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思考(精选6篇)
一、客观真实在我国诉讼制度中的地位
1、建国以来,我国诉讼制度中确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实。《民事诉讼法》第7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它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我国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以事实为依据就是要求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必须尊重事实,把案件的客观事实包括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以及双方当事人对他们法律关系争议的真实情况作为定案处理的根据。
2、客观真实的理论依据是我国长期以来所奉行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该认识论认为: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存在)具有能动作用。人类具有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而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因此,将此思想引入审判实践即形成了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在过去的审判实践中,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标准与刑事诉讼的标准相同,即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确实充分。
二、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的弊端首先,它违背了诉讼证明的相对性原理。认识活动的相对性和诉讼证明的特殊性,决定了诉讼证明在多数情况下达不到证明结果与案件客观事实完全一致的程度。从认识论上说,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客观事实是可以认识的,但这种认识的完成需依赖于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在特定的条件、特定的时间周期内所进行的认识总是具有相对性的。这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参照前苏联的民事诉讼模式制定的,它体现了很强的职权主义的特征,人民法院可在当事人的诉讼实体内容外广泛收集证据,并依此作出裁判。其次,它影响诉讼实践的原则和效率。往往要求法官不切实际片面追求确实充分。为保证每一个案件所裁判确认的事实与案件的客观事实完全一致,法官不得不担负起调查取证的义务,以发现案件的事实真相。这种证明要求带来诉讼模式上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极度强化诉讼中法院的职权主义倾向,尤其是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没有举证积极性,未能尽到举证的责任,结果往往过多地由法官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形成所谓的当事人动嘴、法官跑腿,法官调查、律师阅卷的现象。由此会带来的问题就是当事人会把败诉的原因直接归于人民法院的调查不力,这样亦加重了人民法院的责任,使得办案效率低下,案件久拖不决,给法官提出了难以达到的要求,亦显然不符合人民法院公正与效率的主题。
三、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在审判实践中我们要正确理解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的关系。追求法律真实的时候并不是排斥客观真实,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受到其自身特定历史时期的局限而不可能绝对地分毫不差地再现案件的原来面目,客观真实仅仅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化目标,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案件中都要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程序正义的要求而一味片面追求客观真实。在无法查明案件事实的情况下许多法官因错案追究制而不敢裁判,这实际上是违背了法官不得拒绝裁判的法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客观真实的证明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下称《规定》第63条“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
判决”。它第一次明确了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此外,《规定》强化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弱化和规范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职能,规定了人民法院依调查收集证据的几种情形,由此正式确立了人民法院居中裁判的地位。当事人在诉讼中“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即当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时由依法负有证明责任的人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而非此前在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时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进而以此作出裁判。《规定》第15条将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仅限于:
1、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
2、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此外,第16条规定:除本规定第15条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在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举出相反证据但都无法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衡量。如果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明显大于另一方,则可以认为证明力较大的证据支持的事实具有高度盖然性,人民法院应当依据这一事实作出裁判。如果通过证明力的比较仍无法对争议事实作出认定,争议事实仍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审判人员应当依据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作出裁判,由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由此,法官不得以证据不足以反映案件的客观真实而拒绝裁判,而应以现有证据来认定争议事实,不应无限期地调查。
一、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及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的内涵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重要的司法原则。但是对于这一原则中的“事实”如何理解, 在我国三大诉讼中, 由于诉讼的客体不同, 存在各自不同的诉讼特点和诉讼方式, 证明的要求也不一样。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对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没有明确规定, 但是其第63条规定, 对七种法定证据, “必须查证属实, 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这里的查证属实应当指的是符合客观真实, 但是这种“客观真实”是否应为百分之百的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立法上并未予以解读。《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 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这里所谓的“全面”与“客观”的限定性概念是对审查核实证据的一种高度而严格的要求, 其中在“全面”上的含义是一个对数量上的要求, 而“客观”上的含义则是一个对质量上的要求, 其形式目标仍是一种“客观真实”的标准。但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颁布, 我国《民事诉讼》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即其第6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我国之所以现在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 主要是由于我国在立法上和司法上长期追求绝对的“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在实践中所造成的弊端, 需要一种合理的新证明标准进行更好的规制。因此, 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就应运而生, 这是立法和司法上要求所产生的必然性的选择。
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是民事诉讼中存在的两种证明标准。诉讼中的客观真实是指司法工作人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符合案件发生的客观真实情况, 是主观符合客观的真实。法律真实是指司法工作人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视为真实的标准, 是主观真实或者推定真实。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都是由证据和证据规则推定出来的证明案件事实各自达到的不同的法律标准。两者的关系可以举一个案例来说明。例如, 甲向乙借一万块钱, 借期为一年, 甲给乙写了一张借条。一年后, 甲未偿还, 乙将甲告上法庭, 但由于乙找不到甲写给他的借条, 甲又不承认借钱, 法院无法支持乙的诉讼请求, 判乙败诉。这显然是法律真实, 不是客观真实。但过后乙找到了甲写给他的借条, 向法院申请再审, 法院改判甲偿还乙的一万块钱, 这才是客观真实, 同时又是法律真实。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所依据的证据规则是:“有”的证据不足推定为“无”。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法律真实不一定是客观真实, 但客观真实一定是法律真实。当法律真实不能反映客观真实的时候, 它与客观真实背道而驰;当法律真实不能全部反映客观真实的时候, 它与客观真实存在一定的距离;当法律真实完全反映客观真实的时候, 它与客观真实完全一致。
可见, 其实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并不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客观真实是司法证明活动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 司法证明活动应努力追求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相一致, 但是由于受时空限制, 法官个人认识水平等主、客观原因的限制, 对发生在过去的案件事实的认识往往不可能绝对还原案件事实的本来面目, 确定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是必要性的。法律真实本身并不是对客观真实的否定。法律真实也不是客观真实的对立面。法律真实是相对真理意义上的客观真实。或者简单地说, 客观真实是基础, 法律真实是补充。在无法查明客观真实的情况下, 以法律真实为补充。
二、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的关系
