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记录(精选7篇)
每一次征程,需要我们的未雨绸缪,让征途有备无患,让任务更加圆满。
每个志愿者被选定以后均在9月中旬提前买好了意外保险,并初步了解项目流程,学习志愿者要求章程。10月1日上午10点抵达新北川体育中心签定志愿书,参与培训。中国心志愿者团队副领队xx强调了我们的工作内容是对xxxx下半年即将资助的贫困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访,了解其家庭生活状况,初步评估资助标准,为贫困家庭的寒门学子带去心灵问候和预期资助。来自山东的中国心品质助学项目负责专员格格姐带领志愿者们学习了志愿者家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继而划分了小队,下发家访助学任务。
每一个生命,考验一份坚韧,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
10月1日下午,我们的车队从新北川挺进老北川,望着窗外县城一线的震后遗址,满目疮痍的建筑物,巨大的白底黑字的标语条幅,映入眼帘,揽入心间。顿时便觉得心头隐隐作痛,不由自主地泪眼模糊。三年前,我能做的抗震救灾工作仅仅是在遥远的家乡组织募捐善款,而现在,我与这些屏幕上出现过的场景檫肩而过着。车队经过堰塞湖外围,陡峭的盘山公路,终于到达由山东援建的漩平乡,小分队在漩坪停留一晚,完成了分小组,策划路线等重要筹备工作。
每一次使命,需要坚持无法坚持的坚持,把那些不是路的路,走成一条路。
10月2日一早,小分队再次分为两人一组,分别挺进各个村组完成当日指定的任务。老北川乡镇村落的路况艰险,左边是山,右边是悬崖,步履维艰,山高路窄,笔直而下,碎石零零,时而要横跨泥石流遗址…走在那些不是路的路上,想着受资助的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微笑,我再次读懂着不抛弃不放弃的长相守,坚持着那些无法坚持的坚持。今日任务已完成,转移至白伲休整,次日首站梓潼村。
每一份人生,承载万千风雨,道路越泥泞,脚印便会越清晰。你可以说那是绝境,也可以说那是仙境,因为你可以让自己绝处逢生。
10月3日的雨时下时停,山高路难行,高山反应让我本能地有些缺氧,背包里准备的食物将尽,这里又是拿着钱买不到东西,湿冷的环境导致我发烧感冒以及关节炎复发,膝关节积水,此时此刻是饥寒交迫,疼痛难忍。也许是多年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磨砺了我比其他志愿者多几分的淡定与隐韧。于是我把干粮分给了同伴吃完,便捡拾了一些野栗子,野猕猴桃充饥,接山泉水就着吃下随身携带的药。强忍疼痛,经过两小时艰难跋涉,从梓潼村到达目的地丛林村,看到山顶已是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屋外有黄牛闲适地吃草,村民在家中烤火,这一程着实地挑战了我的身体极限,不管怎样挺过来便是强者。正如熊宝妈妈说的,有些事看起来再艰难,感觉压得你喘不过气,你若是仍能扛过来,这就是成长。
每一段青春,理应永不言弃,马不停蹄,向上向阳,便是风和日丽。
昨晚下了一整夜的雨,抬头便可看见山腰上蓝的天,白的云。这是来北川的第四天,10月4日,风和日丽的天气。和队友们吃完羌饼豆浆面条,便踏上了通往江油的行程。一路上阳光倾泻,洒满稚气青涩的双颊,兴许是阳光可以让人忘记所有的疲惫与疼痛,兴许是觉得还有下一站的孩子们需要自己,突然觉得自己有了超人般的潜质。这样的一种青春,我想在心里叫它永不言弃,马不停蹄。如果它可以被传递,我相信,看文字的你,此时多多少少也将有所共鸣。
有些路当你走完再回首的时刻,好的与不好的,都将是我们的所得。
一、志愿服务活动的功能
(一)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的各种志愿活动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各种组织之间相互帮助的机会, 降低陌生人社会中的疏远感, 拉近彼此距离, 加强交往关怀, 促进社会和谐。
(二) 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取决于整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关心。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活动, 如宣传美化环境、整治交通秩序、应急救助他人等活动, 共同促进社会互帮互助, 从而维护市场秩序、践行文明礼仪、提高行业服务、改善城市环境。志愿活动是社会的一种关怀, 志愿者在带给社会关怀的同时也传递了关爱同情, 传播了知识文明。
(三) 激励志愿者的自我提升
在各类志愿活动中, 志愿者们通过服务他人、贡献社会, 发挥其志愿服务的价值, 同时接受教育, 增长知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当前,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活动中最活跃的全体, 也是主力军。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 进一步锻炼和培养了如一张白纸的大学生群体, 激励其自我提升, 适应社会发展, 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当前志愿服务活动的突出问题
近些年,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其一, 志愿服务活动行政化干预过度, 志愿活动欠缺活力。某些志愿服务过于形式主义, 主要是配合行政任务, 必须服从上级指令, 集中安排, 不体察学生呼声, 欠缺群众资源力量, 缺乏活力, 导致学生们被动参与, 积极性不强。
