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活动方案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年创业活动方案

青年创业活动方案 篇1

创业对多数人来将都曾经是一个梦想,而最总投入行动的人很少,取得成功的人就更少了。为了能让更多的梦想成为现实,为了更多的人能尝到胜利的果实,我们组织了这想创业大赛。为梦想提供一个平台,为激情创造一片辽阔的海洋。

1、背景环境分析

泰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创建国际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城市的活力开始逐步展现,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创业舞台和契机。创业大赛活动的组织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泰安市创业水平的提高,总结城市创业进步的成果,为泰安市的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创业指导。

目前泰安市还没有较大型的全市规模的创业大赛,活动在泰安尚属首次。

2、项目名称

泰安市首届“泰山长城五金机电杯”青年创业大赛

3、活动目标

一、总结泰安市创业成果,搭建成功创业机制,扩大城市创业平台。

二、为项目造势,增强项目影响力,建立项目的良好形象。

三、了解经济商业发展新动向。

4、活动宗旨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帮扶创业、指导成功

5、活动主题

激情创业人生无悔

6、主办单位

7、承办单位

8、协办单位

9、赞助单位

10、举办时间

11、组织流程

一、联系政府相关部门,确定项目规模等事项。

二、开辟论坛、微博两大线上平台。链接项目网站。

三、联系评委团人员,联系媒体。

四、联系大学参与创业大赛。

五、召开活动说明会,展开线下媒体推广。

六、结合项目售楼处的使用,提前启动大赛。

12、具体活动流程

12.1、报名

一、说明会以后开始报名,固定一个长期报名处。

二、设立2个临时报名处,在人流密集地方选周日集中报名,报名送小礼品。将临时报名处作为重要的项目推广节点。

三、接受网络报名。

12.2、整理报名材料,进行分类审查,挑选符合条件者制定参赛名单。

12.3、组织第一轮创业项目面试,确定晋级项目。每批2个小时约20人。第一轮结束后可以根据人员情况,及项目进展穿插一个创业、发展论坛。

12.4、第二轮、第三轮。可以考虑现场转播。中间可以组织参观创业基地:泰山长城五金机电城

12.5、大赛结果派奖晚会。

12.6、创业指导讲座。

12.7、创业青年进驻长城五金机电城欢迎仪式。

13、活动规则

13.1、报名注意事项

一、填写报名表

二、提供商业计划书

商业策划书不限形式,以能充分说明项目为准。但必须是打印文本。并需要提供电子版。

13.2、项目分类

参赛项目分三类:技术、生产类;商业经营类;其他。

13.3、奖项设置

一、最佳商业模式奖。

二、最佳商业创新奖。

三、最佳项目策划奖。

四、最佳技术进步奖。

五、最佳组织管理奖。

六、最佳推广创意奖。

七、冠军1名、亚军2名、季军10名

13.4、评奖参考

一、商业模式。

二、项目前景。

三、利润水平。

四、投资额度及盈利周期。

五、行业门槛。

六、以上每项20分。

13.5、参赛条件

一、参赛人需年龄限制在18--42岁之间。

二、拥护党的领导。

三、评奖按项目进行,所以允许团队参加。

13.6、定向赛题

我如何在长城五金机电城创业基地创业

无其他创业计划的参赛者可选择此命题

13.7、奖品

冠军:商铺一套;亚军:免租10年;季军:免租5年;最佳单项奖:笔记本电脑一台。

14、活动与长城五金机电项目的融合一、部分项目铺面作为大赛的部分奖品。

二、将长城五金机电商城确定为泰安市青年创业大赛的创业基

地。

三、推广价值挖掘。

四、参赛人员需写一篇关于泰安市五金机电行业现状与发展的短文。

15、推广宣传

15.1、全程合作媒体

泰安电视台、泰安信息港、今日泰山/泰山晚报/山东商报、商道15.2、推广战略

一、线上线下充分结合!在所有线下投入的媒体中明确带出线上核心媒体(论坛、微博)。用文字搜索关键词代替网址告知。

二、扩大报名的推广作用。采用周末外场集中报名方式。

16、活动组织

一、评委团

主管政府领导、大学市场管理方向老师、泰城成功企业家商人、泰城金融界人士、理财投资人士、国内知名市场专家、国内知名商人...二、外联公关组

三、媒体组

四、报名组

五、后勤组

六、组委会

七、主持人

17、物料准备

一、报名表

二、大赛说明

三、条幅、展板、现场背景布。

四、手提袋、纪念品

18、方案通过及修正后排出进度表。见附表

王伟

青年创业活动方案 篇2

公益创业方案展示活动最终将评选出“十佳公益项目奖”, “十佳校园编织吧创业奖”, 排名前七的校园编织吧创业团队, 如果能够举办校园编织吧落地仪式, 每个团队能够获得6万元创业基金。大学生童装设计征集将评选出“最具商业价值奖”、“最具创意设计奖”、“优秀设计入围奖”。

