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收益个人所得税(精选7篇)
关于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通知(国税发[2011]50号)...................................1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10]54号)......................5 国税函[2005]424号文件相关问题.................................................................................................9 案例解读:信托收益的个人所得税 [原创 2010-11-23 09:53:37]..............................................9
一、关于定性问题...........................................................................................................................9
二、计税基数问题.........................................................................................................................10
三、关于扣缴义务人问题.............................................................................................................11
关于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通知(国税发[2011]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2010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10〕54号),各级税务机关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取得积极成效。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收入分配问题高度重视,强调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税收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功能,《建议》要求“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纲要》提出要“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做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对于有效地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级税务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将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征管基础,完善征管手段,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为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做出积极努力。
二、不断完善高收入者主要所得项目的个人所得税征管
各级税务机关要继续贯彻落实国税发〔2010〕54号文件规定,以非劳动所得为重点,依法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主要所得项目征管。
(一)加强财产转让所得征管
1.完善自然人股东股权(份)转让所得征管。
(1)积极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合作,加强对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所得征管。重点做好平价或低价转让股权的核定工作,建立电子台账,记录股权转让的交易价格和税费情况,强化财产原值管理。
(2)加强个人对外投资取得股权的税源管理,重点监管上市公司在上市前进行增资扩股、股权转让、引入战略投资者等行为的涉税事项,防止税款流失。
(3)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做好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
2.加强房屋转让所得和拍卖所得征管。
(1)搞好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强房屋转让所得征管,符合查实征收条件的,坚持实行查实征收;确实不符合查实征收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核定征收。
(2)加强与本地区拍卖单位的联系,掌握拍卖所得税源信息,督促拍卖单位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抓好其他形式财产转让所得征管。重点是加强个人以评估增值的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取得股权(份)的税源管理,完善征管链条。
(二)深化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管
1.加强企业分配股息、红利的扣缴税款管理,重点关注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资产评估增值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征管,堵塞征管漏洞。
2.对投资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从法人企业列支消费支出和借款的,应认真开展日常税源管理和检查,对其相关所得依法征税。涉及金额较大的,应核实其费用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
3.对连续盈利且不分配股息、红利或者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其个人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等所得,应实施重点跟踪管理,制定相关征管措施。同时,加强企业注销时个人投资者税收清算管理。
4.对企业及其他组织向个人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应通过核查相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凭证等方式,督导企业或有关组织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
(三)完善生产经营所得征管
1.重点加强规模较大的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查账征收管理;难以实行查账征收的,依法严格实行核定征收。对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和房地产估价等鉴证类中介机构,不得实行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2.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从事股权(票)、期货、基金、债券、外汇、贵重金属、资源开采权及其他投资品交易取得的所得,应全部纳入生产经营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3.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金用于投资者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消费性支出和财产性支出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4.加强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管理,在其注销登记前,主管税务机关应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有关税务事项。
三、继续加强高收入行业和人群的个人所得税征管
(一)加强以非劳动所得为主要收入来源人群的征管
密切关注持有公司大量股权、取得大额投资收益以及从事房地产、矿产资源投资、私募基金、信托投资等活动的高收入人群,实行重点税源管理。
(二)做好高收入行业工薪所得征管工作
1.深化高收入行业工薪所得扣缴税款管理。重点关注高收入行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各项工资、薪金所得,尤其是各类奖金、补贴、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等激励所得。
2.加强高收入行业企业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工资费用支出总额的比对,强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联动管理。
3.对以各种发票冲抵个人收入,从而偷逃个人所得税的行为,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三)对纳税人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通过明细申报数据等信息汇总比对,加强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管理。
(四)完善数额较大的劳务报酬所得征管
1.督促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扣缴义务,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及时获取相关劳务报酬支付信息,重点加强数额较大劳务报酬所得的征管。
2.加强对个人从事影视表演、广告拍摄及形象代言等获取所得的源泉控管,重点做好相关人员通过设立艺人工作室、劳务公司及其他形式的企业或组织取得演出收入的所得税征管工作。
(五)加强高收入外籍个人取得所得的征管
1.进一步建立和充实外籍个人管理档案,掌握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薪酬标准,加强来源于中国境内、由境外机构支付所得的管理。充分利用税收情报交换和对外支付税务证明审核等信息,加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超过5年的个人境外所得税收征管。
2.加强外籍个人提供非独立劳务取得所得的征管,抓好对由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负担外籍个人报酬的监管,防范税收协定滥用。
四、建立健全高收入者应税收入监控体系
加强税务机关内部和外部涉税信息的获取与整合应用。通过各类涉税信息的分析、比对,掌握高收入者经济活动和税源分布特点、收入获取规律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
(一)强化税源管理基础
1.按照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通过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加强扣缴义务人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建立健全个人纳税档案。
2.推进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常态化管理,不断提高申报数据质量,加强申报补缴税款管理。
3.逐步建立健全自行纳税申报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信息交叉稽核机制,完善高收入者税源管理措施。
4.国税局和地税局密切配合,健全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形成征管工作合力。
(二)建立协税护税机制
1.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加强税务机关与公安、工商、银行、证券、房管、外汇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与机构的协作,共享涉税信息,完善配套措施。
2.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建立健全政府牵头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协税护税的责任和义务。
五、深入开展纳税服务、纳税评估和专项检查
各级税务机关要通过改进纳税服务,深化纳税评估,加强专项检查,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
(一)不断优化纳税服务
积极为纳税人提供多渠道、便捷化的申报纳税服务。了解纳税人的涉税诉求,提高咨询回复质量和效率。有针对性地对高收入者进行税法宣传和政策辅导,引导其主动申报、依法纳税。认真贯彻落实税务总局有关工作要求,继续做好为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工作。严格执行为纳税人收入和纳税信息保密的有关规定,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二)切实加强日常税源管理和评估
坚持开展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日常税源管理,充分利用相关信息,科学设定评估指标,创新评估方法,积极开展纳税评估。对纳税评估发现的疑点,应进行跟踪核查、约谈;发现纳税人涉嫌税收违法行为的,应及时移交稽查部门立案检查。
