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建议申请书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检察建议申请书(共9篇)

检察建议申请书 篇1

申请人:XXX,男,汉族,XXXX年X月X日出生,身份证号:XXXXX,住址:XXXXXXX,电话:XXXXX 被申请人:XXXXXX,地址:XXXX市场97号 法定代表人:XX,该公司总经理,联系电话:XXXXX 抗诉请求

请求依法撤销XX地区中级人民法院(XX)新XX民终X号民事判决,依法由XX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按二审程序再次开庭审理。

事实与理由

XX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程序严重违法,请求人民检察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二百零九条之规定向贵院申请向XX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出具检察建议。

XX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程序严重违反《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本案是一个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申请人为一审被告购房者,被申请人为一审原告开发商,一审判决被告胜诉,原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上诉至XX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即二审法院。

二审法院定于2017年2月28日在XX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第四审判庭16:30开庭审理,当日申请人依传票所载内容携证人及相关证据出庭应诉,但被承办法官XX告知,因上诉人(即被申请人)一方的传票未妥投打电话也无人接听,上诉人没有前来参加庭审,要求被上诉人(即申请人)回去等候通知,但一直没有等到通知,而在2017年5月22日却收到了二审法院寄来的判决书,判决内容全部改判。

一审判决作出后,一方不服一审判决而提起上诉引发二审程序,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74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本章规定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第143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本案二审法院,在上诉人拒收传票,无故不参加庭审的情况下二审法院没有依法认定按上诉人撤回上诉处理,而转为不开庭审理,是为程序违法之一。

在被上诉人前来开庭应诉但上诉人无故缺席的情况下,没有再次确定开庭时间,没有当庭听取被上诉人的举证及质证意见,径行作出判决,严重剥夺了被上诉人作为诉讼参加人最基本的举证质证权利和法庭辩论权利,是为程序违法之二。

被上诉人在二审开庭应诉时向承办法官提出有证人出庭即有新证据向法庭出示,并将证人代入法庭。但二审法院未予回应,反倒以上诉人没来庭审为由将原本开庭审理的二审案件直接转为不开庭审理,《民事诉讼法》第169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本案被上诉应诉开庭要求提交新证据,二审法院却径行转为不开庭审理,是为程序违法之三。

XX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严重的程序违法,使申请人不明不白就被改判输了官司,程序正义尚且无法维护,何谈实体正义!现依法申请人民检察院向XX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出具检察建议,监督其按二审程序再次开庭审理本案,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此致

XX地区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

检察建议申请书 篇2

(一) 回函率高但内容简单

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具体案件时, 发现有关单位在机制与管理上存在漏洞与问题, 会结合实际发出检察建议, 建议有关单位完善工作机制, 优化内部管理, 排除犯罪隐患, 督促被建议单位及时整改并作出书面回复。从实践中检察建议的回函情况来看, 虽然回函率较高, 但大部分回函内容过于简单, 采取的措施和整改情况不具体、不明确。

(二) 部分文书质量不高

一是针对性不强。有的检察建议泛泛而谈、内容空洞、流于形式, 或者内容类似, 问题分析和整改建议针对性不强, 有套用“模板”之嫌。二是制作不规范。有的检察建议书存在文字错漏, 表述不到位, 法律依据不明确等质量问题。三是未明确回复期限, 致使检察建议落实不力。这些问题有损于检察建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也削弱了检察建议的重要作用。

(三) 采纳落实效果不强

检察建议发出后, 虽然回函率较高, 但被建议单位真正采纳落实的不多。检察机关定期回访, 跟踪督查力度不够, 表现为与被建议单位沟通交流, 了解检察建议的采纳、落实情况不到位;对某些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 束之高阁, 不予研究落实的现象没有采取进一步的督促整改措施, 致使部分检察建议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强。

二、原因分析

(一) 认识不统一, 权威性缺乏

检察建议的整改与落实, 需要被建议单位的配合与支持, 由于认识误区, 被建议单位通常会对检察建议敷衍应付或者置之不理, 而检察建议这种非诉讼法律文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性, 致使检察机关对执行不力者也无权纠正, 故实践中被建议单位不回复、不落实检察建议的现象较多。

(二) 调研不深入, 重视度不高

有的办案人员在思想上对检察建议没有足够的重视, 检察建议制作前调研不深入、制作时问题把握不准, 建议的改进措施不具体, 或者提不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可行性的整改措施, 对检察建议的跟踪落实不到位。这样不仅使检察建议流于形式, 也使得被建议单位接受度不高, 影响其整改的积极性。

(三) 专业知识浅, 问题分析难

检察建议涉及的领域行业多, 专业知识强, 而目前办案人员的专业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 还存在一定的有限性, 面临专业性较强强的问题, 提出检察建议时, 难免会在针对性、可操作性方面有所欠缺, 依靠自身的知识, 较难发现深层次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三、对策建议

