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笔记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笔记(精选12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笔记 篇1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一定

要比除数小。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学习的起点是重新从等分的事实开始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还是可以根据除法的算式老研究计算中出现的新问题,但是经历了这一次活动,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的对象已经不是除法的事实,而是除法的本身,研究除法计算中的另一种情况。因为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以前,已经认识了除法,知道要把一个数等分,可以用除法计算。至于这个数能不能正好分完,对每一个人来说,在没有计算或进行分的实践之前,是不会知道能分完或不能分完的。只是在建构了除法后,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我们研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因此,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正是在学生已经知道除法的含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不必再次去研究“14颗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而是应该直接出示“14颗草莓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几颗?”用什么方法计算,紧接着让学生感受到计算中出现的困难。

一、本节课的成功所在:

1.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例如: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学生自由地说,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笔记 篇2

———约翰·杜威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 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 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 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 形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 就是教育。新学期, 按照“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词串识字更是教学任务的第一步。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仅仅是几组词语, 但排列整齐、意义上有联系、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教学设计新颖多样且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起来却并不轻松。但是, 第一个单元的教学围绕识写词串展开, 一个单元的词串教学进行下来, 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 我感受最深的是低年级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有了很大的飞跃, 课堂上思维活跃, 想象能力、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颇有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 我习惯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将自己游玩的一些照片, 有意识地给孩子们看, 一起分享快乐。快乐之余,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识字、表达的能力。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师将自己的生活感悟、生活回味和孩子们分享也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在《识字2》第二课时的教学伊始, 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几张我在各地旅游时的照片。孩子们很羡慕, 一直追问我:“这是什么地方?真美啊, 下次我也要去玩!”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笑着看看他们说:“孩子们, 让我们跟着书中的小导游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广西桂林山水, 那里的景色也十分美丽, 你们想去看看吗?”话音未落, 37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 小身板坐得笔直, 齐声回答:“想!”美好的一课拉开了序幕。

在备课的过程中, 我仔细观察了教材中的插图, 本篇插图色彩鲜艳清晰, 大篇幅的山水画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另外三幅小的插图分别展示了桂林最有特色千姿百袋、惟妙惟肖的山峰, 以及具有独特民族风貌壮乡人对歌的场景。看完照片我指导孩子们回到课本上, 细致看图, 问他们在图上看到了些什么?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 用完整清晰的话语表述出了图中的景物。观察插图, 培养孩子们细致观察图画的好习惯, 此时相机鼓励孩子畅所欲言, 爱上自我表达。

这时, 几位去过桂林的孩子都不甘寂寞, 绘声绘色地为大家介绍了桂林很多的景色。如游览过漓江清澈见底的水, 看见一座像大象一样的山, 还有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在竹筏上漂流, 等等。听了同伴们的介绍, 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高了。他们纷纷举起小手, 表达看完图后自己的感受。而陈西恩同学的感受, 让我印象最深。她说:“我看到了图中的倒影。”“你能告诉大家你看见了哪些景物的倒影吗?”她说:“只有水特别清的时候我们才能看见倒影, 我在清澈见底的碧波上看到了秀峰的倒影, 就像有两个世界。水上一个世界, 水下一个世界!”此时, 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为她鼓掌。有了好的榜样, 词儿自然就能读好了。我鼓励孩子:“你们说得这么好, 能读得更好吗?”伴随着轻音乐, 孩子们陶醉在桂林美丽的山水画卷中, 一边读着词语, 一边用心细致地感悟着中国文字的魅力。词语读得更好了, 话也说得更加连贯流畅。书本里一个个凝固的词语被孩子们优美的朗读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仿佛跳跃到了一幅幅秀美的风景图画中。这一节课, 我和孩子们一起享受了美景、美词, 插上想象的翅膀, 和着动人的语言, 向着美好的方向翱翔。

在第一单元的《识字1》教学过程中, 我与孩子们一同分享了我国传统的风俗和习俗。民俗知识与语言的完美结合, 让孩子们兴致盎然。他们谈论着自己在节日里与家人、伙伴们一起玩耍着丰富多彩的游戏, 仿佛也把我带回了童年时代。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深层次朗读, 不仅夯实了基础, 而且韵文读出了韵味、读出了甘甜。