(三)扎实做好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工作
按照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同时,结合本地征管实际,选取部分高收入者比较集中的行业,切实搞好专项检查。加强税政、征管、稽查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提供违法线索,依法严厉查处。
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并将其作为税收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研究强化基础工作、创新管理方式、完善征管手段、搞好税法宣传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水平。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10]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强化税收征管,充分发挥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高收入者应税收入的管理和监控
各地税务机关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管理的工作思路,夯实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基础。
(一)摸清本地区高收入者的税源分布状况
各地要认真开展个人所得税税源摸底工作,结合本地区经济总体水平、产业发展趋势和居民收入来源特点,重点监控高收入者相对集中的行业和高收入者相对集中的人群,摸清高收入行业的收入分配规律,掌握高收入人群的主要所得来源,建立高收入者所得来源信息库,完善税收征管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
(二)全面推进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
1.要认真贯彻落实税务总局关于推进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的部署和要求,并将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纳入税务机关工作考核体系。税务总局将不定期进行抽查、考评和通报相关情况。
2.要督促扣缴义务人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205号)的规定,实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扣缴义务人已经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的,主管税务机关要促使其提高申报质量,特别是要求其如实申报支付工薪所得以外的其他所得(如劳务报酬所得等)、非本单位员工的支付信息和未达到费用扣除标准的支付信息。
扣缴义务人未依法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三)加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管理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是加强高收入者征管的重要措施。各地税务机关要健全自行纳税申报制度,优化申报流程,将自行纳税申报作为日常征管工作,实行常态化管理。通过对高收入者税源分布状况的掌握、扣缴义务人明细申报信息的审核比对,以及加强与工商、房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证券机构等部门的协作和信息共享,进一步促进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要注重提高自行纳税申报数据质量。采取切实措施,促使纳税人申报其不同形式的所有来源所得,不断提高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未扣缴税款或扣缴不足的,要督促纳税人补缴税款;纳税人应申报未申报、申报不实少缴税款的,要按照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积极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
没有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和推广面较小的地区,省级税务机关要加大工作力度,按照税务总局工作部署和要求,确保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推广到所有实行明细申报的扣缴义务人。已经全面推广应用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的地区,要按照要求,尽快将个人所得税明细数据向税务总局集中。
二、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主要所得项目的征收管理
(一)加强财产转让所得征收管理。
1.加强限售股转让所得征收管理。要加强与证券机构的联系,主动掌握本地区上市公司和即将上市公司的股东构成情况,做好限售股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工作。
2.加强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所得征收管理。要继续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探索建立自然人股权变更登记的税收前置措施或以其他方式及时获取股权转让信息。对平价或低价转让的,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285号)的规定,依法核定计税依据。
3.加强房屋转让所得征收管理。要切实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房屋有关税收征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7]33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继续做好房屋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工作。
4.加强拍卖所得征收管理。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了解拍卖相关信息,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和规范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7]38号)的规定,督促拍卖单位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
(二)加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收管理
1.加强股息、红利所得征收管理。重点加强股份有限公司分配股息、红利时的扣缴税款管理,对在境外上市公司分配股息红利,要严格执行现行有关征免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加强企业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管理,对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要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依据现行政策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2.加强利息所得征收管理。要通过查阅财务报表相关科目、资产盘查等方式,调查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组织向自然人借款及支付利息情况,对其利息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3.加强个人从法人企业列支消费性支出和从投资企业借款的管理。对投资者本人、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的相应所得,要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规定,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三)加强规模较大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管理
1.加强建账管理。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纳税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置账簿。对不能设置账簿的,应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91号)等有关规定,核定其应税所得率。税务师、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和房地产估价等鉴证类中介机构不得实行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2.加强非法人企业注销登记管理。企业投资者在注销工商登记之前,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结清有关税务事宜,未纳税所得应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3.加强个人消费支出与非法人企业生产经营支出管理。对企业资金用于投资者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消费性和财产性支出的部分,应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等有关规定,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四)加强劳务报酬所得征收管理和工资、薪金所得比对管理
各地税务机关要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及时获取相关劳务报酬支付信息,切实加强对各类劳务报酬,特别是一些报酬支付较高项目(如演艺、演讲、咨询、理财、专兼职培训等)的个人所得税管理,督促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扣缴义务。
对高收入行业的企业,要汇总全员全额明细申报数据中工资、薪金所得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工资费用支出总额比对,规范企业如实申报和扣缴个人所得税。
(五)加强外籍个人取得所得的征收管理
要积极与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协调配合,掌握外籍人员出入境时间及相关信息,为实施税收管理和离境清税等提供依据;积极与银行及外汇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对外支付税务证明管理,把住资金转移关口。各级国税局、地税局要密切配合,建立外籍个人管理档案,掌握不同国家外派人员的薪酬标准,重点加强来源于中国境内、由境外机构支付所得的管理。
三、扎实开展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纳税评估和专项检查
各地税务机关要将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纳税评估作为日常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数据、自行纳税申报数据和从外部门获取的信息,科学设定评估指标,创新评估方法,建立高收入者纳税评估体系。对纳税评估发现的疑点,要进行跟踪核实、约谈和调查,督促纳税人自行补正申报、补缴税款。发现纳税人有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要及时移交税务稽查部门立案检查。
稽查部门要将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检查列入税收专项检查范围,认真部署落实。在检查中,要特别关注高收入者的非劳动所得是否缴纳税款和符合条件的高收入者是否办理自行纳税申报。对逃避纳税、应申报未申报、申报不实等情形,要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典型案例,要通过媒体予以曝光。
四、不断改进纳税服务,引导高收入者依法诚信纳税
各地税务机关在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同时,要切实做好纳税服务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对高收入者开展个人所得税法宣传和政策辅导,引导高收入者主动申报、依法纳税,形成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要推进“网上税务局”建设,建立多元化的申报方式,为纳税人包括高收入者提供多渠道、便捷化的申报纳税服务;要积极了解纳税人的涉税诉求,拓展咨询渠道,提高咨询回复质量和效率;要做好为纳税人开具完税证明和纳税人的收入、纳税信息保密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国税函[2005]424号文件相关问题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09日
问题内容:
请问存在国税函[2005]424号文件吗?因为我在网上只看到说有这个文件,是关于个人取得信托收益交纳所得税的一个文件.但在国家税务总局和其他地方税务局的网站上并没有找到该文件,另外,我还想问一下个人如何缴纳转让信托持股的个人所得税?
