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共8篇)

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 篇1

说到文章的选材,我想起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有一个秀才在家写文章,想了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他的妻子嘲笑他,(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你怎么写文章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呢?秀才说,你们女人生孩子是肚子里有,我肚里没有如何不难。

其实,秀才所说肚子里没有的东西,正是我们写文章的材料。

静下来去想,秀才的倒也有一些道理,女人怀胎十月,自然分娩,不算难事,写文章则不同,没内容可写,的确是难,纵观目前学生惧怕习作的原因,材料的选择,是个很关键的因素。

一、目前孩子习作选材的现状:

讨论,目前孩子作文选材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1、材料不真实。目前孩子们大部分惧怕习作,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得不去写,他们的材料或是从优秀作文选中搬来改头换面,或是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有的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把自己写成孤儿,弄得他父母哭笑不得。在一次习作中,要求一件有趣的事,我看到了一篇不错的文章,写自己暑假去北京的舅舅的家,几个小朋友看到卷曲的方便面,想到了蓬松卷曲的发型,就用温水泡开,弄到头上,感觉非常有趣,开始觉得这篇文章可以,可后来发现了好几篇这样的文章,有的把北京改成了别的地方,有的把舅舅家改成了姑姑家,但内容都是一样,后来调查,原来孩子们从作文选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就把它改头换面的搬到了自己的作文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明明生活在农村,却去写城市生活,明明生活在平原,却去写大海或者高山,我们不反对这样,但我们不能不去思考,孩子们真的熟悉这些地方吗,真的爱这些地方吗,如果是仅仅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哪就违背了习作的宗旨。

2、感情不真实。目前孩子习作中的选材,由于孩子对生活缺乏观察和思考,没有真情实感,或是小题大做,或是无病呻吟,不该感动的地方大受感动,非常感人的事情却又麻木。

3、生拉硬扯,滥竽充数,由于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写作中就生拉硬扯,甚至为了延长文章篇幅,找来些不相关材料滥竽充数

4、不能根据文章的立意选材,写文章首先是立意,也就是确定主题,材料的选择必须根据这个主题,孩子习作中,选材的主题无关的现象非常突出,甚至对立的也比比皆是。

5、不能根据主题确定重点材料,详略不当,二、小学语文习作目标的分析

讨论:新课标中对小学生作文选材方面有哪些要求?

1、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强调自己和日常生活)

2、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强调兴趣认识和感想)

3、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强调留心和乐于)

4、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让孩子广泛选材,自由习作)

5.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强调习作快乐)

6.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强调独特感受 积累素材)

三、如何指导学生选材

1、生活即素材,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积累作文材料,作文素材源于我们生活,我们要鼓励孩子,从我们身边的事物着眼,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去积累、去交流。

我举几个例子,例子一: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为了让树木长得更好,将垂柳的梳头锯掉了,可一个孩子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到,今天是星期一,我吃过早饭来到学校,发现校园内的几棵大柳树都锯掉了头,我很伤心,前几天那些在树上筑的鸟儿不知道哪里去了,他们失去了家。我为他们担心,也恨那些锯树的人。

其实那些锯树的人就是我们,我没有批评他们,也没有为自己申辩,表扬了他。例子二:

一次吃过午饭,我提前来到了学校,突然天阴了上来,还刮起了大风,我和一些同学躲在厦屋檐下,在我们办公室门前面摆着许多盆花,有的被风刮到了,忽然跑来一名大学一二年级的同学,跑到花盆前,把被刮到的花盆扶正,又匆匆跑去。我和学生一起看到了这一幕,无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去写。很多学生以这件事为材料写出了很不错的文章。

例子三:

一次我们学校搞活动,我和同学们在一起,我校王军涛老师家的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在一边。手里拿着一个苹果边吃边玩,吃完后,他没有把剩下的果把扔在地上,而是把它放在了垃圾箱内,由于个子矮,还踮了踮脚。我又和学生共同观察了这一幕,学生们又一次为题材写成了一篇讲文明的文章。

例子四:

2002年,全国闹非典,形势非常紧张,让人倍感生命的脆弱,那时我校校园地面刚硬化不久,一次无去上班,不经意间发现在地面砖的缝隙间长出了一棵草,还挺旺,我忽然有了灵感,下课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孩子们从中受到启发,感受的了生命的顽强。例子五:

那年我与孩子去济南考试,是朋友开车和我们去的,由于朋友对济南不熟,我们迷了路,问了很多人,不是不理就是不知道,我们很着急,看到路边有一个加油站,加油机边站着一个很丑的姑娘,说真的,如果不是问路,我绝不会同她说话,我们过去问,她非常热情,说自己不知道,让我们等一等,跑到油站值班室去问,那是真正中午,她把正在午睡几个男人叫醒,招来了一阵臭骂,出来一个劲的更我们说对不起,还指点我们无问出租车司机,后来我们在一位好心司机哪儿问到了路。这件事过去多年,那位丑姑娘的形象在我心头挥之不去,总觉得应该为她写些什么,一年后,我写成了一篇《姑娘,你不丑》的散文,还在全国首先杯征文中获奖。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说真话、写真话,做真人。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我敢以人格保证,我所写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如果是虚假的,再好的文字我又一个不写。这不是原话,大致是这个意思,这里的真的,不只是内容,更有感情,我们要鼓励孩子说真话,表真情,做真人。这里有一篇文章大家共同欣赏,讨论在选材方面有哪些感受

关于真实感情方面,我们还记得作家肖复兴的《荔枝吧》,作者选择了很多典型事例,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深情,令人感动,尤其是母亲知道儿子回来,舍不得卖荔枝,买了些有疤痕的沙果,亲手把疤一个个挖去,又一个个洗干净,给儿子吃,同学来访,母亲为了孩子的自尊,不经意间端走沙果,换上荔枝,还有母亲临死也舍不得吃荔枝,都给了馋嘴的孙孙,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3、文章在选材上都是些普通的事例,语言也都是朴实的,然而真是这些最普通的事例,朴实的语言,才是文章最真最美的素材,我们老师要重视这一点

4、指导学生正确立意,有正确的是非观这是正确选材的基础。

5、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6、指导学生学会筛选,要舍得放弃。以照相为例,如果照将个整身照片但如果要缩成一寸,还要看的清楚,就得舍弃一些,舍什么呢,腿固然重要,但多数要留上半身,舍去,还要舍,自然就是双臂,再舍,就是上半身,如果留到最后,就是头像,头像最重要的部位,我认为是眼睛,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昨天

四、分析何珊老师的报告。

听完何珊老师的报告,我首先想到的是脱颖而出,而后又考虑不妥,感觉这个评价不够准确,又想到了破茧而出,破茧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艰苦的,何珊老师磨课的过程是艰苦的,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于是又有一个词闪现在脑海,百炼成钢,对,破茧而出,百炼成钢,正是何珊老师成长的写照,对于成功者,我们往往只看到荣誉的光环,背后艰辛的付出,却鲜为人知,何珊老师报告的主题正是要告诉我们,机会人人均等,成功需要付出,付出是艰辛的,成功是快乐的,何珊老师在艰辛的磨课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很多感触很深的事情,但不能一一再现,为了突出这个主题,他选择了中午和张翠荣老师磨课,开车时将手机放到录音,随时记下自己的突发灵感,再家让家人做学生反复试讲,这一系列的突出的突出事例有力的突出了主题,这是我对何珊老师报告的粗浅评析,大家肯定会有更多感触,谁能从选材的角度,更深的分析,也希望何珊老师能对自己的思路做一下介绍。

几点建议:

个人感言:

1、生活像大海,到生活中去,采撷属于自己的最美的浪花,用心去雕琢,写成最美的文章。

2、最美的东西,就是生活中最真、最朴实的东西,经历了苦苦找寻才会发现,他就在我们身边,这个过程必须要有。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感到没有内容可写,面对作文题目望而兴,不知道如何选材,那么,小学生写作文应该从哪里选材呢?

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习作是小学生真情实感的反映。生活中学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一次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学习中表现好被老师表扬?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事后感到后悔;自己不经意间帮助了别人而感到心里特别自在,那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动一定会回味悠长。再比如自己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登台演讲,第一次独自一人在家,第一次走亲戚等等,都可以写进作文里。因为作文的选材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既真实,又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何乐而不为呢?

