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写字教学全汇总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年级写字教学全汇总(推荐5篇)

四年级写字教学全汇总 篇1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解决难点,指导书写。l、教师出示字贴,学生分析字形。

2、指名上台书写,并讲解要领。

3、生对照字帖,在草稿本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 题所在。

4、生对比找问题,然后在书上完成练习。

三、交流。

1、生按刚才的方法书写。

2、生练习时,师巡视辅导。

3、生进行练习时,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的事项。

四、作品展示 选择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师指出作品中的优缺点。

四年级写字教学全汇总 篇2

一、入情——激发兴趣

在写字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喜欢写字、写好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首先就应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智慧地教学,有效地引领。

1.歌谣浸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对第一学段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保护学生的视力。那么怎样杜绝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出现歪头、驼背、胸口抵住桌边等不良姿势呢?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科学指导、严格训练,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可以通过编写一些简短而富有童趣的歌谣来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如《写字姿势口诀》:头正、身直、肩平、足安。再如《握笔歌》:老大老二对对齐,老三一定要托住,老四老五往里收,笔尖朝着左上方。学生每次开始写字握笔的时候,就随口唱唱这些歌谣,良好的读写姿势就在天长日久的训练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2.美感熏陶

一手漂亮规范的字能给人愉悦之感。《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低年级段所要求写的汉字大部分都是象形字、会意字,而它们与画密切相关。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欣赏一些名家名帖,也可以酌情渗透一些有关汉字发展历史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认同感。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水的学问》这节写字课时,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水”字和带有三点水、两点水的字。教学伊始,教师先告诉学生中国历史悠久,在很久很久以前,聪明的祖先就创造了汉字,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今天要学习的“水”字就在发生着慢慢的变化。教师相机出示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中的“水”字,学生一下就被汉字的神奇变化吸引住了,在感叹汉字魅力的同时,写好“水”字的愿望也就变得异常强烈了。

3.故事引导

书法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人学书故事。教师可以时常在写字教学中讲一些这样的故事,如王羲之“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激励学生勤奋练字的生动教材。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也能在潜移默化中督促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水的学问》这节写字课时,就给学生讲到了《孔子游春》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到,原来司空见惯的水竟然是一位真君子,因为它是柔美的,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它;它是顽强的,奔流到海不放弃;它是团结的,无数颗小水珠汇聚到一起形成江河湖泊……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这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水。

二、入境——创设情境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如让他们出黑板报、布置橱窗、办小型手抄报、开展竞赛等,从中得到乐趣。学生的作业能在一定的场合展出,不仅对他们有极大的鼓舞作用,而且有很大的教育作用和促进作用,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校园树木美》这一课时,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木”字和带有“木”字旁、“木”字底的字。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播放学校全景图)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校园里的树木可美啦!瞧,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柳树吐出了嫩芽,长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桃树、杏树、梨树都开花了,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为了让小朋友认识、了解这些树木,更好地保护它们,学校决定要给这些树木挂上名片。(出示一张树木名片)瞧,就是这样的一张卡片。上面的字可都是要小朋友来书写完成的。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字写得特别好,所以想请大家帮个忙,在树木名片上写一写这些树木的名字。(出示并齐读:桃树、柳树、杏树、梨树)这四种树长得可美了,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把它们的名字写得美美的。到时候,老师会把你们写的树木名片挂在校园的树上。

接到这样的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所以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跟着教师认真观察字形并端端正正地写好每一个字。这样,教师不仅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入门——掌握规律

教师在教学生写好字的同时,还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书写的规律,并学会举一反三,从而写好每一个字。

1.会观察

学习写字,应学会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养成观察习惯。学生通过观察,既能了解古人造字的规律,了解祖国的汉字文化,又能从中学到观察汉字、比较联想、识记字形等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汉字知识、提高书写与欣赏能力的目的。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学习的生字新词非常多。课堂上显然不能全部教会学生。教师应从中选择较为典型、具有普遍意义并能提示汉字结构规律的字来重点教学。

如一位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水”这个字,就非常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水”字的每一个笔画,并将学生的观察所得进行必要的提炼,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了一首关于如何写好“水”字的儿歌:竖画笔直钩弹出,横撇出锋要谦让,撇像小鸡轻啄米,捺像飞机稳降落,撇低捺高展翅飞。通过仔细观察竟能总结出这么朗朗上口的写字歌谣,学生自然心花怒放,于是念着儿歌来写好字的每一个笔画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2.能比较

