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精选9篇)

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 篇1

源自:中国教育学刊2012.05:42-46

[摘要]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效果、效用、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有效果指的是学有所得、所获;有效用指的是学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的;有效率指学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的、简洁的、省时的。有效教学的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就像长方体的长、宽、高一样,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维度都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教学效用;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核心问题,全国各地教育教学改革都因此把重心聚焦于有效教学。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要正确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必先要求我们在理论上提高对有效教学的认识。那么,有效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内涵是什么?综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者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进行的,即沿用经济学的效果、效用和效率的概念来解释有效教学。可以说,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本文将对其进行系统的阐述。

一、教学有效果

“效果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1]教学效果是指由于教学出现的情况,是教学活动左右下的成果,包括受教学的影响所能显示出来的一切成果。[2]对教学有效果的认识,涉及动机与结果以及教与学的关系问题。首先,教学效果强调的是教学产生的结果,它与动机无关。这就是说,它不关心教师的教学动机、教学意图、教学设计,只关心教学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尽管它们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教师再也不能说: “我课上完了,教学任务完成了。”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是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按照教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培养” “引导” “发展”了学生,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改变、进步、提高则不重要。这是典型的只讲计划、任务,不重效果、质量的行为。其次,教学效果的落脚点是学,而不是教,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进一步说,获得进步和发展是对有效教学质的规定,进步和发展的程度是对有效教学量的把握,因此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教得好不好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足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尽管它们之间也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教师再也不能说:“我课教得很好,只是学生没有好好学习。”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教被认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学是被决定的,教得好必然就会学得好。这是典型的以教代学、以教定学的观念。正如于漪在《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一文中所指出的:“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课上得如何漂亮,如何热闹,如何掌声雷动,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有无增长,能力有无锻炼,求知的主动性如何,思想情操方面有无泛起涟漪,乃至掀起波澜,受到文本感情的感染。”[3]但是,教学有效果只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它只是考查和衡量有效教学的一个维度,它只

关注效果的有无,既不考虑教学效果是否符合社会和个人的教育要求,也不联系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来考虑教学产出或教学所得。

与有效(有效果)相对应的是无效。从教学实际来讲,绝对的无效(效果是零)是不存在的,它一般表现为低效和负效。低效即效果少,负效指的是教学活动对学生造成伤害或消极影响的那些结果(反面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都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4]

从实践来讲,教学效果的评判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生的学业成绩。美国学者玛扎诺(R.J.Mdrzno)等人在其所著的《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一书中,把“有效”定义为“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5]。及格率和优良率是学习成绩最主要的两个指标,消灭不及格率、提高及格率和优良率是教学有效果的突出表征,当然,及格率和优良率建立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测试上。

第二,学生的认知变化。如果说学业成绩是教学结果的外在表征,那么学生的认知变化就是教学结果的内在要素。有效教学就是学生学有所得的教学,具体表现为学生从不知到知(知之少到知之多)、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知识、技能、能力的提高、进步、变化。当然,对学生进步和表现质量的判断必须反映出课程标准所列举的适当表现的特征,即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目标。

第三,学习态度的变化,即通过教学,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品质等所发生的变化和改进。从这个角度讲,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越学越爱学的教学。

概括起来,有效果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方法上有形成、情感上有陶冶、思想上有启迪、习惯上有改进的教学。

从教学论的角度讲,教学要有效果,教师必须确立效果为重的意识和学生(学习)为本的意识,要重在看教学的实际效果及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看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完成与否;要重在看学生学了什么、会了什么,而不是看自己讲了什么、教了什么。在具体教学操作上,有两点至关重要:第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准确);第二是教学内容要清晰(清楚)。正如于漪老师所说的:“教什么必须放到课堂教学的第一位来考虑。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和开展,均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3]

二、教学有效益

有效益即有效用。在经济学中,把商品作为能够满足人的主观愿望的东西,叫效用。有效果强调的是学到了东西(有结果),有效益强调的是学到韵东西能够为学生所用(有益处)。也就是说,学而无用的东西,即便有效果,也无效益。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反复操练,获得高分,即使认知有提高、成绩有进步、教学有结果,也不能说是有效益。当然,如果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本身是无用的、没有活性的、没有意义和价值的,那么无论学生怎么学,也是没有效益的。

从经济学角度讲,有效性指企业不仅要有东西生产出来,而且生产的东西卖得出去,为人所用,前者是产量(效果),后者是效益。教学效益实际上是教学价值的体现,具体来说,教学效益指的是教学及其结果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的程度如何。“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显然,教学效益强调的是教学及其结果的合目的性、合价值性。具体来说,它表现在对于社会效益,符合社会对培养人的要求,努力造就合格和优秀的公民;对于个人效益,为个人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

基,引导个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促进个人智慧、品质、体格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从实践来讲,教学效益(效用)的评判标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学会应用。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效用之一:直接用、显性用)。只有能够被应用的知识,才能显示其价值和力量。在这方面有个典型的案例:印度洋海啸发生的当天,一位10岁的英国小女孩和父母一起在泰国海滨浴场游泳,因提前发现海水中泡沫增多,凭着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她意识到马上要发生海啸,并迅速将海啸即将发生的前兆告诉了周围的人们,使得该浴场无一人伤亡。

第二,学会学习。教学效益(效用)不仅关注学生学会什么,更关注学生怎么学,即学会学习。在中小学阶段,学会学习比学会什么更具有基础性、工具性的价值和意义,它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终身学习影响更大(效用之二:长期用、终身用)。

从“学会”与“会学”的关系来看,“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展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尤为重要和迫切。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作准备,所以中小学教学内容应该让学生“带得走”,应该陪伴学生行走一生。显然,“带得走”的东西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所以它并不意味着立即生效,而往往在经历漫长的过程后才会显现并产生效用,而且这种迟效往往是真正有效甚至是长效的。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里,有一行字被放在醒目的位置上: “只有无用的知识,才是最终有用的。”这也正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6]

“带得走”的东西内涵相当丰富,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它的核心内涵是指让学生掌握进行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他认为最主要的基本技能是“阅读”“书写”“观察”“思考”和“表达”这五项。

第三,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学之大用。教师要从教学生学会做人的高度从事教学,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生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其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

总之,对“有用”的认识不能片面化、狭隘化、急功近利,而要以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高度予以审视。

从教学论的角度讲,教学要有效益,就是要全面挖掘知识的教育价值。知识在客观上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其核心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的育智价值。知识(真理)不仅反映着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且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它不仅是外部现实及客观规律的反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中凝聚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积淀了生产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才华、能力和追求,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新事物的方式亦浓缩其中。”[7]所以,知识对个体的智力开发、智慧增长具有内在的促进作用。

