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理性与感性的作文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关理性与感性的作文(共12篇)

有关理性与感性的作文 篇1

关于感性与理性的作文素材

名言

不能控制自己情感的人,是一家破损的机器。——苏霍姆林斯

事例

1、希特勒,无人不知的恶魔。二战期间屠杀犹太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今想起来依然令人发指。他便是利用了群众的民族情绪,让群众们的感性完全服从了理性,才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当人被情绪完全控制,甚至会完全不顾虑所做的事情是反人类的。由此可见,被感性控制住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2、庄子不仕不是因为没有机会,而是面对诱惑不以为然的坦然放弃。这是一种笃信和坚持,是一种气魄和大觉悟。当楚王请他出任宰相时,他一句“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就轻易的将不少自命风流的人物抛置身后而自姿逍遥了。

3、1944年,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全面转入反攻。就在盟军制定“地毯式轰炸”日本计划前夕,司令部来了一位特殊的中国客人。

盟军作战室的布朗森上校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中国客人,但随即对客人提出的要求感到纳闷:他居然要求盟军在轰炸之前,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一批建筑文物的.位置,务必尽全力保护这些古迹。也正是这位中国人,6年前,他的故乡北京宛平城、团河行宫等历史名城、名苑惨遭日军的炮火摧残,被迫举家逃亡。在长沙,他一家人又险些在日军的空袭中丧命。随后,他的亲弟弟,在“淞沪会战”的硝烟中英年早逝;他的内弟接着在1940年保卫成都的空战中壮烈殉国。布朗森上校怎么也无法理解,就是这样一位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中国人,为什么要倾力保护敌国的古建筑呢?中国人平静地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恨不得将整个日本夷为平地,但优秀建筑绝不是某一个民族的私有财产,它属于全世界、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在这位中国人的据理力争下,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在盟军的猛烈轰炸中奇迹般得以保全,遍布二都的宫殿、城墙和寺院也毫发无损。这位为日本名胜古迹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便是著名建筑师梁思成。

佳句

1、当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甚至被当做战败国来处理时,那些怀着满腔热血学生们完全被感性折服了,虽然他们事后被警察逮捕,但是如果没有这感情的暴动,又何来的“五四运动”?当日本全面侵略中国,当南京大屠杀的噩耗传来。还有哪个人不愤怒?还有哪个人需要理性?纵使双方实力悬殊甚至十倍不止,也要拼尽了在这一刻属于祖国属于民族的生命。虽说绝大部分感性都应符合理性,但是在那些时刻,我们需要的是热血,是疯狂。

有关理性与感性的作文 篇2

一、歌唱中的理性与感性

声乐大师夏里亚宾曾说:“我在台上演出时,有两个夏里亚宾在表演,一个是充满了激情,而另一个则控制着不要太冲动”。同其他舞台表演艺术一样,歌唱者在舞台上表演时都拥有两个自我,分别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并承担着各自的任务。一个自我比较感性,充满激情,随着作品中的情绪而喜怒哀乐;另一个自我则比较理性, 提醒自己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表演,以使自己的舞台表现不至于失控。声乐表演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正是在充分发挥二者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才使得声乐表演过程即情感充沛,又具有内敛深刻的艺术魅力。

二、感性的完美展示离不开理性的适度把控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舞台上所表现的情感是一种艺术化了的情感,应该和生活中的情感有所区别。如果不顾作品的艺术性而任意使其生活化,开心就放声大笑,悲伤就痛苦不已, 那么这种表演就肯定达不到应有的艺术高度。这时,就需要演唱者的理性意识及时作出调整,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在演唱中,理性因素还体现在对于声乐技巧的运用上。如果在演唱时情绪过于激动,就容易产生气息上浮,喉头不稳等等问题,我们对于声音的控制力就会大大降低。也就很难调动不同的声音色彩去表现作品中细腻的情感。比如,有一位学生在表演《黄河怨》这首作品时,完全被作品中痛苦绝望的情绪所左右,在唱到激动时竟泣不成声、无法控制了。虽然她自己受到了深深的感动,但由于声音、情感等都处于失控状态,使得观众没有感受到作品应该带来的震撼和魅力。声乐表演中演唱者的角色定位是对于作品的二度创作,是把作品中的内容和情感表现给观众的传递着,所以在表演中,既要有充沛的情感储备,又要理性地控制自己的声音和情绪,使之能够准确地将要表现的内容有效地传递到观众那里,这样的艺术表演才是成功的。

三、理性调控的最终目的是感性的完美体现

声乐演唱的成功之处在于演唱者通过准确的情感表达使观众得到艺术享受,歌唱者在表演时的身体、情绪状况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实际的表演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人在不同时期难免会出现不同的情绪波动。但是作为一名演唱者,在演唱当天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要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有意识地尽量做到心情愉快而精神饱满。否则,不良的情绪就会造成演唱时的单调呆板,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这样声乐表演的最终目的将不能很好的实现, 也可以说就是一次失败的表演。我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曾经在一次演出开场前半小时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但是想到现场的观众,以及一名职业歌唱家的职业素养,迪里拜尔强打精神,用完美的表现结束了当天的演出,甚至比平时的演出效果还要完美。很显然,此时的理性调控是多么的重要。演唱者在理性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投入到一种情境中时,会使我们把与演唱无关的悲观情绪暂时抛开,更加专注于所要表现的歌曲情感当中,从而使作品的感性表达得到完美体现。