(一) 延伸职能, 增强检察建议实效性

一是注重建议的明确性, 提出的检察建议必须具体、明确, 符合被建议单位的实际情况。二是注重建议的针对性。深入案发单位调查, 全面掌握情况, 深入分析, 对症下药。三是注重建议的可行性, 从作案方法、作案经过着手, 提出防范建议, 防止类案再次发生;也可对存在机制漏洞、可能导致犯罪的薄弱环节, 提出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治理整改意见, 防患于未然。四是注重建议的全面性。检察机关不仅就职务犯罪提出预防建议, 应当更大范围进行提示谏言, 结合重大安全事故、高发犯罪、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等社会热点问题参与社会管理, 全面进行预防警示。

(二) 规范流程, 强化检察建议质量管理

确保检察建议要依据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流程规范, 展开调查研究, 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坚持由指定部门定期对检察建议工作予以调研分析评估, 提出意见措施, 强化和改进检察建议工作。同时, 由专人进行质量把关, 对检察建议书的格式、结构、内容进行专门审核。对那些制作马虎、质量不高、分析不透、措施笼统的检察建议, 一律退回发出检察建议的部门, 要求重新制作修改;对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检察建议, 应当向本院的检委会提请讨论。

(三) 协作联动, 注重检察建议专业效果

一方面, 检察机关内部的职能部门之间既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也要加强.协作, 加强配合, 实现优势互补, 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检察建议线索, 可以由研究室会同业务部门共同确定调研方向、并通过走访座谈、实地调研、形成书面报告, 从而提出专业的建议方案, 提升建议效果。另一方面, 加强外部联动, 可建立专家询问制, 加强与行业系统专业人士的联系, 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 帮助我们找准“病灶”, 开准“药方”, 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策, 增强检察建议的专业效果。

(四) 跟踪回访, 推动检察建议落实反馈

检察建议的现状研究 篇3

[关键词] 检察建议 现状 整改措施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时,向有关单位提出的司法建议,广泛运用于各项检察业务之中,尤其是贪污贿赂犯罪方面,是搞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主要形式和措施。它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检察建议存在的问题

(一)检察建议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审视现有的检察建议制度,发出检察建议时,行使的不是法权而是事权。尽管1987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印发的《人民检察院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暂行条例(讨论稿)》对检察建议的性质、内容、形式、审批程序以及采纳落实和撤销等内容做了具体规定,但是,这一条例并没有作为正式文件下发。现在所能依据的只有《宪法》、《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一些原则性规定,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就检察建议权作出明确的规定,更没有就检察建议权行使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由于检察建议缺乏有效而明确的法律依据,导致检察建议的权威和效力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使检察建议的制作成为办案人员依主观动因而采取的自发行为,更使检察建议的被送达者依自身态度如何而采取不同的反应。

(二)检察建议的制作形式不规范

目前对于检察建议的制作要求、行文格式缺少严格制定标准,虽然最高院有一个统一格式,但是这种格式并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不能解决现实多样的问题。实际操作中检察建议成文随意性较大,行文格式混乱,缺少了检察机关正式公文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出现检察建议的范围不明确,提出和审批程序不清晰,书面检察建议的格式不统一等问题。甚至不按高检院关于提出检察建议的具体工作部门的分工规定进行操作,而是各行其道,各自为政,没有归口办公室统一管理,造成检察建议编号重复或缺失,内容多有交叉之处,影响了检察建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利于检察机关整体形象。

(三)检察建议的内容空泛

目前检察建议回复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检察建议的文字表述不深入,分析不到位,内容泛泛而谈,缺少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有的检察建议书对建议依据的事实叙述过于简单,叙明事项不全、结构不完整,严肃性不够;也有的过多着墨于描述犯罪过程,缺乏对诱发犯罪原因、问题来源的概括分析;还有的检察建议书未说明建议依据的法律规定,理由阐述不充分;有的承办人员对案件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分析不够细致,对发生犯罪的根本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挖掘不够深入。检察建议基本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分析不全面、不细致、不到位,针对性不强、改进措施不具体,方案缺乏可行性。

(四)检察建议送达方式单一

检察建议采用挂号信件邮寄方式,送达方式单一。邮寄的回执单不入档案,导致卷宗材料无法显示建议书是否送达被建议单位。在邮寄之前缺少适时的电话沟通,被建议单位对于检察建议形式陌生,影响后续督促落实情况的进行。有些检察建议没有写完整送达单位,有些干脆就没有写送达单位;多数检察建议只是送达到被建议部门,很少有送达到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此干脆不送达,只让其知道一下,导致发生有些问题后,上级主管部门还不知情。

