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的名言

2024-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教育的名言(精选8篇)

中国古代教育的名言 篇1

1、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2、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3、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5、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11、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12、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恶有常。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否则辍”。

15、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16、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17、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中国古代教育的名言 篇2

关键词:古代美术,绘画教育,教育特征

“书画同源”、“书画同体”, 是关于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原始的考察结论, 也是关于中国书法、绘画艺术语言共同特点的概括。绘画教育的发生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可以说是生产力在历史的长河中推动了绘画教育的发展。

一、战国、秦汉时期的绘画教育

战国开始了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 铁器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也同时促进了私学的产生, 美术作品内容以人物画为主, 重在为维护封建礼教服务。秦王朝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 在全国兴办官学, 形成了以官学为主, 以私学为辅的局面, 强化了教育服务政权的职能。并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现存的秦兵马俑就足以说明秦王朝时期的美术教育在受教育规模、美术水平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

随着汉字文字符号作用的迅速强化, 促成了书、画的分立。“绘画”的概念在这一时期有图、绘的分别, 图、画则依附于图形状物和装点修饰的基本功能, 寻找到驻足之所, 以弥补观念表达意义和礼仪道德规范乍失所造成的失衡。这一书画分立的形势, 直接影响了汉晋时期美术教育重心的转移以及性质的变化。

随着秦代的发展, 秦始皇颁令“书同文”, 使文字功能独立, 使用普及, 作用加强。“书同文”的颁布促使了绘画与图谶、图符、图籍、图志的分离, 绘画存形状物的功能凸显出来, 写真、状物、法貌、摹形的绘画性质更单一, 相应的技艺技能要求也更明确, 并受到重视, 得到强调。“善画者”的身份, 由先秦的臣、相、史、客, 转变为技匠之“工”, 绘画变为画工之匠作。与此相应, 写真、状物、法貌、摹形的技艺学习, 成为汉代绘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中心内容, 并伴随大一统帝国大兴宫室的规模化美术活动, 以宫廷中专职的“黄门画工”、“尚方画工”为首, 在画工阶层中得到了广泛的推行。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教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绘画艺术, 出现了丰富多彩的面貌。此时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批有明确记载的画家, 如: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 但当时的绘画传授, 还是沿袭了师徒、父子式的传授形式, 有明显的师承关系, 如:卫协师曹不兴, 顾恺之师卫协, 陆探微师顾恺之。此时绘画教育的功能仍是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可喜的是这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绘画的欣赏功能, 认为山水画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愉快, 是其他文学艺术作品无法比拟的。

佛教绘画在南北朝的繁荣, 促成了大规模、多门类的工匠美术集群活动。建筑、绘画、雕塑这三种重要的美术门类, 在诸如云冈石窟寺、龙门石窟寺这种用工浩大、延续几十年的美术营造工程中, 既发展和扩充了师法及传承形式, 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 也使各门类美术工匠在规模化的合作过程中, 有了新的组织要求, 为隋唐以后美术工匠行会制度, 以及相应教育形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隋唐时期的绘画教育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绘画教育也有了重大发展。宫廷绘画日益兴盛, 唐明皇创置了我国最早的翰林院, 并广招艺术人才奉于宫廷, 授予官职, 同时也集中了一些画家, 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宫廷绘画力量, 虽无画院之名已具画院之实, 奠定了画院的基础。此时的绘画技能技巧的传授仍是靠师承关系, 但因绘画分科的细化, 出现了大量专长一科的画家, 并提出了绘画应向自然学习, 积累素材, 才能造化在手的观点。这一主张的提出为师徒、父子师承的美术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隋唐是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重要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 经济繁荣, 非常重视同其他国家的交流, 文化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名家辈出的隋唐画坛, 先后涌现出如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王维、韩幹、张萱、周昉等令后人仰慕的巨匠。总体而言, 此时期的人物画继承了汉魏传统, 重视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随着佛教的继续盛行, 大规模的图壁造寺活动促进了民间画工美术教育的发展, 形成了一分本为主要媒介, 以合作画壁为主要手段的师徒传带教育形式。同时, 行业竞争促使行会出现, 从而形成民间画工塑工初步的行会教育机制。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关注到了美术欣赏的意义, 打破了单纯追求美术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功能, 开辟了美术的欣赏功能;在绘画教育中提出了“师法自然”的艺术主张, 使师承学习不再是唯一的方式, 成为这种绘画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 “自然”成为了“师”外之“师”, 为关注人的自身感受提供了契机。

隋唐绘画中, 人物画仍然是最主要的门类, 同时, 山水画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其余如鞍马、台榭、舟车、禽鸟、花木等, 分科而治, 穷尽专精, 扩大了绘画的门类分别, 古高隽逸的六朝风流, 一变而为精妙工丽的华富唐妆。姚最《续画品》评湘东殿下云:“学穷性表, 心师造化, 非复景行所能希涉。”这一“心师造化”的概念, 在唐代分科而治的绘画进程中, 被归纳为“外师造化”的绘画教育观念。

在民间画工阶层里, 由于文化素质和绘画活动性质的不同, 形成了以粉本为媒介的画工美术教育形式, 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吴道子是重要人物。

四、五代至两宋时期的绘画教育

五代时期, 绘画继续向前发展, 蜀地绘画空前兴盛, 后主孟昶创立了翰林图画院, 我国历史上的画院正式诞生了。画院除为皇帝绘制各种图画外, 还承担皇家藏画的鉴定和整理及绘画生徒培养的任务。美术教育的形式主要采用临摹的方法, 选择优秀的临本进行临摹, 教师教学也是选择好的临本或自行绘制临本供学生学习。具说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卷》就是专为其子习画所绘。