优秀创业团队将获得6万元资金扶持

本届大赛以“中国梦”为主题, 除了对公益创业计划书进行征集, 有针对性地征集“时尚编织吧”创业计划书, 对大学生的创意编织进行展示外, 还将通过在校园内开展童装设计作品的征集展示活动, 激发大学生创意思维,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

KAB全国推广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举办第三届“青年恒好”活动, 一方面是为了整合社会各界的公益力量, 培养大学生具备包含社会责任在内的优秀的创业观念和技能,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将社会责任的基因植入中国未来的创业者群体中;另一方面是为了指导、推动各高校开展KAB创业教育课外实践活动。

参加第三届“青年恒好”活动, 大学生需要在公益创业项目方案提交前, 对自己提交的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 并撰写相关的调研报告。围绕校园“时尚编织吧”的开设, 征集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创业计划书要求包括事业描述、产品服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项目团队、宣传推广、项目团队、财务预算、可行性分析等内容。

本次公益创业方案展示活动需要以团队的形式参与, 每个团队参与人数为3-5人, 童装设计以个人参赛。有KAB创业俱乐部的高校, 可由KAB创业俱乐部为核心组织参赛, 可组织多个个人或团队参加。其他高校, 可由个人或自由组合产生参加团队。所有参赛团队于2013年5月15日前通过青年恒好官网报名。

大学生公益创业契合时代要求

对高校校园编织吧的资金扶持, 帮助大学生创业团队真正地创业, 使得该项目扶持大学生创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恒源祥 (集团) 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忠伟表示, 两届“青年恒好”之所以都以“公益创业”为焦点, 是因为恒源祥深切地感受到全社会对于公益创业的热切诉求, 也希望以此为契机, 构建一个服务、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公益性开放平台, 并借此来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公益创业、社会创业中。

已成功举办两届的“青年恒好”活动, 取得了的丰硕成果, “正说明创意编织在大学校园里有土壤, 如果真正要把编织这样一个创意的事业持续下去, 需要我们提供环境和相应配套的制度来推动。”陈忠伟建议大学生在创业中要注意组合社会资源、判断未来趋势、学会传播、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彰显出了公益慈善的本质,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捐款捐物, 它倡导的是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是一种用智慧和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生活方式。

在陈忠伟看来, 今年以“中国梦”为主题、以绒线和童装设计为载体的公益创业项目方案征集活动, 正是体现了恒源祥希望青年一代用自己的创意、热情和冲劲, 从绒线和童装这个看似很小的切入点上, 去发现社会的需求, 满足社会的需求, 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推动社会的发展。将绒线定为创意创业素材, 一方面是考虑到大学生创业的难度, 绒线是一种简单易保存的产品, 库存风险小, 无形中降低了创业风险;另一方面绒线作为一种半成品, 它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 不仅可以编织成为成衣、帽子、围巾, 同样可以制作编织饰品、家居品, 甚至可以开发设计编织艺术画;更重要的是, 编织可以传递一种情感, 无论是父女间的亲情、朋友间的友情, 还是恋人间的爱情。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同样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传递。

KAB全国推广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正是基于双方理念的不谋而合, 才有了青年恒好活动的再一次举办。该负责人同时表示, 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在KAB全国推广办公室与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 “青年恒好”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征集方案活动一定会成为中国又一个公益品牌。

公益创业理念植根大学生心中

“学有所用+做己之长=幸福”, 这是第二届“青年恒好”活动中得到资助落地的浙江理工大学编织吧负责人李晓平总结自己现在生活的“幸福公式”。即将从浙江理工大学染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她, 把一门心思都放在了编织吧上, 已经确定毕业后伴着编织吧在杭州安家。李晓平说, 她决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以公益回馈社会, 打算为下岗工人和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目前, 已经有一名家庭妇女加入到他们编织吧的队伍中。

活动主办方表示, 通过“青年恒好”公益项目征集活动, 相信会有一批优秀的公益创业项目脱颖而出, 公益创业理念也将在大学校园里得到进一步推广, 大学生创业者对公益创业的认识会逐步加深。

“青年恒好”大学生公益创业方案征集活动是一次尝试传播公益创业理念的活动, 它让公益创业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为大学生们所接受。

