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存在问题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银行业务存在问题(推荐8篇)

银行业务存在问题 篇1

一、人员素质较低,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临柜人员,缺乏最基本的行业道德。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员大都来自于改制前的农村信用社,而我们彬县农商银行的员工并没有因为银行改制,思想和牌子一样改变,从人员构成来看,继承了原信用社的大部分人,而原信用社内部人衍生现象严重,属“子承父业”、依靠关系进入原信用社的占了绝大部分,一些人甚至只有中学文化,而通过正规考试取得学历的实属凤毛麟角。虽然近些年,经过培训、自学、脱产和大量招聘大学生等多种形式,员工的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含金量”明显不足。

二、市场定位出现偏离,业务特色尚不突出,银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自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往往被限制在所在区域。近几年来,单一区域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首先,地域限制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分散风险。一家银行被限制在一个城市开展业务,其资金势必集中到该城市发展较好或可供开发的这些行业、产业和项目上,造成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偏高,带来巨大风险隐患。

三、经营机制超前,内控管理落后,风险控制与商业银行的发展不相适应。一是观念存在偏差。一些人总认为内控机制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而忽视内控机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二是内控机制滞后。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建设从形式上看是有了一定成绩,制度是健全了,但这些制度所规范的内容滞后,制度条文不严谨甚至没有可操作性等问题十分突出。三是执行制度不力。有些制度建立了,但没有检查和评价;有些制度的建立原本就是流于形式,是为应付部门检查而制定。

四、创新和开发能力不足,业务品种和盈利来源单一,缺乏核心的竞争力。彬县农商行业务创新和开发能力目前还十分滞后,目前还基本上没有什么理财业务,主要盈利来源还是依靠存贷款的利息差,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中间业务一块发展更是滞后,主要是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没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与同业相比,产品层次低的现象较明显,同质性产品多,差别化产品少,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多,中间业务投入大收入低状况较突出。

银行业务存在问题 篇2

2005年5月, 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提出私人银行概念, “私人银行服务, 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 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 代理客户进行有关投资”。2006年, 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 友邦、花旗、汇丰等国际知名银行纷纷在中国设立私人银行, 并为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2007年3月,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作为我国第一家私人银行在北京开业, 自此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国内商业银行银行陆续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1.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潜力巨大。

据《2013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 截止到2012年末, 我国高净值人群 (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超过70万人, 相比于2010年增加20万人, 年复合增长率18%。同时, 高净值人群共持有22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 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为3100万人民币。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拓展, 高净值人群对于私人银行的认知不断加深, 越来越倾向于寻求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甚至是财富传承。

2.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根据wind资讯数据整理, 在客户数量方面, 中国银行2013年末达到6万客户, 较之2012年末客户数量增长50%。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截止2013年末私人银行客户数也分别达到45000户、31300户、25496户, 相比于上年都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管理资产规模方面, 如下图所示。除中信银行2011年未公布数据, 其余四家商业银行过去三年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均获得稳定增长。其中, 招商银行2013年数据增长约32%, 超越中国银行5700亿元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 达到5714亿元。其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截止2013年末也分别达到5413亿元、5050亿元及1613.05亿元。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 投资渠道较少, 综合投融资理念尚未完善。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能够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的产品通常集中在银行内部产品以及代理的第三方机构产品。以“产品为导向”的投资理念, 大大局限了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来源, 不能够为客户提供跨行业、跨机构、综合全面的投资理财方案。而且大多数商业银行业务的产品也存在同质化、简单化的现象, 多以理财产品、信托、基金、保险等产品, 投资渠道较少。

2. 业务经营模式简单。

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仅作为总行一级部门或准一级部门设立。一方面要承担管理职能, 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方案、政策及流程, 同时还要承担总行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这种双重职能定位类似于分行, 不能充分体现私人银行业务的专职性。

3. 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 为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 由于我国一直存在的分业经营体制, 使得从业人员知晓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 但缺乏对整体金融领域的诸多专业知识, 面对高净值客户的综合理财需求, 不能够提供全面的、完善的理财方案。

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对策分析

1.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投资理念, 开发创新型私人银行理财产品。

私人银行所面对的客户有更为多元化的投资理财需求, 因而“以客户为中心”的投资理念尤为重要。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高效实现客户的理财需求, 同时也能够增加客户忠诚度和客户粘性。

2. 借鉴国外私人银行发展模式, 提升经营水平。

国外私人银行多采用单独核算的事业部, 独立法人、独立核算, 并由各地分中心拓展市场以及营销客户。这些模式充分体现私人银行产品个性化、服务专业化、经营独立化的特点, 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提供良好的范例。

3.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人才主要是两个领域, 首先是业务精英, 其次是高学历人才。业务精英具有充分的经验, 在与客户的接触中能够游刃有余, 但由于缺乏过硬的理论知识, 应对高净值客户的需求有所不足。而对于年轻的高学历人才, 因为缺乏经验, 给销售、客户维护、客户管理造成困难。一方面应按照两种人才的不同特点进行再教育, 系统、完善地给予相关业务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强化绩效考核机制, 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招商银行, 贝恩管理顾问公司[M].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R].2013.

[2]刘永新.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视角, 2011, 12.

