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道德观差异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西方道德观差异(精选8篇)

中西方道德观差异 篇1

观的差异

姓名

系别

2012级数学(2)班

学号

124050102021

序号

18号

【摘要】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表达着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中西方化在个自的传承过程中都出现了大量谚语,两种不同文化简的异同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本文主要分析这些谚语所反映的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谚语;差异

道德与法律一起,对社会行为加以约束。在法制不健全或法律意识淡薄的社会,道德通过家喻户晓的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舆论约束人的社会行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并在各自的文化中的体现。但是中西方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形态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因此道德观念也有所不同。这一点从广为流传的谚语中也有所体现。下面从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上的反映进行比较。

1、中西方交友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中的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中,自身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朋友的利益比起来是小利益。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友情重于个人利益已成为公认的道德观君子必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因此有这样的谚语:士为知己者死;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而西方文化中,个人的利益总是超过其他利益,比起自己来,朋友是自己的,甚至会带来不利。因此,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

Love your friend,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但要照顾好自己)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朋友是偷时间的贼)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之一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交友讲究互利互惠,对一些人来说有着极重的功利色彩。不仅在饥饿时顾不到朋友,朋友落难时,也最好不要伸出援手,以免殃及自身。这些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

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钱包丰厚的人从来不需要朋友)

Never catch at a falling knife or a falling friend.(千万不要接正在落下的刀或正在落难的朋友)

2、中西方对待债务态度的差异在谚语上是反映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非常重视仁义。仁就是要以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义就是仗义疏财,助人为乐。当别人与大困难时,伸出援手,主任一臂之力就是仁者所为。在中国的仁义教育中,“黄金不为贵,仁义值千金”直白表达出借出者的担忧显得不仁,劝人不要将钱财借出更显得不义。但是借出者的担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种矛盾下,这类谚语多强调借入者的信,借贷者要如约还债。

互助互助,穷能变富。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借人一只鹅,还人一峰驼。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在西方重视自我,以自我利益为重的传统下这些常情和常理在谚语中得到直白的表白:

Lend your moner and lose your friend.(借出你的钱,失去你的朋友)He who has but one coat,cannot lend it.(仅有一家外套的人是不能将他借出的)

Lend and lose,so play full.(借出等于失去,所以装傻吧)Neither a borrower nor a lender be.(不要当债务人,也不要当债权人)

3、中西方在“面子”和“人言”态度的不同在谚语上反映

3.1 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平时,受到别人尊敬是有面子的重要一环。任何让自己失去尊重的行为都是令自己失去面子的行为。中国人在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下,即重视名誉,也重视面子。有关谚语有:

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死要面子活受罪。

由于在乎面子,中国人最怕不利于自己的流言。不少谚语表现了中国人害怕流言蜚语的心态:

人言可畏。

水浮不起石子,人担不起闲话。害人的舌头比魔抓还厉害。

西方的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他人和社会,不违反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是非重要。所以,英语谚语涉及流言蜚语时并不感到可怕,而是觉得无所谓:

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but words will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

3.2 中国传统文化里,规矩的、有道德人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且,中国文化认为,如果你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那是无法隐瞒的,当然也无需隐瞒。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肚里没邪事,不怕冷风吹。

西方人的传统文化很重视隐私,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们不说三道四,不干涉别人的隐私。所以有谚语: A tattler is a worse than a thief.(搬弄是非的人比贼还可恶)Who chatters to you,will chatter of you.(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

4、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在谚语上的体现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汉语中留下了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印迹。子女对父母孝顺需服从父母对自身事业婚姻的安排。不可抗拒。如: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西方资本主义道德中,虽然也要求儿女尊敬父母,但不强调对父母言听计从,子女都有自己独立的个人的人格,更没有要求子女三从四德,以及把“无后”看作不孝的罪行。

Children when they are little make parents fools,when they are great they make them mad.(还小时候使父母变傻,长大后把父母逼疯)

Children are not to be blamed for the faults of their parents.(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备)

5、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在谚语中的体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礼教严重束缚男女的自由恋爱。婚姻凭父母做主,听媒妁之言。做到明媒正娶,有的多则是买卖婚姻。反映这方面情况的谚语有: 爹娘做主,一世受苦。

少年媳妇年年有,只怕铜钱不凑手。取到的媳妇买到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

在这种情况下,婚姻是社会义务,谈不上爱情的结晶。妇女要恪守妇道,顺从丈夫,根本没有谈爱情的权利,感情完全遭到忽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女不嫁二夫君。

在西方国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追求自由、追求人性解放的要求就受到肯定。资本主义社会更提倡自由恋爱,甚至达到爱情至上的地步。英语中有很多歌颂爱情,评论爱情的谚语:

Love is free.(爱情是自由的)

True love never grows old.(真正的爱情是不会过时的)

All stratagems are fair in love.(在爱情中,一切策略都是正当的)

6、结语

在中国社会,道德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道德的训律也很多,有时与政治行为统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概念也有变化;对不同的人,道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势力较强,以前的封建主义道德影响已趋淡薄,又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几乎不受共产主义道德影响。总体而言,中国与西方在道德观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依然存在诸多不同,尤其是现代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中西方道德观差异 篇2

关键词:企业家,道德,比较研究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企业伦理道德的重构, 而企业伦理道德重构的核心是企业家的道德养成与修炼 (张文芳, 2004) 。从这个层面上说, 企业家道德是企业能不能发展壮大、可以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国的文化背景与西方国家不同,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内核不仅对于西方世界的企业家有决定性影响, 也越来越对东方的企业家们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了使我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提高我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本文从东西方企业家道德观念的比较入手, 寻找中外企业家道德观念的核心不同点, 并试图分析这些不同点对于企业管理有何种影响, 旨在为我国企业家提供理论借鉴。

