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活情况英语作文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生活情况英语作文(共14篇)

高三生活情况英语作文 篇1

An Internet website launched a topic how we can lead a low-carbon life, and caused a heated discussion.I also joined in it.As to me, I do appreciate travelling by public transportation such as the underground or going to school by bicycle, which is an easy but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the release of the wastes.What’s more, the

healthy life style enables me to take more physical exercise, enjoy the fresh air and thus relieve the stress.Besides, using electricity saving lamps is also another good measure I take to save the limited energy, which may benefit my future generation.Each time I do shopping with my mum, I will never forget to take a reusable bag instead of a plastic

bag.Such is some of my low-carbon life.I strongly appeal to you to live a low-carbon life.In brief, low-carbon lifestyle is nothing but the best choice for us and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form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vironment.

高三生活情况英语作文 篇2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甘肃省庆阳市华池一、二中高三年级的112名学生, 男生39人, 占34.8%, 女生73人, 占65.1%。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农村,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研究问题

1) 农村高三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如何?哪种策略使用最多?

2) 男、女生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

3) 高、低分组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

1.3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采用了Oxford, O Malley&Chamot设计的问卷, 此问卷的信度为0.884 alpha。此问卷分六类学习策略共50个项目。对每一种策略的使用情况采用5级评分标准:1) 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2) 通常不是我的情况;3) 有时候是这样;4) 通常是这样;5) 完全符合我的情况。

1.4 数据收集及处理

调查问卷由高三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堂上发给学生填写, 共发放问卷120份, 收回有效问卷112份, 有效率为93.3%。将受试的112名学生按问卷得分分为高、低分组以及性别分组男、女生组。其中前56名为高分组, 后56名为低分组。男生组39名, 女生组73名。对问卷的数据使用SSPS19.0软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农村高三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分析见表1。

Oxford认为, 每个策略的平均值可表示该策略的使用频率, 该值越大, 其使用频率就越高。分值在4.5~5之间表示“总是使用”, 3.5~4.4表示“经常使用”, 2.5~3.4表示“使用情况一般”, 1.5~2.4表示“基本不使用”, 1.0~1.4表示“几乎不使用”。以此为标准,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农村高三学生学习策略属于“使用情况一般”, 分值都不高。使用频率高的是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 略高于“使用情况一般”的下限。但学生的社交策略、记忆策略、情感策略仅略高于“基本不使用”上限。

表1中各项策略的标准差表明, 离散趋势最高的是:情感策略 (s=0.8195) , 其次是社交策略 (s=0.7055) 、元认知策略 (s=0.6734) 及补偿策略 (s=0.6609) 。记忆策略与认知策略的离散趋势是 (s=0.5515, 0.5975) 。说明农村高三学生与学生之间使用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元认知策略及补偿策略的差距很大。记忆策略与认知策略的使用差距也大。此结果有别前人的研究。

表2, 3表明, 农村高三男、女生在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的使用排序上完全一致。而对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及情感策略的使用差异不大。这说明农村高三男、女生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上很相似。此项结果, 有别于前人的研究。但除元认知策略外, 女生的其他五项策略的使用均高于男生。这说明农村高三女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优于男生。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似。但双尾t检验结果表明农村高三男、女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总体来说, 农村高三男、女生对各种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均属于低频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村学生英语学习滞后的原因。

表4显示, 高、低分组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异。高分组对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较高, 而对认知策略、社交策略及记忆策略的使用频率较低;且高分组的各项学习策略中只有情感策略经常使用, 其他各项均属于使用情况一般。低分组的各项学习策略使用均属于低频范围, 与高分组的学习策略使用正好相反, 低分组的补偿策略、记忆策略及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较高, 而对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及社交策略的使用频率较低, 属于基本不使用范围的上限。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sig除情感策略外, 其他策略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高、低分组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差异非常大。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通过本次实证调研,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 农村高三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属于“有时候使用或通常不使用”范围, 各项策略的总体使用频率依次是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记忆策略和社交策略, 学生使用社交、记忆策略情况很不理想。男生组和低分组使用社交策略、情感策略的能力更低。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农村高三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 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使用学习策略的离散趋势很大;

2) 农村高三男、女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上有相似之处, 这是因为他们有基本相似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环境。总体来说, 女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高于男生, 农村高三女生在英语学习上占优势。但男、女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无显著性差异;

3) 高、低分组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呈现非常显著性的差异。高分组的各项学习策略使用均高于低分组。低分组的各项策略的使用频率均属于使用情况一般或基本不使用的范围。

3.2 建议

3.2.1 强化学生策略意识, 充分认识策略的重要性

调查说明了英语学习策略对农村高中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也印证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纳入内容标准的必要性, 但农村高三学生对其使用的频率却不高。因此, 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培训势在必行。

3.2.2 增强学生的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的培训

表3, 4结果说明, 农村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低, 不注重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找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机会, 这与农村学生的较为闭塞的成长环境及落后的教学环境有很大关系。为此, 教师应首先掌握丰富的英语学习策略理论,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同时, 给农村高三学生更多的情感及社交策略培养, 师生间、生生间应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和沟通。

本次英语学习策略研究以农村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 未涉及高一和高二的学生, 因此, 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 男、女生的比例不是很均衡。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 以弥补本次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1]O Malley, J.M.Chamot A.U.Stewner Manzanares, G.Kupper, L.J.&Russo, R.P.Learning Strategies Used by Beginning and Intermediate ESL Students[J].Language Learning, 1985, 35 (1) :21-46.

