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美学思想的现代性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鲁迅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精选6篇)

论鲁迅美学思想的现代性 篇1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虽受到果戈理小说《疯人日记》的启发和影响,但后者却青出于蓝。二者虽都描写了一个精神病人,然而后者无论在主题思想还是表现方法上都与前者有着质的区别。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于195月15日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随即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从《狂人日记》主题的反封建意识和忏悔意识、语言的现代性、以及意识流、象征等写作手法的运用来探析这篇小说的现代性。

一、主题的现代性――反封建意识和忏悔意识

《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正是陈独秀、李大钊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狂人日记》正是诞生于这一历史洪流中,小说以日记体形式描写了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作者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点出这篇小说的主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①

中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宗法制社会,至20世纪上半叶封建思想虽然腐朽不堪却仍然根深蒂固。封建的伦理道德仍然束缚着人们,广大民众仍是麻木不仁,并未想过改变自身以及社会的状况。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观察了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可见反对封建思想、启蒙民众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作者对于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批判并不是口号式的,而是切中本质、振聋发聩的。“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纸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小说通过狂人的幻觉刻画了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到处可见的“白厉厉的牙齿”,无情地撕去封建家族表面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虚伪本质。

鲁迅1925年在《灯下漫笔》中痛切地指出:“大小无数次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女人和小儿。”②其后的小说,在“仁义道德吃人”这一思想的各个层面深入开掘和具象化。《孔乙己》、《白光》控诉了封建教育观念、科举制度的残毒贻害知识分子的罪恶;《阿Q正传》暴露了封建正统观、等级观吞噬国民灵魂的罪恶;《祝福》控诉了封建节烈观毁灭善良劳动妇女的罪恶;《药》表现了统治阶级及其爪牙对革命者的迫害、对普通民众的欺诈等等。如果说《狂人日记》是对整个封建营垒的一次总体性猛轰,那么其后的作品则是对各个明碉暗堡的重点性爆破。

同时小说中也体现了深刻的忏悔意识。“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四千年来时时的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可见狂人并没有将自己与吃人的罪责完全撇开,他意识到自己也是有罪的,也有可能在无意之中成了吃人的人,也不能完全推掉自己身上的责任,他的身上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忏悔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自我忏悔的体现,因此小说中的这一层主题思想较之于前者更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性。

二、语言的现代性――白话文的大胆尝试

白话文即古代市井白话,如《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就是用白话文写作的,但是直至晚清以前,白话文始终只是作为一种市井语言,难登大雅之堂。晚清国门洞开,随着而来的除了坚船利炮还有西方的思想文化,语言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对人们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而文言的语言特点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特别是文化推广的要求。

《新青年》一九一五年九月中在上海开始出版的时候,以苏曼殊为代表的的创作小说,以刘半农为代表的翻译小说,都是用文言写作的。第二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后,作品也只有胡适的小说和诗歌是白话,但是影响甚微。然而在《新青年》上发表创作的并不多,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第一篇创作的白话小说。③虽然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极力主张废除文言文而提倡白话文,认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以此来建设新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理论的大肆倡导,并未能直接促成当时白话文创作兴起和繁盛的局面。尽管胡适等人做过尝试,但是效果甚微,直至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才对白话文的推广使用起到了显著作用。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对白话的运用达到了非常娴熟的程度。比如:“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它兜肚连肠的吐出。”从这短短的.几十个字里,就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功夫之深,其中有心理、有动作、有细节,用的都是标准的白话,自然朴实,却又处处生动形象,充满意趣。作品中还有一些警句式的词句,如“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其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都绝不亚于文言文,足见作者高超的语言功力,也为白话文的使用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写作手法的现代性――意识流、象征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电影和小说中经常运用的手法,其表现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淡化故事情节,轻视环境描写,强调人物非理性的潜意识活动。在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狂人由赵贵翁联想到二十年前踹了古久先生的簿子,二者并没有逻辑上的直接关系,思想跳跃性极大;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里没有明显的情节,先是交代了时间“不知是日是夜”,然后写到听觉感受“招架的狗又叫了起来”,接着思维一转,“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句是狂人主观上的感受,更加抽象、模糊;“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日日是两顿饭。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不能想了。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在这几处,故事的跳跃性也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在狂人的意识中,过去与现在交织,已往与后来颠倒。二十年前踹了古久先生的簿子,几千年的历史都写着“吃人”,孩提时听大哥讲故事,赵家的狗又叫了……纷繁的时间切换,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把几千年封建礼教“吃人”的斑斑血泪凝缩在人物奇特的感受之中。

小说主人公为狂人,这实际上是象征手法的运用。鲁迅曾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过:当时“大约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知识”。从作品中狂人的言行表面上来看,他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具有恐惧、多疑、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属于精神病学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如作品所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像这样的以为人人都要害他、要吃他的心理,在作品中处处可见。如果只看到这一方面,那就很容易认为狂人是真狂了。其实虽然狂人的评议和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却又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发人深省的洞察力。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他从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字缝里所发现的吃人的本质。这段话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礼教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几千年来,敢于站出来说出这个本质的人难道不就是被世人看作是狂人的人吗?小说主人公形象为狂人,可谓是作者的独具匠心,他象征着那些已经觉醒、敢言敢为却不被民众所理解的先驱和勇士。历史上的改革者、先知先觉者常常不被人们理解,甚至被视为疯子,如李贽、孙中山等。取狂人这一形象使得文章反封建、反传统意识进一步深化,且在以往的文学中,类似的形象并不多见,可见作者的创造性与现代性。④

