高等会计教育应该培养的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立足中国、面向国际惯例的会计人才,他们的基础要扎实,知识面要广,适应性要强。不论是高等或中等财经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都应当以应用型、外向型为主”33。

1998年12月,我国教育部公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扩大招生。由于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全国高校的积极努力,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5%,2004年为19%,截止到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计划本专科年招生增至530万人,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提高到两千多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2%左右。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实用型、职业型的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因此笔者认为,会计本科教育目标的定位应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重心转向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而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应是研究生教育的重心。这里所说的实际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专业技能是指要有较强的会计业务操作能力,包括对会计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企业会计信息分析、管理能力、职业品行等。专业技能是会计人员将理论知识成功地运用到具体工作实践的基础。综合技能包括创造性思维及其运作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信息处理与决策能力、人际协作与管理组织能力、职业判断能力、领导才能、应变能力、企业家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外语能力等各项综合能力。

(四)会计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全面形成

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实际上确定了各层级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是会计教育体系的基本工作导向,但培养目标的实现又必须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来具体体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变革,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恢复20世纪50年代课程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招生制度以后,由于会计专业教师缺乏,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只能按照20世纪50年代的课程模式设置,因此,这一阶段会计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会计核算原理、行业会计(工、农、商等)、行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分析等四门课为主干课,还没有跳出“老四门”的框框,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80年代初期。

(2)建立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素质要求上的变化,传统的以前苏联模式为基础的会计课程教学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知识与能力的需要,会计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即面临新的课题。上海财经学院会计系在著名会计学家娄尔行教授的主持下,为开创高等会计教育的新局面,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就锐意改革,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对后来全国其他高校会计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其主要做法为:一是撤销了工业会计和商业会计专业,合并为会计学专业,制定了以培养通才为目标的会计学专业全程教学计划,并将学时制改为学分制;二是改革五十年代以后一直通行的由“会计核算原理”、“专业(工、农、商)会计”、“经济活动分析”及“财务管理”等课程所构成的“老三门”或“老四门”课程体系,针对其所存在的前后课程衔接不严密和内容分工不明确、不重视成本会计、体系不完整和缺乏弹性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建立了由核心专业课(含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五门)、一般专业课(含建设单位会计、比较会计、会计制度设计和会计理论四门)与选修专业课(含农商会计、会计史和会计专题讲座等)三个部分所构成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并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规范,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三是开始逐步形成了知识容量大,理论性较强,内容上注重与西方会计理论及实务相衔接、兼顾各类新兴会计学科、具有上财特色开放式教材体系,满足了高层次会计教学的需要。

1983年1月20日,财政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内12所已经设立会计专业的财经院校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代表。会议集中讨论了上海财经学院和湖北财经学院分别提出的两个教学改革方案,认为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特别是单独增设了“成本会计”和“审计学”两门新课,打破了建国以来专业课设置上一直沿袭的旧框框,在高等会计教学改革上跨出了一大步34。此次会议所通过的中南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两套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方案,经过会后的几年修改、补充和试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逐步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以“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体的学分制教学模式,即后来所通称的“上财模式”和“中财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会计学专业应设置11门核心课程的指导性建议,在确立“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及“财务管理”等七门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设了电算化会计、会计史和会计制度设计等专业课及财政学、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配套课程,才使得能够被大多数高校所接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专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得以确立35。这是我国会计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进步,同时,也缩短了我国与大多数发达国家在会计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上所存在的差距。

(3)新的会计课程体系全面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会领域陆续出台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尤其是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培养与国际通行惯例相接轨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虽然各高校纷纷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会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但在会计主干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一致,即形成了以初级会计(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高级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为主干课的课程体系。

另外,1994年为适应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人才的需求,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和财政部批准,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等7所具有会计学博士授权资格高校开设“注册会计师”专业并正式招生36,并设立了由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管理咨询、高级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经济法和税法等九门课为主干课的课程体系。

(五)会计教育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尤其随着高校扩招这一问题更显突出和尖锐。近年来,高等学校投入问题不足虽然有所缓解,但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在大学的各项工作中,教学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教学中存在应付差事和浮躁现象。2003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奠基性的作用。自2003年以来,教育部先后批准了本科、高职高专、网络教育等三个层次的会计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共计34门。本科层次的国家精品课程有20门,包括2003年批准的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批准的中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审计学(厦门大学)、财务管理(西南财经大学)、企业会计学(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批准的会计学原理(福州大学)、基础会计学(中山大学)、会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审计学(复旦大学);2006年批准的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中级会计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年批准的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审计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级财务会计(北京工商大学)、管理会计(中央财经大学)、基础会计(暨南大学)、审计学(江西财经大学)。高职高专层次的国家精品课程有13门,包括2003年批准的中级财务会计(北京工商大学);2004年批准的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基础(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2005年批准的基础会计学(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基础会计(辽东学院)、财务管理(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批准的基础会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财务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07年批准的财务会计(淄博职业学院)、会计学原理(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企业会计实务(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原理与技能(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层次的国家精品课程有1门,是2007年批准的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37

(六)会计教育的教材建设推陈出新

教材建设是教育的基础,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会计专业教育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材质量具有重要的关系。改革开放30年来,以1983年上海财经学院会计系在教学改革中所形成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起点,我国的会计专业教材建设从此步入了—个新的发展轨道。随着会计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会计专业教育所用教材出现了三次出版与发行高峰:第一次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统编教材与合编、协编教材三驾齐驱局面,带来了会计教材与专著出版方面的繁荣,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门类趋于齐全;第二次是1993年“两则”、“两制”颁发前后所出现的新一轮的会计教材出版热潮,仅普通高校所用的“新编系列会计教材”就有近百种;第三次是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发布以来,匹配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教材出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是会计学国家重点学科院校纷纷对新准则之前的会计教材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更新。

会计教材建设所形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教材内容上注重了层次性和通用性,出版了适应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求的会计教材。(2)教材的系列化与结构规范化,不同层次与不同对象的会计专业教材,都已经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系列教材,且在版本上也出了多个系列,基本上是一个主要高校的会计专业或一种形式的会计教育,都有自己的系列教材。(3)大量引入西方原版会计教材,为了适应会计专业国际教育的需要,以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发行单位为代表的出版发行机构先后大量引入了国外,尤其是美国高校的会计经典教材,为我国培养适应国际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4)不同时期都出版了对我国会计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且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会计教材精品,如1978年葛家澍教授主编的《会计基础知识》、1979年贺南轩和阎金鄂教授主编的《工业会计学》、1983年余绪缨教授主编的《管理会计》、1984年郭道扬教授编著的《会计发展史纲》、1984年娄尔行教授主编的《资本主义企业财务会计》,1986年后由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校会计院系编写出版的会计系列教材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的CPA专门化系列教材等。38