又如《识字4》中的词串, 孩子们找到了自学的方法, 也是我之前有意引导的方法———借助书本中的插图, 将词与图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理解, 比起死记硬背,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还学会了自己利用字形分析生字、理解词义, 如“晴空、温暖、晾晒”都有日字旁, 因此一定和太阳有关;“眼睛、瞄准、眺望”都和眼睛有关;“东海、黄河、长江”一定和水流、江河有关, 等等。课堂此时成为了学生自学自悟的乐园, 孩子们积极思索, 探寻出了一条又一条学习词串的捷径。而我不仅轻松教学, 内心还充满了自豪和满足。我相信, 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 孩子们习得的知识, 记忆会更加深刻牢固。枯燥的授课变成了表达自己、心与心碰撞的平台, 每个孩子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快乐的天地。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笔记 篇3

关键词:写作;词汇;句型;提纲;模仿;自评;互批;点评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教学的重点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基础技能。写作是中学生应该撑握的一项最难也是基本技能。近年来中考中书面表达占据至少10%的分值。这让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是根据对我校多届毕业生书面表达的最后得分的统计情况,我们发现书面表达的差距是最明显的。以我校2015年中考866人参加所获得的数据为例:约38%即329人书面表达十五分满分可以拿到10分以上,约40%即346人书面表达十五分满分可以拿到5-9分,但仍有约22%即191人书面表达十五分满分拿到5分以下。因此要想提高中考成绩我们认为写作教学应从多加关注学生的写作实践训练,让每一个写作的话题都贴近她们的生活,精心准备一堂写作课,坚持以学生为主参于主体。现在我以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课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写作教学。

首先,全面分析学生在写作中的主要问题。《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的写作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根据图示或提示写简单的文章、写日记、写信等。《Go for it》教材每单元也编排了较多的围绕本单元功能话题的写作练习。但学生们往往不能很好的根据所给信息和要求来写出质量高的作文,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习惯性的使用翻译方式,用词不当,意思表达不清;2、时态、人称、词形、单复数及短语搭配等基本语法运用不当;3、格式,人称错误;4、连词等运用不到位,没有基本的文章脉络,信息的堆积;5、书写基本功差,断句,段落间距和词的间距不明显。有位老师总结写作的要点如下:先读提示,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句子结构要搭配,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要细查,点滴错误不放过。如本篇写作主要是谈谈自己的日常生活,使用第一人称,一般现在时,注意的关键信息是日常活动如起床,洗澡,吃饭,刷牙,穿衣服,运动和上下学等动词以及频率副词的使用和时间的多种表达方式。根据规律可以总分总三段式解决段落问题。

其次,充分的听说读信息的输入。英语教学中的写一定是在听、说、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是学生用努力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所学用英文叙述自或者生活实际或则思想情感的过程。在本课的写的训练中,首先要强化日常活动和时间表达的词汇、第一人称的动词用法和基本的句型。在写作之前先读背2b 和3a 的文章案例,以便积累词汇、短语、好句子,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同时在读背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有利于在写作中正确地运用英语句式,避免出现“中国式英语 ”。适当训练学生改变人称造句、复述课文等,从领会他人的日常生活提高到灵活应用于自我的生活,做到边学边用,在用中学,学中用,因此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再次,在写之前可以先列提纲,适当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点,把握写作的段落和词数的控制能力,为写出规范的作文打好基础。注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具体动作内容描述要清楚而且要详略得当。列提纲也便于教师根据提纲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并及时纠正不足。认真写好开头和结尾的总结句。注意句式变换和连词的使用可以为我们的文章添彩。如and, but, so, because是我们本单元可以使用的连接词。

最后,采取自批结合同桌互批的方式来发现问题。 初一学生的写作需要循序渐进,教师应该有更多的耐心和宽容心。可以尝试首先学生们可以交换作文批改,有助于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同时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增加学生的“读者意识”,使每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再订正之后,小组决定推出优秀作文让老师点评。让学生看到自己身边的人也可以写出模范作文,培养写作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人人争当模范小作家。教师评价小组推优作文时教师需要多使用鼓励的评价语,欣赏学生们的每一个小进步。如我欣赏你的某一个词,某一个句子等等。本课中就有很多学生写出很多经典的句子如:I always eat breakfast at 8 oclock. Because my mother says, “it is good for my health.” I never eat anything after dinner. Because i dont want to be fat. I like playing soccer. So i always play soccer after school for an hour.等等这些美句需要我们老师的关注,并表扬她们的成果。也有一些学生犯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如:I never late for school. I like play basketball. 等这就需要我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寻找错误点,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帮助犯错的学生理解记忆。切记直接给学生范文,抹杀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笔记 篇4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二、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

三、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5)练习:第2页 “练一练”的三道小题。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四、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篇5

1.计算。(28%)

(1)找新家,连一连。(12%)(每题1分)

(2)算一算。(12%)(每题1分)

9÷1+6=7×8-3=10-18÷2=

30-5×6=4+35÷7=9×5+5=

28÷4-1=9+8×4=30-54÷6=

8×8-8=0-0÷1=60÷10+10=

(3)它们相差多少?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4%)(每题2分)

2.填空。(10%)(每小题1分)

(1)2×4+2×6=×2=()

7×5-5×3=()×5=()

3×9+6×9=()×()=()

11×8-8×4=()×()=()

(2)______×______=12

______×______=24

______×______=40

(3)相差多少?

