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十年放贷政策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近十年放贷政策(推荐5篇)

我国近十年放贷政策 篇1

我国房地产调控2003-2013十年期间,政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包括2003-2004年、2005-2008上半年、2008下半年-2009年、2009年-2013年。

2003-2004:调控起步期

2003-2004年以收紧土地供给和房地产信贷为主要手段,以抑制房地长市场投资过热为目的。

2003年4月 121号文件。规定购买高档商品房、别墅或第二套以上(含第二套)商品房的借款人,适当提高首付款比例。

2004年10月29日,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至5.58%(一年),放款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对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仍有上限管制,为基准利率的2.3倍。

2005-2008上半年:调控加码期

2005-2008上半年调控加码期,主要调控手段为结构性手段,在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的同时,提出“稳房价”的新目标。“国八条”“新国八条”“国六条”相继出台。改善供给结构的同时开始调节商品房投资性需求。

2005年3月:取消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20%提高到30%。

2006年4月27日:各档贷款利率上调0.27%,主要为了抑制投资需求。2006年5月24日:“国六条”

2006年5月29日:国务院出台限制套型90/70政策,在套型面积、小户型所占比率、新房首付款等方面作出了量化规定,提出90平方米和双70%的标准。2006年8月19日: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至6.12%(一年期)。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0.9倍扩大为0.85倍。2007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加息。

2008年上半年3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2008年8月25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发文,土地质押必须有土地证,贷款额度不得超过质押物价的7成,贷款期限原则不超过2年。对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开发商业性房地产,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对购买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住房的城镇居民,不得发放住房贷款。

2008下半年-2009年:紧急救市期

2008年金融危机成为政策分水岭,2008年上半年房地产政策还是继续延续紧缩的政策,下半年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度回落,危难时刻,房地产成为救市主力军。2009年房价增幅50%,政府不得不开始重新调整调控方向。开始楼市调控,但还没有信贷措施的政策性要求。

2008年9月16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第二天,央行下调贷款基准利率0.27%,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此后又连续下调4次存贷基准利率。

2008年11月1日首次购房和改善性普通住房提供贷款利率7折优惠,最低首付下调到2% “国四条”:2009年12月14日“国四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增加供给、抑制投资、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等四大措施,目的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措施中没有设计信贷方面的政策要求。

2010-2013:调控全面加码期(重点介绍)

自2009年12月份开始楼市调控以来,我国房贷政策经历了五次升级,分别是2010年1月“国十一条”、4月的“国十条”、9月的“9.29新政”,2011年1月的“新国八条”,2013年2月20日出台的“国五条”。国家的主要调控思路是通过实施“限购”政策和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保证刚性需求的同时,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区别对待的结构性调整。

2010年

2010年宏观调控方向:中国房地产政策已由此前的支持转向抑制投机, 加强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一定程度上控制第一套房需求,限制第二套房,打压第三套房,遏制投机。具体信贷政策:

“国十一条”:2010年1月10日,“国十一条”提出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金融机构在继续支持居民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同时,严格控制二套住房购房贷款管理,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 未成年子女),贷款首付款比率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加大对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业务的监督管理和窗口指导。

2010年1月18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2010年2月25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2010年4月11日,银监会要求所有银行6月底前提交贷款情况的评估报告.银行不应该对投机投资购房贷款,如无法判断,则应大幅提高贷款的首付款比率和利率水平。北京部分银行已将二套房首付比率提升至60%。2010年4月14日,国务院会议指出,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新国十条”: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新国十条”:实施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管理原则自主确定。

2010年4月20日:银监会: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控,强调加强土地储备贷款管理,严控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资性购房。

2010年5月10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9.29”新政:2010年9月29日:“9.29”新政: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放贷;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首套放贷首付比率不低于30%以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率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的规定。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此政策在打击投资客的同时也使部分经济实力不强的刚性需求者推迟入场。

2010年10月20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率上调0.25%,一年期贷款利率由5.31%提高到5.56%,其他格挡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2010年11月16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2010年11月29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2010年12月20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2010年12月26日:一年期存贷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升至5.81%,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

2011年

2011年宏观调控方向:强化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控制住房需求,鼓励首套房购买趋势减缓,打压第二套房购买,抑制投资房。具体信贷政策:

2011年1月18日:银监会提出,继续实施差别化放贷政策。对政府平台贷款,要严格控制增量风险,并按照既定部署加快存量分类处置。要落实贷款“三查”,加大对贷款风险分类准确性及其责任的督查。继续认真清理规范银信合作业务,规范展开信贷资产转让。

2011年1月20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2011年1月25日:北京首套放贷利率优惠幅度减小。浦发、民生、光大银行北京分行3家明确取消优惠,首套房贷执行基准利率。深发展、华夏、招商、中信、汇丰银行北京分行仍然最低可以做到8.5折的放贷利率,但对于贷款客户的要求严格。

“新国八条”2011年1月26日“新国八条”,要求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率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可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新建筑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

2011年2月9日: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其他各档次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做相应调整。

2011年2月24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2011年3月25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2011年4月6日:五年期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0.2%。

2011年4月21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准备金率0.5% 2011年5月18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2011年6月20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2011年7月7日:上调金融机构人面壁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调整后为6.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2011年10月24日: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回复南京公积金贷款最高可贷额度。最高贷款额度提高由原先的20万元/人、40万元/人,回复为30万元/人、60万元/人。家庭已申请过一次公积金贷款,在全部还清贷款并卖出唯一住房后,再次购房时可以使用公积金贷款,但首付不得低于六成,贷款利率是供给金基准利率的1.1倍。

