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太晚的开始美文(精选4篇)
北京的秋天,有风吹过这座城市。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不止一次地感到庆幸,因为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京城。
跌入谷底,苦苦挣扎
三年前,我因一分之差与心中的N中失之交臂。我怀揣着大学梦,上了高中。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在高中取得好成绩,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人生中第一次住校,第一次远离父母,在新的环境里,我常常感觉很孤单。
刚上高中时,我感觉学习很吃力。由于学习效率低,我经常熬夜看书,导致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第二天的听课效率。如此恶性循环,在后来的月考中,我从入学时的年级前50名,到年级前300名,再到年级前1200名。
我感到很失落,不止一次地想过放弃。那时,我经常在数学课上昏睡,醒来时恰好迎上数学老师的目光。月考过后,成绩单张贴出来,我把嘴唇咬破也不敢去看,害怕自己的成绩又下滑了一大截。
前方黑暗,提灯前行
高一下学期的时候,班上来了一位实习老师,我们很聊得来。我写了一封信给他,说:“三年后,我要考上理想的大学。”那时候的我,数学试卷上还是不及格的分数,理综成绩更是一塌糊涂。实习老师很快回信了,说:“我相信你一定不会止步于此。”
在那样黑暗而孤独的日子里,实习老师还愿意相信我。我很感动,至今仍保留着那封信。
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学习。刚开始,我总质疑自己的努力。“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我还能赶上吗?”因为这个原因,我学习的时候常常心不在焉,效率很低。埋头苦读了一段时间后,我收效甚微,甚至想过要放弃。
实习老师似乎看出了什么,在一个课间,他对我说:“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你要相信,时光很长,你终将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拥抱独属于你的未来。”我两眼望着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那天以后,我经常想起实习老师的这句话。是啊,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我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我根据每个科目制订了详细的计划,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为了实现目标,我一一落实知识点,踏实上好每一堂课。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对我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我发现,我的成绩在慢慢进步。我终于明白,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费的。
越努力,越幸运
后来,我取得全区第四名的高考成绩,别人都感到很惊讶。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流下了多少汗水。
備战高考的过程,其实也是完善自己的过程。高中毕业后,我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我发现,那些光鲜的面孔与我的距离那么近,与我擦肩而过的是姚晨、陈坤等,那些我以前只能在荧幕上看到的人。这是北京电影学院,也是梦想的摇篮。我内心的梦想,要靠努力去实现。
未来只能靠自己去闯。我坚信,越努力,就越幸运。只有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才能到达理想中的地方。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她叫苏斯,1923年出生于美国。50岁之前,她的生活轨迹和一般女子毫无区别,在每个阶段按部就班波澜不惊。她的父亲是一位园艺工人,母亲身体不好,在家照顾几个孩子。苏斯很早就辍学了,打了几份工补贴家用。后来,她认识了马克,两个人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接下来,苏斯一次又一次扮演着妈妈的角色,并且把儿女抚养成人。
青春易老,不知不觉苏斯已经50岁了。儿女们都已长大,他们希望母亲能快乐地度过晚年,平时到公园里散散步、遛遛狗,约几个好友喝杯咖啡,或者坐在摇椅上晒晒太阳。但是苏斯并不想这样,她感觉自己并不老,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于是,苏斯开始重新选择生活方式,这让她的后半生熠熠生辉,精彩纷呈。