(七)会计实验教学全面推广

会计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会计教育界获得了一致的认识并经过近30年的努力,会计实验教学在我国的会计教育中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1983年,天津财经学院会计系在李宝震教授的热情支持下,由谢基煌教授主持在全国率先开始了会计模拟教学的尝试,经过几年的实践,不仅建立了一个规范化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搜集整理了全国各地的多种会计资料标本,摄制了会计教学专题录相片,还编写了较完善的会计实验讲义,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随后在全国各院校普遍推广39。为了广泛交流各校在会计实验教学方面的经验,1994年7月,于玉林与谢基煌两教授发起在天津财经学院举行了“全国首届会计实验教学研讨会”,与会的50多位代表围绕天津财经学院会计实验教学的做法进行了广泛研讨,会后即组织有关人员正式编写出版了一套较具针对性和应用性的会计实验系列教材,标志着会计实验教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96年7月和1998年7月,于玉林教授又分别在河南财经学院和湘潭工学院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会计实验教学研讨会”,会后均正式编辑出版了《会计实验教学研究论文选》。目前,会计实验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凡是设有会计专业的院校,基本上都设立了专门的会计教学实验场所——会计实验室(或称会计模拟室),一般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会计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会计基础教学的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专业会计教学的单项实验和综合系统性实验与电算化会计实验等多个层次。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在会计学本科专业教育的第6学期开设了一门单独的课程,一般命名为“会计实训课”,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通过会计实验教学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缩短了会计教学内容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会计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解决了学生下厂实习中的联系难、经费难和管理难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

(八)会计专业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体现我国相关学科与专业建设综合水平的有两个重要指标:其一,就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共有上海财经大学的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和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两个。其二,就是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首批入选会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点的有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五所高校的会计学。2007年,教育部确认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山大学的会计学为新入选的国家级重点学科。至此,我国会计学科点建设已经达到8个,标志着我国会计专业学科建设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我国未来的会计教育任重而道远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会计教育改革成效显著。目前已形成了以学历教育为主线、以终身教育、创新教育为辅、兼备学术性与实务性的会计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会计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和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等多个层次。此外,我国于2004年设立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后,不仅使得会计教育体系更加丰富,而且使其与实务界的衔接更加紧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面对21世纪学科综合化的发展以及入世后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对不同层次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现有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会计人员,必须加大对会计学历教育改革的力度。未来我国的会计教育,应在努力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通用型人才和智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深化六个方面的改革。

(一)推行和实践“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信息技术推动全球贸易、金融一体化的环境下,经济业务日益复杂,各行各业相互渗透、交叉,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包括金融、贸易、管理、市场营销、法律、心理等方面的),才能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着重对财务会计、金融学、管理会计、税务学、商法、审计/鉴证服务、职业道德、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课程知识的传授。同时,计算机技能、职业品行、外语才能、人际关系、决策能力、分析性/批判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技能已经被认为是未来会计专业人员的必备条件,我国的会计教育还要通过很大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重要技能,以提高其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在进行系统全面知识传授的前提下,公司实习、案例分析、科技应用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应得到广泛采用。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订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不断地更新人才培养与评价理念,不断地调整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计划,才能培养出专业功底扎实,知识面较宽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

培养高级专门会计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当前,我国从事会计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虽然人员众多,但师资质量和教学水平在不同院校参差不齐。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是未来我国会计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21世纪高素质的会计专业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达到这一要求,学术界和实务界需要密切配合,一方面教师通过自己的进修获取相应的知识,另外需要社会给予教师一定的社会实践机会。

(三)编写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会计专业教材

从现时会计教育所使用的教材看,教材内容显得比较单薄,知识容量少,内容缺乏必要的前瞻性,新科技、新技术在教材中很少有体现,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在教材中很少体现。目前,会计信息化已经被几乎每一个企业接受,计算机已经是会计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以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为基本处理与加工平台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正在逐步推广,在全面区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要求的前提下,怎样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应在教材中得到全面反映。网络技术与会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相应的教材中,电子商务系统、作业流程技术、人工智能模块、专家系统和远程通讯技术等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需要强化这方面的内容。

(四)开展会计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务的衔接

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性经济管理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纷乱无章的经济业务到提供给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经历“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过程。如果不将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仅通过课堂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想全面透彻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不可能的。强化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突出会计专业特色和培养学生各项实际技能的需要,同时也是会计专业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性的需要。2007年教育部在其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都对加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作了重要规定,对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这无疑给会计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部分学校开始尝试与企业联合办学,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学生的整个学习期间,一段时间在学校学习,学习的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另一段时间学习转到企业教学基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教学与实习相结合,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这一环节还面临着极为艰巨的任务。

(五)推进高等会计教育的国际化

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化会计人才,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国际化教育的模式可以采取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进行。我国高校直接与教育部承认、国际认可的国外正规大学合作进行学历教育,通过合作办学,学生可以取得我国教育部承认、国际认可的国外正规大学的学历文凭,而且在专业上可以培养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熟悉最新国际会计概念、通晓中外会计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以具备适应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际证券公司工作的能力,满足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的要求。另外,还可以直接与国际公认的会计职业组织合作培养人才,高校可以直接或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与诸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委员会(简称AICPA)、英国公认会计师公会(简称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公会(简称CGA)等世界著名国外会计师公会合作开设培训班,为在校学生提供取得国际专业会计师资格;或者,高校可以直接与上述国外会计师公会合作开设国际会计、国际财务等专业,专业课程可以选择国外会计师公会考试所要求的课程。目前,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与国外合作办学;还有一些学校在本科开设英国公认会计师方向,这些尝试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其对中国会计教育体系的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合格的会计人才不仅应具有充分的专业胜任能力,而且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对会计人员而言,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的必备条件。同时,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遏制会计造假行为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普遍缺失的问题,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各级学校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摆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突出位置、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等对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必将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会计工作涉及面广,在会计教育中加强法制教育更是必不可少,而且法制教育的范围应尽可能广泛。如开设有关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经济合同法等经济法规课程,将相关法规知识渗透到有关会计课程中,把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纳入整个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就业前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会计职业形象。会计教育中的法制观念教育应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未来的工作实际,注重联系正反实例的案例教育,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上述要求在不同层次的会计教育中如何体现,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改革开放三十年:面向未来的纪念 篇3

去年10月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曾用专章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进行论述,为今年的纪念活动开了先声。今年元旦全国政协举行的新年茶话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正式拉开了序幕。而最高潮,亦即中央层面的隆重纪念则预计出现在年底,改革开放正式发动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在30年前的12月召开。

改革开放议题近年经久不衰,此番又将达至新高平台。怎样把握前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与问题?对之进行系统回顾总结的目的何在?新一轮改革与新一轮思想解放较前有何不同?如何进一步凝聚共识、集结动力?等等,带着前述诸多问题,记者对大陆著名改革智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研究员进行了专访,以下为整理后的访谈摘要:

藉纪念以深化

《新华商》:为什么要对改革开放三十年进行系统回顾总结?是逢整年的“喜庆”意义为主,还是主要出自某些方面的内在需求?