2011年12月1日: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借款人及配偶均按规定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调整至45万元;借款人单方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调整至35万元。2011年12月1日:无锡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实施住房公积金新政,首次购房且面积在90平米以下的家庭,只要夫妻双方均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即使可贷额度不足50万元,也能按最高50万元的额度申请。同时,新职工住房补贴也一并纳入可贷额度计算之列。

2011年12月5日: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2012年

2012年宏观调控方向:房地产调控政策稳中趋紧,在保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坚持调控不放松,通过差别化信贷等手段,支持合理自住需求,加大满足首套房贷款需求,抑制投资投机需求。由于保证经济增长压力,经济宏观调控有紧缩转为放松。

具体信贷政策:

2012年2月15日:12个城市下调首套放贷利率。4个直辖市和8个省会城市(广州、杭州、南昌、哈尔滨、成都、南京、济南、昆明)的部分银行已经将首套放贷利率从之前的上浮5%-10%回归到基准利率7.05%。

2012年2月24日: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2012年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股利各家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基准利率和首套普通商品住宅贷款优惠利率的下限之间,根据借款人的财务情况权衡定价。2012年5月18日: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2012年6月8日: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2012年7月6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

2013年

宏观政策调控方向:中央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思路正在逐渐转变,限购限价的行政手段终将被市场调节机制所取代。从严基调未改变,今后无论是政策手段多还是市场手段多,楼市调控仍重在差别化的结构性调整。具体信贷政策:

“国五条”: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提出五条调控措施即“国五条”。“国五条”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除拉萨外的省会城市要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并公布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三月底各地纷纷出台“国五条”细则,目前共有36个省事公布细则或房价控制目标,其中有15个省市出台细则。以下为各省市细则中关于信贷政策方面的要求。

北京细则:将商业贷款购买第二套的首付比率提高至70%,利率按1.1倍计算。上海细则:严禁发放第三套及以上购房贷款。

重庆细则:严格执行第二套住房信贷政策,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房及以上住房贷款。

其他城市细则中未提到信贷政策方面的具体实施。

我国近十年放贷政策 篇2

1 房地产调控阶段回顾

2003年以来房地产调控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2008),抑制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主要是通过金融、财政和土地等政策进行调控,包括取消贷款优惠利率,提高首付比例,利用信贷和税收调节需求,打击投机,并严格限制土地的供给等,但是房价增速在2006年有所放缓之后再度反弹;第二阶段(2008-2009),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只要是刺激房地产市场,放松对房地产的紧缩和调控,下调贷款利率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增加商业性住房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加快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范围,推进棚户区改造,增加供给,房价指数有所下跌,房价环比涨幅在2008年12月触底,但是2009年之后报复性反弹;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再次对房价进行调控,主要措施是提高个人购房首付比例,特别是第二、三套房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提高房地产交易税收,规范地产开发商拿地,然而房价仍没有进入平稳发展的轨道,调控效果并不理想。

2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2.1 货币手段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二是运用基准利率的变化;三是购房信贷政策的变化。

存款准备金率:2003年以来,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由2003年调整前的6%,经过近20次的上调,在2008年上半年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随后,受金融危机影响,存款准备金率在2008年下半年经过4次下调降到15.5%,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存款准备金率又经过12次上调,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紧接着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存款准备金率又经过3次下调,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回落到20%,从市场角度来看,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影响到货币的供给量,从房地产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银行房贷的缩紧,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基准利率:从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贷款利率多次上调,五年及以上贷款利率从6.12%上调至7.83%,2008年中央银行五次下调贷款利率,五年及以上贷款利率降至5.94%。金融危机之后,央行再连续五次上调贷款利率,累计上升1.11个百分点,2012年中旬,央行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到2014年3月,五年及以上贷款利率达到6.55%。利率的变化代表着未来政策的走向,对经济各方面都会有影响,贷款利率的上调会影响开发商贷款成本,减少供给,反之,下调贷款利率会刺激开发商增加供给。同样,利率的调整也会影响购房者的需求,利率的上调会增加购房者的成本,减少需求,反之,会增加购房者的需求。

信贷政策:宽松的信贷政策,可以增加房地产的来源以及房地产贷款规模,从而可提高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规模,反之房地产将融资困难,会降低房地产市场交易规模。首次和二套房贷相关政策可以引导社会各界的购房需求,增加购房成本,抑制部分需求。

2.2 财政手段

国家采取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手段主要有:税收和公共支出两种常用的财政工具。目前,对于中国经济的局部过热,国家采取了限制公共支出的政策,以及开征新税种,提高税率等办法。对于房地产市场:1出让金和税费成本并在一起,将占商品房开发成本的30%-35%左右,政府通过增加税负能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成本从而影响住房供给。2政府增加房地产持有税可减少持有房产的收益率,强制征收空置税以及加大房地产转让环节中的税收可以打击投机需求。3国家利用税收杠杆,通过提高高档商品房税率,减少普通商品房税率可以调节供求结构,使房地产供求结构更趋于合理。

2.3 土地政策

(单位:元/平方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对大多数国家而言,房地产市场调控手段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是由于我国土地的特有属性,土地调控影响到交易价格、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面积、空置率等,在房地产调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主要通过调控土地的供给从而调控房地产的供给,主要从供给量、地价及供给结构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土地供给量。土地供给量越大,则住房的供给量越多,房价就会平稳;相反,供给量越少,住房供给也会相应减少,房价则会上涨,但由于资源稀缺性,土地的供给量是有限的,政府要合理调节供应量。

