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普及讲座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知识普及讲座(共8篇)

心理知识普及讲座 篇1

----卫辉专业分部入党知识普及讲座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为响应新时期下“八荣八耻”的号召,弘扬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改变陋习,树立良好的校风,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用和谐校园中的文明典型引导青年学生,引导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青年学生,鼓励青年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养成文明修身的好习惯,做有社会公德、有传统美德、有诚信道德的一代接班人,体现我新一代大学生优良的精神文明风貌。

二、活动时间:2011年12月9日

三、活动地点: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卫辉分部

四、主办单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党务办公室

五、承办单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卫辉分部

六、活动对象: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卫辉分部要求先进的个人

七、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

组织召开师生动员大会,充分利用展板、海报、网络、广播等宣传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全面提高师生思想认识,使全体学生自觉参加各项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具体实施阶段

各学生干部要全面落实活动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确保活动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总结表彰阶段

各相关单位认真开展交流研讨,全面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学院将对表现突出的单位、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八、讲座流程:

1、活动开始前相关人员提前到场地确认相关准备工作的完善性,如教室电脑、投映设备、讲解课件的拷贝等

2、引导同学有序的进场,安排座位,并辅助维持良好的会场秩序

3、主持人就此次讲座活动的主要目的发言

4、主讲人讲授具体内容

5、互动时间 :在讲座结束后可以安排学生代表对同学们遇到有关入党知识的有关问题进行提问

6、主持人结语

7、安排同学有序退场

8、活动结束后整理会场

七、有关讲座的一些具体准备工作:

1、如果出现主讲晚到的情况,为了保持现场同学安静可播放与党建知识有关的 PPT。

2、讲座开始前若出现观众少,座位多的情况,由部门同学负责要在座同学往教室前部集中。

3、讲座进行时工作人员必须负责维持现场秩序。

九、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党建知识的教育活动,作为本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要强化领导,统一筹划,统一指挥,切实把活动内容落到实处。

2、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认真实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务求实效。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本次活动需要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全体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浓郁氛围,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

十、附件

一、活动经费预算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卫辉专业分部

心理知识普及讲座 篇2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郭辉,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化学工业出版社社长周伟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侯力学,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李虹霖,中国质检出版社社长李迎丰、副社长白德美,标准出版机构自律维权发展联盟副理事长肖兰以及来自标准出版机构自律维权发展联盟成员单位的20家出版社领导和新闻媒体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中国质检出版社社长李迎丰主持。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在讲话中指出,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标准化促进知识共享、成本降低、损耗减少、效益提升,对于企业实现社会化大生产,促进经济贸易健康发展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使广大百姓的衣食住行更加便利。多年来,我国标准出版部门、发行机构、图书馆、媒体及音像制作等单位,为宣传标准理念、普及标准知识、推广标准应用、培养标准化人才、营造标准化良好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标准的应用越来越广,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多,标准的侵权盗版案件也逐年增加,侵权盗版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近年来,“标发联”积极配合国务院“双打办”等监管部门,进一步增强标准传播和版权保护工作合力,查处了一批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力大的侵犯标准版权的案件,有效维护了中国在保护标准化版权方面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田世宏强调,“标发联”举办向国家图书馆赠送标准化图书活动,就是要借助国家图书馆这个大众阅读公共平台,宣传普及传播标准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标准、熟悉标准、应用标准,同时普及宣传使用盗版标准的危害,动员社会各方面和广大读者坚决同标准侵权盗版行为作斗争。希望“标发联”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标准出版发行、标准版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联动,为保护标准版权、规范标准发行传播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在讲话中指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部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积极引入标准化理念,提出了以标准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思路。图书馆工作与标准化更是息息相关,通过图书馆向广大读者进行标准知识普及,有利于大众掌握标准相关知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技术的良好氛围,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支持。这次活动不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多的精神食粮,而且宣传了标准化和标准版权保护知识,为广大读者搭建了认识标准、了解标准化和标准版权保护工作的平台,同时也为创新文化宣传方式、做好文化宣传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大家的普及之作:钱宾四讲座系列 篇3

钱宾四学术文化讲座,是1978年南“新亚学术基金”支持而开设的,由当时主政的金耀基院长极力推动而成。据金先生介绍,讲座有四个目的:一是促进新亚师生之学思辩难;二是探求根源之大问题,超越专业学科之界限;三是对外界开放,增进大学与社会之联系;四是讲稿整理出版,促进更多交流。由此可见,这个讲座系列定位高而博、广而雅,并且不是专业讨论,而是广泛适合所有群体。历年之讲座,都是新亚乃至中大、香港之盛事,学界高贤云集。以前,大陆难以见到这个系列讲座的讲稿,现在贵州人民出版社选了7部较有代表性的讲座,整理出版,以飨读者,实属幸事。这7册涉及不同领域:文化、哲学、文学、科学史、美学、政治学等,但各位名家都讲得深入浅出,很容易被读者接受。