自北宋开始, 宫廷画院承担了美术创作与人才培养的两种功能。宋微宗崇宁三年设立画学, 这是中国历史第一个皇家美术学院。其录用考试的标准发展了“师法自然”的艺术主张, 既要求状物绘形的严格写实技巧, 又强调立意构思, 多摘取诗句为题目。画学的学科分为专业课和共同课, 专业课有:道释、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六门;共同课有:“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可见, 此时期不仅关注绘画的技能技巧, 也关注绘画理论, 更关注画家自身的文化修养。南宋偏安江南, 集中了北宋画家, 恢复翰林图画院, 又一次掀起了宫廷绘画的高潮。

五、元代至清末的绘画教育

元代的绘画教育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 但程朱理学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的思想。绘画创作与绘画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元代的政治与文化的高压统治, 绘画创作的内容多从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转向了描写自然美的山水画、花鸟画。取消了宫廷翰林图画院的制度, 在工部、将作、大都的官署中设置了梵像提举司、织佛像提举司、画油具、画局等机构, 这些机构本身除了进行绘画创作外, 仍有教育的功能。元代失意的文人画家成为绘画创作与绘画教育的强大力量, 涌现出大量的知名画家。他们抛弃了统治者所追求的“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功能, 而以“逸笔草草, 不求形似, 聊以自娱耳”和“写胸中逸气”, 强调了美术的欣赏功能、娱乐功能、宣泄功能, 绘画朝着强调自我表现、写主观感受的方向发展。

明朝恢复了汉族传统的文化典章制度, 在锦衣卫中隶设各种宫廷美术创作机构, 发挥画院为满足统治者进行美术创作的功能, 但其美术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减。明万历年间, 欧洲宗教组织带来了大量的西洋圣像, 这些绘画品对中国人物画产生了巨大影响, 形成了人物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期。

清沿用明代体制, 但设立了专门机构———画院, 并对宫廷绘画设有专门的场所。绘画为统治者服务的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功能成为宫廷绘画创作的出发点, 涌现了大量描绘帝王、后妃、宫廷生活等的为帝王歌功颂德的绘画作品。外国传教士加入宫廷画家的队伍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变化, 他们擅长以西洋油画或中西结合的形式表现宫廷生活, 彼得统治者赏识。这些西洋传教士在宫中授徒, 开创了西洋美术教育的先河。这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画家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

明清时期还有一支庞大的画工队伍, 以绘画为终身职业的绘画工人, 也称丹青师傅。这些人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没有文化。但他们在工场或作坊中做学徒, 在实践中学习, 成为宫廷画工或民间画工。他们也为美术发展和美术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之, 元、明、清时期, 虽没有画院, 但都有宫廷画家。绘画服务政治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功能依旧。元失意文人成为宫廷之外的重要美术创作力量, 开辟了绘画重自我表现、强调主观感受的新方向。西洋画家的出现为绘画创作和绘画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明清版画画谱的出现为师徒、父子的师承绘画教育形式、“师法自然”的绘画教育形式外的自学形式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陈绶祥.中国绘画断代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2]李永林.中国美术教育史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4.

中国古代经典教育培养的“脸面” 篇3

秦汉如何垄断知识购买权

秦王朝网罗各种流派学说,设置博士,“博士一官,盖置于六国之末,而秦因之”,“博士,秦官。学通古今,员多至数十人”,这种设置很大程度乃是出于备以受谘。秦王朝总的方针,乃是贯彻法家的强力控制意志,实行强制控制的“思想压制”,“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用“以吏为师”的方针,指导整个帝国。这种趋向无疑否定了春秋以来的教育成就,否定了受教育阶层的地位,这本身也同秦之大量吸收游士的方针相冲突。如果不辅以“思想灌输”的手段,左右之,它压制的力量的爆发必然具有摧毁性,秦的覆亡,不能不说此乃一大诱因。

强力“思想压制”的方式本身也不能为强有力的帝国权力管控系统提供必要的谨慎准则和价值系统。没有统一的精神原则武装起来的官僚,在贯彻帝国强有力的管控意志时,总是陷于漫无头绪的地方事务中,使其面临地方事务、处理地方事务时极为被动。

秦王朝实行的强有力专制,是一种毫无弹性的制度。它的严密性和繁琐性,使各个阶级都暴露在赤裸裸的强权之下,所有的官僚皆疲于奔命,这也可以从秦始皇神秘的行踪事件中寻得端倪。

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喜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捕讨在旁者尽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

秦始皇以强压之措施,施于对帝国全方位的监控。它不仅要控制军事上的危险,“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铸以为金人十二”,而且以强有力的户籍控制人力和物力,辅之以什伍连坐之制。正是秦帝国强有力的政治控制、大规模的军事行为,缺少适当弹性的制度设置,耗竭了帝国的资源,从而走向了崩溃。

秦王朝对其权利资源——士的摒弃,又使秦王朝的权力基础变得薄弱。它的强制措施,虽能控制人们的思想,却无力获得意识形态的支持;专制帝国的意识形态,只有以“思想控制”和“思想灌输”相结合,方为有效。只有借助“思想灌输”的辅助,才能将其导入一个可控制之途。秦帝国试图以强制控制的方式,完成对人力物力的控制,维持帝国秩序,而抛弃“士”的支持,同时又将地方社会群体的组织力量视为多余,在缺少技术和专业分化的时代,将地方事务完全纳入帝国行政之内从而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从制度的角度说,代秦而起的汉王朝无多大创新,但却充分展示了秦制度的魅力,在制度的内涵上承继法家的强有力控制准则。同时,逐渐以儒家的等级伦序及其道德训诫作为强有力的法家原则的内在核心,以缓冲秦王朝实施的僵硬强制控制,并在唐王朝之后,彻底完成其建构。汉王朝成功地利用“思想灌输”与“思想控制”的结合为帝国制度确定了道德原则和价值系统。

