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通用13篇)

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 篇1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

2.氧气

3.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分子和原子

2.原子的结构

3.元素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1.爱护水资源

2.水的净化

3.水的组成 4.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

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金刚石和石墨

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1.燃烧和灭火

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2.金属的化学性质

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九单元 溶液

1.溶液的形成2.溶解度

3.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十单元 酸和碱

1.溶液的酸碱性

2.常见的酸和碱

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1.生活中常见的盐

2.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 篇2

一、编排上的问题

1.教材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节中删去了关于物质熔点、沸点、压强、密度等物理性质的简单介绍, 但是在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一节中,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就涉及到了学生对于压强的理解, 而此时, 初三学生物理学科中压强部分的知识还没有讲到, 这样使得本来浅显易懂的知识成为学生们学习中的难点。

2.教材上第8页关于化学性质的例子举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新、旧教材中例子没有变化, 但新教材中表示性质的能、会、可以等字眼好像有意去掉了, 包括教材第10页课后练习与应用中关于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判断的第3题中的 (3) 水变成水蒸气, 也好像有意去掉了“能”字。尽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关系密切, 但对于初学者而言, 教材上关于性质的描述都没有了“能、易、会”等关键字, 还是会让他们对于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描述区分不清, 从而造成概念上的混乱。

3.新教材第32页第2题的第4个选项说的是空气中0.03%的稀有气体, 出现了印刷错误, 应该是0.94%。

4.由于教材顺序的调整, 水通电分解的内容被编排在第四单元, 教学中在学习到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一节中, 原来老教材上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自然也被删减, 根据前面学习情况, 教材列举了过氧化氢分解的例子, 可是教材只是一句话带过, 没有再配上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不便于学生理解。

5.教材第49页关于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实验中, 学生初学化学, 不了解酚酞试液遇到氨水的变色情况, 更不了解浓氨水的挥发性, 实际教学中讲授到此处时很费劲, 需要补充给学生一些关于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知识后, 学生才能明白。如果教材能在此处增加一个关于这些知识的资料卡片, 则可以给学生以提示, 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原理, 效果会更好。

6.新教材第60页下面,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图中, 在列举分子构成的物质时, 列举了氨水, 感觉不太恰当, 因为氨水属于混合物, 对于混合物直接说其由分子构成不是特别合适, 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解。就像教材第52页的习题中有一个选项,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一样, 是不对的。在这一点上老教材列举的是水, 而不是氨水, 感觉更好一些。

7.教材第98页练习与应用栏目中的第4题 (1) 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 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原来这道题教学参考书上说是对的, 今年又改成错的。并且解释原因为:生成物的总质量应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那么到底什么是反应物呢?一般我们的理解:反应物即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所以教学参考书上的解释有些牵强。

8.教材第113页介绍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这部分探究内容, 建议安排在第45页实验活动处介绍为好, 因为在学生利用高锰酸钾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时已经涉及到了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再者学生也已经学习了高锰酸钾和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方法, 通过分析对比基本上可以通过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不同对实验的发生装置做出合理选择, 再加上教师的引导, 掌握相关知识是可以做到的。并且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在讲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 也都把第113页介绍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这部分内容提前介绍了。

9.教材第118页第6题中的填空:家用热水瓶内胆壁的银白色金属是___。对此空, 教师指导用书中所给答案为“银”, 但据了解, 目前暖水瓶内胆壁上除了镀银外, 也有镀铝的, 过去还有镀金属汞的。这样就造成了答案的混乱。

10.书上第123页联系与应用栏目中第1题:选择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填空。 (7)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是____。如果从题目中选择的话, 学生只能填二氧化碳, 可是学生刚从教材第118页获知: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这样势必会引起学生认知上的混乱。不如把题目改成:“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 能看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是_____”更为合理。

11.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上要求学生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下册教材第43-44页编排了两道例题:例一是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例二是关于浓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对于课后练习与应用中的第5、6两道题则属于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这种类型的计算教材上没有安排例题, 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因此建议本节教材再增加一道关于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综合计算方面的例题, 让学生体会到溶液与化学反应这两个知识点的融合, 也便于学生对于教材第45页“练习与应用”栏目中相关题目的顺利解决。

二、实验设计上的问题

1.教材第21页实验1-5对于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高低的探究中, 仍然采用了将火柴梗平放于酒精灯火焰中1-2s后, 观察火柴梗炭化程度从而得出结论的做法。我们知道, 木材的炭化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 其炭化程度是由受热温度、受热时间和氧气含量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 木条的炭化程度不能准确反映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并且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 酒精灯内焰的温度最高。所以, 新教材仍然沿用原来的做法不太合适。

2.教材第14页“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存在的问题: (1) 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设计欠妥, 因为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的, 而空气中又仅含0.03%的二氧化碳, 因此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后用来和空气进行二氧化碳含量比较, 做法欠妥。 (2) 关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中关于水蒸汽含量的比较, 实验设计中没有很好地控制变量。本实验的设计是通过比较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哈呼出的气体与放置在空气中的干燥玻璃片上的现象, 得出结论。我们知道, 哈出的气体与空气温度不同, 哈出的气体是热的气体, 遇到冷的玻璃片容易出现水雾。如果实验中能改进一下, 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那会让实验更严谨, 结论更科学。

