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的背景
您可直接在选项上√,或者直接将选项填列到括号中,可多选。
(一)您的基本信息: 1,您的年龄()
A.20以下
B20-30岁
C30-40岁
D 40岁以上 2,您的学历是()
A 硕士及硕士以上
B本科或大专
C 高中、中专
D初中及初中以下 3,您的职业性质是()
A 企业、机关人员
B金融(管理)人士 C 科教人员
D 企业老板
E学生
F其他______________
(二)绿色消费观的调查:
1,您平时消费注重环保吗()A 非常注重
B 比较看重
C不看重 2,影响您日常消费的因素有()
A 产品的价格
B产品质量
C 是否环保健康
D是否打折促销
3,你认为现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A温室效应
B水污染、空气污染
C滥砍森林,水土流失
D 野生动物,濒临灭绝E毒性土壤 F其他___________ 4,您认为您有责任为当前的环境问题采取行动吗()
A有责任和义务
B没责任,自愿
C不是我的事,反正环境不是我自己破坏的 D我自己的行动对环境保护没什么作用
5,您愿意为当前的环境问题作出哪些力所能及的努力()
A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B 尽量购买环保产品
C响与环保号召,提高亲朋好友的环保意识
6,您日常是通过哪些渠道购买绿色环保产品()
A广告宣传
B 政府或者金融方面优惠政策
C 亲朋好友介绍
D商场挑选
(三)金融产品使用情况
1,您最常使用的消费方式是()
A现金支付
B银行卡支付
C信用卡支付
D借记卡支付
E其他_______ ,2,您所拥有_____张银行卡,您最常使用的银行卡是()
A中国农业银行 B中国建设银行 C 中国银行 D中国工商银行 E河北银行F兴业银行
G其他_________ 3,您的银行卡使用范围有()
A 日常购物消费
B资金转账往来
C 网上购物
D个人存取款
E其他_______ 4,您选择使用银行卡主要是考虑()
A还款、取款方便快捷
B宣传到位
C安全放心
D 可以网上支付各种费用 5,您拥有_____张信用卡,您最常使用的信用卡是()
A工行牡丹
B农行金穗
C中行长城
D建行龙卡
E招行金葵花 6,您选择信用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还款方便
B 透支额度大
C可积累信用额度
D 在签约商家使用可以享受优惠折扣
7,您在选择银行时,哪些是您主要考虑的因素()
A服务态度和银行口碑
B专业品质和产品安全
C制作背景和行业经验
D金融产品的环保性社会效益
E银行服务办事效率 8,您在银行办理的代理业务有()
A 个人存贷款
B 个人汇兑结算
C代交水电费、话费
D购买基金业务 E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F购买保险产品
(四)关于绿色金融的了解和参与
1,您认为您对绿色金融的了解程度()
A 非常了解
B有过了解
C 不太了解
D没听说过
2,您是否关注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政策()
A非常关注
B比较关注
C 一般
D不关注
3,您是否关注银行出台的优惠政策,如银行卡使用方面的优惠政策()A非常关注
B比较关注
C 一般
D不关注
4,您觉得当前普及绿色金融知识以促进环保事业发展有无必要()
A 非常有必要
B 有必要
C一般,作用不大
D没必要,没作用 5,如果您在使用银行卡或信用卡购买环保产品有积分奖励或者其他优惠,您是否愿意购买同款更环保的产品()
A肯定会
B要看其他因素
C 不重视环保看重价格
D不会
6,如果与您定期存在银行利率相同,您愿意将同样的钱存入绿色环保账户以用于政府绿色投资吗()
A很愿意
B一般
C不愿意
7,如果您的新房屋在装修时只要使用符合标准的绿色产品进行装修就会享受1%的贷款优惠 您会()
A 不在乎环保,我要的是装修漂亮
B当然选择绿色环保产品
C视情况而定,看性价比
D看看那个更划算
8,如果您有能力,您愿意为环保事业捐款吗()
A愿意
B不知道,有钱了再说
C不如捐给灾区、贫困地区
D不愿意,有钱自己花,留给孩子花
9,如果您参与某银行推出的节能低碳计划就会获赠信用卡积分及贷款优惠,您愿意参与其中吗()
A非常愿意
B要看是否方便
C个人并没有低碳生活的意愿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绿色金融,外延
基于公认的观点,金融的本质或其核心功能是风险管理。金融的本质是纷繁复杂的金融现象与活动所具有的高度稳定性的、内在的共同规定性,是金融范畴区别于其他经济范畴的根本所在。本质对外延现象具有当然的约束性,外延现象是本质内涵的具体表现,金融活动的外延具有动态性和适应性,与一国或地区经济体制、历史文化及技术发展状况等相匹配,进而在实践中又呈现出多样性,金融所具有的本质功能需要通过其外延予以实现并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逻辑结果,与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之间有着必然的互为因果关系,而绿色金融作为当前中国金融外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必然的选择,必然是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体系成长,但这个外延演进过程并没有改变金融的属性与本质。以下基于绿色金融视角从三个方面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金融外延发展。需要指出的是,笔者近期还从多角度专门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普惠金融之间的关系,[1]普惠金融是共享发展理念在金融发展上的体现和要求。应该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须依靠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持而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或引导着包括金融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金融体制改革就提出了诸多要求,包括普惠金融和本文即将要探讨的绿色金融等都将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诸如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等这些金融改革与发展方向之间并不矛盾和冲突,而是从多角度全面塑造合理的现代金融运行模式的体现。可以这样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望开启深化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窗口期。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的“外延发展”并非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外延式发展”,并不与“内涵式发展”相对立,而仅仅是对特定经济社会时空背景下金融发展的具体形态的描述与分析,是对金融如何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特别是经济新常态要求的互动过程的描述,包括诸如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设计、绿色金融产品与供给、绿色金融机构建设、政策支持、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及绿色金融法律基础设施构建等方面。
一、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举措看金融的外延发展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举措由此便表现为“三去一降一补”,这是一个具有紧密内在关联的逻辑体系,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其中每项工作举措都直接或间接涉及金融领域,最为直接的则是“去杠杆”举措。
“去杠杆”意味着对既往金融活动的反思与调整,是处置违背金融本质的不合理金融外延部分的过程,进而通过“补短板”实现金融与经济的适应性调整并在此过程中优化金融外延发展,也就是基于时空特点而提出的风险管理所要求的金融外延发展,金融外延发展决不能背离其风险管理功能的本质要求,本质是外延的约束。“去杠杆”是在“去产能”、“去库存”过程中派生出来的积极行动而非简单结果,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恰恰须通过短期内增加下行压力来予以化解。由此,“去产能”、“去库存”必须适时适度推进,但与此相伴随的却是派生的、不断暴露的金融风险点,这将带来经济中的“除法”效应,无疑会增加经济通缩的压力与可能,中央“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方法论和预期管理这些现实便要求“去杠杆”不能仅仅作为“去产能”、“去库存”的简单结果而出现,“去杠杆”更应成为一种先于“去产能”、“去库存”的积极行动,应成为自觉遵循金融本质特征的积极的外延发展行动,“高杠杆”的严酷现实与“去杠杆”的巨大压力进一步说明了金融外延发展与活动不能游离于其本质,始终表达对“风险”的高度关注及对“风险管理”的专注投入是有效金融供给能力的根本体现。同时,“降成本”也与金融运行直接相关。很显然,“降成本”要打好组合拳,其中,降低财务成本是重中之重,而“杠杆”则是企业财务成本的重要“因变量”,我国当前的“杠杆”具体表现为高杠杆率与无效杠杆的双重存在。于是,“去杠杆”就表现为改变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对规模及优化间接融资两个层面上的金融外延发展。进而,“补短板”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特别是金融外延发展的支持,更多基于风险管理的金融行为的扩展、金融工具的诞生必将有助于刺激“补短板”。“补短板”也即扩大有效供给的过程,无论是脱贫攻坚、企业技术创新与改造、发展新兴产业还是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人力资本短板及农业生产能力短板等等,都离不开金融这个“发现”手段及其激励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补短板”为金融外延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与机遇。由上可知,在“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系统中,“去杠杆”应先于“去产能”、“去库存”而降低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压力并由此优化金融外延发展,“降成本”应将“去杠杆”作为重要内容和举措并由此优化金融外延发展,“补短板”应积极利用金融创新机制与工具来扩大公共品与私人品的有效供给以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探索金融外延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也就是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金融外延发展的必要性并规定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这种外延发展的基本路径、重点环节和方法。