第二,地价。地价是房地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价越高,房地产开发成本越大,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规模会减小,房地产市场供给减少,最终导致房价的上升;相反,地价降低,房价也会相应下降。

第三,土地供应结构。通过改变土地供应结构,间接调节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房和高档商品房的供应结构,在供给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向普通商品房供给得越多,则在住房结构中以普通商品房为主;向高档商品房供给得越多,则在住房结构中以高档商品房为主。

3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1 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

3.1.1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

从2003年到2012年,全国城镇平均房价从2381元/平方米上涨到5791元/平方米,近十年间涨了143%。如表1所示,2004年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5%;2005年房价增速同比增长达16.7%;2006年需求总量遭到控制,房价增速保持平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实体经济不景气,购房者处于观望状态,导致房价稍有回落;然而2008年以后,房价再次急剧上涨,2009年达到23.2%,到2013年12月,百城均价涨至10833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1.51%,达到2010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较2011年8月(9831元/平方米)的阶段性高点累计上涨10.19%,环比上涨0.7%,连续19个月上涨。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百城房价盘点》显示,截至2013年12月,100个城市中有3个均价超过3万元/平方米,1个在2万-3万元/平方米之间,13个城市在1万-2万元/平方米之间;从涨幅看,7个城市2013年累计涨幅在20%-30%之间,17个城市在10%-20%之间,涨幅在10%以内的有68个,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速度,致使很多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越来越严重。

3.1.2 一线城市供不应求矛盾严峻,房价涨幅突出

受益于行政资源优势等因素,一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充沛的就业机会和开放的经济环境等因素导致常住人口总量快速上升,刚需旺盛,但一线城市房地产供给有限,导致供求矛盾严重,价格上涨较快。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一线城市涨幅显著,其中北京房价达31465元/平方米,位居百城之首;上海和深圳房价分别为31260元/平方米和30591元/平方米,排第二和第三;广州价格为18297元/平方米,均远高于百城均价,同比来看,北京同比上涨28.3%,涨幅最大,比百城高达16.82个百分点,广州、深圳涨幅也均超过20%,上海涨幅为15.63%。

3.2 房地产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3.2.1 地方政府调控失灵,调控政策有效性偏低

房地产调控有效性偏低,笔者认为主要问题出自于地方政府,包含两个方面:地方政府财政来源太依赖房地产业和对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不完备。

第一,地方政府财政来源太依赖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有效性偏低,应该从调控起点开始寻找问题,从体制上发现问题,从2004年以来,一直存在关于房地产调控失灵及房地产泡沫方面的争论,有学者认为是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等导致的。199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规定从1994年起,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分税制的实行彻底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划分方法,实行分税制以来,地方财政收入在总财政收入比重由1993年接近80%迅速降至1994年的45%左右,在之后的十多年里一直维持45%左右,直到2011年才达到50%以上,2012年为52%左右。在事权上,中央财政主要负责国家安全、外交及中央机构运转所需费用,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的支出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而地方财政承担地区权力机关运转所需要的费用及经济发展、事业发展所需支出等,1994年地方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近70%,2004年微升至75%,到2012年地方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达到85%左右。面对沉重的财政负担,地方政府尽可能增加财政来源,然而受工业化、城市化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地方政府难以靠国企、出口贸易等企业获得更好的税收来源,而为了经济发展,不少地方政府靠减免税收等来招商引资,使得地方政府获得税费来源更困难。

第二,考核机制不完备,中央与地方在目标上存在矛盾冲突。在房价的调控上,中央希望房价稳定,而地方希望房价稳步提升从而获得更高的土地出让金;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方面,中央希望建更多的保障房,而地方政府希望建设更多的商品房增加税收,而且在保障房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财政支出,地方政府更不希望如此;在投资方面,中央希望整个市场健康发展,不希望房地产投资过热导致挤出效应,而房地产业投资的高涨会拉动地方财政,从而获得更好的政绩。

3.2.2 房地产调控法律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房地产调控主要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法律手段为辅。从2004年起,国家为了控制房地产投资过热,抑制房价,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被称为“国八条”,同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八条措施,(称“新八条”);200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六项措施(“国六条”),紧接中国建设部制定《关于调整住房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称“国十五条”);2007年,中央严格控制房地产信贷和土地使用;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由调控紧缩转变为刺激经济和救市;2009年12月,国务院又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四条”);2010年4月,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新国十条”);2011年1月,国务院提出“新国八条”;到2013年2月,国务院针对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又发布“新国五条”。制定的调控政策大多是以“通知”、“意见”的文件形式出台,法律层次低,缺乏完整的法律框架和结构,因此,这些文件的法律效力不够,在没有法律强制力的保障之下,大部分文件执行效果都不太好。

4 房地产宏观调控建议

在过去的近十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以行政干预为主,忽视了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要建立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现如今,中国城镇化步伐正在加快,更多的农民工进城,并且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700万左右,中低收入人群的刚性需求仍然很大,房价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必须建立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4.1 合理调整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建立科学的财税体制

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由于近些年实体经济投资环境的恶化,地方政府税收吃紧,加上地方政府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以及保障房的建设,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政府逐渐开始依赖房地产业的相关税收及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价不断上涨,“地王”现象频现,间接推动了房价的上涨。因此,要依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行税制改革,丰富地方财政的收入来源,将房地产开发方面的税收转变为房地产保有税收来抑制投机需求,在投机活动猖獗时,合理征收印花税、契税等,抑制频繁转手投机炒作,征收房地产交易中增值部分的个人所得税,加大累进幅度,加大房地产税试点,增加囤房成本。完善地产产权登记制度,进行个人房产清查并加快推进空置税的实施,可将房地产税收的一部分投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合理调整地方事权和财权,对一些项目如保障房的建设等加大中央补贴,提高效率,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4.2 建设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合理调节住房供给结构