银行业务存在问题 篇3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管理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之一,也是收益的源泉。信贷业务管理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以往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都过于侧重宏观环境与外部因素,如宏观金融体制改革、地方政府干预、企业景气情况等,而忽视了从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内部角度进行分析。商业银行实行新的信贷管理体制以来,各信贷业务相关部门职能作用不断理顺,信贷管理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信贷业务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经营课题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概述

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受理、调查评价、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五大阶段。按照信贷业务先客户评级、后额度授信、再具体支用的原则,除总行特别规定可以不予确定授信额度的客户外,所有客户办理具体信贷业务均应先评级并报批授信额度。

银行信贷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如何配置信贷资金,才有利于发展经济并增加自身盈利的决策活动。其内容包括:管理信贷关系;管理贷款规模和贷款结构;管理贷款风险,提高贷款经济效益;建立合理的利率体系,正确贯彻利率政策;改进结算服务,加强结算管理。银行信贷管理的任务包括充分发挥和利用信贷的固定职能,服务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现状

(一)商业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在降低不良贷款上的确下了不少功夫,如尝试制定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信贷业务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规定降低不良贷款的指标等。但是不良资产仍严重偏高,尤其四大国有银行为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是历史上的原因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影响。当然,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方面的缺陷,也是不良贷款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商业银行存在“重贷轻管”的观念

信贷营销和风险防范是一对矛盾,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收益是在贷款发放时确认的,而贷款损失则要到实际发生后才确认,客观上造成了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贷款扩张冲动和“重贷轻管”的倾向。由于贷后管理成“事后管理”,出现实际风险,被动接受。有些信贷人员甚至过度依赖贷前调查,以为贷前进行了严格的调查、分析、论证,落实了第二还款来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认为贷后管理是搞形式。对于上级行开发的集团性大客户,由于缺乏对等关系,怕得罪客户,不敢管,不会管,管理难落实。如此种种“重贷轻管”的观念成为贷后管理薄弱的思想根源,观念不转变,强化贷后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三)商业银行存在着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银行和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象

信息不对称是长期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不利因素。一方面银行体系内部信息共享不足,虽然人民银行设立了信贷查询系统,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商业银行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准确现象屡见不鲜,有些银行甚至为恶性竞争,相互封锁信息,或提供假信息,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另一方面,工商、税务、海关、产权登记、法院等部门信息封闭,查询难度大,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评审报告可信度差,政府地方保护主义等影响了健康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信息不对称,助长了企业和个人造假欺骗银行的行为,增大了银行防控风险的难度,带来巨大道德风险。

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权限过度集中,基层行业务拓展受到制约

银行为了从总体上控制信贷风险,信贷资金向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大项目集中。在信贷资金管理上,建立了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体制,贷款的审批权限逐步上收,基层行的贷款权被剥夺,基本上无贷款权。这在一定程度将加剧基层需要信贷资金的却没有审批权,而有审批权的却对实际要求情况不了解的矛盾。贷款权限的过度集中与信贷资金需求的广泛性不相适应,影响了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放。基层商业银行无权对有地方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及时作出信贷决策,上报上级行进行信用评级、授信,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效率低,甚至要求一些不切实际的条件。

(二)“零风险”考核机制削弱了基层行对企业信贷支持的信心

片面强调贷款“零风险”,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一是挫伤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导致银行“惧贷”,发放的贷款一旦出现风险,不论原因如何,信贷人员都将受到严厉处罚,信贷人员承担的责任太重,又缺乏奖励机制,造成信贷人员宁可惜贷保平安,不愿多贷担责任。二是造成企业“贷款难”。由于受贷款“零风险”的影响,各基层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十分严格,尤其对中小企业,限制性条件更多。

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这样使我国不良贷款的形成又多了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原因。

(三)缺乏明确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

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郭傲*

摘要:银行保险作为一种新新事物在还有很大的研究和探索价值,而如今正是银行保险茁长成长的时候,他拥有许多优势,但在中国市场,迎来这一事物不久,我们面临着许多问题,许多风险,但在这风险之下的利益也是极为吸引人的,本文主要介绍了银行保险,并阐述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其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银行保险优势问题对策

一.银行保险的含义

银行保险是由银行,邮政,基金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的服务。银行保险不同于其他金融产品,服务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发展。银行保险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险概念,在金融合作中,体现出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强强联手,互联互动。其最大特点便是能够实现客户,银行,保险公司的“三赢”。

二.银行保险的优势

(1)成本较低

保险公司通过银行的网点销售自己的保险产品,可以使自己的营运成本降低,随之可以使保险产品的费率有所下降,给顾客以更大的实惠,同时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客源。

(2)安全可靠

顾客在银行办理业务购买保险,可以确保自己的资金安全。

(3)购买方便

银行的营业网点遍布各地,形成网状覆盖,其面积大,顾客可以在任意地点办理保险业务,方便快捷。

(4)选择多样化

保险业务种类繁多,顾客可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进行购买投资。

银行保险正是保险公司与银行两大强势金融机构优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服务。它拥有了保险公司强大的各色保险业务,各种更具竞争力的保单和银行那多如牛毛的营业网点,将两种优势融为一体,是其自身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吸引到越来越多命中的关注与热情。银行与保险公司的相互弥补使其能够占据更广阔的市场。

三.银行保险在国外的发展

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比利时的CGER,西班牙的Caixa of barcelona以及法国的CNP,这些公司从19世纪就已经全面提供银行与保险业务。但一般认为银行保险的真正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因为那时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三大金融产业支柱联手合作,相互渗透的趋势逐渐明朗,特别是银行业与保险业之间的混业经营得意迅速发展。

国外保险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 郭傲,2010160997,金融系保险100

2(1)第一阶段,孕育阶段

在1980年前,银行保险仅仅局限在银行充当保险公司代理人这一层面上,严格意义上的银行保险尚未真正出现。

(2)第二阶段,萌芽阶段

大约开始于1980年,银行推出一些与传统业务大相径庭的理财产品,开始全面介入保险领域。

(3)第三阶段,成长阶段

银行保险发展的关键时期,大约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如新设,并购,合资等)来满足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对其全面拓展业务的需要,银行介入保险的形式以及银行保险的组织形式也日趋多样化。1998年11月美国花旗银行兼并旅行者集团将银行保险推向了高潮。在亚洲,银行保险的销售逐占上风,香港的银行也方兴未艾。可以说银行保险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大势所趋。

