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评析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走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评析(通用9篇)

《行走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评析 篇1

小学数学培训班

陈丽

2013年12月14日上午,有幸听了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一堂教学观摩课——《行走中的数学问题》。整堂课上得妙趣横生、精彩绝伦,太有大家风范了!我认为吴老师的课有如下优点:

一、知情交融,师生互动

整堂课一直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给人的感觉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玩。吴老师的儿童观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应该让每个儿童有尊严的活在人群中;儿童是发展中的人,要给儿童重新跃起的机会。吴老师的这堂课很好的体现了这两点。

二、联系生活,提出数学问题

吴老师让一位同学到前面走一段路,其它同学提出数学问题。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列出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在出示例题前,同伴演绎“同时、相对、相距、相遇”四个关键词,以此加深对题意的理解。通过学生提问和演绎这一阶段,树立了“数学无处不在”的意识,让数学走进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在理清题意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题。两人为一组,到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一个画图,一个列式)。然后充当小老师,解答其它同学提出的疑问。这个环节里,吴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引导学生用:“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你们读懂了吗? 还有其它问题吗?”等等这样的语言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吴老师只是做为一个组织和引导者参与其中,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表达交流的能力。

四、善用错误资源,变废为宝

吴老师从行走中的数学问题过度到生活中的行走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让生活走进课堂。最后一个例题是这样的:四

(一)班准备联欢会,分三小组折纸花、纸鹤。第一小组每小时折50朵纸花,第二小组每小时折60朵纸花,第三小组每小时折40只纸鹤。他们共折了3小时,一共折了多少朵纸花?先小组交流讨论,再请三位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式子即可。其中有位同学的列式是这样的:(50+60+40)×3。很多同学看出了这个算式是错误的,但那位同学并不知道自己列错了,吴老师请下面一位同学上来问了那位同学几个问题:这道题求的是什么?(答:一共折了多少朵纸花?)第三小组折的是什么?(答:纸鹤)当问到这时,那位同学就知道自己写错了。吴老师并没有让其它同学直接说出你错了,错在哪里之类的话,而且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写错的同学自己去发现,这样比直接指出更有意义。吴老师接着利用这错误的式子让学生更改题目,使得错误的式子变成正确的。学生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又再一次活跃起来。

网络上有人这样评价吴正宪老师的课:吴老师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确实如此,吴老师的课,让我们看到了满满的关爱,看到了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无私的奉献!

《行走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评析 篇2

问题导向已作为一种教学创新模式, 应用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这种创新模式实则属于探究教学法的范畴, 是对国外教学思想的一种借鉴。通过近年来的应用, 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同时, 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教与学两个方面。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的合理化流程

1. 问题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将抽象的数学解题思路, 具体化为对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优化。例如, 在解决指数问题时便可以将其引到对我国人口增长问题的认识上来。又如, 在解决有关“抛物线”的几何问题时, 就可以简单引到对航空问题的认识上来。这些都依靠教师的信息收集和总结。

2. 学习模式

将数学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 这样可以在平等讨论中激发能力较差学生的主体性;合作学习的实施应建立在自学、自研的基础上, 教师主要承担总结、提炼、拓展思路的任务。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则主要依赖于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来完成。

3. 过程控制

尽管强调了解题思路的传递应推动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 但在目前大环境下仍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地解答其它类似的数学题目。对此, 过程控制要包括课堂练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信息反馈, 以及对教学进度的整体把握等。

二、针对流程实施效果的反思

尽管以上三个方面支撑起问题导向教学合理流程, 但这也只是从逻辑上满足教学要求。而实践表明, 其中的实施效果并不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

1. 针对问题设计的反思

从流程上看, 问题设计环节并没有问题, 注意了联系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但是从区域角度来讲, 某些例子也许对城区学生来说较为熟悉, 却不一定适合于乡镇学生, 反之亦然。这就表明, 问题的寻找与设计应遵循校本原则, 及一切为了学校、一切依托学校。可见, 高中各校数学教师在业务交流时, 只能侧重于教学手段, 而对具体内容的建构仍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

2. 针对学习模式的反思

笔者历来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功能, 并认为这种模式能形成学生间的横向交流, 将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但在实践中问题又出现了, 由数学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所构成的小组, 往往是成绩较好者作为学习主导。这样一来, 就难以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甚至无法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跟上合作学习的节奏, 这一问题需要给予合理解决。

3. 针对过程控制的反思

问题导向属于探究教学方法的核心要件。为此, 针对问题导向教学的方向控制很重要。根据现有模式, 往往采取课堂提问、当场练习的形式。要知道, 这些控制方法实则与探究式教学的初衷相背离, 因此, 也需要给予有效改造。

三、反思基础上的评析

评析的主要任务在于构建优化问题导向的应用模式。基于以上流程的问题导向教学仍具有合理性。

1. 针对问题设计的评析

从高中教学资源的配置来看, 乡镇中学处于明显的弱势, 这也使笔者更加关注他们在问题设计上的策略。以“空间几何”知识点为例, 在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上, 城区高中生具有更多的生活体验。为此, 教师应充分挖掘乡镇区域有关点、直线、平面之间的生动载体。如, 小河沟之上的桥梁可以作为平面的载体;桥墩则可以作为直线的载体;桥墩与桥面的衔接点可以作为点的载体。这样, 就可以建立问题导向了。

2. 针对学习模式的评析

实践表明, 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显被动, 并且这种被动状态无法完全因教师的鼓励而消除。针对这一事实, 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承担小组成员讨论信息的记录工作。通过强迫他们仔细听、不清楚的就问, 最终形成书面记录的方式, 来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3. 针对过程控制的评析

在遵循现有课堂提问、练习的方式的同时, 还应结合小组学习模式建立兴趣小组, 即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课题的形式分派下去,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方案论证。考虑到乡镇高中学生在资料查找上存在诸多不变, 教师在课题设计上应更贴近于他们的生活。

总之, 一种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创新, 应着眼于解决现实教学问题, 应围绕着问题设计、学习模式、过程控制进行优化。■

《行走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评析 篇3

【关键词】 教学实践;篮球比赛;建模能力;应用意识

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深入,重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课本知识,将未经简化抽象的现实问题带到课堂上,使学生能运用理解、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求解模型,使问题得到解答.本文以“篮球比赛问题”为例,就其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1 问题引动、唤起应用意识

师:同学们喜欢篮球运动吗?

