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七年级(精选4篇)
一、从内容入手, 激发兴趣,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 抓故事内容, 激趣导入。
神话故事类文章故事性强, 学生对其内容很感兴趣, 教学开始, 抓住这一特点, 就从故事内容入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女娲补天》一课, 这篇文章学生课前已有所了解, 直接读文, 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开始,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语言给学生讲女娲造人的故事:女娲一天坐在河边没事, 就用泥捏了一个小人, 当女娲将小人放到地上时, 没想到这个泥人竟然活了, 迈着小腿, 快速地跑到森林里去了, 女娲看到如此有趣, 就又捏了一个, 捏好的泥人和上一次的一样, 一放到地上就快速地跑了, 女娲越看越有趣, 就不停地捏, 一个个小人就这样出现了, 女娃越捏越多, 来不及细捏, 就把泥点洒在地上, 落在地上的泥点变成了飞禽走兽, 人类就这样出现了, 并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就在这时, 遇到了灾难 (板书课题) 亲手造人的女娲当看到人类面临的灾难时, 会是什么心情?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女娲心情的词语, 有趣的故事已将学生深深吸引, 并对神话故事的神奇产生了极大兴趣, 顺着学生的情绪, 自然过渡到课文当中, 没有任何负担地学习, 将情感融入课文中, 朗读指导轻松而有序。
(二) 以兴趣为基点, 通过字词学习, 深入理解故事含义。
故事的含义蕴含在字里行间中, 一步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 勾画重点词、句谈体会, 指导朗读, 这就是一个深化学习的过程, 让学生在体会词句的学习中, 理解故事含义, 内心里塑造人物形象, 将单纯的词句训练向思维训练过渡。
仍以《女娲补天》一课为例, 通过朗读, 学生了解了灾难的可怕, 女娲如何补天, 这就是本课的重点, 也是认识人物品质的重要部分, 解决这一难点, 空洞地让学生去说, 无法理解透彻, 在教学中, 抓住重点词语, 让学生将补天的过程和所用的时间在课文中找出, 边读边画出相应的词语: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挖——放——炼、装——端——对准——泼, 这一系列词语已将补天的不易形象地刻画了出来, 学生同桌讨论时, 先理解了这些词语, 并做了动作进行补充, 在一画一说中, 补天的不容易, 已深入人心, 带着这份情感, 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对女娲的认识已能在心中勾画出形象了, 不再是片面的书中词语, 人物的形象已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了, 本文的含义——女娲拯救人类, 就轻松理解了。
(三) 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
想象是人们运用旧有的表象, 经过加工改造, 形成和创造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智力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就需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 对文章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神话故事类文章, 情节环环相扣, 内容叙述简单明白, 可供想象的空间很大, 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扩展。
以上例, 女娲补天所用时间很长, 所需的石头也是经过挑选的, 在这个过程中, 女娲会遇到什么困难?挖洞、冶炼过程中会不会有意外发生?向上泼时需要多大力气, 做出动作来!女娲将天补好后, 看到这五彩云霞, 看到人们的幸福生活, 会做什么?人类脱离了灾难, 看到这五彩云霞, 会对女娲做什么?说什么?一系列地引领, 拓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充分去想象、去联想, 并联系练笔, 动手写一写。
(四) 注重从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发展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新颖性, 鼓励他们不仅把原有教材作为启发想象的出发点, 运用已感知的教材进行加工改造, 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出发, 去畅想、去创新。构想出新的情节、新的形象,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最初接触此类文章后, 让学生练习复述文章内容, 三年级第一学期课本中有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教学完成后让学生去复述, 学生在复述中因不受背诵的困扰, 参与积极性很高, 复述效果很好。但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在掌握了文章写作特点的基础上, 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复述上, 而应该让他们自己编写, 顺其上一条中所说, 按课文内容提问、质疑, 开拓学生思维, 激发写作的兴趣。对于班级中对写作有兴趣的孩子, 结合办小报、开班会的形式, 让学生自己去创作此类故事, 可能在编写过程中, 会很幼稚, 也可能会过于虚幻, 但这都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展示自己的作品过程中, 让孩子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也是将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运用的有效途径。
二、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注重语文能力的训练
(一) 抓文章课题, 提炼、积累成语。
学习课文的由浅入深, 就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步步深化, 神话类文章, 语句浅显易于理解, 但教育意义很强, 对后人的影响也很大, 此类文章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 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 文章的题目大多都成为了成语, 有着本意和寓意, 教学中, 要给学生引领, 从有趣的内容归到成语的积累。课外鼓励学生搜集由神话故事提炼的成语, 并进行汇报展示, 将课堂中课文内容的理解, 写作手法的应用和课外语文知识的延伸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知识容量。
(二) 写作方法的指导。
中年级的学生接触写作, 方法单一, 思路较窄, 习作指导应和分析理解课文紧密结合。新教材的编写已将这两部分联系在了一起, 按单元主题选编课文并确定写作内容。神话故事的人物塑造和童话故事有些相似, 但又不是完全一样,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区分, 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数是超于现实的, 以神化的人物为主人公, 主人公又着很强的代表性, 童话故事用拟人化的手法, 故事情节生动。