(五)检察建议监督落实不到位

由于人力、物力所限,一些办案人员对检察建议的后续工作不重视。在检察建议发出后,对其执行情况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也不主动向被建议单位征询意见,了解执行情况和整改中存在的困难,只是一发了事。往往以发出检察建议为终结,很少对被建议单位进行跟踪监督,落实建议实施,导致同一单位往往会重复出现犯罪行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客观上不仅造成了有限的司法资源的浪费,也使检察建议失去了实际意义而流于形式。

二、检察建议在适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检察建议的认识存在偏差

经过这些年的检察宣传,以及被建议单位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让人们耳闻目睹了检察建议的作用和好处,可以说大家对检察建议的了解面和认可度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检察机关的想法和初衷与被建议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之间仍然存在着偏差,有的差距还很大。检察机关与被建议单位之间还需要进一步沟通和协调。一些办案人员对检察建议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为完成业务考核任务应付了事,建议缺乏针对性,影响了检察建议的质量。

(二)检察建议社会知晓度、权威度不高

检察建议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更没有对其适用范围、程序和保障等相关问题作出法律规定,这直接导致了检察建议权威度不高。而关于目前檢察建议具体实施中,各方提出的问题居多,根据建议的执行性低,很多单位对于检察建议是何物一无所知,等接到了检察建议,因为其缺乏法律依据为保障,认为检察建议只是在挑刺、找麻烦,采取置之不理或消极敷衍的办法。

(三)检察建议缺少具体实用的操作行

检察建议虽然具有合法性的特点,但它作为建议的一种形式,具体可行的操作实用性不强,不好把握。但被建议部门和单位如果不采纳检察建议,检察机关无权强制执行,只能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等责令改正和给与行政处分(《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二条对监督权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这就决定了检察建议所具有的法律效力是相当有限的。

三、检察建议的规范与完善

(一)提高对新时期开展检察建议的认识,明确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

无论是检察机关,还是社会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社会方方面面,都应当对检察建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检察机关应当把开展检察建议,视为新时期检察机关结合检察工作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的重要途径。要不断提高每一个检察干部的职责,以此来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自觉性,更好地开展检察建议工作。作为被建议的部门和单位则不能把检察机关提检察建议看作是揭短亮丑,持抵触态度,而应当看作是帮助自己克服不足、改进工作的途径。

(二)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检察建议,发挥检察建议的法律效力

建议最高检对有关检察建议的司法解释与规范性文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理,统一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专门性的有关检察建议规范化的文件,对检察建议适用的主体、范围、程序、方式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以取得社会各界的认知,减少检察建议在实践当中可能有的阻力,也扩大其在社会各界中的知晓度。在立法上树立检察建议的地位。在全国人大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进行修改时,增加规定检察建议的立法建议,使之法律化,从基本法律制度上保障其具有约束力。

(三)建立检察建议的制度保障体系

通过完善检察建议的运作制度,使发出的检察建议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效果。建立检察建议的审批制度,检察建议必须先由办案人员结合案件情况,依照格式要求制作,由部门负责人或主诉、主办检察官审核后,报分管检察长审批签发。建立检察建议登记制度,各个科室制定的检察建议书,必须由院预防科统一编号登记,同时将检察建议的副本一份送预防科存档,以保证检察建议的质量和检察建议的严肃性。建立检察建议送达制度,检察建议书要委派专人当面送达,除送达被建议的有关单位外,抄送被建议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以便督促被建议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将副本抄报上级检察院。建立检察建议的撤销、变更制度。发出检察建议的本院检察长或者上级检察院发现检察建议的内容、形式、程序不符合规定时,应及时予以撤销。有关单位对检察建议存有异议时,检察机关应重新审查,发现确有错误时,应予撤销。检察建议部分内容不当,但不影响建议效果时,应及时向被建议单位说明变更。

(四)加强对检察建议的督促和落实

检察建议书 篇4

xx市交通局:

我院在办理原xx市交通局xx运管站站长吴xx受贿案件中,经侦查证实:吴xx在xx交通局路政科和xx运管站工作期间,利用检查货车超限运输和营运车辆违章行为的职务便利,多次收受他人贿送的钱物,为他人提供帮助。

该案件反映出你单位在管理上存在可能产生职务犯罪的漏洞,主要表现在:

1、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权力行驶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约和监督。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缺乏监督,执法人员手中权力无人监督,执法人员对车辆违章行为处罚存在随意性,扣车、放车一人说了算,导致某些执法人员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对于一些中层领导和重点岗位监督不到位,督查机制不够健全。

2、法制教育不够到位。在办案中我们发现,你单位部分执法人员甚至是中层领导干部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律法规学习,放松自身思想改造,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个人欲望膨胀,滋生贪图享受的消极思想,经受不住诱惑,利用手中的执法权进行权钱交易,触犯法律。

