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训活动方案(共10篇)
一 指导思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海南中学作为一所历史文化积淀雄厚、蜚声省内外的琼崖名校,其骄人的办学成绩多年来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同行的钦慕嘉许。这一切皆有赖于长期以来我校一直保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需要,着眼于学校现实与未来的发展,延续我校的历史荣光,弘扬“爱校敬业、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决定开展“以老带新”新任教师从师学习活动,在校内聘请一批师德高尚、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新任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新任教师尽早熟悉我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和管理制度,胜任本职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新任教师的迅速成长。
二 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责任
(一)资格:
受聘担负指导责任的教师,必须具备在海南中学工作六年以上的经历,且拥有一级教师以上职称、德高业精、在校内外拥有一定知名度。在得到海南中学学术委员会的推荐、聘任之后,方可具备担任指导教师的资格。
(二)责任:
指导教师应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共同参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新任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指导教师负责从教育理念、专业思想和教学技巧三个方面对新任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
指导教师负责帮助新任教师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特点和制度要求。
每位指导教师可同时指导一至三名新任教师,为期三年。指导教师每学期听新任教师的课不少于10节。
三 新任教师的认定范围与任务要求
(一)认定范围大学毕业到我校工作不满三年的教师。在我校任教不满三年的教师。从事现职工作不满三年的教师。其他志愿参加“以老带新”活动的教师。
(二)从师任务及要求
1、从师者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制定三年的从师计划(以一学年为单位),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接受指导教师的正确指导和考核,力求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任务。
2、从师者应主动邀请指导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指导。每学期将不少四个典型课的教案和一个典型课的教学案例交指导教师审阅后签名送教研室存档。
3、从师者每学期听指导教师的课不少于12节。
4、每学期完成一篇从师体会。
5、从师学习时间为三年。
三、评比及奖励从师活动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由教研室对“师徒对子”进行全面考核,学校每学期发给指导教师一定的经济补贴。
2教研室负责对从师者进行考核,对其中的优秀者,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获得相应荣誉称号的新任教师应具备下列条件:
(1)从师者在参加各种教研评比活动中获得校二等奖以上。
(2)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责任感,有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3)有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的工作精神和方法,能主动虚心地向指导教师学习,能和有关教师研讨教育教学问题,能较好地完成从师计划,履行从师职责。
(4)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教材内容熟悉较快,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而培养一个好的焊工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钢材, 焊接材料。这与低碳理念是相悖的。虚拟现实技术在焊接培训中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焊接培训的节能减排。
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 国内的焊接企业迫切需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 包括焊接技术标准在国际市场上要求按统一的国际标准执行, 而国内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 在国际焊接资质方面知识传授较少。根据焊接国际化培训方案制定合适于职业焊接教育及培训的教学培养方案, 提升焊接培训机构的竞争优势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1. 虚拟现实技术在焊接培训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 英文名Virtual Reality, 简称VR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图形构成的三维数字模型。并编制到计算机中去生成一个以视觉感受为主也包括听觉、触觉的综合可感知的人工环境, 从而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沉浸于这个环境的感觉, 可以直接观察、操作、触摸, 检测周围环境及事物的内在变化.并能与之发生“交互”作用, 使人和计算机很好地“融为一体”, 给人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且克服了传统焊接培训模式的不足。
国际上已有将其应用在焊接培训的实例。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焊接培训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开发的:“焊接操作技能计算机模拟系统”于2008年研制成功;装甲兵技术学院开发出焊条电弧焊操作模拟训练系统。
虚拟现实技术优点:
(1) 提高培训效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焊接培训系统, 学员在焊接过程中直观的听到焊接声响, 观察焊缝成形情况, 并且可以对操作过程中的不足, 如焊条燃烧速度, 焊接电流, 焊条运行轨迹, 焊接速度, 焊条角度, 焊接缺陷等问题, 进行精确的判断, 实时对焊接问题进行提示, 更利于操作者提高学习效率。
(2) 降低培训成本。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稳定的焊接水平的焊工是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 不同种类的焊条, 及大量的电资源才能培训出来的。虚拟现实技术只需要少量的电能即可 (不过前期投资相对较大) 。
(3) 改善培训环境。焊接作业危险性高、劳动条件差, 并且有害气体烟尘、强光紫外线、辐射以及电磁污染等有害物质产生, 对焊工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虚拟现实技术杜绝这类现象产生。
当然这种虚拟现实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虚拟现实技术并不能替代实际操作, “身临其境”的感觉必定与真实的焊接过程存在一定的差距, 过分的依赖虚拟现实技术会使焊接培训人员对焊接操作产生误解。所以, 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应合理调配实际操作与虚拟操作的比例。
2. 焊接国际化培训方案