土地要素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土地制度的改革对房地产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这为建立城乡统一用地提供了保障,进一步扩大了土地的权能。各级地方政府要合理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处理好城郊集体建设用地,有效调节土地供给结构,用于增加保障房等的供给。此外,要合理调整高档商品房、普通商品房及保障房的土地供应比例,加大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限制高档住宅建设用地,并对商品房及保障房户型加以限制,尽量鼓励小户型的开发。

4.3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更多的农民工进城,中低收入者数量逐渐庞大,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俨然成为比较重大的社会问题,这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需要政府加大力度去建设更多的保障性住房。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能增加整个住房的供给,有效缓解住房刚性需求,从而有效抑制房价上涨。

4.4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保持宏观调控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宏观调控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方面,政府设立的审核机制不完善,保障方式不明,分配制度不公,建设标准模糊等问题造成了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的职责缺位;在政策制定方面,政府政策制定太过于频繁,几乎每年都出台不同的调控政策,致使政策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并且政策的制定依据、制定原则以及制定过程与方式都不透明,没有实施有效的政策评估机制等,都导致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政府在房地产政策制定方面要有理有据,决策要透明化、公开化,在今后的调控中,尽量发挥市场的作用,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此外,可以建立群众监督机制,让政府的调控决策、审核机制等接受人民监督,并充分吸收群众建议,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

4.5 将调控主导权下放给地方政府,调整考核机制

由于不同城市之间房价涨幅、住房结构以及供需等有着较大的差别,如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房价涨幅与需求大大高于二三线城市,所以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不能像以前一样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调控方式,因此,中央可将房地产调控的主导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最有效的调控政策。此外,中央需要调整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不能只关注地方政府的GDP,这样仍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去拉动GDP,中央可实行“绿色GDP”的考核,将保障房的建设、房价的稳定等因素考虑进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为调控主体的作用。

综上,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房地产业“不健康”发展会对经济造成影响,更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要对房地产实行有效调控,实现“居者有其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其要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和政府的有效指导,这样才能使房地产健康发展,实现房价软着陆,真正实现人民居有其所的目标。

摘要:房地产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涉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对房地产市场正确并合理调控符合国家利益。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视角,对我国近十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房地产调控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以人为本、注重公平、增强政府公信力等指导精神,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近十年以来我国抗战精神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抗战精神;内涵;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70-02

抗战精神是我国在长达14年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中华儿女表现出的自强不息、团结奋进、坚忍不拔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了解我国抗战精神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可以更加深入认识和学习抗战精神,为更加科学有力地提倡抗战精神打下坚实基础。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抗战精神做了大量研究,主要围绕抗战精神的形成原因、内涵、特征以及价值意义四个方面展开。

一、关于抗战精神形成的原因分析

抗战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形成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中华民族传统历史原因:抗战时期,以郭沫若、翦伯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史学家,对我国数千年以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进行研究,发掘出形成抗战精神历史的根源;第二,日本惨无人道的侵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唤醒了国人的忧患意识与民族责任感;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成为形成抗战精神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无论是思想上、政治上还是组织上采取的方针政策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第四,“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一致对外精神:学者们都提到抗战过程中,不同党派、阶级、地域、民族的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对抗战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有学者对抗战精神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实践基础——抗日战争实践的沃土。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思想和工作方法,领导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及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和海外侨胞团结一致地进行全民族抗战。其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中共深入开展了对《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学习研究。毛泽东结合抗战实际,写出了《论持久战》等重要著作,正确分析了中国抗战的策略,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党员及干部的党性,这是形成抗战精神的理论基础。其三,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古代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进行扬弃,使实事求是的精神成为抗战精神的首要内容[1]。

二、关于抗战精神内涵的理论探讨

近十年以来,对抗战精神内涵研究文献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不同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于抗战精神内涵的理解也有所差异。因此,对于抗战精神的内涵没有准确的界定。

有人将抗战精神的内涵概括成五种观点:第一,以朱成山、李孝纯为代表的“八字精神”学说:“拼搏、奉献、团结、自强”[2]、“自强、爱国、创造、宽容”等一系列八字精神是抗战精神的基本内涵。第二,以刘小龙、常黎峰为代表的“三大主义”学说: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第三,以李向军、危兆盖为代表的“四内容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等精神内涵[3]。第四,以陈邵桂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学说”,他认为抗战精神是以实事求是、民族团结、兵民为本、艰苦奋斗、持久必胜的革命精神构成的有机整体,核心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第五,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六方面内容特点学说”,学者认为“伟大民族精神”一词,实质就是抗战精神,即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民族奉献精神[5]。

此外,以张士海、吴敏先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抗战精神學说”可为第六种观点: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下、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内涵可概括为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是其首要内容;爱国主义精神是其灵魂与主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其根本立足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是其落脚点与归宿[6]。

由于学者们研究重点不同导致抗战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但也不难看出其基本的方向趋势却是如出一辙的,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为抗战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成为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关于抗战精神特征的概括分析

