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学会“辨”作文

2024-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我们学会“辨”作文(共11篇)

让我们学会“辨”作文 篇1

能屈能伸是先生您躬亲传授于后人的,您曾经不屈于胯下之辱;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先生一世所依从的,您曾经报漂母千金;忠君重恩是先生您不愿背弃的,您曾经不因富贵王权而背叛刘邦。宏图大志不因小屈而移表现出您不拘小节的英雄气概,“背水一战”、“声东击西”昭示出你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扶邦除项显示出您卓绝的眼光。但您从来不曾想过功高盖主,也不曾想过哪怕是残缺的优势也会让人妒怨啊,锋芒毕露D一生休矣……

有人说您因不听谋士蒯通的“三足分立”之论而导致梦断长乐宫,但汉高祖夜筑高台,将兵提将。饮泉当思源,知遇不能忘,您选择了忠君,赞!

有人说您后不该违背初衷,“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但高祖猜忌不反则没(mo),两厢难啊!

那您的错在哪呢,想必您泉下也在深省吧,错就错在您无与伦比却不懂遮掩,错就错在您才智卓绝却不会谦虚,错就错在您一世汉马却不知称臣之礼啊!

“生死一知己”,您与萧何曾是羡煞旁人的知己,“萧何月下追韩信”,他将您引向光华,您也不负其忘,“临晋设疑,夏阳偷渡”,令人折服,“堵水筑坝,诱敌深入”令人敬佩,但您却不以为意的.乐于大肆崭露风华,您反叛之心一曝,吕萧连手,你便被诱入死亡的圈套,让其他人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口舌。

先生啊,一树因枝之虬曲中空、焚烧起烟而免于身首异处,勾践因卧薪尝胆自贬身价而换得三千越甲之势;在您以后刘彻也因六年明察暗访深体民情与文帝共成就了文景之治。后司马先生将你的事迹载入史册,他对您评价道假如先生您能够学点谦虚退让的处世之道不伐己功,不矜己能,那么,他对汉家的功勋就可以跟周公、召公、太公等人相比,他的后代也可以享祭不绝。是啊,韬光养晦换取栖息之所,展露锋芒带来无限杀机啊。“韩信点兵D多多益善”这个不经意却断送了您的一生啊,世人武部感叹英才早逝啊!

让我们学会“辨”作文 篇2

教师不能放弃作文训练, 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以外, 全身心地扑在了批改作文上。认真的教师还会做好批改后的工作:找出几篇写得相对不错的习作做范文, 让其他学生学习, 或者想尽方法找来优秀作文让他们模仿, 结果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 无病呻吟, 完全失去了自我的个性;较差的作文要求重写, 然后面批面改, 结果吃力不讨好, 越加强学生越反感、越怕, 这几乎成了写作教学中一个很难摆脱的痼疾, 其结果只能是让老师更为迷茫。

我也曾经这样迷茫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阅读到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的一段话, 使我豁然开朗, 受益匪浅。

魏书生说27年以前, 他刚到中学, 教两个班。一个班是全年级选拔的优生, 另一班却都是不太听话学习比较差的, 有的好打架, 53名全是男生。

“同学们哪, 咱们得学写作文啦!”“我们不会作文!”“不会作文才要学嘛。”“学也不会!”“老师慢慢教。”“慢慢教也不会!”“老师先领着大家认识社会, 体验生活。”

他领着学生去扫墓, 回来学生说“老师, 挺受感动的。”“把感动写出来就是好文章。”“老师, 不就写不出来吗, 能写出来还说什么呢?”“那样吧, 我把我写的文章慢慢地读给大家听, 大家写下来, 就算好文章, 行吗?”“老师, 我们有的字不会写。”“哪个字儿不会写就用汉语拼音来代替, 还不行吗?”“我们不会汉语拼音!”“对不起老师忽视了这点, 那怎么办呢?这样吧, 哪个字不会就画圈儿吧。”哪个学生好意思说, 老师, 我不会画圈儿啊。于是呢, 咱就是给人家服务的, 不管人家水平多低, 你就得讲究:一, 别难为人家, 第二呢, 帮着人家一步一步朝前挪。这才是一个服务者的样子, 才容易在行动中改变学生。

学生终于写完了他的第一篇作文, 然后再教会大家查字典, 把圈儿变回汉字。

这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他把自己在定位为一个和蔼可亲的服务者, 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板着脸的所谓的“严师”。我深刻地感悟到他的平常心, 领悟到他的快乐人生, 更让我叹服的是他的简单而耐心的慢作文教育艺术———“帮着人家一步一步朝前挪”。

这种慢作文教学实践, 是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 “慢工出细活”, 而不是急功近利, 拔苗助长, 让学生“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其实越是急躁, 离我们的目标就越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欲速则不达”, 都是古人智慧的劝诫, 作为一个当代教育工作者, 我们更应该遵循这种科学规律。

我从事的是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工作, 所教的学生整体水平不太高, 有的来自山区, 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是外地农民工的孩子, 写作功底也都比较薄弱。

针对现状, 我开始尝试放慢步子, 尤其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慢作文教学实践。

一、积累语言, 学以致用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外衣, 是文学第一要素。”要想写好作文, 首先要从基本的语言积累入手, 不能急于求成。

“新课标”中将学生的写作定名为“习作”, 就意味着这是学生在学习写作。因此, 尤其是在习作起步阶段, 应从写话入手, 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不要给予太多的束缚, 不要只重形式与技能, 而是首先要让他们想写、爱写。

初一新生进班伊始, 我就先让他们写一篇作文, 摸摸底, 结果发现他们的通病是用语贫乏, 表达不畅, 陈词滥调, 缺乏生动感。其实, 他们在小学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抄写、默写许多新词语, 甚至要求背诵整篇课文, 应该说这些积累可以使写作语言更丰富, 更生动, 可为什么他们在作文中用来用去都是那几个词?究其原因, 我发现是他们没有在作文中使用新词语的习惯, 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就是让学在实际中运用。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 学以致用的思想却没有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所教的内容, 一旦回归到生活中, 学生就不知如何操作。就像上面分析的那样:积累的语言, 他们却不能有意识地在学习生活中运用。

认真思考了他们在学习中不能运用语言的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是观念错误。有些学生积累词语、名言佳句、语文知识等, 只会用于答题做试卷, 没有考虑和尝试过把它们用到语言表达交流的实际中去, 造成学用脱节。

其次是积累不够, 一部分农村的学生, 从小没有阅读习惯, 积累自然就有限, 而光靠上课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古人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阅读很多, 词汇就丰富, 同一个词语经常看到, 自然烂熟于心, 那么运用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 运用自如。

再次是习惯不好。有些学生阅读时没有作批注、摘记等习惯, 写作文时懒得动脑筋, 想起什么词写什么, 第一个想起的词往往是最熟悉的, 时间长了, 就没有运用其他词的习惯了, 用语贫乏, 陈词滥调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知道学以致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首先要培养他们积累并运用语言的意识, 从一词一句开始, 循序渐进。一句话写不好, 如何写一段话, 一篇文章?

