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翻译备考建议

2025-0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六级翻译备考建议(共7篇)

四六级翻译备考建议 篇1

文都名师李群

现在距离2014年6月四六级考试只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下面就翻译专项,我给同学们讲讲最后这一阶段的备考建议。

去年12月,四六级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一次改革,尤其是在综合部分,将原来的完型填空取消,将10%的比分拿到翻译中,使得翻译现在占了15%,即148.5分,与写作是一个分值,因此其重要地位显得更为突出。而参加上一次四六级考试并且顺利失败的同学也无需气馁,因为改革后的难度比以前要大,那么在翻译部分,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翻译考查的不是词汇量,而是大家对于中文的思维转换能力。举个例子,上一次的四级翻译考了一篇关于“茶文化”,当中有一句“茶是中国的瑰宝”,许多人一看到“瑰宝”就崩溃了,翻译成“guibao”或者“rose baby”。注意,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尽量不用拼音,也尽量在没把握的时候不要直译。我们可以通过把“瑰宝”的简单中文意思弄清,再做翻译。瑰宝,不就是珍宝,财宝吗?我们在中学不是学过treasure表示“财宝”吗?所以瑰宝翻译成treasure即可。因为四六级翻译考的词都是大家学过的,只是考查大家的思维转换能力而已。又比如六级真题考到一篇关于中秋节,有一句是“这天晚上皓月当中”,当中“皓月”又难倒不少考生,其实很简单,皓月不就是“明月”吗?明月翻译成bright moon。该篇还出现“福”“和”等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词,我们仔细想想,“福”不就是幸福吗?因此译为happiness。而“和”不就是家和,家庭和谐,不就是和谐harmony一词吗?这些词我们在初中肯定都学过。所以,我们在做新翻译题的时候,思维很关键,对于中文的定义比翻译本身更重要。思路对了,翻译就不会错。

其次,我们现在需要多做模拟题。有人问:为什么不做真题?答:改革后的翻译真题加样题只有四篇,我们需要练习只能做模拟题,文都就有四级和六级的模拟预测卷,而且何凯文老师根据多年授课经验针对改革后的四级题型,今年专门为广大考生编写了《四级绝对考场最后五套题》是考前这不到一个月时间里的模拟法宝。在这里文都老师要强调的是在做题的时候要尽量养成有字典不用的习惯,尽量用自己的思路去翻译,而翻译完了再对照答案,看看自己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再进行改正。

最后,我们来预测下这次四六级可能出现的话题。现在翻译的话题都是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中国传统节日很有可能继续考,比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其中端午节很有可能出现(当然也有可能不出现),我们需要知道一些词的翻译,比如粽子glutinous rice dumpling。有人问,有没有可能考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可能性不是很大,现在考查的热门话题是传统佳节,而不是国际性节日。而一些城市话题也有可能出现,比如说考查一个中国城市,个人认为最可能出现的是北京和古城西安。也有可能出现一些中国传统菜系,比如川菜。

四六级翻译备考建议 篇2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型,备考和应试,建议

现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各题型中,翻译题时间短,题量分值少,因此被很多考生忽略甚至放弃,一些教师也建议学生放弃该题。笔者认为该项在整个考试中看似无足轻重,实际对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直接影响,考生若能在考前相当一段时间之前加以重视并有计划有重点地复习,则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笔者建议广大四级考生加以重视。

一、掌握科学的翻译步骤,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

第一步,通读全题,包括已知英文部分和需翻译部分的中文,从宏观上确定需翻译部分的结构和时态。需翻译部分有可能位于句子的开头、中间或结尾,有可能是一个短语、一个从句,也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分句。无论哪种情况,考生都必须重视已知部分,它往往决定着需翻译部分的结构和时态。同样的一个句子,已知部分不同,需翻译内容的译法也会不一样,考生要灵活掌握。如2012年12月真题中有一题:Hardly had John finished his introductory remark__________(他就被听众打断了)。参考答案是when he was interrupted by the audience.若将已知部分改成No sooner had John finished his introductory remark,此时答案就应变为than he was interrupted bythe audience。

第二步,从微观上斟酌需翻译部分的重点表达,确定关键的单词或短语,最好是最恰当的表达。实在想不出来的情况下可将中文进行同义转换,在不影响整句话结构的前提下换用自己知道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方式。笔者研究了从2008年6月到2012年12月的历年翻译真题,发现很多题目的答案并非唯一,如2012年6月真题中有一题:The famous novel is said to__________(已经被译成多种语言),其中“多种”可翻译为multiple,也可用一个很简单的,即使基础较差的考生也熟知单词many。另外,2011年12月真题中,Charity groups organized various activities to__________(为地震幸存者筹款)。其中筹款可以是raise money, collect money,也可以是raise funds;地震幸存者可译为the survivors from/of the earthquake,也可用定语从句people who survived the earthquake来表达。