在我国一直对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存在着两种误解。一种是我国传统上要求法院办案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而认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必须追求客观真实, 查明客观真实, 认识案件的本来面目。其理由是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存在是第一性的, 意识是第二性的, 存在决定意识, 人类具有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进而推论出诉讼活动中, 人们能够通过调查研究认识案件的客观真实。也就是说证据是绝对客观的, 发生在过去的案件事实独立地存在于客观世界, 与人的意识与否无关, 只要竭尽全力, 人们对案件事实就能够完全地认识和把握。因此这种绝对的客观真实观就把法律真实的这种诉讼证明标准完全排斥在外。这种观念曾经对我国诉讼立法和司法实践影响巨大。另外一种是随着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发展, 人们的研究视角从具体的诉讼程序制度进入更深层次的诉讼理念, 从而对客观真实的诉讼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解构, 对其理论和实践之中的弊端有不少的揭示。第一, “客观真实说”实质上是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人的认识能力具有至上性, 同时也具有非至上性。至上性是指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内, 客观世界总是能够被人类正确地认识的, 人类的认识总是无限地接近客观世界的, 非至上性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 人类的认识无论在深度或者广度上总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民事诉讼就是在特定的条件、特定的诉讼周期、特定的诉讼主体间进行的, 法官作为特定的认识主体, 其所获得的认识总会因为现实的条件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可能和客观事实完全等同。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 画家永远落后于模特儿, 图画只能近似于模特儿。第二, “客观真实说”与“私法自治”的精神有矛盾之处。比如“自认”制度和调解制度被认为是“私法自治”原则的体现, 当一方当事人对不利于自己的事实予以承认时, 将被视为对自己利益的放弃, 法官对自认的事实便会予以确认, 此时, 法官确认的事实便不一定就会是客观真实的, 甚至有可能会是与客观真实完全相反的事实。同样, 在调解制度中, 法官所确认的权利人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权利人, 所确认的义务人也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义务人, 所确认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一定就是当事人之间真正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三, “客观真实说”与我国的一些民事法律制度相脱节。无论是我国的民事实体法还是程序法, 都有大量关于“推定”的规定, 比如, 失踪人死亡的推定, 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推定, 侵权民事责任的过错推定, 因果关系的推定, 著作权法中关于在作品上署名者为作者的推定,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公告送达的推定 (《民事诉讼法》第92条) 等, 所有这些推定所认定的事实仅仅是一种法律上的真实, 仅表示其在法律上有合理性及优势的盖然性, 但并不一定就是客观真实。第四, “客观真实说”和我国强化庭审功能, 强调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司法改革方向不协调。为了使认定的案件事实达到客观真实的程度, 法官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采取各种手段来查明案件事实, 其不会、也不能在法庭上充当消极仲裁者的角色, 庭外调查、庭外取证就不可避免地大量存在, 这样, 庭审功能就会被极大地削弱, 辩论主义的诉讼模式就会面临尴尬的处境。而且, 法官的这种积极主动地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会极大地使当事人产生一种依赖心理, 认为反正只要将案件起诉至法院, 法官就会查明案件事实的, 自己举不举证无所谓, 这样, 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不仅会被法官忽略, 甚至会被当事人自己忽略。第五, “客观真实说”不符合我国公正和效率的司法主题。由于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诉讼实践中不可能都是一目了然、简单明确的案件, 总会有一些疑难、复杂的案件, 此种情形下, 法官为了追求客观真实, 往往采取“拖”的办法, 一年、两年、甚至几年, 到最后即使能够查清案件事实, 这种迟到的正义将会成为一种事实上的不正义, 而且这种以实现个案公正而牺牲整个程序公正的作法, 本身就是一种不公正。另外, 与“客观真实说”相适应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将会导致当事人对包括举证等一系列诉讼活动的积极性低下, 这种低下的积极性必然会导致低下的诉讼效率。第六, “客观真实说”与民事诉讼的现实状况不符。在民事诉讼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在既存的历史条件下再怎么努力也查不清事实的案件, 此时, 法官不可能拒绝裁判, 而要裁判就只能达到法律上的真实, 依据“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进行裁判。此种“法律真实”不但在民事案件存在, 甚至在刑事案件都存在。比如, 被告人的年龄一般都是以派出所的户籍登记为准的, 但这种户籍登记并不一定都是客观真实的, 有些案件的鉴定结论也并不一定都是百分之百准确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才会有英美国家的“排除合理怀疑”、“道德上的确信”等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所以, “客观真实说”只能作为一种司法理想, 一种努力的方向, 指导实践的诉讼理念应是“法律真实”。
在这种背景下, 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以法律真实来代替客观真实作为诉讼证明标准, 即把客观真实完全排斥在外。存在以上两种误解, 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两者的内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而把两者完全对立起来。事实上, 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真实是司法证明活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法律真实是相对真理意义上的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本身并不是对客观真实的否定, 也不是客观真实的对立面。
目前“法律真实”的诉讼证明标准已经为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法律真实”之所这样被广泛采用是有其现实依据的:其一, 法官作为审判主体具有双重人格属性, 即除了作为司法人格以外, 其自然人格属性亦使法官怀有常人那样的意志、性格、情感、欲望、偏见、经历等生理、心理和社会诸种因素, 进而制约其对事实客观性的认识。其二, 当事人虽对案件事实如何最为了解并负担举证责任, 但是, 处于对利己主义的考虑和满足私权利益的需要, 他们往往只向法庭提供对其有利的证据, 而隐藏、歪曲甚至销毁对其不利的证据, 从而加大了法官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难度。其三, 作为待证事实本身往往属于时过境迁的事实, 由于时光不能倒流, 从而使处于特定时空状态之下的看法物质外观不断发生变化, 使有关的痕迹、形状、色调等物质特征面貌全非, 即使作为鉴别、验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的鉴定结论也可能因为主观上或技术上的障碍而导致对事实认定上的偏差。因此使法官再现客观真实的努力变得更为渺茫。其四, 法官在判定案件事实时往往基于审判职能上的需要, 在特定情形下得使用推定、经验法则、司法认知等技能规则, 其中不免与待证事实之间在客观程度上存有偏颇, 最终使法官在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上产生负面影响。其五, 受诉讼时效及举证时限所限制, 法官的查证与当事人的举证既可能面对一个复杂而充满技术性的待证事实, 同时又不得不顾及时效所限, 从而放弃更为接近事实真情的探知努力。就是以上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 从而为设置“法律真实”的标准模式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三、法律真实的制度意义
“法律真实”的诉讼标准的建立, 有其深远的制度意义。法律真实观能为诉讼程序价值论提供认识论的基础和支撑。“程序公正”、“正当程序”等程序价值问题, 已成为当前诉讼法学界反复咀嚼的热门话题。所谓程序的正当过程这一用语, 就是强调程序中的价值问题。法律真实论是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统一, 这就为在诉讼程序中导入程序价值留下了广泛的理论空间。以“法律真实”观之, 诉讼过程具有追求真理和价值的双重属性, 是两种目标的结合与统一。追求真理应该作为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手段, 而片面追求真理可能导致价值的偏离。人类的活动及社会制度必须结合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不能以片面的真理原则为惟一宗旨, 否则, 对人类的利益并不利。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科学真理并不必然地给人类带来利益。譬如, 同样掌握核裂变技术, 可以用来兴建核电站, 造福人类;也可以用来生产核武器, 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自然科学技术如此, 社会学说和制度亦然。具体到诉讼领域, 在诉讼制度中, 只有将对案件事实的“真理”追求与权利和利益的保护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 才是最理想的诉讼制度。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法律真实观正是这样的诉讼理念。因此, 它与诉讼的程序价值是相容的, 对于弘扬程序的独立价值和地位, 遏制人们对客观真实的片面追求,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诉讼真实观与诉讼模式具有相应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从诉讼模式的角度来分析两种“真实”观念的现实适应性。一般而言, 在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中, 客观真实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在这种诉讼结构里, 法官几乎享有不受限制的权限, 有权调查一切他认为必要的证据, 因此“客观真实”是不可避免的诉讼观念。这种诉讼结构中的裁判者处于主导地位, 控辩双方的地位是附属性质的, 对裁判者构不成有效的制约和限制。因此, 判决正当性的惟一来源就是案件客观真实, 裁判者只有求助于“完全客观”的案件真实, 才能使自己作出的裁判获得正当性, 使当事人能够心平气和或不得不加以接受。法律真实与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具有更近的亲和性。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 当事人处于主导地位, 案件事实和证据有当事人主张, 法官不主张探究, 判决的正当性也建立在当事人的主体性基础上。这样, 与职权主义模式对案件事实的“不懈”追求不同, 当事人主义的诉讼过程不是以案件“客观”事实为中轴, 而是以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和证据为基本核心。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和证据当然要以案件客观事实为基准, 但两者之间常常存在差异。首先, 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 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讲, 当事人的主张 (即对事实和证据的认识) 不可能绝对正确地反映案件客观事实。其次, 由于处分原则的充分实施, 以及辩论主义、不告不理等诉讼法理, 某些“客观”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也不能进入诉讼程序。所以, 在当事人主义的诉讼结构中, 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只要能达到法律规定的真实程度, 即可以为程序所容纳。
当前我国的诉讼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界, 诉讼模式从传统的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方向的转化, 应该说已成基本共识。随着诉讼模式的转换, 如果用以指导诉讼证明的“真实”观念不作相应的调整, 那么两者之间难免会生出许多龃龉。当事人主义的两个主要特征是辩论主义原理和法官职权的中立, 程序的进行贯穿以当事人为主导的原则。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 都体现了法律真实的内涵。当事人主义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正当程序模式吻合, “对程序正当性的强调与重视, 自然遏制了人们对实体真实的片面追求”。因而, 在我国诉讼模式向当事人主义转化的同时, 也必须确立法律真实的诉讼真实观。
参考文献
[1]周洪波.修正的事实说:诉讼视野中的证据概念新解[J].法律科学, 2010 (2) [2]秦策.我们研究什么样的证据法学——英美证据法学的转向与启示[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4) .
[3]包冰锋.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之解析[N].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 (4) .