学生在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之后,要真正提高写字能力,还应该在练字的时候学会反复比较、反复推敲,从而去领悟、发现汉字书写的规律。

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好两点水和三点水的时候,就让学生比较这两个部首。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了中间这最关键的一点,并得出了写好两点水就应该“两笔对齐成直线”,写好三点水就应该“三笔呼应成弧线”的规律。这些规律都是学生从观察、比较中得来的,对写好相同部首或相似结构的字大有益处。

3.善发现

写字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悟”出汉字构造的一定规律、汉字的书写特点及每个字各部分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左右结构的字中有左右相向的,有左右相背;上下结构的字有的是下托上,有的是上压下,有的上下不相让……各种结构形态的汉字都有规律可循,都各有特点,让学生弄清同一类型汉字的结构特点,归纳出书写要点,才能帮助他们准确把握书写规律,为写好字打下基础。

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林”和“朋”这两个字的时候,就让学生认真比较,寻找规律。学生发现这两个字都是左小右大,而且左半部分的笔画还发生了变化,从而总结出:在写并列结构的汉字时,要注意左小右大、笔画穿插的规律。

四、入格——道法自然

“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如今,写字教学已沿着“规范、匀称、上体”这条路大踏步前进,写字教学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写字本身,延伸到了学生意志品格的培养、高尚情操的陶冶。传统的写字教学多是通过讲解、阅读、书写来实现的,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在丰富的图文材料的渲染下受到感情上的熏陶。如,我们可以把古代书法家的故事做成动画,配上悦耳动听的解说词,用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王羲之的勤奋好学、赵孟頫的谦虚谨慎、颜真卿的坚贞不屈都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播下美好的种子。而条幅、碑刻的欣赏,自然会对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样,学生欣赏、练字的过程会成为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四年级写字教学全汇总 篇3

1、四则运算......................(6课时 1.加法的意义 2.减法的意义

3.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乘法的意义 5.除法的意义 6.解决问题

2、观察物体.....................(4课时 1.观察 1个几何组合体 2.观察 3个不同的几何组合体

3、运算定律.................(6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 2.乘法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9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算

5.小数的近似数 整理和复习

5、三角形.................................(4课时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1.小数加减法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7、图形的运动(二........................(4课时

8、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6课时 1.平均数 2.复式条形统计图

营养午餐.........................1课时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4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四 则 运 算

教材说明: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 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 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 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 顺序、有关 0的运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 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学情分析: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在 一到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较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 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在第二学段本册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已经具 备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能够较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 规律。

教学建议: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 的。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从学生的角 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

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 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 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第 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 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教学过程:

一、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 1(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 814 km ,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 说明加法各部 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 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 示

二、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 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 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减数 =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练习“做一做”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 第 2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四年级下册 P4 教材分析: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 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 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 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知道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则运算。

2、划出 P4-1, 51的运算顺序。独立划出先算什么。2 展示、评议学生的作业。

3、说说怎么确定运算顺序。学生发言。2小结(板书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 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乘除后加减。背一背。4学生尝试解答。

4、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二、计算

1、P4-1, 5 独立练习,教师巡指;选择展示,评议作业。

2、P4-7,8, 10 教师读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诊。展评,请学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3、发展练习:P4思考题 尝试,或与同学讨论。展评。

三、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

四、作业设计 :教材 P4—— 5 教学反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掌握的不是很好,尤 其是求减数的计算,这方面还要加强。

第 3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 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 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 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1、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 1(1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师:为什么用乘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 说明乘法各部分 名称

2、理解除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出示例 2(2(3

(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列式计算:12÷3=4 12÷4=3(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 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 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 系.教师概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

4、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5、做一做

三、总结

第 4课时:练习二(P7 教学目标 : 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教学重点 :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教学过程 :

一、完成 P7-1 1-1划出运算顺序。1-2说出运算顺序。

1-3讨论结果是否相同及其原因。1-4在自备本上独立计算。1-5展示讲评。

二、完成 P7-4 2-1在自备本上独立计算。

2-2重点讲评计算过程中的格式

2、揭题 第 5课时:0的运算 教学目标:

1、知道关于 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一、口算引入(快速口算 出示: 100+0= 0+568= 0×78= 0÷23=

128-128= 0÷76= 235+0= 0+562= 99-0= 49-49= 0+319= 0×29=

二、探究新知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 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 0相加;一个数减 0;一个数与 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 0.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

0不能作除数。例如, 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 0相乘得到 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 0相乘都得 0。