选编的这7册,是按一定脉络排列的。第一册是许倬云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他对世界历史的整体看法,是以各个文化自身之盛衰来理解的,无论兴盛还是衰亡,都是自身之种种机理之作用。在此理解下,许先生分别讨论了中国文化之形成、演化与转变。丛书的第二本是李约瑟的《中国古代科学》。李约瑟在讲座中主要讨论了中国古代与化学相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他较宽泛地讨论了时间与变化的问题,并与西方、印度等做了比较,以作为整个讲座的结束,这呈现出了知识与文化的复杂张力,很有启发。第三册是日本学者小川环树的《论中国诗》。小川与吉川幸次郎是日本有名的京都学派之代表人物。他的这次讲座主要讨论了风景之意义、风流之词义,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讨论了中国诗歌的特色。另外这本书在后面还编选了小川对苏东坡、辛弃疾以及《敕勒歌》等的专题研究,读来颇有启发。第四册是狄百瑞(WilliamTheodore de Bary)的《中国的自由传统》。狄百瑞的学术兴趣主要是明代儒学,尤其对黄梨洲感兴趣。他在这本书中讨论了新儒学的道统、朱子与自由教育、个人主义、黄梨洲的自由思想、自由主义的局限等问题,并结合中国的现代问题,对自由主义的局限做了一定的反思。丛书第五册是朱光潜的《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朱先生是美学大家,同时也是大翻译家,此次讲座就主要讨论维柯的《新科学》这本先生晚年的翻译力作。维柯的《新科学》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本,有着当时学者之豪气与大气,而由身为美学家的朱光潜做解释,则讲出了很有深层的意蕴。第六本是刘述先的《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刘先生的讲座是2005年钱宾四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而举行的。讲座通论了先秦儒学、宋元明儒学、现代新儒学这三个儒学发展的大时代,并结合先生自身的“理一分殊”、“两行一理”对中国儒学的发展做了总结性判断,由此可以理解刘先生的整个哲学关怀。最后的是杨联升的《中国文化中的“报”、“保”、“包”之意义》。杨先生是哈佛的前辈,号为汉学界第一人,门下有余英时、田浩等诸多高弟。讲座中他讨论了“报”、“保”、“包”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刻含义,读来酣畅淋漓,尤其是从社会关系、人情关系来讨论“报”,堪称鞭辟入里。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手册 篇4

(一)基础知识篇…………………………………1

(二)自我意识篇…………………………………4

(三)情绪调控篇…………………………………6

(四)人格发展篇…………………………………9

(五)人际关系篇…………………………………11

(六)压力应对篇…………………………………13

(七)危机干预篇…………………………………16

(一)基础知识篇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它的一些标志包括:(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2、判断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1)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2)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3、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2)人际关系和谐。(3)情绪积极稳定。(4)意志品质坚强。(5)自我意识正确。(6)个性结构完整。(7)环境适应良好。

4、心理健康的相对性

人的心理是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因而人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过去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心理健康,并且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社会阶段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是不同的。在一些人看来是心理健康的行为,在另一些人看来可能就是病态的反应了。因此,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而言的。

5、心理健康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概念包括心理不健康、心理正常、心理不正常,由于他们存在一些紧密联系,常常为人们所不加区分的误用。心理正常与心理不正常是一组 1 相对应的概念。心理正常是指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不包括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心理不正常是指“异常心理”,指有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是一组相对应的概念。心理健康特指处于动态心理平衡的心理过程,涵盖了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心理不健康是指处于一种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根据严重程度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可疑神经症。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心理不健康还是心理健康都属于心理正常的范围,与心理不正常的“病”态心理要严格区分。

6、心理健康的实现条件

(1)正视和接受现实,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3)乐于交往,善于与人接触。(4)努力工作,学会休闲。(5)有意识的控制调整情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7、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

(1)全面提高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2)增强多种心理能力,包括适应能力、承受能力、自控能力、社交能力、康复能力。(3)创设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包括树立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建立和谐友爱的内部关系、提供公平合理的成长环境、保持张弛有度的工作节奏、创造宽严相济的管理环境,营造丰富活跃的文化氛围。

8、常见心理问题(1)适应障碍问题。(2)自我意识问题。(3)人际关系问题。(4)工作压力问题。(5)个人情感问题。

9、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1)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2)理性对待并接纳自己。(3)及时宣泄心理压力。(4)积极参加社会交往活动。

10、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工作者在心理方面给咨询对象帮助、劝告、指导、建议,以便解决求助者心理问题的过程。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三类人:一是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二是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三是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纠正个人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个人对自己与环境重新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1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技术,对病人施加心理影响,进而改变病人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病人。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变病人的症状,减轻或消除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尽快恢复或实现身心健康。

1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1)实施者不同。心理治疗由具有任职资格专业的心理医生实施,心理咨询既可以由心理医生实施,也可以由具有心理知识和经过心理咨询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实施。(2)工作对象不同。心理治疗面对的是具有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病人,心理咨询的 3 主要对象是心理指导和帮助的正常人。(3)操作上的不同。心理治疗是标准化、规范化的,带有强制性的“矫正”解决问题,心理咨询相对来说不太标准化、不太规范化,是“协助”性质的解决问题。

(二)自我意识篇

1、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2、健全自我认识的标准(1)正确认识自己。(2)愉快地接纳自己。(3)自觉地控制自己。

3、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1)客观因素。包括时代背景、文化因素、人际环境。(2)自我因素。包括自我价值取向、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主体我与现实我的矛盾、失败的认知、体验水平和归因方式、心理与人格特点。