回复意见:
您好:
您在我们网站上提交的纳税咨询问题收悉,现针对您所提供的信息简要回复如下:
国税函[2005]424号文件是我局对山西、宁夏某涉税案件的批复,未向社会公布。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精神,个人取得信托产品收益,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转让信托持股的个人,如果所转让的是二级市场的股票,则免征个人所得税;如果转让的是限售股,则应按财税[2009]167号文件执行。
上述回复仅供参考。有关具体办理程序方面的事宜请直接向您的主管或所在地税务机关咨询。
欢迎您再次提问。
国家税务总局 2010/11/09
案例解读:信托收益的个人所得税 [原创 2010-11-23 09:53:37] 2005年5月份,国家税务总局批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的国税函【2005】424号文件规定:“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受托人支付给个人的资金信托业务收益,属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应按20%的比例税率全额缴纳个人所得税。受托人应按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那么这个规定如何执行以及执行时应注意把握哪些问题呢?
一、关于定性问题
国税函【2005】424号文件明确了个人将自有资金托付给信托公司或金融机构经营取得的收益属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但到底是“利息”还是“股息”抑或“分红”没有明确,也就是说,对个人信托这种业务是投资行为还是借贷行为没有明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规定,信托的定义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受托人因承诺信托而取得的财产是信托财产”。“受托人因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处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也归入信托财产”。信托财产“不得归入受托人的固有财产或者成为固有财产的一部分”。从这些规定看,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在信托之后仍然是委托人的,受托人只能根据委托合同的规定利用这些信托财产进行经营,通过经营将经营利润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付给委托人;信托公司支付个人信托收益的账务处理是通过“信托利益”科目处理,“信托利益”属税前列支项目。就上述两方面来说,信托业务似借贷性质,其收益属利息。但在信托业务中,如果受托人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财产不善,致使信托财产受损,委托人可能面临血本无归,从这一点来说,信托业务又似投资性质,其收益属分红。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将信托收益定性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当是一种特例,没有可比性。
二、计税基数问题
国税函【2005】424号文件明确了这种收益应当“全额”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个“全额”指的是“收益”的全额,而不是支付的全额。这里要注意三点:
1、从资金理财的做法看,金融机构或信托公司每次支付个人“信托利益”的金额中都包含“还本付息”双重性质,其中“本”是多少、“息”是什么,一般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因此,受托人很清楚,而委托人一般也知道。税收只针对“息”的部分,“本”的部分不计在税基中。
2、收益全额的计算是指每次支付额中的收益,不是累积到信托公司最后一次支付时算总账,否则,如果信托业务达10年以上,税务机关无法监控个人的收益。
3、如果信托财产在支付几次“信托利益”后,由于经营亏损,最后连本都收不回来,那么,前面几次支付的“信托利益”中对“息”的部分已征的税款不再退还。
例:某信托公司接受某私营航空公司的委托,为其筹资5000万元购买两架飞机经营。信托公司为筹集这笔5000万元的资金,委托建设银行代为筹集。张先生拿出5万元与某建设银行签订这笔信托理财业务合同,合同的甲方是信托公司而不是建设银行,乙方为张先生。合同规定,信托公司每年将从航空公司分回的经营利润的80%支付给收益人,其中,“还本”的部分占80%,“付息”的部分占20%。前三年,张先生共从某建设银行转收到共3万元的本息(即其中还本24000元,付息6000元),后来由于航空公司经营不善,被迫将两架飞机卖掉,所以最后一次还本付息时张先生只收到5000元现金(即本4000元,息1000元)。
在本例中,张先生将5万元的现金财产委托信托公司理财,几年之后,名义上取得利息收入7000元,但总共只收回现金35000元,亏了15000元。尽管亏损,可每次取得的“利息”收入还得缴税,共应缴个人所得税1400元(7000×20%)。
三、关于扣缴义务人问题
一、以股权收益权为信托财产业务性质分析
1、作为信托财产存在的“股权收益权”浅析
根据公司法的传统理论, 股权是指股东基于其股东身份和地位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加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其中股东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就是股东收益权, 包括股东享有在公司营运过程中分配股利的权利和在公司清盘时分配剩余财产的权利, 即股利分配请求权和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 也有人认为股权收益权还应包括:公司盈余分配权和股份转让权。但是不管如何, 应该明确的是股权收益权是基于股权本身而派生出的股东专属的财产性权利。从这个角度来说股权收益权类似于所有权权能中的收益部分, 属于依照一定法律关系而获得的物的孳息的权利, 即它是指股东将财产交付给公司后, 由于公司派发股息、红利以及在公司终止时分配剩余资产等而获得的利益。根据我国《信托法》规定, 财产权利是信托中的信托财产。在这个意义上, 收益权作为信托财产是有正当依据的。但我们要注意的是, 正因为如此, 作为实践中受托人通过持有股权收益权所取得的收益, 其实只能包括股息和红利, 受托人在信托期间并不能真正享有股本变现的利益。因为, 受托人享有的股权收益权来自股权持有人的转让, 一旦发生股本转让, 股东权利也就全部随之转让, 股权持有人对外转让股权收益权也就没有了依据。换句话说, 如果股权收益权包含了股本价值本身, 则股权持有人既然已经将之转让给了信托公司, 则其无法再将股权对外转让, 但是现实情况显然不是这样。并且, 如果进一步从风险厌恶的角度进行考虑, 由于股东的出资凭证并未移交信托公司且股东名册也从未因股权收益权的转让而进行变更登记, 故信托公司其实根本无法就持有的股权收益权向标的股权公司主张任何权利。
既然如此,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股权收益权本质上归属于股权, 应依法可以转让。以股权收益权为转让标的设立的合同债权既符合债权意定主义和意思自治原则, 又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社会公序良俗, 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也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更不为法律、行政法规所明令禁止。股权收益权的转让应具有合法性。二、能够合法有效进行转让的股权收益权应该与传统公司法理论当中的股权收益权予以区别。作为信托财产存在的股权收益权并非是股权当中所包含的财产性权利, 而是一种合同上的预期债权, 即通过合同安排, 受托人得以享有对融资方请求给付与融资方因标的股权而获得收益之等额资金的权利。从这个意思上来说, 所谓“股权收益权”毋宁说是“股权收益请求权”更为妥当。
2、“股权收益权信托”的业务性质