目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家。钢铁材料必须通过各种热加工手段, 如焊接、锻造、铸造、热处理等加工方式, 成为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迫切需要国内焊接生产制造企业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 包括焊接技术标准在国际市场上要求按统一的国际标准执行, 而国内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 在国际焊接资质方面知识传授较少。而参与国外焊接工程承揽、产品出口及来料加工等, 国外企业注重的是要具有国际资格的工程管理人才及企业资质认证。因此, 参与国际招标, 承揽国际任务, 焊接技术人员具有相应资格, 是各类焊接制造企业认证的基础和关键, 焊接国际化人才培养更显突出。
将原有的焊接培养方案与国际焊接培训相融合, 制定合适于不同层次教育的教学培养, 提升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增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工程竞争能力。
2.1 参考国际焊工 (International Welder) 和国际焊接技士 (IWP) 培训制定高级班教学培养方案
(1) 将焊工按焊接方法可分为四类, 即:气焊焊工, 焊条电弧焊焊工,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工和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工。在每类焊工中可分为三个层次, 即:角焊缝焊工, 板焊缝焊工和管焊缝焊工。按ISO9606/EN287标准对焊条电弧焊、半自动CO2气体保护焊、手工钨极氩弧焊等焊工培训。
(2) 按不同焊接方法选择碳钢及低合金钢、不锈钢、有色金属的试件形式及焊接位置技能操作培训。
(3) 理论培训: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和材料焊接行为、结构设计、生产制造和工程应用, 信息搜索与应用文写作, 企业管理等。
2.2 参考国际焊接技师 (International Welding Specialist) 培训计划对焊接技师, 高级技师制定教学培养方案。
按国际标准ISO14731 (EN719) 规定, 国际焊接技师的作用是:协助焊接工程师处理焊接技术问题;负责焊接技术管理和产品焊接监督工作;参与焊接工艺的制定和组织焊接生产;解决或处理焊接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参与高、精、尖产品的实际焊接工作, 因此为增强企业在国际焊接工程中的竞争能力, 提高产品焊接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上都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技师班培训按IIW-CANB-TC03-2000规程, 内容为: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焊接结构与设计、生产及应用;此外, 根据不同层次培训课程内容增加: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 企业管理, 国际 (ISO) , 欧洲 (EN) , 美国 (ASME) , 德国 (DIN) , 国家 (GB) 标准与规程, 欧洲先进的焊接技术和国内著名专家的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
焊接制造行业高技能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是企业的生产制造的核心力量。国家建设对焊接制造行业的高技能技术人才需求的也在不断地增加,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培训模式、培养方案, 加大培训力度, 提升焊接培训机构的竞争优势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
摘要:根据虚拟现实技术在焊接培训中的优势和焊接国际化培训方案, 探讨制定合适于职业焊接教育及培训的低碳发展模式和教学培养方案, 提升焊接培训机构的竞争优势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摘要: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合格的师资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职业特色明显,因此,传统单一学科型师资结构已很难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求。随着社会对新技术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他们所从事的专业相关知识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构建多元化的跨学科师资培训体制是促进高职教师跨学科教学思想养成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多元化;跨学科;师资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6C-009-03
跨学科师资培训是相对分学科培训提出来的。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在长期发展中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功不可没。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教育评价的约束等,普遍存在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教育的弊端。[1]即使进行非学历教育,由于过多的程序化设置,很难契合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需求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因而既不能在提高素质教育能力方面让教师满意,又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呈现出课程综合化态势的需要。本文在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基础上,对多元跨学科师资培训机制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教师跨学科培训需求调研
(一)对象与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就培训项目需求度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任课教师。调查需要培训项目包括:(1)本学科知识;(2)学历教育;(3)学科相关专业知识;(4)学科相关专业技能知识;(5)课程开发及设计知识;(6)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7)教学方法和技能知识等7个方面。在需要度上分:很需要、比较需要、很少需要、不需要4个层次。并依据各项目中很需要占比情况,了解教师总体培训需求。
(二)结果
高职护理专业的所有任课教师共计102名,发放调查表102份,其中高讲或副教授以上30名,讲师51名,助讲21名,回收调查表100份,回收率达98%。调查结果见表1。调查显示,无论是文化、基础、专业课程教师均对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有着较强的认知欲望,“很需要”占比80%以上的依次为“学科相关专业知识”培训91%、“教学方法与技能知识”培训90%、“学科相关专业技能知识”培训82%。从调查数据分析,教师的培训需求与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要求相吻合。由此可见,多元化跨学科师资培训对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跨学科能力尤其必要。
(三)讨论
当代跨学科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跨学科教学已是科学、教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因此,如何适应需求,加强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强化职业导向教育也是目前师资队伍构建中重要研究方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文化、基础、专业课程教师均对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有着较强的认知欲望,这也与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要求相吻合。因此,多元化跨学科师资培训对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跨学科能力尤其重要。