4、自我意识偏差

(1)自卑。自卑是个体由于自我认知偏差等原因所形成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例如认为自己其貌不扬,担心被人歧视;认为自己家境贫寒,被人看不起;认为自己天资愚笨,对未来缺乏信心等等。(2)虚荣。虚荣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关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行为。好虚荣者常常不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而是通过吹牛、撒谎、作假等非正常手段沽名钓誉。(3)从众。从众心理 4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指在群体舆论的压力之下,放弃个人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自我保护行为。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是过强的从众心理则导致缺乏主见,丧失自我。(4)逆反。逆反心理也称对抗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某些人的言行跟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一种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逆反心理的出现反映了一种不正常的独立意识,若不得以正常的引导则容易导致个人自由主义倾向,使其形成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脱离集体的后果。(5)盲目。盲目是一种失去目标,没有目的性进行活动的心理。表现为不假思索的模仿他人,不从现实和自身实际出发有目的性的做出规划,随意地采取行动等。(6)自负。自负是一种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一种情感体验和情绪表现。具有自负心理特征的人往往过于自信,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凡事认为自己完全正确,听不进他人的合理意见及劝告,一意孤行。(7)任性。任性是指不顾及他人的想法,一味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只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容易为自己本能的欲望和偶然的动机以及不良的情绪所左右,片面主张自己的要求,进而发展到以我为中心的境地。

5、自我意识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自身内在的一种成功机制。对人的发展具有以下作用:(1)方向作用。自我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目标导航。(2)自控作用。自我意识使人发挥能动性根据目标及现实发展要求,调节和控制人的行动。(3)内省和归因作用。自 5 我意识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进行反省和审查,使其在现实发展中不断调整认识。

6、优化自我意识的途径

(1)全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我。进行自我反省,通过自我比较,与他人比较,接受他人的评价,在综合体系中检验自己的表现。(2)欣然接受自我。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正确对待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以积极的态度全面的接纳自我。(3)科学的塑造自我。确立明确的行动目标并培养坚强的自控能力。(4)增强自制力。培养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用好外在氛围的影响作用,养成辩证思维的科学认识方式。(5)塑造健全人格。加强心理调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情绪调控篇

1、情绪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我们通常表现出的喜、怒、哀、惧等都属于情绪。情绪在生活中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表,反映着每个人内在的心理状态。

2、情绪的要素

(1)内省的情绪体验。(2)外在的情绪表现。(3)情绪的生理变化。

3、情绪的功能

(1)自我防御功能,表现出自我保护倾向。(2)社会适应功能,对于不同刺激产生不同的社会适应性反应。(3)动力功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6(4)强化功能,有助于内在潜能的充分展示。(5)信号功能,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愿望。

4、情绪对人的生理活动的影响

人的情绪通常伴有多种生理上的变化。情绪紧张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情绪抑郁时,心跳减慢、减弱,甚至不规律。情绪紧张时,呼吸加快,节律不规则。情绪发生障碍,不但对本身有影响,而且导致各系统器官的病理性改变,引起身心疾病。

5、良性情绪

良性情绪是在个体需要得到满足、使人产生肯定状态时产生的。在良性情绪下机体的心理与生理功能处于良好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机体潜在的精力,调动一切生理功能,提高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能力,使机体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6、良性情绪的作用

(1)愉快而平稳的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2)愉快的情绪能使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3)达观快乐的积极情绪能使别人更喜欢亲近自己,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焦虑、忧愁、恐惧、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只要适当,也是正常有益的。

7、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是指当个体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或者是与自己的意愿相悖的事物出现时,会使人产生否定的态度,产生不愉快或消极的心理感受,包括愤怒、恐惧、焦虑、悲伤、嫉妒等。

8、不良情绪的危害

(1)发生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时,心理处于极端状态,导致生理机能紊乱,干扰正常生理功能;(2)发生持久的情绪反应时,心理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导致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最终产生不可逆的躯体疾病。

9、情绪问题的表现

(1)焦虑。焦虑是人预感将要发生不良后果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反应和体验,通常被描述为紧张不安、心神不宁、恐惧忧虑等负性情绪体验,是应激时情绪反应的主要表征,其严重程度因刺激本身的性质及个体的耐受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2)抑郁。抑郁是指精神受压抑而产生的较持久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它是一种愁闷、悲观的心境,突出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态悲观、精力下降、自我感觉差、不愿交往、对事物失去兴趣、无快感体验。(3)愤怒。愤怒是正常人的一种基本情感成分,是当客观事物与我们的主观愿望相悖时,而习惯使用的一种情绪反应。愤怒的积极意义在于在战争状态,能激发人以最大的魄力和力量去打击敌人。但是在和平时期,愤怒除了能表达我们的某种抵抗意向和不满态度外,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出现的问题常常是于事无补。(4)恐惧。恐惧心理是指人面对危险、或者回忆、想象、预感危险时所产生的一种担惊受怕的情绪。恐惧的产生源于主体自身缺乏处理危险情境的能力,所以恐惧发生时常有逃避的动作,并伴有焦虑情绪和异常激动的表现。

10、调控情绪的主要方法

(1)语义精确法。运用积极、合理、现实的语言 8 描述我们所面临的处境,进而有效进行心理调节的一种方法。(2)转移注意法。暂时转移注意使得心理状况得以恢复的方法。(3)宣泄法。通过情绪表达、言语倾诉、体育运动释放心理压力舒缓心理压力的方法。(4)升华法。舍弃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要,转向追求更能接受的现实目标,改善心理的方法。