其次,小说当中也多处使用了象征手法:“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象征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歪曲了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而狂人将这一“簿子”“踹了一脚”,则象征着狂人敢于反抗传统,把帝王将相的历史踩在脚下,有力地歌颂了狂人的判逆精神。又如狂人在“劝转”失败之后遭到反动势力围攻的那一段描写,既象征了反动派对进步力量日益加紧的迫害,又象征了反封猛士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而狂人在最后喊出的“救救孩子”,则象征了正在斗争的这一代人对于新生力量的爱护和培养。这些都扣住了狂人的特点,深切地表达了主题思想。

另外,《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许多关注新文学的人们的注意。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形式。这在当时是极为少见、有着现代性质的。再如小说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纵观中国传统文学,人物出场时一般都会介绍其生平、来历,而小说中对于“我”并没有此类的交代,这也是典型的现代派写法。

此外,小说中序言使用文言文,与日记中使用的白话文形成鲜明对照,运用了两个不同的叙述视角。序文的叙述者“余”通过一系列行为来证明、强调狂人事件的真实性: “偶闻其一大病”,因为仅是“偶闻”,还是难以断定这一消息的可信与否。“适归故乡”,则“迂道往访”,得到其兄长的确认:“病者其弟”,并“出示日记二册”为证。叙述者“持归阅一过”,发现“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接着叙述者又验证了日记的真伪:日记”“亦不著日月”,且“间亦有略具联络者”。虽然是日记,但不写日月;日记有两册,但其中语句连贯通顺的却很少,可知实乃狂人所做。“惟墨色字体不一”,可知“非一时书”,也非他人杜撰。“余”如此详细且近于繁琐地考证,无非是要造成读者信其所讲为真的结果。但在小说正文中,狂人对吃人真相的发现、“救救孩子”的呼声以及“我也曾吃过人”的自我怀疑和忏悔精神,又使得读者对狂人疯狂的真实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样小说文本就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形成反讽的效果。双重视角的巧妙运用给读者造成了更加深刻的震撼,这样的写作手法也颇具有现代意识。

四、结语

论鲁迅美学思想的现代性 篇2

关键词:鲁迅;审美现代性;中间物;文化模式;伦理本位主义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119—02

一、五四知识界的主流趋向:审美现代性的启蒙化解读

在西方,审美现代性是作为启蒙现代性的“反题”而出现的。启蒙现代性的核心是现代理性主义,它秉持的是利益最大化原则,它的目标是社会财富的外部积累。与这种利益最大化原则相伴随的还有两个最突出的特征:第一,空间向度上的同一性,即阿多诺所谓“同一性的哲学”、“死亡的哲学”。第二,时间向度上的前指性,即发展主义的、进化论的现代历史观,或说是迷信未来的现代宏大叙事 [1]。审美现代性作为启蒙现代性的反题,首先要颠覆的当然是现代理性主义及其利益最大化原则,因此,审美现代性最突出的特征是非理性、体验性。同样与之相伴随的是两个与启蒙现代性相对立的突出特征:第一是空间向度上的个体性,这是对启蒙现代性同一性原则的反拨,直指现代工业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剥夺。第二是时间向度上的当下性,审美现代性所推崇的体验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当下性、现场性的活动,其时间观必然是强调当下的,而反对发展主义的宏大叙事;审美现代性的历史观,既不同于前现代的“退化论”,也不同于启蒙现代性的“进化论”,而是“变化论”。

总之,非理性、体验性、个体性和当下性是审美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品质。但是,“五四”知识分子在对泊来的审美现代性思潮进行本土化阐释的时候,却没有看到或有意回避它与启蒙现代性的差异。在他们的阐释中,审美现代性不仅不是启蒙现代性的对立力量,反而与后者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而其根据便是,前现代是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共同批判对象;于是在批判前现代的基础上,中国知识分子对审美现代性进行了启蒙化解读。这也是有其历史合理性与必然性的,因为审美现代性的泊来在当时实在是一种历史的“提前量”:当时的中国社会还没有完全走出前现代;除了在上海这样的大都会,所谓“现代性的铁笼”并没有形成。审美现代性思想的个体性、体验性,在此全被滤去了。

二、个体主义的悖论与“中间物”思想

鲁迅是“五四”的现代性热潮中少数几个保持着反思精神的知识分子之一。他在《墓碣文》里写道:“于浩歌狂热之际见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法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2]又在《影的告别》中说:“有我所不愿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2] 鲁迅终生与持前现代论调的复古派论战,这与启蒙主义“五四”同仁们完全一致。但是,“将来的黄金世界”也是他“所不愿意的”,这就是对“五四”启蒙现代性的批评了,说明他对发展、进步的宏大叙事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副产品”的警惕。他没有把启蒙理想绝对化、形而上学化,他意识到发生在那个时代里轰轰烈烈的革命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建构一个理想世界,它只是历史变迁的一个“中间物” [3]:“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被当成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或被当成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 [4] “曾经阔的要复古,正在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的要革新。” [4] 这两段随感分别从排他性、功利性的角度对现代性神话做了彻底颠覆。

