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美术校本课程教案(共7篇)

八年级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篇1

夏镇一中西校:周黎

第一课:简要介绍中国画发展史、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学年级:八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四课时(1—3班第一节,4—6班第二节,7—9班第三节,10—12第四节)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中国画概况和认识中国画工具材料,使学生能系统的了解中国画的发展 历程和基本概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休养和欣赏水平。并了解中国工笔花鸟画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教学内容:

一、中国画概述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从总体上对中国画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诸如中国画的风格特点、艺术规律、美学思想等,树立一些基本的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逐步的掌握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技巧。

中国传统绘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数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等完整的艺术体系。比如:顾凯之的“以形写神”;谢赫的“六法论”;齐百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等等,都包含着中国画的立意、意境、经营、笔墨、程式、风格等一系列艺术创造的经验和理论。这些经验和理论,既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又独具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质魄、中国人的聪明。与世界各国的艺术相比较,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而且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欣赏和赞扬。

中国画门类很多,形式风格多样,不但有人物、山水、花鸟之分,而且有工笔、写意、重彩之别,还包括书法、篆刻、壁画、和民间绘画。为了讲解简要,我们只能结合花鸟画对中国画的整体特点和艺术规律做一些概括性的叙述。

二、中国画工具与材料

八年级美术电子教案 篇2

教学类别:欣赏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一、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们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因而,艺术不可能有统一的审美标准。各种形式风格的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此外,让学生对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形式语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社会艺术的多元化有所了解和认识。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知识。这些普通知识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它既是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普通知识涉及广泛,美术知识就是其中之一。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必要理解,是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当具备的普通知识。

本课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域,以及不同流派艺术的介绍、欣赏与综合分析为主线,试图对艺术多元化形成的原因和对多元化的立场取向进行探索。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了解世界各国的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面貌,就像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文 字一样。了解绘画作品独特的思维艺术创作主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多元化的现象和对现代艺术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和艺术特点,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坦诚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发表自我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多元文化的态度,养成珍惜生命价值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精神。培养丰富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对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以及同时期同民族地域不同流派绘画作品的欣赏,充分体会艺术的多元并存特点,并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不 同的艺术流派之间的差异。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五、教学方法:

1.学生可根据课本文字或收集的资料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2.学生自由讨论,并谈感受或观点 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并回答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识和了解“艺术是多元的”。

3、合作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及思考题 : 4.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赏析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资源及灵活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激活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 美理想。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品给人的感觉有些抽象,教学时应该就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画面的各个情节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讲解,对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补充。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安排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搜集有关现代艺术流派资料、图片,做好笔记。

二、导入部分(谈话导入):

教师先出师不同艺术流派图片,然后出示思考题 a.这些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各取决于什么?他们表现的艺术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形式是否一样,为什么?

b.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主张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其变化与社会发展有无关系,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也可小组讨论,然后点评,引出主题 学生欣赏图片,并对作品逐一观察、分析、比较。

三、讲授新课:

(一)、绘画的多元化

1、想一想: 从造型、色彩和风格特点三个方面分析比较朝元图和利比亚女先知两幅壁画有什么不同。朝元图 元代(永乐宫壁画 局部)作品用勾线平涂法造型,形象追求平面单纯的美,服饰华美绮丽,富于装饰色彩。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利比亚女先知(壁画)米开朗基罗(意大利)作品用明暗法造型,形象写实,立体感强,观之如同在墙 壁上开窗,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一般。

2、这两幅壁画作品在 表现形式上又有什么不同? 欧洲壁画 : 作品突出写实性,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米开朗基罗壁画)

中国壁画: 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 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飞天、敦煌壁画、埃及壁画)

课堂小结: 艺术是精神产品,不同的世界观、创作观和审美观决定了 人们对艺术作品被容与形式的审美选择是不同的,因而,艺术不可能有同意的审美标准。各种形式风格的作品都会得到不同人群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艺术的多元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文字,世界各国的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面貌。

教学反思:

二、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课业类型:造型 表现 2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课对物像进行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进行了解学习,认识物像的多视角表达,学习用手绘线条从多个视角表达物像,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多视角观察、细致比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认识和理 解物像的结构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设计中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实例,认识学习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出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整体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2、过程与方法 直观演示、比较、讨论与课堂讲解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对手绘线条表达物象多视角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全面、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在绘画和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三.学情分析:学生对这课有一定的基础 在课堂上也比较活跃。在这次的小组技能练习中,我们在自己所负责的那一项技能上学到很多,一边咋以后的教学中。其他同学展示的技能方面也也能学到很多其他同学的长处,把每项技能都进行了单一的训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授课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及特点,对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观察后,能够对物象的结构、方位有明确认识。

难点: 对一个物品的平面、正视、侧视图中所画的各个局部,能从空间上有正确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 图片 学生 绘图铅笔 课本

一、新课导入:

对“物象多视角” 的理解。

实物举例: 教师拿一水壶,将它的前面、侧面、背面(顶面)多角度让学生观察,看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特征。让学生说出物体的组成部分、结构关系。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将物体的各个角度勾画出来。二.讲授新课:

对物象多视角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

举例:A:你很熟悉你的同学、老师,他们的正脸你认识,看到侧脸时你也不会认错,他们的背面你也能认出来。为什么?因为你对他们的理解是记住了他们的基本特征。因此,只有全面了解物象,才能更深刻的感受物象。这在今后的设计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B:当你购买一件物品时,一定会从各个角度对物品的外观进行反复观察比较。这是在你的大脑里就有了初步印象。

C: 你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a:理发时,前面的镜子,使你看到了你正面的发型,理完时,理发师会那镜子放在你的头后,让你看看后面和侧面的发型。b:汽车广告图片会向你展示多视角的外观效果。

d: 旅游时,导游图上印出旅游景点的图像与旅游方位,是你记住了经典的特征,并且能很快找到。

e:在其他学科,如几何、物理、生物等教材中有很多物体多视角的示意图。凡此种种,说明五项多视角的表达与我们的生活与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全面立体的观察物体的形态结构,可以为今后的设计打下基础。(2)物象的多视角的表达方法:

物象的结构关系进行表达,一般三个角度即可,如正面、侧面、顶面或背面,也称为“三视图”。举例:产品说明图、家具制作图等。

将物体的形状与方位进行表达,一般有主体平视图,将物体的形状进行展示。举例

园林规划图、家居布置图、校园布置图等

表达方法:用简练的线条将物体多视角形状、结构、方位表达出来。分析课本上的范例,理解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方法。2.学生练习

(1)画出学校的示意图。实地考察校园,画出主楼的平视图和校园的

(2)你最熟悉的人物的正面、侧面和背面的头像。)(3)画出学校的示意图,或主楼的三视图。(4)课堂三视图 练习评价与研讨

① 把同一题材的多视角表达练习放在一起分析是否说明了物象的形象、结构与方位和整体性。

② 将学生设计的创意进行展示,对照练习让大家是否看懂你的设计,甚至是物体的具体形象。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先自己小结

八年级美术教案 篇3

课时:5课时

单元总目标:了解和学习利用废旧材料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初步形成设计意识。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纸盒、瓦楞纸板、旧电线、塑料瓶、蛋壳、胶泥及其他多种可能利用的材料,设计与制作小摆设,了解设计从创意到制作的全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一

