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再论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再论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篇1

石室联中张剑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

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

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郭思乐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因此,每读完一本书,就会多一份感悟,多一份收获。这个寒假有幸接触了郭思乐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读完此书,感触颇深。

我校推行生本课堂已经有段时间了,所谓的生本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实验在国内百多所中小学学校开展后产生巨大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回响。然而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跟传统教育的管理理念有所不同,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从刚开始时的不适应,到适应,再到积极的研究适合学生的生本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的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体育课堂中扮演一个“纠错者”和“评价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导者。

《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教者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应是为了学生的自主的有效的活动。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的职能却缺失这种宗旨。我们忽视学生在学习和成长领域的生命活动,对他们一点一滴地教,把自己的臆断和模拟加于他们,要他们亦步亦趋,教不厌细,日清月结,把学生看成是需要拉动的逆水之舟,而我们教师则成了“纤夫”,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单纯的依靠教师和家长的“强权”去学习,很是被动。

生本教育主张“把作为教育者的所有的活动,都变成学生得以自学的辅导力量”,从教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成为规划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的核心能力是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这就决定了教师可以成为“生命的牧者”。

再论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篇2

每个学生都具有发现的潜能, 由他们自己某种程度上通过组织和整理, 进而重复人类数学发现的活动是可能的。数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 使学生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 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过程的机会。以下就生本教育的主要思想做如下阐述: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 在新课程理念中, 学生的学习从依赖走向独立。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性,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认为学生的独立性有四层意思:

第一,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这是教师替代不了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 自己感受、自己观察、分析、思考, 从而使他们明白事理, 掌握知识。

第二,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 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 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 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 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的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第三,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他们在学校的整个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

第四, 每个学生, 除有特殊原因外, 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发展自己的独立性, 正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充分发展自己的独立性, 从而有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就是让学生想学、乐学。在传统教学中, 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 传授知识建立在对学生片面认识的基础上, 而学生只作为接受的主体, 没有形成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的培养, 达到认知掌握目标、技能达成目标、心理发展目标。因此, 从教师方面, 培养健全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 培养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 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自己已有的经验, 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 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 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从学生方面,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 一种主动学习, 它走出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 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实现, 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 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幸福, 从而变信心不足为充满信心, 从而想学、乐学, 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充分了解学生的独特性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塑造;不仅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较全面的发展, 而且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于他自己而言是最好的发展。人才学家王通讯认为:“我们过去强调共性较多, 强调个性较少, 对个性凸显者往往缺乏宽容。这就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 我们应用一题最爱的心去保护孩子个性, 而不能用统一模式来评价孩子个性的发展。”

通过各种教学设计与措施, 使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 进而由先前成功的经验助长学生以后不断获得成功。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围绕教学目标, 精心选题, 加强课堂练习, 以达到掌握目标的目的。

四、在学习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 合作交流的氛围中, 解除困惑, 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 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总之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的主体,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在课堂教学中, 以活动为主, 不锁住学生;以发现为主, 不代替学生;以鼓励为主, 不钳制学生, 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

摘要:生本教育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 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中以学生自己的学习为主, 教师的教为辅,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弘扬学生主体性, 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

如何走向“生本教育” 篇3

关键词:生本教育;情境创设;教学理念

闲暇之时阅读了《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快速浏览过程中,我了解到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教育理念。但是当我读到“生本教育的方法论”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仿佛黑夜中寻找到了一盏明灯指引方向,据此指导理论去进一步转变自己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做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需求。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我们习以为常在教学中充当主导者。而今天,我认清了自己的地位并非如此。我要改进教育观念,从“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

说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从事教学多年的我颇有体会,以往的时候,只要身入课堂,感觉自己就像是上紧发条的故事机一样,反反复复,喋喋不休,总觉得学生听不懂,老是翻来覆去地讲解不停,等到考试结束后我就傻眼了,教学成绩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这种教学方式与“生本教育”的南辕北辙,在授课时,我太一厢情愿了,很多时候我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变成了自己的任务,强迫学生按照我的预设去学习,结果总是我讲得累,学生听得困而告终。

“为教师的设计”等于“为学生的设计”吗?初看起来,两者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教师的设计只为了我们上课容易教,但是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容易学,忽略了教育的本质。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儿童的发展”。老师的任务只是激发和引导。“生本教育”不再需求老师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但是要具有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老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掌控能力,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和改进。