二是知识的育德价值。知识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且具有丰富的道德因素,体现着人类的道德理想和精神品质。知识教育对于道德意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任何时候,正确的逻辑推理和高水平的思维能力与合理的行为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知识的

精神化育价值表现在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结晶,而且是人类道德理想、精神品质的体现,人类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尊重事实、依据事实、反映事实、敢于冲破教条的束缚、批判谬误、破除迷信的科学精神,为人类自由和解放、为维护真理而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谦虚诚实的品格以及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对于知识的学习者来说具有深刻的、能够触及心灵的精神化育作用。”[8]一句话,知识能够充实人生,克服无知和偏见,完善道德人格,而一个人的无知必然造成精神的空虚、思想的偏见和人格的堕落。

三是知识的育美价值。知识具有陶冶价值,美育离不开知识。知识能够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能力,使人不仅能够发现美、鉴赏美,也能自觉去追求美和创造美。这是知识的育美价值所在。

从主观角度讲,知识教学要积极提高有效知识量。所谓教掌的有效知识,一是指教学中学生真正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知识;二是指有助于学生智慧和人格发展的知识。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笔者认为:只有能够被应用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只有能够转化、内化为方法和能力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只有能够内化、升华为智慧和人格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因此,知识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应用中、联系中、情境中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在思维中、建构中、质疑中、创新中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不仅用头脑进行学习,而且用心灵进行学习。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活知识、有用的知识。

三、教学有效率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1]教学效率指单位教学投入内所获得的教学产出。教学有效果、有效用是从教学产生了结果且这种结果是预期的结果来判定的,但两者都没有考虑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如果大的、多的教学投入只获得了小的、少的教学产出,那么这种教学也算不上是有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在保证有效果、有效用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有效率。教学有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产生了尽可能大或多的教学产出。根据这种定义,减少投入、增加产出就成为教学活动有效率所追求的目标。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的扉页上曾指出,写作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并找到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可以因此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9]。他倡导的班级授课制提出了新的教学有效观,即学校教学要减少投入,增大产出。教学有效率也可理解为师生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时间、精力等)获得了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或教学所得。如果对教学作广义理解,鉴于教学投入的直接表现是师生时间、精力、努力等的投入,教学产出的直接表现是教学效果,沿用经济学的概念,可以将教学效率表达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效果)/教学投入。显然,教学效率与教学产出成正比,与教学投入成反比。可以说,有效率的核心就是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比较,即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总是在比较中才能够获得有关教学是有效、低效还是无效的判断。经济学中效率的含义是一种最好的状态,这种状态很像“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教学有效率就是指教学的各个要素、各种资源进入最佳的状态。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按照巴班斯基的说法,“最优的”这一术语是指“从一定标准来看是最好的”。这里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教学效果,即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于一定时期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可能的水平;二是时间消耗,即学生和教师应遵守学校卫生学和相应指示所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所谓最优化的教学,就是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教学效果和时间消耗是衡量教学过程是否“最优”的标准,也是教学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从实践来讲,教学效率的评判标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减负增效(节约时间);二是解放学生。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图1作进一步的分析。在达成课程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共同前提下,我们把课堂教学分为四种模式(状况)来分析其效率。

第一种模式教学效率最高,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改革的方向。第二种模式是传统的常规模式,其效率关键是看课后作业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要通过提高课堂效率,逐步把课后作业移到课堂,当堂完成。第三种模式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常见模式,先学移前,当然这也是一种作业,即课前先学(读书)的作业,其效率关键是看课前先学的时间,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做到把先学也放在课堂进行。第四种模式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怪胎”,这种改革不仅没有减轻学生负担,反倒加重了学生负担,当然,负担的量取决于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的时间。在改革初期,作为一种过渡模式,它有存在的必要,但一定要通过改革做到不超前不留后。

从教学论角度讲,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当堂达标,完成教学任务,做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在这方面全国有两个很好的案例。一是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不留家庭作业”的改革。[10]梅岭小学课堂唱响“四了歌”,实现轻负高效,25年不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所谓“四了”,是指课上该讲的要讲了,该练的要练了,练后要立即评了,下课时作业本要收了。“讲了”重启发,“练了”重时效,“评了”重反馈,“收了”助成长。二是山东省利津县北宋一中“零作业”的改革。[11]北宋一中取消一切课后作业,大胆实行“零作业”,教学成绩却大幅度提升。学校规定:“各年级一律不准布置任何形式的课后书面作业,不准课后发放成套试题,课上完不成的作业不准留在课后做,更不准布置隐性作业。”取消课后作业,就要向课堂要效率、要成绩。学校配套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做到“定目标、快节奏、大容量,讲练结合、当堂训练”,突出“知识当堂消化”的原则,使学生“学一点、记一点、会一点”。教师上课必须有当堂训练题或测试题,做到当堂训练、当堂检测、当堂达标。

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要求是:一要减少教学时间浪费,把课堂教学时间用在指向教学目标的教与学的活动上;二要精选教学内容,使教与学的活动指向价值最大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时间的利用价值。在这方面,不少一线教师也总结了许多很好的经骏。例如,江苏省苏

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提出课堂教学的“减法”:一是减去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二是减去不必要的拓展和链接;三是减去多余的手段和形式;四是减去赘余的教学内容;五是减去价值不大的知识呈现;六是减去不集中、不该有的目标。[12]湖南省永州市第九中学严丽荣老师提出教师应“学会洗课”:就像洗莱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教师要减少课堂的“冗余”,还学生一个简约、朴实和高效的课堂。[13]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效果、效益、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有效果指的是学有所得、所获;有效用指的是学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的;有效率指的是学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的、简洁的、省时的。有效教学的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就像长方体的长、宽、高一样,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维度都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有效教学。形象地说,有效教学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教学。所谓“多”是指在单位时间里学生的进步快、收获多;所谓“快”是指单位教学时间短,更主要指除了教学之外,学生还有娱乐与休息的时间,而不是将所有的时间全部投入到教学或学习活动之中;所谓“好”是指教学的质量好,不是个别学生的成绩好,而是整个教学对象的成绩好;所谓“省”就是花的时间、精力与所取得的成就相符合,当然,理想的结果是事半功倍。[14]总之,有效教学是指师生以课程标准为导向,遵循教学活动特别是学生活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产生尽可能好的教学效益,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90.

