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风学习心得体会(通用8篇)
“家校携手,只为孩子更好”的内心独白,在曹溪中学得到了生动的演绎。该校汪冬贵老师的家校大合作的成功经验介绍,使我们看到了困扰了我们多年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有了破解的曙光。他从“为什么要家校合作”到“开展家校合作的路径”再到“学校推进”从理论上,方法上,实践上给我们阐述了家校合作的意义、途径和学校喜人的变化,也让我们看到“让弋阳的孩子在家门口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再是镜中花、水中月。
最后一场报告是我们的老校长,现一小校长叶园林前辈所作《用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生动的譬喻、浅白的语言、巧妙的引用、隽永的思想、乡土的气息将我们带回了老湖山,在会意的微笑中为曾经和现存的丑陋乡土民风而痛心,更感受到教育的神圣使命:用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进而改变民风。他从教育的本质、弋阳的特点、良好校风的标准、怎么做、改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为大家展示了教体局为实现“让弋阳的教育成为弋阳人的骄傲”描绘的宏伟蓝图,让我们感受到身为现在的弋阳教育人而自豪,更迸发出强烈的前行动力。
王小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全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力量,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育人为先,德育为本,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干事创业的需要。教师要忠于教育事业,就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境界,做到牢记责任、不辱使命、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在倾洒心血、汗水和智慧,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享受职业荣耀,收获精神追求,体现人生价值。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是知识才能、思想道德、精神和个性,展示的是教师的灵魂和整个内心世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师德比其他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必须培养爱党、爱国、爱教、爱校、爱生的职业感情,形成忠于职守、为人师表、心灵高贵、淡泊名利、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职业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崇高的字眼,才能做好教育这份神圣的工作。
其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而是一个用人格铸造人格、用心灵唤醒心灵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学生从教师身上,直接接受着思想和道德、情感和意志、知识和技能、启迪和教化。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无字的书,能以实际行动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师只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风范上、人格魅力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示范,帮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再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推进社会文明的需要。教师的角色地位、社会责任崇高于其他职业,在于其言行、仪表、道德修养会影响其教育对象和社会公民。师德之“德”远远超过了一般的道德范畴。西汉学者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起着重要作用,一代师风影响着一代人的精神风貌。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精神风范和行为习惯教育学生、感化他人、辐射社会,对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影响深远,会有力地推动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对贯彻“以德治国”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德育是教育之首,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是树立教育形象的关键所在,是培养现代化建设者的迫切需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法制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件根本性大事。抓好校风、教风、学风教育和建设,既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与提高;既有利于全体师生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有利于学生爱国、爱校、爱文化、爱科学的教育;既有利于贯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管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风尚;既有利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又能影响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校风,一所学校的风气。即全体教师、职工、学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种特有风尚。它包括学校领导和机关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它是一种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
教风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集中表现。优良的教风应主要表现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心血和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教师为学生而学,学而不厌;精心教导,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学风,简言之,是指学习方面的风气。对于学生而言,是指其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意识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教风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治标治本都要靠教师。在建设优良校风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以端正教风来带动学风,整顿学风首先要整顿教风。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上课,提倡、鼓励、推动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作风的转变,教风的端正,必然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在抓教师的教风、教学水平和严格管理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抓学生的学风。抓学风是必须正确的认识和处理“管理”和“引导”的关系,校主管部门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遵守学习纪律的自觉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他律”转化为“自律”。
学风建设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精神面貌、学习成绩、考试风气等。学风建设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树立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展“三风”建设活动,努力构建宽松、民主、和谐和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校的校风文明和谐、育人环境优化;教风务实敬业、教法不断创新;学风刻苦规范、善学乐学、素质全面发展;从而使学校成为教学质量一流、学生能力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争当好学生、争做好教师、争做好校长、争创好学校”,强化日常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开展“五比五促进”活动,比纪律,比学习,比成绩,比刻苦,比文明,要求全体学生做到“七要”和“七不要”。“七要”为:要诚实守信,礼貌待人;要遵规守纪,文明健康上网;要刻苦学习,积极向上;要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要注重学习环节,做到乐学善学;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要爱护公用设施、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七不要”为:不要顶撞长辈无礼不孝;不要盲目攀比吃穿玩乐;不要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不要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不要浏览不良网站信息;不要奇装异服佩戴首饰;不要拉帮结派、滋事打架。