金融外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或模式就是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有助于扩充中国金融体系的边界”。[2]“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很重要方向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绿色金融体系。据测算,“十三五”时期“中国绿色产业的年投资需求在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而财政资金只能满足10%~15%的绿色投资需求,大量绿色投资必须来源于社会资本,要发挥金融市场支持绿色融资的功能”,[3]可见,绿色金融发展具有足够的需求潜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围绕绿色金融问题的研究应集中于绿色金融发展要素含政策性要素的供给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扩张所依赖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双轮驱动”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是有限度的,与这个过程相伴随的实践中的金融并非绿色金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尽管绿色金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对于我国来说依然是一个较新的概念。[4]那么绿色金融这个金融外延发展方式与“三去一降一补”之间有何关联呢?绿色金融是否能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呢?既往金融实践中,有关绿色项目投融资体制与项目风险评价都是较为薄弱的,短期的、不含环境代价的风险损益评估成为金融产品定价的基本特征,金融资源配置并不针对性地指向节能减排及低碳新兴产业发展,包含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在内的绿色金融资源余额占比仍较低,这种状况就为“去杠杆”提供了空间。前已述及,“去杠杆”意味着金融风险的暴露,从而要求审慎处理,但如果在此过程中,绿色金融方式能较快速兴起,与“去杠杆”相伴随的是“加杠杆”,则整体金融资产质量有可能得到有效维护,系统性金融安全也就得以实现。还要看到,绿色金融的发展对于降低经济运行的财务成本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成本居高不下体现的是流动性效率的降低而非简单的流动性不充裕,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在资金配置上遇到了很大的体制机制障碍,由此,央行货币政策遇到了强大的“中梗阻”,融资难自然就导致了融资贵,两者相互作用并形成“棘轮效应”。基于绿色发展这个环境社会责任而兴起的绿色金融在从监管到治理层面构成了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冲击,提升了绿色金融供给;而与此同时,随着绿色发展的深入人心,低碳经济领域将有望获取一次深刻而持久的增长机会,助推绿色金融需求,“金融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敏锐地找到了金融创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5]由此形成的前所未有的绿色金融供求格局将必然打破现有的资金配置“中梗阻”,从而有效缓解整体性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而,绿色金融还可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及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产业化支持有效地推动实现“去产能”,“去产能”并非一味地“做减法”,最好的实现途径是“在做减法的同时融入加法”,而绿色金融就是实现这个途径的重要举措,其关键则在于绿色金融有效供给能力的提升,从而具备足够的对绿色技术研发及其成果产业化的行动主体的发现以及相应的金融工具的形成。
应该看到,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空间是值得预期的。一方面,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仍不够充分。“中国关于绿色金融的探索由来已久,但与西方银行业相比,我国目前尚存明显差距”。[6]“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正处于由‘概念’向‘实践’过渡的阶段”,[7]差距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这就是后发优势。另一方面,传统产能扩张无以为继、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日益完善、绿色投资空间极为广阔及我国金融体制机制基础等都是这种乐观预期的来源。如果这个判断是成立的,那么就有必要将绿色金融作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变量予以关注。换言之,基于绿色金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是值得期待的。
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条件看金融的外延发展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显然,“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举措是需要改革予以支撑的,金融体制改革就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判断这项改革得与失的关键就在于其是否引发了重大的金融外延发展以及这一发展是否真正遵循和适应了经济新常态发展实践的要求。金融改革并不讨论金融本质的变迁问题,其关注的是改革所带来的金融要素组合调整即金融外延的变化对外在经济环境的适应性。前已述及,绿色金融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有着良好的自洽性,而这种自洽性亟待金融改革予以实现。应该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契机和一个广阔的空间。绿色金融发展并不是对金融体系进行从本质到外延的彻底重构,只是对原有金融运行秩序的约束且只是金融发展外延上的变迁或进化,仅仅是将绿色发展新理念贯彻到金融系统行动的操作层面的转型上,具体体现在监管、考核和金融工具设计(风险评估、风险准备及产品定价)中增加“绿色”因素。如上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其中,金融体制改革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有效供给,而全面深化改革则通过整体的经济秩序治理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有效需求。
金融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具有较强的先导作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啃硬骨头”的严峻形势,关键是要寻求市场与政府两支力量的有效匹配,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金融的本质或核心功能体现为风险管理,而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市场发现的过程,也就是说,金融体系能有效地缓解市场失灵中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本身就是市场发现的过程,任何市场主体都有足够的动机和动力去发现市场机会,而金融中介作为经济枢纽须频繁关注和判断市场运行趋势;与此同时,作为资金配置的中介,金融体系必须具备足够的资质和能力发现机会并撮合资金交易。不仅如此,金融中介作为连接资金交易各方的“中间人”,其生存的依据和保障在于诚信,金融运行特别需要社会诚信的支持,由此极有动机成为社会诚信的支持者和维护者进而成为市场交易秩序的建构者和维护者。由此,便可推断出金融系统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进而金融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在经济体制发展方向上就是要进一步实现市场化(而非自由化)。更进一步看,金融堪称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率先突破就有了重要的价值。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对象是要素领域,其中,金融体制改革也即金融要素市场化改革是重中之重,金融市场化在带来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容易助长投融资风险行动,由于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十分明显,金融市场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风险在各国实践中已十分明显,这便成为各国审慎推进金融改革的基本原因。中国既往的审慎金融改革无论对金融自身发展还是在激励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作用都是十分显著的,但详加分析可发现,这一审慎金融改革在推动经济规模扩张和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两方面表现不一,前者效应大于后者,如果金融改革所实现的上述两方面目标长期不一致,产能扩张与结构调整步调不一,经济运行风险最终会通过经济通缩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违约风险而表现出来,甚至要通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去杠杆”行动来阻止风险的蔓延,“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金融渐进性改革的弊病凸显,包括资源错配、寻租盛行、风险集聚和内生性阻碍”。[8]实践告诉我们,尽管金融改革与发展是把“双刃剑”,只要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渠道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主体与政府的合作应能应对“压力测试”。