第三步,动笔翻译。前两步对于成功的第三步是必不可少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考生若忽略前期思考而草率下笔,就很有可能在语法结构上犯下致命错误。

第四步,考生完成翻译之后,应默读全句并检查有无单词拼写、大小写、单复数、冠词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完成以上四步,笔者认为才是一个完整的翻译过程。平时练习中,考生更要按照这四步要求自己,可能一开始耗时较多,但笔者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必能熟而生巧,起初漫长的思考过程也会浓缩为你脑海中的一转念。

二、注意英语语言知识的长期积累,这是翻译技能的庞大基石。

一是词汇量。很多学生看一些四级词汇书,在考前突击背单词,这样可能会达到一定的效果,但非最佳方法。对英语词汇的掌握应该从发音、拼写、意义和用法等角度综合把握,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当中去理解和记忆,从构词法的角度以群组为单位来记忆单词是比较好的方法。例如记忆高频词employ,考生可顺便复习它的其他变体,包括employment, unemployment, employer, employee, unemployed,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语法结构。四级考试翻译题型在语法方面对考生的检验有明显的侧重点。笔者统计了2008年到2012年的翻译真题中的语法结构,发现虚拟语气考过9题,动词不定式6题,倒装4题,动名词5题,其中仅have difficulty (in) doing something这个固定用法就考过3次,强调句型3题,介词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3题,分词作状语2题,情态动词表示推测2题,各种从句6题,仅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就有3题,被动语态和各种时态渗透在各个句子内部。虽然英语语法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但是考生如果把握基本的内容并重点掌握四级翻译中频繁出现的语法考点,就足以应付四级翻译。

三是良好的英文书写。很多考生平时书写马虎,不规范,在紧张而时间有限的四级考试中更是书写潦草,不仅让阅卷教师难以辨认,更有一些会引起误解。有的学生书写的u和a, r和v, g和y, l和c难以区分,增加了翻译丢分的可能性。因此笔者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规范书写,少敲键盘多动笔,必要时可买一本英文字贴来练习。

四六级翻译备考建议 篇3

真题点评

82. You shouldn’t have run across the road without looking. You ___________ (也许会被车撞倒的).

真题解析:此句考查的难点不在于词汇,而在于虚拟语气的用法。由已知信息中的“shouldn’t have run across …” (不该……)可知,这句话要表达的是对过去行为的责备。而题目中所给的中文“也许会被车撞倒的”是对过去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的推测,表达的是与过去事实相反的一种情况,因而应使用虚拟结构“might have done …”(可能会……)。“撞倒”的英文表达为knock down,再结合题目中所给的中文,考生可推断出该句需要翻译的部分应使用被动结构,由此可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might have been knocked down by a car

考点延伸:

(1)考生除了需要掌握上述参考译文的结构和用词之外,还应掌握其他类似的“情态动词 (would/should/could/couldn’t)+ have done”的虚拟语气句型。

(2)考生需要特别留意六级翻译对if引导的虚拟语气结构的特殊考查方式。我们知道,当if引导的虚拟语气句型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时,基本的句型结构为“If +主语+ had done, 主语+ would/should/might/could + have done …”。但六级翻译题目中在考查这一句型时,常常省略其中的引导词if。而当if被省略时,从句就需要倒装,变为“had +主语+ done, 主语+ would/should/might/could + have done …”的形式(注:主句和从句的位置可以互换)。

例:This example cannot tell how able the young man might have been had he grown up under more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假如他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下成长).

(3)除了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结构,考生还应关注与现在及将来事实相反的虚拟句型结构。尤其是当虚拟句型中的谓语动词是be动词时,考生应注意选择be动词的正确形态来答题。此处略举几例供考生参考。

① It’s high time that measures were taken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issue (采取措施解决就业问题).

② David usually talks as though he were delivering a speech at an assembly (仿佛在大会上发表演说似的).

83. By no mea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把自己当成专家), although he knows a lot about the field.

真题解析:本题首先考查的是固定搭配“regard … as …”(把……当成……),其次考查的是由by no means放在句首引起的局部倒装结构。考生应该知道,当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或词组位于句首时,主句需要局部倒装,即将助动词、情态动词或be动词提到主语前面。除了掌握以上两点,考生还需要判断译文使用何种时态。由于该句的从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knows),为保持时态一致,主句也应使用一般现在时。综合这三点,考生可以得出正确的译文。

参考答案:does he regard himself as an expert

考点延伸:

(1)对于上述固定搭配“regard … as …”,有些考生可能会想到用意义相同的“consider … as …”来替换,这样也是可以的。不过,考生应知道,“consider … as …”也可以表达为“consider … to be …”,比如“I consider him as my hero”与“I consider him to be my hero”是等同的。

(2)局部倒装结构是六级翻译常考的语法点。考生要知道,当“only +状语/状语从句”结构以及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或词组(如“scarcely … when …”“hardly … when …”“no sooner … than …”“neither … nor …”等结构中的否定词)位于句首时,要将助动词或be动词置于主语之前。考生特别要注意“neither … nor …”这一结构在英语中的灵活应用。“neither … nor …”在实际运用中有可能不出现完整形式,而是在句首使用一个否定结构,继而在随后的并列句中运用nor结构,此时考生也要运用局部倒装结构。

例:Mike was not hospitable to the visitor. Nor did his girlfriend say a word of welcome (他女友也没说一句欢迎的话).

