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经济危机整理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上经济危机整理(通用8篇)

历史上经济危机整理 篇1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一)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不适应)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商鞅变法:秦国旧的奴隶制;孝文帝改革:鲜卑旧制;俄国1861年改革:落后的封建农奴制

戊戌变法: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明治维新:幕藩就体制

(2)社会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财政危机、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导致政治危机

外患:民族危机或民族矛盾尖锐

(3)历史趋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商鞅: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由分裂走向统一;孝文帝:黄河流域统一、民族融合;

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俄国改革: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趋势。

(4)思想条件:改革着或支持者的革新意识

(商鞅:百家争鸣,法家的改革思想;孝文帝:冯太后、孝文帝接受汉化思想文化; 俄国:赫尔岑等人的反对农奴制、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戊戌变法:康梁的维新思想;明治维新: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的思想等。

(5)主观条件:改革家掌权,统治者支持、厉行改革。(商鞅、秦孝公;冯太后、孝文帝;王安石、宋神宗;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倒幕派和明治天皇;康梁维新派和光绪帝)

(二)改革内容(措施)

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三)改革结果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1)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2)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四)改革成败的原因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五)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六)改革性质

A、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外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七)改革的评价 A、评价改革的标准

1、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2、坚持历史的标准;

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

4、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5、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6、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7.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B、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八)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 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 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 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九)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历史上经济危机整理 篇2

那么, 我们的历史教师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做好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以便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呢?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为例, 从前提、途径和保障三个方面阐述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艺术。

一、研究透课标、教材、学生是做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历史学科的独特性质, 使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历史课程教学的实施中, 教师应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研透课标、教材和学生, 明确《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的设计思路是做好本课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本课的主题是20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建设, 内容繁杂、涉及面广, 如果仅仅照本宣科, 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泛味。通过对课标的认真研读和对教材的有效梳理, 并认真了解高一学生的学情 (往往对经济史不感兴趣, 学习起来感觉比较费时费力) , 教师有必要通过图表、照片、资料、数字等力图“重现”历史现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走近历史、理解历史和感悟历史, 这就需要广泛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教学素材。为此, 笔者思考了如下三个设计思路:“数” (各类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引入史、“画” (各类漫画海报的收集与整理) 龙点睛、“语” (各类标语口号的收集与整理) 出惊人。20 世纪50~70 年代的经济建设, 数据、漫画海报和标语等材料十分丰富。数据是反映历史的重要资料, 包括图表和图形 (饼图、柱状图和曲线图等) 。图表和图形能详细、直观地反映历史, 而漫画海报和标语口号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

二、多主体、多途径、经常化是做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当于课堂的血液, 好的课堂教学资源可以让课堂生动有趣, 效果事半功倍。收集和整理好历史课程的教学资源, 对于不断提高历史课程教学质量, 开阔历史教师的视野, 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从收集与整理的主体来看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 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收集与整理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收集与整理的主体来看, 主要可以采取双主体收集制, 即师生围绕某一主题共同去收集, 且参与的人越多越好。以本课为例, 就是围绕数据、海报和标语, 让师生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当然, 对所收集的材料要用心筛选和整理, 一方面要有利于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另一方面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做到保质保量。还可以发动家长和亲朋好友一起来做这项工作。如有家长在报社、电视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 我们就可以巧用这些资源, 让他们积极提供相关主题的教学资源。

2.从收集与整理的途径来看

生活中处处都会有教学资源。收集教学资源的途径很多, 互联网、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收集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渠道。当然, 还可以随时随地寻找和利用本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 如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阅历丰富的长者等, 他们能够从不同层面和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还可以自制各种教学资源。以本课为例, 笔者首先主要从网上高质量的历史课件中去收集和整理, 查阅了数百个课件, 将其中精彩的符合笔者设计思路的资料借鉴过来。当然, 不是拿来就用, 而是要经过整理和修改。如20世纪50~70年代末我国工农业生产状况表, 配同一时期常熟地区工农业生产状况表 (从常熟市档案馆查找到的相关数据并加以制作而成) , 这时就要注重对与历史教学紧密结合的乡土历史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笔者用了两年时间, 按初高中课时顺序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与整理, 以做课例的形式将教学案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在每个课例末尾附加可供参考和使用的各种教学资源, 并在全市构建起一个独具本市特色的课例资源库, 供教师们教学时参考和分享。

3.从收集与整理的时间来看

教师对收集来的教学资源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积累, 积累的素材要细, 平时就要积累, 到用的时候才想起要积累就迟了。要从整个学科考虑哪些需要积累, 不能单从某一节课考虑, 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节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相关的工作。当然, 平时还要做有心人, 如有可用的好的教学素材我们应及时加以积累和整理, 以备用时之需。另外, 教师对积累的教学资源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进行有效、合理的整理。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处理: (1) 按知识点分类, 围绕某一“中心”将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例如以“历史经济发展”为核心词, 收集数据、漫画和宣传海报, 将这些资料有机整合起来, 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和延伸。这种方式从不同方面佐证了教材中的历史观点, 要求教师的整合水平较高。 (2) 按章节分类, 将不同章节的资料整理成篇。例如将《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发展和挫折》有关的资料放在一起, 这种方式内容更全面, 方便教师选择应用。 (3) 按资料类型分类。同一类型的材料放在一起, 有利于材料的选择对比。用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分类来采用。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做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的根本保障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专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前进历程。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