四.银行保险在中国的发展

银行保险在中国属于新兴事物,其发展目前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1)探索阶段

从1992年银行保险进入中国,许多有着敏感嗅觉的银行家,保险人员便开始关注他,而在1992年到1999年这八年中,中国开始对银行保险的运行进行探索。1992年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中国国内最早开展银行保险业务的商业银行开始利用其庞大的资金和客源与国内外多家保险公司进行深入合作。银行保险开始走入中国家庭。

(2)高速成长阶段

从1999年到2005年中国银行保险业做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许多银行保险业务全面进入专业道路,随着中国进入WTO,中国银行保险业务在这期间可为进入了黄金期。

(3)深层次合作阶段

保险公司和银行通过股权结构相互渗透,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出现混业融合的模式。中国银行在2005年一月通过分公司变为子公司的方法成立中银保险,成为首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保险公司。

五.银行保险在中国存在的问题

(1)观念老旧

现在中国银行经营银行保险业务是将其看做副业来经营,对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利益分配存在问题

利益分配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合作中最为敏感的问题,而利益分配不公平,不合理严重阻碍了银行保险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利益分配的不均使银行和保险公司都缺乏积极主动性,双方业务合作无法得到保障。银行利用手中的网络、信息、客户、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占居了银行保险博弈中的有利位置,通过索要高额手续费方式,直接造成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提高。2002年,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手续费、佣金分别同比增长了67.45%、212.99%和28.92%。银行保险成本的上升严重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如何决断

银行保险作为一种新新事物,要得到百姓的认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代理业务逐步扩大,需要几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积累才能形成一定规模。中国市场对银行保险的长远发展关注不够,只注重短期利益,这样做的危害是会扼杀银行保险的未来,以及其极大地长远利益。

(4)服务专业度不够

保险业与银行业虽然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仍然有着许许多多的差别。这就要求银行从业人员首先要有保险观念和保险意识。其次要有保险专业知识,只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而如今中国市场专业服务程度较低,保险从业人员和银行柜员的保险理念不足,客户经理中仅仅将自己定位于销售人员的占大多数,缺乏丰富的理财知识,没有真正向客户提供保障计划。银行职员对银行保险业务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职员的保险知识也不足。由此造成了储户对银行保险产品的不信任,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产品,也就难以真正接受。因此银保产品在销售困难的同时伴随着较高的退保率。

(5)合同条款有待完善

中国国内银行保险合同合同条款通俗化不够。合同条款作为一种专业合同的说明,必须严谨,全面,详尽,但由于保险条款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名词太多,因而对一般顾客来说,显得晦涩难懂,容易理解错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总体上来看,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起步较晚,成长较快,但近年发展步伐有所放慢,经营模式主要为松散型协议合作,银行主要充当兼业代理人角色,并从专属代理人转变为独立代理人,银行保险产品以寿险产品为主,且主要是分红和固定收益产品。银保关系尚未理顺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还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协议代理阶段,远未形成长远的、利益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可避免地造成双方更多地在代理手续费上进行博弈。这些种种问题一直困扰着银行保险在中国的发展。

六.问题的解决方法

(1)保险公司与银行建立长期战略合作

保险公司与银行应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优势,在既有的框架下,主动升级业务模式,形成战略同盟,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通过合作模式和业务模式的升级更替,短时间内可以分散竞争的集中度,为合作双方赢得时间,事项双方的稳健发展。在长期,通过不断深入合作,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合作深化的结果就是使业务模式演进,是整合程度不断升高。

银行与保险公司可以建立战略组合框架,在资金、业务、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以达到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银行保险合作的成功模式。各寿险总公司和各代理银行总行层面上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制订合作计划,规范、管理双方的合作关系。工商银行旗下的工银亚洲,通过参股太平人寿姐妹公司、同属中国保险控股集团成员的太平保险,与后者形成迄今为止中国内地惟一一例有间接股权关系的银行-保险同盟。凭借这一层“特殊”关系,在太平人寿内地复业的第一个完整财年(2002年),太平人寿揽进了11亿多的保费收入,这相当于先前中资寿险公司开业五六年的战绩。其中,银行保险几乎占接近80%。工商银行与太平人寿合作的成功,可以为其它保险公司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也为银行保险合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式。

(2)重视银行保险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

重视银行保险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银行保险人才的缺乏,是限制目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一个瓶颈。对此,保险公司和银行应加强培训,通过培训,提高银行保险销售人员的业务水平,在技术、业务上培训出合格的银行保险销售人才。也可考虑保险公司人员直接进驻银行分支,可以担任理财顾问的角色。这是解决银行柜员保险知识欠缺、销售产品不积极的有效办法,并对促进保险机构和银行业务融合起一定的催化作用,有利于提高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3)进行营销和产品创新

进行营销和产品创新,形成保险和银行的真正融合。首先要实现产品上的有效融合,使产品成为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共同代表,使双方找到真正的利益(而非仅仅利润)交叉点。目

前市场上银行保险产品一般为短险,保障性较弱,新产品的开发应侧重于保障性和长期性。在银行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保险公司应开发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为一体的适合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降低趸缴产品在银保总保费中的比重,提高十年期以上银保产品的销售比例。同时现有的投资连接保险和分红人寿保险也可成为重点发展对象。有了好的产品,销量才会上升,利润才会增加。银行保险双方也才能实现双赢。

在销售方面,要打破银行柜台的单一销售模式,通过一套专业工具为客户提供银保业务个性化服务,向公众普及银行保险知识、推荐银行保险产品、开展银行保险咨询。此外,还可以实施分层营销、联动营销、合作营销、客户营销以及产品营销等多种销售战略。通过新的销售方式,将银行保险带出银行柜台,与客户进行更多的双向沟通,提供适合的风险保障计划和个性化服务。同时银行保险的保险条款应尽量设计的通俗易懂,让进银行的储户能看懂条款或辅助宣传材料,以避免因银行代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而影响业务的发展。我国保险公司应当进一步拓宽经营思路,更新经营理念改善经方式和手段,在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前提下探讨新的银保合作模式。