我也效仿过“生本教育”课,我的困惑是在课堂上不知当讲不当讲。起初我感觉本课的知识框架学生自主生成即可,自己尽量不去重复,可是几次三番之后才发现,我需要在关键的环节去引导学生。课堂总结时,老师要做到画龙点睛的一步。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都会醒悟并且去转变,但是如何走向“生本教育”,并且投身于课堂教学中呢?“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教师去反复琢磨,不断实践。

回头想想自己以往的教学多是“师本教育”,每次我都“以教定学”,根据自己预设的教案进行教学,每节课都“我的地盘我说的算”,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这与“生本教育”方法论南辕北辙。这两年对教育新理念的不断接触,我在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的尝试如何走向“生本教育”。

一、把编写“教案”变成设计“学案”

以往的教案,我写的都是知识结构,重点设计的是我该如何去“教”,而对学生如何去“学”研究甚少,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发挥。为了能够让学生学起来,我设计了预习学案:學案共设计了五个环节。首先是指定自学的章节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其次是质疑,提出自己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再次是对于所有的疑惑进行学习小组互助排除疑问,如果有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进行各组之间的讨论,甚至与教师之间共同进行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来总结本课内容,并通过相关课堂检测题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

二、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老师就有了上课的助力,才有可能创造一个精彩的课堂,使得教学成为一种乐趣,老师和学生热情的参与、和谐的交流,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但是兴趣是多元化的,每个学生的兴趣各有领域,很难统一,这就需要教师来创设一个与教材内容结合,去接近生活,让学生做主角的学习情境。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课时,恰逢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课前我发现有几个学生课间正好在享受美味糕点、月饼,由此我就借以月饼中的物质组成为情境,来探究糖类和脂质的分类。学生的兴趣顿时被调动起来,平时不爱言语的学生都纷纷投入小组探究中,经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后,接下来的学习都没用我怎么去总结,全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对于知识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肯定学生

“生本教育”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全部为了学生,高度注重学生。这就需要老师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同时,使其个性得到培养,这样学生会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课堂讨论环节,难免会有一些学生把问题理解的偏执,甚至出现错误,我们不要立即去批评或者纠错,而要用肯定的眼光去鼓励他积极回答问题的行为。然后再去引导他,辅助他走向正确的思路。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怕出错而失去思考和答疑的勇气,反而重获信心,更加努力去思索和推敲自己的答案,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投身到学习探究中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走向“生本教育”,我们需要去尝试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遵循“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从“师本教育”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使他们的思维充满创造性和发散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进行“生本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只有坚持下去,终会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魏伸华.浅谈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理念运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5(Z2).

[2]易洪,曹俊杰.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学设计特点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篇4

生本教育思想的学生观是:起点非零。

过去的教育一般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越俎代庖。生本教育认为: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数学才考了十几分,哪怕是还拖着鼻涕,哪怕是字写得歪歪扭扭,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作为人类的新一代,他们都像长江一样,从远古走来,又向未来奔去。在他们后面的,是人类50万年进化发展的历史;在他们前面的,是正在展开的现代社会,他们将会居于今后所有事情的核心,儿童不可限量。因此,我们认为学生有学习的本能和天性,学生的起点绝不为零。遗憾的是,这种本能和天性被许多人包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长期忽视。生本教育正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尽可能顺应儿童学习的天性,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郭教授原文的精彩篇章我就不再一一累述。好的文学作品的特征之一是能引发人丰富的联想,郭教授的作品就做到了。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方式。读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距离生本有多远,有让我欣慰,并小有成就感的,也有让我困惑反思的。

郭教授的观点: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这一点在教学中我深有体会。就拿作文教学来说吧。刚入学时很多学生作文存在这样的现象:一写作文就是大话、套话。7年级的孩子就开始写和谐滕州。其实他能先和谐小组,再关心班级就很不错了。

