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县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墨玉县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墨玉县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篇1

首先,我代表墨玉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残疾人劳动就业是解决残疾人奔小康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残疾人及其亲属的迫切要求。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从而使许多残疾人通过自身的努力生活有了保障,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也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

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新发展阶段,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我们这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县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在上级残联和县委政府的领导重视下,通过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我县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概况

墨玉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辖1镇15乡,3个街道办事处(9个居委会),364个行政村,1603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25624.02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51.9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97.34%,其中残疾人21080人,残疾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3%。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且在就业年龄范围内的残疾人11316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3%。由于受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正常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限制。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县残联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劳动就业率已达到80%。共有8000多人脱贫走向致富道路,其中近千人在机关企事业和个体私营有了固定工作,一部分人在农村通过种养业,农业开发走向致富路。

二、残疾人就业采取的主要措施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问题。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国务院近期颁布了《残疾人就业条例》(第488号令),中央7号、自治区党委3号、地区党委8号文件《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总体框架下,更加突出了对残疾人劳动权力的保障。去年以来,墨玉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对安置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深化残疾人就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把残疾人就业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残疾人就业保障的目标和主要措施。及时出台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特殊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

2、开展职业技术培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残疾人对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渴望能够得到较高层次、较高质量的教育,结合社会需求和残疾人的特点,我们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主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今年4月4日-8日,残联分别在墨玉镇、芒来乡等7个乡镇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地毯编织和汉语语言为期5天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参加培训人员为700名,最后,经地、县考核机构考核合格为606人,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了坚实基础。

3、是依法推行按2%比例安置劳动就业。实施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是国家在深化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针对残疾人就业工作而采取的正确措施,它对残疾事业的发展以及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上一些人,甚至一些单位领导,对残疾人劳动就业仍存有一定偏见。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清安排残疾人就业,缴纳就业保障金是法律赋予残疾人的一项合法权利,同时,也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关心残疾人的具体体现,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一环。有的单位听了残联同志苦口婆心的解释理解了,积极组织安排了残疾人,有的单位积极缴纳了保障金。但还有个别单位,不管你是磨破了嘴,还是你跑断了腿,我就是坚持不安排残疾人,不缴纳就业保障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立即采取措施强制执行。局面打开了,各个单位都认识到了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性,都纷纷主动与残联联系,安排残疾人,没有安排够的也主动缴纳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在这样的努力下,墨玉县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今年共安排残疾人就业55名,其中按比例就业20名,集体就业10名,个体就业25名。

三、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

从以往的征收来看,地税代收保障金,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保障金征收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影响和制约保障金征收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极个别单位对征收残疾人保障金认识不够,认为保障金如同捐款,捐与不捐、捐多捐少无所谓;(2)、因为地方经济欠发达的原因有一部分除财政拨工资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无力交纳就业保障金,这也是本县的实际情况;(3)、虽然说实行地税代收,但是大量的征收工作还是由残联来做,地税部门只是坐等被征单位来征税大厅缴纳,来交就收,不来交也无所谓,没有积极性。

为了提高保障金征收率,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领导,多给主要领导汇报,取得领导的支持;

2、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原因和意义,形成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和自觉缴纳保障金的舆论氛围,推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和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

3、加强征收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征收人员的业务素质,学习和交流在征收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外出参观学习一些外地区的成功经验;

4、调动地税部门在代征过程中的积极性,不再坐等收缴,而是积极上门征缴,真正实现地税部门代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工作汇报材料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2012年,我镇残疾人工作紧紧围绕《凤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我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残疾人各项政策,及时为残疾群众排忧解难,使全镇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好残疾人机构组织,镇上配备了残疾人专委一名,在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场所,配置了办公桌椅、柜架和各类标牌,加强了残疾人组织和阵地建设。全镇20各村也设置了专职残疾人联络员,为搞好全镇残疾人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科技助残。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适时为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鼓励他们勤劳致富,科技致富,树立典范。在全镇残疾人中开展了向李永刚、王晓鹤等2名创业残疾人典范学习活动,通过他们的事迹带动其他残疾人坚定信心,自强不息,共同发展。

三是围绕“宣传残疾人保障法”、“一助一送温暖”、“走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志愿者助残”等主题开展了“全国助残日”活动。活动中助残志愿者通过走访慰问残疾户,发放康复教材,讲解康复知识等形式,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日常工作中镇残联要求村农家书屋优 1

先向残疾人借阅图书,供残疾人阅读学习,以此增强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及维权意识。

四是切实关心残疾人生活困难,让他们共亨社会发展成果。将他们优先纳入农村低保给予救助,2012年全镇享受农村低保贫困残疾人共计103人,全镇残疾人57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残疾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率达到100%。

五是搭建活动平台,组织残疾人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在西白村、箫史宫等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更好的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2012年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镇残疾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工作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距,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主要表现在工作缺乏创新,因循守旧,不够大胆,不能结合实际抓特色。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各种典型,让社会都来了解、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共同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安国乡残疾人工作汇报 篇3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安国乡以“创新理念改进工作方式,以服务意识关爱残疾群体”为突破口,按照“固本强基、抓主破难、打造特色、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化项目牵引、细化措施推进、优化助残环境,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现将我乡残疾人扶助政策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全乡辖20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3630户16222人,有残疾人402名,已领证的有258名,未办证的有144名。其中:肢体残疾人196名、言语残疾人 45名、视力残疾人38名、智力残疾人41名、精神残疾22名、听力残疾47名、多重残疾 13名。乡村两级共有2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

2010年社区残疾人工作汇报 篇4

社区地属市相城区街道,是在“撤村建居”基础上建立的综合社区。社区版图规整,她东起相成大道,西至古运塘,南缘阳澄湖中路,北接春申湖中路,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区内包括5个居民小区和7个自然村,现有居民2500户,常住人口3613人。

在街道党工委和街道民政残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

下,在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居民及全体残疾朋友的支持、参与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用“关心、热心、诚心”了解、关怀和帮助残疾人,使社区残疾人“难有所帮、困有所助、病有所医、业有所就”。现将近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残疾人基本情况