小结:归纳所有 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 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0除以一个非 0的数,还得 0。一个数和 0相乘,仍得 0。

四、课堂测评 1.计算

(1 36+0=(2 0+68=(3 0×68=(4 54-0=(5 0÷28=(6 128-0=(7 0÷36=(8 25+0=(9 99-0=(10 49-49=(11 0+39=(12 0×9=

五、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 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

教学反思:关于 0的运算,学生在前面几个学期中都已经学过,但是还没有综合探讨关于 0的运 算。学生可能对于关于 0的除法的解释会更加困难一些,所以在探讨

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动 探讨研究。生 1: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有 9个苹果,平均分给 0个学生,这样没有意义。

第 6课时:练习二(P8

一、基础练习:

1、独立完成 P8-7, 8, 10各题,再讲评。

2、独立完成 P8-12, 13各题,再讲评。

二、提高练习

1、完成 P8-9

2、完成 P8-10

3、完成 P8思考题目 第 7课时: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 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说明。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说明。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说明。师: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 运算。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 4:96÷12+4×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 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 96÷(12+4×2,运算 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6×2 =12

3、如果在 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 ]”,变成另一个算式

96÷[(12+4×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96÷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 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选择题:(1 47与 33的和,除以 36与 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2 750减去 25的差, 去乘 20加上 13的和, 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750-25×(20+13 B、(20+13×(750-25 C、750-25 ×20+13

四、课堂总结: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是带有小括号的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没有小括号运算的基 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创设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算出得数,着重 在于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解决,要先 算出哪一部分,所以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第 8课时:租船问题

教学目标:

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 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 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小朋友们, 大家好!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和的春风!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 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 联系实际,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划船一事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 主动学习。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 5:(1师 :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2现在有了这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根据这些 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出示问题

2、解决问题 分析:如果都租小船

30÷4=7(只„„ 2(人 7+1=8(只 20×8=160(元 如果都租大船:30÷6=5(只 35×5=175(元

全租小船,但有 1条船只坐了 2人,没坐满。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 把这 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 4人都安排坐 1条大船,还可以省钱。6条小船:20×6=120(元 1条大船:35元。共花:120+35=155(元

3、回顾与反思: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先假设,再调整

三、巩固练习P11第 5题

四、课堂总结: 第 9课时:练习三

教学内容: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四年级下册 P11 教学目标:1.说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2.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和规范格式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

师述:今天,我们对前面学习的混合运算知识进行练习,提高计算能力,独立完成 书上习题。

二、计算练习

1、完成 P11-1 1-1划出运算顺序。1-2说出运算顺序。

1-3讨论结果是否相同及其原因。1-4在自备本上独立计算。1-5展示讲评。

2、完成 P14-4 2-1在自备本上独立计算。

2-2重点讲评计算过程中的格式

2、揭题

三、应用练习x

1、独立完成 P12-7, 8, 10各题,再讲评。

1、独立完成 P15-12, 13各题,再讲评。

四、提高练习

1、P15-9

2、P16-14 P16思考

五、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教学反思:备课时感觉设计都还不错,课堂上,从学生的表现,我感到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够高,课堂气氛也没有想象中活跃,在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 主动参与、尝试探究。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巧妙地设计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学生引入探究新知的新天地。我们应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活动过程, 练习形式应多样化,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体验到成为学习主人的乐趣,获得探究成功的喜悦,多角度的巩固强化新知。

第 10课时:单元检测 1 第一单元学习内容检测(P1— P19 学生姓名:家长签名:

一、填空。

1、在没有括号的算是里,同级运算按照(的顺序依次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再算(。

2、既含有中括号, 又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 要先算(, 再算(。

3、计算 186+300÷(18— 13 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法,再算括号外面的(法,最后算(法,得数是(。

4、如果要把算式 864— 12×6÷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 法,那么该算式应改为(。

5、□×6— 4=68,□中应填(, 1100÷□ =44,□中应填(。

6、把相关联的 3个算式 14+4=18, 18÷2=9, 15×9=135,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二、计算验收

1、口算

100+0= 0+568= 0×78= 154-0= 0÷23=

128-128= 0÷76= 235+0= 99-0= 0×29=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0+7563= 834-89= 520×640= 700×560= 5166÷41= 3300÷45=

3、递等式计算(注意运算顺序

360÷(81— 69 ×30 35×(24+224÷14 504÷[(8+5×3— 25]

