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
企业安全管理探析
摘要:安全生产历来是杜会和人民非常关注的议题,然而部分企业因为在基本安全管理概念上的认识模糊,本可避免的安全隐患并没有适时排除。基于此。文章结合作者实际工作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管理;行政审批
笔者从事浙江省安全生产许可证行政审批工作5年以来,发现许多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大程度的概念不清。对于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很多企业领导从意识上有待提高,往往认为安全主要是安全评价机构等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的责任,但是事实上企业才是安全责任的主体。据统计85%的安全生产事故都是由于企业安全内部管理的不到位或者缺失造成的。在国内大经济的背景下,往往有很多生产企业,面对效益的驱使,很多时候还是要拿安全做代价的。毕竟效益的诱惑力要大于安全的诱惑力,这就暴露了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健全和落实问题。安全工作企业是第一责任,或者说是主体责任。企业应该化被动为主动把安全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生产事故的发生。
在这些年的工作中,企业安管部门人员来申报资料时很多人对安全管理的概念不十分清晰或者很多都是一知半解。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问题不清:(1)高危行业需要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取得安全资格证书;(3)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书;(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上五点构建成一个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框架,但是很多企业在认识上都存在着偏差。针对这些模糊不清的区域笔者认为有必要普及一下相关知识,只有让企业相关人员搞清这些知识点,企业才能更好地做好内部安全管理。
第一点,所谓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第十九条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生产经营单位依照前款规定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从这条规定上可以看出针对不同企业风险性大小、从业人员的多少、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等因素对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要求程度上是不一样的。高危企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必须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这些具体怎么体现出来呢?就是企业内部设置该机构的正式文件以及机构人员的组成名单或者任命专职兼职安管人员的任命文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是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种安全检查活动,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等等。有此可见该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重要性。它是整个企业安全管理的最根本组织保障,没有这些机构和人员那么安全管理在企业中就是空谈。
第二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首
先,这里存在一个很普遍的模糊点就是很多企业对主要负责人这个概念不清。在具体审批中主要负责人指的是一类人并不单指一人。简单的举个例: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分管安全的分经理、矿长、站长都属于主要负责人,这些人都应该参加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证书培训。法人单位第一主要负责人是法定代表人,大型国企没有法人制度的按照工商营业照上的负责人作为第一主要负责人,外商企业如果法人长期不在国内我省允许全权委托一个国内负责人替代他参加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但是这并不是说法人就可以完全不履行相关的安全责任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全权委托必须是全面负责企业生产有生产经营决策权而不是单单委托安全方面工作或者签署各类文件的权利工作。其次。在具体审批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负责人的培训类型不准确,有些负责人拿着管理人员的证书或者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证书充当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证书,认为只要是培训过了有证书就可以了,实际上每种类别的安全资格证书的培训,根据对象的不同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也都不一样,所以这些证书的类别不能混淆互用。大家要针对自己的岗位对应的去参加适合自己的培训这样在整个企业的具体安全管理中才会起到一个层次分明有框架的管理作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国家安监局20号令文件规定:省级安监局培训的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书可以全国内通用,这样可以避免人员不必要的重复培训。
第三点,很多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安全生产责任书这两个概念不清。从范围上讲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范围大于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是落实安全责任制的一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生产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责任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和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其重要性在《荧全生产法》第一章第四条和《旷山安全法》第四章第二十条中有明确体现。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方面,即从上到下所有类型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时首先将本单位从主要负责人一直到岗位工人分成响应的层次;然后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作出规定。纵向方面至少应包括一下五类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班组长、岗位工人。其中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二是横向方面,即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在建立责任制时,可按照本单位职能部门的设置,分别对其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做出规定。浙安监管危化(2007)141号和浙安监管矿(2009)171号等文件中都涉及到安全生产责任书的材料申报要求。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内容应该依据其所负有的安全责任而定,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要求,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这也是落实安全生产承诺制度的要求。安全生产责任书是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更详细的确定与每位签订人员自身有关的安全生产目标,安全职责,安全考核内容,安全奖惩内容,同时要考虑企业的实际,做到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安全生产责任书一签订一次且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签订。一般来说是当地政府或者有上下级关系企业中的上级单位;其二是企业与内设机构签订,内设机构负责人再与具体员工签订。
第四点,在安全审批工作中经常碰到中小企业来咨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什么?我们应该有哪些制度和规程?你们那有没有现成的让我们直接复印一下等等。这些问题严重暴露了企业安全管理的缺失与不重视。最基本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应包含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含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发放制度和防止职业病危害的具体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或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这些是最基本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所有企业都应制定以上健全的规章制度。在这些基础制度上再根据各个企业从事
不同行业的特殊性编写其他安全制度这样一个企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目录就体现出来了。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结合各工种的特点和各作业过程的危险性以及长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认真吸取的事故教训、总结提炼制定出来的。所以每个行业、每个工种、作业过程都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的套用。它是职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全体职工应熟练掌握本岗位、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了解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岗位和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这样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就从职工的行为上得到了控制,这也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体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必须由各车间、科室和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主管)会同有经验的操作及维修人员共同制定,经本单位主任工程师审批后,报公司总工办批准后方可执行。技术科和安全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每三年对伎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一次评审,及时修订。目前企业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广大从业人员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不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办事,为了图省事,或者怕麻烦,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往往形成自由操作,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由此酿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事故不胜枚举。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安全基础建设,有的小企业或私营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职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无所适从,事故多发也就在所难免了。