社区现登记在册的残疾人共227人,包括精神残疾25人、智力残疾5人、听力言语残疾9人、肢体残疾153人、视力残疾34人、综合1人,其中持证残疾人47人。

二、夯实基础,打造社区残疾人服务平台

一是加强组织队伍建设。社区民主选举成立了社区残疾人综合协会,由社区主任曹永兴担任协会主席,残疾人代表孙权担任副主席,社区低保协管员、残疾人及其亲友代表担任协会委员。社区残疾人协会成立后,我们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残协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管理;组建了“三组一站”的社区残协工作网络,即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组、精神病防治服务组、精神病监护服务组和助残志愿者联络站,为进一步发展社区残疾人事业奠定了基础。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让社区残疾人能够得到更好的康复训练与服务,社区专门设立了残疾人康复活动室,配备了哑铃、跑步机等活动器材。底,社区配合民政部门对嘉元花园小区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增设多层入口坡道81个,车位标志2个,公共绿化、游园入口坡道7处,还设立了残疾人专用洗手池和卫生间,为残疾人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三、整合资源,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一是整合社区医疗资源,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我们将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为社区残疾人康复站,为残疾人提供“两课一检一档案”服务(两课,即心理健康咨询讲座、康复知识讲座;一检,即一次免费体检;一档案,即每人一份健康档案)。二是整合社区就业资源,为残疾人推荐工作。社区残协千方百计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想办法、谋出路。将社区提供、辖区企业救助和个人自主创业相结合,使得辖区内残疾人充分就业,就业率达85%。三是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借助社区阅览室,为残疾人建立学习的平台,方便他们了解各类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带领残疾人参观渭塘珍珠城、相城荷塘月色、相城湿地公园,领略相城十年发展带来的美丽景象。四是整合社区救助资源,为残疾人送去温暖。对于困难残疾人,社区每月发放50元爱心券,他们可以在爱心超市免费购物。同时采用“一帮一”形式,帮助社区特困残疾人脱贫。逢年过节,社区时刻不忘处在生活困难层面的贫困残疾人,主动上门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并为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日用品等,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送到了残疾人家中。

墨玉县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篇5

漳州市地处闽南金三角繁华地带,总面积约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多万人。其中,残疾人有2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近年来,漳州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这个主题,坚持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讲求实效,打好基础,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全面做好残疾人职业指导、就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依法征收、管理、使用就业保障金等工作。残疾人就业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回顾几年来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我们主要做法是:

第一、紧紧依托政策法规,狠抓落实。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全国整体就业形势十分严俊,残疾人就业则更是难上加难。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专题调研,召开专门会议,在《残疾人保障法》和《福建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研究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先后出台了《漳州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漳州市人民政府扶助残疾人若干规定》和《漳州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和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文件,为残疾人就业打开绿灯。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会议”,分管副市长钟禄贵亲自作动员报告,多次主持召开“残疾人就业”协调会、汇报会。并且在每年的残疾人节日,市政府和市残联等相关领导同志亲自下乡镇,深入到相关的安置单位和残疾人家庭,了解就业落

1实和生活工作状况,及时地为残疾人排忧解难。领导对残疾人关爱和对残疾人就业的扶持,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极大地推进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蓬勃发展。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集中与分散就业

在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多渠道开展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

(一)集中就业方面。福利企业作为以安置残疾人就业为目的的特殊企业,依法安置一定比例的残疾人,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在国家优惠政策扶持下,这些福利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市残联积极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全面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从而带动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发展。2002年以来,为促进集中就业,扩大残疾人就业的社会反响,我市先后举办了七届“残疾人就业招聘洽谈会”。先后共有77家企事业单位前来参加,其中90%是福利企业,招聘残疾人用工达1270个岗位,涉及100多个工种;平均每届有180名残疾人前来应聘,其中的50%与用工单位达成初步意向。通过洽淡会的举办,在为残疾人找到满意的劳动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为福利企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劳动力,使残疾人就业实现双向选择,人职匹配。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的同时,宣传了残疾人就业政策。

(二)分散按比例就业方面。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安置为主,收金为辅”的指导方针,依法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

自2001年开始,为扩大残疾人分散就业面,利用一年一度的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契机,采取在寄发的“缴纳保障金通知书”中附上“单位用工需求意向表”,将收金与安置紧密结合,然后根据单位反馈的用工需求信息,为其推荐符合要求适应岗位的残疾人就业。这样,有效地宣传了《福建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文件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残疾人就业工作“安置为主,收金为辅”的原则,使愿意安置残疾人的单位招工有门,而没有用工需求的单位也对我们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结合漳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大厅的建立,更加简化了残疾人的求职和用工单位招工的程序,标志着我市残疾人就业推荐逐步趋于成熟。

随着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我市按比例就业覆盖面达到100%,做到不留死角;在征收就业保障金时,做了到应收尽收,征收面也要达100%。针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工作的“收缴对象较多,单位情况复杂”的特点,在每年的保障金征收工作开始之前,都要对本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个私企业的人数、工资及残疾职工的分布情况进行摸底核对。为提高工作效率,我市加入了全国统一的多功能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安装了“全国残疾人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使残疾人就业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通过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十五”期间,漳州市共安置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达2180人。

第三、健全“收金”制度,稳定经济支持。

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它可以为残疾人就业培训、安置资助提供充分的条件。但是在实际征收过程中,常常会碰到部分企事业单位收缴难的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难题,保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应缴不漏,2005年7月28日,漳州市委刘可清书记就我市依法征收残疾人保障金作了明确指示。9月12日,漳州市何锦龙市长在关于《税务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协调情况》中作了重要批示,市政府还召集了市地税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专题召开协调会议,下发了漳政[2005]综180号《漳州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和管理暂行规定》文件,全市的财政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民办非企业用人单位的残疾人保障金全面实现了税务代征。在2001-2005年五年间,漳州市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419万元,圆满完成了“十五”残疾人保障金征收任务。而由于实行了地税代征,2005年和2006年两年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000多万元。

第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一流服务。服务机制是确保残疾人实现就业的关键。一方面,我们努力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专门的或固定的工作服务场所,提供就业培训一条龙服务。做到服务规范机制,制定服务制度,公开服务程序,建立服务档案,从而全面开展各项日常服务工作。2003年我市建成了“残疾人就业服务大厅”,使用全国统一的专用标识,开展规范化、科学化的职业指导和服务,为残疾人提供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代管档案、办理残疾人证等多项

目、全方位服务;通过积极创新残疾人就业服务方式,提高残疾人参与就业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队伍的建设,对从事就业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组织工作人员参加职业指导资格等有关专业的考核,提高队伍业务水平。同时,针对信息化的工作环境,配备实际操作的专职人员,并要求各级残联负责人和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掌握一定的电脑操作技术和软件运用技术。第五、全面开展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素质和技能。