为了纠正这种现象,我从入学就告诉学生,写作文就是说话,最低要求就是说清楚,说明白。让别人听懂。较高要求就是说的有意思,有道理,让别人想听。这种理论简单明白。

学生其实是非常聪明的,稍加点拨就写出相当精彩的作品。这时,教育对象就变成了教育资源。我把优秀作文在班上宣读,起到了非常好的导向作用。学生会这样写,只是不知道这样写是对的、好的。看到别的同学这样写得到老师的表扬,很多同学效仿,作文有了长足的进步。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篇5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匠人”这个词,仔细回顾我们曾经的教学之路,我们就不难发现,好多年里我们都在做着一件劳而无功,画蛇添足的事情,把本来属于孩子们的课堂和学习时间都变成了我们耗费体力心神故弄玄虚展示自我的一个机会,我们说的多了,孩子们变得不爱说了,我们分析的多了,孩子们变得不会分析了,我们这些勤劳的老师们,培养出了若干个懒惰的不会学习的笨孩子。难道我们真的是身怀绝技不能毫无保留传授给徒弟,害怕有朝一日徒弟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夺我们的生存之地的匠人吗?当然不是,我们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方式过于溺爱与包揽。读了郭老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令我们茅塞顿开,我们终于找到了多年来淤塞于心头的`症结所在。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立刻改变自己的想法与看法以及做法。把属于孩子的课堂归还给他们,本属于他们的时间交给他们,远远的以欣赏的眼光看着他们自己茁壮起来。

成熟起来。或许短暂的时间里他们还走得跌跌撞撞,好多沟沟坎坎不易跨过,但是只要我们相信孩子,赏识孩子,鼓励孩子,没有捷径的学习之路一样能够走出精彩。有一句歌词这样唱到: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我们既然爱我们的学生,就放开那双搀扶的手。

教育走向生本 篇6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明白了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更加适合新课改的需要,对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生本教育的课堂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学生

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

2、突出学习

生本教育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的学习准备;(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评价;(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比如他们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做法作出相应的评价„„

3、突出合作

生本教育是强调学生小组学习,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评价总结出最佳答案,整个过程中,小组学生全部参与其中,合理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4、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小认识、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在动笔、动手,阅读、积累是学生的每天必修课,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则退居一旁,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新课改的背景下让教育走向了生本,我深切感受到生本教育倡导的高度尊重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和班级中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领带来的巨大改变,无一不在体现着关注人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舒心。

今后我将继续认真阅读郭教授的教育专著,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让自己的课堂成为真正的生本课堂。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喜欢教育教学工作。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 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伟大的祷文:“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这段表述生本教育的话,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们只要给了儿童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这样的课堂不要怕走向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生本教育改革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东方讲究系统的、秩序的儒家文化传统,这种作为背景的文化,是不可能也不必要抹去的,它会顽强地表现出来,成为教育改革的潜在的稳定的甚至是制衡的力量。由此,我们朝着生本的方向进和体系性的较为彻底的改革,乱不到哪里去,反而会在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结出丰花硕果。”《新基础教育改革不是“哥白尼式的革命”》中也强调了这样的观点,“基础教育改革不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不是简单的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彻底分离,而是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和与时俱进的过程”。美国素来就比较强调儿童个性,推进儿童中心教育当然也是必要的,但却可能产生较多的问题;然而,“在我们传统的文化氛围之中的生本教育改革,如同晴空之见云霓,会产生优势互补的效应”。

韩愈也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生本课堂的讨论中,教师会遇到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会经常面临难以回答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学生能诘难老师,能提出别开生面的问题,乃是我们教学的成功。

书中还谈到了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即“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江苏洋思中学闻名遐迩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与生本教育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该校

蔡林森校长是否读过这本书或聆听过郭教授的报告?洋思中学取得了巨大成功,生本教育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应该说,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教育实践取得了同样令人瞩目的成绩,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反思我们的教育习惯,有太多的“以师为本、目中无生”,也有太多似是而非的“看似以生为本、实则以师为本”的例证。包括学校内部的某些汇报课,包括我自己的某些教研课,当然也包括某些带头人、特级上的示范公开课,或多或少过于强调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我不由得想起我们“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研究的“核心课程资源——教材的适应性应用策略的研究”子课题,分明也是在适应教师适应学生等角度改变、替换、拓展、重构、自主开发教材,原来一切的适应就是为了学生更自主高效快乐地学习。但愿我们在实践“生本教育”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彷徨中探索,在摸索中奋进,也在反思中不断落实和提升我们的“生本”理念。