3.教材第27页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 使用的是着火点较高的红磷, 需要在集气瓶外用酒精灯点燃, 这样势必会造成五氧化二磷的扩散, 污染空气;另外导管内如果不装水的话还会造成实验误差, 而装水又比较困难。因此, 建议不如改为用50ml玻璃注射器进行实验会更加简便直观, 具体可以这样操作:首先将过量的白磷装入玻璃注射器, 密封后通过热水浴使其燃烧, 观察注射器上活塞的移动即可说明问题。这样不但避免了污染, 减小了实验误差, 而且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4.教材第92页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 方案一中利用红磷燃烧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由于红磷的着火点较高, 使用烧红的玻璃棒点燃时不太好操作, 并且容易造成白烟的逸散, 不但污染空气而且导致实验误差。如果实验中将长的玻璃管换成短玻璃管, 用着火点较低的白磷代替红磷, 采用热水浴加热的方法将白磷引燃, 不但可以简化实验, 而且也可以避免污染、减小误差。

5.教材第128页燃烧条件的探究试验中, 把白磷和红磷放在铜片上燃烧, 污染较大。虽然教材提示演示本实验时可以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但是中学的教室一般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即使是实验室, 很多学校也没有这样的设施。所以不如把实验改进一下, 例如可以把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在大试管中, 并在试管口套上气球, 然后将装有白磷和红磷的大试管放在热水 (水温高于40°C) 中, 便会观察到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对于热水中的白磷, 只需用一只大试管将其倒扣, 便可观察到白磷在水下的燃烧。这样改进后该实验在一般的教室就可以演示, 非常方便, 并且几乎没有污染。

6.教材第132页观察与思考栏目中安排的面粉爆炸实验, 实际操作中成功率不高。即使实验成功, 由于金属罐不透明, 学生也很难完整地观察到面粉在金属罐内剧烈燃烧继而出现爆炸的现象。如果将实验改进一下, 用透明的塑料油桶代替不透明的金属罐完成实验, 则效果要好得多。具体做法如下:把塑料油桶从中上部剪开, 下部作为爆炸筒, 上部作为盖子, 实验时盖在爆炸筒上面, 形成一个密闭容器。在爆炸筒的中上部打一个合适的小孔, 然后在小孔内插入一支粗细合适的玻璃管, 玻璃管两端分别连上扎有网状小孔的小塑料瓶和鼓气装置 (如图所示) , 用铁丝固定一支蜡烛, 点然后放入筒内作为火源。实验时, 先向小塑料瓶内加入适量干燥的面粉, 接着点燃蜡烛, 放入筒内, 盖上盖子, 立即快速鼓入大量空气, 便会成功观察到面粉剧烈燃烧继而出现爆炸的完整过程。

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 篇3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

化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性,会使初学化学的学生很感兴趣,但只是层次较低的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再加越来越多的验证实验,他们逐渐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学生对实验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化学教学中更应充分应用实验这一手段。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请大家指正。

一、从实验现象可见性创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第二部分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教材中是通过用温度计在溶解前后测量水和溶液的温度来体现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的现象。以此实验演示,教学效果就不理想,存在不足。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物质溶于水伴随能量变化的直接感知,且印象深刻,让感性更强,特进行改进。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实验创新:①在试管内倒入10毫升水,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至沸腾,拿离后停止沸腾。②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观察水重新沸腾。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实验的创新:①向100毫升烧杯中加入0℃的水30ml,在小木板上滴6~7滴水。②向烧杯中加入25克硝酸铵搅拌,放在小木板上,在烧杯内放一支装1~2毫升的0℃的水。等待2分钟观察。

改进后的实验对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较大的帮助。从而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地培养,比教材上实验效果好。

二、从实验可操作性创新

对倾倒二氧化碳实验的创新:课本中将收集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沿烧杯边沿慢慢往烧杯中倾倒,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有些同学把握不好,倾倒时速度过快或集气瓶拿不稳,二氧化碳刚倒出就散开了,结果造成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后熄灭,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作出了错误的结论。我们对这个实验做了改进后,成功率很高。在倾倒二氧化碳时,在烧杯内壁处放一短颈漏斗,将二氧化碳从漏斗倒入,这样就会顺利地完成实验。

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的创新:在生物实验用的玻璃培养皿中放入两个垂直交叉的塑料片,形成四个格子,分别放入镁条、锌粒、铁钉和铜片,倒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使四种金属同时接触酸液,实验现象更具有说服力,而且操作更加简单。

三、从实验材料易得性創新

氢气爆炸实验创新:在氢气的爆炸实验时,由于不知道塑料筒氢气的多少和堵住的小孔是否漏气,导致实验没有100%成功。为此我对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用2升左右的食品袋,充入空气,插入导管后压出一半空气,用橡皮筋系紧口。通入氢气待食品袋完全膨胀抽出导管,用燃着的木条捅食品袋,随着“砰”的一声,袋子被炸得粉碎。此改进使实验更易操作,更安全。

分子运动──氨分子的扩散的实验创新:在此实验中,用大烧杯罩住两只分别装有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小烧杯。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氨水的用量也较大。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用集气瓶代替大烧杯、在集气瓶底放一小团棉花,在玻璃片上粘上几小条滤纸。实验时在棉花上滴入浓氨水,将滤纸在酚酞试液中润洗,然后放入集气瓶中。把实验微型化,这样既节省了药品,现象明显且又不会有很大的刺激性气味。还可清楚的看到分子由近及远的扩散。

总之,化学实验的改革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所起的作用和其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及其改革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我们每个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安俊改.《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浅议》

[2]王勇义.《浅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的创新设计》

[3]王琴.《氢氧化钠硝酸铵溶于水放热、吸热实验改进》

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 篇4

北师大版七年级至九年级初中数学新课标教材是我国最先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教材,在全国范围内试用,现将其教材内容的特点作一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供继续使用该教材的同志们参考。、教材的主要特点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如下特点:(1)注重创设情境;(2)注重形数结合(灵魂);(3)注重探究发现;(4)注重联系实际应用;(5)注重创新发现;(6)注重学生兴趣;(7)注重实际操作;(8)注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并通过“读一读”“试一试”“做一做”“议一议”“想一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方法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认识数学的价值,达成数学学习的目标,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以下就教材的内涵作一剖析。