加强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使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的最有效途径,漳州市残联针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这一重要工作,不断探索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更有效培训形式。

(一)加强县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积极地开展委托培训和联合培训,实行市县合作。帮助各县(市、区)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实行“培训——实习——技能鉴定——输送就业”的职业训练模式,对经训练和技能考核鉴定合格的残疾人有计划地向社会推荐输送就业。先后在漳浦、南靖、诏安等县设立定点培训基地,举办了残疾人美容美发、电脑操作、彩绘技术、盲人按摩、电子装配、服装裁剪等形式多样的培训班,2001年到2006年,我市共培训各类残疾人12150人次,并积极主动地为其推荐就业,就业率达98%以上。残疾人就业后,还须“跟踪帮扶”,了解其适应状况,帮他们解决有关政策优惠及场地、资金等方面的困难。

(二)紧密结合就业开展培训。2005年5月,抛弃了以往“先

培训、后推荐”的陈旧培训形式,首次采用了“订单培训”这一新颖的培训方式,在获悉外资企业“天棋工艺品有限公司”需要招收彩绘员工这一就业信息后,便积极争取到了这一适合残疾人的就业机会,与平和县残联联合举办了“残疾人彩绘培训班”,培训了58名掌握彩绘技术的残疾人学员,90%以上的学员靠自己学会的技术在走上了就业之路。

墨玉县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篇6

立足“五个加强”开创社区残疾人工作新局 一是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完善助残组织网络。创建了“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即:计生服务、卫生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成立了孔浦街道“三位一体”工作领导小组、志愿者助残联络站、残疾人服务社等基层组织,落实好配套人员及资金,进一步完善助残组织网络,让残疾人不出辖区就能享受到服务。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助残氛围。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活动,促进助残意识的提高。通过“爱耳日”、“盲人节”、“聋人节”等各种形式来开展“一助一送温暖”、“结对扶贫助残”、“志愿者助残”等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扶残助残氛围。

三是加大扶贫帮困力度,立足社区全方位开展残疾人工作。

(一)调查摸底,应保尽保。我们对各社区丧失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的特困残疾人家庭符合最底生活保障的对象全部列入低保范围,到目前止,街道辖区内享有低保的残疾人有40人;享受低收入残疾人救助金11人。

(二)爱心结对,扶贫帮困。在帮扶活动中,我们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爱心结对”活动,帮助这些弱势群体,现辖区内和残疾人结帮困对子30余户,使残疾人在经济上、生活上、精神上得到了改善和帮助。

(三)志愿队伍,你我帮扶。各社区为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社区志愿者助残队伍,充分挖掘社区现有资源,根据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岗位和特长成立各种服务组,志愿者按照社区残疾人情况制定服务方案、服务目标、服务内容,从而使志愿者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是加大康复工作,多方并举大力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为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康复工

作力度,使残疾人在社会和家庭中得到实用、易行、经济、有效、康复服务,改善恢复残疾人功能活动和增强社会参与能力。我们及时调整康复领导小组,制定康复实施方案,建立社区志愿者康复队伍,宣传康复知识,完善康复档案,准确记录残疾人类别、训练内容、效果等。几年来,共举办各种大小康复培训20余期,并对辖区内的二户残疾人家庭配置残疾辅助器,使他们在日常生活起居等方面得到有效的帮助。特别是残疾人康复站(点)成立,使残疾人在自己的社区内可得到经济有效的康复,深受广(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大残疾人的欢迎,使残疾人的康复工作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五是加大多种途径,安置残疾人就业。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劳动就业,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关键在于劳动就业。首先,我们积极鼓励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为使残疾人自食其力,自谋职业,通过多种方法,组织60余名残疾人参加了市、区、街道举办的按摩、电脑、理发、烹饪等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然后鼓励他们个体就业。其次,我们积极和劳动就业部门领导及残联联系帮助他们安置就业,使他们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从而改善了家庭生活。近年来,街道共安置残疾人就业30余人,其中有5

墨玉县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篇7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建立与工作相适应的新体系

残疾人是社会最困难的特殊弱势群体,在生活和工作各个方面都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关心他们的疾苦,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残联业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会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列入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1、建立信访维稳(权)新体系。今年7月,我市残疾人联合协会成立了以党组书记、理事长***同志为组长的信访维稳(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由残联(残协)理事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四级残疾人维稳(权)工作网络。在实践中尢其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我会坚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一手抓信访维权工作不放松,扎扎实实地为残疾人办实事;另一手始终把残疾人信访维权作为“五型机关”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做到齐抓共管,共同发展.2、完善信访制度,创新工作思路.我市残疾人维权工作日益繁重,做好残疾人来信来访登记、处理是残疾人维权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会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抓好日常的接访、办信和督办工作时,在规范登记、回告、答复的基础上,我们还对残疾人信访反映的问题进行定期分析,坚持撰写季度信访工作报告,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坚持这项工作制度,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我们的维权工作探索了一条新路子.3、坚持理事长接待日制度,这是我会有效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使理事长信访接待日制度得到切实落实,我们一方面重新完善了《理事长信访接待日制度》,要求理事长、副理事长都参加接访,遇到特殊情况接待理事长不能到位,内部衔接,请其他理事长接岗,保证不空岗;另一方面,将理事长接待制度上墙,挂牌明示。每次接待日的前一天,信访室提前挂牌公布值班理事长名单。我会党组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对残疾人的信访维权亲自过问、亲自落实、亲自督办.二、抓住重点,改进作凤,坚持把信访维权贯穿到“五型机关”的建设中去

信访工作是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前哨,是残联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我会十分重视残疾人的信访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将《条例》精神贯彻到残联的每一项业务工作中,落实到每一个信访案件上,铭刻到每一名信访接待员心里。