教育走向生本心得体会

听了我们学校几位教师的生本课,使我对教育走向生本的课前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以研究性学习材料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既是关心知识形成的结果,又是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既是关心知识的广度和学科之间的联系,又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会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1 注重学习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并使之养成习惯,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具体表现为: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学生能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在互动中共进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双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成为研究的行动者;学生自主

地确定研究对象,自主地搜集、整理资料,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分析、探讨和论证,进而得出结论。具有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总会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合作探究,进而把每一个“再创造”演绎得多姿多彩。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传授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在课堂的多元“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理念、情感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在互动中共进。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提升的过程。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自己的实际教学感受联系起来,通过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新思想、新思路和信息,使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动态性生成,同时也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水平。3 促进协调发展

沉陷在“预设”的巢臼里,统得过死,往往会把学生引入狭窄的“死胡同”。这显然有悖于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的。而没有预设方案的纯粹“生成”,也只会变成信马由缰的“自由活动”。“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统一的。“生成”指引下的“预设”是必要的,“预设”之后的“生成”是必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求学生亲历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收集资料和探索交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但我们却不能构建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因为每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组合。为此,教师应勇于实践和深入研究,辩证地认识各种学习方式的优点及局限性,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地加以运用。就教学目标而言,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研究”不是目的。因为小学数学课堂有其特定的教学任务,不可能也不应当承担专门人员的“研究”任务。无论是一味地强调研究过程,还是过分注重结论的获得,都会异化研究性学习的功能,扼杀学生的个性。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篇7

这学期我们研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

时常在想,教师与一般职业的确是不同的,因为大多数职业一般是需要从业者个人努力从而求得成功,只要从业者个人业务熟练,技艺精湛,对待工作认真勤恳,必然会有所收获。然而教师职业的成功与否指向者并不是教师自身,而是学生,是另外一个个独立于教师之外存在的个体,教师无法包揽代替这些个体的态度、想法、情感等,而教育并非万能。正如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序言中所说:“假如你是一个裁缝,你给儿童做衣裳;假如你是理发师,你给儿童理发;假如你是牙医,你给儿童打理牙齿,这些职业都是改变儿童的外部。我们教师既不是裁缝,不是理发师,也不是牙医,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我们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培养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做牙那样地对儿童剪裁、修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这似乎有点无奈。”这无奈应该困扰过许多老师,尤其是当我们在面对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差生”时,这种无力之感尤为沉重,这时我们往往会抱怨教育的苍白,学生的品性,然而郭教授却认为这更证明了“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他认为正因为“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因此“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做不对、做不好、做不了了。”我觉得这也许就是教育家之所以成为教育家的缘由吧。教育家是智慧的,他不会被无力与苍白压倒,他会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断探索总结,就算是逆境,也要开拓出一片希望的曙光之路,而不是怨天尤人。翻阅着这本书,感受着生本教育的神奇:一二年级才六七岁或刚刚八岁的孩子能写出洋洋洒洒数百上千字,充满创意的作品;汲取着生本教育的种种理念: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但教育家的智慧可以感染人,改变人的认识。必须先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的改变,方才能够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粗浅地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吧:

为学生的设计真正把师本和生本分离出来,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了解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是不同的,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我认为,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并不完全矛盾。所谓的为教师的设计即一切指向教师,以方便教师教为主旨,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为主的设计;而为学生的设计则在这一基础上将学生的认识水平、思考方式等等考虑进去,从而对设计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儿童学的设计。郭教授赞同为学生的设计,因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是一个个生命实体。

作为教师,备课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去询问一个教师“你会备课吗?”,可以说是一种侮辱——备课是教师的基本技能。然而看了上文郭教授的这段话,我们不妨再问问自己:“我会备课吗?”我们的备课多考虑的是自己怎样教还是学生怎样学?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是否只关注了自己和文本,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认识的基础等等?说到这里,又想起了沈大安的一段话:有人说教师解读文本,要有普通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身份,我觉得说得很好。毕竟,教师读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换位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会误读吗?如果发生理解错误,我们怎么去引导?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篇课文《三个儿子》,课后的思考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按我们成年人的估计并不难,因为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孝顺妈妈,才是真正的儿子。可是我就听到课堂上有学生说:“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只看见一个儿子。”我们备课时应当考虑,如果儿童解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往深处走。“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语文教学要从“文本”走向“生本”。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如果在备课时遵循“为学生的设计”这一原则,课堂自然会以学生为主体,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是真正学会了备课。