当然,金融体制改革还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改革整体协同格局中实现金融外延发展目标。尽管金融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具有一定的先导作用,但“单兵突进”仍会面临较大风险。金融外延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将金融置于外部经济环境也就是金融生态环境中考察,金融外延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都涉及金融与经济的联系与适应,于是,在金融改革发挥先导作用的同时有必要将金融改革与经济领域其他改革统筹推进,如公共预算支出改革中十分强调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项目的趋势就对金融外延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科技体制改革中十分强调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也对金融外延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资国企改革所派生的金融资源公平配置也势必引发金融外延发展的新方向,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将对金融外延发展形成强大的牵引力进而对涉农金融体系乃至城乡金融体系重构产生重大影响,等等。只有在统筹各项经济体制改革中才能更好、更有序地规划金融外延发展的路径与步骤,金融外延发展才是符合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然而,只有如上述在金融改革率先推进并发挥改革先导作用的情况下,金融外延发展才会更好地、更及时地适应其他各项经济改革的需要,各项改革的协同效应也才能显现。
进而言之,绿色金融这个金融外延发展对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迫切、具体而深刻的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科学地研判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内涵,对充分利用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我国已将绿色金融作为金融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健全和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全方位的创新金融支持体系”。[10]从国内外绿色金融运行实践看,绿色金融特别需要金融外部力量的支持与配合,其政策含义则在于新时期绿色发展背景下的金融体制改革须与外部若干相关主体如立法机关、地方政府及其发展改革与环保部门、财税部门、教育科技与宣传部门、企业及公众与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等协同开展,这将是一个开放式的金融体制改革局面,这种改革框架显然有利于提升金融改革绩效并使之与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相适应。而从金融内部制度设计看,具有有效激励约束功能的绿色金融监管、绿色金融工具定价能力建设及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等若干方面是当前绿色金融制度建设的关键,而前两方面都须通过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优化来得以实现与提升,显然,这些重要的改革项目都是基于既往金融改革成就并以其为基础而提出的。金融制度设计是金融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绿色金融中的核心技术是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的定价。从各国实践看,绿色金融政策除了指向自然环境外,还日渐明显地表达了对社会发展的关注。金融制度设计的功效最终须通过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是否得以优化来体现,从根本上说,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就是金融机构技术创新的关键性激励机制。
三、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引领看金融的外延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引领,是中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也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改革与金融外延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五大发展理念对金融改革及其外延发展提出了五大目标要求。创新发展直接考量着中国金融切实履行其核心功能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金融市场体制机制建设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但这部金融“机器”能否有效地开展风险管理仍是值得认真评估的。创新发展则要求将金融结构优化作为金融外延发展的基本方向,特别注重直接与间接金融结构、金融业务结构、产品结构、人才结构等方面的结构性调整,力求从结构改善入手提升金融支持创新发展的能力。协调发展是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者说,创新发展是协调发展的当然前提,没有创新发展就不可能有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需求结构乃至城乡结构等在内的结构协调,但协调发展对金融改革及其外延发展仍有着相对独立的要求,除了要求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外,还主要表现在城乡金融均衡发展及相关政策安排、消费金融发展等方面。开放发展对金融改革及其外延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包括设立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以支持国际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间投资贸易结算制度安排、产能输出的金融制度与政策安排、包括金融监管在内的金融制度国际间协调、宏观金融制度与政策的国际间协调、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市场交易的国际间协调,等等。而共享发展则对金融发展提出了普惠的要求,具体提出了诸如小微金融发展及其监管、三农金融体系建设与货币政策支持。事实上,只有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普惠金融才真正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但其前提是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的提升,而定价能力本身就是风险管理能力。绿色发展也对金融改革及其外延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此,上文已有所论述,在此不赘述。
总的来看,五大发展理念分别从各自角度对金融发展提出了针对性要求,五大发展理念及其对金融发展提出的上述针对性要求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间可替代,而是相互促进与相互强化的关系,五大发展理念对金融改革及其外延发展提出了“相互叠加”的要求,也就是要求金融改革及其外延发展必须同时满足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并从五个大方向上进行“精耕细作”。特别要强调的是,通过回顾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绿色发展对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影响较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及共享发展而言是更为新近的事物,需要更加紧迫地推进。同时也要看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及共享发展对金融改革与发展提出的要求及迄今为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也在事实上从多个层面为绿色金融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五大发展理念之间呈互补关系。例如,创新发展提升了金融的制度与技术创新能力,而这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当然要求;协调发展提升了金融资源配置的覆盖面,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开放发展则为金融发展开启了国际视野并搭建了国际金融竞争平台,“赤道原则”的引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等都从不同角度激励着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共享发展提升了金融发展的人文内涵,从而可为绿色金融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等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有两个侧面:一个是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物质生产的自然方面;另一个是有关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物质生产的社会方面,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帮助人类应对资源的稀缺性,一定程度地缓解了物质生产自然方面的约束,但自然约束是刚性的,人类的选择行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由此,在人类文明日益进步的同时,绿色发展的要求与呼声也日益强烈,作为其支撑因素的绿色金融也应得到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吴志远.普惠金融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辨析[J].经济论坛,2016,(4):61-63.