[2]Oxford, 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York:Newbury House.1990.

[3]王立非,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与研究在中国[J].外语界, 2003, 16 (6) :49-54.

[4]文秋芳, 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高三生活情况英语作文 篇3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高三英语 作文复习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虽然有一定的成效,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通常采用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范文背诵的方式,而不是对学生到底该如何写作进行指导。在进行试卷讲评时,更加重视的是单选、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题型,仅将小部分精力放在作文的讲评上面。在讲评作文的过程中,不是教学生从宏观的大角度进行审题,或者进行行文逻辑的指导,而是重视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句子、词汇及语法等,没有找到英语作文讲评的重点,不利于学生英语作文成绩的提高。

一、生成性教学含义

生成性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在于传统教学方式的理念是“预成”,即制订一定的计划和目标,教学过程按照计划进行,从而达到教师开始预想的教学效果。生成性教学强调的是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动态衍生出来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因素,并运用这种因素促进学生的发展。生成性教学的运用会使英语教学课堂呈现另一种景象,甚至会超出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课堂的整个发展方向应该是未知的,是一种不断向未知进行探索的旅程,在旅程中我们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美景,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不是因循守旧,总是按着已有的方式不进行改变和探索,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并没有什么益处。教师应该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并在新教学方式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和利用那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价值的因素,进行积极引导,不仅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还使课堂更精彩。

二、生成性教学需注意的问题及应用办法

生成性教学方式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处理好其中各方面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发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我们以高三的一节作文讲评课为例进行分析:

1.综合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课堂作文讲评兴趣并不是很高。然而,作文讲评课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综合成绩。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综合各种因素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在课堂的开始,我们采用PPT的方式展示这节课的课堂主题:英文写作。学生对此没有展现出多大兴趣。接下来我们选定一篇学生作文为例,要求学生按照标准进行分数的判定。学生兴致高昂并积极发言,以小组的方式将分数记录在黑板上,最终进行平均分的计算,结果显示在同学眼中这篇作文不合格。

接下来对学生给出分数的原因进行提问,学生对于自己给出的分数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合情合理。例如文章连贯性差、语法错误及语言不丰富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学生心中已经有一套自己的评分标准。这时候,对高考阅卷规则及不同档次对文章的要求进行呈现,学生听得认真。这时候我们抛出课堂主题,即重视文章语言,做到语言丰富,通过文章语言的修改提高作文的层次。

2.运用针对性引导,活跃课堂气氛。

运用生成性教学方法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开放性展示。

在这节课上,教师给出文章,让学生进行讨论评价,并提出修改该文章的策略。除此之外,在接下来的改文章的过程中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的时候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达到教师预设的课堂教学效果。给出建议之后,让学生着手进行作文的修改,教师不进行干预。给学生足够的开放性展示空间,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之后进行修改成果的展示,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在各组之间对结果进行验收并给出建设性建议,引导学生写出高水平高层次文章。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肯定,对于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这种方式不仅锻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的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同行们各自分工不同,听、讨论、记录及结果的呈现由不同的人进行负责,有效做到课堂全员参与。

3.综合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提高教师评价科学性。

对于学生的赏识性评价是推动生成性教学课堂重要动力。教师对于学生的赏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还可以增强他们对自身的认同感,对于挖掘学生的无穷的潜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对学生进行赏识性评价时切忌盲目,这样会使学生不能认清自己,评价要做到理性。

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赏识性评价。首先是修改方面,修改过程中向大家推荐比较优秀的修改意见,同时对各组的修改意见进行肯定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在作文的整体效果中,对于书写美观认真的同学进行认可和表扬,并向学生强调书写的重要性,对于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高级句型、语法等进行表扬。最后进行成果性评价,号召学生对已经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实时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监控,避免分数过高。引申出此次课程开展的初衷,即怎样通过对文章的修改提高文章的层次。

三、结语

在高中英语作文复习教学中做到正确处理好生成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各种关系,同时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方式做出改变,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将生成性教学这一教学方式的优点发挥到最大,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有利于学生英语作文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洁.课堂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2]李明远.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35:54.