3.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24%)

(1)在里填上“>”、“<”或“=”。(12%)(每题2分)

5×34×36×97×82×105×4

7×66×70×90+92×88×5

(2)在里填上“+”、“-”、“×”或“÷”。(12%)(每题2分)

84=3284=1284=284=4

551=26099=9

4.中最大可以填几?(12%)(每题2分)

3×<26×7<415×<30

63>9×6×<5081>10×

5.综合应用。(26%)

(1)学校开展“冬季运动会”。(9%)(每题3分)

①爷爷的年龄与小胖相差多少岁?(3%)

②爸爸今年几岁?(3%)

③爸爸的年龄比爷爷小多少岁?(3%)

(3)每层楼高大约是3米,这座楼(如右图)大约高多少米?(4%)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篇6

一、直接写的.数。

26+15=

6×9=

45÷5=

44-27=

9×9=

33÷4=......

7×8=

36÷7=......

36-20=

40-18=

14+8=

9×3=

6×7=

13÷6=......

25÷4=

10÷3=......

二、在里最大能填几?

()×3<25

4×()<22

()×3<30

()×6<50

()×3<25

6×()<34

()×9<70

7×()<48

9×()<89

三、用竖式计算。

46÷9=......

23÷3=......

63÷7=

38÷4=......

55÷6=......

33÷7=......

四、请你当小裁判(对的画“√”,错的画“×”)。

(1)26÷6=4......2(

(2)30÷6=5(

(3)51÷6=7.......9(

(4)48÷8=5......8(

(5)○÷7=☆.......△,△最大是6。(

五、按要求在方框里填算式。(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填写)

26÷6、29÷7、12÷5、18÷4、28÷4、17÷5、10÷3、19÷6、8÷6、23÷7

(1)没有余数:()。

(2)余数是1:(______、______、______、)。

(3)余数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解决问题。

1.有36颗糖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颗,还剩几块?

列式:

答:每个小朋友分块糖,还剩块。

2.三年(2)班有50人去春游,每辆车限乘9人,至少要租几辆车?

列式: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笔记 篇7

一、填空:

1、某日黄山傍晚的气温从中午的零上3C下降了9C,这天黄山傍晚的气温( )

2、将下列几个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7.6 20.8 0.5 13.2 2.3 1.2

3、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测试题:2 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是最小的合数。

4、21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5、小丽每天的学习时间是6个小时,占全天时间的( )。

6、把长4米的铁丝平均分成9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分米=( )米 55克=( )千克 100分=( )小时 5时=( )日

29秒=( )分 17角=( )元 353千克=( ) 吨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 =( )12 ( )4 =1824 2849 =4( )

9、27 的分子加上6,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

10、分数4x ,当X( )时是真分数,当X( )时是假分数。

11、王师傅20分钟加工零件25个,平均每分钟加工( )个零件,加工一个零件需要( )分钟。

12、的第一季度的天数占全年的( )。

13、3千克的14 和1千克的( )相等。

14、一箱橘子吃去了34 ,这是把( )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 )份,吃去的橘子有这样的( )份,由此可以推出剩下这厢句子的( )。

二、判断:

1、所有的假分数都大于1。 ()

2、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 ( )

3、假分数都大于真分数。 ( )

4、正数一定都大于负数。 ( )

5、6不是正数,因为在9的面前没有写+号。 ( )

6、把34 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加上9。( )

7、既可以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很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

8、把2个同样大小的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4 个蛋糕。 ( )

9、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每小段是全长的13 。 ( )

1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11、分子和分母都是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

三、

1、小齐购买了22枝铅笔,送给邻居小朋友5枝。送的枝数占总枝数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枝数占总枝数的几分之几?

2、一艘潜艇在海平面一下130米。一条鲸鱼在它上方26米处,鲸鱼处在海平面什么位置?

3、青蛙妈妈捉了50个虫子,青蛙儿子捉了35个虫子,(1)儿子捉的虫子数是妈妈的几分之几?(2)妈妈捉的虫子数是儿子的几分之几?

4、小红8分钟折了6个千纸鹤,小明11分钟折了6个千纸鹤,小花6分钟折了6个千纸鹤,3个同学平均每分钟各能折多少个?谁折的速度快?