“青年创业联盟”的创业之旅 篇3

1988年出生的刘伯敏,当时就读于南京工程学院。大一时,一次科技立项活动中,刘伯敏召集几个小伙伴参加竞逐,获得了500元奖金。接着,踌躇满志的刘伯敏,又带领团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实战营销大赛。初赛、复赛、决赛,北京、上海、广州,大赛持续了一年。为了赢得最终的胜利,刘伯敏拼了命,曾有过两天一夜只喝一瓶水的记录。有志者事竟成,刘伯敏和他的团队获得了大赛的亚军,囊括了创业奖金20万元。刘伯敏顺利注册了南京微食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大三时,又加盟和善园餐饮集团,两年时间,他披荆斩棘开辟了100多家门店。

年轻人总是雄心勃勃。与此同时,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中,其他几支大学生创业团队,也和刘伯敏一样扬帆起航了。起点一样,路上的风景却各有不同。创业毕竟艰辛,不是仅靠一腔热血就能实现。没有盈余,没有订单,开不出工资的情况常有。刘伯敏常与师兄弟们一起交流,得知他们面临的窘境,他的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刘伯敏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大家都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经商的经验非常欠缺,如果各扫门前雪,失败就成为必然。江宁大学城创业队伍众多,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的长板和短板。如果把这些长板加以组合,不就成为巨大的优势了吗?

当时,刘伯敏是南京工程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提出这一大胆设想时,得到了学生会的一致赞同。对于一筹莫展的众人,这个提议,无异于一线曙光。

2013年下半年,来自南京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江宁大学城10所大学的15支大学生团队成立高校青年创业联盟,刘伯敏出任“盟主”。他们中有擅长做网络和广告的,有擅长做网络商城和文化创意的,还有擅长做传媒的,强强联手,好不热闹。

“盟主”刘伯敏带着大家定期举办沙龙交流经验,调整方向,还经常邀请律师、业内专家来上课。

钱福祥,是最初加入“联盟”的元老级人物。他成立公司开发手机软件,3个月后,没有成功打开市场,一个月订单量有3万,收入只有1万,但支出就要3万。于是,联盟的一家电子科技公司、一家广告公司,帮助钱福祥的公司,帮他渡过了难关。

雪中送炭是“联盟”的基础功能,而它存在的更大意义在于帮助彼此成长。在一次聚会中, 钱福祥认识了做网络的同行张扬。创业道路上,张扬势单力孤,屡屡受挫。钱福祥与张扬惺惺相惜,常常相互支招。2014年底,两家公司合并。一方负责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运营和规划支撑,一方负责平台的技术支撑。合并后的企业,实力大大增强,一周内,就接到订单40多万。

林路,因帮助刘伯敏团队制作宣传品,设计品牌形象而与刘伯敏相识,他应邀做了“联盟”的设计总监。后来,林路辞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与老东家再次碰面时,又成了合作的关系, 需要帮忙的时候,照样热心,像老朋友一样。

古语有云“商人重利”,在“联盟”里可不是这样。某企业遇到的客户,有其他业务需求,都会默契地推荐给其他兄弟企业做。因为“一荣俱荣”的道理,这些有知识大学生都懂。

“一个好汉三个帮”,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互相鼓励,一起谈项目,气场相当强大。因创业走到一起,心声都是一样的,因此彼此间有默契有共鸣。“联盟”成立至今, 一年多过去,刘伯敏团队已由最初的15支队伍发展壮大到37支,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大家共同经历过酸甜苦辣,更收获了无数感动和成长。

青年创业 巾帼创业方案 篇4

为了解决农村青年创业资金不足问题,充分发挥青年的自身优势,引导、帮助和支持广大农村青年在就业中实现创业,在创业中建功成才,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构建较为完善的促进农村青年创业的工作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特制定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试行方案。

一、发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川汇区劳动保障局推荐与青年自愿申请相结合,信用社总负责的原则,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违背农村青年的意愿安排贷款。

二、申请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基本条件。

1、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我县辖区内的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农村青年。

2、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

3、信用观念强,资信状况良好,在金融机构无不良贷款的记录。

三、发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程序。

1、川汇区劳动保障局推荐与农村青年申请。有志创业的农村青年经川汇区劳动保障局推荐可以向辖区内的信用社申请,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内容包括农村青年姓名、创业示范项目、产业名称、基地规模、生产能力及市场、资金需求、等情况。

2、建立农村青年创业资信档案。信用社根据川汇区劳动保障局委推荐的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名单和自愿申请农村青年名单,组织信贷人员进村入户进行摸底,对农村青年的基本情况和经济状况进行调查,逐户建立农村青年资信档案,填写《创业资信档案表》

