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友启事》教案(通用5篇)
赵玲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3.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领悟“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所引起不同的结果。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写有两张启事内容的文字图片、投影出示句子。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插图)教师讲故事: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居住着一群好朋友。它们一起唱歌,一起游戏,一起快乐地生活。一天,森林里搬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小牛。和大家不熟悉的小牛一个朋友也没有,于是它就在森林里贴出了一张《征友启事》。
2、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10、征友启事)
3、解释课题(征友),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小牛几次贴出征友启事?(两次)(板书 :第一次
第二次)
三、学习第一张征友启事。(1—3自然段)
1、一心想要交朋友的小牛对朋友也提出了一些要求,这些要求是什么呢?我请三个同分别读一读课文1—3自然段,其他同学用笔画出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2、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是什么?(指名读)(出示启事“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欢迎联系……”)
3、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张启事,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4、师: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总共几个条件?(4个)它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条件呢?
5、师小结:是的,正是因为小牛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找到的朋友也能做到以上几点。(板书:以上几点)
6、这张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山羊、猎狗、花猫、马驹都兴奋地跑过去看。)
7、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会边跑来边想些什么呢?(看来你的心情很兴奋!)
8、你能带着兴奋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吗?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小动物们的这种兴奋的心情。
9、可是看完启事后,小动物们是怎么表现的?(一个个摇着头走了)
10、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动物中的一员,此时,我想问,你为什么走开了?为什么还要摇头呢?
11、你能带着这种失望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吗?(可是,看完了,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
12、咱们全班分组来读读这两句话。一二组读兴奋的句子,三四组读失望的句子。要读出动物们的心情。
13、师:瞧,第一份征友启示的结果就是,小动物们兴奋而来,失望而归。而小牛呢,找到朋友了吗?对,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板书:没有朋友)
四、感受小牛的苦闷。(4—5自然段)
1、小牛只好去找老牛诉苦,他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小牛的话吧。(唉,世界这么大,我怎么连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呢?)
2、看到小牛那么难过,老牛怎么帮助他呢?(老牛教了他一个办法)
五、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
1、老牛会帮小牛想个什么办法呢?最后小牛有没有交到朋友?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6—13自然段,从中找一找答案。
2、小牛最后交到朋友了吗?都有那些朋友?(哦,小牛交了这么多朋友)(板书:许多朋友)
3、这些小动物们把小牛团团围住,会说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4、我们分组来读读这四句话。一组读山羊的话,二组读猎狗的话,三组读花猫的话,四组读马驹的话。
5、奇怪了,有什么妙计让小牛一下子就交到这么多的朋友?(第二张征友启事)
6、请大家画出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谁来读一读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吧。
7、对比一下,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生找不同,老师边点出不同的地方)
8、多了这些词,意思有什么不同呢?(第一张征友启事要求四点都做到,第二张征友启事只要求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了)(板:其中一点)
9、教师小结:是的,第一份征友启示需要做到吃草、玩耍、晒太阳、耕田这么多方面,小牛需要这样的朋友,实际情况是,没有一个动物能同时做到以上几点。可是第二份征友启示只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
10、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来体会两次征友启事的不同。男生读第一则征友启事,女生读第二则征友启事。
六、总结全文。
1、你们听,小牛找到了许多朋友,它和朋友们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儿,我们也一起唱唱吧!(放儿歌:找朋友)
2、小牛这时候可高兴了,他唱完歌,又兴高采烈地又跑去见老牛,猜猜看小牛会对老牛说什么。
3、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交朋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才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想有更多的好朋友吗?让我们也来仿照小牛的第二张征友启事为自己写一张征友启示吧。
板书设计:
征友启事
第一次
第二次
以上几点
其中一点
没有朋友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两个征友启事的不同。
2、模仿小牛征友的方法,提高交友技能。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两个“征友启事”的范例
2、录有故事内容及“征友启事刚刚贴出至又贴出了一张征友启事”一段故事内容的磁带。
3、与幼儿人数相符的《快乐阅读》图书。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朋友”
1、教师和幼儿随音乐玩“找朋友”的游戏。
提问: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而且都喜欢交朋友,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互相帮助等词语)可是有一只小牛犊一个朋友也没有,它会怎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孤单、寂寞、闷闷不乐等,丰富幼儿词汇)比较两个征友启事的不理解第一个征友启事1教师出示第一个征友启事,请幼儿自由阅读。
2、请幼儿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即不认识的字,教师帮助幼儿认读。
3、教师和幼儿共同
4、阅读。提问:征友启事中的“征友”是什么意思?小牛犊想要找什么样的朋友?