教育总是要对人进行限制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教育就是限制。教育在给人以限制的时候,同时也要给人以自由,好让他们用自身的内存、自身的自然物,去获得外部的知识、外部的自在物。初看起来,这两段话是矛盾的,细究一下,其实并不,关键在于处理好自由与限制的度。教育是限制,郭教授举了一个学单词的例子:看到一个单词,我们要学生按照人类的规范去读它和理解它。我们要让学生去认识和掌握人类认识的一切有用的东西,要适应人类的社会生活,这就需要有某种制约。教育要给人以自由,郭教授举了一个更为形象的例子:插秧与抛秧。与插秧讲究整齐、细密相比,抛秧无疑是自由的,随心所欲的。不再需要规范,那样随意地一抛一撒,任它落于何处,任它东倒西歪,然而带来的却是丰收。这看起来不是很奇怪吗?其实,这不正是因为插秧过多地限制、束缚了秧苗,而抛秧则给了秧苗自由生长的空间吗?那么到底如何处理这个度?我认为还可以用插秧与抛秧的例子来谈。抛秧固然是自由的,然而这个自由依然是相对的——你抛撒的范围应该是在你的这一片水田之内,而不是信马由缰,海阔天空。这一片水田就是限制,在限制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程度的自由。延伸到课堂上,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限制:不偏离文本与某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或应习得的本领。而在此基础上,则应允许学生的讨论、争议以致与教师不同的见解,给其最大的思考、发言空间。掌握好自由与限制的度,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们的校长、家长,还有教师自己,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由此提高。然而,现实却使我们开始怀疑,今天我们是不是教得太多了。这段话可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认识了。一直以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任劳任怨的老黄牛”都是人们歌颂的教师形象,郭教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质疑呢?书中引用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广东茂名市南区公馆中心小学莫云老师的,他曾因工作繁忙采用过让学生课后辅导学生的方法,结果学生成绩优异,因为想更上一个台阶,第二年他更加勤奋,凡事亲力亲为,学生成绩反而退步了;他按自己的方案认真教导学生仪仗队操表演时,效果很不好,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并采用其中一条方案后,学生获得了比赛第二名。另一个故事则是一位高中数学教师的,他在两个班上同样的课,第一课由于自己的失误只好请学生自学,第二节课由于吸取了教训,讲授十分顺利。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教学效果反馈考察,胜出的是第一个班!这一正一反两个故事的确会让我们发出如上文郭教授一样的感慨。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老子“无为而治”的法则,老子强调治理天下要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学做一个会“偷懒”的聪明人,并不是倡议我们做一个无责任心,凡事马虎的教师,并非将勤奋踏实与聪明对立起来。聪明地“偷懒”是让我们信任学生的自然学习能力与创造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与舞台,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参与、投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更牢固的知识技能。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然而一群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懒“能享福,但这懒,要偷得智慧,偷得巧妙,什么懒得,什么懒不得,这中间的的分寸就是智慧。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篇8

这本书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和最大的启发在以下两个方面:

忘我——课堂教学的应有境界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指出:“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越是忘我,自然的力量就越能发挥出来。人的内部自然——被我们忘却了的一种最丰饶的矿藏,就会自动地发挥作用。”

他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忘我的境界: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初读到这里时我有些不解,这与教育有什么联系?当我再读并反复思考时,我恍然大悟,原来它与教育有着如此巧妙的异曲同工之妙。脚被忘记了,也可以说脚处于“忘我”状态,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儿童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学习。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他们就会忘我的活动,儿童的热情和学习效率有了空前提高。

由此我就想到了我的课堂。最初我总是在课堂上用自己的方式约束学生,总为学生一点的纪律问题而大动干戈,不但影响了课堂教学中原本应追求和谐的状态,在学生的眼中一定也会觉得我太过于严厉。我一直认为可能是学生的年龄较小不具备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但有一次偶然的发现,我开始思考郭教授的话“教师的认识规律就是学生的认识规律吗?”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课堂不同于工厂的生产车间,它是一群有灵性的生命在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的成长空间,是师生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叶澜教授认为,“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那么何时才能让我的学生在课堂上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彰显着生命的自然,洋溢着生命的快乐?我仍需不断反思与实践……