例如三年级上册中就有《走进童话故事——动物乐园》这样的习作, 在为学生创造了大量动物形象的乐园里, 让学生走进去, 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 成为其中的一员, 自由编写想象故事情节, 出发点就是动物乐园, 赋予动物以人的思想、语言、动作。而在神话故事创作中, 出发点是确定此文中主人公的代表性, 在此基础上去展开想象。教学此类文章不能单一地分析, 习作指导就要在讲授课文渗透, 在质疑联想创作中加以练习。这种手法的运用和教学中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三) 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课本仅仅是一种工具, 使用它, 能将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中所受到的思想教育融入生活, 这是学习的归宿, 教学中不能脱离它, 就必须要注意文章的现实意义, 合理适度的拓展是必须和必要的。神话类故事此类意义就极为明显, 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得以人文性的体现。盘古的献身精神, 女娲为拯救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是神化的人物, 但身上所具备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将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三、大胆创新, 触类旁通, 补充教材《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词句:涉、遽、契、是、惑。“是吾剑之所从坠”。
2、理解《刻舟求剑》蕴含的道理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刻舟求剑》。【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的词句:涉、遽、契、是、惑。“是吾剑之所从坠”。【教学难点】
1、理解《刻舟求剑》蕴含的道理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知识链接】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自主学习】 要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哦!
※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8—19内容,认真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相信你一定行的!
1、《刻舟求剑》选自,亦称,是 时期 编写的论文集。
2、熟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涉()坠()遽()契()矣()惑()
3、结合书下注释,自学课文的词句,将有疑问的写在下面。【课中交流】 爱动脑筋让你变得更聪明!
1、熟读课文,比比哪组读得准确又流畅。▲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并翻译句子。(1)楚人有涉江者。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3)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4)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5)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6)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目标检测】 有目标才能成功!
1、翻译下列语句。
1、至之市,而忘操之。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两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课后巩固】 学而时习之!
二、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
楚人有欲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涉江()
.(2)遽契其舟()
.(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4)是吾剑之所从坠().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教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导入 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导入 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导入 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西江月 辛弃疾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教学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残花风沙烈马,轻烟枯木残霞,薄雾彩蝶黄花。残阳似血,魂伤人在天涯。”,讲完了这首元代的散曲小令,我不禁就这样吟诵起来,是的,这首曾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小令,是多么的精练,古人宋玉曾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全篇仅五句,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前四句没提到过一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却没有一个字不在抒发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于是,在这节上,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渲染这种浓烈的悲苦之情。我采用图文结合的讲解方法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人流浪他乡,心中孤寂悲伤的思乡之情。诗中“小桥流水人家”穿插在这种悲凉的曲调当中,将乐景与哀景融为一体,更反衬出他的思乡愁绪。但是,我想这曲小令除了让学生理解诗句,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更应该让学生学会这首小令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并让学生依据这首诗进行仿写。学生在仿写的过程虽有点难度,但表现得都很积极兴奋。
讲完这节,我感到语文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我们撇弃了的情感,只是把单调的字、词、句拿到堂上,想必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虽然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算太到位,可是我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
另外,我感到一堂除了夯实教学重点,紧紧抓住教学情感外,更为重要的是精妙的教学设计。这是个逐渐成熟的教学功夫,教师一定要有教学敏感性,当看到本的每一篇时,要很快地找到切入点。这节我就以“秋思”为切入点,由一首诗来引出“秋思”的诗题。另外,在听时,我还发现了九年级的一位老师在讲文言文时,从文题的重要的字去找切入点,由文题的两个字来统领全文,使整个教学设计紧凑而有序。
【古代寓言故事七年级】推荐阅读:
经典中国古代寓言故事07-23
古代寓言故事350字11-09
古代典籍中的寓言10-25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小学读书心得400字11-27
初中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四首》优质教案09-23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英雄的石像》教学设计05-29
七年级语文人生寓言教案06-18
《寓言》教学案 (七年级上册)12-04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教案10-17
古代清廉故事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