众生:喜欢.

师:本节课老师将与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篮球运动中的数学问题”,同学们加油啊!

问题1 如图1,一场篮球赛中,运动员小姚在距篮下4米处跳起投篮,篮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2.5米时,达最大高度3.5米,然后准确落入篮圈(不考虑打板入篮).已知篮圈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3.05米.该运动员身高1.8米,在这次跳投中,球在头顶上方0.25米处出手,问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师:请同学们审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评析 问题1中“距篮下4米处跳起投篮”,“篮圈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3.05米”,“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2.5米时,达最大高度3.5米”,“问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等数据贴近生活现实,源于自然生活的现实问题,这对喜欢蓝球运动的学生来说感觉相当的亲近,自然,倾注人文关怀.这种源于自然生活的现实问题能唤起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数学知识、方法、思想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和心理冲动,培育了学生的数学敏感性和应用意识,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性.

2 问题解决、体验应用过程

师:如图1,请同学们结合问题1中的现实情境想一想,要解决问题1需用什么数学知识?

生1(思考后)回答:篮球在空中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可能会用到二次函数的知识.

师: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生2:“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

评析 “用什么数学知识解决问题1”,使学生都处于一种急于求成的兴奋之中,由“篮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可能会解决问题1,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师: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1需要借助什么数学工具?

众生: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图1中的关键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尝试,教师巡视了解、指导学生学习情况(足够学习时间后),收集、反馈、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师:请各小组学生代表汇报展示本组合作学习成果.

生3:如图2,我们小组交流得到以投篮者站立点为坐标原点,这点与篮球架和地面接触点中心的连线为横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生4:如图3,我们小组是以篮球在空中经过的最高点为坐标原点,平行于地面的直线为横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生5:如图4,我们小组选择的是以篮圈中心为坐标原点,与水平地面平行的直线为横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师:以上各组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了不同的坐标原点,这些想法都很好,接下来请说说确定篮球运行路线(抛物线)的解析式的思路?

生6:如图2: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由题意可知点B(2.5,3.5)和C(4,3.05),点B又是抛物线的顶点,可通过建立方程组,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生7:如图3,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点D的坐标为(1.5,-3.5),通过建立方程组,可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生8(其它组的学生):点D的坐标不正确,应该是(1.5,-0.45)

师(对生8):你能讲一讲理由吗?

生8:点D的纵坐标应该是篮球的最高点到球圈中心的距离3.5-3.05.

师:很好!这位同学很细心,发现了问题,希望大家向他学习.虽然前面的同学在计算点D的坐标时没算对,但他们的这种解题思路是独到的.

生9:如图4,经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坐标是A(-1.5,0.45),可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评析 学生在面临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时,仅靠模仿、记忆等方式是很难解决的.在函数学习之前,学生对数与形的学习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只需要对数或形进行单一的思维,即所谓“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此时老师利用“形”的引入给学生研究问题带来了直观的空间感受,让学生说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思路,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不同坐标系的建立让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惊奇和不断发现的学习过程中,并形成自已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学生学习并收集、整理学生学习情况,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即使学生的计算出现错误,教师也及时对学生“独到的解题思路”给予鼓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课程目标.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说说怎样求出“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的高度”?

生10:根据前面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先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求点A的坐标,然后用点A的纵坐标减去运动员小姚的身高.

师:说得好!请同学们按照各组构建的思路选择合适的方法独立求解.

全班学生独立解题,教师任选三个学生分别根据图2,图3,图4板书解题过程.

师:对比以上解法,说说你的想法.

生14:我认为生11的解法比较繁,我的解法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5)2+3.5,解得:a=- 1 5 ,y=- 1 5 (x-2.5)2+3.5,当x=0时,y=2.25,2.25-1.8-0.25=0.2,他跳离地面的高度是0.2米.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说明他能认真分析问题,是大家应该学习的.

生15:选择恰当的方法可使计算简单.已知抛物线的顶点,设为顶点形式,容易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生16: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时,选择坐标原点要注意,怎样才能使运算简便.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中,将坐标系的原点选在抛物线顶点处,最好算.

评析 数学计算的教学中最大瓶颈就是怕耽误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往往是将题目演算步骤由教师全包全揽,以上过程中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恰当地处理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合作交流,同时在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3 问题拓展、发展应用意识

问题2 这场篮球赛中,另一位运动员小蔡跳起投篮,如图5,已知球出手时离地面高 20 9 米,与篮圈中心的水平距离为8米,当球出手后水平距离为4米时到达最大高度4米,问此球能否投中?

图5 师:请同学们类比问题1的解题思路,构建自己的解法.

生17(简要计算后):先建立如图6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和点A -4,- 16 9 ,判断点(4,-0.95)是否在篮球运行的抛物线上,如果在就能投中,如果不在就不能投中.

师:请你来写出你的解题过程.

学生17(板书):设解析式为y=ax2,于是16a=- 16 9 ,a=- 1 9 ,y=- 1 9 x2,当x=4时,y=- 16 9 ,- 16 9 <-0.95,所以点(4,-0.95)不在抛物线上,因此不能投中.

师:这位同学的解法很好,还有补充的吗?

生18: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点(-4,- 16 9 )的对称点是(4,- 16 9 )可知(4,-0.95)不在抛物线上,所以不能进球(全班掌声).

师:假设出手的角度和力度都不变,则如何才能使此球投中?

生19(举手):可以跳高一点.

师:对,可以跳高一点,实际上就是把抛物线沿着y轴向上平移,并用幻灯片演示(图略),你能计算出可以跳高多少吗?

生19:跳起的高度为 49 225 米.

生20:我觉得可以朝着篮球架的方向走一点,我不知道怎么算.

生21:可先计算纵坐标为3.05-4时的横坐标,再求4和这个数的差就行了.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位同学的计算方法正确吗?生众:正确.

师强调:朝前走一点,实际是就是把抛物线向右平移(并用幻灯片演示(图略)),这一过程再一次验证了二次函数y=ax2,y=a(x+m)2,y=a(x+m)2+n的联系.