二、多元化培训方案制订,促进教师跨学科意识养成
师资培训是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是形成高质量跨学科师资团队的重要途径。依据教师培训需求特点,在跨学科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中,为了突出护理专业的行业特点,强化教师护理专业意识,除了继续既往的省级常规教育培训(暑期培训等)以及专业教师的临床实践培训等外,还充分利用9所三甲类合作医院以及南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等合作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实施校院(企)合作性培训、校际合作培训、课程间合作培训以及校本培训、教学开放周学习等多元培训途径,促进教师跨学科意识养成,提高跨学科教学能力。跨学科师资培训及师资团队建设方案与组织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一)校院(企)跨学科师徒结对,形成跨学科能力拓展空间
本着合作共赢目的,学校与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南通大学医学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南通市肿瘤医院、南通市中医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师资培养意向,学校有33名文化、基础、专业青年教师分别与13名来自以上协作单位的资深教授、临床一线骨干医护人员等结成师徒。通过校企(院)合作性师资结对,为教师双师能力形成、临床技能提高、科研能力形成、跨学科知识积累形成了多元化的拓展平台。
(二)校际合作培训,共享跨学科资源,提升跨学科知识基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加速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拓宽办学渠道,强化教师内涵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学校借助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这个合作平台,每年选派10名护理专业文化、基础、专业教师脱产学习进修,进修时的选修课程体现了交叉、综合、跨学科特点,通过专业的熏陶、知识的拓展,提升教学能力以及课改、教研能力。利用名校的辐射作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国际交流等全面提升,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校本培训,因地制宜,营造跨学科学习氛围
校本教师培训是指以教师为培训主体,在校内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是真正做到全员培训的最主要途径。校本培训具备以校为本、立足岗位、针对性强、开放性、多元化、多样化等的特点,是跨学科学习的最经济、实用的综合平台。为此,学校邀请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徐旭娟开展“临床实践”演示与观摩活动,以促进教师所授知识与临床的对接;同时,还聘请教育专家和校内外有一定经验及知名度的教师,围绕教育、教学、教改、教研进行专题讲座,帮助老师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此外还围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带共性、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交流研讨,让教师在参与、体验、反思中总结经验,转变教育观念,通过研讨、交流,学习他人长处,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优化知识结构,促进自身整体素质提高。为了提升师资内涵建设,学校定期设立专家教学论坛,分别邀请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通市知名文化人士等来校做专题讲座,拓宽教师知识面,提升教师内涵,尤其是通过与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和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合作办学,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讲学,并通过定期安排教师深造进修,为教师跨学科能力的养成提供了极佳途径。endprint
(四)临床实践,提升跨学科专业水平
护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但很多高职教师是从学院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临床经验不足、实践能力薄弱显而易见。随着医学科学迅速发展,护理学发展也日新月异,书本知识难免陈旧、落后,护理专职教师需要参加临床实践学习新知识、新观点、新技能。学校每学期安排4-6位专业教师下临床实践,同时要求教师利用暑期参加临床实践。此外,除了专业课程教师外,文化、基础课程教师也被要求利用暑期时间或参观或直接参与身份进行临床实践和社会实践,以便能将亲历的“所见所闻”融入教学中,赋予教学内容更多的职业内涵,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临床实践,提升了教师自身的跨学科专业水平。
三、结语
就业导向是文化、基础、专业的连接纽带,也是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纽带。通过上述途径以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跨学科培训机制,有利于强化教师的就业导向性的职教理念,强化跨学科教育必要性认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跨学科教学意识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周泓.中学高级教师跨学科培训模式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5).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YU Yao-hua & JIANG Sheng-yang
(Jiangsu Nantong Vocational Health College, Nantong 2261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As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qualified teaching faculty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education qualit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higher education form with distinctive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takes cultivating technical tal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y as the goal.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single-subjected teaching faculty structure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ly improving demand of the quality of new technical talents from the society,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s getting stronger, thus constructing interdisciplinary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is the only way to form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interdisciplinary ideology.
