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两平台建设总结

2025-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通两平台建设总结(共5篇)

三通两平台建设总结 篇1

一、基本情况

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为了适应新教育环境对教育教学的革新,我校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共有教师181名,学生2621名,教学班44个,信息教师3人;配有计算机教室3个,共有180台学生计算机,教师办公电脑180台;教室配有多媒体48套,接入宽带网络为100兆,配备班班通白板46个。“三通两平台”的推进工作不但要班班通资源,还涉及人人通空间和资源及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目前学校的教师信息录入已基本完成,当前正在大力推进平台的管理及应用工作。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研究制定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校园网机房管理使用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使用制度、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制度、电子备课室管理使用制度及电子白板管理使用制度。其次,让每一位教师真正参与到运用和爱护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新方法中来。第三,实行电子白板班级挂钩制度,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全班共同管理班级设备,实行“谁损坏谁负责”的管理制度,并把电子白板的爱护与管理纳入班主任考核及班级量化考核中来。第四,每月派专人进行维修,以保障设备得到及时的修理和维护。

三、组织培训 在使用初期,由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县信息中心的技术培训。培训人员回校后根据学校安排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且培训人员负责全校的教师使用教学工作,时刻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运用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使中青年教师能完全掌握新型教学设备的使用,老年教师能掌握基本使用技能。

四、存在的问题

1、基础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网络带宽不够。“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平台应用的一系列过程,“三通”的建设离不开网络,网络带宽的保障才是建立“三通”的基础,目前虽然已实现了“班班通”的基本网络互联,但对于我校班级数较多,100M带宽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班班通”还略显不足。

设备老化,计算机故障频繁。由于大多设备使用都已经超过五年,已过质保期。因此设备常常出现,如黑屏、报警、无法启动等各种硬件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三通两平台”。

2、学校技术支撑能力不够

专职电教人员缺乏。学校没有专职电教人员,基本由学校信息教师兼职,这些教师多为后期自学,只懂简单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应用。虽然勉强能维持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但在硬件设备的维护、管理及软件的应用方面技能不足。

3、教师应用能力水平不到位

对于学校来说,主要任务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过程,三通两平台配备的宽带网络及班班通硬件设备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能利用好班班通设备及优质资源为高效课堂服务。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电子白板的应用率不高,造成应用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应用意识不到位。由于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没有改变,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环境及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且运用新的教学媒体上课不习惯等原因,导致电子白板运用率低。

二是应用培训不到位。虽然学校配备了班班通设备,都进行了教师应用全员培训,但存在培训者水平能力不够、培训时间不足、培训内容单一等多种问题。

三是应用水平不到位。部分教师在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应用水平不到位的问题,如把电子白板当成电子黑板,仅仅只是用白板来呈现PPT过程,再如电子白板运用不熟练,白板的某些教学功能不能及时调出使用等。

三通两平台建设总结 篇2

站在时代发展新的起点, 国家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新的顶层设计, 空前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教育信息化可以破解长期以来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诸多难题。这也反应了社会各界对于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要的呼声。

如今, 新技术风起云涌, 移动网络、智能终端、云计算、增强现实等在教育领域迅速发展, 创新的教育理念不断被提出, 种种因素催生教育信息化再次蜕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三通两平台”作为近期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被提了出来。“三通两平台”, 就内容上说是一个较为系统的整体——“宽带网络校

——聚焦“三通两平台”建设

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与“教育资源云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这样的整合创新, 使得教育信息化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合力, 能够更好地推动国家教育变革与发展。

“三通两平台”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篇3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局长张素华为参会嘉宾介绍了和平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一张网,建设可管、可控统一出口的教育城域网;两个平台,搭建区域教育管理平台和学习资源平台;三个基础数据库,建立区域学生、教师、学校基础信息数据库;四类服务,提供面向教育管理者的行政管理服务、面向教师的教学服务、面向学生的学习服务和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五类资源,建设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社区的优质数字资源,促进全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会上,锐捷网络推出了融合最新科技和面向未来应用理念的“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区域云数据中心为核心,以高性能的教育城域网为承载,以智慧校园和云课堂应用为综合体现,可以帮助教育信息化用户实现“轻松建、智慧管、简单用”的转型目标。

首先,“捷云”架构可以帮助区域构建一个面向云计算的数据中心,通过虚拟化和资源复用,将应用从原来竖井式整合为统一共享的动态资源。

其次,在“智简”教育城域网中,每个学校只需要一台网关设备和若干交换机,区域信息中心便能统一部署实名认证平台、无线集中管理平台和运维管理平台,既能省去大量学校端的设备,降低建设成本,又可实现整网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运维。

另外,针对校园场景,最新的“睿思RASC”智慧校园建设理念,即通过“识别学习情境、感知物理环境、共享学习资源、畅享网络自在沟通”,重新构建智慧的网络学习环境,让学生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和分享。

最后,面对传统计算机教室使用效率低、管理复杂的现状,推出了有超强适用性的锐捷“云课堂”, 将云技术和教育场景紧密结合,实现教学集中化、管理智能化、维护简单化,将计算机教室带入云的时代。

