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练习及答案(精选4篇)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①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②放。”渔父曰:“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③而啜其醨④?”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⑤,受物之汶汶⑥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
【注】①[三闾大夫]指屈原。②[见]表被动,译为“被”。③[糟]酒渣。④[醨]薄酒。⑤[察察]洁白的样子。⑥[汶汶]浑浊的样子。
15. 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行吟泽畔 一目十行 B.颜色憔悴 声色俱厉
C .形容枯槁 花容月貌 D.何故而至此 无缘无故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屈原至于江滨 翻译:
(2)是以见放 翻译:
17.本 文记叙了屈原与渔父之间的.对话,从中我们得知屈原因为“ ① , ② ”而“见放”,又因不愿 ③ 而最终怀石投江,以身殉国。(3分)
18.本文中有不少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使用的成语,请你任选其一,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答:
19.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将他投江自沉的农历五月初五定名为
“ ① ”,并通过 ② 、 ③ 等一系列活动来纪念、歌颂屈原。(3分)
15. 答案:A (2分)
16. 答案:⑴ 屈原来到江边。
⑵ 因此被流放。
(共2分。 每题1分)
17. 答案:①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②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③同流合污
(共3分。 每空1分)
18. 答案:随波逐流 (形容枯槁)
(共2分。 书写1分,成语1分)
19. 答案:①端午节 ②赛龙舟 ③吃粽子(……)
梁统字仲宁,安定乌氏人。更始二年,拜酒泉太守。会更始败,赤眉入长安,统与窦融及诸郡守起兵保境,谋共立帅。初以位次,咸共推统,统固辞曰:“昔陈婴不受王者,以有老母也。今统内有尊亲,又德薄能寡,诚不足以当之。”遂共推融为河西大将军,更以统为武威大守。
性刚毅而好法律。统在朝廷,数陈便宜。以为法令既轻,下奸不胜,宜重刑罚,以遵旧典。乃上疏曰:“臣闻立君之道,仁义为主,仁者爱人,义者政理,爱人以除残为务,政理以去乱为心。刑罚在衷,无取于劝,是以五帝有流、殛、放、杀之诛,三王有大辟、刻肌之法。高帝受命诛暴,平荡天下,约令定律,诚得其宜。文帝宽惠柔克,遭世康平,惟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它皆率由,无革旧章。武帝值中国隆盛,财力有余,征伐远方,军役数兴,豪桀犯禁,奸吏弄法,故重首匿①之科,著知从②之律,以破朋党,以惩隐匿。宣帝聪明正直,总御海内,臣下奉宪,无所失坠,因循先典,天下称理。至哀、平继体,而即位日浅,听断尚寡,丞相王嘉轻为穿凿,亏除先帝旧约成律,数年之间,百有余事,或不便于理,或不厌民心。伏惟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逾文、武,德侔高皇,诚不宜因循季末衰微之轨。”
事下三公、廷尉,议者以为隆刑竣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岂一朝所厘。统今所定,不宜开可。帝令尚书问状,统对曰:“闻圣帝明王,制立刑罚,故虽尧、舜之盛,犹诛四凶。孔子曰:‘刑罚不衷,则人无所厝手足。’衷之为言,不轻不重之谓也。自高祖之兴,至于孝宣,君明臣忠,犹因循旧章,不轻改革,海内称理,断狱③益少。至初元,所减刑罚百有余条,而盗贼浸多,岁以万数。是时以天下无难,百姓安平,而狂狡之势,犹至于此,皆刑罚不衷,愚人易犯之所致也。由此观之,则刑轻之作,反生大患;惠加奸轨,而害及良善也。”议上,遂寝不报。
后出为九江太守,定封陵乡侯。统在郡亦有治迹,吏人畏爱之。卒于官。
【注】①首匿:谓主谋藏匿罪犯。②知从:即“知纵”,谓知道别人犯法而不检举告发。③断狱:审理和判决的案件。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刑罚在衷,无取于劝 衷:恰当、合适
B.施行日久,岂一朝所厘 厘:改正、改革
C.则人无所厝手足 厝:交错、交叉
D.盗贼浸多,岁以万数 浸:逐渐、渐渐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梁统“宜重刑罚,以遵旧典”的理由的.一组是(3分)( )
①内有尊亲,又德薄能寡 ②法令既轻,下奸不胜
③天下无难,百姓安平④隆刑竣法,非明王急务
⑤刑轻之作,反生大患 ⑥惠加奸轨,而害及良善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②③④ D. ①③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更始帝刘玄兵败后,梁统和窦融以及各位郡守起兵保卫边境,大家推举梁统为统帅,但是他坚决推辞,后被重新推举为武威太守。
B.梁统认为人君执政之法,应以仁义为主,即爱护百姓,消除残暴。他极力主张加重刑罚,遵循旧典,用严格的法律治理国家。
C.在中原兴盛时期,当时有些豪桀违反禁令,有些官吏玩弄权术,因此,汉武帝制定了严格的法令来破除朋党,惩罚隐匿犯罪的人。
D.三公、廷尉没有认同梁统的建议,他们认为严酷刑法不是英明之主所为。后来奏议呈上,光武帝认可“重刑法遵旧典”的建议,并颁令推广。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统在朝廷,数陈便宜。(3分)
