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内蒙烤全羊作文(精选3篇)
我们先拿了一个烧烤架架好,然后抱来一些柴禾和干草,厨师先把干草点燃,当火引子引燃柴禾。当火燃得旺旺时,先把烧烤架上的铁锈烧一烧,再刷上一层油,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这时,一个胖胖的蒙古族厨师,紧紧地提着羊腿快步走到烧烤架旁,小心翼翼地把羊放在烧烤架上,等火把羊的一面烤得微黄酥脆的时候,只见厨师戴着手套拿着帕子把羊翻了个身。过了一会儿,等另一面烤得酥酥的时候,厨师拿着一把蒙古刀在羊肉上,横竖划了几下,我想:终于可以吃羊肉了。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等着,可羊肉迟迟没有上桌,我们都有点疑惑:厨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呢?原来厨师是为了让火均匀地烤羊肉的各个部位。好不容易等羊烤到七八分熟,厨师又刷上一层金黄的芝麻油和撒上好闻的香料,芝麻油和着羊油滴在柴禾上发出“滋滋”“滋滋”的声音,顿时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过了一会羊肉好像熟了一样,我们兴奋得大叫。可厨师耐心地回答说还要烤一会才好,我们小孩像泄了气的皮球,只好眼巴巴的流着口水继续等待。烤全羊马上就要熟了,厨师赶快又抹了一层孜然粉,等孜然的香味渗透到羊肉里,就大功告成了。
终于,我们等待的烤全羊上桌了,两面金黄,外焦里嫩,皮脆脆的。我们小孩子兴奋地第一个跑到餐桌旁,我伸手接住了第一块香喷喷的羊肉,我用舌头舔了舔上面的芝麻油和孜然粉,“嗯,真美味!”我都有点舍不得吃了。看到其他人都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我也开怀大吃起来。
一、内蒙烤全羊话源
内蒙烤全羊, 蒙语称“昭木”、“好尼、西日娜”, 是蒙古族传统美食。据史料记载, 它是成吉思汗最喜爱吃的一道宫廷名菜, 也是元朝宫廷御宴“诈马宴”中不可或缺的美食, 有着悠久的历史。《元史》记载, 十二世纪时蒙古人“掘地为坎以燎肉”;《朴通事·柳蒸羊》对烤羊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元代有柳蒸羊, 于地作炉三尺, 周围以火烧, 令全通赤, 用铁芭盛羊, 上用柳枝盖覆土封, 以熟为度。”这说明早在元代就出现了烤全羊, 不但制作复杂讲究, 而且使用了专门的烤炉。它还是蒙古族的餐中之尊, 用来招待贵宾, 是高规格的礼遇, 多在隆重的宴会或祭祀典供时使用。据《达斡尔蒙古考》中写道:“餐品之尊, 未有过于乌查 (烤全羊) ”;清代蒙古王公府第几乎都用烤全羊招待贵宾。如今, 蒙古族依然保留着这道古老而精美绝伦的菜肴珍品, 成为蒙古族饮食文化的骄傲。
内蒙烤全羊是内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族烤全羊的总称, 各地蒙古族烤全羊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但大同小异, 其中以阿拉善的烤全羊最为有名、正宗和流行, 例如内蒙功勋烤全羊。清代初康乾年间, 北京“罗王府” (即阿拉善王府) 的烤全羊, 名气很大, 其蒙古族厨师嘎如迪名满京城。从清末明初到新中国成立初, 各地蒙古王府中虽有烤全羊, 但唯有阿拉善王府的烤全羊最有名, 因为该王府有一套严格完整的制作工艺和一批烤全羊名厨掌炉。
二、内蒙烤全羊的烹调工艺
现今的内蒙烤全羊是在过去内蒙饮食“火烤羊肉”的基础上与北京“烤鸭”的方法进一步结合而成的。其烤法讲究:厨师需从羊群中挑选一只膘肥体壮四齿三岁绵羊作原料, 最好是吃盐多的粗毛羊。将羊身上的毛全部剪掉, 接着将事先配制好的泻药灌入羊腹内, 使羊把肠胃里的东西排泄干净, 然后把羊牵到木桩上让羊烤火。很快, 羊被火烤得浑身冒汗, 喘不过气来。闷热和干渴几乎要使它窒息, 这时的羊很希望喝到清泉水。此时送来的不是清凉的泉水, 而是一盆搅拌了大料、茴香、胡椒等佐料的调料水。已经干渴得难以忍受的羊便“咕嘟咕嘟”地一口气把一盆调料水喝得一干二净。如此反复, 配制的佐料和盐水通过羊的肠胃渗透到羊全身的各个部位。然后采用蒙古特有的人道方法宰杀绵羊, 不扒皮, 在皮肉之间吹进一些气去, 在开水锅里蘸一下捞出, 把毛去掉。割去四蹄, 胸口上开个八寸长的口子, 将内脏和肠子取出, 洗净胸腹腔。