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物理期末复习(精选11篇)
导体的电阻
①定义: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②公式:R=U/I(定义式)
说明:A、对于给定导体,R一定,不存在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的关系,R只跟导体本身的性质有关
B、这个式子(定义)给出了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C、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欧姆定律
①定律内容:导体中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②公式:I=U/R
③适应范围:一是部分电路,二是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伏安特性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横坐标表示电压U,这样画出的I-U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原点的直线的电学元件。
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曲线,即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的电学元件。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对同一导体,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相同电压下,U/I大的导体中电流小,U/I小的导体中电流大。所以U/I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叫做电阻(R)
(3)在相同电压下,对电阻不同的导体,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串联电路
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I=I1=I2=I3=…
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3+…
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R=R1+R2+R3+…
④电压分配:U1/R1=U2/R2???U1/R1=U/R
⑤n个相同电池(E、r)串联:En?=?nE??rn?=?nr
⑥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P=I2R
P1/R1=P2/R2=P3/R3=…=Pn/Rn
并联电路
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U3=…
②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I=I1+I2+I3+…
③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1/R3+?????对两个电阻并联有:R=R1R2/(R1+R2)
④电流分配:I1/I2=R1/R2????I1/I=R1/R
⑤n个相同电池(E、r)并联:En?=?E??rn?=r/n
⑥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
P1R1=P2R2=P3R3=…=PnRn=U2
几点注意事项:
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
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也随之增大;
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
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分压作用和电压表:
说明:如果给电流表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分担一部分电压,就可以用来测量较大的电压了.加了分压电阻并在刻度板上标出电压值,就把电流表改装成了电压表.电压表的量程越大,串联的电阻R越大。因为电流一定。
分流作用和电流表(安培表):
说明:并联电阻可以分担一部分电流,并联电阻的这种作用叫做分流作用,作这种用途的电阻又叫做分流电阻.为了使电流表能够测量几个安培甚至更大的电流,可能给它并联个分流电阻,分掉一部分电流,这样在测量大电流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也不致超过满偏电流Ig.电流表的量程越大,并联的电阻越小。因为电压一定。
1.关于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可知,B与F成正比,与IL的乘积成反比
(B) B的大小与IL的乘积无关,由磁场本身决定
(C) B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的区域叫匀强磁场
(D) B的方向与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相同
2.—个小磁针挂在大线圈内部、磁针静止时与线圈在同一平面内.当大线圈中通以图1所示方向电流时,则()
(A)小磁针的N极向纸面里转(B)小磁针的N极向纸面外转
(C)小磁针在纸面内向左摆动(D)小磁针在纸面内向右摆动
3.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和r,当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4.关于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是假想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B)描述电场的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C)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D)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没有力的作用
5.—根通有电流I的直铜棒用软导线挂在如图3所示匀强磁场中,此时悬线中的张力大于零而小于铜棒的重力.欲使悬线中张力为零,可采用的方法有()
(A)适当增大电流,方向不变(B)适当减小电流,并使它反向
(C)电流大小、方向不变,适当增强磁场(D)使原电流反向,并适当减弱磁场
6.MN板两侧都是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如图4,带电粒子从a位置以垂直B方向的速度v开始运动,依次通过小孔b、c、d,已知ab=bc=cd,粒子从a运动到d的时间为t,则粒子的荷质比为()
(A)
7.过量接收电磁辐射有害人体健康.按照有关规定,工作场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某个临界值W,若某无线电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为P,则符合规定的安全区域到该通讯装置的距离至少为()
8.—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中的运动轨迹如图5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A)动能减小(B)电势能增加
(C)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D)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9.如图6所示,AB间电压恒为11 V,R为阻值较大的滑线变阻器,P为R的中点,用一只0~5V~15 V的双量程电压表的“5 V”档测PB间的电压时,电压表恰好满偏,若换用“15 V”档测量,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A) 5 V (B) 5.3 V (C) 5.4 V (D) 5.5 V