教育部三通两平台的文件 篇4

“三通两平台”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目前中国教育发展的最热门词,包括学校、教育家、企业、路人甲乙丙丁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三通两平台,如何实现三通两平台、如何建设三通两平台、它的目标、它的意义、、、、、、、如此场面与国家政策密不可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育部下发相关的三通两平台文件。

一、教育部三通两平台文件之《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 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自此,“三通两平台”成为建立现代教育信息化体系的主题词。

二、教育部三通两平台文件之《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如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解 决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确定的“三通两平台”重点工作部署,狠抓工作落 实,使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工作思路中提到要重点、狠抓“三通两平台”工作部署和工作落实,努力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实现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

三、教育部三通两平台文件之《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第15小点如下: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 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 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推动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 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教学应用。提高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推动实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 信息化教学大赛。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和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由此《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第15可知“三通两平台”建设成为教育部2015年的工作要点!近几年对三通两平台的工作丝毫没有放松!

三通一平工程档案总结 篇5

安徽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201 年 月

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四川双龙±800千伏换流站工程(三通一平及地基处理工程)由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承建施工,安徽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实施监理,该工程根据施工合同于2012年10月26日开工,2013年6月15日竣工。

一.工程概况:

四川双龙±800千伏换流站工程是溪洛渡左岸电厂电力外送的配套工程,是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的送端站。

双龙换流站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双龙镇钢铁村,东北距宜宾县约57km,南距双龙镇约1km,站址东侧为X5950县道。

站址北侧为一东西走向的山脊,山脊高点高程582m(1956黄海高程,下同),南侧为一条承接西北部山体汇水的小溪,西侧为一条规模较大的冲沟阳田湾。

站址用地范围东西长295m,南北宽499m。站区占地面积:147205m2。站址场地属山前重丘坡地,高差较大,总体上为北高南低。场地内沟谷纵横,多为开阔的“U”字形,局部呈“V”形,谷底宽20~60m,现多为农田及旱地;丘顶多呈浑园状,丘底呈椭园状,多呈一个或多个孤立小丘杂乱分布于场地内,坡度 5~30°,风化现象严重,丘顶大部分基岩裸露,谷底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较厚。场地内丘顶多为林地,丘间分布农田及旱地。场地内海拔高程在495m~549m之间,高差最大约54m。站址地势较高,横江、南广河及其左岸支流贡溪河河谷深切,站址与历史洪水位相对高差达100m以上,因此站址不受上述河流洪水影响。

场平土方工程量大,站内丘陵、沟谷分部多,站区内最大挖方深度达到22米,最大回填深度达到23米。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达到54米。

站内山坡的坡度较多,站区挖方(不含边坡及道路挖方)567996m3站区填方(不含边坡及道路填方)729835m3工程施工中局部需进行分阶回填处理。

清淤量大,清理的淤泥需要外运堆放。站址内覆大量砂岩,需要进行爆破作业。

强夯施工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力,可能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与房屋结构。

二.组织管理

在公司的支持和领导下,我监理项目部秉承公司务实进取精神,认真开展档案规范管理建设工作,加强管理力度,探索工作深度,开展并完成了本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等各项工作,现按照工程档案移交的要求,对本工程开展档案工作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本工程档案管理,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溪洛渡、浙西换流站工程施工现场资料整理手册》(试行)规定及根据我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签订的《溪洛渡-浙西±800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双龙±800kV换流站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约定执行。

(一)加强了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

档案管理是工程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我公司开展 “现场管理提升”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公司班子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监理项目部进驻现场起成立了以总监理工程师蒋家贵为组长的档案管理工作小组,制定档案管理工作计划和步骤,从领导层开始推广和宣导“档案是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在管理工作中档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的工作理念。要求全体员工必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加强档案管理的意识和观念。同时从业务条线和管理条线入手,明确由监理项目部资料室集中统一本工程各类档案,指定杨松同志负责本工程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履行档案员职责,开展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形成了“领导管、专人抓”的良好的工作格局。

(二)立章建制,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开展档案的移交、保管、查阅等工作,实现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化,监理项目部成立之初,档案管理工作小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工程现场情况,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完善,先后制定并执行了《 四川双龙±800千伏换流站工程监理项目部档案工作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职责》等制度,为规范的开展档案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等工作创造了制度条件。

三.档案的形成情况:

由档案专职按其工程档案资料归档范围,进行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形成基础资料,在整理过程中,做好了登记工作,并分类整理编写目录,由总监理工程师对监理项目部的归档材料进行审核把关。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各监理人员都坚持了档案资料的准确、真实、齐全,完整的收集,确保了移交、整理工作的质量。

工程各类监理资料及施工各类隐蔽资料,各类检测试验资料、各类材料的复检资料等形成过程遵循自然形成规律。监理文件资料书写规范,文件材料规格幅面采用A4幅面,且签字手续完善,形成文件的内容和深度符合国家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其内容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四.工程档案的整理、装订:

1.本工程档案的整理注重了按档案归档范围进行归档,并保证整个工程档案的资料的有机联系。其中文字资料 卷 册,工程照片 册、声像资料 张(光盘)。

2.该工程档案分类符合国家及国网公司档案形成单位及专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

3.该工程分类目录体系设置与排列具有逻辑性。

4.该工程的立卷、编目、装订均严格按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档案要求执行。

上一篇:关于国内外健康促进的调查、比较下一篇:应聘回复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