无为而为——荡涤学习的轻尘

“庄子强调的是无为。有为当然能做成事,但无为能做成的事更多;许多事可以通过意志来做成,但更多的事可以通过没有意志来做成。”初看到这段话,觉得字字句句说到我的心坎上。我欣赏老庄的无为哲学,但静下心来思考,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呢?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我总是一味地(甚至有时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认为好的、喜欢的教给学生,但现在我不得不思考,这是学生要的吗?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我只是单一的要求他多练、多做,但这是符合学生认知和心理规律的吗?读了《教育走向生本》,我不禁深思,究竟如何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要同时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观念,调整老师与学生的心态。

对于学生,让他们以“无为”的心态,轻松活泼、如理如法地学习,相信在考试中并不至于失败,语文要求的听、说、读、写的水平都可以大幅提高。培养出这样良好的心态,在学习中、生活中其价值并不见得比一张100分的考卷为小。应当带着乐趣、从容不迫地学习,学到一定阶段,什么考试都可以应付。总有学生妄想学习能速成,但学习是个渐进、积累的过程,绝不可能速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说:“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踮着脚跟站立,大跨步奔跑,必然坚持不了多久就会累倒。第十五章又说:“孰能浊以静之以徐清,孰能安以动之以徐生?”

虽讲的是养生、练功的道理,同时也是做人、做事的法则。看打太极拳、练气功的,动作、呼吸都是慢悠悠的。做事呢,要不焦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徐生”,慢慢地来,态度从容,悠然自得。急近事功者则往往手足无措,自乱阵脚。凡事依天理而行,不妄求速成,倒有可能真的速成。

急功近利的“苦学”既然不可取,我们就应当“乐学”,带着兴趣和乐趣学,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知道语数重要所以才去学,为了考试升学,应付父母的压力才去学,这样学习效果自然不如好之者乐之者。那么怎样做到好之乐之呢?

老师的作用就体现于此。正如书上所说“上无为而下有为”,我则尝试“师无为而生有为”,老师同样具备“无为”的心态,当然不是彻底无为,什么也不作,而是起“导”的作用,这就如郭思乐教授所提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在学习中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则是平等的个体,让学生信赖我,成为帮助他们的人。我正在努力尝试。

期望我最终也能实现“教少学多”理想:学生能叙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暗示。

学习《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篇9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儿童”的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让我重新审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一切为了儿童的价值观:郭思乐教授在书中提到:“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儿童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儿童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我们每天都在面对教育对象,但传统观念使我们对教育对象缺乏完全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并没有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并没能从对象的生长和生成规律去设计;我们的教育常常为社会习俗所左右,从而偏离了教育对象的本体。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认识,把教师的教育设计误认为是为儿童设计的,教师的意志误认为是儿童的意志,教师的兴趣误认为是儿童的兴趣。现在,我们教师迫切需要的是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是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而我们目前教育的模式,正是忽视了教育主体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备课,以自己的内心想法去揣度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是有所欠缺的,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学习的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

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那就是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调动孩子的快乐情绪,运用能激发孩子快乐情绪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主动地去学习。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好时机。“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这句话在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类知识获取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同样,“诱导是教育和

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这句话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

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儿童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不能像裁缝那样对儿童进行裁剪,也不能像理发师那样对儿童进行修剪,更不能像牙医那样对儿童进行打磨。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我们可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教育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师、牙医那样地对儿童进行裁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实现,这一点似乎有点无奈。然而,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就是儿童自己,我们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所有教师都应力争做到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教学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总之,生本教育体系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相信“儿童的独立性”。今天在书中读来竟蕴含着深厚的内涵,当然,更深刻的理解还需要自己在教学中深刻体会。期盼着在自己今后的课堂中,自己的学生也能如此的成长、如此的学习,期盼着“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游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篇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我觉得其中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就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内部自然的外在表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深刻地揭示了“生本教育”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学生的天性要依靠教师的成功发掘、积极引导,通过“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张扬其天性,完美其人生。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变“传授者”为“引导者”,把教师的所有活动变成学生“天性学习”的辅导力量,不做“执鞭”的“耕民”,成为真正的“生命的牧者”。教师要痛下决心,从根本上走出旧的教学模式,用“生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为学生打造天性张扬的平台,既革新更要革心,做课程改革的建设者、发掘者、操作者。不要“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了角色,才能实现教师的解放,学生的解放,教育的解放,才能体验到“阵痛后的欢乐”。