(四)人格发展篇

1、人格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特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性(1)独特性。(2)整体性。(3)稳定性。(4)功能性。(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3、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含着各种成分。主要指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其中前者具体需要和动机,后者具体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2)动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3)能力。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4)气质。气质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相当于人们日常所说的脾 9 气、秉性或性情。典型的气质类型主要有四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其中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直爽热情,行动敏捷,情绪易于激动,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以自我克制;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注意力转移快,善于交际,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做事踏实,循规蹈矩,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容易集中,不善交谈,善于忍耐,交际适度;抑郁质的人行动迟缓,内心体验深刻,做事仔细,善于察觉别人不易觉察到的事,孤僻、寡欢,爱独处,不善交往。(5)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通常在性格类型的划分上人们将人的性格简单的区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

4、常见的不良人格表现 常见的不良人格表现为:(1)偏激。看待问题绝对化、片面化,根据个人好恶进行判断,缺乏客观标准。(2)自卑。经常性的悲观失望,总瞧不起自己,丧失信心,处事消极。(3)孤僻。不合群、不喜欢交往,疑心重,对于周围的人持有戒备心态。(4)依赖。对个人的自理能力缺乏信心,不愿意承担责任。

5、常见的人格障碍(1)回避型人格障碍。(2)自恋型人格障碍。(3)表演型人格障碍。(4)偏执型人格障碍。(5)暴发型人格障碍。

6、健康人格

健康的人格没有公认的定义。综合心理学家的不同 10 观点,健康人格的共有特点是对人性持有乐观的态度,认为人能够而且必须超越生物本性和环境特征,相信人自身有扩展、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潜能,而且这些潜能的实现就成为健康人格。我国学者提出了健康人格的参考标准:(1)具有远大而稳定的奋斗目标。(2)具有强烈的道德感责任感。(3)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4)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5)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6)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7)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8)具有健康、崇高的审美情绪。

7、健康人格的培养任务

(1)突出世界观、理想、信念教育。(2)强化主体自我意识。(3)进行心理调适。(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5)加强道德教育。(6)开展审美教育。

8、健康人格的自我修养(1)自立意识的培养。(2)自信心的培养。(3)保持自尊。(4)有自制力。(5)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人际关系篇

1、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和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这种关系在一定社会角色的人之间产生,人际交往是其产生的基础,感情是其主要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及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2、人际关系的构成

人际关系的构成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1)外 11 部条件包括:①方对关系,它是人际关系构成的基础。②联系媒介,它是人际关系构成的桥梁。③活动,它是人际关系构成的桥梁。(2)内部因素包括:①认知因素,包括双方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状况,它是人际关系构成的内在基础。②情感因素,指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程度,它是人际关系建立、维持、发展的纽带。③行为因素,指双方具体的交往行为,是人际关系建立发展的保证。

3、人际交往中应具备的心理品质(1)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2)要真诚待人。(3)要有正确的利益观。(4)要有良好的个性。(5)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4、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1)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差异。(2)语言理解差异。(3)个性上的差异。(4)社会角色差异。(5)个人认知评价因素。

5、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互利原则。(2)诚信原则。(3)尊重原则。(4)宽容原则。(5)适度原则。

6、人际交往的具体技巧(1)善意的赞美。(2)祥和的微笑。(3)耐心的聆听。(4)睿智的交谈。(5)适时的幽默。

7、避免和消除人际交往中障碍的方法

(1)注意是否具备了交往的条件,如对方有无交往的心理准备和意愿,交往过程自己的言行是否能为对方所正确理解。(2)从促进合作的角度出发。多去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惯,善意的与对方交流,沟通思想,增进感情。(3)掌握必备的交往知识和技巧。人际交往 12 有许多规则需要遵守,掌握交往习俗,掌握礼节知识,提高交往技巧,有利于顺畅的沟通交往。

8、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1)猜疑。猜疑是指无端的怀疑,对人对事做出的一些想象。(2)牢骚。牢骚是指由于不满情绪所发泄的言词,由不愉快的心情所引起,并导致新的不愉快。(3)盲目攀比。盲目攀比,相对于理性攀比而言,是指个体与那些和自己的目前情况及未来目标没有可比性的对象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心理失衡或者对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的心理模式。如不加以控制则会给自己及集体造成危害。(4)嫉妒。嫉妒是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怨恨、恼怒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5)冷漠。冷漠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无动于衷。表现为:凡事漠不关心,冷淡、退让、逃避。

9、增强自身魅力的方法(1)保持良好的外部形象。(2)养成良好的性格特点。(3)培养良好的个人能力。

10、处理好战友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方法(1)友善的对待每一个人。(2)主动的关心他人。(3)给于理解和宽容。(4)给予他人鼓励与表扬。(5)与人分享与相互帮助。

(六)压力应对篇

1、压力

压力首先是物理学的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13 压力是由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心理压力的产生离不开压力源,然而,压力源要通过个人的个性和应对方式的调节和缓冲进一步转化为个人体现的压力。

2、压力源的种类

压力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三类:(1)生物性压力源。包括躯体创伤与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2)精神性压力源。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时间生活经历造成的个体不良心理特点。(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包括重大社会变革、人际关系破裂、家庭冲突、自身状况造成的社会适应等。