首先每学一篇新课文, 我都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我把它称为一句话作文, 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仅有一个句子的特定语境里, 选用与之适应的最贴切的词语, 只要运用恰当通顺就可以。

一段时间后, 我告诉他们, 学了会运用还不够, 还要用得好, 每个词语都是有生命的, 你们要运用得好, 它们才是活的。只有用心琢磨使语句精美生动, 这样才能收获语言的芬芳。

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后, 我开始让他们连词组句成段, 然后成文, 字数逐渐由五十个递增到几百, 这种慢慢推进的方法, 让学生的作文语言日渐丰富生动。如此历练, 必能日进有功, 力透纸背。不但培养了积累的习惯, 而且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真是相得益彰。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将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形式。

二、创办文集, 发现亮点

曾记得一位语文专家对作文有这样精辟的论述:“总而言之, 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 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 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 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太阳”、“月亮”、“星星”、“萤火虫”指什么?其实就是“亮点”。也就是说, 作文应该带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情震撼力”。

而亮点必须从一词一句开始慢慢训练, 学生的付出一定要让他们得到回报, 为此我在班级创办了文集, 来发现他们的亮点,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初一刚开始的文集我命名为“萤火虫”, 前面讲过学以致用, 即让他们先积累词语来造句, 然后我把他们积累并创作的精美的词句登上文集, 署上名字, 粘贴在班级的文学园地上。学生很高兴, 有了成就感, 慢慢喜欢上了造句。

其后我让学生连词成段, 也就是小作文, 文集更名为“星月集”。等到他们越写越好的时候, 我引导他们开始写大作文, 这时把文集更名为“逐日集”, 希望他们像夸父一样去追逐“太阳”, 写出好作文。

另外我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本子, 创办个人文集, 自己命名, 上面有摘记, 也要有自己的创作, 一句话, 一段话, 一篇文章都可以, 一个月左右在班级展示一次, 结果很不错, 图文并茂, 文集的名字也很丰富。更重要的是有些学生已经懂得将语言与生活联系起来。

语言一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 它就可以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诗意和人文色彩, 也会提高语文水平。可是在生活中, 许多学生往往偶遇触机, 顿有所悟, 眼前似觉一亮, 但许多人却不能及时捕捉, 致使这一瞬的灵感如迸发的火花, 稍纵即逝。因此, 让他们在文集中及时记录下这种灵感, 是大有裨益的。

慢慢地积累, 积极地鼓励, 使他们不再谈文色变了, 学生作文的亮点越来越多, 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看来只有发现了学生的“亮点”, 才能培养作文的“亮点”。

三、专题讲座, 有的放矢

有了语言的积累, 写作的兴趣, 就像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我趁热打铁, 为他们开设了两周一次的作文专题讲座。根据他们作文存在的问题, 每一次的专题都不同, 比如“我手写我心———真情实感”;“横看成岭侧成峰———多角度立意”;“众里寻他千百度———巧妙选材”等等。

专题讲座是分阶段教授写作知识, 有一些教师认为中小学写作教学不需要教写作知识, 因为好多大作家也说不出什么写作知识, 但不是写出好作品来了吗?其实这个问题要辩证分析, 有的人感觉到自己是有天赋的, 是率性的, 是不靠写作知识的, 但实际上只不过是因为他博览群书, 潜移默化地借鉴了他人的写作经验, 逐渐熟谙“规范”, 熟练到“感觉不到”有束缚的存在。对中小学生来说, 他们还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 他们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这个过程。正是中小学要教的, 而其起点, 恐怕就是写作知识。

现在, 一些中小学甚至取消了写作课, 以“日记”、“周记”代替系统的写作教学, 认为这样就不会束缚学生的写作欲望, 更能让他们率性表达。其实这是个误区, 必要的写作知识有助于学生写作的发展, 而这与学生的率性表达并不矛盾。我坚持举办作文专题讲座, 循序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 学生们对写作的驾驭能力越来越强。

就这样, 初中三年来, 学生们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 而这一切主要得益于这种慢作文教学实践, 它不但让学生的作文更上一层楼, 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慢慢地我发现语文课上常常有同学妙语连珠地表达, 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了, 语言也越来越生动了。

作文需要慢慢教, “如春之禾苗, 日不见所长, 日有所长。” (陶渊明语) 孩子的写作水平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我们的作文教学本应遵循教学规律, 这样操作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可激发兴趣而又有思想深度, 起点低而又能可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投身于一种“慢生活”的潮流, 来品味生活的美好过程。而我们的教育是否也要这样, 当学生们的空间被一张张试卷, 一次次辅导, 一个个培训挤压得无法呼吸的时候, 他们怎能不厌学?我们的家长和老师, 是否要换一种思维, 正如魏书生老师一样, 以一个服务者的心态, 慢慢地“帮着人家一步一步朝前挪”。让我们在教育的路上学会等待。

让我们学会赞美 篇3

今天,在国旗下我想和大家谈谈关于“赞美”的话题。

马克·吐温曾经夸张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赞美是对对方优良品质、出色能力和良好行为的一种肯定;赞美不仅是语言的钻石,也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体现;赞美是我们乐观面对生活所不可或缺的,是我们自强、自信、自我肯定的力量源泉;赞美是我们与人快乐交往所不可或缺的,是建立、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但这首先需要我们学会赞美别人。