1.转变教学观念, 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最需要提升的素养是教师的专业精神, 而专业精神当中最重要的是师德素养。如果没有好的师德素养, 有再高的专业能力也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 学生也很难在没有师德修养的教师培养下成为祖国的栋梁。“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高度”这是笔者最喜欢的一句话。一名教师, 只要有了积极的教育态度, 就有了正确的职业观。有了正确的职业观, 教师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行走的动力, 就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做机械重复的事, 做出灵气来;不做不动脑子的事, 做出思想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 做出个性来;不做应付检查的事, 做出实效来。听《不做教书匠》的作者———江苏省吴江市屯村实验小学副校长管建刚对青年教师的七条真诚建议:做一名有目标感的老师, 做一名有约束感的老师, 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老师, 做一名有积极感的老师, 做一名有学力感的老师, 做一名有专业感的老师。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 不断消除职业倦怠。只有这样的教师, 才会挤一切可挤时间, 认真研究教学, 广泛收集资源, 不断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

2.注重实践反思, 熟练掌握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知识的多寡与课堂教学精彩程度息息相关。教师只有知识渊博, 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 妙趣横生, 学生也才能兴趣盎然。教师知识渊博提升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学习效能感。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需要经过确定方向- 收集- 筛选- 整理- 反思的过程。教师如果不进行知识的更新, “一招鲜”, 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 通过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教师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通过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新的精彩的历史材料就被整理出来, 这样既能有力地支持课堂教学, 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师的教学精彩程度, 改进教学效果, 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其实, 教学资源就存在于教师和学生身边, 它就像一座储量丰富的矿山, 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捕捉各种教学资源, 处处留心, 用心挖掘, 随时都可能发现惊喜。不仅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 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 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完善的环境, 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应用教学媒体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3.加强学习研究, 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 教学之余丰富自身知识积累对于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十分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 教师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理论、新的成果, 促进自身知识更新换代, 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

历史上的金融危机 篇3

二、1720年南海泡沫。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三、1837年恐慌。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四、1907年银行危机。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首先是新闻舆论导向开始大量出现宣传新金融理念的文章。当时有一篇保罗的文章,题目是“我们银行系统的缺点和需要”,从此保罗成为美国倡导中央银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后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纽约商会宣称:“除非我们拥有一个足以控制信用资源的中央银行,否则我们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而且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

五、1929年大崩溃。华尔街有史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1922—1929年,美国空前的繁荣和巨额报酬让不少美国人卷入到华尔街狂热的投机活动中,股票市场急剧升温,最终导致股灾,引发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

六、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因为不断恶化的经济预期和中东局势的不断紧张,造就了华尔街的大崩溃。这便是“黑色星期一”。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20%,无数的人陷入了痛苦。

七、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发生了一场比索汇率狂跌、股票价格暴泻的金融危机。不仅导致拉美股市的暴跌,也让欧洲股市指数、远东指数及世界股市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香港恒生指数大跌,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日本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历史上经济危机整理 篇4

在镇村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5月14日,录音整理稿,未经审阅)

同志们:

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镇村经济。市委朱书记多次强调镇村经济是盐城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希望所在,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所在,5月7日还到我区专题调研镇村经济,王荣平市长多次到我区新兴镇石华村开展走访,调研村级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5月3日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镇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年初召开的区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今年及今后一个阶段要重点突破新产业经济、园区经济、镇村经济三大主体经济。区委、区政府4月24日也专门下发了《关于促进镇村经济发展的激励意见》,并在区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每年计划拿出5000万元激励镇村经济发展。

可以说,镇村经济既是亭湖发展的最“短腿”,也是最大的潜力所在。今天我们专题召开镇村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就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深入分析我区镇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差距,研究探讨加快突破镇村经济的思路和对策,全力推动镇村经济快发展、上台阶,拓展发展新空间,争创发展新优势。今天上午,我们组织到盐都区考察学习了高新区建设、镇村经济发展及项目推进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看到了差距,受到了触动,深化了认

识。前一阶段,我也专门抽出时间到各镇实地查看了一些镇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现场,在黄尖看了7个农业和旅游项目,在便仓看了4个工业项目和企业、2个农业项目、2个新农村建设、1个旅游项目、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1个教育配套项目,在南洋看了5个工业项目和企业、6个农业项目,在新兴看了5个工业项目和企业、2个农业项目、1个新农村建设、1个汽车4S配套项目,在盐东看了4个工业项目和企业、6个农业项目、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刚才,各镇和农办、经信委、农委等部门单位负责同志汇报了镇村经济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会议结束前,区委李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结合以上考察调研的体会和目前掌握的情况,讲两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差距与潜力

1、从工业用地情况来看,2010年到2014年的五年之间,全区工业用地供地量共154宗6390.83亩。其中5个镇工业用地供地量为59宗、1092.09亩,分别占全区的38.3%、17.1%,占全区比重明显偏低。具体到各个镇,新兴镇33宗、541.84亩,盐东镇9宗、242.76亩,南洋镇10宗、179.3亩,黄尖镇5宗、103.7亩,便仓镇2宗、24.49亩。其中新兴镇工业用地面积占到5个镇的49.6%,是用地最少镇(便仓镇)的22.1倍。可以说,不平衡性非常突出,很大程度可以衡量出各镇近几年工业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的实际情况。

2、从二三产业投资来看,2014年,全区实现工业投资120.1亿元,增长20%;服务业投资156亿元,增长25.6%。其中5——

个镇共实现工业投资46.13亿元,占全区的38.4%,平均增幅为20.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47.26亿元,占全区的30.3%,平均增幅为26.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具体到各镇,工业投资总量最高为新兴镇11.2亿元,比最低的便仓镇(6.67亿元)多4.53亿元,增幅最高为南洋镇23.1%,比最低的便仓镇(18.3%)高4.8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总量最高为南洋镇13.09亿元,比最低的黄尖镇(6.85亿元)多6.24亿元,增幅最高便仓镇26.3%,比最低的盐东镇(26.1%)高0.2个百分点。