3、压力的内省体验

压力的内省体验表现为人的内心冲突。对于压力存在时人的内心冲突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四类:(1)双趋冲突,当两件都有强烈的吸引力,然而又不相容的事物出现在人面前时所体验的冲突。(2)趋避冲突,当想达到一定的目标,但达到目标又有一定风险时所体验的冲突。(3)双避冲突,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时所体验的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面临复杂的局面,两种选择都有利有弊时所体验的冲突。

4、压力的分类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由日常生活事件引起。如工作任务、恋爱、婚姻、生病等。(2)叠加性压力。包括同时性叠加压力(若干压力事件同时发生)和继时性叠加压力(若干压力事件接连发生)。(3)破坏性压力。包括战争、灾难、遭受攻击等极端压力事件。

5、压力适应的阶段划分

(1)警觉阶段。发现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此阶段出现应激反应。(2)搏斗阶段。全力投入事件的应对,或消除压力,或适应压力,或退却,此阶段生理、心理资源大量消耗。(3)衰竭阶段。如果压力长期存在并且不能得到良好的适应,那么在消耗大量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身心将精疲力竭,此阶段将会导致疾病和危险。

6、压力中介系统对于压力的调节作用

压力中介系统对于压力的产生有增益或消减作用,有三个中介系统:(1)认知系统。认知系统对于压力的调节主要表现为感受和评估压力的存在,能动性的通过调适自己的行为、认知和改变环境来调控和适应压力。(2)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压力的调节主要表现为给予当事人具体的支持(物质上提供帮助)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帮助当事人认识、理解事件、与当事人一起策划应对方式,给予精神安慰和鼓励等)。(3)生物调节系统。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它们的功能在于防止和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

7、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包括两部分:(1)针对压力源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具体要做到认清压力事件的性质,理性思考压力产生的原因,正确分析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咨询,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积极处理问题。(2)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解释情绪、调和生理、调适行为。具体要做到认清并接受情绪经验的发生,适当的宣泄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进行放松训 15 练调和生理反应,进行运动、娱乐、休闲、参加公益活动等从正当的行为中进行调适。

8、面对压力的错误态度(1)畏惧。(2)回避。(3)自责。(4)幻想。(5)放任。

9、化解心理压力的途径

(1)正确的看待自己。客观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客观分析现实条件,然后进行准备的角色定位。设臵现实可行的目标,让自己在轻松愉快中,通过奋斗而获得进步。(2)从积极的态度看待压力。既然有些压力客观存在,那么就要坦然的接受。既要看到这些压力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也要看到其存在的积极意义,以正向乐观的态度对待压力,克服没有意义的困扰。(3)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性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习惯,工作生活保持规律、张弛有度。(4)学会自我减压的方法。学会宣泄的方法释放压力,利用转移的方法暂时摆脱压力的持续影响,掌握放松训练的技巧进行精神减压。(5)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平台。加强人际交往,促进人际沟通,增进人际理解,融洽人际关系,努力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平台,为面对压力事件时从社会环境获得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创造有利条件。

(七)危机干预篇

1、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当人们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16 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确定有心理危机需具备三个条件:出现较大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出现一些不适感觉,但尚未达到精神病程度,不符合任何精神病诊断;依靠自身能力无法应付困境。

2、心理危机的反应

心理危机的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1)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塞感、肌肉紧张。(2)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3)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4)行为方面。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

3、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引起心理危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1)丧失因素。例如财产、职业、躯体、爱情、地位、尊严等的丧失。(2)适应问题。例如新岗位的适应、新环境的适应等。(3)矛盾冲突。指面临各种急需解决的矛盾及长期的心理冲突。(4)人际纠纷。指长期或持续的人际间的纠纷。

4、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1)冲击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2)防御期。人们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3)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4)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变得更加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然而有些人,由于消极应对也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行为。

5、心理危机的表现

一般的心理危机表现为以下形态:(1)创伤后应激障碍。(2)自杀。(3)暴力。(4)物质滥用。(5)攻击性行为。

6、心理危机的后果

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经历危机,由于处理危机的方式不同,后果也不同。一般有四种后果:(1)顺利渡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2)渡过了危机但是留下了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3)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4)未能渡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7、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

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员个体的个性特点,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社会支持状况,以前的危机经历,个人的健康状况,干预危机的信息获得渠道和可信程度,危机的可预期性和可控制性,个人适应能力,所处 18 的环境等。

8、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主要为:(1)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2)恢复心理动力平衡。

9、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环节(1)发现系统。(2)监控系统。(3)干预系统。(4)转介系统。(5)善后系统。

10、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危机干预的步骤主要采取“六步法”。(1)确定问题。(2)保证安全。(3)给予支持。(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5)制定计划。(6)得到承诺。

11、心理危机干预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节能知识普及答题 篇5

单位:姓名1、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经研究,定于今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委联合举办()。

2、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

3、节能宣传周期间,要将推广()等节能产品作为宣传重点,引导公众()。

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节能,是指

()。

5、我国节能的主要方针是()。

6、节能“四新”是指 :()。

7、节能环保驾驶活动,包括()等,宣传节能环保驾驶理念,号召驾驶者养成良好驾驶习惯,积极参与节能减排。

8、配置具有高隔热性能的各种汽车玻璃贴膜可以(),有利于减少空调负荷及燃料的消耗。每辆汽车都有自己的(),在此车速下行驶耗油量最低,为了更好的节油,鼓励汽车行驶保持合理的车速。