[2]天大研究院课题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2012,(6):16-17.
[3]辜胜阻.引领绿色发展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J].中国发展观察,2016,(3):17-19.
[4]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金融论坛,2015,(5):18-27.
[5]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与多维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3,(12):39-43.
[6]宋晓玲.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3,(24):24-27.
[7]董昕,刘强.“三位一体”推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5,(5):53-56.
[8]戴金平,张成祥.我国渐进式金融改革:发展与修正[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49-57.
[9]陆岷峰,虞鹏飞.“十三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内涵[J].南方金融,2016,(4):6-14.
“今后要进步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共同探讨怎么样形成一种在市场经济环境里的,各种主体风险共担的可持续的发展机制。”6月末举办的“2010年中国绿色工业论坛”上,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这样说。
从机制层面探寻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国内各界人士的共识。这种共识同样体现在6月初举办的“地坛论坛2010”上,多位官员和专家都发出了相同的呼吁。
可持续金融的核心是以金融手段支持客户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和环境改善,具有三个属性:一是可持续性,二是金融性,三是金融对社会和环境的正向反馈属性。可以说,绿色金融要机制化,要成为“可持续金融”,其内涵已经超越了绿色信贷本身。
让低碳投资资本化和证券化
“中国如果要在现有机制上推进低碳投资的话,有天然的体制优势。”北京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说。
王忠民的主要论据有两点。首先,如果低碳成为政府认同的目标,以政府拥有和可配置的资源,能够使低碳目标迅速、积极成为政府行为。其次,中国是人多市场大,一旦被全世界认同为可追求和可盈利的目标,社会资本将会积极涌入。他认为,如果这两点体制优势再和低碳结合起来的话,可以在较快的速度下推动低碳在中国实现目标。
最近几年,和低碳相关的政府资源配置都在积极运作,和低碳相关的不同政策也在迅速制定。与此同时,近年企业低碳投资在短期内业已形成了规模化,甚至超规模化,比如多晶硅和风力发电,社会资本在可追求和可盈利目标下,聚少成多,迅速形成了强大力量。
但如果全社会市场性的哄抢低碳蛋糕,形成过剩乃至恶性竞争怎么办?王忠民建议,应该着重让低碳投资资本化、证券化和基金化,而不是个人化。如果有了更多的低碳的东西都变成金融资产,不仅是金融资产,而且是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低碳金融会促进低碳经济的有序推进。
作为最大的碳资源国,中国已经签发减排量达1.3亿吨,占全国59%,这些碳资产主要供给方是在京央企。目前在京的碳资产中心也有很多,该市环境交易所是碳交易的重要平台,合计减排量700万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姜再勇认为,“低碳领域无非是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就是产业领域,第二是企业,第三是项目,第四是交易。”
绿色金融产品,需要一系列的产品研发和设计,以及运作,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前进。他举例说,目前已经能看到兴业银行以“赤道银行”为LOG0在宣传,“赤道银行”实际就是绿色金融,将来类似的银行机构会越来越多。
用碳交易机制确保可持续
中国的碳交易机制能不能建立?能不能利用市场化方式建立起中国的碳交易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如果要建立碳交易机制,在中国面临几个问题:第一个是碳交易确定的配额的量的问题,第二个是减排限额问题。张建华认为,用市场化的机制比较容易实现。
首先,可以形成市场交易价格。国外现在排放权交易所交易的二氧化碳基本上是30欧元左右,按照英国经济学家斯特恩的报告,32欧元属于均衡价格,而国内现在也在卖二氧化碳排放量,卖出去也就8欧元左右,仅仅相当于国际市场交易价格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由于我们自己国内没有这个市场,这个交易价格并没有形成市场化。所以第一个好处就是形成价格。
其次,就是对企业形成正向的激励。比如一个企业单位GDP碳排放不能超过多少,超过多少就罚款,罚款罚多少?这个标准怎么制订?政府再设一个限额,企业减排得越多,在市场上可以变现的能力就越强,这样就可以建立起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和约束机制。
“你如果想排放,可以,有两种渠道,一种是自我投资,你开发新技术,还有一种你上市场上买,而这种交易机制建立起来之后,对企业有激励,谁投资谁受益。”张建华说。
还有一个好处则体现在吸引投资上。“金融业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业,你永远不要指着金融业最后是雪中送炭的,它更多的是锦上添花。我们说你要承担社会责任,这都没问题,但是最终你要确立一个市场化的导向,你让他资金投进来是要有利可图的。”
他表示,政府建立交易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就是要使银行进来以后要有利可图。“一旦吸引资金之后,一旦我们有金融衍生产品,比如碳配额这个产品,我们就有下一步的衍生产品,就可以开发了。”
未来,碳交易机制能不能建立起来?张建华透露出乐观态度。
他认为,现在企业都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有市场需求: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人才储备也有很大的积累;同时,目前有很多地方性的排放交易所,有些已经尝试着做了一些资源减排的尝试。
以财政与金融互为驱动力
绿色金融是金融和财政两个方面,所以既包括财政政策还包括货币政策,还包括各种金融手段。从财政政策来说,要支持新能源的发展,一个就是税收上,补贴可以算是负税收了,所以税收上要优惠,对新能源的发展也要补贴,比如在欧洲,太阳能企业都是能获得补贴的。
成思危提醒,财政方面还有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就是政府采购。
“财政政策是两个,一个是税收,一个是政府支出。所以我认为在政府支出上政策上要明确,优先采购绿色的产品,这也是在财政政策上体现的。在货币政策上,我认为对绿色项目的融资应该给予差别化的对待,个是利率适当地降低,另外一个期限适当地延长。”成思危说。
另外,在政府管制上,成思危认为政府管制应该是有利于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尽可能地调动企业和市场的力量,而不要过多的审批等等。
此外,如果发展绿色金融,中国首先要在支持的项目方面取得技术上的突破,没有技术上的突破实际上很难取得发展。成说:“如果我们不能在技术上取得突破,那么竞争就是有限的,因为现在我们风电成本大概是火电的倍,而太阳能的成本是火电的四倍。从市场经济原则来看,你要解决这个还需要靠手段。”
成思危透露说,中国在新能源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目前水能是1.9亿千瓦,到2020年达到3亿千瓦,核能将近10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六七千万千瓦,这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现在在建项目就有2450万千瓦,我们风能是2000万千瓦,到2020年到1亿千瓦,太阳能少一点,是550万千瓦,我们希望发展到2000万千瓦。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节能建筑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论述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政策和技术方面探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式和途径。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ment of Green Building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low-carbon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in China′s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s in China and the urgencyof theneed for, and from olicy and technical asects ofour develomentofgreen buildingmethods andmeans.Key words:Low-carbon economy,Building energy,Green building 1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建筑的概念有不同表述,但其基本内涵是表示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即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条件和技术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过度使用和破坏,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1]。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绿色建筑体现在室内布局设计方面应十分合理,充分利用阳光和自然通风,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亲近自然、和谐、舒适的良好生活感受。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2 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增长。其核心问题是绿色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重新规划,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是“低碳经济”提出的现实背景。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碳能源使用总量的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逐已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许多科学家所证实。在2007年12月的印尼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确定了各成员国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举行谈判的决议,并制订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 ~40%。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向世界承诺,我国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增加森林碳汇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着下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104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108m3 [3]。