本院为预防犯罪,维护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之精神,特向你单位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制度,拓宽和畅通监督的渠道,增强执法工作透明度。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加强监督与约束,规范执法程序,如对违章车辆的处罚和处理程序要严格规范,加强执法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加强群众监督。完善内部纠查制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等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规范执法,防止滋生腐败行为。

2、加强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结合犯罪案例,对单位人员进行深刻的警示教育,认真开展深刻的自查自纠活动并形成制度。对单位人员进行经常性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学习,提高对职务犯罪危害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情操,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念,重点对下属部门、运管站主要负责人、重点岗位有关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廉政教育,构筑一道反腐防线。

以上建议,请慎重研究落实,并加强同我院联系。望将落实情况于2个月内反馈我院。

如何发挥检察建议作用 篇5

时间:2012-08-14 作者:肖景涛

来源:正义网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在预防职务犯罪,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检察建议作为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发挥检察建议作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推动检察工作水平提升呢,本文将从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等方面作浅要阐述。

一、检察建议概述

检察建议是指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有关单位在制度与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与漏洞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建议,建议有关单位及时制定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排除滋生犯罪隐患,铲除犯罪土壤的行为。检察建议作为检察工作中的专有文书,从制作到内容与其他法律文书有很大的区别。检察建议的首要特征它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效力,既不需由检察机关执行,也不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强制执行。它只是在一定范围内,针对行业、系统和相关单位存在机制、制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检察机关的名义,提出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改进管理的建议或对策,是一种准“司法文书”。目前检察建议已成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方式之一。它虽然属于非诉形式的活动,但这种方法针对性强易于被相关单位采纳,见效快。实践证明,检察建议在预防职务犯罪,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检察建议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检察建议的实施,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检察建议一词没有出现在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中而是出现在作为人民检察院规范自身刑事诉讼行为的规范性文件之中,这样的规定使得社会公众对检察建议的知晓程度上有限,同时这样的规定还会让人认为检察建议只能够出现在刑事诉讼的个案办理之中,以致于认为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书时在给他们找麻烦。其实检察建议从其性质来说,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和形式之一,是人民检察院在行使各项检察职权的过程中,发现有关单位存在影响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的问题,向该单位提出的建议。检察机关除担负打击犯罪的职能外,还负有宣传法制、教育群众、预防犯罪等法律监督职能,而这些职能必须通过非诉讼活动来实现,检察建议书这一非诉讼法律文书也就成为行使这一职能的载体和形式之一。而至今还没有一部法律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拥有检察建议权,也没有对其适用范围、程序和保障等相关问题作出法律规范。这种立法缺位的后果就直接导致了检察建议缺乏法定性、职权性、程序性、约束性等法律属性的特征,就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与检察机关在司法监督或其他法律监督中,所依法实施的各种法律监督行为相提并论,所以收到检察建议的单位就可以将其置之不理。因为检察建议只是建议,而建议只是对于需要办理的某件事情提出如何办理的意见和主张。

二是有的检察建议的质量还不够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1、检察建议的内容千篇一律。检察建议的内容空洞的多,有建设性意见的少;泛泛而谈的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少;发出的多,回复的少,有流于形式之嫌。

2、检察建议的制作存在不规范性。实践中,部分预防干警将检察建议的制作予以公式化,即将检察建议用事先准备好的统一的内容,编上编号,填上时间,盖上院印即可。因此,提出的检察建议既没有情况分析,更没有预防对策。

3、为完成检察建议的任务,滥竽充数,降低检察建议的质量。部分预防干警为完成任务,粗糙制作检察建议,因而检察建议的质量不高,发案单位采纳较少。

4、突击制作检察建议。为完成目标考核的任务,部分预防干警突击制作检察建议,更有甚者与有关单位进行“协商”,要求该单位予以采纳并回复。此做法不仅削弱了检察建议的作用,而且也损害了检察机关的形象,同时,也影响了检察建议形式的完整性和庄重性。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部分干警主观上重视不够,在工作中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案件的剖析和研究上,认为提检察建议只是对案件进行事后预防的一个方面,没有认识到查办案件打击犯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因而表现出对事后预防的轻视。

二是调研不深入,查找问题不准。部分干警往往没有深入案发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找出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而是就事论事,以检察建议的形式代替了事。当然也就提不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拿不出有效的措施。

三是专业知识性强、专业知识不足。案件涉及的行业系统较多,专业性强,知识面广,而检察干警干警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面对专业性强的问题,干警也很难依靠自身的知识,找出问题所在,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四是管理不规范,检察建议质量不高。一方面对制作的检察建议从格式、内容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要求,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部分干警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能发现问题,认真分析案发的原因,因而制作的检察建议质量不高。