4、评定农村青年的信用等级。信用社应成立创业青年信用等级评定小组,小组由信用社主任、信用社副主任、分社主任、信贷员、主办会计组成(不低于4人)。评定小组负责对农村青年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评定小组要根据农村青年的经济档案逐户进行量化评定,按户填写《信用等级评定表》,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的信用记录应作为评级的参考;农村青年的信用等级分为四级,即优秀、较好、一般、较差。评定实行百分制,得分为90分(含)以上的为优秀,75分(含)---89分的为较好,60分(含)---74分的为一般,60分以下的为较差。

5、对创业青年进行授信。创业贷款领导小组根据信用社信用等级评定小组评定的农村青年信用等级,对前三个信用等级(优秀、较好、一般)的农村青年进行授信,发放授信贷款证,授信金额为0.5万---5万元不等授信贷款应提供相应的担保或抵押。

四、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优惠措施。

1、简化贷款手续。农村青年的授信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农村青年的授信贷款一经确定,农村青年可根据自己对贷款的实际需求,只凭授信贷款证和本人身份证,随时到信用社办理授信额度内的贷款。

2、优先安排贷款。农村青年创业授信贷款享受贷款优先的优惠。信用社应优先安排农村青年的创业贷款,确保满足农村青年各种合理的创业贷款需求。

五、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的管理。

1、农村青年的创业贷款由所在地的信用社负责管理,信用社应根据农村青年创业项目的生产经营周期合理确定贷款的期限,但贷款的最长期限不超过2年。

2、农村青年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有效期为2年,在有效期内每年考核一次,期满后重新进行调查和评定。对在有效期内信用程度降低的农村青年,信用社可随时变更授信额度;对不讲信用,随意变更贷款用途,用贷款资金参与非法活动,出租、出借、转让贷款证及其他违反贷款管理规定的农村青年,信用社可提前收回贷款,取消授信金额,收回信用贷款证。

3、信用户、信用社社员、申请创业贷款的青年,其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只能享受其中的一项,不能多重享受。

周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2011-10-1

4巾帼创业方案

为了解决妇女创业资金不足问题,充分发挥妇女的自身优势,引导、帮助和支持广大农村留守妇女在就业中实现创业,在创业中建功成才,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构建较为完善的促进留守妇女创业的工作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特制定农村妇女青年创业贷款试行方案。

一、申请农村妇女创业贷款的基本条件。

1、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我县辖区内的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妇女。

2、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强的生产经营能力。

3、信用观念强,资信状况良好,在金融机构无不良贷款的记录。

三、发放农村妇女创业贷款的程序。

1、有志创业的妇女到信用社申请,巾帼创业贷款的内容包括创业人姓名、创业示范项目、产业名称、基地规模、生产能力及市场、资金需求、等情况。

2、建立巾帼创业资信档案。信用社根据申请人名单,组织信贷人员进村入户进行摸底,对巾帼创业的基本情况和经济状况进行调查,逐户建立巾帼创业资信档案,填写《创业资信档案表》

4、评定巾帼创业的信用等级。信用社应成立巾帼创业信用等级评定小组,小组由信用社主任、信用社副主任、分社主任、信贷员、主办会计组成(不低于4人)。评定小组负责对巾帼创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评定小组要根据巾帼创业的经济档案逐户进行量化评定,按户填写《信用等级评定表》,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的信用记录应作为评级的参考;农村青年的信用等级分为四级,即优秀、较好、一般、较差。评定实行百分制,得分为90分(含)以上的为优秀,75分(含)---89分的为较好,60分(含)---74分的为一般,60分以下的为较差。

5、对巾帼创业进行授信。创业贷款领导小组根据信用社信用等级评定小组评定的农村青年信用等级,对前三个信用等级(优秀、较好、一般)的巾帼创业进行授信,发放授信贷款证,授信金额为0.5万---5万元不等授信贷款应提供相应的担保或抵押。

四、巾帼创业创业贷款的优惠措施。

1、简化贷款手续。巾帼创业的授信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巾帼创业的授信贷款一经确定,农村青年可根据自己对贷款的实际需求,只凭授信贷款证和本人身份证,随时到信用社办理授信额度内的贷款。

2、优先安排贷款。巾帼创业创业授信贷款享受贷款优先的优惠。信用社应优先安排巾帼创业的创业贷款,确保满足巾帼创业各种合理的创业贷款需求。

五、巾帼创业创业贷款的管理。

1、巾帼创业的创业贷款由所在地的信用社负责管理,信用社应根据巾帼创业年创业项目的生产经营周期合理确定贷款的期限,但贷款的最长期限不超过2年。

2、巾帼创业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有效期为2年,在有效期内每年考核一次,期满后重新进行调查和评定。对在有效期内信用程度降低的农村青年,信用社可随时变更授信额度;对不讲信用,随意变更贷款用途,用贷款资金参与非法活动,出租、出借、转让贷款证及其他违反贷款管理规定的巾帼创业,信用社可提前收回贷款,取消授信金额,收回信用贷款证。