10.如图7所示,两平行金属板中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带正电的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从两板中央垂直电场、磁场入射.它在金属板间运动的轨迹为水平直线,如图中虚线所示.若使粒子飞越金属板间的过程中向上板偏移,则可以采取下列的正确措施为()
(A)使入射速度增大(B)使粒子电量增大
(C)使电场强度增大(D)使磁感应强度增大
11.把金属块放在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里外两侧面向外,如图8.金属块中有电流通过,设金属上下表面电势分别为U1和U2,则()
(A) U1>U2 (B) U1=U2
(C) U1
12.如图9所示,一根不光滑的长竖直绝缘杆,套有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球,匀强电场E与匀强磁场B互相垂直,E和B都与杆垂直,当小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后()
(A)小球加速度不断减小,最后为零(B)小球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后为零
(C)小球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后为零(D)小球动能不断增大,直到达到某一最大值
13.在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1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泡L1的电阻为12Ω
(B)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
(C)灯泡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
(D)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0 W
14.竖直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的左极板上用绝缘线悬挂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将平行金属板按图1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绝缘线与左极板的夹角为θ.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在a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1,夹角为θ1;当滑片在b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夹角为θ2,则()
(A)θ1<θ2,I1
二、实验
15.(15分)某学习小组要描绘一只小电珠(2.5 V,0.5 A)的伏安特性曲线,所供选择的器材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源E(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1(量程为0~3.0 V,内阻约为2 kΩ)
(C)电压表V2(量程为0~15.0 V,内阻约为6 kΩ)
(D)电流表A1(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1Ω)
(E)电流表A2(量程为0~100 mA,内阻约为2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 kΩ)
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电压表应选择______,电流表应选择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填器材的符号)
②为提高实验精度,请你为该学习小组设计电路图,并画在右侧的方框中.
③表1中的各组数据是此学习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的,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该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④由图13可知,该电阻的变化特性是温度升高,电阻______.
三、计算题
16.(14分)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经加速电场(加速电压为U)加速后,垂直进入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E方向竖直向下,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测出该粒子离开场区时的速度大小为v(不计重力),求粒子离开场区时偏离原方向的距离d.
17.(15分)在如图15所示的空间区域里,y轴左方有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跟y轴正方向成60°,大小为E=4.0×105 N/C;y轴右方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20 T.有一质子以速度v=2.0×106m/s,由x轴上的A点(10 cm,0)沿与x轴正方向成30°斜向上射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射入电场,后又回到磁场,经磁场作用后又射入电场.已知质子质量近似为m=1.6×10-27 kg,电荷q=1.6×10-19C,质子重力不计.求:(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质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2)质子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到达y轴所经历的时间.
(3)质子第三次到达y轴的位置坐标.
高二物理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B)(C) 2.(B) 3.(D) 4.(C) 5.(A)(C) 6.(D) 7.(D) 8.(C) 9.(B) 10.(A)(D) 11.(A) 12.(A)(D) 13.(A)(C)(D) 14.(D)
二、15.①(B)(D)(F)②③④增大
三、16
Appreciate的用法(Unit 6)
【原句】If we learn to accept change and appreciate what is new and different, we will be well-prepared for whatever the future may have in store.
如果我们学会接受变化,学会欣赏新的、不同的事物,我们就能有准备地迎接未来带给我们的一切。
【精讲】Appreciate是动词,常表示“感激,感谢”,后接名词或动名词,但不能接动词不定式,如:
We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timely help. 我们非常感谢你及时的帮助。
I appreciate your making the effort to come. 我很感谢你尽力赶来。
注意:同appreciate类似,后面只能接动名词的常见动词还有advise、mind、miss、finish、consider、suggest、enjoy等。
【精练】I really appreciate ______ to relax with you on this nice island. (2004上海)
A. to have had time B. having time
C. to have timeD. to having time
【解析】B。Appreciate 和enjoy、mind、suggest等一样,后面不可以接不定式,但可以接动名词。
要点8
Break down和leave的用法(Unit 7)
【原句】AIDS is a disease that breaks down the body's immune system and leaves a person defenseless against infections and illnesses.