对鲁迅审美现代性思想的启蒙化解读是如何发生的?鲁迅与启蒙知识分子共同站在批判前现代性、反封建反愚昧迷信的战线上,因此研究者很容易将二者混淆。但是,也不可否认,更重要的是鲁迅的审美现代性学说本就在一个问题上与启蒙主义相似,这就是关于个体主义的问题。西方审美现代性思想中,个体生命的价值是绝对的、自足性的,鲁迅的个体主义却是悖论式的。他批判尼采把个体力量绝对化的倾向,讽刺道:“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5] 甚至同时批判了尼采侧重于以浪漫、象征手法抒写个体体验的“格言体”。鲁迅学说中有一个重要悖论,它来自个体本位主义和群体本位主义的冲突。这就涉及到了他著名的“中间物”思想。

王乾坤认为,“中间物”思想在鲁迅的《野草》中《过客》一篇表述得最为形象而集中 [6]。《过客》中三个人物分别代表了当时知识界的三种话语:前现代话语、启蒙主义话语和审美现代性话语。过客对前两种话语都持批判态度,却最终选择“还是走罢”,不是理性的选择,而是聆听一种来自内心的声音。最终的结果是无意义的(它只是变化而非进化),因此可以说,其意义便在于这一个体生命与社会历史的双重过程中的体验。

至此,我们可以把握“中间物”思想的实质了:它是个体本位主义与群体本位主义的悖论式融合。一方面,“中间物”思想是个体性的、体验性的,以完成个体生命体验为目的;另一方面,这种个人体验又是以参与社会共同体的事业为内容的。一个“中间物”的存在体验,以个体要求为内在动因和终极目的,又以群体要求(历史要求)为外在规定和形式依托。启蒙现代性把群体价值绝对化、自足化,西方审美现代性又把个体价值绝对化、自足化;鲁迅的审美现代性则没有这种绝对化自足化倾向,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都不具备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意义,而是相互依存、互为依据的。“中间物”思想这种悖论式的个体主义,正是鲁迅的审美现代性与其西方先导的差异所在,也是他对这一思潮所做的本土化改造。

三、一元文化思维与伦理本位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鲁迅的规范

西方文化总体上说有两大传统:一个是以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源头的希腊传统,一个是以中东传入的基督教文化为源头的希伯莱传统。希腊传统个体的人为本位,它充分肯定人欲,主张在征服与享乐中使个体生命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希伯莱传统则以神为本位,个人野心和欲望被严格禁止。在中国古典文化思维中,二元对立的模式却是不存在的。在个人欲望(“人欲”)与超越性的法则(“天理”)之间,儒家思想家必须寻求统一。因此,儒家将着眼点定位于社会、人伦关系。它是现世的,因此它不否定人欲,否则它便失去了存在的现世基础;它又是一个共同体,因此它不能纵容个人欲望的无限制发展,否则便会破坏共同体的稳定。因此,它既不接受神本主义的禁欲也不容许个体主义的纵欲,而是提倡伦理主义的节欲:既是把个人欲望限制在共同体所允许的范围内,同时也是把共同体的约束限制在个人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儒家思想从一开始便是从社会共同体的利益出发来建构其价值论思想的,这使受儒家文化浸润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多具有对国家、对君上乃至对民众的强烈责任感,从上古的屈原到近古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是如此。而到了现代社会,从“五四”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知识分子,虽然多数是以反儒家传统的面貌出现的,其对民族前途、社会政治的热情,却仍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脉相承。

至此,我们可以回到审美现代性的问题上了。在这一思潮的发轫阶段,审美现代性思想家便表达了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倾心向往:以希腊传统的个体本位原则来取代现代理性主义的同一原则。但是,它与希腊传统的个体主义又有所区别,它强调的不是具体的世俗野心和欲望的满足,而是某种超越性的生命体验,在这个意义上,它又与希伯莱传统的神本主义相联系。鲁迅称之为“神思宗之最新者”,就是说明它的这一特征:它是神本色彩的个体主义。克尔凯廓尔认为只有在宗教境界中,“孤独的个体”才实现真正的自由。加缪认为,存在的价值便在于直面并穷尽一切荒谬,也是一种以超越为鹄的的准宗教态度。后期海德格尔“天、地、神、人”共在的“诗意栖居”理想,以及诗性的、原初的语言是“存在的言说”的命题,更是这种神本色彩的个体主义的突出表现。

而鲁迅作为刚刚走出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传统文化思维在他身上的力量是不可能完全消退的。对儒家伦理主义的不满使他追求西方新知识,但是,他很快便转向了另一种形式的伦理主义:“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磬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值得注意的是,他使用了《离骚》中的香草(筌)意象,以忧国忧民的屈原自况,显然是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继承。这使鲁迅在接受西方审美现代性思想时面对着一个矛盾:一方面他反对伦理主义,因此很快被审美现代性那种神本色彩的个体主义原则所吸引;另一方面传统伦理本位的思维模式规范着他,使他不可能抛开对社会的关注而专心于个体生命终极的体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鲁迅创造了一种适于他“安身立命”的、中国本土化的审美现代性思想——“中间物”思想,充分发挥了中国一元论思维模式的特征,消解了个人与社会、个体本位与伦理本位的对立,将二者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7.

[2][7]鲁迅散文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68-96.

[3][6]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7-44.

[4]鲁迅.华盖集[M].北京:北新书局,1926:8.