一、中外企业家道德人格维度比较

20世纪90年代, Blasi与Lapsley等人提出了道德人格概念, 并认为道德人格是理解道德心理与道德行为关系的关键。Walker等 (1998) 从人格结构出发, 把道德人格理解为与道德有关的一组普遍的人格特质或倾向。赵成文 (1999) 从社会功能角度, 认为道德人格是表明一个人整体道德素质和道德面貌的概念, 它标志着人的道德责任、道德标准和文明行为的水平和层次。在道德人格的结构上, Walker 和Pitts (1998) 从心理学角度, 认为道德人格因素包括六类:原则性的-理性主义的、可靠的-忠诚的、正直、关爱-值得信任的、公正的和自信的。张建卫等 (2011) 结合东西方研究成果, 将企业家的道德人格结构划分为三大维度:诚信特质、仁爱特质和进取特质。西方社会对管理者的道德素质也有类似的要求, 美国《华尔街日报》曾对282家美国大型企业的782名高层管理者做过一次调查, 结果表明管理者取得成功的三种最重要的因素是正直、勤奋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其内涵基本可以与诚信、进取与仁爱相对应。

为了便于比较中西方企业家道德人格, 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符合以上道德人格维度划分的学者的研究成果, 即:

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W.J.鲍莫尔提出的企业领导人应具备的10个条件:合作精神、决策才能、组织能力、恰当地授权、善于应变、勇于负责、敢于创新、敢冒风险、尊重他人和品德超人。

2.杜莹 (2003) 提出的企业家的二十种道德规范:“儒商”人品;气质与性格;宽容的个性;严于律己;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充分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力;强烈的感召力;强烈的竞争意识;远见卓识;魄力;创新精神;率先垂范;慎用权力;见利思义;廉洁奉公;不然黄赌毒;真善美的统一;超越自我。

对比表1的内容与数字, 容易发现属于“诚信 (正直) ”维度的道德规范, 西方只占总数的10%, 而我国占30%, 属于“仁爱 (与人相处的能力) ”维度的道德规范, 西方占总数的40%, 而我国占25%, 属于“进取 (勤奋) ”维度的道德规范, 西方占总数的50%, 我国占45%, 基本持平。通过以上比较, 西方与中国对于企业家的道德规范要求虽然在维度上都可以被大致划分为“诚信 (正直) 、仁爱 (与人相处的能力) 及进取 (勤奋) ”三个维度, 但是每一种维度中含有的元素数量, 在整体企业家道德规范中强调某种维度的程度是不同的。

“诚信、仁爱”在这三个维度中是企业家立身之本, 只有做到“诚信、仁爱”, 再配以相当的“勤奋”, 企业家才能够成为“企业家”, 才能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勤奋”必须要以“诚信、仁爱”为基础, 才能创造出累累硕果, 保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诚信、仁爱”即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修身”的目的, 只有“先正其身”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进取”对于无论中西方的企业家都是一个成功的必要条件, 有了“诚信、仁爱”, “身已正”, 却不努力进取, 是无论如何也成为不了一个企业家的, 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具有一定道德品质的一般公民。所以, 无论中西方“诚信、仁爱”的具体表现为何, “进取”的表现却有着极强的共性, 都是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家的领导才能, 善于发现并把握机会, 不畏惧风险与压力, 塑造成功的企业。

“进取”维度的内容是关于企业家经营实践的指导, 虽然中西文化有一定的差异, 但是对于这个层面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对于前两个维度“诚信”与“仁爱”, 中西方强调的力度不同, 相比“诚信 (正直) ”, 西方更加强调“仁爱 (与人相处的能力) ”, 对两者强调的差距比较明显;两者在中国分别为30%与25%,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将“儒商人品”归于了“诚信”。如果归于“仁爱”来计算比例, 则该比例恰好变为25%与30%。所以, 这两个维度被强调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二、中西方企业家道德观念的深层根源

(一) 不同的道德观念由不同的国家文化决定

道德是一种价值判断, 离不开既定的价值观, 不同的道德标准根据与不同人群的价值观的不同。依据文化层次相关理论, 中西方企业家道德规范关于“诚信”、“仁爱”的强调程度不同, 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不同的国家文化基本假设。

Hofstede将国家文化定义为“总体心理程序”, 林哲 (2005) 等认为国家文化是一个国家成员的身份认同, 一个国家的成员面临共同经历、共同语言和共同制度环境, 从而对其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共同影响, 使该国家的成员明显区别于企业国家的成员, 也使得他们与外国文化特征明显区别开来。因此, 国家文化也是一个国家“个性”的体现。