四、规范检察建议的对策

一是实施法律保障,确立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立法机关应当尽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增加将检察建议权纳入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的规定。同时,界定检察建议权的概念,并明确履行该项职权的对象范围、适用程序和方式、建议书的内容、落实保障和补救措施等相关事宜。在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中,也需要补充相对应的落实内容。这其中,应当规定被建议单位在接到检察建议后作出答复的时限、方式、答复的事项、异议的补救措施和无正当理由拒绝应当承担的责任等内容,以便确保检察建议权行使适当,能够充分发挥预防犯罪和其他违法问题发生,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作用。

二是认真贯彻“打防并举”的原则,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认真搞好检察建议。从广义上来说,打击犯罪是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以防其再犯,同时使可能犯罪的人不敢以身试法,是一种特殊的预防,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和防止犯罪的发生。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分析犯罪轨迹,找出被犯罪分子利用的漏洞,通过检察建议这种形式,及时提出预防对策和措施,帮助发案单位解决存在的问题,堵漏建制,减少犯罪机会。

三是注重检察建议的质量。检察建议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泛泛而谈、内容空洞、流于形式的检察建议,既不能帮助发案单位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应有的法律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单位和群众对检察人员素质以及检察机关形象的看法,起到负面作用。因此要以已查办案件为切入点,深入案发单位调查,全面了解掌握情况,将取得方方面面的材料汇总整理,进行深入分析,透过表面现象找出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抓住要害,对症下药,提出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治理整改意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四是实行专家询问制。检察机关查处的案件包括社会各个行业,而查处的问题涉及专业性强,如财会、招投标、评估„„预防干警的知识面不可能面面俱到,深度和广度与专业人员都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难免在提出检察建议时,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建立专家询问制是顺应形势的要求,一方面充分利用行业系统专业人士的知识,帮助我们找准“病灶”,开出良方,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提升检察建议的质量;另一方面,行业专家大多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有利于检察机关与人大、政协的了解和沟通,同时也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

五是注重检察建议的落实和反馈。把检察建议落到实处,收到较好的法律效果。一方面防止一些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将其束之高阁,不予研究落实的情况出现。在检察建议发出之前,应主动与被建议单位的有关领导一起交换意见和看法,达成共识,共同研究采取整改措施;同时加强与主管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发挥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将检察建议的内容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及时了解收集反馈情况,既可以验证检察建议的质量,是否对症下药,又可反映被建 2 议单位的领导是否引起重视,是否加以研究并整改,以及整改的效果如何,对于通过检察建议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且具有普遍性的,应积极通过其他方式向行业系统进行推广。

检察监督申请书 篇6

申请人:周广洪,男,汉族,职业个体户,农民,1949年4月18日出生。身份证号码:***513,住址:济宁市高新区柳行街道办事处南营村文明西街115号。

申请事项:请求济宁市人民检察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检察监督意见,对申请人认为福建省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所作的(2013)岩法委赔字第1号赔偿决定确有错误所提的申诉一案,指令下级法院重新审查并依法在两个月作出决定,或直接审查并依法作出决定。事实和理由:本案被申请执行人沈忠鑫在养猪有利润的情形下不按约定归还申请人(原告、申请执行人、违法确认申请人、赔偿申请人、赔偿申诉人)为其代借款和代加工饲料费共计363618元,经法院一审、二审判决,沈忠鑫应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人民币363618元给原告罗沂太,并支付自2007年2月3日起至履行完毕之日止按月利率1%计算的利息,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依法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福建省连城县人民法院于2007年10月29日对本案执行立案。时正值全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养猪业的最高暴利期,连城县法院只要依法查封、扣押沈忠鑫的猪场生猪(指定其自行保管),沈忠鑫就会用金钱履行判决义务,如其不用金钱履行判决义务,则依法拍卖、变卖此生猪也即可使本案在法定的6个月内执行结案。但连城县人民法院却违反相关执行的法律、法规,推延不执行此可供执行财产,直到立案执行13个月以后在执行他案时,才将沈忠鑫猪场经廉卖转移后所剩的老弱病残猪叫申请人先行接收处理,后指使连城县价格认证中心抬高价格,将当日只值35100元的生猪通过剥夺申请人的复议权于1个月后违法裁定为79396元,共给申请人造成判决财产权(含利息)至2009年11月2日止损失达53万余元。申请人根据2010年12月1日前施行的国家赔偿法的违法赔偿原则,向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连城县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进行违法确认,以求获取相应赔偿。连城县人民法院在不争的事实下明知难以推卸责任,就利用工作之便利自己制造假证并指使他人制造假证。而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也明知这些假证与之前已确认可作为定案依据的真实证据相冲突,但还是采用这些假证于2010年7月27日以(2010)岩确字第1号《裁定书》作出连城县人民法院执行行为不违法的确认。申请人不服,向福建省人民法院申诉。但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却不理会申诉人的申诉意见(附《申诉意见书》),不查清事实,不依据法律,于2010年12月13日(2010)以闽确申字第4号《裁定书》裁定连城县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不违法。申请人只得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然最高人民法院竟也违反自家制定的相关执行工作的规定,违反《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之条、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百二十六条之规定,对连城县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不确认违法,于2011年5月13日以(2011)确监字第71号《驳回申诉通知书》驳回申请人的申诉,致使申请人本应依法获得赔偿而没有获得赔偿。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新的国家赔偿法取消了违法赔偿原则。201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废止了违法确认程序。申请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3月18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制度解读 篇7