再装进二斤葱、五头蒜、二两干姜、一两半大料、五钱花椒、半斤盐捣碎拌匀, 撒进胸腹腔中。在前腿、后腿、脖颈等肉厚之处, 划出一寸宽、五寸长的口子, 将所剩的混合调料撒进去。然后, 将二两红糖和七八两酱油搅在一起, 烧开以后, 均匀地浇在煺洗干净的羊皮上。待其稍微风干后, 再涂一层植物油或香油, 将铁链子从胸膛穿入, 吊起放进特制的烤炉内备烤 (烤炉高一百八十厘米, 下面直径一百五十厘米, 用砖砌成) 。烤炉外面用六根铁条托住, 用铁丝圈围起来, 用泥抹住。烤炉的里面, 要抹上掺合着毛和沙子的红泥。开炉烤前, 要将火力旺盛的梭梭树根或其他硬柴准备充分。烤羊时, 用铁板把炉口堵住, 燃烧梭梭使里面的温度高达120℃。等烤炉的温度下降到80℃左右时, 要将炉里的羊脖子稍向下倾斜起来, 使上面的油掉下来, 可以落到下面盛有一半水的盆子里, 不致直接掉到火上激起满炉的油烟。最后, 在灶火上面的口子上, 扣上一个大铜锅, 锅沿上的缝隙要用泥巴封闭。烤上半小时以后, 要检查一下火候和温度, 适当地加一些梭梭木炭, 使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此这般, 大一些的羊烤四个钟头, 小一些的羊烤三个半钟头就可以。把烤好的羊拿出来, 使其四肢站立 (或蹲卧) 在大方木 (或镀金、镀银) 托盘子里, 略加点缀, 由两人或四人抬着向客人“亮相” (伴随着纯正绵厚的美酒, 庄重典雅的祝辞和优美动情地的歌声等演绎进行) 之后, 再回到厨房里, 把带皮的肉切开放在盘子里, 与甜面酱、葱、胡椒、茴香、辣子面等调料和荷叶饼、黄瓜条、胡萝卜条等配料一起上席, 然后把里脊上的瘦肉切下来, 放在盘里端上去, 供宾客食用。最后把带骨头的肉端上餐桌, 同时上主食。烤全羊待客的全部过程也即告结束。
过去, 内蒙烤全羊大都用专用的烤炉, 一般是用石头或砖砌而成, 形成穹庐, 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但技术难度比较大, 炉温不好掌握和控制;其燃料主要是草原上的梭梭木或果木及其炭火, 如果大量燃烧草原梭梭木, 会对草原生态有一定的影响。现今, 一些大型酒店采用红外线、微波等现代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烤箱来烤制, 烤出的全羊不但色彩艳丽好看可人, 同时省时省力、卫生方便, 节约能源, 也便于控制火候和技术推广。
三、内蒙烤全羊衍生的菜肴
烤羊腿, 据说是从烤全羊演变而来的, 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可以作证。相传, 公元十二世纪时, 狩猎和游牧已是当时蒙古人活动的两种主要方式。劳动之余, 人们常在
篝火旁烘烤整只的猎物或整羊进食。久而久之, 人们逐渐发现整羊最好吃的部位是羊后腿, 便经常割下羊后腿烘烤。单独烘烤的羊后腿不但比烤整羊时间短, 而且味道鲜美, 食用方便, 因此, 烤羊腿逐渐取代了烤整羊, 流传至今。经过长期地发展, 人们在对羊腿烘烤过程中逐步吸收了其他菜系中的方法, 增加了多种配料和调味品, 使其形、色、味、鲜集一体, 色美、肉香、外焦、内嫩、干酥不腻, 被人们赞为“未见其物, 香味扑鼻”的美味。另一传说则流传在内蒙古伊盟。据传, 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在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 掌管伙食的官员, 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 以便让他稍事休息, 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 就把他经常吃的烤整羊改刀切块加以烧烤。当时, 成吉思汗战事繁忙, 并没有留意到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给他端一盘烤羊腿。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 不膻不腻, 他特别爱吃。以后, 他每天必食, 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 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这一道菜肴。