第五点,(安全生产泼)第二章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五章第六十八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伊》第五章第四十九条、五十条等等法律法规中都提出关于应急救援相关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应急救援预案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和应急相应的各个方面所预先做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从而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9年成立了应急救援处并对省部属大型企业进行了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及登记备案工作。编写系统规范的应急救援预案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学科,鉴于它的专业性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在编写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可以选择稍简单的专项预案或者现场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定。现场预案是针对特定的具体场所,通常是该类型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装置或重要防护区域等所制定的预案。一般预案的编制内容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能分工、预案细则、预案的演练,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应急救援的编制过程分为5个过程:(1)成立由安全、生产、技术等有关部门组成预案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2)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3)编制应急预案;(4)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5)应急预案的实施。在审批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申报的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敷衍申报编写的,可操作性低、内容空洞。很多企业的预案编写内容多是些理论,可操作性不强有些预案内容中甚至都未提及成立应急救援机构或者成立了但是却没有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还有相关的应急器材资源也未注明管理部门和保管人员。多数企业发生事故仍然完全依靠社会救援组织如火警119、救护120等。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往往导致事故发生时企业错过了最佳自救时间,不能及时缩小事故范围减轻事故严重性。
1.1“安全健康”理念
我们讲“安全生产、减少事故”时候, 西方已经叫“安全健康”了, 这就是理念上的差别之一, 就是说西方发达国家在安全管理上不仅要求企业要保障职工的安全并且要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而我们国家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减少伤亡事故这个层面上。
1.2“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
美国杜邦公司最先提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 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骄人的安全纪录。
德国德固赛公司也认为:对于所发生的事故, 回过头来看几乎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但是你不可能将时间倒流。也就是说通过努力工作, 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但不可能在事故发生后再将其还原, 并以此教育全体员工应当将安全工作重点放在努力避免事故发生上。
对比之下, 在国内的很多企业中, 大部分人都认为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并以此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出发点, 这样必定会产生不同的安全管理效果。
1.3“居安思危”的防范理念
尽管最近几十年美国矿山死亡五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已经不多见, 但在美国人眼里, 矿工仍然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工作。在矿区, 到处可见历史上矿难事故的纪念碑。博物馆里, 仍然在展出历史上的矿难事故, 讲述着令人伤心的故事。另外, 美国所有煤矿一律被视为存在危险气体, 必须接受检查和监测。
1.4“零灾害”理念
日本煤矿在安全的认识上, 提出了煤矿“零灾害”理念, 改变了人们对煤矿的传统看法。他们把人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 在安全上投入最多, 以确保安全生产。他们更注重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100人中99人安全了, 有1人不安全, 也是不安全的。日本是第一个提出煤矿“安全第一, 生产第二”的国家, 有了这个指导思想, 自然就能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
1.5“以最少的人实现最大的价值”理念
目前加拿大Grande media煤矿公司在加拿大煤矿公司中属于中等规模的公司, 但是设备却是比较先进的。公司以“以最少的人实现最大的价值”为管理理念, 在经历了多次金融风暴后依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创造着更大的价值。
日本煤矿开采历史悠久, 其煤炭企业之所以能够稳定良好发展, 与日本的煤炭政策是分不开的。在采煤机械化方面, 他们采用自己研制开发与进口相结合的办法, 确保采煤设备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采掘实现机械化, 运煤实现皮带化, 机电运输的许多方面实现了自动化, 如巡视皮带机运转状况的机器人, 无人操作的提升距离6625米、功率800千瓦的斜井绞车, 井下自动排水泵等等。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减少了人员, 简化了煤炭生产环节。保证了安全生产。
1.6“良好的健康、安全和环保业绩是事业成功关键”的理念
从国外的安全管理理念上来看, 我们要控制事故, 必须控制人为失误, 在规范安全生产操作的基础上, 逐步提高职工对安全的认识, 更新职工的安全观念。回过头来理性反思中国矿难, 理念上的疏于防范、监管上的软弱无力、矿工权益立法的缺乏滞后和“好了疮疤忘了痛”的不长记性等等, 难道不正是矿难高发的“致命伤”和“软肋”吗?
2 对国内安全管理理念的反思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各类企业安全事故高发的原因, 还是寻找企业安全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其着眼点大都集中在宏观层面因素, 比如政府监管、国家安全投资、矿工死亡赔偿标准等等, 却忽视了微观层面的因素, 尤其是安全问题的核心主体———企业。而事实上, 企业与安全事故的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企业及其员工不仅是安全事故最直接的受害者, 也是最了解企业人-机-环-管各环节存在的各种潜在危险, 从而最有可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主体。所以, 真正有效地安全治理应当是以各类企业为中心内容开展的。
针对各类事故多发的实际, 我们应确定以下安全理念:“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人的安全意识的高低是企业能否保证安全生产的最关健因素, 企业最大的安全隐患, 不是设备的缺陷、管理的缺失、环境的不完善, 而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让员工在思想上认知安全, 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化, 才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二是企业要推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每个人都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如果人人都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阻止别人伤害他人, 那么, 企业在人的环节上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安全。
“零事故”理念, 包括明确“零事故”目标。其中, “零事故”目标是核心理念。现在, 煤矿仍然存在百万吨死亡率的提法。而“零事故”就是要消灭各类大小事故, 这本身就是对传统的煤炭安全生产管理观念的重大突破。“零事故”的提出,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 关爱职工生命和健康的具体措施。
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有一条法则叫“海恩法则”, 说的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 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 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消除一起严重事故, 必须提前防控1000起事故隐患。因此, 我们在提出自己的安全理念时, 必须从防微杜渐做起, 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他们安全管理理念的重要特点就是预警预知, 预先知道, 有效防范。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全面开展5S运动, “5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习惯五个英语单词的首个字母, 运动的原则是:确立零意外为目标, 所有意外均可预防, 机构上下齐心参与;提出口号:安全始于整理、整顿, 而终于整理、整顿。培养员工保持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的习惯, 从习惯养成上实现人的本质安全。
摘要:就安全管理理念来说, 国内的理念与国外的相比, 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个差距, 导致了国内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 尤其是煤矿安全管理方面, 我国的煤炭安全生产事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 我们怎么避免事故多发呢?学习借鉴国外的安全管理理念, 可以提升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从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减少人员伤亡。本文通过阐述国外一些政府、公司对安全的管理理念, 对比国内常见的一些管理理念, 从中找出自身的不足, 举一反三, 以提高中国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摘要:技术管理具有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的特点。主要阐述了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完善煤矿生产作业规程的核心;是排查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手段。只有依靠科技进步,调动和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才是建立技术管理的有效保证。因此,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改善煤矿安全技术面貌,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技术管理;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保证
1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
煤矿安全管理时刻贯穿于煤矿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煤矿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十分复杂,环节众多,要做到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2技术管理是制定合理的开拓开采设计方案和完善的《作业规程》的核心
《作业规程》是实施开拓开采方案的基础文件,具有指导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它规定了操作中的具体做法,是技术管理的具体体现。它的内容除了对系统和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劳动组织有详细明确的说明以外,还有应针对性很强的安全技术措施。如果地质条件和工程内容发生变化时,还应及时制定补充措施。目前,在《作业规程》的编写、审批、贯彻、执行方面,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
(1)有的《作业规程》写得较为笼统,欠具体化。例如《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采掘工作面禁止空顶作业,在《作业规程》中也照写禁止空顶作业,现场条件需要工人进入无支护区进行临时支护怎么办?在临时支护没有完成前,工人在无支护区作业算不算空顶作业?