[4]吴杰.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也有人说,正是因为高盛,金融危机才变得覆水难收。但是无论如何,了解这样一个独特表述、特立独行的企业,了解它近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是作为以史鉴今的我们必不可缺的一课。《金钱与权力:高盛如何统治世界》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挖掘和揭示高盛帝国的成长轨迹,以及鲜为人知的真相。
通读了高盛的发展和崛起历史,映入我眼帘的是“诚信、超前预估、不拘一格任人、激励机制、套利、创新”等词汇。诚信是对客户的诚信,客户的利益永远至上,能盛行146年的百年老店高盛集团,没有诚信这杆大旗,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虽然企业的最高主旨是为自己谋取利益,但是高盛始终在对客户诚信这条走在前列,很多时候宁愿损失企业的利益。超前预估是说它总能具有高度的远见卓识,这和它不拘一格启用和信任新人有极大的关系,起码在高盛的最初崛起阶段它是这样做的。说起它的激励机制没有人有异议,你的套利利润或者并购利润高,你自然得到很高的分红,其他职员无需眼气,而且和在企业的职务高低无关。这样总结下来,高盛的风格很像无时无刻不在注入新鲜血液的机体,正如本书的作者所说的那样,“高盛吸收那些最好、最聪明的人才。没有人比高盛更了解市场。”起码从今天看来,从它146年的历史看来,没有人能打败它,除非它从内部坍塌。
民事案件事实认定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当事人的民事诉讼行为,审判机关的民事审判行为,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行为,都与事实认定密切相关。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民事案件事实的证明要求、证明标准未进行规定,导致在案件的审理中存在困惑,检察机关在履行民事检察职能中亦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六十三条、第七十三条明确提出了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及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符合现代民事诉讼的客观规律。笔者拟对民事诉讼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及法律真实下的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作些探讨,以期对法律观念的转变及将其理念运用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客观真实证明要求在司法实践中的局限性
我国民事诉讼法长期坚持与刑事诉讼一样的证明要求,即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充分、确实,达到客观真实的要求,但把它作为实务中民事案件证明要求,则不切实际。第一,诉讼所要证明的事实发生在过去,不可能完全重现。第二,诉讼中再现事实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证据来证明的,与诉讼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证明能力有关。实践中,有的当事人受举证责任和证明能力的限制,即使其主张的事实确实存在,但是其主张得不到认可;还有的当事人在提供证据时往往会作出有利于其胜诉的选择,只提供对其有利的证据而隐瞒不利的证据。第三,审判人员的素质有异,对事物的认知度不同,在客观上难以做到认定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完全一致。
法律真实的内涵和实践价值
《证据规定》第六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的规定,明确提出了民事诉讼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法律真实,是指裁判人员运用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视为真实的标准。法律真实的实质内涵在于,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即存在于法官的内心和主观之上,但在内容上则是客观的,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在价值取向上,这一标准正体现了只有通过正当程序才能发现实体真实的理念。在诉讼证明过程中,法官运用证据、逻辑推理和经验法则,对案件事实的认定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达到从法律的角度认为是真实的程度,即符合法律真实的要求。但是法律真实并不排斥客观真实。法律真实是追求法律权威和制度理性的结果,是自然真实与制度真实的结合。法律真实是以法律规则为中心,民事诉讼中再现的事实,只是法律意义上的事实,必须符合法律的形式规定,并受制于法律的评价。
《证据规定》明确了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它通过举证责任分配等规定,明确应负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如不能有效完成证明义务,法官就可以依据《证据规定》,作出对其不利的判决结果。如笔者办理的一起申诉案件中,崔某和周某系合伙投资经营一食品厂的朋友,周某为经营所需以个人名义向崔某借款4万元。后崔某持周某出具的借条诉至审判机关,要求周某归还。审判机关庭审中,周某辩称4万元借款早已归还,还款时崔某称借条遗失,并写过一张收到还款的收条,其将收条放在食品厂办公桌抽屉内又被崔某偷走,为此曾打110报过警。但周某对收条被盗一节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崔某则否认此辩称。该案中审判机关对周辩称的事实,并未开展进一步调查,而是根据法律真实的标准,结合现有证据,认定周某借崔某4万元的事实存在,判决周某还款。笔者认为上述判决符合《证据规定》明确的法律真实的要求。通过这种证明方式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存在着与客观真实不符的可能,但它是法律上认可的真实,体现了现代民事诉讼追求诉讼效率,追求程序公正的价值取向。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内涵
证明标准是证明要求的具体化,是衡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证明要求的具体尺
度或者是达到法定的证明要求的具体条件。如何来实现民事诉讼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呢?《证据规定》第七十三条确立了法律真实下的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该条第一款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第二款规定“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盖然性,即可能性。在证据对某一事实的证明无法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对盖然性较高的事实予以确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内涵:一是盖然性的高低是对证据质量的评价,与证据证明力即使人信服的力量有关,与证据数量无关。诉讼证明是运用证据来使他人相信你所主张的事实存在,证据的多少并不能改变证据的质量,诸多证据欲证明某一事实,但不具有证明力,与只有一份证据无证明力的证明程度相当。二是盖然性必须达到高度。在全案的证据已经齐全但仍无法得出唯一结论时,法官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认定盖然性高的事实发生,更能接近真实而避免误判。高度盖然性必须足以使法官相信证据证明待证事实的存在是有极大可能的,而不是一方的证据比另一方的证据仅仅具有微弱的优势。我们要特别注意《证据规定》对判断证据证明力的要求是“明显大于”而不是“大于”,就是采用了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三是高度盖然性为最低限度的证明标准。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是法官认定事实存在时证据证明力所需达到的最低限度,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法官才能对待证事实作出肯定性的评判,法官不能以此底线为借口放弃对所有证据的认真审查和判断,对证据证明力的确认应达到比较强的内心确信,以尽可能地接近客观真实。
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对民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个帖子的初衷是记录孩子的成长和我对孩子教育的思考。
我准备坚持一年,到孩子中考结束算一个段落。
(这是去年5月份开始的第一篇,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回头看看我很庆幸,因为洋洋努力的过程和我们的思考都详实记录下来了,而且洋洋在这个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那就先介绍一下我的儿子:
儿子叫洋洋,初二。在一所重点中学的小小班。我认为他优秀基于以下几点:
一、先说说体育
洋洋以前身体很差,瘦弱,容易长病。小学三年级后,我们决定彻底改变这种状态。通过几年的努力,他的游泳、网球、轮滑、滑雪等都已经有很高的水平,其中,滑雪夺得过市少年组的第二名。同时,体育项目他几乎没有不爱好的,篮球、足球、乒乓球、长跑、徒步、野营等都有广泛涉猎,而且乐在其中。详细的以后再说,这里只说一点:很多家长看到中考加试体育,慌了,忙着让孩子恶补体育(有的请教练教跑步,老天,跑步也要花钱请教练了,真不知道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啊),但洋洋不用,他的游泳、网球和滑雪都是专业教练教出来的,学校运动会上总是摘金夺银的,对付这种程度的考试,玩一样,轻轻松松全部满分。
二、文艺
我们家里没有文艺人才,全搞理工的,因此洋洋这方面没有什么先天优势。但进入小学后半段特别是初中后,他已成为绝对的文艺主力,主持、演讲、舞蹈、小品等文艺活动他是带头人和组织者,同时已获得单簧管七级,目前正在学习声乐,唱得有模有样了。
三、社会活动
洋洋是班长,校学生会委员。由于办事负责条理清楚,学校和班主任总是委托他做很多事,比如主持各种会议、升旗,组织各种活动,包括校外的比赛和活动。虽然这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但他喜欢做,同时也很清楚,这是别人没有的锻炼机会,能锻炼他各方面的能力。当然优秀学生干部、市三好学生、各种比赛等奖项是这些活动的附带产品。
四、读书和旅游
洋洋的阅读极为广泛,历史地理科技文艺等等方面无不涉猎,他读书速度极快,不仅量大,而且有些他感兴趣的书能读五六遍。读课外书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习惯和享受,每天必不可少。旅游方面一直是我们极为重视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自旅行中学到的一点也不比读书来的少。国内的城市不必说了,这几年他已经去过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和韩国。读过很多书,去过很多地方的学生不在少数,但关键是通过读书和旅游你学到了什么和体验到什么,这是优劣的分野。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这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啊。错了,我们是中产阶层,不贫穷也不富有。实际上做到这一切要有两个条件:有一定的基础并并能充分认识投资的价值,再就是孩子要有时间。)
五、生活状态
洋洋目前除了一般的课堂学习和作业(作业可不是一般的多啊)外,每天还要完成:早上上学1000米跑,中午和下午课外活动必须玩,晚上先听半个小时的英语《六人行》,然后写作业,中间练习声乐25分钟,跳绳15分钟,睡觉前洗冷水浴,读课外书。
周五晚上有2个小时的英语课外学习班。周六上午学习,下午打网球(我们爷俩打),然后上声乐课。周日上午学习,下午网球,跟教练进行高强度的训练1--2小时,出去吃饭,晚上一般是看电影或是读书。此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学习班。假期,每年的假期以玩为主,每天的学习不准超过三个半小时。大量的旅游、兴趣、活动等都安排在假期进行。
六、学习
请注意我把学习放在后面,这是有道理的。洋洋在上面五条都做得非常出色的同时,学习成绩是全校第一名(百分之九十的大小考试都是第一名,剩下的百分之十也是前几名,特别是如果算上副科成绩,两年间他好像都是第一名)。各种竞赛奖项就不列举了,凡是参加基本上就是一等奖。
待续。。。
各位可能想了,做到上面这些,这孩子得多苦啊,压力多大啊,他能受得了吗?