艾滋病是一种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对感染及疾病丧失抵抗能力的疾病。
【精讲1】Break down可表示多个意思:破坏,捣碎;(机械等)出故障,损坏;(人)身体出毛病,(健康)衰弱;起化学变化。
【拓展】Break构成的常见的动词短语还有:
break away from... 从……中脱离,与……断绝关系
break in(强盗等)强行闯入,侵入;打断
break into 闯入,侵入(建筑物)
break out(火灾、战争等)突然发生,爆发
break through 突破(障碍、包围等)
break up 破坏,破裂,与人分手
【精练】Dr. Frank failed many times but he finally ______ to find a successful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A. broke offB. broke up
C. broke downD. broke through
【解析】D。四个选项均为break构成的动词短语,但根据句意:“Frank医生失败了很多次,但他最后终于取得突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选D。
【精讲2】leave + 复合宾语,表示“让……处于某种状态”,常见的有:
leave sb. doing sth. 让某人一直做某事
leave sth. + adj. 使某事处于某一状态
leave sth. to be done 事情有待解决
leave sb. to do sth. 让某人去做某事
【精练】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left everybody ______. The doctor could not find a cure for AIDS.
A. disappointingB. disappointed
C. satisfiedD. exciting
【解析】B。题中考查的是leave sb. + adj. 的用法。首先看后面的一句“医生找不到任何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方法”,自然,前面提到的“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不是大家期望得到的,排除C、D。A、B两项都为形容词,指事物用disappointing,表示令人失望的;指人用disappointed,题中指人,选B,“实验的结果令每个人都很失望。”
要点9
Recommend的用法(Unit 8)
【原句】Many hospitals recommend that we use the letters DRABC to remember what to do when we have to think fast.
许多医院建议我们使用DRABC这五个字母,来记住我们必须快速思考时要做的事。
(注:DRABC是Danger、Response、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这五个词的缩写。)
【精讲】Recommend作动词,意思是“劝告;建议;介绍;推荐”。作“劝告”或“建议”讲时,常构成短语:recommend doing sth./ recommend sb. to do sth./ recommend sb. sth.,如:
I recommend you to do what he says. 我劝你照他说的去做。
I recommend buying this dictionary. 我建议买这本字典。
Can you recommend him to the manager? 你能把他推荐给经理吗?
注意:类似recommend这样一些具有“命令、要求、建议”等含义的动词,如后接宾语从句,则从句的谓语动词用动词原形或“should + do/be”。常见的这类动词还有:suggest、demand、insist、order、command、advise、request、require、propose等。此外,这些动词相应的名词形式,如后接表语从句或同位语从句,从句的谓语动词也常用“(should) + do/be”来构成虚拟语气。另外,当这些词用于“It is/was + 过去分词 + 主语从句”结构中时,从句的谓语动词也常用“(should) + do/be”来构成虚拟语气,如:
People recommend that a modern hospital(should)be built. 人们建议建一所现代化的医院。
I suggest we (should) go shopping together and look for a nice pen. 我建议我们一起去逛街,找一支好钢笔。
He made a suggestion that we (should) go to the seashore for a rest. 他建议我们去海滨休息一会儿。
一 单项选择题
1.【江苏省泰州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引人深思,这一命题的关键在于创新。关于创新,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规律,超越现实 ②创新就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③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 ④创新就是要不断否定前人积累的经验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1届高三测试】我国科学家近日实现了核动力堆中燃烧后的核燃料铀钚材料回收,如能将钚材料在动力堆上实现循环利用,意味着在我国现有核电规模下,我国已经探明的铀资源从大约只能使用50-70 年变成了足够用上 3000 年。我国科学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经历多次失败但仍坚持不懈终于实现这一重要科技创新,从哲学角度体现了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理论创新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先导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基础④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国汽车产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首届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成功举办引起世界关注。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就是说: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只要敢于反对权威,就能树立创新意识
③要敢于否定,树立革命的批判的精神
④要不唯上,不唯实,抛弃旧有的知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明代思想家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6.经济特区从一开始就不仅注重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上的突破,没有思想意识上的转变,没有社会民主法治建设的同步进行,经济特区是办不成的。这启示我们