9、“绿色照明”是()国际上对采用节约电能、保护环境照明系统的形象性说法。绿色照明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照明质量的同时()。

10、节能灯比白炽灯节电(),节能灯耗电量非常小,但开关的时候电流量大,且会减短寿命,所以短时间内停用,()节能灯。

11、空调温度每提高1oC、可以节约空调耗电(),为节约用电,夏季空调温度宜设置在()oC以上,冬季设置在()oC左右。

12、我国从()开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国家提倡购物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菜篮子主要是()。

13、在中国能效标识中,深绿色代表()。

14、手机在移动途中的火车、密闭的电梯等空间里使用会()。

2010年知识产权知识普及试题 篇6

1、世界知识产权日是(B)。

A、4月1日 B、4月26日 C、5月8日

2、知识产权又被称为智慧财产权,它主要包括(B)三大部分。

A、专利、商标、集成电路设计 B、专利、商标、著作权 C、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

3、党的(B)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4、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C)。A、英国 B、法国 C、威尼斯共和国

5、专利法的本质是(A)。

A、对发明创造专利权提供法律保护 B、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 C、鼓励成名成家

6、新修改的专利法突出强调了专利立法要为(B)服务。A、技术跨越发展 B、科技进步与创新 C、引进技术

7、到(B),我国专利申请已突破300万件大关。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8、有人说,企业申请专利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已的产品和技术被他人剽窃仿造,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企业的无形财产和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请问,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A)。A、有道理 B、不可能 C、不太清楚

9、我国的专利申请由下列哪一机构批准?(C)

A、省专利管理部门 B、市专利管理部门 C、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10、某单位职工拟就一项非职务发明申请专利(B)。

A、须经单位领导同意 B、可以直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递交申请 C、须经专家鉴定或有关部门审批

11、我国专利法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利申请人就相同内容先后提出申请,谁有权获得专利权(B)A、第一个完成发明创造的人 B、第一个提出专利申请的人 C、两人共同拥有

12、如果专利申请文件是邮寄的,申请日应当如何确定?(B)A、以专利局收到日为申请日 B、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 C、以寄达的邮戳日为申请日

13、对于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申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颁发(B)。A、发明证书 B、专利证书 C、科技成果证书

14、我国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几年?(C)A、10年 B、15年 C、20年

15、我国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几年?(A)A、10年 B、15年 C、20年

16、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哪一项内容为准(B)A、说明书 B、权利要求书 C、请求书

17、专利申请优先权是指申请人就同一发明创造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又向他国提出申请的,可享有第一次提出的(A)的权利。A、申请日 B、授权日 C、发明日

18、美国甲公司对其发明在美国拥有一项专利,但它从未在中国申请并获得过专利,则其能否在中国得到保护?(C)。

A、在中国同样可以得到专利保护 B、尽管没有专利,但在中国可以得到商业秘密保护 C、不能得到任何保护

19、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生效日期是(C)

A、发给专利证书之日 B、专利局作出授予专利权决定之日 C、专利权公告之日

20、王先生认为某项专利的授予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他应该请求什么机关宣告该专利权无效?(A)。

A、专利复审委员会 B、市知识产权局 C、中级人民法院

21、某公司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随意打上一个不存在的专利号,属于(B)。A、假冒专利行为 B、冒充专利行为 C、盗窃专利行为

22、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A)条件。

A、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B、新颖性、突破性、实用性 C、新颖性、创造性、突破性

23、在我国审批专利的原则是?(A)。

A、先申请原则 B、先发明原则 C、先使用原则

24、甲研究所接受乙企业的委托完成一项有关污水处理装置发明创造。在双方事前无协议约定的情况下,则专利申请权应属于(A)。

A、甲研究所 B、乙企业C、应属于甲乙共有

25、甲公司指派其研究人员乙和丙共同研究开发一项技术,该技术开发完成后,甲公司决定就该项技术申请专利。在填写专利申请文件时,“发明人”一栏应当填写(C)。A、甲公司的名称 B、乙或者丙的姓名 C、乙和丙的姓名

26、某人完成一项发明后,如果该发明容易为他人所仿造剽窃,那么请问从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合理的做法是(A)。

A、马上去申请专利 B、马上在一份专业杂志上发表 C、将其保持为商业保密

27、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转让时,必须办理的手续是什么?(C)A、订立书面合同 B、经市知识产权局批准 C、订立书面合同并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

28、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多少个月,即行公布?(A)A、18个月 B、12个月 C、6个月

29、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多少年内,专利局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进行实质审查?(C)A、1年 B、2年 C、3年

30、专利申请被驳回,申请人不服,三个月内可以向哪个机构请求复审?(A)。A、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 B、人民法院 C、地方知识产权局

31、小学生李某制作了一项小发明,一般而言,他可在(B)申请专利。A、18岁以后 B、小发明制作完成 C、学校同意以后 申请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

32、我国专利法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C)。A、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B、以图片和照片为准 C、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33、甲、乙、丙三方合作开发并共同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三方又未约定专利权归属的,当甲方不同意申请专利时,(C)。