(2)有的单位为了怕承担事故责任,便将《作业规程》写得面面俱到,把一些没有实际内容根本无一点针对性的东西统统罗列进去,甚至原封不动地把《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内容也抄了进去。而且每发生一次事故,增加一些内容。这样发展下去《作业规程》会成什么样子?但对此作法似乎是谁也没有理由反对或改变。
(3)在编写《作业规程》时安全系数多大比较合适是值得研究的,安全系数过小,会出现工人按《作业规程》作业也可能发生事故;若安全系数过大,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易使工人产生错觉,甚至认为不按要求做也不会发生事故。久而久之,造成工作上习惯性违章,同样会发生事故。造成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一部分人的不负责外,在编制《作业规程》时,技术管理的不规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使《作业规程》更合理、更科学,就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3技术管理是排查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手段
在地下开采的煤矿中,客观上存在着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等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酿成故障或事故,严重危及职工的安全。不论何种条件的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排查事故隐患,全面认识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明确安全上的工作要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安排治理隐患工程,才能为预防事故奠定基础。隐患与事故密切相关,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按隐患存在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长期性隐患和短期性隐患。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列为重大隐患,要重点治理。其它隐患列为一般隐患,一般隐患是动态的,暂时影响较小,但是,如果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开采有瓦斯、煤尘、水患、自然发火和顶板问题的矿井自然是长期性隐患,这些隐患将伴随矿井开采的始终。对长期性隐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和工程来加以治理,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瓦斯浓度的异常和超限,井下出现CO,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以及过断层和老空等属于短期性隐患。对这类隐患应明确责任,加强治理措施,使其尽快消除或安全通过。短期性隐患应作为现场排查治理的重点。在排查事故隐患时,要依靠技术手段对地质条件、生产环节、开采状况等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不仅要有定性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科学的依据,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4推广新技术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
煤矿安全状况不佳,除了受制于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以外,还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煤矿职工的综合素质等有很大关系。要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方法,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煤矿职工的综合素质,尽量降低劳动强度,努力改善井下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使煤矿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例如:在过去认为不能使用机械化采煤的煤层中发展采煤机械化;在特殊条件下采用锚喷支护;在含水冲积层下不断提高开采上限;在冲击地压煤层中实现安全开采等都有安全问题需要解决。将上述诸多问题归纳起来有两条:一是原有的部分做法和经验不能使用了,必须重新探索方法和总结新经验;二是有些要突破原有的规定,即所谓“突破禁区”,在技术上有很大风险。在技术工作中不敢创新是不对的,但对创新工作采取简单从事不顾及安全后果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慎重对待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循序渐进地进行试验。鉴于煤矿基础理论知识较薄弱,试验和测试手段欠缺,信息资料不足的状况,提倡煤矿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搞好产、学、研结合,开展技术攻关,使科研成果尽快在现场推广使用,以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5建立和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组织上充实技术管理人员,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部分煤矿经济效益较差,甚至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影响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离开煤矿向行业外流动。其次,技术工作责任较大,而得到的待遇偏低,也影响了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致使有些工程技术人员产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不能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技术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甚至存在干好干差一个样情形,因而使广大职工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创新的热情。这些问题若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使广大煤矿职工热爱矿山,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则肯定会对安全生产作出较大贡献。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已经说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盲目性,也必然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结语:在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英,米晓红.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的地方煤矿安全监管的博弈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12).
[2]@王凯全,应惠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博弈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4).
1.1本制度适用于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了作业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2生产部是设备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具体内容和要求
2.1认真做好装臵停工检修的准备工作,成立临时检修领导小组,组织机构中必须设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检修全过程的安全工作进行安排、检查、验收。车间检修现场必须有兼职安全员负责现场作业安全。
2.2停工检修应做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制度(规定)。
2.3装臵停工后,按停工方案和工艺要求切断进、出装臵的物料,易燃易爆气体的排空,要缓慢进行,放空管线末端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2.4对盛装可燃性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应按规定进行彻底的清洗及蒸气吹扫氮气臵换,使其内部不含有余气,并用仪器测试指标合格后方可作业。
2.5在吹扫过程中,装臵附近禁止动火。
2.6严格禁止装臵停车后就使用压缩空气直接吹扫带油品管线和容器,以防止爆炸起火。
2.7在停工检修中,罐、塔、管线、容器等设备如有易燃易爆物质时,其出入口或设备系统连接处所加的盲板处应挂“有物料注意防火”警告牌。
2.8检修中的用火规定
2.8.1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2.8.2施工动火必须严格执行(工业动火管理规定)。
2.8.3禁止使用汽油或易挥发的溶剂洗刷零件及工服。
2.9装臵检修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2.10严禁交叉作业,特殊情况必须交叉作业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否则不许作业。
2.11高空作业使用电焊时,下方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电焊机电源要独立设臵电闸,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须接地良好,焊条的夹钳必须绝缘良好。在潮湿地点电焊作业时,必须采取绝缘措施。
2.12使用气焊时,气焊作业施焊点与乙炔瓶和氧气瓶的安全距离不小于五米,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安全距离不小于五米,搬运气瓶时要轻拿轻放,气瓶上的防护胶圈、防护罩要保证完好,搬运氧气瓶的手套上不得沾有油污
2.13装臵检修期间的临时用电,均应按有关临时电源使用标准,认真架设,达到使用要求,手持电动工具要配备漏电保护器,并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完好。工作前要检查电源、线路是否绝缘良好,如有漏电现象一定要请专职电工进行修理。不得私自维修。在进行电气修理时,要设专人监护。
2.14装臵上拆卸的设备及螺丝等部件,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塔、架上严禁堆放零部件,以防落地伤人。
2.15保证装臵检修现场消防设备、器材齐全、完好,严禁将拆卸的物品堆至路边,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2.16检修过程中如有改动,要绘出图纸,并做好记录和备案工作。以免装臵运行时发生事故。
2.17在清洗油罐(容器)时如要进入,必须先用仪器测试有毒气体的含量不超过国家标准后方可进入,并加装送、排风安全设施。