5、听录音(征友启事刚刚贴出至又贴出了一张征友启事)提问:第一张征友启事贴出后,都有谁来了?为什么他们兴奋的走来又失望的离开?
(二)理解
第二张征友启事教师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请幼儿阅读。提问: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这回能找到朋友吗?为什么?
1、教师请幼儿将《快乐阅读》书翻到“征友启事”这一故事并跟随录音机轻声阅读。
2、教师巡回指导
3、帮助个别幼儿指
4、读。提问:第几张征友启事帮助小牛犊找到朋友?都有谁愿意做它的朋友?谁能陪它做什么?
(三)讨论:通过这两次征友
1、小牛犊懂得了一个道理,2、相信小朋友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3、是什么呢?你们来说说?
(四)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教学反思:
一、抓住主线,贯穿课堂
全文有11个自然段,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很长的一篇课文,而这样的故事性课文,最忌讳从前向后上成“流水帐”形式,于是,我抓住了文章中的两份征友启事作为主线,然后进行对比学习,不仅使得课堂脉络清楚,而且在对比中名理。
二、语言训练,随手拈来
语文课堂,讲究人文,讲求拓展,但是永远都不能丢掉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在进行两则征友启事对比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第二则征友启事和第一则相比,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四个词语。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明白第二则征友启事多了“或者”“其中一点”几个词语,却少了很多对朋友的要求。
当故事发展到贴出第一则征友启事后,我对文本进行了升华,让学生想象:“假如我是___(山羊、马驹、猎狗、花猫),当我摇着头离开时,我会对小牛说___”。此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第一则征友启事贴出后,小牛没有交到朋友,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交朋友时不能对朋友的要求太高。当故事的进度到了第二则征友启事的结果部分,通过反复分角色朗读动物们对小牛说的话,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第二则征友启事的成功,“好”与“不好”的两则征友启事造成不同后果的难点便不攻自破了。我们在边学习语言,边享受着语言带给我们的美妙和幸福感。
三、个性阅读,不拘一格
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心情会怎样呢?文中写到小牛去找老牛诉苦,“诉苦“!两个字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怎样使这里的“诉”能“苦”出味道来呢?我让学生看插图,体会小牛的心情。学生加上了“小牛难过地说”“伤心地说”“垂头丧气地说”……等描写心情的词语,然后我请学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吧!学生将这句话读得有了滋味。
本课以“朋友”开始,以“朋友”结束,于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后,我趁机让学生说说自己想找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学生学会了用上“或者…或者…或者…其中一点…”
1、认读4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牛犊两次争友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懂得“对朋友的要求过多,就会失去朋友;对朋友的要求要适度,就会找到许多朋友”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课(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在生活中,老师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朋友的话题.在动物王国里,有一头小牛,他也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可是呀,他用的方法和你们都不太一样,到底它用的是什么方法?相信学完第十课,同学们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就让我们跟随文章的主人公小牛一起走进这生动有趣的童话世界吧。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和你不熟悉的字词,借助拼音解决它。在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我们争取做到读一遍就能有一遍的收获。
(3)哪些同学自己解决了生字难题呢?请同桌之间互相认一认,看看哪组同桌最会学习。
(4)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识字方法,今天谁愿意当小老师,教一教同学们
2、检查反馈,学习生字。
(1)请你来汇报
(启事)你在哪见过启事?你还知道哪些启事?
(联系)你跟老师有没有联系?(有)我们是师生关系
你跟同学有没有关系呢?(有,是生生关系。)
(猎狗)同学们你们看,后边奔跑着的就是一只猎狗。
(兴奋)兴是多音字,还读什么?你来组个词吧。
(怨言)文中的谁有了怨言?
(围栏)围栏在学校、工厂一般都看得到。
(或者)出示句子: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姥姥家,或者奶奶家。
你能用或者来说一个句子吗?
或者是什么意思你明白了吗?