1.营造好接访环境,着力为残疾人排忧解难。信访工作既要耐心、爱心,更要责任心,残疾人维权工作更是如此。在接访中就需要残疾人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责任心。我会组宣(维权)科在为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帮助和来信来访登记工作的同时,注重与残疾人沟通思想,与他们交上朋友。残疾人到了信访室就象到家一样,所以很多残疾人有事没事都爱来坐坐。每月28日,我会根据县(市)区残联报来的信息和我们全月登记的情况进行汇总、总结,针对一些比较难以解决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然后理清工作思路,属于政策范围的问题一定要查找依据给残疾人完整的答复,属于就业的问题依据《残疾人就业条例》请求就业中心协调解决,属于民事纠纷及伤害的问题由会组宣(维权)科推介法律援助中心协调,如此等等。也就是说,只要是来求助的残疾人都能得到一个答案。铁山区残疾人陈某给市人民政府时任肖市长写信,诉求他经营的眼镜店税收优惠政策不到位。我会理事长***同志收到批件后十分重视,立即与分管理事长***同志商量办理意见。并亲自与铁山区残联联系,并要求协调解决。经过铁山区残联半个月的努力协调,铁山区工商局和国税局深入眼镜店,终于以较好的优惠政策,对信访人经营的眼镜店给予了税费照顾。

2、建设无障碍城市,是我们维权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下半年,残疾人反映市区盲道绊线影响盲人出行问题,我会领导十分重视,责成会组宣(维权)科会同市盲协积极向市政设施管理局等相关单位提出改进意见.在市政设施管理局、供电局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共拆除黄石大道、华新路、武汉路、颐阳路等盲道上的绊线十处,方便了盲人的出行。另外,我会还经常应公安、司法等部门要求,在他们办理聋哑人犯罪案件过程中提供手语帮助,无论是公安局、检察院、法院,还是拘留所、看守所、监狱,我们随请随到,无偿提供手语翻译服务,有效地维护了聋哑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当事人讲解了有关法律知识,教育了他们.3、加大维权力度,实行联合大接访。此前,市残联在黄石日报刊登了大接访的《公告》,同时发文要求县(市)区残联进行组织动员,并认真

做好调查摸底工作。为了切实服务群众,市残联系统理事长和相关部门分为:残疾人重案组、残疾人就业组、残疾人救济组等三个接待小组。胡名胜理事长主帅重案组,杨启军、胡建中俩理事长分别挂帅就业组、救济组,大冶市、阳新县、黄石港区、西塞山区、铁山区残联主管或分管理事长从繁忙中前来陪访。在接访中,对上访群众提出的的问题和要求,市残联都安排专人做

了详细的记录;对于几个难度不大的问题,经过领导和相关部门或县(市)区残联的协商,都拿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意见,当场就给了群众较为满意的答复;对一时未能现场解决的疑难问题将梳理分类,安排带案下访,以确保取得实效。5月29日上午的接访活动进行了3个小时,共接待上访案件5起,上访人员7人。

三、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打造市残联“五型机关”建设的品牌

我会从提高信访维权质量入手,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维权工作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与新时期信访维权相适应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协同配合机制,拓展维权工作的空间。这一机制由内外两大配合机制组成。内部配合机制,重在抓责任。我市残联系统上下联动,各负其责。外部配合机制,重在抓联系。全市建立以司法为主、其他残工委成员单位为辅的残疾人维权信访工作机制。以“黄石市法律援助中心残联工作站”为载体,通过部门配合实现了残疾人信访工作资源整合,克服了残联组织缺少工作手段、没有行政职能等问题,改变了过去司法、残联等部门解决残疾人信访维权问题缺乏沟通协调等现象,有效拓宽了解决残疾人问题的空间和渠道,使整个工作过程渗透了“五型机关”建设的内涵。

二是建立司法救济机制,弘扬了扶残助残的风尚.在市司法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残疾人的诉求,通过司法救济解决了诸多的难题。据统计,2009年市残联共接待来信来访320批(件)次,其中涉及司法维权7件次.“十五”期间全市司法机构进行残疾人的法律帮助共80件,在“扶残维权行动”中对残疾人进行服务登记74件次。

一大批法律工作者满怀人道主义,用法律武器为残疾人争取权益的助残事例不胜枚举。陈贵镇农民沈某工伤事故造成右小腿截肢,他要求肇事单位某公司追加补偿。而对方认为本案已经大冶市仲裁委处理:一次性给予经济赔偿39600元结案,而不愿再承担赔偿责任。作为全国残疾人维权示范岗的陈贵司法所接手此案后,会同该公司领导宣传解释《残疾人保障法》和人身伤害赔偿对残疾人的专项法律规定,最终双方重新达成协议,某公司向沈某追加补偿费30000元,并为其安装了假肢。智残妇女胡某被突然离家出走七年之久的丈夫起诉离婚,原告抛弃妻女后,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胡某独自抚养女儿多年,生活极其艰辛,西塞山区澄月法律服务所担任被告代理人的彭毛国同志四处取证,在法庭上义正词严,最终使法院作出了有利于残疾人的判决。判离后,胡某获得经济帮助1.5万元,婚生女判给父亲抚养。

四、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投诉率在逐年下降

1.深入开展扶残助学活动,确保残疾人及子女享有教育权。目前,我市三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助学金逐年在提高。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两免一补”的政策得到落实,黄石市和大冶市的特教学校为寄宿生办理了“城低保”。全市随班就读工作稳步发展,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此外,我会对612名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进行免费职业培训,对4135名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2.整合资源,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我市四个城区的132个社区都配备了康复员,负责残疾人的康复指导工作。我们以城区57个卫生服务站和市爱康医院等为活动载体,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免费手术一例。对贫困精神病人提供免费服药救助,还廉价安装假肢残疾人300例,受到残疾人的广泛好评。

3.残疾人就业环境在逐年改善。全市110家福利企业新增安残98名,集中安残就业2807名。残疾人个体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在逐步落实,4月份,我会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当时有6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

4.社会保障逐步完善,普惠政策残疾人优先。我会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意见》,为贫困残疾人就业、就医、住房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共扶助贫困残疾人1万多人,争取扶贫贷款500万元,惠及残疾人创业骨干50余名,完成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100多户,对农村“三无”残疾人全部纳入了五保供养范围,凡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低保”和“农低保”。对重残和一户多残的残疾人纳入特困救助,进行特别扶助。对特困残疾人优先享受居住廉租房。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有49户残疾人搬进新居。

墨玉县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篇8

××县位于××群岛中部,由404个岛屿组成,其中住人岛屿16个。区域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26.5平方公里。××本岛面积119.3平方公里,为××市第二大岛。全县辖6镇1乡,39个渔农村新型社区,7个城镇社区,94个行政村,总人口19.7万。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9亿,三次产业比