一、工作目标
(一)各类管理(专技)人员的培训。全年培训各类管理(专技)人员40人次;
(二)生产一线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完成一线岗位操作人员安全培训计划100人次,全部做到持证上岗。
(三)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自主岗位技能培训100人次,培训、鉴定各层级技术工人10人以上;高级技师、技师2~3人,职业技能鉴定不低于4个工种。
(五)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比武。参加十堰市总工会举办的相关职业技能大赛,对计算机、电工、钳工、焊工等地面4个专业工种,集中开展一次员工岗位技术比武活动,员工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参与率达到70%以上,通过技术比武、技能比赛和岗位练兵,实现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
(五)深化“技术创新”、“工人先锋号”创建、“青工岗位技校”建设、节能减排“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绝活、绝技、绝招”展示和传授活动。
(六)技师“传、帮、带”。技师以上人员与其他技术工人签订师徒合同,建立师带徒激励机制,技师每年带徒弟不少于2人。
(七)争先创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评选 1~2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在技术工人中评选2名“金蓝领”活动。
(八)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体制,完善教育培训基地,为员工培训创造有利条件。
二、活动时间安排
由经营管理部、党群工作部、安全技术部、安监处各有关单位配合,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开展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生产一线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岗位职业
技能培训、“传、帮、带”活动和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并严格责任分工,按照制定下发的方案、培训和验收计划,逐月分步实施。
全区机关部门股级以下公务员(含参照管理单位股级以下工作人员)。
二、培训方式及内容
知识更新培训采取集中辅导、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辅导:分专题集中辅导、分类集中辅导,主要内容: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经济、依法行政和创新能力、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经济、企业服务、拆迁政策、人文文化等十个专题,全区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同时各单位按照本单位培训计划有组织的自主开展集中辅导,时间不少于30学时。
个人自学:公务员知识更新培训以自学为主,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学习内容以完成岗位工作所需要业务知识为主,包括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文件政策、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知识,公务员每月自学时间不少于20学时。
三、培训时间
20_年3月至20_年12月。
四、培训地点
全区专题集中辅导地点设在鼓楼路小学五楼会场,分类集中辅导地点设在人事考试中心教室。
五、授课人员
邀请有关领导、教授进行授课。
六、培训要求
为认真贯彻教育厅《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xx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国内培训项目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队伍建设,现定于暑假期间举办“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对学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学实践等培训,为更好地进行此项工作,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期培训,使全体骨干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升,专业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使他们成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带头人,为他们能更好地服从服务于xx的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提升师德修养。通过理论学习,榜样示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
2、丰富专业知识。通过专家引领,交流研讨等形式增强骨干教师的课改意识和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准确理解和落实。
3、提高教科研能力。通过实践指导,使本期骨干教师能更好地驾驭分析教材、提高备课、上课等技能。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切实提高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的水平。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内容与课程安排
根据省厅要求,培训由职业道德、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教学实践、现代技术与教育教学研究等模块组成。培训内容贴近农村教育改革和教师实际。课程安排为:
1、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小体验
2、数学课程标准理解和教材分析研讨
3、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4、教学论文的撰写
5、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二)培训方式
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思想,强调学员和培训者之间的互动,实行平等对话,最大限度地调动参训者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倡导参与式、交互式、探究式、交流式等各种互动培训方式,把培训的全过程作为参训者研究探讨和落实培训任务的过程。坚持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培训与广大教师的实践反思相结合;坚持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1、专题辅导,专家引领。聘请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名师及优秀教学能手授课与指导。
2、结合实际教学的课例课案分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秀案例进行观摩、点评,进一步领悟课改要求,把握新课程教学特点。
3、研讨交流、相互切磋。引导学员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交流讨论,共同研究,注意充分吸取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4、完成规定作业(阶段小结及规定课案或教学设计),深化认识,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巩固培训成果。
四、培训具体时间、地点及对象
(一)培训时间:20xx年7月20日至7月25日,培训总学时为6天48学时。
(二)培训地点:xx市委党校学苑宾馆
(三)本期幼儿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共177名,对象为县城以下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各县(市、区)具体名额分配见xx市教育局文。