向别人表达真心的赞美与鼓励,会使他充满动力,积极奋进;反之,向别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他自暴自弃,放弃努力。所以,学会赞美别人应成为你积极处世的法宝。恰当地赞美别人,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损失,相反,你让别人得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收获一份友谊。给别人掌声,赞美别人,就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的缺点,用赞赏的眼光去欣赏他的优点,用鼓励的话语去激励他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别人比你优秀,记得去赞美他,不要心生嫉妒;如果别人平平凡凡,记得去发现他的优点,并真心地予以赞美,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人的自信往往就是通过别人一个小小的表扬,或者一句简单的赞美树立起来的。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的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出生在纽约一个叫大沙头的贫民窟,在这之前这个地方从未走出过著名的、有作为的人物。罗尔斯小的时候,正是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跟当地所有的孩子一样经常逃课、打架斗殴,整天无所事事,令人头疼。就在这时,幸运降临了。罗尔斯当时所在的小学新来了一位叫皮尔·保罗的老师。有一次,罗尔斯正在班里恶搞时,出乎意料地听到保罗对他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惊讶之余,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带给他信念,指引他成长。四十多年后,在51岁那年,罗尔斯真的当上了纽约州州长,而且是纽约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州长。其实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期望和赞美,就像这位最终实现自己理想的顽童,如果没有老师的赞美,他决不可能取得日后的成功。

在这个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学会赞美别人,人与人之间便会多一份理解,少一点戒备;多一份温暖,少一点冷漠。现实中,很多学生或多或少地都与周围的同学合作或相处得不融洽,这是为什么呢?除去智力的因素,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欣赏和赞美别人。做一个快乐的人的前提是真诚地赞美和欣赏别人,赞美生命中的一切。

当然,赞美别人,不是廉价的吹捧,不是无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是投其所好的阿谀奉迎,而是心灵的真实吐露,是欣赏与感动,是友善、是鼓励、是宽容。总之,真诚而友善地赞美别人,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更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素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赞美他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让我们学会赞美,那样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对学习充满自信的人!

让我们学会赞美,那样你一定会发现生活中有更多美好的东西!

让我们学会赞美,那样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向别人传递一个真诚的赞美,能给对方的心灵带来光明。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敞开心扉,学会欣赏别人,赞美别人吧,相信赞美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作者单位:禹城市实验小学 山东德州 251200)

让我们都学会感恩作文 篇4

人在树荫下懂得感谢沧桑的老树;人在公园里懂得感谢四季的花草;人在小溪旁懂得感谢来往的鱼儿……面对种种人都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那么面对长辈,那些像树一样庇护我们,像花草一样默默为我们服务,像鱼儿一样给我们帮助的长辈们,难道就不应该感谢吗?

我感恩父母。“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倡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父母,赐予我们生命,使我们能享受到这世间的美好的一切,是他们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并给予我们博大的爱和无尽的关怀,扶我们走路,教我们说话,我们的父母不仅是我们的恩人,还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的身上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题材。孝的源泉是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人类最朴素、最自然的感情。有一次,我的叔叔对我说;你报答过你的父母吗?;我顿时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回到家,我的心霎时出现一个念头;拜父母捶背。在我帮父母捶背的过程中我第一次发现爸爸耳角旁居然出现了细密的白头发,一定从早到晚为我们操劳和担心而有。望着父母的白头发的优点驼的腰,仿佛看到了父母平时对我们的关爱和他们辛勤工作的劳累。

我时而帮爸爸捶背,时而帮妈妈捶手,时而帮爸爸捶脚,时而帮妈妈捶肩膀。爸爸嘴里发出“嗯嗯嗯”的声音,享受这个舒服的过程。

爸爸妈妈倚在沙发上,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我们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会感到无比幸福!

同时我要感恩我敬爱可亲的老师,是他们的循循善诱,使我变得勤奋上进。老师,您献身教育,欣慰的是“笔尖耕耘桃李地,墨水浇开智慧花”。我要感谢您义无反顾地用自己如歌的声音,拨洒爱的阳光、智慧的甘霖。伴着您那声音的`旋律,我学会了用灵魂去歌唱,用真诚去追求。我们的成长中有了你们的付出,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会走的更顺畅,减少了人生的弯路。在此,我真心地献上一句:“老师,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您是辛勤的园丁,耐心的抚育我们的小花小草;你是一座永不停止的机器,日夜的工作,为我们操劳!老师,您辛苦啦!”我将以优异的成绩答您。日后向您们一样出色,来报孝祖国,做个对是社会有用的人!

感恩社会与祖国。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古往今来忠心报国的事例不胜枚祖国用她那江河的乳汁喂养了我们,有人说:“祖国用她那宽广的胸怀抱大了我们。当祖国贫穷的时候,我们就挨饿受冻;当祖国弱小的时候,我们就备受XX;当祖国强大富裕的时候,我们就昂首挺胸!。因为,祖国与人民,正如母亲和子女,是命运与命运连在一起,耻辱与耻辱连在一起,痛苦与痛苦连在一起,幸福与幸福连在一起!著名作家萧乾说:“爱国不是一句空话,得从手边的事情做起”。在学习中,专心刻苦,不放过一个错别字,弄懂每一道数学题;在生活中,要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助人为乐,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民着想,为民服务,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搞好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工作深入开展,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幸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我们的幸福来自祖国,只有祖国富强,才能使我们的幸福之花永远绽放!

让我们学会成长 篇5

大家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让我们学会成长》,当看着我们的弟弟妹妹一天天长高、长大,由小学一年级升上初中一年级,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的爸爸妈妈,额头上的皱纹也明显的增多,这又意味着什么?从这些平凡事,我们可以发现:时间一去不复返。那么在这时光里,我们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会了什么呢?

当然,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也长大了不少,长大了不少,在人生旅途中也尝尽酸甜苦辣。

先不说同学们是怎样成长和长大!首先,我觉得在这人海茫茫的人群中,我们大家能相聚于中英文学校就是缘分,我们应该要懂得珍惜,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师生之间的感情,那么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校园。在这种融洽的环境下,我们也才能健康成长。那我们又为什么能在学校这种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呢?是爸爸妈妈含莘茹苦,为了家庭,不惜在外奔波劳累,辛苦赚钱,因此我们必须不辜负爸爸妈妈的一番苦心,不要和父母之间有一点小事就斗嘴就吵翻了那了天,我们要学会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理解父母,要以报恩心态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何况是生我们的父母呢?