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本身是看不起士阶层那一套东西的,特别是对儒家那一套尤不感兴趣,但士阶层作为权力资源,提供的有效统治规范却改变了他的看法,在确立了故秦的行政制度的同时,却不得不对制度的价值规范加以重视。不过,历西汉前半叶,总的原则仍是强调社会的恢复和巩固帝国的财政基础,强调社会的稳定,而放弃兴师动众的华丽修饰。其帝国规范仍强调兼容并包,陆贾、叔孙通辈与萧何、曹参这类秦王朝基层行政的亲历者,并立于朝廷当中,甚至是以萧、曹这类秦王朝时代的小吏为主。这种局面在经过文景时代而得到改观,整个帝国总体上得到加强,新兴的政治资源已经壮大,开国之初的人事局面已有改变,调整帝国的指导原则已势所必然。可以说这一阶段既弱化了思想控制,也弱化了思想灌输,强调的是行政的有效运行。

西汉中叶,开始改变汉初经典教育不分流派的做法,认定以儒家经典培育官僚资源。汉武帝时,一改传统的诸博士之制,专立“经博士”,“建元五年春,置五经博士”,而百家罢,确立了儒家的至上地位,汉初以黄老为主旨兼容百家的局面得以改变。帝国的意识形态开始成熟,从而得以收到灌输与控制的效果。这也是社会变迁使然,春秋战国时代游士的活跃,到此时开始逐渐与帝国的制度融合,被纳入到同土地和血缘联系的格局当中,董仲舒所谓“贫者无立锥之地”也正是说明此时变局的重要。帝国社会中的士再也不是游离于土地和血缘之外的群体,从而彻底融入到帝国社会当中。从此,帝国总是着意于制度化的仕进制度和静态设置相结合,完全确立了帝国才是唯一的知识购买者,知识者的买家只有帝王这一格局,正是韩非子所说的“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局面。

此条途径的成功之处,既适当地控制了权力资源,又为帝国制度和行政贯注了一种精神和普遍的原则。《汉书·儒林传》称:

自武帝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姑,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

等级伦序下的帝国目标化控制

经过长期的探寻,帝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支柱,但是这毕竟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断非短期所能成功,虽然汉帝国经武帝以儒术武装行政组织后,尚有诸多变故,但其欲使官僚机构、行政组织导于一道德原则中,确实成功塑造了帝国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唐中叶以后,科举制的成功,无疑在等级伦序的道德原则下,完成了帝国权威下的官僚组织的统一建构)。如此,士阶层为利禄而疲于注经、说经、诵经,其控制思想意识形态之效比秦之堵防,收效显著。汉虽承秦制,实已重塑了秦之道德伦理和价值系统。可以说,汉代以后,经典教育成了培育官员脸面的重要内容,而经典教育的基本内容又以儒家经典为主。从此,将士阶层同政权与社会联结一体,形成强烈的政治投机原则和品性。

nlc202309091051

帝国时代,一切既以等级伦序和道德训诫为指南,其至上的准则也就不离上下之等级关系,潜在的语汇即是等级优势者拥有支配和剥夺等级弱势者的精神和物质空间的权利。直白说,即等级弱势者之能自立于世,之能拥有某种物,全在于等级优势者未行使剥夺之权而已。对于时刻受到攻击的伦序网中的个人来说,只有爬上等级的高位,也许更能对自己提供保护,同时又享有支配更广泛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法家所强调的法术势就融为其中的人际网络和等级控制技巧。

累世治经之家,成了两汉时代一大特色,官僚同经典教育、土地、家族血缘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春秋战国时代思想争鸣,各派关注的是:理想政治。在此时化为实实在在的现实政治组织的控制技巧。从此,士阶层以官员后备队伍的角色彻底融合到帝国社会之中,形成以血缘为基础的等级伦序原则的承受主体,他们既是官僚,又是社会中的上层,在自治的社会群体中以家族的力量得以体现。

西汉时代的学术特色之鲜明,集中体现在其“利禄”二字上,同时又体现在刻意探寻神圣的宇宙秩序和帝国秩序之上。私立门户讲学接徒,或者家传世学,孔氏、伏氏、欧阳氏、桓氏、杨氏、崔氏等便是其中“世传家业”的名家大姓,除经文而外,刑律百家星算等无不有家学传统。

到东汉,帝国官僚体系进一步儒家化,因此有所谓“东汉功臣多近儒”之说。此等力量,经西汉的培植,形成东汉时代强有力的世家大族,儒家学说彻底成为帝国的主宰学说,使帝国获得了统一意识形态支持以及以此武装起来的官僚队伍。他们贯彻的同一信念使整个官僚体系统一在一起,接受皇权支配下的等级秩序,进而解决帝国的统一难题。帝国在至上的等级伦序原则支持下,完成财政与治安两大基本目标,实现帝国等级伦序原则下的目标化控制。

官僚与知识系统的最终驯化

但是帝国政权虽有效地掌握了统一的权力资源,却无法消除其小集团化倾向而导致帝国分裂的倾向,还没有足够的条件驯伏他们,消除他们小集团的分裂因素。此种前途只有在魏晋南北朝的战乱冲击下,经由唐中叶以后的深刻变更,消除世家大族而又有效地加强中央集权后,得以完成,帝国最终彻底驯化了官僚系统与知识系统。

隋唐时代确立的新型的仕进制度——科举制,强调的是士子的受教育程度,经过选拔进入帝国的上层组成帝国的官僚队伍。这虽然是秦汉以来帝国的用人传统,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进入官僚系统的机会,但要说将其制度化,还是隋唐之功。

作为拥有胡人血统的隋唐皇族,已具有打破世家大族地位的本钱,长期的战乱则又早已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此时,他们已不仅是皇权的雇员,进而言之,则逐渐沦为皇帝手中称手的工具,而不再是特殊社会集团的代表,如果说这个阶层还显得特殊的话,那是因为一旦进入这个阶层其特殊地位才显示出来。获得了此特殊地位就是获得特权,而不是因为拥有特权才获得此特殊地位。这样,更为有效地积蓄了帝国的政治资源,从理论上说,除了特别低贱者外,各阶层的精英,皆可以成为帝国官僚的后备队伍。

随着官僚政府的这一变化,皇帝的地位也改变了,他再也不仅仅是贵族精英中的头号人物,道德和理智的完美化身,进而使秦汉时代确立的皇权体系、帝国政治更加深化。由于有了依赖皇权才能获得官职、权力和勢力的官僚集团,皇权以一种崭新的面貌雄踞于普通社会之上。