二、写自己的熟悉的动植物

小学生都喜欢去动物园看各种各样的动物。动物的外形,毛色,神态,动作以及生活习性就会慢慢地为小朋友们所熟悉。还有的经常去动物园看动物,对动物既有了了解和认识,还有的产生了感情。因而,我们写这些动物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自己家或者邻居家养的动物,因为经常接触,有的甚至经常和动物在一起玩,因而,对这类动物比较熟悉,也愿意写进作文中去。植物也是这样,比如,家里养的花草,院子里种的树木,小区的树木,也可以是森林公园里的树木,都可以写进习作中来。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值得借鉴。

三、写常吃的水果

水果和我们的联系十分密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比如,跟着家长去体验摘果子—买果子—吃果子的乐趣,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素材。对不同水果的外形、颜色、质地、口感等也很有写头。

四、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一直在小学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在看了一幅画之后,试着让学生把这幅画写成一篇文章。学生因为喜欢图画,也就会慢慢喜欢上看图作文。还可以让学生把一幅漫画写成一篇文章。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假文盲》那幅漫画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成一篇文章。

五、可以续写一些经典课文

比如学完《穷人》之后,我让学生写《桑拿拉开了帐子之后》;学完了《凡卡》之后,我让学生写《凡卡今后的生活》;学完了课文《小珊迪》之后,我让学生写《小珊迪的弟弟

长大了》。效果都很好。

六、写读、观后感

读书一直是我们小学生的最经常的活动,但读完之后的感受,所受到的启发,教育如果能写下来,那么读书的品位和质量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我提倡学生写读后感,当然,你的读后感可多可少。看完一部电影,电视剧后感想一定很多,把观后感写下来也是很好的习作。当然,可以作为习作素材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记住生活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写之不绝的习作源泉。小朋友们,热爱生活吧!你的习作素材就会越来越丰富。

七、写自己参加过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无论学校生活还是家庭和社会生活都充满了无数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春游,秋游活动。学校里的各种体育活动,课间活动。比如,砸沙包,丢手绢,一二三木头人,踢毽子,跳绳等等活动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好材料。再如,家庭里的过生日,家庭联欢会,家庭卡啦ok比赛,家庭故事会,家庭趣味活动等等都可以变成我们写作的好材料,写进文章里会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八、改写公益广告

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 篇2

一、生活中选材, 写出真情实感

习作素材的来源有两大类, 其中生活经历积累占据了大部分, 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中, 教师只是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积累, 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致使学生写作常受课本知识的影响, 作文无病呻吟, 缺乏新意和真实性。因此, 教师应注重引导小学生学会从生活中选材,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 在《我的妈妈》写作时, 为让学生写出“妈妈”的形象, 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一讲“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情, 这时, 学生会积极发言, 说出, “我讨厌吃鸡蛋, 但是妈妈要求我每天吃一个鸡蛋, 为此我很不开心”“我过生日,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大蛋糕, 我很开心”“妈妈手很巧, 给我梳了很漂亮的辫子”等, 以此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作文题目相近的生活情节, 特别要求学生写出一些细节 (具体的动作、语言) 、写出自己的独特心理感受, 引导学生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文章。又如:在习作《春天》写作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春游, 把学生对春天的理解从书本所学转移到切身感知, 让学生通过眼睛看、耳朵听, 心里想, 描绘出春风的和煦、春日的暖阳、拂面的柳条和动听的鸟鸣, 写出生动的春景、写出心里的喜悦, 写出自己心中的“春天”。通过这种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选材, 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可以帮助学生把生活与写作联系到一起,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材中选材, 拓展思维空间

作文教学应注重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教师往往会给学生构建出写作的框架, 致使学生形成定向思维, 作文大同小异, 没有新颖独特之处。因此, 在日常教学时, 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指导学生从教材中选材, 拓展思维空间, 写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例如, 在教学《草船借箭》时, 文章对诸葛亮借用草船的计谋大加赞扬, 这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那天早上江面上没有弥漫大雾, 诸葛亮的计谋还会成功吗?”“像草船借箭这样的事情, 还会发生第二次吗?”等, 以此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又如, 在教学《狐假虎威》时, 很多学生都认为小狐狸狡猾奸诈, 这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小狐狸只用三言两语就能骗过老虎, 保住了自己一条命, 还可以借助老虎达到自己的目的”等方面认识到小狐狸的机灵和聪明, 以此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方法,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让学生学会在课文内容中选取写作素材,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感悟中选材, 写出点滴体会

感悟来源于学生的经历与感受, 是学生对观察的体会和经历过的事情所产生的感想, 能反应小学生心理变化等。学生写作的过程也是学生把个人感悟跃然纸上的过程, 因此, 教师应鼓励小学生的点滴感悟, 引导学生从日常感悟中选材, 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例如, 在以“爱”为话题的作文写作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两个短篇:第一个短片里李明在父母的关爱下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优异, 周围的人都很喜欢他;第二个短片里的刘晓虎在父母的溺爱下嚣张跋扈, 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他等, 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两个短片写一篇文章。这时, 学生会根据所看内容和自己的见解, 得出几种不同的写作思路:“呼吁家长要适度关爱孩子, 不应过度溺爱”“让小学生从孩子的视角认识到要身体力行、遵守纪律”等, 通过让学生从自己的感悟中选材写作, 可以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对一些事情的初步看法, 发表一点自己的认识等, 这样别具一格文章, 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 为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中学议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四、联想中选材, 写出创新型作文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外一种事物, 这种写作方法既可以把作者的思想与写作连到一起, 丰富文章内容, 推动作文故事情节的发展, 联想是学生写出创新性文章的有效途径。因此, 教师应注重联想对写作的重要作用, 指导学生学会从联想中选材, 为小学生写出优秀作文打下良好基础。例如, 在习作“我喜欢的植物”时, 单纯的描写植物形象特征会导致文章平淡无奇, 没有内涵, 为让学生写出具有创意的作文,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几种联想的例子, 指导学生做好作文选材。可以让学生学习仿写句子, 如给出一个句子“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 那么, 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让学生仿写出一个句子, 可以指导学生联想的角度, 这里面有两个表示大小概念的关系“人类是自然中的一部分”“水滴是大海中的一分子”, 让学生根据这样的形式可以写出很多类似的句子。还可以给学生三个词语“夜空、月饼、朋友”, 让学生发挥联想力, 写出一段言之有理的话, 通过诸如这样的片段训练来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 为写出创新作文打下基础。让小学生在联想中取材, 写出具有深意的文章。引导学生从联想出选材, 能避免学生出现选材枯燥、立意不新的现象, 有利于增强作文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引起读者共鸣、深化文章主题, 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总之, 传统的作文选材指导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小学生作文大同小异, 没有独特之处。为发散小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教材、感悟和联想等方面进行选材, 力求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切、有个性色彩和独特视角的优秀作文。

如何指导中学生作文选材 篇3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选材;指导

有些学生作文时常常感到“没有材料”可写。原因之一就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取作文的材料,不知道如何把自己掌握的材料应用在作文中。那么怎样选择材料呢?

一、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主题是选材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决定材料的取舍。凡是与主题有关并能有力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材料,就要坚决把它“扣”下来。不能表现主题的材料,就应坚决舍弃。

例如《背影》一文中,作者选取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进行描写,就充分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一主题。作者生活中看到父亲的背影是很多的,如果把每次背影都描写出来,反而使文章显得啰嗦,缺乏中心,令读者难以卒读。

可是有的学生不十分清楚围绕主题选材这个道理,疏于选材,不忍“割爱”。占有材料越多,这个毛病越易暴露。他们衡量材料的优劣不是根据主题表现的需要,而是孤立看它的好坏,以自己偏爱作选材的尺度,这样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和繁杂冗长的毛病。有取有舍,有选材有剪材,是作文的两个侧面,要认真对待。

二、选择典型的材料

写作文,选材贵精。要选用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才能以一当十,从而深刻全面地反映事物本质。有的学生作文时常有选材一般化的毛病,如写教师,总是局限于“深夜批改作业”“病中挂念学生”“帮助困难学生”等。人们读了,一方面觉得这位教师和其他教师一个样;另一方面,又觉得没有把广大教师的精神风貌写出来。也就是说,所选的材料,缺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不够典型。

所谓“典型”,就是要有代表性,要能说明问题。比如,有位学生想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可喜变化,在动笔前采集到了三则材料:一是农民都住上了新瓦房;二是农民家里大都买了电视机;三是村里办起了农业科技夜校,农民都忙着学科技文化知识。

让我们和这位同学一起分析,看看写哪件最好呢?第一件,农民都住上了新瓦房,这有点一般化,说不上典型;第二件,农民家里大都买了电视机,有了变化,说明生活水平提高了,相比之下,第三件事村里办起了农业科技夜校,农民都忙着学科技文化知识,这则材料就非常典型,能充分反映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富裕的生活以及富裕后农民的精神风貌。