五、组织管理和经费
(一)本培训基地已成立由校长室牵头,有关培训、教务、后勤、财务等部门及学前教育系部负责人组成的“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培训工作,刘毓航校长任组长。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培训方案,强化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好日常组织管理、教学管理、学员管理、档案管理、经费管理和后勤保障服务等工作。
(三)培训班按每60人一个班编班,每班设班主任,由学校特聘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班内设立班委会,及时沟通情况,开展活动,配合做好管理和协调工作。
(四)选聘优秀师资授课,以专家、教研员和优秀教学能手为主体,并要求授课教师尽量采用多媒体和研讨反思式教学形式,要熟悉并运用“参与——分享”、互动交流等培训模式,倡导与培训者平等对话,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五)提前准备和统一安排好学员的食宿,严格按照省厅文件标准执行。添置整理好教学所需的设备,准备好培训教材讲义和相关课例光盘、录像,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
(六)免费为学员提供所聘请授课专家的讲课演示文稿。
(七)培训经费由省教育厅下达,我校将加强培训经费管理,严格执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坚持专款专用原则,切实管好用好培训专项经费。
六、考核与结业
学员对各门课程均应认真学习,其中部分课程有考试要求,全部培训内容结束后将由培训基地领导小组组织班主任和工作人员分别从出勤、方案执行两方面进行考核,学员在培训期间所撰写的认识体会、课案将视为考核成绩的重要依据。
培训结束后,学员应填写《20xx年江苏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员考核鉴定表》,一份由培训基地存档,一份报学员所在单位。各地学员的培训成绩及出勤等情况,将作为培训后总结的主要内容,并向省教育厅师资处和省教师培训中心如实汇报。
关键词:电力企业,未来愿景,存在问题,培养
1 关于新时期市场经济模式的分析
电力企业职工培训体系的健全, 是电力市场的应用需要, 这是现阶段的市场力发展的必然环节, 通过对电力企业新型应用技术、工艺的深化应用, 进行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体系的健全, 从而优化其形式及其内容的选择, 以解决现阶段电力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当然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开展, 要满足企业新技术变革的需要。也就是说职工培训体系必须要与时俱进, 从而满足当下信息技术应用趋势的需要,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效率, 实现电力企业的综合运作效益的提升, 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效益是企业的根本追求,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则更是如此。企业能否在现有的条件下发挥自身优势, 挖掘更多潜力, 创造更好的效益,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工培训质量。职工培训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同时, 也要运用价值规律追求培训效益。
电力企业的职工培训方案的应用, 需要实现企业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 满足现阶段的企业多元化经济的发展需要, 实现企业的产业结构的优化, 还有就业结构, 经济技术结构等。通过对这几个应用结构的协调, 可以解决企业职工培训过程中的麻烦, 实现人才队伍结构的有效调整, 保证企业的多元经济的稳定运行。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 解决高端人才的应用问题, 这是每一个电力企业管理者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必须服务于企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往往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企业, 随着企业不断地探索和发展, 企业生产建设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形势将越来越复杂。因此, 要持续稳定发展, 要提高经济效益, 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依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职工培训要在努力提高全员劳动者科学技术水平上下功夫, 以适应国有企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 电力企业的职工培训问题的解决
2.1 在现实工作过程中, 有些企业难以实现对人才培训工作的重视, 这归结于其传统观的工作理念, 从而影响其现实工作的开展。由于培训中心不完善的条件, 培训地点、设施等现实, 企业要展开更深层次的培训也是比较麻烦的, 需要企业管理者斟酌好利益的得失, 确保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有些企业的员工技能培训环节是比较落后的, 包括其应用技术、应用配件, 都不能满足当下的人才培训的应用。在一个企业中, 如果其缺乏必要的培训制度或者培训制度的不完善, 也容易影响对先进培训理念的学习, 从而不利于现实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这需要引起相关企业高层的重视。在培训考核、人力储备、市场对接紧密结合的规范化制度还没有真正确立和落实, 培训走形式、考核走过场的现象仍旧存在, 职工培训的质量意识还很淡薄, 完全没有多数外企和大型私企的培训效果, 影响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生产单位要求培训的主动性。培训网点师资队伍不适应新形势下职工培训的需要。目前, 部分企业培训中心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综合素质与学校应实施的培训不协调, 文化基础课教师多, 而操作技能课教师缺乏, 且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离规定的要求相差甚远,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质量。
在电力企业运作过程中, 其基层部门是比较多的, 基层人员也非常多, 其工作地点比较分散, 在有些地点, 其值班人员很多, 培训体系也不统一, 受到这一条件的影响, 基层工作人员可能进行冬训, 而不能在其他时间段进行培训, 正是这种电路企业应用特点, 给日常的培训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需要进行电力企业的整体人才应用模式的更新, 进行人才应用结构的平衡。解放思想, 认识到位。企业要发展, 要保安全, 创效益就要重视培训, 尽快为企业培训出多层次、多门类的高质量人才群体, 以适应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认识到位, 则要实现以下转变, 即:由重视劳动力数量向重视提高劳动者质量方面转变;由重视设备投入向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或智力投入方面, 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方面转变。
2.2 为了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需要加强一系列的培训试题建设, 从而实现职工培训中心体系的健全, 有利于职工培训环节的正常运行, 这需要我们做好相关环节的工作, 这对于职工培训的质量效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培训实体建设体系的优化, 可以满足现实需要, 我们需要做好相关的步骤, 进行培训中心的专业化体系的构建, 进行基层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展开符合实际的教学策略的应用, 完全培训体系。