4、按要求填上括号,再计算。

(1减法→除法→乘法(2减法→乘法→除法 84 ÷ 12 – 6 × 7 84 ÷ 12 – 6 × 7

三、解决问题。

春雨旅行社退出 “ XX 风景区一日游” 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

1.成人 6人,儿童 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方案一: 方案二: 2.成人 3人,儿童 7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方案一: 方案二:

四、拓展题。

若 21 + 38 — ※ = 35 , 8 ×☆ — 25 = 39 ,则 ※ ×☆ =(第 11课时:单元检测 2 年级统一组织形成性单元测试 第 12课时:单元试卷讲评 过程略。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 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 一样的。

2、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13课时:观察物体 1 教学目标 :

1、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 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 的数学学习情感。

3、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也可能是不同的。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 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 面、上面、右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自主学习质疑释疑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投票箱的前面、右面 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 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三、合作探究 突出重点

学习例 1:出示视图 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 来吗?(学生分组操作 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

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相同吗?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四、课堂达标 基础过关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 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 1-2名同学说一说

(2 P13做一做。

五、课堂总结 第 14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 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 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教学重点 :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 2视图。

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提示:(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画一画,比一比。

(1学生按例 2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2比一比:上面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 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 P1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四

四、课堂总结

第 15课时:练习

一、填空。

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

2、观察物体时,站在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个面。

3、观察物体的一个面,(确定物体形状。

4、看图画出下面图形的正面和左侧面图形。

5、这是 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形状,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左面看: 上面看:

6、这个图形是由 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 涂上红色,那么,只有一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

有两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 3个面涂红色 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 4个面涂红色的有(个

小正方体;只有 5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上面: 正面: 左侧面:

7、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分别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简析: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 用运算定律进行一

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 算法的能力。

第 16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 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 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 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多媒体演 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问题是什么?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 1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 56+40,(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4反馈交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 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师:25+65=______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 18页下面的“做一做” 1 2.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 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 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 总长度不变。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师:为什么要先算 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出示(88+104 +96○ 88+(104+96,怎么填?(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 这就是加法结合律。(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a +b +c =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 a、b、c 可以表示哪些数?(5完成 P18做一做 2

三、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 验算:(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用“凑十法” 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3教材练习五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第 17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一、目标导学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 吗?

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 20页例 3。(一自学提纲

1、例 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吗 ?

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三自学检测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75+168+25

三、合作探究

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 的问题

3、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四、达标训练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46+(=75+((+38=(+59 24+19=(+(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 =460+250 a+400=400+a

3、P20做一做1、2

五、全课总结

第 18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的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内容:教材 19页练习五

一、完成第 1题:让学生说出题目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二、计算,完成第 2题,并学会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三、速算,完成第3、4题

四、快速反应说出某个两位数与谁能凑成整百数

第 19课时:减法的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运用进 行简算的过程。

2、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一、激趣生疑

1、竞赛

出示两组题,分组计算,比赛看哪组同学即对又快?(幻灯 第一组 第二组 72-6-4 72-(6+4 85-8-2 85-(8+2 126-70-30 126-(70+30 根据比赛的结果提问:男同学输了,服不服气呀?你们就不想知道女同学为什么能算得 又对又快吗?

2、发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猜想: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发表 自己的说法

4、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5、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在猜想后打上?号

6、举例验证

7、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 发现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板书:简便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创设情景引出例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如果让你自己去旅行,你 能行吗?不要着急,李叔叔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旅行法宝——《自助旅行》指南。这本书 可以告诉我们旅行时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1.出示情境图

师:李叔叔在外出旅行前,他就仔细的查阅了这本书的资料。从图上,你能了解到什么 数学信息?(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 66页,今天又看了 34页。这本书一共有 234 页。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尝试各种算法 师:“还剩多少页?”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自己先列式算算看,计算好后把你的思路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算法 多。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们都是怎么计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指名上黑板板演算法:方法一 方法

二 方法三

234— 66— 34 234—(66+34 234— 34— 66 =168— 34 =234— 100 =200— 66 =134 =134 =134 思路 1: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昨天看的 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 34页,就算出还 剩多少页没看。即 234-66-34 思路 2: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就 是剩下的页数,即 234-(66+34 思路 3:总页数里减去今天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 234-34-66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讲得都很有道理,你更喜欢哪一种?把你的理由讲给 同桌听一听。

4、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5、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算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才 选择具体的算法来计算,我想下面的这道题你们也一样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如:将例 4的总页数改为 266页,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使计算更简便。