84. He doesn’t appreciate the sacrifice his friends have made for him, ___________________ (把他们所做的视作理所应当).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固定搭配“take sth. for granted” (把……当做理所当然)。这一结构对很多考生而言比较简单,但要正确解答这一道题,考生还需要关注整个句子结构。该题题干已知信息部分已经有主语和谓语了,再结合题目所给中文,考生便知空格处要填入动词take了。根据英语造句的原则,空格处要么填入“逻辑关系词+分句”的结构,要么填入非谓语结构,以避免出现“两个谓语动词共用一个句号,但两者之间却没有逻辑关系词”的错误。由此考生可以得出两个正确答案。

参考译文:and he takes what they have done for granted/taking what they have done for granted

考点延伸:

(1)考生一定要谨记英语造句的原则:当两个或多个动词出现在同一个英文句子中时,要么通过逻辑关系词,要么通过非谓语的形式将动词组合在一起。如果动词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就要通过并列连词来体现;如果动词之间的关系是从属关系,则通过从属方式来处理。但无论如何,都绝对不能像汉语中的动词那样简单地逐一摆上。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句来体会这一点。

例:I had a very good seat and the play was very interesting, but I did not enjoy it because 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were sitting behind me, and they were talking loudly.

译文:我座位很好,这出戏也很有趣,但是我没有能够好好地欣赏它,因为一对青年男女坐在我身后,他们在高声说话。

nlc202309041011

(2)考生还需要知道如何处理英语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在英语中,划分一个句子单位的标记就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志结束的标点符号。当两个或更多的英语句子摆在一起共享一个句号(或感叹号、问号)时,考生也必须清楚地标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关系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并列连词连接,是从属关系就必须要通过从属的方式衔接。

例:I entered the room and saw mother sitting there, waiting for me to come back.

译文:我进了房间,看到母亲坐在里面等我回来。

85. Janet told me that she would rather her moth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干涉她的婚姻).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核心词汇为“interfere with”(干涉),其次考查的是“would rather +从句”的虚拟语气结构。如果要表达与现在或将来事实相反的情况,这里的从句就要使用一般过去时,句型结构为“would rather sb. did sth.” (宁愿某人干某事);如果要表达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情况,从句则要使用过去完成时,句型结构为“would rather sb. had done sth.”(宁愿某人干过某事)。从本句的主句谓语动词(told)来看,宾语从句“she would rather her mother …”要表述的是对过去事实的描述,因此应使用“would rather sb. had done sth.”的结构。由此考生可以得出本题答案。

参考答案:hadn’t interfered with her marriage

考点延伸:

解析中所提到的“would rather +从句”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虚拟语气句型,而短语“would rather … than …”也有类似的用法,考生需要予以注意。

例:My president wants to see me today. I would rather he came to see me tomorrow than today.

译文:我的校长今天想来看我。我宁愿他明天来看我而不是今天。(句中came不是表示过去而是表示将来。)

86.To keep up with the expanding frontiers of scholarship, Edward Wilson found himsel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常上网查信息).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find +宾语+宾语补足语”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宾语补足语是动词时,其既可以是现在分词,也可以是过去分词。当宾语与宾语补足语的关系是主动关系时,宾语补足语使用现在分词形式;当两者的关系是被动关系时,宾语补足语则用过去分词形式。题目中的“查信息”可以译为“search for information”,由于search与宾语himself之间是主动关系,因而翻译时考生要使用search的现在分词形式。

参考答案:often searching for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考点延伸:

(1)除了find之外,see、hear、watch、keep等动词后面也可以接现在分词作宾语补足语,这时动词后的宾语与宾语补足语之间是逻辑上的主动关系,而且该宾语补足语表示的是宾语正在进行的动作。

例:I saw him passing my house just now.

译文:我看见他每天经过我家门口。

(2) See、hear、notice、observe、watch等感官动词接宾语补足语时用法比较灵活,考生应引起重视。这类动词的宾语后可以接不带to的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考生应该明确作为宾语补足语的不同动词形态分别侧重表达何种含义。如果是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时,宾语与宾语补足语之间是被动关系。

例:I saw a student knocked down by a car just now.