Schein (1985) 以文化的深度为标准, 给出了关于文化的冰山和洋葱的比喻, 将文化划分为外显文化 (表层) 、价值体现层次 (中间层) 和基本假设 (核心层) , 认为表层文化指显性的物质产品和行为, 中间层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准则, 核心层则是对人们如何生存的基本的、隐含的假设。Trompenaars (1993) 也给出了类似的分层, 外层是显性的产品, 指那些可以观察到的现实情况;中层是规范和价值观, 规范明确了什么是“对”和什么是“错”, 价值观则明确什么是“好”和什么是“坏”;核心层是关于存在的假定, 即关于人们如何保持生存的根本的方式。因此, 这两个学者对文化的认识都包含一个非常深刻的“基本假设”或“绝对假设体系”。唐炎钊 (2009) 借鉴以上的观点, 提出了文化划分的三个层次, 即核心层 (基本假设) 、中间层 (价值观体系) 和表层 (行为和物化行为) 。陈晓萍 (2005) 认为核心假设涉及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核心层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的关于人为什么存在的假设, 它触及到社会中人们最根深蒂固不容置疑的东西。Kluckhohn与Strodtbeck (1961) 在《价值取向的变奏》中提到人类面临以下基本问题:人性的本质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人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人的时间观念是什么?人的空间观念是什么?国家文化的基本假设就回答了这些人为什么存在以及以何种方式存在的问题。

本文采用唐炎钊 (2009) [1]的观点, 国家文化的核心层所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于人性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间观念、自我感与空间感、人际关系以及思维方式, 并总结如表2所示。

儒家思想以人性善为主流, 而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 广泛地认为“人出生即带有罪恶”。中国人信奉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都统一在宇宙的本体“道”中, 而西方人崇尚以人力之力改造自然, 把自然看作驯服的对象。中国是同步性文化, 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明显的间隔, 计划比较松散有弹性, 喜欢谈论历史, 是过去取向。西方人日程安排紧密, 倾向于未来的计划, 希望未来的每一步都在计划中, 具有未来取向。中国人强调组织重于个人, 个人的空间非常有限。西方人自我认知很强, 以“我”为中心, 保持自己的空间非常重要, 与人相处会保持一定距离。中国人喜欢家族群居, 对人际关系非常重视。西方人不重视家族群居, 住在一起的成员较少, 人际关系比较淡薄。中国人的思维是整体非线性的, 侧重于人, 且采用散点视思维。西方人的思维是分解线性逻辑的, 侧重于事或物, 多采用焦点视思维。

(二) 中西方企业家不同道德观念的文化根源

1.“诚信 (正直) ”维度。

中国历史上主流的儒家思想主张人性善, 认为“仁, 人心也” 、“仁也者, 人也” , 仁是人性的本质, 是人与天地合一、实现超越的根基。人们相信并寄希望于人“善”的本性, 强调道德引导与说服教育, 一般不采用有强制效力的“契约”规范人的行为。西方社会对于人性的认识基本来源于基督教, 契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主要是来自于上帝要求人们信守承诺 (张彬, 2008) 。基督教义规定人人是上帝的子女,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和谐相处, 人人平等。自由平等的个体是契约思想存在的前提与基础, 正是因为有这个基础, 社会契约思想在西方古已有之:最早由古希腊的伊壁鸠鲁提出, 而后经过霍布斯与洛克的发展, 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便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是, 西方对于契约的强调也是一把双刃剑, 其负面影响的根源在于“人性本恶”的假设。俞吾金 (1999) 就认为以“原罪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性恶论作为基督教的人性理论, 其优点是倾向于对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对政治上的权力制衡的重视, 其缺点是对人性完全失望, 从而导致道德和宗教的衰微、人际关系的冷漠。

西方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事实和信守诺言, 诚信一般被定义为“忠于事实”, 或在此基础上再加上“遵守公平交易的合理商业标准”[2]。鄢雪梅 (2006) 认为诚信由宗教伦理要求转化为一种法律原则, 诚信原则由上帝、神的要求转变为社会世俗的法律原则, 并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步完善。由于西方人的“契约”传统, 一般西方人更能保证诚信经营, 因为不诚信的机会成本相当高。因此, 西方企业家道德规范在“诚信 (正直) ”维度中的内容并不多。

中国“诚信”美德源远流长, 早在先秦时就提出了“诚”的概念。《尚书》中有“神无常享, 享于克诚”的记载, 此时的“诚”主要是指笃信鬼神的虔诚。《周易》中讲“修辞立诚, 所以居业也”, 认为君子说话、立论应该诚实不欺、真诚无妄, 这样才能建功立业。“诚”已摆脱纯粹宗教色彩, 具有人伦的道德意义[3]。在儒家思想中, “诚”成为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道德范畴。孔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民无信不立”, 孟子曰“诚者, 天之道也, 思诚者, 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 未之有也。不诚, 未有能动者也”。

中国“诚信”的基础与西方不同, 陈俊亮等 (2008) 认为中国传统诚信文化主要围绕着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这五伦关系展开的, 它是对人而不是对事, 是对家族或亲情团体而不是普遍适用的, 具有明显的狭隘性和有限性。禹建柏 (2007) 认为儒家的诚信, 重心在“我”, 而不在人, 诚信的根本目标不是工具性地确立私人活动空间的界限, 进而为解决各自的利益争端作筹划, 而在于个人品德的完满。苏盾 (2005) 认为诚信是一种人格修养, 是做人的根本准则。这种儒家文化框架下的“诚信”, 实质上是人们发自本心的道德需求, 是一种应然的、自发的自律行为。仅依靠内心修炼来达到“诚信”的美德, 对个人“自律”的要求是完全而苛刻的, 因为其忽略了影响“诚信”的其他社会因素。