5、⑴独立列式计算;⑵指名板演

6、那“ 145-34-86”这道算式可以简便计算吗?看来,在今后计算时,我们要观察算式 数据有什么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三、巩固练习:P21做一做1、2

四、小结 :今天利用我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这些规律可以使计算 怎样?但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第 20课时:练习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地使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内容:P22—— 23页练习六

一、完成 22页1、2、3题

二、完成 22页第 4题,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讲解,并初步渗透“等差数列求和”

三、完成第 5题,前 3行用连加法解决问题,第 4行用连减法解决问题,可作为加 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

四、完成第6、7、8题

五、完成第 9题,拓展题目,巧算题,运用加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第 21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 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 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

1、能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旧知复习:(1我们刚刚学习了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2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 +c=a+(b+c

2、引入新课:回答的真不错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定律

3、教师谈话引出情景:为保护环境,光明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 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3个问题:

4、(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3一共有 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 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教师板书:4×5和 25×4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乘法交换律:(1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提问:4×25和 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 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2举例验证: 教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指名举例,教师板书:如, 35×2=2×35 60×30=30×60(3概括规律: a、总结定律: 教师提问: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提醒学生由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思路想,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汇报得出结论,板书定 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定律命名: 教师提问: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可能马上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c、用字母表示定律:

教师谈话: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学生很容 易想到:用字母表示:a ×b=b×a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板书公式:a ×b=b×a 让学生判断:这里的 a 与 b 可以是哪些数?(任意数

(4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教师提问: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回忆:做乘法验算时。完成“做一做”前两道,指名板演,订正。教师谈话:用这个定律时该注意什么?(数 不能变化,运算符号不能错

2、教学乘法结合律:(1发现问题:教师谈话引出: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要几步?怎样列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小组讨论: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比较选择的算法是否相同,组长作好不同算法记录。汇 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两种算法:(25×5×2 25×(5×2 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明确(25×5×2=25×(5×2(2举例验证: 让学生自己再举几个例子填到课本 26页,汇报板书学生举的例子。教师出示:观察 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15×4 ×10 ○ 15×(4×10(125×8 ×5 ○ 125×(8×5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明确是相等关系。(3小组合作学习,概括规律:

让学生观察以上所有算式,回忆加法结合律的总结思路,小组同学之间讨论 :你发现了 什么规律? 讨论这个规律的命名和字母表示方法。

最后汇报交流,老师板书:乘法结合律:(a×b ×c=a×(b×c 让学生说说运用乘法 结合律时注意的问题。

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比较

教师提问:比较所学的四个定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出示: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 三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 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 , 和(积不变。

三、巩固应用:完成做一做后两道

四、回顾整理: 这一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后同 学们做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特点,更准确更简便地把题目计算出来。

第 22课时:练习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地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快速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完成 27页的练习题目 第 23课时: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一、复习引入

前几节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应用它们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的另一个运算定律。

二、新课探究

出示主题图:还记得我们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吗? 参加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1、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列式计算

2、汇报: 第一种算法:先算每个小组里有多少人?(4+2×25 = 6×25

= 150(人

第二种算法:先分别算出负责挖坑、种树的人数和负责抬水、浇树的人数。4×25+2×25 = 100+50 = 150(人

3、观察这两个算是有什么特点?

4、讨论,你得到什么结论?

5、汇报:两个数的和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6、小结:这个规律就是乘法分配律。

7、用字母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三、巩固练习

1、P27做一做

2、拓展:乘法分配律是否也适用于减法? 验证:18x5-5x8(18-8x5 265×105-265×5 265×(105-5 结论:适用

第 24课时: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会通过拆数,变式等方法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一、复习导入。

1、谈话: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呢?(乘法分配律

你 能 把 它 用 字 母 表 示 出 来 吗 ? 乘 法 分 配 律 还 有 没 有 别 的 形 式 呢 ? 谁 来 说 一 下?