[2]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9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143.[3]于漪,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9(6):31-35.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 [5] MARZNO ROBERT J,PICKERING DEBRA J,POLL-OCR JANE E.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M].张新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3.

[6]庄子,庄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30.

[7]潘洪建.教学知识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93.

[8]辛继湘.课程评价改革的当代知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05(6):17-20. [9]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 [10]冯长宏.25年走出的“轻负高效”之路团.中小学管理,2007(8):13-15.

[11]宋全政.“零作业”需要课堂教学改革跟得上:山东省利津县北宋一中取消课后作业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8-04-04(5).

[12]黄厚江.删减:让课堂由多到精,以少胜多[J].语文建设,2011(6):64-66. [13]严丽荣.学会“洗课”[N].教育时报,2011-06-15(2).

[14]王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0-114.

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 篇2

乡土作文教学是指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并反映乡土文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俗地讲, 就是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 反映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学生们成长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

二.乡土作文的特征

1、文化性。

乡土作文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认知、表达与传播方式, 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乡土文化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和升华, 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遗产, 是学生作文的宝贵资源。文化的核心与实质乃是一种生存方式, 比如学生写乡村住宅的变化, 从窑洞到土木房, 就是写乡村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演变过程, 每一种住宅不仅是一种避风挡雨的休息场所, 而且是当时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比如学生写春节年夜饭, 有的地方的年夜饭吃荤或素的长面条, 其含义是用面条之“长”拴住自己的“魂”, 有的地方以吃饺子的方式庆贺“团圆”, 吃也不仅仅是生存方式, 同样也浸透这一种特有的文化。这种作文有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 它蕴涵泥土般的厚重、自然、淳朴而又不乏温情的生存姿态。

2、审美性。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 是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态度体验。乡土作文的纯真, 会让人返璞归真。乡土作文不仅是一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而且可以促使人们去思考、去体验, 让成年人能够回忆起童年, 乡土作文, 不仅带着自然的清新, 而且带着人文的滋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 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 有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还有神奇的故事、无穷的乐趣, 阅读这些乡土文章, 我们就会感受儿童对乡土的向往及乡土给予儿童的快乐, 这就是乡土作文的审美性。

三.乡土作文的教学意义

1、写乡土作文是农村教育的需要。乡村教育的最大误区, 在于我们没有想尽办法引导孩子们热爱乡土。我们在对1600名城乡四、五、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发现我们的小学生对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教育、特产民情, 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 就是了解到的一些内容也是支离破碎、比较肤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编写的面向中学生的乡土读本《贵州读本》中指出:“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 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 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 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 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这充分说明, 近来利用乡土作文促进学校教育研究已经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同。

2、写乡土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需要。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说乡村的故事、写乡村的生活渐渐成了一种被遗忘、被忽视的写作方式;乡村的作文课堂成了批量生产毫无生命意识的作文“工厂”;各式各样的“模板”成了把乡村人变成“城市人”的捷径……这样, 离乡村孩子最近的乡村, 却渐渐淡了, 悄悄远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教学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学生只有写乡土作文, 才能有效落实这些理念。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 因此, 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 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 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农村学生只有写乡土作文, 才能如让“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培养乡村孩子回归乡村的经验能力, 能使他们“修炼”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学会收集乡村的点点滴滴, 重拾一颗对乡村生活敏感的心;能帮助他们拨开眼前迷雾, 还原乡村生活, 还原那里的人和事, 还原那里的一草一木;让他们以个性化的语言书写属于他们的游戏、歌谣, 以及他们熟悉的花草树木……从文字到思想, 乡村作文要根植于乡村, 又要有助于提升乡村生活的人文价值, 这才是它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摘要:乡土作文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认知、表达与传播方式, 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和审美性。引导学生写乡土作文不仅是农村教育的需要, 也是作文教学的需要。

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 篇3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1-0004-03

一、“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提出的背景与实施价值

(一)“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提出的背景

我国在加快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教育质量问题日显重要。但就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阶段而言,对学习成绩的追求、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仍然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着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认知。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相当一批学校、家庭不惜牺牲学生健康追求高分,相当一批师生的“苦教苦学”,绝大部分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现象,就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魇。因为基础教育从其性质与对象的特点而言,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是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生活做准备。对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而言,最大的难题是在确保学生取得较好学业成绩的同时,可否减少对他们的“时空占领”,让他们有机会、有余力去追求主动而多样的个人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并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目标,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此,更加凸显了提高教学质量、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诉求,在我国提出并研究有效教学问题,反映出传统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实现自身转型与完善的努力,也反映了传统学校教育的目标与策略正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压力。

(二)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学习” 的意义

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真思考,我们认为研究与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是解决现有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方案,是推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改革实践持续深化的理性路径。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一直贯彻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教育改革逻辑,即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益的研究正切中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要害和核心。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基础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将有力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和均衡发展。

二、“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概念的界定

(一)对于“有效教学”

“教学”一词的语义,主要有两种理解,一是特指教师的教学活动;二是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学。本课题“教学”特指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教学理念,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本研究涉及的“有效教学”有三层含义:一是有效果。既指教师课堂教学中完成的教学任务,所落实学科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又指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和目标。二是有效率。即在确保学生取得较好学业成绩的同时,减少对他们的“时空占领”。三是有效用。是指对“有效”的价值判断,即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基础,为终身学习生活做准备。

(二)对于“有效学习”

本课题的“有效学习”是指学生积极参与并高效率地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增长能力的学习活动。它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效益和发展进步的程度,标志是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和情感。

(三)对于“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有效学习”还鲜有提及和论述。我们认为“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关系十分密切,将“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两项研究内容相连接形成“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这样一个“双有效”研究对象,基于如下考虑:第一,教学与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一定意义上讲,学习的时间外延还要大于教学的时间外延,所以,研究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具有不可分割性;第二,有效学习能力、习惯和情感的培养较比有效教学更加具有教育的终极目的性。从这个角度来讲,有效教学应当服务于有效学习;第三,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又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分开研究便于寻找各自的内在规律。此外,将这样两个对象放在一起研究,本身也就具有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价值。

三、“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研究的目标

“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研究立足于中观与微观实践研究,将在基础教育“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三方面有所收获和建树,在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供实践模式的同时,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具体说来,“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研究与实践的目标主要有四:1.在教学管理方面,探究基础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制约因素,探索以区县区域为主的中小学校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管理和评价机制。2.在课程方面,研究“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在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中的不同表现,即总结出不同类型学科“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规律和特点。3.在教学环节方面,研究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学段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即形成不同学段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方法策略。4.形成并构建出基础教育“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理论框架。