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篇3

作者:任晓梅。(作者单位:洛阳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

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可追溯到二千八百年前的西周。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审美意识也在逐渐深化,形成的以孔子为代表的独特的儒家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系,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对于领悟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以及利用音乐的教育作用来提高当代青年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在音乐方面,儒家学派与墨家、道家所持的观点不同,但儒家观点占主流。孔子(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一生极其重视礼乐教化并一生积极躬行,其谈仁、谈礼、谈信等都影响了二千多年来的中国人的心灵。而其谈音乐则较少为人所注意。其实,孔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音乐家,他不仅懂得声乐韵律,而且会弹古琴,吹笛吹箫。他经常唱歌弹琴,以音乐表达情意和感受。孔子虽然没有建立非常系统的音乐理论,但他对音乐理论极其有研究,所形成的音乐思想已成为后人的宝贵财富,并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在理论上他强调音乐的政治作用,要求“乐”与“礼”相配合,以巩固国家统治。

孔子的音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在政治上崇尚“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能感化人。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承认音乐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以“善”和“美”来评价音乐,凡合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把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评为尽善未尽美的艺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是著名的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孔子认为音乐家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伦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了“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不免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孔子认为,音乐美是作为一种艺术的范畴来与“善”(道德范畴)相对应的,而道德范畴所包括的,是大家所熟悉的“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伦理学说,音乐以艺术的形式帮助道德实施其教化作用,道德同时也渗透进音乐,使音乐在“美”的基础上,融合“善”,达到“美善合一”,于是便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孔子在美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以“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其“美善合一”的观点,是深刻而成熟的音乐美学观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思想,还相当完整地表现在《乐记》一书中。《乐记》代表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即音乐的起源是人的心灵受到外物的刺激,而以声音表现出来。音乐的作用在于“和”,即作用于人的情感;《乐记》在强调礼与乐的结合时认为“乐也者,情之不可变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关乎人情矣”。这样音乐在政治的指导下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也足以说明儒家强调音乐社会功能的特点。《乐记》提出了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这种音乐美学思想,有的内容和审美标准到现在仍还是适用的,如《乐记———乐情篇》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乐记》作者主要是为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秩序的需求,利用音乐作为端正社会风气使整个社会和谐一致,达到王天下的目的。美善的统一是儒家美学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对美与善的认识与追求标志着古代中国人审美意识的成熟。

孔子还有两个著名的观点,一个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这里孔子是把诗、礼、乐作为人生修养的三个互相关联和依赖的方面或层次来看待的:首先,以诗来激发和引导人的审美感性,培养想像力与创造力;其次,以礼来规范和塑造人格品性,培养道德意识;最后,无论是创造力的激发还是道德人格的培养都要靠音乐来完成。也可以这样说,智性和诗性教育主要以诗来进行,德性教育靠礼来进行,而乐则是在更高层次上对二者的融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以说是孔子的审美教育思想的三个方面或阶段。另一个著名的观点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具体地说明了德性教育与智性教育的关系。在“立于礼”中,“礼”还没有完全摆脱外在的、强迫性规范的因素,而在这里,德性教育已完全内化为一种心理本身的要求:“道”是要达到的目标,这一目标的依据是人的内在的德性与仁爱之心。正由于有“德”与“仁”的内在心理依据,人才不把理想的“道”看成是外来的、强加的,而是从内心乐于接受它。因此,道德的要求转化为审美的快感,故“游于艺”在最后。显然,“游于艺”是最高的境界或层次,它包容了“道”、“德”、“仁”的内容,并且是实现这三者的最终途径。由于有“游于艺”的层次,“道”、“德”、“仁”才最终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要求,从而成为自由完美的人性的组成部分。这里还可以引一句孔子的话作为对上述分析的印证,那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深知审美对人的力量,因而把它看成是教育人和人自我修养的最有效的途径。

儒家的音乐思想,一方面,充分肯定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认为音乐可以鼓舞前方将士勇敢征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使人们温良礼让等;另一方面,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评价标准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美育和音乐发展有着较深远的影响。二

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说:“礼者,所以立身也;乐,所以成性也。”“礼使人获得行为规范,具体培养人性,树立人格,启迪性情,启发心智,使人开始走上人性之道;乐则使人得到人性的完成。”从以上的论述来看,音乐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使人的人性在“乐教”中完成。李泽厚又指出:“教远非传授知识,讲解义理,锻炼技艺,而重在整体人格的塑造,所以音乐(乐教)重要。乐无关知识,技艺,而直接作用于心灵,陶冶性情。”音乐已经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了,我们不禁要问:单凭一点好听的旋律就能使人的人格得以完成,它有那么大的魔力吗?李泽厚《美学三书·华夏美学》引孔安国注:“乐所以成性”,又引刘宝楠《论语正义》注:“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显然,孔子所指的“乐”,并非单纯的音乐,而仍是带有他的儒家是非道德伦理观念的“乐”,只不过是较前面的“乐”更高了一个层次。“乐无关知识、技艺”,孔子的弦外之音使我们认识到,音乐是与他的儒家学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起来的,同“仁”、同“善”结合在一起,初步阶段是以“诗”熏陶,接着授以礼制知识,到最后则以一种美学层面的方式———“乐教”(或者称“美育”)来潜移默化,使之成为孔子所要求的“仁”。“美”与“善”在这里已经以一种更高的层次合一了。“善”的内核与“美”的形式已经无须区分了,音乐不仅用以传情达意,还用于“传道”,孔子的儒家之道,及其圣人境界、道德心情,正潜藏在美的旋律中,所以乐能“直接感染、熏陶、塑造人的情性心灵”,已经具有“美育”的功能了。

今天,中国儒家的“乐教”思想已深深地影响着当代音乐美学思想。在二千多年后,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正是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之说。著名音乐史研究者黄自曾说:“作曲家作一曲,必定有所感于心故发为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使更多的人致力于美学原理的研究,美学对象可以是所有现实的美,比如对感情认识的研究,对艺术美的研究,对审美心理的研究,包括对音乐美育的研究。