如果严格限制不做扩大解释, 所谓“股权收益权信托”实际并非与目前公司以及业界主营的此类业务为同一概念。结合信托原理, 所谓股权收益权信托应该是指股东将其所持股权中的收益权部分通过信托方式转移给受托人, 由受托人根据信托协议为了特定目的而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其性质应为财产信托。而根据目前业内实践中的理解与操作, 股权收益权信托更多的是指投资者通过信托方式将资金交由受托人用于收购股权持有人对外转让的收益权, 同时为保障信托资金的安全退出, 通常设计有信托到期后由指定方对受托人所持收益权进行回购并附有担保措施, 其性质实为融资类的资金信托。
二、业务结构及风险分析
1、业务交易结构分析
以股权收益权为信托财产项目的核心在于“股权收益权”的两次转移, 即首先由股权持有人将之转让给受托人以信托财产的方式在信托期内予以存续, 到期后再由受托人将之溢价转让给原转让人或第三方为投资者获取收益。区分回购方为原股权持有人还是第三方, 其基本交易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上面两个图示中, 可以看出, 对于受托人而言, 不管是针对哪一种交易结构, 其均将和交易对手发生两次双务法律关系。现实中, 信托公司也是通过签订两方的或者三方的《股权收益权转让 (回购) 协议》来对上述关系进行约定。但是由于股权收益权本身无任何实际载体, 也无专门的公示登记机关, 当受托人将持有的股权收益权对外转让以获得对价时, 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风险。特别是当项目结构为图二所示情况时, 由于受托人根本无法实际向股权回购 (受让) 方履行交付股权收益权的义务, 故当股权回购 (受让) 方不履行回购 (受让) 义务时, 受托人将难以主张权利。且当进入强制执行或诉讼环节后, 股权回购 (受让) 方极有可能提出关于合同条款无效的抗辩, 从而导致法院将股权收益权的回购行为认定为虚假交易, 判令双方无需履行各自义务, 此时股权持有人提供的质押担保也将因主债权债务关系的无效而归于灭失。虽然受托人此时还享有标的股权全部的股权收益权, 但实际上根据目前对于股权收益权的认识和理解, 受托人已经难以对其向股权持有人主张权利并予以足额变现。
反观图一所示结构, 虽然受托人依然面临有无法现实交付股权收益权的风险, 但由于回购义务人为原出让人也即股权的持有人, 故可通过合同条款的安排, 约定只要期限达到, 其股东权益恢复圆满状态, 受托人即完成交付。实际上股权持有人将很难抗辩其股东权益不完整, 故本来是需要双方履行义务的法律关系转变为了应该由股权持有人单方履行支付回购价款义务的单务法律关系, 受托人享有的质押权也将因主债权的有效存在而继续生效。
2、风险分析
(1) 根据前述关于“股权收益权”性质的分析和有关交易结构的设计, 信托到期后, 受托人对股权收益权回购方实际享有的权利应该为要求其按约履行支付股权收益权溢价回购款的义务。这种权利应为债权。实际上, 受托人也只能依据《股权收益权转让 (回购) 协议》向回购方请求债权, 或者将债权向第三方转让, 并且也只有将“股权收益权”完好无损的交还出让方后, 上述债权才能实现或予以转让。故在与投资者签署的信托合同中, 委托人授权受托人在信托期间相机对外进行转让的权利应为“债权”, 而非目前业务部门所认为的“股权收益权”。
(2) 目前此类项目的强制执行公证效力存在瑕疵, 理由如下:
首先, 根据2000年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的规定, 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的范围应为 (一) 借款合同、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 (二) 赊欠货物的债权文书; (三) 各种借据、欠单; (四) 还款 (物) 协议; (五) 以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学费、赔 (补) 偿金为内容的协议; (六) 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条件的其他债权文书。概括来说能够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只能是简单明了的债权债务, 而目前国内信托公司普遍采取的《股权收益权转让 (回购) 协议》显然不在此列。
其次, 根据强制执行的单方性, 实际上双务合同由于抗辩权的存在, 应该是无法被赋予强制执行公证效力的。因为强制执行公证是法定的, 抗辩权也是法定的, 公证机构没有权力审查被执行人提出的阻却该方履行债务的抗辩理由是否成立, 而由法院审查抗辩理由又只有重新启动诉讼程序, 这样不但不能减少诉累, 反而增加诉累。双务合同中因对等给付义务的存在, 必然使债权债务时刻处于一种变化的动态过程中, 在不同的时点上双方的权利义务可能都不一样, 这显然不符合上述联合通知中关于债权债务关系明确的要求。
再次, 根据上述联合通知的要求, 债权人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之前必须先向公证机构申请出具执行证书, 而公证机构出具执行证书前必须向债务人核实债务履行情况。在单务合同中债权债务的存在是无争议的, 公证机构只需核实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部分履行债务的事实, 即债务人履行债务的程度, 对此, 即使核
实不准确, 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执行机构进行补救的可能性。而在双务合同中核实债务履行程度的前提是核实债权债务是否存在, 如果连债权债务是否存在都不能确定, 那核实履行程度就毫无意义了。但当事人一旦行使抗辩权, 公证机构就不可能核实到债权债务是否存在。债务履行程度无法核实的情况下能否继续出具执行证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尚存在争议, 更何况是在连债权债务是否存在也无法核实的情况下。转让股权收益权是双务合同, 回购股权收益权也是双务合同, 对此公证处将极难核实回购方的义务履行情况。
第四, 《股权收益权转让 (回购) 协议》所涉及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公证处、法院在实际面临案件时更愿意将之付诸诉讼。《股权收益权转让 (回购) 协议》作为一种新型的合同, 在合同法理论上尚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回购究竟是预约还是本约?如果是预约的话能对预约直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吗?如果是本约, 那么是附条件还是附期限的本约?合同一方能否行使撤销权、解除权、抗辩权?考察股权收益权回购方是否有义务支付回购款, 就要考察回购合同是否已经生效, 而回购合同能否生效又建立在转让协议能否顺利履行的基础之上, 转让协议的履行又取决于转让协议的效力等。股权收益权能否单独转让?剥离了收益权的股权还能否质押?一份协议涉及如此之多的理论前沿问题, 一份强制执行证书是断然不敢对其予以判断的。
最后, 根据目前国内很多地方规定及法官的态度都明确了被赋予强制执行公证效力的债权文书仅限于单务合同。比如依据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云南省司法厅于2009年12月23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指出, 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为“债权文书中的偿付义务由债务人单方承担, 没有对等给付的情形”。
有鉴于此, 在还没有相关判例出现时, 为将相关风险降至最低, 建议将合同中股权收益权回购方的义务进行技术性剥离, 通过将回购方支付对价的义务从合同中分离而另行签署还款协议的办法达到赋予强制执行公证效力的目的。虽然尚有不妥, 但不失为当前法律条件下所能采取的最佳方案。
摘要:近年来, 信托公司快速发展, 逐渐形成了稳定并趋于多元化的业务模式, 产品线也不断丰富。其中以股权收益权为信托期限内信托财产存在形式的资金信托业务发展尤为迅猛。此类产品因其具备的灵活高效、自主性强、担保充足等特点深受投资者及融资方欢迎。本文旨在从股权收益权的性质入手, 结合此类信托项目在实际运作中的具体情况, 浅析以股权收益权为信托财产的业务性质及其风险分析。
其中,投资者较为关注的集合信托产品预期收益同样保持平稳,平均收益维持在9%左右。但不同信托公司呈现出较大差异,平均预期年收益率最高的北京信托,达到10.35%,和年收益率最低的重庆信托(5.83%)相比,相差4.52个百分点。
预期收益差距悬殊
