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峨眉山月歌》鉴赏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李白《峨眉山月歌》鉴赏(精选10篇)

李白《峨眉山月歌》鉴赏 篇1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⑷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李白《峨眉山月歌》鉴赏 篇2

细析《峨眉山月歌》一诗, 我们也不难体会到诗人独特的月亮情结。诗的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共七字, “月”字位于正中, 前后分别有三个字加以修饰、补充。前三字“峨眉山”, 点明了地点, 即映入作者看到的不是别处的月亮, 而是峨眉山上的月亮。后三字“半轮秋”, 我们应重点抓住“半轮”一词。“半轮”, 即半月形, 这里是补充说明月亮的形态。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 我们发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往往被视为人间聚散离合的标志。苏轼曾写道:“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将人的悲欢离合寄托在了月的阴晴圆缺。在《峨眉山月歌》一诗中, 月的形态是“半轮”, 这残月为我们营造出一缕缕离的氛围, 给读者流露出作者悲的感受。作者从小抱有“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宏大抱负, 此时作者“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于是写下了这首离蜀远游的启程绝唱之歌。作者告别故乡, 辞别亲友, 独自一人在外, 度着孤独、漫长的羁旅岁月。因此, 作者内心充满了离愁别绪, 这种离愁别绪在作者心中不断地涌动, 进而产生了“悲”的情绪与感受。

首句写的是峨眉山上的月亮, 可谓之“天上之月”, 第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则描摹了月影倒映在川流不息的平羌江中的美景, 即“水中之月 (影) ”。在天上月光的注视和水中月影的陪伴之下, 李白连夜登舟出发, 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则讲述了他出发的境况。第三句以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诗人出发的时间 (夜) 、出发的地点 (清溪) 、作者的去向 (三峡) 。

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揭示了这首诗歌的主题, 即对“君”的思念之情。对这首诗歌主题的把握关键在于对“君”字的理解。过去, 人们常常把“君”字理解为“友人”, 但是纵观全诗, 我们很难发现有“友人”存在的踪迹, 因此, 我们也很难推究出思念朋友的意思。现在, 有人提出可把“君”理解为“月亮”, 这种观点是否恰当?我认为, 把“君”理解为“月亮”是可行的。李白“偏爱”月,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暮从碧山下, 山月同人归”。在他的诗歌中, 常将月亮人格化, 常视月亮为自己的契友。李白为什么常将月亮视为自己的契友、知己?古人常说“同志为友”, 要成为友人, 而且是契友、知己, 显然, 彼此要有共同的志向、追求, 换言之, 需在心灵上形成某种契合。月亮往往散发着光明、圣洁的象征意义。再看看李白, 李白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变时期, 在当时腐朽的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之下, 他怀才不遇, 但他不屈服于黑暗势力, 不苟同流俗, 始终保持着傲岸不群之姿态。正如他自称自己为“青莲居士”一样, 李白有着一种“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优秀品质;又如同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写到的那样, 李白有着一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的人格品质。由此可见, 月亮的圣洁、光明与李白高洁的人格品质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契合。因此, 李白常将自己的生命、情感寄托于月亮之上。

把“君”理解为“月亮”, 那么最后一句可说成是“思月不见 (月) ”, 意在说“想看月亮, 但是看不见月亮”。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 诗歌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上高高悬挂着半轮秋月) , 显然是能够看见月亮的;这里, 将“君”释为“月”, 即“思月不见 (月) ”, 看不见月亮。那么, 我们把“君”释为“月”是否造成诗歌首尾矛盾呢?我们仔细分析诗歌会发现, 其实并不矛盾。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是不矛盾的。

一.从理性的角度上来看。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 写出月亮的形态是“半轮”, 即“半圆形”。结合地理学科有关月相的知识, 我们可以得知, 这种半圆形的月亮从月相上我们称之为“弦月”。“弦月”有“上弦月”、“下弦月”之分, “上、下弦月”除各自形成具体月相的时间不同以外, 它们月出、月落的时间也不一致。“上弦月”月出于正午, 月落于半夜;“下弦月”则刚好与之相反。由首句我们已知月亮为“弦月”, 从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我们得知作者是在夜晚出发, 而此时要形成“思君 (月) 不见 (月) ”的意境, 则可推出这半轮秋月是“弦月”中的“上弦月”。此时的“半轮秋”已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中, 所以有“思月不见 (月) ”之说。