其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保障机制。大学生群体力量单薄, 参与志愿服务自身没有物质保障, 缺乏活动顺利开展的相应补助, 例如一瓶水、一盒饭这样简单的支持供给。志愿服务是传播文明, 不是廉价劳动力。有些志愿活动甚至需要社会的总结和评价、激励和褒奖,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 达到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
其三, 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统一学习培训。志愿者来自于不同专业, 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而且大学生志愿者社会经验不足, 只能从事大众性、简单的工作, 导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顺利, 影响服务效果。
三、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途径
(一) 完善运行机制, 建立柔性管理
谈及志愿服务活动的柔性管理, 香港是志愿服务工作的典范。香港非常重视义工发展, 政府对自己的职责认定也十分清晰, 就是宣传和推广, 而非直接干预, 政府做统筹, 学校等非政府组织具体执行, 从而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可见, 完善志愿服务活动需以人为中心, 采用非强制性方式, 柔性管理。
(二) 加强舆论宣传, 调动社会力量
志愿服务归根到底是一项社会性事业, 其广泛开展离不开舆论宣传。青年学生充满生机活力, 有利于感染调动社会力量。志愿服务开始之前应该根据活动计划和安排, 在不同阶段侧重不同主题的设计, 确立相应的宣传方案, 突出典型表彰, 加强舆论宣传, 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的舆论氛围, 动员全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 加强志愿者自身建设, 提升活动水平
要切实保证志愿者服务质量。志愿者应加强自身建设, 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成立志愿者管理服务中心, 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制度, 甚至可以成立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 明确方向, 提升活动水平。
(四) 完善激励机制, 健全保障体系
激励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块, 建立表彰机制, 通过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 激发志愿者参与热情。同时, 完善志愿者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 保障和规定志愿者在志愿活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余蓝.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文化趋向分析与德育功能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6) .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形式
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1993年,共青团中央开始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已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主力军,他们为中国志愿者行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普遍形式
1.社区建设志愿服务活动
社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的重要途径。社区建设志愿服务则是一项重要而长远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建设志愿服务活动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配合、协助社区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等方面的社区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陶冶居民的文化情操。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社区群众性的特点,帮助居民美化社区环境,增强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不断改善社区的环境卫生。因此,社区建设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志愿者最简单可行的一种志愿服务活动形式。