没有项目就没有投资。从今年1-4月份招商引资情况来看,5个镇共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占全区总量(35个)的42.9%,其中工业项目12个,占全区总量(24个)的50%;新签约项目体量偏小,亿元以上项目仅1个。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占全区总量(16个)的37.5%,新开工项目数偏少;其中工业项目4个,占全区总量(8个)的50%。

3、从规模工业发展来看,2014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4.8亿元,增长12.9%。其中5个镇共实现规上工业增长值45.7亿元,占全区的31.6%;平均增幅为10.7%,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2015年一季度,5个镇共实现规上工业增长值12.7亿元,平均增幅为11.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

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为220家,其中5个镇83家,占全区的37.7%。具体到各个镇,盐东镇23家,南洋镇21家,新兴镇19家,便仓镇13家,黄尖镇7家。去年,— 3 —

全区工业企业开票销售超亿元的29家、2亿元9家、5亿元4家、10亿元2家,其中乡镇工业企业中仅有8家开票销售超亿元,1家开票销售超2亿元(南洋镇华泰纸业2.4亿元),分别占全区的27.6%、11.1%。全区纳税超千万元工业企业12家,其中乡镇工业企业纳税超千万元企业仅1家(南洋镇华泰纸业2709万元),占全区8.3%。

2014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开票销售139.6亿元,负增长1.7%;入库税收5.4亿元,负增长7%。其中5个镇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开票销售29.4亿元、入库税收1.26亿元,分别占全区的21.1%和23.4%。2015年1-4月份,全区实现规上工业开票销售44.7亿元,负增长0.8%;其中5个镇实现规上工业开票销售8.9亿元,占全区比重为19.9%,比去年年底下降1.2个百分点;平均增幅为负增长9.8%,低于全区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乡镇规上企业增长面为54.2%,高于全区4.2个百分点;具体到各镇,盐东镇增长面为39.1%,南洋镇61.9%,新兴镇57.9%,便仓镇76.9%,黄尖镇28.6%。

4、从产出效益来看,全区5个镇总面积达到691.2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804.41平方公里)的85.9%;户籍人口27.0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70.1万人)的38.6%。2014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4亿元,增长14%;其中5个镇共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4亿元,占全区的14.8%,贡献份额远远不能与面积、人口相匹配;平均增幅为24.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具体到各镇,新兴镇实现1.7亿元,南洋镇1.95亿元,便仓镇0.54亿元,盐东镇0.86亿元,黄尖——

镇0.49亿元。今年1-4月份,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15.5%;其中5个镇共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亿元,占全区的14.5%,比去年年底下降0.3个百分点;平均增幅为26.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具体到各镇,新兴镇增长45.7%,南洋镇17%,便仓39.8%,盐东-1.8%,黄尖44.1%,增长态势不平衡性非常大。

从税源结构来看,乡镇的主体税源产出效益走低,运作税款比重过大。以南洋镇作为样本点,可以看出:

1、房地产及建安税收较上年下降幅度较大。2014年度,房地产企业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增幅同比下降48.5%;建安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增幅同比下降30.5%。

2、工业主体税源呈下降态势,新税源增长亮点不多。作为固定税源,国税部门所形成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8%,地税部门(除房地产企业)所形成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4%。引进实施的重大项目不多,高科技含量项目较少,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对财政贡献十分有限。

3、运作税款等非主体税源占收入比重过高。2014年度通过在环保科技城注册的企业运作税款482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5%;房地产企业预缴税款1494万元,占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国资收益及土地罚没收入342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8%;算上环保科技城双统等因素,上述几项收入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0%。

5、从财力平衡来看,根据现有的财政结算体制,2014年,各镇财政结算总财力分别为:新兴镇13490.83万元,南洋镇11482.71万元,盐东镇10398.96万元,便仓镇5010.39万元,— 5 —

黄尖镇5191.06万元。靠这些财力平衡支出非常困难。以总量较小的黄尖镇为样本点,2014年该镇保运转支出2382万,绿化、环境整治经费100万、基础设施建设经费1660万,大小非减持、营改增支出、扶持企业经费1800万,其他杂支300万,累计支出7143万元,当年赤字约2000万元。以总量较大的盐东镇为样本点,2014年该镇保运转支出3180万,新农合支出、绿化、环境整治等专项经费4150万、基础设施建设经费3905万,营改增运作税款经费1507万,融资本息等其他杂支2980万,累计支出15722万元,当年赤字约5300多万元。

5个镇共有村居83个,绝大多数都是负债村,村平债务127.5万元,收支平衡非常困难。

6、从园区层次来看,全区5个乡镇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园10个,规划面积3.36万亩。其中南洋镇规划3个(头灶全民创业园、民航全民创业园、青洋工业集中区)、4300亩,盐东镇3个(东南工业园区、新洋港新型建材工业园区、盐东科技产业园)、17625亩,新兴镇2个(永兴全民创业园、新兴工业集中区)5500亩,黄尖镇1个(黄尖中小企业园)3000亩,便仓2个(便仓富民新材料科技园、便仓建材园)3200亩。截至2014年,5个镇实际开发面积7869亩,累计建设标准厂房104.25万㎡,其中多层面积4.42万㎡,累计入园企业178家。从我实地调研查看的情况来看,各镇中小企业园区普遍规划起点低、建设速度慢、项目落地少、产业集聚度不高,入园企业体量小、层次较低、贡献份额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严重不足、标准过低,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亟待提高。

——

二、思路与对策 现在的差距就是未来的潜力,现实的压力更要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我们要突出问题导向,猛攻薄弱环节,狠抓特色亮点,集中资源、要素和力量,全力加以突破。