为26.4:32.1:4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2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59元,县级地方财政收入1.63亿。××县残联成立于1990年,于1995年升格为正科级单位,2003年2月实行机构单设。执行理事会现有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1人,中层及中层以下工作人员6名。残联机关内设办公室(含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康复办(××县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乡镇残联组织健全,7个乡镇有5个乡镇配备了专职残联理事长或残联干部;39个渔农村新型社区、7个城镇社区分别成立了社区残疾人协会。

目前,××县共有残疾人1万名,占全县总人口的5,涉及到五分之一的家庭,其中持证残疾人3718人,分别为肢体残疾2156人,占总数的60,精神残疾389人,占总数的13.4,听力言语残疾454人,占总数的12.1,视力残疾381人,占总数的10.2,智力残疾338人,占总数的9.1。我县残疾人分布大至如下:××镇有持证残疾人1048人,占持证残疾人总数的28.1,××镇有持证残疾人974人,占持证残疾人总数的26.2,其他五个乡镇约占45.7。

二、业务工作概况:

(一)康复工作。

我县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于1995年挂牌成立。之后,各乡镇陆续建立了乡镇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和服务站,使我县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基层有了落脚点。目前全县共有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服务站18个,逐步形成社区康复工作网络。此外,我县还于1999年成立了县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为残疾人提供各类辅助用具。

“十五”期间,在上级残联的指导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我县残联认真开展各项康复工作。五年来,共组织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50例;低视力配用助视器25例;聋儿康复语训17人次;安装普及型假肢42名;安装矫形器26例;系统训练肢残人30名,脑瘫儿童6名;精神病集中康复治疗21人,并对以上康复对象进行了康复补助,累计补助金额达100余万元。

(二)教育培训工作

我县历来重视残疾人的教育培训工作,2002年,县残联就残疾人教育培训补助制定了《关于对××县残疾人培训教育实行补助的规定》。2004年,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政发[2004]139号《××县扶持残疾人若干意见》,明确了各类就学、培训的补助标准,使更多的残疾人家庭得到了扶助。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县通过助学结对共为86名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圆了大学梦;对8名获得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的残疾学生进行了补助;共举办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残疾人1000余人,投入培训经费15余万元。此外,还输送了20余名聋儿就读市聋哑学校,2名盲童就读省盲童学校,4名弱智残疾儿童入学市语训中心弱智班,11名残疾人到省、市有关职业学校学习培训。2005学共有270名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全县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8.18。

(三)就业工作

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并逐步致富,是残疾人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县残联劳服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以集中就业、分散就业、个体就业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安置残疾人就业。

1、集中就业。目前,我县共有福利企业20家,共安置残疾

人就业602人,残疾职工人均月收入达1000元,残疾职工参保率达到100。此外,前几年,我县还组织了30余名残疾人到镇海福利企业就业,进一步拓宽了我县残疾人就业的路子。

2、分散就业。为加大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力度,2003年,根据××省人民政府令第155号《××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我县制定出台了《××县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按照办法中“安置为主,收取保障金为辅”的精神,近几年来,我县共按比例安置残疾人75名,结对5人。此外,近几年我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基本做到了足额扩面。

3、个体就业。近几年,全县有648名残疾人陆续走上了种植、养殖、个体经营的就业道路,并涌现出了一批种养殖大户与企业业主。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的残疾人就业基本形成了分散按比例就业、集中安置就业和残疾人自谋职业同步发展的就业格局,全县1950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中,已就业的达1790名,就业率达91.8。

(四)扶贫工作。

我县是沿海欠发达地区之一,残疾人扶贫工作相对比较艰巨。为解决这

部分残疾人的困难,我们对全县困难残疾人进行了全面调查,初步掌握了困难残疾户的基本情况。据统计,全县共有残疾人家庭3581户,其中特困残疾人家庭78户144人,低保残疾人家庭540户,低保边缘50余户,县残联结合本县实际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措施给予扶助。

1、利用政策扶贫。通过贯彻实施《××市扶持残疾人暂行规定》、《××县扶持

残疾人事业若干意见》等扶持政策,对残疾人在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康复医疗、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和倾斜,为残疾人脱贫提供政策上的扶持。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我县的社保补助政策,2001年,我县制定出台了《××县对残疾人实行照顾扶助规定》,该规定第七条:对城镇残疾人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县残联结予适当补助,补助金额一般为社保机构规定的最低年缴费额的三分之一,并对其缴费率优惠五个百分点。2004年10月,县政府《关于印发××县扶持残疾人事业若干意见的通知》的出台,我县残疾人社会养老保险补助金额从三分之一调整为15,但补助面进一步扩大到农村残疾人,所有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种养业户、自由职业均可享受以上补助政策。自上述政策实施以来,全县累计有74人次享受补助,补助金额共计5.3万余元;有807名残疾人享受了交费率的优惠。这一扶持政策在全市乃至全省一直处于领先,为我县残疾人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更为残疾人的老年生活提供了保障。

2、通过社会扶贫。利用社会力量与残疾人结对是我县残疾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几年来,在我县开展的“千名机关干部帮扶结对贫困户活动”中,全县共有359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受到帮扶。通过社会扶贫,使我县部分残疾人的生活、学习、生产困难有了一定的缓解。

3、其它形式扶贫。如低保救助、就业扶贫,建立扶贫基地,节日慰问扶贫、因病因灾等临时救济扶贫、助居等扶贫方式,都已成为我县残疾人扶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救助方式。

(五)宣传文体工作

近几年来,我县残联以“全国助残日”和“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为载体,通过拍摄先进残疾人电视专题片、设立残联网站、在城区悬挂横幅、加强信息报道,大力开展各项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助残扶残的良好氛围。此外,还积极开展残疾人文体活动,举办残疾人卡拉OK比赛、录制了题为“平等、参与、共享”的快乐超市电视专题,举办了多次残疾人体育运动会,在此基础上输送了若干名优秀残疾人参加了省、市乃至全国的文体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04年省首届聋人运动会上,我县输送的4名运动员取得了4金1银的好成绩,为全市争得了荣誉。在2005年的××省第二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及省残疾人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中,我县输送的运动员又取得了3金4银的好成绩。我县残联也多年被市残联评为文体工作。

