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思乡诗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余光中的思乡诗(精选9篇)

余光中的思乡诗 篇1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满月下

在没有雀斑的满月下

一池的莲花睡著

蛙声嚷得暑意更浓

这是最悦耳的聒噪

做池边的石凳,想起

这时你也该睡了

想起你的长睫正该缝起

缝起一串梦寐————

梦见你来赴我的约会

来分这白石的沁凉

或者化为一只蜻蜓

憩在一角荷叶上

啜一口露水,掬一捧月光

或者让我揽你的腰

揽你古典的窈窕

恰使楚王妒嫉的那样

楚王?楚王?巡夜的萤

说夜深了,说雾

自池面升起的空蒙

多纤维的月色有点蓬松

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

包一片月光回去

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

《风铃》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

这是寂静的脉搏 日夜不停

你听见了吗 叮咛叮咛咛?

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

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

铃都摘掉 塔都推倒

余光中的思乡诗 篇2

(1)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吾乎, 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2)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3) 稍稍宾客其父。 (王安石《伤仲永》)

(4)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窃为公子不取也。 (司马迁《魏公子列传》)

以上四例中的“师”、“鄙”、“宾客”、“功”都是名词活用为意动词。例 (1) 中的“吾从而师之”可译为“把他当作老师”, 例 (2) 中的“越国以鄙远”可译为“越过国界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边界”, 例 (3) 中的“宾客其父”可译为“把他的父亲当作客人邀请”, 例 (4) 中的“功之”可译为“把它 (奇兵救赵) 当作功劳”。

“处置式”实际上是“认感式”的变化形式。译成“认为 (感觉) ……怎么样”或“认为 (感觉) ……是……”的“认感式”, 乃是一个以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宾结构, 而译为“把……当作 (看作) ……”的处置式, 则是变化成了以介宾短语“把……”作状语的动宾结构。

三、用替换方式翻译

翻译意动词, 有时也可用替换方式。即用一个能表达其意义的动词来替代、调换它。例如:

(1) 今弃是州也, 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贾四百, 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2)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终莫敢直谏。 (司马迁《屈原列传》)

(3) 单于壮其节, 朝夕遣人候问我。 (班固《苏武传》)

(4) 吾之好道而可吾文, 或者其于道不远矣。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例 (1) 中的“陋”是形容词活用作意动词, 若用认感式译法将“陋之”译成“认为它是鄙陋的”似乎有点生硬别扭, 不如改用替换方式翻译, 以“轻视”一词来替代, 调换意动词“陋”。将“陋之”译为“轻视它”, 这样要顺畅一些。例 (2) 中的“祖”是名词活用为意动词, 我们固然可以用处置式译法将“祖”译作“把……当作鼻祖”, 然而如果我们用替换方式把“祖”译为“效法”, 则不仅语言显得顺畅, 而且表意也更为显豁。例 (3) 中的“壮其节”可用认感式译作“认为他 (苏武) 的气节壮烈”, 也可用替换方式翻译, 用“钦佩”一词来替代、调换意动词“壮”, 将“壮其节”译为“钦佩他的气节”。例 (4) 中的“可吾文”可用认感式译为“认为我的文章可以”, 但在“吾之好道而可吾文”这个句子中, 连词“而”之前的“好道”可译为“喜欢道”, 译文是“动词+名词”的动宾结构。“而”之后“可吾文”的译文虽然也是动宾结构, 却是“动词+主谓短语”, 动宾结构中包孕了一个小句, “而”之前后句式不一, 滞涩难读, 如果将意动词“可”用“赞许”一词取代之, 则“吾之好道而可吾文”句便可译为“你喜欢道而赞许我的文章”, 整个句子念起来就顺畅多了。

四、用易位方式翻译

翻译意动词, 也可用易位方式。即把原句中的宾语译为状语。例如:

(1)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韩愈《师说》)

(2) 府佐快其所为, 阴纵之, 不问。 (高启《书搏鸡者事》)

例 (1) 中的“耻”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活用为意动词。“不耻相师”可用认感式译为“不认为互相学习是可耻的”。也可用易位方式译为“对互相学习不感到可耻”, 这同认感式句式相比, 句式略有变化而不板滞。例 (2) 中的“快”是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 “快其所为”可用认感式译作“认为他 (搏鸡者) 干的事很痛快”, 也可用易位方式译为“对他干的事感到痛快”。