译文:刚才我看到一个学生被车撞倒了。

备考建议

笔者建议考生备考六级翻译时参考以下备考攻略。

第一,背核心动词、名词及词组。大部分考生在备考时往往对背词汇感到头疼。笔者建议,考生从最核心的词汇开始背。首先,考生可以就核心的动词、名词及词组进行攻关,尤其是一些动词词组。事实上,六级翻译考试考查的词汇难度不大,但是部分考生由于平时背词汇背得太“泛”,导致记忆不深刻,考试的时候不能灵活应用。对此,笔者建议考生把大纲里的动词词组找出来,然后再与历年真题中已经考过的词组进行对比,把已经考过的词组筛选掉,针对未考过的动词词组进行强化记忆。

第二,强化真题常考语法,达到触类旁通。考生应该对历年考过的语法点进行归类总结。此外,由于同一个语法点会有不同的考查方式,因此考生要注意延伸复习,达到触类旁通的水平。

英语四六级写作备考完美攻略 篇4

一、“功能段落”突破CET写作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莎士比亚如是说。冲刺阶段,背模板还是不背?我的答案:背,但绝不是盲目地背。

整篇背诵模板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模板的写作思路是固定的,然而很多时候试题的命题思路可能与所背模板思路不同。因此,可能导致“所背非所考”,甚至导致文不对题,生搬硬套。

但是,无论四六级写作话题如何变化,一般都对应三个或两个汉语提纲。只要按提纲要求去写相应的内容段落,就做到了紧扣主题。历年写作提纲可以总结为六种功能段落:现象描述、危害分析(弊)、原因分析、建议措施、观点阐述(观点的本质为利弊:支持方观点等于分析“利”,反方观点等于分析“弊”)、意义阐述(利)。

下面,结合近年真题展示功能段落内容:

2011-06:Online Shopping

1.现在网上购物已成为一种时尚

2.网上购物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不少问题

3.我的建议

解析:本次四级作文对应四个段落分别是:现象、观点(利、弊)和建议。该类作文可以被称之为:观点对比型作文,对比的内容重点在利弊分析上。

2010-12:How Should Parents Help Children to Be Independent?

1.目前不少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

2.为了让孩子独立,父母应该……

解析:该题目只有两个提纲:现象和建议,可以添加一个功能段落:原因。这样这篇作文就是“三段论”的形式:提出问题(负面现象描述)、分析问题(原因)、建议措施段。2010年6月CET也属于该种那类型。

2009-12:Creating a Green Campus

1.建设绿色校园很重要

2.绿色校园不仅指绿色的环境……

3.为了建设绿色校园,我们应该……

解析:该段对应提纲如下:意义阐述(即分析:利或好处)、现象描述(解释绿色校园环境之外的因素)、建议措施段。

综合以上分析,六种功能段落已经涵盖住了以上考试的所有提纲。因此,如果能够掌握住六种功能段落的写作实际就掌握了四六级考试写作考题的最本质特征。那样的话,无论题目如何变化,我们准备都是有的放矢的。反观,死背模板容易导致生搬硬套,甚至文不对题。

二、写作短期提分方略

在了解了四六级考试在命题特点的基础上,考生在冲刺阶段最需要准备的是两个内容:思路和表达。思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表达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果拿到一个作文题目,你知道应该按照什么思路去写,又知道应该写什么表达,这篇作文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思路点拨:在本人所讲授的基础班、强化班、精品班等不同班型上都曾讲授到现象、原因、建议、利弊、观点分析时的逻辑:“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具体内容:“以孩子(学生、事件)为中心,以家长[微博](老师、相关人员)、家庭(学校、管理机构)、社会、法规(道德意识)为基本点”。

试举例说明:以2010年12月真题为例,主题为子女教育话题。谈到子女,必然涉及到家长,孩子和家长组成家庭,千千万万的家庭组成社会,是什么在维护着社会稳定?法规和道德意识。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可以入手去分析的五个方面:孩子、家长、家庭、社会、法规道德意识。如何使用这五个方面?比如分析家长溺爱孩子原因时至少可以从家长意识、家庭结构变化、社会背景角度去分析。

同理,2010年6月话题为学生英语学习,可从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学校教学政策角度去分析。那么,如果主题不是孩子也不是学生,怎么分析?2011年6月主题为网络购物,分析时就以该事件为中心,可以想到相关人或物(买方:customers/clients/shoppers;卖方:online shops/stores;中间方:支付宝、淘宝等),其管理机构(政府)、社会背景,相关法规是否健全等。

“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分析逻辑形成一种立体化网状结构,考生运用该思维模式,只要能想到其中两到三点,思路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建议童鞋们首先将该思路背诵下来,以备将来可以在考场上灵活应用。

表达积累

表达分为四个层次:词句段篇。其中篇章层面只要按照提纲要求去组织文章即可,因此篇章方面不足为虑。段落方面按照“功能段落”的六种形式去识别,也小菜一碟。

词和句是表达的基本元素,也是语言质量的根本体现。在新东方教书的这几年中和参加四六级考试阅卷的经历中,看过无数学生的作文,深感学生词句方面能力的薄弱。同时结合过往教学中的成功案例,提出冲刺阶段表达积累的高效途径。