研究抗战精神的特征,有助于准确把握时代特点,使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战精神教育与学习。关于抗战精神的特征方面有的文献中有零散的提及但并不系统,最有代表性的分析是朱红蕾、吕记玲在《建国六十年来抗战精神的发展与弘扬》一文中论述到抗战精神具有四方面的特征。第一,形式上的多样性。从其构成上抗战精神是由多种具体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精神品质所构成。第二,内涵上的深刻性。体现在抗战精神是由历史底蕴的深厚性以及不断地从实践中得到的。第三,面貌上的新颖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历史产物。第四,本质上的民族性。抗战精神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是中华民族各族同胞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在抗战中的集中体现[7]。

四、关于抗战精神价值的凝结提炼

(一)抗战精神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期间爆发的抗战精神,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激发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我们更应该看到,抗战的胜利让我们国家获得的最实质的成果在于,台湾岛、澎湖列岛等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霸占的一切中国领土的回归,废除了清政府与列强之间签订的100余个不平等条约[8],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全中国人民赢得了尊严。抗战的胜利不仅是国家民族的胜利,更是抗战精神的伟大胜利。

(二)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

学者一致认为,宣传发扬抗战精神,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以及维护世界的和平提供巨大的精神源泉。学者根据研究的重点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对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进行阐述。

张桂东从四个方面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弘扬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即:政治建设方面,充分发扬团结统一的精神,有利于建设和谐统一的政治局面;经济建设方面,大力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文化建设方面,弘扬抗战精神与构建和谐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建设发展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从而实现构建和谐文化的目标;外交工作方面,大力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要求的外交局面[9]。

有学者提出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中国梦”的具体表现就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与抗战精神是吻合的[10]。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抗战精神。

五、有關抗战精神研究存在的不足

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意义,但是我国在研究抗战精神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更系统全面地研究抗战精神。

第一,对抗战精神的内涵做出更加科学全面的阐述。学者们对于抗战精神内涵的基本观点方向是一致的,但是缺乏一个最为科学全面的定义,就要求研究者们要对抗战精神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与凝练。

第二,对为抗战精神取得胜利的其他党派做出更系统的研究。学界对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战精神形成的贡献研究较多,但是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其他各民族党派对抗战精神的贡献,虽在文中有所提及,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所欠缺。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以来,我国学者对抗战精神的研究成果对宣传弘扬抗战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对抗战精神做出更为深入、全面、科学的研究,抗战精神的价值方能得以全方位体现和弘扬。

参考文献:

[1]张士海,吴敏先.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J].理论学刊,2008(8):35-39.

[2]李孝纯.论中国的抗战精神[J].社会科学辑刊,2005(5):138-140.

[3]危兆盖.论抗战精神[J].中州学刊,2005(5):147-151.

[4]陈邵桂.简论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抗战精神[J].邵阳师专学报,1996(1):76-78.

[5]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9-06(1).

[6]张士海,吴敏先.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J].理论学刊,2008(8):35-39.

[7]朱红蕾,吕记玲.建国六十年来抗战精神的发展与弘扬[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5):74-76.

[8]陈元福.回顾与沉思——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J].青海社会科学,2010(4):135-139.

[9]张桂东.弘扬抗战精神,建设和谐社会[J].网络财富,2008(7):223-224.

[10]郭永虎.抗战精神与中国梦[J].新长征,2014(9):25-27.

我国近十年放贷政策 篇4

一、幼儿园物质材料研究总况

本文以“玩具”“物质材料”“教具”“游戏材料”等为题名检索词, 通过CNKI系统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搜索,获得从2003年至今,与“物质材料”相关研究文献81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所收集到的相关文献为分析文本,从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和研究者单位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

在81篇文献中, 40篇运用了思辨性研究,占文献总数的49.3%,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对较少。进一步分析发现,思辨性研究中,实践概括与评论方面的研究较多,这可能与研究者有相当部分为幼儿园教师,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通过分析获得结论有关。量化研究中, 问卷调查和实验是使用频率较高的,25篇量化研究中运用实验研究的有9篇。质化研究仅有16篇,其中只有2篇采用了行动研究。

(二)研究主题

在81篇文献中,幼儿园物质材料的内涵与价值研究有16篇,占总数的19.7%,幼儿教师对物质材料的选择与管理研究有28篇,占总数的34.5%,幼儿对物质材料的使用研究14篇,占总数的17.2%。不难看出, 当前我国幼儿园物质材料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物质材料的内涵与价值、幼儿教师对物质材料的选择与管理、幼儿对物质材料的使用三大方面。

(三)研究者所在单位性质的统计

81篇文章中 ,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高等院校的共44人 , 占总数的54.3%, 幼儿园共31人 , 占总数的38.2%,剩下少量作者是科研机构和行政单位的。这表明高等院校和幼儿园是研究幼儿园物质材料的主要力 量,这既与高等院校承担的科研工作有关,也与幼儿园最多、最易接触物质材料有一定的关系。对幼儿园所在地区进行分析,发现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倾向,主要分布在北京及沿海地区,如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等,这可能与沿海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高、高校数量较多和幼儿教育事业发达有关。

二、幼儿园物质材料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对已有文献的分析, 我国关于幼儿园物质材料的研究主要关注幼儿园物质材料的内涵与价值、幼儿教师对物质材料的选择与管理、幼儿对物质材料的 使用等三大方面。