再论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篇11

——读郭思乐先生《教育走向生本》之悟

无锡市新区坊前实验小学鲁剑锋

人们总爱把孩子比作空空如也的“白纸”,把老师比作执笔缀色的“画师”,白纸能否化腐朽为神奇,凭的是画师的画工是否高超。殊不知,鲜花娇艳,并不取决于园丁的辛勤浇灌,因为它本就蕴着一朝绽放的能力;金子闪耀,并不取决于矿工的不懈挖掘,因为它本就藏着灿烂炫目的光泽;骏马飞驰,并不取决于骑手的优秀驾驭,因为它本就兜着奔腾万里的热情„„我们的学生,难道不就是这鲜花、金子和骏马吗?可是,教师却常忽视孩子自身的发展潜力和愿望,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孩子的成功是教师工作成功的附属品,这是极其荒谬的。郭思乐先生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便构建了令人憧憬和向往的生本教育体系,带领我们走进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世界。

生本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一切矛盾,皆根源于教师教育理念的陈旧、落后。郭思乐先生提出了生本教育体系下,教师应秉持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并从此伸发开来,阐述了值得教育者思考的若干问题。我将这些先进的教育观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了一番比较,便理解了提倡生本教育的重大意义。

一、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与“一切为了自己”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老师们的教育目光大都聚焦在“自己”这一类本体上,主要体现为“师本教育”,即一切为了教师自己的教育。

什么是“本体”与“类本体”?郭思乐先生指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的原则。”然后进一步提出:“离开所指对象的本身的现象,称为非本体现象,而如果这种非本体又容易与本体混淆,我们称之为类本体。”正如作为一个政治家,如果你的服务对象是人民,那就是找到了“本体”,有可能会成就事业;而如果你的服务对象是领导或是自己,那就仅是找到了“类本体”,将难使工作达到较高的层次。

传统教学往往进行的是“为教师的设计”,老师怎么好教就怎么设计,而非学生怎么好学就怎么设计,是以教师自己为终端的教学设计。老师们常习惯性地把学生当做“缺少生命的知识容器”,对学生的要求既低又高。低的是学会书本上的内容足矣,高的是需要反复练习,达到不轻易错一题的境界。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学生的学科成绩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这样的教师找到的都是类本体,即自己。他们仅仅把学生放置在次要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故而,郭思乐先生的生本教育提倡,把学生放在教师的视野中央,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观念。这提醒我们,教师首先关注的不应该是自己的业绩,而应该是我们的学生。要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假若哪位教育者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彰显其自身的荣耀,那么我认为,这位教育者便失去了他从事教育的起码自尊与资格。

二、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与“高度尊重自己”

郭思乐先生提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儿童具有独立性。是啊,一如上文提到的,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是鲜花,是金子,是骏马。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老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一切可能有所发展的素质,借着“珍惜时光”的名义,掠夺一切可以掠夺的时间,用来反复学习课本上有限的知识。他们所做的事情,不是彰显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起飞,而是扼杀他们的长处,折断他们的翅膀。这是传统教育下,教师高度尊重自己,而不尊重学生的表现。

教育要高度尊重学生。儿童在0-3岁时,“从转体而坐立,而站立,而行走,学而不厌”,由此可见,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可师本教育却处处使用减法原则,防止学生不学习,泯灭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试想,教育者若能尊重学生,革新教育内容,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以顺应学生学习的天性,让他们充满兴趣,而非单单满足于自己完成简单而固定的教学任务,他们怎会不乐于学习?