课题:装饰风格欣赏

课题:1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空间的风格特点。

2、比较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认识的异同。

3、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生活空间的整体策划和初步的装饰设计。

教学重点:

1、认识和理解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空间的风格特点。

2、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生活空间的整体策划和初步的装饰设计。

教学难点:

比较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认识的异同。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能反映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空间风格特点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各种生活空间的整体策划和装饰设计效果图范例。

学具——自己选择的能反映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空间风格特点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结合图片或影像资料,介绍生活空间的基本设计风格。

2、结合图片或影像资料,简单对比介绍人们生活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空间风格特点。

3、结合图片和演示,结合图片和演示,介绍生活空间的整体策划基本方法和装饰设计效果图的绘制方法。

三、发展阶段:

1、分小组,从自己最熟悉的人的职业、年龄的.角度讨论人们对温馨和谐生活空间的认识和要求并归纳整理小组的最佳结论。

2、对符合小组结论的生活空间进行整体策划。

3、由教师统一给出一个生活空间的具体参数,如面积、结构、环境等,分组结合整体策划勾画装饰效果图的草图,

四、收拾与整理

可以让小组的每位同学都按照自己对小组最佳结论的认识和理解,勾画草图,大家进行比较后取长补短,由擅长绘制设计图的同学最后绘制出代表小组成果的设计草图。

课后拓展:

1、如可能,可以运用电脑3D立体模型制作软件和平面设计和平面图设计软件,在电脑中搭建一个虚拟的空间模型,这样可以方便后

面的课程进行加工修改。

2、尝试为自己家人、朋友的生活空间进行装饰设计。

课后记:

活动二

课题:织物设计实践体验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材质、不同色彩的织物产生的不同装饰效果。

2、认识织物在生活空间中的实用性和美感装饰作用。

3、根据自己对织物的特性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教学重点:

1、感受不同材质、不同色彩的织物产生的不同装饰效果。

2、根据自己对织物的特性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教学难点:认识织物在生活空间中的实用性和美感装饰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欣赏、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织物应用和织物装饰比较明显的生活空间图片及影像资料;可进行展示的多种织物的小样品。

学具——上节课自己绘制的装饰效果图的草图;自己收集的织物应用和织物装饰比较明显的生活空间图片及影像资料;织物的小样品;进一步修改加工装饰效果图的文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展示织物应用和织物装饰比较明显的生活空间图片及影像资。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织物在生活空间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2、结合同学们的认识,介绍织物在生活空间中的应用范围、造型特点和材质、色彩特点。

3、展示织物样品,启发同学们选择和引入合适的织物完善自己的装饰设计。

三、发展阶段:

1、延续第一次活动进行设计的分组,结合对织物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修改完善。

2、仍可以由每位同学按照自己对小组最佳结论的认识和理解,在原有草图上进行加工。

四、收拾与整理:

小组同学共同展示作品,进行比较后取长补短,在原设计草图的基础上绘制能体现织物对生活空间影响的设计效果图。同时集体讨论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进行分工准备。

课后拓展:

1、如可能,可以结合运用电脑3D立体模型制作软件和平面图设计软件,在电脑中搭建虚拟的空间模型,可以将织物效果引入。

八年级美术 与米罗游戏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艺术大师米罗精彩的艺术作品,从中体会抽象符号的乐趣。

基本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寻找方法,把米罗作品中平面的符号表达成立体的纸雕符号,用自己的语言与感情色彩进行重新的演绎,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纸雕作品,赋予纸新的语言与生命。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艺术种类非常的丰富,只要我们充满想象与创新精神,艺术就没有止境。

教学重点:体会绘画大师米罗的艺术作品,寻找艺术作品中的符号语言。教学难点:将平面的符号变成立体的纸雕。教学准备:

教师:范作、图片、色纸、双面胶、剪刀 学具:资料、色纸、双面胶、剪刀

教学活动过程: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去认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米罗(板书)活动

一、资料介绍

课前老师让大家查找有关米罗的资料,谁找到了,给我们介绍一下。

1、米罗的生平简介

2、米罗的代表作品。

3、网上查找的资料。

4、米罗的雕塑作品。

老师介绍,米罗资料。(课件)

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有关米罗的介绍,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米罗的绘画作品,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留意这些作品的表现语言。

杰昂.米罗(1893—1983)是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西班牙人)米罗艺术的卓越之处,并不在于他的肖像画或是绘画的结构,而是他的非常丰富的幻想符号。这些符号使他作品中的的有机物和野兽和他那无生命的物体都用各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现,都有一种热情的用心

爱心

专心 活力,使我们觉得比我们日常所见更为真实、生动。而且米罗作品被人们称为巨人和孩子的世界,这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智慧和想象的幽默感,显得天真可爱,童趣横溢。他绘画创作中的符号就象一个个奇异的小精灵一样,打动了人们的内心。今天我们就要走近他的这些精灵。

板书(米罗)的精灵

活动

二、寻找米罗独特的绘画语言。

米罗的作品与我们欣赏的以往的艺术家的作品有何不同?

形象不是具体的人物、动物形象,进行了大胆的变形、抽象、用单纯性的、高度抽象的几何形和各种有机形、与色彩单纯的符号进行传情答意。

出示一幅米罗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寻找米罗的符号语言,与其特有的幻想与奇特的组合变异的表现形式。

活动

三、找一找、画一画。

米罗的每一幅作品中都离不开这些符号语言。每组桌上都有几幅米罗的绘画作品,请同学们在画中找一找,你喜欢哪些符号,能不能把他们画出来?(2——3名学生上黑板,其它同学在纸上画)

在学生画完后,请学生分析自己喜欢的这些符号的含义(自由的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活动

四、研究平面变立体

刚才我们找到的米罗绘画作品中的符号都是绘画的、平面的,看老师也作了一个我喜欢的米罗的符号。我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

看,它是立体的,在哪个角度都能够欣赏,老师把米罗的符号变成了立体的纸雕,你知道我是怎样做的呢?

试一试: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平面的纸立体起来? 每组桌上有不同的纸(学生想办法)规则形:卷、折、粘、不规则形:中间折(软纸)、填充弹性纸张、插接(硬卡纸)

出示老师做好的纸雕作品,看老师将我喜欢的米罗符号组合起来,变成了我自己的纸雕作品,现在我要给我自己的作品起个题目,我把它的颜色改变成这些嫩嫩的色彩,让我感觉到她就象一个春天的精灵在翩翩起舞,所以我把它命名为“春舞”。看,“春舞”手中有张纸,写着,快来!加入精灵的聚会吧!今天我也请咱们同学们每人根据米罗的作品,找出你喜欢的符号,把它变成立体的纸雕,把平面米罗变成立体的米罗。小组合作出你们的精灵。参加这

用心

爱心

专心 精灵的聚会,好吗? 活动

四、学生合作完成作品

1、按照自己的意愿分小组。

2、小组分工制作符号。

3、小组合作进行组合。活动

五、介绍自己的作品

介绍自己组的作品题目与表达的意思。教师给与适当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评价。活动六:谈感受

1、对米罗作品的印象

2、对小组合作中的评价

3、对现代超现实艺术的认识

4、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借鉴此艺术门类 活动

七、拓展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米罗艺术的理解甚至比老师都好,说明同学们和米罗一样,都有一颗对世界充满美好向往,对未来大胆创新的心,希望在今后的绘画和创作中,同学们也要象今天的创作一样,无拘无束,大胆开朗。相信你也会成为明天的米罗。