科举制度,通过对汉魏选拔官僚方式的制度化,而成为帝国重新掌握权力资源,巩固集权体系的有力措施,强化帝国等级伦序的有效方式,打击世家大族的强有力武器,直到帝国末年(1905年),才废止了这一制度。可以说科举制度作为帝国官僚制度的有力支持,与帝国命运相始终。

科举制度,有效地将帝国的利益作为首要考虑目标,而为帝国提供了更深厚的政治资源,同时又更为有效地支配此种资源,帝国的官僚体系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基础。两汉时代的天命皇权,虽然有理论上的完美,却不能有效地驯化官僚组织,此时则大有改观。唐太宗所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正显示了此制度的力量。

中央政府、帝国行政同地方的关系开始从地方政权的全权治理转向绝对权威的帝国垂直控制。科举制的教育内核,是以儒家经典为核心来武装官僚系统,如果说汉魏时代的经学家法,还允许对经典进行多样性阐释的话,那么科举时代的经典教育,就开始向标准化、教条化推进,此后的官员在严密的经典培训中,接受的就是完整的脸面教育,这套脸面教育事关官僚的神圣性。

如果说唐宋时代官僚体系还没有完全奴化的话,那么其后明清王朝君王专制集权的极端化,将官僚集团彻底打入工具性甚至奴才的地位;在帝国王朝操控的官僚队伍形塑过程中,知识的品质被彻底阉割。

(摘编自《皇帝治下的中国》,云南人民出版社,有删节)

中国古代教育的名言 篇4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天下之本在家。汉.荀悦《申鉴.政体》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唐.韩愈《师说》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清.梁启超《论幼学》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宋.林逋《省心录》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清.林纾《闽中新乐府》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大戴礼记.保傅》

●人材之成,自儿童起。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序》 ●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爱子教之以义方。《左传.隐公三年》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明.方孝孺《行善戒》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荀子.大略》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汉.王符《潜夫论.遏利》

●童蒙无先入之杂,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枣故养正当于蒙。明.王延相《雅述.上篇》

●今教童子枣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明.王守仁《训蒙大意》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明.王守仁《训蒙大意》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贤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清.张履祥《训子语》

●至乐无如读书,至安无如教子。《史曲.愿体集》 ●爱之必以其道。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教子须是以身率先。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清.张履祥《愿学记》

●子弟教不率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当反求诸已,未可全责子弟也。清.张履祥《备忘一》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韩非子.外储说》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

●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惟礼义廉耻是尚。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贤母使子贤也。汉.韩婴《韩诗外传》 ●子孙若贤,不待多富;若其不贤,则多以征怨。汉.王符《潜夫论.遏利》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

●无药可延卿相寿,有钱难买子孙贤。元.〈冤家债主.梆子》 ●父否母然,子无适从。宋.宋祁《杂说》

●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汉.桓宽《盐铁论.周秦》

●爱之太殷恩,忧之太勤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雠之。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没有不败。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注》●祸不出所憎,常出所爱。

汉.傅干《皇后箴》祸患不产生于自己所憎恨的人,而常常产生于自己所宠爱的人。

●恨铁不成钢。清.曹雪芹《红楼梦》

●父刚母柔,教养道合。清.王夫之《周易内传》 ●努笞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宋.王应麟《三字经》

●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苏氏家语》

●我教子,惟一经。勤有益,劝无功。宋.王应麟《三字经》●遗子黄金宝,如何教一经。《神童诗》留给子孙金银财宝,不如教他们熟读经书。善教.利导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要,人焉庚哉!《论语.为政》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礼记.学记》

●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礼记.学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

●弟子问仁,仲尼答之,人人异辞;盖因事托规,随时所急,譬犹治病之方千百,而针灸之处无常。晋.葛洪《抱朴子.喻蔽》

●《论语》问同而答异者至多,或因人材性,或观人之所问意思而言及所到地位。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人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人者。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

●教学之法,本于人性。宋.欧阳修《吉州学记》

●戒之以祸,不若喻之以理;喻之以理,不若悟之以心。宋.吕祖谦《东莱博义》

●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宋.欧阳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论》 ●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

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

●各因其所长而教之者也。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宋.朱熹《四书集注》

●人之资质有高下,工夫有生熟,学问有深浅,不可概以此语之。

明.吕经野《答学生问阳明良知教人》

●圣人教人,或因人病处说,或因人不足处说,或因人学术有偏处说,未尝执于一言。明.吕经野《答学生问阳明良知教人》

●大禹治水,君子善导,导人必因性,治水必因其势。汉.徐干《中论.贵言》

●教者顺其性之所以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可矣。清.王夫之《四书训义》

●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宋.张载《语录》

●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明.王守仁《别王纯甫序》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札记.学记》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札记.学记》

●教思之无穷,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清.王夫之《四书训义》

●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大取》 ●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明.王守仁《传习录》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之通,毋强开其所蔽。明.洪自诚《菜根谭.修省》善于进行启发教育,就应当依据对方明白事理的逐渐使之通晓,切勿勉强去开导其不能通时之处。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清.魏源《默觚.治篇》 ●夫子循循善诱人。《论语.子罕》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明.洪自诚《菜根谭》 ●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无可依据。明.洪自诚《菜根谭》 ●教人言理太高,使人无可依据。明.薛瑄《读书录》

●使辞足以达其智慧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安,弗过其任而强牵制也。汉.徐干《中论.贵言》

●学者气质各有利钝,工夫各有深浅,要是不可限以一律。

宋.吕祖谦《与朱侍讲书》

●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才。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序》

●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隋.王通《中论.周公》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明.王守仁《传习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叶落知秋,举一明三。宋.普济《五灯会元》

●君子之教喻也,道貌岸然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礼记.学记》

●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

●每进讲,必引经执义,广譬曲谕。明.张敬修〈文忠公行实》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也。《孟子.尽心上》