(二)“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研究的内容

“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调查并分析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县域教学管理的现状,探究基础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制约因素。2.研究诸如地理、历史、品德等社会科学类学科,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类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性学科,以及综合实践类活动型课程等不同类型的领域、学科中“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不同表现,并总结出各自的规律和特点。3.研究在小学低、中、高年级段,在初中、高中阶段不同学段,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效教学,有效学习”不同的方法和策略。4.研制中小学校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评价机制。5.形成并构建出基础教育“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理论。

研究过程中我们对研究的对象是否符合“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标准,将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判断进行认定:一是行为判断,即判断这种教学、学习或管理行为是否是有效的;二是价值判断,即判断这种有效的行为是否符合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主要创新点

研究的重点在于形成“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模式和方法、理念和思想,以及具体的实现措施、手段和条件,并不断扩大实验学校和区域范围,以最终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均衡化水平。

研究的难点在于对当前教育教学基本状况调查的结果信度与效度的把握,以及区域和中小学校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评价方案的研制。

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 打破目前只是单纯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研究“有效教学”的局面,而是从推进课程改革出发,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入手来研究“有效教学”。在关注教师教学效益的同时,着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益,指导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并努力学会学习。对于“有效”的关注还包括着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转变,使得学生的这种转变不是机械的和被动的。2.以中观的视角,对“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在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师资、学生等方面进行立体的实践与研究。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过程以实证性研究为主。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的问题研究,将综合地涵盖教学管理、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教师、学生等多个层面和要素,脱离教学一线的理论研究和仅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都是片面的,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也都会大打折扣。课题组将在河北省范围内选择多个实验区县,侧重基础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方面的研究;选择10所实验中小学校,侧重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模式和策略的研究;在实验校中选择实验班或实验年级进行实证性的准实验研究。

本课题组成员在对国内外“有效教学”和“学习策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反思的同时,深入实验区和实验学校调查研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县域教学管理的现状研究,探究基础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制约因素,形成具体的研究假设和实验操作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将分学科组、年级组深入实验区了解实验进展情况,控制实验过程,分析存在问题,找准问题症结,具体问题具体指导,形成动态的阶段性研究方案,凸显行动研究的特色。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思辨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且以实证性研究为重点。本课题研究涉及课程研究、学科教学到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多个领域,重点在于教学领域;难点在于对问题的筛选、因素的分析以及实验的控制。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同时,辅之于准实验研究法、比较法、文献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等。

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依据调查结果,将预设的和发现的问题转化为假设,形成子课题;带着实验方案和实验计划深入实验区、实验校,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过程中对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进行具体考察,通过反思制定改进措施,调整、完善实验方案。

调查法。在课题研究之初,课题组先对实验区、校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县域教学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探究基础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制约因素,并编制档案;实验过程中,将定期调查、总结、评价;实验结束时,再进行全面整体的调查、总结和评价。经过多次调查和数据的收集,一方面可以科学、准确的描述实验效果,另一方面,调查结果在实验过程中也为调整和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科学的事实依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2010.

[2]钟启泉,崔允漷,张 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 篇4

“行政问责制是问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规范。”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问责主体要监督、检查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这里责任是指由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构成的责任体系,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权身份而对授权者——法律法规和社会价值等负有的政治、法律和道义责任。

第二,政府及其公务员在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给公共利益或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要承担否定性的后果。这些后果包括公开道歉、责令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免、引咎辞职、撤职免职、责令辞职、追究法律责任等,情节特别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处以刑罚。

构建完善的政府问责制对于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公务员的责任感与工作效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具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和极为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政府形成负责、廉洁、高效的政治文化。所谓政治文化,即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第二,通过构建行政问责制度,明确规定政府和官员的职责,并运用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来追究他们的责任,就打破可以官员只享受权力,而不履行义务的思想,迫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高效工作,廉洁奉公,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 篇5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信仰、有追求,而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汇集起来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推动实现全世界人民梦想的长久动力。

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2012年11月29日,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主席首次阐述了“中国梦”。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的涵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性质: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中国梦的实现标志: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国梦的三大动力源:

 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

 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

 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富强三部曲

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

 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围绕这一核心目标设计了 “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 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1、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2、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物质因素,又有非物质因素,但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3、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调整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4、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近代以来在争取民族复兴的奋斗中,先后进行了多种路径的探索,结果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大大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 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的精神支柱、动力之源,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从历史到今天,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靠的是这种精神;从今天向未来,走向民族复兴的理想境界,仍然要靠这种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首先是中国人民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实现梦想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必然要靠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四、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我们要勇于冲破陈旧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

五、提出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1、进一步呈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就是在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2、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

中国梦是历史的呼唤,是现实的诉求,是未来的向往。是深植于民族文化心 理的概念,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领袖、知识分子以及普通民众,都以不同的方式来描绘和表述自己心中的中国梦,民族梦,并付诸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个百年的目标即将实现的情况下,回应历史,提出中国梦,可以更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

3、进一步激发奋斗的勇气和力量。

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人们已经看到实现中国梦曙光在前,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中国梦必将唤起人们美好的憧憬,激发人们继续奋斗的勇气和力量。

4、进一步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世界意义。

梦与追求相通,与理想相伴。梦是人们面向未来的精神指向。因而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梦。尽管发展的道路会有不同,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一部分,因而中国梦如同美国梦、俄罗斯梦、非洲梦一样,都是世界的梦。

5、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众化树立了典范。

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 篇6

纷高发原因调查 老百姓对医院最不满意的调查 江苏省医疗纠纷的发展趋势、特

征 关于医患关系紧张的调查 目前医患关系的特点 医患关系的特殊性 人际关

系是心理关系 加强医患沟通

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 医患沟通的内容 北京医院公示诊疗内容、程

序 医患有效沟通的意义 良性医患关系是医疗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良性医患关系具有积极功效 医患有效沟通的评估 沟通时代的来临

医患有效沟通是医术的艺术 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的技能 影响医患有效沟通的心

理因素 了解患者就医的一般心理特点 从《病患的意义》理解病患 医患有效沟

通的障碍 医患沟通不当的主要表现形式 医患缺乏沟通-“门把手”现象 欲攻其

症先谋其心 医患有效沟通的基本方式 移情――感同身受的理解 医患有效

沟通的基本原则 调整好我们的心态 关注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 控制我们的情绪

沟通应当是双向的互动互应 沟通锦囊 “不伤害重于一切” 做一名三级甲等的医师 职业倦怠是社会服务系统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情绪衰竭状态、人格解体、个