此外,中国儿童创新能力的低下往往受到国外教育专家的诟病。确实,在中国,老师们对学生创新性的看法说“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做法,除了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只知道循规蹈矩之外,还能给学生留下什么?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三、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与“全面依靠自己”

“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教师完成的。就这个意义来说,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这是郭思乐先生对教育教学的一个理解,事实也确实如此。

传统教育认为,教师教什么,学生就会什么。因此,一些“负责任”的老师常常摆出一副“教育事业一肩挑,累死累活为学生”的姿态,孜孜不倦地教学生,认为全面依靠自己的“教”,就能使学生学会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美言之,这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教育态度,而实质上,这却是一种不相信学生的表现。

郭思乐先生说,“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学生自身的原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成为动力之源,能力之库”。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全面依靠学生,了解学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如文章开头所言,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的纸上本身就着了五彩斑斓的底色。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将这些没有规律的色彩串联起来,成为一幅精彩绝伦的图画,那一定就是属于学生自己的独特的生命画卷了吧!何况,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老师怎么可能把全部知识统统灌输给学生?所以,只有全面依靠学生的“学”,通过教会他们自主内化,才可能使学生获得不断提高自己的力量,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总言之,郭思乐先生的教育观点是务实且意义非凡的,他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成才素质、成才可能和成才欲望,他们会凭着自己的理解去知人认世。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代学。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旁静静引导,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发展成才。

教学反思:关注文本 走向生本 篇12

教学反思:关注文本 走向生本

聆听了王教授的《阅读教学的两个转向》视频讲座,受益匪浅。王教授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他的观点:从关注教学方法转移到关注教学内容;从关注教师教的活动转移到学生学的活动。静心倾听,用心感悟,情不自禁地为王教授精彩的论述,犀利的言辞,睿智的表达而叫好!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确实也会存在王教授所言的“从教法入手而困于教学内容,着眼于教师的教而较少顾及学生的学”的毛病,通过学习,使我豁然开朗。以下借助本学期所教学的《世界真美呀》一课谈谈我的看法。

一、关注文本内容,重视文本表达。

《世界多美呀》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借一只刚出生的小鸡的口吻,叙述了它认识世界的全过程,从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研读文本后不难发现,这篇课文主要有两条线索:一以“小鸡出壳”为线,了解小鸡的成长变化;二以“情感变化”为线,感知小鸡对世界认识的变化。

针对文本内容和表达特点,我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1、扣住语言文字,感受生命成长。

出示:它用小尖嘴啄蛋壳,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提问:(1)你读懂了什么?(2)从哪里感受到的。(3)读出你的感受。

通过“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小小的”等词语帮助学生了解但凡生命必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小鸡同样如此。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有艰难,有困苦,但小鸡全然不顾,于是一番美景出现在眼前。

2、着眼表达形式,感受语言魅力。

叠字词的使用是本文的一个表达特色,文中较多地出现了表示颜色的ABB式的叠词,如黄乎乎、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等,生动地描绘了小鸡眼中的世界的美,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在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叠词的音律美之后,让学生借助已知的景物特点积累词汇。

()是红_____的;()是黄_____的;()是白_____的;()是金_____的;

()是紫_____的;()是 的。

3、把握标点细节,感受符号情意。

例1:文章的课题“世界多美呀”,我们可以给它加一个怎样的标点?通过读课文,学生发现可以添感叹号。

例2:师:小鸡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五彩的世界,心情特别激动。这么多美丽的颜色,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所以用了什么标点?(......)看来小鸡还看到了许多美景,你能照着再说几个吗?学生体会了省略号的作用,通过想象进行仿说训练,丰富语言积累,使得画面愈加丰满。满。

3:“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世界多美呀!”三句感叹句的品读,从只是模糊地知道表达强烈的感情,到明确哪儿是好奇、高兴、赞叹。孩子们对感叹号在不同境遇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理解得也更具体了。

二、关注学生活动,优化课堂设计。

王教授也强调: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环节—— 组织“学的活动”,二是教学流程—— “学的活动”充分展开。

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以“儿童立场”为立场,以“学生活动”为准则,设计以下流程:

1、复习导入,设疑激趣。

2、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3、拓展迁移,了解世界。

这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文本为依托,以“儿童立场”为前提,以“学生活动”为准则,指导学生感情诵读、读中感悟、配图写话,使得学生“学”的有结构,学的完整、丰富。

上一篇:文化产业园策划方案下一篇:草莓园宣传片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