四、理性与感性有机配合,实现声乐表演的完美境界

声乐艺术是一门包含丰富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表演艺术, 其过程充满了复杂的生理运动和心理活动。感性与理性的相互配合,更是将歌唱带入完美境界的必要手段。首先,演唱者要将作品中所描绘的思想内容、情绪意境有感情地演绎出来;同时,演唱者的理性思维也要时刻监督者自己的激情演唱,不仅要根据作品内容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还要注意歌唱时的音准、节奏、艺术处理、语言、伴奏的配合以及与合作者的交流等技术层面的内容, 以使得整个表演能够按照预先的设计圆满完成。在这样的表演过程中,演唱者的感性与理性共同工作,有机配合,共同帮助演出活动取得成功。但是,即使是事先设计好的表演流程也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音响出现问题、嗓子突然失声、忘记歌词等突发情况。这时,就需要演唱者的理性意识及时做出调整,能够尽量使自己不受外界的干扰,尽快重新投入到作品的演唱之中。一个具有专业素养的歌唱者一定要具备将理性和感性有机结合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舞台上做到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声乐表演的成功离不开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要想取得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演唱者就必须将自己的感性与理性意识适度、有机地配合起来。只有充沛真挚的情感与高度的理智完美集合,才能使自己的演唱迈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摘要:声乐表演的成功离不开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要想取得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演唱者就必须将自己的感性与理性意识适度、有机地配合起来。只有充沛真挚的情感与高度的理智完美集合,才能使自己的演唱迈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篇3

展览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设计,它的主体为展品。展览展示空间是围绕展品而产生的,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阶段性发展逐渐形成的并已经呈现出它的生命力。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氛围,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使参观者和购买者能对展品有更好的认识。这就要求设计者具有良好的素质,充分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去分析所要设计的空间怎样才能更好的突出展品,设计的基础是正确逻辑思维,但想要提高一层就需要有创作。形象思维是艺术设计这的灵魂,是展览展示设计中整体设计的重要思维。只有两种思维相互融合,才能让参观者和购买者,对展示的空间内容有具体深入的理解。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概述

逻辑思维具有多样性包括: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展示设计中增强各自含义的理解,有助于展示设计师对展馆的整体把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性。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其展示设计中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参观者和购买者提供感官所能感知的图形、图像、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形象思维的形象性使它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整体性的优点。所以形象思维是设计师对展馆内容的感性理解大方向的把握。

逻辑思维在展示设计中的重要性

人的思维能力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理性思维也是从感性思维过度而来得,可以说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人类的思维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思维由低级到高级的三种形式。因而,人类思维的变化可以说明人类对设计的认知有了新的不同的方向.在人的思维体系中,三种思维方式各自发挥着作用,并无高低之分。对于不同的思维对象会形成以某种思维方式为主的情形,但其他思维方式也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其实这些看似简单无聊,可这足以证明今天的设计的变化和发展。是理性思维的进步,促进了设计的进步.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展示设计这个新兴的行业中,更为复杂的体现了艺术设计中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设计出的展示空间、展板、导视等乃至更细微的方方面面,都要对参观者和购买者在视觉上的、听觉上的、心理上的全方位思考,全面考验设计者的综合能力。展示空间的设计更突出美学和功能的结合的设计目的。

以展览内容的板式为例,要求设计师设计出符合展馆的内涵和展馆的延伸的形式,应当巧妙地运用理性思维挖掘所要展示内容的文化。毕竟设计的作品不应该仅仅是图形上的美观,而欠缺在意义上内涵,造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后果。

综上所述展示设计是综合能力的运用和体现,是与人们对生活对世界的认识紧密相关的活动,理性思维是展示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贯穿设计的过程,设计的发展。所以,促进中国设计的发展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加强个人的修为,善于思考,不仅懂得美也会创造美。

形象思维——展示设计中的感性需求

形象思维是不受限制和约束的思维,它可以借助想象、联想或者幻想,虚构的表达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浪漫色彩,不同于理性的逻辑思维。设计思维过程中必然包括直接、灵感、意象等的并发,人类追求美的愿望从没停歇过。一个好的空间设计不仅要满足参观者和购买者对展品内容的理解,还要在理解的范畴之上给人们心灵的向往。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参观者和购买者。让参观中真正能融入其中,从视觉上、触觉上真正感受到艺术体现。要具有一种亲和力、感染力,使受众在展示空间中体验到造型、材料、实物、图像、声音等中介媒体都有了生命、活力、表情和情感,使展示空间有了像朋友聚会交流一样的感人魅力。

展示设计中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融合

在展示设计中,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理性思考指导着形象思维。形象思维通过深化、分化更好的去表现展示空间所要表达展品的内容和情感。

展示设计有限的空间要求以最有效的空间位置展示展品,运用逻辑的思维设计展示的秩序,对展区空间的合理分配也是有效利用展示空间的前提。展示空间的营造通过各种形态的组合表达,行程某种感受,设计师也必须将感情融入到设计中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恰到好处的融合到一起,从而形成富有创意的展示效果。

展示设计思维不能只局限在艺术设计领域进行思索和研究,要善于触类旁通,全方位、立体化、开放性的扩展设计思维得空间。尤其是随着新媒体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世界设计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宽泛化。展览展示设计的广泛性本质决定了它必须始终贯穿思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技能的思想,这是顺应社会文化发展,顺应展览展示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生的理性与感性散文 篇4

人生,理性解惑,感性调和。

理性是深思熟虑,感性是当机立断;理性是精心策划,感性是大展宏图。

理性是精雕细琢,感性是大刀阔斧;理性是细腻温和;感性是豪爽奔放。

理性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容;感性是士可杀不可辱的傲骨。

人生苦短,我们应该学会理性工作,更应该会感性生活。

理性是撇,感性是捺,撇比捺高,就可以把感情管住。如果捺比撇高,就不是人字,而是入字。

让理性服从感性会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理性控制住感性才是正确之路。

理性是生存,感性是生活,生命不息,生活不止。 理性就是行为控制情绪,感性就是情绪控制行为。 理性的人通常是用思维去权衡事情。感性的人通常是心态去对待生活。

理性的人大多有一颗谨密睿智的心,感性的人大致都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

理性和感性都是一种生活。我们需要理性地思考人生,也需要感性地拥抱生活。

理性是一种生活责任,感性是一种生活态度。

理性是生活的深度,感性是生活的基础。

手握感性,心怀理性,用感性造一方世界,并用理性守护这方土地的宁静。

有一种幽柔叫感性,有一种高雅叫理性。

理性处事,感性做人,正视人生,享受生活。

感性与理性不冲突,与理性冲突是愚昧,与感性冲突是麻木。

理性是感性的基础,它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走得安稳;感性是理性的延伸,它让我们在赶路的途中不忘风景、愉快前行。