译文:
(2)爱人以除残为务,政理以去乱为心。(3分)
译文:
(3)数年之间,百有余事,或不便于理,或不厌民心。(3分)
译文: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
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答案
9.C(A项“衷”,同“中”,折中,引申为恰当、合适。C项“厝”,同“措”,放置、安排。“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中“厝”即放置之义。)
10.B(①是梁统推辞统帅之位的理由; ③表现的是社会安定的情况;④是三公、廷尉的看法,反对之声。)
11.D(“遂寝不报”,“寝”是停止、平息的意思。意思是奏议被上面扣住了,没有往上报。“并颁令推广”于文无据。)
12.(1)梁统在朝中,经常向光武帝提出有利于国家的建议。(“数”“便宜”各1分,大意1分。)
(2)爱护百姓则务必消除残暴,政务治理则是以清除混乱为中心。(“务”“ 去乱”各1分,大意1分。)
(3)数年时间,有上百件案子,有的不便于审理,有的在处理上不服民心。(“或”“厌”各1分,大意1分。)
13.【断句】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每断错一处扣1分,共5分。)或: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注释】(1)豫:快乐,愉快。(2)不怨天,不尤人:这是引孔子的话,见《论语-宪问》。尤,责怪,抱怨。(3)名世者:有名望而辅佐君王的人。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长陵。魏其已为大将军后,方盛,蚡为诸郎,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节,蚡益贵幸,为太中大夫。蚡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太后贤之。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田蚡宾客计策,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后三年封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
牐犖浒埠钚掠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建元元年,丞相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籍福说武安侯曰:“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魏其为丞相,将军必为太尉。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让贤名。”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武安侯为太尉。籍福贺魏其侯,因吊曰:“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恶,恶人众,亦且毁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魏其不听。
牐犖浒埠钜酝跆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以武安侯蚡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武安。
牐犖浒舱撸貌侵,生贵甚。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初即位,富于春秋,蚡以肺腑为京师相, 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天下不肃。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后乃退。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燗.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 让:责备
燘. 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 微言:暗中进言
燙.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 坐:停止
燚.武安者,貌侵,生贵甚 侵:欺凌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燗.魏其已为大将军后 将军必为太尉
燘.武安侯以王太后故 非痛折节以礼屈之
燙.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 是后乃退
燚.天下吏士趋势利者 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田蚡骄横的一组是( )(3分)
牏傥浒埠钚掠用事为相 ②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牏郾跋卤隹停进名士家居者贵之 ④蚡以肺腑为京师相
牏葜握甲诸第 ⑥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
燗.②③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燗.田蚡能言善辩,口才很好。汉景帝去世后,太子登位继立,朝廷在全国的镇压、安抚行动,大都采用田蚡门下宾客的策略。
燘.田蚡刚掌权就想当丞相,但经过籍福劝说后,面见皇帝,提出把相位让给魏其侯。
燙.籍福提醒魏其侯要喜欢好人,憎恨坏人,否则,就会受到毁谤而离职,但魏其侯没有听从他的话。