(六)抽样调查工作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以残联系统为主组织的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社会调查。我县有幸被列为全省25个样本县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抽样调查工作会议和文件有关精神,我县残联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下进行了抽样调查工作的筹备、培训、摸底等工作,为4月1日抽样调查的入户调查奠定了基础。为了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今年3月份制定了《××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方案》,明确了组织领导、调查目的、对象、范围、时间、阶段等内容;于3月14日,召开了××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动员大会,并相继制定了《××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现场调查方案》、《××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宣传方案》、《××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安全预案》,明确了各部门、调查队人员的任务及工作,为现场调查乃至整个调查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筹备、摸底阶段后,我县抽样调查队工作人员从4月1日至5月3日,对××镇兰亭、石马岙,××镇的万北、塘岙,××镇龙头、凤凰,××镇的茶前山、后岸八个调查小区进行了现场入户调查,共调查户数1448户,调查人数3813人,见面2977人,健康检查825人,入户率100,见面率78.08,检查率100,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我县调查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市、县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及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县调查队按照全国及省统一要求,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标准,扎实工作,控制进度,注重总结,摸底、入户登记、残疾筛选、残疾鉴定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向各级政府及省、市残联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墨玉县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篇9

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省、市残联领导:

首先,我代表县残联执行理事会和全县10710名残疾人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不辞辛苦到沧源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检查指导我们的工作,感谢你们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我县的残疾人事业发展,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请你们就我县残疾人工作提出批评和要求,同时,祝你们在沧源工作期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下面,我就县残联第五届代表会议以来,我县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县情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南边陲,临沧市西南角,北与耿马县相接,东北濒小黑江与双江县相望,东南与普洱市澜沧县毗邻,西南与缅甸佤邦接壤,县境内南北宽47公里,东西长86公里,总面积2445平方公里,中缅边境线长达147.083公里,是云南省通往缅甸及东南亚各国的主要陆上通道之一。地势中北部高,东、西、南三面低,最高海拔2605米,最低海拔460米,山区面积占97%,坝区占3%。沧源县地处低纬度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温和,四季不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降水充沛,立体气候显著,年平均降雨量1763.8毫米,年平均气温20℃。

沧源县辖6个乡,4个镇,1个工委,1个国营农场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0个村民委员会,571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17万多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3.4%,其中佤族人口占83.8%。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汉、拉祜、彝等26种民族杂居的佤族

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由于受地理位臵偏僻、交通闭塞、社会发育程度低等客观因素制约,至今全县的生产、经济文化、科技还落后,属国家重点扶持县。全县国民生产总值8.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123万元(含基金收入),财政支出3.4亿元,农民人均有粮361公斤,年人均纯收入1100元。

(二)残疾人情况

全县有各类残疾人1.07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3%,其中,城镇人口0.075万人;农村人口0.996万人。不同类型残疾人中,肢体残疾人3749人,听力残疾人1414人,言语残疾人900人,视力残疾人1649人,智力残疾人1135人,精神残疾人1242人,多重残疾人621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县残联第五届代表会议的三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在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残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奋斗目标,以解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工作出发点,立足基层、面向农村,切实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康复、就业培训、扶贫解困和社会保障等工作,一心一意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积极推进各项残疾人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断开创残联工作的新局面,全县残疾人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残疾人组织建设规范完善

三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和国务院残工委《关于加强基层残联建设的决定》的有关规定,按照基层残联“一体化”建设的

要求,切实加强县、乡(镇)、村(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逐步形成了为残疾人服务的三级服务网络。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县残联归口政府领导,理事长为专职;成立了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康复服务站、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和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了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各乡(镇)成立了乡(镇)残联,配设了残联专职干部。全县90个村、3个社区成立了残疾人协会,聘用了村(社区)残疾人联络员(专职委员)。

(二)康复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认真开展“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在卫生部门的协助配合下,深入乡镇、工委、农场对眼疾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适应性筛查,确诊白内障患者复明对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多渠道地开展复明工作。三年来,共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241例,输送患者到昆明实施青光眼复明手术1例。二是建立低视力配镜点,为18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三是举办聋儿语训及家长培训班,对13名聋儿进行了听力测试和语言训练,开办聋儿康复知识讲座,培训聋儿家长23名,对有部分残余听力的聋儿验配助听器3台,配合新加坡五官科医生对7名聋儿开展手术适应性调查,护送3名聋儿到昆明由新加坡耳鼻喉专家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其中,植入人工耳蜗的两名聋儿2010年12月10日开机时均对声音有反应,从此告别无声的世界。四是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自加工作压力,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临沧市康复医院的密切配合下,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关锁贫困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工作。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开展精神病人状况调查,建立档案,先后组织输送104名农村贫困关锁精神病患者到临沧市精神病医院接受康复治疗。通过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精神状态都有了明显好转,多数患者已康复出院。以县残疾人康复服务站为依托,以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保健室

为基础,建立健全精神病防治管理、技术、服务工作网络,在临沧市精神病医院的配合下,开展精神病患者家庭管护康复治疗230人,每月按时发放、指导服药。五是依托社区和家庭,对36名肢体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对15名智残儿童进行了训练指导、培训家长15名;对20名脑瘫儿童实施康复训练,其中,2009年邀请挪威协力会到我县对脑瘫患儿及家属、县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脑瘫患儿康复培训一期37人,开展脑瘫儿童少年康复训练14人,其中送往昆明治疗7人,实施脑瘫儿童康复手术5例;以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无障碍设施为依托,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7人。六是通过了解和掌握残疾人对用品用具的需求,积极向省、市残联和台北曹仲植基金会争取到一批残疾人辅助器具共300件。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160辆,免费发放拐杖、盲杖、座便器、护目镜等辅助器具126件;邀请省假肢装配中心专家到我县免费为11名下肢截肢残疾人安装普及型假肢11例。七是协助美国心血管病专家到沧源开展农村50岁以上居民体质检测,对10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手术矫治适应性筛查,实施残疾预防干预;输送2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到昆明、成都实施手术矫治;输送2名骨坏死、骨折患者到昆明接受康复手术治疗,实施火烧伤植皮整形手术2例、再造手拇指手术1例、血管瘤手术3例;输送唇腭裂患儿到昆明石林天奇医院和邀请新加坡专家到我县免费为唇腭裂患儿实施修复手术29例,实施儿麻矫治手术2例。八是加强残疾预防宣传,以“残联搭台、卫生唱戏”的方式,结合“爱耳日”、“助残日”、“爱眼日”、“肢残人活动日”、“碘缺乏病防治日”、“精神卫生日”等助残宣传活动的开展,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认真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民预防残疾发生的意识,残疾人及亲友的残疾预防、康复知识普及率不断得到提高。