(作者单位:秦安县魏店中学)

无论是羁旅不归的迁客, 还是漂泊异乡的游子, 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 对这方土地都有一股浓浓的情思, 那就是乡思。

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一样的, 但不同人的不同经历, 使得他们对这种感情的表述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首先, 感情的触发点不同。作客他乡者的思乡之情, 在平时自然也存在, 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 但一旦遇到某种媒介, 就很容易爆发, 甚至一发不可收。总的来说, 引发作客他乡者思乡的媒介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触景生情。

身处异乡, 形单影孤, 外界的任何一点变化都能使人察觉得到, 都能引发人的感情的变化。如王勃的《山中》“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就是作者在山中、江边看到高风送秋、黄叶纷飞之景而引发的久客思归之情。李白的《静夜思》也属这种情况。

第二, 睹物伤情。

人们有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久居异乡, 欲归不能, 看到身边的景物亦能引发思乡之情。如孟浩然的《早春有怀》“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作者就是看到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 睹物伤情, 不免想到故乡, 引发了思乡之泪。

第三, 睹人思乡。

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此诗写的是一个久居他乡的人, 忽然见到一个老乡, 说着家乡话, 自然会激起强烈的乡思。

其次, 作者除了运用不同的媒介引发自己思乡的感情之外, 他们在表现自己思乡之情时, 还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以景结情。

“结句须要放开, 含有余不尽之意, 以景结情最好。” (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 如王勃的《山中》诗:“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诗的三四两句就属以景结情。秋风萧瑟、黄叶飘零, 正映衬了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

第二, 虚实结合法。

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诗的前两句写他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了冬至佳节。怎

忆梅下西洲, 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 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波。日暮伯劳飞, 风吹鸟臼树。树下即门前, 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 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 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 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 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 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 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 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 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 吹梦到西洲。

这首《西洲曲》是南朝乐府里成就最高、篇幅最长的诗。它经过文人不断修润, 显得精美丰丽, 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对于这首诗, 许多解读者认为是一位女子么过?抱膝、灯前、影伴身, 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 孤独寂寞自然引发思乡之情。而三四两句作者并没有叙说自己如何想家, 却是写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情景, 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坐在灯前, 诉说远行人。这样虚实结合, 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更深刻, 更动人。

第三, 对写法。

沈德潜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 愈有意味。”诗人在诗中不写自己如何如何想念家人, 而是写家中人如何想念自己, 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委婉含蓄, 这种写法就是对写法。这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比较有名的诗有高适的《除夜作》、杜甫的《月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等等。如高适的《除夜作》:“故乡今夜思千里, 双鬓明朝又一年。”诗句写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诗人, 今夜在何处?如何度过除夕之夜?诗人把亲人之间的久思、深思、苦思之景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四, 运用典故法。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

◎◎◎◎◎◎◎◎◎◎◎◎◎◎◎◎◎

知吹︽西洲◎我梦曲广︾东意到朦唐的

西胧弋意菱

洲象

解读

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倚窗独立, 远处传来的笛声使他陷入了沉思:笛子吹的是一支《折柳曲》, 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 听着这样一首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 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

第五, 细节描写法。

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没有写自己如何给家人写信, 信是什么内容, 只选取家书就要寄走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是真的没有言尽吗?恐怕不是, 而是对家人的那种思念所致, 惟恐有什么遗漏。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总之, 无论用什么样的媒介和什么样的表现方式, 诗人表达的那种感情是一样的,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 那种对故乡的、对家的感情是永恒的, 永远也抹不掉, 因为家是避风的港湾, 无论离家多远, 无论离家多久, 家永远是人们心中的挂念。

读余光中咏水果诗 篇3

余光中因其《乡愁》一诗而有“乡愁诗人”之称。乡愁,指对大陆乡土文化的怀念。余光中在台湾生活40年。最近20年居住在南台湾的高雄,临山近海,周遭的风景,常在他的诗文中出现。南台湾盛产各种水果,诗人饕餮之余,常有吟咏,写水果的甘美,颂乡土之可爱。最近台湾的果仙果后如莲雾、芒果,飞越《乡愁》所说的“一湾浅浅的海峡”,登陆神州。大陆乡亲在品尝佳果的时候,不妨一读“乡愁诗人”的水果诗,感受一下他对乡土的恋慕赞美。