心理学家萨科贝尔说感性与理性相对,感性属于非理性的一部分。

康德说,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寻求有效方法去达到目的的行为称为理性;寻求喜欢的方式去达到目的的行为称为感性。

局里人感性大于理性,局外人理性大于感性。

关于台湾问题的理性与感性思考 篇5

[摘要]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三国时期以后台湾就与中国大陆保持者密切的关系,而后台湾被占领、收复经历了较多过程,最终蒋介石逃到台湾,将这个问题遗留下来。新时期的台湾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当年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中美日三个大国之间博弈较量的重要一环。本篇将简要概述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然后从理性角度分析影响台湾问题的因素以及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感性角度分析海峡感情及其发展影响。

[关键字] 台湾问题 历史由来 解决方案 海峡感情

一、简看台湾历史以及台湾问题的由来

考古学家通过台湾与大陆的地形以及大量的历史文物证明很多台湾的土著民是大陆迁移过去的,三国时期政府就与台湾建立的联系。公元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巡检司,级别不高,属九品。“职巡逻,专捕获”,捕捉罪犯,兼办盐课,但这是中央政府派驻台澎地区的第一个行政执法机构。自此以后,中央王朝开始派员管理台澎地区。我们可以从“台湾”的名字简要看看历史的台湾:秦时,称台湾为“瀛洲”,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瀛”,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因山势如罩鸡之笼,故又称“鸡笼”,渔民们常在台湾西部港口修船补网,称港口为“魍湾”,后来泛指台湾。明朝中叶,台湾又有了“大湾”、“大员”、“台员”之称。福建沿海人民又称之为“埋冤”。以上四个名称与闽南土语“台湾”的读音相同,故称之。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如弯弓,浮海如平台”,遂称之为“台湾”。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次年改台湾为“东都”。后来,其子郑经又改“东都”为“东宁”。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一路溃败退居台湾,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开始筹划渡过台湾海峡、彻底歼灭国民党残余,解放台湾进而解放全中国的计划。1949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金门、马祖以外的台湾外围的主要岛屿,并开始正式准备发起渡海攻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进入朝鲜,第七舰队驶向台湾海峡。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面临来自东北和东南两方面的军事威胁。同时,美国还加强了对侵越法军的支持,向越南派出了军事顾问团,中国南部边疆的形势也骤然紧张。从当时中国的实力来看,要同时在三条战线与美国作战显然存在极大困难。而且当时人民解放军尚未有具有战斗力的海军和空军,要想短时间内突破美国第七舰队的封锁,进而解放台湾并不现实,于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推迟渡海攻台。1954年12月2日,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确认了美台之间的互助同盟关系。这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严重事件。条约规定,如果缔约一方遭到武装“攻击”,另一方将“采取行动,以对付共同的危险”。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但是台湾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美国之后一直干涉台湾内政,对台军售等。由上可见,台湾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二、针对台湾问题的理性思考

以上历史可见,美国在中国的台湾问题上绝对是最大责任者。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它有什么好处?美国显然是看到地大物博的中国未来发展前景无限,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它是不会让中国顺利地发展而影响它自己的地位的。中国的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美国正是想通过台湾这个棋子时刻骚扰中国的领土完整,进而影响中国的发展。同时,台湾是中国大陆重要的门户和出海口。在经济上中国的商品输出最重要的就是东南的各个出海口。在军事上,东部海岸紧邻日本,而日本本土上就有美国驻军,中国要出海就只能通过台湾海峡和南海,一旦台湾问题恶劣,中国很容易被美国封锁。在另一方面,台湾问题得到解决的话,中国可以直接通过台湾进入太平洋,对中国的战略军事有极大的好处。

台湾问题上另一个重要因素自然是日本。《马关条约》上日本就向台湾伸出魔爪,因为它自己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台湾又是个富庶的岛屿,并且对自己的战略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日本对待台湾也非常认真,特别想从中获利。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各自冷静地对待台湾问题。毛泽东当时宣布停止炮轰金门,表示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进而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通过香港的顺利回归为台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榜样。胡锦涛总书记任职期间,马英九上台,达成了“三通”,很大程度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连战来京访问,很好地促进了国共对话,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大帮助。总书记也提出,台湾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总不能一代又一代地拖下去。不拖下去,解决的契机在哪里?