我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如果孩子是苦的、累的、无法忍受的,那上面得一切成绩都白费。
洋洋的心理状态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毕竟教育是为了孩子的幸福,不管是将来的还是现在的-----是我们和大多数家长不同----我们认为现在的幸福比将来的更重要。那看看洋洋的心态:
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向往。
他说他现在的生活是幸福和愉快的。
他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体育是刺激的,游玩是开心的。
他认为学校很有意思,他愿意上学。
他觉得家里是轻松的,他愿意回家。
他喜欢他的同学,他的同学也喜欢他。
他喜欢周一到周五,因为那是他的战场,他喜欢拼搏的感觉。
他喜欢周末和节日(很多现在的孩子可不喜欢,因为更忙),能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他享受假期的同时渴望开学,他渴望挑战的生活;上学的日子他渴望假期,渴望假期的丰富多彩。春秋,他忙着运动会、爬山、远足;夏天,他下海、野营、打网球和旅游;冬天他滑雪和回老家过年。一年四季他都忙忙碌碌,一年四季他都乐在其中。
我们对他的综合评价:体育文艺好的里面,他学习最好;学习好的里面,他玩的最多;玩的多的里面,他人气最高。
以上好像全是优点啊,这孩子没缺点吗?呵呵,可能么,多了去了,用孩子的话说:每天不挨妈妈一顿骂,这日子好像过不去似地。简单说:有时拖拉;不按时睡觉;挑食,吃饭那个墨迹啊;敏感;近视;写字赖;定一大堆计划,基本没有100%完成过;有时还有些缺心眼。。。哈哈,用他的话说:我总是努力改正,可毛病一点也没有减少。
总结:
一、我写这些不是给各位添堵,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孩子(当然显摆的心理不能说一点没有,哈哈),因为这些是我后续文章的基础。
二、上面的成绩有很多细节的东西(或是深刻的道理---我实在不想这么说,但却是事实,不好意思)在里面,我想慢慢整理出来,一是帮自己进行梳理,二是跟各位分享、讨论。
三、洋洋小学三年级时已经是第一名了,现在依然是第一名。但同样是第一名,意义却不同,他一直在进步,对于名次来说,一直进步才是最重要的。若非如此,这个博客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四、文章分两个部分,一是现在的记录,二是以前的故事或是对某个问题的探讨。
五、我保证说实话,但不保证都对。
六、你看到了,就会有收获,但如你完全照搬,对不起,你还是别看了。
七、下面是我一些教育孩子的基本观点(不是全部):
1、大多数的孩子都很聪明,笨的是家长。
2、孩子努力学习不是为了国家父母将来什么的,为的是-----玩。
3、你的孩子不听话,主要是你的话不好听或是没法听。
4、心疼孩子没错,但不讲究方法,还不如不疼。
5、你做不到的没有资格要求孩子一定做到,你不成功,孩子没有道理为了你不成功而成功。
6、能力比成绩重要------这是老生常谈了,但大部分人还是不明白。
7、竞赛和学习班是害人的,但好像对大多数人来说也离不了,看你怎么把握和利用了。
8、对于心灵来说,身体是次要的;对于身体来说,快乐时次要的;对于快乐来说,学习是次要的;对于学习来说,成绩是次要的;以此类推。。。
9、教育环境令人绝望(同样还有房子和医疗),但并不是没有办法,抱怨没有用,就看你够不够聪明了。
英语学习的思考
(一)饭后洋洋在听美剧《六人行》,已经到第十集,他感觉越来越有意思,越来越轻松。看到他跟着剧情哈哈大笑,我说:这孩子,傻呵呵的。他不以为意,摆摆手,依然沉浸在剧情中。老婆说:你听懂了吗?你才傻呵呵的呢。
的确,我们这些学了十几年英语的大人,才傻呵呵呢----除了yes,ok,其他基本什么也听不懂。
不光我们,洋洋的奶奶,大学化工学教授,还教过专业英语,她也听不懂。她能看外文资料,能翻译,能用英语写化工学专业论文,但她就是听不懂,也说不出来,除非拿着稿子念。作为她的儿子,我知道她是怎么学的英语,花费了多大的精力----字典都翻烂好几本。
我们的英语教学是有问题的,学习方法也是有问题的,效果(或是性价比)更有问题。这些大家都知道,但似乎大家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因为我们首先要应付考试,这是有我们的应试教育模式决定的。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举两个例子。我在日本留学时,语言学习班里有两个同学,一个是台湾人,一个是缅甸人。台湾人只有假期才来日本,一般一次学习一个月,一年两次。从他那里了解到,他的英语就是这样学的,高中阶段已经攻克。具体,平常在学校努力学习,然后利用假期到当地利用语言环境集中攻克。他说英语因为是第一门外语,所以困难点,他用了4年时间,但第二门外语时就明显感到轻松了。他在大学学习的外语是法语,日语是自学,准备用三年时间学通。这当然是个好办法,但对一般大陆人来说只能望洋兴叹了,费用和签证这关就过不去。
另一个是缅甸人,缅甸比中国还穷,社会也动荡。我的这位同学只是高中学历(据他说,高中也是稀里糊涂,学校很乱,能学到的东西不多,估计跟咱们文革时差不多)。但他能说英语,能说泰语,也能说一些汉语。汉语说得不很好,颠三倒四的,但我们能交流。我问他怎么学的,他说他喜欢学习,缅甸什么也没有,但能看到外国的录像带,其中最多的是美国枪战和中国的武打片。他是通过看录像带学习的,看多了,就会了。泰语是因为周围有泰国人,有那样的语言环境。我半信半疑,感觉有些像天方夜谭----我们没有录像带吗?