先读《莲雾》一诗。我久居香港,新奇士(Sunkist)橙和地厘蛇(Delicious)果,一是大吉,一是平安(橙与橘同科,地厘果是苹果的一种),既营养可口,又语寓祝福之意,让我喜乐了数十年。一次,初尝台湾的莲雾,从此恋上了新欢。余光中在《莲雾》里说她“爽脆的清香,不腻,不黏”,正是我口福的美感。余诗说:“这满树的黑珍珠,带着屏东田园的祝福”;莲雾的后中之后,就是屏东特产的黑珍珠。她嫣红硕大,“盛在青花的白瓷缸里”,真有一股高贵的“诱惑”,像海伦、像香妃那样吧。

《莲雾》述诗人置身莲雾树丛之中,细细描绘树身、树叶和落花,以及“累累成串”的果实。这一番观赏是实写;咬和嚼则为虚写,这是将要发生的“喉舌”之乐。

莲雾之名,美在“飘逸而浪漫”,比起英文名称“蜡苹果”(Uaxapple)灵秀得多。莲雾的果肉呈海绵质,“不腻不黏”,“雾”的比喻大概是这样来的。为什么又和“莲”连起来呢?我的猜想至此为止,考据有待将来。反正莲美莲雾也美,莲美得神秘,莲雾在雾中美得更神秘。为此,让我们在品尝时感谢“泥土的恩情,阳光的眷顾,和一双糙手日夜的爱抚”。

莲雾

非水上之莲或空中之雾

低头穿过矮矮的丛树

却拂下一身的落花

纤细的白芯纷飞如雨

花名虽然飘逸而浪漫

树身却是易孕而多子

满园甜津津的负荷

把不胜的枝柯压得弯弯

仙人的野餐探手可撷

不用杯盘也不用烟火

春分才过了呢,怎么

悬挂的口福已累累成串?

密叶的青翠覆盖繁果的浅红

透过隙缝,想外面的天空

该是低垂的清明了吧

一声扑落,寂寞吓了一跳

想不久这满树的黑珍珠

带着屏东田园的祝福

将盛在青花的白瓷缸里

——盐水刚刚浸过

而发出最大的诱惑,对喉舌

和最小的抵抗,对牙齿

刷地一口咬下,势如破竹

满嘴爽脆的清香,不腻,不黏

细细地嚼吧,慢慢地咽

莫错过这一季幸运的春天

泥土的恩情,阳光的眷顾

和一双糙手日夜的爱抚

二 丰隆艳红的外遇

吕宋芒果是黄色的,台湾的芒果则或黄或红。余光中《芒果》一诗说她“艳红”。艳红有“丰隆的体态”,是“肥沃”之果,而“体香多诱人啊”,说不定是嗜食荔枝的杨贵妃变形(metamorphose)而成的呢,就和纳西雪斯变形而成水仙花一样。不然,她就是玑莉荷佩采(Cleopatra)那埃及艳后的化身了。

《芒果》写余光中不理会妻子的警告(还有母亲类似的警告),在家里想偷偷吃芒果,不,禁果。诗人从冰箱里取出了一个,“怀着外遇的心情”,正要一口咬下去。短短的一首咏物诗,竟如小说一般,包含了情节。有情节,且有情结:偷吃禁果这一情结。

余光中戏称他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又喻他先后居住生活之地为母亲、妻子、情人、外遇。情人不够,还要有外遇。芒果是他的内遇(在冰箱里的,这冰箱应是家里的冰箱吧)情人。妻子为他削雪梨,“白净无瑕的”,是圣妻啊。芒果火气大,雪梨清火有益,而他要偷吃芒果。(削雪梨联想到冰天雪地的南北极:“旋转的梨皮像下降的回梯,从北极的冰冠转到南极。”这是巧妙的比喻)《芒果》一诗既咏这丰隆浓香的台湾佳果,也近乎“赤裸”地“剖开”诗人的“隐私”。