作文走进高三生活 篇4

[作文走进高三生活] 高三,我们在路上高三五班赵思茹曾经,高三对于我真的很遥远:高三这个词我总是在听别人说起,高三这个词只出现在别人的文字里,我总是在看别人的高

三、别人的精彩,作文走进高三生活。现在,我也走在了一条名为高三的路上。这条路上有鲜花,有荆棘,有阳光,有乌云,还有与我同行的旅伴。我人生就是一条路,没有走到生命的终点就永远都在路上,我亦是如此,在一个转弯后走在了高三这条注定要走过的路上。我不知道这条路上会有多少荆棘,会有多少坎坷,这条路上充满未知。走在这条路上的我百感交集,有对前路的憧憬也有偶尔迟疑的脚步。但我总是边走边唱,唱过悲伤的歌、欢快的歌,有歌声陪伴的路就永远不会孤单。现在,请允许我为你唱起那首我最喜欢的歌:灯光和花火一起闪亮,也亮不过我的梦想。时光让脸庞渐渐发光,风雪把悲伤轻轻吹亮,被淋湿的翅膀才有穿过那暴风雨的力量。旅伴走在这条路上的我并不是独自一人,我有好多旅伴。我总是很感谢上帝让这些人陪我走过如此漫长的路途,从鲜花到荆棘,从阳光到乌云,她们都不曾离开我,像是无所畏惧的守护神。我的朋友们,她们总是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我温暖,在我最快乐的时候与我一同快乐,在我滞重胶着的时候给我摆脱地心引力的力量。我的家人,无论何时都是我走下去的动力。她们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为我遮风挡雨,为我撑起一片只属于我的天空。我的旅伴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目的地从走上这条路的那一刻起,我的心中就有一个目的地。我知道要到达那个目的地必定历经磨难,但我不会放弃。我会把内心的坚守日益打磨得坚毅无比,用一生把梦想刻画成真。我,旅伴,目的地,组成了这条名为高三的路。我们都走在高三的路上。我希望永远铭记这段旅途,永远铭记这些匆忙跑远的岁月和年少轻狂的我们。高三· 忧伤· 成长高三五班李庆茹时间像沙漏,滤过记忆的长河。轻轻的向下滑落,不曾停歇。高三也就这样到来,虽悄无声息,却像是被打翻的五味瓶,承载着满满的酸甜苦辣。忧伤有心人十年寒窗苦读书,一朝金榜题名时。我们为这一朝金榜题名,经历了三千多个日夜,到最后,却幻化成高三的三百多个日夜,那其中,隐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酸楚与离别,纠痛着我们的心,中学生作文《作文走进高三生活》。高三的生活,有着永远看不完的复习资料,做不完的高考题,考不完的月考、会考、模拟考。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水晶球,争先恐后的向前跑,生怕落在后面。日子似乎也就这样永无止境的重复下去了,枯燥得让人不敢相信。而这所有的一切,就像是一次单程的旅行,只能向前走,不能后退,也没有选择。走进高三,是一种无奈。我总是在高三的生活中回想起小时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日子,心中忍不住牵挂起他们。我已经太久都没有回去过了,想念每次我回家吃饭时他们为我忙碌的样子,想念他们为我烧的菜,想念他们宠爱我的种种。可是高三的忙碌,已经没有了让我可以伤感的时间,于是更多的时候,我不敢去触碰这些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因为我知道,所有的思念会在瞬间爆发,一下一下的啃噬着我的心脉,让我红了眼眶。走进高三,是一种疼痛。我依然眷恋从前看了一半的电影,听了一半的歌,走了一半的路。可是高三的生活紧紧束缚着我,剪不断,也挣扎不开。就连每天伴我回家的夜,也深得好似泼墨。月影横斜中,只有昏黄的路灯映着落寞的身影,就像是被羁绊的风筝,没有自由,并且完完全全的被控制着。走进高三,是一种苦涩。春花开了夏虫鸣,秋月清了冬阳落。时间似乎在高三这里凝固,像所有难舍的经历一样沉淀下来,在我们俯瞰的记忆里浸透了忧伤。勒着青藤的成长高三的生活,就如同一条条坚韧的青藤,而我们就是青藤上那些被勒出了道道伤痕的瓜果。我们只看见青藤是瓜果们成长的束缚,却不知道它才是瓜果生命的支柱。而我们也因为被高三的生活束缚着,所以这一刻的生命才能晶莹如玉,永不磨灭。蓝的天,白的云。高三生活中的一颦一笑,都令人记忆犹新。我总是喜欢用手框出一个四角的天空,然后看傍晚一抹艳色的暮日西沉和天边纠结涌动如流的云,一种无法言传的感动在周围扩散。偶尔走在回家的路上还思考着上课没有完成的题,一声呼唤,转过头去,是同伴那张如同冬日灿烂阳光般的笑脸,猛然间惊醒,才想起在这漫漫的一年生活中,她们的鼓励、快乐曾陪我一起走过。走进高三,是一种幸福。每当我深夜回到家时,永远不变的是放在桌子上已经削好的水果和一杯微波过的温热牛奶。还有,一盏点亮的灯,尽管许多时候他们已经睡着了,可正是这盏灯,为我在无数个漆黑的深夜中驱散不安与寒冷。我总是可以看到爸爸给我送饭时有些弯曲的背影,感觉到睡觉时妈妈在我额头上的轻轻一吻,想着上学前他们告别时温柔的语气的浅浅的一声叹息。这些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我心中最美的回忆。走进高三,是一种温暖。

高三生活作文 篇5

我是生命的载体,是记忆的基因拼凑了我。但是,在我的记忆里的“曾经”却是那么的依稀可数:

一座四方四正的四合院,门前的一棵不知叫什么却好高好高的苍天大树,树下一口小压井(传统的一种旧式取水用具,相当与现在的自来水管),院子里那只懒懒的哈巴小狗,懒懒的趴在地上享受着阳光的抚慰,还有银铃般的笑语在天际回荡……一切都是那么的安详,那么的舒适!就像天堂一样……

那时虽然没有什么太深刻的记忆,但是,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那时的日子里满满掺着的幸福与满足。没有所谓的悲伤和忧郁,更没有失败而带来的眼泪和苦涩!那时的我不了解大人们的内心,我只知道的是快乐的充实的生活着。现在回想起来,就连是被父母臭扁一顿或者是海打一顿都是我的幸福。

日子真是幸福!

席幕容说过:“日子像书页里的插图,再精美也要翻过去。”如今,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学习上的种种压力,还有那成绩单上向我讥笑的催命分数,着实令人喘上一阵粗气,像是从万米高空中突然被抛弃的心。不但是失去了童时的快乐,就连那会心的微笑也忘记是怎样的了!生活渐渐被空虚的恶魔填补着我旧时的日子。

日子真是空虚!