2.18在装臵、管线清洗排污时,要规范管理,装臵检修中的带油污的废弃物要放进指定的垃圾箱,然后进行统一处理。
2.19加强厂区内行驶的机动车辆,特别是外部施工队伍四轮车的安全管理,要加强检查,确认车辆性能良好,严禁超速行驶,进入生产区必须挂灭火装臵。
2.20任何施工人员不准随意挪用消防设施及器材,
2.21对外来施工维修队伍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2.22检修期间要严格遵守上述安全管理规定,如发现违章操作,除处罚当事人还要处罚车间领导。对外部违章施工人员也要进行经济处罚。
三、附则
3.1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3.2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1、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工作方针,预防企业发生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督促各级人员履行消防安全工作职责,保护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规定了本企业防火安全运行控制的内容及要求。
2.2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各部门及全体员工,也适用于到本企业服务的外来相关方。
3、术语及定义
3.1 四不放过:事故发生原因和责任没有查清不放过;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安全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3.2 消防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引进的工程项目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消防安全设施和消防技术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
3.3 防消结合:预防性技术和管理措施与消除事故隐患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相结合,开展日常消防安全工作。
4、各级人员消防安全工作职责
4.1 企业法人代表职责:对本企业的防火安全负全责。
4.2 生产副总经理职责:协助总经理对公司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负直接领导责任。
4.3 各单位领导职责:对分管范围的防火安全负全责。4.4 安全环保管理部门职责:
4.4.1作为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常设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本企业各单位有效开展消防安全工作。
4.4.2 负责具体组织本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并对开展工作的绩效负全责。
4.4.3 负责制定并贯彻落实企业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实现组织健全、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执行有力。
4.4.4 负责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五个能力”建设工作,通过培训,使职工具有:会管理、会检查、会使用、会报警、会救援等五个基本消防安全工作能力。
4.4.5 负责组织做好义消队员培训、开展消防演练、提高初期灭火技能。4.4.6 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负责按需及时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完好可靠。
4.4.7 负责组织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整改工作,督促消防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落实到位,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事故隐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4.4.8 负责组织开展专项消防安全大检查,重点防火部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建筑物的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其记录应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4.4.9 负责对建设工程消防设施设计、施工、验收的“三同时”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申报、审批、验收。
4.4.10 负责动火作业的审批并监护动火作业施工的消防安全,严禁违章、冒险作业。
4.4.11 负责组织企业内部一般性火警、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办事。
4.4.12 参加和协助上级机构对本企业重大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4.5 各单位负责人职责(车间、部室)4.5.1对职责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
4.5.2 认真贯彻执行本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经常开展对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督促职工遵章守纪,树立强烈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4.5.3 定期组织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特别是重点防火部位要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整改或上报协调整改,主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4.5.4 积极支持本单位义消队员参加企业的消防培训演练和应急救援工作,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处置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4.5.5 对本单位存放的灭火器材进行妥善管理和检查、维护,发现过期、失压、损坏、遗失灭火器材时,应主动及时报告安全环保管理部门整改。4.5.6 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申报审批制度、严格定点吸烟管理、严格重点防火管理部位的监督管理。
4.5.7 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通报公司安全环保管理部门。同时,及时组织抢救,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参加或组织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会,坚持“四不放过”原则。4.6 班组长、安全员职责
4.6.1 负责协助单位领导开展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认真执行单位领导布置的防火工作任务。
4.6.2 教育、督促员工遵守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止违章行为,监督考核定点吸烟、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6.3 积极协助和支持公司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学习和演练,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灭火技能。
4.6.4 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申报审批制度、严格定点吸烟管理、严格重点防火管理部位的监督管理。
4.6.5 对本单位存放的灭火器材进行妥善管理和检查、维护,发现过期、失压、损坏、遗失、使用过的灭火器材时,应及时报告公司安全环保管理部门整改。
4.6.6 定期组织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特别是电气防火、易燃易爆重点防火部位要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整改或上报协调整改,主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4.6.7 发生火灾时,迅速向单位领导或保卫部、安技环保部报告,并带领员工积极进行抢险救灾,做好抢救伤员、疏散人群、保护现场工作。4.7 员工职责
4.7.1 遵守企业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作责任区的防火安全负责,自觉做好防火检查和整改工作。
4.7.2 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不违章作业,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4.7.3 爱护消防器材,不在消防设施周围乱堆杂物,不得擅自动用或故意损坏消防设施。
4.7.4 发现火警要及时报警,并积极参加灭火救灾;已用消防器材应及时通知更换。
4.7.5 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申报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定点吸烟管理制度、严格易燃易爆重点防火部位的管理。
5、管理程序
5.1 消防“三同时”的实施
5.1.1 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其实施单位应严格执行“三同时”申报、审批制度,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消防安全设计规范和生产工艺及环境要求,做好消防措施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督促、检查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到位。
5.1.2 组织实施单位应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及施工单位参与项目设计和建设,并按有关管理规定与相关方签订确保安全和工程质量的施工合同和安全协议书,做好统一协调管理工作。
5.1.3 组织实施单位应及时将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报上级消防管理部门、公司安全环保管理部门审批,并按审批意见组织施工。5.1.4施工中,施工单位应自觉接受甲方及监理方的监督检查和统一协调管理,确保消防技术措施的实施到位。
5.1.5竣工时,组织实施单位应通知公司安全环保管理部门、生产制造部、技术部、财务部、审计监察、综合管理组等进行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验收合格的准予投入使用,否则,财务部不予付款。
6、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6.1新职工入厂,须进行消防安全的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防安全基本常识、灭火器及消火栓的操作使用等。