(4)加强内部监管,奖惩分明

加强内外监管,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银行保险虽然能带来各种收益,但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规则,它自身所具有的潜在风险就有可能转化为现实风险,所以,应通过划清银行保险各自的职责权限,进行强有力的监管等方法有效控制风险。同时共同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激励是一把双刃剑,短期内能推动销售,长期可能损害业务发展。所以长期内,双方应该把激励与培训结合在一起,运用“软”激励,例如提供资助让业绩优异的银行职员参加高级金融理财课程,或者资助他们考取有关认证等,辅助他们进行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而非简单地给予金钱等“硬”激励。

(5)完善法律法规

尽快建立和完善银行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制止和消除不正当竞争。如规定费率波动范围、规定银行佣金的比例及合作协议签订的基本内容。同时,通过各方面宣传和教育,加强客户的保险理念和保障意识。以法律为依托,以现实生活为宣导,使银行保险为社会所普遍认同和真正接受。这是其获得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

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方法 篇5

□ 刘献利

商业汇票不仅可作为支付、流通和结算工具,而且实际常常被用作重要的融资工具。这一便捷的金融工具也常为社会上不法分子所觊觎。笔者在对基层商业银行近两年来票据业务发展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存在的“十五”大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一)通过贷款和贴现资金充作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形成“贷款资金作保证金——承兑——贴现——保证金——再承兑——贴现”的怪圈,并成为银行扩大存贷款和票据业务规模的一条捷径。在上述方式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企业信用不断膨胀,银行的信贷泡沫也由此产生。

(二)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置换资产、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掩盖不良资产,对于无力支付到期票据款项的企业,继续为其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由企业用贴现资金归还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款。

(三)随意放大银行信用,超规定限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为了逃避上级行对其授权限额的规定,有的基层行采取拆分等违规手法,将一笔银行承兑汇票拆成几笔签发。有的基层行擅自放宽保证金的收取比例或放松抵押担保的条件,为一些资信度不符合规定的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四)在目前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政策下,对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工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逃避宏观调控、变相套取银行信贷资金。

(五)关联企业串通,套取银行信用。主要表现:集团公司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后,由子公司或关联企业持票申请贴现,贴现资金直接或间接回流给出票人。此类票据业务大都缺乏真实的贸易背景,实际为集团公司融资,套取银行信用。

(六)企业虚构合同,伪造增值税发票,骗开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这种方式多表现为贴现申请人(收款方)与前手(付款方)之间无真实贸易背景,虚签交易合同,伪造增值税发票,对增值税发票进行挖补、粘贴、复制,达到骗开银行承兑汇票和骗取贴现资金的目的。

(七)部分银行与企业相互勾结,联手“包装”票据。为了逃避监管和套取人民银行再贴现资金,银行与一些企业相互勾结,进行票据“包装”,即由银行将票据背书转让给与其有信贷关系、信用度较好的企业,由这些企业提供与该汇票无关的增值税发票、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到银行办理贴现后,再将资金转回到真正的贴现企业账户之内。

(八)部分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对一些大客户办理贴现的票据放松审查,在办理贴现业务时只注重汇票本身的真实性,放松对企业提交的增值税发票、商品交易合同的审查,甚至对贴现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提供增值税发票、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的票据,也违规授理其贴现业务。导致为大量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办理了贴现,大量贴现资金用于非生产经营领域,有的资金甚至流入股票证券市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票据市场秩序。

(九)部分银行为不符合票据使用主体范畴的单位办理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在企业仅提供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收据、统一收款收据甚至用款申请书等情况下就为其办理贴现业务,违背了我国票据融资仅限于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品交易、企业必须提供增值税发票的规定。

(十)部分银行为了承揽业务,逆程序操作。一是在办理贴现时仅进行电话查询就办理贴现,如某银行为某公司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收到查复书的日期比办理贴现的日期晚。二是对部分企业自签自贴增值税发票、增值税发票与商品交易合同无法对应、增值税发票金额不足等情况下办理贴现。

(十一)部分银行员工责任心不强,审查不够仔细和不规范操作。一是为无效的承兑汇票办理贴现。如为未记载出票日期的汇票办理贴现和为背书不连续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二是银行对商品交易合同审查也不够严格,部分商品交易合同不够规范。如某银行为某公司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企业提供的购销合同存在涂改情况。

(十二)违规降低贴现利率。银行在经营票据贴现业务过程中,为了争抢票据,展开恶性竞争,随意降低贴现利率,有的银行将贴现利率降到低于人民银行的再贴现利率,扰乱了正常的利率市场秩序。

(十三)违反结算纪律和账户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贴现业务。部分银行为一些没有在本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办理贴现;有的银行违规将贴现资金转入企业在证券公司开设的账户,有的银行将贴现资金转入投资公司账户;有的银行则将贴现资金转入个人储蓄存款账户等等。

(十四)部分商业银行与票据掮客内外勾结,在办理贴现时为其提供贴现利率、资金划转等多项优惠条件,为其不法经营提供方便,从中收取回扣、好处费;有的银行采取降低贴现利率、压低账内贴现利息收入、账外收取好处费,私设“小金库”;有的银行职工则利用工作之便,以自己或其亲属名义成立“票据皮包公司”,充当票据掮客,非法经营票据业务,从中牟取暴利。

(十五)账外经营票据业务。部分银行账外为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或签发融资类票据;有的银行将收取的保证金不入大账核算,设置账外账户用于发放贷款;有的银行与证券公司私下签订协议,以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形式向证券公司融资等等。