集合信托直接面对投资者,相对于信托公司其他业务社会影响较大。投资者在关心产品安全性的同时,收益也是其重要考量标准。
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上半年从各信托公司集合产品预期收益率看,呈现较大差异,6家信托公司平均预期收益率超过10%,29家信托公司平均预期收益率在9%~10%之间,17家信托公司平均预期收益率在8%~9%之间,6家信托公司平均预期收益率在8%以下。
其中,收益率最高的是北京信托,今年上半年发行信托产品70个,募集规模达231.21亿元,平均收益率达10.35%。收益率最低的是重庆信托,同期发行产品73个,募集规模达534.09亿元,平均收益率为5.83%,二者之间相差4.52个百分点。
对于收益差距悬殊的原因,帅国让分析,从具体项目来看,北京信托发行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投向领域大多是房地产、基础产业,期限大致在两年,而重庆信托发行的产品投向是金融领域,期限相对较短,大致在两个月到一年之间。
“不同类型产品的收益不同,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期限,产品期限越长,收益率则越高。”帅国让表示,期限不同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信托公司在项目类型、资金渠道等方面的差异性更多时候是由股东资源禀赋决定的。比如,北京信托前三位股东分别是出资比例34.3%的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19.99%的威益投资有限公司和14.29%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股东背景决定其在实业投资领域方面更具优势,集合信托产品也更多地集中在基础建设、房地产等较长期限投资领域。
而去年的业绩“黑马”重庆信托前三位股东分别是重庆国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上海淮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另外,重庆信托分别持有重庆三峡银行34.79%的股权,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24.99%的股权,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权,同时还持股西南证券。对于投资其他金融机构股权的策略,重庆信托在同行业中十分罕见。
深谙资本运作之道,重庆信托在集合信托上自然也是借助上下游资源“另辟蹊径”。恰逢上半年A股市场的有利局面,重庆信托更加热衷发行证券类信托产品。
证券投资类产品成主力
不仅是重庆信托,上半年多数信托公司迎合市场需求,加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等领域的资金投放。
用益信托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集合信托领域,投向金融领域的信托计划成立规模达2289.47亿元,占比为37.49%,其中绝大部分投向证券市场。而投向房地产、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的信托规模分别仅为600.13亿元、343.82亿元和802.45亿元。
另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证券投资类集合信托相比去年同期234.63亿元同比增长342%。平均规模1.68亿元,平均年收益率7.47%。
相比证券投资类信托的火爆,曾经风光无限的地产信托就显得有些落寞。Wind统计,截至6月30日,今年共成立165只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规模258.6亿元,占整个集合信托成立规模8%,相比去年同期594.21亿元同比下降56%。平均规模2.04亿元,平均年收益率9.06%。
但随着6月股市进入大幅调整期,目前,证券投资信托融资效率急速下降。证券投资类产品7月13日—17日当周共成立14款产品,募集资金0.5亿元,占比仅为1.05%。
“除权益投资、贷款及其他投资规模占比有一定幅度的变化外,证券投资类规模占比下降显著,表明在近期股市调整下,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发行放缓。”帅国让表示。
下半年或将小幅回落
今年以来,为降低融资成本,央行三次降低基准利率、释放流动性,但是在银行理财、信托融资成本方面并没有呈现显著的政策效果。相比较而言,非证券投资类信托预期收益率依然在8%~10%区间内运行,相比较2008年至2010年的6%~8%的预期收益率,并没有明显的下行态势。
一位信托从业者认为,此前理财产品竞争日趋剧烈,除了股市分流投资资金外,公募基金、P2P等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对信托的冲击也较大,信托维持自身市场销售地位,仍需要给予投资者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收益率。
“未来货币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宽松,公募基金、P2P等高收益理财产品将不可长久持续,整个市场的融资成本会有所下降。”该从业者表示,下半年集合产品收益会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但信托公司对产品在尽职调查、产品设计、风险控制、风险处置方面相对较强,在理财产品领域仍然有较强优势。
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自愿将其合法拥有的并有权支配的资金交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受托人的名义将信托资金用于受让福建中庚置业有限公司合法享有的7亿元物业收益权;信托到期前,福建中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约定的价格履行物业收益权回购义务。中融信托将投资人认购资金支付给中庚置业,信托计划以取得租金收入和中庚置业信托目的 到期回购收益权实现信托利益。
受托人
信托规模
信托期限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3-3.5亿 1年
100万元≦认购金额﹤300万元,【8.5%】
300万≦认购金额,【9.5%】 委托人预期年化收益率
利益分配
发行期 到期一次性支付本金收益 2012年5月
一、6.6亿物业房产抵押
福建中庚置业有限公司提供价值6.6亿商业性物业房产抵押
二、福建中庚置业有限公司承诺到期溢价回购
福建中庚置业有限公司承诺到期一次性溢价回购
三、福建中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母公司福建中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对到期溢价回购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四、实际控制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福建中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到期溢价回购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风险控制
免责声明:本推介材料仅作推介之用,不构成对客户的要约,各项条款最终以信托法律文件为准。
信托计划参与各方主体
一、融资方情况
融资方—福建中庚置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福建中庚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注册资本金39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梁衍峰,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房地产开发资质等级二级,经营范围:房地产综合开发;建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酒店管理;对外贸易;电子技术产品的开发;咨询培训服务。目前公司股权结构为:福建中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9000万元,占比100%。福建中庚置业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开发建设了4个项目,分别为中庚城、香山春天、红鼎天下及中庚喜来登酒店。