6.2对每名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培训情况记录存档 6.3公司每个季度对全体职工进行疏散演习,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演习专门培训,使每个队员都能熟练使用灭火器材,6.4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等有关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6.5电焊、气焊、锅炉工等在具有火灾危险区域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培训,持证上岗
6.6各车间、班组等部门展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根据各部门、各阶段、各字的特点进行针对行的教育。
6.7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7、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7.1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7.2公司安全部人员每日对公司进行防火检查。公司安全部、环安部每月对公司进行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7.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7.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受检部门负责人应按通知要求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7.5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公司规定给予处罚。
8、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8.1厂内的车间、仓库、宿舍的安全出口门、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的宽度必须按规范设置。8.2所有的疏散出口、楼梯、走道必须配置相应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8.3上班时、生产车间、仓库应保证安全出口畅通,安全出口不得上锁。8.4车间、仓库应按规定存放物品,不得堵塞通道。
8.5各部门负责人应按规定定期检查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是否完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
9、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9.1公司消防设施器材由安全部管理,定期检查检测消防设施器材。9.2对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建立档案管理。
9.3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定点存放、定人保养、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存档。
9.4对全公司职工进行教育,要求员工爱护消防设施器材,对刻意破坏损坏消防设施、器材的行为,将要求赔偿,并提出惩处。
9.5公司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等消防那轧器材、设施、并保持消防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10、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10.1公司保卫科管理职能部门每月一次对各部门进行防火检查,对所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责令其限改,并督察整改到位。
10.2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每月组织一次消防安全会议,讨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及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10.3公司各部门收到火灾隐患整改同时后,应抓紧督促有关人员落实整改措施,一时无法整改的部门应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10.4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有关负责人应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10.5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整改的火灾隐患,公司负责整改的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并做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11、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1.1公司应严格实行用火用电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1.1.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11.1.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保全机修部门的持证电工负责。11.1.3、各车间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否则安全部将对责任人提出处分。
11.1.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11.2用火安全管理:
11.2.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单位应按规定向保卫科等相关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外包施工通过发包单位代办申请。11.2.2、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4米半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之安全隔离,并向保卫科借取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即时归还,若有动用应如实报告。外包施工单位动用灭火器应承担重新灌药之费用,如若造成其他尊得失还应照价进行赔偿并承担责任.11.2.3、如属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按规定将办理申请会签到作业点所在单位经理级(含)以上主管人员,申请单位需派人现场监督、保卫科亦需不定时派人前往巡查。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11.2.4、在保证安全,又不影响现场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要求在申请“动火作业申请单”时,原则上禁止夜间动火,特别危险作业区严禁夜间动火。11.2.5、节假日现场加班出勤时的动火作业会签和核准,依第4电执行。现场公休期间的动火作业应事先申请,由施工单位派人负责监护,如果是由承包商动火作业,则由发包单位派人负责监护。
11.2.6、未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擅自动火作业者,本公司人员予以记小过二次处分,严重的予以开除;外包施工则处以外包商500元罚款,令其办妥手续后再施工。
1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12.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有专用的库房,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设施,仓库人员必须由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
12.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分类、分项储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分隔存放。
12.3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入库前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出入库应进行登记。12.4库存物品应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一百平方米,垛与垛之间不小于一米,垛与墙间距不小于零点五米,垛与梁、柱的间距不小于零点三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二米。
12.5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取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仓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非工作人员随意入内。
12.6易燃易爆场所应根据消防规范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并做好防火防爆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13、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及防火工作,提高公司自防自救能力,制定如下制度: 13.1建立健全义务消防队的组织机构,适时更新、补充义务消防队员。13.2加强义务消防队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队员业务素质。安全部负责队员的业务训练考核及指导。
13.3对车间、部门、班组等义务消防员,每季度组织一次消防知识的学习和灭火演练,并记录培训档案。
13.4义务消防队员必须做到:熟悉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常识;熟悉公司内消防通道、重点部位;熟悉掌握公司内部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和保养;熟悉报警和接警处理程序;熟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熟悉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熟悉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4、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14.1公司应加强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工作,每年应对公司有关变更情况进行全面修订。
14.2公司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进行演练,每年演练不少于二次。14.3进行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人员。14.4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5、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