评析 问题2承接问题1,又有变化,不是作简单的模仿,特别是利用点的坐标是否在抛物线上来检验进球与否,体现了用数学的理念,使应用意识和数学模型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对投蓝不进作进一步的探究,看似简单自然,却意味深长,老师巧妙的设问,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平移,使知识结构体系浑然一体,从数学现实出发,加强了数学的应用,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4 总结回顾,升华应用意识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什么收获与感想?

生2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在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求解.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已解决问题1的经历说说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

学生议论后你一言我一语回答(过程略).

师(概括):从思维层面上讲,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思路)有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通过生活现实关注来源于自然、社会中更为广泛的现象和具体的“问题情境”,感受生活问题数学化,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第二层次: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第三层次:通过“问题的拓展”和总结回顾,回归生活的本来面目,实现了由数学看现实,由现实想数学的思维方式的提升.

评析 从学生的总结看,这节课,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和应用意识.通过数学知识生活化,体会数学方法对现实世界中现象的解释,意识到用数学的角度看世界,唤起学生欲发现、想探究、思创造的愿望.

“数学广角”教学实录与评析 篇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播放《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动画片的主题曲。

师:听完这段音乐你想到了哪几个主人公?

生: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

师:今天是大头儿子九岁的生日,围裙妈妈和小头爸爸分别给他送了一件精美的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送礼物的动画情境)

师:我们先来看围裙妈妈送的礼物。(引出例1,出示2件上衣和3条裤子图)

师:你们认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大头儿子该穿什么衣服合适呢?

生1:蓝色上衣和白色裤子。

生2:红色上衣和白色裤子。

„„

师:看来,同学们对衣服的搭配问题还挺有讲究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研究一下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评析】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一情境导入,有效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信息的呈现与画面融为一体,为后面多角度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组合法。

师:如果1件上衣和1条裤子搭配是1种穿法,你们知道大头儿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吗?

生1:2种。

生2:6种。

生3:8种。

师:(教师暂时没有对结果作出评价)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穿法,同学们可以拿出学具盒里的衣裤图片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摆法进行展示与交流)

生1:2种,蓝色上衣和粉红色长裤,红色上衣和白色长裤。

生(插言):还有1条黑色的裤子没搭配,还有其他的穿法――

师:这种方法有“遗漏”。(板书:遗漏)

生3(一边操作,一边数有几种,在操作中出现重复):8种。

师:大家认为这种摆法正确吗?

生:不正确。红色上衣与蓝色裤子,蓝色上衣与黑色裤子各摆了两次,重复了。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板书:重复)

生2:6种。先选红色上衣分别与3条裤子搭配,再选蓝色上衣分别与3条裤子搭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操作演示搭配的方法,并用连线的方法表示)

师: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师:还可以怎样搭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生:先选定裤子,再分别与上衣搭配。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同步操作演示搭配方法,并用连线的方法表示)

师:我们在搭配衣服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在搭配的时候就要有顺序。(板书:有顺序)

2.排列法。

师:大头儿子选择了红色的上衣和白色的裤子穿上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头爸爸送的礼物吧。(课件出示礼物盒)

生:好。

师:要打开礼物盒就必须输入密码。小头爸爸提示大头儿子:礼物盒的密码是由9、3、7这3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你们帮大头儿子想一想,这3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把你的想法写在草稿纸上。(引出教材的例2)

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板演。

师:你们对这两位同学的排法有什么看法?

生:这两种都正确,都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师:说得真好。小头爸爸又提示大头儿子,其中最大的数就是打开礼物盒的密码。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哪个数吗?

生:973。

【评析】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摆一摆、数一数、连一连、写一写的自主探索活动中经历了猜测、实验、验证,掌握了有序的搭配方法。同时,教学还通过组织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让学生感悟了“有序搭配”(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

三、联系生活,拓展创新

(教师在课件中输入密码,打开了礼物盒后出现了一架照相机)

师:哇,原来是一部精美的照相机,小头爸爸想得真周到。为了纪念大头儿子的生日,他们准备去公园照几张“全家福”。他们从家出发要经过超市才能到达公园。

师:观察这幅图可以发现,从家经过超市去公园一共有几条不同的路线可以走,谁能有顺序地说一说?

生1:先选路线1分别和路线4、5、6搭配,再选路线2分别和路线4、5、6搭配,最后选路线3分别和路线4、5、6搭配,一共有9种。

生2:先选路线3分别和路线4、5、6搭配,再选路线2分别和路线4、5、6搭配,最后选路线1分别和路线4、5、6搭配,也一共有9种。

„„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能够有顺序地找到9种路线。大头儿子一家选择了路线2经过路线4来到了公园。(课件出示公园图)

师:美丽的公园到了,该照“全家福”了。下面我们来做个照相的游戏,请3位同学上台来扮演大头儿子一家。

(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扮演角色,教师组织学生推选了3位戴上头饰扮演一家三口)

师:还少了谁啊?

生:摄影师。

师:谁愿意来做摄影师?

生:我会照相,我来做摄影师。

师:3个人照“全家福”,只能站成横排,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有几种就拍几张照片。

(所有的排法都由摄影师自主操作,台下的学生进行口头统计)

生(摄影师):一共可以照6张。

师:“全家福”拍完了,大头儿子觉得肚子在咕噜咕噜叫,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带他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货架上有3种饮料和3种点心。(出示教材练习二十五第1题)

师: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1种,你们知道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

生:6种。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15页的第一题,就是屏幕上出现的题目,用线连一连。

(学生做完后,教师指名要学生到展示台展示并进行集体交流)

师:快乐的一天即将结束了,大头儿子一家三口快快乐乐回到家里准备点燃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可是在点燃之前,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为了勉励大头儿子好好学习,又送了3个字给他,想知道是哪3个字吗?

生:想。

(课件出示:读,书,好)

师:“读,书,好”这三个字都要用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谁能有顺序地说一说?

生:读书好、读好书、书读好、书好读、好读书、好书读。

师:大头儿子用这六个词语写了一段话,激励自己好好学习,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我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围裙妈妈为了让我把书读好,特别让我每周六到图书馆去读好书。上周六,我借了几本好书读。图书馆的阿姨对我说:“你现在正是好读书的时候,这几本书好读,你用课余时间读书好)

师:大头儿子同时也把这段话送给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多读好书。你们有信心读好书吗?