5、一个重4千克的西瓜由7个人分吃,平均每个人吃这个瓜的几分之几?吃多少千克?

6、售货员把5千克糖平均装成12袋.每袋占总货量的几分之几?每袋糖重多少千克?

7、加工同一种零件,王师傅3小时加工50个,李师傅4小时加工70个。哪个师傅的工作效率高?

8、5个小朋友在一起做手工,需要把一段2米长的毛线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多少米?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9、同学们种下了一批树苗,有69棵成活了,还有13棵没成活。成活的树苗棵数占树苗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10、有一块棉布长3米,正好可以做4件同样大小的儿童睡衣。每件儿童睡衣会用掉这块布的几分之几?每件儿童睡衣用布多少米?

11、合唱团里有12个男生和11个女生,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12、一批粮食用汽车6次能够运完,这辆汽车每次运这批粮食的几分之几?5次运了这批粮食的几分之几?

13、数学期末试卷中,填空题占了20分,选择题占了15分,判断题占了10分,实践与操作题占25分,解决问题占30分。各部分分别占了数学试卷总分的几分之几?

14、把10克糖放进5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水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15、把一包克的糖果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包糖果的几分之几?每份重多少千克?

16、一根绳子剪去6米正好是剪去13 ,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17、一条渠道长900米,用24天全部修完,平均每天修全长的几分之几?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18、小亮用30分钟走完了3千米路程。他平均每分钟走全程的几分之几?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笔记 篇8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分苹果”、“分橘子”、“分草莓”(主要是介绍除法的试商方法)、“租船”、“派车”(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练习一”。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上册学习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以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引入,通过分苹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主动探索试商的方法,教材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的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引导学生经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在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目标:、经历分苹果、分橘子、分草莓等实际操作活动,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体验除法竖式的抽象过程,能正确地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四)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能正确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

2、让学生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4、解决有余数出发的问题。

5、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单元教学难点:、体会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

2、有余数除法的试商,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 题

分苹果

教时

(1)

学习

目 标、让学生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2、让学生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探索的精神。

学习

重 点、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淘气昨天买了20个苹果,但他拿到家后遇到困难了,大家愿意帮一帮他吗?淘气看着一堆苹果发愁了: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揭示课题:“分苹果”并板书。)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分苹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让学生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除法竖式写法。

A、理解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师通过回顾,总结学生的几种想法。介绍除法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计算--除法算式。小结:4是商,表示分4盘;5是除数,表示每盘分5个苹果;20是被除数表示有20个苹果;第二个20是商和除数的乘积,表示需要20个苹果;“0”表示20个苹果全部分完,没有剩余。中间的符号表示除号。

B、教学写法:师在黑板上边板书写法边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做课本第2页“试一试”。

2、用竖式计算。

21÷7

36÷4

9÷3

54÷6

45÷9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2、你认为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如何?

学 生 活 动

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分苹果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想法

班内交流

学生打开课本第2页,自己观察竖式,试着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班内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用手指在空中笔画写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4和0都要与20后面的0对齐。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

分苹果

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20-5-5-5-5=0

20÷5=4,4盘

答:20个苹果可以放4盘。

课 题

分橘子

教时

(2)

学习

目 标、让学生在分橘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让学生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学习

重 点、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让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昨天,我们帮小熊分了苹果,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分的吗?今天小熊又要请客了,它家里只有14个橘子,它想每盘放4个,可不知道放几盘,你能帮助它解决这个难题吗?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有余数的除法及其竖式的计算方法

学生试着自己列竖式后,展示不同学生的竖式并让学生说明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同时其他学生可以质疑。因为有除法算式做引导,估计学生不会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就直接拿来当作下一环节的样本,解决余数不大于除数。然后教师做小结。

2、完成“试一试”,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师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用竖式计算。

9÷4

21÷5

4÷3

9÷6

4、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四、总结、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今天最成功的是什么?你打算以后如何做?

学 生 活 动

学生用14个圆片摆一摆,并列出除法算式。

学生试着先自己列竖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竖式,并说明自己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班内交流

学生在组内说一说“试一试”的题意。小组讨论:到底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完成“算一算”,然后观察每道算式,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定。

板书设计

分橘子

每盘放4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4÷4=3„„2(个)

答:14个橘子可以放3盘,还剩2个。

课 题

分草莓

教时

(3)

学习

标、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大家猜一猜智慧老人最喜欢什么水果?草莓。今天智慧老人买了一些草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挂出情景图。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列式、估计结果:

A、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板书课题:分草莓)

B、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先不解答。列式:

c、估计。

2、小组合作探讨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3、小组合作,探索试商方法。

学生分组交流后班内交流,展示两位学生的竖式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师做小结:试商时先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然后看谁和它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谁。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课本第5页“试一试”。

师生共同完成“()×8<44”()里能填1、2、3、4、5,这些数中间最大的是5,()里就应填5。

班内反馈

2、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1题。

3、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3题。

4、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你今天又有什么收获?