1.1 注重创设情境

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的开头都是以问题情境把知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其特点是:一个问题、一个故事、一个神话、一个图形、一幅图画。通过上述平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索、探索获取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从而认识数学、学习数学。

1.2 注重形数结合

“形数结合”和“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式之一,教材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其中包括转化思想、统计思想、模型思想,整体思想,函数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最高层次的数学。学生掌握数学 [ 思想方法不仅对学习数学本身有好处,而且对于认识其它自然科学,提高和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是有益的。如八年级(上)第一章探索勾股定理,通过观察几何图形探索单位正方形的个数,计算面积,发现和证明勾股定理。又如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数怎么不够用了”。通过单位正方形探索对角线的长度是什么数的概念。突出了“问题情境”和“形数结合思想”。

1.3 探索发现 新教材根据新的课标理念设计数学内容,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囊发现数学概念,运算法则,公式、定理等数学方法。教材提供的知识平台,是一个观察、实验、猜测、验证,证明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好教材。

1.4 重联系实际应用

教材在函数、方程、不等式、统计、几何图形等教学内容中的各章节都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工、农业生产、科技等各方面的应用问题,并且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首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先建立方程,然后再探求解方程的方法,这样把学习解方程和方程的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起到了相得益彰的结果。

1.5 重创新发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学生的终身发现是新教材的贯彻的基本理念。教材通过“课题学习”、“议一议”,来实现此目标,除此以外教材在配备习题方面不完全按照例题提供的模式配题,许多教师不习惯,实质上这有打破“定势思维”,固定模式培养学生操练能力的不好习惯,有利于学生思维、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提供不同层次的习题,为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供了发现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1.6 注重培养学生兴趣

教材所提供的背景材料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年龄特点,且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学生爱学,如“七巧板”、“青蛙”、“蟋蟀”、“卡通”等学生喜欢的内容作为知识的平台,另外通过“玩”、“做”、“折”等数学活动学习数学,使枯燥单一的数学,有趣,而丰富多彩。

1.7 重实际操作

数学实验,通过动手、动脑、感知体验数学知识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如立体几何中的“切”、“截”等活动认识切面,截面的几何形状。把空间想象能力与动手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先“想”后“做”,然后达到知行统一。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1.8 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贯彻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安排形式和要求,迫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单纯的从听讲授知识到通过探究“想”、“议”、“想”、“探”等活动中获取知识。从观察、实验、归纳、猜测、验证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

从以上的解析中我们可知北师大版数学教村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的好教材,是改革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然教材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应另当别论。任何事物者一分为二的。绝对的十全十美不符辩证法。、教育价值

以下对教材中“读一读”、“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中的教学内容作一剖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同志们参考。[ 以下以八年级(上)教材的内容为例,其它类失推荐 ] 2.1 读一读

教材所选取的读一读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1)内容经典;(2)趣味性;(3)科学性;(4)智能性;(5)应用性

如①无理数的发现;②π的计算小史;③在计算机上进行平移、旋转、轴对称;④侦察兵密码通讯游戏;⑤漂亮的密铺图案;⑥船只定位;⑦柳卡问题;⑧你知道计算机是如何解方程的吗;⑨利用计算机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意见:①学生先课外阅读,再组织讨论;②专题讲座由教师主持,也可让学生交流;③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培养兴趣,拓展知识,培养能力,不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上述任务,各尽所能,各有所获,量力而行。

2.2 做一做

教材中做一做有如下具有如下功能:

(1)通过做巩固知识,培养运算能力;(2)通过做学会数学方法;(3)通过计算器做培养估算能力;(4)通过思维能力得到培养;(5)通过做进行美学人文思想教育;(6)通过做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7)通过做发展学生的智力;(8)通过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意见:①课堂上做,交流总结;②课外做(提前做),课堂上服务教学;③课外兴趣小组中做,课堂上交流。

2.3 试一试

教材中“试一试”有如下功能:

(1)通过计算解决数学问题,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通过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4)试一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意见:试一试有的内容可前一节课布置学生在课后完成,上课时为教学内容服务,有的在课内完成,视具体情况而定。

2.4 想一想

教材中“想一想”具有如下功能:

(1)通过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数学知识的能力;(3)通过想让学生验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通过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5 议一议

(1)通过议获取数学结论;(2)通过议发现数学规律;(3)通过议探求数学知识;(4)通过议发展学生的思维;(5)通过议寻求解题方法;(6)通过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7)通过议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 篇5

第4课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荷叶 母亲》 第5课 《世说新语》两则 第二单元

第6课 我的老师 第7课 再塑生命的人 第8课 我的早年生活 第9课 王几何

第10课 《论语》十二章 第三单元 第11课 春 第12课 济南的冬天 第13课 风雨 第14课 秋天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第四单元

第16课 紫藤萝瀑布 第17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第18课 短文两篇 第19课 在山的那边 第20课 虽有嘉肴 第五单元 第21课 化石吟 第22课 看云识天气 第23课 绿色蝈蝈

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 第25课 河中石兽 第六单元

第26课 小生施威降大圣 第27课 皇帝的新装 第28课 女娲造人 第29课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第30课 寓言四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目录 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3 丑小鸭 4 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5 伤仲永

写作·叙事要完整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7 最后一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 土地的誓言 10 木兰诗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 第三单元 11 邓稼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5 孙权劝学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第四单元 16 社戏 17 安塞腰鼓 18 竹影 19 观舞记 20 口技