西方人的诚信是面向所有个体的, 但是中国是典型的人情社会[2], 人情是中国人与他人交往、建立信用的主要依据与准则, 人们基本上生活在熟人的圈子里, 诚信只限于以血缘关系带来的关系圈中, 对于关系淡薄的不熟悉、不认识的人, 往往持戒备心理, 同样也不必对他们产生责任与义务。这种“人情社会”的弊端对企业家道德修养水平构成极大威胁, 不少企业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只在外地销售, 因为“不认识那里的人”, 言外之意还存在着“那里的人对我没有影响”的侥幸心理, 这种“有范围的诚信”, 只是自私自利的“挡箭牌”, 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呼吁的真正的“诚信”。中国对于“诚信”问题, 监督惩罚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企业家诚信与否, 员工及消费者不仅不容易掌握, 而且法律上仍有漏洞, 对“不诚信”的企业家惩罚不足甚至无法追究责任, 使得不诚信的企业家有机可乘。因此, 我国“诚信 (正直) ”维度的企业家道德规范比西方更为具体, 数量上更丰富。

2.“仁爱 (与人相处的能力) ”维度。

西方的处于“仁爱 (与人相处的能力) ”维度中的企业家道德规范要求相对较多, 其原因在于西方崇尚“个人主义”的思潮。早在18世纪, 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假设, 认为人都是为利己心所驱动的, 任何个人的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追求自己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理性人”假设, 认为每个人都以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了个人的保存和利益而行动, 为了达到某一目的都尽可能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因此, “经济人”和“理性人”假设直接推动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西方人普遍对自我的认知比较强烈, 希望深刻挖掘自己的潜力, 建立一番成就, 在与他人共事时也常常进行“有条件的”相互协作, 有时逐渐转入“单打独斗”, “个人主义”演变成为“个人英雄主义”。所以, 基督教除了强调人与上帝之间的爱德 (Charity) 之外, 也强调了普遍的博爱思想以及近距离的血缘之爱。

十三世纪基督教神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 认为“爱上帝在万有之上, 但是也不能驻足于上帝, 还要扩展至我们自己、近人 ( 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家人及友人) 、自己的身体、罪人、敌人等等。这种爱的秩序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如下的顺序:人首先要去爱上帝, 其次爱自己, 再其次爱近人, 再次爱自己的身体”。“爱自己”在基督教中被抬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凡事为自己考虑, 从自己出发是顺理成章的。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仁爱”强调的却是对他人的爱, “孝悌为本, 仁爱为末, 亲情为重, 博爱为轻, 为仁必以孝悌为本, 泛爱必以亲情为始” (张志伟, 2006) 。杜钢建 (2006) 认为仁爱要广及人类, 这是自孔子以来传统仁学所坚持的一项原则。孔子说仁者爱人, 此言爱心及于一切人方才为仁。爱心仅及于部分人, 不为仁。“仁”的确切含义在于爱的是“人”, 而不是人的特定身份。虽然以上两位学者从各自立场强调了“爱”的层次性与范围性, 但共同点都是论述了做人根本“仁”的内涵, 极为如何爱他人的问题。因此, 在“仁爱 (与人相处的能力) ”维度上, 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对他人的“仁爱”, 西方文化强调的是“如何与他人相处”, 即尚未上升到对他人“爱”的层面。

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 无论身处与何种文化, 都不能否认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西方人成功的瓶颈不在于自身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而在于取得他人和集体的支持, 这一点对于企业家尤其重要。企业家想要做成事、做大事, 一定要争取最广泛的人群的支持, 所以要求企业家具备很高的与人相处的能力。在“仁爱 (与人相处的能力) ”这个维度上的四种道德规范, 其核心为“重视他人”。首先, 只有“重视他人”, 认可他人的能力与贡献, 才能生发出“合作精神”, 才能“恰当地授权”;其次, “重视他人”是“尊重他人”的前提, 不重视他人, 再怎样强调尊重他人, 也只是做表面功夫的敷衍, 关系只能停留在最浅的层面;再次, 完成了“合作精神”、“恰当地授权”、“尊重他人”, 才算是在道德品质上前进了一大步, 有可能成为“品德超人”。当然, “品德超人”不仅意味着这些方面的完全满足, 并且在深度与广度上有更高的要求。

“仁爱”在中国文化中处于核心位置。我国哲学自古以来就强调“仁爱”, 并把它作为理想人格的要素之一, 而且不仅限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从“道”的包容性出发, 强调善救人, 善救物, 如老子主张“常宽容于物, 不削于人”。墨家认为天下战乱“起于不相爱”, “天下兼相爱则治, 交相恶则乱”。佛教传入中国后, 要求“视一切众生如己身, 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等。在儒家内部, 孔子认为仁爱的内涵是“爱人”和“宽恕”;孟子则直接提出了“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命题;荀子认为“人之生, 不能无群”, 提倡乐群贵和, 注意处理好人己关系, 以求社会和谐, 而要实现和谐的目的, 必须“宽以待人”、“以和为贵”。“仁爱”是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一个集体欲得成功, 集体的成员欲实现个人成长, 必须努力实践“仁爱”二字。作为企业家, 尤其要养成宽厚的气质与性格, 宽以待人, 爱护员工, 慎用权力, 在个人修养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中国的集体讲究“上行下效”, 集体的成员往往会参照领导的所作所为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 企业家的率先垂范, 能够鼓舞众人的士气, 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 达到企业整体道德水平提高的良性循环。

三、我国现阶段企业家道德的主要问题

目前, 我国企业家道德问题呈“广泛爆发”趋势, 一部分企业家兢兢业业, 而另一部分企业家屡次挑战道德底线、令人汗颜, 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诚信意识淡薄

前几年爆发的“三鹿”奶粉问题, “大头”奶粉, “头发”酱油, “瘦肉精”猪肉等, 使我国食品卫生领域内的产品信誉一跌再跌, 恶劣影响甚至波及全球。一些企业家言而无信, 无视合作伙伴与消费者的要求, 不讲诚信, 以次充好, 坑蒙拐骗等, 很大程度上污染了商业环境。