狠抓养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一是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二是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三是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四是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并从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学生中的先进典型和突出事迹,在学生中掀起“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切实发挥正面激励和导向作用,培育尊师勤学、守纪向上的新风尚。
一要有真学真用的精神状态。古人说:“为学全在精神,精神不足,未有能成者。”在学习党章的过程中,不能认为学不学无所谓,照样当党员;也不能假学,只摆个学习样子,应付组织上的检查;更不能空学,把学习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相脱离。应该始终怀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真心学,志在学好党章用以指导实践。
二要反复阅读,真知真记。党章内容丰富,字字句句含义深刻,如果只是溜一眼、看一遍,浅尝辄止,就不可能记得全、记得住。只有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学,反复地学,深入地记,才能读懂记牢,做到学懂弄通。
三要用心揣摩,理解真意真谛。党章虽然通俗易懂,但思想深邃,自成体系。只有结合工作实际反复思考,把学习党章同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同学习中央和区州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结合起来,同当前正在全县开展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边学习、边思考,才能达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笃行的效果,实现学用相长的目的,才能真正掌握党章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进一步转化为促进工作的强大推动力。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想要更深层次的了解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就得先解读这所学校的“一训三风”。
首先,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现了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我校的校训“博远有鸣,开阔弘毅”。其中“博远”一词意为广大而深远,可以在《晋书·王豹传》中找到出处:“以亲辅政,执德弘深,圣恩博远,至忠至仁,至孝至敬”。这不仅体现了我校深厚广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出了我校乐于广泛学习其他文化融汇成独具特色的本校文化并一鸣惊人的特点。例如我校的地理位置特殊,海纳百川呈现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使得许多外国的留学生都慕名而来。而“弘毅”的意思也包含很广。如:宽宏坚毅,刚强,勇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等。在《论语·泰伯》中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古就被作为励志名句。在朱熹集注中有:“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有:“具足千子,智勇弘毅;复有百女,仪貌妍雅。”明谢谠在《四喜记·月桂同攀》也有:“论为仁识先弘毅,道传一贯唯无违。”这些无一不告诉了我们做人要宽大有毅力。所以,作为红院人,我们更应该铭记校训“博远有鸣,开阔弘毅”,不断的努力汲取知识,开阔自己眼界,拥有宽宏的心胸,勇敢坚强,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风气,它是一种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更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道不虚谈,学贵实效”告诉了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当空想家,要当实干家,更要求自己做到真正的名副其实,这是对我们道德上的要求。在学习上,校风说的是:学贵“实效”而不是“时效”,根据我的理解“时效”是该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完成,体现时间效应,“实效”就是按质完成任务。达到实际的效用。时效比实效来得更容易、更直接。然而“做一件事忠一件事”,校风却告诫我们学习不能只追求速度,却忽略了自己是否真的从中学到了东西。
教风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集中表现。我校的教风:“严谨至诚,乐教善导”就很好的体现了我校老师辛勤教学的特点。老师,是我们的指路明灯。一言一行都深刻的影响着欣欣向学的学子们,所以要求老师能够严谨教学,不空谈阔论,无私诚挚,真正的喜欢教学工作,也要能够因材施教,善于使用恰当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学效率。而在我们学校,课堂上一直不厌其烦对我们谆谆教诲的老师,无一不成为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学风是指学习方面的风气。它既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我校的学风:“慎思明辨,好学乐群”。其中“慎思明辨”指谨慎地思考,明确地分辨。《礼记·中庸》就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乐群”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中有出处:“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有人说,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所以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学会慎重行事,明辨是非。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养成谦虚好学,乐于与好的人交往。
金锁中小刘绍华
通过“三风”学习,我充分认识到身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主力军中的一员,只有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了,教书育人的标准更高了。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我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重任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还有许多。
在“三风”学习后我有了这样的几点总结,这几点也是我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第一、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应该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甘于奉献。第二、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等状况,言行谨慎,在课堂或公共场所不讲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建康成长的言论或观点。第三,有工作责任心,安于本职工作,重视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有进取精神。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树立“主人翁”意识,以校为家,以教为业,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第四,心态平和,在单位,要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积极而且高质量完成份内份外的工作。积极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当前
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名利和道义之间的关系。
第五,要自信、自爱、自尊。自信的教师才能教出自信的学生。一个自信的教师能教给学生去挑战更多的“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自爱的教师对生活充满热情,得体的衣着、温暖的笑容、文雅的谈吐、对周围人的关心、对工作的投入都是最能给学生以模仿的榜样、都是最能感染影响学生的活教材。