高中,一个飞翔的至高点,有的人因此展现最美的翔姿——鹏程万里,有的人却承受不了风雨的冲击——半路退场了,也有的人在展现时做错了命运的最后一个动作——摔在了悬崖里。高中的掌控者,他既是一个天使也同时是一个魔鬼。他的信者“日子”,时常在巡视高中奋斗的勇士时,他会用星点的快乐与享受,挑逗和诱惑着幻想的战士。接受不住诱惑的结果在未登上高梯之时就被“日子”狠狠的摔到了悬崖下——永远不能上来!有是“日子”也会帮助勇士们,它用它充实的知识和学识之露赐予那些称的上勇士的人。所以,“日子”还算是很公正的!你在生活中给它的“俸禄”越多,那么它也会将它所有的祝福送给你的。如果你想在“俸禄”里掺假或者是慌报“俸禄”,那么它也会将它所有的厄运降临给你,最终,你会因此而“丧命”!

日子真是真实!

在经历了生活最忐忑不安、忧郁无奈的学生生涯后。若你熬过风雨见到彩虹了!那么日子有是一片新的艳阳!

岁月的梭穿越时空,依旧是那混着泥香的空气,依旧是那悠然自得的云彩,依旧是那澈蓝的天空,依旧是那只青鸟划破天际,只是那再不是旧时的风景,旧时的的我了!

经过岁月的冲刷与洗礼,我逐渐成熟逐渐稳重。然而却丢失了许多的美好回忆——童年。

那时花开,我的青春张扬,我的个性张扬,想追溯岁月的号角,去吹奏我人生里最嘹亮的军哨!

日子真好!

憧憬高三生活作文 篇6

充满憧憬,用微笑去迎接挫折,面对“赐金放还”的尬尴,李白充满憧憬,豪放的吟唱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仕途的不顺,苏轼充满憧憬,对月而歌,说出自己的期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面对凄惨的离别,高适充满憧憬,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来告慰自己的友人。充满憧憬,笑对人生。

充满憧憬,用自信去迎接挑战火。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国土被踩在敌国的铁蹄之这下,人民无时无刻不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科技水平上的巨大差距,我们的军民并没有被打倒,而是信心满满,对抗侵略者。于是一个双一个奇迹被创造,一个又一个传奇被书写,八年的抗战火,最终换来了大好河山。

充满憧憬,用大爱迎接苦难。步入21世纪,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蒸蒸日上。然而,威力无比的自然灾害也不期而至。震天动地的地震,遮天蔽日的火山爆发,摧毁一切的水灾,无不一次又一次牵动了人们的神经。可是灾区人民并没有倒下,而是充满憧憬。重建家园。社会各界也充满憧憬,源源不断的帮助涌向灾区,用大爱去化解灾难带来的伤害,用传递的爱心,去温暖灾区人民。众志成诫,工业区创美好未来。

憧憬,是一个路标,在崎岖的道路中指明我们前行的路;;

憧憬,是一盏明灯,在茫茫的黑夜中照亮我们行的方向。

憧憬,是一簇火焰,在寒冷的冬日中温暖我们的心灵,坚定我们的步伐。

从考生答题情况看高三教学得失 篇7

一、默写:以细心换信心

默写题的成功不外乎基于两个条件:会背和会写。而我们的教学工作往往关注学生会不会背, 忽略会不会写。因为如果学生不会背, 作为教师可能多少会责备自己抓得不够严, 但如果学生会背不会写, 我们则替学生表示惋惜或者责备他太不认真。此外, 在默写题中存在一个说怪不怪的怪圈:容易错的, 或学生常写错的, 在你一遍遍地提醒督促后依旧写错。如:“鸡鸣桑树颠”中“颠”字中的“真”字旁的中间往往只写两横, “烟光凝而暮山紫”中的“暮”字下方是“日”而不是“目”。

这类错误的屡禁不止, 究其原因在于每人都会有自己的思维惯性, 既然有惯性, 那便会产生习惯的误区或思维的空白点, 这令教师的纠正工作变得较为艰难。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 常错处也要考, 并督促学生对常错字进行重点标志, 通过强化记忆来纠正惯性。

二、文言文阅读:重整体, 切勿一叶障目

在文言文选择题上学生的答题情况常常飘忽不定、时好时坏, 在积累一定实力, 排除两个选项后, 往往依靠运气在最后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此外, 在翻译题上, 学生的直接翻译能力不强, 语境翻译能力也不强, 对重要字词的辨识能力不足。在今年的高考中, 此题的得分率不足50%, 仅为2.7分。

三、诗词鉴赏和名著与经典:透现象看本质, 由表入里

诗词鉴赏题的得分率向来较低, 普遍难过50%。一则是学生对诗歌长期以来形成的本能的恐惧感。二则是诗歌阅读量和面仍然不够大, 积累不够, 导致情感能力分析不足, 诗歌整理把握能力不足, 往往只知其一, 而忽略其二、其三。例如:此次的考试个别学生能判断出春天的特点, 却把握不了“绿”的作用。而《名著与经典》题作为福建高考的特色题型, 对素质教育起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历来备受高三教师的重视。但这类题型的教学起步相对较晚, 往往直到高三才会做系统复习, 外加学生读题能力不强, 造成了答题时要点缺失、主次不分, 且容易停留在直观表层的认识和判断。对观点的把握和提炼能力不足———对“远怨”的判断不清, 以为有“怨”字便是两段的共同点。解决这一问题较为主要的还是提高学生对语段和对人物的熟悉程度。