生:有。

师:我们一起和大头儿子度过了美好的一天,最后让我们一起为大头儿子点燃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并祝愿他生日快乐吧!(课件演示祝贺生日的动画情境,学生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评析】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搭配“路线”“照相”“点心”“汉字”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搭配中的学问”(排列组合)知识的学习兴趣,强化了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和学科中的应用意识。不仅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在学科整合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感觉到了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四、全课总结

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总评】本课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分析和推理,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纵观本课的教学和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本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动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情境导入新课,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还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把本课要学的知识编了“大头儿子过生日”情境贯穿全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很容易体会搭配中有序、科学、合理、巧妙的学问,找到了“有序的搭配”方法。

2.有效整合材料,体现教学的实效性。本节课的知识点是排列与组合的知识,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又不能直接讲排列组合。如何通俗易懂地讲比较深奥的问题呢?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没有直接呈现排列与组合的原理,而是把教材合理融合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把各种情况一一有序地列举出来,并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摆一摆、数一数、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掌握“有序的搭配”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头儿子”生日即将结束时,教师来了个画龙点睛之笔,让学生感受快乐的同时还要把“书读好”,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注重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还渗透了思想教育,体现了学习的三重境界――“为知、为己、为人”。(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教研室 江西省永新县埠前中智希望小学)

□责任编辑 邓园生

《行走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评析 篇5

《数学乐园》活动课教学设计与评析

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乐园”活动,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

1.数字迷宫图十幅,信箱四个,口算卡片40张

2.自制教学课件,教室场景布置,学生坐成4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数学乐园”去玩(老师指“数学乐园”场景布置)。大家想不想去呀?可是在“数学乐园”的门口有四个信箱,需要每个小朋友当一回“小小邮递员”,把“数字娃娃”藏在你们抽屉里的“信”送到正确的信箱里,就能进人数学乐园,大家有没有信心?

二、活动——送信游戏

1.分组送信。教室讲台上放四个标有数字的信箱,老师问:怎样才能把“信”送到正确的信箱里呢?只要把“信”(即口算卡片)上的题目得数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信”送到标有这个数的信箱里。每个学生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即口算卡片),在音乐声中分组走上讲台送“信”。注意:有的卡片上面的得数不是信箱的标号,是没法送出的信。对于没有送出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不出去。

2.检查送信游戏的正确性。学生投完信后,老师把四个信箱分发到四个小组(课前学生坐成四行),由小组长主持检查每个信箱里的口算卡片是否送对了,学生做手势表示对错进行检查,看有没有送错的信。对于送错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错了。各组检查完后,小组长向老师汇报检查结果。

三、活动二——起立游戏

好啊,我们进人数学乐园啦!看,数学乐园里有很多小动物在等着我们呢!老师出示包括乖乖虎、皮卡丘、小熊维尼、机器猫的画面(课件),你们喜欢它们吗?让学生分组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全班坐成四行,每行10人,各行报数(同时进行)。

老师根据学生的选择点击小动物图案,出示下列四题:

1.请这一组的前面四个小朋友站起来。请第四个小朋友拍四下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

2.请从前往后数第五个小朋友站起来,:你前面有几个小朋友?后面有几个小朋友?你这一组有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3.请从前往后数第六个小朋友站起来。不许往后看,你知道你后面有几个小朋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请从后往前数第二个小朋友站起来。你这一组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活动三——数字迷宫

前后左右四人为一个小组,每组发“数字迷宫”图一幅。说明:“数字迷宫”有一个人口,两个出口,由数字1-9组成,从人口到出口必须按1、2、3、……9的顺序走。四个小朋友讨论不同的路线,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画出路线图,比一比看哪组想的路线最多?画完后,分组统计出本组所画路线的条数,用水彩笔写在图的右下角,然后与别组交换统计路线的条数。

老师把每组的迷宫图贴在黑板上进行评比,小黑板上出示条形统计图的网格.每组组长上台,根据本组画的条数的多少,用小正方形贴出直条。

全班看图讨论下列问题:看___组想出的路线最多,第一名是二___组,画了___种方法;第二名是___组,画了___种方法;第三名是___组,画了___种方法;一组和___组画的同样多;___组比___组多画___条;___组比___组少画___条;

五、总结:今天,大家在“数学乐园”里玩得开不开心?在我们玩的游戏中运用了前面所学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知识。以后我们学会了更多的知识,老师再带大家到“数学乐园”里来玩。

评析:

在这篇教学设计中我们看到新课程理念的存在,并感受到它的冲击力。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它重在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旨在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在这里,数学得到了升华。数学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课程标准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持续、和谐发展’等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人们的认同,数学教育观面临着重大变革,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更应当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自我意识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我想,这篇教学设计,对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作了最好的解读。课堂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只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和认知图式的建构,到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并真正地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使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了统一,体现了“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为了‘生长’自己的知识”这种现代教育观。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新课程强大的生命力,它正在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

我所执教的这节一年级《数学乐园》活动课除体现了以上宗旨外,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以游戏为主线,层层递进。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面临的挑战,各国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其重心就是探讨“乐学”,提高教学效率。游戏教学在贯注“乐学”思想方面是独领风骚的。它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乐学”问题。教学游戏,是学生乐于学习之“源”。在这个“源”中,既有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形象,唤起学生学习的愉悦;又展现了学习的智力背景,鼓舞学生自动求知。它有感性认识的坚实基础,也有促使学生理性认识的桥梁;它调动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有着学生生理感官与心理需求的快乐与满足。它调动与调节学生左、右脑同时投人学习,激发学生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生理和心理上的因素,以此推动学生认真学习,顺利开展认知活动。教学开始,便以“玩”导人,先“玩”“送信游戏”,再“玩”“起立游戏”,接着“玩”走“数字迷宫”,最后结束时还许诺下次带学生到“数学乐园”里来玩。这一系列的“玩”做到了有序牵引,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玩兴”,愉快而轻松地复习了10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乐”在活动中。

2、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那种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去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而活动课,更应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这节课便体现了这一点。第一个活动,全班学生参与“投信”,立即形成了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兴奋情绪受到激发。在第二个活动中,虽不是人人火爆,但做到了:一人表演,全班监督;一组参与,全班评价。第三个活动,处于“静态”的活动中,全班分组,人人以“笔”代“走”,画出走迷宫的路线。这样,这节课的学生参与率为百分之百,做到了参与内容广,参与时间长,教学效果好。