●圣人教人,皆略启其端,使学者深思而自得之。明.薛瑄《读书录.教人》

●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明.王守仁《传习录》

●教在我而自得在彼。清.王夫之《四书训义.论语》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人岂不欲有所能已,要可责之?须求其有渐。宋.张载《学大原下》 ●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远者大者。宋.朱熹《朱子语类》

●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常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宋.陈亮《赋武川陈童子序》 ●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的基本。宋.朱熹《小学辑说》

●由纲及目,由浅入深。清.佚名《杜诗言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学而》 ●学不厌而教不倦。《孟子.公孙丑上》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诗经.大雅.抑》 ●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上》

●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所得也。宋.王安石《书洪范传后》 ●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宋.欧阳修《吉州学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荀子.大略》

●大学之法,禁之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工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礼记.学记》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礼记.学者》

●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礼记.学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孟子.万章上》

●欲明人者先自明。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视徒如已,反已以教,则得教之情也。《吕氏春秋.诬徒》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讲学而无宗旨,即有嘉言,是无头绪之乱丝也。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了。

●要教化人,除非从心上教起;要从心上教起,除了读书明理之外,更无他法。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明.王守仁《传习录》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清.颜元《总论诸儒讲学》修德.育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论语.阳货》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论语.阳货》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论语.阳货》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荀子.劝学》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汉.王充《论衡.别论》 ●百行以德为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仁义其教之本乎.隋.王通《中说.礼乐》 ●德行之于人大矣枣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宋.朱熹《学校贡举私议

●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为先.宋.王安石《洪范传》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是.明.王守仁《答顾东桥书》

●学者第一要看德器,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清.张履祥《备忘二》

●教育之宗旨何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清.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

●德行之实事,皆在六艺,艺失则德行俱失.清.李塨《大学辨业》 ●以德育为先。清.康有为《大同书》

●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清.康有为《大同书》 ●学必以德性为本。元.吴澄《草庐学案》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礼记.乐记》之。

●以德行为本,文艺为末。元.郑玉《送唐仲实赴乡试序》 ●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德益进而业益修,业益修则德益进。清.张履祥《备忘三》

●学生以勤学为务,尤以立品为先。清.张之洞《札知县蒋楷等充武备学堂稽察委员》

●人必受教育,然后乃有知识,知识即势力也。势力之效用,较金钱为大。清.容闳《西学东渐记》

●人之愚不肖,亦由智教不备之所致也。清.康有为《大同书》 ●善于教育者,必能注意学生之道德,以养成其优美之品格。否则,仅仅以学问知识授于学生,自谓能其事,充乎其极,不过使学生成一能行之百科全书,或一具有灵性之鹦鹉耳,曷足贵哉。清.容闳《西学东渐记》

●重精神,贵德育。清.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

●有文采以养其目,声音以养其耳,威仪以养其四体,歌舞以养其血气,义理以养其心。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

●国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清.梁启超《新民说》 ●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清.严复《原强》

●学贵以养身健乐为主。清.康有为《大同书》 ●外国教育,必有体操,所以强其体魄,壮其胆色,养成不畏强敌,不慑雷霆之志,然后内可以清国难,外之以拒强敌。清.梁启超《论政变与中国不亡之关系》

●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_——王国维

●学知不足,业精于勤。——韩愈

●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韩愈 ●教人者,成为之长,去人之短歌德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教育的含义就是使人能作以前不能——魏源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对同时代的人的批评不叫批评,叫交谈 ——勒梅特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学者,贵能博闻也——崔敦礼

●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马卡连柯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也——黄宗羲 ●普及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英国

●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苏霍姆林斯基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孙中山 ●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王守仁

●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事实何俾之有?——恽代英

●教义应该使人们爱上训诫,而不是爱上教师——培根

●美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犹如生活之需要阳光。美育是培养●健全的人不可缺少的教育,犹如维生素之于生命。

旅行对青年,是教育的一部分;对于老年人是部分经验。——培根 ●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蔡元培

●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雨果

●古之教人,无一物不使之诚心——程颢、程颐

●家庭做一番调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证实了家庭确实影响到我们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一般人的是非观念混淆不清。而建立生活的是非观念最好的办法,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以身作则。因此,作为教育孩子的父母,必须小心检视自己的行为——里根 ●修树趁早,教子趁小。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奥斯特洛夫斯基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行知 决不要把他们教育成闷闷不乐,过早就想变为成年的人——加里宁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孩子们对谎言或虚伪非常敏感,极易察觉。如果他们尊重你、依赖你、他们就是在很小的时候也会同你合 ——甘地夫人

1、国将兴,必尊师重傅;国将衰,比贱师轻傅.——荀 子

2、如果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能明确说出他的教育活动的目的,那就跟一个建筑师在为一座新建筑奠基时还不知道要建筑什么东西一样,令人不可理解.——(俄)乌申斯基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礼记》

4、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爱因斯坦

5、在自由意志的运用与对必要管束的服从之间进行调节是教育的最难课题.——康 德

6、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7、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罗曼 罗兰

8、用音乐陶冶人的灵魂,用体育锻炼人的体魄.——柏拉图

9、体育是产生优秀公民最适当,最有效,最有趣的方法.——马约翰

10、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

11、读书需用六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朱熹

1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13、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1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

15、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陶行知

16、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陶行知

17、教师要这样来教育学生:造成一种风气,使他们感到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 苏霍姆林斯基

18、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苏霍姆林斯基

19、教师的话是感化受教育者心灵的工具,它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教育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对待人的心灵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20、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教育,自我尊重,自我监督,自我完善,那么用任何方法,任何手段,即令是残酷手段,也无法根除抄袭,夹带和偷看.——苏霍姆林斯基

21、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

22、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

23、在学校中求学的真正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如何制造新知识以应需求的方法.——杜 威

2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

25、我体会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吸引他为集体出力,为集体流汗,为集体贡献出一些个人的东西,吸引他为集体倾注心血.倾注得越多,感情自然就会深起来.——魏书生