二.从感性上加以分析。“思君 (月) 不见 (月) ”体现了作者对家乡、亲友、月亮等的浓浓的思念之情。作者乘船漫溯于蜀江之上, 渐渐远离自己的故乡。此时, 作者眼中的异地之月显然与作者心中的家乡之月是有区别的。在作者心中, 故乡是自己熟悉、喜爱的, 所以, 一种“月是故乡明”的独特情感油然而生, 作者想念的是故乡的月亮, 而不是异地之月。因此, 作者身处他乡, 仰望异地之月, 不禁发出“思君 (月) 不见 (月) ”的感慨。作者在这里为我们展示的是一种“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

回顾整首诗, 全诗以“峨眉山月”为主线引出了作者浓浓的依恋之情。这种依恋之情有对家乡的思念;有对亲友的想念;当然, 经我们仔细地品析也不难看出作者对月亮 (尤其是故乡之月) 的爱恋, 也让我们领略了作者独特的恋月情结。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篇3

教学古诗《峨眉山月歌》时,这节课上得十分开心,学生的激情感染了我,而他们也在这样的课堂里得到了诗与诗外的丰富感受。

1、拓展知识,燃热情。

师: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以前我们已经学了不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板书课题:峨眉山月歌)齐读课题。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板书:李白)

师:你知道李白吗?说说你知道的关于李白的知识。生:李白是著名的唐朝诗人。生: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

生:李白爱喝酒,而且常在酒后写下名篇佳作。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们通过介绍把李白带到了我们中间。[感想] 在日常的古诗教学中导入往往是不被重视的,可当学生讲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常酒后写作后,我惊喜地发现了在学生眼中闪烁的知识积累被肯定后的愉悦,这就是学习古诗的动力。想起我们儿时的学习经历,被刻在记忆深处的有时就是那么一句有关联的题外话,一个新鲜词眼便会让自己兴奋不已,这种学习的热情不正是教师想为学生点燃的吗?

2、学诗立意,先抓情。师:我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

生:《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是李白的诗。师:这些诗分别表达了李白什么样的心情? 生:思念家乡、怀念友人、赞美河山。

师:我们常说文章是作者的心声,古人写诗也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峨眉山月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感想] 由众多的情感表达引入本诗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既是一个铺垫,又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诗歌中的情感是条主线,是理解内容的突破口,紧扣情感进行教学能准确地把握诗歌所要包含的意蕴。

3、身临其境,显真情。

师:这首的妙处在于这短短28个字的诗中却有五处地名,你能找出来吗?

生: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

(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勾勒“峨眉山、明月、平羌江、三峡”图。)师:古人常说人月两团圆,可此时作者抬头所见却是清秋半轮月,他的心情又会如何呢?

生:他会埋怨道:半轮月亮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圆呢?我什么时候才能和朋友再相聚呢?

生:“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影”是什么? 生: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感想] 月亮本是诗中一个普通景物,但古人对月亮往往有着丰富的情感。教学中抓住月亮这个感性的景物,由景入诗,由诗及人,由人及己,层层深入,步步入境。在生活经验与体悟诗歌的基础上让作者的感情从学生的口中自然流露,娓娓道来。看似无情却有情的月亮成了学生们走入李白内心的桥梁,成了作者和读者宣泄感情的共同媒介。

4、反差体验,悟深情。

生:“思君不见下渝州”中“君”指谁? 生:是李白的好朋友。

师:李白连夜赶路行程匆匆,也许还没来得及向朋友、亲人告别呢。想想这时李白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无可奈何。生:渴望与朋友再欢聚。

师: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①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眉、溪、峡、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吟诵《峨眉山月歌》。

②用联系上下句诗句的意思来理解古诗的意蕴。

③感悟诗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诗句中月映清江的美景,依依惜别的深情,体会到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吟诵这首诗,感受诗人的思念之情。教学过程:

㈠以旧引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①吟诵《望洞庭》,感受满月之下的平和静谧之美;

②俗话说“好事多磨”,有一句歇后语还和这个“磨”字有很大的关系,老师说上句,请你跟下句:铁杵磨成针——

③这首歇后语的主人公是谁?(简介李白)出示《早发白帝城》,思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李白乘坐的小船的速度快?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二十五岁首次离开四川,“想出去看看”。当他乘船夜行,仰望峨眉山上皎洁的明月,俯视月映清江的迷人美景时,感怀万千,写下《峨眉山月歌》。