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第五单元 伟大的悲剧 22 在沙漠中心 23 登上地球之巅 24 真正的英雄 25 短文两篇

夸父追日 共工怒触 写作·勤于修改 第六单元 26 猫 斑羚飞渡 28 华南虎 29 马 30 狼

写作·描写要生动 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 竹里馆 峨眉山月歌 春夜洛城闻笛 逢入京使 滁州西涧 江南逢李龟年 送灵澈上人 约 客 论 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阅读

新闻两则

芦花荡 孙犁

蜡烛

西蒙诺夫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

阅读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背影

朱自清

台阶

李森祥

老王

杨绛 10 信客

余秋雨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让世界充满爱

第三单元

阅读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桥之美

吴冠中 13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15 说“屏”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说不尽的桥

第四单元

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帧 17 奇妙的克隆

谈家帧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生物入侵者

梅涛 20 你一定会听见的 桂文亚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

第五单元

阅读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短文两篇 刘禹锡周敦颐 23 核舟记 魏学洢

大道之行也 《礼记》 25 杜甫诗三首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莲文化的魅力

第六单元

阅读

三峡 郦道元

短文两篇 陶弘景 苏轼 28 观潮

周密 29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30 诗四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怎样搜集资料

课外古诗词背诵

长歌行

野望

早寒江上有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鹤楼

送友人

秋词

鲁山山行

浣溪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附录

欣赏王羲之书法

汉语词类表(虚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

阅读

第一单元

1、藤野先生(鲁迅)

2、我的母亲(胡适)

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

6、雪(鲁迅)

7、雷电颂(郭沫若)

8、短文两篇(巴金)日

9、海燕(高尔基)

10、组歌(节选)(纪伯伦)浪之歌

雨之歌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寻觅春天的踪迹

第三单元

11、敬畏自然(严春友)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刚)

13、旅鼠之谜(位梦华)

14、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15、喂——出来(星期一)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科海泛舟

第四单元

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

1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18、吆喝(萧乾)

19、春酒(琦君)

20、俗世奇人(冯骥才)

刷子李 泥人张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到民间采风去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背起行囊走四方

课外古诗词:

赠从弟(其二)(刘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无题(李商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登飞来峰(王安石)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名著导读: 《西游记》 《海底两万里》 《名人传》 附录:

欣赏唐人狂草 短语结构类型表 句子成分简表 标点符号用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阅读

1.沁园春 雪 2.雨说

3.* 星星变奏曲 4.* 外国诗两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 阅读

5. 敬业与乐业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7. 傅雷家书两则 8.* 致女儿的信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三单元 阅读

9. 故乡 10.* 孤独之旅

11. 我的叔叔于勒 12.* 心声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青春随想 第四单元 阅读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5.* 短文两篇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好读书 读好书 第五单元

17. 智取生辰纲 18.* 杨修之死

19. 范进中举 20.* 香菱学诗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第六单元 阅读

21. 陈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对 24.* 出师表 25. 词五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名著导读:《水浒》 《傅雷家书》 《培根随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目录 第一单元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乡愁

余光中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外国诗两首

祖国

莱蒙托夫

黑人谈河流

休斯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

第二单元

孔乙己

鲁迅 蒲柳人家(节选)

刘绍棠

变色龙

契诃夫 热爱生命(节选)

杰克·伦敦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第三单元

谈生命

冰心

那树

王鼎钧

地下森林断想

张抗抗

人生

勃兰兑斯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

第四单元 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变脸(节选)魏明伦

枣儿

孙鸿 音乐之声(节选)勒曼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

第五单元 公输

《墨子》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

《孟子》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曹刿论战

《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愚公移山

《列子》 《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课外古诗词背诵

从军行

杨炯

月下独酌

李白

羌村三首(之三)杜甫

登楼

杜甫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望月有感

白居易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别云间

夏元淳

名著导读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

《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

附录

谈谈散文

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 篇6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认识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连加

7、连减

8、加减混合9、加、减法估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特点

2、直角的认识

3、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2、5的乘法口诀3、1、3、4的乘法口诀

4、乘加乘减5、6的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

1、7的乘法口诀

2、倍数3、8的乘法口诀4、9的乘法口诀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数的组合2、数的排除

第九单元总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表内乘法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4、观察物体

5、统计

6、综合练习

(一)7、综合练习

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 篇7

关键词:探究,情境,案例

一、探究活动的设问指向出现不明确

例如, 在讲解“知耻与自尊”的关系时, 新教材引入“耻辱戒指”的故事, 教材P 5探究活动中, “耻辱的事情应该尽快忘记还是牢牢记住?”从教材的设计意图看是要强调牢记耻辱以催人奋进, 但“应该尽快忘记还是牢牢记住”应根据具体的人和事而定。一般来说, 由于自身的过错造成的耻辱才有牢记的价值, 而对于自身没有过错的耻辱, 如果能将它忘记则是人生的一大智慧。也就是说:设问目标指向应明确, 否则会产生误导。建议改为:“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的耻辱应该尽快忘记还是牢牢记住?”又如, 在讲解“自尊者豁达”时, 教材P13探究活动2的三个材料及其设问各自独立, 在逻辑上属于并列关系, 第三个设问“……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应该是针对第三个材料的设问, 而不是三个材料的综合设问。

二、情境材料的选用出现不严谨

例如, 在导入“走向自立人生”时, P33第三课的引言:“后来, 猎人外出再没有回来, 笼子里的小狮子被活活饿死了。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它顺利地活了下来。”看不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还是一则寓言。从描述事件使用的口吻看, 应该是真实故事, 仔细推敲却发现是个虚构的、漏洞百出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有谁在观察记录?有何事实依据和科学依据?——想当然而已。它要告诉学生的道理是浅显易懂的, 在德育的导向性问题上不会有异议, 但在科学性上很值得商榷, 做为教材是不应该出现科学性错误的。如果改为:“有这样一则寓言……”, 是否更加严谨?