15.1应按规定正确安装、使用电器设备,相关人员必须经必要的培训,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书方可操作。各类设备均需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合格证明并经相关部门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电气设备应由持证人员定期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
15.2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查、检测,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记录。
15.3电器设备负荷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接头牢固,绝缘良好,保险装置合格、正常并具备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严格按照电气施工要求测试。15.4各类线路均应以套管加以隔绝,特殊情况下,亦应使用绝缘良好的铅皮或胶皮电缆线。各类电气设备及线路均应定期检修,随时排除因绝缘损坏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隐患。
15.5未经批准,严禁擅自加长电线。各部门应积极配合防火委员会、维修人员检查加长电线是否仅供紧急使用、外壳是否完好、是否有维修人员检测后投入使用。
15.6电器设备、开关箱线路附近按照本单位标准划定区域,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并定期检查、排除隐患。
15.7备用毕应切断电源。未经试验正式通电的设备,安装、维修人员离开现场时应切断电源。
15.8除已采取防范措施的部门外,工作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
15.9使用明火的部门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做到用火不离人、人离火灭。
15.10场所内严禁吸烟并张贴禁烟标识,每一位教职员工均有义务提醒其他人员共同遵守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
16、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16.1公司将把平时演练情况、业务学习情况、日常消防工作、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公司各部门、个人考评、奖惩的依据。
16.2每公司将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16.3对未依规定履行职责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相应处理。
16.4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造成火灾事故的行为,将依法给予处理。
17、锅炉房防火防爆制度
17.1锅炉房重地闲人勿进,禁止吸烟,并没明显标志牌。
17.2锅炉房必须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逐项落实。17.3锅炉工必须经过培训,持有锅炉证的方可上岗,严禁非锅炉工操作。17.4各种锅炉体安全阀、水位表、气压表必须灵敏有效,定期外送检修。锅炉房内不得设置和堆放可燃、易燃易爆物品。
17.5锅炉的炉体、灯具、各种管道、阀门、安全阀、水水位表等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有裂缝,空隙或隔热不良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检修。
18、高低压配电室防火制度
18.1高低压配电室应保持清洁干燥,要有良好的通风,禁止吸烟及明火作业。18.2高低压配电室电气设备的各种接地安全保护装置必须经常保持完整、准确、灵敏、有效。
18.3变压器、电缆等带油设备不得满油,经常检查各部件的功能和运转情况,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修复。
18.4每年在雨季之前要对避雷器进行检查、检测。对各种电气设备的接地零线,每年要检测一次。
18.5要经常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应及时报告和整改。18.6要采取措施防止老鼠、蛇类、鸟类侵入,避免产生短路。
19、仓库防火制度
19.1仓库内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并设明显标志牌。
19.2仓库内部照明用灯,应使用60W以下白炽灯或大于60W具有防爆功能的灯具,禁止乱拉乱设临时电源线。19.3应根据货物的不同性质分类存放。19.4严禁使用电热器。
19.5各种灭火器材,消防设施不得擅自动用。
19.6仓库保管员下班前要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在确认无问题后关闭电源,锁门离开。
19.7知道所在部门灭火器材的位置并会使用各种灭火器,能熟练地掌握其性能、作用和使用方法。
19.8未经许可,无关人员不准进入仓库。20、电、气焊防火制度
20.1焊工应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焊割安全技术,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20.2焊割前按规定进行“动火作业申请”,核准后方可进行。
20.3焊割作业要选择安全地点,焊割前要仔细检查上下左右情况,周围的可燃物必须清除,如不能清除时,应采取浇湿、遮隔等安全可靠措施加以保护。20.4盛过或盛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易爆场所焊割,在这些场所附近进行焊割时,应按有关规定,保持一定距离。
20.5焊割操作不准与油漆、喷漆、木工等易燃操作同部位、同时间、上下交叉作业。
20.6电焊机地线不准接在建筑物、机器设备、各种管道、金属道、金属架上,必须设立专用地线,不得借路。
20.7不得使用有故障的焊接工具。电焊的导线不要与装有气体的气瓶接触。
20.8焊割工作点火前要遵守操作规程,焊割结束或离开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并仔细查现场,清除火灾隐患;在闷顶,隔墙等隐蔽场所焊接,在操作完毕半小时内反复检查,以防暗燃发生。20.9焊割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应有专人现场监护。
21、车间消防安全生产“十不准”
21.1不准在车间内吸烟,擅自进行明火作业。21.2不准占用疏散通道。
21.3不准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21.4不准在生产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大门上锁或关闭。21.5不准随便动用消防器材。
21.6非机修人员不准擅自拆装机器设备。21.7不准无证上岗操作危险机台。21.8故障设备未修好前,不准使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有效地保护公司财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公司的安全工作,以“安全仓储、安全运输、安全工作”为方针。全方位实施安全管理。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下属部门和分支机构。组织机构设置 第四条 安全委员会
(一)安全委员会为公司安全管理机构(具体见公司公文)
(二)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主任: 副主任: 组员:
第五条 安全委员会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和《交通运输法》等国家和省、市、县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工作要求;认真履行企业安全监督管理职能。部署企业安全工作,落实安全措施。
(二)、建立和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逐级落实安全工作责任,检查和考核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
展行之有效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三)、加强安全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公司安全工作制度,开
(四)、每月组织开展安全工作大检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整改事故隐患。
(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和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公司安全工作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六)、认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的技能。
(七)、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订和落实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提高防御重特大事故的能力,发生事故后及时组织救援,妥善处理好各项善后工作。
(八)、按规定及时,准确上报各类事故情况,按照事故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各类事故、处理事故责任人,并及时对事故进行分析总结。
(九)、安全委员会应本着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每人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十)、出现安全事故时,及时组织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对重特大事故拟定具有可行性的处理方案
第二章 安全管理责任
第六条 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为总经理,分子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为分公司负责人。
第七条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对员工人身安全、公司财产安全、防火防盗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章 安全事故预防
第八条 生产安全事故预防
(一)、货物装载:
1、装卸工人应遵守劳动纪律,服从指挥,按时、按质完成装载任务。
2、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装载。装载时应穿工装,严禁穿拖鞋上班。
3、货物要堆码整齐,捆扎牢固,关好车门,不超宽、超高、超重,满足线路负责人及驾驶员对货物装载的安全要求,以确保运输全过程安全。
4、装载时防止货物混杂、撒漏、破损。
5、整批货物装载完毕后,敞蓬车辆如需遮蓬布时必须严密,绑扎牢固,关好车门,严防车辆行驶途中松动和甩物伤人。
(二)、货物运输:
1、车辆出库前车队及驾驶员应认真检查车辆安全、以及货物堆码是否整齐、捆扎是否牢固、是否超宽、超高、超重,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禁止行驶。