截至2012年3月,公司总资产为48亿,净资产27亿。中庚城、香山春天、红鼎天下及中庚喜来登酒店四个在售或在租的项目,预计未来两年的租金等应收账款资金回笼达33亿,其中未来一年回笼资金达19亿。
二、担保方情况
担保方—福建中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母公司)
福建中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具港资背景,下辖13家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亿元,主营业务为不动产综合开发和运营,实力雄厚、多元经营。
截止到2011年福建中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88亿,净资产28亿,净利润3.7亿。
三、抵押物情况
抵押物—中庚城商业性物业房产权
中庚城项目《房屋所有权证》编号为榕房权证R字第1200890号,用途为商业,坐落于仓山区建新大道东侧,建新中路东侧,卢滨路南侧,金洲南路西侧,浦上大道北侧,周边邻近有泰禾红峪、阳光城新界、福晟钱隆金山、仓山万达广场、金山公园等,有13、15、45、121、79、118、122、128、315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交通便捷度较好,公共配套设施完善程度较好,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程度较好,人流量一般,繁华程度一般,周边人文环境与景观条件较好。
福州建融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对中庚城1#、2#楼连接体1层02集中式商场、2层02集中式商场、3层02集中式商场、3层03餐饮的房地产(总建筑面积为18050.48平方米,其中1层02集中式商场建筑面积为6363.47平方米,2层02集中式商场建筑面积为5671.05平方米,3层02集中式商场建筑面积为4624.47平方米,3层03餐饮建筑面积为1391.49平方米)进行了价格评估。
福州建融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以2011年12月5日为估价时点,评估价为6.6413亿。
四、物业收益权情况
2011年10月25日福建中庚置业有限公司(下称中庚置业)与福州左海中庚城家具有限公司签署《商铺租赁合同》,将其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中路以东芦滨路以南中庚城的三层集中大商铺出租于福州左海中庚城家具有限公司用于商业经营。
银行制承担代理资金收付责任,不承担信托计划的投资风险。
2、流动性:流动性差。特殊情况可转让,且优先转让给原股东。
3、收益:
4、风险:
(1)投资项目的风险
(2)项目主体的风险
(3)信托公司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
第七段
例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受益人自信托签署之日起享有信托收益权
B 共同受益人按照信托文件的规定享受信托收益
C 信托文件对信托利用的分配比例或分配方法未作规定的,各受益人按均等比例享受信托利益
D 全体受益人放弃信托权利的,信托终止
例题:下列不正确的是()
A 信托的受益人可以是委托人
B 信托的受益人可以是受托人
C 信托的受托人可以是同一信托的唯一受托人
D 信托的受益人可以是法人
例题 我国当前的资金信托业务不包括()
一、引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突出强调教育投资的作用,认为教育活动是提高个人的技能(人力资本)的一种生产性投资。在一个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中,生产能力强的人得到较高的工资。当其他情况相同时,个人之间教育水平的不同导致收入的不同。在实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和个人分担政策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视作一种投资行为。作为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对教育活动成本和预期收益的判断成为政府部门和受教育者个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普通高等教育个人成本―收益(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一直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统计路径和使用的方法不同,学者们对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计算结果各不相同,但都一致表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具有正的收益率,即个人的高等教育支出能够给受教育者带来未来收益。然而,对于聋人高等工科教育个人成本―收益(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投资不仅给聋人个人带来收益,而且会给社会带来溢出效应。因此,研究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投资特别是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投资中个人投资部分的成本与收益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指标、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指标。本文以开始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聋人本科生为例,研究以下三个密切相关的指标:(1)聋人学生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总成本;(2)聋人学生接受高等工科教育个人投资的预期收益;(3)聋人学生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通过对以上指标的研究可以直接表明,聋人四年高等工科教育投资效果的优劣程度。
(二)研究范围。由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晚,目前专门招收残疾学生的高等院校较少。而从事聋人高等工科教育的本科院校主要是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55名毕业生发出的调查问卷。毕业生分布于21个省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研究方法。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是对一个人因增加其接受教育的数量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的一种测量[1](P471),它以受教育者个人为投资和收益的主体计算收益率。教育个人收益率问题是经济学中成本―收益(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分析在教育中的应用。内部收益率法用于估算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率,就是求解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现值和个人预期收益相等时的贴现率[2](P27)。内部收益率法反映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同时避免了受主观利率大小影响的弊端,因而被研究者广泛应用。在国际上对教育收益率研究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萨卡罗普洛斯曾用此方法计算并比较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的个人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法是指使贴现的教育成本和收益之差为零的利率。例如,某一级教育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1+r)m-t=×(1+r)-t(1)其中C为受教育年份中第t年的私人教育成本,B为收益年份中第t年因为多受此级教育而增加的私人收益,m为该级教育的年限,n为受教育者毕业后终生取得收益的年限,r为要求的内部收益率(贴现率)。以大学本科为例,学制4年,毕业后共工作38年,则m=4,n=38[3](P77)。