二、种种违规屡禁屡现的原因

(一)稽核监督不到位、内控制度在落实中走样。如果认真、经常、细致地进行检查,票据案件就不会发生这么多。可现在内控制度这样多,现代化手段这样高,投入这样大,而账、款、制度却变成了“豆腐渣”,不堪一击,形同虚设。

(二)银行在票据案件发生后不是积极、及时报案,而是尽量内部自救、内部处理和消化,也是案件越来越大的原因。一旦涉及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程序复杂,执法成本较高,而银行损失也未必能挽回。有些领导害怕追究责任,不敢负责任也是案件多发的原因。

(三)利益驱动。办理票据业务,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可不断地派生出其他利益:贴现转保证金带动存款、贷款的双重增长;转换中利息差价的获得;票据资产扩大了贷款规模,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通过票据业务的买入卖出,提早实现利息收入。受利益的诱惑,银行便可能铤而走险。

(四)工作指标的重压。指标就是指挥棒,很多银行对客户经理的业绩考核指标不仅包括存贷款,还包括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因此银行客户经理提供给企业的往往是一整套融资方案,并优先考虑个人业务量的完成情况。而对于由业务量增长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没有建立相应的事前、事中、事后票据风险防范的内控制度,票据前台受理的审验检查和事后的跟踪调查流于形式,助长了一些企业的侥幸心理。

(五)我国现行票据业务的法规制度滞后和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法律的针对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现行的票据法制体系中,《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过于笼统,难以覆盖票据市场的各个方面,其中对于银行承兑汇票的有关规定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对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中涉及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少,均未作出专门的司法解释,不好操作。

其次,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大多是针对银行的,各种法规约束商业银行责任和义务的多,相比较而言,对企业违规行为则比较宽容,对恶意贴现、使用假资料来套取银行信用、将票据资金使用在非生产经营领域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明显不够,缺少违规企业的票据市场退出制度,对这部分企业的通报制度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使企业对违规的后果认识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企业的违规行为。

再次,随着票据业务的发展,有些条款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情况,各商业银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实施细则。如票据业务中企业当事人的准入退出制度、票据融资的管理、各种票据交易行为的管理、票据信用评估、票据交易的价格约定、资金清算、票据业务的风险准备金等制度都需要纳入规范化的轨道。

另外,商业银行上下级之间授权授信不尽合理,目前对银行承兑汇票授权授信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商业银行基本是自成体系、各行其是,同一银行不同地区规定也不尽一致,管理比较混乱。

三、银行票据业务的审计方法

在全面了解银行票据业务相关操作规程和制度规定的前提下,以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环节、贴现环节为主线,重点审查银行在办理业务中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注重发现大案要案线索,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揭示潜在的风险和损失,提出有操作性、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进一步规范票据市场秩序和完善我国票据法律法规体系。

(一)了解票据业务操作流程,熟悉掌握有关票据业务的法律法规和银行内部票据业务管理、授权授信的规定。可采取以下方法:调阅银行有关票据业务内部制度规定,与信贷部门、资金营运部门和财会部门、稽核部门相关人员座谈,全面了解其业务流程和有关授权授信、业务管理的规定;调阅近年来有关票据业务的外部检查和内部稽核报告,了解该行存在问题的类型及其整改情况等等。

(二)利用计算机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审计的重点单位和重点企业。调阅银行近几年来财务报表、银行承兑汇票签发、贴现台账和相关电子数据,全面了解近年来银行的票据业务总体规模和发展情况。以签发、贴现业务占比较大、近几年票据业务量增长速度较快的各二级分支行,在银行办理签发、贴现业务量较大的企业,单笔金额在一定限额以上,出票日与贴现日相距较近的贴现企业为条件,利用计算机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和检索,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审计的重点分支行和需延伸调查的重点企业。

(三)票据签发行的审查。

1.有选择地调阅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企业的档案资料,审查签发汇票手续是否合规。给予授信的客户,是否在授信额度内办理;提供全额保证金的客户,是否在交验有关证明后办理;既无授信额度、又无全额保证金的客户,是否按照贷款业务中对借款人的调查、审查要求办理。承兑申请人是否向银行提供商品交易合同或增值税发票(复印件),有无弄虚作假的现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后是否对企业相关业务及资金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等等。

2.调阅银行保证金存款分户账,结合银行承兑汇票签发台账,核对审查银行收取保证金是否及时、足额,有无违反规定不收、少收或收后退还企业等问题;审查保证金在存续期内有无被挪用、划转等情况,是否存在将保证金转回用于继续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或转入账外违规放贷等问题。

3.调阅银行新增不良贷款、新增贷款台账,重点落实因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无法支付形成的不良贷款,分析形成垫款的原因;关注银行为不良贷款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情况,是否存在以银行承兑汇票置换不良资产、掩盖资产质量问题;有无为即将形成银行承兑汇票垫款的企业发放贷款问题。

4.调阅银行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明细账,审查收取的手续费收入是否与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量相匹配,对于手续费收入明显高于其签发业务量的银行,重点核对手续费收入的来源,审查是否存在账外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问题;对于手

续费收入明显低于其签发业务量的银行,应重点追查收取的手续费的下落,有无私存私入或转入“小金库”。

(四)票据贴现行的审查。

1.调阅相关企业贴现档案,审查银行是否对汇票真实性和汇票内容进行认真审核,是否出现越权审批的问题;办理贴现的申请人提供的商品交易合同及增值税发票等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是否真实、有效,有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套取银行资金等问题。

2.调阅银行贴现台账(电子数据),结合贴现利息收入明细账及相关凭证,审查台账数据与财务账表数据是否一致,有无为了逃避检查、人为修改台账数据的问题;审查是否存在贴现利率低于人民银行规定的最低贴现利率标准办理贴现业务问题。可在核对其电子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对全行贴现台账进行检索,对违规降低贴现利率办理贴现的部分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由于降低贴现利率导致银行少计的贴现利息收入数额。