四、阅读题:深度挖掘, 整体分析

论述题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文本本身思维量的多寡, 因为一般情况下, 试题一般不难, 但是考生在高强度的阅读量的背景下, 常常不够耐心, 同时不能联系上下文, 因而造成分数的流失。调整、改善阅读习惯, 做好圈点勾画, 才是解决如上问题的方法。

至于现代文阅读, 作为语文卷语基部分的重中之重, 这类题以考察学生语言能力居多, 而学生在这方面恰恰能力不足———没有全文结构的意识, 篇章意识薄弱, 整体阅读能力偏低。比如:把“瓦下面”等同于“瓦”, 不能围绕人展开作答, 从而产生偏离;思路不清晰, 要点丢三落四, 对一些写作手法的作用不熟悉。比如引用或标题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上, 必须强调和遵循规律:整体———局部———整体, 要落实到语言层面, 不能让学生泛泛谈感悟, 不应停留或满足于浅层次的阅读, 应由浅入深。

五、作文:有准度, 成系统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 大多数学生的议论文基本框架和基本模样已经可以出来了, 有观点, 有材料, 有道理。虽然有些生硬, 但起码模样出来了, 这是可喜的。此外, 阅读面的扩展, 举例时不再是名家荟萃、名人开会了, 自己的语言多了, 这又是可喜之处。面临的问题有这些:首先是审题能力差, 很多学生的思维是三级跳的, 找个材料的边就胡乱入题;其次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写议论文, 而不是以论点来引领论据;第三是缺乏逻辑, 没有分析, 生硬地摆论据, 如:司马迁没有受宫刑便写不出《史记》。

高三生活ABC 篇8

球场上少了我们的身影。拼搏的精神只能转移到另一个层面。

“夜挑五更灯。”

某些爱学习的同学(他们对学习简直近乎狂热),每天都在重复着一种不明智的学习方法——“开夜车”。我们寝室就有一位这样的仁兄——“大头”。这家伙可是个真正的大书呆,大书虫。10点,11点,12点。这个死大头,每晚都要秉灯开夜车,而且不到眼皮子打架誓不罢休。这是真正的发扬“光”大。只是,这样一来,可苦了我们这些“平民一族”(成绩不怎么突出,但每天还是在扎扎实实读书,把睡觉当作头等大事的同学)。“开夜车”固然说明你是那么那么地热爱学习,可是我实在受不了在睡眠时间还让自己撑着眼皮去读书的折磨。大头精神虽然可佳,可谁都知道只有光的反射才能使我们心灵的窗户——眼睛,感受到物体的存在。所以,纵使大头再厉害,他也得亮着他心爱的小手电才能看书。而这家伙又不肯躺进被子里看,因为他的“香港脚”可是全寝有名,他要是钻进被窝,一定会熏个半死。小手电的光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蔓延到了寝室的各个角落,于是,整个寝室让大头弄得简直就是“亮如白昼”!

My God!叫我们怎么“困觉”!

“大头,把光线的强度调低点,OK?”小三的声音是那样的委婉,甚至是那样的可怜。

“睡吧!”没想到大书呆倒不屑一顾,“不是‘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吗?”他还一个劲地唱起了阿杜先生那首曾一度红遍四海之内、大江南北、华夏神州的成名曲,“小三,闭上眼睛天就黑了!好好睡吧!”“宝贝,宝贝,快快睡觉……”这该死的木头,喉咙像鸭子似的,还唱催眠曲,简直就是摧残我们的听觉。小三只好无可奈何地用被子盖住了头。

“嘻嘻!”大头为自己的胜利暗暗地高兴着。可正在这时,只听见门外生活老师一声吼:“谁的手电还亮着,快点熄掉!”“啪”,小手电只好屁颠屁颠地停止了发挥光和热。该死的,终于可以歇歇了!还是生活老师好啊,要不是他老人家“该出口时就出口”,没准我们又要被这死大头活活地整成一个个大熊猫了!呵呵,“生活老师好,生活老师好,生活老师是我们的好领导……”

嗯——睡觉!

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思考,再——思考!下课了,教室走廊上却“行人”甚少!往教室放眼一望,呵,一个个像定了型似的,捂着脑门子,苦苦思索着解题之法。真想不到,现在的年轻人是如此的精力旺盛。大头这家伙晚上“开车”至半夜,早晨却还是比谁都起得早,然后照样上操场跑上几圈,回到教室,把汗一抹,喝上一气凉水,然后像那“黑旋风”李逵喝了好酒一样,大声喝道:“爽!”

爽个屁!早晨起来我却只觉眼皮子打架!这该死的“大书呆”,没想寝室老师走后还“死不罢休”,竟然又打亮了那支可恶的小手电!太可恶了!那光线就像一枚枚的“五毒针”一样,刺过我的眼皮,直达视觉感受神经,我的大脑接收到突如其来的刺激,竟以为是天亮了,一个劲地产生“兴奋”,叫我怎么睡得着。我等啊,等啊等,等到花儿都谢了。终于!23点59分,伴着大头一个长长的哈欠,小手电终于肯休息了!我感谢上帝的恩赐,今晚还比昨天提早了1分钟呢!