今天的烤羊腿多少带有些西味, 一般是取剁去小腿的羊腿一只洗净, 在肉表面深划十字花刀, 刀口深至骨, 放入烤盘内, 加入胡萝卜丝、葱头块、芹菜段、葱丝、姜片、蕃茄块, 再加入胡椒、料酒、酱油、精盐、清汤等调味品, 放入烤箱, 烘烤约四小时左右, 等汤近无肉呈酱红色时即可出炉, 整羊腿盛盘上桌, 用刀切割成小块, 供食客佐酒下饭。食客对烤羊腿选料之精、造型之美、口味之香, 无不交口称赞。
同烤羊腿一样, 烤羊排、烤羊背等菜肴也是从烤全羊中演变而来的, 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发现, 一只烤整羊难以一次吃完, 再吃时其口味和口感均不如现烤, 所以, 人们就发明了烤羊排、烤羊背, 其烤法同烤全羊, 用来招待贵宾, 从而逐渐成为民族宴席上名贵的菜肴。
四、内蒙烤全羊的未来展望
内蒙烤全羊是一道名贵的菜肴, 由于其礼遇规格高, 制作技术难度大, 故在过去, 只有王爷显贵们才可享用, 普通老百姓是没有机会享用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 烤全羊已走出王爷府, 走进饭店、餐馆, 成为人们了解蒙古族生活风土人情的一个平台, 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
新疆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它可与北京烤鸭、广州脆皮乳猪相媲美。高级宴席中,如果有烤全羊餐车出现在宾客们中间,整台筵席将顿时生辉,显得格外豪华阔绰,为饮宴增添了异常丰富的色彩。
烤全羊所以如此驰名,除了它选料考究外,就是它的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在国际国内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
烤全羊是选择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羊宰杀后,去蹄及内脏,用精面粉、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成糊状,均匀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后用钉有铁钉的木棍,从头穿到尾,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盖严坑口,并要不断地翻动观察,约1小时左右即成。
全羊烤成后即放置餐车上,烹制者在羊头上挽系红彩绸,打成花结,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车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不客气的食客们,持刀从烤羊身上切下肉来,尽情地吃,其热烈闲逸古朴浪漫的情景,非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想象其盛况的。
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是维吾尔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佳品。
制法:
1、选1只肥嫩的羊,剃去羊毛,灌入泻药以清除内脏杂物。
2、再将其赶入被炉火烤得很热的屋子里。待其干渴难忍时,端来掺有各种作料的冷水,羊饱饮后再赶入热屋。如此反复数次,羊身上的作料味就愈加浓烈了。
3、将羊宰杀,去除内脏、头、蹄,悬在自制的炉灶里翻滚烘烤,直至出油,变色即熟。
特点:
味道鲜、火候好的烤全羊,吃起来外脆内嫩,余香满口。
【民风民俗:内蒙烤全羊作文】推荐阅读:
六年级写民风民俗的作文:苗族的民风民俗11-20
民风民俗初中作文10-08
回族民风民俗作文11-27
江西民风民俗作文03-04
湖南的民风民俗作文07-06
云南的民风民俗作文07-24
民风民俗作文300字12-30
介绍苗族民风民俗的作文09-25
有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12-13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400字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