背写:思路+表达

很多同学考前也在背,背的滚瓜烂熟,脱口而出,觉得自己水平很牛!上了考场也顺利将文章写了出来,却得了一个很低的分数,为什么?因为单词都拼错了。冲刺阶段,请牢记:口头背诵得再好不等于能够写对。背写是提高写作和翻译唯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那么,背写什么内容哪?答案是思路和表达。思路上文中已有论述,遣词和造句的表达方面应该紧密结合功能段落来背诵有效句式和用词。考生不必刻意追求适用难词,但可以将常见词汇稍作替换:如,exceedingly, extremely, intensely替换very;

an army of/a great many/a host of 替换a lot of;

advancement 替换 development;

positive, favorable, promising(有希望的),perfect, pleasurable, excellent, outstanding, superior替换good;

give rise to, lead to, result in, trigger 替换cause;

harbor the idea that, take the attitude that, hold the view that替换think;

beneficial, rewarding替换helpful;

bear in mind that替换remember;

enjoy, possess替换have;

shopper, client, consumer, purchaser替换customer……

表达精彩体现在三个方面:遣词、造句、连贯。大家可以结合以下例文感受这三个方面: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 to write a short essay on the topic of To Help or Not to Help.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low:

1.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

2.但是帮助陌生人容易使自己陷入麻烦

3.我的看法

首段阐述意义: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t should be a virtue for individuals to offer help to those who are in need.Without this morality, it is impossible for the society to be named “Harmony”.Apparently enough,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significance/ value/ benefits for people to help each other, especially in difficulties。

二段描述负面现象:However, a host of people find it hard or troublesome to offer helps to strangers.We have been frequently informed that(A typical example is that)a warmhearted man —who lends a hand to an old lady—gets himself in trouble.Since helping others may trigger trouble, a few people refuse to offer help timely.And if we let/allow this situation to continue as it is now, we would not know where civilized society will be in the forthcoming future。

尾段我的看法或建议:As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bear in mind this virtue.However, it is essential that regulations should be worked out to support this virtue.In addi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offer aid to strangers in a safe way, such as dialing 12o or 110 for help.If we try our utmost to do so, the future of our society/ civilization will be promising, hopeful and rosy.(以上范文字数为202词,请自己酌情删减即可)

三、冲刺复习安排建议

总体原则:先背再写、阶段总结、适当模拟。

先背再写:基础较差同学一定要先背一些功能句式和教材相关范文,然后模仿该作文的思路和表达去写。背写的目的是积累语言表达实力,同时练习书写的公正和优美。建议书写较差的考生买本英语字帖练一下书写,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惊喜。

阶段总结:每过一周就要问自己几个问题:所背诵的表达可以用来写什么类型的文章?该类文章的相关词汇或表达有什么?关键词如何避免重复?请记住:没有复习,没有巩固。

适当模拟:在熟练掌握背写了六种功能段落的思路和表达之后,可以结合适当题目在写作中运用所讲所背所总结提分词汇、句式。建议大家能够灵活运用,做到一例多用。比如我在多个班上讲过的关于英语学习的话题作文,可以写13次四级考试的作文。

题目:On English Learning

提纲:1.英语学习很重要;2.英语者所面临的困难;3.如何学好英语

In contemporary world, English learning has gained great popularity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主题句)Firstly, based on a survey, a majority of tourists acknowledge that they prefer to speak English when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调查法表述)Secondly, compared with the poor English speakers, good English-speakers are superior in many ways.(比较模板句式)

However, English learners may have a variety of difficulties or troubles in their learning.(主题句)For example, it can be noticed that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have difficulty memorizing words.Sometime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understand the rules of grammar.In addition, though some are good at reading or writing, they can not express themselves freely in English。

Then, how to get a good command of(学好)this language? I am convinced that practice makes perfect.Only practice can enable one to speak and write fluently.And it is also through practice that one can master the rules of grammar and remember words, and there is no other way.(强调句式)

以上范文可以灵活改编成13次四级作文。

四六级翻译备考建议 篇5

反而过了四级或者六级后可以反复考试刷高分,因为在往后的很多时候需要看具体的分数,不管是以后工作还是考研,四六级的具体分数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影响。大学英语的免修,还是各种奖项的评判甚至是保研都有优势。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有哪些

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分值占比

1、听力理解部分:分值比例为35%;

其中听力对话15%,听力短文20%。听力对话部分包括短对话和长对话的听力理解;听力短文部分包括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和复合式听写。

2、阅读理解部分:分值比例为35%;

其中仔细阅读部分25%,快速阅读部分10%。仔细阅读部分分为:a)选择题型的 篇章阅读理解;b) 篇章层次的词汇理解或短句问答。快速阅读理解部分测试的是浏览阅读和查读能力。