迟福林: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三十年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背景。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从而全面、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进程,由此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

进入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矛盾新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但归根结底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解决。中共中央决定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不是为纪念而纪念,而是要通过纪念活动,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有利于按照中共十七大的部署,全面地推动改革。历史是一面镜子,把过去三十年的历史看清楚了,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

《新华商》:在您看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要有哪些重要内容?

迟福林: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应该在三个问题上有所突破:

一是要在继续解放思想,在新阶段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上形成更深层次的共识,落实到中共十七大“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上来。一方面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很多重大的现实问题,于是有些人借着谈这些问题否定改革。而恰恰应该认识到,经过了三十年的经济改革,中国已经由解决温饱问题的生存型社会转变为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社会。资源、环境、贫富差距、公共服务等问题都是进入发展型社会后面临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不能作为否定改革的理由,而是新阶段推动改革的动力。

二是系统总结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是对新时期新阶段的改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比如今年两会提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就是一个具体的步骤,如果这一改革搞好了,就可能成为新一轮全面改革的序幕。

三是进一步采取措施发扬过去三十年的成功经验,更好地指导新阶段的改革。新阶段的全面改革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复杂、更深刻,是一场“新的伟大改革”。它既需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也需要“阶段性的突破”。由此,才能实现改革攻坚的目标。

这里,需要对“渐进式改革”作出较为客观的判断。应当说,过去三十年以增量改革为重要特征的渐进式改革是基本成功的。实行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改革成本,顺利推进改革。从现实的情况看,近些年渐进式改革的成本有所上升,遗留的问题增多,积累的矛盾增多。某些改革付出了比较高的成本和代价。从渐进式改革中吸取经验,对推进新阶段的全面改革是十分有益的。

新阶段改革更具难度

《新华商》:回顾总结前三十年,对未来有何具体意义?是否可以说将有或已有新一轮改革?相比前三十年,新一轮改革有何同异、特点?

迟福林: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一,经过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由生存型社会步入发展型社会的历史性转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中国目前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即由生存型社会开始进入发展型社会。

第二,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发展性压力集中体现在人的发展上。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使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广大社会成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会对教育、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物质财富快速增加的新阶段,人们还要求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要求自由选择权、参与权;要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

第三,人的发展对当前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发展性压力增大的矛盾和问题,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涉及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变革和创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使改革及时、主动地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这是新阶段全面改革的实质所在。

新阶段改革与过去三十年的改革相比,主要的共同点在于都是通过改革实现发展的目标。当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也应看到,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这就决定了新阶段的改革与过去三十年的改革也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改革的出发点有所不同。过去三十年的改革是解决人的生存需要,新阶段的改革是解决人的发展需要。

第二,改革的内容有所不同。过去三十年的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新阶段的改革是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

第三,改革的特点有所不同。过去三十年的改革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 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明显增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重点。而且,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逐步深入,利益主体多元化是大趋势,从近30年的渐进式改革来看,我国相对容易、难度较小的改革大都完成,因此,新阶段的改革,全面利益关系调整更具深刻性、复杂性。

打破局部利益的束缚

《新华商》:思想解放是新的改革开放的先导。去年底今年初以来中国大陆也在热议思想解放,甚至称之为“第三次思想解放”,此番思想解放的出发点和目标是什么?

迟福林: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史。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是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破除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不兼容的教条,在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探索。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使亿万人民成为财富创造的主体。市场化改革三十年来,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增强了经济运行活力,促进了财富涌流。

按照中共十七大的战略部署,推进全面改革。要以新的思想解放推动新阶段改革开放的突破。在温家宝总理于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过去五年在丰富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时,第一条就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问题。而在今年各地此起彼伏的纪念活动中,我们发现,全国上下正在掀起一场关于新的解放思想运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因素,但更多的是由于改革不到位形成和积累的。例如,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同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缺陷相联系;民生问题与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滞后相联系;贫富差距的问题,既反映了市场体制的不完善,也反映了分配体制改革滞后的现状。

新阶段进一步解放思想,重要就在于打破不利于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和实现科学发展的观念束缚和利益制肘,以使改革及时、主动地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新华商》:新阶段的思想解放要解放哪些思想?有哪些障°?

迟福林:新阶段的思想解放具有多个方面的深刻含义。这次谈解放思想,首先是要打破长期形成的,在一定阶段和条件下发挥过积极作用,取得过一定成功,但不适应新阶段发展变化的观念和理论,如发展就是GDP的发展,发展就是粗放发展的理念。这些观念问题不解决,下一步的改革就不能取得成功。

其次,要在利益关系多元化的情况下,把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基本认识上来。要认识到现阶段面临主要矛盾和问题,只有靠进一步地深化改革,打破利益的束缚才能解决。

三是这次解放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在于打破利益的束缚。打破局部利益的束缚,是和过去谈解放思想最不相同的一个特点。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利益开始多元化,某些利益主体已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的一些利益集团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影响改革,使改革不能朝着满足多数人利益的方面前进,进而使改革出现扭曲。

建立改革协调机制

《新华商》:在利益分化的新时期,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动力何在?

迟福林: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历史新时期,全面改革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我们能否在未来的几年内实现全面改革的新突破,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极为重要。现在市场化改革的动力已经出现分化,一项改革可能就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因此,对市场改革的动力问题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从总体上作出市场化改革动力不足的判断。要承认改革动力在某些既得利益面前有所丧失,但也要看到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的今天,新的改革动力在不同层面有新的体现。因此,不能误导大家,过分夸大既得利益改革动力的丧失问题。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形成新的改革动力。例如,在农村改革问题上,如果真的能够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是物权而不是债权”的精神,就能够重新形成一股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力量。因为农民要获得财产性收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土地制度的改革;新阶段的财税体制改革,如果能够打破现阶段中央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以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基础重新设计中央地方关系,就会给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改革动力;在发展非公经济方面,如果能够排除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诸多障°,也必然会释放出强劲的改革动力。

《新华商》:从过去经验来看,改革既有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那么自上而下的改革如何保证中央决策能成为全民共识、集中全体民众的智慧?自下而上的改革如何保证诉求表达渠道、政治参与渠道畅通?