(三)培训、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省政府第52号令),组织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一是大力加强《残疾人就业条例》的宣传,增进社会共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残疾人就业工作。社会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认真履行职责,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广开“绿灯”。积极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措施,开展残疾人就业执法检查,大力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扶持残疾人集中就业、个体经营。二是认真贯彻执行《沧源佤族自治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沧政通„2008‟14号)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三年来,共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入库约178万元。三是认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积极参加临沧市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来,共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70人次。2010年,利用市残联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进行的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有利机会,举办了一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采取统一集中分类指导的方式进行培训,辅导讲课,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村(社区)、组进行“核桃、竹子、烤烟”种植、管护技术的培训指导。在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对参加市残联举办职业技能比赛的残疾人,针对参赛项目,分别聘请了有关技术人员分项进行讲课。通过为期5天的培训,使参加培训的45名残疾人进一步提高了职业技能水平。在临沧市残疾人首届职业技能竞赛中,我县有9名残疾人参加竞赛活动,共取得了www网页设计一等奖1个,计算机程序、海报设计、插花、盲人保健按摩二等奖4个的优异成绩,荣获“临沧市残疾人首届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同时,有四名选手被选拔参加云南省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四是选送13名盲人到昆明华夏中专接

受盲人短期保健按摩培训,解决培训所需费用39000元。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优惠照顾政策,结合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积极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广开就业门路,安排2名残疾人到私营企业就业,盲人在昆明就业3人,帮助1名盲人开办了按摩室,扶持帮助8名残疾人实现个体就业。五是组织开展以“就业援助进家入户,帮您解决就业困难”为主题的2010年就业援助月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帮助符合条件的援助对象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岗位补贴以及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资金扶持等促进就业政策。六是以招商引资的方式,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开办残疾人福利企业----沧源县司岗里药业有限公司,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目前,正在筹办阶段,计划先招收录用8至10名有一定技能的残疾人就业,有望于今年3月正式开业。

(四)教育工作持续发展

为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全面实现其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一是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普通学校义务教育体系,抓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落实农村残疾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规定,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稳固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由2007年的72%提高到2010年的84%。二是强化学龄前期残疾儿童启蒙教育,深入基层举办智残儿童、脑瘫儿童家长短期培训班。三是继续实施“彩票公益金助学”等扶残助学项目,发放助学资金23800元,资助50名贫困残疾学生就学。四是号召社会各界对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实行救助入学,25名残疾儿童少年得到救助正常入学,组织输送10名残疾儿童少年到临沧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五是对14名考取大中专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发放一次性助学金31000元。

(五)宣传、文体成绩斐然

一是结合“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大宣传教

育活动的开展,借助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宣传,开展残疾人事业执法检查,扩大影响。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强化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工作,在各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县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年来,县残联等部门、乡镇所发的残疾人工作信息稿件在中国残疾人网等全国性媒体网站采用24篇;《云南日报》等省级媒体网站采用84篇(条);《临沧日报》等市级报刊、网站、电视广播电台采用163篇(条);在县内报纸、网站、电视台、政务信息、简报等媒体刊登176篇(条),宣传报道工作取得较大突破。二是组织开展“爱耳日”、“助残日”、“爱眼日”、“肢残人活动日”等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现有宣传工具,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媒体的作用,并以现场咨询、义诊、募捐、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央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19号文件和省委18号文件、《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精神,宣传党和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关心、帮助残疾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提高群众预防残疾意识。三是做好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进一步满足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展示残疾人体育才华,鼓励动员更多的残疾人融入社会、超越自我,积极组织筛选、选拔我县参加云南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三届特奥运动会的残疾人运动员。通过市、县残联和体育部门的选拔,在30名候选残疾人运动员中选拔了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省残疾人运动会并获得金牌2枚、铜牌3枚和一个第四名的好成绩。2009年8月21日至25日,在新加坡“民间大使”陈来荣先生和昆明医学院刘苹博士的精心策划下,在大理州卫生局、残联的协助下,沧源县残联组织的“爱心〃牵手〃环保”残疾学生夏令营活动在大理开展进行。参加活动的沧源县残疾学生有30人,活动得到了

新加坡福华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活动期间,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环保、艾滋病预防影片;聆听了由昆明医学院刘苹教授、重度烧伤志愿者徐家标等人的专题讲座;走进了大理州备战全省残运会训练场,与残疾人运动员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感受了苍山洱海的神奇与美丽;联欢晚会上,两地残疾人朋友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展现了残疾人自强、好学、感恩的优秀品质。活动促进了沧源和大理两地残疾人朋友间的相互交流和友谊,坚定了残疾人朋友团结、坚强和自信的信心,将在他们的人生中抹上浓浓的一笔。

(六)维权工作扎实有效

信访稳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做好残疾人信访稳定工作关系到全县大局的稳定。克服单位人员少、工作量大等困难,认真做好基层矛盾排调、信访苗头的化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防范,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三年来,共接待办理残疾人来信来访3067人次,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没有一起因处理不妥引发矛盾而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没出现越级上访现象,为维护全县大局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七)扶贫与社会保障稳步推进

做好残疾人扶贫与社会保障工作,扶助残疾人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春节期间,我县共走访慰问城镇贫困残疾人150户156人、发放慰问金等30000元;农村贫困残疾人150户、发放慰问金7500元、粮7500斤、衣被若干。在走访过程中,注意倾听残疾人呼声,认真了解残疾人需求,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国助残日”期间,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125户,发放慰问金等款物合计14000余元。二是组织实施好扶贫安居工程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做好残疾人危房改造完成情况落实统计工作,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撤除重建、加固改造100户,为勐来乡完成危房改造的229户残疾人家庭发放了户均200

元的配套生活用品用具。三是为使农村贫困残疾人尽快掌握致富技能和本领,推动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县残联结合县产业发展布局先后数次深入有关乡镇,组织农村929名贫困残疾人及亲属参加农业、科技部门举办的烤烟、核桃、竹子等种植技术培训班培训。在培训会上,向受训残疾人发放烤烟、核桃、竹子种植技术资料1000多份,技术人员对烤烟、核桃的施肥、整形修剪、保叶保果、病虫防治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进行现场示范指导。四是协助和配合民政、社会保障等部门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对特困残疾人进行特别救助,保障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切实做到残疾人生活“应保尽保”。五是积极引导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对全县各乡镇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进行了统计摸底,对参合比例较低的乡镇从照顾政策方面进行积极协调,积极为残疾人争取有关优惠政策措施,我县所有边境村的残疾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用全部由民政部门代缴。三年来,共为9000余名(次)残疾人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