(2)生字去掉了拼音,同学们还能认识吗?小牛来考考大家
三、学习会写字
(1)除了我们掌握的会认字之外,还有7个要求我们会写的字,请大声读出来。
(2)小牛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谁能按结构给他们分分类。
(3)了解了字的结构,同学们一定会把字写得漂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带有新偏旁的“或”字。
(4)请你认真看,它的新偏旁叫:戈字边。跟老师说一次
(5)教或字的书写
①请仔细观察老师“或”字的书写。
②请同学们在认真地看大屏幕写一次。用心去记。
③谁认真看了,老师来考考大家。最后一笔是?
④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先描一个或字,再田字格中写一个或字,一定要注意字的笔顺及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其他的生字我们下堂课再认真学习。生字朋友回到了课文中,看看,你们还能认识吗?
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这个小牛到底有没有找到朋友呢?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呢?小组同学分工再读课文。
明确:一个同学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你懂得了什么,用你读懂的考考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2、引导学生提问,相互答疑。
补充: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四、知道朗读,边读边悟。
1、谁找朋友?为什么要找朋友?文中怎么说?
学生回答预想一:小牛要找朋友,因为小牛很孤单。
学生回答预想二:小牛很孤单,一心想找个朋友。
明确:指导朗读第一句。理解孤单,并说一句话。
2、为什么这两次的征友启事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呢?
明确:比较两次征友启事的内容,出示小黑板,左右各一个启事。
(1)指名学生分别读两则征友启事。
(2)说说两则启事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预想一:一个是做到‘以上几点,一个是做到其中一点;还有或者。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则启事的?
(4)在读中引导理解词语:朝夕相处兴致勃勃闷闷不乐
3、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小动物看到第一则启事,有什么反应?他们看启事后是怎么想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能试着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学生回答预想:它们兴致勃勃的来,闷闷不乐的离开。
五、情境表演,加深感悟,拓展延伸。
1、分小组合作表演。
2、通过两次征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预想:我们交朋友的时候,不能对朋友要求太多,条件太高,否则,我们就交不到朋友。
板书设计: 10 征友启事
第一次 第二次
„„以上几点 „„其中一点
垂头丧气 闷闷不乐 兴高采烈 没有朋友 和大家玩起来
成功的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8个字。读“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红马驹成功的原因,教育学生学习红马驹坚持不懈的品格。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红马驹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并学习红马驹坚持不懈的品格。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出示马驹图片。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说说它们的样子?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哪位同学能把课文朗读给大家听?读后评议。
4.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三只小马驹学习赛跑,白马驹因为害羞、黑马驹因为骄傲自满都没能成为赛跑冠军,红马驹坚持不懈、刻苦锻炼,获得了赛跑冠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词。
2.交流讨论:
(1)你从本课中学会了哪些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相机指导以下生字的识记。
旁:下面是“方”,不要写成“力”。
奖:上下结构,下面是“大”,不要写成“犬”。
插:右下部件的笔顺是:撇、横、竖、横折、横、横
(2)你从本课中积累了哪些新词?(强壮、夸奖、坚持、乐滋滋、毫不松懈、严寒酷暑等。)
四、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3.哪位同学能给“强壮”换一个词?
4.小结:白马驹、黑马驹和红马驹长得都一样强壮,都想长大成为一名赛跑冠军。
5.齐读。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只马驹都想长大成为赛跑冠军。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怎样做的。
二、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交流讨论:
(1)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绵羊说了什么?谁能表演“撇了撇嘴”的动作?
(3)指导朗读。表演读,感受绵羊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4)听了绵羊的话,白马驹是怎样做的?
(4)白马驹能成为赛跑冠军吗?
3.齐读。
4.小结:白马驹因为害羞,再也不敢跟妈妈学赛跑了,我们都能推断它将来不会成为赛跑冠军。另外两只马驹是怎样做的呢?我们接着学习。
三、合作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交代学习任务。
(1)流利、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黑马驹和红马驹是怎样做的?
(3)你认为它们做得对吗?
2.小组合作学习。
3.检查学习情况。
(1)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黑马驹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②理解:乐滋滋。
黑马驹为什么心里乐滋滋的?谁能用“乐滋滋”再说其他的句子。
③红马驹是怎样做的?完成下面的练习。
红马驹毫不松懈,不管,不管,每天。在运动会上,它像,奔跑,终于夺得了金牌。
(2)开展朗读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指导背诵第四自然段。
1.回忆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2.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3.下面我们来一次读书、背诵比赛,看谁读书最认真,看谁的记性最好。
五、拓展延伸。
1.白马驹、黑马驹和红马驹三兄弟,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你想对它们说什么?