在学习生活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当我们还年幼时,总是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才能得以解决,那我们现在长大了,我们应该不能再以以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我们首先要学会自信和坚强、自勉和自励。面对困难与问题,要坚强,不能脆弱,鼓足勇气向前奋斗;取得成功了,也不能骄傲自满,要不断攀上巅峰。

人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让我们甩掉幼稚无知,克服自卑胆怯,战胜懒惰马虎,乘风破浪,勇敢向前,用手中的笔去谱写人生新的乐章。

让我们学会感恩 篇6

一、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小太阳”、“小皇帝”,家里一群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要什么,有什么,只是一味地去索取,却从未想过回报,普遍存在一种现象不大懂得“感恩”,所以我决定在班级里开展一次让我们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以此来教育学生,只有先懂得感恩,才会懂得关爱和回报,世上并不缺乏爱,而是缺乏能够体会爱的心灵,只要愿意用心灵沉浸其中,便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爱和关怀,从而萌发出感激之情。通过对成长过程中身边事件的感悟,学会感受关爱,学会感恩。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成长的过程需要感激使你成长的人。

2、让学生懂得怎样感恩,怎样报答。

三、活动准备:

1、学习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2、让一名讲故事好的学生练习讲《母亲的爱》。

3、分组,让学生准备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的表现方式。

四、活动过程:

序曲:播放《感恩的心》

主持人1: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主持人2: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雪花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母亲银装素裹。

主持人1:自然界尚且如此感恩,人更应具有感恩之心。

主持人2:我宣布:让我们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下面请班长讲活动的意义。班长讲话。

(一)、感恩父母

谁懂父母心?

主持人1:首先让我们来聆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感受一下父母对子女的爱。

故事小组:

1976年7月28日那天,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温馨的家里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用脚轻轻地摇动着摇篮里年仅5个月大的孩子。突然,地震发生了,母子一同坠入废墟和黑暗中。万幸的是,母子都没有受伤,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等待援救。一天过去了。孩子吮尽母亲的最后一滴乳汁,哭声渐渐衰弱,再不获救,孩子将被渴死饿死,先于母亲而去。

绝望中的母亲两手乱扒,企图从钢筋水泥中获取食物。突然,她的手触到了织衣针,心中一阵狂喜:孩子有救了。一周之后,母子俩终于重见天日,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永远闭上了眼睛,脸色苍白如纸。人们惊奇地发现,母亲每个手指上方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吸吮母亲的鲜血存活下来的。

主持人2: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当年的唐山大地震中,非常感人。父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子女的爱,我们谁能懂父母心呢?

主持人1:其实,生活中能令我们感动的事情,场面很多,很多,只要用心去体会,就能真切感受到。

主持人2: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给了我生命全部的爱,又在我耳边轻轻说了声,你不用回报,是谁„„又是谁„„把一切的爱都化为甘露,无声孕育了一方新绿,——是我慈爱的父亲、母亲。

主持人1:母爱似水。你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浸润着我!你用那金色的摇篮,编织我人生路上的云霞,你用一根根五彩线,绣出我青春锦绣年华。母爱化作和煦春风,伴随我走遍海角天涯。

主持人2: 父爱如山。父亲是高山,我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巨树参天,根脉却深深的扎在你博大的胸怀!

主持人1:我要把最美的鲜花献给你,把最好的祝福献给你,把最深情的歌儿献给你,把最真挚的爱献给你。让我们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请各小组谈谈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社会、他人对我们的关怀?

(大屏幕出示: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社会、他人对我们的关怀?)

(二)、感恩老师:

(1)、快板小组:我们编了一首快板表达了我们的感恩之心,感激之情。请听《说感恩》。说感恩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就不说了。

今天我们来说感恩,感恩之情挂在心,挂在心。

古有黄香,九岁能温席,今天我们就把他学习。

父母恩情比海深,我们永远,永远记在心。

敬爱的老师,象妈妈,教知识,明道理,我们永远,永远不忘他。

同窗学友,亲如一家,团结互助,我们共同进步吧。

感激之情道不尽,感恩之事说呀说不清。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大家一来感恩,嘿,来感恩。

小记者1:真精彩,一段快板真是振奋人心呀!

(三)、感恩朋友:

小记者1:有请儿歌小组的同学先来谈一谈吧!

儿歌小组:我们班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地生活在一起。我们编了一首儿歌来表达同学之间的情谊。(小组齐诵)

同学们,在一起,同学习,同游戏

你帮我呀我帮你,快快乐乐多欢喜

好处面前不争抢

方便面前要谦让

同学就像亲兄弟

团结互助多亲密,多亲密!

小记者:现在有请倡议小组,看看他们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呢?

倡议小组:我们小组起草了一份倡议书。我们请全班同学和我们一起读一读。倡议书

同学们: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说感谢之话,怀感动之情,做感恩之事。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可感激之人。感恩磨难、感恩生活„„让世界因感恩而变得更加美好。

感恩方法大奉献:

(1)为劳累的父母、长辈倒一杯茶,揉揉肩,洗洗脚,说说笑话。

(2)每天好好学习,学会尊重、关心老师,给老师一个好心情。

(3)体谅、理解父母、老师的苦楚,不顶嘴、争吵,多为他们着想。

(4)每天分担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说 “谢谢”、“您辛苦了!”。

(5)尊重父母、老师的劳动成果,天天反思过失,学会说“对不起”

(6)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存好心,做好人,及时给他人送上温暖。

(7)多做善事、好事,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报效国家、社会、人民。

(8)列一张感恩表,记下感恩的故事,感恩的人,时时图求报答。

老师的结束语:

同学们:

心存感激,生活中会少些怨气和烦恼。

心存感激,心灵上才会获得宁静和安详。

心存感激地生活,才会敬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珍爱大自然的一切惠赐。

心存感激地生活,才会时时感受生活中的“拥有”而不是“缺少”。

感激不只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素质。

今天,我们不仅要心存感激,还要学会感恩。

让这种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吧!

最后,让我们一起祈祷 ,让 “爱”永驻人间„“心存感激,学会感恩”,明天会更好!