(八)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城建、规划、交通等部门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县城城镇道路新建和改造过程中,铺设了盲道和缘石坡道,加强和完善县城城镇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2010年底,共铺设了近5000米的盲道、100多处缘石坡道。

(九)二代证核发工作措施得力

根据中国残联《关于制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通知》(残联发„2008‟10号)精神,年初以来,为进一步规范残疾人证的管理和使残疾人能够持证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残疾人证》的核发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换、核发工作。同时,新购臵照片打印机一台、照片扫描仪一台、电脑一台,为11个乡(镇、工委)配发了数码照相机。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共受理申请、评定残疾、审核发证3275份,另外信息资料不全、身份证与姓名不一致的有150份。

三、采取的措施

1、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解决好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加强培训,建立和完善干部管理机制,提高为残疾人服务办事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振奋精神干大事、埋头苦干创大业的干部队伍,以创新精神、扎实作风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做贡献。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分别于2008年11月和2010年12月对全县县、乡(镇、工委、农场)、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进行残疾人工作职业道德、业务知识、工作要求等方面培训,提升了残疾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2、以全国性换发残疾人证为契机,组织精干力量,下大力气,深入村户据实了解掌握各类残疾人的就学、就医、生产生活等实情,分门别类建册立档,为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安排解决残疾人的一些最突出、最现实、最敏感的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3、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始终把倾听残疾人的呼声、解决残疾人的需求、维护残疾人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发展残疾人事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工作的层面,深化残疾人工作领域,促进残疾人群体在社会上的稳定,使残疾人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和谐发展。

4、坚持以开展康复工作为重点,加强多部门沟通协作,争取国内外资金和机构免费为贫困残疾人实施白内障复明等康复手术。积极探索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和家庭管护工作模式,制定精神病防治工作方案,协调解决治疗费用,在输送重症患者到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治愈的患者按时免费发放药品,指导其居家坚持服药治

疗。建立一支以卫生医疗专家为骨干的残疾人康复志愿者队伍,深入农村基层为贫困残疾人提供免费康复医疗服务。

5、落实残疾学生的有关政策待遇,积极动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和到特校就读,促进我县残疾人教育工作;建立残疾人教育救助机制,鼓励残疾人学生、贫困残疾人子女好学上进、奋发向上,全面实现自身的价值。

6、帮助和鼓励残疾人个体从业,不断改善残疾人现状,提高自身和社会地位;全面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落实,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力度,从资金上保障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积极组织残疾人及亲属参加乡(镇)、科技、农业、社会保障等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和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班培训,掌握劳动技能。

7、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村、组,为残疾人办证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明确专人负责,加强办证管理工作,加大办理、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工作力度,使广大残疾人能够充分享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低保等惠民政策。

8、围绕中心工作、残疾人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残疾人重大节日活动,有计划,有特点,持续有效地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弘扬残疾人自强自立先进典型,弘扬爱心助残的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呼吁全社会更加关注残疾人疾苦,关注残疾人事业。积极撰写残疾人工作信息稿件,做到在“报纸上有字,电视上有影,电台里有声”。

9、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制度和作风建设,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有了明显改变和提高,促进了我县残疾人工作。切实加强残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扎扎实实地完成县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缺口资金压力较大。我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规模为1336.71㎡,总投资326万多元,上级共安排项目建设资金120万元,缺口资金达200多万元。经过近几年采取措施,积极争取努力,逐步解决了部分缺口资金,目前仍拖欠施工方工程款100多万元。

2、残疾人事业发展仍滞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平均水平。一是残疾人康复难度大,康复工作经费不足,特别是输送重症关锁精神病患者到临沧市精神病医院接受康复治疗欠治疗费90多万元,严重制约了我县各项康复工作的开展。二是小学、初中推行随班就读工作举步维艰。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未达到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要求。

3、残疾人危房改造难度大。市上安排的专项资金一般由建设部门统一拨付到乡(镇),而残联提供的残疾人危房改造对象基本得不到落实,残疾人家庭享受的危房改造项目资金仅限于残联安排兑现的户均1000元的彩票公益金,无法解决残疾人危房改造的问题。

4、残联组织建设存在问题较为普遍。乡(镇、工委)残联编制未落实,仅限于兼职,工作人员较少、经费匮乏,严重制约了全县残疾人事业的整体发展。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联络员)补助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5、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残疾人享受低保尚未达到100%,存在轮流享受的现象。

墨玉县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 篇10

残疾人保障“一法一条例”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6月16日

省人大执法检查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甘肃省残疾人保障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武威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和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建立健全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在服务残疾人工作中,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法制宣传部门、司法鉴定机构各负其责,强化职能,建立了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机制。自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伊始,就把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纳入法律服务的重要工作内容。与残联协调后,经过多方努力,建立了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以委托或指定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为骨干,以志愿者服务机构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在市残联设立了维护残疾人权益法律援助站,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快捷便利的法律服务。自2009年开始取得财政部支持,设立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明确将残疾人作为该项目服务对象,专项支持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建立与有关部门

协作机制。与公检法、民政、残联等九部门密切配合,推进了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开展了“法律助残” 等活动,形成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二、发挥职能作用,切实维护残疾人权益。我局以解决残疾人法律咨询难、请律师难、打官司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等问题为突破口,采取多种措施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帮助,不断增强服务能力。积极引导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和法律服务所、司法鉴定机构根据残疾人经济状况提供减、免费法律服务及司法鉴定费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为残疾人申请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提供便利。不断扩大残疾人法律援助覆盖面,使更多残疾人获得法律援助。自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以来,我市法律援助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10000余人次,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300余件,受援残疾人达10300余名,有力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

三、开辟绿色通道,切实做到应援尽援。为使残疾人维权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我市法律援助机构积极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涉残案件,把残疾人列为重点援助对象,对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采取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原则,使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当事人得到无偿、优质的法律服务,努力做到应援尽援。

四、加强普法宣传,切实提高残疾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我局把残疾人保障“一法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作

为“五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加强残疾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和广大残疾人的法律素质和维权能力,进一步营造了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墨玉县残疾人就业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上一篇:主人翁论文下一篇:幼儿音乐欣赏教案中班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