(二) 社会责任感缺失

类似三鹿这样的企业, 在知道产品含有过量毒素的情况下, 装聋作哑, 放弃监管, 置消费者身体健康与不顾;一些施工单位对于质量把关不严, 只管完工, 不管质量, 造成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卖出产品、赚人眼球, 不惜夸大宣传, 误导消费者造成损失等。

(三) “获利”是唯一目标

对于关乎消费者衣食住行的产品, 一些企业只一味追求高效益, 添加低成本的工业添加剂, 制假售假, 即便牺牲消费者的健康也不以为然, 不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眼睛里只看到能赚到的钱, 把追求高利润作为唯一的目标。杜莹 (2003) 在《企业家道德》一书中提出企业家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离开了“经济人”, 企业无从获得利润, 任何企业的活动都不能离开金钱的支持, 企业与企业家只会名不副实, 逐渐消亡;离开了“道德人”, 企业将只剩下纯粹的逐利行为, 失去了善恶的判断, 脱离了责任的羁绊。这样的企业即便繁荣也只能是短期的、一时的, 消费者与合作者不会长久地信任这样一家唯利是图的企业。所以, 走向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因此, “经济人”与“道德人”必须同时存在于企业家的心中, “经济人”以“道德人”为前提与保障, “道德人”又以“经济人”为落脚点与归宿[4]。

清朝末期著名徽商胡雪岩曾经这样评价商人的“良心”, 他说“对朝廷守法, 对主顾公平, 就是讲良心”;“廉贾”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正确看待钱财, 强调人对财富的主题意识和自我觉悟, 既不视金钱为“万恶之源”, 又不被金钱所累, 强调钱财要“取之有道”, “仁中取利, 义中求财”[5]。所以, 胡雪岩的“良心观”很好地体现了企业家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辩证统一。

四、中国企业家道德提高的关键

在企业家道德的“诚信 (正直) ”、“仁爱 (与人相处的能力) ”的两个维度中, 西方更加强调“与人相处的能力”。西方企业家在基本可以实现“诚信”的基础上, 需要努力倡导“对他人的重视”, 才可能较有力地推动企业家“与人相处能力”的提高, 从而使企业家的道德水平达到一个更加理想的层次。

中国在企业家道德的“诚信 (正直) ”、“仁爱 (与人相处的能力) ”的两维度中, 对两者的强调基本持平, 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修身”一贯的重视。赵庆杰等 (2006) 认为“修身”在“大学之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整个“大学之道”“壹皆是以修身为本”。 修身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前提, “修身”对于具有广泛社会资源、享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来讲更为重要, 因为企业家肩负着更多造福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修身”有所成的企业家才能够做到“慎独”, 在个人独处及不为人知的时候, 也不会为金钱的利益放弃自己“为善”与“成就他人”的信念。

企业家应当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尤其是道德修养上的表率。与社会的外在影响 (外因) 相比, “诚信”与“仁爱”更来自于企业家个人的“内省”与“修炼” (内因) 。但是, 企业家不能凭空地产生道德水平的阶跃变化, 此处存在重要的“激发元素”, 即企业家的责任感。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的国度, 中国企业家的道德观念主要是围绕“责任”展开的。企业组织作为一个小的集体, 企业家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负有最大的责任。但是, 有些企业家看不到自己身上的责任, 以为自己所居的高位只是便利了对利益的追逐, 没有把自己与众人的利益联系起来。

孔子主张“ 仁者爱人”, “ 泛爱众而亲仁”, 而仁的重要内涵之一便是“ 爱人”。所谓“ 仁者, 爱人”, 其中一为“爱亲”, 一为“爱众”, 如孔子曰 “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6]。企业的组织结构从根本上类似于中国的传统家庭, 而企业家与员工的关系, 更倾向于“亲人”, 企业组织成员的事业发展、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都系于企业家一身, 企业家就是企业这个“家”的“家长”, 对家庭成员的生存与发展负有及其重要的责任。家庭成员离不开家长, 家长更离不开家庭成员, 认识到了这样内在联系, 企业家怎能不把企业的员工放在心上?怎能不奉行“忠恕之道”, 怎能不“尽己之心”, “推己达人”?怎能不“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以至推广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普天之下皆为兄弟”。“仁爱”的家长是大家庭的凝聚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仁爱”无愧于是企业家和谐治企的伦理保障。

中西方审美差异浅析 篇3

【关键字】中国审美 西方审美 差异 原因分析

一、审美含义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使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因此审美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诸如时代背景、周边环境等客观因素。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审美所涉及的范围广阔,有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基于此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可以是我们精心烹调的菜肴,可以是摄像机随意扫射后的一张照片,也可以是大画家笔下所描绘的张张画卷。

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在于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二、中西方审美差异体现

1、中国审美

中国的审美观可概括如下:

1)“以和为美”――证实辩证和谐的文艺观;

2)“以意为源”――推崇审美主体的能动性;

3)“以形为义”――表现自然美的形体地位;

4)“以思为最”――追求唯心主义的哲理感。

2、西方审美

1)“以形为最”――强调万物客观的准确性;

2)“以真为本”――至求唯物主义哲理感悟;

3)“以意为泉”――注重主思想的主导地位;

4)“以境为高”――突出审美主体的能动性。

西方的绘画作品大都色彩浓重、立体感强、大胆开放,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西方人喜欢丰富的自然的美。西方绘画是在画布上用颜料反复涂模出光影和透视效果。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典型的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