用心

爱心

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资料 篇5

第1课 文明之光(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课时一: 彩陶

课堂导入 :

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

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 3.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审美趣味。

4.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5.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6.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媒体运用:彩陶纹盆;船形网纹瓶。思考练习:

1.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据学者考证人面鱼纹盆是一个小孩葬具的盖。据此你能推断人面鱼纹的用意吗? 3.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彩陶纹样有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之分,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1.辨识具象纹样表现的内容。

2.分析抽象纹样表现的内容(鱼纹、鸟纹)。

3.归纳:从具象纹样到抽象纹样都有哪些改变?鱼纹、鸟纹的变化都有哪些共同规律? 4.感受:谈谈具象与抽象的彩陶装饰纹样给你的不同视觉感受。尝试:以彩陶蛙纹为参照,用抽象的方式设计不同的蛙纹图形。

总结:通过学习活动我们对彩陶艺术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彩陶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用品的造型装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古代工艺美术继续深入的了解,我们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课后作业:

建议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题材收集、归类整理彩陶纹样。媒体运用: 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彩陶装饰; 鱼纹具象、抽象变化;鸟纹具象、抽象变化。总结:作业安排。

第1课 文明之光(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辨识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2.能够联系时代与社会生活,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赏析青铜器。3.能够比较、归纳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课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

导入:依据或引用历史资料介绍青铜器。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长达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媒体运用: 视频短片

二、赏析:后母戊方鼎。用途猜想 赏析: 四羊方尊

青铜器的主要纹饰,收集资料方法讨论。简要介绍:

后母戊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铸。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方鼎器型高大厚重,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表明商代冶金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用途:煮或盛放鱼肉用,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鼎”的结构部位:口、腹、耳、足。造型感受:方正、厚重、庄严。装饰规律:龙纹组成的兽面纹(饕餮纹)、鼎耳双虎纹饰均为对称图形。

四羊方尊(商代)器身腹部的四羊圆雕与綫刻纹饰和谐地结为一体形成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器物的造型十分生动。边缘棱脊的粗线条增强了器物造型的气势。利簋(音轨)利簋内底部4行32字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云雷纹为地。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双兽头耳;夔纹组成的兽面文;方座饰兽面纹。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1、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2.尝试描述兽面纹、夔纹、龙纹、凤纹的造型特点。3.云雷纹、蟠蝙纹作为底纹使器物形成怎样的效果? 莲鹤方壶:识别蟠躏纹: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曲。连续排列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赏析引导:壶身腹部至颈部逐渐收紧,在口部花瓣处展开,烘托立鹤;怪兽、飞龙攀缘 向上,形成轻盈升腾的势态。后母戊方鼎与莲鹤方壶比较两件器物,归纳其不同特点和感受。提示:分别从时代、器形、纹饰和对比感受几个方面人手。收集资料方法讨论:如果你要了解青铜器风格的发展变化,需要查阅、收集青铜器的资料,你会怎么做? 提示:按时代、类型、器物名称、尺寸、出土地点、收藏者(单位)等等。作业与课堂评价:作业及活动建议:尝试用几何形绘制或对折剪贴兽面纹图形。第1课 文明之光(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瓷器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够大致说出瓷器的种类以及特点。

2、学习欣赏瓷器艺术的基本方法,能够从器形、袖色以及装饰等方面进行赏析和描述。

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青铜器,瓷器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课时三: 瓷器

导入 :欣赏活动在学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出要点以议论、交流为主要方式,以学生讲解为主。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关于瓷器的资料,下面请两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两个有关瓷器的基本知识: 1.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瓷器和陶器有什么不同? 2.瓷器有哪些种类?它们分别产生于什么时代? 举例对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和补充。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活动进一步了解中国瓷器,感受瓷器的美,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媒体运用: 图片欣赏 欣赏、分析与总结归纳 青花瓷: 欣赏、分析与总结归纳 斗彩 有条件的去博物馆欣赏实物。青轴弦纹瓷尊商代瓷器出现的时代;瓷器与陶器的区别;原始瓷给你的印象和感受。·青瓷: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袖烧制而成。引导学生从器形、装饰、袖色等方面进行描述。·长沙窑执壶唐代 釉下彩瓷的发源;贴近百姓生活的功用和装饰;商业出口,吸收外域文化。宋代的五大名窑即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瓶元代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果,纹带盖梅瓶明代,成化斗彩三秋杯明代,青花五彩云龙纹盖罐明代。

青花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钻的钻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袖,经高温一次烧成。钻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斗彩、五彩在青花的基础上发展丰富。斗彩指袖下青花和轴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五彩是瓷器袖上彩的一种。五彩瓷在明清两代逐渐发展、兴盛,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总结: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权淀着丰厚的文化信息,我们在赞叹它们精美的造型和巧夺天工的技艺的同时,还能够直接感触到一个伟大民族的情感和智慧。各地的博物馆都有大量的古代瓷器,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精美的造型和温润质地的光彩,了解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情趣。通过对工艺美术知识的广泛涉猎,我们还能够了解更多的文化现象,以此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第2课《以形写神》(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2、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课前准备:演示和作业用的国画工具以及欣赏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关于课题以形写神的谈话: 1、词义理解的讨论。(出处参照资料库)

2、以《藏族舞蹈》和《戏剧人物》为例展开讨论,理解形和神的概念。小结:以形写神是传统人物画重要的审美标准,即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貌。针对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姿态的表现和水墨技法的运用,为教学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引发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关注和思考,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人物画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点。在人物画作品的欣赏感受中,对人物画的立意、造型和笔墨表现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关的提示,为尝试表现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尝试表现从临摹开始,教材为学习提出了技法和情感两个方面的要求。临摹学习适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避免了空洞的技法理论学习。围绕人物画的主题表现展开,通过作品提示,从提取素材、表现典型、环境渲染以及人物性格、内心世界的刻画等方面阐述了创作表现方法。活动二的学习任务是:以成语故事、神话 故事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素材尝试表现,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的途径。

资料库:介绍传统绘画理论和有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人物画的历史渊源。

学习大空间:介绍工笔画知识,引发学生产生进一步完整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通过学习,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三、教学思路 1.教学题材

叶浅予的作品《藏族舞蹈》运用纯熟的线条,勾画出灵动的舞蹈动作。中国画表现人物要求一气呵成,所以对人物造型的准确、深刻理解便成为水墨人物画的基础。使学生理解造型基础的重要性,懂得胸有成竹在中国画表现中的意义。韩羽的作品《戏剧人物》运用泼墨技法,表现了舞台上的张飞刚毅、憨直的艺术形象,造型夸张,气势非凡。墨色浓厚苍润,用笔洒脱飞扬。墨色的变化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注意引导学生在尝试学习中仔细观察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感受和体会墨色的不同层次。分析梁楷的作品《太白行吟图》,了解写意画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以及流畅的运笔,转折顿挫;墨色随着线的流动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呈现出的丰富效果;微睁双目、喃喃吟颂的面部表情,以及简约造型中空白的处理,体会诗人沉浸在无际的冥想之中的心境。活动一设置了读画、临画的学习任务,并为此选择了其他人物画作品。这一部分的学习材料以有趣的人物造型、简洁的笔墨方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参考。让学生通过读画细心品味人物画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人物造型方法和笔墨运用特点,通过临摹学习体会人物造型和用笔用墨的方法。活动二围绕一定主题的人物画创作而设置。教材选用了《学步》和《相马图》两幅作品作为范式,从人物刻画、环境渲染和道具安排等方面做出提示,也可以作为临摹范本使用。2.教学组织