三、选择真实和准确的材料

所谓真实,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说它不是“假”的、“编”的,弄虚作假、生编乱造不行。其二,说它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表象,而是反映着客观事物的一定的本质。所谓准确,就是确凿无疑,可靠无误。记人,姓氏籍贯、面目特征、语言动作要刻画准确;叙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要交代准确;引文,作者、篇名、书名、出处等要摘引准确。不管是选用“活材料”还是“死材料”,最好不要用那种道听途说、间接转引的东西,而力争选用第一手材料。一切属生活真实的内容,必是艺术真实的基础,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它是经过提炼、概括了的生活真实的精华。艺术的真实、准确,是生活真实的体现,是选材的结果。有个故事,讲一位记者采访一位劳动模范,所记录的事情都是真实的,但在最后,他为了使文章生动些,加了一段描写,其中一句话说:“这个白发苍苍的老模范。”他这一加,出毛病了,公司的同志看了报纸,对那位劳动模范说:“老师傅,您的头发在哪儿啊?让我们看看您的白发苍苍呀!”后来这位劳动模范找到记者说:“同志,你写的东西都对,就是白发苍苍不对哟。”他把帽子一摘,原来是个光头。这位记者看他总戴着帽子,恰好在帽子边剩下一点点的白头发,就这样写了。由于一个细节不真实,结果就闹出了笑话。

四、选择新颖和生动的材料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传递大量的新信息,这些为写作提供了许许多多新颖而生动的材料。中学生不仅要具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善于积累,而且要根据写作意图善于从中挑选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曲折而有情趣的材料。比如写《我爱家乡的秋天》,大多数学生写“秋天景色如何迷人”“秋天硕果如何喜人”“秋天收获如何醉人”等。而某位学生却选用这样一则材料:秋季的一天,村里搞换届选举,全家人高高兴兴去参加选举。妈妈打扮一新,爸爸放弃了一笔可观的生意收入,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也结伴去投自己神圣的一票。作者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吹过来的浓浓的民主空气,他认为这是最值得讴歌的“金秋”。这就是一则充满时代气息的好材料!当然,要求选材新颖,并不完全是要选别人没用过的材料,就是旧有的材料,如果能从一个巧妙的角度切入,同样也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

素材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时,能否围绕主题选择典型、真实、准确、新颖、生动的素材是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蚂蚁之所以能够安然过冬,是因为它们有储备丰富的食物;蜂蜜之所以香甜,是因为蜜蜂采集好多的花朵。我想在写作时就要像它们一样,在拥有一定数量的材料中,善于精选,撷取那些感受最多、感触最大、感悟最深的材料,从而写出具有新意的佳作来。

参考文献:

[1]袁丽平.简析中学生作文选材.成才之路,2012(12).

[2]王彦杰.浅谈中学生作文选材.语文天地,2010(07).

[3]赵桂珠.谈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选材.课外语文,2010(9).

中考作文指导--选材教案 篇4

记叙文就是记叙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通过人物或事件或景物表现一定中心思想的文章。所谓的“选材”就是根据中心,从已积累的材料中选择要用的材料。文章的中心,无外乎“亲情空间”“友情天地”“故乡眷恋”“自然怀抱”“感悟历史”“讴歌生命”“拥抱幸福”“品味孤独”“直面挫折”“敲击心灵的音符”“逆境抗争”等等。写好记叙文,首先看选材。就像蜜蜂采花粉酿蜜一样,不是所有的花粉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的花粉,经过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选材是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

例子:PPT5--8 【点评】本文是对人内心精神家园的讴歌。对于一个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多年,对这个地方有过热情的人,这个地方都可以成为“乡土”。也就是精神上的“家”。这便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为表达这个中心,作者抓住爷爷的孤独,“爷爷”在“奶奶”的葬礼后被子女带到城里,在外人看起来是晚年生活有了依靠,但在内心,“爷爷”却远离了那给他无限经历的“家”。作者对“爷爷”在远离家园后的一系列描写是那么细腻,丝丝入扣,使读者产生共鸣,情感抒发很到位,能突出中心。这就是围绕中心选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就等于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即使观点再新颖、再正确,也会因空洞无物,犹如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使人印象不深。犹如一个人要有躯体一样,文章必须要有材料——材料就是文章的“躯体”。没有好的材料,就好比人的躯体不健康、不美观、不合理一样,材料决定着文章的质量。

常见的选材失误

一是材料虚假,有悖常理。有些同学老是觉得自己经历的事情不够感人,只有电影电视里发生的生死离别一类的事情才是感天动地的,才是能轻易赚到高分的。于是,拿到题目后就开始胡乱拼凑起来,想当然地编造故事却又不能自圆其说,结果造成感情失真,细节失真,漏洞百出。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写;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景物,可以大大方方地写成亲眼所见;自己的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人,可以无中生有地成为文中的亲朋好友。即便是想象,也必须源于生活,合乎情理。

很多学生的作文形式相似,内容雷同,千篇一律,虚情假意,就像流行感冒一样具有广泛性。有一个中考作文是要求考生写在生活中是如何战胜困难,如何在逆境中奋发的。结果,考生们为了表示自己如何追求坚韧,如何战胜脆弱,编造了许多生活的“坎坷”。阅卷过程中老师发现,大量的考生不是写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亡故,就是写自己手脚残疾后如何克服困难。

据报道,有一个考场30份的试卷中,竟有6篇作文写的是考前父母双亡!至于将好好在一块儿生活的父母写成离异的就更多了。后来媒体上对中考作文中的虚假现象议论纷纷,有文章在惊问:我们这一年的考生,绝大多数是不幸的??其实,这是考生为了达到取得高分的目的,肆意渲染,胡编乱造莫须有的困难来感动阅卷老师。

二是材料贫乏,内容空洞。有些同学,写人时就只是罗列评语式的人物特点;叙事时只说故事提要,概述过程;议论时只会将相同的意思翻来覆去地说。这样的文章,缺少细节,缺少深度,空洞无物。三是材料平庸,内容雷同。比如写家庭生活,必写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写母爱,不是送伞就是深夜背你去医院;写同学,总是写因误会导致友谊破裂,而后对方转学等等。由于材料缺乏新鲜感,所以,让人觉得是老生常谈,让人不爱读不想读。此外,常见的题材“撞车”的可能性太大,写作中最好避开。中考老师在阅卷时,常常会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考生材料平淡,材料老套,没有新意。比如:《成功》——终于获奖了。《快乐》——获奖了,考好了,非常快乐。《苦恼》——成绩不好,真苦恼。《苦难后的芬芳》——成绩变好了,上次没考好,这次考好了。《难忘的一件事》——获奖的一次经历……许多考生,选材没有新意,就一个材料,“换汤不换药”。

四是游离中心,偏离主旨。选材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围绕中心进行。比如,根据“感恩教育要加强”这个中心,你写生活中有些人不知恩、不感恩的现象就是正确的;如果你去写懂得恩情之类的事例,就偏离了主旨。

如片断练习作文《校园活力》:

PPT11 这段话,完整的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却忽视了文段的主旨:活力。也就是说,叙述过于讲究材料的完整性,却没有扣住重点、突出主题。这是很多同学在写作中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另外,写过操场上的一次体育项目的比赛,然后就一下子过渡到对整个校园特色的概括,材料比较单薄,典型性不够,导致过渡就很牵强。

修改这个片段,可以直接从4×100米接力跑现场写起,集中笔力表现现场人物的呐喊、拼搏,以凸现活力。还应该围绕“活力”,写其他校园生活,简笔勾勒典型场景,用丰富的材料表现主旨。

改后PPT11-12

修改后,开头直接切入比赛情景中,集中地描述了精彩的比赛和众人的努力,突出了“活力”成分。通过叙写在教室里、在考场上的生活,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校园生活。材料的丰富和细化描写,让文章的魅力大大增强。

五是格调低下,稚拙可笑。我们不需要 把文章写得多么崇高,但拒绝庸俗的、低下的,幼稚的内容。如以“尝试”为题,有的人写尝试偷东西,尝试考试舞弊,尝试打架,尝试初恋……格调庸俗低下。还有些同学老是爱写捡到钱这类幼稚可笑的事情,仿佛到处都有钱可捡一样。爱用“太阳公公”、“月亮姑娘”、“雷锋叔叔”之类的称呼,完全就像小学生的作文。我们不需要 把文章写得多么崇高,但拒绝庸俗的、低下的,幼稚的内容。如以“尝试”为题,有的人写尝试偷东西,尝试考试舞弊,尝试打架,尝试初恋……格调庸俗低下。还有些同学老是爱写捡到钱这类幼稚可笑的事情,仿佛到处都有钱可捡一样。爱用“太阳公公”、“月亮姑娘”、“雷锋叔叔”之类的称呼,完全就像小学生的作文。

例《寻》PPT14:我们可以寻找一件眼前急用可怎么也找不到的物品,可以寻学习做事的方法和途径,也可以寻高层次的东西,如好心情、真理、奥秘、知音、净土等,但你无论寻什么,都要寻得合理,寻出感悟来,然而阅卷中却发现好多都是对那些幼稚的、庸俗的、无用的东西的寻。六是原样照搬,不加裁剪。选好材料之后,应该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和提高表达力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否则,就会事无巨细,详略不分,淹没主题,拉杂无序。有些同学爱图俭省,不动脑筋,结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