2009年12月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言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3]。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于2010年3月25日在纽约总部发布了《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人口司司长兹洛特尼克在发布会上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其他国家。”报告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3]。为此,应该大力推进建设低碳城市,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其中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其规模大、能耗高、相关产业链广、寿命周期长,因而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要求,并对我国总体节能战略实施影响深远。因此,在低碳经济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 我国建筑能效现状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 5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改善有着迫切的要求,从而推动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全国城乡到处大量新建房屋,近几年全国每年竣工的房屋面积约20×108m2,新建建筑规模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之和。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420×108m2并继续快速增加,且由于建筑用地规划和建筑设计不合理,浪费严重,单位建筑能耗比西欧发达国家高出2~3倍,北方采暖燃煤排放物对空气污染高出国际标准2~5倍[4]。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和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楼、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是周而复始的。有资料反映,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越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另外,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等都伴随有CO2的产生。如电能来自煤的燃烧,建筑物材料的运输来自于电能或者汽、柴油的燃烧等,而且这些耗能是巨大的。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对高水平的生活追求越来越强烈,这种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均耗能也越来越高,产生的CO2和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这与全球倡导的保护环境理念相违背。以火电为例,全世界火力发一度电能排放约0.5 kg的CO2。我国的火力发电初步估算一度电约排放0.7 kg的CO2,而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75%左右[4]。房屋建造过程中,还有一些能量是以间接电能的形式出现的,据估算至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108t标准煤,也意味着产生20×108tCO2。但是如果推进建筑节能,以现在的速度和技术看,届时将减少1/4的标准煤,这将大大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产生的压力,也极大地保护了其他资源。目前,建筑业已是国民经济中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增长最快的行业,我国建筑钢材的消耗占世界总产量的50%,建筑能耗占国民总能耗的30%。这与上述全球正在大力提倡和我国政府努力推行的“低碳经济”、“低碳产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有尖锐的矛盾。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首次将建筑节能条款写入了法律文件中。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由此,为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提倡绿色建筑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及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之一。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正日益增加。节能建筑将成为今后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的推广和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推广应本着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即政府通过大力宣传和倡导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引起全社会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广泛关注,出台有效的政策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学生从小了解绿色建筑的有关知识,从小使学生培养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观念。加大对绿色建筑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推进绿色建筑科学研究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发展。尽可能地降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把绿色建筑设计和建造成为大众化的经济、节能、环保、舒适、健康,并被全社会大众所接受的高品质产品,而不仅是一种时尚的仅为少数人追求的奢侈品。绿色建筑在设计理念方面推广的内容如下。4.1 尽可能地节约能源
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节能的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利用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改善室内的温、湿环境。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布置形式及总体布局,减少通风、采暖和空调设备的使用时间。在设计时应系统地考虑建筑在建造、使用、维护和报废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成本、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一系列问题。
4.2 推广应用绿色能源
在设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域条件和用户的功能使用特点,考虑尽可能考虑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和地冷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碳排放能源的使用和依赖。4.3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尽量选用当地生产或天然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轻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如在规划设计时同时考虑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在住宅小区内设置中水收集处理系统,做到使水资源能合理循环利用。4.4 大力提倡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观设计要尽可能与建筑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建筑的形态、色彩、布局应与建筑所处环境相融合。尽量做到和谐一致、动静互补,让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5 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
5.1 研究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
在中国老百姓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如冬暖夏凉的延安窑洞,为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代表,它的造价并不高,可以将它进行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新疆某地有一种建筑,墙壁材料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混合建成,保温性很好、建造成本也很低廉,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这些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进行推广,其造价较低,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再如一些投资回报率很高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空调、节水马桶等,用户一旦采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的开支,一般5~8年之内就可以把增加成本收回来。这样的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老百信才容易接受,才容在中国大范围推广应用。
5.2 突破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
如果将绿色节能建筑定位为高端化和贵族化就难以推广、普及,也不符合我国国情。事实证明,绿色建筑发展必须符合中国国情、能被普通老百姓接受、适用技术式的绿色建筑才是中国绿色建筑健康发展的道路。以前的智能建筑就走了弯路,仅将智能建筑停留在安保和音响控制等方面,将线路设计得十分复杂,工程造价非常高,但建成后耗电量却居高不下,运行成本很高[5]。所以这不是我们提倡的绿色智能建筑。绿色智能建筑应该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节省能源,为工作、生活提供舒适和便利。比如用手机来控制家里的智能开关,冬天出门时把家里的暖气或空调关掉,回家之前半小时,用手机遥控启动家中的供热或空调开关,当到家里时,房间里就正好达到使人舒适的温度。据统计,如能做到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家中不供暖,就可节省1/3的供暖能源。夏季在南方,室内40%热量是来自太阳辐射[5]。可以设计一个很小的智能感应装置,当太阳辐射较强时,控制百叶窗或遮阳帘自动调节室内的辐射量,减少太阳辐射造成室内的热效应,从而达到节约空调能耗的目的。象这样的智能建筑才可称为绿色智能建筑,才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绿色智能建筑。5.3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
目前,由于绿色建筑标识的内涵不明确,国家也没有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提高房价或推销其产品,常常就滥用“绿色建筑”的概念做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建议应规范和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这一标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室内环境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这些具体指标给出量化的标准值,让绿色建筑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定可测量的量化的标准,并出台相关政策,对达到标准的授予“绿色节能建筑”的标识。这样“伪绿色建筑”就会原形毕露,没有市场。
5.4 老旧建筑节能改造纳入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发展绿色建筑不能只局限于新建筑。近年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相对做得较好,基本遵循了国家建筑节能的标准。然而,大量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却推进得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老旧建筑仍是耗能大户。据建设部统计,我国北方地区仍有63×108m2建筑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其建筑面积约占全国总量的10%,但建筑能耗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6]。由于老旧建筑未采用分户计量的供热方式,有些人打开窗户开放暖气,能源浪费非常大。目前,我国平均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折合标准煤约为20 kg/m2•a,是北欧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5倍。据估算,在北方地区,如果房间里供热是可以调节的,仅在供热时不开窗户就可以节约15%的能耗;如果是主人不在家时把暖气关掉,回来以后再打开,约可以节约30%的能耗。30%的能耗就意味着北京市冬季采暖节省500×104t煤,或相当于减排1 000×104t的二氧化碳气体。仅这一项节能改造措施,就可以达到可观的减排效果。对于旧建筑的节能改造难的问题建议采用政府补助、企业资助、住户适当出资的形式推广。如东北有一家德国公司援助的一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政府给每户出资3 000元,住户出资2 000元,国外援助2 000元,共计一户投资7 000元。对建筑进行从外保温到供热、智能、门、窗和水循环系统的全面改造。改造后,住户1年所减少的开支达3 000元以上,看到效益后周边的许多老百姓也要求使用这些技术。5.5 大力做好宣教工作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