教学准备以演示和作业用的国画工具以及欣赏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为主。多媒体课件应考虑提供放大的作品局部画面;演示和作业用的工具应保持一致,以便学生模仿。作业用纸的尺寸 应适合在课桌上使用,可以考虑选用浸染程度不大的皮纸。课堂组织形式仍旧以单独作业为主。教学过程中注意习惯的培养,对工具的摆放、使用以及卫生事项做出具体要求,如注意笔洗的摆放;用手指捏挤去除毛笔多余的水分,不要随便乱甩等等。3.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活动设置,安排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通过欣赏活动和临摹尝试,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学习用水墨表现简单的人物。第二课时运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欣赏导入,围绕教材提供的图片提出问题,从整体感受线条的表现特点、水墨效果、构图安排和细节刻画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逐步深入地探究人物神态的表现、情感的抒发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尝试即兴水墨表现:在宣纸上画人物,在同学的作品中进行比较,谈一谈表现的目的;试一试将作品与题材、性格对号,进一步体会笔墨与情感的联系。在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活动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以他们的角度判断答案的合理性,并给予积极的评价。穿插笔墨的练习,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临摹,切身体验用水墨画人物的过程,并让学生交谈感受。欣赏、分析《太白行吟图》,对比其他作品,分析人物动态塑造、身份举止的表现以及关联绘画主题表现的其他问题,举一反

三、学以致用。归纳要点,对教学做出评价,结束这一课时的教学。第二课时进行人物画创作,以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素材,参考课本列举的不同形式的人物画作品,尝试水墨人物画的表现。首先复习上节课归纳的要点,让个别学生简短讲解自己的创作意图,了解学生的创作思路并给予必要的指导,由此启发更多的同学。通过对课本中的若干范图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画的创作过程。启迪他们在平凡而广泛的选材中开掘深意,围绕主题刻画人物。注意利用人物的衣着打扮,呈现事件中必不可少的环境、道具,省去多余的罗列。在创作过程中,随时展示学生作品并予评价和辅导。4.教学评价

评价的范围可以是理解水平和绘画技能等多方面的,这样做能够鼓励和肯定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获得。采用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通过各方面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理解中国画人物的神态和意境、运用水墨工具进行人物画表现等方面对学习做出评价。熟练地掌握水墨技法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本单元的直接目标,作业不需强求形似,重在通过尝试体会感受,评价指标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侧重。

四、教学选择 尝试和体验是了解传统技法的最好方法。传统人物画的学习同样讲究程式技法,人物造型、线描技法以及笔墨运用缺一不可,如果一一道来,既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也不可能为广大学生接受。临摹乃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历代继承发扬国画传统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要适度把握评价标准,重在对传统绘画的认识了解。临摹的方法有多种,如局部临摹;摹写铅笔稿,再用水墨勾画;模仿笔墨画法等等,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五、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

中国画人物的神态是通过各个方面表现的,包括人物动态、构图、笔墨以及细节的处理、环境、道具的烘托与陪衬。教材选择的图片都各有侧重,教学中可以分门别类加以使用。欣赏内容贯穿于始终,教材关于作品的描述可以视为提示,具有导向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技法的学习以临摹为主,即使是表现主题的习作,也可以借助临摹完成,除教材提供的作品外,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藏族舞蹈》通过动态造型表现热烈的情绪,用藏族舞蹈的影片资料可以烘托气氛;《戏剧人物》用阔笔泼墨的手法,表现张飞的憨直鲁莽,用戏剧影片资料可以帮助学生转换这一感受;可以结合诗词帮助学生感受李白吟诗的神态等等。画面效果的感受结合表现方法分析,也是帮助学生进入情境的重要途径。启发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有助于体会作品表现的意境,理解作品传达的情感。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欣赏的内容应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讲解抽象的笔墨形式时,尽可能地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如:用什么样的笔墨方法表现张飞、李逵、钟馗等个性张扬的人物;用什么样的笔墨方法表现仕女、杨柳等等。通过不同的例证,让学生贴切地理解笔墨运用和情感表现的关系。笔墨练习重在体验和感受,如:中锋运笔和侧锋运笔所产生的效果;流畅的线条和疾涩的线条所表达的不同感受;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面上产生的层次等等,通过经验的积累加深对中国画的理解。人物画创作首先要理解所画的人物,在选择创作题材的同时,自然考虑到表现方法。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避免公式化的表现。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教师的直接演示是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在技法学习环节中至关重要。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可以选择不同的演示内容。如不同的运笔产生的效果,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等完全可以做到。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的演示,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为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分工画成语故事组画的活动形式。6.关于学习指导方法和学习小窍门的建议

教学中的细节往往对学生产生永久的影响,诸如执笔运笔的方法、毛笔中不同浓淡水墨的分配、宣纸特性的把握等等,都是演示和辅导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某一细节有所感悟,也是很好的收获。细心揣摩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会发现,中国画为了表现主题,往往对人物神态进行夸张,如果能在一幅作品中抓住被夸张的关键所在,即能够较容易地领悟画家的表现意图和观察方法,同时,我们会发现其他人物画中也有类似手段。

六、教学资料

梁楷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原籍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为人豪宕不羁,嗜酒自乐,曾把皇帝赐给的金带挂于院内,不受而去。由于他豪放的个性和作风,故有梁风(疯)子的别号。梁楷善画人物、山水、佛道、鬼神、花鸟,绘画风格多样而有变化。他的绘画对后来元明清的文人画,甚至日本室町时代的绘画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李可染(1907~1989)中国现代画家,以山水画著称。他的写意人物画下笔疾速,动态微妙,形象夸张但不丑化,朴质却不古拙,富于诙谐、机智特色和生活情趣。关良(1900~1986)中国现代画家、艺术教育家。擅长中国画、油画。他以中国水墨画表现中国戏剧人物,创水墨戏剧人物画,以新颖别致的笔墨,独步画坛。

叶浅予中国现代漫画家、中国画家。叶浅予的中国画熏主要靠自学熏曾一度从师张大千。画风工细,有装饰味,作品富有时代精神。

韩羽中国现代漫画家、中国画家,动画片《三个和尚》的主要作者。卢沉(1935)中国现代画家,主张融合中西之长,在现代艺术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走水墨画现代化之路。作品或取自历史题材,或将日常生活所见、所思,赋之于画,画风多变,时有新意。

周思聪(19391996)中国现代画家。中国女性画家中德艺双馨的出色代表,作品在平凡的人物中开掘更深沉的精神内涵。

第3课 画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境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

2、情景导学法,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了解画故事情节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布置学习欣赏《老鼠娶亲》作品:

分小组观察欣赏作品,并讨论、研究以下的问题: 1.根据命题讲讲画中表现的情节是怎样紧扣主题的。2.作品中的角色造型和场景设计有什么特点。3.画面的构图是怎样突出主体和主题的。引导学生进入状态,感受文字与画面的密切关系。