音乐是情感艺术,提高完善音乐教育不仅对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将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每个音乐工作者,都应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在科学的美学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音乐在素

质教育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进而提高综合能力,这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是要把他们的学生全部培养、训练成专业的音乐人才,而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音乐审美时不仅要让受教育者学到一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更要研究它的社会功能,培养人们对音乐美的感受力,注重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注重学习的愉悦性,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音乐是意志的表现。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价值观念的建立,人格的完善,理想的升华,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修养的作用,而音乐恰恰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能深深打动欣赏者的心灵,触动人的灵魂深处,对人的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丰富情感,造就开朗、宽容、与人为善的性格。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可爱,听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会使人由衷地感叹祖国山河的无比美好,听《义勇军进行曲》催人奋进,使人增强民族自豪感,听《黄河大合唱》使人备受激励⋯⋯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尊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强调合作、互通有无的时代。通过组织排练、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热心参与集体活动,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的能力,培养更多充满激情的、正直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实践证明,喜爱音乐,经常参加音乐活动的人,大多感情丰富,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具有活泼、乐观、交际大方等方面的性格特征,这正是当代青年人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经过音乐的审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一定会得到升华,精神境界一定能得以净化,使之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从而奋发向上,达到真、善、美的思想境界,如孔子《论语》中所倡导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综合来说,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和他的道德伦理观念结合起来的,他赋予音乐审美以新的内涵,提高了音乐的作用,使之不仅作为娱乐的方式和表情达意的方式,还作为传递其思想、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形式。道德之美与音乐之美完美融合,人生境界与艺术心情相辅相成,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一开始就是儒家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学的层面,孔子综合儒家各种伦理道德学说与音乐做一次交融,产生了其音乐美学的思想。音乐是孔子安放其思想的场所,思想更重要于“场所”,而运用这一“场所”孔子更好地施行了他的儒家教育。

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影响深远,至今为业界所认同的音乐美学原理也源于传统。但作为现代人,固守传统是无为的,只有取传统之精华,去其糟粕,适应时代的变革,才能发展、开拓出新的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王佳:《试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的“礼”与“仁”》,《音乐探索》,2003’。

4、李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洛阳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

王船山美学思想论稿 篇4

王船山美学思想论稿

王船山美学思想同欧洲的鲍姆嘉通很是接近,王船山能以关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客观事物,考察社会现实的`真善美,并且也以人性为本去审视饮食美学的社会作用,尤其是对艺术美的理论研究的建树为高.

作 者:张宗良 Zhang ZongLiang 作者单位:抚顺师专讲师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6)分类号:B83关键词:流动成绮丽 妙合无垠 著义奖仁 膏液之美