迟福林:新阶段的改革不管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在推进的时候都要关注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以及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一方面,中国利益关系的深刻性、复杂性对统筹协调机制的需求十分迫切。客观地分析,某些改革的“走形变样”、改革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与改革统筹协调机制难以适应当前改革的现实需求直接相关。在全面改革的新阶段,与全面利益关系调整相适应,建立一个由中央直接领导的、超脱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改革协调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交锋三十年 读后感 篇4

历史见证人的现身说法,往往给人的印象是真实。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了不少“亲历、亲闻、亲眼见证”的“三亲”著作。大学以来,喜欢上了凤凰卫视,喜欢它的真实、深刻、简约不简单。因此一知道本书的作者马立诚先生曾任凤凰卫视评论员,立刻毫不犹豫拜读了起来。

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78年至2008年,这是神话般的三十年。把这本《交锋三十年》翻开,一行一行读过去,顿生沧海桑田之感。马立诚先生,自1978年进入新闻界,所经历的,正好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缩影。《交锋三十年》中,马先生用有别于官话套话的表达方式讲述了亲身经历的改革,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打开了另一个观察三十年历史的视角:比如五个1号文件出台的来龙去脉,比如私营企业家能否入党的激烈争论,比如邓丽君演唱的是不是黄色歌曲……

《交锋三十年》全书充满了这样的小故事大争论,从中不难看出,每一次历史点滴的进步都是各方力量艰苦博弈的过程。正是有了这么一次一次的小成果的累积,中国才能在改革开放后稳步向前发展,国人的信心也在逐步增加。三十年过去了,有人开创它,有人记录它,但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指向更美好的未来。那么未来的中国可能会是什么什么样子呢?我们能不能从这三十年中梳理出有用的线索呢?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会发生改变。大到斗转星移,一个国家名族的盛衰兴亡,小到每个人的改变,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塑造下,已经使人们的利益趋向多元化。从观念之争到利益之争,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冲破个人崇拜,第二次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第三次冲破所有制崇拜,马先生认为,凡做事贯穿适中的一条主线。在西方国家,左是激进的代名词,右翼执政,左翼只能成为提倡社会改革的激进派;而到了中国,一些事情似乎颠倒了过来,共产党长期执政,左派成了保守派,右派倒成了提倡经济改革的激进派。

有些人弄不清楚中国的左与西方的左是什么关系,说白了,中国的左在西方叫做极左,中国的右在西方叫做中左,中国的资本家代言人在西方叫做右翼。中国的左右交锋,其实主要是激进与保守的争锋。激进的是要求进一步放开市场,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保守的是要限制市场,维护社会主义原则。当然,后来又出现了另一种的说法,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反对现有市场弊病的成为激进,要求维护现有市场政策的成为保守。中国的左与右,保守与激进,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被赋予了太多的中国特色,实在不是很容易界定清楚。因为我们的党是人民党,这两派共存于一个党内,都以“人民”代表自居。究竟哪一方才是正确,哪一方才代表着“人民”的利益,相信不同的“人民”会有不同的认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出现了分化,新兴的民族资本者与中国的廉价劳力都被称作“人民”。

在早期,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浓厚,而越到后来,利益的较量越来越突出,思想纷争和利益诉求纠结在一起,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前三次争论,因为有伟人在,可以一锤定音,而在今天,众生喧哗莫衷一是。这样一种从单纯到复杂,从思想到利益的变化,其实与人们的生活感受是符合的。80年代是理想主义时代,是诗歌的时代;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人们越来越功利,即便有梦想也与诗歌无关了,甚至也与真理无关了。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第一次大争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双方的较量从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展开,有人说是从哲学开头,有人说是文章救国。今天的人回忆起来,也许会惊异于那时候一篇篇文章的震撼力。因为在今天,实际利益的纷争渐渐成为了焦点,人们对哲学与文章的兴趣与注意力减弱了。”

改革都是由大胆说到小心做,有学者指出,中国的改革其实是从政治体制改革开始的,意思即是从粉碎四人帮到突破两个凡是以及相应的权利调整开始的,这话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上述作为只是拨乱反正,恢复秩序,似乎还谈不上改革。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从邓小平1980年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开始算起,而马先生也为此专门写了一节,即“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道闪电”。时至今日,这篇讲话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邓小平把政治上的种种弊端归结为制度问题,这一高度后者尚未超越。作者称,邓小平的这个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专门报道。讲话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并且就改革的具体操作和突破口提出了设想,理论界普遍认为这个讲话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

另外,从本书所提供的线索,也可以看出关于各种社会现象或者路线选择的讨论,关于《乡恋》的争论就很有代表性。现在的影视圈叫做“娱乐圈”,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很少知道改革开放初期,一首歌曲或一部电影很可能就是政治大事件。《交锋三十年》中披露,曾经围绕李谷一唱的《乡恋》、刘晓庆的自述文章《我的路》以及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黄土地》,先后发生了三次争论,其中以《乡恋》的争论最激烈。作者本人是《乡恋》、《我的路》和《黄土地》的支持者,不免和同

粗。

打开国门之初,港台流行歌曲伴随着砖头式录音机和盒式录音带进入大陆。这些流行歌曲一反“高、快、响、硬”的特点,表现为“低、慢、弱、软”。台湾歌星邓丽君的歌即是代表。由此引发了强烈批评。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乡恋》等港台流行歌曲解禁的日子。不光是《乡恋》,连港台流行歌曲也渐渐为民众接受,在20世纪80年代日益红火地传播开来。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2008年5月12日发表王宏甲的文章《歌声启蒙——纪念邓丽君》。文章说,邓丽君的歌声传播的是浓浓的中国情怀、中国生活、中国人传承悠久的价值取向。她的歌声在1978年后那一段特殊岁月给了人们一种启蒙。“她创造的中国艺术形象,播扬的始终是人类情感世界的真善美。”