(一)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内涵及发条梳理

1. 检察建议内涵

检察建议可以分为一般检察建议以及再审检察建议, 本质上二者都属于检察机关行使公权力的范畴, 但是在内涵上还是略有不同: 一般检察建议更多的是在强调纠正违法、预防犯罪和综合治理等检察工作。相较于一般检察建议的行使方式及功能更为多元化, 再审检察建议的功能更为单一, 其目的只有提起再审, 与抗诉基本一致。故可以将再审检察建议理解为一种民事再审监督权。

2. 法条梳理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208 条第二款及第三款对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 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13 年颁布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 ( 试行) 》, 对再审检查建议的提出以及条件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新修订后民事诉讼司法解释中对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情形、条件、主体以及期限都做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 二)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现实可行性

再审检察建议可以提高办案效率, 节约司法成本, 从而减轻申诉人诉累, 落实便民原则。再审检察建议只需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 更为高效便民; 再审检察建议更能发挥其协商性法律监督的优势, 体现出对审判权的尊重, 有利于在检察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检法沟通机制; 再审检察建议能改善检察机关办案结构, 适当缓解民行检察工作中的“倒三角”难题。修改后的民诉法规定向同级法院发出检察建议, 实现了“同级建议, 同级审理”, 缓解了上级检察院民行检察部门的办案压力, 从而优化了检察机关的资源配置。

二、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实证分析———数据反应现实效果

根据对2010 年之后最高检工作报告关于抗诉及再审检察建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司法实践中再审检察建议适用的情况:

首先, 数据显示再审检察建议的总数处在不断变动中, 这与施行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明的是再审检察建议已经发展为一种较为稳定可行的检察监督方式。其次, 再审检察建议是抗诉的重要补充方式。再审检察建议数据总数虽然不及抗诉数量之多, 但再审检察建议已经在检察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 与抗诉共同构成检察监督实践格局。最后, 再审检察建议的法院采纳率在12 年民事诉讼法修订后从不断提高到有所下降。 (1) 2014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对民事行政再审检察建议的采纳率为70% 。虽相较于之前的75. 2% , 采纳率略有下降, 但并不能因此来质疑再审检察建议存在的意义。

三、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完善发展———从问题提对策

(一)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面临的现实难题

1. 再审检察建议在实施中存在各种认识分歧。值得注意的是, 再审检察建议工作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 再审检察建议的作用不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受到了抑制 (2) , 由于其强制力不够, 法律监督力度较为薄弱。因此对法院启动再审很难像抗诉一样受到法院的同等重视。

2.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在法检两者之间运行不畅。民事再审检察建议, 最终采纳与否很多时候就取决于法院的态度, 但是, 按照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第209 条的规定, 实质上是要求原审法院通过启动内部纠错程序否定上级法院已经提出明确意见的案件, 这种上下级关系的错位导致人民法院抵触民事再审检察建议。从检察机关角度来看, 在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效力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 检察院更倾向于选择更具刚性的抗诉。

3. 再审检察建议的落实过多依赖检法关系的协调。作为与抗诉并列的检察监督方式, 不赋予再审检察建议必要的强制性是存在缺陷的, 导致再审检察建议的落实过多依赖检法关系的协调。在新修订的司法解释中规定再审检察建议需要由检委会讨论决定, 但是如果检法两家衔接机制没有建立, 在实践中还是很难有效发挥立法本意确立之作用。

( 二)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改进对策

从纳入立法以来, 这项制度就不断遭到诟病, 很多学者都在质疑再审检察建议存在的意义。新出台的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进一步肯定了再审检察建议制度的作用和存在的必要性。因此, 当下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完善再审检察建议制度使其发挥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推进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程序的立法完善

在此次新修订的司法解释在健全再审检察建议运作的流程上规定仍有欠缺, 在司法实践中, 为了缓解检法之间因监督而产生的对立, 人民检察院可以在拟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前, 可以先与人民法院审判监督部门沟通情况, 达成共识后, 再制作《民事再审检察建议书》。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再审检察建议, 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受理后, 应及时报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再审; 并且需要在3 个月内做出是否再审的裁定。检察机关在整个过程中也应该做好检察建议办理情况的跟踪记录, 对已经发出的检察建议进行跟踪回访。对同级法院在合理期限内拒不回复的, 检察机关可直接提请上级检察院抗诉。