在致力于追求纯艺术的现代派画家看来,传统绘画搀杂太多的“非艺术的杂质”。实际上,西方传统绘画并不是不讲艺术,只不过是在讲究艺术性的同时,兼顾着诸多非艺术性的方面。这大概就是传统绘画区别于现代派绘画的重要标志。传统绘画在艺术上的这种不纯粹性,主要表现在功利性和描述性等方面述期。

现代主义时,在西方绘画领域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派别和思潮:抽象主义以其非具象的体积和团块,组建着那种远离人们的日常视觉、与自然物像几乎毫无瓜葛的三度空间的形体结构;表现注意一夸张变形的绘画语言,使作品成为精神性的、情感的符号;梦幻主义则以一个个充满幻想和象征性的视觉图象,将人们带到精神彼岸飘渺超然的境界。综观现代派绘画,不难看出其共同特征,即对于客观再现的漠视和对主观表现的强调。

现代主义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及绘画语言自身的价值,他们排斥功利性,对描述性和再现性的因素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组织画面结构,表达内在情感,营造神秘梦境。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有中和气韵、意境等一些概念中和是最根本的审美形态"气韵和意境既是中和的的展开"又是较中和更具体"内容更丰富的的审美形态。中国古代绘画要求气韵生动"气韵是在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洋溢着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是中国古代艺术家追求的目标。

中国字画讲究的就是气韵生动"如果没有了那一份气韵流转的意味"中国的传统的书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大都具有综合性"是生命状态’社会实践

和审美活动等各个方面的结合。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丰富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成果"在此基础上出

现了大量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和西方的审美形态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是由双方不同的生活基础"思维方式"社会形态"价值观念等造成的。中西方审美形态的不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二者在审美的实践活动的不同。 西方人在审美活动中强调主观和客观的分开。主观和客观的分离导致了人的三种审美潜能“耳目”“心意”和“志神”之间的分离,古希腊人就习惯把“心意”和“志神”包含于完美的形式之中, 这种完美的形式代表就是悲剧和喜剧。

在对中西方审美形态进行了分析比较后"再综合现实情况可以知道"所有的审美形态都是审美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人生境界存在状态和感兴形式"当他们融入到后人的的审美实践和审美观念之后就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了解了不同艺术审美形态特点之后"人们无论是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艺术批评等都会由此得到帮中国审美传统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由实及虚,这样才是好的艺术作品,才能真正的表现出宇宙的生机和人生的真谛。在中国审美和艺术中,中国传统审美方式非不重视“象”、“境”、“形”等实的方面,但在审美中更侧重的是“意”、“神”等虚的方面,如中国绘画不重视反映客观的真实,重神似不重形似,只求表达画家主观情感寄托和本人的人品。中国画家一方面,“外师造化”也就是游心自然,放荡江湖之中,沉醉山水之间,然后情随境迁,心与物化,挥笔点染。另一方面,又“中得心源”自始至终,坚持着自己的我,以至山川草木,无不着我之色彩,无不代我而立言。我游我观,我思我画,都是畅我之神,达我之意。畅神达意,方才是中国画家的最高目的。所以,物之性与

画家之性,长期融合,画家不欲表现自己的人品,他的人品也就自然而然的跃然纸上。

西方审美思维方式侧重于由个别到一般、由低到高、由部分到全体的理性把握过程。在艺术作品中,真正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那些能够从个别中见出一般的作品。亚里士多德提出诗人应该向肖像画家学习,“他们画出一个人的特殊面貌,求其相识而又比原来的人更

美。”西方人为了满足“审美”的需要,总是把审美对象仔细玩索,深入剖析即从艺术的感性经验开始,然后经过知性多方面的探讨,多方面的观察和研究,加以归纳和演绎,最后形成各种艺术门类。如西方人把绘画也视为科学,绘画便成为了人们通过驾驭自然而获得的技巧(色彩、明暗、透视)来如其所视地再现现实客观自然。

中西方对比,我们会发现人物绘画中,中国中国的人物画和雕塑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标准的比例,历史上没有一件作品可称为正比和采用黄金分割的科学方法进行艺术构思。直到近代,西安兵马俑的出现才让我们见到了二千多年前人物比例的正确性。但依然是重甲包裹,服履靴形。即使这种比较科学的人物比例,也没有被后来的艺术家采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艺术家不可能亲见直观的人体,更不允许宣泄人体艺术的原形。说到底,是对人体美的艺术形象不懂和禁忌。在中国礼教中,女不露皮,男不露脐的教化,成为一种约束人的意思行为,禁忌自我了解的桎梏。在中国历史上认为大逆不道的事,在西方,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已经习以为常了。

人类为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境界和自由无羁的生活方式曾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每个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无不融入太多的悲剧意识。这种意识的根源是人类历史上很多美好的东西曾遭到人为的压抑和摧残。世世代代的理想之梦被严酷的现实击碎之后,那种油然而生的凄迷美,能引起整个人类社会的共鸣,这种审美理念让我们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我们通过以上分析,不能武断和片面的说孰优孰劣,东、西两大不同类型的文化系统经过猛烈的撞击之后,初步形成一种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趋势。中国先进的知识份子,在近代的一百多年里,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并用以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已经被实践证明了很多正确性。西方的审美观念也给中国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进步。