怎样选材

一、根据写作要求和目的选材

每篇作文在写作之前都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又是为写好文章提供指导和服务的,有了要求,中心才能进一步明确。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有灵魂和血肉的,如果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组成文章的血肉。所选的材料要针对中心需要来确定,才能使中心表现得丰满,进而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

我们写作文的长度一般只有六七百字,少的只有五百多字,在这样的篇幅里,我们不可能什么内容都写,只能选择那些能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而且所选择的材料还要尽量少而精。那些与主旨无关的材料,即使再生动、再新颖也要忍痛割爱,也不能选;即使那些能表现主旨的,但彼此之间只是简单重复的材料,也要毫不客气地舍弃。

反面例:PPT17 这篇文章从头到尾成了一本“流水帐”。去“野炊”的路上的情景只需一笔带过,而文章却花了大量的笔墨,似乎此行是观景赏花的。中心内容“野炊”却写得平淡而笼统。在“野炊”时,那有趣而有意义的人和事只字未提。根本就没有表现中心的具体材料,就更谈不上突出中心了。

正面例子:PPT18-21 【点评】为表达爷爷高尚的医德这个中心,本文开篇从题目“这也是一种芬芳”的反面入题——厌恶躲避草药的气味,显得与众不同,再从容易打动人心的童年情结,来叙述药铺里的言语举止,不知不觉中在情感上理智上让自己明白了“草药香,已然成为一种独特的旋律……给病人带来最温柔的健康保证”。材料典型集中,转折自然合理,篇末点题,水到渠成,有个性色彩,是灵魂和血肉组合的典范,这就叫围绕中心选材。

二、选择熟悉、真实的材料

只有熟悉,才有深刻的印象。心存强烈的感受,才有话可写,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感人心者在于真”,文章要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那就要说真话、抒真情。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不能胡编乱造,夸大其词,违反客观实际。只有真实,才能给读者以亲切感。

例如:PPT23-25 写作中如果材料不真实,胡编乱造,不但文章的主旨得不到真正的体现,而且往往让人读来会感到虚假不可信,甚至产生反感。这样,在考场上,你的作文也就很难拿到高分了。

当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里的“真实”并不拒绝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像小说、剧本等文学形式中的内容大多是虚构的,但是我们并不感觉到虚假,这是因为其中的内容也是“真实”的,是一种艺术化的真实,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三、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典型、生动

新颖,是说材料要有新鲜感。我们不能老是用一些陈旧过时的材料。比如,一提起父母,不少人写送我上学、接我放学之类的材料;一提起老师,就是带病给我们上课,深夜加班批改学生作业、备课之类的材料。这些材料本身并不是不好,只是为大家所熟知,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俗话说:“隔夜好茶不好喝。”有些材料人人皆知,用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

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当然许多材料不是新的,但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来表现新的主题,也能出奇制胜,让人耳目一新。比如:“让座”是老掉了牙的材料,有一考生把“让座”写成“谢座”,使材料新颖了。

正面例子:PPT29--32 【点评】上文通过描写“送伞”的家庭真事,写出青年人对关爱父母的问题的深刻反思,选材具有时代特色、有典型意义。“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主题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样写家庭发生的事情,大多数同学往往写父母如何关爱自己,上文则另辟蹊径,写出一片新天地。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优秀记叙文材料的选择有四个要求,即切题、真实、新颖和有意义。反之,则是我们需要淘汰的材料。

典型的材料是指那些能够揭示事物本质,更有代表性、更有说服力、更有表现力、更有感染力的材料。指的是所选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因为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

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而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比如有位考生写《这事发生在我班》,选取了班上有个叫李玲的同学为灾区捐献300元。一人就捐出了占全班三分之二多,可谓突出、意义重大的事例。当然还可写平时吝啬的人捐出很多钱,这也是典型。学习上,平时不吭一声的人,突然在这堂课上发言了这也是典型…… 例:

《妈妈的爱》这是个老题目了,多数同学也就是写些诸如妈妈在生活上如何关心我,妈妈如何帮我复习功课,妈妈天天给我做可口的饭菜,妈妈常常给我买新衣服等等,但有个同学写的是妈妈如何从政治上帮助我上进,还有个同学写妈妈是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我艰苦朴素、培养我的道德品质,这样写“妈妈的爱”就新鲜了。不是吗?别人把“给我好吃好喝”看作是妈妈的爱,而这篇把“给我艰苦朴素的美德”看作是妈妈的爱,老题目写出了新意!

正面例子:PPT33-37 【点评】卖冰棍,是曾经生活中最常见的剪影,如今我国独生子女已占了大多数,优越的条件、长辈的疼爱,使他们体会不到生活的艰难,容易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如何培养独生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已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这样的立意既有现实性,又有针对性。文章要通过这幅剪影表达“独立生活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中心。这篇文章在选材方面很成功。作者选取“边做饭边读书”和“成绩单”这两个细节进行描写,当母亲看到孩子如此懂事、成绩如此优秀时,“泪珠一滴滴掉在了地上”,紧扣话题又真实可感,既典型又有力度。

正面例子:满分作文PPT39-41 满分解密:本文选取的材料可谓出人意料,美不胜收:一是材料的情节美。在爱护环境的整治活动中。三位不同年龄的人物对一张“牛皮癣”表现出相同的态度,不由让人惑由心生。作者层层设悬,至结尾才一笔带出原因,情感似喷井突然爆发。像清洁工的“摇头”,老人的一“撕”一“停”,小女孩的“粘”,无不让人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

二是材料的情感美。三位人物因为关注城市卫生才去关注这张小小的纸,这是一种公德美;三位人物又因为被这张纸感动而停下自己的行动,这是一种关爱他人的人性美。当然,纸背后的那位儿子寻母的举动,更是值得弘扬的亲情美。

借鉴点:开篇结尾的景物描写,三个人物关注“牛皮癣”的细节描写,均显示了作者不同凡响的写作功底。透过这篇满分作文,我们感受到了描写在考场作文中的魅力。

正面例子:PPT43-45 【简评】亲爱的同学,如果让你来写这个题目,你会选谁来做你爱的对象?妈妈?偶像?抑或音乐?而本文的作者选的是汉字!善于选取新颖别致的描述对象,这是本文的第一个亮点。其次,在选择具体材料时,作者先选用了“初见汉字”,“首写汉字”,“理解汉字”三个具体的生活片段,然后又用了概述式的手法,记叙了升入高年级以后运用汉字传承祖国文化的材料,这样在选材上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层层深入,条理清晰,很好的表现了“作者对文化民族的热爱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这一主题。

四、选择的材料要经过加工、润色

平时,我们积累的材料很多,把这些材料写入文章时,不能照搬照抄,而应根据文章的中心表达需要来选材,选取后要进一步加工、润色,为文章所需,为我们所用。对所确定材料中的语言要进行一番推敲、加工、修改,纳入自己的主见,使之符合文章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文章的内容。

正面例子:PPT47-50

【点评】文章的精彩之处在于:选了一个好的载体。母爱是无形的。为了彰显母爱中心,文章精心选择了两个绝妙载体。“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会准时出现”在书桌上,“风雨无阻”;另一个载体是“一床满是阳光的被子”,在房间里“升起了一轮小小的太阳”,使人感觉到母爱的温馨。升华了自己的感 情,且在文尾再次强化。间接抒情,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懂得了珍惜奶茶之中浓浓的母爱”;结尾,巧引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抒情,使得全文弥漫在浓郁的抒情氛围中,材料与中心巧妙融为一体。这就是应根据文章的中心表达需要来选材,选取后要进一步加工、润色,为文章所需,为我们所用。

材料从哪里来

一、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作文才会得心应手。

1、处处留心生活

在家里留心发生的或听父母讲过的一些趣事、伤心的事;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留心看到的景物和遇到的事情;在学校,留心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等景物的变化,学校和班内发生的事情;双休日或节假日,留心到过的地方,遇到的人和事。弄清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人们的所言所行,对这些事和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些新鲜的人和事都会成为作文中丰富而生动的写作材料。

当代影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提供的素材,具有鲜活性、即时性和多向性,假如你是一个有心人,养成搜集贮存这类“活水”的习惯,那么写作时就会左右逢源。

例如:PPT53--55

2、坚持写日记

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常常会触动我们,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这些材料就会从我们身边溜走,等到要用的时候却记不清楚了。

每天晚上写日记时,可以先回顾当天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然后有重点地从当天的记忆中选取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片断记下来,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大胆而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观点,作为日后写作文的素材。也可以写观察大自然的日记,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江河湖海、亭台楼阁等,都可以收入笔端。