突出实际操作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要满足职工培训教学的需要, 就必须搞好职工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充实和完善实习教学设施, 配齐配好素质较高的生产经营实习指导教师。第五, 建立健全质量评估制度。除学校自身要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估以外, 业务主管部门要制定对各培训实体的质量评估标准,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指导, 以促进培训实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在培训过程中, 有必要对一些基层干部, 展开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这样就切实提升了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提升其管理的质量效率, 从而有利于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在此应用过程中, 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需要进行专门资金的划入, 保证职工培训经费的稳定性, 从而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协调, 优化职工培训的日常工作。努力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创新培训模式在培训模式上, 应该实行多元化的培训战略。在人才培训模式上, 以培训复合型、创造型人才为主, 注重培养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不同的需求, 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 按需求实施培训, 注重培训实效, 不断拓宽电力企业培训市场空间。
在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 要展开培训方法及其模式的探究, 实现培训效果的提升, 根据企业的不同应用环节, 展开相应的培训模式的深化, 在此过程中, 要积极汲取先进国家的人才培训经验, 实现培训规模的有效开展。这需要借鉴以下几种应用模式, 进行企业大学的办理, 展开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 这些模式都能实现员工的自身素质的提升, 确保其现代化技术能力的补充, 满足现代的电力企业应用需要。互联网络培训模式让员工脱离工作岗位的培训模式无疑有很高的代价, 工学矛盾是企业培训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如今的技术发展, 使得培训软件进入互联网成为可能, 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个驿站, 将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 可以大大提高培训的效率。专题研修, 这是企业针对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中的某一个课题,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探讨。
3 结束语
关键词: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一、如何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一)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的首要环节。它由培训管理人员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组织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鉴别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它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培训评估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分析培训需求,才能设计合理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培训需求可从企业、工作、个人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进行企业分析。先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方案符合企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要求。大凡企业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就是要把新员工因知识、技能不足,不了解企业的概况、历史、现状、远景规划而造成的盲目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的浪费,控制在最小限度。
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新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未来工作岗位对员工技能、态度的要求进行比照,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研究需要进行哪方面的培训来提高能力,达到员工的职务与技能的一致。
(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资源,培训对象、培训日期与时间、培训方法、培训场所与设备、培训纪律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
1.培训目标。培训目标是培训方案实施的导航灯。有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培训的组织者和接受培训的新员工才能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训内容。一般来说,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知识培训,是入职培训的第一层次。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技能培训,是入职培训的第二个层次,录用新员工不可避免地要走这一步。通过技能培训,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情况,了解本企业他人的工作,促进各类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使他们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共同合作。
素质培训,这是入职培训的最高层次。素质高的员工尽管他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只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经过适当的培训后,就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如果因为招聘把关不严,录用了素质低的员工,经培训不改的,应及时清退,否则,饴害企业。
3.培训资源。培训资源(又称培训指导者)可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企业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利用内部资源,可使新员工和培训组织者多方都得到提高。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对于新员工入职培训来说,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各有优缺点,但比较之下,还是首推内部培训资源,只有在企业业务确实繁忙,分不开人手或企业内部确实缺乏适当人选时,才选择外部培训资源。当然,如果能把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结合起来使用有,那就更好了。