㈡初读全诗,初识诗人出游之旅

①出示生字新词:峨眉山 清溪 三峡 思君 介绍峨眉山的位置

交流“眉”“溪”“峡”“君”的写法

左右结构: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放

半包围结构:注意外框的形状,要写得上窄下宽,横画之间要均衡。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②指名读诗,标注平仄

③你认为峨眉山的月亮还映照在了哪些地方?请用横线在诗句中画出来。

指名回答,板书:峨眉山平羌江 清溪 渝州

④暑假乘坐高铁出去旅游过了吗?最远到哪?你印象中还记得沿途到了哪些高铁站?(讨论交流之后指名说一说)

㈢吟诵全诗,感悟诗人的思念之情 ①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是平声,拖长调子,极言峨眉山的高。“月”是入声,仄声,短促,离我们很远。“半”,仄声,短促,不管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都是“残月”,不圆满,有离别的滋味。“轮”“秋”都是平声,拖长,倒装,感觉秋天离别的惆怅。

“影入”都是仄声,短促。“影”是“月影”,暗示着诗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是“船”。诗人刚刚抬头看到天上的残月,现在俯视水中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里。“平羌江”三字是平声,拖长,极言江之长,“水”仄声,水流很急。②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发”是仄声,连夜出发,不作停留。“清溪”“三峡”都是平声,吟诵时注意拖长调子,一方面强调诗人出游的激动,另一方面表示这些水域之长。“向”“下”仄声,短促,“向”,“驶向”之意;“下”,“顺流而下”的意思。“月映清江,夜行千里”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思君”平声,拖长调子。诗人的行船经过了万水千山,陪伴自己的月儿时隐时现,“不见”是仄声,短促,在“不见”的时候,诗人想见到,见到了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在峨眉山和友人分别时的情景:月儿还是那轮月儿,照在峨眉山,也照在“平羌江”“清溪”“三峡”,甚至“渝州”,可是友人呢?满溢着诗人的思念之情。

③暑假远游,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你首先会怎么做?(给家人报平安。)可是,那个时候,李白只能拜托明月,带去自己的满腔思念,请大家带着这种感情,依照平长仄短的规律,再来吟诵。

㈣比较《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

㈤总结(略)。板书设计: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

平羌江

(顺流而下)清溪船

三峡

渝州

月 映

《峨眉山月歌》古诗词 篇5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赏析

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人们不但不感到重复,而且认为是绝唱,其原因就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江行的经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它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有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读起来就觉得不着痕迹,自然入妙。

峨眉山月歌语文教学反思 篇6

古诗《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出示古诗后,我请学生读读古诗。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都读得很有自信,他们在朗读时还能注意诗句中的停顿,读得很有节奏感。同时对古诗的押韵也有所理解。理解古诗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诗句中的字词意思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时,边看图边讨论,先攻破字词的意思,再把整句诗连起来解释,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失为在古诗教学中的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容易掌握字词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学习第一、二行,我告诉他们,古诗中往往会出现词序倒置的现象,那是诗人为了压韵,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其实是“峨眉山半轮秋月”,学生感觉理解起来容易多了。“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月亮在平羌江中的倒影也随船顺流而下。这首诗是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乍离乡土”时所作,难免会流露出对友人、对亲人的留恋之情,学生对于这样的情感体验甚少,只是从“思”这个字的字面上悟出李白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为了能让学生的知识底蕴更足一些,所以我让学生回忆了李白颂月的诗歌,补充了其他诗人描写月亮的古诗,让学生反复诵读比较,理解诗人借助月亮烘托情思的写法。学生刚上四年级,课上总是不放心,怕学生不理解,在古诗的教学中分析过多。现在想想,教学古诗应让学生自己在诵读中体会,稍加点拨就可以了,一定要让学生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内心。也许一个问题,一张图片,学生就能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学古诗,要让学生拥有诗人的情怀才是最关键的。

三单古诗寒食 峨眉山月歌 教案 篇7

古诗诵读三 《寒食》《峨眉山月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诗。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峨眉山月歌》一诗描绘的景色。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寒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所做。《峨眉山月歌》 是(唐代)诗人()所做。

二、教师点拨,学习古诗。学习古诗《寒食》 1.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2.明诗意,感情读。

师: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指名交流。3.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为风俗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