3、完形填空部分:分值比例为10%。

完形填空部分采用单项选择题型,改错部分的要求是辨认错误并改正。

4、写作和翻译部分:分值比例为20%;

其中写作部分15%,翻译部分5%。写作的体裁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翻译部分测试的是句子、短语或常用表达层次上的中译英能力。

★ 备考路上:考英语四六级就像“追女生”

★ 英语四六级句子

★ 四六级英语讲座策划书

★ 英语四六级口语自我介绍

★ 怎么查英语四六级成绩

四六级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思考 篇6

1 现阶段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水平测试中, 翻译部分一直都处于边缘地位。同时, 长久以来, 英语教学的重心都是在听、说、读、写上, 并未将翻译部分列入重点教学的范围内, 因此, 长久以来积累的翻译教学弊端对现阶段的教学仍存在意义深远的影响。

1.1 重视程度不够, 内容不完全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大学英语是所有专业都必须修行的课程, 因此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是相对较高的。但是, 受到传统的教育体制、考试体制的影响, 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一直都在听、说、读、写上, 而对翻译教学缺乏一般的认识。

由于大学阶段评价学生英语水平一般都是通过全国性、大规模的四六级考试成绩来作评判的, 因而很多高校及英语教师受到四六级考试模式的影响, 对翻译教学并不重视。很多学校缺乏专门的翻译课程, 造使学生在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中, 存在极大的欠缺。除去课程数量严重不足以外, 在翻译教学中, 很多教师由于没有重视的意识, 因而对一些较实用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缺乏讲解, 导致学生翻译能力得不到提高, 在日常的交流中对于一些复杂的言语表达可能出现障碍。

1.2 教学选材不合理

教学材料是教与学有机结合的重要交叉点, 优质的教学材料能实现对学生整体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的提高, 而劣质的教学材料则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几乎都是采取一个学期统一一门教材的方式进行教学, 并且这些教材都是源于几年前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 因而具有时滞性。

这种统一教材的方式对于满足现阶段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及对人才的要求是极其不利的。英语知识是博大精深的, 要在听、说、读、写、译上获得极好的造诣, 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需要对每一个部分进行单独的深入学习, 再对分别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以此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真实英文水准。

2 四六级视角下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及挑战性

2.1 四六级视角下的翻译教学重要性

2.1.1 四六级的新变化

自去年6月开始, 大学英语四六级便开始进行改革。新的试卷结构中, 将传统四六级考试中汉译英部分的五个句子翻译改为段落翻译, 分值为15%。其中四级中的段落长度为140-160个汉字, 而六级则为180-200个汉字, 翻译内容涉及到中国的各个方面, 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以及历史等等。这种题型的变化凸显了翻译这部分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更加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例如, 在样卷中, 翻译的题目涉及到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及剪纸文化这类话题, 这便要求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语言基础、文化背景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翻译技能。

2.1.2 语言的相通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其听、说、读、写、译等几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 而翻译更加注重的是英语综合能力的应用, 因而,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翻译教学一方面能积极促进学生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提升, 同时还能在整体上让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锻炼, 实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的目标。

2.2 四六级视角下翻译教学的挑战性

四六级考试题型的重大变化体现了国家教育部在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方向的细微变化, 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给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2.1 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翻译理论知识

现阶段的翻译教学, 基本上都是教师通过对题型的研究, 针对专门的翻译题目进行讲解, 让学生熟记于心, 在日后的翻译中依葫芦画瓢, 来应对考试, 而对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的讲述几乎没有涉及。

作为一门学问, 当然必须有理论指导。学生在学习如何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 有必要了解翻译的概念、实际处理步骤、如何翻译才能更地道、评价准则等基本知识, 在这些基本理论知识的指导下, 进一步深入翻译学习。

2.2.2 要求学生具备更宽阔的词汇量

词汇是句子、段落组成的前提。同时在四六级翻译考试中涉及到的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而一般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知晓的都是一些常识性的词汇, 因而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 学生必须具备较大的词汇量, 并且对词汇的多种用法能融会贯通。例如, “black tea”, 依照字面意思是“黑茶”, 其实它的实际意思是“红茶”;“patient”这个词在高中阶段学习到的是“耐心的”意思, 而在大学阶段扩展了“病人”的意思。倘若学生的词汇量不够, 则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障碍。

2.2.3 要求学生懂得一定的翻译技巧

句子翻译和段落翻译从考查的意义上讲, 难度及考查的深度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段落考查在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都需要考生对其作出恰当的处理, 才能让段落的翻译更加完善。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样题中, “新年的庆祝活动从除夕开始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即从农历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到新年第一个月的第十五天”, 这句话乍一看是要表达新年的持续期间是从除夕到元宵, 但是后面的解释部分让一般同学都无从下手, 再看给出的译文为“New Year celebrations run from Chinese New Year’s Eve, the last day of the la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to the Lantern Festival on the 15thday of the first month”。这句翻译中对原文进行了拆分及合并, 并进行重新组合, 这样的技巧运用使得翻译更加贴切易懂。由此可以看出, 四六级的翻译测试, 需要学生们对翻译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3 四六级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思考