燚.武安侯田蚡因皇上虽然刚刚即位但年纪却老了,自己就以皇帝的至亲心腹把持朝政,掌管官吏的升降,引起皇上的不满。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蚡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太后贤之。(3分)
②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3分)
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4分)
试题答案:
5.B(让:辞让。坐:因为。侵:短小丑陋)
6.A(都是动词,担任;B连词,因为/介词,用;C副词,于是,就/副词,才;D定语后置标志/表判断。)
7.B(①是说武安侯想当丞相;③是说武安侯对宾客非常谦卑,推荐闲居在家的名士;④是说武安侯以皇帝的至亲心腹担任朝廷的丞相。)
8.A(B中“面见皇帝”错,原文是通过王太后转告;C中籍福提醒魏其侯“要”喜欢好人、憎恨坏人,与原文意思不符。D“年纪却老了”不对)
9.①(3分)田蚡能言善辩,有口才,学习过《盘盂》之类的书籍,王太后认为他有才能。(“辩”、“贤”各1分,句意1分)
②(3分)皇上于是说:“你要任命的官吏已经任命完了没有?我也想任命几个官呢。”(“乃”、“除”各1分,句意1分)
(4分)武安侯从此更加骄纵,他修建住宅(的规模)在贵族的府第里排第一。田地庄园(都)非常肥沃,他派到各郡县去购买器物的人,在路上络绎不绝。
(“治”:修建、“甲”:第一、“相属”:接连,各1分,句意1分)
【附文言翻译】
牐犖浒埠钐锿`,是汉景帝皇后的同母弟弟,出生在长陵。魏其侯已经当了大将军之后,正当显赫的时候,田蚡还是个郎官,没有显贵,来往于魏其侯家中,陪侍宴饮,跪拜起立像魏其侯的子孙辈一样。等到汉景帝的晚年,田蚡也显贵起来,受到宠信,做了太中大夫。田蚡能言善辩,口才很好,学习过《盘盂》之类的书籍,王太后认为他有才能。汉景帝去世,当天太子登位继立,王太后摄政,她在全国的镇压、安抚行动,大都采用田蚡门下宾客的策略。田蚡和他的弟弟田胜,都因为是王太后的`弟弟,在汉景帝去世3年后,被分别封为武安侯和周阳侯。
牐犖浒埠罡照迫ㄏ氲必啵所以对他的宾客非常谦卑,推荐闲居在家的名士,让他们显贵,想以此来压倒窦婴等将相的势力。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因病免职,皇上酝酿安排丞相和太尉。籍福劝说武安侯道:“魏其侯显贵已经很久了,天下有才能的人一向归附他。现在您刚刚发迹,不能和魏其侯相比,就是皇上任命您做丞相,也一定要让给魏其侯。魏其侯当丞相,您一定会当太尉。太尉和丞相的尊贵地位是相等的,您还有让相位给贤者的好名声。”武安侯就暗中(委婉地)告诉太后,让她暗示皇上,于是便任命魏其侯当丞相,武安侯当太尉。籍福去向魏其侯道贺,乘便对他说:“您的天性是喜欢好人,憎恨坏人,当今好人称赞您,所以您当了丞相,然而您也憎恨坏人,坏人相当多,他们也会毁谤您的。如果您能并容好人和坏人,那么您丞相的职位就可以保持长久;如果不能够这样的话,很快就会受到毁谤而离职。”魏其侯不听从他的话。
牐 武安侯因为王太后的缘故,受到皇上的宠信,多次议论政事,建议大多见效,天下趋炎附势的官吏和士人,都离开了魏其侯而归附了武安侯。武安侯一天天更加骄横。建元六年,窦太后逝世,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因为丧事办得不周到,都被免官。于是任用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任用大司农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天下的士人、郡守和诸侯王,就更加依附武安侯了。
A.意其怯,急追之意:料想,估计。
B.仁赡子崇谏幸其父病幸:幸而,幸亏。
C.世宗以其难克克:攻克,制胜。
D.吾以旌仁赡之节也旌:表扬,表彰。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呜呼/天下恶梁/久矣/然士之不幸/而生其时者不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禄者/必死人之事/可谓得其死哉/仁赡既杀其子/以自明矣/岂有垂死/而变节者乎?
B.呜呼/天下恶梁久矣/然士之不幸而生其时者/不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禄者/必死人之事/可谓得其死哉/仁赡既杀其子以自明矣/岂有垂死而变节者乎?
C.呜呼/天下恶梁久矣/然士之不幸/而生其时者不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禄者/必死人之事可/谓得其死哉/仁赡既杀其子/以自明矣/岂有垂死/而变节者乎?
D.呜呼/天下恶梁/久矣/然士之不幸而生/其时者不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禄者/必死人之事/可谓得其死哉/仁赡既杀其子/以自明矣/岂有垂死而变节者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仁赡略通兵书,颇有远见。在与周师作战时反对刘彦贞的冒进,独自按兵不动,坚守城池,后来刘彦贞果然失败。
B.刘仁赡法令严肃,不徇私情。他的儿子刘崇谏趁他生病的时候,谋划投降的事。他立刻下令斩杀儿子,手下人求情也没用。
C.刘仁赡的才华和气节得到了周世宗的肯定和褒扬。生前世宗赐以玉带、御马;死后世宗遣使吊祭,追封彭城郡王,其子也得到了荫庇。
D.作为南唐重臣,刘仁赡长年与后周作战,虽胜多而败少,但最终也难以挽救南唐颓势;刘仁赡于是死守城池,誓不投降,其气节令人佩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璟君臣亦皆震慑,奉表称臣,愿割土地、输贡赋,以效诚款。(5分)
(2)视世宗待二人之薄厚而考其制书,乃知仁赡非降者也。(5分)
参考答案
4.B(幸:遇到,碰上。句中引申为“乘着”。从语境分析,应为动词义,而不是副词“幸而”。)
5.B(呜呼,天下恶梁久矣!然士之不幸而生其时者,不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禄者,必死人之事,可谓得其死哉!仁赡既杀其子以自明矣,岂有垂死而变节者乎?)