人成就感降低,最终的结果表现在工作当中就是失去关心和失去关爱。在国外

欧美国家发生率最高的是医护人员。具体表现在工作心态:相当一部分工作人

员心情压抑,抱着打工的心态,对待病人就是机械性的照章办事,对所有人都一

副面孔;如遇有特别关照的立刻就表现另外一种状态。这是用最节能的方式来应

对自己的工作,是典型的职业倦怠表现。避免不良沟通:单向沟通防

卫性沟通情绪性沟通引导有效沟通:双向沟通支持性沟通理性沟通 聆听 眼神接触 正向回应眼到口到意到表情到 * *南京脑科医院刘三源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

谐的医患关系 要体恤患者的痛苦 同情患者的困难 尊重患者的想法 打消患者的顾虑 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健康 社会因

素%全民法律

维权保护意识提高63.5新闻媒体炒作误导患

方88.6医保改革,患者自负比例增加34.77 医院内部因素引发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49.5服务质量和水平存在问题29.6

医院管理不足31.1 患

方因素引发对医疗结果期望值过高/对治疗不满意93.8 /37.6希

望少交医药费/ 无理取闹51.5 /49.5对门诊患者的调查%医疗费用太高29.0医院环境和设备太差7.4医疗技术

水平太低3.7对住院患者的调查住院

费用高33.2设施的舒适度

6.5服务态度3.2

手术送红包、礼品7.52004年10月,省调研组对五市的调研报告: 发展势头迅猛,经济损失不小 “闹事”解决为主,恶性事件增加 社会危害严重,影响稳定大局医疗事故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 《条例》存在局限性;缺乏权威性;操作性不强 缺乏医疗事故处理的大调

解机制 保障机制不健

% 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质量表示满意51.3 对治疗效果表示满

意56.92 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表示满意44.76 对医务人员表示信任/认为是缺少沟通43 /50 医务人员认为医患之

间相互信任25 关系紧张原因之一在于沟通太少48

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就无法建立起相互尊重和理解、相互信任和约束、公正及和谐的良性医患关系,就容易产生对立 医患纠纷数量持续高速增长 医患纠纷依法处

理的比例不断下降 医患纠纷的规模、领域和恶性程度不断加大 集团性医患纠纷

间有发生,出现民间非法的医患纠纷处理的行业 医患纠纷处理的法律措施不够,处置力量薄弱 药学领域相关纠纷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医患纠纷在全社会呈现对

医务界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 医患双方的权利保护意识的反差在逐步加大 特殊的社会场合医院 特殊形式的人际交往关系医务人员与患方的相互作用

特殊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是以一种实际地位并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特

殊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统一性是主要成分:愿望相同,成败共享对立

性是次要成分:美好愿望与非美好现实的矛盾指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

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

远近,个体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

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找满足其需要,主要是社会需要的心

理状态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而表明心理距离的远近省

厅03年12月19日发出苏卫医[2003]62号文件通知 能够促使医务人员转变服

务理念 提高患方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预后、医护合理性、可行性、预期效果

及风险性的认识,以期得到他们的配合、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尊重 明确了在医

疗服务、消费中医患双方的平等法律关系,实现在对疾病治疗全过程中医患的合作关系 有利于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

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患者疾病诊断情况、治疗方案及主要治疗措施 重要检

查的目的及结果 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某些检查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 药物不

良反应 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医疗药费情况 听取患方意见或建议,回答患方想要了解的情况,增强患方对疾病的治疗信心,加深对目前医学科学的局限性、风险性的了解,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

利进行明白看病的医疗费用 明白确诊结果 明白应该做哪些检查 明白治疗的方法 明白疾病愈后的注意事项预防病情发展或复发 知道诊疗程序 知道医护人

员的诊疗权 知道做检查、手术应履行那些手续 知道诊治项目和药品的价格 知

道应该通过哪些渠道解决医疗纠纷建立良性医患关系的需要 社会稳定的需要

诊断疾病的需要 治疗疾病的需要 循证医学的需要 减少和缓解医患矛盾的需要

提高医务人员知识、技术和技能的需要 是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体现在医疗

活动过程中必须通过医患双方的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其中患者的合作尤为重要良性医患关系能明显提高医患双方的合作程度,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有效的实施医

疗措施,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

持的功效各种医疗措施的效果与医患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实践

验证着客观事实:知识和技能相仿的医生在诊治同类患者的疾病中其疗效会

有较大的差异。说明治疗效果不仅仅取决于医务人员的医学知识及操作技能,同

时也取决于医患之间的关系状态满意度临床转归水平治疗的顺从性诊

疗不当问题的杜绝良性关系的持续性沟通communication原意是

分享或建立共同的看法沟通是一种能力,并不是一种本能,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需要我们后天培养的,需要去努力学习、努力经营的,在沟通上的投资是个

本益比最高的投资美国调查300位企业界成功人士的成功因素:85%的人认为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沟通和人际关系能力超人一筹,善于沟通,善于说服

15%的人是归功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吴阶平: 医生应当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艺术服务责任心、同情心、爱心、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眼

光、果断的决心、丰厚的人文知识、良好的语言艺术 希波克拉底: 医生有三大

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所有医生必

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心理分析技能 社会交往技能 文字组织技能 基本服务技能

档案管理技能 自我保护技能性格特征移情与反

移情心理应激动机冲突医务人员的情绪因素和行为因素患者因病而

使其个性、情绪及行为被扭曲或使潜在的心理弱点突出及强烈地表现出来了

求医心切高度的自我中心明显的负性情感反应:基本焦虑自我良好感的丧失

name=baidusnap0>悲伤恐惧易激惹愤怒当医生自己成为患者时便会立刻意识到他们自己亲身所体验的疾

病与科学对疾病的解释之间存在“根本性分歧”。“直到那时我才弄清楚医生和患

者所想的并非同一件事。站在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医

生是依照某种医学上的目的:诊断、治愈和预后,来界定“当下的问题”;患

者界定“当下的问题”是出于不同目的:寻求解释寻求治愈寻求预

测生活经验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想法不

探讨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 篇7

长征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源自于中国共产武装起义的工农红军精神,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迸发出来的,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精神。长征精神开始于1934年10月10日时的瑞金,当时中央红军主力相关军队8万余人被迫开始长征,直至1936年的10月,在甘肃会宁会师才结束。

一、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1. 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长征二万五千里,环境恶劣,面对各种问题,红军靠着心中的理想信念成功地度过了各种困难,绝处逢生。在长征中,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红军带来了强大的力量,奠定了红军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一种崇高的克服困难的精神,是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精神内涵。