2.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环境保护是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所采取的行动。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即通过对城市或社区、公园以及景区的绿化植被进行定期维护,倡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护环境。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对现有的城市或社区、公园以及景区的绿化植被进行力所能及的维护,并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保护环境的措施。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绿色行动,是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的一种实践。
3.扶贫开发志愿服务活动
扶贫开发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扶贫开发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生自愿、无偿地参加扶贫开发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国家支持的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志愿服务。大学生到国家规定的贫困地区进行一定时间的支教等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扶贫开发志愿服务活动可促进国家的扶贫工作进展,一定程度上带动贫困地区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同时也能帮助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扶贫开发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志愿者实现人生价值、丰富人生阅历、富有挑战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新型形式
1.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举办大型赛会的种类和次数越来越多。这些赛会的举行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虽然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与临时性,但是这项志愿服务活动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形式。
志愿者通过选拔,提供自己的劳动、技术和时间,无私参与,完成既定的任务而不接受报酬,在传播奉献精神的同时,不但为赛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还降低了赛会的举办成本。可见,志愿者对大型赛会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它已成为大学生志愿者的新型志愿活动形式。
2.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
近些年来,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国家的进步和人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已会成为一种常规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投入到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特殊形态,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发展的不确定性、危害的严重性和公共性、时间的紧迫性以及采取特殊措施的必要性等特点,这不仅要求志愿者具有专业的救援知识,还要遵循就地就便、专业高效、统一有序的原则。否则不仅发挥不了志愿服务的作用,甚至还会导致救援现场更加混乱、“帮倒忙”的现象。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临时性、突发性的志愿活动形式。
3.援外志愿服务活动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趋势,援外志愿服务也逐渐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援外志愿者是指利用国家对外援助资金,由专门机构选派到发展中国家,直接为发展中国家当地人民服务的青年志愿人员。因为援外志愿者到其他国家以志愿者身份工作,代表的不仅仅是志愿者本人,还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象,所以要求志愿者的素质要非常高。而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志愿者,这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遇和挑战。