我们奉行不放弃使用武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现如今要想统一台湾,一方面中国需要不断发展自己,才有能力减小外部因素对中国内政的干扰;另一方面需加强与台湾各个方面的交流:让台湾与中国的经济融为一体,文化相识共通,政治友好交流,人民密切往来。我相信这样台湾实际上与大陆就已经融为一体了,和平统一更是不在话下。

三、针对台湾问题的感性思考

有关理性与感性的作文 篇6

好比这次我从西安回来,一口气删了800多个好友,退了所有的群,只留下30个人左右,这就是属于我的一种感性。但是原因我现在自己也不清楚,也许有点生活重新开始的意思,同学们都问我为什么删他们,我始终有点不好意思回答,索性理解为QQ中毒吧。而原以为生活真的可以焕然一新,到头来一切照旧,大概这就是理性吧。作者说的很简单,理性与感性是一对互相争吵的双生儿,而且作者把感性上升为了自身灵魂,那理性又何尝不是一种社会精神呢?你有了灵魂才对起自己,我还觉得有了精神才对起别人。

我告诉周围的人毕业之后我想去农村支教,他们都用一种很奇异的眼光扫视我,认为我完全是去带坏小孩子的。其实我对我教书育人还是很自信的,而且我觉得这是一种磨练。总之在我的骨子里,无论我以后做什么工作,我都还是很渴望当一名老师的,我走过很多弯路,不想再有人跟我一样活得太累了。如果我们不去关注那些处在最深的夜里,犹自彷徨街头无所归依的孩子们,那之后他们又将去往何方呢?何况我们还都是孩子。

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只是长大了,理智了,不再像小孩那样整天做白日梦了’我们一面这样自我欺骗,一面加速走向痛苦的深渊沉沦。”

我觉得这正是我们现在大学生所面临的困境,当真是镶嵌于成长之中,都只是历史与文化的奴隶。所以我喜欢黑夜独自在树林晃荡,那时才能思考自己的真实的向往。我承认自己是个用理性伪装的很好的男人。即便如此吧,社会需要这样的人,需要很多很多。我也不反感自己成为作者所嗤之以鼻的那类人,以我的虚荣心,我还比较向往如此。

论音乐欣赏的感性方式与理性目标 篇7

人类认识活动中, 依靠各种感觉器官与周围世界发生着感性的、自然而直接的联系。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经过生存劳动和各种社会实践, 发展起那些能够确证自己是属于人的美的感受, 其中包括对于自然音响和对于作为艺术的音乐音响的美的听觉感受。感性认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 它是认识活动的必经之路, 那么音乐欣赏也不例外, 它也必须经历感性认识阶段。音乐欣赏的感性认识方式具体有哪几种?下面将根据听众的差异、音乐作品的差异和欣赏目的的不同将其概括为三种感性方式。

1. 感知

音乐欣赏的第一种感性方式就是感知。人们在听到某些自然音响和音乐音响时, 会不假思索地从中得到一种愉悦。“当倾听某种歌声时, 我们还没有听清其歌词与旋律, 就已经深深的感动了。有的音色会使人立即兴奋或松弛, 有时会使人狂怒, 有时会像微风一样轻抚我们, 它会作为通向生动性情的美感的技法, 只在几秒钟对我们起作用”。因此, 音乐欣赏者通过感知音响和音乐表象的东西来进行欣赏, 这种欣赏所处的心理状态往往是一种感受层次。音乐感知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音乐欣赏者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音响效果及其音乐的感性外表上, 其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们耳朵的感性体验, 而对音乐音响之外的事物或者更深层次的音乐内涵却置之不理。这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审美反射, 是来自于这些音乐本身的愉悦感觉, 正是这种感觉, 构成了音乐欣赏的出发点。音乐欣赏者在这种感性欣赏方式中, 被音乐的最基本的要素所吸引, 不由自主地被音流牵引而且在其中得到他们所想要的愉悦。处于这种感知状态的音乐欣赏者, 大多直接进行乐曲的体验, 品味乐曲中的微妙情绪, 但他们并不刻意去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义, 也不关注音乐的内容。感知的欣赏方式作为人们最普遍最直接的欣赏途径, 一般适合一些情绪比较鲜明的、结构比较简单的音乐, 比如背景音乐、音乐小品、轻音乐等等。而不适合那些精神内涵比较丰富、思想比较深刻的作品。当我们听一首音乐作品时, 无论是声乐作品: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夜莺》, 还是一首无伴奏合唱:如拉索的《回声》, 人们首先感知的是作品所带给他们的音响, 吸引其听觉和注意力的音乐才会使他们产生深刻的印象。

2. 理解和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的第二个感性方式就是理解。它侧重于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和理解。由于音乐欣赏的目标不单纯是感官的快感和情感的愉悦, 而必须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理性的领悟, 因此就需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辅以逻辑思维, 使感官———感情欣赏能上升到理性欣赏层次, 使生动形象的感性体验与准确深刻的理性认识完美地结合, 以实现审美心理活动的完善和飞跃。而当音乐欣赏的感性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 就会向理解和情感方面跃进。这种音乐欣赏方式主要在于欣赏者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于音响的旋律之中, 同时还对这些音响的形态和运动规律进行简单的思维分析, 沿着音乐的运动旋律, 欣赏者不断的进行想象和联想, 并且根据他们所经历着事情, 如生活经历或者音乐经验, 从而对音乐的作曲人或者作词人所处的境界或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理解和体验。对于音乐欣赏审美活动, 情感体验是其最为直接最为普遍的感性活动。可是, “还有很多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并不满足于停留在直观感受上, 他们还期望在直接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音乐作品进行观念上的把握, 也就是通过概念和逻辑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理解音乐”。依照这种主动的积极的音乐欣赏方式, 欣赏者将会对自己的音乐感受范围予以拓展, 同时也将自己理解程度进行加深, 从而实现自己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时, 随着乐曲旋律听众会悲哀难过, 这是建筑在知觉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在知觉阶段已感受到音响不好听、不悦耳, 相信情感欣赏这一阶层是永远限制着我们。情感体验的发挥对于这一欣赏方式, 往往跟那些思想内涵丰富、结构较为复杂以及哲理性比较强的音乐作品比较适合, 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和奏鸣曲, 对于这种感性认识方式, 欣赏者往往是凭借其所具有的经验或者知识, 对音乐所表现的内涵进行解读。因此人们在欣赏时, 不仅仅局限在对于音乐额度感情体验上, 而要充分运用理性, 进行深深的思考。如舒曼的《梦幻曲》, 其曲调的优美、婉转能给人带来情感上、精神上的满足, 所以不论是何种文化层次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那么欣赏者应该对音乐作品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而且对作曲人的性格、经历、身世以及他所处的社会背景也要有一定的认识, 只有这样, 音乐欣赏者才能将其了解、体会到的音乐精神内涵与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融会到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中, 最终才能较完整地体验到音乐之美。