2、导入:嗯,看来大家上节课学得不错,但是大家知道吗,乘法分配律还可以用来进 行简便计算,想学学吗?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 9

1、王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了 5副羽毛球拍,花了 330元。还买了 25筒 羽毛球,每筒 32元。(“一打”是 12个。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怎样列式?谁来说说自己列的式子?(板书并问学生各个数字代表什么

2、竖式计算

3、能不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呢? 12×25 =(3×4×25 12×25

=3×(____×____ =(10+2×25 =3×____ = =____ =

三、巩固强化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者运算符号。(40+7×12=((((((29×56+56×31=[(((]((2、用简便的方法计算。(1 104×25(2 15×(20+3(3 38×7+62×7(4 5×23+5×27

3、P30做一做前两道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谁来小结一下? 第 25课时:练习课

一、口算题: 105+5×2+3= 50+90÷(2×3=64÷64×7= 105+5×(2+3= 50+90÷2×3=100+100×0=(105-5×2+3=(50+90÷2×3=52+25-52+25 =

105-(5×2+3=(50+90÷2×3=72 ÷ 9 × 48 ÷8=

二、填空:

1、_ ___、__ __、__ ___、__ ___统称为四则运算。

2、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称为“同级运算” 要按 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 后算。

3、计算(200-36×47÷44时,先算(,再算(,最 后算(法。

4、根据 500÷125=4, 4+404=408, 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三、判断: 1.25×25÷25×25=1„„„„„„„„„„„„„„„„„„„„„„„„„„„„ „(2.0除任何数都得 0。„„„„„„„„„„„„„„„„„„„„„„„„„„„„„(3.根据 “先乘除、后加减” , 计算 80÷5×2+8时, 应该先算 5×2。„„„„„„„„(4.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并改正

720÷(15-3×2 388-【(108-930+50】 =720÷(12×2 = 388-150 + 50 =720÷24 = 238+50 =30(= 288(第 26课时:除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 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教学难点: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铺垫

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并说一说每道题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463-175-125 362-(150+162 学生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

2、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有关知识,今天上课之前想在咱班 来一次计算的竞赛,想参加吗?这样,我们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先派一名代表到前 面进行比赛。

280÷7÷5 280÷(7×5 7200÷(25×4 7200÷25÷4 师:我出题的时候可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的,其实第二组题也能像第一组一样简便, 你们想知道方法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2:王老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买了 5副羽毛球拍,花了 330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2、怎样列式? 方法一:330÷5÷2 方法二:330÷(5×2 =66÷2 =330÷10 =33(元 =33(元

3、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330÷5÷2=330÷(5×2

4、像这样两个算式相等的例子你还能举出来吗?能举完吗?

5、猜想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可能存在着什么规律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6、这条规律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280÷(7×5 7200÷25÷4

7、应用规律你有什么感受?

8、小结:应用规律可以使计算变得既简便又有趣。

三、实践应用

1、下列各组算式相等吗? ① 680÷2÷5 680÷(2×5 ② 390÷39×5 390÷2÷5 ③ 360÷(36÷2 360÷36÷2 ④ 810÷18 810÷9÷2 ②、④左右两个算式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怎么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80÷(5×48 2000÷125÷8 8100÷5÷81 540÷45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第 27课时:文字题 教学内容 :文字题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顺序的理解。

2.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3.掌握文字题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 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关键是要掌 握解题思路,抓住最后求什么,从问题出发,寻找所需要的条件,最后列出综合算式, 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准备。1.出示复习题。

45加上 39的和除以 6,商是多少?(一学生板演 2.口答。(面向全班与板演同时进行 35与 43的和是多少? 67与 35的差是多少? 25乘以 4的积是多少?

80除以 20的商是多少? 要想求出和、差、积、商必须知道哪两个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加数+加数 =和 被减数-减数 =差 被乘数×乘数 =积 被除数÷除数 =商 3.根据条件补问题,并且列出综合算式。(1 36与 44的和乘以 5,(?(积是多少?(36+44×5(2 25减去 64除以 8的商,(?(差是多少? 25-64÷8 订正第 1题:说明两步计算文字题列综合算式的思考方法及为什么使用小括号。

二、学习新课。

揭示课题:(板书“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1.出示例 2。

45与 39的和除以 45与 39的差,商是多少? 读题后与前面复习题 1比较,题目条件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了复习题直接告诉了除数是 6,而例题中的除数没有直接告诉, 是用 45与 39的差来表示的。

问:那么在计算步骤上还能用两步解答吗?为什么? 讨论:(1 这道题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关系式怎样表示?(求商。用除法计算, 被除数÷除数

(2 能直接算出来吗?必须先算什么?(不能直接算出来, 必须先算出被除数、除数

(3 题中被除数、除数是怎样表示的?(题中被除数是 45与 39的和,除数是 45与 39的差。把 45+39与 45-39两式分别写在关系式下面。

(4 那么必须先算出什么?后算什么?(必须先算被除数是 45+39=84,除数是 45-39=6,后算商, 84÷6=14。

(5 怎样列成综合算式?把谁写在前面、后面?为什么?(因为要求的是商,所以被 除数 45+39写在前面,除数 45-39写在后面。

45+39÷45-39(6 怎样表示要先算 45+39和 45-39?(必须要加上小括号。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解题的思路是什么? 2.引申、变化。