除此之外,随着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形式会越来越丰富,涉及的方面也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吴迪.我国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莫于川,肖竹.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度解析与案例指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一、暑假义教工作总结
(一)存在问题
※准备较迟,时间匆忙;前期准备不够;专业性、效率有待提高 ※联系学校有较多困难(涉及安全、经费、距离问题)※北校招人时间与考试月冲突
※宣传力度需加强,摆摊时提供的信息不足,缺乏详细书面资料 ※志愿者在出发前互动不足,联系不紧密
※队伍形成后,关于分工、流程、责任确认的书面材料没有及时准备 ※志愿者中途退出
(二)改进
1.成立义教筹备组
※关注灯塔计划,与同类优秀组织交流经验,学习课程设计 ※负责志愿者培训
※提前筹备义教事项(初定下学期初),早些联系学校并确定可行性 ※与之前的学校保持联系;与学生保持联系;做好后期跟踪服务 ※考虑比赛事宜 2.设计电子宣传册
3.注册协会专用网盘,汇集各类资料
二、圣诞节活动 1.爱心包裹快递
※包裹内容包括:公仔一份,合照(过塑)一张,老师给学生的信件;用于学生反馈的信封、信纸、邮票(×2); ※工作分配 名单汇总:
写策划书(11号)
买公仔、信封等(14号)
清水青山歌我林,明月风景乐吾行,8月21日上午,我们桓台的志愿者们踏着清晨的阳光,在团县委领导陈琛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少海公园。开始了以环保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
9时许,志愿者们在少海公园门口集合,备好垃圾袋、小铲子等,开始了环保之行,志愿者们一边踏着阶梯,一边小心翼翼的将散落在路边的垃圾拾进垃圾袋中,直至公园山顶,虽然每个人脸上都淌着汗珠,但大家的兴致依然很高,一路欢歌笑语。
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我们的小小少年志愿者,他们不怕脏,不怕累,沿途遇到饮料瓶、垃圾袋等就随手捡起来。真应了那句‘我奉献,我存在’。我都觉得该向这些孩子们致敬!有句话说得好,叫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今我们这些学生们能脚踏实地,从身边小事做起,正是雄华大指的具体表现。
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了1.78亿, 老年群体的“未富先老”、“空巢老人”甚至“空心老人”的出现, 暴露了当下养老服务价高质低的现实问题。而现有的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活动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服务对多元化、花费低廉的需求。但事前需求信息不对称、事中反应时间过长、事后跟踪评价困难始终阻碍着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养老信息化的研究, 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如阎青春提出通过现代通信信息技术构建起社区信息服务网络和为老服务平台, “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1];吴诺分析了都市社区居家养老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实施策略[2]。另一方面, 不少学者也对老年服务和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线下对接机制进行了有效探究。本文针对为老服务和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双向匹配进行了信息化尝试, 提出新的业务流程, 并阐述了两者对接的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事前预约、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服务信息档案, 旨在健全与为老服务接轨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机制。
二、方案描述
2.1整体思路。
本文提出改善为老服务与大学生志愿活动对接模式的整体思路如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收集录入为老服务需求及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现有活动信息后, 老年人或其代理人可通过互联网查询筛选所需服务的基本信息, 大学生志愿者可及时更新所愿提供的服务信息和其他要求, 在至少一方请求匹配且系统匹配成功和短信确认后, 双方进入下一环节即线下联络, 活动完成后, 进行双方互评。本系统的优势在于提供老年人和大学生志愿者更广泛的选择, 并对双方的每一次活动信息如服务时间、类型、地点等进行记录, 旨在进行跟踪评价, 促使形成持续的良性循环。
2.2人员组织框架。