3、以知识为主流,面面俱到。活动课仅只是一种课堂形式,其内容才是活动课的实质。这节课为加深学生对10以内数的有关概念和计算的认识,把有关知识有机地、有序地分布在每个游戏中。第一个送信游戏,以计算为主,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对应的信箱,一部分“死信”(结果无对应信箱)需作出不可投的判断,对误投的要订正处理,对投信的质量全班作出评价。第二个活动,巧妙地把前面与后面的位置问题、基数与序数的问题、加法和连加的问题,都安排在直观的对比中和活动的氛围中进行处理和巩固。第三个活动是知识的综合性运用,以顺序的认识为根本,走出不同的路线,认识不变中有变,并辅以简单的统计,复习最多与最少、同样多与多(少)几。这三个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都孕伏了所学的知识。在活动中,大容量的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4、以媒体为主向,项项直观。活动课是一种实践,实践需要媒体、需要直观,这一节课充分的体现了媒体和直观。执教者首先考虑了活动课的氛围,精心布置了场景,使学生亲临其境;其次,打破教室组织结构,去掉桌子,改坐四行,给学生一种新鲜感;第三,准备了不少实物道具,让学生实际操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执教者精心设计制作了电脑软件,其形式和形状都新颖、可爱,使学生在现代媒体中接受“美”的教育。

总之,这是一节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低年级数学活动课。

《行走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评析 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七册里的一篇课文《桂花雨》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文章清新自然,感情丰富真挚,本文的思乡情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空白点,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作者与作者情感相融,是我本课设计与研究的重点。

根据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摇化乐”。

2、过程方法目标:以插图,课件和音乐渲染的方式,引导学生读课文,从中感受“摇花乐”,注重探究式学习,体会思乡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体会思乡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以“读——赏——联——议——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1)

读: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2)

赏:赏读文中优美的句子,积累内化。

(3)

联和议:联系实际针对重点内容展开议论,锻炼学生说和议的能力。

(4)

悟:每一节课上,我们应该坚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法。

2、采用多媒体教学,录音和《江南桂花香》的MTV。渲染一种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母亲那句话,我把课文分成: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三部分,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桂花乡、摇花乐”,以更好的理解母亲的“思想情”。

1、学习第一部分:桂花香

(1)

播放《江南桂花香》MTV,将学生带到江南桂花香的氛围中。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桂花香的句子。(让学生在喜欢的句子旁加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出示具体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浸”字。(培养学生抓重点字理解句子的能力)

(4)把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赏读,积累优美的句子,厚积薄发)

2、过渡到下一部分:让作者难忘的不仅仅是桂花香,更难忘的是“摇花乐”

(1)提出问题:“摇花乐”都有谁乐?(让学生边读边在旁边作记号,学会带问题读书)

反馈交流,总结:我乐、全家乐、全村乐

(2)引导学生体会“我乐”

指导学生从读中体会作者由着急到快乐的心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缠”,分角色朗读,着急用什么成语表示,快乐用什么成语表示,让学生读出这种心情。(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既注重人文性的教育,又让学生练好遣词用句的基本功)

(3)课件出示桂花纷纷落下的场面,感悟作者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并想象训练,桂花落在我们头上像什么?落在脖子上像什么?落得我们 满头满身像什么?(这里作者的想象力是“摇花乐”的精彩之处,在阅读对话中,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

(4)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全家乐和全村乐(由“扶”到“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反馈交流读懂了什么,指导学生理解父亲诗句的意思。

质疑:桂花开在秋天,为什么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以矛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理解母亲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5)配乐朗读“摇花乐”深化理解。

3、在此基础上,出示理解母亲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也不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反复读,出示问题“外地的桂花再香”仅仅指的外地的桂花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是否仅仅指家乡的金桂?读前文,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母亲对家乡的山水人的深厚感情,分组讨论,及时鼓励表扬。

4、师配乐总结课文。

5、通读全文感受。

整个过程是形散而神不散,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母亲的话。

6、布置作业

(1)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件自己童年里最难忘的事。(学以致用)

(2)读琦君其他作品《下雨天,真好》、《烟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桂花雨说课稿

一、说教材内容

《桂花雨》这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七课,这篇课文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的桂花,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的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桂乐和桂花雨。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高、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合计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

四、说教法学法

1、直观教学法:由于对桂花的了解人们很陌生,带领学生亲自找到桂花树让学生对桂花的颜色、形状、味道进行直观了解和感受,拉近了学生和课文的距离,帮助理解重、难词句。

2、朗读体会法:通过学生自读、指定读、听读、演读帮助体会桂花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进行有效的语感培养。

3、启发诱导法:通过激发语、教学媒体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悟。

4、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回忆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能给大家说说吗?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

7、桂花雨)

上课一开始激发学生,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二)出示插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看《桂花雨》的插图,放录音朗读,让学生感知作者摇桂花的快乐,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三)朗读体会重点句段:

1、自由朗读(2—6)自然段,说说你理解了什么。把自己理解的内容给同桌交流。

2、提问:哪个自然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深?生回答:“第五自然段”接着出示大屏幕。

①指定学生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②在师的引导下说出作者从迫不及待到高兴,妈妈从沉着到赶紧这一情感的变化,从而进入到身临其境的境界。

③让学生演读“摇桂花”这部分,感受作者的快乐。

3、抓住重点句“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从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的小山上桂花因为多,更是香气浓郁,这是我们用鼻子来分辨香气的,那妈妈是用什么来分辨的呢?其实妈妈是太喜欢院子里的桂花了,她是用感情来分辨的。同时引出: ①东西是自己的好; ② 月是故乡明。更进一步体会到桂花做的食品(桂花茶„„),此时桂花已充满她生活的全部空间,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多背)

(五)展示学生成果。(背诵)

(六)总结全文:

课文用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中蕴藏着浓郁的乡情,读了后很感人。希望你们能够根据这篇课文写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六、板书

7、桂花雨 桂花雨说课稿

一、说教材内容

《桂花雨》这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七课,这篇课文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的桂花,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的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桂乐和桂花雨。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高、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合计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