论教师的教育思想现代化 篇5

“教育学会征文” 论教师的教育思想现代化 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李松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的硬件设施、发展规模以及计算机从娃娃抓起,与国际的差距急剧缩短,而以创新能力为标志的教育水准却反而与世界先进水平拉大距离。何以故?我认为问题出在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上落后了。我国的现代教育传统一度中断,继杨振宁、李政道等一批划时代的杰出人物之后,大到航空、计算机技术,小到易拉罐,竟难找出哪一件出自我国科技人员之手。待中央重新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思想问题才日益受到关注。 现代化的人才来自现代化的教育,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则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较现代的教育观念。就当前教育改革特别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民主观念、个性观念、人性观念、个性观念、终身观念、未来观念以及教学中的新的教材观、教师间的合作观、新的评价观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而教师教育思想现代化的实现又需要在适宜的土壤中,在宽松的环境中去进行创新教育实践,这就要求领导的观念要及时同步更新,不断加大教育评估系统的改革。只有这样,教育现代化才会落到实处。 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是个系统工程,而实现教师思想现代化是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本文就教师的教育思想现代化问题作如下阐述:1、实现教师思想现代化的意义?2、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哪些现代教育思想?3、如何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 一、教师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的素质,取决于人的数量和质量。这对教育如何培养和造就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验告诉我们,很多聪明的孩子因为某种不明原因,成绩却平平,小学如此,中学也是驼子走路,大学仍是志气未伸。可是,一旦步入社会,雄才伟略,光芒四射。反过来说,多少优良学生步出校门后却若有所失,不是未能活学活用,就是人际关系出了岔子,结果还是一生怀才不遇,终身不得志。我们不要为孩子的成绩优良而得意忘形,也不要为孩子的失败而嫌弃他。作为基础教育,是培养现代人的奠基工程。理应审视今天的教育,展望未来的教育。为培养现代人,提高民族的素质,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起到应有的作用。 现代人是面向未来的人,是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全新的、高层次的人才。现代教师是在现代思想指导下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现代人的新型教师。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及观念。现代教育思想是培养现代人的先决条件,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水平和高度是教育者育人水平和高度的体现。没有思想的教师是不称职的,因为他意味着给一个民族思想的败血症带来可能。只有实现了教育思想现代化,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因此,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思想。 二、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现代教育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新世纪的现代人,必须进行教育的变革和重组,而在这过程中,首先必须从变革教育思想开始,广大教师必须树立以下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 1、 创新观念。 新的世纪,国际间人才竞争出现白热化,出现了人类资源的再开发。人脑是一个资源,而且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再生的资源大矿,这整个资源大矿就是人的创造力。我们的教育重传统,重规范,重共性,唯书唯上,形成了思维的惰性,忽略创新和个性潜能的开发。面对新世纪,教育要创新,民族要创新,创新是人的素质现代化的最高体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创新的关键是人,而人的工作关键是人的思想,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必须具有创新性。 所谓创新观念,就是教师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为己任,积极吸收现代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思想观念。 具有创新观念的教师应当“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陌生”,尤其是跨世纪的一代教师应当在动手能力、指导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教育管理能力方面从更高的水准上重塑自己。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正明显减弱。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能,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由讲授变为设计、组织、建议、指导、鼓励。笔者前不久听过一节关于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内容是人教版第十册中的《我们的学校》。执教老师在课堂内借助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练习导游之后,放手让学生为客人老师做校园导游。教师同时跟踪摄像,回到教室后回放实况组织评议。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鲜活的创造性能力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对老师来说,这何尝不是一次挑战与创新呢?执教者主动“让出位子”。学生导游前,他是耐心的导演;学生导游实践时,他跟踪摄像,甚至请客人老师向小导游们提些问题;补充评议时,他又学起了崔永元。总之,他自始至终没有“抢戏”,这就充分出该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 可见,创新观念是现代教师首先必备的现代教育思想。创新型的教师必将促进教改的深入开展,培养出一批批创新型的人才。如我校曹宇飞同学组织了几个小伙伴,用节省的零花钱在课余时间,折叠了2001只纸鹤寄到中央电视台,捎去她们的心愿。仅仅是机遇是巧合吗?不!曹宇飞同学在书画、朗诵、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是一位佼佼者,今年还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了泰州二中民营初中。 2、 民主观念。 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民主化,他指人人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也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树立民主教育意识、民主管理意识、民主决策意识、师生平等意识、教学民主意识,创立民主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这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走向。在具有民主观念的教师眼中学生应无贵贱好差之分,教师目之所及皆为“人”,教师最疼爱最关心的应是那些素质残缺不全的所谓“后进生”。有民主观念的教师决不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把它始终定位于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好各科知识的前提。如,学生对英语都有一种天然的模仿兴趣,但随着难度的不断加大,部分同学会畏难而退。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情感投入是其中方法之一。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方面依赖于学生逐步明确的学习目的,另一方面则有赖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每次以饱满的热情、愉快的情绪、亲切的教态走进课堂。教学中尽一切可能地去鼓励他们,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我尽可能不说:“No,youarewrong.”而是说:“Pleasethinkitover.”并示意其坐下。有的学生喜欢某一门课,是因为他们喜欢教这一课的老师。所以教师应当善于与学生沟通,发扬民主,分层次评价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在课外要放下架子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尤其不要偏向优等生,对“后进生”应给予特别的爱护和关心。这样做必然会赢得他们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让他们喜欢你,保持对英语的兴趣。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沟通的办法也不相同。低年级学生有胆怯者,教师则应主动与其打招呼,握握手、摸摸头,鼓励帮助其完成对话练习,让其初品成功的甜果,渐渐地这个孩子的胆就大了。高年级学生中不乏不守纪、拖作业者,则冷处理,课后晓之以理。 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所带班的考试成绩总是处在年级前茅,但学生评教满意率却很少能达到平均值。座谈会上学生反映,对该教师的教学放方法、教学能力他们都能接受,但该老师过于严肃,少有笑脸,与学生谈话总是居高临下,凡是没商量,我行我素,惟我独尊,不够民主。可见教师要有必要的亲和力,只有把学生当作大写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诸如:教师让学生竞选队干等。 教育上的民主化将培养有民主意识的现代人,而且有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的现代人又将促进教育的民主化,进而实现全社会的民主化。 3、 个性观念。 现代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特别是需要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而创造性和个性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重视个性的培养,才能培养出人的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个性的人一般善于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有坚强的意志和行为能力。韩寒、窦蔻的出现决不是目前常规教育的成果。 要让每个学生真正的认识自我个性,并使其在认识自我个性的同时,认识他人的个性,尊重他人的个性,形成个性群体的结构化、多样化。教师不应把学生培养成“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乖颜回”,而应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能够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并真诚的帮助他们在非本学科领域里获得成功,把学生培养成博雅皆通,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又勇于创造的“子贡”。从去年开始,我们鼓楼路小学将活动课程合并同类项,相对集中到每周三的下午。学生不带书包上学,学校打破班级建制,成立了20多个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参加,使自己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培养了一技之长。 4、 人性观念。 