就在这一年,苏斯对时装产生了兴趣。她到服装店做了一名售货员,仔细观察流行的时装趋势,调查女士们的穿衣喜好。她还经常去观看时装秀表演,闭门在家研究相关资料。在家人的支持下,苏斯开了一家公司,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几年后,她的服装生意蒸蒸日上,她在服装行业声名远扬。海湾战争爆发了,苏斯已经63岁。她突然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参军。她不顾老公和儿女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经过重重筛选,严格训练,她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空军战士。在担任C-141运输机的机务长期间,她表现出色,成功完成补充给养任务。
人的心一老,什么都老了。但苏斯的心始终年轻。她珍惜当下的生活,有兴趣的事情就一定去做。虽然头发已经花白,脸颊也密布着皱纹,但她不想拄着拐棍老态龙钟。她要保持健美的身材,健康的身体,要像轻盈的燕子一样在生活中滑行。退役之后,苏斯的新生活又重新开始了。
70岁的时候,她喜欢上了音乐、荡秋千,还积极学习意大利语和法语。在此之前,她对音乐一窍不通,更别提受过什么训练。她请了音乐老师,每天来家上音乐课。还请了外文老师,教她别国的语言。她孜孜不倦地学习着,并且乐在其中。
在人们的印象中,荡秋千是一件悠闲惬意的事。而苏斯玩的秋千却是惊心动魄、危险万分。高空中,她仅用一根细绳系在腰间,倒挂着,从一个高杠荡到另一个高杠上。别人劝她别拿生命开玩笑,苏斯笑称,这样刺激的事情真酷。在荡秋千时,她突然来了灵感,作词作曲写了自己的第一首歌。在一次晚会上当她演唱自己的作品时,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一次失手,她从高空中摔下来。伤好后,她不得不远离了心爱的秋千。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她第一次走进瑜伽课堂,并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那一年,她85岁,却兴致勃勃地向身体发起挑战。每天都要一丝不苟地练习,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断她。做瑜伽的她活力四射,身体柔韧灵活,可以做各种高难度动作。双手撑地,身体悬空,与地面保持平行;可以单腿独立一个小时。她说,瑜伽是与自己的身体对话,并发现身体的巨大潜能。
就在92岁时,她又爱上了阿根廷探戈。对美和运动的热爱,使她爆发出惊人的舞蹈才能。她终于又找到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找到了自己最佳的才能生长点。视频中,跳着探戈的92岁的苏斯美若天仙,可谓大器晚成。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抱怨,已经晚了,不然的话我也能够成功。其实,这不过是懒惰的借口,对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你最喜欢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为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王亚红
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于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而书中所讲的摩西奶奶的人生经历就是对这几句话最好的解释。
摩西奶奶出生在美国纽约州格林威治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幼时曾读过几年书,从事女佣十五年。二十七岁,摩西奶奶遇到了雇农托马斯·萨蒙·摩西,并与其结婚。后重回纽约州,在离出生地不远处生活了将近三十年,开始刺绣。七十六岁,摩西奶奶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开始尝试绘画。她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但她非常热爱艺术,纯粹为了艺术而绘画,慢慢地,这成了她的一个小小的嗜好。她把自己的一些画作送去参加一些民间的展览会和交换商品活动,但画作并没有获奖。虽然是这样,但摩西奶奶并没有放弃绘画,而是坚持自己的爱好。八十岁,摩西奶奶在业余收藏家卡尔多的帮助下,在纽约州举办个人画展,引起轰动,风靡美国。余后,摩西奶奶一直坚持绘画,直到一百零一岁去世。
摩西奶奶用她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不要给自己借口,做想做的事儿,现在也不晚。当我们找到自己真正的爱好时,可能已经几十岁了,那时候可能你有腿脚行动不方便等一些因素,但只要你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为你打开成功之门,让你通往成功的道路。