芒果

荔枝好吃,但不能多吃

否则就会有火气

小时候母亲的警告

每当我削开一层绛壳

就在我耳际响起

而现在又是芒果的旺季

芒果好吃,但不能多吃

相似的警告来自妻子

她并不反对我多吃梨子

她能一刀不断地削出

一只白皙无瑕的雪梨

旋转的梨皮像下降的回梯

从北极的冰冠转到南极

而我真馋的却是这只

冰箱里刚取出来的芒果

扑鼻的体香多诱人啊

还有艳红而丰满的体态

岂是畏妻的禁令所能抵挡

一刀偷偷地剖开

触目的隐私赤裸得可怕

但一切已经太迟了

怀着外遇的心情,我一口

向最肥沃处咬下

三 一支可口的牧歌

甘蔗可生吃,可以榨糖,内销外销至各地,极富经济效益。“台糖”,这一台湾大企业,乃以一大片一大片的甘蔗林为其产业基地。南投县的埔里,盛产甘蔗,其茎皮深紫红色的“红甘蔗”品质最佳。甘蔗不属水果,余光中的《埔里甘蔗》可作为其咏水果诗的附录。这首诗一开始,就和东晋名士抬杠:吃甘蔗,不必倒啖,每一口都咬入佳境。诗人“啖得痛快”,一股股“甘冽的清泉”,“浇遍我渴望的肺腑”;他夸张地说,吃完冰箱里最后一支了,“还有一千支,一万支”在等着他。他的座驾车,马力充足的银色“喜美”(Civic,香港译为“思域”),可载他去取。豪迈之情,令人想起豪饮的李白。

《埔里甘蔗》最精彩甘美的,是全诗三节中中间那一节。他把甘蔗想象为仙笛,仙笛奏出牧歌,甘蔗有一节一节的蔗身,每一节是歌曲的句子。古人说文如饭、诗如酒。酒是酿出来的。这里说牧歌如诗,也因此如酒,也因此说“用春雨的祝福酿成”。余光中用精妙且绵密的诗艺,歌颂“芳芬的乡土”生产的甘蔗。莲雾如海伦,芒果似杨贵妃,甘蔗细长如仙笛如仙后。台湾的乡土文化充满了对现实的“呛声”(抗议之意)。余光中是另类乡土作家,颂乡土之美,感谢大地的厚德宏恩。

埔里甘蔗

无论是倒啖或者顺吃

每一口都是口福

第一口就咬入了佳境

却笑东晋的名士

嚼来还是太拘谨

而真要啖得痛快

就务必冰得彻底

尝到那样的甜头,几乎

舍不得吐掉渣子

直到咽最后的一口

还舔着黏黏的手指头

像刚断奶的孩子

看我,拿着甘蔗的样子

像吹弄着一支仙笛

一支可口的牧歌

每一节都是妙句

用春雨的祝福酿成

和南投芬芳的乡土

必须细细地咀嚼

让一股甘冽的清泉

从最深的内陆

来浇遍我渴望的肺腑

冰箱却冷冷地宣布

已经,是最后一支

但向北的高速公路

羊蹄甲,木棉花

发得正艳的西螺站头

还有一千支,一万支

——我的一千五喜美银

马跃跃在楼下回答

后记: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倒啖甘蔗,自谓“渐入佳境”。我在西螺休息站买的埔里甘蔗,却一节节去皮削好,无须渐入。南投是台湾唯一的内陆县,台湾之有南投,正如人体之有肺腑。一千五喜美银马,是指一千五百西西的银色喜美汽车。末二句的意思,是说作者恨不得立刻开车去西螺站,再买一袋甘蔗回来。