3.调阅相关贴现、买入票据明细账及相关凭证,重点核实贴现资金的去向。可在贴现台账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凭证,对部分贴现量较大的企业或单笔贴现在一定金额以上的企业办理贴现后资金划转情况进行统计整理,进一步审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贴现资金转回签票企业账户,用于投资房地产等非生产经营领域、作为保证金继续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归还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款项和到期贷款、流入股票证券市场等问题;二是银行与证券公司、票据掮客相互勾结,违规降低贴现利率、少计贴现收入、账外收取回扣好处费私设“小金库”问题;三是在办理贴现业务时,是否存在违反结算纪律和账户管理规定的问题,有无为没有在该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办理贴现,有无将贴现资金直接转入股市或个人储蓄账户的问题;四是注意发现一些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如银行与证券公司、券商相互勾结,为其非法融资问题;银行职工利用工作之便收取回扣、手续费问题等等。

(五)延伸审查的主要内容。

与其他审计业务相比,票据业务审计需要进行大量的延伸审计调查工作,主要目的在于核实签发或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是否有真实的贸易背景,审查贴现资金的最终用途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深刻揭示企业利用关联交易、皮包公司作掩护,采用虚拟商品交易合同、虚开、涂改或套开增值税发票等手段骗取银行资金投入非生产经营领域问题;揭示银行与企业相互勾结、违规“包装”票据、套取银行资金的主要手法;揭示银行利用企业账户账外收取回扣、好处费等等。延伸审计调查对象主要包括签发承兑汇票企业、贴现企业、有贴现资金转入的银行和证券公司以及对上述企业有管辖权的工商、税务等部门。

对企业的延伸需调阅的资料主要有:公司章程、董事会会议纪要、审计报告、验资报告、企业纳税登记及领用增值税发票登记簿、企业增值税发票存根联、企业销售明细账、库存产品明细账、应付票据、长短期借款、财务费用明细账及其相关凭证。对企业的注册登记、年检、法人资料、纳税登记和缴纳税

款情况以及向银行提供的增值税发票(复印件)的真实性,还可根据情况延伸调查相关工商、税务部门。

四、对策与建议

(一)银监会要尽快完善银行承兑汇票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并加大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监督检查力度,以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对承兑和贴现两个操作过程的风险防范。

(二)各行要建立和完善机构和人员准入管理制度,对票据融资业务经营机构准入条件,审批管理程序(包括机构筛选、系统培训、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负责人资格审查及内控制度建设等)作了具体规定和要求,严格按程序审批和办理贴现业务,杜绝“先贴现,再补议”的现象。

(三)统一业务操作和监控系统。开发设计集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分析决策于一身的“资产管理系统——票据综合管理系统,将票据贴现、转贴现、买入返售等票据融资业务的操作及监控管理统一纳入到系统中。

(四)实施“限额管理,票据移存”。上级行定期对各分支行核定最高持有票据余额,要求其将超出核定限额部分按照“先进先出”的统一原则及时移存至上级行票据营业部。

银行业务存在问题 篇6

摘要:个人贷款业务在国内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在客户需求、信用制度、业务流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实行分类,扩大客户需求、完善信用制度、改进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等改善措施,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个人贷款业务;商业银行;问题;对策

相比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个人贷款业务起步比较晚,不论是业务环境还是业务本身都存在着一些不足。通过了解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概念、分类,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最后在分析了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措施,促进我国个人贷款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一、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

2.个人贷款业务。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个人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个人贷款又称零售贷款业务是银行向个人发放的用于满足其各种资金需要的贷款,属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一部分。个人贷款的一方主体是银行,另一方主体是个人。个人贷款可由银行直接向个人发放或通过零售商间接发放。它不仅是一种信贷行为或放贷业务,而且是一种信用关系。

3.个人贷款业务种类。个人贷款业务根据产品用途的不同,可分为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等。个人住房贷款是指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包括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住房组合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是指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的有指定消费用途的人民币贷款业务,主要有个人住房、汽车、一般助学贷款等;个人经营贷款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流动资金周转、购置或更新经营设备、支付租赁经营场所租金、商用房装修等合法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

二、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1.客户需求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形成“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了居民消费的特征是“量入为出”的消费模式。虽然80年代末的“超前消费”曾冲击了传统的消费模式,但未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消费习惯。而且,近年来住房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等改革措施不断出台,安身之处、子女上学、医疗保健、退休养老等这些原本无须考虑的生活压力将越来越多地由个人承担,而政府机构精简、国企改革调整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在收入增长良性预测未建立的情形下,居民不敢贸然进行消费。同时,在市场不旺、物价滞胀的形势下,居民投资冲动低落,也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投放。

2.信用制度方面。商业银行陆续在个人贷款办理过程中?取个人信用报告体系,由于实施不久,大部分客户对个人信用没有概念。虽经过几年的发展,系统有了一定的更新但系统内的个人综合信息仍有部分错误或更新较慢等情况。加上对个人贷款市场的竞争使银行之间缺乏沟通,从而使得信用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另外,银行出具的“非恶意拖欠还款证明”字样的证明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是否属实也很难知晓,因此很难正确掌握个人相关信用信息,对于个人贷款业务的开展有了抑制作用。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工作,但是上述工作还仅限于金融部门,信用信息也仅限于金融信息,很难实现其他非金融信息的汇总。

3.业务流程方面。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流程总的可归纳为普通模式和较为先进的个人贷款中心模式两种,但两种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普通模式的特点为分散经营,业务流程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分散经营增加内部竞争,降低整体的效率,流程操作无法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分散经营使得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平衡点难以有效权衡,纸式审批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较弱;个人贷款中心模式尽管个人贷款中心模式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省略了很多繁冗的行政环节,提高了效率,但是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个贷中心存在机制定位不正,现代化技术手段欠缺效率仍需提升,前台营销与后台审批脱节等问题。