如果把例 2改成:45与 39的和乘以 45与 39的差,积是多少?(投影出示 这道题求什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怎样列出综合算式? 小组讨论。

通过讨论明确题目最后求积。求积应该用被乘数乘以乘数, 但这两个数都没有直接给出, 被乘数是 45与 39的和,乘数是 45与 39的差,所以应该先算出被乘数和乘数,最后被 乘数乘以乘数。因为要表示先算出被乘数和乘数,所以 45+39和 45-39必须加上小括 号。(45+39×(45-39(投影出示

四年级写字教学计划 篇4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那么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的真正价值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写字教学计划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写字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书法方面基础一般,有些同学才开始学习用钢笔写字,而且学生有的写字不够灵活,书写不够大方,还特别差,大部分学生的字能写干净,有个别学生不但字比较潦草、马虎,而且还态度不端正。要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写得稍微好一些。但写字、练字的积极性较高,有要写好的愿望,每个学生也能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练字机会。

二、教材分析: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师生写字水平,加大写字教学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写字教学与科研理论水平。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双姿”,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不断完善写字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树立学生“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努力营造墨香校园。教学内容为钢笔字和毛笔字两部分。

三、教学目标:

(1)上好每周一课的写字指导课,以此作为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一个重点。钢笔、毛笔写字课,做到有示范、有指导、有重点,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2)教学中,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写字教学纲要》的要求优化写字指导方法,致力于行为习惯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特别要严格握笔、运笔、坐姿的指导与训练,且讲究科学性。使学生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和“三个一”:眼睛距纸面一尺,笔尖离握笔处一寸,胸口离桌子一拳。

(3)加大训练力度,更多更快地发现和培养书法苗子。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书法比赛,为书法苗子拓展更宽的成长道路。

(4)、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保持正确的书写,掌握各种笔画和的写法,要求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懂得钢笔的使用技巧和保管知识,掌握毛笔的执笔、动笔方法,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能掌握常见字的书写要领,继续激发练字兴趣和毅力。

四、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各种因素,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在有提高。

五、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在课堂中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因材施教。

2、课余时间里,要多接触学生,了解其对书法的认识和看法,及时调整。

3、对于好的`学生要更上一层楼,对于学生也不能拔高要求,只要让他们写的清楚就好了。

4、开展书法活动。让学生抄写专栏、板报待,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一些书法素质好、书写水平高的学生一展才华,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

四年级写字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本学期要加强写字教学,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进一步推进“三进”工作。

二、开展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目的:

1、培养学生写字意识,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通过写字课程的开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认真贯彻语文的指导思想,具体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

三、训练形式和类型:

1、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生字描红、课文同步描红进行写字训练。

2、每周有固定写字时间。(一节地方课程)

3、有效利用每周的写字课,即每天下午上课前利用二十分钟时间练习写字。

四、具体要求:

1、写字课教师要加强指导,不能将写字课变为自习课。不搞形式,让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真正落到实处。

2、合理安排学生每天的练习内容,可以结合所学生字。

3、强调学生的写字姿势,随时纠正不良习惯。同学间互相监督。

4、定期在班级进行写字比赛,奖励有进步的学生。

五、预期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2、使每位学生都能写一手好字。

3、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四年级写字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师生写字水平,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技能、情趣和美感,让学生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为有效进行书面交流,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首先,要想写好字就一定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当你坐着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两臂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不要交叉或踮脚尖。

(2)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2、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

(1)汉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如下一些:点、弯钩、横钩、横折弯、横、斜钩、横折、横折弯钩、竖、横折提、横撇弯钩、撇、竖提、横折钩、横折折撇、捺、竖折、横折折折钩、提、竖弯、撇折、竖折撇、竖钩等。

(2)汉字的笔顺规则,可分为基本规则和补充规则两种:基本规则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补充规则有先中间后两边、右上或里边的点后写等。

(3)汉字的间架结构,有如下六种: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

(4)汉字的偏旁部首。

3、对小学生的写字提出要求,那就是六个字:“规范、端正、整洁”。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习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趣味性内容,多一点鼓励性的评价,多一点建设性的指导,多创设一些交流展示的平台,多介绍一些古今中外书法家的趣事,多树立几个写字的好榜样,采取多种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