2. 正确处理再审检察建议与抗诉的关系

虽然新民诉法对民事再审检察建议与抗诉作出了并列选择的规定,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应当适当的加以区别对待。在司法实践中, 对符合监督条件的, 首先考虑的是以再审检察建议方式进行同级监督。在实践中应当区分不同情形, 合理运用提请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两种监督方式, 做到相互补充, 相互协调。此外, 民事诉讼法虽然原则上确定了监督在程序阶段可以从裁判生效时段扩展为对诉讼整个程序的监督, 但作为监督实施策略也要从具体条件、检察监督的基本职能、目的、实施风险方面考虑, 监督应当有重点, 而非全面介入。 (3)

3. 进一步规范再审检察建议的格式及流程

检察机关受理申诉时要坚持“法院纠错在先, 检察监督在后”原则。对检察机关受理的申诉, 能通过口头建议的可以通过口头建议解决, 能通过纠违检察建议解决的, 就没有必要启动再审程序。民行检察部门拟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 要严格检察建议制作程序, 应经立案、阅卷、调查、集体讨论、主管检察长或检察长决定等一整套严密的程序后形成。要将案件作为准抗诉案件办理, 严把案件审查标准, 议题标准要达到经检委会讨论的程序性要求, 严格落实落实检委会集体讨论制。同时, 检察建议也要注重释法说理。

四、结语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 作为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新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以及此次司法解释重点修改的制度, 尽管在司法实践中因为相关立法的不足致使其在适用过程中并未达到该制度设立初的目的, 由此也需要检察机关不断的实践, 积极地探索, 与此同时, 也需要法院与检察院联合来制定相关司法解释, 清理当下法律条文中相冲突的条款。只有将再审检察建议与抗诉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做到民行检察监督的软硬兼施, 齐头并进, 发挥出其应有的制度作用。

摘要: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增设了再审检察建议的规定, 打破了先前以抗诉作为检查监督唯一方式的局面。但在司法实践中再审检察建议的作用和影响却日渐式微, 其数量和质量也处在一个双双下降的局面。在此背景下,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民事再审检察建议作为行使检察权的一种方式, 其内涵是什么?适用边际在哪里?如何界别抗诉与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以及如何有效扭转其当前的不利局势等问题?故本文拟从以下视角来解读民事诉讼再审检察建议制度的相关问题, 以期促进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发挥其设立作用。

关键词:民事诉讼,检察建议,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晓, 任文松.民事检察建议的问题分析与完善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 2015, 23 (1) .

刑事再审检察建议若干问题探析 篇8

[关键词]再审检察建议;抗诉;必要性;可行性

刑事审判监督是检察监督的重要环节,对检察机关有效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察机关主要通过抗诉的方式进行刑事审判监督,但抗诉存在条件多、范围窄、周期长等特点,容易引发检法两家的对抗情绪,不利于司法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通过再审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刑事审判监督理论上曾进行必要的探讨,我市也进行过有益的尝试,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再审检察建议在检察监督中的定位、运行机理以及和抗诉程序相协调的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使得其不仅面临着理论界的质疑,在实践中也往往受到局限。本文试图对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若干问题进行探析,以期抛砖引玉,加强对此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一、我市检察机关采取抗诉外方式进行审判监督概况[1]

我市公诉部门包括市院公诉一科、公诉二科以及三个基层院公诉科主要采取抗诉(鉴于本文论述的需要,以下专指刑事再审抗诉)的方式进行审判监督。除此之外,2006年市院公诉一科向法院发出检察公函1份,指出判决对被告人自首情节的错误认定;2009年3月市院公诉一科还针对市法院1宗判决书适用法律错误向中院发出检察建议书1份,中院依法指令第一市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对该案进行再审。这是我市检察机关利用检察建议形式进行审判监督,促使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第一案{1}。市院公诉二科主要采取口头或电话方式监督,五年内共纠正法院实体错误和程序错误5次和3次。除此之外,我市检察机关对审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当行为,一般都是通过口头提出纠正意见,或通过每年2~4次的公检法联席会议或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等平台提出审判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予以纠正,基本上都能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从以上概况可以看出,司法实践中,进行审判监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诸如向同级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发检察公函或纠正意见、通过口头或电话沟通等方式,则可以有效的减少提请抗诉、提出抗诉等程序限制,简化再审程序,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近年来,再审检察建议在民行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多有涉及,其积极效果也受到实务界的欢迎。但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也备受争议,突出表现在再审检察建议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原判决、裁定符合抗诉条件,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协商一致,人民法院同意再审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9月下发的《全国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第十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提出检察建议书的,人民法院应认真研究以改进工作;经与同级人民法院协商同意,对个案提出检察建议书的,如符合再审立案条件,可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以上两项规定是再审检察建议现有的法律依据,但从其颁布的机关来看,不难发现均属于内部的办案规则,人民法院如果不采纳也没有相应的救济措施。笔者认为,虽然目前的法律对再审检查建议的规定不够完善,但我们可以完善立法的方式予以解决,再审检察建议可以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得到适用,也同样适用于刑事案件的解决,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值得借鉴和运用。