3. 综合体验

音乐欣赏的第三种方式就是对前两种欣赏方式进行结合, 即综合体验式音乐欣赏方式。综合体验式音乐欣赏方式主要是欣赏者对音乐相关的各要素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而又全面的体验。这种综合体验其实就是人们感性认识晋升为理性认识的阶段。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性的感知、体验、理解之后, 将会进一步地对音乐所蕴含的内涵和更深层次的东西进行探索和体验。这种欣赏方式往往跟音乐的艺术背景、人类情感等内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只有欣赏者对音乐所表达出的人类情感和艺术情操进行充分的联想和理解, 他才能获得完满的理性的音乐体验, 即达到理性目的。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 通过对其的了解, 可以发现有这样一句“通过斗争达到胜利, 从而获得自由”的内容, 它给听众一定的限定, 使听众进行丰富而又宽阔的联想和想象, 使其得到综合的情感体验。对于这种音乐审美方式, 它涉及到了其它文化艺术跟音乐艺术的互译互阐, 也融合了人类认识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审美过程, 这种欣赏方式能帮助欣赏者对各种音乐作品的真正理解, 实现其圆满的审美情操, 它适用于各种层次的欣赏者, 也适用于各种类别的音乐作品。

二.音乐欣赏的理性目的

前面已经提到, 音乐欣赏其实是一种审美的心理过程, 也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有着感知、理解、体验、综合体验等感性方式, 它们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理性的目的。其实在音乐欣赏的感性方式中, 也掺杂着理性的因素, 比如对音乐的理解, 对音乐内涵的分析和思考等等, 这些都是理性的因素。音乐欣赏中所发生的这些理解、体验等, 都是运用一些理性思维对音乐进行评价和审美的。当音乐欣赏的感性经验发展到一定的程序, 它将会晋升为理性目的, 即人们思维活动的更多参与。音乐欣赏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对音乐的理性认识, 即通过音乐的欣赏, 了解作曲人的生活背景、创作意图、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以及音乐所反映出的艺术情操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欣赏者通过理性思维进行理解和获知的。欣赏者除了直觉的收听音乐之外, 还必须对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作曲人所具有的创作思想和音乐中所应用到的方法、手段进行分析和了解。比如《江河水》这样一首民族器曲, 只有在听众进行理性的认识之后, 他们会感到悲哀, 而联想起乐曲中所反映的旧社会我国劳动妇女的悲惨处境。再如肖邦的这样一首曲子———《b小调“革命”练习曲》, 对于它, 听众不但会产生出激动情绪, 同时也会对肖邦乐曲中所蕴含的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品会。因此, 欣赏声乐作品就常常从词与曲结合所创造的音乐形象的整体出发来进行分析和理解;欣赏器乐作品既要求欣赏者通过反复的欣赏加深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和感情体验, 同时还要求欣赏者多学习和借鉴一些有关资料, 深入了解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生活、思想、创作意图。

综上所述, 作为一种审美活动, 音乐欣赏是一项多层面的心理活动, 音乐欣赏不但有着一定的阶段性, 还有一定的连续性。对于不一样的欣赏者, 不一样的音乐作品以及不一样的欣赏方式, 其反映出的认识境界或者意境也各不相同。

参考文献

[1]师玉丽.试论感性在音乐欣赏心理过程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 2009, (6) .

理性与感性 篇8

古意与雅致是我们为本案设定的风格基调。借由渐进的矩形条纹与方块屏风,形成层级式的空间解构,但在其间,又选用不规则轮廓的家具用品,以化解太过严谨的空间调性,让其充满着理性与感性之美。虑及屋主的个性审美,我们将古董家私植入现代居家中,较好地糅合了功能与审美的关系。

从空间布局而言,本案户型并不方正,圆弧边角、逼仄三角本当都是难点,但设计师趋利避害,巧妙利用建筑格局,并未在室内结构上进行太大的改造,借由圆弧的户外花园景观,居所拥有了独一无二的自然光线;在入门玄关的三角形区块,分门别类,巧加利用,动线分明地布置了储藏间、佣人房及公共卫浴等功用空间,使得其他一些重要空间,譬如客餐厅、休闲区、卧室等,都能被纳入方正、理性的规划中,一以贯之着本案设计的主旨——理性精神。

垂直水平的空间线条与自由弯曲的家饰轮廓,形成几何与有机以及理性与感性的形体对话。藉由渐层矩形天花板与方块隔屏造型,强化层级式空间与轴线的理性关系,自玄关的矩形背墙至客厅的天花造型,皆在营造层层递进的空间秩序;反观反射玻璃镜面墙与透空水波薄纱门,则能极大地引户外山景与天色入室,带出空间中的感性氛围。这一刚一柔的对比,比例恰当,不偏不倚地糅合了理性的严谨与感性的自然。

客厅与餐厅以一面不规则拼接镜面隔断墙进行区隔,而餐厅与厨房之间的隔断手法亦如是。设计师将空间关系严密规整,空间的连接、隔断、内嵌等种种方式在本案中皆有所呈现。大大小小的中介空间的配置安排,加强了空间的铺陈氛围,让私密与公共的关系不只是一门之隔,更是一种层级与过渡,也让居者在一步一趋的物景变化中有了心灵的转换空间。两间儿女房就藏在休闲区的两扇门内,强调了私密空间的界定。而特设的佛堂因功能的特殊性,隐于透空水波薄纱门内,为居者提供了私密的信仰膜拜净地。这种开放与隐蔽的空间处理,也彰显出设计师对空间功能使用的周全考虑。