最后再来看作者的立场及论述手法。春秋笔法,在褒善扬恶,我承认本书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一点。书中几乎每一篇涉及到对手的文章,都是欲抑先抑,见不到半点儿恶语,却把对手“丑恶”暴露无遗。都说文心周纳,此话看来不假。作者唯恐给对手作免费宣传,除了为问题展开不得不点出对方名字之外,从不肯浪费一笔一划指出名字来。与之相反的是,每逢己方阵营人士出现,介绍的详详细细,生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宁可写出日本首先吉田康茂,宁可不惮其烦点到“蛇口**”参与者,包括那些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宁可一次又一次提到傅天琳、杨炼这些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人士,却不肯指明到底是谁在反对“星星美展”,谁在抵抗私营经济,哪个又在挑战邓小平……改革派人士皆是人中龙凤,反对派和质疑者全是一个个模糊的身影。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竹立家。竹立家先生曾经认为改革共识已经破裂,后来转变过来。作为同一阵营之内,作者显然并不满意竹立家先生当时的消极情绪,于是一开始就引用他的话说:“我从不看电视,但关于大国崛起的话题可以说几句……”随后又讽刺道:从不看电视的竹立家却知晓天下事。这是全书中唯一一处欲扬先抑的地方。

于是,改革者形象“高大全”,他称之为左派的人士成了一股神秘、顽固而又无处不在的阴谋力量。改革者步履维艰,甚至冒着杀头的危险;左派无时不刻搞着破坏改革开放的阴谋,像一个幕后黑手,更是一暗黑势力。正像作者为吴敬琏辩护一样,左派以往的正直正义光明形象完全改观!作者一方面指出,改革者对旧思想旧体制的突破是可歌可泣的,胡耀邦、赵紫阳、孙长江、袁庚、刘心武、朦胧诗作者群等等对旧有一切的冲击是毫无疑义、完全合法;而左派对改革开放的质疑是根本不可忍受的。作者说道:我真不知左派为何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力量,敢于一次又一次挑战最高权威。殊不知当年改革者正是从挑战权威开始的。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篇5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激荡三十年》是一本浅显易读的好书,它用平实的文字记录了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发生在祖国大地上激动人心的人、事变迁,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描绘企业家们奋斗历程的同时,让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有了清晰的了解,对三十年来各事件发生的前后逻辑因果关系有所了解。读完这两本书,掩卷而思,究竟它能留给我们点什么?

书中描绘了中国的企业家们如何进行原始的积累,他们中有成功的,甚至有成为福布斯富豪的,有失败的,最终沦为阶下囚的,也有沦为普通百姓的。不敢怎么样,他们的探索至少告诉我们,他们有着令人敬佩的顽强生命力和创造力,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走在了时代前列。也许,在当时,有的人所走的路是被禁止的,甚至被披上种种政治色彩,引发至阶级斗争的高度,但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变迁,他们所走的路被市场经济证明是正确的。三十年间,利益与风险的角斗铸就了企业家不平凡的成功路,正应了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改革开放探索路上,真理与无知更替着,国家在这些勇敢者的带领下,跌跌撞撞地像个小孩,追赶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勇敢者走出来,冲在时代的前列,改革开放会不会如此成功?我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大部分时间,切身感受了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一次一次听着勇敢的企业家们如何开拓属于他们的王国,这次看《激荡三十年》更给了我不小的触动,看来善于把握时代脉搏,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这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篇6

第一,市场经济或者资本的冷血性与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情观念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制约中国企业的发展。而偶尔有一两个能够冲破传统人情观念,严格执行资本的冷血性的,往往都能够取得一点点成功。这样的管理措施在中国就叫严格管理。80年代初期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就是早期取得成功的一个人。他的改革很简单,就是员工生产效率与个人收入的效益挂钩,所谓“生产上要紧,管理上要严”。可是,即使到今日,对于很多国有的甚至是非国有的企业而言,这一招仍然是很灵光的。制度是冷血的,这种冷血来自于资本的逐利性,如果资本缺乏了逐利性,就会被中国传统的人情观念所堙没。所有的家族企业,在发展到必须规模之后,都会停滞不前,阻挡他们的往往不是资本,而是对打天下的亲友们的安置问题!

第二,难得的一两个能够冲破人情观念的企业家,即使成功了,也只是靠着个人的铁面,在小范围内取得的成功。如果这个企业规模一经放大,往往面临的是更大的失败。中国企业的成功经验复制难是人所共知的。1984年以承包起家的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同样以改革分配制度、严格管理取得巨大成功。可是,头脑发热的马胜利疯狂承包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纸厂。有人认为,马胜利是缺乏战略思考,其实不然,在当时紧缺经济的形势下,马胜利即使没有战略思考,只要能够成功复制他的管理模式,应当是会成功的。可是,马胜利的成功模式是不能够复制的,一者他的石家庄造纸厂不是靠制度在运营,实质上是靠个人的强势在运营,哪怕这种强势以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除非到有一天,这种制度成为一种文化,马胜利才能复制他的模式。马胜利失败了,此后二十年,继续这种失败的比他的名气更大,比如华源,还有正在壮大的中国化工!

千万要记住,除非你的制度成为文化,这种文化至少在核心员工中融入血液,否则,所谓快速扩张,只可是是给人送钱而已。我从来也不相信,只靠换了别人的牌子,就能使其他企业扭亏为盈!

第三,创新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永远的痛!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国企业此起彼伏,如过江之鲫,可是真正能够有持续的创新本事,而不是偶尔抓住一次机会的,一向坚持到今日的,几乎用手指头就能够计量!而要一再抓住机会,永远抓住机会,靠的毫无疑问是类似任正非一样的时刻处于冬天的心态,今日有的,明天就可能没有。而以中国人乐于享受的天性,有几个企业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呢任正非和王石都已经老了,新一代的企业家呢,我还没有看到。写到那里,我不禁打个冷战!

未来三十年读后感 篇7

1 畜牧生产状况的变化

1.1 畜禽存栏数量成倍增长

近30年来, 我省畜牧业坚持稳定发展猪、鸡养殖, 大力发展草食畜禽的总体思路, 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2007年全省生猪饲养量3 890.7万头, 存栏量1 526.8万头, 比1980年增长了1.2倍, 其中可繁母猪存栏168.5万头;家禽饲养量124750.8万只, 存栏量42 666.2万只, 增长15.8倍, 其中存栏专用型蛋鸡20 573.3万只, 专用型肉鸡13 816.6万只, 鸭1 861.1万只, 鹅1 363.7万只;大牲畜存栏量484.2万头, 增长73.5%, 其中牛存栏量332.2万头, 增长254.4%, 奶牛存栏量28.4万头, 增加11.3倍, 从事农役用大牲畜170.5万头, 与1980年持平;绵、山羊饲养量达1 771.6万只, 存栏量675.9万只, 增长3.5倍;养兔543.3万只, 鹿92 215只, 狐88 907只, 鹌鹑351.2万只, 蜂611 475箱。