奉教院附小

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4.悟诗情。

师: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谁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写什么? 5.朗读全诗。

学习古诗《峨眉山月歌》

1.介绍作者: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2.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3.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自己小声读读诗歌。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李白《峨眉山月歌》鉴赏 篇8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1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内容 课题:1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能解释诗句中的意思,并写出《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媒体 投影 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揭题1、导入: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11.古诗两首)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峨眉山月歌》2、解题:(1)简介“峨眉山”,(2)简介作者3、初读课文(1) 范读课文(录音机)(2) 按要求自学课文① 拼读生字,结合诗句理解词语:半轮 影 流 夜发向 思 君 下② 读通课文,理解词句(3) 检查自学情况4、精读诗文(1)疏通诗句:①看图理解:半轮: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这里指月影。 流:流动,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句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②理解: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句意: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3)指导看图,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想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学生看图,教师描述)(4)指导朗读: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5)指名读 (6)指导背诵 注解栏

教后感

李白《扶风豪士歌》唐诗鉴赏 篇9

《扶风豪士歌》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

白骨相撑如乱麻。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梧桐杨柳拂金井,

来醉扶风豪士家。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雕盘绮食会众客,

吴歌赵舞香风吹。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抚长剑,一扬眉,

清水白石何离离。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白话译文】

暮春三月飞沙扬,安史胡儿太猖狂,

城中百姓怨连天,哀号不绝断肝肠。

天津桥下血成河,赤波呜咽泪不干,

郊外白骨垒成山,南隐东南我奔迁。

岂料道路尽充塞,难坏沦落士一员。

直奔吴地避战乱,旭日东升曙光显,

惊起鸟雀噪一片,开门扫除喜涟涟。

梧桐初发柳絮飞,雕饰华丽美井栏。

好景如画人欢畅,醉卧扶风豪士衙。

天下奇士多直爽,与我意气投又羡,

做人不以他人势,情谊深重可移山。

香风欢愉客心暖,好客乡俗照胆肝。

忽想战国养士人,原尝春陵四先贤,

真诚待士美名扬,堂中食客人数千。

今日君效前人样,礼贤下士情意长。

我抚长剑谢主忙,脱帽欢笑表衷肠。

饮君美酒歌一曲,来日报恩效张良。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时值安史之乱爆发后第二年。诗人在当年春天奔往吴地,在一位被称作“扶风豪士”的人家里做客。所谓“扶风豪士”可能是籍贯扶风的溧阳县主簿,他名叫窦嘉宾,李白在《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序》中提到过溧阳“主簿扶风窦嘉宾”,大约性情豪爽而好客,因此,李白称他为 “豪士”。李白当时是避难而来,受到盛情款待,为了表示感谢,也借此抒怀,即席写成此诗。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第二年的春天奔往吴地,在一位被称作“扶风豪士”的人家里做客时即席写成。所谓“扶风豪士”可能是籍贯扶风的溧阳县主簿,他名叫嘉宾,大约性情豪爽而好客,因此,李白称他为“豪士”。

诗一开始,直写时事:“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这一年的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洛阳成了叛军的政治中心。洛城西南的天津桥下血流成河,洛城的郊野白骨如山。“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报国无门,空有一身匡世救国之心的诗人李白无奈只能奔往东南吴地以避战乱。

就在这时,李白遇到了“扶风豪士”。“东方日出啼早鸦”以下十句,描写在豪士家饮宴的场景。清人毛稚黄说:“方叙东奔,忽著‘东方日出’二语,奇宕入妙。”(《诗辨坻》)奇宕,就是叙事过程的跳跃和描写场景的.转换。经这一宕,转出一个明媚华美的境界,这是闲中着色:四句赞美环境,四句赞美主人,两句赞美盛筵。这些诗句并不意味着李白置国家兴亡于不顾而沉溺于个人安乐,而不过是即事即景的一段应酬之辞罢了。从章法上说,有了这段穿插,疾徐有致,变幻层出。