屋主是一位古典家私的收藏者,为观照至居住者的身份、喜好,设计师将古典家私穿插运用,古佛、器皿、宫灯,或束之陈列柜,或揉入居室内,竟也为本案略显冷调现代的空间增添了几许温润与质朴;当然,在雅致的风格基调前提下,设计师也并非一味地怀旧,餐厅内的璀璨吊灯,光华亮丽,折射于各式镜面中,形成独特的当代与经典风格的对话,创造出一种冲突的美感,撞击出时尚的品味。

有关理性与感性的作文 篇9

德意志理性文化思维特征与中华感性思维特征优势的交融与互补。就是带着这种文化预期,他们选择了德国利勃海尔作为合资对象,这种技术与文化引进替代,对日后海尔文化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海尔文化中那些严谨的程序化、规范化、理性化的运作方式和人性化的管理观念,都深深的打上了中、德文化交融的印记,成为其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竞争优势。

在现代社会中,品牌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到今天,人们都已经明白名牌与品牌效应的巨大经济价值,但在十几年前还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大多数企业还不知道品牌意味着什么的时候,海尔已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并不断提升这一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资产。只有充满超前意识的优秀企业家,才能够认识名牌与品牌的价值和机会。海尔集团从初期依靠商场销售,到建立自己的品牌专卖店,迅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通过2001年调整营销模式,构建分销服务体系,并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各种商流信息共享,来实现与客户的零距离,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营销效率

近几年来,国外一些著名品牌涌入我国,对于我国市场和群众的消费导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品牌,昨晚企业的无形资产,其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买商品,就是买品牌,买满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因而在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同时,进一步用服务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凭借这种亲和力,海尔还顺利实现了产业延伸,使新产品更容易打开新市场。海尔人懂得,高品位的服务不仅包括服务热情、服务规范周到等内容,更重要的是在服务中凝结着一种先进的文化,还注重体现先进的服务理念、真挚的服务精神和高超的服务艺术。这种服务文化渗透于品牌服务的各方面,赋予品牌特有的内涵和强烈的个性,使其熠熠生辉、商誉倍增。“顾客永远是对的”、“真诚到永远”、“用户的需求是我们永远的追求”、“24小时服务”是海尔对顾客真诚承诺。为更好的贴近顾客,服务顾客,海尔集团消费者可以参与设计新产品,推行五星级服务。曾经有一位潮州顾客写信给海尔总裁张瑞

感性陈述·理性思辨 篇10

【摘 要】 《走向海洋》是央视倾情打造的一部关注中国、关注海洋、关注军事的优秀纪录片。片子把目光投向蓝色海洋,用感性的陈述和理性的思辨完成了中国人对走向海洋这一举措的历史拷问和现实思考。本文从该纪录片的故事性、细节化、情感化等方面,和读者一起去赏析纪录片的厚重,感悟纪录片的深沉。

【关键词】 感性陈述;理性思辨

十几年前,电视片《河殇》用一种观众从未见过的纪录片形式震撼了我们,引发了全中国人对历史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刻思考。片中饱满的热情、深刻的反思、热烈的呼吁、鲜明的立场都让观众激情荡漾、心潮澎湃、回味无限。光阴似箭,十几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时间在流逝,时间在沉淀,时间也在反思,反思着一切,包括大河、包括海洋、包括我们伟大的祖国、包括我们的中华民族。今天,央视纪录片《走向海洋》横空出世,《走向海洋》像十几年前的《河殇》一样,带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关注着中国,关注着海洋,关注着发展,关注着军事。有人说,当电视人把目光投向蓝色海洋时,又一部令人折服的纪录片产生了。这是中国的一部《海殇》。制作者用感性的陈述和理性的思辨完成了中国人对走向海洋这一举措的历史拷问和现实思考。

一、感性陈述

1、故事性。整部纪录片并不是简单的回顾,为了吸引观众,《走向海洋》的编导们试图在用多个曲折的故事陈述中国与海洋的关系。

在第三章《潮起潮落》的开头,片子就讲诉了一个传奇故事。片中这样说道,“公元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停靠在东非港口马林迪,达?伽马向当地居民夸耀了自己的船,然后急不可耐地提出了贸易要求。看着葡萄牙人拿出的小玩意儿----玻璃珠子、铃铛......非洲人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接下来,村中的长老向达?伽马展示了精致的丝绸、瓷器和一顶镶着金边的乌纱帽。他告诉目瞪口呆的葡萄牙人,在很久以前,曾经有人驾着数不清的大船到访过他们海岸......葡萄牙人的船看上去像座房子,而那些人的船,看上去超过了整个村庄。”这大的已经超过整个村庄的船当然指的是郑和下西洋时候的船只了。片子用这样生动形象的故事语言突出了当年郑和下西洋船只的威武和对中国历史上曾经在世界海洋史上处于世界先进之列的美好时代的怀念。在第五章《云帆初扬》中,提到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当时他们想趁着淞沪会战进行的时候,从水上向南京发起进攻。南京当局自认没有能力同日军在海上决战,决定调集主要舰艇和一部分商船沉入江阴航道,制造一条阻塞线,遏制日寇长驱直入的势头。当时中国海军大小舰艇40多艘,征用的民用船只180多艘在江面上一字排开,水兵们打开船底阀门,任滔滔江水进入船舱。这悲壮的一页其实并不为我们很多人熟知。这样的故事内容让我们深深体会当时战争的惨烈和无奈,在无路可退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这是怎么的一个决策。而也正因为这样的阻隔,彻底粉碎了日军想打通长江防线的想法,从而严重迟滞了日军的进攻行动。