2、你今天的表现怎么样?哪个小组表现最棒?

学 生 活 动

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估计一下,每个盘子里大约放几个。

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估计后,共同探讨估计的对不对,为什么

A、让学生独立试着用竖式解决。

B、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竖式,并说明自己是如何试商的。

学生先说说()里能填哪些数,然后找出这些数中最大的一个就是答案了。

学生独立完成剩余题目。

A、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B、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试商方法。c、班内反馈。

A、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错误。

B、提醒学生不能犯类似的错误。

A、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B、班内反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板书设计

分草莓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55÷8=6(个)„„7(个)

答:每盘放6个,还剩7个。

课 题

教时

(4)

学习

目 标、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学生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

重 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开学前几天,淘气、笑笑和他们的好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划船,我们来看看吧。师投影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揭题:租船。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至少要租几只船”问题、找准数学信息列式解决。

总结:至少要租6只船,通过列式得出需要5只但还有1人没能坐上船,所以还要再租1条船,至少要租6只船。

2、发展学生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班内汇报时,学生想出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应给以鼓励、表扬。

学生25人。(2)面包车限乘8人。(3)小轿车限乘3人。

2、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如何派车?

[提示]小组交流后,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师生共同对每种方案进行分析。

3、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派车方法吗?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课本第9页“试一试”:

本题答案有多种,关于怎样合理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只要学生能说出道理,就应给予肯定。2、27名同学去划船,大船限乘6人,小船限乘4人,租大船8元,小船6元,怎样租最合理?[提示]“租船最合理”是解题的关键,即花钱最少。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小结: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要考虑最佳方案,你掌握了今天的内容了吗?

学 生 活 动

指名说说对这些信息的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派车

25人

面包车:限乘8人

小轿车:限乘3人

(1)可以怎样派车,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课 题

练习课

教时

(6)

学习

目 标

.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明白“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道理。

2.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应用。

学习

重 点

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

教 师 活 动

切入举偶

开学已经一周了,你都学会了那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

对话平台

学中做

综合练习

(1)填一填。(2)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总结:本节课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 生 活 动

学生说一说本周学的知识.完成练习一的第1、2、3、4、5、6、7题。

a一个数除以2,如果有余数,有可能是()和()。

b计算有余数除法,()一定比()小。

c37里面最多有()个6,还余()

a36米长的绳,做9根同样长的跳绳,需要剪()次

①4

②8

③9

b46个人做船过河,每船做6人,至少需要()条船。

①7

②8

③9

板书设计

练习一

()里最大能填几?

()×5<24

6×()<34

()×9<70

7×()<48

()×8<46

4×()<30

课 题

练习一(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教时

(7)

学习

目 标、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

重 点、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师 活 动

一、基本练习:、课本第10页第1题“()里最大能填几?”

2、课本第10页第2题。(列除法竖式)

二、综合练习:、课本第10页第3题:

2、课本第10页第4、5小题:

3、课本第11页第6题“按要求在方框内填算式”:

4、课本第11页第7题。

课本第11页第8题,班内交流时,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以鼓励。

5、课本第11页第9题

第3个小题有些困难,估计小部分学生也能说出答案,让他们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全过程,全体师生共同研究,如果学生说的不到位,师做补充。

三、总结:在本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

学 生 活 动

A、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如何做题?B、学生自主完成题目。c、班内汇报交流。先找一学生详细汇报自己解题的全过程,然后再找学生简要汇报其它题目答案。

A、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B、反馈:首先找一位学生在班内汇报自己的试商方法,全班学生共同判断正误。其余题目同位间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A、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B、同位俩人互相检查,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c、班内汇报交流

A、让学生说出题意,说说做法。B、学生独立解决算式。c、让学生同位两人合作完成分类。D、班内汇报。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如何分配卫生洁具最合理?”