由于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为老服务是一种公益性质的活动, 程序繁杂度较低, 故采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组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由本系统及其管理员组成, 负责信息的正常流动及有效对接;第二层的组成结构为老年人代理人如社区居委会、各高校的志愿者协会负责人, 主要起到桥梁作用, 根据第一层提供的服务匹配信息, 相互沟通协调, 确定服务的各方面内容与形式, 确保第三层能够服务顺利进行;第三层是整个系统的基石部分, 包含老年人与大学生, 主要内容为根据事前协商举办为老服务活动。
2.3线下活动流程。
为老志愿活动倾向于“多对一”模式, 内容主要包括初期的与区内组织合作, 以基础服务为主;中期拓展服务范围, 趋于专业, 以项目形式运行;后期鼓励大学生参与为老服务管理工作, 提供培训服务, 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为老服务中[3]。
老年人或其代理人通过线上联络大学生志愿者负责人后, 志愿者负责人将现有资源包括志愿者协会、大学生社团等进行整合, 组成社区志愿者团队, 安排条件合适的志愿者进行服务, 服务后回到线上进行双方互评。其流程如图1所示。
2.4线上业务流程。
本系统对于老年用户或其代理人线上流程分为如下步骤, 如图2所示。
1.针对老年人或其代理人采用有效证件一次注册、永久有效的服务模式;2.注册完成后, 可搜索、筛选需求服务或直接选中服务要求;3.提交服务申请后, 系统会对两者信息进行匹配, 因可能存在两者对服务要求如地点不同而不成功等原因导致匹配失败, 此举旨在节约时间, 提高匹配效率;4.匹配成功后, 双方进行协商, 协商成功在线确认后, 邮件通知双方服务的基本信息如时间、地点、禁忌事项、可能所需工具、友情提醒等, 并在系统中改变两者状态, 禁止其他人再对该志愿者 (或负责人) 提出申请, 但可进行预约;5.转入线下活动, 双方确认服务完成, 最后进行双方互评。
三、系统框架
整个系统框架, 由表入里分为外层的信息展现层, 中层的业务逻辑层, 基础的数据库层, 如图3所示。
3.1信息展现层。
网上服务平台:用户可在线浏览、搜索、筛选服务, 了解服务提供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志愿者所属大学、地址、时间要求、特色服务类型、历史评价等。服务完成后, 进行评价, 针对服务内容、态度等给出个人评价, 并提出建议。
短信邮件平台:一旦系统匹配成功, 短信发送服务基本信息包括双方基本信息和系统确认的服务信息, 并提示用户进行协商, 双方初步确认同意后回复系统短信, 完成线上预约转入线下联络。
3.2业务逻辑层。
该层包括用户信息管理、服务信息查询管理、服务匹配、服务确认、评价管理五方面。 (1) 用户信息管理:录入、更新用户基础信息, 老年用户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地址、身体状况、子女基本信息、喜好、禁忌事项等, 大学生志愿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所属学校学院、专业班级、特长、服务类型、合适时间等; (2) 服务信息查询管理:记录用户检索、查看、成功匹配的服务及其类型、特点, 在此基础上用户再次查询时会推荐符合过往需求的服务, 或提炼高频词放在查询栏下, 可直接点击进行查询; (3) 服务匹配:用户选择服务后, 系统进行信息匹配, 主要检查关键信息项如双方对时间、地点、服务类型等的硬性要求是否合适, 匹配成功, 即转入线下确认, 若不成功, 重新选择; (4) 服务确认:匹配成功后, 发送服务信息短信等待双方确认, 双方协商后回复系统短信即可完成确认流程; (5) 评价管理:服务结束后, 双方进行互评, 评价包括服务质量、积极 (或配合) 度, 互评结果作为双方公开信息供后来用户参考。
3.3数据库。
本系统包括三类数据库, 一是记录老年人信息的数据库, 二是记录大学生志愿者团体或组织信息的数据库, 三是记录服务信息的数据库, 前两个由用户注册时填写并时时更新, 第三个根据前两个提供的服务信息以及所实际查询的服务信息数据、线下成功举办的服务活动组成。
四、关键技术
本系统运行核心为信息匹配和邮件发送技术, 以此为基础来实现老年人需求信息与志愿者服务信息的有效对接。
信息匹配技术主要运用了机械切词的方法, 主要指将一个汉字序列切分成一个一个单独的词, 达到电脑自动识别语句含义的效果。在本技术中, 机械切词主要应用在老年人“输入关键字匹配”方面, 将老年人输入的关键字切成一个个的词汇, 然后将这些词汇逐个与服务信息数据库中记录的高频词表相互比较, 符合要求的词汇将建立索引, 最后利用索引结构进行搜索, 将搜索结果展示在系统页面, 以供用户选择。
邮件发送技术是为快速方便收集到同一服务区域老年人的集体需求信息, 并及时发送给社区服务团队提交系统, 旨在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快速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使养老服务节约社会资源和具有可管可控性。邮件发送主要通过Java Mail接口技术实现邮件发送与接收的功能, 遵循邮件接收的POP3协议, 邮件发送的SMTP协议。
五、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信息化的现存情况后, 提出信息化解决方案和建立“为老服务与大学生志愿活动双向匹配系统”完善志愿服务机制, 使为老服务内容和老年人实际需求接轨, 扩展选择范围, 缩短志愿组织反应时间等, 帮助老年人享受更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阎青春.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N].经济日报, 2011, 8, 25 (6) .