①要把创新精神作为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②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③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④要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7.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这体现了
A.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
B.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坚持与发展是完全统一的
D.规律是客观的,具有不可违抗性
8.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条条大路通罗马,培养学生得有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家长常强调“小孩要乖”。“乖”,意味着对现有秩序的默认,而创新则是要打破惯性思维,锻炼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模式。“乖小孩”一般情况下会缺乏
A.对权威和书本知识的尊重
B.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
C.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作风
D.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
二 材料分析题
9.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创新中国》在网上选集对如何进行服装品牌创新的看法,网友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看法一服装品牌需要继承与创新!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显以人为本的心理需求。这就需要不折不扣地追求、探索和创新。
看法二中国是个纺织大国,但数量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很令人头疼的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品牌创新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
(1)看一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哲学道理的?
(2)根据材料中的看法,谈谈创新的意义。
10.材料:特区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注重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上的突破,没有思想意识的转变,没有社会民主法治建设的同步进行,经济特区是办不成的。经济特区应该担负起一种新的历史使命:率先实现从外向型发展转上创新型的发展,从而为经济的整体转型摸索方向和积累经验。
(2)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16分)
11.材料:在广州亚运会上,龙舟首次“划”入亚运盛会,龙舟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通过龙舟运动,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展现了龙舟运动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唤起更多的老百姓保留和弘扬这种民族文化。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龙舟运动也要不断创新,例如,把龙舟运动建成一站一站的国际性赛事;根据传统龙舟和标准龙舟,小龙舟和大龙舟等不同的特点,利用我们国家丰富的水资源,把各具民族传统特色的龙舟集中展示出来,从而带动中国的龙舟事业乃至世界的龙舟事业发展。龙舟比赛的过程,竞赛的仪式,各种文化活动的展示等都应该有一种创新的意识。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16分)
12.【江苏省扬州市2011届期末测试高三政治试题】某校准备开展“亲情文化月”活动,引发了同学们对“孝”文化的探讨。请你参与其中。
价值判断
学校准备在5、6月份安排该活动,而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西方的母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西方的父亲节。对此,同学们有下列两种不同的声音:
甲:“孝”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财富。外来文化与我们的传统不相容。我们继承这份传统就行。
乙:“孝”是传统给我们的包袱。外来文化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我们应该照搬外来文化。
指导践行:
在“亲情文化月”活动中,同学们把调研信息、理性思考制作成宣传展板,并到社区展览,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选择甲或者乙的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
1. 【参考答案】B ①④说法是错误的,②③说法正确。
2. 【参考答案】B ②③观点错误,①④符合题意。
3.B解析:①表述错误,创新是对既往的既肯定又否定;④与材料无关。
4.B
5.A。怀疑就意味着否定,没有怀疑就没有长进,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故A正确。
6.D。我们做事情应一切从实际出发,①说法错误。②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选D。
7.A。坚持是对理论合理部分的继承,体现了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则强调了对理论中不适应时代的部分的克服,培育新的积极因素,A正确。B、D不符合材料主旨;C观点错误。