(一)关于幼儿园物质材料的内涵与价值研究

1.幼儿园物质材料的内涵

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 也是进行研究的基本前提。关于物质材料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多数研究者理解为幼儿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的总称。虞永平教授认为,幼儿园物质材料主要包括设备、器材和其他物质性材料。 [4]陈幸军通过对操作与材料两者关系的论述, 认为材料是指供幼儿学习的所有环境物质, 包括社会和自然中一切可供幼儿与之相互作用的物品。 [5]还有研究者站在活动区的角度,认为活动区材料是指教师为了满足儿童活动区活动的需要, 根据儿童的兴趣或特定的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布置在活动区中的材料。 [6]幼儿园物质材料的深入研究离不开对其内涵的严谨把握, 厘清幼儿园物质材料的概念和内涵,应成为我国学者亟待解决和关注的方面。

2.幼儿园物质材料的重要价值

我国幼儿园物质材料的价值研究相对较多, 主要集中于物质材料对课程的重要价值以及物质材料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两方面。对于物质材料对幼儿园课 程的重要价值方面, 有学者在分析物质材料与幼儿园课程关系的基础上, 认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常常是知识价值与材料价值的配合、对接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仅是选择知识,还要选择大量的物质材料,而知识及其价值的选择最终往往要通过物质材料的选择来确保其价值的维持和呈现。 [7]关于物质材料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方面,有学者从材料与幼儿学习的角度提出,幼儿与操作材料互动能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 关注幼儿的学习需要把幼儿与操作材料的互动作为主要内容。 [8]有学者进一步指出, 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物质材料,有助于幼儿形成稳定的探究能力[9],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10],对幼儿感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造力和身体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11]

(二)关于教师对物质材料的选择与管理研究

国内学者从教师的角度, 对物质材料的选择与管理给予了较多的关注, 并结合实践对物质材料的管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与策略。

1.教师对物质材料的选择

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公认的幼儿园物质材料选择标准, 教师对物质材料的选择成为当前这一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王小英认为,教玩具的安全是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并从购置、设置、使用和维护四个方面提出了教玩具安全的具体要求;[12]岳亚平指出,教育意义的生成是活动材料选择的核心,教师应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选择活动材料, 使材料成为引发幼儿兴趣和帮助幼儿学习的重要工具。[13]也有研究者认为,物质材料的选择除了考虑物质材料本身的因素,如安全性、大小、质地、教育价值和价格等,更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区域活动的需要进行选择。[14]正如刘焱教授所指出,玩具是幼儿最亲密的伙伴,应符合幼儿的“童趣”,并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5]

2.教师对物质材料的管理

综观已有研究, 研究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两种视角:一是物质材料的管理现状。比如杨莉君等学者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对300名幼儿教师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层次性和可探究性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发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16]二是物质材料的管理策略。当前,探讨幼儿园物质材料管理的研究者多为一线教师, 他们将实践中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探索出了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以幼儿的需要为投放材料的基点,不断增强材料的情感性、探索性和挑战性[17],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18],强调材料与幼儿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19],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游戏的类型和游戏的时间提供适宜的材料[20],促进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

(三)幼儿对物质材料的使用研究

从检索文献来看, 我国学者对幼儿使用物质材料状况的关注略显不足,仅散见于几篇硕士学位论文。为了探究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之间的关系, 朱若华在问卷调查和观察的基础上, 认为不同的材料投放方式对于儿童的行为影响很大,并从材料数量、投放结构度和材料搭配三个维度研究儿童行为的变化。 [21]韩露露站在师幼互动的立场,运用观察法和文献法,通过实地收集幼儿美术活动的录像、教案、幼儿作品和研讨录音等资料, 对教师指导幼儿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22]刘雪采用非参与型观察法在南京市两所幼儿园中选取大、中、小三个年龄班的幼儿为研究对象,发现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角色行为与物质材料之间存在紧密关系。 [23]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台湾学者对此作出了更为细致的研究。譬如,练雅婷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幼儿在木工角的探索学习历程进行了研究,[24]张郑主青通过行动研究发现, 多数幼儿在收拾玩具上未能出现符合教师期望的行为, 原因并非来自幼儿的“坏”,反而是来自幼儿专注投入工作 ,珍惜创作不忍被拆解。 [25]

此外,还有学者对国外相关理论进行探索,比如盛于蓝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从创制理念、特点、应用和对中国的影响四个方面对福禄培尔“恩物”与蒙台梭利“教具”进行了比较研究。 [26]

三、我国幼儿园物质材料研究未来展望

儿童通过材料了解世界,寻求问题答案,表达自己想法,即儿童是“借物思考”(thinking in things)的。 [27]近年来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多维的“物质材料”研究的图景,但其中的一些不足与挑战, 也彰显出了未来研究的走向。

(一)幼儿园物质材料的研究方法需多样化

关于幼儿园物质材料的研究方法, 思辨性研究占文献总数的49.3%,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对偏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针对幼儿园物质材料的研究方法以思辨性研究占绝对优势, 研究尚滞留在理论推演和实践概括的阶段, 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缺乏的状况,今后需要加强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运用,这样不仅能促进研究者的自我成长, 也能从多个视角更为科学地观察问题,并进行深入细致、动态的探究,进而取得客观、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二)合理把握幼儿园物质材料各个主题研究之间 的平衡

尽管关于幼儿园物质材料的研究主题涉及多个方面,但每个主题的研究是不平衡的。其中物质材料的内涵与价值和教师对物质材料的选择与管理是研究的热点话题,两者的研究占总量的54.3%。幼儿对物质材料的使用只有14篇, 这一主题的研究似乎没有占到应有的比重。物质材料与幼儿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动的。因此,对幼儿园物质材料的研究应在幼儿与物质材料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幼儿对物质材料的使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学习历程,这是一个最容易洞察幼儿学习进步和了解幼儿内部冲突的过程,但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成为幼儿园物质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点。在同一主题的研究中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如对幼儿园物质材料的价值研究呈现出不平衡的倾向,主要集中在物质材料对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发展的价值上, 几乎没有关注物质材料对教师成长所具有的价值,即只关注了幼儿园和幼儿从物质材料中获得的益处和发展, 却没有关注教师从物质材料中获得的成长,这可能是今后研究者需要加强关注的一个方面。