3、信用户、信用社社员、申请创业贷款的巾帼创业,其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只能享受其中的一项,不能多重享受。

周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篇5

为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x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五措并举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

一是政策保障就业创业。利用故城县用工优惠政策,明确了进城务工人员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待遇,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一体就业建设。

二是经济扶持就业创业。充分释放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创业的倍增效力,并探索与经办银行合署办公、由经办银行派驻工作人员到人社局联合会审的方式,减少经办环节,压缩办理时间。

三是载体支撑就业创业。全县建成2家皮毛养殖基地,均为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在为农村青年创业人员提供项目支持、技术指导。

四是培训促进就业创业。针对年轻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培训,其中邀请肃宁先进养殖开展养殖培训,保障他们能够进入市场、站稳市场、有所作为。

青年创业活动方案 篇6

计划

2010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活动介绍青春飞扬的你我,涌动着赤诚的爱心。它充满创意,洒满阳光,激励着我们在关怀社会、呵护环境中超越自我。

让我们以勇往直前的超越精神,超越想象——发挥无穷创意,超越速度——提升行动效率,超越空间——加强跨界合作,把爱心想法付诸行动,把公益的快乐加以传递!

来吧,一起“飚爱心,创未来”!在公益创业的新天地,炫出青春的风采!

活动简介

2009年,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成为中国公益界一道亮丽的风景!活动以浩大的声势和时尚的气息,吸引了众多青年朋友的参与和关注,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年人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也让我们对中国公益事业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为继续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和成长,联想集团定于2010年4月12日,正式启动“2010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活动官网:.cn/csr)。联想将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公开征集充满创意的公益创业想法与计划,为公益新秀提供丰厚回报和关键支持。联想激励青年朋友以勇往直前的超越精神,超越想象——发挥无穷创意,超越速度——提升行动效率,超越空间——加强跨界合作,在公益创业领域,开创精彩未来!

联想希望通过青年公益创业计划,引导更多青年朋友拓宽视野、关注公益;同时发掘和培养中国的公益新秀,并与社会各界一道,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创新发展!

赛制流程

参赛资格

― 参赛者年龄在18岁—35岁

― 参赛者需组成团队报名,团队人数不得少于2人(无上限)。鼓励参赛者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小组

参赛要求

― 参赛方案需直接或间接地为满足某一社会公共需求而设计,促进公益事业创新发展

― 方案的实施地需在中国境内

― 参赛方案不得抄袭

― 如果同一项目曾参加过其他比赛或已实施,请事先说明

参赛权利

― 获奖团队将获得“2010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的相应奖金和设备,进入联想工作或实习的优先权,以及专家培训、与知名公益组织合作等

― 项目最终知识产权归获奖团队所有

参赛义务

― 获奖团队最终获得的奖金和设备必须用于其获奖项目

― 获奖团队需配合本次活动的发起方——联想集团的相关宣传

1.报名阶段(4.15—5.15)

参赛团队应于4月15日——5月15日期间,在活动官网

(.cn/csr)报名,并按照模板填写公益创业方案,同时,需提交参赛团队基本信息与分工。

报名时间截至5月15日24时。网友登录活动官网(.cn/csr),对自己关注的公益创业方案给予投票支持。

2.结果统计(5.16—5.18)

主办方依据公益创业方案获得网友票数的多少,确定全国初赛入围团队(全国总计约1000支)。

3.初赛阶段(5.19—6.5)

全国分为23个赛区,进行高校校内PK。由专家评审和网友投票选出复赛入围团队(全国总计约230支);其中,专家评审总分数为100分,前10名的选手,将根据网友投票排名,获得10分至1分的人气加分。

4.复赛阶段(6.6—6.15)

全国分为23个赛区,进行高校校际PK,由专家评审和网友投票选出全国27支入围团队;其中,专家评审总分数为100分,前10名的选手,将根据网友投票排名,获得10分至1分的人气加分。

5.公益训练营(7.8—7.18)

― 27支入围团队每支团队获得1万元创业种子基金和一台ideapad Y460笔记本电脑

― 公益培训:专家团对入围团队开展公益创业相关培训

― 爱心义卖:27支团队分组进行爱心义卖

― 户外拓展:特邀知名青年公益组织和团队一起开展野外拓展与训练― 专家评审:各团队在公益训练营中的表现将记入比赛成绩

(备注:联想集团为参加公益训练营的团队提供食宿及往返交通资助)