8.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乖小孩”的理解,考生要注意的是,材料看重批判“乖小孩”的缺点,从材料中“对现有秩序的默认”可知,应选B。9【解析】本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考查考生对辩证否定观和创新的意义的理解。第(1)问,考生首先要明确辩证否定观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看法一进行分析。第(2)问,比较简单,考生直接调用麻醉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其实质就是“扬弃”。也就是说,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旧事物,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发展。辩证的否定观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树立我国的服装品牌,既需要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也需要探索和创新。
(2)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0答:①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特区注重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思想意识。(4分)
②辩证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经济特区要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率先实现从外向型发展转上创新型的发展。(4分)
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圳经济特区30年来正是坚持不断创新,才率先实现从外向型发展转为创新型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深圳的腾飞。(4分)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深圳经济特区30年来正是坚持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创新,才促使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4分)
⑤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深圳通过不断创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实现观念更新,使特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4分)
(评分说明:学生只要答对其中的4个点,就可得16分,若从其他角度如: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促进深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答,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3-4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16分。)
11答: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龙舟运动创新应立足自身文化特色,保持自身文化的延续性。(4分)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总是以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龙舟运动创新应合理的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4分)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的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龙舟比赛的过程,竞赛的仪式等都应该有一种创新的意识,要善于破除陈规,突破局限。(4分)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推陈出新”。(4分)
12.【参考答案】
((1)选择甲评析: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不能简单地认为“孝”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财富。②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文化的差异不应成为文化交流、借鉴的障碍。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界万物能在无声中变化着,直到最终的蜕变。一直都听说木棉这一树种,甚至曾亲眼看见过。但遗憾的是,所见的只是没有花开的干树枝,不过是树干粗大了点儿,其余的没什么特别。所幸,今年,这春,我看见了!那“百闻不如一见”的木棉树开花了!如羞涩的女子般“千呼万唤始出来”,从树下抬头望去,火红的花朵如灯笼般高挂树梢。在灿烂的阳光映衬下,火红的外衣是花朵们炽热的生命力!迎着缕缕稍带寒冷的春风,向每一位路人点头微笑,我笑了。阳春三月,这是春天带个我的又一个惊喜。
注视着血红的花瓣,我不禁想起一个个与木棉树有关的故事。或许那花儿真的是被先烈们的鲜血一朵朵染红,最终孕育了鲜红的后代,在每年三月为先烈们的悲壮牺牲而绽放。面对眼前的木棉树,我该如何解读呢?那是生的希望,抑或悲壮的绽放?
我疑惑地低头思索。忽然,一个鲜红的球体撞入我的眼帘,那不正是树梢上含苞待放的花蕾吗?棕褐色的外壳无法抵御那突如其来的踩踏,瞬间,一切都终结了。只留下支离破碎的残骸,任风吹干,风化……路过的只是人们匆忙的脚步,没有半点怜惜的眼光。在周围鸟雀们欢天喜地的歌声中,更显得凄凉与哀伤。然而,在我的眼中,那片鲜红多么刺眼,如鲜血般在地上流淌。怎么啦?我的心在流血,刀割般的痛。渐渐地,我蹲下身,用手轻轻地安抚眼下零碎的生命,歇斯底里地大哭。一切都模糊了,生命不再跳动。触碰间,冰冷透骨,如薄冰般一碰即碎。轻声的,我听见,微风中,奏起了生命的赞歌。
2. 三年中学生活,转瞬即逝,在同学们与老师眼里,你是个有恒心,有毅力,有满腹壮志的好女孩。作为班长,你发挥自己较强的管理才能,出色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学们及老师都想对你说声“谢谢”。学习上你总是孜孜不倦,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若你能在自信及勤奋中加些细心与开拓,那定能做个真正的NO祝成功!
3. 辉懂事的你有时却又那么冲动,坚强的你有时却又那么颓废。其实你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同学,遗憾的是你的自制力不强,情绪波动大。不过值得老师为你高兴的是初二以来似乎找到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学习努力,生活态度积极向上。虽然成绩暂时不理想,只要你努力,一定会有大的进步。肇辉,学习犹如大海行船,只有顽强拼搏,才会有驶向金色的海岸,老师希望你能勇敢地面对学习中的任何困准,相信自己的能力,做无畏的勇士,不要做胆小的懦夫。
4. 同学们都喜欢围在你身边,和你一起玩,因为你善解人意,宽容大方。我对你最满意的是,你能够理解老师对你的帮助,虚心向其他人学习,正因为这样,你最近学习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希望今后能更加刻苦认真,勤思考,勇于进取,永不停息,勇攀高峰!