第六,要真正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充分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的感受和发展,关心我们的教育会给学生的未来带去些什么。
在知识和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名教师要面临落伍的危险。如果我们不经常地处于学习状态,我们的知识结构就会落伍,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就会老化,我们就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无论是思想素质,还是业务能力,都必须“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不断创新”,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一个新突破。
一年级(1)班 姜军莲
我们应该如何从小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让他们终生受益呢?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明白事理,提高认识
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须从接手班级的第一天开始,从头抓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学生的坐、言、走、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师生初次接触,班主任必须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视。期间,班主任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仪容着装,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力求不漏。如谁说话态度大方,口齿清楚,谁字迹工整美观,谁衣着整洁得体等。同时还要不点名指出同学身上的不足,两相对比,该选择怎样的习惯一目了然。教师还要抓住时机,不断地提出习惯养成的新要求。
二、制定班规,树立榜样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但并非杂乱无章,有许多程序性的工作,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不断重复操作。尤其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在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实践的过程中,班级的各项常规制度应运而生,如《家庭作业制度》、《值日生制度》、《晨读制度》、《班干部职责》等,这样实现了班级的精细化管理,让班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学生明确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做好了会怎么样,违反了纪律会有怎样的后果。这些制度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多加鼓励,持之以恒
改变不良的习惯与建立新的良好习惯是一个相当艰巨的过程,养成良好习惯不能一蹴而就,学生习惯的形成有个过程。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与不良习惯作斗争,自觉地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自己的好习惯,确保每一位同学的习惯养成在严格的自律与他律的约束下进行。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他们的付出、努力需要及时得到老师的承认,需要老师不断的鼓励,增强学生成功的快感,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进一步养成。
四、形成良好的集体舆论与班风学风
通个学习和学校结合实践开展的整风活动,切实改变了我的教育教学风气,自我学习加大了,网上学习的时间多了,新时代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多了,能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工作,能真心诚意协助好校长室做好各方面工作,能协调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校领导之间的关系。我围绕整顿“三风”具体内容的学习,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查自己工作以来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认真剖析,找准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没有培养自己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会有一种厌倦的情绪产生,对待工作有时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做事情只安于表面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有没有创新精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还会把工作作为负担。
2、工作上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工作方面,我做得不够,体现在我有时对待学生和自己的同事不能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以至自己为学生服务、没有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同事。对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依顺,不够大胆创新,害怕失败。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态,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说,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 1 头自然直”,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1、校风:团结 勤奋 务实 创新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结,是力量的源泉,也是事业成功发展的前提。在学校从整合到磨合到融合的过程中,只有团结一心,加强协作,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共同完成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
“勤奋” 即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勤奋是办学和求学的必备条件,更是可贵的品质。对学校来说,要勤于管理,关注教学;对于学生,要勤奋读书,强能善技。
“务实” 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崇尚实干。这是中国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创新”即创造、革新。学校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思路,广大教职员工要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创新,学生要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创新成为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法宝。
2、教风:相信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
学校秉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不断发展的动机和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创造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获得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学风:手脑并用勤学敏行
“手脑并用”是黄炎培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学校学生既要学好理论,又要练好技能,学以致用、做学合一、知行统一、智能并重。
“敏行”出自《论语》。孔子十分强调学与用的关系,特别看重“敏行”,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说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勤
学敏行”作为学风,意在要求学生既要努力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福建财茂工业技术学校
【三风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三风演讲09-10
“三风”自查12-04
学校三风建设(小学)06-03
三风工作方案社区06-12
一训三风诠释06-28
“三风整顿”工作总结06-03
上寨中学三风建设11-23
法泗小学三风一训06-21
五队中学一训三风12-10
某小学一训三风解读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