6.创业实践(7.19-8.18)

― 创业实践:27支公益创业团队返回各地,利用1万元创业种子基金和1台联想ideapad Y460笔记本电脑进行初步的创业实践

― 具体要求:各团队须与当地公益组织、企业或高校等机构合作,共同策划并执行一个与参赛提案相关的活动,向提案8的相关利益群体传播其倡导的公益理念。创业实践结束后提交创业实践报告(注:PPT格式)

― 交流分享:创业团队须将实践视频、图片和体会等,上传至博客、QQ空间等与网友交流分享

7.决赛(8月下旬)

― 27支团队进京参加决赛,将根据专家评审和网友投票选出全国10支优胜团队。

― 联想将为10支优胜团队每支团队颁发10万元公益创业资金。

丰厚回报与关键支持

● “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

― 有机会在2011年进入“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学习领先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具有商业价值的优秀公益组织还有机会得到联想的进一步支持——全国10强中特别优秀的创业团队

● 丰厚的创业资金

― 10万元创业资金——全国10强

― 1万元创业种子基金和1台ideapad Y460——全国27强

● 进入联想实习的优先权

― 进入联想实习的优先权——全国27强

● 著名公益组织实习机会

― 有机会进入中国知名公益组织进行公益实习,并将得到公益孵化器提供的长期能力建设支持——全国10强

● 展示自我的宽广舞台

―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参加由友成企业家基金会和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社会创新嘉年华”展览,与国内外优秀社会创新组织交流——全国10强

● 顶级的公益创业培训

― 参加暑期公益训练营——全国27强

● 其他物质奖励

― 由联想各分区决定的其它物质奖励——各赛区前三名

选拔标准

超越想象——30%

― 公益创新:团队能够发挥创造力,以创新的公益模式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超越速度——40%

― 注重效率:项目计划具有可行性,团队拥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够科学地管理项目,并量化公益目标,提升公益效率

超越空间——30%

青年创业活动方案 篇7

世界上任何一个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成长起来的。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持续性不取决于大企业的存量有多少,而是看新生小企业出现的数量有多少。国家就业的增长与经济的繁荣主要是由新创企业带动的( Kirchkoff and Phillips,1988)。创业行为引发了创新和新经济活动的出现(Desrochers 和 Sautet,2008),它是全球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Audretsch ,2003)。一个能不断孕育众多小企业的城市,其经济必将保持旺盛的活力。这个假设也应该适用于北京的经济发展。小企业的新生力量,尤其是技术创新型小企业的诞生和成长应该成为推动北京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个动力来源的关键在于北京是否拥有大批的知识型新生创业者。从理论上讲,北京有这个实力,因为,北京聚集了全国众多的优秀大学和高端人才。但从现实来看,北京地区知识型年轻人创业活动并不活跃。

2009年10月,麦可思研究院公布了《2009年北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2008届北京市大学毕业生中虽然有58%的人有创业愿意,但实际上仅有0.5%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比全国同届本科毕业生平均自主创业比例低0.19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带出了一个问题思考:在北京这样一个高校云集的地方,为什么选择自主创业的年轻人如此之少?近年来,北京高校的创业教育快速发展,接受创业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加之北京政府也出台了不少创业促进政策,想借北京高校学子的创业行动带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但这些举措对北京高校学生的创业行动影响甚微。显然,在创业愿望与创业行动之间存在着不小的障碍。

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把研究焦点锁定在北京高校学生群体身上,希望通过调查和研究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北京高校学生对创业是否持积极的态度。第二,北京高校学生是否具备了基本的创业知识。第三,妨碍北京高校学生自主创办小企业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为了掌握北京高校学生真实的创业想法,了解他们创办个人企业的障碍所在,本课题组于2010年5-6月对北京高校学生进行了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该调查涉及北京地区包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矿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在内的29所大学的高年级学生。调查员是来自北京学院路地区9所高校的36名学生和教师。调查员通过面访、电话访问等形式,对文、理、农、工、商科高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小组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问卷732份,其中有效问卷678份,有效率92.62%。该问卷包括“创业兴趣与态度”、“对小企业的认识”、“创业教育情况”以及“综合问题”等四大部分内容,涉及众多专业不同性别的高年级学生。课题小组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的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我们的看法和结论。

3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3.1 多数大学生在创业行动上趋于保守和不确定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2.3%的学生对创业很感兴趣,他们持有积极而明确的创业态度,并在行动上具有可能性。48.7%的人表示对创业感兴趣,但未来不一定付诸行动。这部分学生虽然对创业持肯定态度,但其行动趋于保守和不确定,创业的可能性不大。另外还有13%的人根本不打算创业,6%的人回答不知道(见表1)。这两部分人群在创业态度上明显处于消极状态。