但后来我完全信服了,他一点也没有吹牛。我在那个语言学习班待了一年,就在这一年中,这位缅甸同学不仅日语说得很好,汉语也很地道了,我们在一起,甚至都感觉不出他是外国人。离开那里时,我们已经成为朋友,我再次向他求教学习心得。他问我,他的汉语真的很好吗?我说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出是外国人,北方的中国人会以为他是南方人。他很高兴,跟我说这没什么啊,班里90%都是中国人,你们下课就说汉语,天天在一起,总听总说,就会了啊。我有些疑惑,再问:就这么简单?他思考了一下,说:可能还有我想学汉语吧,我觉得汉语比泰语更有用。但你们没有一个人想学缅甸语。
最后一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我心上,这一年里,他已经跟我们学通了汉语,可我们却没有一个人包括我自己想到跟他学哪怕一句缅甸话。
自此,我开始思考外语学习的问题,不是为了我自己(我们这一代人基本废了),为了我的儿子,洋洋。
补充一点,我的这位缅甸朋友尽管已经说得听不出是外国人,但他不懂文字,当地的中文报纸他也能看个大概,但那不是中文,是根据日语汉字猜的,即便是这样,他能拿着报纸跟你讲得头头是道,而且八九不离十,让你目瞪口呆。
回国后,我把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教训、学习日语的经验以及这些年的思考总结归纳,形成个人外语学习的思路,有意识地灌输给孩子,并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不断校正和调整,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洋洋现在是初中二年级,英语成绩基本上每次都是全校第一名,而且他在初一和初二两次获得初中英语竞赛的国家级一等奖,两次成绩在大连市都排名十位左右,这很难得,因为连续两年都进入一等奖的(40人左右),大连市全市不超过7人。
或许竞赛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高分低能是我们当前教育的常态。但请注意,这只说明我们并没有丢掉应试教育这一环。
真正让我们感到洋洋的英语有所突破的是前一段两会期间,温总理答记者问,现场有英语翻译,洋洋听完后说:除了几个单词不懂外,其他他基本都听懂了,并且他感到,中国人说英语比外国人说的更容易懂。自此我们明白,一年来我们制定的英语训练计划起作用了。
现在,每天听英语《六人行》对他来说已经变成了一个愉快的经历(以前可不是这样),他已经可以在不查单词的情况下第一遍能够理解剧情,第二三遍能够听懂80%以上,包括那些幽默笑话。他总是迫切想赶紧看下一集,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提醒他慢一些,一步一步向前走。
这正是我们希望他达到的程度-----不仅上课时学习英语,看电影看小说看报纸的同时都是学习英语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明天再说吧。
(ps:洋洋的英语学习计划我们执行了一年半,到现在洋洋看一般的电影和连续剧没问题(科幻和历史剧还是有些费劲),口语一般对话也比较流利,阅读看原版小说还不行,但一般的杂志和报纸基本不费力了。这一切都不是另外花了多么大的力气,而是把一部分的精力调整到他的计划上来,总的学习量没有变化,关键是思路。另外一开始对考试并没有多大帮助,甚至还有影响,但渡过最初的阶段,那就不可估量了。我的文章可能比较啰嗦,因为我也在整理自己的思路,要想把事情完全说明白,还真的不是简单的几条概念就行。)
英语学习的思考
(二)在洋洋英语学习的路上,有几大转折我认为很重要。
首先是学前班时期。
那是2001年,我去日本留学一年后,假期回国。老婆说有一个讲座很好,最近很火,是北京来的什么著名机构的专家,非要拉我去听。去了一听,我就知道,不是什么讲座,而是招收学习班,卖一套包括磁带的教材,那套教材5000元左右(01年啊,不便宜啊),承诺:学完这套教材(约一年半),能让你的孩子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现场有老师和几个小朋友在用节目演示,场面很热烈,家长的情绪也都调动起来-----一口流利的英语,多诱人啊。
我跟老婆说:走吧,骗人的。老婆不情愿,说:心疼钱啊,不愿意给儿子投资?我说:走吧,回家再说。
说实话,我真受不了讲台上那人唾沫星子乱飞,胡诌八扯的样儿。
工作人员(也就是以后的老师之一)走上来,一个劲的劝我们留下来,她也看出我们夫妻俩意见不统一,主攻方向自然是老婆,到最后她们已经是一个统一阵线了,一同看着我,那意思很明白:是不是合格的父亲,就看你愿不愿意掏钱了。
我笑了,跟那人说:这样吧,我可以跟你们签一个合同,二年时间,如果你能让我的儿子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我给你们十万,怎么样?
工作人员有些慌了,说:这有法检验吗?
我说:很简单,能看懂英文的电影,能跟国外小朋友比较自如地交流,一个字都不会写都没有关系,只要能听能说。
那人还想强辩,我说:算了吧,我也不想影响你们。说实话,除了讲台上那个北京来的所谓的专家我不能确定,其他你们在场的每一个人,你们自己都达不到上面的要求,我说的没错吧,因为我就是留学生。
回到家里,老婆还是有些不甘心,还跟我不愿意:哼,不愿意给孩子掏钱就算了,吓唬人家小姑娘干什么,你有十万块钱吗。
我很郑重地跟老婆说:我不是开玩笑,如果他们真的能让洋洋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我把房子卖了,真的给他们十万(那时候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也就十万)。一口流利的英语,绝对值这个钱。关键是他们做不到,我在日本一年了,天天学日语,跟日本人在一起,但我别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了,吭哧瘪肚地也就勉强能买酱油(这是真的,关于学日语的有趣经历,我以后会提及)。
我不是反对幼儿英语教育或是学习班,早接触英语,让孩子在轻松游乐的氛围里,学一些英语的基础没什么坏处。但这个班的目标太吓人了,一年半,一套教材,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是胡说八道。即便不是骗人的,如果那个机构是认真的,结果可能更糟糕------这年头好心的傻子比坏蛋危害更大------孩子学夹生了或是对英语产生难以挽回的厌烦情绪,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外语学习没这么简单,但同样也没有像上学以后那么难,这两种观点都是错的。
对于幼儿英语来说,我的观点是:背了几百个单词,会唱几十首儿歌,这很容易,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觉得,我喜欢学英语,英语很有意思,我学英语很在行。
仔细想想,其他的不也是这样吗。
道理上很多家长也明白,但是一看到别的孩子会多少单词了,别的孩子学到剑桥英语多少册了,就急了,就怕孩子吃亏了,赶不上了,于是于是。。。哈哈,所以我说,没有笨的孩子,只有笨的家长。说点题外话:洋洋的妈妈以前跟绝大多数家长一样,让孩子多学,早学,就怕儿子吃亏,最见不得孩子老是玩,总想让他多学点什么。很大一部分这是母亲的天性使然,这我理解。但我的教育思路不一样,或许在她们(她和她的同事)看来,我才是离经叛道,旁门左道呢。为了教育观点的不同,我们也没少吵架。
但现在,随着我的教育方法在洋洋身上实践的成功,她也转变了,而且变得更彻底------现在,是我要求孩子做事一定精益求精,而她总说,差不多就行了,别太累了。
哈哈。各位,刚到天涯来,很多功能还不会用。有些迷糊。
留言里的关于体育文艺等问题,洋洋都已经走过了,我会在以后的帖子里陆续写出来,英语听力等问题也是。
请耐心,只能一点一点来啊。
另外,这都是我儿子的个人经验,保证真实,但不保证都对。
我只负责真实地记录,还有我个人的思考 英语学习的思考
(三)第二次我从日本回来,洋洋已经上小学一年级。
老家的小学一二年级不学英语,三年级开始才有英语课。但好多家长自己给孩子报各种英语学习班,都想让自己的孩子领先一步。
老婆也给洋洋报了一个班,已经学了几个月。
我对此不以为意,学点没坏处。但一检查洋洋的学习成果,吓了一跳------那老师估计是赵本山家的亲戚-----洋洋的英语把那种东北大碴子味学得惟妙惟肖。
我赶紧叫停,说:这样学还不如不学,这要学成了,以后改可能要花十倍的力气。让孩子多玩吧,最起码保持一份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那时我的日语已经可以了,一般交流没有问题,但最令我苦恼是发音不准,语调生硬,因此经常是我能听懂别人的,别人(日本人)听不懂我说的日语。这非常难改,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改不了。想想老外说汉语吧,能说到大山那种程度的有几个人呢。
学英语实际上跟学唱歌差不多,把歌词记住唱对了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发音、声调、曲调要准、要优美,这才是完整的唱歌。
你跟相声演员学唱歌,还能有好吗?