二、研究分析学生作品:作业布置: 1.故事表现准确完整; 2.画面的连贯性; 3.形象刻画的生动性。

第4课 视觉中的红屋顶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西方绘画的历史发展,对比传统与现代的西方绘画风格与技法。

2、把握一些现代派绘画 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了解现代绘画的艺术语言。

3、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现对物象的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初步建立以发展和辩证的眼光认识、品评美术作品的审美观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西方现代主义画派的特点与传统主义画派的区别。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现对物象的感受。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自20世纪初以来,很多现代派艺术家开始强调写实绘画中的局部因素,或侧重色彩,或侧重形体,拓宽了美术的表现形式,赋予艺术作品新的力量。

二、出示图片: 从写实风格到多种风格

第一组:《蓬图瓦兹的红屋顶》忠实于对象,逼真细腻。第二组:《红屋》形体简略,色彩饱和

第三组:《街》用点、线、面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体现韵律和节奏感,房屋有如童话。

第四组:《塔楼》用线条构成画面,用平面处理物象,几何化形体重叠,层次感、空间感增强,物体和谐共存。

第五组:《生动的风景》用线、面的几何化来概括物体,色彩使用单纯,作品有一种装饰美感,充满装饰趣味和强烈的力量感。

第六组:《秋天的山村》轻松的线条构成,绝对的平面,稚气天真画家使用的线条、色彩不是随意的,而是和作品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充分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对所描绘物象的理解和在认识。

三、小组比一比(分析评价现代派作品的绘画语言)思考·练习

《秋天的山村》中既有形状的归纳,又有色彩的归纳,仔细观察,哪些色块分别表现了房屋、菜畦、土地、水塘,谈谈你的看法。尝试用这几种色彩改画《街》,看看给你的感觉发生了什么变化。创作的基本方法

运用现代派绘画方法,对客观物象进行简化、概括、提炼或变形、解构,然后重新组合,能获得新的表象形式,创作出有意味的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表现形式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归纳、夸张客观物象的主要特征,组织画面时要从美的方面充分研究整体比例,空间分割,点、线、面的表现性等诸多因素。欣赏《鸟飞了》版画 徐冰

方法一:省略次要的东西后进行归纳,形体一般趋于平面化 欣赏《大明风度》油画 王怀庆怎样通过简化→变形→新的表现形式 方法二:夸张主要部分,形体往往表现出几何化和装饰化的效果 欣赏《马系列之一》(油画)现代 曹力 欣赏《老牛和小牛》(农民画)常振芳 思考·练习

尝试用上面两幅图中的任何一种方式勾勒你喜欢的小动物。方法三:对客观对象进行分解和组合

欣赏:从青铜器(人面鼎)→(兽面纹斝jia)→(爵)到爵、斝(油画)庞涛

第4课 视觉中的红屋顶 第二课时

一、创作个性化的作品 欣赏:吉他(拼贴画)毕加索

二、思考 训练

这幅剪贴画保留了吉他的哪些特征?

尝试分析画面构图,说说画家是怎样把握画面的平衡和变化以及怎样营造深度空间的。学习活动一

以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尝试制作一幅题为“小提琴”的拼贴或绘画作品。思考·练习

欣赏《画画中的克劳德》(油画)毕加索 《塞纳西欧》(油画)克力

以上两幅图在处理和客观物象之间的关系时,用了什么样的变形手法,给你怎么样的艺术感受?

欣赏:《鱼系列之一》(油画)王玉平

《鱼系列之一》中的鱼形状简化变形,色彩强调大面积对比,富有表现性 欣赏:照片《室内一角》与《寻找室内形状》(选自《西班牙现代绘画教程》)对比

《寻找室内形状》画家运用丙烯、粉笔进行色彩表现方法的实验。《天水桥》(摄影)现代 韦鸣

通过概括、简化、变形、分解、重新组合等手法改变实际物象,构成新的画面。学习活动二

参照《寻找室内的形状》和《天水桥》创作一幅个性化的作品。课堂练习:

1.人们为什么不满足于模仿自然的表现形式? 2.变形手法表现的自然景物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3.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去看世界呢? 作业布置: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与用心体会,在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出新奇而又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艺术作品。

第5课《方寸之间》

教材分析

教材从篆刻的基本样式、写刻印的基本步骤、基本技法和章法等方面介绍了篆刻这门传统艺术,目的是使学生对篆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在欣赏学习和动手尝试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特殊魅力。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篆刻的历史,种类和特点。2.认识阳刻和阴刻的手法,了解朱文和白文。

3.了解篆刻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书法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对篆刻的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书法作品与篆刻作品对比分析),书法与篆刻的练习问:这两种艺术形式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学生:……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二.新课教授

1.什么是篆刻: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2.篆刻艺术的历史:历代篆刻作品欣赏。(1)战国古印。安昌里玺

(2)秦朝古印。讲解其历史和特点。(3)汉印。讲解其历史和特点。3.篆刻艺术的特点:在较小的面积内,运用汉字独特的造型,对笔画加以虚实轻重的组织、进行丰富的艺术变化。4.阳刻作品与阴刻作品比较分析,找出不同点: ①.出示一组阳刻作品(朱文)

②.出示一组阴刻作品(白文)

(篆刻艺术在方寸之间,以刀代笔,通过不同的刀法组合来体现汉字的艺术性)

5.基本步骤介绍:

①.直接反写②.水印翻稿 ③刀刻④印

6.印章的品类欣赏:名章作品、闲章作品、肖形章 7.印面的分布与组织欣赏(艺术性的体现)8.学生作品赏析

三、作业布置

从以下作业中任选一个作业:

1、从课本中找两方印章临摹,要求一朱一白。

2、从老师提供的篆体字中集字,来设计一方印章。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作业欣赏

第六课 变废为宝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封面设计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去用视觉艺术语言去感受、欣赏封面艺术。

2、融美术字与图形于一体,强调字体与图形的排版设计。逐步提高设计与生活实际密切关系的认识。

3、能够文字图形作为一种独立的设计元素,大胆设想,运用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设计自己喜爱的书的封面。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用字体设计封面的要点,即:字体、大小、位置、色彩、组合构成的视觉形象。

2、难点: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将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综合运用,完成自己喜爱的书的封面设计。三.教具与学具:

1、教具:各类书籍封面设计作品

2、学具:铅笔、尺子、蜡笔、水彩笔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课前一周,布置学生课余到学校附近书店调查一些封面设计具有特点的书。

(二)、导入新课

1.新学期对这学期的教材进行全面的介绍,对要用的材料做下安排。2.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或者喜爱的书籍封面设计.(注意及时总结学生从哪些方面介绍书籍封面,积极肯定学生对封面设计美感朴素的认识与思考.)