2. 具有甘于奉献的精神。

红军长征作战过程中克服苦难、勇于奉献的精神,彰显共产党人不折不挠的战斗精神,这种不怕牺牲、拼搏前进的精神深刻的展示在长征战场上,深刻的表现出战士们视死如归,可歌可泣的甘于奉献精神,这是长征获取胜利的关键之一,是长征精神中的重要思想内涵。

3. 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实事求是的作风主要体现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领导上,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实现了中国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这是一场思想上的解放,是实事求是的会议,是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相互结合,实事求是的符合中国共产党正确的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核心思想,明确了毛泽东思想发展理论的正确性,成功地挽救了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

4. 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长征精神中有不怕艰辛、不怕牺牲的气魄,这种崇高的精神坚定不移,形成团结的不可战胜的力量。党的团结是保证长征精神永驻的前提。

5. 能切实走群众路线。

红军的成功与百姓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百姓的支持,是红军长征的后备力量,群众为红军准备干粮和生活用品,他们甚至在自己都吃不上的情况下,还主动送粮食给红军,帮助红军度过难关,百姓和红军们形成鱼水关系,形同一家人。

二、长征精神的意义

1. 有助于养成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文化大革命的浮夸之风、不切实际的幻想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实事求是能让人看清事物的本质,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长征精神的内涵里就包括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自己的特色。工作中,如果拥有了长征精神,就会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还会实事求是,不会弄虚作假、夸夸其谈、欺上瞒下,更不至于干出苟且之事[1]。

2. 有助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优秀的人才。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尤其重要,加强青少年思想体制的发展,培养青少年的长征精神意识,以长征精神为思想意识导向,使青少年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和继承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

3. 有助于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长征精神是一种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意识发展核心的,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为基础的,逐步增加民族的综合凝聚水平,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动力的基础。中国的发展与红军长征一样,需要坚定的信念,需要面对复杂的环境,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百折不挠,拼搏奋进,确保中国发展的最终胜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体制中,依照长征精神的支撑体制标准进行分析,充分研究弘扬中国特色伟大民族发展共同理想的基础性价值,不畏艰辛,不惧困难、不怕牺牲,奋力拼搏,意在完成中国的快速稳定发展,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2]。

4. 有助于国家兴旺发达,民族长盛不衰。

长征精神包含着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大局意识,实事求是的作风,团结合作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等等。一个民族如果具备了这样的精神,前途是无量的,也必然会在历史的长河里无往不胜、永驻不败之地。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如果人人都拥有长征精神,国家的兴旺发达将指日可待。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凝聚了很多智慧的结晶和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良传统,如果长征精神能继承和发扬下去,国家的明天将会越来越好[3]。

结语

综上所述,长征精神是一种有价值的思想,对于中国的综合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规范性引领作用。学习长征精神的价值内容,意在不断完善长征精神的价值标准和思想意义,鼓励青少年深刻的认识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学习长征精神的艰苦卓绝、克服困难、努力奋进的精神,坚守以有中国特色为核心的思想价值标准,提升长征精神的价值内涵,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努力实现中国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稳定快速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龙秋帆.中国梦视阈下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J].党史文苑,2016(14).

[2]李瑛.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探究[J].文教资料,2016(09).

宗白华意境理论内涵及其创新意义 篇8

关键词:宗白华;意境理论;创新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也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的范畴之一。王国维是中国古典意境的最后集大成者,他将西方美学观念融入意境之中,引领了古典意境向现代意境的过渡。宗白华则继承了王国维的思路,接受了传统美学和审美思维的结晶,同时也拓宽了意境理论所包含的层面。

一、宗白华意境理论的内涵

宗白华把意境阐释为一个层深的创构:由直观感照、到活跃生命的传达、再到最高灵境的启示。这是一个从直接感知,到形成意象、产生感情,再到精神领悟的理性层面的一个审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大自然的变化,开始只是感到它的形式美;再后来我们意识到这也是一种生命,它的美由两种生命的共鸣和呼应而产生,我们想倾尽所有与它对话;最后我们豁然开朗,这一切本然如此,我们言有尽而言不尽其无穷意,这便是意境。其内涵具体表现在:

(一)生命感和宇宙感的统一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根基就是生命活力论,这包括人的生命本体和自然的生命力。生命本体即是推崇主体的个性、情感、意欲;自然的生命力就是指宇宙客观。在宗白华看来,整个世界都流转着生命的活力。主体以自己的生命律动感应到人生自然的活力,从而产生两者间的交流,这就是主客交融,也是一种动态审美。动态的审美观照需要一个跃动的灵魂,于是有了主体“情”的介入。

生命与宇宙是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中国文人喜欢于有限中见无限,再由无限回归到有限中来,以有限的生命体味到了无尽的宇宙节奏,就可以把握它,悠游于至人的境界。陶渊明《饮酒》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宇宙万物的节奏。常建诗曰“万籁俱此寂,但余钟磬音”。宇宙都在此静寂,但这一片哑然中却透露出自然永恒的生命,亘古不朽的活力。虚静的心灵感受到这种活力便不是虚无,而是有一种灵动。意境由此生发出来,也就自然而然的呈现了深沉的生命感和广阔的宇宙感。

(二)人格美与自然美是生动意境形成的重要因素

意境讲求“气韵生动”,审美活动讲究主体与对象的统一,好的审美主体应具有较高的审美趣味,主体要善于把握对象的韵味。因此,人格美和自然美成为意境生动的重要因素。人格是生命与形式、创造与破坏、不息创造与圆满和谐的辩证统一。宗白华在论述晋人韵致中指出美的人格是真血性、真性情,追求一个“真”字。宗白华欣赏庄子的“真”,庄子不会因境况的困顿而走向世俗,也没有走向宗教信仰,而是保留了一颗率真之心。

将自然形象客观刻录下来是写实,而通过形象展现出形神则是写意。宗白华意境理论中的自然美是写意的。他引用米芾说过的“心匠自得为高”来说明艺术境界的自然美。自然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一种流荡在空间的活力,它推动生命向情感再向理性精神的转化。从而呈现宇宙的瞬息变化、万事万物。