这样长期坚持不懈积累素材,写作文的时候遇到某一主题,就可以从自己的日记素材库中提取到最新鲜的材料。

3、善于体验生活

唐朝诗人李贺,七岁能赋诗,人们称他为神童。其实他的成就除了天赋之外,主要得益于他平时的勤奋和积累。他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饭兜、锦囊,骑上一匹瘦马出门漫游。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

母亲看着儿子那记满诗句纸条的锦囊,十分心疼地说:“唉呀!孩子啊,你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吗?”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他的诗篇才千年传诵。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就必须善于体验生活,只有通过亲自实践,亲自体验,才能写出真实生动的文章,才能避免文章空洞无物。因此,同学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养花、饲养小动物、到菜场买菜、帮助家长做家务等,都能为写作积累一手材料。这样写作文时不仅有内容可写,还会写得生动、感人、真实、具体。

二、从课本中找素材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数十册语文、政治、史地等教材,它们理应成为作文素材的“天然粮仓”。

三、从名著中找素材

从名著中找素材主要有“缩写”(用于议论文例证)、“改写”和“续写”等写作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人物形象都须与原著中的人物“接通”,都要与时俱进,体现新的理念。例如某省考“反省”话题,有位考生的文章取题《反省殿》,说的是唐僧取经归来后三个徒弟的老毛病复发,他要建“反省殿”约束,于是引出了趣味横生的故事。所写情节中,“下岗”“粉丝”“签名售书”“国家级贫困县”“公开招标”“豆腐渣工程”等新词语运用贴切,体现出针砭时弊、幽默风趣的特点。这种借用名著人物续编故事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借用”必须与原著衔接,人物描写必须符合各自原有的性格特点,想象要丰富贴切,要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

四、从名人中找素材

引入古人素材要有新的视角。

当代名人的新鲜材料更能吸引眼球。

引入名人言论诗句要恰到好处,对诗词名句的“改装”须服从主题需要,体现个性。

例如:PPT61-62

五、从感悟中找素材

感悟是一种思考,一番由表及里的探求,它没有曲折的情节,却有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以此作为素材具有引导性和深刻性。

例如:PPT63--64 作者由草及人,借物明理,选材何其新,感悟何其深,启示何其大!

六、从民俗中找素材

熟悉民间故事,走进民俗文化,了解通俗美学,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当代中学生开阔视野、加强修养的必修课。这一课“修”得好,作文也就得益。

【点评】作者提取民间故事为例证材料,叙述指向“恭敬”“虚心”“勤奋”等关键词,运用正反论证法有力地支撑了论点。

点评:

作文选材指导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5

第三帝国时代公司帝国时代 《作文选材指导》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明确内容项目中“好”的评价标准(2)了解关于选材的4个原则

2、能力目标:(1)能运用所学原则判断选材的恰当与否(2)学会巧借教材进行选材的一些技巧

3、情感目标:树立学生对写出好作文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材料把握选材的4个原则 教学难点 :通过选材原则判断材料的问题所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学习: 学生按照自己的写作经验完成练笔《我也是富翁》 教学流程: ?呈现内容等级“好”的标准 项目 一等(好)内容

(25 分)25 分, 21 分 切合题意 立意深刻 内容充实

(二)赏析考场佳作 寻找选材原则

1、教师展现06年的广州中考题目《创意的快乐》或《创意的启示》

2、学生阅读4篇佳作的材料,试归纳内容题材的选用有些什么样的原则 示例

示例1: 当我乘坐列车穿越崇山峻岭时,我得感谢瓦特得创意所带来的快乐;当我乘坐飞机遨游蓝天时,我得感谢莱特兄弟的创意所带来的快乐;当我拿起电话与好友“ 天涯若比邻 ” 时,我不得不感谢贝尔的创意所带来的快乐 „„

(2006年广州中考优秀作文《创意的快乐》)1 ——————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 示例2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名牌大学读书时忽然有了一个惊人的创意,由此开始了完成其创意的漫漫人生路。但她的软件和驱程公布于世时,世界为之惊叹,天地为之黯然。在他的创意下,电脑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无数人因此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解决了手写文章的烦恼,对于小孩来讲,他们也找到了一种新的游戏工具。比尔的创意让无数人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从此找到新的生活乐趣。

(2006年广州中考优秀作文《创意的快乐》)——————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 示例3 当你晚上夜归时,四周昏暗,你用钥匙摸索了很久,也找不到插口,你会烦躁、焦急吧,在一届青少年发明大赛中,一位小学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发明了一把在黑暗中碰着硬物会发光的钥匙,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2006年广州中考优秀作文《创意的快乐》)——————选用真实具体的事例 示例4 创意是柳宗元笔下的游鱼,俶尔远逝,灵动非凡,带着对生活的欣赏与热爱;创意是易安构思中的舴艋舟,小而轻巧,载不动她那滚滚东逝的愁思;创意更是曹操诗中的星雨,想象无边,日出其中,日出其里,如一盏明灯照亮你我的生活„„”

(2006年广州中考优秀作文《创意的快乐》)——————选用真实、有特点的材料

3、师生共同归纳选材内容题材选用的基本原则 1)紧紧围绕中心

2)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 3)选用真实具体的材料 4)选用新颖、有特点的材料(三)运用选材原则 判断选材误区

1、教师展现04年广州市中考题目《我也是富翁》

2、学生阅读4篇学生选材,并指出问题所在,加深认识 示例: 示例1 丛飞,一个优秀的歌唱家,他从来都没有好的经济能力,他只有靠自己动听的嗓音赚一点钱。本来他赚的钱已经少了,但他还是会尽自己的全力将自己赚的钱捐给希望山区那些渴望上学的孩子,他无怨无悔,不向他人,不向社会要去一点功名利录,只是无私地奉 献着,可惜,这位人间天使不幸在2005年因肺癌去世。虽然丛飞去了,但他是一位富翁,因为他有良好的品性和高尚的人格。

——————审题不清导致材料用错 示例2 成功者,廖如星辰;失败者,似一江春水。这是上帝的预言,是我们失败者无法避免的人生苦境。然而,冰心不是曾把人生比作一江春水吗,在山穷水尽之后,不也会柳暗花明,面对失败的魅力,我深信,我也是富翁。

——————脱离中心 示例3 我也是富翁。因为我拥有许多朋友,在我烦恼时,朋友们会帮助我;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朋友们会开导我,想办法让我开心。我也是富翁,因为我拥有青春;我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拥有快乐;我拥有知识„„

——————例子欠具体,缺感染力 示例4 时间的支配,我也是富翁,现在的我们正如一棵幼苗处在四季的春天里,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只要有时间,就有“铁杵磨成针”的典故,也有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谚语。只要我们努力的生根,坚持向上,终有一天,会开出比波斯菊更加灿烂的牡丹花。

——————例子新颖但缺乏说服力

3、师生尝试就其中的错误进行修改(四)借助教材,不惧无米之炊

1、教师展现2006年常州市中考作文,以 “ 告别 ”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教师提供“借助”的两个渠道(技巧): 1)直接运用课文诗词句——《告别=新的开始》 参考: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运用课文典型事例——《告别——一种胆魄》 参考: 3 诸葛孔明深居隆中,以躬耕为乐,吟唱为趣,似乎无意于征战,但他常自比管仲、乐毅,可见他早有出将入相之志,因此即使刘备不上演三顾茅庐,诸葛亮也终会登门自荐。因为他告别隆中安逸的生活而投身艰苦卓越的政治斗争,不失为一种胆魄。

陶渊明本为朝廷官员,但他厌弃官场黑暗,追名逐利,因此他弃官隐居,放弃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他告别权贵,摒弃世俗,投身秀美山水的情怀,绝对是一种胆魄。

鲁迅本来一直投身医学,希望用治病来救中国,但他后来发现在中国人身上的不止是病痛,更是心灵与思想的病魔,因此他弃医从文,拿起笔杆这把利剑为中国人剔除心灵的伤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也从笔尖中向外四射,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振新中华。他告别医学,走上了文学这条无止境之路,无疑是一种胆魄。

3、学生联想课文中的相关例子

4、积累素材的方法:(1)从课本中积累独特的素材

2)从 “ 自我生活经历 ” 中积累独特的素材。3)从 “ 课外阅读 ” 中积累独特的素材。4)从 “ 社会生活 ” 中积累独特的素材。(五)如何使用选材

1、参见例文《中考测评》P151;参见例文《会考指导书》P183

2、学生写下启示

1)材料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如时间顺序 2)叙后或叙前要有点题句,即叙议要结合

3、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能运用选材原则进行自己的写作选材指导,希望每个同学在这堂课中都有所收获