3.请问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理想,你准备怎样做?
4.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刻苦努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老师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你们的理想将来一定会实现。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本节课收获:
1.本节课与之前心理课课堂效果相比较,纪律得到了控制,参与度相比之高。
2.对于个别学生的不真诚填写征友内容,随机做了处理:某学生表现为自卑,不开放的写出征友内容,并不愿让教师宣读,愿意放弃机会,在其他同学都带着眼罩的同时我对此学生“编出”征友内容,使其得到很多朋友伸出认可的手,使其学生收获了感动,学生课后表示出感激之情。
听课教师提出本节课不足之处:
1.课前教师要核实到课人数。
2.闭目引导中有“读”的痕迹。
3.个别地方布置任务要分步进行,如戴眼罩之后在说之后要做的事情。
4.看课堂进度,应适当压缩团队交流分享时间,增加班级集体分享时间。
5.为了能有更多举手者,教师在读完“启示”后,在语言上应注意技巧,放宽范围,如“基本符合的请举手”。
学生感言摘选:
生1:这个活动让我更了解了别人,也了解了大家交友的标准,今后要做好自己,与他人多交流。
生2:这次找朋友的活动真是让我一言难尽,非常感谢大家做我的朋友,今后我会好好的去做我的一言一行,努力做大家最好的朋友。
生3:没想到愿意与我做朋友的真是多,以后我要和他们好好相处,珍惜这次机会。
生4:在征友启示的活动中我以为只有几个朋友符合我的条件,可是让我完全没想到的是有那么多人举了手,真是很意外,以后要好好的对待朋友。
生5:我在写征友启示的时候写的很好,但现实生活中我的确没有做到我所写的“对自己严格”,我想无论如何我也交到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朋友,以后我要和他们好好相处。
生6:很多同学们要求的朋友条件中有“学习要好”,因此,我要努力学习,多与同学们交流。
生7:通过这个活动,我又找到了一些真心与我交朋友的人,我一定会改掉平时的一些缺点,和大家做最好的朋友,也会按大家的要求来做。
生8:原来有这么多的人能当自己的朋友,而自己又可以与别人做朋友。
生9:生活离不开朋友,朋友对一个人无比的重要,朋友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拥有了朋友,也就拥有了希望,我要珍惜与朋友相处的时光,做他人称职的朋友。
生10: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得到朋友的,要想获得更多更好的朋友,我们首先是要把自己做好,只有自己做好了,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朋友。
生11:我以为我的朋友只有一两个,到后来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朋友,我会好好珍惜,并努力做好自己。
生12:我们以后交朋友的时候要多想想别人的优点,不能因为以前的一点小矛盾而永远放弃和他做朋友,还有对朋友要求不能太苛刻。
生13:在和班级和宿舍内,我的朋友并不多,但现在我有了很多新朋友,我很高兴有了这些新朋友。
生14:我感觉对待朋友真诚,热心最重要,交朋友时不能只看外表,要看是否心胸宽广。
生15:有挺多的同学都是以前在班级内不怎么熟悉,甚至是没说过几句话,今天,那些有点小陌生的同学,让我感觉不怎么陌生了。
1、懂得什么叫启事,写启事的作用。
2、会写常用的招领启事,归还启事等,懂得启事的书写格式。教学重点:学会写启事
1、出示“招领启事”,说说这则启事“公开说明”了一件什么事?
2、写招领启事有哪些要求?为什么物品的特征不要全写出来?
3、说说写招领启事的书写格式。
招领启事
我在操场上拾到十元钱,请失主到我处认领。
红星小学 王小刚
6月1日
1、根据课后题1写招领启事。
2、集体评议。
3、修改誊抄。
启事的种类很多,但格式基本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写一种“寻物启事”。
1、读“寻物启事”,说说寻物启事有什么作用?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写“寻物启事”?
2、写“寻物启事”要写明什么内容,注意什么?
3、写“寻物启事”与“招领启事”有什么异同点?
1、根据课后题1写一则“寻物启事”。
2、评议修改。
3、誊抄在作文本上。
1、请按照下面的内容写启事。
四班陈亮同学在学样游泳池边拾到一件衣服,希望找到失主,归还原物。
学期即将结束,学校体育室在整理器具时,发现少了两只篮球,希望忘了归还这的班级速来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