民众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因此推广绿色建筑不应只是政府的职责,而应该让全体民众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新建住宅在设计和建造时对建筑节能大多作了充分的考虑,可部分居民在装修过程中,把墙体的保温层拆除,或者换掉节能窗,拆掉天花板,这样就破坏了建筑本身的保温节能性能。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节能意识,对总体的节能量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如今家用电器设备保有量非常庞大,家电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状态的10%左右;使用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可节约70%电能;变频式空调较常规的非变频空调可节电20% ~30%[7]。这些节能意识和习惯看似细小,如长期坚持却能节省可观的能源。因此,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应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群众从思想和观念上认识到,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对全社会和个人、对现在和长远都是惠及自己功及子孙的好事,而且效果显著。
5.6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
我国金融证券发展的背景介绍如下:
1.金融管制比较轻松,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和游资充斥的市场环境,动摇了银行和大客户之间的稳固的关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界限逐渐模糊,双方的竞争力更加激烈,这就导致银行稳固的客户关系发生了转变,遇到新的挑战和机遇。
2.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各种能够降低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新的金融工具被创造出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传统的各种工具进行改进,各种新的金融工具被设计出来,比如欧洲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批票据、票据发行便利、零息债券、抵押转递证券等。从加大了投资者的选择余地,打破了传统的把钱存进银行的唯一的投资方式活着理财方式。
3.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利用,对金融证券业也是很大的发展,民众在获取信息的方面,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银行信息的地位不再突出,电子交易系统的广泛使用和联网交易的实现,大大降低了证券交易中的交易费用并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效率。
次贷危机过后,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吃一堑长一智”,纷纷整顿了已有的金融产品,许多产品的收益大为降低。
另外,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债券投资的获利水平也大不如前。
再加上全球实体经济增长缓慢,虽然各国各地都广泛欢迎外来投资,但是投资风险仍然较大,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采取更好的办法灵活利用财务杠杆。
二、原有财务管理的缺陷
1.财务目标的短视。
企业的财务目标一般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在变化多端的经济形势下,单一追求利润、只顾眼前利益的目标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更应当追求资金的周期性合理配置和资金回报的长期性。
目前,我们的企业大多并不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资金的风险评估,缺乏长期的、系统的财务目标,如果一旦遇到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很可能难以适应而遭遇重大打击。
2.缺乏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以局部现金、应收应付款、存货等资金管理为主,难以从更广的视野和更高的层面上把握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状况。
由于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市场需求下降,这时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没有准确、及时的现金流预测能力和现金预算的缺失,就很容易导致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
3.资金管理的不完善。
资金,尤其是现金,是企业运营的物质保障,谁掌握了现金流,谁就拥有了决战市场的主动权。
当前,许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慢、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次贷危机后外部信用环境恶化,这一时期的第一要务是回收货款保证现金流,而有些企业依然以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账面利润最大化为要务,忽略了对账款回收的跟进,造成呆账、坏账。
对于一个财务管理不是很好的企业而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最重要的不是做大做强,而是让企业生存下去,折旧需要足够的现金作保证,次贷危机时期大多企业就是因为资金周转失灵无法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秩序而倒闭。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变策略
1.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
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是有效管理企业的内部财务,实现企业经营的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形势存在更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规避风险应当比实现利润最大化更为重要。
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应当采取更加稳健安全的目标,就是维持现金流的通畅,利用充足的现金保障来规避已有的或者未来可能诞生的外在风险,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
具体而言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完善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尽可能将存货变现,即使适当减少一些利润,也应通过折扣销售、现金折扣等销售方式盘活库存,对于应收账款要及时收回,
制定适当的客户信用制度缩短现金循环周期;另一方面,构建现金流预警机制,增强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当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根据问题的.现状及时发现原因,以便于决策者采取策略根除隐患。
2.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
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变迁要求财务管理不仅仅承担一般的记账、内控、预算等基础职能,而且应当承担起更多的风险预防、融资决策、投资理财等重要职能。
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欧债、美债等潜在风险不断,国内利率居于高位,给企业投资、融资带来较大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当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系统地分析当前的风险,慎重选择融资方式,科学地进行投资标的和投资规模的决策。
在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合理安排资金以实现财务成本的逐步下降,从而达到企业整体成本的最优化。
企业要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及时获得各国汇率、利率等信息。
3.财务管理技术的转变。
财务管理的时效性很强,缓慢、失真、残缺的财务信息往往导致错误的财务管理行为。
当前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财务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利用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跟踪、收集、掌握、分析和整理企业内外部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利于企业的各种财务决策。
例如,掌握了客户的信用信息后可以更方便地避免可能的呆账。
4.预算管理模式的转变。
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目的是维持企业财务工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这个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需要更加完善的预算管理模式。
建议我国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将生产、销售、经营、投资、融资等一切经营活动纳入到严格控制的预算体系之中,并融合企业的财务目标、绩效评估和约束等机制,实施全程、全员预算管理模式,对企业的人、财、物各个要素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采用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最大限度节省企业的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运用。
在编制预算时,要尽可能做到科学和合理,减少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增强执行力,利用监控、考核等制度给予约束和控制。
综上所述,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中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很大,频繁爆发的欧债危机、美债危机无时不在警醒着我国企业。
关键词:绿色物流金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 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广泛重视。随着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其所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使得人们认识到绿色物流运营的重要性。在绿色物流被广泛推广的同时, 其所涉足的金融领域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就出现了“绿色物流金融”, 即“金融机构银行业面向绿色物流运营, 通过应用开发各种金融产品, 为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 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及其物流资源最充分的利用, 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绿色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运动。绿色物流金融, 是绿色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有效融合的产物”。所以, 绿色物流金融一方面关注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 另一方面还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 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 绿色物流金融的理论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一词, 最早是在1972年斯德哥穴世环大会上正式提出来的, 当时响应者寥寥。1987年, 娜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等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再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子孙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它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 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 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1992年,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地球高峰会议) , 102个国家首脑共同签署《21世纪议程》, 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指南。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 将可持续发展正式确定为国家战略, 也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也成为人类迈向世纪的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希望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断创造与积累出理性高效、均衡持续、少用资源、少用能源、少牺牲生态环境, 在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社会成本、制度成本、管理成本的前提下, 最终获取的“品质好的GDP” (牛文元, 2012) 。