【板书设计】 【附录】

《中考测评》P151 我也是富翁

能够成为富翁,相信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真正的富有不仅仅是指金钱,更重要的是指个人的内涵。

在漫漫的人生路中,我们会经历大大小小许多不同的事情,而每件事的发生都使我们学会了宝贵的经验,从而积累了许许多多的财富。

从我们呱呱落地开始,就在不断碰撞的人生路上寻觅着生命中的宝藏。4 一岁时候的我,对世界充满好奇。我用心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和动作,以及事物之间的变化。父母每天都用心地教我说话,他们不断地重复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着两个即熟悉又陌生的生词。我得意地模仿着他们的口型和发音。最终,我也叫出了:“爸爸,妈妈。“

两岁时候的我,又爬行渐渐学习走路。起先,不断跌倒的我总离不开妈妈的扶持,但逐渐得我掌握了平衡,从此能够直立地站起来,到学会走路,再到现在的健步如飞。六岁那年,姑丈教我骑单车。一开始,我骑两步就跌倒了,每一次都摔得青一块,红一块的。一米,两米,三米,四米„„尽管十分害怕,我依然鼓起勇气向前冲。

十岁那年,我从原来离校很近的地方搬到了比较远的地方。从此以后,我就要自己一个人乘公车回家,那时的我学会认路,并且体会到一种莫名的不安。

十三岁那年,我被电脑派位到了一所自己觉得不太理想的中学,那是我万万想不到的。那时候的我一知道消息,泪水就像洪水一般地流下来。我真是头一次如此地伤心。

就这样,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经历。我们学习快乐,学习成长。这些宝贵的经历就是财富,就是宝藏。它比黄金,钻石更有价值,更加吸引。它们是取之不尽的资源,用之不完的财宝。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发觉它们,因为它们就在你身边。

也许你没有发觉,我们自己就是富翁。《会考指导书》P183 我也是富翁

世界上任何人都是富翁,我也是富翁。因为在我的生命里,有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永不枯竭的爱;有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知识源泉;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毅与豁达。只要细心体味,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财富。

我也是富翁,因为生命中溢满了爱的元素。爱是春天的细雨,夏日的清风,秋季的丰收,冬天的暖阳。我们的生命中无处不存在着爱,即便是蜚声中外的文人学者,他们有的精通与艺术,练达与世事,执著于学问,但他们更多的是爱,在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无不折射出爱的光彩。我们更拥有着爱,我们的心如一片田野,我们插上爱的种子,倾注 5 点滴的真爱,那收获不能是那无穷无尽的爱的丰收。我们的心更是一本存折,我们把生命中各种各样的爱——亲情、友情、爱情、人情都收集在内,即便我们一贫如洗、两袖清风,打开这本存折,那无尽的爱不更是一笔不菲的财富,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也是富翁。”

我也是富翁,因为生命中充满了知识的力量。知识是一根火柴,点燃学问的火光;知识是一把火,点亮气质的灯;知识是一盏灯,照亮生命的前路。“腹有诗气自华”,知识就是一笔财富,它能成就学问,提升气质,张扬人生。孔子不也留下《论语》启示着我们知识的可贵吗,知识是珍贵,是难得的,我们在处于求学阶段,每天吮吸着无穷无尽的知识,我们不是极其幸福吗,因此,我们可以为自己拥有这么一笔财富,而骄傲地说:“我也是富翁。”

我也是富翁,因为生命中载满了坚毅与豁达,坚毅如一把剑,进攻困难,勇往直前;豁达如一块盾,抵挡承受着各种不幸,乐观向上。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坚毅与豁达,否则即使我们不是达官贵人,还是声名显赫,如果遇到挫折,我们还不是会一蹶不振,永不翻身, 就为我们有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溪水尚能西”的坚毅与豁达而喝彩吧~因此,我们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我也是富翁。”

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 篇6

一、训练目标:

1、学会围绕题目和中心选材,能基本达到新、真、熟、小、深(切题、真实、新颖和有意义)的原则。

2、能写出一篇典型结构的记叙文。

二、训练指导:

记叙文是记叙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表现一定中心思想的文章。如何写好记叙文,首先看选材。所谓的“选材”就是根据写作要求从已积累的材料中选择要用的材料。

(一)选材的原则:

1、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

2、选择熟悉、真实的材料:不能胡编乱造,夸大其词违反客观实际,只有真实才能给读者以亲切感。

3、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典型、生动: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

4、选取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从小事情中见大道理。

(二)典型记叙文的结构:(注意六要素)

第一段:开头点题(开门见山、排比句、比喻修辞手法、引用法、环境描写)

第二段:过渡,引出事情

第三、四、五段:记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一定要将事件的六要素交代清楚)

第六段:小结事件,抒发感情

第七段:总结全文,点题,说出感悟。(照应开头)

三、范文赏析:

(一)最美的珍藏

开启记忆大门,挖掘心灵深处,看见了那一段段美好的回忆,那永远珍藏于心灵的回忆。

那一段回忆,被我珍藏于心灵极深处,惊恐它随岁月而消逝。在还未来到这里时,我家住在北方。北方的冬天,眺眼望去一片白茫,满山满地都披着那寒冬给予的礼物。

放学了,我站在校门口,在鹅毛大雪中直打哆嗦,看着那积满白雪的路,忽然认为爸爸不会来接我了,毕竟天如此冷,路如此难走。一股莫名的失望直涌心头,使我低头沉思。

眨眼间,一双脚映入我的视线,看起来是那么的熟悉。我猛然抬起头,看见了爸爸那冻红了的微笑的脸。我兴奋地扑到爸爸怀里,感觉好温暖。“这么大的雪干嘛站在门外呀?快披上外套跟我回家。”那语气显然少了平时的严厉,多了几分亲切和关爱。回过神的我,连忙披上了衣服,跟着爸爸的脚步踏上回家的路。

爸爸让我跟着他的脚印走,说路上的积雪很厚,路很难走,叮嘱我要小心。低头看那脚印间相隔的距离,发现那根本就不像爸爸的步伐,我甚至以为自己看错了,认为那只是我走过的痕迹。可是那的确是爸爸呀,幽静的道路上只有我们两父女在风雪中行走,在用脚印点缀这无杂质的道路。原来爸爸为了我,特意缩短每一步间的距离,好让我跟上他的步伐。那一个个脚印踩上去感觉是那么的安稳,这一条跟着爸爸行走的路,仿佛也因为爸爸的脚印变得平坦起来。踏上爸爸的脚印,感受爸爸脚踩入积雪中的那份力度与心意,那是一份热爱子女的心意!

走到拐弯处,看着那走过的深深的脚印,两个人走留下的却只是一个人的痕迹,一股感动与感激涌上心头,让全身冰冷的我仿佛沐浴在阳光下,在风雪中伴着阳光同行。

已记不起那一段回忆发生在什么时候,然而那一个个平稳有力的脚印却永久地埋在了我心中,成为了我最美的记忆、最美的珍藏!

(二)最美的珍藏

每当轻风拂过,窗前洒下第一缕阳光的时候,风铃花便会在和煦的阳光下仰起笑脸,把我带回那阳光灿烂、充满欢声笑语与懵懂的过去,唤醒心中那份最美的珍藏。

那早已经是二年级的事了。在她还没有正式教我之前,我曾经因孤僻而没有结识朋友,老师也总把我调到最后一排,所以学习也是一塌糊涂。不过幸运的是,那已经是她来之前的事了。

她穿着一身洁白的衣服,齐耳短发,脸上常露出两个小酒窝。“我的名字是×××,我对你们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她像一朵洁白的风铃花,总是微笑着看我们,纯洁而美丽。我不屑地看了一眼,她真的那么神通广大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在最后一排?她会知道我是个近视眼?她会知道我也有自己的优点?

没想到,她真的注意到我了。那是一节语文自习课,同学们都在做作业,我也懒洋洋地翻开作业本假装做起来。其实,除了造句——我可以任意发挥的题目外,其他题目都写在了黑板上,我根本看不清。突然,她微笑地走到我身边,拿起我的作业本,仔细斟酌起来。从未受过如此礼遇的我,不禁心头一热,可仍趴在桌子上等待早已习惯的暴风雨。

可没想到,她却依然微笑着问我:“这些都是你做的吗?” “嗯。”

“真不错。‘风铃花在树上倾听着春天’,可为什么不说‘倾听

着春天的脚步呢’?”

“因为有时候春天是乘着轻风,披着绿纱来的。”受到如此赞赏,我的胆子顿时大了起来。

“哦,原来如此。”她会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拿着我的作业本走上讲台,讲起了造句,并以我的本子为范本。我只记得,那40分钟是我最难忘的。

后来,我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拿了第一。她把第三排的一个同学叫起来,指着那个位子说:“你以后就坐这里吧!”