三、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分类,扩大客户需求。我国是一个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各地区不相同,社会信用程度也有差异,而商业银行在各地区都有网点分布。为此,要发展个人贷款业务就要实行分类,针对不同商品和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增加个人贷款的品种,使产品在设计上更具有个性化。如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重点开办住宅贷款、旅游贷款;在经济发展中等水平地区开办中高档家用电器贷款、经济住房贷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侧重开办耐用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在农村开办农户小额贷款、农机消费贷款等。另外,还要创新个人贷款的还款方式,使其更具灵活性、多样性等。年轻居民收入水平较低,而未来的收入则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递增偿还方式比较适合他们的情况;中年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但随年龄增长,其收入一般不会递增,而是会逐渐下降,递减偿还方式比较适合他们的情况。

2.完善信用制度。现实需要法制先行、充分运用市场化的运营的模式。从区域上来看,以上海和大连、广州两种模式建立起来的个人信用制度正在摸索试行。前者联合征信的模式是由多家银行共同成立一家专门公司,负责汇聚各家银行个人贷款记录、信用卡使用情况以及客户的社会信用和特别记录及个人相关资料;后者是由政府和商业银行牵头,保险、税务、公安等部门共同参与此项工作,使信用更健全、权威。目前,商业银行同业公会已经建立了主动信用联合,或促成政府牵头率先来建立的区域性个人信用诚信机构,在建立全国性系统的个人信用制度之前,承担起个人信用汇聚查询的功能,减少各银行由于个人信用问题而对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形成掣肘,从而对促进个人贷款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振兴以及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3.改进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商业银行还处在传统的个贷模式,在流程改造过程中应加快向个贷中心模式的转变;部分银行已具有个贷中心,但还未真正达到个贷中心模式的实质,其效果还不明显,并存在很多问题,应继续加大个贷中心的建设力度,使个贷中心的流程更加合理,通过流程的调整提升个贷中心规范化操作水平,进一步控制风险,实现个贷中心集约化经营的效果。

此外,商业银行还要提高人员素质,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个人贷款业务的日常管理面对的是千万个信贷需求者,其管理比传统的对公信贷业务更加复杂。因此,对人员的要求不仅要求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包括信贷、会计、储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心理学、公关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敏锐的洞察能力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以积极的态度,主动、热情、友善、高效的姿态面对客户,树立起银行在公众的良好形象。(作者单位: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参考文献:

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探究 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村镇银行,存在问题

一、现实背景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设立了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初步可行的准入管理规则;2008年10月,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 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创设和发展建立了思想理论基础。至此, 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中国银监会正逐步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适当放宽法人银行对村镇银行的最低持股比例限制, 鼓励民间资本对加大县域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

二、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各种理论的研究以及实际调研, 各种文献对村镇银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外部约束

1. 吸储困难。

首先, 农民收入较低, 在村镇银行的存款总额较少;其次, 村镇银行的设立时间短、注册资本低, 社会对其缺乏了解, 从而认可度较低;再次, 由于村镇银行作为有限责任公司, 只能以投资人的出资额为限承担风险, 存款人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2. 退出机制缺失。

目前我国还没有《金融企业破产法》等相关法律, 在处理村镇银行的破产、退出与清算问题时无法可依, 会影响存款人的利益保护, 进而甚至影响到社会安定。

3. 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较差。

首先, 企业逃废金融债权的现象比较严重, 这势必会影响村镇银行对农村提供信贷的积极性;其次, 农村地区征信体系建设滞后, 村镇银行风险控制所需的大量信息缺乏必要的信息系统支持, 风险控制盲点较多;最后, 村镇银行的支付结算体系建设落后。

4. 产品同质化与农户认知度低。

柳松 (2009) 认为, 目前村镇银行开办的业务品种, 大多数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 与传统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基本同质化, 这是导致其现实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张效梅 (2010) 也强调, 我国村镇银行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少, 使得信贷产品的期限与生产周期不协调, 结构上也满足不了农户的需要。

(二) 内部约束

1. 发展目标定位不清。

由于村镇银行的多元目标、股份构成以及竞争压力的现实, 在投资收益与风险的权衡下, 村镇银行有可能走政策边缘线, 将吸收的农村地区资金投向农村强势群体甚至非农产业。

2. 内部人控制与关联交易。

村镇银行的股份构成虽是多元的, 但同样存在内部人控制的风险。实践证明,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正规制度不发达与人情网络错综复杂, 地方派系势力干扰农村政治经济活动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3. 面临多种风险且抗风险能力不强。

第一, 农户具有违约风险。一直以来, 农民对政策的依赖心理较强, 他们以为在村镇银行获得了贷款就等于在财政部门拿到了补贴, 可以不用考虑归还;而且农村借款户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漠, 信用记录制度不完善, 而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 极易形成信贷的道德风险;加上农业农村经济作为风险高、效益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影响巨大, 农民还款的能力受到限制。

第二, 竞争风险。以国有独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已形成, 这些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的涉入使村镇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同业竞争。

最后, 金融产品与业务创新的风险。金融创新要投入较大的人力、财力与物力, 并伴有较高的失败率, 加上金融创新产品很容易被其他金融机构模仿, 使得金融创新活动本身具有风险。

(三) 建议

根据目前我国村镇银行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村镇银行的条件, 促进其发展。

1. 提升村镇银行的市场适应能力。

首先, 明晰银行产权,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其次, 努力拓展资金来源。例如, 增加融资途径, 加大宣传力度, 增设储蓄网点, 寻求同业支持, 积极探索创新, 引进战略投资者。再次, 细分市场与准确定位, 展开错位竞争。