“你最喜欢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正如书中的摩西奶奶76岁因关节炎放弃刺绣,才开始尝试绘画,在很多人看来,在76岁的古稀之年,已经是大半个身子入土的人,只需要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不需要折腾地去实现所谓的个人价值,但摩西奶奶坚信自己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是自己真正的天赋所在,她选择了绘画,并投入了极大的热忱,80岁的她在纽约举办了个人画展,引起轰动,风靡美国,90岁她的作品在美国及欧洲畅销,在101岁去世之时,她已被称为“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艺术家”。摩西奶奶的故事正应验了《哈佛凌晨四点半》中所言——信心可以产生热忱,而热忱可以征服世界。
可是反观现实,再看看我们自己,我们能否做到每天怀抱热忱工作?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不积极的处理手上的工作,整天抱着手机不停得翻看,或者随意浏览网页,每天昏昏沉沉,只是在领导的督促下被动完成一些工作;等到下班时,他们精神状态一下子就兴奋起来,第一时间收拾好办公桌,守候在打卡机旁,计划着接下来的美食与活动……这样一群人被称为“职场僵尸”。无法想象,如果一个企业充满着这样的“职场僵尸”该是怎样的噩梦。
其实职场不是温室,职场应如战场,既然我们选择在职场上一展抱负,我们就应该坚守在自己最擅长的战斗岗位,乐观积极地面对职场上的人与事,即使遇到挫折,即使通往成功之路崎岖不平,布满荆棘,我们也要将自己的热忱集中于自己的工作,不断地努力与突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所谓要成功,就先发疯。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的一生寿命有限,精力也有限,如果我们要掌握多种知识与技能,不能全靠自己亲历亲为地去探索和验证,即使再天才的人,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前人的积累与经验,如书中所提到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天才,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这些伟大的发明家和理论家,他们之所以比一般人有能力,有智慧,那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爱学习”,还如书中提到的一个名为尼古拉的电梯维修工,他通过每天晚饭前的一个小时的学习,慢慢地积累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发明了新型例子加速器,最终成长为一名科学家。从这些可以看出,不管我们拥有何种天赋,都需要通过学习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虽然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颜如玉只是别人的颜如玉,黄金屋也只是别人的黄金屋,当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时,并非我们已经成为了巨人,要想取得成功,我们不能躺在巨人筑造的安乐窝中,我们需要创新,推倒阻挡我们前行的那堵墙,坚持思想的独立,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开辟属于自己成功的道路,如书中所提到的达尔文的故事,小时候的达尔文就已拥有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无数的实例,他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其实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只有一个,前方有很多条路等着我们去探索。
其实工作亦如此,职场中的我们可以学习前人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绩,如站在巨人肩膀上战斗。但是我们脚下的巨人并不会前行,要跟上企业前进的脚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与创新。当我们需要开辟新的疆土时,则要打破已有的桎梏,从一个巨人的肩膀跳跃到另一个巨人的肩膀不断前行,直至我们前方已无巨人可以站立之时,那时的我们可能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巨人。
绘画从76岁开始