李白并没有在酣乐中沉醉。铺叙过后,转入抒情:“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这里举出战国四公子,用以引发下面的自我抒怀。在战国那个**的时代,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各自蓄养了数千门客,其中不乏杰出人物。信陵君门客重义气,轻死生,以大智大勇协助信陵君成就了却秦救赵的奇勋,千秋万代,为人传诵。此时又逢罹乱,李白很想效法他们,报效国家。眼前这位扶风豪士虽然不能给李白提供立功报国的现实机会,但他“开心写意”以待李白,使李白顿生知遇之感,禁不住要将胸中事一吐为快。“明日报恩知是谁”一句极为自负,大意是说:我今天受了你的款待,明日定要干出一番事情来教你瞧瞧!诗人故意用了反诘语气,将下文引出:“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末段表明心迹,一片真诚。南朝陈代诗人江晖有句:“恐君不见信,抚剑一扬眉。”(《雨雪曲》)古乐府《艳歌行》有句:“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李白化用其语,以“三三七”的句法出之,“清水白石”比喻心地光明,“脱吾帽”四句益发烂漫,活画出诗人率真的天性。接着,以张良为喻,张良怀抱着向强秦复仇的志向,在沂水桥上遇见黄石公,接受了《太公兵法》一编。后来,他辅佐汉高祖刘邦,立下了不朽之功。天下大定后,他不贪恋富贵,自请引退,跟着赤松子去学仙。李白把张良的事迹倒转过来,说“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这两句的大意是:我之所以没有象张良那样随赤松子而去,是因为功业未成,国难当前,我更得报效于国家。耿耿此心,黄石公可以明鉴。

李白秋浦歌其十四诗歌鉴赏 篇10

在这首诗里,诗人饱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这在唐诗中是不多见的,因而弥足珍贵。

炉火,旧注有的解释为炼丹之火,有的说是渔人之火,这些说法都不妥当。清人王琦认为是冶铸之火,这个看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因为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秋浦多矿,尤产银产铜。冶炼之炉火,红光冲天,故能照耀天地。紫烟独具色彩的美感。李白喜用此词。如“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素手掏青霭,罗衣曳紫烟”,以及著名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等等。前二例的“紫烟”,是李白神往的仙界中的意象,即所谓紫气祥云。后一类则是自然景象。本诗的“紫烟”句,则是对炉火的红星在紫色烟雾四射飞进的描写。用“紫烟”而不用“浓烟”,既淡化了冶铸工匠的艰辛,给这种劳动场景赋予了一层美丽多姿的色彩,又体现了诗人对色彩美的捕捉能力。

“赧郎”一词,旧时有人认为这是吴语,是“歌者助语之词”,即是象声词,是工匠们歌唱的某一音节。此说难以确证。赧,本指羞红的脸色,郎是对男子的尊称。“赧”此处引申为“红”义,“赧郎”指被熊熊炉火照红的冶炼工匠。这种解释是通达的。工匠们在寒夜里,在月光下,仍然辛勤地忙碌着,喊着嘹亮的号子,唱着粗犷的山歌,歌声在寒夜传得很远很远,在河面上飘飞,在山谷里回荡,不但使旷野的氛围变得热烈,也驱走了他们自身的疲乏和劳顿,寒夜也似乎不那么漫长了。

全诗只有二十个字,但传神写照,将冶炼工匠的生活与形象刻划得维妙维肖,动人心弦,诗人对冶炼工人的敬爱与颂扬之情也得到自然的流露。

“炉火照天地”,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冶铸工场的热烈气氛,给全诗定下了热烈欢快的基调。从画面上看,形成一个亮点,处于中心位置。这映照天地的炉火,既是工人们劳动的反映,也和他们豪迈爽朗的心情相映衬。“红星”一句则是对上句的补足,从细节对炉火进行刻画。着重从色调的红与紫的对比、星与烟的排比入手,抓住了最富代表性的特征。而一个“乱”字,更是巧妙而逼真地将火花四溅,紫烟升腾的冶炼场面再现出来。以如此十字便准确生动地概括出一个热烈喧腾、生机勃勃的场景,不能不叹服诗人的`如椽大笔。最后二句,顺势进入对人的描写。先用“明月夜”照应上文的“炉火”,写工匠们深夜劳作的艰辛。农人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冶炼工人们却不能如此运作。铁水未化,便不能下岗,夜以继日才是他们的特点,这不经意的一句,恰到好处地写出了他们与农民的生活规律及劳动方式的差异来。尽管如此,工人们还是喜欢自己的职业的,当铁水出炉之时,他们会为自己的杰作而自豪,而歌唱。那声震寒川的歌曲,就是他们此刻心境的最好说明。这就把劳动者勤劳善良的性格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学刷牙健康教案下一篇:美国房地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