可我们的英语学习就是这样,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记歌词上面去了(还把好好的歌词打乱、弄散,翻来覆去背,以达到彻底记住并在各种变态的考试中都不会错地步),基本忘了还有发音和语调。这就是我们很难建立语感,学习又辛苦又吃力还不讨好的主要原因。
一首我们喜欢的好歌,我们会发现旋律、歌词我们很容易记住,有时听两遍就会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喜欢,跟它有共鸣,很容易产生乐感,这样的时候学一首歌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而且这个过程还是一种享受。
那时候我还没想这么多,但我从自己的体会出发知道,洋洋这样学是不对的,绝对是有害无益。
现在看来,我的决定是对的。但也因此,洋洋来大连后产生问题了(待续)。。。
英语学习的思考
(四)来大连时洋洋正好上三年级,入学考试英语是0分。
别的孩子已经学了两年,但他没学。不仅如此,因为其他的课教材和进度也不一样,洋洋三年级时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大的考验(这对他的成长极为重要,我会在以后详细叙述)。
补两年的课程其艰苦可想而知,但没有办法,他必须坚持下来。
一开始他最怕的是上课,因为听不懂,还害怕老师提问。对此只能先不管以前的,先把要讲的课预习,尽量赶紧跟上老师的课程。
我们也给他报了课外班(跟低年级的同学一起学习剑桥英语),他很认真,因为他知道他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才能补回来。
一个聪明的孩子是应该给他困难和考验的,这对他的成长有利。
洋洋用了两个月时间基本上已经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并且在那个月的月考拿到了100分。这对他的自信心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期中考试他拿到了三科全部100分,名列全校第一,这在当时引起了学校很大的轰动。
洋洋的经历说明提前学并不是绝对的,相比之下,学习的愿望、精神、努力和方法更为重要。
但是,虽然他在以后一直占据着第一名的位置,但他的单词量明显不如别人,语法上也经常有遗漏。毕竟别人比他至少多学了两年或更多(有些孩子上学前已经学了两年)。
洋洋对此始终有很清醒的认识,他有危机感,他的办法是:
1、一定要把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紧紧抓住(超级重要);
2、扩大阅读和单词量。
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遇到不会的单词就查词典,这个习惯现在依然保留着。
四五年级一切按部就班进行,英语方面我们也没有给他额外补什么。
在我们看来也用不着,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玩,在体育和单簧管等方面加强,学习方面主要是提高效率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洋洋在单词和语法等方面感觉不出自己比别人存在差距时是五年级下学期,实际上进入小学六年级后,他的英语已经全面超过同年级的孩子。
一个聪明的孩子只要用心和努力,当他赶上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
五年级他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新马泰旅游,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体会英语的重要性,多学英语。但这家伙回来后学了一大堆马来话和泰语,英语一句没学。但他也充分了解了英语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增加感性认识比讲一大堆道理更有用。(关于旅游还有一大堆有意思的事情,以后说,哈哈)。
小学基本上就是这样,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
1、它对英语非常感兴趣;
2、他牢牢抓住了课堂上的内容(很多孩子在外面学,把课堂丢了);
3、他养成了阅读英语课外读物的习惯;
4、他有意识地增加单词量。
就这些也没什么特别的,我们也不着急。但以上几点是他初中后发力的基础,实际上很重要啊。
英语学习的思考
(五)小学毕业那一年洋洋是很轻松的。他参加了几次招生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所以几所重点中学的校长都打电话到家里,动员我们让孩子去他们那里。
在选择学校上我们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不考虑指标到校问题,但必须要有小小班。因为小学后期明显感到一个缺乏竞争力的环境阻碍了他的发展。根据这一点,我们选定了现在的初中,现在看来这个选择也是对的。
假期很多别的孩子都在赶初中的课程(又都想抢占先机),但我们认为这没有必要,因此主要利用这个难得的轻松的假期做了两件事:开始学习打网球和去香港旅游------小学阶段孩子努力了,应该得到放松和奖励。
这次香港的旅游非常成功,对洋洋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会在以后旅游专题详细介绍。
这里只说一点:他对香港人的英语能力极为惊叹。
从香港回来没几天就进行了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分班考试,这很重要,因为要按这次考试的成绩顺序分成一到七班,越靠后的班级越差。
结果洋洋很意外地获得了全年级第一名,我们包括他自己压根都没有想到,因为据我们所知很多小学的第一名都集中在这所学校,相对于他们洋洋没有任何优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洋洋的小学同班同学,原来学习也不错的,假期为了这次考试家长给报了若干个学习班,从早学到晚,但成绩却很差,只考到最后一班。
(昨天大连晚报登了一个报道,家长对孩子抱太大的期望,从五岁开始报了无数个学习班,硬生生地把孩子逼疯了。)
这虽然是特例,但实际上在我看来,很多家长都在走这条路,只不过孩子暂时还没疯罢了。而且我可以肯定,疯掉的一定是听话的好孩子。
洋洋事后也问过他的同学,不是假期学了那么多了嘛,为什么没有考好?
同学回答:学个屁啊,家里不让玩,就到补习班里玩呗。
回头说英语,刚开始我们没有太在意英语的加强,而是把重点放在适应初中的生活和不同的学习节奏,因为课程多了,而且他因为没有提前学初中的内容,数学和语文都有些跟不上老师的课程,别看他考了第一名。
唯一比较轻松的是英语,看来这几年他的英语积累起到了作用。
一年级他依然按照小学的方法学习英语,还是那几点:上课认真听,认真完成作业,注意单词积累。除此之外,我们有意识地培养他阅读的习惯,选一套老师推荐和要求的课外读物,让他按照自己的兴趣阅读。
这里有两点很重要:
1、难易程度要适合孩子的水平;
2、最好是薄薄的一小册一小册。
太难了读起来很艰苦;而大部头也很难坚持。小册子读起来很轻松,容易让孩子读完一册产生成就感。
在这方面我们不作要求,只要他读就行,会了多少不重要,只要他养成阅读英语的习惯。
实际上,以上这些不是我们的独创,都是老师要求的,但洋洋唯一的不同是他坚持下来了,而这些只有长时间的积累才有效果。
纵观整个初中一年级,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他单词的积累,也不是他的课外阅读,而是他对学校课堂教育的一次重新认识。
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后,由于他依然是第一名,而且各科几乎满分,因此我们认为那厚厚一本寒假乐园对他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属于重复性劳动,决定不做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在语法、单词、听力、阅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辅导材料,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内容完全由他自己制定,只有不做寒假乐园的决定是我们帮他下的,他自己可没有这个胆量)。
但当他拿到了老师给他们留的寒假作业并经过分析后,惊奇地发现,大多数内容跟他的计划不谋而合,而且很多地方比他的计划还要全面(比如英语歌曲,美文翻译和配音等)。
发现这一点后他很兴奋,并总结出以下几点:
1、我们老师真的很厉害。
2、她的每项作业都是认真考虑,认真筛选并且都是有针对性的。
3、我只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完成,就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
4、我现在明白了老师留这些作业是为了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和学习效果。
5、我现在再做这些作业跟以前感觉不一样了,我会更认真完成。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其他各科。
以前他也认真完成作业,但那是被动的认真,现在他是主动出击了。
在我看来,这是他学习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结果那个假期他既轻松又愉快,而且学习效果极好。
第二学期,他拿到英语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并且成绩排名大连市前十,对此我们并不感到意外。
英语学习的思考
(六)一年级结束的时候洋洋依然是第一名(拿到了一等奖学金1000元),他的长处是没有弱项,包括副科,因此平均下来他总是第一名。
但他也没有一项是非常强的,包括英语。
放假前我们召开了家庭会议,主题是讨论和总结过去,并为二年级的生活学习制定一个总的指导方针。
洋洋的总结要点如下:
1、一年级是比较成功的,基本完成了当初制定的任务,但也有很多不足(说得没错,但领导腔十足)。