三、案例材料的取材不够科学

例如, 在讲解“扬长避短, 自强的捷径”时, P55探究活动1中讲道, 被誉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 小时侯数学常常不及格。数学学不好, 他就在写作方面发展自己, 走上了童话创作的道路。郑渊洁的个案的确是扬长避短的成功案例, 但他的成功道路并不能用于指导现在的中学生, 甚至可能对普通教育阶段的学生产生误导, 如果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回避开自己不喜欢或读不好的学科, 其总体学习成绩自然会大大受到影响。准确地说:扬长避短只适合在选择自己的职业、专业等人生方向上, 不适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指导。小学时候的郑渊洁已经将写作做为职业发展方向, 事实证明他的避短是成功的。但由于不适合作为当前应试教育的成功案例, 所以建议换作其他案例。

四、专题内容的设计出现不全面

例如, 在讲解“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时,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但我发现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基本是“事后挫折教育”。教材只强调“人生难免有挫折”, 并没有告诉学生许多挫折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比如平时不认真学习必然遭受考试失败挫折, 醉驾早晚会家破人亡;有许多挫折虽然不能避免却可以将损失和伤害减少到最低, 如各种自然灾害的预警;还有许多挫折是无法甚至是不可能战胜的, 如某些疾病。挫折的预防教育与事后应对教育都是必要的, 挫折的预防教育应优先于事后教育。

五、知识重点的行文表述上出现不明确

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 篇8

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连除、除加、除减

6.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4.稍复杂方程: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梯形面积的计算

4.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第八单元 总复

1.小数的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4.观察物体

5.可能性

6.解决问题

??

??

??

??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篇9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是本套教材中的最后一册。这册书包括4章,约需26课时,供九年级下学期使用。具体内容如下:

第34章 二次函数(约10课时)

第35章 圆(约8课时)

第36章 抽样调查(约8课时)

第37章 投影与视图(约10课时)

一、内容分析

第34章 二次函数

本章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用二次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这些内容分为三节安排。

第34.1节“二次函数”首先从简单的实际问题出发,从中引发和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然后由函数开始,逐步深入地、由特殊到一般地、数形结合地讨论图象和基本性质,最后安排了运用二次函数基本性质探究最大(小)值的问题。这些内容都是二次函

第34.2节“用函数观点数的基础知识,它们为后面两节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看一元二次方程”从一个斜抛物体(例如高尔夫球)的飞行高度问题入手,以给出二次函数的函数值反过来求自变量的值的形式,用函数观点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几种不同情况,最后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并介绍了利用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

第34.3节“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安排了三个探究性问题,以商品价格、磁盘存储量和拱桥桥洞的有关问题为背景,运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即列出函数关系式,进而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研究问题的解法。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从而提高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教学结束之后,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这些都是代数函数,即解析式中只涉及代数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函数。至此,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已告一段落。将

其推广到更一般的结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了三个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相似三角形的三种主要判定方法。教材对于其中第一个问题进行了推导证明,另两个问题的推导证明安排学生自己完成。接着,教材通过三个例题讨论在测量中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这些例题代表了测量中的常见典型问题。本节最后安排了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问题。

第37章 投影与视图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投影和视图的基础知识,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全章分为三节。

第37.1 节“投影”中,首先从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说起,引出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然后以铁丝和正方形纸板的影子为例,讨论当直线和平面多边形与投影面成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归纳出其中蕴涵的正投影的一般规律;最后以正方体为例,讨论立体图形与投影面成不同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整个讨论过程是按照一维、二维和三维的顺序发展的。

第37.2节“三视图”讨论的重点是三视图,其中包括三视图的成像原理、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等,最后通过6道例题讨论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内容,它不仅包括了有关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而且包括了反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与转化的内容,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第37.3节“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中,安排了观察、想象、制作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这是动脑与动手并重的学习内容。进行这个课题学习既可以采用独立完成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式。应该把这个课题学习看作对前面学习的内容是否切实理解掌握以及能否灵活运用的一次联系实际的检验。

与本套教材其他章相比较,本章内容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与直观图形的关系密切,需要在图形形状方面进行想象和判断,要完成的题目多是识图、画图、制作模型等类型的问题,而很少涉及定量的计算。第二,它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紧密地联系起来,从“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两个角度讨论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对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一、教学建议

1.温故知新,与时俱进,加强新旧所学内容的联系,在新的高度上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性认识

本册书是本套教科书中的最后一册,学习其中各章时应关注它们与此前已经学知识的联系,既要温故知新,又要与时俱进,在新的高度上对所学内容加以梳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性认识。

第34章“二次函数”,是本套教科书继研究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后以基本代数函数为研究对象的又一章。它的编写思路、内容结构等与前面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反映了“变化与对应”的基本观点,都体现了函数是解决变量间存在单值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都渗透了综合运用函数解析式和函数图象的数形结合研究方法。本章的教学应注意在前面已学内容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同时应继续加深对函数的一般性认识。第37章“投影与视图”的教学中中,应注意将重点放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上,在学生已有的有关投影和视图投影和视图投影和视图的初步感性认识(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感觉等)的基础上,适当引入投影与视图的基本概念,归纳正投影的基本规律,借助直观模型说明问题,结合实际例子讨论问题,作好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着重反映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两者的联系与转化,并揭示出这些联系与转化的基础是投影规律。