1、发展意识要强而又强。以前乡镇党政领导头脑中主要抓发展和稳定两件事,大家都很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稳得住才能促发展,发展得了才能稳定住,后来要抓发展、改革和稳定三件事,大家也很清楚,中央文件专门就这三件事做了明确,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保障,现在又加了一个民生,但无论如何变化,发展都是第一要务,“悠悠万事唯发展为大”,我们也常说,“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没有发展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请我们各镇党政领导回过头来好好想想,把多少精力汇聚到了发展上。正因为如此,今天我将和同志们做一些交流,我们十三大块行政主要负责同志在发展意识上要详细详细再详细,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否侧,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会出很大问题,道理何在?不发展就没法改革,因为改革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不发展就没法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问题,只能由发展的成果去解决;不发展就没法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长期以往,执政的基础就不牢固,基础不稳会是什么结果,大家都请粗。这里,我和同志们就如何强化发展意识讲四句话:一是以富民强镇为目标。这个目标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对于街道来讲,是以富民强街为目标,对于经济区来讲,是以富民强区为目标。没有这个目标还有什么追求?二是以税源税基为重点。发展既要顾及现在,更要顾及将来,我们既要速效税源,— 7 —

更要长效财源。在发展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为明天的税源税基打基础,我到新兴镇调研4s店集中区建设,回来我跟志怀同志讲汽车消费税很有可能从国家税种划给地方,以东风悦达起亚为例,2014年上缴汽车消费税大概在36个亿。国家把它一改革,原来是在什么地方生产就在什么地方缴税变成在什么地方销售就在什么地方缴税,当然税率有所减少,根据汽车档次的不同,最少3%,最高10%。现在乘用车辆周边县区都在搞,但是专用、特种车辆是完全可以搞的。同志们,我们辛辛苦苦搞发展,但是今天没得税、明天没得税、后天还没税,我们搞发展搞的是什么?三是以各类载体为路径。就是我们现有的工业园区、全民创业园,能争取什么牌子的就创成什么牌子,把园区的载体作用发挥出来。四是以自求平衡为动力。我们五个镇嘛来比一比,什么时间能够自己平衡自己,关于这一块,五个镇情况不一样,马上会后再和大家研究对接。

2、发展路子要清而又清。刚才5个镇、3个部门都作了发言,我讲就我们现在和盐都的差距,我们仅仅是到盐都,比盐都做的更好的地方有而且很多,但是我们不要恐惧、不要害怕。最关键的就是我们5个镇、5个街道如何发展、如何做大做强。只要把发展路子理清,一步一步往前走,肯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实现发展的目标。这里我想说四个方面,供同志们思考:一是注重方向。就是我们镇的发展究竟遵循什么样的路,在这里我希望要尊重辖区老百姓的意愿,要尊重辖区内一些精神文化和产业等的沿袭。把方向弄准,可以说就解决了三分之一的难题。二是注重园区。今天我们要达成共识,以后绝不向零散——

项目供地,同志们,“三集中”其中有一个就是项目向园区集中,不能因一时之利而破了我形成的规矩。原有10个园区要提升完善,假如现有园区没有发展空间,要根据实情新开辟一些园区。区里发了一个文件,3年说到做到,每年拿5000万,一共1.5个亿,把镇村经济给带动起来。道理在哪,5个镇是全区的基石,你们稳了,全区必稳。三是注重模式。我们常说,“水无常形”,没有什么绝对遵循的模式,这里我讲一点,只要能把产业园区建起来,什么模式都可以,自己有钱自己建,自己少钱就和别人共建,自己没钱的就用别人的钱建。不要拘泥于建成的东西是不是我的,“存在决定一切”,我们“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四是注重改革。实话实说,改革与否差别很大,最近我到环科城去了以后,我叫环科城管委会研究金融问题,针对企业发展遇到融资困难,我提出几个思路,一个是和战略性银行搞长期合作,环科城很多企业和多家银行有往来,有的多达7家银行,企业负责人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跑银行上,那么就要和战略性银行合作,把利率高、期限短的置换出来,在金融学上有个概念,叫“期限转移”。二个是搞环保贷,过桥资金可以放大6-8倍,责任可以由我们为企业承担20-30%,这个口子国家可能会不断扎紧,要尽快抓住机遇。三个是搞业务贷,做业务质押。我们环科城有很多企业在手订单很多,但是流动资金不足,可以拿订单合同质押贷款加以解决。同志们,不要小看这三种方法,如果这三种方法做成了,环科城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因为投资者看重就两个方面,综合成本越低越好、可控风险越低越好,你把这两点做好了,企业自然就来

了。环科城目前正在研究,一旦形成实际运作,将会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当然,这些方法要注意保密,不能说,一说别人就学去了。

3、发展的举措要实而又实。今天的座谈会开的很到位、很及时,望大家会后能够认真地坐下来,哪怕花周把周的时间,我们大块主要负责同志要研究实在可行的发展举措,并征求村里干部的意见,最后汇总,就是村里面对发展举措也要形成共识。在这里,我从区级层面具体地说一说四个优先:一是规划空间优先。凡是五个镇、街道发展产业园区要空间的优先保证。二是土地指标优先。各大块要土地要说实话,要标明第一期投资数额,我向大家保证,只要是真正好的工业项目绝对保证项目落地。最近国务院正在启动城市周边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这一块任务又来了,我们盐城市也作为国务院确定为试点城市,目前计划是10.7万亩,现在我们已经划了4.37万亩,还差6.33万亩。这一块请大家按照国土部门的要求做到位。还有一点提醒同志们,假如说哪一块土地被划定为基本农田,那么就不能建设任何项目。所以我把后果告诉大家,这个事情除了5个镇还涉及到3个经济区,会后请国土分局和各家进行对接,主要负责同志要做好把关,要想不被划为基本农田要进行举证,比如以前有关部门作出的规划。今天利用这个时间把这个事情告诉同志们,请大家引起重视。三是招商引资优先。昨天李书记已经交待了,马上招商引资的活动还要加强。嘛李书记和我还要分别带队带同志们上台湾招商,另外请同志们如果有项目确实需要区里领导出面的,不要碍于面子。请各大块回去之后迅——