(三)、讲授新课

1、提问导入 :书的封面丢了,对书有什么影响。(封面的作用)总结: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书的前面就像人的脸面一样,是一本书的很重要的部分,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它起到决定性作用,引导我们进入书的内容。2.书籍的分类

a.名著类、杂志类、科教类等 b.具体的组成(文字和图画)(书名、作者、书的性质和内容相符的图像)

3.封面设计的表现形式,通常运用文字、绘画、摄影和图案等作为设计元素进行设计。4.介绍书籍封面设计的布局方式:

A.对称布局 B.均衡布局 C.不均衡布局 5.教书总结 文字、色彩和图形构成封面设计三大要素。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来分别研究一下这三大要素: A.文字。书籍的封面要有明确的表意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功能,在设计时把文字以点、线、面来进行排列,书名较大可以处理成面,一定要醒目、大方;作者名字少,也较小,所以把它处理成点;出版社字较多较长,一般排成一行,所以当成线来处理,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和位置要精心设计。

B.图像。让学生观察欣赏封面的图像(课本3、4、5页)教书 总结:图像要与书籍内容有关,使封面更加生动、美观。

C.颜色。任何封面总有一种颜色占主导地位,要能反映出书的某些性质和特点。

(四)、封面设计步骤: a.构思立意

b.确定封面的规格和文字的位置。(利用文字进行封面设计时,要根据文字的主次、疏密、虚实,结合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进行整体布局。注意:用双线,单线会减弱视觉冲击力。c.上颜色(颜色鲜明)五.学生实践

用学过的知识,利用文字作为元素,对自己喜爱的书进行封面设计。要求:文字突出,颜色鲜明 六.作品讲评,小结

1、展示学生的设计作品,同学自评互评,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创造精神。学会了用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评价作品、感受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设计的艺术。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书籍封面设计的布局方法。

2、学习了解书籍装订的方法与形式,尝试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设计制作。

3、通过学生收集书,熟悉字体与排版、学习设计封面,激发学生爱书、爱学习、爱生活的美好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书籍封面设计的布局方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来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封面设计构思。难点:字体与排版都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作品能体现个性,力求创新。

三、教具与学具: 1 .教具:教学课件。.学具:包好的书、铅笔、蜡笔、水彩颜料和笔、小桶、剪刀、胶水、彩色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分析一组以文字元素为主设计的中外书籍封面.(引导学生运用上课时学习的文字设计知识进行分析.)以图例说明,不同内容和类型的书,对字体,色彩、排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二、讲授新课

1.提问:书到底有哪几部分?

封面、书脊、封底、书芯、衬页、扉页 2.介绍书籍封面设计的布局方式: A.对称布局 B.均衡布局 C.不均衡布局

3.封面设计:封面设计时书籍装帧设计的一部分。实际装帧要对封面、书脊、封底进行整体的设计。4.了解书籍装订的形式:

A.书籍装订就是把印好的书加工成书本。

B.书籍装订的形式:a.中式装订(以线装为主要形式,线装书较费工时,现在很少应用。b.西式装订(平装、精装)

5.特殊效果的封面设计(欣赏5页中的特殊效果的封面设计)

6.封面设计步骤:A.构思立意 B.运用不同的材料的技法进行设计制作,封面设计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

三、学生实践

1.学生分组练习, 以两人为一小组进行设计练习,增强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教师辅导.2.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设计具有个性的书籍封面(提倡选择水彩笔,蜡笔等简便,易行的绘制工具,探索剪,贴,镂空,拓印等省时,实用的表现技巧.)

四、作业展示与评价.学生介绍分组对比原有书籍的设计,介绍本组最佳设计作品的特点,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之间探讨各组设计作品的特点与不足所在.第七课我喜爱的书

教 教学目标

1、了解封面设计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语言去感受、欣赏封面艺术。

2、融美术字与图形于一体,强调字体与图形的排版设计。逐步提高设计与生活实际密切关系的认识。大胆设想,运用构图、色彩、图案等知识,设计出比较完美、体现个性的封面。

3、通过学生收集书,熟悉字体与排版、学习设计封面,激发学生爱书、爱学习、爱生活的美好道德情操。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将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综合运用构成的视觉形象。

2、难点:字体与排版都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作品能体现个性,力求创新。

教具与学具:

1、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实物投影仪、各类书籍(古籍书、儿童读物、杂志、画集)、封面设计作品

2、学具:铅笔、蜡笔、水彩颜料和笔、剪刀、胶水、彩色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去书店买书、图书馆借书时,首先注意书的什么?为什么?

2、出示几册书籍(古籍书、儿童读物、杂志、画集),并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提问:这些书的封面各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哪本书?为什么? 由此引出:一本书不仅仅有好看的内容,还要有好看的封面设计,这样才能给读者有较深的印象,那么怎样来设计一本好的封面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我喜爱的书——封面设计》

(二)讲授新课

1、结合课本24页图例提问:除了教科书,你们还了解哪些内容的书籍?请同学回答书籍的大致分类,教师归纳总结:书籍的内容很多一般分为社会科学类、科学技术类、文学艺术类、休闲百科类、儿童读物类、期刊杂志类等。

2、实物投影一本较厚的书,进行观察分析,你看到了书的哪几个部分?(封面、书脊、封底、书芯、衬页、扉页)

提问:[1]书籍的封面有什么作用?(保护书页,宣传作用,欣赏收藏价值)

[2] 封面设计时应设计哪几部分?为什么?(封面、书脊、封底)

3、电脑出示书籍封面的画面,让学生观察书的封面上有些什么?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封面,犹如人的脸面各不相同,究竟封面上有些什么呢?(文字和图画)(书名、作者、出版社、书的性质和内容相符的图像)教师总结:文字、色彩和图形构成封面设计三大要素。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来分别研究一下这三大要素:A、文字。书籍的封面要有明确的表意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功能,在设计时把文字以点、线、面来进行排列,书名较大可以处理成面,一定要醒目、大方;作者名字少,也较小,所以把它处理成点;出版社字较多较长,一般排成一行,所以当成线来处理,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和位置要精心设计。

B、图像。让学生观察欣赏封面的图像,分析是用什么技法绘制的。

(多媒体展示欣赏《日记本封面设计》作品)

教师总结:图像要与书籍内容有关,使封面更加生动、美观。C、颜色。任何封面总有一种颜色占主导地位,要能反映出书的某些性质和特点。

4、封面设计步骤:(1)构思立意

(2)确定封面的规格、定位图形及文字的位置

(3)图形的设色或制作,可以用笔直接画和设色,也可以运用学过的镂刻版画的技法上色,甚至可用有色纸剪贴

(4)上颜色

5、学生创作练习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设计练习,增强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作业要求:(1)用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本你们共同喜爱的书的封面。

(2)图形装饰、文字突出、颜色鲜明。(教师作巡回指导)

四、作品讲评、小结

1、实物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同学自评、互评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八年级美术教案《绘画的语言》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

二、讲新课出示两幅作品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1.绘画的造型要素(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1)写实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2)表现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3)抽象性绘画 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教师总结 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形式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2.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够正确地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评析绘画作品。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绘画作品的形式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教学重点:绘画作品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教学难点: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导入

二、新授

三、总结

说明辩论的主题以及辩论的方法。

出示作品,提出问题。

针对所出示的作品,引导学生展开辩论。根据学生辩论的结果得出结论,引出形式美的法则。对课堂辩论中各组的发言及学习的成果进行总结。

分好辩论组,推举主辩同学。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正反方发言。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音频与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难、重点,并可更好地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四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会说绕口令,并能说得正确、清楚、快速。

2、能听清楚别人说的绕口令,并能进行评议。

3、能正确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多音字的读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4、学说绕口令,并学习得正确、清楚、快速,在说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快速说清楚绕口令。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揭示文题

1、课件播放相声演员说绕口令的片断:“扁担长,板凳宽,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2、刚才我们播放的这段录象是相声演员说的一段绕口令。绕口令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语言游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玩这种游戏,好吗?