近几年,反人类的国际恐怖活动日趋严重,FLG分子害人之心不死;人类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等等,其原因不能否认教育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性教育。 从近代开始,由于科技成就的巨大及转化现实生产力的比重较大,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增强,因此,科学主义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教育中把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形成科学精神视为教育最根本甚至是唯一的目标。然而,单纯的科学教育并没有保证人们将科学技术只用于造福人类。相反,如果一个人或一部分人仅仅具有科学技术而缺少人性,他将比愚昧无知的人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危害。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的好,“多才少德便是灾难!”。由于科技的发展及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都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单纯的科学教育已无法帮助解决自己面临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进行环保道德教育。 人文精神教育是本位的,知识教育和技术教育应是建立在人文教育基础之上的。可是目前的学校教育只注重了知识性和技术性的一面,而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格气质的升华等则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打下了健康的心性修养基础。 为了沟通科学与人文的联系,培养“完善的人”已成为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所探讨的课题。教育界不乏有识之士挖掘中华文化中的人文内容,去其糟粕,让学生诵读,以德养性。如开展古诗诵读活动等。也有从教材中挖掘题材,进行环保道德教育。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一位教师组织学生收集材料编辑《绿色行动小报》,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利用休息日调查校园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出治理方案,撰写建议书,寄给有关部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环保道德教育。 5、 终身观念。 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总量每年以几何级数增长,知识的更新期已缩短为五年。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者,必须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具有新鲜的活力,必须树立自身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充电加油”接受继续教育。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本着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根据内在的需要,自觉地学习的。 现代科技的革新和知识的老化,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其一生的需要。教师一方面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索取无限知识的本领,另一方面通过身教,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自觉性,使其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终身学习而不被时代所淘汰。 教育终身化,具有时间长的特点,伴随人的一生,还具有空间广的特点,它不仅局限于学校,而且延伸到社会和家庭,其内容宽泛并具有延展性,是不断更新内容与新内容的结合,这些特点,要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全面规划,整体思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新。 6、 未来观念。 未来学家曾告诫人们,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只了解过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此时此刻的环境很快就被新的环境所取代,人们都必须学会预测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速度、方向,了解未来,掌握未来。 除此之外,新的教学观念正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而涌现。如,新的教材观、教师间的交往合作观以及新的评价观等。 总之,广大教师只有具备了创新观念、民主观念、个性观念、人性观念、终身观念和未来观念等现代教育思想,才能在动手能力、指导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教育管理能力方面从更高的水准上重塑自己。创新型的教师必将促进教改的深入开展,培养出一批批创新型的人才。 教育思想现代化是教育者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者成为名师的动力源泉。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水平和高度是教育者育人水平和高度的体现。我们要站在跨世纪的制高点来审视今天的教育,思索明天的教育。 三、如何实现教师教育思想现代化 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应具备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既需要外部条件又需自身努力,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学校组织,教师努力。 这方面无须多谈,请看一则信息。“今年暑假,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为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追踪教育发展的最新形势,提高教师素质,迎接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邀请了省教科院、省教研室的领导和专家来校讲学。7月26日上午,江苏省教科院杨九俊副院长所作报告《新课程的特点和实施策略》,拉开了该校暑期教师培训工作的序幕。从7月26日至8月15日城东中心小学近200名教师接受为期21天的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的全天候培训。”结果如何?请继续看。“专家们的报告使中青年教师意气风发、群情激昂,也使老教师们焕发了青春与活力。老师们情绪激动,摩拳擦掌,一副欲大干一场的样子;有的老教师已临近退休,可是不服老。她们不仅学习了新的课程理念,还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决心搭上课改的列车,为她的教育生涯划上一个响亮的感叹号!大家都热忱地拥抱新课程,拥抱这场期待已久的教育革命。”“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这是一种途径,也是一门艺术。 2、 积极进行创新教育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现实教育活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教育观念。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各种现代独特的教育实验活动,努力探索全新的教育人事制度、考试制度和管理制度,以促进现代教育观念的形成。 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准备,我校与城中文化站共同成立“泰州市城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即将挂牌。“泰州市城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是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交流中心。该中心的成立有助于社区、学校和家庭之间产生一种亲和力。建立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强化知识界与社会联系的气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正确娱乐;有助于将社会公益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一举措最具有转折意义,一方面它明确反对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获得与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特别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层面。另一方面,它又为师生的实践活动搭建了平台,也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3、 理论界应积极探索,一线人积极实践。 我们在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理论是通过探索、争鸣,让先进的教育观念不断呈现在人们面前,以此去影响人们的行为。如果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行动”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作指导也就不会有正确的完整的现代教育活动。为迎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校还聘请了杨九俊、李亮、董洪亮等几位专家与我校相关老师师徒结对,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 4、 重要的是首先改变领导观念,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 我国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机制对现代教育的阻碍还很大。因此,领导教育观念现代化的程度,对整个国家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如果一个领导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这无疑会体现在他对教育各种认识和各个管理环节上,教师的教育观念就难以冲破传统教育的藩篱和枷锁。我校暑期培训后,老师们最关心的是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分管教学的校长公开表态,拥护新课程改革,承认后进生,允许落后。解放了老师们的思想,也给勇于创新的教师系上一根保险绳。 5、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让整个社会都关注教育,促进现代教育运行机制的早日形成和不断提升。如何突破高考瓶颈,实现科改“一条龙”。这一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我们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因为这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 总之,教师只有自身的教育观念现代化了,才可以去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以此带动整个社会教育观念现代化。 只有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同步和谐地发展,以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15 参考文献: 《缺的是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现代化》第8期刊首寄语周贝隆 《儿童人文精神的培养》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苏树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版 戴荣编著:《洋思经验――素质教育的成功实践》 《语文实践活动呼唤创新型的教师》载于《江苏教育》2001年第24期李松林 《