A、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B、班内汇报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一

用竖式计算。

40÷7

52÷8

46÷9

60÷8

51÷6

65÷9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笔记 篇9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

(共2题;共11分)

1.(5分)在○里填上正确的方向。

西

东北

西北

西南

东南

2.(6分)看图辨方向。

(1)赵凡家在电视台的_______面,电视台在赵凡家的_______面。

(2)美食城在小森家的_______面,大学城在小森家的_______面。

(3)商场在电视台的_______面,在美食城的_______面。

二、选择。

(共2题;共4分)

3.(2分)甲在乙东偏南50°方向3千米处,则乙在甲()方向3千米处.A

.南偏东40°

B

.西偏南50°

C

.北偏西50°

D

.西偏北50°

4.(2分)当刮西北风时,你顺风走,你的正前方是()方。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北

D

.东南

三、根据图中的信息填空。

(共1题;共4分)

5.(4分)看地图时,辨别方向要牢记上_______下_______左_______右_______.

四、按要求画图形。

(共1题;共5分)

6.(5分)按要求画图形

⑴在△的北面画一个☆。

⑵在△的东面画一个□。

⑶在△的南面画一个◇。

五、把下面图形补充完整。

(共1题;共5分)

7.(5分)你能根据小健的描述,把世博会部分景区示意图补充完整吗?

参考答案

一、填空

(共2题;共11分)

1-1、2-1、2-2、2-3、二、选择。

(共2题;共4分)

3-1、4-1、三、根据图中的信息填空。

(共1题;共4分)

5-1、四、按要求画图形。

(共1题;共5分)

6-1、五、把下面图形补充完整。

(共1题;共5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笔记 篇10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计算

(共7题;共31分)

1.(1分)相差几只?

_______

2.(8分)直接写出得数

12-6=_______  14-7=_______ 15-7=_______ 13-9=_______

18-9=_______ 17-8=_______ 16-7=_______ 11-7=_______

3.(5分)

4.(4分)树上有14只鸟,飞走9只,还剩下多少只?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只)

5.(3分)算一算。

7+9=_______

15-6=_______

16-9=_______

6.(5分)连一连.

7.(5分)合唱组有多少人?

二、问题解决。

(共3题;共32分)

8.(4分)圈一圈,算一算。

圈一圈_______

12-8=_______

圈一圈_______

15-8=_______

9.(20分)看谁2分钟都能算对。

(1)11-6=_______   18-7=_______       12-8=_______

16-9=_______       12-7=_______

(2)15-8=_______          11-8=_______          17-8=_______

12-9=_______        13-8=_______

(3)16-8=_______    13-7=_______           11-9=_______

14-8=_______        16-7=_______

(4)14-7=_______      15-7=_______           14-6=_______

18-9=_______           11-7=_______

10.(8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13-8_______5

17-10_______8

12-6_______9

12-7_______6

4+8_______11

17-8_______6

5_______14-8

16-7_______7

参考答案

一、计算

(共7题;共31分)

1-1、2-1、3-1、4-1、5-1、6-1、7-1、二、问题解决。

(共3题;共32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笔记 篇11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古诗两首之《咏柳》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

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

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复习所学;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

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

3、认读生字

师: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

师:朗诵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

1、明确学习目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

1、了解诗人;

2、理解诗题;

3、能解释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

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

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6、体会诗的意境;

7、背诵古诗)

2、组织自学;

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

教师投影诗人情况并作巡视。(预计出现问题:

1、不能理解“一”,解决方法:出示装满水的水杯,引导学生理解“一”在这里是满的意思;

2、不知“碧玉”在诗中的意思,解决方法:出示插图,提问,碧玉是什么颜色,与柳树那一部分的颜色相似?

3、不能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查字典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柳树的哪一部分像丝带一样柔软。)

3、师生交流;

师:现在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师: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4、分析全诗;

师:请思考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5、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师:整首诗既描写了柳树,又提到了春天。现在谁能告诉我,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心情?提示: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跟随老师去郊外走一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你到郊外去游玩,当时许多植物还没有发芽,加上还有些寒意的风,使人觉得现在仍然是冬天,正在这时,一棵高大的柳树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因为它已经长出了新叶。嫩绿细长的叶子长满了整棵柳树,远远望去柳树就象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而那长满了柳叶的柳枝柔柔地倒垂下来,随着春风摆动,就象是一条条的绿丝带。正是有了这棵柳树,才使人感到春天到了,想到寒冷的冬天终于走了,充满生机的春天来临了,过不了多久,万物都将复苏,五彩缤纷的颜色将重新装扮整个世界。想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感到高兴,诗人因为春天来了而感到高兴,说明他对春天怎样?(板书:诗人的喜春之情)我们已经理解了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请大家再来朗诵一遍这首诗,注意要体现出诗人喜春赞春的感情。同时要一边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配乐,生朗诵)我觉得大家还可以再投入一些,跟着老师再来朗诵一遍。(教师朗诵诗注意姿势)我感觉下面坐了一群了不起的诗人,你们读得太好了。

6、背诵全诗;