2、在运货过程中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盲目开车、超速驾驶,要确保货物及驾驶员本人的安全,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散落或丢失的情况。
3、行车过程中注意行车安全,文明礼让,防止因为违规或违章行驶发生交通事故,延误交货时间。
4、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无证驾车。
(三)、货物卸载
1、当到达货物的目的地时,观察和选择最佳的停车位置。
2、当车辆停稳熄火后方可卸货。
3、卸货时注意货车周围的行人安全。
4、与收货人(收货单位)核对货物后返回。第九条 消防安全事故预防
(一)各部门负责人每周必须对所在单位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整改。并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二)灭火器必须按规定配置和摆放,且保持压力正常。应急灯必须保证正常使用。
(三)各部门重点防火部位必须按规定设立放火标志。并设置相应防火设施。
(四)仓库内、车内、货物装卸时严禁抽烟。易爆、易燃、危险品严禁上车。
(五)各种电器、电线必须定期检查。第十条 盗窃安全事故预防
(一)建立值班制度。办公室、仓库、货场必须保证休息、吃饭时有人值班。
(二)经常检查监控设施,必须保证监控设施的完好。
(三)下班前应关掉办公室不使用的电器设备和电源,锁好门窗。仓库保管员须检查库内外物品全部入库后方可锁门。
(四)晚间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发现情况应果断处理并及时报告。
第十一条 现金、票据、印章安全事故预防
1、公司现金、票据必须实行专人管理,空白支票要确保规范使用。
2、财务人员须按公司的规定严格控制现金库存。
3、公司行政公章必须由专人管理,使用时必须签字登记。第十二条 网络安全事故预防
1、公司专属信息化管理系统,各部门操作人员严禁私自向外泄露公司相关的业务信息。
2、严禁外来人员不经批准前来系统查询信息。
3、严禁各部门查询其他部门信息。
4、严禁擅自将外来软件装入公司电脑使用,严禁在电脑上玩游戏。
5、各部门要建立数据备份制度,按数据备份要求及时进行数据备份,保障数据安全。
以上各条,如有违反,将给予部门负责人处以200元以上的罚款,给予当事人处以100元以上的罚款。
安全管理工作程序
1、签订安全责任书
2、建立安全管理职能机构
3、制定安全工作目标
4、安全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5、按期开展各种安全宣传及安全教育培训
6、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具体落实执行
7、开展各项安全检查
我国网络安全建设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相而言, 不仅网络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并且在网络安全防护技能方面差距也比较大。目前国有企业的网络安全正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状态, 解决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如今十分严峻而紧急的问题是:怎样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计算机管理人员如何根据自己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 选取哪些有效的防护策略, 顺利完成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
1 不利于国有企业网络安全的原因
1.1 人为原因
计算机使用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对网络中的软件和硬件供给的安全配置及安全措施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 甚至根本不了解这些防护措施的作用与使用, 严重影响了网络安全。
1.2 网络安全的潜在危险
影响网络安全的可能因素还包含计算机的网络拓扑和网络中的硬件设备, 比如说路由器是网络中比较主要的设备, 针对网络有很多安全隐患, 选择路由器时必须注意安全性。
1.3 病毒的威胁
病毒和木马非常容易借助不同方式侵害国有企业的网络, 并且产生的破坏性相当严重, 其影响速度非常快, 瞬间波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历来没有一个根本的方法能够解决网络的安全问题, 首要原因为以下两个方面:
(1) 人为缘故, 因为许多电脑用户不具有防毒的安全意识, 不为电脑安装杀毒软件, 这样病毒、木马根本无法被发现并及时阻止, 大大的影响了网络的数据安全。
(2) 技术原因, 相对于新的病毒类型, 防护技术总是来不及应对。每当新的病毒产生后, 我们才可以通过研制, 对防毒、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因此无论多么先进的防毒软件都没有办法对病毒进行有效的防护, 杀毒软件对一些新变异、新类型的病毒的防护总是要落后那么一步。
1.4 网络黑客
网络入侵是指网络攻击者利用不法手段从而获取不法的权限, 然后使用通过不法手段获取的权限对被侵犯的电脑进行不法的操纵, 获得网络信息, 对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严重危害了社会利益。美联邦调查局计算分析, 美国平均每年将有数十万的重大网络入侵事件, 在此之中大约有十分之一成功的攻击了侵入系统, 结果导致平均每年损失上百亿美元。
1.5 网络软件安全功能的不健全
国有企业网络软件中包括通信软件、应用系统和操作系统等, 不管是何种软件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和缺陷, 这些问题和缺陷一旦被黑客趁机利用, 将有可能给国有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 保证国有企业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 国有企业必须制定一个细致的、有条理的安全制度, 认识并清楚维护网络安全的紧要性, 如果发生了网络安全事故, 就一定要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建立健全的详细的安全保密制度迫在眉睫, 真正做到维护国有企业的机密, 企业管理者还应该时常检验规章制度的执行状况。通过总结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违规情况与违规人员、对应的处罚与检验结果, 根据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 为今后发生的相似的状况提供治理凭据。
2.2 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
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是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关键任务, 只有使工作人员确切明白网络安全密切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前途, 才可以在日常工作中真正做到重视网络的安全。国有企业还可以经常性的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 通过不同方式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 培养员工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 保证国有企业网络安全的防护策略
3.1 使用防护墙防护系统
目前, 被普遍使用并且最盛行的网络安全技术是防护墙技术, 其主要宗旨是在外界不安全网络环境的大的背景下建立一个相对有保证的安全的子网。防护墙可以按照一定的准则, 同意或者是限定传导的数据通过, 经过允许的合法的安全数据才可以流入国有企业计算机, 把不同意的数据拒之门外, 最大程度的阻止非法的数据访问国有企业的网络, 国有企业的一般员工或者无关人员应该被控制访问国有企业内网, 最大限度的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侵入国有企业内部的网络, 保护内部网路的数据及信息的安全。因此, 防护墙是在企业内部网和社会外部网之间设立的保护屏障, 限制并控制了外部没有授权的网络, 因此确保国有企业内部网络免于不法用户的侵犯。
3.2 利用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
当一些重要并且非常机密的数据必须利用外部网络进行传输时, 那么就需要通过数据加密对信息进行加密, 促成信息隐藏并保护信息的安全。将密码技术与防护墙技术结合起来使用, 发挥双重保险的作用, 维护企业内部信息与数据的安全, 避免数据的流失, 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损失。
3.3 安装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是指分辨和处理对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蓄意利用的表现。在国有企业内部网络中装置侵犯检测系统, 检测计算机网络是否被系统外部侵犯和内部用户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如果存在没有授权的可疑的IP地址或者是异常现象, 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 在企业内部系统没有受到危害之前截取并切断这些入侵地址的信息, 从而最大限度的为国有企业网络提供安全。
3.4 安装杀毒软件, 防治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 虽然没有办法防止蠕虫病毒对国有企业内部网络的损害, 但是我们通过一些防护措施尽可能的维护网络安全, 减少计算机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国有企业的网络节点不单在局域网中存在, 还有可能接入互联网中, 普通的防护技术很难做到降低蠕虫病毒的危害, 一般需要设计多层次制止病毒系统进行防病毒。国有企业需要选购合适的杀毒软件, 针对每天变化多样的病毒, 必须随时更新病毒库, 经常升级病毒库, 同时, 要提高企业员工防杀毒意识, 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的网站, 不任意查看不熟悉的邮件, 一定要使用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软件检查邮件, 控制病毒的传播。面对猝不及防的网络蠕虫病毒, 传统的杀毒软件已经落伍了, 用户对杀毒软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选择越是先进的、及时更新的防毒产品, 其防毒的技术效果也是更好的。
总而言之, 国有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繁杂, 维护其网络安全是国有企业中的一项首要职责。根据当前网络安全的防护技术及各种影响因素, 制定并实行可靠的防护策略维护网络安全, 使网络安全维护系统日益完善, 提高大家的网络安全意识, 创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尹琛, 马国华, 文开丰.国有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策略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 (7) ;5346-5347.