[1][2]下一页

科学人文相融则绿》杨叔子8月24日在泰州中学所作的报告 《高考状元的牢骚录》中国社会科技出版社206月版

论《乐记》的主要美学思想 篇6

关键词:乐记;美学思想;意蕴

《乐记》是中国古代关于音乐理论方面重要的经典著作,它系统完备,凝聚了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是一部集中体现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与礼教思想的重要著作。《乐记》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的问题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仍无定论。纵观这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关于该问题的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有三种说法:一为“战国公孙尼子”;二为“河间献王刘德、毛生说”;三为“荀子学派说”。《乐记》是今本《礼记》中的第十九篇。其中包括十一篇子篇:《乐本篇》、《乐论篇》、《乐理篇》、《乐施篇》、《乐言篇》、《乐象篇》、《乐情篇》、《魏文侯篇》、《宾牟賈篇》、《乐化篇》、《师乙篇》。据西汉刘向记载,古代《乐记》共二十三篇。然而《乐记》中除了以上十一篇外,其它都已失传。

音乐是修心养性的良方,走在大街上听到随意播放的无厘头的歌曲时,不少人会疑惑到底什么是音乐?是琴键上的音符还是随意哼唱的旋律?我们曾经以为好音乐就是悦耳动听的音乐,《乐记》会带领我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音乐,也让我们明白音乐不仅通天、通地、通人伦、同人心,还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乐记》一书是对孔子以来儒家经典思想的总结和概括,其中蕴含了大量重要的美学思想至今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乐记》中音乐本质的思想

《乐记》中的“乐”,不仅仅指音乐,是指包括诗歌、乐曲、舞蹈在内的艺术综合体。《乐记》中不仅论述了音乐的本质,还提出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观点。《乐本篇》中写道:“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记》明确指出,音乐产生于人心,人的情感由心而发,所以表现为心之声,心之声变成曲调,就叫做音乐,说明音乐的产生与人情感的抒发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观点,《乐记》对其做了理论性的总结:“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乐象篇》)虽然诗、乐、舞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在表现情感上,却有着共通性,所以《乐记》中说“三者本于心”,认为“心”(情感)是联系诗、乐、舞之间的纽带。而在《师乙篇》中,《乐记》进一步指出:“故歌之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虽然诗、乐、舞三者都是用于表达情感的,但三者之间却是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的。诗歌是通过语言表达情感的;音乐是通过声调节奏和旋律来表达的;舞蹈则是通过形体动作来表达的,三者之间表现的是一个情感的推进过程。

二、《乐记》中音乐与政治关系的思想

《乐记》中十分强调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本篇》)太平之世的音乐祥和欢乐,是因为政治和畅;乱世之音仇怨而愤怒,是因为政治混乱;亡国之音悲哀而忧思,是因为人民无以依靠而困苦不堪。因此,音乐之声是社会兴衰的真实写照,音乐和政治紧密相关的。一方面,社会的安定与混乱从音乐中得到反映;另一方面,音乐也必然会对社会的安定、混乱和国家的兴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乐象篇》中所载:“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始终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救而有常。大小相成,始终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三、《乐记》中音乐与礼关系的思想

《乐记》中关于礼和乐的关系的论述可谓贯通全文。礼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乐论篇》)由此可知,礼、乐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礼和乐是制约人性的两种不同方式。礼确立了,贵贱等级就分明了,也就有了恭敬;乐曲和谐了,则上下关系就和睦了,也就有了亲近。乐是从人的内心发出来的,而礼则是从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过于推行乐,会使人们放纵,没有尊卑之敬;而过于推行礼,则会使人关系疏远。因而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乐记》中告诉了我们答案:“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祭天祀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

四、《乐记》中以乐教化的思想

《乐记》认为,音乐能够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能够反映社会风气,因而音乐与人的性情、性格、气质乃至整个社会风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家从治理人心的角度出发,推崇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音乐的教化作用一方面表现在音乐要与政治、社会、礼治、伦理教育相配合,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即“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乐本篇》)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音乐对人的个人修养的作用。“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而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音乐对人进行教化,推而及之构建人类社会的文化,音乐对于人的德行培养以及社会风尚的推崇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乐记》中“和乐”的思想

《乐记》“和乐”思想的提出是在“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和”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精神,比如“天地人和”、“家和万事兴”。这里所谓“和”是指“调和众生”,使“音乐和调”的意思。《乐记》一方面注重音乐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力量,另一方面也强调音乐要“和”于天地万物的生长、四时变化的规律。正如《乐礼篇》中写道:“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于雷霆,奋之于风雨,动之于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白化兴焉”。音乐“和”于天地之美,自然也就“和”于人心之美。而“和”于人心之美,则为“德音”;世有“德音”,则“安以乐,其政和”。《乐化篇》中写道:“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在宗庙之内,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师乙篇》中写道:“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所以,“与天地同和”的音乐是最美的音乐。

六、《乐记》的现代意义

《乐记》亘古通今,是我国第一部音乐美学专著。它深刻地总结了我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诗歌、舞蹈及儒家礼乐美学思想,影响颇为广泛。李泽厚、刘纲纪曾在《中国美学史》中写道:“正如了解西方美学不可不研究亚里士多德《诗学》一样,了解中国美学不可不研究《乐记》。”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乐记》在中国文艺美学中的地位。《乐记》对音乐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其中对于音乐的本质、音乐对政治、社会作用以及音乐的一个教化作用等等理论是至今研究者们还在沿用的。然而,《乐记》不仅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国文艺美学史上的瑰宝。因为其中的美学理论不仅适合音乐,也同样适合其他艺术形式。深入系统的研究《乐记》,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它的整个理论体系及其内涵,对于中国现代美学理论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方,肖端.乐记导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第1版).

[2]李小成,赵孝悌.国学经典导读[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3]赵德波.再论<乐记>的作者与成书年代[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7(2).

[4]李成.试论<乐记>的美学思想[J].焦作大学学报,2004,4(2).

[5]凌继尧.<乐记>中的艺术学思想[J].艺术百家,2012(4).

上一篇:新时代新思想学习体会下一篇:心电图随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