速做这么几件事,把你们2015年度包括明年可能对外搞合作的东西排出来,分产业、根据空间,精准招商、敲门招商,建立项目库,实行专业化招商、职业化招商。四是政策导向优先。以下五个方面是我们政府明确的扶持政策导向:一个是旅游导向,把农业当作旅游产业来做。二个是电商村居,发挥益农信息平台作用,帮助老百姓上网售卖当地农副产品,各个镇能不能找个把村乃至路边个个把庄子搞些电子商务。三个是接二连三。今天去考察,盐都书记告诉我们,他农业这块的补助是4000万,我们区里花多少7000多万,但是情况变了,告诉同志们,到今年6月份之前,我们原来农业补助政策要废止了,实行更均衡更高标准的扶持。四个是标准厂房。李书记明确提出来,5个镇要建设23万㎡的标准厂房,对这一块,我们马上要出台相关配套的政策。五个是坚持跨镇合作。我们推行经济区、镇、街道合作,比如以后农业条线招商就招农业产业化的项目,建设部门就招城建类的项目。我这里讲的都是从区级层面的,至于有关其他的,要根据各个镇具体情况来研究。

4、发展的责任要重而又重。我们常说,要把发展镇村、街道、园区经济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如何做好“一号”工程,在这里我说三句话:一是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要素。二是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三是实施一切可以实施的激励。这些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这里我重点说一说街道的工作,新桐区长在研究街道经济,我想街道经济不要考虑太长远,近期要做好最重要两个工作:一是11条河道5月份水下工程必须全部结束,如果真正完不成的话,就不要我再说了。二是房屋征收要排出历

史遗留问题,快则3个月内,慢则6个月内必须全部解决,比如五星街道悦达一工厂周边征收,在5月15前完成50%;新兴镇静脉产业园的500多户在今天早上已经完成80%,但是房屋拆迁一旦开拆,房屋征收不过年、存在问题不过月。作为街道行政主要负责同志,如果说拆迁工作不过关,赶紧举手说明情况。月底,第三次城建例会将到街道开,专门解决房屋征收遗留问题,钱的问题我来解决,但是没有进入程序的房屋征收项目要立即进入程序。这里面也包括一些镇,我知道一些镇的违章建筑也比较多,希望大家把这方面工作做好。利用今天的机会,就和大家就如何发展镇村经济问题作了两个方面的讲话,说的不对的,请大家批评指正。

历史书目整理 篇5

2、汪圣铎《两宋经济史》

3、《宋史?陈振

4、《两宋货币史》

5、苗春德《宋代教育》

6、白寿彝《中国通史》

7、王云海《宋代司法制度》

8、奇侠《辽宋夏金史》

9、王瑞明《宋代政治制度概要》

10、奇侠《宋代经济史》

1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12、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议》

13、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1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15、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16、王树民《史部要藉解题》

17、柴德庚《古籍举要》

18、张正旺《雪白血红》

19、程维达《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事势力新探》、《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一期 20、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

21、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中国疆域沿革史》、《古史辨》

22、邓广铭《岳飞传》

23、波斯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

24、包弼德《唐宋思想的转型》

25、余英时《朱熹的思想世界》、《士与中国文化》

26、王兆刚《国民党训政体制研究》

27、费孝通《乡土中国》

28、贺渊《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

29、元江《对红军四渡赤水几个问题的探讨》、《南开学报》1949年第4期 30、《西路军研究述评》、《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1、朱玉《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西路军问题初探》、《党史研究资料》1983年第9期

32、万昌华《西路军失败原因新探》、《泰安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33、【清】梁玉绳《史记志疑》

34、《上海古籍出版社五十年图书总目》(1956--2006)

35、《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1900--1990张春生等著

36、《四库提要》

37、张之洞《书目答问》

38、龚自珍《六经正文》

39、《步天歌》古代的天文书目 40、郑樵《通志》

41、阎崇年《清朝故事》

42、中国古今官德研究》

4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44、《中国从书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45、【日】山根夫《中国史研究入门》

46、《国民时期总书目》、《八十年来中国史学书目》

47、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上海图书馆

48、《中国史学论文索引》社科院

49、《全国报刊目录索引》上海图书馆 50、《全国总书目》中华书局1935--2001

51、《隋唐五代史论著目录》

52、【美】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传》

53、司马光《资治通鉴》

54、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

55、王树增《1901》

56、王国维“《人间词话》

57、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58、梁启超《李鸿章传》

59、吕思勉《秦汉史》 60、老子《道德经》 61、邓广铭《宋史十讲》

62、郑天挺《隋唐五代史讲义》 63、朱润东《张居正传》 64、林语堂《苏东坡传》 65、吴晗《朱元璋传》 66、刘瑜《民主的细节》

6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68、钱穆《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 69、杨天石《寻找真实的蒋介石》 70、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71、《菊与刀》

72、《清代中国的若干问题》 73、《明史十二讲》

201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整理 篇6

1、中日关系问题

(1)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

A、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B、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大捷),(2)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原因。

A、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客观);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军纪败坏(主观)。

B、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主要原因);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援;

(3)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日本是否承认侵华罪行)。

(4)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

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

(5)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

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

(6)你认为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或:日本政要不能正视侵华历史。)

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

发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8)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9)青少年应怎么做?