师: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背下这首诗。

(生背诵)请这位同学背一下。好,请各位一起来背这首诗,注意要把自己当诗人。(生齐背)

7、体会意境

师: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春天中柳树的美妙姿态,春天里除了柳树外还有其他美丽的景色,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色。我看看谁的想象力最好。(配乐)

请同学们说说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8、自查知识掌握情况;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要求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已经达到了。(出示学习要求)(板书:你已经知道的;你还不大清楚的;你还想知道的)

练习(根据时间安排)

三、结束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是按什么顺序。你是怎样学懂这首诗的。(板书学法)

2、作业布置

春天是美丽的,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描写春天,赞美春天。这些人中有画家,音乐家,诗人等。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当然也可以把你对春天的看法收集进去。明天我们来开展一次“春天”展示会。

2、《找春天》

教材简介

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看着画面背诵,不但背下语言,还“背”下画面,“背”下丰富的情感。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教学重点、难点:

2、3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布置学生课前在校园或其他地方寻找春天。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春天是什么样子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春天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了解预习情况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在预习中你都解决了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检查生字读音。

(1)出示带本课词语的句子。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我们触到了它。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①学生自由读。②指名读句子。(一个学生读一句,读完把生词读两遍。在读的过程中正音)

(2)出示生词。(采取各种形式读)

(3)出示生字。(采取各种形式读,并扩词【结合课后找找说说】,引导学生说记字的方法。)

三、答疑、点拨。

(一)自读质疑

师:来,看一看我们的学习要求。(出示:

1、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能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

2、认真思考,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

1、生自读。

2、小组交流收获。

3、指名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或打在屏幕上。)

问题预设:

1、为什么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为什么要仔细地找啊找?

3、(有关比喻句的可能学生会不明白)

4、为什么小朋友们是冲出家门„„

(二)答疑

1、学习1、2自然段

自读,从中能体会到什么?(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到孩子们的兴奋,从而理解“冲”“奔”)

2、交流一下课前寻找春天的情况。(指名交流)【分析:刚入春不久的春天是不太容易发现的,根据学生的交流入手理解为什么说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为什么害羞?为什么要仔细地找„„】

3、他们找到春天了吗?都找到了什么?(1)自读课文找出有关段落。(反复读4——7自然段,体会句子的优美从而理解句子。)

(2)试背。

4、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自读,找出表动作的词语,指导朗读体会句子的写法。)(2)仿照最后一自然段写句子。

四、达成

通过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指名交流)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让我们课后继续寻找春天。

五、课后布置:背诵课文。

板书: 找春天

留心观察

高兴:冲出

奔向

害羞:仔细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写本课生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找春天》这一课,谁愿意来背一背这篇课文?(指名背诵)

二、指导写字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写本课的生字。(出示生字)

师:这些字你觉得那些字最难写呢?还有哪些字需要提醒大家要注意一些问题?(对于难写的字教师边讲解边范写。)

三、学生组词并书写。

四、展示。(共同分析优缺点)

3、开满鲜花的小路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二、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枝吐出了新绿,花儿绽开了苏醒的笑颜,世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有这么一条小路,它的一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让踏上小路的人们满怀欣喜地感受到了这扑面而来的一路花香。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三课《开满鲜花的小路》

2、请同学们打开书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在这条芳香四溢的小路上曾发生过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体会角色

1、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课文中出现了三个角色,他们分别是——(师生齐说,师相机贴板书)。那你最喜欢谁呢?(学生跃跃欲试)。

2、老师先不着急让你们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在书上圈划出你最喜欢的角色的有关语句,并且好好地读一读。

3、生划、读。

4、都找到了吗?都会说吗?现在请大家四人一小组交流一下,说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说说)。另外,老师在这里也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在交流时要学会倾听,你的回答将是刚才同学的纠正或补充)。

5、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6、看来同学们合作得不错,那谁先来说一说呢?

A、我喜欢完好的水罐,因为他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家,多了不起!

B、我喜欢破水罐,因为他善良,能为跳水工着想,想到他花了力气,却得不到满满的一罐水。

我也喜欢破水罐,因为他可以一物三用,既可以罐水,又能浇灌一路花香,还能给主人带来花香,真是一举多得!评价语:你说的真有道理!你真会欣赏!你说得太好了!C、我喜欢跳水工,因为他聪明、善良,在破水罐经过的地方撒下花种,利用破水罐渗出的水浇灌它们。

(三)聚焦人物,发现感悟

1、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三个角色的闪光点,如果你就是那只完好的水罐,看到自己的优点,你心里会怎么想?(我请喜欢好水罐的同学来说说)

是啊,你们走进了它的心里,完好的水罐也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

2、如果你是那只破水罐,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3、可是破水罐却对跳水工说“我想向你道歉”,这是为什么呢? 细细品读§2,你从哪里知道的?