A、乙方和丙方都可以单独申请专利 B、乙、丙双方可以以甲、乙、丙三方的名义共同申请专利 C、乙方、丙方都不能申请专利

34、被宣告无效的发明专利权,(C)。A、自宣告该专利权无效之日起无效 B、自该专利申请之日起无效 C、自授予该专利权之日起无效。

35、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多少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B)A、1年 B、3年 C、5年

36、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自(C)起生效。A、申请日 B、登记日 C、公告日

37、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这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B)。A、1年 B、2年 C、3年

38、对冒充专利行为,(A)有权责令其改正并予公告。

A、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 B、人民法院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39、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B)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A、半年 B、1 C、2

40、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发出授予专利权的通知后,申请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B)个月内办理缴纳专利第一次年费和登记费等手续。A、1 B、2 C、3

41、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B)年,自核准之日起计算。A、五 B、十 C、十五

42、作者对其作品的著作权自(B)产生。

浅议加速普及统计知识 篇7

就说单位产品成本下降1倍, 是个什么概念呢?那就是报告期产品成本为零。设基期单位成本为6元, 报告期成本为零元, 则:增长速度=

成本下降1倍是可以算出来的, 但任何一种产品的成本为零, 是不可思议的。

再说产品出厂价格下降1.5倍, 更是难以置信。设某产品出厂价格基期为8元, 降价1.5倍出售, 那么报告期出厂价格要降到多少呢?

报告期出厂价格=8元× (-1.5倍) =-12 (元)

这就是说, 你每卖1件产品, 还要倒给买方12元。

经过了解, 原来该公司在三年前成功开发了一种新产品, 最近两年产量大幅度增长, 成本、价格大幅度下降, 去年产量10000件, 单位成本为30元, 出厂价为40元, 前年产量2000件, 单位成本为60元, 出厂价为100元。按照前面的统计数字, 实际上是计算增长速度的问题, 这是最普通的一个统计指标。

根据上面的数值, 设去年为报告期, 前年为基期, 计算如下:

从计算结果看, 该公司报告期比基期, 产量增长4倍, 与原工作报告是一致的, 而单位成本只下降50%, 出厂价只下降60%。原工作报告中的成本、价格下降1倍和1.5倍是错误的, 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计算增长速度时, 错用报告期数值作分母。原工作报告中的计算过程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因为该公司没有配备经过专业训练的专职统计人员, 报告中的统计指标是由公司秘书计算的。

其实, 有点统计知识的人都知道, 凡报告期数值为正数时, 是不可能下降1倍以上的。假设基期成本为10000元, 报告期成本为1元, 也只下降99.99%, 即: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 统计数字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 因为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读书、看报、写文章, 广播、电视、网络, 到处都充满了统计信息。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人人都应学点统计知识。如果留意看一下小学生、中学生的课本, 你会发现中小学生现在都在学习统计知识。当今社会, 统计知识已不是统计人员特有, 统计知识正在逐步向全民普及。正如列宁早就指出的那样:“把统计推广到群众中去, 把它通俗化, 以便使劳动人民自己学会它, 理解它和掌握它。”

怎样普及统计知识?主要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努力:

(1) 加强统计知识的宣传, 增强公民的统计意识。让全体公民逐步了解什么是统计, 正确认识统计的作用, 明确在信息社会人人都离不开统计。逐步澄清社会上对统计的种种偏见。

(2) 尽快在高中单独开设统计课。现在小学、初中、高中的统计课, 是包含在数学课之内的, 这对小学、初中来说尚且可以, 而对高中则不适宜。高中生毕业即进入成年,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 应该具有搜集、整理、分析、应用一般信息的能力, 掌握描述统计知识是必要的。因此, 有必要单开统计课。

(3) 成年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统计信息。这就需要统计理论工作者, 编写一些通俗的统计读物, 需要媒体经常传播常用的统计知识。

对于职业统计人、科学工作者、各级决策者、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的决策者来说, 不是普及统计知识的问题, 而是必须掌握统计学。

摘要: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 读书、看报、写文章, 广播、电视、网络, 到处都充满了统计信息。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必须加速普及统计知识。

关键词:信息社会,统计信息,统计知识

参考文献

[1]杨坚白主编, 《统计学原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6月.

[2]俞礼彬主编, 《商业统计理论与运用》, 经济管理出版社, 1989年12月.

紧随时代步伐,普及知识于大众 篇8

关键词:科技宣传时代步伐普及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89-02

1前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而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之一,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在于要提高科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宣传工作,对于促进广大人民深入了解科技知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提高科技宣传工作专业化水平,对于增强公众的科技意识、科学素养,顺利推动科技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有着非凡的意义。

2科普宣传工作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科普宣传是将人类数千年来所创造的科学理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各种各样的生产技能,通过有效的途径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让公众了解接受,从而会更深刻、全面的认识事物,提高劳动生产技能,对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进行科普宣传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立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情况,向民众发送大量能够促使民众提高认识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信息。可以说科普宣传工作对于调节社会积极力量,承传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有着不可忽视的一面。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必须要采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形式,让人民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知识的熏陶。