A、牢记历史,珍爱和平。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C、呼吁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历史,深刻反省,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

2、关于西藏问题

(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元朝:课本七下

清朝:课本七下

(2)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川藏、新藏、青藏公路(课本八下)。

(3)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3、关于台湾问题

(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①元朝时,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③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④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

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均势。②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③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④有“一国两制”等正确的方针、政策。⑤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有能力实现祖国统一。

(3)历史上两次被割占及回归: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今天台湾与祖国不统一问题的由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

(5)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6)今天祖国统一的阻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最大威胁);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7)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式: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必要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8)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

①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4、中美关系

(1)第二次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1922年,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方便。

(3)二战中联合打击法西斯;二战结束后的扶蒋反共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遏制中国的冷战政策。

(5)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

现阶段美国对台军售、维护台湾“不统不独”等问题的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

5、改革问题

(1)奴隶制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2)封建制度改革:商鞅变法。

(3)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俄国1861年改革

①背景: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时间:1861年

③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④评价:a.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日本明治维新

①背景: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危机。

②时间:1868年开始

③措施:a.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④评价:a.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c.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⑤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他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中国造成了巨大伤害,如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⑥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围绕改革开放、向他国学习这个主题

(4)社会主义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6、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三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①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

(2)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

战国商鞅变法,关于土地问题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允许土地买卖。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弊端: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3)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④调动农民积极性。

7、江泽民十五大报告中所讲的“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三次飞跃”是指哪些事件?(三位走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1)孙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毛泽东,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3)邓小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8、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邓小平,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9、执政党建设(党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2)中共七大(1945年4月,延安)。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4)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十四大:1992年,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二大~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形成历程。

10、中国近代化探索

(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资产所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感悟(结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经济变革——政治变革——思想文化变革)

11、列举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和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1)秦朝:焚书坑儒。(2)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

(3)明朝:八股取土。(4)清朝:文字狱。

近代:

(1)新文化运动。(2)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3)欧洲思想启蒙运动(伏尔泰等)。

12、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作的斗争(从抗击外来侵略和防止民族分裂方面归纳列举)

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

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防止分裂的史实:

(3)加强对西藏管辖:中央政府册封**和**,1727年设驻藏大臣。

(4)加强对新疆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5)乾隆帝欢迎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13、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工业革命)

1、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5、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用,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7、主要发明: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蒡芬孙→火车机车。b、美(富尔顿)→轮船。

8、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9、影响: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a、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4、主要发明:a、德: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b、美:爱迪生→电灯泡;莱特兄弟→飞机;

6、影响:a、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b、政治:垄断组

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c、外交(国际关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裂,矛盾激化,最终

导致一战的爆发。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2、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取得重大突破

3、地位:规模、深度、影响超过前两次

4、特点:a、科技对生产的推动力加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c、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

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岳家拳挖掘整理过程(上) 篇7

如今耄耋在望, 所怀鄙见, 趁有生之年倒出, 还历史一个真实。以往鉴来, 不无裨益也。

一、挖整工作的启动

1983年1月18日, 湖北省武协会议在汉口体育场召开, 我以黄冈地区体委群体科长首次与会, 学习了全国武术工作会议精神, 明确了武术挖整的意义。在20日上午的会议上, 中国武术老前辈、武汉体院教授温敬铭讲话, 情绪高昂, 提出“选花、培花、开花”的要求。并赋七言古风一首, 以抒情怀。他朗朗诵曰:

新花怒放映老花, 百花争艳羞朝霞。朝天易抱虎难抱, 蝇虫难落羽难加。

红装虚心师良髯, 绿媛壮志讥黄发。共聚一堂议宏图, 同心同德兴风华。

听罢, 深受教益, 感触殊深, 当场即兴七律一首, 会上面呈温教授。温老见诗, 喜不自禁, 在会上高声唱道:

武林崛起竞芳华, 无限春光灿若霞。不灭明珠呈百艳, 继承国宝发三花。

铮铮铁骨寒霜出, 浩浩雄风玉宇遐。争献天年真武德, 不辞尽瘁走天涯。

从此, 挖整传统武术的念头, 开始萌发。是年3月5日, 黄冈地区召开全区武术会议, 我传达了国家、省武术会议精神。为了便于挖整武术工作, 成立了黄冈地区武术协会, 选我担任武协主席。其时, 我还是地区群体科长 (该年底为黄冈地区体委主任、后兼湖北省武协常委) 。

从组织上讲, 黄冈地区武术挖整工作就是在体委群体科和武术协会的直接领导下展开的, 上对省武术挖整小组和省武术协会, 下对各县体委群体股、武术协会。关于岳家拳的挖整工作, 主要由黄冈地区体委牵头, 从发现、到选定挖整, 都是在地区体委领导下, 出自群体科的调查、策划和决策。省武挖小组是在地区选定岳家拳, 向他汇报后, 才引起重视并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省里没有什么岳家拳挖整小组, 在省体委郑露玫 (体委副主任、省武术协会主席) 、龙钟祥 (省体委处长) 及武术挖整小组组长杨永领导下, 分工郭全孝老师具体关顾和协助黄冈岳家拳的挖整工作。后来在地区送去《岳家拳》、《岳家枪械》两书稿后, 省武术挖整小组依然分工郭全孝老师负责校正, 校定后再送出版社出版。郭老师在校正期间, 发现拳术或器械套路不规范, 甚至有缺失, 常常临时要我们抽人前去协办, 需要办什么就办什么, 有时录像, 有时演练, 看情况而定, 办完就回来。这是武术挖整期间, 我们地区同省的组织关系和具体挖整工作的联系情况。

地区武术协会成立不久, 即6月5日, 我又亲赴沙市全省职工体育工作会议上, 听取了省姜世钦处长关于全国在长沙召开的武术挖整会议精神。在地区武术工作会议后, 我以武协和群体工作之便, 对全区11个县市的武术挖整工作, 以普查形式开始, 正式启动了。