针对翻译教学的现状、必要性以及四六级考试对翻译教学的新要求来看,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进行完善, 提高教学成效, 实现翻译教学的目标。

3.1 提高认识

面对新形势下的四六级改革,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提高对翻译教学的认识, 并增加翻译教学的课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 教师可以安排1/5的英语教学时间, 进行翻译理论与技巧的教学, 让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知识理论, 逐渐形成对翻译学习的认识, 自主为翻译考试作出准备, 提高翻译能力;二年级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基础翻译训练, 让学生逐渐开始在翻译学习上步入正轨, 查漏补缺,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主动弥补, 实现翻译水平的提高;对于高年级的同学, 学院可按照专业设置的需求开设一定的高层次翻译课程, 如商学院开设商务英语, 文学院开设英美文学, 机械专业开设机电英语等,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学生的翻译水平是英语综合能力运用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因而加强翻译教学认识, 增加课程量, 让学生在翻译学习中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更好地应对社会的用人需求。

3.2 词汇知识

由于在四六级翻译中, 考查的范围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 而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础单元, 因而学生需要具备将宽阔的词汇量。首先, 学生扩大词汇量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 即对于单词方向、单词记忆技巧等的一些认识, 如, 对于单词“associate”的讲解时, 首先阐述其含义:其可以指联系、有关, 同时在职称前使用时便是指“副的, 副职称”, 如“associate professor”指的是副教授;其次教会学生如何简单有效记忆, 例可将单词分解为认识的单词“as”+“so”+“ate” (eat过去式) 来加以记忆。

从学生方面讲, 做好词汇积累工作需要学生主动、积极了解单词相关知识。学生的主动是教学顺利进行的法宝, 尤其是在词汇这种急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面。首先, 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的状况, 掌握单词。例如词汇量积累较少的同学应加大单词记忆, 只有在认识单词之后才能更好的认知词汇。其次, 学生要根据大纲要求, 掌握词汇用法。单词记忆的目的是为了词汇的灵活运用, 而通常情况下, 词汇的用法数不胜数, 因而, 作为学生, 要对必要的词汇知识进行一定掌握, 对那些不常用或大纲要求不多的词汇知识应花费较少的时间。

3.3 文化背景知识

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 语言的形成必然有其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 因而, 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要极度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虽然说四六级翻译题型的改革主要是涉及到中国的一些背景知识, 但是要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必定要运用英文的一些习惯表达, 因而, 这个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也是极其重要的。例如, 在汉语“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天命不可违”的翻译时, 很多同学都无从下手, 倘若知道中西方的宗教信仰观上的差异, 即中国信仰“老天爷”, 而西方信仰“上帝”, 这两句话的翻译与英文中的“Heaven is above all”有异曲同工之妙, 则会容易下手多了。

4 结论

英语四六级的改革已将翻译教学提上了英语教学的议程, 是大势所趋。这种改革对现阶段的翻译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教师与学生都应作出积极努力, 扩充翻译所需的词汇知识、文化知识, 以及语法知识, 认真学习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 在现实生活中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我国积极融入世界,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积极贡献。

摘要:根据最新的四六级考试的改革趋势, 翻译部分的考察形式做出了重大调整, 传统的句子翻译, 已逐渐转化为段落翻译, 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考察在以前的基础上更上了一个层次, 这种考查形式的调整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新形势的下, 认清四六级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明察现阶段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并通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积极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翻译技能, 加强学习, 扩展词汇知识、语法知识, 增加文化背景的了解, 对新时代的翻译教学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四六级,改革,翻译教学,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田品德.大学英语教学翻译的能力培养与文化疏导[J].教育教学, 2013 (11) .

[2]曾爱华.构建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2) .

[3]刘剑.译在人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2) .

[4]于淼.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四六级翻译备考建议 篇7

真题点评

82.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you __ (越仔细越好) in dealing with this matter.

真题解析:此句考查的词汇并不难,难点在于需要考生对固定句型和结构具备熟练的运用能力。本句表面上考查的是对“越……越……”句型的翻译,实则主要考查固定句型“再……也不为过”(can not … too …)。事实上,这一结构可以理解为暗含“双重否定等于肯定”之意的强调结构。

参考译文:can not be too careful

考点延伸:

(1)考生除了需要掌握上述参考译文的结构和用词之外,还应掌握这一固定句型的其他类似表达,如“can never/hardly … too …”。这种暗含“双重否定等于肯定”之意的结构还可以运用到写作当中。例如,考生在表达“你开车时,越小心,越安全”时,既可以写成:“The more carefully you drive a car, the safer you’ll be.”也可以写成:“You cannot be too careful when you drive a car.”