26、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到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的话,那就要比十多个各随己意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马卡连柯

27、传统教育有此弊端:它让一种僵化、习惯的观察世界的方式世代流传;我们只能通过人们一本正经地架在我们鼻梁上的眼镜去观察世界,而我们本应作出巨大的努力,通过我们智慧本身的目光,用肉眼去看待事物。于是,我们大家都人云亦云地谈论上帝,战争引不起我们的讨厌,人们极热心地习惯于恺撒;由此也造成了社会由一个盲目的将军所支撑的局面。对于一切不同于精密科学的东西,老师应该能够只用一种非常抽象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智性,以便使学生能够把强大然而自由的才能应用于道德秩序的考试。但我们承认这样教育是不可能的。

28、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观望。(怀特海)

29、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蔡元培)●今欲自强,非讲兵不可;讲兵非理财不可,理财非学校以开民智不可(清·康有为)

●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清·康有为)

●民智者,富强之源也(清·严复)

●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清·梁启超)

●日本之骤强,由学校之极盛(清·康有为)

●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长,存乎学校(时务学堂招考示)

●学者,国之本也(孙中山)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

●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宋·傅亮)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唐·权德舆)

●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宋·范仲淹)

●教易为善,善而人正,国之所以治也(宋·李觏)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明·朱之瑜)

●教育为立国之本(清·郑观应)

●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唐·孔颖达)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唐·白居易)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礼记)

●风俗弊坏,由于无教(清·康有为)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孙中山)

●与其为成人造班房,不如为孩子建学堂(伊·库克)

●教义应该使人们爱上训诫,而不是爱上教师(培根)

●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

●人只是一无所知的动物,没有教诲则一无所知,他既不能讲话、行走、吃饭,也不能作本能的激励的任何事情,只能睡觉(大普林尼)

●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巴尔扎克)

●教育之于人有如雕刻之于大理石(艾迪生)

●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邓小平)

●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让天生的笨蛋变成思想家,决不可能的(叔本华)

●允许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获得快乐,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塞·约翰逊)

●有些你以为坏的东西或许会引发你孩子的才能;有些你以为好的东西或许使这些才能窒息(夏多布里昂)

●普及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霍勒斯·曼)

●最贤明的古人把含蓄的事物看作是最恰当的教育内容,因为它能使各种能力得到运用(布莱克)

●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与前两种完全背道而驰(孟德斯鸠)

●投入海中鱼子,并不都长成鱼(阿·巴巴耶娃)

●潇洒的风度和幽雅的谈吐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从摇篮时期起 就开始教育增养出来的(巴尔扎克)

●凡人之性成于习(明·王廷相)

●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汉·董仲舒)

●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能也(詹·考索思)

●诚实与善良均来自良好的教育(普卢塔克)

●教育能增加人固有的价值。有素的训练能坚定人的信心(贺拉斯)

●受过教育的人好引导但难以驱使,好管理但难以差遣(布鲁厄姆)

●学必以德为本(元·吴澄)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礼记)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汉·五充)

●学者第一要看德器,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清··张履祥)

●以德育为先(清·康有为)

●重精神,贵德育(清·梁启超)

●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 育与智育之手段(清·王国维)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也(蔡元培)

●把美育特别提出来,与体智德并为四育(蔡元培)

●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力的重压(铁托)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毛泽东)

●技术教育是手工劳动的升华,它能把手工劳动的效率提高到最高程度(威·格拉德斯通)

●如果不教给孩子一门手艺,或教他去从事一件职业,那就是把 孩子养大去做贼(爱献生)

●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马克思)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论语.述而〉〉

3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美,富兰克林

4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朱舜水集.劝学》 今一切事业,须从科学上解决;而一切学问,须从事实上研究。

黄炎培

6.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

郭秉文

7.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教育家

8.知识不是某种完备无缺、纯净无瑕、僵化不变的东西。它永远在创新,永远在前进。

普良尼施尼柯夫,前苏联农业化学家

9.读史使人明智,读私诗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

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培根,英国哲学家

10.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春秋政治家

11.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魏源,清朝思想家、史学家

12.教育的事业并非使年轻人能完美地从事科学研究,而是要开阔年轻人的心胸,使其能尽力运用自己之所长。

洛克,英国哲学家

13.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亚美路,瑞士教育家

14.假如一个先生想用知识去启导一个葬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它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15.懂得如何启发,使教人的一大艺术 阿米尔,印度尼西亚诗人

16.真正的教育与其说是言辞,无宁说是在实践。

17.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讲的学问,而在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的时候,再教他的学习方法,这才符合优良教育的原则.18.凡是出于人为的事,人都能破坏它,只有自然的本性是不能消灭的,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自然”.19.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中国古代关于学习的名言 篇5

2) 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3)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4)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5)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6)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7)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8)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朱熹

9)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0)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1) 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12)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13)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4)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15) 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16)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17)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18)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19)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 篇6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6、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7、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8、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对联集锦》

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0、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对联集锦》

1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神童诗·劝学》

1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5、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8、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9、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1、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4、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6、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27、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28、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2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1、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

3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3、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34、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35、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对联集锦》

3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7、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8、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3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0、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4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43、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对联集锦》

44、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4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7、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4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3、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唐寅

5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5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管仲是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 篇7