三、聋人高等工科教育个人成本-收益分析
(一)聋人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成本。聋人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成本是指聋人学生为了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由个人或家庭支付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各种费用和付出的所有成本,它包括个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机会成本)。1.聋人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聋人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直接成本,是指聋人为接受高等工科教育实际支付成本。它主要由学杂费(含住宿费部分)和额外支出(即上学实际支出减去原来的必要消费支出)组成。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级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生每年学杂费大约5000元,因接受高等工科教育而产生的人均总额外支出如表1:由此,我们可以得出2006级聋人大学生接受高等工科教育人均年直接成本为:5000元+1330元=6330元2.聋人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间接成本。聋人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间接成本主要是机会成本,一般指到达法定劳动年龄的聋人学生因接受高等教育未能参加工作放弃的就业收入,即同龄人中的高中毕业生工作后四年收入的总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统计和计算的方便,研究按整年计算,如2006级聋人高等工科大学生在校四年的开支一律算作―的开支。在逐年滚动计算后,存在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另外,本研究确定高中文化程度的聋人年平均收入的依据是对天津理工聋人工学院大学生做的相关问卷调查,取得了一些关于聋人就业与收入的数据,其中20聋人高中毕业时的年平均工资收入在12300元左右,20的年平均工资收入在17904元左右,年平均增长率约13%。这与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3%以上的研究报告一致。因此,本文在确定2007年―2010年的高中毕业的聋人学生的平均收入时,以2007年的12300元为基数,并按年均增长率13%计算。这样就可以较充分地估算2006级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聋人大学生的个人间接成本。综上所述,确定20高中聋人学生毕业就业时的年平均收入为12300元,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2006级聋人大学生的个人间接成本如表2:
(二)聋人大学生高等工科教育个人投资的预期收益。研究聋人大学生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投资预期收益,就需对2006年聋人高中毕业生中接受高等工科教育与没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这两类人终生的预期收入做出比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的成本发生在整个受教育期间,收益则要在受教育者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逐年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高质量”的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开始时的收入要低于有四年工作经历的高中毕业生的收入,这在部分程度上会阻碍我们对教育收益的真实评价。但当我们了解并确定收入基数(I)、收入水平年平均增长率(R)和收入系数(μ)三要素后,我们会发现几年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人工资会超过那些受教育较少的个人,而且这种差距会随着时间变大。1.收入基数(I)、收入水平年平均增长率(R)和收入系数(μ)的确定。通过调查研究得知2006年高中文化水平毕业的聋人学生在2010年的年平均收入为17747元;2006级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聋人大学生在2010年毕业时的.年平均收入为17634元。由此确定2010年聋人学生的收入基数。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国家高速发展时期其居民收入也会增长较快,国家发展进入平稳期后,居民收入水平会略微下降。[4](P17)由于聋人群体本身属于弱势群体,鉴于调查报告,因此作者保守估计,至2048年我国聋人工作者收入水平年平均增长率如表4:不考虑经济增长因素,从业者受经验、年龄、体力的影响,收入系数μ在不同年龄段、工龄段是不同的。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并结合聋人劳动者的自身特点,作者总结得出:一、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聋人由于学历较高,因而他们的收入系数μ1比没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聋人的收入系数μ2提升的快。μ1每三年上升0.2,μ2每四年上升0.2。二、聋人学生在刚参加工作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因而收入系数较低。μ1为0.6,μ2为0.4。三、根据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年龄―收入曲线得出,从业者通常在34岁时μ达到峰值,持续十年后开始回落,在临近退休时再次下降。2.第t年Bt的收益计算。Bt的含义是由于接受此级教育在从业的第t年而增加的私人收益,即同龄的两个教育级别的从业者的平均收入之差。按照上述思路和假定,这两种教育级别的从业者的终生预期年均收入差额列表如表7(单位:元):
(三)聋人大学生高等工科教育个人投资的内部收益率。我们把估算所得数据Ct、Bt代入内部收益率公式:×(1+r)=×(1+r)利用逼近法可以求得r的近似值:r=11%,即我国聋人高等工科教育个体投资的内部收益率约为11%。
四、结论
(一)聋人接受高等工科教育具有正的内部收益率。我国聋人高等工科教育个体投资的内部收益率约为11%,表明聋人接受高等工科教育具有正的内部收益率,这说明聋人投资于高等工科教育对个人收入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同时,聋人接受高等工科教育还能带来无形的非货币化收益,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溢出效应。
(二)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相比偏低。我国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普通高等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虽然由于统计路径和年份的不同,计算结果各不相同,但却差异不大,能显着反映研究问题。如表8:把本文估算的聋人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11%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聋人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低于普通高等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