2、各科的问题点如下。。改进方法如下。。。(略,太长了)。
3、二年级要更加努力,主要还是抓住课堂内容,把基础掌握牢,多扩展。
4、要把时间和计划安排的更合理。
5、爸,你总是强调素质教育,但对我们来说,不可能不顾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不管考试,自己特立独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找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平衡点,两方面都要兼顾(这是他的原话)。
洋洋说了有十几分钟,并几次表示不要打断他。我和他妈妈相互对望,赞叹而欣喜。我们的儿子长大了。
老婆说:儿子,你说的太精彩了,我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我也有同感,说:是的,很精彩,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你的表现超乎我们的想象。特别是最后一点,能悟到这一点,极为难得。
说了这么多,好像还是没有英语啊,跑题了吧。呵呵,没有,以上是我要说的英语的基础。
接下来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一年级的课程你已经完全掌握了,你已经是第一名了,你怎么能更上一层楼? 他说:继续努力,继续扩展啊,还有别的学校的尖子比我们强呢。
我说:这个要求太低了。
洋洋愣了。
以下是我对洋洋建议和要求,这也是我们跟大多数家长教育思路不一样的地方,但我认为我是对的,因为洋洋如果按照他所说的继续努力继续拓展的路走下去的话,将是极为艰苦的,而现在的孩子真的有必要这样艰苦吗。
我的思路归纳起来,要点如下:
1、摆脱名次的束缚。第一名跟第五名总分差四五分,这几分那么重要吗?但要保持这四五分,所要付出的努力非常之大,因此我建议可以放弃,只要在15名之内,可以不考虑名次问题。
2、我们的近期目标是考上理想的高中,不是为了父母,也不是为了学校或是老师争得荣誉和名次,因此要释放掉这方面的压力。
3、撤掉原有的奥数学习班,并且也不上即将开的物理学习班(二年级要开物理课,大多数同学假期忙着提前学物理)。而是提高自学能力,自己预习(这一点以后还要说,非常重要)。
4、尝试抓住学习的本质-----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学习最根本上不是为了中考,甚至也不是为了高考。
5、不为竞赛而努力(他刚刚得到了华杯奥数竞赛的国家级一等奖)。竞赛成绩是学习道路上顺手摘得的桃子,有它固然好,没它也照样赶路。不能为了它走弯路,更不要为了加分保送而走这条路。
6、都说二年级关键,更忙,但我们要更轻松,更愉快,在体育文艺读书等方面更要加强,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才是成功的基础,而不是单纯的考试成绩。
7、选一科作为突破口,集中攻克,争取优势。
洋洋听了很高兴,这对他来说是新奇的。
我很严肃地告诉他,别看我们不要求你的成绩,不要求你的名次,但上面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提高的幅度非常大,可能超出你目前的能力。
他说我知道,光是学习不难,要这么学还要学好,可不容易。
关于作为突破口的这一科,我的建议是----英语。原楼号:43 【楼主】 作者:道桑6921 发表时间:2011-4-9 13:44:00 做记号
英语学习的思考
(七)初一期末考完后,我们正式跟他提出了素质教育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向这个方向偏重。
我们的观点是:
1、素质教育跟应试教育并不是对立的,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我更偏重素质,老婆更偏重应试,我们经常闹对立闹矛盾,儿子给调和)。
2、素质教育是比应试教育更高一级的标准。
3、执行素质教育也是要有资格的(这个观点表述有偏颇。这句话是对我儿子说的,意思是如果他连最基本的学校内容都应付不了,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哪里谈得到素质教育)。
4、洋洋经过了这些年的积累和准备,他有了这个资格。
5、但这条路是有风险的,他很有可能保不住第一名(二年级上学期的期末,他就没保住第一名),看他有没有勇气舍弃。
6、我们建议用一年时间来试验,不成功的话,他还可以在三年级回头,中考不至于受太大的影响。
7、但如果成功的话,近期他将建立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巨大优势,远期对他的成长将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他经过仔细考虑,决定走这条路(哈哈,我把那个饼给他画完之后,我知道他一定会这样选择的)
英语,是这个思路的突破口,也是重要的一环(当然还有其他一系列的)。
我继续给他画那个饼:
第一名不是保住的(想想中国足球的保平争胜吧),而是建立较大优势力量的自然表现(比如德国队打中国队)。
英语按照我设计的步骤走,他会在高二之前攻克,具体表现是:能够阅读国外英文报纸,阅读原版小说,能看懂电影,能跟美国人进行基本的语言沟通(不是上台背个演讲词)。
到了一定程度,看着玩着说着读着就是在学英语,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始终提高(这一点我从日语上有过体会)。
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英语只进行简单的复习和练习即可,你能想象这能给你节省多少时间和精力,省下来的如果用在其他科上,你只从这一点就能获得多大的优势!
听到这里他已经两眼放光了,我知道他已经牢牢盯住这个饼了。(让人干革命,也得描绘个共产主义理想不是)
但我提出了两个条件:
1、用心
2、坚持 他同意了。
(注意,所有的主意都是他自己拿,决定权在他。我主要起引导和忽悠的作用)
我跟他谈了最基本思路:
1、学校内容要100%抓住,绝不能有任何一丁点的松懈(这是西瓜,不能丢)。
2、认为语法在学外语上不重要是错误的(这一点不适用于儿童)。
3、语法不是用来解题的,语法告诉你语言的结构,是学习外语的捷径(因此我们给他保留的唯一课外班是新概念,那个老师是大连育明高中的,讲得非常好)。
4、训练的第一步是耳朵-----听(当然还有第二步第三步)。
5、读始终贯穿在这个计划的全过程。
我们选定的第一套听力教材———不是《六人行》———是《成长的烦恼》。
关于他听《成长的烦恼》的烦恼,呵呵下次再说吧。
原楼号:67 先简单回答几个问题。
1、对洋洋小的时候的教育问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教育。这虽然的确就是我的学龄前教育的总思路,但仔细想想这样回答过于草率,实际上往深里想,洋洋的很多现在的优点确实是小的时候扎根的。既然这样,我准备像英语这样尽可能整理出来,以后会陆续贴出。
2、所谓的父母的能力和素质问题,我觉得外在的条件还真不是主要的,看怎么处理了。穷人也有优势,富人也有短处,最怕的是穷人抱怨而不知思考,富人狂妄而挥霍资源,这都是利用了各自的短处。
3、我的记录实际上分两部分,一是像目前这样的专题,这是结合洋洋经验教训集中总结,类似的专题还有体育系列、音乐系列、旅游系列、作文系列、网瘾问题等等;另一部分就是平时的记录,比如考试成绩、总结分析、生活琐事等等。
4、我之所以在这里贴出来,是因为当初我们定下的目标,也包括我们的当时觉得只是美好愿望的想法,基本都实现了,因此我觉得可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5、我不想教任何方法,我的目的是引起大家的思考。因此我保证真诚和诚实,但我不保证对错。2011年4月9日 原楼号:69 楼主推荐阅读的帖子: 杨家洼情事 香格里拉的灵魂
《色女外传》第二部——流年 我的婚姻只有性!!主任科员:我在官场的日子 在农村的那些风流韵事 那年秋天,我做了他的处女情人 男医生与女病人的暧昧情事 【楼主】 作者:道桑6921 发表时间:2011-4-9 20:31:00 做记号
突然有这么多的人看我的帖子,开始根本没想到,有些受宠若惊。
回头检查一下自己保留的记录,发现体育系列里面的这一篇挺有意思,也算是代表了我的某些教育思路的基本观点。
先贴在下面,算是一个插播的广告吧。嘿嘿。
小学阶段的总结----体育
(七)中考加试体育,这一政策出来后,家长孩子怨声载道。
说实话,我也对这一政策嗤之以鼻,无非是些皮毛,无非是给搞体育的也能在教育补习产业和腐败上分一杯羹就是了。(我相信初衷是好的,就像我相信房改、医改、教改等一样,初衷都是好的,但也都是个屁)。
我对家长的态度同样也是嗤之以鼻,骂归骂,骂完了还是乖乖地让人牵着鼻子走,好像孩子不是自己的似的。
很多人都在让孩子弄奥数,可你知到吗,奥数是什么?
奥数实际上是具有数学天赋的少数孩子的一种智力游戏而已,跟国际象棋、围棋没什么两样。我们总是说外国人数学能力差,教育不好,论据是每年的国际奥数竞赛成绩。另一个笑话广为流传,买东西结账时,外国人连最简单的加法都不会,没有计算器就像傻子一样干瞪眼。我在国外也亲眼见过。
但我要说,错了,你要是相信诸如此类的话,觉得我们的数学教育比人家强,自我感觉良好,那么那个傻子一样干瞪眼的是我们自己。
又是表面现象。
往大里说,我们得了那么多奥数国际比赛的奖牌,然后呢,那些人是借此上好大学了,但大学毕业呢,怎么样了呢?现在我们中国在数学方面有什么贡献吗?以前还有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现在呢,还有谁啊,净是犀利哥了。
往小里说,外国人和外国的教育并不缺少数学能力,他们仅仅是缺少心算能力而已,因为它们把这一部分交给了机器和电脑,他们不需要。但他们有完善的数学思维能力。人家的奥数也不比我们差,只不过人家没有我们的这种斯巴达式的近乎变态的奥数选拔和培训机制。
我们有奥数,有金牌,但我们没有数学思维能力。
看看我们的统计数据,我们笑话秦朝人指鹿为马,可我们现在天天指鹿为骡子。
举个简单的例子,楼脆脆事件,如果发生在日本或是美国,他们的调查报告一定是一大堆试验、检测、数据、公式,结论一定是在一定的模式之下,用数据论证出来的,而且那都是公布出来,需要经过天下人审查检验的。想简单的两堆土就蒙混过关,然后告诉你其他的楼都是安全的,你以为人家也学奥数学傻了吗?