[2]邵琳, 刘源.浅谈国有企业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传播, 2010, (10) ;186.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 创新
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在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出很多符合中国企业特点、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在此,列举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安全管理模式。
1.企业安全管理
1.1安全与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
1.1.1安全——各种事物对人、对物、对环境不产生危害。
安全管理——是指国家应用立法、监督、监察等手段,企业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控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1.1.2我國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为改变我国的安全生产现状做出了空前的努力。先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紧接着又提出了安全生产责任制,随着近些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又逐步向西方企业学习了许多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方法,渐渐使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得到了提高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1.2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弊端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了几百年的安全文化相比,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1.2.1口号多于行动。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口号,并且也讲“人人讲安全”,可是具体怎么落实这个口号,却并没有多少实际行动,往往以例行的安全检查和安全评比来体现。
1.2.2忽视个体员工的重要作用。现在面对企业的重要组成分子-员工,大多数企业往往用各种安全教育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操作,避免安全事故,却忽视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所起到的绝对作用。
1.2.3轻视安全管理,资源配给不足。尽管高喊“安全第一”“,安全重于生产”等口号,可是多数企业在生产利益的驱使下,仍本着“侥幸心理“”不一定发生”的思想,对安全问题轻视怠慢,并且该配备的安全设施不足,可配的不给配,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2.管理模式
2.1“0457”管理模式
由扬子石化公司创建。
其内容是: 0——围绕“事故为零”的安全目标;
4——以“四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为对策;
5——以五项安全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即安全法规系列化、安全管理科学化、教育培训正规化、工艺设备安全化、安全卫生设施现代化;
7——构建七大安全管理体系,即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体系、规章制度体系、教育培训体系、设备维护和整改体系、事故抢救体系、科研防治体系。
2.2“4321”模式
从1995年起,晋城矿务局在安全生产中不断总结、完善,创建了“4321”管理机制。其内涵是:
4——四化管理,即安全制度法规化、现场管理动态化、岗位作业标准化、隐患排查网络化;
3——三项基础,即狠抓现场质量达标、岗位作业达标和隐患排查到位;
2——两个机制,即完善安全生产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机制;
1——一个目标,即走以法治矿之路,以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为目标。
“4321”机制的基点是突出人的因素,增强职工的整体素质;它的核心是坚持预防为主、超前防范,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它的内涵是强调“软件组合”与“硬件开发”同时并举,一手抓以人为本,一手抓现场基础,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见成效;它的结果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一人一岗、一岗一责,在岗守责,失责受罚;它的目的是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人自为安、班自为安、队自为安、矿自为安、局自为安,保证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在创建和完善“4321”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中,晋城矿务局的做法和体会可以概括和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2.2.1建立企业领导责任自我约束机制,逐步形成内部法规系列化。
2.2.2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法规教育,努力把内部法规变为职工的行为准则。
2.2.3动态监察,执法从严,把内部安全法规落实到安全生产全过程。
2.2.4明确安检人员的权利与责任,形成内部法规监督检查网络体系。
2.3“人基严”模式
此模式由长城特殊钢厂创立。其内涵是:
人——以人为中心。
基——练好基本功、做好基层工作、抓好基础建设。
严——严字当头、从严治厂。
2.42S安全管理模式
2S安全管理模式是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矿创立的安全管理模式。
“2S”即:代表硬管理的方和代表软管理的圆。
该模式是以“方圆”论为主导理论,以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和安全需求层次论为辅助理论,运用“正、学、联、标、预、纠、故、精”八种方法或思想,构建了协庄煤矿独具特色的“圆”管理;形成了“控、估、制、设”四个字代表的安全管理的“方”型世界,做到方圆结合、“圆”中递进、“方”中支持、“方”“圆”互动,使管理刚柔相济,软硬兼施。
正——开展正向引导教育
学——创建安全学习型企业
联——实施岗位区域联责,职工安全联保
标——四个标准化管理,即思想标准化、语言标准化、行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
预——超前预防,用脑管理
故——开展向事故学习活动
纠——纠正岗位责任管理中的“错位”
精——推行精细化作业,创建精品工程
控——实施计算机安全全息监控
估——安全评估
制——制定、执行内部规章制度
设——加大以设备(装备)为主的各项安全投入
2.5“三三”机制管理模式
柴里煤矿在安全管理实践中逐步提炼形成了以“三严、三高、三移”为内涵的安全管理模式。
三严——严干部、严流程、严小事
三高——思想高境界、工作高标准、落实高效率
三移——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到区队、安全生产防线前移到班组、安全教育亲情自移到个人
3.PLS安全管理法
山东泰山能源公司翟镇矿2003年全面推行PLS安全管理模式,促进了安全生产,提高了矿井的核心竞争力。
P——以人为本,激活员工的内在动力。企业通过动态管理形式,通过实行差异管理,逐级聘任,建立一种员工合理流动、富有弹性的劳动用工制度,从而激活人的内在潜力,其核心是使人人工作有动力。
L——纵向制定岗位工作程序。企业要具备行之有效的工作操作流程,以及各项管理办法来规范各种管理行为,从而达到规范运作的目的,其核心是事事行为有程序。
S——水平横向分工管理内容。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制,达到职责划分清晰,针对性强,其核心是样样责任有人担。
4.安全“三维”管理
“三维管理”是指人员上的参与,时间上的覆盖,空间上的闭合。即全员参与管理、全过程控制管理、全头面全方位执行管理。
在全过程管理上,注重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控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每项工序的全部过程都有明确要求,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推行程序化工作法,把安全要素串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流程。
5.结束语
对于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企业是社会经济组织,是构成社会组织的重要部分,企业内的从业人员应当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企业管理首先树立的管理观念。
参考文献
[1]周华成;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文明生产[J];安全;1994年02期
【国有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07-18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07-23
国有企业成本管理10-15
国有企业产权登记制度10-19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制度12-19
国有企业人才管理研究12-31
提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09-24
国有企业用工管理办法06-19
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06-23
国有企业领导管理办法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