6.D(“胜多而败少”与文无据。)
7.(1)即使是李景君臣,也都震惊畏惧,上表称臣,愿意割让土地、献纳贡赋,以证明降服诚意。(震慑:震惊畏惧。输:献出。效:表明,证明。诚款:忠诚,真诚的心意。此四处,一处1分,大意正确1分。)
(2)对比周世宗对待他们两人不同的态度并考察周世宗的制诰,就知道刘仁赡不是投降的.人。(视:对比。待:对待。考:考察。乃:就。此四处,一处1分,大意正确1分。)
【参考译文】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刘仁赡担任将官,轻视财物,看重将士,法令严肃,从小略通兵书。在南唐做官,任左监门卫将军、黄袁二州刺史,所到之地都政治清明安定。李景让他掌管亲军,任为武昌军节度使。周军出征淮南,先派李谷从寿春进攻。李景派将领刘彦贞抵御周军,让刘仁赡任清淮军节度使,镇守寿州。李谷退守正阳浮桥,刘彦贞见周军退却,估计他们害怕了,紧追他们。刘仁赡认为不行,刘彦贞不听,刘仁赡独自按兵不动守城。刘彦贞果然在正阳战败。
周世宗进攻寿州,把它重重包围,用两船相并载着炮,从淝河中流炮击寿州城;又把几十万根大竹子捆扎在一起,上面盖上木屋,号称“竹龙”,载上甲兵攻城,又决水寨之水流入淝河。用各种方法攻城,从正月到四月都没能攻下,而这年非常炎热,大雨十多天不停,周军营寨水深几尺,淮河、淝河暴涨,炮船竹龙都漂到南岸,被李景的军队焚烧,周军死了很多人。
第二年正月,周世宗又到淮河边。全部攻破紫金山下的营寨,毁坏夹道,李景的军队大败,将领们大多被俘获,而李景的守将广陵冯延鲁、光州张绍、舒州周祚、泰州方讷、泗州范再遇等人。有的逃跑,有的投降,都不能坚守,即使是李景君臣,也都震惊畏惧,上表称臣,愿意割让土地、献纳贡赋,以证明降服诚意,而刘仁赡独自坚守,不能攻下。周世宗让李景派来的使臣孙晟等人到城下告知刘仁赡,刘仁赡的儿子刘崇谏趁着他父亲患病,图谋和将领们出城投降,刘仁赡立即命令将他斩首,监军使周廷构在中门哭泣挽救他,没有救成,于是士兵们都感动得哭起来,愿意以死守城。
三月,刘仁赡病重,已经不省人事,他的副使孙羽伪造刘仁赡的信,献城投降。周世宗命令把刘仁赡抬到营帐前,感叹很久,赐给他玉带、御马,又让他进城养病,这天死去。韶书写道:“刘仁赡对他所事奉的人竭尽忠诚。坚守节操,无所亏损,前代的名臣,有几个能和他相提并论!我出征南方,以得到你为最大收获。”于是拜刘仁赡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刘仁赡不能接受任命而死去,享年五十八岁。
周世宗派使臣吊祭刘仁赡,丧事由官府出资,追封为彭城郡王,任他的儿子刘崇赞为怀州刺史,赐给庄园、住宅各一处。李景听说刘仁赡死,也追封他为太师。寿州原来的州治为寿春,周世宗因它难以制胜,于是将城迁到下蔡,而恢复它的军镇建置,称号为忠正军,说:“我用它来表彰刘仁赡的忠节。”
【屈原列传练习及答案】推荐阅读:
刺客列传阅读试题及答案07-19
《元史·列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10-15
《宋史列传第二十八》节选试题及答案06-02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练习06-30
屈原塔阅读答案09-10
《梁书·列传五十三》阅读答案10-17
《新唐书列传第十三》阅读答案07-14
《宋史列传第四十七》阅读赏析及原文译文09-10
《隋书列传第二十七》的原文及译文解析07-18
管仲列传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