杜甫的思乡诗 篇4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思乡的诗高中 篇5

《月夜思乡》 作者:贾源

今晚饮一壶月色

想念蛙声鼓响

向着故乡的方向

北方的风带着惆怅

一路的风尘碌碌

似淡淡的`银色清光

世事的艰辛

都燃烧在胸膛

一杯久聚的愁绪

饮醉了天上的月亮

看不清四周的景物

朦胧着泪眼如霜

梧桐咋绿还黄

斑驳在衰老的池塘

不见了树上的鸣蝉

无法对着故乡吟唱

﹍﹍﹍﹍﹍﹍﹍﹍﹍﹍﹍﹍﹍﹍﹍

《思乡夜》 作者:怀繄

清风私入帐,好梦半成殇。

夜雨敲窗柩,栀花落坳塘。

无情应是月,有意断愁肠。

漫漫乡园路,龙钟泪两行。

﹍﹍﹍﹍﹍﹍﹍﹍﹍﹍﹍﹍﹍﹍﹍

《思乡情》 作者:林雨荷

晚霞的余晖

撒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进乡村

白色的炊烟

我心中的河流永远流淌

唱着歌谣

踏上有梦的长途

这条小路我熟悉

就像自己的眼睛

路两旁

树影婆娑

野花清香

听小桥流水

看群鸭离河

绿柳成行

花儿绽放

流水倒映着远去的梦想

归来的我

手握着盛满思念的瓶子

生怕破碎

家乡的路上

依然有我的影子

越拉越长

﹍﹍﹍﹍﹍﹍﹍﹍﹍﹍﹍﹍﹍﹍﹍

《思乡愁》 作者:夣中锝涙

月牙弯弯思乡愁

问候远方父母泪

儿,对着家乡方向

再次泪流满面

随着夜色渐渐入夜

城市的星空

依旧是那么炫丽夺目

家乡的那一片天

一片足迹踏便

熟悉的脚步声

一步一步地醒来

多少年了,不变的是你们温暖的话语

儿啊!要注意好身体

儿啊!不要挂念我们

儿啊!你要好好工作

脑海里辗转难眠

第二天

我便踏上了征程

晃悠悠地

数不清是多少日日夜夜

那夜,那晚

我真的回来了

爸爸妈妈

此时,新年的钟声已然敲起

﹍﹍﹍﹍﹍﹍﹍﹍﹍﹍﹍﹍﹍﹍﹍

《望月思乡》 作者:智宸小哲

中秋已经到来,

人又何在,

望着月亮发呆,

泪又下来。

站在故乡外,

心情时好时坏,

人在远方等待,

花又败,

铺满尘埃。

想起母亲的慈爱,

多少有些感慨。

只想说!

今夜的明月,

不亮、不白。

﹍﹍﹍﹍﹍﹍﹍﹍﹍﹍﹍﹍﹍﹍﹍

思乡的日子太悠长 作者:林雨荷

月光明亮

站在窗前静静地凝望

思乡的日子总是太悠长

岁月无情

人又情

无论天涯海角

无论风雨雪霜

月圆月缺独自尝

有时踏上归乡路

美好回忆常怀想

路边小草

林中小溪

山中野花……

每一处都是我熟悉的地方

亲吻着它

温暖着我

田间地头

有我劳作的足迹

果园周边

有我的歌声在飞扬

思绪在云中游走

心情在风中畅想……

思乡的日子

总是伴我人生路上太长太长……

回忆在每一天

思乡的诗字句《商山早行》 篇6

《商山早行》原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作者简介

温庭筠 (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因薄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公元859年(大中十三年),出为隋县尉。徐商镇襄阳,召为巡官,常与段成式、韦蟾等唱和。后来,归江东,任方城尉。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徐商知政事,用为国子助教,主持秋试,悯擢寒士,竟流落而终。温庭筠精通音律,善鼓琴吹笛。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然题材狭窄,多写妇女离愁别恨之作。简洁含蓄、情深意远,但伤之于柔弱秾艳。存词七十余首。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商山早行》简介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思乡诗 篇7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绝句》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李煜《虞美人》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骆宾王《咏鹅》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忆江南》

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李白《月下独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卢纶《塞下曲》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叶绍《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叩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翁卷《乡村四月》 绿满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李峤《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柳宗元《江雪》

龚自珍《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维《竹里馆》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杜牧《山行》

胡令能《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钓,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李绅《悯农》(一)

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春夜喜雨》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曾 畿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4、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纳兰性德《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竹枝词》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请君听我《明日歌》! 张俞《蚕妇》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孟郊《游子吟》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杜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苏轼《水调歌头》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韩 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张继《枫桥夜泊》

1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白居易《池上》

汉乐府《江南》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古朗月行》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罗隐《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二)

3

汉乐府《长歌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钱鹤滩《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李白《秋浦歌》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李白《独坐敬亭山》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维《相思》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白《静夜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孟浩然《春晓》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89、王安石《梅花》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维《鹿柴》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王冕《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袁枚《所见》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贺《马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88、李商隐《乐游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北朝民歌《敕勒歌》

秋天思乡诗 篇8

引言:秋天是最能引人乡愁的季节,那诗人又是怎么在描绘秋天的同时,有表达了思乡之情的呢?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张 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刘禹锡《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思乡诗练习题 篇9

思乡,实际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分享了思乡诗练习题及答案,快来看看吧!

思乡诗练习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一卷)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3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四川卷)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4、(福建卷)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答: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答:

5、(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6、【全国2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7、【20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上一篇:参加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培训总结下一篇:大学生网贷问题研究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