2、细节化。用不为人知的细节揭露或者说解开历史的真相。

在第八章《经略海洋》中,在提到1974年西沙海战中,重点讲到了一个细节。那时候,88岁高龄的蒋介石因为两年前的手术已经很少过问政事了,可当我国海军导弹护卫舰穿越台湾海峡时,他沉思片刻,说了声“西沙战事紧哪。”当天,人民海军的导弹护卫舰25年来第一次顺利通过了台湾海峡。这样的细节讲述因为其不为人知的原因,更能调动观众的收视情绪,是的,在大是大非面前,民族的利益要高于一切。观众看后或者感动或者激动,总之,内心会荡漾起涟漪。在第六章《长风大浪》中,在讲到核潜艇的设计之初,正值我国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那时候,中国没有对外开放,设计人员连核潜艇长什么样都没有见过。无意中有一次,听说有个出国访问的人员从香港带回来一艘核潜艇玩具,设计人员就赶紧讨要过来,拿着玩具观看琢磨,才知道,原来核潜艇长得是水滴形的摸样。这些细节的讲述,凸显了当时新中国在核潜艇开发上的艰难和设计人员的决心。

3、情感化

在第三章《潮起潮落》中,在讲到郑成功因病去世的章节,作者直接引用了当时康熙听闻郑成功离世写下的一副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想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能这样评价对手,康熙当然是一位胸怀宽广的君主,纪录片在这里用康熙的诗,就是想表达中国人痛失民族英雄的悲痛。惋惜叹息之情跃然纸上。因为在郑成功之后,中国的海岸线就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在第六章《长风大浪》中,在写到1974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后,在海军司令员的陪同下,88岁高龄的朱德元帅专程检阅了核潜艇。纪录片用饱含深情和充满敬意的语言写道,“海风猎猎,这位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以完美的方式,写下了戎马生涯的最后一页。”

二、理性思辨

1、片子引用了大量历史资料回顾历史。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在专家们的讲述中被一一披露出来。更有大量名家学者的专业点评。

刘光鼎、金翔龙、潘德炉、安芷生、周守为等五位中科院院士多次接受采访。更有多位中科院的研究员出现在电视画面上。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17所国内著名学府的教授,还有美国耶鲁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等3所外国大学的教授,来自海峡对岸的台湾成功大学的教授都接受了节目组的采访。更有文化人类学、地质学、历史学、海洋军事学等多个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就自己领域与海洋的关系各抒己见。多位亲历战争或者见证海军发展的将领也都毫无保留的陈述自己曾经的经历。

2、客观反思的语言毫不留情的表达了在海洋事业发展中的遗憾。

“令人深思的是;当中国人像村庄一样巨大的宝船一天天从大海上消失之际,欧洲航海家们却在中国罗盘的指引下,驾驶着像房子一样的帆船,向富饶的东方一步步逼近。”“如果说,在汉唐时,由于大陆的强盛,海外贸易只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到了南宋,就不得不将它视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中国国民对海洋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从这个意义上讲,拿破仑所说的睡狮,或许只是微微睁开了眼睛。”这些反思历史的句子在片中多处出现,既画龙点睛又提升主题,让人印象深刻。

浅论历史的感性认知与理性呈现 篇11

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历代统治者从历史中“借古鉴今”,学史可以知兴亡、更替,启迪后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服务于统治,服务于社会发展。而在当前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功能更加丰富,充分体现历史的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就不可避免地要去进行人为的感性探究,以挖掘其主流思想,重视人文关怀。历史是时间的凝固,是社会生活的展厅,其丰富多彩如浩瀚之海,沉淀的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它静静地理性地存在,虽然尘埃落定,时空不可倒流,历史不可更改,然而其丰富多样让后来者充满随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许多感性的认知被赋予新的见解。

一、对历史开放性的认知

历史的结论观点都来源于对史料的分析而得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从一件史实中多角度分析就会有不同的认知。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有的人认为它失败了,而有的人认为它成功了,从培养开放性思维方面讲,学生不管赞同哪种观点,只要结合史实,理由分析得当,能合情合理自圆其说就值得肯定。没有唯一的结论,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无可厚非。主观的认知源于对客观史实的分析,不同的认知是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倡学生创新,倡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是因为教学需要而认知。既然是感性的认知,并且是完全矛盾的答案,就感到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历史是发展的,但不需要人为地去延伸,它也不可能随着人为的意志而改变,后学者只能去接受,只能从中追寻历史的足迹,从历史的得与失、成与败中受到启迪。

二、对历史思想性的认知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一大教育功能就是要培养人文思想,注重人文关怀,从历史中尤其是历史人物身上汲取其思想情感。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件事很难,其中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思想灌注到别人的脑袋中去。思想的形成不是简单地接受,不是一蹴而成的,否则就成了强人所难。从周恩来少年时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及爱国情怀中,就一定要求所有学生一下子就受到启迪而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情怀,有点强人所难吧。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不能强加,意志不能强奸,不管是历史还是思想,我们对待它都要用理性精神、科学态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阶段历史时,我们一直都是在强调讲中华的灾难、屈辱,重在讲爱国,灌输的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这是理所当然的。但若是过激的“愤青”,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感去煽动、影响学生,理性不存在了,感性的思想认知强烈激荡。笔者曾经历过这样的课堂讨论,一次听公开课教师组织学生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讨论,学习后要学生谈感想、认识,其中有一个学生满腔激愤地说:“我们应该打到东京去,实行东京大屠杀。”这就是学生的感性认知,这就需要理性、理智地去平和那种过激的思想认知,用正确的世界意识、理性的民族主义情感引导。