综上分析,本册书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以前所学内容进行适当复习,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综合,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形成正迁移。同时应注意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加深和完善对初中阶段知识的整体性认识。

2.直观实验与逻辑证明相结合,适度地培养推理能力

本套教科书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有循序渐进的整体设计,即按照“说点儿理”、“说理”、“简单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本册书是九年级下学期的用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推理能力的要求,应在前面已有高度的基础上以“一以贯之”的精神来处理,即保持已有水平并适度地使之发展。另一方面,本册书的知识内容的难度和综合性较前面几册要高,教学中,对本册书所有内容都完全纯粹地按照严格逻辑证明来要求是不合适的,对于某些内容可以采取直观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式。第37章“投影与视图”中内容要完成的题目多是识图、画图、制作模型等类型的问题,很少涉及定量的计算,也没有形式上的证明,但是其中许多问题需要以图形为对象进行想象和分析,判断三视图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立体图形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得出图形的整体形状等,这些都需要根据一定道

理下结论,实际上包含了推理的成分。总之,本册书中多处涉及推理,教学中既要注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使初中毕业生的数学推理水平达到应有高度,又要注意掌握推理训练的方式、数量和难度。

3.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还是要重视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用某些计算机画图软件(如《几何画板》),可以方便地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进而从图象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例如,用计算机软件画出函数y=ax2+bx+c的图象,拖动图象上的一点P, 让这点沿抛物线移动,观察动点坐标的变化,可以发现:图象最低点或最高点的坐标,也就是说,当x取这点的横坐标时,y有最小值或最大值;当x小于这点的横坐标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增大),当x大于这点的横坐标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减小)。利用计算机软件的画图功能,很容易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要解方程ax2+bx+c=0,只要用计算机软件画出相应抛物线y=ax2+bx+c,再让计算机软件显示抛物线与x轴的公共点的坐标,就能得出要求的方程的根。

教科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七 篇10

(一)激发学生编童话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习作要求:1,仔细观察;2,想一想;3,联系实际,展开想象 ;4,题材为童话故事,文题自拟。

(三)插图,提供了编童话故事的情境。本次习作活动重在激发学生的合理想象,把故事情节编写的具体、生动,有教育意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书面语训练,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改正或提醒他人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2.发挥自己的想象,合理安排故事情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3.互动修改习作,分享编故事的快乐。教学难点、重点

1、重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合理安排故事情节。

2、难点:通过习作,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那从小到大,你一定听了许多的故事吧,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呢?生:《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狐狸和乌鸦》、《格林童话》.........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童话世界,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来看图编童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大家边看边思考:什么是童话。播放课件《丑小鸭》生:谈观后感受,说一说什么是童话。师:明确童话概念,课件出示童话,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味的语言,说给(写给)儿童听的(看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如我们所接触过的《神笔马良》《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它们的情节适合儿童的想象,有生活的情趣,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童话作品。童话中还包括一些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如《牛郎织女》《白蛇传》《渔夫的故事》《齐天大圣》„„所有这些,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童话世界。师:小朋友们想不想也一展身手 自己编创个童话故事读给大人们听一听呢?生:想。(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切入,激发了孩子学习热情,丰富了感知,为学习童话故事的编写奠定了基础。)

(二)启发想象,构思练说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文中对本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生:自由出声的读文。(指名读)生:汇报本次习作的要求,教师板书。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就是这样一幅简单的画面,但是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它编得生动有趣。有没有信心?生齐:有师: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师:为把故事编写得生动、有趣。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画面(出示书中的图片)谁能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生:自由汇报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小鱼在海里的生活应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可文中的小鱼好象不是很快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小鱼的眼睛,从它的眼神里你能读懂什么?生:汇报。是一条忧伤的小鱼。很难过。很诧异„„师:那么小鱼从哪里来,它又要到哪去呢?为什么还要撑着一把小花伞呢?事情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果又如何呢?(幻灯片出示)这就需要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师:想象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把小鱼想象的和我们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就是童话故事中常运用的拟人写法。(板书:拟人)你想象的越夸张越好、越离奇越好,这样你的故事就会越吸引人、打动人。生:(1)一分钟构思(2)互动在小组内说一说。汇报:(给生充分的时间说出自己的故事,相互交流学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鼓励学生结合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此环节设计充分张显了学生个性,注重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故事编的生动有趣,都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那我们如果要写清楚一件事的话,也应按照这师:你打算给你的故事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样的顺序,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板书:起因、经过、结果)生:同桌交流后汇报生:《小鱼的烦恼》、《聪明的小鱼》、《给小鱼找家》„„师:给予积极的评价(板书:

3、自拟文题)师:从刚才的谈话中老师也感觉到了我们同学的环保意识都很强,诸如此类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你想告诉或呼吁你身边的人应该怎样做呢?生:汇报。(1)爱护动物,保护环境(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带动家人(3)真爱生命,保护自然。„„(设计意图:渗透思想教育,保护环境,真爱生命。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学生明是非,辩丑恶。)

(三)揭示要求,明确写法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放飞了想象,想象不仅可以产生新奇的故事,而且还可以抒写出优美的文章来,请大家快快动笔把你想象写成优美的文字。(屏幕出示书写要求:

1、想象丰富

2、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语句通顺,有条理。

3、故事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点评习作,体味升华。(1)师:同学们,你愿意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吗?(2)评议例文:选1、2名同学读自己的习作。师:听了他的文章你想对他说点什么?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3)小组互动评改习作。(4)师:同学们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希望课后大家把自己的故事读给爸爸、妈妈或同学听一听,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你的故事会更精彩。(设计意图:好的作文不仅体现在创意上,也体现在语言文字的组织上。重视作文修改这个环节,作为教师我们千万不能放松,应采取尽可能多的激励办法。例如,自读自改,同学互改,小组交流修改等等,促进同学们修改习惯的养成。)