二、黄冈地区武术普查的成果

参与普查的还有群体科董佑先同志, 她是女同志, 主要留守在家, 掌握全面。我则深入各县重点, 访查摸底。仅用4个月时间, 先后到麻城中一、红安觅儿、黄冈县大崎山、鄂城太和、浠水江中、新洲三店、罗田三里畈、英山石镇、蕲春三渡、广济梅川、黄梅曹坝和大河、蔡山等11个县的乡镇, 访问了英山沈海涛, 罗田王玉珍 (女) , 黄冈王敏清, 浠水熊国罕;蕲春周家珍、吕蒙生、姜芍花、胡怀楚和占绍裘, 广济戴茂焰、杨云珍、杨云德、王贤玉, 黄梅聂虎记、李金海、蔡正旺、黄英裘、赵成球、岳进, 鄂城邵南雨、王国祥 (师从岳飞后裔岳万胜) 、方扬威, 大冶李树荣等三十几位拳师, 看了几处简易武场。经访查发现, 流行在黄冈地区的拳种及其分布是:

黄冈县贾庙及其交界处的罗田、浠水、麻城、新洲部分地区, 主要是阎家拳, 兼以洪门拳;麻城中一、宋埠、龟山以及红安, 主要是洪门拳, 兼以阎家、孙家等拳种;鄂东南的黄梅、广济 (武穴) 、蕲春以岳家拳为主, 兼以孙家、孔门、洪门等拳种;鄂城 (鄂州) 以及黄石地区的下陆、铁山、河口, 大冶保安、金牛、金山店、铜绿山、大箕铺, 阳新太子庙、大王殿、白沙铺等以孔门拳为主, 兼以岳家拳、洪门拳、孙家拳等。在此诸多拳种中, 只有孔门拳是本地拳种, 源于黄石大冶保安。但它已超出黄冈范围, 尽管我是孔门的老乡, 然爱莫能助。

此次调查, 所得数万字。再加之面上各县所报普查材料, 达十数万字, 由董佑先同志亲自整理成册, 上报省体委和省武术挖整小组。

三、挖整岳家拳的慎重决策

在普查和重点调查的基础上, 我们反复研究, 深感岳家拳独具特色, 自成一家, 群众喜爱, 学者众多。尤其是与岳飞有关, 影响一定很大, 很有挖整的意义。一是岳飞为民族英雄, 精忠报国, 家喻户晓, 其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国人敬仰;二是岳飞深谙国史, 熟读兵法, 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武学造诣。他创制的岳家拳, 层次清楚, 功法全面, 不仅体现了中华传统的优秀思想, 而且也体现了岳飞的兵法思想和人格精神。三是武术发展史和文史资料, 未见岳家拳有文字记载。如能挖出, 由民间流传的肢体动作, 变为文字版本资料, 则可填补中华武术史的空白。因此, 挖整、传承和发展岳家拳, 不是可有可无, 而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需要。

同时, 我想起了四件事, 一是我看过《黄州府志》, 有黄梅大河岳震岳霆墓记载;二是1972年冬在黄梅大河农村蹲点, 得知岳震岳霆墓及岳飞有后裔在黄梅的信息;三是江对岸九江沙河铺有岳母和岳夫人墓;四是老家黄石大冶也有岳家拳流行, 本人曾受启蒙站过桩。我把这四件事联在一起, 觉得事出有因, 并非偶然, 初步断定, 岳家拳很可能是岳飞及其子孙、或岳家军士兵在黄梅、广济、蕲春一带流传下来的。虽然我的初步断定只是当初一个联想, 但我还是根据这个联想, 结合上述四点分析, 终于作出了黄冈地区挖整岳家拳的决策。

1983 年 8 月 15-16 日, 查阅岳氏家谱后与岳喆湾岳飞后裔合影

四、定向考证开始

在决策之后, 我就坚定地走出了第一步———考证。

然而, 要查证岳家拳出自岳飞后裔所传, 在茫无所知的情况下, 并非易事。

但根据当时现有材料, 反复分析后, 决定考证的方向有六个方面需要突破。

一是岳震岳霆隐居地;

二是岳墓碑文;

三是《宋史》及有关史书记载;

四是《黄州府志》和《黄梅县志》记载;

五是《岳氏宗谱》记载;

六是岳氏后裔的有关文献或口头流传。

据以上所定突破方向, 1983年5月18日, 我就请地区体委李长义副主任赴黄梅考察。当天下午, 我独自去走访了黄梅县方志办和博物馆, 见到了当时负责人桂遇秋、黄思远, 他俩是黄梅老一代文史和方志专家。他们告诉我, 黄梅大河有岳震岳霆墓。还把《黄梅县志》借给我查看, 确有岳震岳霆墓的有关记载。当我问及《岳氏宗谱》事时, 他们摇摇头, 同声答道:“没有, 我们也很想得到岳家宗谱。”

到黄梅的第二天, 5月19日, 我与李长义一行由梅菊生同志陪同到大河聂家湾杨梅岭, 考察岳震岳霆墓及其碑文。当来到岳坟时, 只见坟茔依稀可辨, 墓碑片石无存。聂家湾群众说, 中间有碑文的是徽石, 上书有“岳忠武王子岳震岳霆二公合墓”字样, 后被人敲去作了磨刀石;其他的被人抬去作了磅站。接着就在附近深入调查, 在聂家湾群众指点下, 发现了岳氏兄弟隐居聂家湾的居屋、花园、练兵场、喂马槽等遗址遗物。放眼望去, 历历在目。