1.2 肉、蛋、奶产量明显增加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 畜产品的产量和商品量也有了飞速的增长。2007年末, 全省出栏肥猪2 265.8万头, 是1980年的3.5倍, 出栏率148.4%, 提高了93.2%;肉牛257.3万头, 出栏率87.6%;羊645.6万只, 其中山羊350.5万只;家禽62 225.2万只, 其中蛋鸡14 770.5万只, 肉鸡63 089.2万只, 鸭2 782.5万只, 鹅3 666.5万只。肉类总产量为348万t, 蛋类204.1万t, 奶类108.3万t, 其中牛奶产量是108.3万t;山羊毛2 030 t, 绵羊毛9 411 t, 羊绒1 446 t, 蜂蜜2 952 t。肉类产量居全国第7位, 蛋类产量居全国第4位, 奶类产量居全国第8位。牧业产值达830.8亿元, 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39.1%, 而1980年只有13.1%。

1.3 畜牧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 我省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畜牧工作者在育种技术、繁殖技术和饲养管理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下面对各主要当家畜种在生产手段上的变化及现状进行分类阐述。

1.3.1 养猪业

猪育种已采用现代遗传分析理论进行种猪选育。育种重点己由原来的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速度转变为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肉质、提高抗逆性、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提高综合生产效益。猪的育种多采用金字塔结构, 分为核心群、繁殖群 (或父母代) 、商品代。规模种猪场陆续从加拿大、瑞典及美国引进原种猪及引进新系长白、大约克夏、杜洛克和汉普夏原种猪。目前养苗猪生产广泛采用多种杂交, 包括从简单的二元、三元杂交到PIC的四元、五元杂交。根据我省引进猪种的情况, 第一父本A应首选大白猪, 其次是长白猪, 应选用杜洛克猪作为终端父本。

1.3.2 家禽业

20世纪80年代, 我省开始建立肉鸡和蛋鸡的良种繁育体系。从国外引进20多个现代鸡种的专门化品系。各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通过建立养鸡示范户, 推广了塑料大棚养鸡、笼式养鸡、网上平养等先进技术, 使当地养鸡水平有很大提高。从“八五”开始, 由于我省对基础研究设施投入加大, 研究条件不断改善, 优质鸡育种研究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鸡的育种方法上, 除主要运用数量遗传理论进行专门化品系选育和杂交配套外, 同时将生化遗传、分子遗传的育种理论和技术手段初步应用于优质鸡育种中。近年, 我省养鹅业发展形势喜人, 辽西北地区多年进行阻沙林、防风林和路边林带建设, 加之近年退耕还林新增大量林地, 为鹅业振兴提供了丰富的饲草资源。过去由于鹅的深加工业不发达, 当地农村养鹅一直处于小规模且生产滞后状态, 鹅的良种优势未转化成经济优势。如今, 为发挥资源优势, 各级部门大力扶持鹅深加工企业发展, 沈阳的康平、法库、新民和阜新、铁岭两市各县 (市) 兴起养鹅热潮, 其中彰武、康平两县年屠宰加工能力超过3 000万只。

1.3.3 肉牛业

20世纪90年代以前, 我省肉牛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牛冷冻精液的复苏率、建立牛人工授精体系、提高牛人工授精员的输配技术水平, 应用冻精输配母牛逐年增多, 牛群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1990~1999年期间, 以提高牛群的饲养管理水平为重点, 先后推广了农作物秸秆加工技术、肉牛直线肥育技术等, 对增加养牛数量、提高出栏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肉牛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盛产玉米的平原或低山丘陵的铁岭、沈阳、鞍山和锦州4个市。从2000年开始以加强选育工作为重点, 先后开展了良种肉用母牛登记、种公牛后裔测定和生产性能测试试验等工作, 为培育肉牛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夏洛来和利木赞两个品种, 改良代次平均达到了4代以上, 牛群的一致性强、生产性能高, 基本具备了肉牛新品种的条件。辽东、辽北和辽宁中部地区主要饲养的是应用夏洛来牛改良的后代, 辽南地区主要饲养的是应用利木赞牛改良的后代, 辽西地区饲养的除夏洛来公牛的后代外, 还有相对数量较多的西门塔尔牛的后代。在全省改良牛中, 夏杂牛占58.3%, 利杂牛占20.0%, 西杂牛占12.1%。

1.3.4 奶牛业

我省增速最快的畜牧业当数奶牛业, 多年来奶牛饲养规模的逐步扩大, 主要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一是“黄改奶”, 利用黄牛生产奶牛是指以本地牛或改良牛为母本, 以国外引进的纯种荷斯坦种公牛为父本, 通过冷冻精液输配技术, 经过连续几代的级进杂交生产高产奶牛。这项技术的应用对迅速扩大我省奶牛存栏数量、提高鲜奶总产量及推动我省奶牛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进口纯种奶牛, 分别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三是胚胎移植, 作为快速扩繁纯种奶牛的推广应用型技术, 曾于2002~2006年做过区域性的试验, 但它受胚胎生产的成本、移植的受胎率及市场行情的影响, 未能进一步延伸下去。四是利用现有奶牛自繁。近年来, 奶牛数量和牛奶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大型乳品企业在各地建立的奶源基地。奶牛业生产经过“十五”期间超常规快速发展阶段后, 2006年步入了转型期, 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 劣质奶牛的淘汰步伐加快, 奶牛存栏的增长幅度有所下降, 但高产奶牛比重上升, 奶产量的增长由靠奶牛数量的增长逐步走到以提高奶牛单产、提高奶产量的良性轨道上。

1.3.5 肉羊业

肉羊产业是辽宁省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辽西北地区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 发展好肉羊生产对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近十余年的发展, 全省羊种群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调查表明, 全省已引入十余种国外优良的肉用种羊, 原来低繁殖率的东北细毛羊和土种羊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已不足10%, 大部分被高繁殖率的小尾寒羊、小尾寒羊与当地羊的杂交羊所取代, 其具有一年两产、多胎、四季发情的优点。通过调查统计, 全省现有种羊繁育场39家, 全省种羊总体规模位于全国前列。经过多年的养羊生产和杂交试验, 人们的认识也逐渐由过去单一求毛转变到近几年的重点求肉、肉毛兼用、兼顾求皮, 所以筛选适合辽宁省气候条件、优势明显的杂交模式如下: (1) 母本以全省现在存栏的小尾寒羊与当地羊的杂交群体为主, 其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强, 并保持着多胎和常年发情的特点; (2) 第一父本以专门化的肉用品种夏洛莱或杜波为主,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肉性能; (3) 终端父本可分别为萨福克、道赛特、德国肉用美利奴。