3.2 创业理由多种多样

问卷结果显示,对创业持明确积极态度的学生(32.3%),他们选择创业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多赚钱”等单纯的利益,还有其它多种因素促使他们做出创业的选择。这部分人中的 29.7%表示,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是为了“实现个人想法”。此外,“想自己做老板”以及“想挣很多钱”的比例分别为26%和24.7%(见表2)。这三个最主要的创业动因反映了学生们追求自由、独立掌控自我命运和改善生活状态的愿望。值得一提的是,有1.4%的学生把回馈社会作为未来创业的重要动因。这应该是我们从80后独生子女身上看到的一个亮点。

(注:只针对那些在“很想创办自己的企业”选项下回答“是”的219位被访者)

3.3 创业信心不足源自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

影响北京高校学生创业的障碍因素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方面。在我们曾经设想最大障碍可能来自资金的缺乏等外在因素。但是调查结果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数据显示,在对创业持不确定或否定态度的学生中(418人),19.1%的人认为缺乏创业知识是创业的最大阻力因素,另外,18.2%的人认为没有足够的资金,18.9%的人认为年龄太年轻没有经验,还有13.9%的人认为风险太大不敢尝试(见表3)。我们不难发现,除了缺乏资金这个客观障碍因素外,其他几项都与个人在相关知识方面的局限性有关,其比例高达69.4%。

(注:只针对那些在“只是感兴趣,但不一定创业”以及“根本不想创业”选项下回答“是”的418位被访者)

3.4 多数学生更认同大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带来的发展机会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相关的环节,以了解年轻人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 50.3%的学生愿意去大企业做管理者;61.5%的学生认为大企业对国家的纳税贡献更大;51.9%的学生认为大企业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只有比例较少的学生与上述想法明显不同,他们表现出对小企业的积极态度和认同(见表4)。在问到工作的快乐感时,选择在小企业工作更快乐的比例(41.3%)却超过了选择大企业的比例(38.3%)。这个有趣的结果反映了学生们对大企业的矛盾心态。大企业的诱惑可能来自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以及对权力的追求。但是与小企业的自由发展、灵活变通和独立支配命运的独特魅力相比,相当多的学生无法否定小企业可能带来的工作快乐和宽松的成长氛围,这些都是高度制度化和形式化的大企业所无法做到的。

注:此数据中略去了回答“不知道”的比例部分。

3.5 部分学生对企业知识缺乏正确理解

在回答与企业相关的问题时,不少学生出现了明显错误。51.3%的学生对“企业家”的概念理解错误或不清楚。40.7%的学生不知道麦当劳的经营形式,而指联想、IBM为特许经营。近20%的学生不知道价格与市场供求的关系,而是认为价格是由消费物价指数、国家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的。另外,有近13%的学生认为政府的税收是企业员工工资来源(见表5)。这些看似滑稽回答的背后显示出学生们在企业经营知识方面存在着相当的缺漏。

3.6 多数学生没有选修过创业和经济类相关课程

虽然我们的问卷调查对象大都是大三、大四学生,但是他们中多数人在课业学习中从来没有选修过创业课程以及经济类相关课程。在678位有效被访学生中没学过经济学、管理学、创业课程、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会计学的比例分别是62.5%、66.8%、81.6%、79.6%、82.7%和83.5%(见表6)。这类人数比例之大的确使人产生不小的担忧:即北京高校知识型年轻人虽然可能是专业英才,但他们中不乏“经济文盲”的存在。

4 北京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的五大障碍

由于年轻人在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方面的局限,他们面临的创业障碍要比年长者大得多(Schoof,2006)。在对调查结果以及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北京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障碍因素既包含有形因素,也包含无形因素,它们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北京高校年轻人的创业选择。