最后,请大家一起手语表演《感恩的心》,在音乐中结束班会。

五、活动效果:

感恩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活动,一场班会,更是对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教育。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感受了无私的父母之爱、博大的社会之爱、体验了爱的圣洁和伟大,同时也使他们逐渐的学会理解父母、老师、以实际行动回报所有关心他们的好心人,努力学习,回报社会。有很多孩子在演唱和朗诵的时候都哭了,这是内心真实感情的流露。

六、活动反思:

“感恩”其实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是一种习惯,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我们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朋友对我们有帮助之恩,社会、祖国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学会感恩”应成为每一位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应成为每一个社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让青少年学会感恩,已势在必行。

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辅导非常有必要,由于父母养育之恩是孩子感受最深的,因此我们更应让学生从感恩父母做起,通过感恩父母,进而推己及人,达到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祖国的目的。

让我们学会“辨”作文 篇7

该学生活泼干练、爱憎分明, 入校时被选为班长, 但1年后又因其硬朗的作风、倔强的性格成为一名普通学生, 其心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进一步了解该学生, 笔者与她进行了单独谈话, 通过谈话, 笔者发现该学生性格倔强, 不愿低头认错。而以后发生的事, 让笔者对她有了更深了解。

宿舍考核时, 该生所在宿舍因其失误而被扣分。于是, 笔者找她谈话, 但她并没有承认错误, 而是理直气壮地说, 对扣分负责的应是她们的舍长, 并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声斥责这位舍长。当时笔者很生气, 在全班学生面前批评了她, 并要求其写检查。让笔者想不到的是, 她大声说:“我从来不写这种无聊的东西”。于是笔者把她带到办公室, 和她进行了激烈辩论, 但她依旧拒绝认错, 拒绝写检查。

此后几天, 笔者又与该生进行了多次谈话, 让她明白一个受不了委屈与挫折的人, 是很难在这个世界立足的。由于笔者知道该生被撤换班长的经历, 所以告诉她, 一个人在感觉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 先不要急于声讨别人, 其实有些伤害根源在于自己, 如你的个性。笔者还告诉她, 为人处事讲究原则是好事, 但不能死板, 因为那样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有时低下头认个错, 或是温柔地说出心里话, 就能避免所谓的伤害。最后, 笔者仍要求她写检查, 因为笔者知道, 这一次她若能交出检查, 就意味着她已经有了学着低头的姿态。两天后, 笔者很高兴能拿到她的检查, 因为她已经开始学着低头了。

本学期刚开学的一个晚上, 笔者突然接到值班教师的电话, 说该生又惹事了。因为一个小误会, 该生在晚自习时与检查的学生吵了起来, 而且差点打架。该生被带到办公室后, 还与值班教师大吵一架, 这使值班教师非常生气。

第二天, 笔者找到该生并问她:“你知不知错?”该生把声音压得很低说:“知道。”笔者又问:“那你错在哪?”她回答:“不该和老师、同学吵架。”笔者听她这么说, 知道该生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于是告诫她,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 再生气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后该生还主动写了份检查交给当晚值班教师并认了错, 同时笔者也收到她的一条认错短信。读完短信, 笔者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 因为笔者让她明白了适时的低头, 会让许多事情变得简单。

还有一件事, 令笔者非常感动。笔者于某周六参加数学基本功大赛, 需要学生配合, 但许多学生周末有事。正在笔者一筹莫展时, 该生与其他班干部一起来了, 认真配合笔者完成了这项教学任务。

“90”后是个性鲜明的一代人, 他们敢想敢为, 不知畏惧, 但任性, 受不了委屈。所以, 笔者想让他们学会低头。低头并不代表懦弱, 它是一种宽容的姿态, 一种成熟的表现。同时笔者还想让学生明白, 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面对挫折, 学会了承受委屈, 就一定比别人坚强、优秀。

让我们学会抱怨吧 篇8

抱怨无处不在,它就像某种让人上瘾的药,令人不知不觉跌入它的陷阱,开始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有人抱怨工作太辛苦,也有人抱怨伴侣太自私,甚至有人抱怨别人的家庭比自己更优越……而正在抱怨路上的“争先恐后者”们却从没想过,与其费力气抱怨,倒不如切切实实做点什么改变现状来得更实际。

除了能让情况更糟,抱怨一无是处。然而抱怨的根源来自无可避免的自我情绪烦乱,而切切实实要做的,就是找到潜意识中的“自我疗愈”本能,让我们学会抱怨。

抱怨日记

顾丹华 24岁 品牌经理

昨晚,我翻阅了3年前的日记,笑了。从今天看过去,就像一个大人在看小孩,我成长了。回想刚结婚第七天,我就离开家乡苏州,月底就在广州有了新工作。

那阵子工作上接二连三地出状况,一方面要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又要学粤语。被语言困惑的同时,公司又要我接手一个重要项目。于是,在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后,我开始有了抱怨,回到家总对先生发脾气。

由于我的工作性质是周末都要上班,和先生的交流就更少。我感觉到离开家乡那种无依无靠的无助感——遇事不能像以前那样和朋友分享,和家里通电话也只能报喜不报忧。一切都压得我喘不过气,经常独自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

先生渐渐体察到我的坏情绪,开始像热恋时那样,又重新给我写邮件,将所有想法告知。书信往来中,我们重新肯定了彼此,我也找到一种不抱怨的全新感觉。

而我自己,也想到一个梳理负面情绪的方法,就是写“抱怨日记”。我在私人博客上专门开辟出这个分类,将每月13号定为抱怨日,允许自己在文字中宣泄消极情绪。

我会在抱怨前告诉自己,现在别(口罗)嗦了,留到13号再发牢骚吧。这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其实抱怨时说给谁听都是没有好处的,讲给朋友听会影响别人的心情;找个比你更消极的人说,那更没完没了。而在写的过程中其实已经逐渐平息那些消极情绪了,当一篇抱怨日记写完后,再反复咀嚼那些负面想法,自己都会感到好笑。

“抱怨日记”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即是,我再不会把个人情绪随便代入,不对先生挑剔,工作中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批评人,而是以鼓励为主。只有当自己足够关注自己的心时,才能更理解自己,当学会了和自己相处,才会让自己更快乐。当心乱时,就要学会启动“自疗”本能,而每个人,都有这个潜在本能。

有效的形式

抱怨是发泄消极情绪、维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英国《心理学杂志》曾刊文称,虽然抱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行为,但多数人并不会有效地抱怨,而只是发一些琐碎的、毫无意义的唠叨,根本不会对事情发展起到任何作用。怎样才能让抱怨更有效呢?

1. 别挑错抱怨的事物。抱怨不能改变或者不需要改变的事情只会让你更加沮丧。

2. 确定你想要的改变是所需的。事物存在的问题总是比解决方法上的漏洞更显而易见。所以,抱怨前你要想清楚,万一自己的抱怨发挥了作用,你会喜欢它的结果吗?