五、建议
我国公立普通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比例约为2:3,也即是国家分担60%,个人分担40%,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可知我国个人分担成本偏高。目前,我国的聋人高等工科教育收费水平与普通高等教育收费水平一致,也面临个人分担成本偏高问题。同时,聋人大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收入水平偏低,即聋人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低于普通高等教育。成本偏高,收益偏低致使我国聋人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这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妥善处理好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机会公平的关键,也是事实上达到教育平等的重要指标。弱势群体应理性面对高等教育投资风险,而国家和政府也应在体制上改革,引导和帮助弱势群体正确构建自己的高等教育投资组合[5]。
(一)加大对我国聋人高等工科教育的投入。残疾人教育成本高于普通教育成本是普遍现象,国际一般水平测算约为5―8倍[6]。而我国聋人高等工科教育的教育经费如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是按照普通大学生经费标准拨与的。无论是聋人大学生的教学过程还是实践过程都需要投入更多的专业辅助设备才能完成,资金的限制不仅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增加了聋人学生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成本。因而,我国迫切需要加大对聋人高等工科教育的投入。
(二)完善聋人大学生助学贷款体系。当前我国聋人接受高等工科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远远高于我国当前的银行贷款利率,也就是说,如果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聋人学生在无力支付教育成本时,贷款接受高等工科教育,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个人是有利可图的。因而完善聋人大学生助学贷款体系,保证家庭困难的聋人学生都能顺利申请到助学贷款尤为重要。
固定收益信托一般期限都较短,多数产品在18个月左右,一年期甚至半年期产品居多,预期收益是固定的,虽然业内外一直在说信托不是刚性兑付,仍有投资风险,但是在实际的信托投资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尚未出现过到期没有实现兑付的事件。
当然,所有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我们不能依照此前的兑付成绩来判断未来的兑付情况,将固定收益信托等同于高收益的存款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固定收益类信托可以作为一个低风险的投资品种进行配置。
根据好买基金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共有46家信托公司共成立286款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其中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募集数量增加,共成立61只产品,募集总金额达到113.81亿元。在产品收益上,根据产品期限不同而不等,多数产品收益在8%到10%左右,其中基建类信托的收益在6%到8%居多。
事实上,在两年期以内的信托产品中,大部分产品是固定收益类信托。从目前的经济环境来看,在经济衰退期,固定收益类信托会有不错的表现。因为固定收益类信托的本质就是一种融资方式,如同银行般向贷款人发放贷款,向借款人收取费用,同时按照债务约定利率,具有债权资产属性。如果是资金面宽松、经济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其他类投资产品会有更好表现,那么固定收益类信托可能不会被提及。
挑选产品有绝招
“目前政府担保的基建类信托可以选择。事实上无论何种信托产品,挑选它的风控措施,远比挑选项目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有意义得多。” 北京银创瑞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全对记者说道,随后,他具体解释了为什么要这样挑选。
在周全看来,在固定收益类信托中选择产品,可以选择风险控制做得好的优质项目,即便是目前被认为调控严格、风险性高的房地产信托。例如同样两个项目一个是政府担保的项目,质押率8%;另一个是一个很好的房地产项目,如以2万元的价格折现给你一套8万元左右的房子,那意味着只要房价不跌到2万元以下,你选择这个房地产项目就不会错。
事实上,周全建议投资者在选购信托产品的时候,关键看核心风控部分。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单纯地判断项目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投资者不可能深入了解项目的每个细节,即便是非常好的项目,在运转中总会有无法判断的事情发生。如富士康这样的公司企业发展得很好,但是两名员工打架就导致员工罢工,这样的问题是投资者选项目的时候无法预测的。
投资者可以做的是,本着产品无法兑付的情况下,我们会承担怎样的风险来选择产品。在产品进入之初就考虑当风险发生的时候情况会怎样,而不是仅仅关注会不会兑付之类的问题。
在银创瑞投经手的项目中,曾经有这样的案例,当时是一个上海的别墅区项目,别墅当时的售价是4万元左右一平米,项目方把一期的房子抵押融资后盖二期的房子,质押率是40%,相当于出现风险的话可以以1.6万元/平米的价格拿到别墅。很多购买此款信托的个人投资者在购买之前都认为,如果出现风险就直接补给我别墅吧。而不是考虑这个信托项目好不好,二期能不能盖好,未来能赚多少钱。
“从债券投资的角度来讲,投资者关注借贷方如何保证还款就可以了,股权投资类的产品则可以关注项目的好坏。”周全再一次强调。
“投资者选购固定收益类信托,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如果对于非常稳健的投资者来说,希望可以选择投资更加放心的信托产品,那么最简单保守的是选择简单明晰的债权型信托,如果是有政府担保的基建类项目那是最好的了。”
在周全看来,目前的信托产品中,矿产信托在推荐和审查上架的过程中,是最为保守的,因为转手过于复杂。
“矿产信托处置非常痛苦,最关键的是,矿场的经营和其他的项目经营是不同的,同样一座矿在张三手里很赚钱,但即便不要钱转让给李四,在李四的手里也很可能不赚钱,因为需要涉及的各种关系太复杂。当然,如果从回款角度来看,先行的市场环境中,矿产投资无论现金流还是利润率都还是非常优质的。”
所以很优质的矿产项目,如果是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并不建议投资人购买。
风险提示
流动性风险,多数固定收益类信托开放期之前不能提前赎回,提前支取可能会损失部分收益甚至本金。
【信托收益个人所得税】推荐阅读:
信托理财产品收益率06-06
信托收益权转让合同11-08
收益成本06-28
投资收益论文12-05
投资收益分配方案10-22
合同能源管理收益11-06
投资收益测算方法12-03
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10-15
人力资本定价与收益实现研究07-14
浅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中的收益心得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