[2]吴诺.都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信息化系统构建[A].价值工程, 2012, (13) :179-180.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
参加志愿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锻炼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服务能力,同时也能传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为了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号召更多大学生步入志愿者的行列,故选择HY大学为例做此调查。
调查显示,我国志愿者人数超一亿,青年志愿者占其中百分之三十以上。HY大学现有共青团委员会和青翼子等志愿者组织,青翼子“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志愿支教活动已开展了三季,每年的迎新生志愿活动也是由青翼子组织包揽,据不完全统计,HY大学每个班级由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参加过或正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也参加过为数不多的几次志愿活动,比如:去敬老院关爱老人、为留守儿童送爱心、迎新生志愿活动,等等。在这些志愿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志愿者的魅力与骄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一件多么令人满足令人骄傲的事。我希望有更多人加入这个队伍,我们一点小小的帮助也许会为自已、为他人、为社会带来料想不到的成就。我们选择了走访、查阅网站、短信和问卷等调查方式。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情况
1.志愿服务和队伍发展前景良好。自HY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就重视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着良好的志愿服务传统,仅最近这两年,据不完全统计,开展的有一定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就达十次以上,比如:敬老院关爱老人活动、留守儿童送爱心活动、已经开办了三季的“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自愿支教活动、在如皋的“春运温暖行动”、一年一次的迎新生志愿活动、运动会志愿服务活动,等等。HY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荣获了“第一批淮安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有过半的学生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未参与过的同学也有这方面的意向。
2.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丰富,但活动领域过于狭窄。大学生一般都是在社区、敬老院、疗养院、留守学校等地方为孤、老、寡、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志愿服务,而支教、大型会展、市运动会等需要专业知识的志愿服务活动较少。
3.大学生对于参加志愿活动缺乏较强的主动性。调查结果显示:83%的同学参加志愿活动是经由同学、朋友、老师、学校介绍或组织的,只有17%的人是自主了解并积极参与的人。
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中有些活动太过于表面化,调查问卷中有20%左右的人这么认为。比如,去敬老院关爱老人活动,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大概有50多人,学校承包了大巴,社区承担了老年人营养品以及这次活动主题之一的包饺子的材料费用。到了敬老院分配了任务,有人打扫卫生,有人包饺子,还有人协助师傅给老人理发。敬老院卫生每天有工作人员负责,根本不需要我们动手。包饺子没有几个会,还是靠煮饭阿姨。在给老人洗头过程中语言不通无法表达意思,有些老人会抗拒,陪老人聊天也是。这样的活动太过程序化。
2.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个人学习安排与活动有冲突。有很多大一的同学还没有从高中的学习安排的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大学自主时间较多,他们不懂得合理安排,空余时间大多都是在学习,认为参加集体活动或者志愿活动是在浪费时间。利用自主时间学习,是好事,但认为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是浪费时间,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学习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社会也是一种学习,两者并不矛盾。
3.对于需要志愿者花钱的志愿服务活动比较抗拒。一般小型志愿活动都是有组织单位承担一些相关费用,但有些非组织的志愿活动可能需要志愿者个人花费一些钱,比如Y大学的“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自愿支教活动,去云南的来回路费以及住宿伙食都需要个人解决,不是所有家庭都可以承担的,就算有这方面的意愿也实在是无能为力。
4.有很多人认为参加志愿活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自己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没有任何的回报。这种认识与志愿服务的宗旨是相违背的,没有理解志愿服务的精神。
5.学校宣传不给力,一般学校有什么活动都是公布在学校教务网上面的,但是绝大多数同学是不会关注教务网上面的信息的。
三、解决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问题的建议及措施
1.提高对志愿服务意义的认识。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让社会对大学生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帮助别人也可以让大学生体会自身的价值。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阅历,增加大学生的见识,大学生活中不只有学习,适当参加活动对大学生身心都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大学生需要学习合理安排业余时间。
2.提高志愿服务的自觉意识。大学生对于学校官方、教师个人的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志愿服务信息要自觉关注。有这方面意愿的时候要主动联系任课老师或者辅导员进行咨询。
3.学校要重视志愿服务,强化管理意识。学校在宣传方便可以深入一点,可以像四六级考试通知那样通知到各班班长,也可以选择像QQ、微信等在学生中比较受欢迎的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对志愿服务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在调查中发现,8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有餐饮津贴、证书等方面的鼓励,以肯定大学生的活动。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对志愿服务者提出一些要求,并就一些相关技能和知识开展培训。
四、余论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不应该是一个评论者、一个旁观者,而应该是一个参与者。参与志愿活动是出于对服务对象及其群体的关心,可以帮助不幸或有困难的人,可以了解更多社会上的人和事,增加社会经历,体现自身价值。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记录】推荐阅读:
大学生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的方案05-28
大学生党员志愿活动11-27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策划方案09-30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心得体会06-02
关于大学生对参与志愿者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12-12
大学生科研指导记录10-21
大学生心理访谈记录11-01
小学生个案服务记录表10-14
和大学生座谈会记录范文09-2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总结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