1.2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是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指导人类经济活动, 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 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提出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研究, 拓宽了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联系。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该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 要求把社会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模式, 自然资源能够实现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 资源也能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持久的利用, 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共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长期沿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使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正确选择, 是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3 绿色物流供应链理论
20世纪90年代, 随着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大大增强, 各国环境贸易政策的相继制定, 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绿色战略趋势, 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
绿色物流供应链是在现代供应链基础上综合考虑物流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增加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的环境保护意识, 使绿色贯穿整个物流业务过程中, 一方面减少物流运营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另一方面实现对物流资源的最充分的利用, 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现绿色物流运营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的有机统一。
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基础上, 充分考虑供应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合理利用资源、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与回收、环境影响是否做出评价等, 强调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共享, 强调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组合, 进行集中资源配送, 节约资源和全社会的产品库存, 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1.4 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戈德史密斯 (1969) , 他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形成了金融结构理论, 奠定了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随后, 传统金融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 形成了金融深化理论、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和新制度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深化理论由麦金农和肖提出, 其基本结论是, 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推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 健全的金融体制能够将储蓄资金有效地动员起来并引导到生产性投资上,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发展良好的经济同样也可通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经济活动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来刺激金融业的发展, 由此形成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从效用函数入手, 通过建立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 引入诸如不确定性 (流动性冲击、偏好冲击) 、不对称信息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和监督成本之类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 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以及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如何与经济增长发生相互作用做出规范性的解释。制度金融发展理论认为, 制度因素是决定交易成本大小、风险管理水平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关键因素, 强调法律制度、文化传统、利益集团等制度因素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 随着全球一系列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 以金融资源论为研究基础, 以金融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 以金融分析为研究方法, 以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的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
金融发展理论为研究绿色物流金融奠定了金融理论基础, 使绿色物流在运营中获得良好的融资环境, 也为金融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促进绿色物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2 可借鉴的绿色物流金融公司创建模式
2.1 UPS模式
UPS模式是一种在大型物流公司旗下组建的专业物流金融公司模式。大型物流公司一般规模较大, 资金实力强, 可在其旗下组建全资的专业物流金融公司, 借助母公司对于物流信息的了解来实现成功的运营。
作为世界最大的物流企业集团之一, UPS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身, 服务范围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传统物流业务的平均利润只有2%左右的市场竞争状况下, UPS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发展供应链末端的金融服务。UPS中国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代表陈学淳先生指出:“未来的物流企业谁能掌握金融服务, 谁就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1999年UPS成立了专门的“物流金融公司 (UPS Capital Corporation) ”, 为客户提供融资产品与服务, 开始全方位地开展物流金融服务。具体内容有:物流财务、租赁服务、环球贸易融资、付款解决方案和保险服务等一些相当于金融职能的业务。作为物流竞争的制高点, 资金流是UPS独具的一部分业务。
2.2 物流企业与银行合作模式
对于某些实力不够雄厚的物流企业来说, 可以通过与那些同样也想进入物流领域的银行进行合作, 组建专业物流金融公司, 通过融合物流和金融的优势, 保证物流金融公司的成功运作。
深圳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2003年, 深圳发展银行尝试性推出“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2005年, 深圳发展银行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外运) 、中国物质储运总公司 (中储) 和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 (中远) 进行合作, 开始了共同打造并实施面向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战略。随后, 又与中铁、中海、招商物流、中邮物流、中铁物资等十多家国内一流物流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对产业供应链结构特点及商品交易细节的把握, 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或单笔商品交易的自偿程度, 对供应链上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截止2011年, 深圳发展银行与这些物流企业的合作业务覆盖能源、钢材、汽车、粮食等众多行业, 涉及一百多家核心企业和近3 000家上下游客户。这种供应链金融模式一方面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能实现供应链上资源的整合, 使供应链上众多企业能够分享“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成果, 也是绿色物流的体现, 使各利益主体在合作中多方博弈, 实现共赢。
2.3 广发行模式
2003年, 广东发展银行率先推出自己的“物流银行”业务, 为中小企业推出了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并于2005年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无锡等十个城市分行进行试点。所谓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就是银行以市场畅销且价格波动小的物流产品作抵押为授信条件, 并借助物流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 向中小企业提供抵 (质) 押融资、公共仓储、物流配送、金融担保、拍卖变现等综合性物流金融服务, 其融资业务包括仓储物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 企业在5个工作日内即可获得贷款。广发行推出的“物流银行”业务, 打破了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模式, 引入货物流动资产抵押, 间接盘活了整个供应链, 实现了银行、厂商、经销商、物流企业的“四方共赢”。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 尤其是作为低碳经济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的绿色物流, 需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融合, 无论是UPS模式, 物流企业与银行合作模式, 还是广发行模式, 都可以成为它们高效融合的可借鉴经营模式。
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低碳经济时代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助于推进我国“两型”社会的建设, 关系到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未来的发展, 所以, 我们需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上,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发展绿色物流金融, 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整合, 达到银行、物流企业、厂商、经销商等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许红莲.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 2010.
[2]房红.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比较与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 2011 (3) :123-126.
[3]曹静.论我国专业物流公司的建立——UPS[J].上海金融, 2005 (6) :13-14.
[4]王海亮, 李波.我国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浅析[J].物流技术, 2009 (9) :98-101.