一、“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 谷也;一树十获者, 木也;一树百获者, 人也。我苟种之, 如神用之, 举事如神, 唯王之门。” (《权修》) 《管子》中首次提出著名的“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的职业教育思想。也就是为一年的打算, 类似于种植谷物;预计十年的打算, 等同于培植树木;终身的打算, 在于人才的培养。谷物可以种植一次获取一次的收获;培植树木一次足以获取十次的收获;人才培育一次定会得到百次的收获。由此可见,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能够起到“一树百获”的效果。“举而得其人, 坐而收其福, 不可胜收也。” (《君臣》) 从职业教育角度考察, 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选拔人才、培养人才, 目的在于使用人才。人才合理使用达到至善至美, 才是培养人才的终极目的。所以, 《管子》中注重人才培育与使用, 并置于同等地位[3]123。“我苟种之, 如神用之, 举事如神, 唯王之门。” (《权修》) 也就是说我如果能够精心地培育人才, 自如地使用人才, 那么, 从事大业就可以得心应手, 这是称王天下必经的路径, 彰显王者风范。足以证明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 管仲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人才培养, 认为用人注意到“扬长避短、用长容短、扬长克短、化短为长”, “智者用其谋, 愚者用其力, 勇者用其威, 情者用其慎”。现阶段, 职业教育目的在于为充分培养人才服务, 即“树人”行动。如何操作, 值得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认真考虑, 必须牢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思想, 即“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否则, 只用不树或只树不用, 均有违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精髓。

二、“礼、义、廉、耻”

《管子》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是“礼、义、廉、耻”等行为规范[4]56。“国之四维”即“礼不逾节, 义不自进, 廉不蔽恶, 耻不枉从”。其中把“礼”与“义”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礼”是以社会的尊卑为前提, 把是否逾节作为衡量每个人是否合乎道德的标准。《管子·五辅》:“上下有义, 贵贱有分, 长幼有等, 贫富有度。凡此八者, 礼之经也。”“八者各得其义, 则为人君者, 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 忠信而不党;为人父者, 慈惠以教;为人子者, 孝悌以肃;为人兄者, 宽裕以诲;为人弟者, 比顺以敬:为人夫者, 敦懞以固;为人妻者, 劝勉以贞。夫然, 则下不倍 (叛) 上, 臣不杀君, 贱不逾贵, 少不陵长, 远不间亲, 新不间旧, 小不加大, 淫不破义。凡此八者, 礼之经也。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 恭敬然后尊让, 尊让然后少长贵贱不相逾越, 少长贵贱不相逾越, 故乱不生而患不作。故曰:礼不可不谨也。”可见, 管仲对“礼”的阐述相当全面, 在古典职业道德教育演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管子·五辅》记载:“义有七体。七体者何?曰:孝悌慈惠, 以养亲戚;恭敬忠信, 以事君上;中正比宜, 以行礼节;整齐撙诎, 以辟刑僇;纤啬省用, 以备饥馑;敦懞纯固, 以备祸乱;和协辑睦, 以备寇戎。凡此七者, 义之体也。”即以孝悌慈惠养亲戚;以恭敬忠顺来事奉君上;用公正友爱来推行礼节;用端正克制来避免袒罪;用节省俭用来防备饥荒;用敦厚朴实来戒备祸乱;用和睦协调来防备敌寇。“夫民必知义, 然后中正;中正然后和谐;和谐然后乃能处安;处安然后动威, 动威乃可以战胜而守固。故曰:义不可不行也。”管仲对“廉耻”也有论及。《管子·权修》记载:“男女无别, 则民无廉耻。”管仲强调:实施礼、义、廉、耻教育的方法应从小处抓起, 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治国的根本。“凡牧民者, 欲民之正。欲民之正, 则微邪不可不禁也。微邪者, 大邪之所生也。微邪不禁, 而求大邪之无伤国, 不可得也。” (《管子·权修》) 说明小的坏事是大的坏事产生的根源。管仲还强调, 实施诚信教育在行为上需要制定严格的规范。“是故非诚贾不得食于贾, 非诚工不得食于工, 非诚农不得食于农, 非信士不得立于朝。” (《管子·乘马》) 即非诚信的商人, 不得靠经商吃饭, 非诚信的工人不得靠做工吃饭, 非诚信的农民不得靠农业吃饭, 非诚信的士人不得在朝中做官。管仲把社会道德教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提醒人们时刻推崇诚信。

三、“四民分业”

《管子》的社会职业教育体现在“四民分业”上。《管子·小匡》记载:“士、农、工、商四民者, 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 杂处则其言咙, 其事乱, 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 处农必就田壄, 处工必就官府, 处商必就市井。今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 旦昔从事于此, 少而习焉, 其心安焉, 不见异物而迁焉。”管仲倡导“士、农、工、商四民者”分业, 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区域安家立业。 (1) 士的教育。管仲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 首创大规模“养士”之风气。士是四民之首, 大幅度地提升士的待遇和地位。例如允许大批士集居于国都之内, 由官府提供生活所需物资, 士总是生活无忧、悠闲自得, 即“处燕闲”, 也就是“脱产”学习文武知识, 对士及其子弟进行礼、义、孝、悌等教育, 以提高其社会职业伦理道德水平。诚然, 管仲重视士开展必要的军事训练。例如每年春秋对士进行“春以田, 曰蒐, 振旅。秋以田, 曰狝, 治兵。” (《管子·小匡》) 如此军事实践训练, 加上必备的军事知识, 有力地提高士的军事能力。和平时期, 士位居齐国的知识阶层, 参与职业教育活动;战争时期, 士可依托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实战经验快速转变为齐国的军人, 表现优秀的士还可以提拔为官吏。 (2) 农事教育。管仲提倡农事教育, 主要表现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方面。管仲极力规劝农民重视农业生产。《牧民》中记载劝民“务在四时”、“守在仓廪”, 务“五谷”, “养桑麻, 育六畜”。农民子弟“朴野而不慝, 其秀才之能为士者, 则足赖也, 故以耕则多粟, 以仕则多贤”。即是说农家子弟们朴实而不奸恶, 其优秀人才能够成为士人的就可以信赖, 让他们种地, 粮食就多;让他们做官, 贤才就多。 (3) 工商业教育。管仲注重工商业主素质的提高, 倡导工商业主的子弟做到“子承父业”。《管子·小匡》中记载:“处工必就官府, 处商必就市井。”“令夫工群萃而州处, 相良材, 审其四时, 辨其功苦, 权节其用, 论比计制, 断器尚完利。相语以事, 相示以功, 相陈以巧, 相高以智。”即要工匠居处相聚而集中, 察看好的木材, 考虑四时的活路, 分别质量优劣, 安排各种用具。评定等级, 考计规格。裁断器物的时候, 要注意齐全和精致。如此一来可以互相谈论工事, 展示成品, 比赛技巧, 提高智慧。“令夫商群萃而州处, 观凶饥, 审国变, 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 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 服牛辂马, 以周四方;料多少, 计贵贱, 以其所有, 易其所无, 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 竹筋有余于国;奇怪时来, 珍异物聚。旦昔从事于此, 以教其子弟。相语以利, 相示以时, 相陈以知贾。”即要使商人居处相聚而集中, 他们观察年景凶饥, 了解国家情况, 观察四时, 注意本乡货物, 而预知市场资讯。他们负任担荷, 赶牛驾马, 以周游四方;估计物资多寡, 估计商品贵贱, 以其所有, 易其所无, 贱买贵卖。所以雉羽和旄尾一类的珍品, 不必远集而自至, 竹箭一类的产品, 国内就有余。奇异的商品经常来到, 珍奇的东西也有聚集。他们整天从事这些来教育子女, 使其自然就学会了。这对开发民智, 凝聚民心具有一定作用。