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 篇11

一、新教材的变化:

旧的化学教学大纲将旧教材设定为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四大板块,这四大内容体系像指挥棒一样,使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被死死的束缚住了,师生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虽然学得乏味,但教师还是满足于对它的运用自如,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机械地重复着这样的教学,使得原本精彩的化学世界变得枯燥无味。

而人教版新教材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新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改变过去以知识为中心,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做法,改成现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尽可能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体现“学会学习”。因此,教材在编写体系上与老教材完全不同,大大增加了学生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的内容,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方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还化学以本来面目。它做到让教师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它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感受化学,更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去联系生活、生产和自然现象,力求做到“让学生学有趣、有用的化学,让学生能学得来、能学得好,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适应现代社会的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且新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上、在化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上都较旧教材有所改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这门学科。

二、新教材特色:

1、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STS的思想。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是21世纪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现代公民不仅应当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应当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既要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又要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三者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2、重视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都深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的实验特别多,实验的形式也很多(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验证实验、家庭小实验等),特别是把旧教材中的象气体的验满、鉴别等多个验证实验变成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重视学生动手做、动感觉器官观察,动笔作笔记、动脑设计,有序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质,按先给范例引导学生,再要求学生设计实验,符合学生的认知历程;重实验过程与观察方法的培养,避免了旧教材实验现象以结论给出只要求学生记、背的弊端;重视探究,新教材专门设置了活动与探究栏目,把活动与探究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还有调查与研究、讨论等栏目设置,将学生置于探究的氛围之中大有裨益。

3、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较,对知识的广度较多涉猎,而对知识的深度做了降低,特别是对概念不作太深刻的解读,但设置了讨论栏目,让学生有许多想象、拓展、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分析思维的能力。

同时在一些探究性的活动与习题中,增加了一些迁衍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打破砂锅问到底”,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

4、重视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图文并茂的排版更趋合理,便于师生使用和学习,也让学生体会到美的感觉,文笔叙述更为流畅,科学性明显提高,让师生阅读起来更加生动有趣,习题作业份量有所增强,针对性练习明显增多,让师生在课堂上就巩固所学知识,不用过多再去搜集资料、编写习题,减轻了师生的课余过重的负担,同时与社会、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从栏目的设置上,设置了“讨论、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资料等”十几个栏目,体现不说话老师的关怀,从内容上,把初中学生不易做,有危险,有污染等方面的实验进行了弱化,如氢气的有关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做到了先关注“个人”然后再上升到社会、民族、国家,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对自然的保护。

5、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新教材避免了旧教材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系统为中心、重知识结论的弊端,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在培养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利用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独立掌握相关技能,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中,很大程度上教师只是起一个点拨的作用,学生通过教师设定的合作学习或自选方式达到目的,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上,我们的教师多数都叫学生谈其体会,可见在新课标的每一层要求上,学生参与的成分都相当高。

6、减少了整齐划一的要求,整体难度降低,实行弹性设计,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教材中编有资料、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栏目,并编入了供选学的拓展性课题等,以利于不同水平、不同学制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和教学可能自主选用。

三、存在问题:

1、化学知识的系统性不足,逻辑性不强,知识零、散、乱,对教师教学存在不利之处;淡化了某些重点知识,如溶液、酸、碱、盐的相关知识,使初高中化学知识脱节太大,让学生在高中学习化学知识感到困难;还有现行的评价机制制约了新教材的真正实施,从本质上看,有不少教师还是用的老方法上新教材,呈现出“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使得新教材的优势无从发挥,新课标无从具体落实。

2、老师按教材的意图去教困难重重,要花费比过去传统教学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县局业绩评价时还不一定能得到好处。化学教材中有23个探究活动,这些探究活动课前要花大量时间准备,课堂要占用较多时间,学习效率低,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老师们担心考试跟不上,因此实际教学中就没有真正去一一落实。实际上,教材中的许多设想和意图难以实施,结果有些好的栏目和内容,就变成了“花瓶”和“摆设”,形同虚设。

3、针对一线的教师有目的、有意义、有实效的培训太少。专家教授的介绍分析往往都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国内背景,改革的重大意义,课程设置的高深理论等,但对于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教材的处理,遇到的问题矛盾等却谈的肤浅、笼统,对一线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大。

4、我们农村学校化学实验室以及各种器材、药品容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有些实验根本无法开展,如“酸碱指示剂代用品的制取实验”、“酸雨的危害模拟实验”等,学生的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

5、教材内容安排与农村学生认知水平脱节。农村中学地处偏僻,消息闭塞。新教材忽略了农村学生的科技认知能力,加之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简陋,药品仪器短缺等因素,出现了教材、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的尴尬局面。、理论

联系实际,新教材应尽量使教学内容与生活、生产、科研等社会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实验设置要便于完成、要面向农村学校。

6、探究性的活动无法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但由于农村中学目前的现状:一是班级生额过多,教室拥挤无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大多数学生科技基础差,无法完成需要动手动脑能力的探究实验;三是学生对资源整合能力差,无法将搜集、调查、了解等探究活动得到的第一手材料转化为“生产力”,教材安排的有些探究性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影响。

7、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物质构成的奥秘”的主题内容,主要集中在第四单元,侧重于从化学学科知识的结构化的角度组织教材内容。但概念过于集中,提出过于“突然”,不能很好的反映知识形成的过程,实践证明学生对于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普遍感到吃力,有一部分学生由此产生了对化学的畏惧心理,学习兴趣一落千丈,产生了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分化点。