二、再审检察建议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再审检察建议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的必要性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5条第三款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这是刑诉法赋予人民检察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纠正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和裁定错误的惟一法定方式。根据该规定,人民检察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但是,并非所有“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和裁定,人民检察院都能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例如因人民检察院在起诉中对“累犯”没有适用刑法第65条第一款之规定;对“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没有适用刑法第77条和第69条的规定等原因,由此导致人民法院适用法律和量刑错误的生效判决,人民检察院就不能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因为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错误是由人民检察院的起诉错误导致的,且人民法院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与人民检察院的起诉指控完全相同,人民检察院没有任何理由提出抗诉。因此,仅以抗诉形式开展刑事审判监督,范围狭窄、方式单一,效果很不理想,明显不能适应检察监督的现实需要。

此外,刑事再审抗诉存在周期长、程序多等问题,容易引起当事人的不满,引发上访,占用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况且由于法定条件的限制,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当事人不服裁判的情况无法通过抗诉解决。个别刑事裁判或多或少也存在轻微的错误或法律问题,存在可抗可不抗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基本上是做出不予抗诉的决定,即便下级法院提请抗诉,上级法院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予以支持,从而使得一些错误的判决不能得到及时纠正,损害了司法的公正,也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寻求刑事再审抗诉以外的第二条出路,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出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二)再审检察建议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的可行性

第一,从理论层面上讲,再审检察建议的存在具有法理依据。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国家法律的守护人,其监督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证公平正义的实现[2]。检察监督权的目的在于纠正错误判决,对当事人权利进行救济,维护公平正义,并非一味地对法官进行责难。检察机关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监督应当是多方位、立体化的。同时检察案件的复杂多样性,要求检察工作方式必须多样化。以再审检察建议启动刑事再审正是满足了上述要求,弥补了抗诉监督的不足,避免了检察监督出现真空带。从法理上讲,再审检察建议并没有超出法律监督的范畴。

第二,从实践层面上讲,再审检察建议在司法实践中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它能充分地发挥、利用检察资源。再审检察建议一般由做出生效判决、裁定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无须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这样既能减轻上级院的压力,调动基层院的积极性,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实现检察资源的配置合理化,减少办案环节,提高诉讼效率,进而实现办案规模化,增强监督实效。同时也有利于把矛盾解决在基层,维系社会稳定。

检察院监督申请书 篇9

申请人xxx,男,19xx年9月16日生,汉族,初中文化,居民,云南省xxx人,现住XXXX号,联系电话:XXX

申请人xxx,男,19xx年2月9日生,汉族,初中文化,居民,云南省xxx人,现住XXX村,联系电话:XXX

申请事项

1、墨江县人民检察院先前对xx、xxx、xxx变更强制措施不符合有关规定,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

2、墨江县人民检察院在对xx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更不符合有关规定,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

3、xxx共同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墨江县公安局不公诉不符合有关规定,申请法律监督

事实与理由

xx、xxx、等伙同其他社会闲散人员实施暴力活动殴打xxx、xx、xx属于结伙作案,涉 黑结伙作案,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第一百二十五条,结伙作案

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根据刑法第294条第1款,是指组织、领导和参加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地下势力性质的组织的行为。民众对于这一起案件知晓程度深,在辖区内属于重大疑难、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案件。在犯罪行为造成的结果上看,造成3人轻伤,严重侵害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及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

(二)故意伤害罪

1、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轻伤(甲)级,量刑起点为二年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增加相应的刑罚量:

(1)每增加一人或一处轻微伤,可以增加一个月至两个月刑期;

(2)每增加一人或一处轻伤,可以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

(3)每增加一人或一处重伤,可以增加一年至二年刑期;

(4)每增加一级伤残,可以增加六个月至一年刑期。申请人秦绍南属于轻伤一级,起点就是二年有期徒刑,四被告人又属于结伙涉 黑作案,故不符合取保候审相关规定,另外墨江县人民检察院是在四被告人未获得谅解和赔偿的前提下,并且三个受害人未收到任何检察院的任何意见征求的情况下,决定取保候审,严重违反不符合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 第八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取保候审的。第八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故申请墨江县人民检察院撤销对xx、李明、朱芝军、xxx取保候审的决定。另外xxx共同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墨江县公安局不公诉不符合有关规定,申请法律监督。

此致

墨江县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第6单元测试题下一篇:公司销售助理个人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