然而, 墓碑无着, 碑文不见, 岳家繁衍情况一无所知, 不免令人失望。对此, 就在夜里留下一首七律《初访岳家拳》, 以表达此时心情。

大河北上聂家湾, 缘镫停骖访岳拳。今古沧桑谁记得, 风云变幻自翛然。

马槽花苑三千劫, 野岭荒坟八百年。借问拳家何处有, 烟岚叠翠白云天。

1983年6月15日, 我又去黄梅, 除了孔垄小池竞渡外, 还在小池、濯港等地深入对岳家拳进行调查。

1983年8月1日, 我再去黄梅, 继续深入岳窑 (岳家后裔居住地) 、杨梅岭 (岳震岳霆隐居地) 访查。考虑以上多系群众口传, 在当地未见有文字记载。聂家湾是否宋时村落?如果宋时此地无村落, 则岳氏避难, 聂家救助, 就是千古谎言了。为此, 我从大环境着眼, 在聂家湾进行拉网式考察。看看散落在地的古砖古瓦或古门甲、古窗台上的石雕, 能否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当我转至该村的东北角时, 发现一座古墓。牌式石碑, 略向前倾, 高约80厘米, 宽约50厘米, 厚约10多厘米, 中间一行直书“大宋……之墓”。见此, 有文字载“大宋”墓地, 确证聂家湾乃宋代村落无疑, 岳氏兄弟在此避难隐居, 当属可信。

但岳窑一般人不关心源流世系, 一说便是江西瓦屑坝来的, 实际对自己的先祖茫然不知。对此, 我决心调整思路, 以挖掘岳氏家谱为突破口, 遂在1983年8月1日的《二访岳家拳》诗中写道:

欲取青山可奈何, 青山莽莽泣铜驼。杨梅岭下岳家苑, 伏马槽前老树坡。

如何整理这些革命历史档案 篇8

唐河县档案馆通过馆际交流的方法征集到原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的革命历史档案资料的做法.值得肯定。从征集情况看他们不仅征集有革命历史档案,也征集有报刊资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档案局关于收集革命历史档案的办法的通知》要求档案馆“在收集革命历史档案工作中,对革命历史书刊文物也要注意收集。革命历史书刊,主要是收集一九四九年以前党、政、群各机关内部的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出版物.某些公开出版的反映革命史实的书刊.现在已很稀少的,亦应收集。”可见,他们将1945年lO月-1946年9月的《解放日报》、1947年12月-1948年6月的《人民日报》、1945年lO月一1946年9月的新华文摘等资料征集进馆的举措,与中央办公厅、国家档案局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按照现行的档案馆业务管理规定.档案与资料应分开存放。因此,整理这些档案资料,首先需区分档案和资料。从郭炜提供的情况看.笔者初步推断.唐河县档案馆征集到的条例、命令、招生广告、通知、电报、批复等,应作为革命历史档案进行整理:而1945年lO月-1946年9月的《解放日报》、1947年12月-1948年6月的《人民日报》、1945年10月-1946年9月的新华文摘等,则应作为资料进行整理.由于我省旧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保存下来的较少.人们了解一段历史往往依靠相关资料.特别是那些稀有、珍贵的资料已发挥了档案的作用。从有利于保护稀有、珍贵资料的角度考虑.笔者与同行在《对部分馆藏资料参照档案进行管理的认识》一文中提出了将部分资料参照档案进行管理的观点(详见《档案管理》2007年第6期)。因此。笔者建议唐河县档案馆按照该文提出的标准和范围.选择符合标准的资料参照革命历史档案进行管理。

尽管同行对如何整理这些革命历史档案会有不同的认识,但笔者认为整理这些革命历史档案的方法步骤大体可归纳为:区分全宗;零散文件分类:区分年代;立卷;检查调整修正标题;加工修补.排列卷内文件;编张号、登记、装订;填写封面,等等。从郭炜反映的情况看,如何区分全宗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河南省各级综合档案馆业务管理规范》第二章第四条对档案馆保存革命历史档案全宗的设立进行了原则规定:“革命历史档案设立联合全宗或若干全宗。”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档案馆因馆藏的革命历史档案较少又难以区分全宗或不明全宗所属.而将其馆藏所有革命历史档案设为联合全宗或档案汇集,有的档案馆将其设为“革命历史档案全宗”.这种设立全宗的方法虽然便捷,但与国家档案局的要求相左,尤其是与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要求的按项目(即全宗)申报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的规定不相一致,直接影响了补助费项目地申报。2006年以来,为适应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申报工作的新形势,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河南省档案局积极引导有关档案馆理顺馆藏国家重点档案全宗的设立,具体做法就是:一是能够确定档案资料全宗归属的,就使用明确的、规范的全宗名称.不用档案汇集名称;二是能用主体全宗名称的.用主体全宗名称,不用客体全宗名称;三是能归入现有相关全宗的,就归入相关全宗,不再单列全宗。按照上述原则.笔者对唐河县档案馆征集的革命历史档案的内容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些革命历史档案不应接续唐河县委、县政府两个全宗,而应该单独设立“中共中央中原局桐柏区党委”全宗。

最后,笔者建议唐河县档案馆按照《河南省各级综合档案馆业务管理规范》第六章第二十条“每一历史时期的档案可按其载体材料和技术保护的不同特点,将文书档案、专门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分别存放”的规定,将征集到的不同载体的档案分别存放。

编辑老师:

近日,唐河县档案馆从桐柏县档案馆征集来原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的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内容有:1945年10月-1946年9月的《解放日报》,1947年12月-1948年6月的《人民日报》,1945年10月-1946年9月的《新华文摘》,中共中央关于当前时局分析,桐柏区减租减息及调整土地条例,中国共产党桐柏区党委中原解放军桐柏行政公署、人民解放军桐柏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告农民书,中原解放区桐柏区行政公署、人民解放军联合命令,中原桐柏学院、中原解放区军政干部学校、桐柏军区卫生部医科专门学校、桐柏行政区财经干部学校等的招生广告,桐柏区党委通知、工作通讯,桐柏区党委办公室调整土地工作初步小结桐柏公安第二分局公安工作业务手册,军政导报专刊有关原中原解放军概况介绍,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作战的电报,赵紫阳、刘志坚等领导给桐柏一地委的批复等档案资料。

上一篇:优秀作文精美句子仿写段落素材下一篇:语文教研组年度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