我懵懵懂懂地走了过去,她又说:“以后大家要向×××学习。要知道,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是没有永远坐在最后的人。”我的热泪顿时夺眶而出,泪水不止地流了下来。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孤寂地坐在窗前,现在的我已经是个中学生了,但看见那一朵纯洁而美丽的风铃花时,我总能在记忆深处找到她的身影,而她的那番话似乎也萦绕在耳旁,成为我一生中最美的珍藏!

四、训练题目: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同学们以《这也是美》为题目,选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从中发现其美丽之处,写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审题点拨】关键词一:“这”,指示代词,比较近的事和物。

比较近,就暗示你所写的要突出真实、真切,最好是写你自己的感受。把“这”字替换一下,就可以明了写作的内容——如失败、挫折、平凡、缺憾等等。关键词二:也。本题写作的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关键是如何在行文中巧妙的点题——也。“也”,表示同样。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作者个体独特的感悟、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你可以不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但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

考场高分作文:

(一)这也是美

春季里,春色满园,这是美;夏季里,绿树成荫,这是美;秋季里,枫叶如丹,这是美;冬季里,雪花满天,这是美。然而,残缺的完美,这也是美。

正午,太阳流露出灿烂的笑容,在它的笼罩下,大地像一个火球似的。我站在路边,踮起脚尖,看见一路沙尘滚滚,终于,我朝思暮想的公共车慢吞吞地驶过来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凭借自己瘦小的身躯,穿梭进了正等待上车的人们。呼!好不容易挤进了车里,一屁股坐在了一张椅子上。

我漫不经心地看着窗外的景色,耳边传来售票员亲切的声音:“谁把位置让给这位老奶奶?”我回头望去,噢!是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了,我的心一动,让不让呢?让出去吧!学做雷锋的精神,正想站起来

让座时,我看见周围的人无动于衷,好像没听见似的,我一时拿不定主意了,算了!反正他们都这样,我干嘛要这么伟大呀!想着想着,便踏实地坐好了。

“老奶奶,来吧!我这里有位置.”突然,一把温柔的声音传入了我耳朵.顿时吵闹拥挤的汽车格外清静,我透过人群的缝隙中,看见了一位大概七、八岁的小女孩,满脸笑容地做出“请”的姿势。这时,我的心像一个打翻的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唉!自己年龄比她大,而且我还带着红领巾呢,结果自己这么自私,我下车后一定找她做朋友。

目的地到了,我急急忙忙地下车找那个瘦小的身影。突然,我仿佛触电般的震住了,那位小姑娘竟拿着拐杖,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着······

渐渐地,她走出我的视线,我的泪水却模糊了我的眼睛,是啊!她多么的美,她心灵那朵纯洁的花永远印在了我的心中,原来,残缺也是一种美,还美得那样无暇。

(二)这也是美

小时候,总认为美是外表的靓丽和衣着的新潮;然而,随着时间之风的琢磨,才悟出美是心灵美,是拼搏美??独特的好奇心促使着我继续寻觅“美”,来补全那个省略号。

公园里,百花争艳,游鱼嬉戏,孩童玩闹,好不热闹??坐在 椅子上,感受那春光的爱,享受那花儿的芬芳,欣赏那孩童的笑声??啊!世间如此美好!

“哇!好美的花啊!”一把稚嫩的声音把我从遐想中拉回来。哦,是一个好可爱的小女孩!一张粉嘟嘟的脸蛋,一双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嵌在脸儿上。她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花儿,将脸儿靠近了花儿,轻轻地吻了那朵娇艳的花儿一下。“这么美丽的花儿,如果送给妈妈,妈妈肯定会很高兴!”她的脸上尽是天真烂漫的笑容,我顿时想起了:“我小时候也曾像她一样想过,于是我把花采下来了,谁知花儿凋谢了,我当时感到懊悔不已??”噢!小女孩该不会又像当年的我一样吧!我既为小女孩的一片孝心而高兴,同时又为娇美的花儿捏一把汗·····

“小朋友······”我想阻止她,然而,我直白地对她说,会伤了她稚嫩的心吗?我犹豫了??

此时,我注视着小女孩,她那明亮的大眼睛犹如一潭清水,毫无杂质??“花儿啊!我会轻轻地折,不会弄疼你的!”,她这句话让我莫名奇妙地心疼起来,“不!我不能摘!花儿会伤心的!听老师说,花儿离开了藤儿,就像孩子离开母亲一样,好可怕的!”小女孩露出了茫然的表情,她似乎沉思了一下,眼睛里发出了一丝光芒:“有办法了!花儿,你好好待着,我去把妈妈推来,她看见你会很开心的!”话毕,便蹦蹦跳跳地离去??

我的眼圈早已湿润,她的话让我震惊,我站在阳光下,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此时此刻,我觉得我似乎寻觅到了真善美,对母亲“真”挚美,对花儿“善”良地呵护,对“美”的含义再一次升华!

这也是美!这也是一种和谐美!

七年级期末考试作文指导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认识水平高、擅长理性思维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微型小说,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

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熟话说,好文章是凤

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7、要重视拟题,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张伟民讲那是一种浪费。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8、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这个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行文中要多次扣题,要一路扣题一路歌。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10、思想要健康。思想健康 不是说要你只说冠冕堂皇的话,不是要你刻意拔高,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无论考生写得如何缠绵悱恻,真挚动人,因其行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这类作文自然得不了高分。

11、观点不可太绝对,要留有余地。义正未必要辞严,理直未必就要气壮。联系现实生活时,涉及社会黑暗面时,要有分寸,不要一味指责。质问京山大冤案。批评家长、老师和社会要与人为善,抱着协商与治病救人的态度,要提建设性意见。不可尖刻、讽刺、挖苦,甚至恶意地进行人身攻击。

12、临场写作时可以根据题意和你的表达需要想像一个或一类读者就在你的面前。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像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正在听你倾诉;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的谈判。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阅读对象,你也可以想像此文是写给你的语文老师的。你要知道,你的文章的惟一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常相似的人。写记叙文,且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尽可能赢得评卷老师的同情。

13、写法上可以求新,要考虑,怎样表现更智慧,更艺术,更有可读性;但更要求稳。我的意见是大家一定要在一种比较稳的情况下,确有把握时才可写小小说或者是写戏剧,或者是写别的,确有把握之后才写这种文体,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就选择比较稳妥的老的文体,老的写法。

14、不可按上年或前几年的中考作文思路行文。求新、求变是

人们所追求的,中考作文也不例外。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中考作文思路行文,甚至拿来套用,机械模仿,不懂灵活应变,就会吃力不讨好,这也是失分的点。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相对固定的,对以前的中考作文非常熟悉。不主张写诗歌、文言文。

15、苦于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爱好。你如果喜欢体育,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你如果喜欢听××的歌、看××的书、爱好上网??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那样就不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不要瞎编乱造。靠编故事骗取老师的眼泪从而获得高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6、要美化自己,而不是丑化自己。要显现自己的高境界、大抱负、多知识、同情心,要显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不要出于反衬别人等考虑而故意丑化自己,如果让评卷老师以为你真就是那样,那就麻烦了,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从某个角度讲,评卷老师评卷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淘汰对象的过程。

17、字数以600字左右为宜。不能给人凑字数的感觉,但也不能拖得太长,不允许加纸条。喜欢写长文的同学,开篇要注意不要放得太开,开口不要太大,能跳过去的就跳过去,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要注意节省篇幅,要防止高潮来了没地方写了。切忌三段文。要突出的句子(扣题的、表现主旨的、文眼、点睛之笔、抒情

议论、议论文的分论点等)最好单独成段。

18、看到题目后,可先搜索一下自己以往所写的优秀作文,看有没有可以再利用的。须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不牵强。

作文复习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审题

审题,即审视作文题目,它包括深入思考、细致分析、正确理解作文题目的含义和要求,这是写好一篇作文的首要条件。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分析法。

就是把构成题目的每一个词拆开,逐一推敲,分析每个词语的意义和各词语之间的关系,以区分题眼、中心词和修饰词语等,弄清题目规定的范围和重点。如我的第一位老师是篇命题作文,中心词是“老师”,属于写人记叙文;“我的”“第一位”则是关键词语,是用来修饰和限制“老师”的,这篇作文应当写“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位”老师。至于中心思想,题目没有明确限制,就有待学生根据材料自己确定了。

2、比较法。

就是把类似的两个或三个以上的题目并列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来弄清它们之间取材范围的细微差异,以完成审题过程。如通过对比《我的老师》、《我爱老师》、《我和老师》这组题目,使学

生明白:这三道作文题目都是写人的,但各有侧重。《我的老师》以写人为主,重点在于写老师,要具体地写出这位老师是个怎样的人;《我爱老师》以抒情为主,重点在于写“我”,要写出“我”爱老师的原因和具体事例;《我和老师》两者并重,要写的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事。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每个题目的范围和重点,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来。