1.3.6 山羊业

除少部分本地山羊和萨能奶山羊外, 在我省的辽东和辽南地区, 农民多饲养辽宁绒山羊。在原种场采用表型选种、系谱选择后裔测定的选种方法, 开展同质选配、等级选配, 扩大核心群数量, 提高群体产绒量水平。在育种基地县建立了各级繁育场, 健全了三级繁育体系, 通过推广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等实用技术迅速扩大优良种公羊作用, 提高低产羊质量。经过二十余年的选育, 辽宁绒山羊数量有迅猛发展, 通过综合开展品系繁育、种质测定、建立社会化联合育种体系以及开发种群的繁殖潜力、研制开发现代育种技术等措施, 培育出辽宁绒山羊长年长绒型新品系。绒山羊改良面积的加大和水平的提高, 已成为我省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

1.3.7繁殖技术

在繁殖技术方面, 普及了猪和大家畜的人工授精技术, 在大规模饲养场, 通过开展同期发情、胚胎移植技术, 提高繁殖率。禽蛋孵化已全部应用电动孵化器, 精细地调控内环境, 提高了出雏率。

1.3.8 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技术方面, 应用了机械化养猪、猪的高床产仔、大棚养猪技术;网上养鸡、鸡的颗粒料生产、鹅肥肝生产技术;牛的秸秆氨化、黄贮、半干黄贮、微贮、酒糟喂牛技术以及奶牛全混合日粮 (TMR) 、牛羊秸秆饲料压块等饲喂技术;推广了架子牛肥育及绒山羊舍饲等饲养模式, 同时研究开发蛋白饲料, 在管理上开始运用饲养配方和育种的专业软件, 为我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1.4 草地建设初见成效

辽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草原区, 20世纪80年代普查表明, 全省共有各类草原面积4 860余万公顷。改革开放以来, 受垦草种田、毁草造林、工矿交通及建设用地等侵占, 全省草原面积锐减。据对朝阳、阜新、锦州3市、9县 (市) 和21个乡镇的调查显示, 2007年草原面积比1982年减少了36%。而天然草地的建设, 从1980年以来, 一直贯彻“以封育、改良和种植为主”的方针, 在东部地区以改良为主, 西部以种和封育为主, 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近年来, 由于畜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生产方式转变对饲草饲料质和量的需求拉动, 使种草养畜取得了新进展, 全省人工种草面积已达2.81万hm2。各地因畜定草, 种养结合, 养畜范围覆盖了牛、羊、鹿、鹅、猪等主要畜禽品种, 牧草品种以苜蓿和禾本科为主, 配合子粒苋、菊苣等多汁类, 实现了科学搭配, 合理利用。

1.5 个体生产性能的改变

随着我省畜牧生产技术的发展, 生产性能也在快速提升。奶牛个体产奶量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4 000 kg, 提高到当今的6 000 kg以上, 位居全国前列;本地黄牛的产肉量由100~150 kg, 经过杂交改良达到200~250 kg, 肥育期日增重由1~1.5 kg提高到2~2.5 kg;绵羊毛产量由3~4 kg下降到2~2.5 kg, 向肉用方向发展, 产肉率为30%~38%;辽宁省绒山羊原种场种公羊产绒量达到1 368 g, 最高个体达到1 675 g, 种母羊达到641 g, 最高个体达到1 280 g, 仍居国内之最, 世界之首。羊绒细度明显下降, 种公、母羊细度分别为17.14μm和15.67μm, 较80年代下降0.2~1.7μm。猪增重达到100 kg的饲养期由12个月缩短到6个月, 肉料比由1︰4.0~4.5降低到1︰2.3~2.8, 增重最快的可以达到1︰2.0;规模养鸡年平均产蛋量由180~200枚提高到230~250枚;蛋料比由20世纪80年代的1︰3.0~3.5, 降低到目前的1︰2.4~2.5;肉鸡增重由10~12周的1.5 kg提高到7~8周的3~3.5 kg, 肉料比由1︰2.5~3.0降低到1︰1.8~2.0。

2 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市场对高档动物产品需求增加, 要提高产出率, 应有相当的规模, 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适应了这种要求, 即养殖方式规模化、养殖布局区域化、养殖服务社会化和养殖加工技术的现代化, 我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已初见倪端。

2.1 饲料工业的掘起

我省的饲料工业基本是“六五”期间发展起来的, 1986年有大、中型饲料生产厂108处, 乡村办的小型饲料厂 (点) 1 500多处, 年生产配混饲料75万t。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 逐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2007年年末, 全省饲料工业总产为800万t, 全年饲料工业总产值180亿元。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的产品比例为50︰48︰2, 在保证猪、鸡、牛、羊、鱼虾饲料生产的同时, 狐、鸽、鹌鹑、宠物等特种饲料也陆续投入生产。饲料工业已成为辽宁省农产品加工的支柱产业, 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

随着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辽宁省已由过去全国的畜产品主销区成为主产区之一。全省围绕生猪、肉牛、蛋鸡、肉鸡、奶牛等主导产品, 扶持发展了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 现已发挥出牵动农户、连接市场、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的作用。目前, 已建成万吨以上的肉猪精深加工企业38家, 百万只以个肉禽加工企业102家, 大型蛋品加工厂12家, 千吨以上乳品厂32家。以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在肉禽和奶业生产中日渐完善、作用明显。全省大型肉禽加工企业年带动养殖户6.7万户, 大型乳品厂以各种形式同奶牛饲养户实现了对接。辽宁省现代畜牧业倍增行动的目标是:到2010年, 全省畜产品加工业产值由2007年的440亿元提高到1 540亿元, 增长2.5倍。

2.3畜牧小区的建立

2003年初, 辽宁省提出实施畜牧业倍增计划, 利用5年时间实现了畜牧业产值倍增、增加值倍增、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倍增、畜产品外销额倍增的发展目标。为此, 辽宁省上下采取了多项措施, 扶持和鼓励畜牧业加速发展, 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促进畜牧业生产向着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全省建成畜禽养殖小区7 200多个, 规模饲养场44万个, 肉蛋奶总量的70%以上来自规模饲养, 近10万个饲养场 (户、小区) 初步实现了合作经营。