(二)学习绕口令

1、介绍什么是绕口令

2、绕口令的特点

3、手说绕口令应该注意什么

4、出示简单的绕口令,让学生练习

A、看到你们这么兴奋,老师猜想你们心里肯定也想试试。(出示绕口令,学生试读)

(1)“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时„„”(2)“吃葡萄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B、师指名读。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C、在读这两则绕口令时,一定要抓住关键字,如第一则《四和十》,读“四”时舌尖碰牙齿,读“十”时舌尖别伸直。

D、自由朗读,提出要求:准确、流利、快速、掌握关键字。

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个个都憋足了劲,老师想知道你们在读绕口令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心情怎样?你们是怎样去克服的?谁来用一段话说一说?(指名回答)

E、指读与评价。

(师指名读。引导学生观察这位同学的表情、动作,并根据要求予以评价)

(三)小结

我们在朗读绕口令时,必须要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读准字音,做到口到、脑到、心到,朗读时必须字字响亮,流利畅通。

绕口令

教学目标:

1、会说绕口令,并能说得正确、清楚、快速。

2、能听清楚别人说的绕口令,并能进行评议。重点:

能快速的清楚地说绕口令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说绕口令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请一个同学上台说绕口令,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评议。评议的重点是说得流利、口齿清楚。

三、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或自愿组合,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能快速地说清楚,听清楚,会评议。

四、分组说、听、评绕口令。

五、游戏:越赛越开心

1、老师决定选出三名同学代表我们班去报名参赛。我们一起来比一比,选一选好吗?

2、师出示二则绕口令。

3、提出比赛规则:

(1)单独说:以举手为准。

(2)分组说:男女两大组、各小组。

(3)挑战说:上台和老师读一读,比一比。各组进行活动,学生自读、互读、赛读,逐组选出优胜者)

4、小组推荐,进行总决赛。

(1)未参赛的选手当评委,按要求给参赛者打分,被推荐出来的选手再进行总决赛。

(2)其他学生进行观察,比一比谁看得最仔细、听得最认真。

5、组织交流评议。

(1)评委们,你们觉得这些小选手读得怎么样?谁读得最棒?为什么?

(2)老师决定现场采访其中的一位同学:刚才你的表现引来了大家阵阵掌声,能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吗?此时此刻你还想说些什么呢?

(3)同学们,除了听到了读绕口令的声音,你们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什么现象?谁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句式将你看到的、听到的连起来说一话?

6、小结比赛评议情况。

绕口令

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别炖我的炖冻豆腐。要是混充会炖我的炖冻豆腐,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哪就吃不成我的炖冻豆腐(《炖冻豆腐》)。

l:六十六岁刘老六,修了六十六座走马楼,楼上摆了六十六瓶苏合油,门前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柳上拴了六十六个大马猴。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座走马楼,打翻了六十六瓶苏合油,压倒了六十六棵垂杨柳,吓跑了六十六个大马猴,气死了六十六岁刘老六(《六十六岁刘老六》)。

d-t:大兔子,大肚子,大肚子的大兔子,要咬大兔子的大肚子(《大兔子和大肚子》)。

n-l:门口有四辆四轮大马车,你爱拉哪两辆来拉哪两辆(《四辆四轮大马车》)。

h:华华有两朵黄花,红红有两朵红花。华华要红花,红红要黄花。华华送给红红一朵黄花,红红送给华华一朵红花(《华华和红红》)。

j、q、x: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七巷漆匠偷了西巷锡匠的锡,西巷锡匠偷了七巷漆匠的漆。(《漆匠和锡匠》)。

唐诗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唐诗的发展过程,对唐诗有个总体感知。

2、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唐诗的发展过程,掌握初唐早期文风。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三、了解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2、认识一些代表诗人

四、布置作业

1、收集唐诗

2、搜集有关资料

《赠汪伦》赏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体会真情实感。

2、使学生懂得珍惜友情。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古时候啊,会吟诗的人被叫做“秀才”,“秀才”很了不起哦,人们都会尊重他们。你们中间有秀才吗?今天我要先考考你们,看看哪些同学是今天的秀才。怎么考呢?我们来做个游戏。

2、课件出示:看谁最聪明,能说出诗句的上句或下句。牧童骑黄牛,()。谁知盘中餐,()。(),霜叶红于二月花。知有儿童挑促织,()。(),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

二、知诗人

1、读完最后这句诗,你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哪位诗人来?和老师一起来写写这位伟大诗人的名字,把他的名字刻在我们的心中。(板书:李白)

2、你认识李白吗?简要介绍一下李白。

三、晓背景

1、除了李白,我们今天还要认识另外一个人——汪伦。(板书:汪伦)齐读

2、李白和汪伦要分别的时候,汪伦赶来送行,李白好生感动,一首诗就脱口而出了。

3、出示《赠汪伦》。四:朗读《赠汪伦》

五、诗词鉴赏

1、根据注释,初探诗意

2、小组内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4、具体分析

5、体会表达的诗人的感情。

六、练习背诵

《早发白帝城》赏析教学设计

一、导入并揭示课题,明确教学内容。

1.教师幻灯片课件出示《早发白帝城》全诗)我估计大家都知道这首古诗吧?作者是——李白。有没有不会的,请举手?好,一起来背一遍吧!预备——起。

(生齐背)2.师:啊!没问题。大家都能做到熟读成诵,但是,是不是都做到了会鉴赏呢?这就不好说了。以前你们上过古诗鉴赏课吗?我们今天就来鉴赏李白的这首《早发白帝城》。

(师板书课题:鉴赏《早发白帝城》)

二、鉴赏《早发白帝城》 1.老师想提几个问题,大家一会把答案就打在“一言心得”这张幻灯片上。(出示投影片:一言心得——精诚、精炼、精彩)。

师:什么叫“一言心得”呢?它有三个要求。第一,精诚,所谓精诚就是要写真诚的话,不要虚假。第二,精炼。所谓精炼就是要尽量简短,言简意赅。第三,精彩。所谓精彩就是你的话不但要说明白,而且要说生动。因为我们的“一言心得”同时是对你鉴赏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一个检测。不要小看一言心得,它的作用很大。

2.师:我现在提出几个具体问题,请大家思考。(边讲边板书:

一、情)诗歌鉴赏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理解诗的情感,体味它的情趣。如果你不知道这首诗具体是怎样的情感,就谈不上对诗的鉴赏。那么李白的这首《早发白帝城》你概括的说是怎样的情感?你用一个短语概括就可以。第二,有几个关键的词请你把它的妙处说好。(边讲边板书:

二、彩云、啼不住、轻舟)比如说第一句里的“彩云间”;还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这个“啼不住”怎样理解?最后“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舟”,这三个词语有很浓厚的意味。你谈谈你的体会。我的问题提完了,想好后,就可以填写“一言心得”。好,开始吧!(学生填写一言心得。教师巡视。)

3.师:现在咱们开始讲评。有一句鉴赏的名言叫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听说过吗?《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是剧中的主角。这句话是说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见解不同,一千个读者就会有自己心目中各自不同的哈姆雷特形象。谁想先谈谈刚才老师提到的几个问题? 学生汇报。

4.通过网络鉴赏《早发白帝城》

(1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我觉得大家理解了字面的意思,并不了解当时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对这几个词语的把握也不是很准。这样,我们到网上浏览一下,看看你是否能获得新的启示。

(2)

学生浏览网页

(3)

学生再次汇报刚才所提的问题。(4)

教师小结。

三、了解李白其人,为其做一张名片。

1.师:你还知道李白的哪些诗?你知道李白作诗的风格吗?