2、教师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

3、坚持上好写字课,要认真写字方面的指导。

要把描红和临写相结合。描红不是简单地把一个红底的字描黑。通过描红,不仅让学生感受笔画的形态,体验笔画的写法,还要让学生感受致电笔画之间的关系以及字的间架结构。而临写与描红是同时出现的,描红是临写的基础,临写是对描红效果的检验。临写遇到困难,可借助描红字,找到书写的感觉后,再落笔写。

4、注意课后延伸,强化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和练字一样认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指:正确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认真、仔细、专注的写字态度,按笔画先后顺序正确地书写汉字,学会正确地使用书写工具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反复示范,时刻提醒,及时矫正不正确的写字方法和不良的写字习惯,在不断强化训练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写字态度,以及边写边反思、积极参与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5、班内开辟书法展览角,定期展览学生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定期在班级进行写字比赛,随时奖励有进步学生。

四、教学安排:

第一周奉字头的写法

第二周月字底的写法

第三周贝字旁的写法

第四周酉字旁的写法

第五周综合练习(一)

第六周综合练习(二)

第七周斤字旁的写法

第八周牛字旁的写法

第九周弓字旁的写法

第十周尸字旁的写法

第十一周爪字头的写法

第十二周石字旁的写法

第十三周缶字旁的写法

第十四周综合练习(三)

第十五周综合练习(四)

四年级写字教学计划4

为了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有效进行书面交流,并对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指导思想: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写好字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写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教育学生“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本学期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将加强写字教学,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几年的写字学习,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学生的书写工整率还算可以,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不正确,个别学生的书写比较潦草,书法基础较差,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特别是各种不同的偏旁或同一偏旁在字形不同位置所占的空间大小及笔画的变化。

2、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体会中国汉字各种结构的常见写法,并能总结一般性的规律。汉字的间架结构,有如下六种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汉字的结体方法一般有穿插、避让、收、放等。

3、能掌握独体字和合体字在写法上的不同。学生人手一本字帖,模仿字帖练习书写。

4、对小学生的写字提出要求,那就是六个字规范、端正、整齐。

5、写字时做到字迹工整、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6、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7、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

8、激发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对汉字书法的鉴赏能力。

四、具体措施

1、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首先从写字的姿势入手,每次写字,都要求学生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不折不扣上好写字课,要认真作写字方面的指导。教师先讲解学生再练习。

3、关注学生的作业习惯、书写习惯,与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提笔即是写字时”的意识。

4、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5、教师做好表率,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

6、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再提笔写字,提笔就要写好、写对的习惯。

7、展开竞赛。在班内举行写字竞赛,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概念。

四年级写字课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规范的书写生字中左右结构之“左窄右宽”的字,并能领悟其特点和规律。

2、培养写字的兴趣和欣赏字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规范的书写“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的字。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观察,并能领悟其特点和规律。

三、教学策略

激发兴趣,引导观察;示范讲解,反复练习;多元评价,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审美熏陶。

四、教具准备 粉笔、小黑板、字帖

五、教学过程

1、同学们,练字前,首先让我们按《坐姿十二字》《执笔歌》作好准备

坐姿十二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心静气缓。

执笔歌

距离笔尖三厘米,拇指食指相对夹。

中指首节垫笔杆,无名小指自然弯。

指实掌空才美观。

2、复习书写“提土旁”“提手旁”写字前做热身操,促进手部灵活,便于轻松写字,同时树立写字自信心。

《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是写好字的基础,应常抓不懈。并通过儿歌的形式,时时让学生自我提醒。

写完字轻轻把笔帽套好,合上本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3、例子:出示“址、扒、择、搜、掘、均、柄、铺”,怎样能把左窄右宽的字写好呢?

4、发现共性和不同。

引导观察,怎样才能把左半部分写苗条呢?右半部分怎样写才舒展呢?左右两部分怎样搭配才美观呢?

5、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书写规律,并以口诀的形式总结规律。

体形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

右边宽,要舒展,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刻苦练习,一定会写一手漂亮字。

6、学生在方格中书写词语,(教材P7词语)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学生先不要急于写,认真读帖,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再写。

7、同桌互评。互评的基础上自我改进、练习。由田字格过渡到方格,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对字的鉴赏审美能力。

8、张贴在黑板上展示。由田字格过渡到方格,再由方格过渡到横格,循序渐进。学生写出相对完整的一幅书法作品,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上一篇:公司知识产权策略下一篇:宁夏景点概况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