科普宣传是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舆论导向作用。例如党和政府对科技的工作方针、政策等是通过宣传来营造广泛的社会舆论氛围。只有营造适当的科学舆论氛围,才能唤起人们对改造社会的意识,正确理解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意义;例如通过科普宣传对某个社会问题进行解答,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这个社会问题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提高科技在公众心中的示范性与权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推动实现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因此,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是由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所决定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虽然全球排名第二,但是人均水平却远在世界国家之后,现实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如果继续靠挖掘自然资源、盲目扩大规模生产、进行粗放经营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走以科技进步为依托的的内涵式扩大在生产新路,提高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才能将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的经营方式转变。只有大力普及宣传科普知识,提高人民的科学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3在新时期对科普宣传工作职能研究

我国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集经济、知识、科技于一体的新经济时代,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大面积普及各种新的科研成果,已经变为现实。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传播科学技术。

3.1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是确保科普知识宣传的先决条件

作为一名科普知识宣传者,要比较充分的了解科学技术发展总体水平。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学科总量高达6000多门,况且新的学科还在不断涌现。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小时就会有大概二十项发明诞生,每年各国批准的专利高达120万件,并且知识半衰期变得越来越短。作为科普工作的宣传人员必须要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及学科发展方向,利用网络检索分析世界各国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承担起向大众及时介绍和正确解释科学技术的义务。

3.2科普宣传的基本任务就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大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意识

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意识,让民众时刻保持爱科学、学科学,是科技宣传的社会功能之一,只有科学知识得到真正普及,科学精神已经深入到每个民众的心中,社会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科学时代。一方面对于推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对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的,抛弃愚昧落后的旧思想、认清反科学、伪科学。净化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有着重大作用,也是帮助机关领导、企业管理人员等提高科学决策,将健康、向上、文明的生产、生活导入科学轨道的迫切要求。总之,唯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才能创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社会环境。

3.3科普宣传的主攻方向在于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传播应用技术,促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服务于经济,是科普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能。知识的创新和传播是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的创新与传播虽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关键还是要促使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仅为6%-8%,这一点已经充分说明了我国在普及应用技术,促其转化的任务迫切而又严峻。

4在新时期有效科普宣传工作的策略

科普工作是党和国家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十三条规定:科学普及工作是全社会的功能共同任务。社会各界应该组织参加各种科学普及活动。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必须做到:

(1)加大《科普法》的宣传力度,努力促使广大公民以及各类法人增强科普工作的法律意识,将公众的思想统一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法》上。

(2)进一步强化部门领导,协调好部门合作。《科普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武装力量、事业、企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要适当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建议将科普宣传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与年度考核等重要内容。各级部门应该建立科学普及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密切合作,以最大限度整合地区科普资源,形成联动、互动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推动本地区科技工作的繁荣与发展。

(3)在乡、镇、村应该投入一定资金,建立科学技术互动协会和科学普及协会,为切实做好科学普及工作,组织在农

村开展实用技术宣讲培训,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工作,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系统传授技术与电化教学相结合,将外地生产经验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实施“因材施教、重点培养、推广典范”的教学方法,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素养与生产技术水平。

(4)加大资金投入,满足民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科技宣传经费作为科普宣传的保障,是工作得以延续。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尽管科技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应用于宣传上还是比较小,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上面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宣传手段单一,形式单调,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势在必行,根据《科普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科普的经费投入应该占行政区总人数的0,3元基数上,年实际自增速度不得低于10%的要求,落实科普经费,改变科普手段落后状况。比如建立科学技术馆,并将其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将其作为公共事业单位,有能力的地方要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5)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者的素质。由于科技宣传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除了具有一般宣传工作的共性之外,必须具备一定的在专业化知识。要求工作人员一方面是要具备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外,另一方面还应该拥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适合当今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需要。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要建立培养开发机制,加强工作人员的新思想、新理念,打造有利于优秀科技宣传人才的环境;围绕着人才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大力培养复合型、全新型、领军型人才,带动宣传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坚持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引進工作,着力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培训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机制。

(6)发挥现代科学技术,打造科技宣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具有核心层次的新闻媒体网络系统,有效调动各类媒体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报道积极性。在科技宣传方面要求全面掌握与分析网络、电视、电台、短信、杂志等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一体化多方面合作。在科技宣传公共服务平台上面。要做到坚持谋划与策划、规划与计划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做到谋划深远、策划新颖、规划可行、计划精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打造全新的科技宣传服务平台。

(7)营造良好的科普宜传氛围,健全激励机制。建立适当的科普激励机制,大力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普咨询和技术服务,建立奖励制度与奖励基金,对于长期从事科普工作并且成绩显著的人员,应该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提拔等。

5结束语

做好新时期的科普宣传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能仅仅靠单一的政策方针就可以完成,而是要先从本质上认清科普宣传的重大意义,充分研究好在新时期的工作职能,然后才是运筹帷幄多种手段齐下,各个环节共抓,充分调动有关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实现科普宣传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宗镜,努力搞好科技宣传和科技情报工作[J],西北地质,2002,(01)

[2]李昊,河南省科技情报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05,(01)

[3]唐娟,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宣传工作的思考[J],魅力中国,2009,(04)

[4]巩军贤,基层科技宣传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创新[J],理论学习,2008,(02)

[5]李强,新形势下科技报的读者定位[J],新闻战线,2005。(10)

[6]安相芹,图书馆工作中应加强科技宣传[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7]朱东,科技宣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1,(06)

上一篇:小学优等生培训计划下一篇:义务消防队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