四、说教法学法

1、直观教学法:由于对桂花的了解人们很陌生,带领学生亲自找到桂花树让学生对桂花的颜色、形状、味道进行直观了解和感受,拉近了学生和课文的距离,帮助理解重、难词句。

2、朗读体会法:通过学生自读、指定读、听读、演读帮助体会桂花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进行有效的语感培养。

3、启发诱导法:通过激发语、教学媒体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悟。

4、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回忆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能给大家说说吗?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

7、桂花雨)

上课一开始激发学生,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二)出示插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看《桂花雨》的插图,放录音朗读,让学生感知作者摇桂花的快乐,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三)朗读体会重点句段:

1、自由朗读(2—6)自然段,说说你理解了什么。把自己理解的内容给同桌交流。

2、提问:哪个自然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深?生回答:“第五自然段”接着出示大屏幕。

①指定学生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②在师的引导下说出作者从迫不及待到高兴,妈妈从沉着到赶紧这一情感的变化,从而进入到身临其境的境界。

③让学生演读“摇桂花”这部分,感受作者的快乐。

3、抓住重点句“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从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的小山上桂花因为多,更是香气浓郁,这是我们用鼻子来分辨香气的,那妈妈是用什么来分辨的呢?其实妈妈是太喜欢院子里的桂花了,她是用感情来分辨的。同时引出: ①东西是自己的好; ② 月是故乡明。更进一步体会到桂花做的食品(桂花茶„„),此时桂花已充满她生活的全部空间,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多背)

(五)展示学生成果。(背诵)

(六)总结全文:

课文用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中蕴藏着浓郁的乡情,读了后很感人。希望你们能够根据这篇课文写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一、说教材

《桂花雨》是人教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的第7课。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课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第二到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五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桂花树下摇桂花的欢乐的情景。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想象摇桂花的欢乐,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从教材编排上来看,本组课文都是思乡怀乡之作,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这一学习目标融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如认识生字、读记词语是知识维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学习课文的应该达到的能力目(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标,又和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一样,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既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感情渗透的目标。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会存在多大的困难,但同时他们的语文素养现状决定了他们很难对语言文字形成丰富的想象。因此我确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理解想象课文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这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法。教师基本采用了全放的方式,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采用“ 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动口说、动手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读来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快乐,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开课伊始,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桂花的印象。然后导入新课,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课堂。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激趣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通过分同桌轮读,评议,保证学生能扫清阅读障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印象,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之后,向学生提出:“你喜欢哪几句话?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插图,经历智慧碰撞,在不同视角和不同个性的解读中,丰富想象,形成画面,使文中桂花树的样子,母亲送桂花的情景,摇桂花的情景等画面能真正地鲜活起来,文本的形象能真正实现立体化。

形成画面之后,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在回忆童年生活时的快乐,此时再回归整体,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便显得水到渠成。

(四)、拓展延伸

在拓展阶段,引导学生回忆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呢?说给大家听。使学生的生活与文本的内容得到沟通,既即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的心与课文融为一体。

(五)、作业

作业布置学生写一写童年的趣事、画一幅表现童年生活的画,使语文学习由课内走向课外,由阅读走向习作。

《桂花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人。第二到第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第五到第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同时点题,写“我”爱童年的“摇花乐”。

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文章语言(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好好体会。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文的内容,从四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出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二、说教学过程

本文的教学,我准备分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在学文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本文的九个生字,以及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

1、激趣导入。用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出示课题读题后,让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投入课文的学习。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组织与同学交流,把课文读得更好,并将自己得疑问和同学互相探讨。

3、检查初读情况,学习字词。老师请个别学生读各段,相机正音,指导学生正确读字、句、段。

4、指导弄清各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想象作者描写的景象,感受作者小时候摇桂花的乐趣,体会文中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作者和母亲浓浓的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授

这个复习,主要是复习学过的字词,特别是课后要求掌握的八个词语,还要复习课文的叙述内容,帮助学生再次理清课文的思路,以便更好地来理解课文。

(二)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第一部分的教学,主要围绕“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这句句子,读读这个部分,想想为什么爱桂花,从中,也能让学生认识到桂花树的特点。

2、重点是学习第二部分,要理解摇桂花的乐趣。

在学生读了这一部分后,引导讨论:为什么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这得从全家人的活动,以及桂花的用途中去体会。

(1)找出每个人的做法,分角色读读,有利于认识父母及作者不同的性格,体会内心共同的喜悦。

(2)交流各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并指导感情朗读。重点理解我摇桂花时的动作和话语,母亲小心翼翼的动作,和父亲随口吟诵的那首诗,体会一家人对桂子丰收的喜悦。(3)联系实际,了解桂花的作用。

(4)对这部分的内容做个总结,谈谈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摇桂花的乐趣。并进一步进行朗读。

3、在总结第二部分后,学生对作者怀念童年时光的感情是不难理解的。所以,第三部分中,重点应指导学生理解母亲的这段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要认识到,此时的母亲已经远离故乡,当母亲看到外地的桂花时,说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可以看到母亲在想念家乡了,不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实在是太思念家乡,太热爱家乡,家乡的什么都是最好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好在我班有好多学生也跟着父母远离了家乡,应该理解“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句话。)理解到母亲的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课堂总结,深切体会

通过总结课文的内容,感情朗读全文,进一步复习课文,深切体会文中透露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行走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评析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据收集和计算, 探索发现一些常见树叶长与宽的比。

2.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计算比较、合作交流等实践活动, 感受收集数据的作用, 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体会从数据里可以发现规律, 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比”, 会根据一个“比”进行绘画, 感受数学活动的意义及价值,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前认识校园里的几种树叶, 2人一组采集同一种树的树叶10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 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 这是我国的国旗 (PPT呈现如下6幅国旗) , 《国旗法》对国旗的制作有明确规定, 其尺寸要求是 (单位cm) :1号:288×192;2号:240×160;3号:192×128;4号:144×96;5号:96×64;6号:66×44。谁能说说第一幅国旗中288×192是什么意思?

提问:这些国旗虽然大小不同, 但它们都有相同的地方, 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的相同点?

提问:每面国旗长与宽的比的比值相同说明了什么?