(三)从关注教师的研究转向重视师幼互动和幼儿 的研究

物质材料的选择、投放、操作和管理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幼儿园物质材料的研究离不开对教师的研究, 且大多数研究者从教师的视角对物质材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积累了有意义的经验。因此, 幼儿园物质材料领域对教师的研究将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与物质材料直接发生“交往”的人,对物质材料的关注站在儿童的视角却鲜有研究。正如依琳娜·贾科佩妮 (Elena Giacopini)所言:材料蕴涵丰富的故事并具有内在生命力, 只有在与人接触中,这种生命力才能转化为外在语言。留下一定的空间或保持沉默、停顿,并留有呼吸余地, 才可用材料进行表达。 [28]

我国近十年放贷政策 篇5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研究综述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10.042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0-0174-04

十年来,我国一大批专科院校经过调整相继升格为本科院校,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发展趋势,从此为我国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力量。新升本高校办学思路与办学模式的变化给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出既适应本科院校发展方向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设与发展思路,是升本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十年,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研究论文不断出现,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十年来国内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研究论文进行统计、整理、分析,从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馆员队伍建设、信息素质培养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以便有助于了解国内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研究进展,为其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经验。

1 近十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研究论文统计概况 据相关统计表明,截至到2010年3月,全国新建普通本科高校有261所,占全国同期792所普通本科高校的32.95%[1]。本文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分别以“新升本院校图书馆”、“升本院校图书馆”、“升本高校图书馆”、“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为检索词,检索了2002-2012年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研究论文。统计时间截止到2012年4月,除去重复文章,共检索出202篇相关文献,统计结果见表1。依据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1版),整理、统计出发表在图书馆、档案类核心期刊上的研究论文共15篇,统计结果见表2。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研究论文总体呈持续增长趋势。通过检索过程可以看出,2002-2006年是起步阶段,每年发文不多。从2007年开始,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研究论文持续增多。截止到目前,初步统计出202篇相关文献。由此表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出路问题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并逐渐提上日程。虽然目前发文数量较多,但是大多数文章分散在综合性期刊上,尤其是学院类的学报上。在这202篇相关研究文献中,初步统计出仅有15篇发表在图书馆类的核心期刊上,占所发总数的0.74%,由此反映出所发文章的质量、选题及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研究综述

通过对国内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研究论文进行分析,总结出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新建本科高校一般由几所学校合并,由专科升格而成,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很难满足本科教学及科研的信息需求,加大力量建设馆藏资源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莫振轩[2]针对专升本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资金短缺、时间紧迫、馆藏质量有待提高等特点,提出制定馆藏发展政策;建立高素质信息资源建设队伍和质量评估机构;提高重点信息资源的质量和层次,形成学科资源优势;开发电子信息资源,加强信息资源保障能力等建设策略。马启花[3]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总量较少、基础薄弱、质量有待提高。提出加强对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经费投入、收集多载体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加快重点学科数据库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导航系统建设、加强灰色文献资源的收集力度、加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等建设思路。

史宁[4]提出升本院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应抓住自身特点,进行特色化建设,数字化内容应突出本馆特色、本地区特色与本系统特色。赵景明、肖检蓉[5]针对新升本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环境问题,确立了特色馆藏建立的原则:历史特色、办学特色、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并提出了特色馆藏的建设内容。王任阁[6]探讨了专升本院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比如办学规模扩大,期刊资源保证能力下降;期刊资料缺乏连续性;馆藏核心期刊及专业期刊采购率偏低等。提出完善经费投入与管理机制、针对学科建设,调整印刷期刊发展目标、加强电子期刊资源建设等解决对策。

多数研究成果都表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面临文献资源基础薄弱、馆藏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新升本高校图书馆必须首先重视馆藏资源建设,将纸质文献资源与电子资源结合起来,同时搞好地方文献特色馆藏的建设,突出学校特色、地区特色,以更好的满足本区域的信息需求。

2.2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探讨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由于存在经费短缺、人员素质整体较低、专业人才匮乏、工作理念落后和经验不足等缺陷,所以很难满足网络环境下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如何尽快为本校的教学及科研提供优质的、特色化的服务,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冯琼[7]分析了新升本院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对象、信息需求范围、信息需求数量、信息需求载体等方面的变化,提出加强数字化建设,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加大导读力度,提高读者获取数字信息的能力等举措。高磊、李旭红[8]提出网络环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①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用户教育,提高读者利用信息能力的教育服务模式。②根据读者的不同层次,实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层次性服务模式。③拓宽服务领域,开展开放式服务,实现多功能参考咨询虚拟服务模式。吴剑霞[9]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现状的基础上,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项目、制订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实施方案两个角度构建了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思路。

王文娜、陈丽君[10]等分析了专升本院校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科研的现状、问题与不足:重教学,轻科研;信息服务手段落后,服务内容单一;个性化信息服务意识淡薄、基础薄弱;信息服务人员思想观念传统、落后,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效率低;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基础薄弱等。提出开展重点专业的学科导航服务;积极开发网络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提高馆员的思想、业务技术综合素质,鼓励馆员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提供针对教学、科研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推行学科馆员制,架起图书馆与院校间的桥梁等发展策略。李贤[11]提出新升本院校图书馆开展考研信息服务的对策:设立专门的考研信息资料室;利用文献检索课指导学生查阅考研信息;开展考研咨询服务,举办考研信息专题讲座等。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有考研的意愿,图书馆专门为考研学生提供咨询服务,是一条可行的信息服务对策。