3. 抱怨要具体。比如抱怨别人的态度不好就有点含糊不清。你应该抱怨他们没有说谢谢,或者没有提供建议的消极行为。

4. 不要光说不练。一味地抱怨事情多么糟糕,别人多么讨厌,还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改变。

5. 抱怨是门艺术,如何处理别人的抱怨更需要技巧。为了更好地应付向你抱怨的人,有一点要铭记:从心理学上讲,抱怨的人不希望事情完全改变,他们只是为了卸掉自己的责任罢了。

·专家观点·别对抱怨上了瘾

曹浩: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研究实践多年,并有多个心理治愈案例,现担任多家女性时尚网心理频道特邀专家。

人们之所以会抱怨,是因为自以为抱怨会带来好处。

这就像一个从他人身上诱发的人际互动反应,如同情或认可。人们可能会抱怨自己的身体健康,却不是因为真的觉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取得附带的好处,博取同情后就能避开反感的事件。

抱怨心理来自于不满、安全感缺失、自我价值被否定,因此带着强烈的控制欲,想控制自己、他人与环境,最后达到目的。通常人们会通过抱怨环境向外界传递自己是受害者或弱者的信息,或通过抱怨他人来表现、寻找内心的优越感,甚至是用抱怨来为自己的缺点、害怕成长和拒绝改进找借口。

但谁能在现实中随心所欲地掌控一切呢?因此,适当放弃控制自己、别人和环境的行为,对于减少抱怨很重要。

要减少抱怨,首先要认清无意识的抱怨形同攻击,抱怨别人和自己的同时,也就是在攻击别人和自己。抱怨的力量有多大,攻击的力量就有多大,心理上的抱怨往往会伴随生理上的疾病。研究表明,人们在抱怨时内分泌会失调、产生痛苦激素,长此以往就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当然,抱怨在一定程度上能宣泄情绪、宣泄压力,对心理健康有所助益,但这并不代表毫无尺度,抱怨是为了不抱怨,否则就会对抱怨上瘾。

可以通过尝试这样做减少抱怨:降低对自己和他人的期望值,找个你喜欢的方式疏导坏情绪,如转移注意力、换位思考、在某一时间段只专心做好一件事,不处处逞强等。

特别要放弃“应该如此”的托付心态,因为一旦把喜怒哀惧的责任托付他人,那么他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你产生极大影响。试想,你为什么要因为别人不开心呢?

TIPS:

影视剧中,我们也经常看见各类角色通过各种方式消除负面情绪、消灭抱怨:

对着树洞说秘密

《花样年华》中的梁朝伟,因为跟张曼玉的不伦绝恋最终难成正果,干脆跑去树林找一棵长了洞的树,对着树洞昏天黑地倾吐满腹秘密和委屈……

写小说减压

众多作家都在作品里表示过自己的不满,比如王小波因为恨队长,就把他写成了驴。但最戏剧的莫过于《巴黎恋人》,从女主角进入豪宅做女佣起,后面的情节就是她单方面幻想的小说内容了。不料在家务重压下完成的网络小说,最后竟一举成名。

常规性大喊

大喊大叫的确是种减压的方式,但前提是不影响他人。《流星花园》里的杉菜在最气愤不过时,干脆对着开阔的机场吼出心中愤怨。

·链接·女人最容易因为什么抱怨?

1.工作压力大,家务繁杂,男人对自己不够关心;

2.男人没有上进心,孩子成绩不理想;

3.婆媳关系难以处理,每次冲突婆婆还都占上风;

4.男人应酬多,夫妻生活少;

让我们学会感激(范文模版) 篇9

不知从哪里读到这么一句话:“在自己的心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它就会开出爱的小花;在自己的心里种植快乐的小树,它就会飞出很多很多快乐的小鸟”。现在的孩子都是泡在蜜罐里长大,可他们却很难体会到快乐,有的只是抱怨与不满.比如,白天,老师留他补作业,耐心地纠正他的错误,他满脸不高兴;晚上,做作业,面对母亲蹑手蹑脚端来的一杯牛奶,他却抱怨太烫------难怪老一辈人叹息:“现在的孩子太少感激之情!”不会感激,把周围的人的爱心视为天经地义,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私自利;不会感激,也就不懂得尊老爱幼,没有爱心。

如何在孩子心里播下爱的种子,种下快乐的小树,让孩子健康成长呢?我想,只有教孩子学会感激!学会感激,孩子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学会感激,孩子才会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才会懂得爱的反馈与回报,才会在心里播下爱的种子;学会感激,孩子才能学会分享,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合作;学会了感激,孩子才不会一昧的抱怨,才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学会了感激,孩子才会微笑着生活,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教孩子学会感激,需要道德的教育、环境的熏陶和社会的实践,需要老师的言传身教,家长的潜移默化。我常告诉学生,要懂得感谢他人,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修养。父母养育之恩,恩重如山。父母为我们辛苦付出,无怨无悔,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更应该要懂得回报。老师日夜操劳,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感激老师的不倦教诲,给予我们的帮助。朋友给予我们的关怀,我们也应该心怀感激。每天,我们也应反省自己,“今天,我给人家添麻烦了吗?谁帮了我?我最感激谁?我为谁做了什么事?我今天快乐吗?”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在家里,面对母亲为我们准

备的饭菜,说声“感谢妈妈,今天的饭菜真好吃”;在学校,对老师的辛勤劳动,说声“老师您辛苦了,请歇一歇吧!”;对朋友的帮助,真诚地说声“谢谢”;对同学,则多一点尊重,多一些微笑-------这样,我们的生活就能多一份阳光。

国旗下讲话 让我们学会赞美 篇10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在国旗下我想和大家谈谈关于“赞美”的话题。

马克吐温曾经夸张地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赞美是对别人优良品质、出色能力和良好行为的一种肯定;赞美是我们乐观面对生活、自强、自信、自我肯定的力量源泉;赞美是与人快乐交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但我们首先要学会赞美别人!

向别人表达真心的赞美与鼓励,会使他充满动力,积极奋进;反之,向别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他自暴自弃,放弃努力!给别人掌声,赞美别人,就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他的缺点,用赞赏的眼光去欣赏他的优点,用鼓励的话语去激励他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别人比你优秀,记得赞美他,不用心生嫉妒;如果别人平平凡凡,记得去发现他的优点,并真心予以赞美,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学会赞美别人,人与人之间便多一份理解,少一点戒备;多一份温暖,少一点冷漠。人的自信往往就是通过别人一个个小小的表扬或者一句简单的赞美树立起来的。做一个快乐人,前提是真诚地欣赏和赞美别人,赞美生命中的一切!

赞美别人不是廉价的吹捧,不是无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赞美别人是心灵的真实吐露,是欣赏与感动,是友善、是鼓励、是宽容。总之,真诚友善地赞美别人,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是一种高尚的境界。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赞美别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让我们学会赞美,那样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对学习充满自信的人!