(三)空灵与充实

宗白华认为空灵与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相依而生。这就讲到了审美心理和审美创造的关系,还牵扯到一个时空的问题,宗白华在他的美学论著中有很多关于时间和空间问题的论述。空灵即虚静的观照,是意境产生的前提;充实则是人生和宇宙的深邃,文艺境界的广大,是人心灵最幽深、悲壮的表现,“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庄子·天道》)。宗白华认为西方的悲剧、中国杜甫的现实诗歌是“充实”的典型代表,他们都包含了生命里最深的矛盾、最复杂的纠纷,透露着生活经验的充实和情感的丰富。这些“充实”需要“空灵”的心灵把它表现出来。从感知到领悟,审美创造便逐步完成。时空感是宗白华从中国古典画法中得到的启示。与西方的透视模式不同,中国绘画是以整个心灵来体验整个世界,是一种整体感知。并把全幅景观把握成有节奏感、有音乐感的空间,从而呈现出有实有虚、富有韵味荡漾乐感的空间感性形式。这样也就化虚为实诞生了“意境”。

我们把直观感照看作虚静的“心斋”功夫层面,是用心灵直接与自然对话;再由静照加上主体能动性的“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最终达到启示的意义,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至此已达灵境。

二、宗白华意境创新的美学意义和文化意义

宗白华的意境理论重视对中国古典意境的独特的有生命力之处的发掘,善于吸收西方理论中多层次因素,并广泛兼容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共性,从纵向和横向发展了意境理论,推进了意境的现代转换,这一传承与创新有多方面意义:

(一)美学意义

在美学范式上,宗白华的意境研究把中国古代诗学的感悟性思维和西方现代诗学的学理性思维进行了完美结合。我国古代诗学大都是“感悟式、鉴赏式的思维,对某一命题仅点到为止,不做深入探究”。而从宗白华对意境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诗情画意,一种感悟的灵气,但又不失学理的清晰。这给我们现代美学一种新的范式:美学也可以是诗性感悟的,可以是理论修养与感性相结合的。

(二)文化意义

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他的意境理论学贯中西而立足中国,在了解中西美学的同时,更把中国作为世界古老文明之一的独特性展示出来。宗白华善于揭示中国艺术中的“灵性”,即生命意识,由文字、形象组合而生发出来的无限的美感;并指出中国艺术的宇宙意识,“不是如西方求无穷,而是采用画境的平面化,从而揭示中国这种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特色”;同时,融入中国文化中博大精深的各种文艺要素,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不同于朱光潜从西方美学理论研究中国诗歌艺术,也不同于人们把中国美学作为研究中国文艺理论所揭示的审美范畴的观点,对中国意境的本土化发展与研究有指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4

[2]林同华.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 篇9

关键词:竹笛,竹笛作品,协奏曲

竹笛作为我国的民族乐器,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几千年漫长发展历程中, 竹笛从少数民族的音乐生活中走来, 走入中原军乐的行列中, 走进宫廷宴飨的音乐中, 走进民间器乐、戏曲、曲艺的伴奏中, 作为民族器乐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备受我国人民的喜爱。1953年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上, 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 首次以竹笛独奏的形式, 演奏了《黄莺亮翅》和《喜相逢》, 从此把竹笛独奏的形式带入了竹笛发展的历史舞台上。

竹笛独奏艺术地位的确立及其发展, 促进了竹笛独奏曲目创作的蓬勃发展。在以冯子存、刘管乐、陆春龄、赵松庭为代表的第一代笛子演奏家时期, 笛子乐曲的创作, 主要以对民间乐曲的改编和加工为特征, 其中乐曲的发展手法以板式变化、衍展、引伸、自由变奏、加花等传统的发展手法为主, 乐曲的情绪、调性与原型基本一致。代表性曲目有《黄莺亮翅》和《喜相逢》 (冯子存) 、《卖菜》和《荫中鸟》 (刘管乐) 、《鹧鸪飞》和《小放牛》 (陆春龄) 、《早晨》和《欢乐的牧童》 (赵松庭) 等。以曾永清、俞逊发、简广易、李镇、詹永明、张维良、王次恒、戴亚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笛子演奏家时期, 笛曲的创作实现了从民间音乐语言向专业化音乐语言的转型, 作品借鉴了西方音乐的结构和发展手法, 同时结合中国音乐的民族音乐语言, 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笛子作品, 如《秋湖月夜》 (俞逊发曲) 、《牧民新歌》 (简广易曲) 、《草原巡逻兵》 (曾永清曲) 、《走西口》 (李镇曲) 、《南韵》 (张维良曲) 、《姑苏行》 (江先渭曲) 等, 其中詹永明的竹笛协奏曲《蓝花花》, 便是其中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竹笛独奏作品。

竹笛协奏曲《蓝花花》创作于1991年, 次年录音出版。据詹永明先生讲, 1988年台湾的音乐界邀请詹永明赴台湾演出, 并希望詹永明能够用中国的民歌作为题材来出一部竹笛曲专辑, 其中就专门提到了民歌《蓝花花》这首曲子。在此之前, 詹永明就想尝试在一根笛子上面运用多种调式来演奏一首大型乐曲的想法, 正苦于没有合适的题材和创作动机, 台湾同道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提示, 他脑子里立刻想到了由关铭先生创作的二胡《蓝花花叙事曲》。于是, 詹永明在创作动机成熟、创作理念具备的情况下, 大胆地将陕北民歌《蓝花花》移植到竹笛上, 创作了这首竹笛协奏曲《蓝花花》1。乐曲于1992年5月, 在台北音乐厅首演, 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录音在当年由北京观念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水晶永生出版社完成。因其旋律优美、抒情, 内涵意境深刻, 深受国内外竹笛演奏者和听众喜爱, 很快便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

笛子协奏曲《蓝花花》以陕北民歌《蓝花花》为母体, 运用竹笛的独特音乐语言, 按照故事的发展情节来展开, 作品由蓝花花好、逼婚、逃婚、逃婚失败、对蓝花花精神的歌颂等一系列章节内容构成, 曲式结构按照西方传统的奏鸣曲式, 同时又融合了中国陕北秦腔的音乐韵味, 达到了中西合璧的艺术效果。

引子由散板开始, 建立在e商调式上。起音的一个悠长而且处于高音区的拖腔, 呈现了宽广、自由、奔放的信天游的音乐特点, 如哭如诉的音调奠定了整首乐曲的情感基调。音乐响起, 就把人们带入到陕北的独特历史、地理环境中, 那里有漫天的黄沙, 一望无际的黄土地, 以及苦难的陕北人民。