摩西奶奶,本名安娜·玛丽·罗伯森·摩西。1860年9月7日,她出生于美国纽约州一个小村庄里,她的父亲是一个贫苦的农夫。从12岁到27岁,她就在附近农场的一个富裕家庭里当女佣,直到她遇到了同样贫穷的雇农托马斯·萨蒙·摩西,并与其结婚。
1887年,夫妻俩听说重建期间的南部充满机会,于是在婚礼结束几小时后,两人就登上了去北卡罗来纳州的火车。在经过弗吉尼亚州的斯汤顿时,夫妻俩在那儿留宿了一晚,结果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们留了下来,承租下了当地一个农场。那时年轻的摩西并没有想到,她的一生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片土地。
此后多年,摩西奶奶的大半生像所有美国家庭主妇一样,擦地板、挤牛奶、装蔬菜罐头……整日忙碌于柴米油盐等日常琐事中。她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头奶牛,通过制售黄油来贴补家用。前前后后她与丈夫生了十个孩子,但只有五个活了下来。再后来,他们终于赚到了足够多的钱,买下了这片劳作了多年的农场。
1927年,摩西奶奶的丈夫托马斯去世了。安葬好丈夫,悲伤的摩西奶奶再次回到农场里。她并不是一个能闲得下来的人,尽管她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但她仍然坚持每天在农场里干活。多年以后,因画成名后的她开玩笑地对媒体说:“如果我没有开始绘画,我会去养鸡。”
1932年7月的一天,摩西奶奶在照顾患结核病的女儿安娜时,安娜给她看了一幅非常漂亮的刺绣画,并请求自己的母亲,能不能制作出一幅一模一样的?从此,摩西开始学习刺绣,并一直坚持到晚年。
76岁那年,摩西奶奶的关节炎复发了,双手很难再拿稳针,在她的妹妹建议下,她改用绘画替代,很快绘画就成了她的新嗜好。
摩西奶奶最早学画是从临摹柯里夫和艾夫斯的图片及明信片开始的。渐渐地,她觉得临摹受局限太多,于是便根据农场早期生活的回忆开始了她的自由创作。
摩西奶奶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回忆来作画,以明快的手法和明亮大胆的色彩来描绘童年时的乡村风景风俗。她的风景画能敏锐地捕捉到季节、天气和时间的细微差别,画作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和对过往的怀旧,更多描绘的是生活的平和、纯真、静谧、和谐与永恒。摩西奶奶特别喜欢以明快色彩画出平凡生活中那些欢乐的场面,比如农夫抱着干柴生火、铁匠钉马掌、小孩子们肚子贴地滑下雪坡等场景。摩西奶奶颇受欢迎的作品中有《捉感恩节火鸡》、《槭树园里的熬糖会》等。在她87岁时出版的自传里,她描述道:“把槭树汁熬成糖”,就是与家人们一起从槭树里提取出树汁,于是孩子们便有了“享受的机会”,将糖浆倒在雪白的盘子上,然后饱餐一顿。
作为爱好,摩西奶奶很快画出了她这辈子也用不完的画,她的女儿便把一些作品挂在一家杂货店的橱窗里展览。
摩西奶奶传奇
1938年复活节,纽约收藏家路易斯·卡尔多偶然经过这个镇子,在这家杂货店的橱窗里看到了摩西的画。慧眼识珠的卡尔多听说画家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后,他决定代理摩西奶奶的画作。他四处奔波于各大博物馆和画廊,向人们展示摩西奶奶的画。尽管有人觉得这些作品不错,但在听说了画家的年龄之后都失去了兴趣。
此时的摩西奶奶已是78岁高龄。她的寿命预期,让大多数经销商看不到投资收益,但是,卡尔多并没有放弃。1940年,卡尔多将目光放在了纽约圣艾蒂安画廊。
1940年10月,在圣艾蒂安画廊,摩西奶奶的个人画展终于得以有机会公开亮相。有媒体记者在报道时首次使用了“摩西奶奶”这个绰号。
而真正让摩西奶奶的绘画生涯一飞冲天的是在圣艾蒂安展览结束后不久,由纽约吉姆贝尔斯百货组织的“感恩节庆典”。大幅组画在吉姆贝尔斯被重新组装,而摩西奶奶也应邀来到纽约,并发表了公共演说。
摩西奶奶清新淳朴、充满大自然气息的画作,像旋风一样引起了巨大轰动,而她在纽约的演说更让她爆炸式地走红,只一夜之间,她就成为美国画坛上的重量级人物。
此后,摩西奶奶的画作成为艺术品市场的热卖点,她的绘画被大都会博物馆、白宫等地收藏。而摩西奶奶也成为新闻热点,丝毫不亚于当红明星,上百万张来自全国各地的问候卡纷至沓来,各地电台、电视台的采访让她进入千千万万美国家庭,众媒体乐此不疲地重复着摩西奶奶的传奇故事。
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给了公众前所未有的接触摩西奶奶和她的作品的机会。除巡回展览、书籍和贺卡外,人们还可以拥有海报、壁画、大小的复制品、瓷盘、窗帘布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而摩西奶奶色彩明快、质朴清新的画作,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轻松乐观的人生态度,受到了冷战时期满腹焦虑的人们的极大喜爱,给浮躁、孤独的人们带来了莫大的安慰。
1949年,摩西奶奶前往华盛顿,领取由杜鲁门总统颁发的女性全国新闻俱乐部奖;1952年,她的自传《摩西奶奶:我的生活的历史》正式出版;1953年,摩西奶奶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1960年,摩西奶奶登上《生活》杂志封面,《生活》杂志为摩西奶奶的100岁生日特别制作了封面故事。这个生日被时任纽约州州长的纳尔逊·洛克菲勒宣布为“摩西奶奶日”。