[5]杨晓依.广发银行的“物流银行”[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 (2) :34-35.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确立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进一步彰显了绿色发展在国家发展体系中的极端重要性。可以预期,在“十三五”乃至一个更长时期,绿色发展将成为国家发展的主题,成为国家破解发展和保护难题,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在推动中国经济绿色转型过程中,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发挥市场尤其是金融政策的引导作用,更广泛地调动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到“绿色革命”中来。
今年年初,中国银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能效信贷指引》,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能效信贷业务,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央行已表示正在牵头起草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将把绿色金融作为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而由央行牵头编制的有关绿色金融债的指导意见近期也有望公布。
显然,在结构调整的压力和严峻的环境形势下,绿色金融在中国被赋予更多使命,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开绿色金融先河
在国家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驱动经济绿色转型背景下,绿色金融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国内众多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追捧。数据显示,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已从2007年的3400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7.59万亿元。
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总经理方智勇。
早在几年前,一些市场嗅觉灵敏的银行就涉足绿色金融领域并颇有建树,其中,国内最早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兴业银行,始终引领这一领域的发展。
早在2005年,兴业银行就创造性地引入了国际金融公司(IFC)损失分担机制,首推能效项目融资,从此在绿色金融领域愈走愈远,创造了多项业内第一:2007年成为国内首家提供碳金融综合服务的银行;2008年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2009年成立当时国内唯一一的可持续金融专营机构——可持续金融中心;2010年陆续推出首笔碳资产质押贷款、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首张低碳信用卡等创新金融产品;2011年成功落地国内首笔自愿适用赤道原则项目;2014年首发绿色金融资产支持证券,制订环境金融PPP业务营销指引……
截至目前,兴业银行已形成涵盖节能环保融资服务、排放权金融服务、个人低碳金融服务、实现企业个人金融服务全覆盖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以节能环保融资服务为例,该行已形成包括10项通用产品、7大特色产品、5类融资模式及7种解决方案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我们选择绿色金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兴业银行环境金融部总经理方智勇坦言,在10年前,很多人还没有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金融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还很陌生。赤道原则更是“曲高和寡”,因为该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向超过1000万美元项目贷款时,需综合评估该项目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利用金融杠杆手段促进项目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这无疑会增加银行的成本,也需要企业的理解与自觉行动。
然而兴业银行并未望而却步,不仅将绿色金融及其延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上升到公司治理层面,创新提出“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方式,贯穿于经营管理与业务发展的的各个环节,并且矢志不渝,积极推广宣传赤道原则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分享国内外跨国企业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成功经验,帮助企业客户提升项目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能力,让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从被动遵循赤道原则向主动寻求以赤道原则管理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共对890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其中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共计251笔,所涉项目总投资约5427.11亿元,涉及244个客户、10大类国标行业,覆盖全行38家分行。
晋级绿色金融集团
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增强,“绿色金融”成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处于行业转型拐点的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潮流。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绿色金融的资金需求规模在14万亿到30万亿元之间,即使按照低限计算,年均融资规模也将达约3万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银行逐渐觉察到“绿色金融”中蕴含的商业机遇,争相分食这超10万亿元的绿色金融蛋糕 。“市场竞争的加剧是预料中的,也是好事,代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共识。我们也已经做好了准备。”方智勇说。
经过10年探索,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已形成业内的专业优势,依托国内最大的绿色金融专业团队,制定技术准入标准,形成了绿色金融信用准入;建立了绿色金融认证体系,对绿色金融项目实现了逐笔认证,并开展了“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环境效益测算,先后创新了能源合同管理、碳排放交易、排污权交易等融资产品,推出“绿金融全攻略”,逐渐构建了覆盖绿色产业链上下游的较为完整的金融产品体系。
作为国内拥有金融牌照最多的商业银行之一,近年来兴业银行充分发挥集团化综合化经营优势,积极进行筹融资工具创新。在融资工具方面,在合理运用传统信贷工具的同时,通过租赁、信托、债务融资工具等多元化融资产品为环境金融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目前环境金融融资余额中,通过租赁、信托等非信贷方式提供的融资占比接近50%。在筹资工具方面,通过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金融债等方式,为绿色金融业务丰富资金来源。
随着综合化集团化进程提速,兴业银行已将绿色金融业务上升到集团高度。“今年上半年,我们在集团层面成立了环境金融专项推动小组,建立集团联动机制,加大产品、业务联动,旨在实现从‘绿色银行到‘绿色金融集团的跨越。”据方智勇介绍,具体措施包括:在各业务条线、各集团成员单位建立集团化业务专业支持团队;完善环境金融业务集团化发展所配套的营销组织、业绩计量、资源配置、产品研发等一系列流程或制度;建立联动营销及协调推动机制,对重点客户、重点项目,由总行环境金融部牵头组织跨部门、跨集团成员的联动营销,并负责协调推动等。
而对于晋级“绿色金融集团”的五年规划,兴业银行提出了“两个不低于”、“两个一万”的业务发展目标。即今后五年,集团环境金融业务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全行的平均增长速度,增长量不低于上年增长量;五年以后,集团层面的环境金融业务实现的融资余额突破一万亿元,服务的环境金融客户数(项目数)突破一万户。
助建“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从“骨感”到“丰满”,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应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绿色低碳产业,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加快‘美丽中国建设进程。”方智勇说。
而对兴业银行来说,发展绿色金融,也是其“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观的充分体现——在提供产品与服务过程中,履行银行的社会责任,实现银行商业利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
以绿色租赁为例,融资租赁作为非信贷领域重要的中长期融资工具,具有用途灵活和税收优惠等特殊优势。兴业银行和子公司兴业金融租赁联动,发挥银租一体化优势,大力推动绿色出行,在清洁能源公交车领域制定了“十城千辆”的发展目标,即在北京、天津、深圳、济南等十个重点城市,通过融资租赁模式,推广1000辆清洁能源公交车,并通过售后回租的方式解决了清洁能源交通的资金难题,目前已在济南、天津、哈尔滨等6个城市投放,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整个“绿色出行”项目累计投放金额已达70亿元。
经过十年探索实践,兴业银行逐渐走出了一条由“绿”到“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末,兴业银行已累计为近6000家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提供了绿色金融融资,项目涵盖众多类型及各个主流行业,累计投放金额超过7500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3721亿元。根据测算,兴业银行绿色金融支持的项目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255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7161万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COD)139万吨,氨氮5.06万吨,二氧化硫10.04万吨,氮氧化物2.99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率1726万吨,节水28565万吨。
【绿色金融的背景】推荐阅读:
绿色金融分析06-27
绿色金融创新07-26
正在修补的绿色——绿色家园,环保先锋07-03
我的绿色我做主---绿色在我心中06-14
绿色农业的前途与绿色蔬菜超市的市场推广10-26
绿色的生命07-16
绿色的回忆作文09-23
形容绿色的唯美句子05-25
绿色的海洋初中作文06-11
《绿色的金鱼》教学反思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