三、对历史理论性的认知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有它的规律性发展,有它的理论支撑,深晦的理论性分析对历史的学习造成认知困难。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对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结合其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陈述分析,理论性强,这也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是人为地挖掘其内在的知识、潜在的因素。像辛亥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而作为学习者,尤其是中学生的认知,并没有达到那么深刻的地步,这是历史研究者研究出来的理论性认知。其实不是什么事都需要从多方面去分析,也并不是什么事件都要去探查规律性、必然性。例如,“辛亥革命”的爆发就很大程度上带有偶然性,“一战”的爆发也不可避免地有其偶发性,并没有必要大篇幅地去分析众多的因素,简单地介绍其大背景,让学生有正确的感性认识即可。重大的歷史事件都对当时或后世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甚至深刻的影响,其意义是非凡的,对多数历史事件从多方面分析意义,理论性强而且深。作为中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及水平,要他们能够感知、理解才行,他们不可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去理解透彻,就只好死记硬背了,不能理解就学得吃力,失去了兴趣。

四、对历史定性的认知

艺术可以高于现实,而历史不能加工曲解。你可以回避,不能歪曲,否则就误导了学生的认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虽然要求“论从史出”,用唯物主义观一分为二地去评价,但对同一事件、同一人物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却有不同的评价。在中国近代史上,对蒋介石的人物评价因地区的不同,党派的不同而评价当然就不同,教材站在人民的立场称其为“反动派”,给学生的认知中,他可能就是一个独裁者、反动派的代言人,其他的认知很少,就缺乏理性的认知,只是感性的意识。如何定性,并不能阻止人们的正义,时间是最公平的裁判,终还原其历史真相,这就是历史的定性。

不管人们赋予历史什么感性认知,喧嚣过后沉淀的是理性,历史仍然理性呈现,作为后学者的使命就是用理性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去陈述历史真相,启迪后人认知。

有关理性与感性的作文 篇12

笔者认真分析新课程,在感性结合理性的理念指导下,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上课的质量做了实验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美术上册(岭南版)

一、三种不同的教学顺序与内容安排

初二(7)、(8)、(9)班不做任何教学内容上的改动,完全依照教科书课程安排的教学顺序。其教学顺序为:美术馆与美术市场→奇妙的水墨世界(中国画)→有性格的形象(1.独具魅力的面具;2.名画中的肖像)→绿色的梦(设计)→我们的T型舞台→让生活插上翅膀(设计应用)。

初二(4)、(5)、(6)班在教学顺序上做了部分改动,顺序如下:有性格的形象→美术馆与美术市场→奇妙的水墨世界→让生活插上翅膀→绿色的梦→我们的T型舞台。我以做面具的手工课为开端,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手工作品的效果展现让学生自我挖掘优点并加以修改。接着引入名画中的肖像,学习色彩及造型的表现力,加强他们的造型能力;课前先不画在纸上,而是利用以前教师塑造的泥塑人物,让学生上台给立体的人物塑像着色,用新奇的方式和强烈的色彩来加深学生的色彩感觉。之后从名画导入到对美术馆与美术市场的了解。在中国画部分稍作改动,用多媒体形式介绍宣纸的制造过程以及颜料提炼步骤,并让学生水墨书写。然后才加入用笔、用墨的技法教学。最后是设计课,先让学生多接触各种商业广告、设计,开阔眼界。再在班内以社会上新产品发布会方式让学生自行发表见解,用言语表达。师生热烈讨论交流后,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制作,并加以指导,最终完成作业。

初二(1)、(2)、(3)班的实验则大胆尝试,课程教学顺序及教学内容都有调整,甚至还会根据学生的状态灵活调整学习内容。例如,遇到节日就鼓励学生互送礼品,再引入手工与制作的教学。而在色彩教学前,我插入简短的素描及色彩教程,从游戏方式入手。首先,课上直接摆放实物,允许学生用任何方法,比赛谁先在纸上画出它的真实大小,并规定画完后还要着色。用这种方法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接下来的色彩人物教学,让学生自己调配二十种以上的不同颜色,并做成色表备用。色表完成后,再要求他们用这些色块来表现人物形象。学生根据自己需求,主动探索表现方法,自行用笔和颜色去摹仿和创作。总之,我要看到他们能开心地完成作品,并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从实验教学比较三种不同教学效果

从实验的结果来看,以初二(1)、(2)、(3)班的效果最为理想。这并不是说初二(1)、(2)、(3)班的成绩最优秀,而是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热情高涨,通过一系列的美术课活动,他们快乐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并且还相应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表现能力。而且,初二(1)、(2)、(3)班坚持从绘画根本着手,也确实提高了不少学生的表现能力。他们在学习中大大拓宽了人文知识面,有了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进入了最佳状态,学生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仍有部分同学过于关注自己是否画得像,对独立创作缺乏信心,还没有彻底放开手脚去绘画和表现,基本功还有待继续提高,这样才能跟上创作热情的脚步。

三、结论

初二(1)、(2)、(3)班的实验应该是最成功的,教学中“感性”与“理性”的度把握得最好。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学的凝聚力和趣味性,融入了老师的感性与理性并重创意性思维。教学手法的多样性,令大多数学生都能充满热情去学习,而理性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二(4)、(5)、(6)班的整个教学过程是非常愉快的。一些学生的作品非常有创意,在色彩运用上大胆且极具感染力。但大多学生仍表现为造型能力的不足和构图的混乱。这说明纯感性的教学方式也不适合现在的学生。因为他们本身已习惯于侧重理性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想要收到更好的效果,不仅要在教学方式上多加推敲和尝试,还需学生的学习方式、思考方式有所改变。

初二(7)、(8)、(9)班虽然用的也是新课程,但是过于简单地对新课程进行理性操作,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所以并没有更好地发挥新课程的作用。

总的来说,以上的实验还很明显说明一个问题:即使是新课程,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开创性仍然是教学前行的最重要因素。躺在别人的成果上,不进则退。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一味地机械教学,是无法进一步提高整体水平的。

上一篇:小学生关于环保演讲稿下一篇:财物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