在摩西奶奶的百岁生日会上,她发表了自己的百岁感言:“今年我一百岁了,我不知道怎样的生活更美好,我能做的只是尽力接纳生活赋予我的,让每一个当下完好无损。人之一生,行之匆匆,回望过去,日子过得比想象的还要快。投身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时的专注与成就感,足以润色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琐碎日常生活带来的厌倦与枯燥,足以让你在家庭生活中不过分依赖,保留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人生并不容易,当年华渐长,色衰体弱,我的孩子们,我希望你们回顾一生,会因自己真切地活过而感到坦然,淡定从容地过好余生,直至面对死亡……”
1961年12月13日,摩西奶奶在纽约州逝世,终年101岁,留下了11个孙辈、31个曾孙辈。摩西奶奶的过世成为当时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媒体报道的头版新闻,全世界都因她的离去而沉浸在悲伤之中。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亲自为她写悼词:“摩西奶奶的逝世使得美国文化中少了一位深受爱戴的艺术家……全国人民都因她的逝世而悲痛。”摩西奶奶去世后,美国联邦邮政特地为她发行邮票作为纪念……
做你喜欢的事就对了
摩西奶奶成名之后,有一天,七岁的曾孙女抬头问摩西奶奶:“我可以像曾祖母一样开始绘画吗?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摩西奶奶将她拥入怀里,摩挲着她的头发,紧握着她的小手,注视着她,认真回答:“任何人都可以作画,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作画。如人人都可以说话一样,人人也都可以选择绘画这种认知及表达世界的方式,不喜欢绘画的人,可以选择写作、歌唱或是舞蹈等,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寻找到你心甘情愿为之付出时间与精力,愿意终生喜爱并坚持的事业。”
2001年,在华盛顿国立女性艺术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名为“摩西奶奶在20世纪”的画展,再次引起巨大反响。该展览除展出摩西奶奶的绘画作品外,还陈列了一些来自其他国家有关摩西奶奶的私人收藏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明信片,它是摩西奶奶1960年寄出的,收件人是一位名叫春水上行的日本人。
这张明信片是第一次公布于众,上面有摩西奶奶画的一座谷仓和她亲笔写的一段话: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原来,春水上行是札幌医学院的毕业生,但他酷爱文学,从小想当作家,所以在医院当外科大夫让他很无奈,他不知该否放弃这份令他厌倦却收入稳定的工作,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写作。于是他给耳闻已久的摩西奶奶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她的指点。
对于春水上行的信,摩西奶奶很感兴趣,因为过去的大多数来信,都是对她充满溢美之词或是向她索要绘画作品,这封信却是谦虚地向她请教人生问题。虽然当时她已经100岁了,还是立即以明信片的方式做了回复。
而这张明信片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春水上行真的在摩西奶奶的鼓励下踏上了写作之路——他便是后来大名鼎鼎名扬世界,拥有《失落园》、《光与影》、《遥远的落日》等50部长篇小说及其他作品的日本作家渡边淳一。
摩西奶奶一生虽未接受过正规艺术训练,但对美的热爱使她爆发了惊人的创作力,二十多年来共创作1600余幅作品,在全世界范围举办画展数十次。半个世纪以来,她的画作穿越了国界,感动的力量从美国蔓延到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丹麦、意大利、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全球数十个国家,给无数人带来最纯净的心灵启迪,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一致欢迎,呈现出一道美丽的世界文化景观。
摩西奶奶的传奇人生就像一条大河,奔流不息,波澜壮阔。她的大器晚成告诉我们:大胆地去做你喜欢的事吧,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坚持,一定会创造出属于你的人生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