2.4 规划布局的调整

目前, 辽宁省新的畜牧业结构调整正在实施中, 即辽东地区利用丰富的饲草和秸秆资源, 积极发展绒山羊和肉牛生产, 稳定发展猪、鸡、牛生产;辽北地区要利用丰富的饲料和秸秆资源, 大力发展牛、羊、猪、鸡等各类畜禽生产, 推动粮食和秸秆转化增值;辽西地区以肉羊和养牛为主, 发展舍饲饲养, 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大中城市郊区及周围地区以发展奶牛生产为主, 建立优质奶源基地;沿沈山高速公路、铁路及102国道线区域, 要大力发展“三元”杂交商品猪和蛋鸡生产, 增加产品入关;中部和南部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发挥优势, 加快集约型畜牧业发展, 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3 生态、健康养殖方面的进展

随着现代畜牧业进程的推进, 粪污治理已逐渐成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内容。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畜产品质量问题, 即人与动物如何生存和谐发展,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省在对清洁健康养殖和无公害畜产品研发方面的工作正处于尝试阶段。

3.1 生态养殖的方式

重点通过了以下5种方式推进粪污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一是除味。各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重点推广在饲料中添加EM生物制剂等除味剂, 消除粪污异味, 减轻对空气污染。二是生态净化。如盘锦市西安生态猪场建立了粪污四级净化池, 实行四级净化、循环利用。三是开发沼气。如丹东市种猪场, 建立了沼气室, 用于解决猪舍冬季取暖;彰武县农村散养户重点推广猪舍、人厕、沼气室和蔬菜大棚四位一体模式。四是制造有机肥。大连韩伟蛋鸡场建立了有机肥厂, 采用粪污发酵、烘干、制粒等工艺处理鲜粪。五是建立防渗型堆粪场。阜新市原种猪场利用黄粘土、碎石和高分子防渗剂建立了防渗型堆粪场, 通过堆积发酵处理, 严防粪污渗入地下, 污染水源。

3.2 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日益注重食品安全这一问题。20世纪80年代人们呼吁吃脂肪含量低的肉食品, 90年代呼吁吃“放心肉”, 进入新世纪, 人们呼吁吃“安全肉”。畜产品数量的增加, 其质量问题也愈来愈突出, 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研制生产的大骨鸡生态蛋、大骨鸡肉、荷包猪冷鲜肉, 就是在保存地方品种资源的同时, 为开发绿色无公害畜产品作出的典范, 为辽宁畜牧业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4 小结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篇8

如今世道大变,自费出版在美国蒸蒸日上,无名作者也有了扬眉吐气之日。

5月17日,亚马逊宣布,旗下的出版公司“亚马逊安可”(AmazonEncore)签下了乔·昆拉特(Joe Konrath)的侦探小说《摇撼》(Shaken)。亚马逊将在今年10月出版《摇撼》的电子版,定价2.99美元;纸质版将在明年2月上市,定价14.95美元。

2010年4月上旬的《出版参考》中《电子书定价的奥秘》一文,说的就是乔·昆拉特(Joe Konrath)的故事。昆拉特是美国自费出版作者中,依靠低价电子图书而名利双收的新星。根据他的亲身经验,定价低的电子书获利最高,他写的电子书,定价4美元者每年平均销售1100册,定价8美元者每年平均销售342册, 定价2美元者每年平均销售4900册。现在,他的电子书日销220册,让他日进美金400元。

《摇撼》是昆拉特所写的“杰奎琳·杰克·丹尼尔斯侦探系列”(Jacqueline “Jack” Daniels series)的第七种,前六种由迪斯尼旗下的许珀里翁出版社(Hyperion Books)出版,但是,许珀里翁以及纽约其他著名出版社都不看好《摇撼》一书,让他另谋高就。

亚马逊签下《摇撼》一书,是美国大众出版业的一个分水岭,非同小可。昆拉特是许珀里翁出版社旗下的作者,虽不能与丹·布朗和詹姆斯·帕特森同日而语,在二流作家档里却也是个角儿。当初,亚马逊安民告示,建立“亚马逊安可”只会在自费出版的图书中挑选精品,以亚马逊的名义出版,出版界不必担忧。如今,亚马逊签下了昆拉特这个“正式作家”,司马昭之心,出版社看得清清楚楚。有了第一个,接下来就有第二个,第……个。

出版咨询专家迈克·谢兹肯(Mike Shatzkin)分析,《摇撼》电子版定价2.99美元,昆拉特的版税是2.04美元,相当于甚至超过传统出版社定价14.95美元的纸质版的版税,而且会大大超过现在五大出版巨头与苹果公司约定的电子图书“代理”模式的版税,以及传统出版社现行的电子图书版税(定价的25%)。他预计,一段时间里,美国将并存两个电子图书价格体系,一个是著名作家的电子书,定价在10到15美元之间,另一个是普通作家的电子书,定价在1.99至2.99美元之间。但是,低价的电子图书最终会将所有电子书的价格拉下来,而且,低价电子书更是向读者对现行纸质图书价格的不满火上加油,使传统的出版模式很难维持下去。

昆拉特曾发誓,不会再让任何出版社出版他的作品的纸质版。有读者问,为何要让亚马逊出《摇撼》纸质版?昆拉特回答,亚马逊知道所有买过他的图书的人,拥有这些读者的电子邮箱地址,可以邮件通知他们,昆拉特现有一本新书《摇撼》出版,从来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能够提供如此强大的营销支持。

昆拉特与亚马逊的合作,清楚地暴露了传統出版社的致命弱点:传统出版社的客户是书店而不是读者,他们对读者一无所知。昆拉特与亚马逊合作,先出电子版,后出纸质版,代表了数字时代的出版模式,与传统出版社坚持在纸质图书出版之后3-6个月再推出电子版,形成鲜明对照。

发人深省的是,昆拉特是美国目前唯一将自己版税收入在网上公开的作家,也是目前唯一“靠亚马逊火种电子书发财的作家”,而大部分出版社和文学代理人并不知道这个正在颠覆美国传统出版模式的年轻人。

最近,昆拉特的一个作家朋友正在写一篇关于美国出版六巨头死期不远的博客,要他说一段话以便引用。昆拉特说:“传统出版业有恩于我。我遇到过许多能干、聪明和慷慨的出版人,如果六巨头灰飞烟灭,我不免有些伤心。”

“树倒猢狲散,对那些过去20年里拒绝出版我的作品的编辑,我要说,你们现在没了饭碗,而我正忙着自费出版那些你们当初不屑一顾的图书,赚得盆满钵满,我倒需要一个手脚勤快的自由职业编辑。”

“有兴趣者可以来信查询,由我的网站转交,但要提醒一句,信不可超过一页,务必内附一个有回信地址、贴足邮资的信封,以便回复,如果6个月内没有收到回音,说明我对你不感兴趣,不必给我发邮件或打电话询问。”

上一篇: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论文下一篇:信息化项目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