教室里绝大部分同学皱紧眉头,冥思苦想地发奋读书,但也有极少数过着“撞钟”式生活。这过着“撞钟”式生活的同学遵循着一条所谓的21世纪新新人类的新规则:“头可断,血可流,皮鞋不能没有油。”于是,那一面面小小的镜子便成了“帅哥们”随身的法宝,时不时拿出来照照,欣赏欣赏自己的“帅气”,甚至连上课时间都不放过,就好像生怕老师会因为他们没有发型把他们赶出去一样。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只是,如果真的要我像那些全都不顾、全力以赴、全心全意读书的同学一样,把自己每一分每一秒全部用来读书、做题的话,我真担心自己会变成白痴!可是,谁又叫俺选择了读书这条道路呢?唉!真不知是哪个“背时鬼”发明了读书这个行业,真是苦煞我也!

头悬梁,锥刺股,时间太紧,我不得不拼命在这最后的240天,前途未料,生死未卜啊!

读书,读书,再——读书!

曾几何时,在那激情澎湃的篮球场上,也曾有过我和队友们努力拼搏的身影。场边是“临时啦啦队”——全班同学。可别小看他们,他们的激情,他们的叫喊声,和那些铁杆球迷不差毫分。每当皮球在空中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唰”地飞入篮网时,场边“啦啦队员”们的欢呼声直入云霄。

奔跑,拼抢,投篮;控球,掩护,得分。想当初我也是样样能行。可是,时光如梭,岁月流逝,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的到来,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篮球,换上自己喜欢的“白雪”圆珠笔。坐在课桌前,面对桌面上变魔术般慢慢长高的书本,我不得不将脑袋深深地埋入书堆之中。每次经过球场,看着那些玩篮球玩得起劲的学弟们,手总是痒得受不了。不过,再眼馋,再手痒,到最后还是只能和队友互相拍拍肩膀,彼此安慰道:“弟兄,该好好读书了!”

篮球,磨炼我意志的朋友,现在我却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了!

THE END

高三,我们有着不同的心情,却有着相同的经历;高三,我们有着不同的道路,却有着同一个目标!

我想,当我们长大以后,每当想起高三生活,都将会心地一笑。

因为,高三,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多精彩、美好的回忆;高三,也让我们懂得,一个人的一生并不是肤浅地在于他成功与否,而在于他是否努力拼搏过。只有努力拼搏,你才能在困难和险阻中领会人生的意义,只有努力拼搏,你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赢得精彩,迈向成功!

指导老师:孙福贤

感恩生活高三作文 篇9

——题记

芬芳美艳的鲜花懂得感恩,她感恩大自然赐予她的美丽,便给大地散播沁人心脾的芬香;枝头飘落的枯叶懂得感恩,他感恩大树妈妈养育他成长,便落在大树的脚下,给大树妈妈供养分;浑身翠绿的小草懂得感恩,他感恩大地给予他的养分,便将大地装点得一碧万顷。他们已经将感恩作为自己生活的一种态度了。

我们的生命源自于父母,我们应该向父母感恩;我们的知识传自于老师,我们应该向老师感恩;我们的欢笑得自于朋友,我们应该向朋友感恩。懂得感恩是一种好事,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真正地去享受生活、领悟生活的真谛。

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对整个中国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在此期间,无数文人、革命家受辱甚至遇害。季羡林老人家在“文革”期间被安排在一个牛棚里看牛。这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是莫大的侮辱!但他深谙知足常乐的道理,没有什么怨言,反而感恩生活给了他一个如此安静的环境。他每天就坐在牛棚附近读书写作。“文革”浩劫结束后,他回到了北大。季老仍是那位人人敬重、学识渊博的文学泰斗。他对生活的态度就是“感恩”二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人的家乡遭遇旱灾后,外出谋生。走在路上,两人觉得饿了,便拿出了兜里的烧饼来吃。

这时,两个人都只剩下两块烧饼了。其中一个说,啊,只剩下两块烧饼了。而另一个却说,还好,还有两块烧饼。显而易见,后者懂得对生活感恩,感恩他兜里还有两块烧饼。有了这两块饼,他还可以坚持走更远的路,还能看到希望,甚至还能坚持到他找到一个可以谋生的地方。而前者就明显不懂得感恩生活,不懂得自己所拥有的已经足够好了。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感恩,感恩生活给予我们的幸福,感恩父母为我们创造了如此美好的生活,感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鱼儿在水下畅游,它们懂得感恩,所以它们快乐;鸟儿在天空中翱翔,它们懂得感恩,所以它们自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它们懂得感恩,所以它们欢悦。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将感恩作为一种生活态度,要常常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

美好的高三生活作文 篇10

没有一场做不完的梦,是梦,总归会从中醒来。然而,高三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总是让人陷在其中,既真实,又虚幻,让人想转身离开,却又不得不驻足,挥洒汗水。

从进入只属于高三的那刻起,就似乎已经不同于以往的时光了。那些以往刻苦的人更刻苦了,平时不怎么努力的人也开始行动了。紧凑的时间,匆忙的脚步,无一不证明着我已是高三的人了。厚重的复习资料,盖过了头的书本,各门学科的模拟试卷,花费着我们大把大把的时间,我们却是来者不拒,把自己埋在题海里,让题目“____”着我们。我们无数次地想要撕了它们,远离他们,但我们更渴望将它们征服在自己的笔下。不为别的,只为了让未来的自己不后悔。

我们要有追求梦想的动力。高三是一场考验吃苦和耐力的角逐赛,谁能坚持到最后,谁便是赢家,即使最后失败了。精神有多强大,走得便有多远。我们内心渴望到达梦想的彼岸,可是我们又害怕失败,我们怕自己付出后毫无所获。但是,只要过程美好,结果如何,我们便都不会遗憾。所以,放下我们心中的包袱,拼搏一把吧!每一次失败,都是不可多得的机遇,这次的失败,正是下一次翻身仗的动力。每一次失望,让我们蜕变,变得更加坚强。正因尝过这种失望的滋味,才让我们有动力向着希望前进。没有流过血的双手,怎能弹出世间绝唱?