4.培训日期。培训日期选择的原则是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培训。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时就必须把入职培训安排在企业挑选、测试、录用员工程序履行完毕,新员工正式加盟本企业之时进行。这时候的新员工都需要通过培训熟悉企业的工作程序和行为准则,不失时机的安排培训是最恰当不过的事。
5.培训方法。培训方法的新异,是培训效果的催化剂。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特色,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要依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选择采用。
6.培训场所及设备。在讲授企业概况等共同知识时,课堂可以在教室、会议室。若介绍各部门的业务技能,则决定了最适宜的场所是工作现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设备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投影仪、电视、录相等。在企业财力、物力所允许的情况下,培训设备要与时俱进,尽可能多样化、灵活化。
7.培训纪律。纪律是搞好培训的保证。在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时,应该制定相应的培训纪律。
二、培训方案的评估与完善
培训效果如何、培训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员工培训工作中尚未解决的一个最大问题。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企业了解投资的效果、界定培训对组织的贡献、证明员工培训所做出的成绩非常重要。
第一,培训效果的评估
良好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在工作分析、岗位说明、绩效标准和管理以及培训要素之间的流程管理,这种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绩,并在提高业绩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绩效标准,进而使企业培训进入良性循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
第二,培训评估报告
培训评估最后要提出培训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培训项目概况,包括项目投入、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等;二是受训员工的培训结果,包括合格人数,不合格人员及不合格原因分析;三是培训项目的评估结果及处置:效果好的项目可保留,没有效果的项目应取消,对于有缺陷的项目要进行改进,对于某些部分不够有效的项目可以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对于某些领域欠缺的项目可以新增。
第三,跟踪反馈
培训报告确定后,要及时在企业内进行传递和沟通。培训评估报告应传递到如下人员:一是受训员工,使他们了解培训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改进;二是受训员工的直接领导;三是培训主管,他们负责着培训项目的管理,并拥有员工人事聘用建议权;四是组织管理层,他们可以决定培训项目的未来。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更好地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我校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培训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培训目标
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同时促进教师向现代型教师转变。
1、建立主动参与,开放高效,满足教师自主性选择学习需要的教师培训机制。
2、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实现从职业型向事业型、经验型向科研型、高学历向高能力、书匠型向学者型的转化。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获取、处理和利用教育信息的能力,逐步养成上网查找教育资料的习惯。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撰写教学反思、博客的能力。
三、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全校教学岗教师。
(二)培训内容:
1、以教育法规为主的师德培训
以 “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道德观,提高思想修养及心理素质,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以新课程为主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重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及学校组织的教师读书为主要内容,搜集、整理相关课改信息,组织学习、研讨交流,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3、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随着规范学校的创建,以及专有教师的配备,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一是信息技术基础理论和设备操作的培训,二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培训。全员普及培训电子办公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培训计算机和网络的管理,博客、电子白板应用等内容。引导教师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交汇在这个可以畅所欲言、无所不谈的平台上,从而使教师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进一步转变其教育观念。
4、以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为主的教育科研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逐步树立教研科研意识,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围绕中心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
5、以组织教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为主组织管理能力培训
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非常重要。要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让老师组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让优秀的经验能得到推广,促进教师教学组织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班级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四、培训方式和方法
(一)基于网络的开放的培训方式。
利用网络资源,鼓励教师积极从网上寻求学习资源,促进教师自主学习。任课教师随时将学习研究的成果发布到自己博客上,丰富、共享培训资源、信息。定期由学校推荐并筛选出一个反映教育教学热点、难点、疑点、焦点的博客,作为学习主题,让教师围绕主题进行学习讨论。
(二)基于校园的培训方式。
以专题讲座、论坛、课例、实验、研讨、观摩、小组交流、答辩、案例分析等形式,积极探索“参与、互动、合作、探究”的培训模式,倡导以学习型团队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反思、研究、进步、提高。
采用三级培训机制:
1、校级培训:学校经过调查了解,根据教师普遍性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校本培训活动。