4、指名读该句后问:“这里的你指谁”(跳水工)。“应有的回报”是什么?(满满的一罐水)这是谁的想法?从这一想法中你体会到什么?

5、是啊,破水罐是如此的自卑,那谁来读好这些话呢?(指名读、评价、齐读)

6、他惭愧极了,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感受到了破水罐自卑的心理,他觉得没有很好地回报跳水工。那你认为他的想法对不对呢?(不对)。不对在哪里?

7、跳水工也这样安慰他。出示一句话,女生读。为什么要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

8、引读。于是跳水工就对他说——是啊,当他们上山时——但到了小路的尽头——()

没想到,他竟然再一次向跳水工道歉了,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破水罐还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他还是很自责、惭愧、极度的自卑)。是啊,他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却没看到自己的优点。

9、如果此时你也在这条小路上,你会怎么来安慰破水罐呢?同学们,你们真会安慰人!你们说的话也正是跳水工想要表达的意思。请大家好好地品读跳水工说的话,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A、其实跳水工早就发现了破水罐渗水的特点。

B、跳水工并不责怪破水罐,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他的缺点,充分发挥了破水罐的作用。

C、跳水工其实很感谢破水罐,感谢他给主人带来了花香。D、跳水工觉得破水罐很好地回报了他,因为他创造了一路花香的奇迹。

E、跳水工很会讲道理,他并没有直接劝说破水罐不要难过、伤心,而是通过事实,让破水罐认识到自己也有存在的价值。

10、同学们真会读书!从跳水工的话中竟读出这么多的内涵,那谁来读好跳水工的话呢?(指名读、评价、齐读)

11、破水罐听了跳水工的这番话后,你想他会对跳水工说些什么呢?

A、谢谢你,跳水工!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作用。评价语:你说出了破水罐的心声。B、跳水工,我以后不会在自责了„„ 评价语:你说出了破水罐的内心独白。

C、我会一如既往地浇灌那些花,好让主人每天都能欣赏到美丽的花。

12、过渡:跳水工很会讲道理,他并没有直接劝说破水罐不要难过、伤心,而是通过事实让破水罐认识到自己也有存在的价值。再次齐读跳水工的话。

(四)总结升华,齐读全文

1、今天的破水罐、完好的水罐、跳水工一定给了同学们不少的启发,那你能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是收获吗?

2、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善于发现,不断改善,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那我们的人生之路必定也是一路花香。

最后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这一篇内涵深刻的文章。(齐读全文)

3、(升华)同学们,愿这“一路花香”带给我们的启示永远留在你、我的心中„„

4、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材分析】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描绘我们的未来呢?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法学法】 略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分别出示邓小平画像和植树图。提问:

(1)这位爷爷谁认识?(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2)再看着张图,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植树)这是邓爷爷1985年3月12日植树节亲手栽种一棵小柏树时的照片。想知道邓爷爷是怎样种树的吗?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2.出示课题学生读好课题。

二、合作学习完成预习

1.小组成员轮流分段读课文段,其他同学在听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互帮互学。向同组同学请教,读会所有不认识的字,再试着读读课文。

3.小组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1)爷爷植树时多大年龄了?

(2)树栽好了邓爷爷满意吗?从哪里能看出来? 学习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在画上记号。

三、反馈、质疑、自悟 1.全班器读课文

2.说说通过自己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朗读、感悟、体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做做动作。3.讨论交流:邓爷爷那么大年龄了,工作又非常忙还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我们同学该怎么样做?

五、学习积累词语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篇12

第 1课时 认识角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我创设形象生动、愉悦和教学情境(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2、从直观入手,通过多媒体演示找出主题图中的角,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角。从事物中抽象出角,让学生观察讨论抽象出角的基本特征,完成知识的独立建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通过学生折角和摸角,加深对角的特征的认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真正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辨认不同方向的角,让学生对角的认识更加全面

4、观看电脑演示,全班学生用手势判断所给的图是不是角,掀起学生的学习热潮。

5、用铅笔把图形中的角画出来,从而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角特征的掌握。

6、角的大小比较时,我让孩子用自己的手去比划,这样更能体会其中角的变化与角的张口有关了。

第 2课时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判断出上 述的几种角。

2、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直观认识直角,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直角的比较,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直角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角,根据与直角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锐角和钝角,也是基本的判断方法。

上一篇:骆驼祥子读书个人心得体会下一篇:关於公司员工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