2.师:如果你就是李白,你能给自己设计一张比较有个性的名片吗? 展示名片,师生共同点评。

四、教师总结

《独坐敬亭山》赏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3、能通过朗读、绘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如:《静夜思》等)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

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上的注释或课外资料来理解)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初读古诗

师:诗人独自一人坐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读读古诗。

生齐读──抽生读──再齐读(把古诗读正确、流利,并在读中感知古诗大意。)

三、自读自悟诗意

1、学习诗的一、二两句:

⑴ 自学:

① 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 结合诗句,利用字典、课文注释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⑵ 反馈自学情况:

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李白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呢?请同学们把诗中所描写的画面画在黑板上。(学生面露难色,不敢上台。)

老师又减轻难度:你想到了什么就画什么,画不完也没关系,其他同学还可以补充,我们共同来完成这一幅画。究竟这些同学画得对不对,好不好,就请大家根据诗句的意思来评价,看看你是不是把诗句读懂了。

师小结:

刚才,你们读诗读得很认真,画儿也画得很好。你们仔细琢磨了诗中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认真体会诗中每句话的意思,理解得很准确。你们用老师讲,自己就读懂了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你们真能干!让我们来读读诗的第一、二句吧。(齐读)

诗的第一、二句所写的景色,给你什么感觉呢?

(孤独、凄凉、幽静)

2、学习诗的第三、四句:

师:诗人坐在敬亭山上,面对此情此景,心情如何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后面两句吧!

生: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

(“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诗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三、领悟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常说“写景是为了抒情”,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介绍写作背景。学生结合背景资料理解:

(为以后学生学习利用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埋下伏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五、布置作业

1、熟背、默写《独坐敬亭山》。

2、课外阅读李白其它的诗文。

《望庐山瀑布》赏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引领学生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能背诵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生平和他写的诗。

2、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江西有一个世界文明的风景区,是避暑纳凉,观光旅游的胜地,它就是庐山,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呢(想)就让老师带你们去庐山游览一下吧。(播放庐山景色图片)庐山的风景迤逦,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李白游玩庐山时所题写的诗《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1.检查预习情况:

谁能为大家介绍李白或者吟诵李白的诗。

2.师小结:李白的诗气势恢弘,想象丰富,手法夸张可以说是很多诗脍炙人口,让我们一块来学习这首《望庐山瀑布》吧。

3、师范读课题 望 / 庐山 /瀑布

4、齐读诗题

师:谁来讲讲课题的意思 生:“望”是看的意思。望庐山瀑布就是看庐山瀑布。师:什么是瀑布?谁见过瀑布?

生:瀑布就是从高高的山上留下来的水。生:就像一块白布。

师补充:对的,说到瀑布就想到了很高很高的山,从高山陡峭的地方,水流倾泻下来,远远的看去就像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水流非常非常急。

师:是的,瀑布是倾泻而下的。那么这个“瀑”字怎么写呢?(由学生来分析字形

结构)

5、出示全诗,自由大声地读两遍。要求:第一遍,借助字典或者音节把古诗读通。第二遍,读流利,注意停顿。

三.悟诗情,明诗意:

师:同学们,你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老师看看你们的耳朵敏锐吗? 让我们一起倾听一下瀑布的声音吧。(CAI播放瀑布的声音)听,这就是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好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声音多么得令人昂扬振奋,心旷神怡呀,怎么能不令人急于看看它的样子呢。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观看瀑布图)同学们你们兴奋吗,你们知道当初李白是怎样赞美这番景象的吗?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是呀,这番景象是何等的壮观呀,何等的雄伟呀,难怪诗人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

(生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时不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多么优美,多么惬意呀,这样的境界又是多么的令人心情舒畅,流连忘返呀。

(生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静夜思》赏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诵读时能做到正确、有感情。

2、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一轮皎洁的明月,学生兴趣盎然,发言踊跃)同学们,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

二、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1、跟着老师一起写诗的题目。

2、简介这首诗的背景:小朋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知道李白是谁吗?(生畅所欲言)李白生前写下一千多首优秀诗篇,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三、诵读表演,感悟诗韵

1、(课件出示插图,配上古筝乐曲)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怎么样的?李白站在窗前干什么?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读全诗,感悟诗韵。

(1)教师范读,再现意境。

(2)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3)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4)角色表演:小朋友,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5)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

五、写字练习,学写“头”字

六、课堂拓展,欣赏古诗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出示李白的《古朗月行》范读。

2、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这首诗中,你从哪儿感受到李白写的是月亮?

4、写月亮的诗很多,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别的人,看谁在课外还能背上一首写月亮的诗。

《绝句》赏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

2、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教学过程:

(一)、欣赏《春的旋律》,导入新课:

1、在“春之声圆舞曲”的伴奏下,学生汇报寻找春天的收获。

2、导:今天,我们新学习一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

(二)、进入第一章《快快乐乐地学》,学习古诗:

1、读古诗。

(1)师轻快地范读古诗,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体会诗歌欢快的意境。

(2)简单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了,天下太平,诗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整体感受诗歌的意境,了解写作背景,为以下的学习做铺垫。

2、按古诗学习的要求,小组同学讨论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地方质疑释疑。(教师可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

3、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释疑。(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难点:“窗含西岭千秋雪”。)以学生自学为主,独立学习古诗,积累古诗学习的方法。

4、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了吗?咱们选一到二句来解释一下,如何?

5、同学评析诗中写得好的地方,师帮助归纳:“有声有色,”有远有近“。

6、朗读、背诵诗歌。

导:杜甫的作品中还有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绝句——

7、学生自由朗诵绝句(迟日),思考诗句的含义。

8、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疑。

9、学习小组共同解释诗句的意思。

10、读、背、积累古诗。(第二首古诗的学习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

(三)、进入第二章《轻轻松松地听》,欣赏诗歌:

导:同学们只花了分钟时间就学会了两首古诗,真是省时高效呀。老师猜想,现在咱们大脑里的小管家一定有些累了,就来轻松一下吧!

学生欣赏或跟唱三首杜甫的名作:《春望》、《登高》、《蜀相》。(激发学生学唱的愿望。)

(四)、进入第三章《开开心心地唱》,学生唱诗:

1、反复听《前出塞》的古诗演唱,背诵或跟唱均可。

2、自由背诵,男女生比赛背诵。

3、铿锵有力地跟唱一遍。

(五)、认识诗人,了解诗作:

导:今天,我们在这儿能欣赏到这么多优秀的古诗,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个人——杜甫。

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杜甫的知识。

2、自由交流自己积累的杜甫的诗作。

3、看电脑老师的介绍,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了哪些知识。(了解诗人的生平知识,认识“现实主义”诗人的典范)

4、出示诗歌《兵车行》,教师范背并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现实主义。

上一篇: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