2. 努力降低违约风险。

一方面, 可以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奠定村镇银行发展的信用基础。比如, 加强农村征信建设、建立失信惩戒制度等, 奠定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良好群众基础。另一方面, 可以创新信贷抵押和担保模式。一是完善小额农户贷款和联保贷款管理机制, 将龙头企业与农户、中介机构和担保机构等具有法人地位的利益主体纳入联保;二是探索抵质押品方式, 如探索农舍和农机具等的抵押、各种生产权利和订单等的质押以及联保贷款等。

3. 加强监管保障, 打造村镇银行的科学监管平台。

比如,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出台《金融企业破产法》。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及适度扶持、强化监管等。

三、总结

总的来说, 在农村地区,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为严重, 加上村镇银行刚起步, 还没形成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以及国家在这个领域法律法规的缺乏, 使得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对三农的扶持离不开村镇银行的支撑, 所以如何认识并克服村镇银行的困难需要今后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柳松, 刘春桃.村镇银行发展的现实约束与破解对策[J].南方金融, 2009, (10) .

[2]张效梅.村镇银行发展问题浅析[J].调研世界, 2010, (3) .

关于影子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篇8

关键词:影子银行;商业银行;监管;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91-02

一、影子银行概念

2007年,世界上诞生了影子银行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执行董事麦卡利最早提出“影子银行体系”。2008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盖特纳提出“平行银行系统”。200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出“准银行体系”。这三个概念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本文提到的影子银行体系。

2010年7月,纽联储发布《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是指从事期限、信用和流动性转换,但不能获得中央银行提供的流动性担保、或是公共部门提供信贷担保的金融中介,包括财务公司、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中介机构、有限目的财务公司、结构性投资公司、信贷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融券机构以及政府支持企业等。

广义上看,2011年4月,FSB将“影子银行体系”界定为“涉及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机构及业务的信用中介体系,该体系完全或部分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

影子银行的本质内涵不单指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还涵盖进一步细分的各种类似或替代传统银行业务的业务部门——商业银行影子部门。

我国目前的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地下钱庄、货币市场基金、各类私募基金、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理财等表外业务、民间融资等。

二、影子银行发展的意义

1.宏观方面

(1)提高了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在短期中实现了国民产出的增加。

(2)影子银行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

(3)影子银行的灵活性可以促进科技创新迅速转化成生产力。

2.微观方面

(1)原始收益人可以通过影子银行系统,转移和分散风险;同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流动性,实现经营和赢利的连续性。

(2)影子银行为相关的金融服务机构提供了大量的服务收益,為投资者提供了好的投资机会,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3)影子银行系统中的投资银行通过对证券化资产二次甚至多次证券化,设计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了不同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同时也活跃了二级市场。

三、影子银行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和商业银行在一些业务上形成竞争关系

影子银行主要是以资金为交易对象,而商业银行和存贷款机构是以资金为经营对象,这样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存在竞争。由于影子银行不需要像商业银行那样受到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因此大量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于是大量金融系统短期债务——企业和机构投资者涌入银行,要求取回他们的存款。

2.在某些方面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可以实现共赢

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存在紧密合作,以实现共赢。商业银行深度参与投资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和结构化投资,并将资产和运作游离在资产负债表之外,以规避监管。

3.影子银行的发展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

传统商业银行的边界被跨越了,风险传染的通道被打通。一旦商业银行表外贷款无法偿还,银行要么承担声誉上的损失,要么为避免声誉上的损失,动用表内贷款偿还理财资金,表外风险可能转嫁到表内,从而对商业银行造成影响。危机爆发时,规模巨大的证券化产品风险从影子银行倒灌回商业银行。

四、影子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杠杆风险

影子银行不需要留存准备金,可以使用很高的杠杆率,从而提升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杠杆率,放大了系统风险。

2.流动性风险

影子银行从短期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投资于长期资产,存在难以克服的期限错配痼疾。

3.风险跨境传递

许多影子银行通过跨境投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它们受到外部冲击后,通过资产负债渠道、信心渠道等将风险传递给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4.监督风险

在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并举的金融体系中,各监管当局在各自分业监管的模式下,无法充分有效地实行监管,尤其是影子银行体系日趋繁荣的时候,美国金融监管不到位反而日益显现。

5.道德风险

在利润和激励的市场竞争下,贷款银行会放松对借款人贷款条件的要求,大量的信用记录和偿还能力较差的人获得了贷款,从而使贷款的品质在一开始就处于极高的风险之中,即出现了逆向选择,当借款人负担的浮动市场利率上升到临界点时,借款人由于“道德风险”,导致主动违约的可能性增加。

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1.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监管

将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纳入监管并推进场外衍生品进场交易。

2.加大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强度

强化对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金融衍生品交易和表外业务的最低资本金和保证金、情况报告和信息披露要求等。

3.加强风险隔离

防止风险从“影子银行”传递到银行体系,原则上禁止银行拥有或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要求银行将自营交易和类似的投资活动从加入存款保险体系的银行机构中分离出来,将高风险衍生产品剥离到特定的子公司,银行只保留常规衍生产品。

4.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减少银行体系和其他金融体系之间结构性套利机会。

5.防范道德风险

要求系统重要性私募基金与对冲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危机自救方案和处置预案,督促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方履行风险管理责任。

六、对未来的展望

金融危机之后,目前国际上已经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采取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但是总体上看,危机前存在的“影子银行”监管真空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校正。各国目前的法案中保留了大量例外条款,监管方案也是各方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将提高“影子银行”体系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作为主要监管手段,而对影子银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缺乏监管要求,体现出监管改革力度不到位,措施偏于温和。

[1]巴曙松.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J].中国金融,2009,(14).

[2]何德旭,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稳定性[J].经济管理,2009,(11).

[3]李东卫.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几点思考[J].金融会计,2011,(04).

上一篇:三年级书法上册竖折下一篇:基于GIS的电信光纤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