2.3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管理问题的思考

合并升本院校的图书馆必须要把各校区、各部门和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要有统一的明确的发展目标及管理理念,建立一种系统的协调管理结构。升本后随着服务对象的增加,服务范围的扩大,读者需求呈现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趋势,这就给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贾光[12]论述了升本院校图书馆定位的必要性,指出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应进行图书馆和馆员的角色定位、发展目标定位、馆舍馆藏定位、人员定位及服务定位等。明确了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的定位问题,有利于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选择合理的发展空间与方向,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陈建敏[13]指出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必须从领导观念、服务观念、人才观念、管理观念等几方面进行更新。在资源重组、机构设置、人员安排、规章制度、奖金分配等各方面,都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管理观念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要及时吸收新的管理理念。

王耀先[14]针对合并后专升本高校图书馆在人事上存在的人员思想不统一、“铁饭碗”、“大锅饭”思想等问题,提出建立一套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确立人本管理思想、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改革和理顺图书馆内部的管理制度;实行聘任制,竞争上岗等,促进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胡可东[15]提出团队管理在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中的实行策略。孟照凯[16]分析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面临的馆内、馆外危机问题,提出实施危机管理的新举措,如建立危机管理系统、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等。实施危机管理能够防患于未然,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2.4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的思路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要在变革中求得发展,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然而新升本时的馆员素质与本科院校的要求还难以适应需要。

陆莉[17]分析了新升本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现状:学历层次较低、专业技术职称不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科研能力较差等。提出领导重视,转变观念;完善用人机制;加强继续教育;提高科研水平等提高馆员素质的措施。杜新中[18]在分析专升本高校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管理机制,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的思路。

渠彩霞[19]指出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从思想认识、方式方法、措施与人才选拔等方面积极探索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学科化服务模式。即实施学科馆员制度,以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的长远发展。李伟东[20]探讨了学科馆员在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提出了学科馆员所具备的素质与要求及在知识管理中的主要职责。

建立健全学科馆员制度,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知识创新和提供知识服务的基本保证,也是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素质,实现自身提升与发展的必要途径。

2.5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信息素质培养研究

在适应专升本院校教学改革中,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与自身优势,利用创新服务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技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刘迎清[21]指出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通过建立健全校级管理体制、改革文献检索课教学、提高信息资源使用率、提升馆员队伍素质等创新措施来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水平。吴晓英[22]提出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提高认识,主动参与;增加硬件建设投入;加强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加强读者培训与教育等。梁爱香、陈婧[23]分析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文献检索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意识淡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经验不足、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以此提出积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抓好教材建设、加强师资培训,成立教研室、合理安排课程设置、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等加强文献检索课建设的建议,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3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研究现状评析

本文对国内近十年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一些研究观点值得新升本高校图书馆借鉴与采纳,但是笔者认为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3.1 发文数量较多,但多为现象描述与经验总结

大量的相关文献中,作者将重点放在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等现象描述方面,提出的许多措施与对策都是经验性的总结与概括,没有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找到更新的、更多的理论支撑与依据。这也是核心期刊载文数量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3.2 研究深度不够,重复性研究居多

有些论文仅将一般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模式挪用到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中,虽然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可以相互借鉴,但是新升本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突出特色,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一条既符合本校办学模式又各具特色的适应本区域发展的建设之路,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与服务方面,有必要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思考,以寻求新升本院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振国,计雪荣.新建本科院校面临夹生困局 重学还是重术?[N].光明日报,2011-04-13.

[2]莫振轩.试论专升本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4,24(1):84-86,115.

[3]马启花.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加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之思考[J].兰台世界,2009,(10):73-74.

[4]史宁.合并专升本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5):20-22,78.

[5]赵景明,肖检蓉.新升本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研究[J].图书馆,2010,(3):125-126.

[6]王任阁.专升本院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策略[J].图书与情报,2005,(4):88-91.

[7]冯琼.论专升本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5,25(3):185-187,169.

[8]高磊,李旭红.论网络环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J].现代情报,2007,(7):131-132.

[9]吴剑霞.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5,(5):66-69.

[10]王文娜,陈丽君.专升本院校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科研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1):89-91.

[11]李贤.新升本院校图书馆应加强考研信息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0):23-24.

[12]贾光.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定位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2,(5):12-16.

[13]陈建敏.观念更新——专升本院校图书馆的关键所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22(5):34-36.

[14]王耀先.合并后专升本高校图书馆人事改革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6):91-94.

[15]胡可东.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团队管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25(3):56-58.

[16]孟照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6):125-127.

[17]陆莉.专升本院校图书馆人员专业素质的分析与对策[J].情报探索,2008,(8):39-40.

[18]杜新中.合并专升本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J].现代情报,2005,(11):92-94.

[19]渠彩霞.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索[J].衡水学院学报,2009,11(6):91-94.

[20]李伟东.论“专升本”院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学科馆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2):219-221.

[21]刘迎清.论专升本院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创新[J].长沙大学学报,2005,19(3):125-127.

[22]吴晓英.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79-181.

[23]梁爱香,陈婧.关于新升本院校文献检索课程建设的思考[J].钦州学院学报,2010,25(3):93-96.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下一篇:小学音乐数蛤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