小结:虽然这些国旗大小不同, 但长与宽的比的比值都相同, 说明这些国旗的形状也相同。

谈话:在我们的大自然中, 也有许多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的物体 (教师呈现两片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的树叶) , 你们看这是绿萝叶, 大小显然不同, 但是我们能发现这两片叶子的形状很相似。其实在这样的树叶中还隐藏着数学问题, 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树叶中的比 (出示课题) 。

(评析:这节课主要研究树叶中的比, 怎样引导学生去研究树叶中长与宽的比?课的开始教师通过找大小不同国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揭示其中的规律:“虽然这些国旗大小不同, 但长与宽的比的比值都相同, 说明这些国旗的形状也相同。”为这节课所学知识提供了思维支撑。)

2. 观察比较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选其中六种树叶进行研究 (PPT出示六种树叶:柳树叶、香樟树叶、绿萝叶、发财树叶、银杏树叶、枫树叶) , 同学们桌上的树叶就是其中的一种。根据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 谁来说说树叶由哪三部分组成?

(根据学生的回答, 师板书:叶子的结构:叶柄, 叶片, 叶脉)

提问:再看看树叶的外形, 你想说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树叶有大有小, 形状各异;不同的树, 树叶的形状一般不同, 相同的树, 树叶大小虽有差异, 但形状相似)

3. 探索方法

提问:同学们对树叶并不陌生, 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树叶中的比, 你们想一想, 可能研究树叶中谁与谁的比呢? (学生可能回答:研究树叶中长与宽的比, 或宽与长的比)

指出:为了方便, 我们统一研究树叶中长与宽的比和它的比值。

提问:要研究树叶中的比, 你们觉得要做哪些事情? (学生可能回答:测量、计算、比较)

提问:要测量树叶的长和宽, 谁来说说树叶的长和宽各是指哪部分?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作答)

谈话: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微视频。

教师呈现测量树叶长和宽方法的微视频。

(画外音) 树叶的长一般要沿着主叶脉方向测量, 量出树叶的最长部分的长度 (不含叶柄) , 比如这片柳树叶的长为11.8cm (动态演示测量长的方法) ;宽一般要沿着垂直于主叶脉的方向测量, 量出树叶的最宽处的长度, 这片树叶的宽是1.5cm (动态演示测量宽的方法) 。这片树叶长与宽的比是 (118:15) , 比值大约等于 (7.9) 。

(评析:学生虽然在科学课上学过树叶的结构, 但是哪部分是树叶的长和宽, 学生还不太明白, 所以教师通过微视频让学生从动态观察中学会测量树叶的长和宽的方法, 由于学生对微视频比较感兴趣, 所以观察仔细, 注意集中,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作探索, 发现规律

1. 合作测量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树叶中的比。先量一量每片树叶的长与宽, 算一算它们的比值, 再观察研究结果,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呈现活动要求, 学生分组合作探索)

附1:活动要求

(1) 两人合作测量一种树叶的长和宽 (10片) , 数据填在学习单上。

(2) 写出每片树叶长与宽的比, 并算出比值, 再求出比值的平均数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

(3) 将算出的比值与树叶的形状进行比较, 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附2:学习单

2. 交流结果

谈话: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呈现6组学生作品, 分别是银杏树叶、绿萝叶、香樟树叶、发财树叶、枫树叶、柳树叶) 。

……

3. 发现规律

提问:大家观察每张学习单, 小组讨论, 从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同一种树, 树叶的长与宽的比的比值比较接近)

谈话:如果老师将上面的6张表格中各种树叶的长与宽的比的比值平均数写在一张表格中 (呈现如下表格) , 小组合作研究又有什么发现?

小结:同一种树叶, 长与宽的比值比较接近;比值接近的不同树叶, 形状也相似;树叶长与宽的比值越大, 树叶就越狭长。

(评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关键环节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规律, 所以教师在这一环节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单, 简洁明了, 问题指向明确;后一张表格将树叶名称、树叶图片和算出的比值平均数对应呈现, 更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知识。这个环节中, 教师组织了两次小组合作研究, 笔者以为是适宜的, 因为研究树叶中的比, 重点不在写出比和求出比值, 而是通过测量计算后发现规律才是本节课的价值所在, 教师把握了这节课的核心, 这样做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运用规律, 解决问题

1. 将树叶图片与对应的树叶编号用直线连起来, 并说出理由

1号树叶:长与宽的比2:1=2

2号树叶:长与宽的比7:1=7

2. 根据要求画树叶

有一种树叶, 它的长和宽的比是3:1, 请你根据这个比, 画出这片树叶

3. 自由创作

要求: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比, 画一幅树叶图。

(学生完成后, 呈现学生作品并评价)

谈话:这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达·芬奇画的一幅画 (呈现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 , 在这幅画中也隐藏着比, 谁知道?

小结:在艺术领域, 具有美学价值的比是黄金比, 它的比值是0.618。意大利著名的画家达·芬奇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欣赏我的作品的人, 没有一个不是数学家。

(评析:这组练习设计比较独到, 第1题, 直接运用刚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比较容易, 而根据教师提供的比画出树叶, 显然要会灵活运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 才能完成, 最后的自由创作, 看起来比较容易, 其实这里隐含了“黄金比”的知识, 可见, 教师的设计独具匠心。)

四、全课总结, 引领反思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树叶中的比, 大家一定有比较多的收获, 请将你的体会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小结:自然界中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思考, 就能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行走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评析 篇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数学广角——排列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购票入场——复习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从宏伟的体育馆里隐约传出打乒乓球的声音。

1.这儿正要进行乒乓球比赛,需要买票才能进去,但门票不是用钱买,而是用你们的智慧买——答对了这道题,你们就可以进去看球赛了。

2.购票。课件出示:儿童票一张5角,有1角、2角、5角三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们知道有几种付款方法吗?