5. 你是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男孩,数学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有较好的理解力。虽然你有许多毛病:如迟到、早退、有时还旷课,但你的诡辩和强词夺理却是你的致命的缺点,这有时虽然能表现你幽默的一面,但更多是给人搞笑的感觉。我想即便是老师言重了,总都是希望你好,你若能本着有则改则、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接受批评,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收益非浅的,老师也相信你有想改掉这个毛病,为什么下不了决心呢?
6. 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姑娘!性格开朗的你,上课总是全神贯注,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书写总是工工整整。在学习上很自觉,所以从来不会落到别人后面。学习上勤勤恳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希望能继续努力,加强训练,使各科成绩稳步上升,实现自己的理想。
7. 志人总是在不断经历挫折中走向成熟的,思想上的“长大”是一个人能不断进步的“助推剂”。你很聪明,只要有毅力,只要能专注于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从严要求自己,你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初二以来,你的变化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吕老师希望你在学习上各科要均衡发展,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去学习,那样你将来会吃亏的,会后悔的。
8. 你那沉默的外表下深藏的是什么?老师无法猜透。但有一点老师是绝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你聪明而不甘人后的心!只要肯努力,你完全可以很优秀,期中考试成绩的飞跃就是有力的证明,不懈的锻炼后体育成绩终于过关也是证明。希望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力争更加优秀!
9. 你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踏实、稳重、有礼貌;在班里并不显眼,却时刻起着模范带头作用,给同学们作出表率。能遵守学校纪律,按时上学,你学习较勤奋,课堂上那双求知的眼睛总能把老师深深地感动!你学习上认真努力,不要气馁,坚持就是胜利,你一定会逐渐缩小差距的
10. 你听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学有所获,希望你时时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不要荒废了你良好的天资。
11. 你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尊敬老师,和同学和睦相处。课上能积极动脑,大胆回答老师的提问,但学习成绩总是忽上忽下。希望能自我培养坚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克服好惹事的缺点,将成绩稳定在一个较好的层次。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吧!
12. 你是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好学生,积极为集体做好事。上课能专心听讲,及时做课堂笔记,但最近纪律松弛,成绩不稳定,波动较大。要清楚: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取得成功。只要有恒心和信心,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13. 田径运动会上,你包揽了米、米的冠军;艺术节中,你曼妙无比的舞姿让所有人为之折服;学习上,你以勤奋与执着书写了自己的辉煌;工作中,你积极主动,赢得了老师同学的一致赞扬,你是当之无愧的“三好学生”!
14. 你是个开朗活泼,外表大大咧咧内心却无比敏感的女孩。虽然老师经常批评你,但老师心底里是很欣赏你的。尤其是从你爸妈口中知道了你对自己干兴趣的东西学习时的投入与执著,老师打心眼里佩服!如果文化知识的学习你也能多投入一点的话,你的学习成绩也可以很棒!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完成选修7和选修8,共12个模块的教学。在期中考试前,完成了选修7的教学,并结合《名师一号》,对其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复习。在期中考试之后,开始进行选修8的教学,完成6个模块,教学任务有些紧张。
鉴于教学实际情况,计划从6月30日开始选修8的复习,复习时间为一周。复习目标:
1、强化记忆。将选修8所学的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牢固地内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
2、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
3、融会贯通。将以往所学知识相互联系,归纳总结,上升为考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复习内容:
《名师一号》选修8,每一模块复习的具体内容如下:
1、晨读基础妙背
(联想法巧记、构词法巧记、佳句运用、语境法助记)
2、同学高频考点
3、演练集约题组 具体复习时间安排: 6、30 模块1 7、1 模块2和3 7、3 模块4 和5 7、4 模块6 复习策略:
1.利用构词法等多种方法归纳和复习词汇。2.考点与习题密切结合,精讲精练。
1、不能简单的将生物理解为“背多分”
有的同学认为生物接近于文科,只要期末背几天了就能得高分,这是初学生物的人经常犯的错误。从高考趋势来看,近年来生物的出题重点是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察,复习知识的时候应该要学会应用,尤其是要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2、回归课本最重要,不能忽视基础
经过对一部分的同学做试卷分析,发现很多的人觉得生物的题出得很难,但实际上他们错的题更多的是最基础的内容,长时间没有回顾学过的内容,很多人已经忘了一些很基础的知识,有谁还能准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或者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区别?如果不能的话,孩子们,回归课本吧!先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再说!