引子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 上句音乐是由民歌《蓝花花》的主题音调派生而来的, 音程上出现七度和四度、五度的跳进很好地把握了陕北民歌曲调的艺术特色。音乐开始的时候的弱起, 仿佛声音是从远方飘来的歌声, 乐曲开头部分一改笛子富于装饰性的特色, 没有太多的装饰音, 从而刻画出蓝花花作为一个普通的陕北农村的姑娘的艺术形象。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 (4—55小节) 以民歌《蓝花花》的音乐为主题音调, 由优美动人的慢板, 以歌唱的艺术表现手法刻画了了蓝花花的美丽和善良的形象。乐曲运用了陕北信天游的基本音调结构, 由上下五度音程围绕着主音作四度跳进而形成典型的双四度框架构成, 赋予了作品浓郁的地方特色。整段音乐通过音乐的柔美和典型的陕北音乐的特色, 我们描绘出一个朴实、温柔、美丽惹人怜爱的蓝花花形象。

呈示部的副部主题 (56—106小节) , 由三个乐段构成, 建立在活泼、明快的小快板上, 音乐的速度、节奏、织体都和主部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副部主题的材料取材于陕北民歌《女孩担水》2, 旋律以跳跃式的发展手法, 很好的再现了民歌的艺术特点。演奏上既刚健有力, 又轻松活跃, 在音乐形象刻画了蓝花花活泼、可爱、天真的性格。

展开部是乐思充分展开的部分, 音乐材料以主部主题音乐材料为基础变化发展而来, 以由慢而快的渐变板式进行, 在音乐结构上采用了“起、承、转、合”的段落结构手法, 乐曲包括了哭诉、逃婚两部分。“起”部, 散板, 在这一部分乐曲大量运用竹笛“腹震音”的演奏技法, 表现了当蓝花花得知自己要嫁人周家老头时, 那种如入深渊, 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的悲愤的心情。

华彩部分演奏并不完全受制于乐谱, 它给表演者留下了再创造和发挥的余地, 这种音乐形式体现了中国音乐中自由、变奏的艺术特色。

“承”部, 承接了“起”部的音乐情绪, 建立在慢板的基础上, 贯穿并深化了着悲愤的情绪, 继而出现了愤怒的音调, 并推动着乐曲朝着高潮发展。在这一部分的音乐形象的表现中, 作者巧妙运用了掌揉音3和压揉的竹笛演奏技巧, 很好地表现了蓝花花的哭泣和内心无法压抑的悲愤。

音乐在第204小节进入到“转”部, 刻画了蓝花花逃婚的音乐情节, 乐曲进入了高潮部分, 运用了戏曲中的“摇板”的手法, 音乐在高音区不断的回旋, 同时大量的半音的出现, 表现了蓝花花出逃时紧张的气氛和反抗的坚定决心。

“合”部, 散板, 音乐承接前面的紧张情绪, 节奏上采取近似三连音的散板, 和起部的音乐形成一种呼应。这一段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以撕心裂肺的“腹震音”来表现蓝花花以死抗争, 最后以失败告终的悲痛心情。

再现部, 采用了缩减再现的形式, 再现了呈示部中刻画蓝花花美丽、善良的主题旋律。音乐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再现了蓝花花好的音乐主题, 音乐由e商调式转到了e羽调式直至结束。昭示了蓝花花的抗争虽然以失败告终, 但是人们对蓝花花敢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精神的歌颂和赞美。

全曲结构紧凑, 音乐材料对比丰富, 情绪高亢激越, 刻画淋漓尽致, 富于西北地方音乐特色, 是中国竹笛作品中的优秀代表作品。

竹笛协奏曲《蓝花花》的成功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首先, 成功借鉴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竹笛协奏曲《蓝花花》的协奏对象除了有民乐队, 还有钢琴和交响乐4, 使得竹笛音乐的音响效果多样化。同时, 将中国乐器竹笛, 以独奏与协奏的发展手法来表现艺术形象, 在作品的形式与内容, 传统与现代, 技巧与内涵中寓中国音乐元素于西方音乐结构中, 是中国竹笛作品运用西方音乐结构手法, 表现传统的中国音乐内容的有益尝试。

其次, 竹笛掌揉音、压揉音以及变化丰富的腹震音的运用。陕北民歌《蓝花花》, 其音乐的饱含着陕北的地方文化。竹笛协奏曲《蓝花花》音乐中贯穿着西北音乐中所特有的“苦音”, 笛子在演奏中所用的“揉音”技巧成功地模仿了拉弦乐器表现“苦音”的演奏效果, 富于作品浓郁的地方音乐特色。

然后, 巧妙借鉴秦腔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在“出逃”的音乐场景中, 为了表现蓝花花不畏权势, 敢于向封建势力斗争的坚强性格。曲调借鉴了戏曲音乐中“紧打慢唱”的表现手法, 激越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连续演奏和半音化的下行级进, 刻画了音乐形象在现实与内心世界中的矛盾和斗争, 为音乐推向高潮进行了巧妙的铺设。

最后, 利用竹笛转调的特点, 挖掘乐器的效用。现当代, 在不少为了表现较为大型的音乐结构的笛曲中, 受制于竹笛的音色和音域的限制, 往往在演奏同一首作品中要频繁运用到不同调的竹笛, 如竹笛协奏曲《走西口》中, 一首曲子下来就要用到四只笛子, 竹笛协奏曲《愁空山》中要在曲笛、梆笛、大笛三种不同音色的笛子之间频繁转换, 这类竹笛作品的出现, 一方面使得竹笛曲的表现内容大大拓展, 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竹笛的艺术表现力。在竹笛协奏曲《蓝花花》中, 利用一根笛子利用筒音作“3”、筒音作“6”、筒音作“2”、筒音作“5”的指法来演奏多个调, 为竹笛作品艺术表现力的发展做出了有益尝试。

综上所述, 竹笛协奏曲《蓝花花》, 在曲式结构上吸取了西方的奏鸣曲式的创作手法, 以竹笛和乐队协奏的形式展开乐思, 成功地表现了中国题材的故事。乐曲中多处使用“掌揉音”和“压揉音”等演奏技法, 突出了悲凉、沧桑的西北地方音乐色彩, 在多调性的转换上, 利用了筒音变换进行转调的竹笛演奏技法, 实现了在一根笛子上演奏多种调性竹笛乐曲的尝试。因此, 竹笛协奏曲《蓝花花》是近年来竹笛作品中的优秀代表, 对中国竹笛作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宝臣, 俞逊发编著.笛坛精英繁星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

[2]叶栋.民族乐器的体裁与形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3.

[3]王晓平.论信天游的审美特色[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季刊) , 1999.2.

上一篇:水泵安全管理规定下一篇:高考文科历史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