2、教研组培训:根据各教研组特点,开展与各教研组专业紧密关联的培训内容。
3、自我培训:老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表,根据自己发展计划,为自己设计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方案经校本培训工作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并进行评价考核学分)学校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
(三)校际之间合作培训形式
与兄弟学校组织开展合作培训活动,共享各校优秀资源,促进共同发展,让我校老师得到更多培训机会,得到更多收获,同时也可以宣传我校优秀的教育人才和资源,提升学校形象。
五、措施:
(一)提高对校本培训的认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办有特色结合起来,切实搞好培训工作。
(二)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领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做好相关纪录,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三)走出去,请进来。进一步深化支教活动,与兄弟学校每学期进行有计划的互动交流。如:交流教改观念 → 互听教改课并进行研讨→教改展示课。
(四)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指派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在理论与实践两层面都提高,促其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五)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围绕课题研究工作,把每一位一线教师依据任教学科和专业特长编入课题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六)师徒结对,开展好青蓝工程,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带、帮、扶”,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七)学校根据课题和业务研究需要,以“读书”为载体,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契机购买相关教育书籍,教师完成自学笔记、读书心得。
(八)为每位教师建立业务成长档案,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和成果。
(九)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注意培训效果,做到“六有”,有考勤记载,有培训讲稿,有自学计划、学习笔记、体会(或反思材料),有活动总结,有阶段性检查记载,有考核奖惩兑现记载。
(十)进一步强化校本培训档案管理,指定专人负责,专柜保管,确保档案规范详实,使校本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六、管理与考核:
(一)管理
教师培训实行学时学分管理。上级规定各种培训的学时学分,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培训者进行记录,学期末,由学校负责继续教育人员记录教师参加培训的学时和学分。
培训过程中要做好培训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参培教师、培训形式、主讲教师等)。
各项培训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形式,及早公布,使培训明确有序,进展顺利。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每次培训结束后要有专题汇报,对教师进行移植培训。
(二)考核。
每学期末对每位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活动情况进行考评,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职工工作综合考评。考评采取记分制,具体细则如下:
1、按时参加每次校本培训活动记6分,缺席一次扣2分;
2、参加校外各级培训活动每次记2分;
3、按时上交各类材料,每份记1分;
4、主持校本培训活动每次记3分;
七、组织领导
活动主题:庆元旦,我的新年愿望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宣传我们寒假班的课程及优惠活动和折扣
二月份
活动主题:欢欢喜喜过大年 活动目的:通过此次活动能筛选出来一些对昂立比较忠实的学员,临近过年给这些忠实的学员及家长最大的一些福利同时预热新学期的课程及折扣的宣传
三月份
活动主题:妈妈,您辛苦了
活动目的:通过“妇女节”可以邀约学员的家长,在两个校区内可以搞一些趣味运动会,增加老师,孩子,家长三方的信任度,让家长更信任我们的老师及学校,增进彼此的感情,甚至可以让孩子们准备一份自己动手制作的礼物,在活动当天送给自己妈妈
四月份
活动主题:第一届 “XX杯”小学生作文竞赛
活动目的:与学校合作搞一次作文竞赛,先从有关系的学校入手,预赛在学校内搞,到时可把作文试卷回收,上面让学生备注好家长的的联系方式,回头让课程顾问电话邀约每个学生参加决赛,决赛在昂立的两个校区进行,决赛当天课程顾问可与家长进行第一次沟通,有意向的再进行二次回访
五月份
活动主题:我是劳动小能手
活动目的:通过“劳动节”可组织本校的学员进社区(前提是与社区居委会对接好)做一些义务的劳动,同时可以让老学员邀请自己的X名小伙伴同时去(现场可进行宣传,把有意向的家长联系方式留下来,以备二次回访邀约)同时邀约家长一起与孩子们动手进行劳动(比如制作盆栽、植一颗小树等等)让家长和学员觉得我们的活动多姿多彩,老师可以在现场用英语教给孩子们来怎样做,也可进行现场教学,比如,树用英文怎么样说?Tree
六月份
活动主题:今天我是“XX”小主角
活动目的:通过“儿童节”邀约老学员及家长进行一次路演,老学员可带X名小伙伴,到场的小朋友们都有机会获得奖品,让老学员及老师排练一些节目,路演的时候在小舞台上表演,家长在底下做观众(也可让学生和家长表演,只要上台表演就有小礼品),主要是老师与家长和学生的互动,在场可以发一些代金券,当天续费及报名最大的优惠尺度,仅此一天,同时宣传我们寒假的课程及活动和折扣
七月份
活动主题:XX英语角
活动目的:可组织老学员及家长出游一次,去公园野餐,可进行一次室外现场教学,到时可通过老学员带X名小伙伴一起出行,让新客户了解昂立的教学模式,现场展现老师的教学风采,还可带有外教 八月份
活动主题:暑假去哪儿
活动目的:可搞一次夏令营,丰富校内老学员的活动
九月份
活动主题:第一届 “XX杯”小学生数学竞赛
活动目的:与学校合作搞一次数学竞赛,先从有关系的学校入手,预赛在学校内搞,到时可把数学试卷回收,上面让学生备注好家长的的联系方式,回头让课程顾问电话邀约每个学生参加决赛,决赛在昂立的两个校区进行,决赛当天课程顾问可与家长进行第一次沟通,有意向的再进行二次回访
十月份
活动主题:欢度国庆,唱响红歌,我是才艺小能手
活动目的:通过“国庆节”可邀约学员及家长搞一次我们学校自己的艺术节,老学员可带X名小伙伴及家长,可进行任何的才艺展示(例如可唱一些红歌等)现场大抽奖等一些回馈老学员的福利,同时让新客户可以了解到除了在昂立上课,还有每个月的丰富活动
十一月
活动主题:第二届”XX杯”小学生英语竞赛
活动目的:与学校合作搞一次英语竞赛,先从有关系的学校入手,预赛在学校内搞,到时可把英语试卷回收,上面让学生备注好家长的的联系方式,回头让课程顾问电话邀约每个学生参加决赛(口语),决赛在校区进行,决赛当天课程顾问可与家长进行第一次沟通,有意向的再进行二次回访
十二月
活动主题:辞旧迎新,我在XX的这一年
【师资培训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师资培训总结11-15
学校禁毒师资培训11-23
师资培训项目计划12-07
临床药师培训师资培训申请表实例09-20
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记录07-19
小提琴师资培训心得体会06-01
幼儿园师资培训工作总结10-02
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心得体会11-27
2024年度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案11-10
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