3.学生回答后,点击多媒体课件:体育馆的大门徐徐打开,乒乓球声也由小渐大。

评析:付钱的方法学生已经学过,新课仅增加“不重复或不遗漏”的要求。执教者巧妙地把“做一做”中的“5角买一本拼音本”改为“一张门票5角”,唤醒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导入新课,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知。

二、赛前准备——探究新知

(一)编码问题——探索排列。

多媒体课件:球声渐小,屏幕上走来3位运动员。

1.编号码。(1)这次比赛编码很特别,要用(在黑板上贴出卡片:1、2、3)这些数字编出不同的两位数。请同学们想一想,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2)自己先想想怎样编排,然后同桌合作,一人摆,一人记录。之后,汇报。(3)找规律:怎么摆才不会重复或遗漏,有什么规律。(渗透排列与顺序相关。)

2.学生回答后,点击多媒体课件:运动员胸前挂上号码,迅速练起球来,球声清脆。

评析:数学思考不仅要让学生借助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更要通过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领悟。这个环节巧妙地让学生在操作、合作、交流中学会排列的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二)场次问题——感知组合。

1.如果用循环赛,就是每两人打一场球,那么,3个人至少打几场呢?用号码12、23、31分别代表3位运动员,在桌上摆一摆。同桌说一说,再汇报。(渗透组合与顺序无关。)

2.点击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看球赛,验证是否与你们发现的一样。

(三)讨论提升。

3个数字可以摆6个两位数,3个人每两人打一场球只需打3场球。这是为什么?学生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引导认识一个是排列问题,另一个是组合问题。)

评析:执教者采用观察、比较、猜测、验证、发现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了知识,培养了探究能力。

三、赛后表彰——巩固练习

1.搭配问题——应用新知。(1)比赛结束,运动员登上领奖台前,要换一套得体的服装。(在黑板上贴出服装模型:棕色上衣、红色上衣、蓝色裤子、棕色裤子。)有几种搭配方法?(2)桌面上的信封里有一套服装模型,同桌同学摆一摆,之后汇报。

2.握手问题——拓展延伸。(1)颁奖完毕,校长要和运动员一一握手,运动员之间也要互相握手致贺。4个人每两人握手一次,一共要握几次手?(2)前后桌4人握手表演试一试后,汇报解决策略(图示法)。

3.总结揭题。(1)点击多媒体课件:体育馆的大门徐徐关上,球声由大渐小。两扇大门幻化为打开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数学广角”内容(指导看书)。(2)这节课我们看球赛,学会了什么?

评析:执教者根据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借助直观表演,让学生学会了知识。

总评:执教者把例题、“做一做”等有关排列组合知识有机整合,以“球赛”为经线,以“购票、编码、场次、服装、握手”为纬线,串成情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学故事链,将排列组合问题趣味化。执教者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既学会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泛性得以锻炼。

作者单位

福建省尤溪县西城中心小学

福建省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行走中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评析 篇9

一、案例片断实录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后)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六个面面积的和就是它们的表面积,现在你能结合以前的学习方式,想办法算出你们桌子上长方体的表面积吗?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学生开始动手剪、拼、测量数据等,几分钟后,长方体的表面积开始浮出水面。)师:好!请同学们停下来。下面,哪个组愿意到前面来把你们自己的想法和计算方法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组1:我们是这样想的:先把长方体沿几条长、宽、高剪开,成了这样的形状(学生举起图片),然后把它看成一个组合图形,量出相关的长度,再计算,算式是:16×4+5×3×2=94(平方厘米)。(学生板书算式)师:哦!?能解释一下这个算式的意思吗?

组1:把这个图形看成中间一个大长方形和两边两个小长方形,16×4是算中间那个大长方形,5×3是算一个小长方形,再乘以2表示有两个这样的长方形。组2:我们也是把长方体剪开,不过和他们的不一样,展开后是这样的,然后量出长度,算式是这样的:14×5+4×3×2=94(平方厘米)。(学生板书算式)师:也给同学们解释一下。

组2:我们也是把这个平面图形看成一个大长方形和一个小长方形,14×5是算中间那个大长方形,4×3是算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有两个,所以乘以2。组3:老师,我们也是把长方体剪开后再计算的,不过我觉得我们的方法比他们的要简单。!

师:哦!不一样吗?我看差不多呀!

组3:不一样的!你看,我的算式是这样的:11×4+10×5=94(平方厘米)(学生板书算式)。我们把这个图形看成右边一个长方形和左边一个长方形,11×4是算左边那个长方形,10×5是算右边那个长方形,只要算两个长方形就可以了!师:噢!是要简单点!

师:还有哪组不一样的,愿意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吗? 组4:老师,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的,不过,稍微麻烦了点。师:没关系!你们来介绍吧!

组4:我们是把所有的面全都剪下了,然后把它们分成了三组(举图片)。师:等等,老师打断一下,我想知道你们是把这六个面怎样分组的?

组4:我们四个人刚才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按大小分三组,也就是一样大小的两个面为一组,这样的话,算式是5×4×2+5×3×2+4×3×2=94(平方厘米)(学生板书算式)。还有一种是把六个面分成两组,每组都有大、中、小三个面,算式是(5×4+5×3+4×3)×2=94(平方厘米)。(学生板书算式)师:同学们真能干!老师很佩服你们的才干,你们比我们编书的叔叔阿姨还厉害!不信的话,请你们打开书本自己看一看。

二、深刻启示:

启示1:在我们成人眼中看来很简单的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对学生来说可能并不简单,因为他们受到了生活经验的限制。试想,一个从没见过大象的人,又怎能想像得出大象的样子呢?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进行探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没有事先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用一个稍带暗示性的问题“现在你能结合以前的学习方式,想办法算出你们桌子上长方体的表面积吗?”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等几何形体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讨论中,针对一个具体的长方体来理解表面积的计算。这样,既能充分暴露学生的思考方法,又不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把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纳入到各自原有的知识结构当中去,不仅让他们自己获得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还开阔了他们的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启示2: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把长方体剪开后,原本立体的三维空间物体呈现在面前的无非是一个二维空间的平面组合图形。同样,求长方体表面积也就转变成了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有了三维空间与二维空间的思维转换,学生很容易运用以前所学的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自然而然就有了以上多种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而且全体学生都掌握得很好。我们有时常抱怨一些“差生”,“老师讲了那么多遍了,你还不懂!”“连这么简单的也学不会!”„„其实,我们应反过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递给任何不同年龄的人。这里的“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运用各种不同的实践操作方式。

启示3:离开人的活动是没有数学、也学不懂数学的。所以,学习数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了解数学背景、获得数学经验。”*学具操作是学生获得数学经验最直接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体,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有一个充分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知识是怎样形成的。

上一篇:迎战期中考演讲稿下一篇:校级篮球比赛的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