在高四,我才开始高三的生活 篇11

我是一名复读生。第一次高考,我的分数是432分,只高出二本分数线8分。第二次高考,我考了549分,高出一本分數线21分。对于我来说,这117多分的提高过程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悔过的过程。

我不是一个好学生

高中时,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我经常依据自己的喜好听课,遇到喜欢的课就听一听,遇到不喜欢的课就会走神、发呆或是睡觉。高一的时候我还比较积极,但后来变得比较懒散,为未来而感到迷茫。我想很多人都产生过这样的情绪,而当时的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谁要是跟我说未来,我心里只会产生一种无力感。

升入高三后,虽然我的内心终于燃起要奋斗的小火苗,但因为没办法坚持学习,总是努力一段时间,又放松一段时间,以至于第一次高考落榜。

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高中生活,我才发现自己过得那么荒唐。复读前,我对自己说,因为你在别人努力的时候不努力,就注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更多的努力。

在高四,我终于懂得了坚持的真谛

当高四拉开序幕,我才觉得我开始了真正的高三生活。每天早上起来,我都对自己说要坚持。我改掉了偏科的坏习惯,每节课都很认真地去听,课后做习题,每次小考后总结自己的错因。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时,我都会回想自己当天做的事情,看看自己有没有在某一刻想偷懒,哪里做得还不够好。

可我真的落下了很多课程,虽然我的语文和英语经常拿第一,但是我的数学和物理从来没有及格过。于是,每次考试后,我都会分析哪些丢分是由于没掌握知识点而造成的,哪些丢分是由于粗心而造成的,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我学会了享受学习的过程,并不太为难自己。慢慢地,我的成绩有了进步,数学由原来的六七十分变为及格,然后过百,其他科目也逐渐稳定在中上水平。虽然最后高考我没有成为最优秀的尖子生,但我稳稳当当地过了一本线。

努力了,你才会看见希望

不努力的人,总喜欢拿别人比较聪明这个借口来为自己的落后开脱。我很赞同“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的时候”这句话,因为别人仅是凭着努力这一点,就狠狠地将你甩在了后面,根本不需要用到天赋。

如果你问我是否为当初的迷茫和荒唐而感到后悔,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早一点醒悟,后悔自己虚度了最关键的高三学年。

而此刻看着文章的你,千万不要走上我曾经的老路,不要等看见希望了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你才会看见希望。请记住,只有坚持,你才能拥有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的可能。

后记

现在想起来,我还是会有些遗憾,因为在成绩稳定了之后,我没有树立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没有用某所大学的分数线来要求自己。那个时候,我只是想着要努力,考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分数就足够了。

而到了填志愿的时候,由于我对填志愿一事并不了解,加上想报的学校的专业分数都很高,我担心自己录不上会对后面的志愿有影响,就傻傻地放弃了填报一本院校的机会,只填报了二本院校。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

我的高三生活作文 篇12

一模前的一天,我约同学小进去书店买模拟题。书店的模拟题五花八门,不知不觉天边已飘满了晚霞。傍晚和中午温差很大,一阵凉风袭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小进责怪地看了一眼我的薄衣,不由分说地把我的手放在她的口袋里,在路上还不停地变换位置,让我的左右手热量平衡。我心里暖暖的,小进就像天边粉红色的晚霞,在夜幕降临前把她的温暖给了我。

一模的气氛很紧张,老师说这直接关系到志愿填报的准确性。我太慌张以至于语文作文只写了一半。考完第一场我很沮丧,因为语文是我的强项,作文是我的优势。我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看着下午要考的数学公式发呆。璐瑶还是找到我了,她没有说什么安慰我的话,而是从书包里掏出一包彩虹糖,摊开我的手掌,挑出七颗不同颜色的糖果,一颗一颗放进我的手心说:相信我啊,只要吃七粒不同颜色的彩虹糖,接下来的考试一定会有好运的!高考那天上午,璐瑶又找到我,塞给我一包彩虹糖叮嘱我记得吃,就赶紧跑走了。望着她的背影,我突然觉得这七粒糖果虽然不能像七色花一样每个花瓣都能实现一个不同的愿望,却每一粒都载满了同样厚重的祝福。

我最喜欢数学老师,她总爱穿淡青色的衣服,让人感觉就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穿着羽衣下凡来点化我们。我的数学成绩不好,可每次问她题,无论多棘手,她都能耐心细致到每一个步骤。当看到我二模的成绩终于超过100分时,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里,欣喜地刮了一下我的鼻子:小丫头,你进步啦。那种欣喜的感觉就仿佛水墨山水画上的一只飞鸟,让我的整个世界都灵动起来。从此,我在迷失的数学世界中找到了方向。