3、限制法

就是对作文题目提出“不应该那样写”,从反面加以限制。以《校园新鲜事》为例,如果从反面加以限制,可以提出三个问题:

(1)不是写家庭里、社会上发生的事;(2)不是写老一套的;(3)不是写一两件事。这样从反面一限制,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在学生掌握了审题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我列表出示各类作文题目供他们综合训练的审题技能。

二过好选材关

人们常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在作文教学中,审题并确定中心之后,能否过好选材关,就成为作文成败的关键。指导学生选材时要让学生学会五看、两做到。

五看:一看题目的要求;二看中心的需要;三看材料是否真实;四看材料是否熟;五看材料是否新。

两做到:(1)宽打算。要训练学生按题目要求打开思路,从各种角度想一想,尽量多找一些材料,以从中择优而用。比如《发生在我们班里的一件事》,就可引导学生先理解“班里”这个词所指的范围,然后再让学生想想:除去课上、课下的事,校外的事算不算班里的事?这样一摆思路就宽了,可供选择的材料就多了。

(2)、细挑选。思路打开了,摆出的材料多了,就有挑选的余地了。怎样挑?一要细比较;二要严格选。细比较就是要求学生将想到的材料按题目的要求加以鉴别比较。严格选就是让学生在比较中严格地选出最典型、最熟悉、最新颖的材料来。

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还有个组织材料的问题。训练学生组织材料,要从四个方面做:一是让学生利用小标题将材料分类,把相同的材料归在一类中;二是让学生考虑一下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安排一个次序;三是寻找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手段,想一想怎样衔接好;四是考虑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

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 篇7

关键词:初中作文,选材,教学

英国社会文化学者理查德先生说过:观察事物必须透过其表象来看到事物的本质, 就会发现本来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也会遭到质疑的。初中写作教学也是一样, 尽管我们教师多次强调学生在写作时要写出自己亲身的感受, 选择一些有真实情感的素材, 但实际作文中千篇一律的现象依然存在, 难道是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 或者是我们的评价方式存在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选材要力求真实, 突出文章主题思想

事实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也是最能够表达出真情实感的。教师在作文教学时, 应引导学生作文的选材要力求真实, 用真实的内容, 真实的情境, 表达出真情实感。看到什么就写什么, 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 只有真实的内容才是独有的典型性和新颖性, 才具有个性的特征, 才能更加感人, 更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 文章对父亲爬月台的描述就很真实,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从衣服的颜色“黑布”和“深青布”就可以看出因祖母刚去世不久, 父亲赋闲在家时的悲凉。同样, 几个简单的动词“探”“攀”“缩”以及“倾”又把父亲翻越月台的情形写得形象逼真。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尽管朴素而又简单, 却让我们动容, 让我们感动。就算是文学大家, 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 写作的技巧再高超, 也不可能在闭门造车的情形之下写出如此细腻动人的情节, 也更不能表达出心中那份深深的爱意。

二、选择材料要典型, 防止材料面面俱到

语文教师离不开批改作文, 每次批改作文都会发现学生在选材时总是有雷同的现象, 选材的范围过于狭窄, 更多的是闭门造车。例如:写老师总是离不开:整栋教学楼只有一个窗户亮着灯, 只有老师还在批改学生的作业, 病了还要到学生家里补课, 还不忘记以风雨交加或鹅毛大雪作为衬托, 跟所写的老师又不是很像。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选材时, 在可供选择的材料中进行筛选, 避免面面俱到, 中心不突出, 指导学生选择典型的材料来突出文章的中心。以写一篇反映农村发展变化的作文为例, 略加思索, 学生就会发现有很多的材料可供选择, 比如: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新瓦房、平房或楼房;家里买了彩电、冰箱和洗衣机;村里办起了农家书屋、科技夜校, 学会了科学种田, 了解了世界各地的信息, 甚至网上销售农产品等等。面对这么多的材料, 不可能面面俱到, 必须选择典型的材料来反映农村可喜的变化。经过筛选, 最终确定写与科技有关的材料, 更能够表现富裕后的农民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三、引导学生思考材料, 理清内外部逻辑联系

初中生的思维相对比较活跃, 容易被光艳的事物及色彩, 以及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吸引, 观察事物不是很全面, 虎头蛇尾。他们往往会由着自己的兴趣看自己愿意看的, 而忽略了许多应该看到的内容。因而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 除了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还应该注意观察事物的总体部分, 要把总体和部分, 以及内部和外部结合起来, 弄清楚其中的联系。外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而学生又正处于精力充沛, 渴望获得知识的时期, 要把外界的窗口全部向他们打开, 不能让学生犹如坐井观天。对于这方面的训练, 可以从观察图片开始。例如:通过一张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 然后把看到的内容写下来, 再把图片进行放大, 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 同学之间进行合作交流, 每个人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学生就会发现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是否全面, 是否理清了内容之间的各种关系。还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 观察校园的景物, 观察学生的活动, 以实地观察的方式, 让学生在把握重点的情况下, 看全写全, 让学生学会筛选材料, 理清关系。

四、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 使事例更加典型化

学生在观察中, 用自己的视角获得了第一手的材料, 并通过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 增添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在大胆创新的基础上让所选择的事例更加典型化, 更加具体化, 所表现的主题也会更加鲜明。因此对原始材料的加工处理也就成了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多篇文章都适合进行加工,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改编, 尽显个性。教学时可以适当地把这样的内容安排在学生的课外作业里, 让学生进行续写。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 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 想象于勒的变化可能造成不一样的结局。比如, 于勒后来有钱了, 和菲利普夫妇共同生活;于勒变得更穷了, 菲利普夫妇对他冷漠无情;或者想象本来于勒就有钱, 是假装贫困来试探菲利普夫妇的。学生在对材料加工的基础上, 让事例更具典型化的特征。语文课本中这样的事例很多, 有凡人琐事, 有名人逸事, 更包含古今中外, 涉及天文地理, 都可以训练学生的整理归类能力。

总之, 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 写出真情实感, 要写出个性, 这也正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作文的雷同现象, 在观察生活, 获得独特感受的基础上, 在作文中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 用有创意的方式进行表达, 从而让作文更具个性特征。

参考文献

[1]姜云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选材策略[J].语文天地 (初中版) , 2012 (3) .

[2]张联芳.初中作文教学离不开选材指导[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3) .

作文选材如何出新 篇8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选材出新意呢?

一、要有“观察”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就会发现有价值的材料,另外观察要全面、细致,注意角度和顺序,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透过现象去看本质,即可获得深刻而新颖的材料。

二、要有“积累”意识。我们不可能处处亲自体察,许多材料要靠从知识的海洋中去汲取。可以通过读书笔记、日记和札记的方法,把所见所闻的典型事例记录下来并分类整理,为作文积累丰厚的素材。

三、要有“多角度”意识。材料出新,并非要考生去挖空心思,奇思怪想,怪异并不是新,其实说到底,作文材料不外乎是些最平常不过的人、事、景、物、理,而要出新主要表现在选材的角度上。

写文章如同拍照,取景的角度往往决定着一幅作品的成败,同样的主题,同样的背景,同样的事物,如果角度取得不落窠臼,那么,一般的“俗”的材料也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例如,我国足球破天荒地获得亚洲出线权,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在这种情况下描写足球健儿的文章已经很多,如果我们再以此题材来写作文,怎么还能写出新意来?有位同学就改换了选材角度,他在写 《破例》一文时,拋开了许多文章所写的“奋战过程”“比赛场面”“平日苦练”等内容,而是把镜头转向了周围的人和事:决定足球能否有出线权的那场比赛的傍晚,妈妈破例让“我”看电视,“书呆子”爸爸也破例坐在电视机前流下泪水,还有邻居的华侨老爷爷,都有跟平常大不相同的心情。他写的材料平凡,但能够“小中见大”地体现文章主题——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时代迸发出新的火花。由于此文角度新,所以,虽然是写大家所熟知的事,却写出了独具一格的新意。

即使是陈旧的题材,也应注意换个角度去写。如写《一次成功的喜悦》,最常见的是学生写学习上、生活上的成功,若写一次主动地“重新打量世界”的社会实践,那定然使人耳目一新。要做到角度新,还要避免雷同。有些记叙文表现中心时不止用一个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一个中心,因此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毫不吝啬地删去那些雷同的材料。

四、要有“个性”意识。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想心思,其实就是在别人司空见惯、觉得“毫无疑问”的生活表象中发现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做适当的思索、研究,得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结论。所以以独特的眼光,发人之所未发,也是写作出新意的一个法宝。

上一篇:上进的青春正能量哲理个性签名下一篇:林州2012年春节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