3、分模块复习
生物知识考查更多的是知识点间的联系,比如说代谢模块中光合呼吸的综合题,遗传模块中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等,在复习过程中多挖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说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中间纽带是二氧化碳、氧气和有机物的含量变化,那么该如何利用这三个量进行计算光合与呼吸的速率呢?如果影响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因素(比如光照强度)发生变化,那么光合和呼吸的速率又有什么变化呢?什么时候相等,什么时候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什么时候呼吸速率又大于光合速率,又有哪个时刻只有呼吸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考试重难点。尤其是实验模块,一定要将这学期学过的那几个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注意事项等好好理解。
4、多想几个为什么
生物的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彻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想为什么是这样。比如说为什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温度等,它们是怎么影响光合作用的。要考虑从化学反应方程式本身的一些条件,这样理解就容易多了。还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区别为什么是这样?是否和物质本身和细胞膜结构有关?为什么甘油、脂肪酸、乙醇等脂溶性小分子能顺浓度梯度自由通过细胞膜?
5、错题整理,归类解决
将这学期所有的错题整理下,这个很有必要。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很努力,做了很多题,但是始终成绩提不上去,感觉很委屈,这其实和他们不爱整理是有很大关系的。很多人做完题不整理,做了很多题之后,该不会或常错的还是会错,该会的还是会,根本没有解决问题。这时候将错题整理归类就很必要了。自己分析或找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分析为什么会错,如果是基础知识的不扎实,那么拿起课本再好好看一遍,强化一下,下次争取不要犯同类错误,如果是知识点间的联系不明了,那么就好好想想知识的内在联系。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消灭自己的薄弱之处,才会更快的进步。
6、调整好心态
世界上所谓的天才实际上是勤奋的人走了一条正确的路而已,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达到100分,那么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能通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很有可能达到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如果曾经跌倒了,跌得很痛,没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跌倒的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路走得是否正确,能否换个更有效的方法,然后整理好行囊,用更快的步伐去追赶前行者的脚步。
如何掌握好高二生物的学习方法
1.理解并记忆相关的基本概念。(1)根据概念来学习生物,了解每个课本中的单元学习情况。(2)脚踏实地学习才有用,千万不要只记核心的概念和内容。(3)理解生物课本上图片的意思,了解并记忆在脑海里。
2.学习生物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实际生活中的内容和学习的内容一起联系起来,看到生活中的现象的时候要用下你学习的内容来解释他。
3.要善于比较,比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词语和生物学中的专业术语作为对比,这样方便理解和记忆学习。
4.也可以整理内容成为图解或者表格,这样也能方便理解。
5.要用实践去理解生物的现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你要明确目的,还要找出自己想象中的生物实验是怎样的,把所想和所实践的作为对比,对比以后找出你想法错误的地方,然后进行修改和明确你想法中的概念问题)还有你得学习做好观察日志,这个是必须得做到的,不然的话怎么去学习生物,仅仅靠脑子记忆还不如浪费笔墨记录一下。
6.把学习中老师发放的资料中的解析部分记忆好,除此之外你也得把练习题中的解析也得记忆下来。
7.还有三个记忆小方法可以教你,①把所学知识都整理起来在笔记本上,想到什么就记录下来,先不要考虑顺序,遇到比较重要的笔记你需要用红笔画个下划线或者用荧光笔描出来。②选择比较重要的词语进行复习。③眼睛看,嘴巴读,手还得拿去写,耳朵也得听着老师讲。
8.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先自己想想找下答案,不要一下子就跑去询问答案,这样对于自己学习没有太大的帮助。
9.做练习题是熟悉自己学习部分的最好方法。①还得带上一个错题本,把自己的错题放进去,到了测验的时候翻开记忆一下。②遇到不理解的题目你需要深入探究并查阅资料③做题的顺序需要从简单再到中等再到困难再到考试的专门题目。
学好高二生物的12个好习惯
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方法。学生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专心听课的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要专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边听边思考,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就算预习过也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要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观察思考的习惯
“观”是看,“察”是想,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不但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积极思考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以及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善于提问的习惯
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切磋琢磨的习惯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
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应付家长,而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有的学生做作业,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的一笔不动;简单的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
仔细审题的习惯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培养从作业和考试中发现自己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练后反思的习惯