志愿报完了,还有半个月就要上战场了,我的心里未免有些慌张。一天中午放学回家,饭菜已准备好了,爸妈还在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没注意到我进家门。我走上前去,爸爸正小心翼翼地把剔除鱼刺的鱼放进我的碗里。同时厨房传来砸东西的声音,妈妈把砸好的核桃整齐地码放在旁边的小碗里。看着因为烦择刺而从来不吃鱼的爸爸,看着使劲帮我砸核桃的妈妈,我阴霾的天空顿时放晴了。

慢生活高三作文精选 篇13

曾经,无论是某一村庄中的某一条清河边,还是在乡镇的干净街边,甚至是旧时城市中的犄角旮旯处,也无时不充满着安逸舒适的气息。

你瞧!看那河边的老妇人,她脸上似是被岁月耕犁过无数次,有着满脸的深深浅浅的皱纹和星星点点的老人斑,但她笑起来的样子却仍然是那样美丽,那样明媚。啊,原来她停下手中正在洗衣的动作,是因为看到了自己晚归的儿孙啊!

再看看那儿!那水果摊的主人——一个已到中年微微发福的女人,她脸上的笑容同样是那么阳光,那么灿烂。呵,原来是碰到了许久不见的老朋友来自己摊上买水果啦!

你再望望那儿,对,就是那儿!在那胡同里的一条长椅上,坐着两个小年轻,一男一女,手拉着手,幸福地捧着一本书细细品味着,_书卷的气息是那样芬芳,那样甘甜。呀!这便是青春的味道吧!

可再反观眼下,又有谁能,或者说是敢偷得这半生清闲?学生们只有作业相伴,好容易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偷偷懒、聊聊天、体验一下几年前买的却又没用过几天的手机,却又被父母严厉责备;白领们只有工作相伴,好容易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却又要抓紧学习、努力打拼,只为谋得更高的职位;老人们只有空荡的房子相伴,好容易和老友们聚在一块练练广场舞,却又总是被投诉扰民占地……

在这快节奏的社会中,唯有碎片化的时间能够让人们稍稍喘息,呼出烦恼,继续投入战斗。可我宁愿没有这为数不多的碎片化时间,我宁愿回到过去美好的慢生活,没有劳累,没有烦恼,只有快乐,和无限的希望。

高三英语总复习探讨 篇14

一、词汇

英语词汇乃考试之本,复习时应扩大词汇学习的深度及广度,总结归纳词汇的音、形、义、用等方面。对于一些熟悉的单词不仅要掌握它习惯的用法及含义,还要了解它不常用的意思。

尽量掌握常用词的用法、搭配短语及其意义,注意归纳同义词、近义词的相同之处及其细微的差别。例如ability,capacity,capability,genius,talent,compe—tence,faculty,gift,aptitude,这些词和词组都含有“抛弃、放弃”的意思。

ability:指人先天的或学来的各种能力。

capacity:侧重指人的潜在能力,通常不指体力,多指才智,尤指接受与领悟能力。

capability:多用于人,指胜任某项具体T作的能力,也指本身具有、尚未发挥的潜在能力。常与of或for连用。

genius:语气最强,指天赋的才能与智力。

talent:着重指人某方面具有可发展和倍养的突m天赋才能,但语意比genius弱。

competence:正式用词,侧重指令人满意的业务能力与水平,达到胜任某项T作等的要求。

faculty:指特殊的才能或智力。

gift:着重个人的天赋的才能或在某方面的显著本领,常暗含不能用一般规律作解释的意味。

aptitude:多指先天或后天习得的运用自如的能力,常暗示接受能力强,能迅速掌握一种学术训练或艺术技巧。

二、语法

一定的语法能力是提高英语整体能力的基础,语法能力弱直接影响学生的动笔能力。高三总复习时要集中复习课本中的各种时态,运用图表的方式比较它们的特点。

笔者一般将语法分成十个部分来复习:(一)名词及主谓一致;(二)代词;(三)冠词和数词;(四)形容词和副浏;(五)情态动词和助动词;(六)动测的时态和语态;(七)非渭语动词;(八)虚拟语气;(九)各种从句;(十)倒装句、强调句、否定句和反意疑问句。每一部分安排练习题,对于有针对性的问题应该逐个解决。

三、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所占分数比例最大,所以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要不断地总结阅读技巧及失败的经验教训。教师首先要慎重选材,所选文章难度要适合学生,太容易则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太难则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些对提高能力都不利。

在阅读训练中应培养学生快速浏览的能力、猜生词含义的能力、独立分析的能力、准确捕捉文章及段落主题句的能力和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

四、写作

近几年来的高考写作标准由之前侧重于语言的正确性到现在更侧重于文章的思想性、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来评分。综观最近两年的高分作文大都为文章内容充实,观点明确、新颖,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够准确适当的运用连接词使全文结构紧凑,内容层层递进。

如今,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考试作文大都倾向于开放式的题目,它更多是要求学生对于某一社会现象或某一热点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等。较之以前的作文标准要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人生观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所以首先鼓励学生作文观点要新颖,要让人眼前一亮。

五、归纳常用句型及短语

对中学英语课本的对话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各种话题的典型句型,并让学生进行实践。如在中学课本中多次出现过的话题“asking the way”,复习时归纳其典型问法及回答句型。常见的问句有:

Excuse me,I'm looking for…

Excuse me,can/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回答的常用句型有:

Go straight ahead till you see…turn right/left then…

Go down this street

上一篇:维护群众利益工作机制下一篇: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选择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