让我们学会赞美,那样你一定会发现生活中有更多美好的东西!

让我们学会赞美,那样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敞开心扉,学会欣赏别人,赞美别人吧!相信赞美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让我们学会“辨”作文 篇11

韩冰昊,1996年4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春雷牧场。爸爸韩伟民,生性憨厚老实,乡下家里还有爷爷奶奶祖太爷祖太奶。爸爸在建筑工地干小工。在搬家公司当搬运工,修下水道,靠力气养家。2001年初经亲戚帮忙去一家出租车公司当了夜班司机。出力不小挣钱不多,家里很穷。妈妈和爸爸生性不和。一生气就叫骂摔东西,小冰昊时常被妈妈吓得大哭,往一声不响的爸爸怀里钻。

2001年8月5日。韩伟民下班回来发现妻子没在家,小冰昊在炕上哭。他抱起孩子到邻居家去问了问,邻居告诉他冰昊他妈背着一个包和一个男人走了。他回到家看看衣柜,媳妇平时穿的衣服真的没有了。再找家里的存折也不见了。他的头“嗡”地一下,抱着孩子傻呆呆地站在那儿,一串苦涩的泪水流进了嘴里。

老实巴交的韩伟民,也就自己苦恼了一阵子,看看穷家,无从怨恨妻子,看看孩子,再苦也得活下去。他去公司提出换成白班,公司的领导也同情他的遭遇给他调了班。从此,他每天出车就把小冰昊放到车里,说开车去找妈妈。

6岁的韩冰昊,比同样大的孩子要懂事许多。妈妈走了,每当爸爸抱他上车说去找妈妈时。他就看爸爸一眼,也不说话,爸爸开车,他就乖乖地坐着,小手悄悄牵住爸爸的衣角。不看外面,只看爸爸的脸。那天,爸爸问他:“你想妈妈吗?”他看见爸爸眼里的泪光,一下子扑进爸爸的怀里。流着眼泪说:“爸爸。咱不要妈妈了,爸爸别担心我,我听话。我不哭。”韩伟民眼中的泪流出来了,小冰昊用小手擦去爸爸脸上的泪痕,说:“爸爸不哭,我也不哭。”

懂事的小冰昊每天就坐在爸爸的出租车里,看着爸爸的脸。为了爸爸,他开始让自己高兴起来,有时还说些顽皮逗乐的话想让爸爸笑一下,可是爸爸一直笑不出来。回到家里,爸爸干什么他都跟在后面看。也当帮手,那天晚上,爸爸回家就倒在炕上不动了,他悄悄去做饭。爸爸不知道他已经学会了做饭,当他把一碗面条捧在手上喊醒爸爸时,爸爸惊愕了,他就提要求了:“爸爸,我能行吧?爸爸笑一下!”但是爸爸还是没笑。而是抱住他哭了。

10月的一天,小冰昊在车里睡着了。上来一位女乘客,把他抱了起来。女人觉出孩子身子发烫,问韩伟民怎么不带孩子去医院还开车拉客?韩伟民说没有发现孩子有病啊!在女人的追问下,他说了自己的遭遇。女人帮着他把小冰昊送到了医院,并在那看护了一个下午。

让韩伟民吃惊并感动的是,小冰昊对人间的温暖竟如此敏感:就在那天,回家后,孩子静静地看着他说:“爸爸,阿姨真好!”“是啊,真好!”“爸爸,那你笑笑!”他这才想起孩子一直在逗他笑,他抱起孩子问:“为什么?”小冰昊笑说:“妈妈不好,可还有好人呀!阿姨就很好,可今天爸爸对阿姨也没笑一下。爸爸,你也是好人,好人都会笑的。”孩子说不清心中所想,但韩伟民听懂了,也很惭愧。6岁的孩子比他还要心胸宽广,孩子知道感恩。知道笑是人间的温暖!他很少笑,开车时对客人一直言语冰冷,此刻,他笑了:“孩子,爸爸听你的!,,

2001年春節,韩伟民的父亲韩福林和老伴带着已经难以自理的父母来到了大庆。韩福林夫妻知道自己的孩子,天塌地陷也不会吭一声,关键是孙子没妈太可怜,也该上学了,不能给误了。于是,夫妻俩就决定到大庆来定居。让这个家像个家,一起照顾二老和孙子,让伟民省点心。

绝处求生,10岁孩子唤醒一家人生的希望

家里多了四个老人,小冰昊欢天喜地,同时也像个小大人似的忙活起来了。爸爸可以不带着他去出车了,但在家里,他非但不需要爷爷奶奶的照顾,反而成了小主人,抢着干活,而且大多家务活儿都会干。老人们心疼得直掉泪,也看出这是个好苗子,韩家大难中的福气。

2002年8月,爷爷奶奶坚决送小冰昊去上学,韩伟民说能不能迟两年再上。小冰昊的太爷当下拿出一百元。说:“我早准备好了,冰昊上学是韩家第一大事,谁也不能挡!”小冰昊给太爷说:“你们放心,我一定上好学,还不会耽误家里的活,我上学就是大人了!”

2003的9月26日,韩伟民出车回来突然感觉身体很乏力,不时地冒虚汗。他也没当回事儿,随便地吃了点感冒药。可一连几天并没有好转,接下来就是不停地发烧,而且吃什么药也不见效,时常还伴有头晕、呕吐。小冰吴发现这情况后,拉爸爸去看病。爸爸坚决不去。爷爷奶奶也没能劝动爸爸。他又跑到姑奶家对姑奶说,他知道姑奶很厉害,爸爸最怕姑奶,他求姑奶命令爸爸去医院检查身体。不料姑奶一时也没当回事。

2003年11月5日,韩伟民自己偷偷地来到大庆油田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拿着检查结果看着他说:“怎么才来,你马上通知家属,办理住院手续。”“有那么严重吗?”“你自己看看吧,年轻人咋那么不爱惜生命呢?”韩伟民从医生手里接过诊断书一看,上面清晰地写着“尿毒症”三个字。

韩伟民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了医院的大门,他默默地收起了诊断书,走在车海人流里,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他没有回家,而是来到姑姑家里。姑姑看到诊断书后先是不敢相信是真的,后来俩人抱头痛哭。

在姑姑的劝说下,韩伟民带着仅有的一点积蓄来到了哈尔滨的一家大医院又做了详细的检查,但结果还是一样的。后来姑姑陪他来到了吉林省四平一家治疗肾病的医院进行治疗。但住院仅仅一个月带来的钱就花完了,在离春节还有几天的时候,韩伟民被这家医院委婉地劝出院了。