(2)从形式上看,这一暗含“双重否定等于肯定”之意的结构并非真的包括两个否定形式,而通常是以如下形式出现:“第一重否定”由一个确定的否定形式来体现(如can not、hardly);“第二重否定”则由一个表示极端意义的词(组)来体现(如“too …”)。在表示极端意义的词汇中,除了“too …”,还有overestimate、exaggerate等。所以,如果考试中出现这样一道题: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_________ (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考生可以将括号部分译为“can not be overestimated/exaggerated”。

83.Only when I reached my thirties _________ (我才意识到读书是不能被忽视的).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由only when引起的部分倒装用法。当only when置于句首时,主句要用部分倒装,即将助动词置于主语前面。因为only when引导的从句时态为过去时(reached),为保持时态一致,主语前的助动词要用did。此外,考生要注意到reading与neglect为被动关系,在翻译时应使用被动语态。

参考译文:did I realize that reading cannot be neglected

考点延伸:

(1)由only when引起的部分倒装句式是写作中的经典句式。在写作中,考生在阐述完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后,便可以用only when引导的部分倒装句式进行结尾,表达对未来的展望,如:Only when the above-mentioned steps are carried out can we succeed in solving the problem and make our world dimensional, colorful and vigorous.

(2)一般来说,当引起倒装的词(组)位于一个句子的句首时,较容易引起考生的注意,此时考生会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倒装结构。需要指出的是,当从句中出现能引起倒装的词(组)时,考生同样应该意识到需要用倒装结构。以词组under no circumstances为例,该词组引起的倒装在英语六级考试的翻译题目中出现过多次,如2010年6月六级考试第84题:

He assured his friend that under no circumstances ______ (他会违背还钱的承诺). (参考译文:would he break his promise/commitment to pay back the money)

84.Much ___________________ (使研究人员感到惊讶),the outcome of the experiment was far better than they had expected.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固定搭配 to one’s surprise (使……惊讶的是)。句首的much容易对考生造成干扰,其实这里的much是强调程度的副词,做题时可以忽略。

参考译文:to the researchers’ surprise

考点延伸:

Much用于强调程度时经常出现在句首。以2009年12月六级考试的第86题为例:

Much (我感到遗憾), I was unable to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参考译文:to my regret)

85.Oh, my, I can’t find my key; __________(我一定是把它放在哪儿了).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情态动词的用法。需翻译的句子是对过去发生的事进行肯定的猜测,因而,此处应使用“must have+过去分词”的结构。对于“放”的翻译,考生既可以译成leave,也可以译成put;但是,leave更强调“遗忘在……”,比put更贴合题意。

参考译文:I must have left/put it somewhere

考点延伸:

考生要特别注意must do和must have done的否定形式。Must do的否定形式不是must not do,而是can’t或can not,表示“不可能,一定不”。如:

The phone is ringing,(但是没人接听。她一定不在家). (参考译文:but there is no answer. She can’t be at home)

Must have done的否定形式是needn’t have done,是对过去发生的动作进行评论,译为“无须发生,本不必做”。如:

(其实我没必要穿上我最好的套装去参加那次聚会的); most of the guests were wearing jeans and sweaters. (参考译文:I needn’t have put on my best suit to go to the party)

86.I ________________ (宁愿加入你们去做义工) than go to the beach for a holiday.

真题解析:本句考查固定结构“宁愿……,也不愿……”。题干中出现的“than go”结构是提示,同时也是一种限定,考生此处只能使用“would rather do … than do …”结构。

参考译文:would rather join you as a volunteer

考点延伸:

考生除了要掌握“would rather do … than do …”结构外,还应熟悉其他几种相关表达形式:

(1) prefer A to B (表示“宁要A不要B”)

例:He prefers classical novels to pop ones. (他喜欢古典小说胜过流行小说。)

(2) prefer doing A to doing B (表示“宁愿做A不做B”)

例:The young girl preferred staying in her hometown to going to the big city. (那年轻女孩宁可待在家乡也不愿去大城市。)

(3) 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 (宁愿做A不做B)

例:He preferred to fail in the exam rather than beg that abominable teacher. (他宁肯不及格,也不愿意去恳求那个令人反感的老师。)

备考攻略

笔者建议考生备考六级翻译时参考以下备考攻略。

第一,转变复习重点。大部分考生备考时往往只关注背单词和熟悉历年真题,却忽视了一个基本的问题——看到题目如何下手。其实,六级翻译题目有个特点,即单词和固定结构的考查范围相对较广,但对语法本身的考查范围则相对较固定。六级翻译题目的设置通常是将较容易的单词镶嵌在某个句式结构中以迷惑考生。因此,考生在备战六级时,除了要着力背诵单词及短语之外,还应该花精力在一些常见且常考的句式结构上。

上一篇:不同时期入党誓词参考下一篇:幼儿园小班教研组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