8、氢气的制取,煅烧石灰石等重点内容已删掉,但习题及中考中又出现相关考题,知识点存在吊链情况。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分析,重新审视教材对化学基础知识的选取,势在必行。

9、新教材版面设计采用了大量彩色图片,图文并茂,但上下册教材中几乎没有提供几个网址。建议充分地利用版空,采用各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增加信息的给予量,附上网址,尽量往电子教材发展。

四、对新教材有关内容的建议:

1、教材上册活动与探究:给分别盛有3mL水的三支试管采用不同的方法加热,然后让学生总结给物质加热的方法,我认为给物质加热,这里的物质应该考虑到固体和液体两种情况,教材编写只考虑到了给液体加热而忽略了给固

体物质加热的情况,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如何总结?因此,建议教材编写可增加给固体物质加热的情况介绍。

2、教材上册水的电解实验的装置切断电源后,在水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把试管取出,我认为此操作不妥,因为在做电解水实验时为增加水的导电性,我们一般在水中加入了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而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再者,用此装置效果也不好,应该用霍夫曼水电解器代替图中简易装置,实验操作简单易行,便于检验氢气和氧气的检验。

3、教材上册把元素分成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来讨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而在书后元素周期表中却通过不同颜色告诉学生元素有金属和非金属之分,前后不对应,容易引起学生疑惑,也不便于学生自学,建议教材编写时前后一致或点明元素分类的多样性等。

4、教材上册在描述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时,在第一步中作了这样一个说明:(在括号内)“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我认为这个说明没必要,因为化学方程式中要用等号,如果先使用了短线,最后短线变等号更容易。

5、教材上册燃烧条件探究实验:水下白磷要用硬纸圈圈住。由于纸圈质量小、又无法固定,实验操作中在氧气流的冲击下使得实验很难进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该实验使用的热水不宜温度过高,否则白磷会熔化。建议改用铜片圈加以固定,采用70 ℃以下的热水,可确保实验操作顺利,实验效果良好。

6、教材上册实验:将燃烧的蜡烛放在倒扣的烧杯下,及置于正放的烧杯中并向里边缓慢加入碳酸钠和稀盐酸,其目的都是推出隔绝空气(或氧气)的灭火原理。应该增加对另外两个原理的验证试验,使学生认识更深刻。

7、教材下册在叙述饱和溶液概念时最后说道:“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这种说法不妥,因为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对另一种溶质来说可能是不饱和的。建议改为:“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8、教材下册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总结不全面,因为根据溶液组成,学生很容易想到减少溶剂这一措施,根据实际应增加“蒸发溶剂”的方法。

9、教材下册将原来的“电离”概念去掉,换成了“解离”一词。我认为较好,但不是最好,理由如下:原来的“电离”容易使学生认为是通电才可以发生,现在的“解离”一词本质上是分离的意思,何不直言为“分离”呢?这样更贴近生活些。另外,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酸、碱、盐概念,应在课后补充资料,介绍电离知识。

10、酸、碱、盐的概念没有明确写出来,不利于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条件。酸、碱、盐之间反应的规律很复杂,教材的编排却淡化了它,仅仅安排一个探究活动和讨论来替代,我认为削弱了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 篇12

(一)1.小刚15岁生日那天,很认真地问妈妈:“15岁意味着什么?”(18页 13.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关爱、保护环境还是肆意破坏、走向自我毁灭。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原53页(54页)最后两段替换)

14.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原60页最后一句(62页)替换)

15.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67页(69页)

(二)1.23页相关链接替换为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地动山摇,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许多教师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许多干部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舍小家、为大家,以非凡的意志投身抗震救灾。全国人民视灾区群众为亲人,视支援灾区为己任,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为地毡灾害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最强音。

2.24页最后一段材料替换为

一个正在服刑的犯人对王妈妈说:“我13岁的儿子跟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失明,奶奶半瘫,孩子卖掉了家里所有的电器,已经离家出走,求您帮我这个孩子。”为了找到孩子,王妈妈和监狱的工作人员一起找了十多天,终在一个桥孔下找到了正打瞌睡的孩子,看到冒着倾盆大雨赶来的王妈妈一行,惊呆了。从此,多年来一直遭受歧视的孩子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穿上了净净的衣服,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这是王妈妈寻找、关爱许多服刑犯孩子过程中的一个细节。

为了帮助服刑犯的孩子,王妈妈创办了“太阳村”幼儿园,多年来,王妈妈自费收养了十几个孩子,大的已经工作或考上大学,最小的才4岁。

“我要帮助那些服刑的孩子,我要把那些无人看管的服刑犯的孩子接到我的幼儿园,让他们健康成长。”为了实现这一心愿,王妈妈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精力和爱。如果你是王妈妈的子女,你如何看待“母亲”的行为? 3.36页相关链接替换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4.49页相关链接替换为

我国的贸易伙伴已经由1978年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2012年的231个国家和地区。从202年到201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6 208亿美元增加到36 421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 多产品标注为中国制造,但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只有加工、封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在中国。90%的中国出口商品是贴牌生产,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都得支付给国外的专利持有者。8.原95页(97页)相关链接替换为

200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关心人才成长、鼓励和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9.原103页(105页)替换为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原114页(116页)相关链接替换为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要求。11.原115最后一段加相关链接(117页)

2024版教材七-九年级目录 篇13

1、盼望着,盼望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9、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国啊!

13、我是你簇新的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我是新刷出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国啊!

14、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下一篇:校长毕业典礼讲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