中国的审美观念也逐步被西方人接受和喜欢。喜欢汉学和汉字文化的外国人到中国留学的人也逐步多了起来。近代时兴的盆景艺术和赏石文化也通过不同渠道打动着西方人紧闭的心扉。竟管他们赏玩的风格跟中国不一样,但他们却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了与自然和谐的良好习性。

西文化差异,不少学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乃至毕生的精力去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向西方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西方,为全球一体化的思维格局作出了不朽贡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介绍了西方文化特征和艺术思想的构成。对我们了解外埠世界,了解西方文化的审美理念,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为我们研究自己民族的审美理念和融入西方审美思想对我们的赏石活动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

人的认知思维具有同化、顺应两个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同化是把客体纳入到主体中去融合。顺应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揉合原有审美对象的功能当然易于为对象所同化。这种同化和顺应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在量上丰富了原有对象的审美水平。文学家,艺术家和与之相关的鉴赏家应该担负起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使命。历史上任何一部青春永驻的不朽之作,总是不断满足那个时代的审美需求,从而超越了历史的局限,永不过时的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中西审美比较》作者:孔新苗 2002年出版

[2]《中西方艺术审美形态之差异》胡媛媛艺术百家2008年第7期

[3]潘知常.中西比较美学论稿[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0.

[4]寸悟.“虚——实”范畴的形成及美学阐释[J].延安大学学报版

中西方饮食礼仪差异 篇4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陌生文化,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交往过程中难免发生文化冲突。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环境有关系。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研究表明,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 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带汤汁的餐品,要一小块的逐一切食等等。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记得要抬头挺胸着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5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团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我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齐,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团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期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经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一样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一样,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一样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经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我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当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经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我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能够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能够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并且中国的古代礼貌,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礼貌,“农业礼貌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礼貌,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礼貌,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并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礼貌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 语

中西方婚礼礼仪差异 篇6

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痰盂、尺、片糖、银包皮带、花瓶、铜盆及鞋、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燃炮、摸橘子、牵新娘、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由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不要以为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新、借、蓝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篇7

关键词:文化背景,价值观,平等,个体

一、由文化的背景影响的文化不同

中国和西方人之间的文化不同的理由之一是文化的背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孔子思想, 道教和其他的观念学。当发展的不同观念彼此碰撞时, 中国文明的基本结构建立了起来。然后孔子思想变成中国哲学系统的基石。孔子思想的中心思想是仁的德行。仁是什么?仁有各种不同地翻译如仁慈, 善意和人性。简而言之, 仁意谓爱。它已经形成而且成形为中国的文明而且发挥极深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二千年来作用在了几乎四分之一之上的人类。

二、中国和西方人之间的文化由不同价值引起的

中国价值的观念是时常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被放在有方价值的反对派之内。因此, 决定于人们如何定义西方价值。现代的西方价值系统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开始, 而且把它说成是社会的基准.通常的在那期间欧洲人遵守这个价值。西方价值的核心是个人主义。中国价值的核心有和孔子思想的一些关系。孔子思想的原则在人类关系的道德个性中是发现为孔子为他的疾病和邪恶提供了解决。那就是众所周知的人的五关系:统治者-部长, 父亲-儿子, 丈夫-妻子, 年长者-弟弟和朋友-朋友。这被解释为应该有爱在父亲和儿子, 在统治者和部长之间应该有正直责任感, 区分在男人和妻子之间注意行为, 在朋友之间应该有信心。"在封建制度超过二千年期间, 统治阶层用这关样的关系去安排每件事物, 然后形成了一个阶级社会。在这种社会中, 一个部长要忠贞他的统治者, 一个孩子对他的父母尊敬。结果是人性被疏忽而且人没有平等。

不同于中国的是, 在文艺复兴方面时期的英国, 人开始强调人类的尊严而且强调现在生活的重要, 他们宣述男人不只有权利的拥有者, 完美人的信念充满他们的生活, 而且也有能力使自己更加完美而且运行奇迹.这是人性的基本。

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提及教义, 个体的权利是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重视的东西。大多数的西方人相信每个人有他自己的身份和个性, 应该被辨认出而且承认。因此, 一不能够不了解个人主义的人不能包罗万象西方人和他们的民族。由对个人主义的认识, 我们能了解西方人如何定义家庭, 友谊和隐私.个人主义的核心是追求个人的成就.在基督教传统中, 个体对社会和上帝是重要的.个人主义从他们的祖先已经被传递下来。因此, 对西方人, 个人主义不是自私。他们强调个人主义如此的很多以致于他们相信无法示范个人主义的人一定有毛病。他们喜欢句子"天助自助者。"然而对中国人, ”个人主义”那个字如自我主义一样的贬义, 因为表现出自私。在传统的中国信念和在孔子思想中, 集体主义被感激。个人主义强调合作, 在团体成员或个别成员之中成功是由于一个单位, 一个组织或一个社区的职员集体努力的结晶。个别利益为集体利益的牺牲被中国人高度称赞。

四、西方家庭主张平等

丈夫和妻子通常有平等的发言权, 虽然在特定的情况下, 在孩子的问题上, 也有一张选票的时候。家庭成员被视为朋友和他们每日的生活是平等。在西方人中, 大多数的老人不和他们的孩子或亲戚居住在一起。如果在金钱充足的情况下他们自己居住或他们将会在其他的老人居住的地方中买房子或公寓。因为年轻人代表希望, 能帮助他们制造一些方面的积极改变生活。因为他们将得不到老人的荣誉, 尊敬或注意, 所以他们不喜欢变老。在中国情形是不同的, 哪里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中, 家庭成员容易一起居住, 而且年轻者应该尊敬和服从老人。因为人相信一个老人是明智的充满经验的人, 通常, 老人接受荣誉, 特权和满足。家庭成员支持仰赖彼此, 他们要将忠贞展示给家庭成员看而且示范有品德的行为, 以免全部家庭成员丢脸。"脸"的意义应该关于增益家庭的社会地位的损失看, 不仅仅个体。那是说中国文化有个体的生活和行为性质更强调集体的质量。一般而言, 华人跟西方人比起来有一个较强壮家族感荣誉。