从六个层次反思:一是怎样做出来的?(解题方法);二是为什么这样做?(解题原理);三是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解题思路);四是有无其它方法?(解题途径);五是哪种方法更好?(求异思维);六是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思维发散)。
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它是有规律的,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整理错题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客观评价的习惯
总体思路:以背书背提纲问主,适当辅以练习训练。
具体安排:6月15号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6月16号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6月17号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6月20号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近代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6月21号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6月22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6月23号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
6月24号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月27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6月28号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建国以来重大的科技成就
6月29号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6月30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7月1号 自主复习抽背
7月4号 自主复习抽背
7月5号 自主复习抽背
练习:精选各地高考卷
通过有效复习完成知识的梳理、系统的归纳、练习,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加深对学科知识体系的认识,通过一定的解题训练,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提高期末考试成绩。
二、复习内容:
地理八年级下册
三、复习课时:
五课时
四、具体要求和安排:
第一阶段:利用课堂教学对单元章节进行知识系统的梳理,分析知识的结构体系,通过理解,把握知识要点,突出知识的重点。
第二阶段:进行全面基础的测试、练习,以各种形式题型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分析。
第三阶段:全面模拟测试,对测试进行针对性训练,及时补漏。
五、知识重点和要求:
第一课时
1.复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北方地区。
2.复习相关的知识结构,完成综合训练。
第二课时
1.南方地区。
2.相关的知识结构,完成《南方地区》综合训练。
第三课时
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我国的海洋国土。
2.知识归纳;完成三章的综合训练。
第四课时、第五课时
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文化影响着个人、民族和国家,个人、民族和国家在其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的文化。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文化具有自身运行的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文化发展可能会超前或滞后于经济、政治)。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需要人们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而一定的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5.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上。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7.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形成文化的多样性,不会形成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的景象。
8.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全球范围的联系日益紧密、便捷,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幅射和传播。中华文化向外的幅射和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同时,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在世界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我们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同时,我们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9.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没有文化的底蕴。
传统文化继承主要有:传统习俗的继承(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它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③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④传统思想的继承(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有:相对稳定性(既保留基本特征,又因时而变);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我们既不能搞全盘否定、全部抛弃,也不能全盘肯定、全部继承。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保持和弘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10.文化继承与发展
【高二下册物理期末复习】推荐阅读:
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试卷09-22
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总结11-22
高二上册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02-12
高二物理电磁感应复习01-16
高二下册语文课本作文02-18
高二期末复习计划作文10-12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方法01-23
高二上期末复习试卷一07-17
高二期末复习推理与证明10-13
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11-2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