四、“明智礼以足教之”

《管子·小匡》中记载:“明智礼以足教之”, 即申明知识和礼节来教育人们[5]。尤其注意通过地方基层组织及官员对人们进行教育。例如“乡建贤士, 施教于国”, “设乡师以说导之”, 作为“牧民”的重要措施, 使老百姓乐于接受。这种教育传统在我国教育史上是由来久远的。管仲通过国家制度来引导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 从而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管理社会秩序的方法, 如“选贤”、“举恶”制度。通过“选贤”推选有德行的贤人, 要求“于子之乡, 有居处为义、好学、聪明、质仁、慈孝于父母, 长悌于乡里, 有则以告。”“于是乎乡长退而修德, 进贤。桓公亲见之, 遂使役之官。公令官长, 期而书伐以告, 且令选官之贤者而复之。曰:‘有人居我官有功, 修德维顺, 端悫以待时使。使民恭敬以劝。其称谤言, 则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公宣问其乡里, 而有考验。乃召而与之坐, 省相其质, 以参其成功成事。可立, 而时。设问国家之患而不肉 (究) , 退而察问其乡里, 以观其所能, 而无大过, 登以为上卿之佐。名之曰三选。” (《小匡》) 这即是齐桓公制定的严格的人才制度, 被称为“三选制度”。“其选贤遂材也, 举德以就列, 不类无德;举能以就官, 不类无能。以德弇劳, 不以年伤。” (《君臣下》) 以上即是《管子》的选贤标准。一是选贤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德能并举, “德”与“能”不可偏废, 这是选贤的普遍原则, 也就说“不类无德”与“不类无能”“。不类无能”突出表现为人才的能力, 无能无德与有德无能均不在其列。“不类无德”充分显示“德”的重要性, 把“有能无德”之人排斥在人才之外。

参考文献

[1]黄英杰.《管子》的德育思想研究[J].管子学刊.2005 (4) .

[2]吴雪玲.《管子》人才思想简析[J].管子学刊, 2001 (1) .

[3]王志民.齐文化论稿[M].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

[4]《管子学刊》编辑部.管子与齐文化[C].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中国古代教育的名言 篇8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教育中包含有优秀的隐性课程教育方法,值得借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也应当构建隐性课程,以创新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人才培养内容。

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 校企合作 隐性课程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是在1968年由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提出,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实际教育之所以能够达到教育传承的目的,本身就包括了显性的知识、技术和隐性的知识和价值观、人生态度,甚至职业素养。

中国古代在阶级社会的教育中,没有明确思想教育的目的,却又思想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主要包括经学教育、礼仪纲常教育、道德楷模教育和修身教育等等。

二.我国隐性课程研究的进程

《三字经》被称为“蒙学之冠”,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当然并非是指三字经可以代替所有的知识,而是《三字经》其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思想融入在“识字”中。“识字”是显性的目的,“仁、礼、和、义、智、信”的价值观则是隐性的目标。

中国古代即使是对小儿蒙学中的教育看似乎是识文断字,成篇写作为目的,但也是攘括了中国古代思想和哲学的。显性课程培养出的是同一的知识技能,隐性课程则是传承内涵,继往开来。

“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科目。"艺"为"艺能"之意。即礼、乐、射、御、书、数。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其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经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和注意到年龄的差异及学科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别。"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当时,庶民子弟只给予"小艺"的教育,唯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完成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过程。《周礼.地官.保氏》:"保代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明史.选举志》:"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

三.隐性课程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力

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具有预期性是教授者的意愿,非预期性是受教者的结果;在教育者这里是有意识的过程,但在受教育者那里是无意识的过程。如"六艺"服务于阶级需要,但也反映了教育的普遍规律,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校园企业物质环境、组织制度、文化关系传教给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价值观念,精神情感,职业素养,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实现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的提高。在校园环境中,学生得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勤劳拼搏的职业精神。陶行知先生指出过:“学校生活的外部环境和学校生活的内部环境,都是影响人的巨大力量。”这个力量便是隐性课程的力量。

中国古代教育讲求“润物细无声”。校企合作式的高职办学模式,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职业规范、职业道德都在整个大系统下得以培养,这个大系统包括学校、企业、家庭、社会。例如,在学校自我约束力不强,缺少很好的纪律管理,这样的学生,在企业实习中体现出了不适应或态度消极的情况。高职院校应当针对不同的职业方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出核心的隐性课程内容,在校园与企业中搭建起一个良好的隐性课程体系。这是提升校企合作水准,扩大校企合作内容,促进校企合作发展的必要过程。

参考文献

[1]http://baike.so.com/doc/5394307-

5631413.html

[2]李河水,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及其育人功能的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14(7)。

项目来源:武汉城市职业学院2016年校级科研立项课题《高职隐性课程建设研究》,主持人:李艳。

上一篇:活动策划部工作总结下一篇:石材粘贴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