小冰昊也明白什么叫现实了,他真的像个大人了。他的学习没有滑坡,学习之余多了一件事:去捡垃圾,去车站拾饮料瓶子,这件事谁也劝不住,爷爷奶奶们也没想到,他一个小孩子,一月下来竟能挣一百多元钱!太爷太奶也开始学着捡垃圾了,爷爷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也借来一点钱,到萨尔图区农贸市场买来半成品的猪头、肘子,回到家再加工后做成熟食到家附近的市场上去卖,这样一起支撑着家里的生活和韩伟民的透析费。

2006年11月,小冰昊的爷爷病倒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又断了。

2006年12月1日,又到了韩伟民透析的日子。可家里再也拿不出来—分钱了,只有小冰昊给了他100元。

韩伟民来到了大庆油田总医院透析室。坐在走廊上想着自己这些年拖累着这个家,而且一点希望也没有,今后可怎么办呢?一想到这些他便控制不住自己号啕大哭起来。后来还是好心病友们凑钱为他做了一次透析。做完透析后韩伟民用仅剩的几元钱到市场上买了几包烈性的毒鼠强,他想自己一死就全解脱了,家人也能生活得好一点。他回到家后显得很平静,就在他准备服毒时被他母亲和奶奶看见了,家里人一商量,日子也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要死就一起死算了!

10岁的韩冰昊心思非常细腻,只要爸爸回家或离家时,他都要拉住爸爸的手,仔细看爸爸的脸,最后对爸爸甜甜地笑一笑,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爸,我就要长大了。”这次爸爸去透析他看出爸爸的心情很绝望。爸爸

回来,他看见了爸爸的泪痕,就在爸爸和爷爷奶奶们商量全家赴死时,他就在门外听,手里拿着又挣来的38元钱。他没有哭,轻轻走进去,跪在了地上,举起那38元。

“爸爸,我会长大,还会挣更多钱。爸爸,我10岁了,你的儿子10岁了啊。”

爷爷奶奶们掩面而泣,爸爸接钱的手剧烈颤抖

“孩子,你听见了?”

“爸爸。我爱你……”

爸爸一把搂他人怀,大哭起来:“孩子,爸爸错了,爸爸一定活下去……”

爱心交融,12岁的孩子感动了一座城市

从此,小冰昊开始撑起这个家了。他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爸爸按摩双腿,然后就帮爷爷奶奶干一些家里的活。一个好心的邻居把一辆旧自行车给了小冰昊,这个自行车可成了他的寶贝,成了他赚钱的工具,他骑着自行车利用一切时间捡破烂。自行车老坏,一个修自行车的老人主动到他家里,把自行车大修了一遍,换了不少零件。他说:“爷爷,等我挣了钱就给你修车的钱。”修车老人说:“爷爷不要钱,你的孝心老天爷都感动了,老天爷让我帮你的。”

小冰昊在春蕾小学读四年级,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每次考试都是班级里的前几名。课余时间,他从不和同学们玩耍,他要“工作”养家。他除了捡破烂外,还经常到公交车站,等候那些提着沉重行李的乘客,帮助他们运送,挣回三元两元的拉脚钱。有的旅客看他小就不用他推行李就用他的自行车自己推,然后多给他点钱。时间长了客运站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了他,也知道了他家的一些情况,也都伸手帮助。

2008年的1月3日,天特别冷,小冰昊从早上站到中午了也没有等到活干,他是又冷又饿几次想回家,可一想到家里还等着钱用,爸爸早就该做透析了,可就是因为没有钱一直没做,他就继续站在那儿等活干。

这时有一个40来岁的女人来雇人往六楼搬东西,小冰昊说:“阿姨,让我去吧,我什么都能干。”那个女人看了看他说:“你这么小能干啥呀,快回家去吧。是不是没钱去游戏厅了?”当周围的人把冰昊家里的情况告诉那个女人时,她惊呆了。一家6口有5个病人,爸爸患有尿毒症,奶奶有严重的心脏病,爷爷患有高血压,祖太奶患有肺气肿,祖太爷瘫痪在床上,只有眼前这个小男孩是健康的。全家要靠这个小男孩去挣钱。她把小冰昊拉到身边说:“孩子回家吧。天太冷了别冻坏了。这个家不是你这个小小的肩膀能扛起来的。”后来她跟着小冰吴来到了家里。这个女人就是大庆市天福托老所的所长蔡晶,看到这个危困的家庭,蔡所长将小冰昊77岁的太爷爷接到自己的托老所,免费赡养。

小冰昊的故事也从此传扬开了。

社会上的好心人了解到小冰昊一家的不幸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钱出钱,有物捐物。

面对社会各界的爱心大营救,小冰昊感动得哭了。他第一次以一家之主的口气召开家庭会。他说:“那么多好心人救了我们全家,我们一定要回报!”全家人都点头,但想不出能怎样回报。没想到,12岁的小冰昊已经想好了。他在电视上看到的,还看了有关的书,知道全家每个人都有一种回报社会的可能:捐献眼角膜!全家人一愣,尔后一致赞同。

韩冰昊给大庆眼库捐献中心打了电话,说明了要全家捐献眼角膜的心愿。大庆眼库的工作人员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感动,韩冰昊的请求很快得到批准。 2008年12月2日。大庆眼库主任贾心刚带领工作人员来到春雷牧场二营韩伟民家。从12岁的韩冰昊,到76岁的祖太奶,经过检查后,眼角膜的质量全部合格,都签订了捐献志愿书。韩伟民一家6口人的眼角膜全部志愿捐给大庆眼库。

12岁的小冰昊对记者说:“是许多好人帮助我支撑起这个家的,我从小就在大家的温暖怀抱里,我爱这个大家庭,我永远做大家的好孩子”

在这真情的大拥抱中,一个被小冰昊感动了的城市再次轰动了,无数双温暖的手伸向小冰昊,爸爸的病好转了,一家四个老人都住院得到了治疗,无数自愿捐助者又涌向医院。

2009年3月。小冰吴的妈妈给儿子写了封信,满纸泪痕,最后一句:“好儿子,妈妈可以回家吗?”他回信的最后一句是:“妈妈,我一直在等你回来!”

当爱化为生命的全部,12岁的孩子也可以成为英雄。当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个人都会在真情的境界中脱胎换骨!

上一篇:初夏最爱荷花作文500字下一篇:家长校庆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