五、民族主义

第五个理由是民族主义。因为远古的中国, 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地。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地。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 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 人们能了解什么。

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的感觉时候, 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 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 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参考文献

[1]《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杨平泽著国外外语教学1995 (1)

[2]《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陈舒著国外外语教学1997 (2)

中西方绘画的差异研究 篇8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差异;文化;比较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绘画形式,主要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等。西方绘画是相对于中国画而言,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绘画形式,传统的西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积淀、哲学观念的差异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绘画体系。

一、中西方绘画在思想上的差异

绘画所追求的意境与哲学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儒家、道家、禅宗是我国众多传统哲学思想里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术流派,这三大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的传统绘画可以说是哲学化的艺术表现。如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思想,

中国绘画艺术在数千年的发展始终处于儒家思想的浸润之下。绘画者多为一些文人士大夫,他们深受“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修身养性”、“中庸为之德也”等儒家思想的影响,表现在绘画上就是以平和的心态进行艺术创作,塑造绘画造型时大多遵循儒家思想来进行选择和塑形。道家思想是我国文化思想的主流之一,主张“天人合一”,包含老庄思想对自然的崇尚。中国绘画注重描绘自然,反对雕琢,重写意、轻模仿,重山水、轻人物,都与道家思想有关。禅宗思想对中国画也有着诸多影响,中国画大师潘天寿曾这样评价禅宗和中国画:“雨竹风花,皆可以是说禅者作为解说的好材料……于是木石花鸟、山云海月,直至人生百相,尽是悟禅者自己对照的净境,成了悟禅对象的机緣。”

西方绘画受到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黑格尔等人哲学思想特别是“现实主义”的影响。因此,绘画表现为:人在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努力挣脱自然的束缚,不断与自然作斗争。人们处在一种不平静的状态之中,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竭力征服自然。由于西方人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宰地位,故艺术的题材历来以人物为主体,艺术家竭力塑造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完美统一形象。在审美意识上,表现为:人欲战胜自然时产生的壮美感和崇高感。

二、中西方绘画的材料、技法差异

中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油画是西方画的主要画种之一,主要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中西方绘画材料的不同是各自绘画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原因之一,绘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了各自的风貌。

中国画按题材分类可分为:人物、花鸟、山水三大类,这三类题材的技法显著特点就是以墨线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同时通过墨线还可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精神。如山水画中的线条又名“皴法”,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而西方绘画线条并不显著,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

西方绘画注重使用透视法作画,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力求惟妙惟肖。西方画中的器物、房屋等同真物一样。中国画则不讲究透视法,很少画立体显著的东西,喜欢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哪里,画到哪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这是中西方绘画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可按照西方绘画的标准来评价中国画。

中国画不重背景,而西洋画则正好相反。中国画绘画会有意在纸张上留出空白,俗称留白。留白能够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给观者留有想像的空间。西洋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整个画面都被填涂,不留下空白。中西方绘画在此方面的差异,是由中西方绘画各自的特征所决定的。中国画讲究传神,要去除琐碎突出主题,所以留白。而西方画突出写实,因此要加入背景描绘。

三、中西方绘画的色彩

中国画重视感性的表达,而西方画重视理性的表达。表现在色彩上就是中国传统绘画更倾向于挖掘色彩的精神内涵,而西方画更倾向于再现对象的真实色彩。无论是偏重色彩的对象性还是色彩的精神性,他们都展现了中西方绘画不同的审美标准。

中国画中的色彩并不是模仿自然的色彩,而可以用“随类赋彩”四个字来表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和造型并不是写实,而是要以形写神,是通过画作来表达虚静、空灵的意境。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水墨画,以对黑白色彩的偏爱反映了中国人追求绘画的趣味。水墨在黑白的变化中既单纯又涵盖一切精神,是“道”在画面上的实现,也是人生境界的完成。在西方绘画中,画家善于利用各类绘画色彩理论,表现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光与色,展现物体间、物体与环境间的色彩变幻。如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画家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重要位置,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根据中西方绘画的所要表达的文化精神,来分析各自如何对待色彩问题。西方绘画追求更多的是物象瞬间的色彩美,而中国画所体现的是描绘物象相对静止的、较为恒定的色彩美。

总之,中西绘画各成体系,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价值追求和审美取向。世界绘画艺术也正因有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才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中国传统绘画里文人画家将人画融为一体,抒发个人情感,展现出来既是现实世界的情景,也是精神世界的向往,画作中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伦理。西方绘画中画家以科学理性精神追求真实情景,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为绘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西方绘画作品同样包含着精神内涵和情感。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即使着眼点以及表现方式迥异,两者仍然积极地探究人类的精神内涵,寻求一种高层次的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姝娟.空灵与缤纷:中西传统绘画色彩的差异[J].四川戏剧.2013,(10):83-85

[2]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3]史荣利.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88-90

[4]敏译.中国美学史[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1989

[5]孙海燕.浅谈中西方绘画差异[J].大众文艺.2010,(24):38

上一篇:武昌区2007年基础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公司新员工军训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