奥数是没有错啊,别领会错了,错的是我们自己。
学数学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科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创造力啊。
我曾经上过一堂日本本科二年级的建筑结构课程,导师用一个怪异的模型布置作业,论证其稳定性,方法不限。
作为导师的助手,这份作业是我批的。结果令我大吃一惊。
日本欧美孩子的思维之开阔、想象之奇特、方法之多样是我在国内想象都想象不到的-----原来作业可以这样做啊。
很多人建立了自己的数学模型,有用几何方式的,有用解析方式的;有用物理力学方式的;有的还用材料力学或是化学材料论证的;有的用模型分解方式;有的用电脑模拟解析;有的还有什么也不做,罗列了一大堆近似结构的资料(估计网上搜索的,但能搜索到这个程度,太厉害了),最后推出个结论,总觉得有问题,但你就是不能说他错了;更有甚者,还有用东西方玄学理论的------我根本看不懂。
我在想,中国孩子做这个作业会怎样呢?估计十个里面有八个基本上是一样的,另两个呢,是根本没听或是逃课的。
我在想,洋洋以后会怎么样呢,他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应付吗?我们的作业一般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可在人家那里,标准的课本都没有,上哪里找标准答案啊。
这个作业(那里叫做报告)我批不了,交还给导师。
导师说:没事,你批就行,看着谁认真就给A,瞎糊弄的给C,但是往成绩表上录入的时候,要认真准确。
我明白了,在这里,学生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重要的是态度。
要说日本的教育体系和体制就那么好?那也不见得,他们也有独木桥,也有补习班,我们有的毛病他们也差不多,但在教育本质问题上,比我们强一点,就这一点点,结果可大不相同了。
说白了,人家在培养正常人,我们呢,我们的教育不是在培养猪坚强就是在培养孙悟空。
所以我的教育思路在国内总是显得不合时宜,就像是中国的孩子到国外也不合时宜一样。
这篇是小学体育的总结啊,结果结到哪里去了?跑题了,有点转不回去了。反正体育也基本就是一个道理。
体育更差,全国基本都是猪坚强(地沟油都毒不死),剩下的几个是孙悟空,在国际赛场上给咱争脸。
足球呢,他们不能归到孙悟空那一类,别侮辱老孙了;归到猪坚强那一类呢,也不合适,把坚强去掉吧。原楼号:87 英语学习的思考
(八)经常有家长向我们请教教育、学习方法,我总是认真详细地告诉(我认为学习上没有什么秘籍可言)。但我经常发现对方根本没有认真去听,一开始我还反思是否讲话时不注意,刺伤了对方的自尊心(人家客套一下,你就真当自己是老师了?)。
还是老婆明白其中的道理:谁愿意听你那些大道理啊,人家只想弄清楚你家孩子上什么学习班,跟哪个老师学,在家做什么他们没有的练习册。。。
我恍然大悟,看来洋洋有时候缺心眼,随爹。
(各位不要起心障,了解没错,老婆也经常注意这方面的信息,但以为这样就行了----人家孩子在这个班学的好,自己的孩子上就肯定没错----这就大错特错了)
更有甚者,想方设法弄明白洋洋的作息时间,让孩子照着洋洋的时间表做(老天,他的时间表比现在的国家房地产政策变得还快,这还靠谱啊)。还有干脆上我家来,让孩子跟洋洋一起学,老天爷,要是这么简单,考上大学然后辍学得了,这样大家就都是比尔盖茨了。
又跑题了吧。英语思考呢?
呵呵,这是因为总是有人只是关注听的是什么?看到大家基本上是关注《六人行》如何如何,哑然失笑。
听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听这个,怎么听!
《成长的烦恼》是我们根据洋洋的水平、单词量和性格特点选择推荐给他的,他试听后自己觉得合适,这么定下了。
我们的选择标准是:连续、短小、简单、有意思,这几点很重要,也不难理解,不多说了。
重要的是他自己得感兴趣。
摘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作了阐述。
关键词:会计信息;真实性;治理对策
1“真实会计信息”的含义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指生产会计信息的程序符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所有会计数据等重大方面都能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信息。由于难以从会计信息结果本身判断和评价其真实性,所以在实践中真正奉行的只能是相对真实的会计信息,遵循程序理性观的真实性。
2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媒体上批评得比较多的是会计人员的诚信问题、职业操守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比如法定审计业务,由于地区、部门的分割,市场管理不甚规范,各个会计师事务所互相降价竞争,而根据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发的《独立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审计要完成很多程序,以保证审计报告能够真实反映情况。要把规定的程序全部走完,需要的费用就比较高。会计师事务所一方面要降价争夺客户,另一方面要走完规定的程序,结果只能是收不抵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收支平衡,有些事务所就可能简化程序,这样就可能出现问题。
笔者认为更多的还是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比如企业会计,应该说,企业会计除了贪污挪用,基本上没有作假账的动机。新修改的《会计法》规定,企业负责人对单位里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负责,因为企业里的会计行为是法人行为,不是会计人员或会计部门的行为。此前,单位负责人往往以不懂财务为由,设法逃避责任,一些执法部门也以同样理由为其开脱。在新《会计法》下,这样做就不合法了。
审计是按照统计推断的方法抽样审查,这样审计有一定的风险。审计的目的是看企业在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方面有没有问题,而不是查错误或贪污盗窃。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琼民源、银广夏,是注册会计师与企业串通舞弊还是他们职业判断的能力问题,尚不好下结论。如果像美国安然公司那样,担任审计的安达信公司销毁了很多与安然破产有关的文件,这种情况就有嫌疑是串通舞弊了。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发生的经济业务事实是假的,会计报表反映出来的也只能是假的。比如假的报关单,会计人员对盖了章的报关单不可能去调查,这不是会计的职责;再比如发票,买了5元钱的东西,开了50元钱的发票,会计只能相信这张发票。会计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去调查经济业务事实的真假,这类问题只靠整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不能完全解决的。
3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3.1从会计准则和制度上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一是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的空间,这可以从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考核几方面人手;二是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准则加以规范;三是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使之可操作。
3.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第一,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加强监事会的职能等措施;第二,完善业绩效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代理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第三,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使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第四,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第五,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第六,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3.3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
(1)加大惩罚力度。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不仅要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绳之以法,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时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2)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者,无论是公司(投资者或经营者)、律师,还是评估师、会计师,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3)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在“安然”事件发生一个月后,纽约证交所正式取消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并拟取消其上市资格,同时导致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的信誉和审计市场迅速下滑,不得不面临着被兼并的命运,这种退出机制的惩罚力度对相关行业内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警示。因此,我国要尽快构建有效的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就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予以取缔,只有这样的惩罚才是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3.4以行业自律为主,政府监管为辅
应以行业自律为主,政府监管为辅。比如市场准入的问题,谁能执行注册会计业务,应由注册会计师协会来管。协会从维护会计师行业的名誉、保证行业的整体水平出发,将危害行业信誉或业务能力不够的会计师清除出注册会计师队伍。我们的注册会计师协会是管理注册会计师的,但执行了不少政府职能,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能应该是保护会计师的,是为会计师提供服务的。保护是指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服务是指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纵然是处理害群之马,也是出自维护行业的目的,不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去管理。当然,如果注册会计师触犯了刑律,那就是法律管辖的范围了。
3.5加强诚信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法律和信誉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条件,与法律相比,信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信誉才起作用。因此对会计造假行为,我们不仅要加大惩罚力度,更重要的是加强诚信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诚信意识。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诚信工程:一是着力打造信用政府。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其职能,减少地方保护主义,提高政府的信用度,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浮夸风,把诚信作为一个地区、部门考核的政绩指标;二是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借鉴国外的做法,对违反诚信的单位与个人要记录在案,并且便于公民随时查询,从而增强单位及个人的诚信意识,同时使有恶劣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三是增强诚信教育。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要求,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具体编制的,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提高信息质量的基础、源头。有效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能、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对全体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所有会计人员要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
【对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思考】推荐阅读:
对教育的客观思考12-02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01-19
保持真实的个性06-13
展现真实的自我07-19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05-27
华为面试的真实经历07-18
写出作文的真实情感10-25
浅谈作文的“真实”11-13
传说是历史的真实11-30
【实用】真实的自己作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