4.1 创业文化缺失对创业活动构成无形障碍

问卷调查中有近2/3的学生对创业行动持不确定和否定态度,这与西方国家年轻人积极的创业态度形成反差。根据欧盟2004年对25个国家各年龄段人群的创业行动意向调查显示,15-24岁年轻人愿意从事创业活动的人数比例为55%,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比例(25-30岁为45%,40-54岁为42,54+为41%)(注:见Figure 5: Europeans' preference to become self-employed (by age and in percentage) 2000-2004,Ulrich Schoof, 2006, Stimulating Youth Entrepreneurship: Barriers and incentives to enterprise start-ups by young people. SEED Working Paper No. 76, ILO.)。而同年该调查从美国得到的数据是61%,显示出年轻人极强的创业愿望。究其原因,创业文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它对经济的成长和创业活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ievers,2003)。长期以来,年轻人从中国文化中接受的熏陶大都是“好好学习,以后找个安稳的好工作”,这种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已经固化为一种思维惯性,长期渗透于年轻人成长过程中。当他们到了创业的年龄时,意识中却少有“创业”概念。以追求变化、挑战风险、实现自由梦想为核心的创业文化并未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因此,年轻人做出创业决定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霍夫斯泰德关于国家文化的理论也可以帮我们解释北京高校年轻人创业态度不确定的原因——文化中的“不确定性规避”对创业行为构成无形的障碍。中国文化有求稳、求安的内在特点,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高,对于风险及非传统行为的接受度和容忍度较低。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人们喜好终身制的工作,而刻意回避工作中的变化。因为,变化带来焦虑、紧张和压力。这种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特点必然会对充满变化的创业行为带来冲击,其明显表现就是年轻人在创业行为上的保守和左右摇摆。另外,我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文化也强化了不确定性规避的特点,从而使中国的创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使积极的创业文化植入独生子女一代人的意识中,这是未来的研究课题。

4.2 个人创业知识储备不足对创业行动力构成障碍

北京高校学生创业知识的欠缺首先表现在他们对小企业缺乏客观的认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达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它们还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他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贡献。但多数学生不了解这个现实。缺乏对小企业的客观认识导致学生们对小企业的认同感降低,从而也减弱了他们创办小企业的意愿。另外,学生们在经济知识和企业知识方面欠缺也很明显,这表现在他们对价格、特许经营、企业家、企业利润等概念的错误理解上。选修经济类课程的人数比例明显偏低,也印证了他们的确在创业必备知识方面欠缺的事实。从某个角度来说,北京高校学生们虽然身处活跃的市场经济中,但他们的意识却是远离市场的。其结果是专业知识市场化程度被降低,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被延长。很显然,北京高校学生在“我想创业”与“我能创业”之间,还有不小的鸿沟需要跨越,这要靠积极的创业教育来填补。

4.3 具有功利性倾向的创业教育理念成为创业的隐性障碍

有人认为北京高校学生创业人数比例偏低是因为北京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它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实我们并不否认这个事实,但是我们对此提出疑问:在“就业机会”与“创业人数”之间必然存在负相关的逻辑吗?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学者提出了否定的回答。他们在研究创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发现,创业活动与经济繁荣成正相关关系(Braunerhjelm 和 Borgman,2004)。越是在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主动型或机会型创业活动越频繁(Schoof, 2006),创业的作用越明显(Sjoerd Beugelsdijk, 2007)。这些研究告诉我们,经济繁荣、就业机会丰富的国家反而也是创业活动最发达的国家,比利时、新加坡、德国和美国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注:见Figure 3: TEA by opportunity/necessity motivation among young people (18-24 years),Ulrich Schoof, 2006, Stimulating Youth Entrepreneurship: Barriers and incentives to enterprise start-ups by young people. SEED Working Paper No. 76, ILO. )。反观北京的情形,繁荣的经济并没促成北京高校学生的创业热潮,原因之一可能是我们的创业教育理念出了问题。

教育理念代表着坚定不移的态度、判断和看法。反思中国目前的创业教育理念,我们发现它有不成熟的一面,它不能对年轻人创业行为给与真正的激励,甚至,可能成为年轻人创业的隐性障碍。因为它是建立在“缓解就业压力”基础之上的、具有功利倾向的理念,而不是建立在以创新为源动力基础上的非功利性理念。这里,我们首先应该澄清创业教育“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问题。创业教育不是就业教育,不是应急教育,不是为解决就业之需而不得已为之的权宜之计。如果我们的创业教育理念仅仅是引导学生为生计而创业,为缓解就业压力而创业,这就使创业教育带有实用性和功利性味道。实际上,我们应该从国家战略角度来思考创业教育问题。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应该是“培养为梦想而创业的一代人”。基于这种理念下的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一代有创新精神、不畏风险、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年轻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由“寻找就业”转变为“创造就业”,才会主动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选择。因此,追求创新和梦想才应该是年轻人创业的源动力。中国最终需要的不是就业率数字,而是代表着创新力量的企业家群体。

4.4 缺乏资金是创业的关键性障碍

无论从问卷调查结果还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来看,资金短缺是北京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明显障碍。这个问题是全球性问题。根据欧盟委员会2004年的一个相关调查显示,78%的15-24岁年轻人普遍认为创业的最大障碍来自资金短缺,其负面影响远超过繁琐的行政手续、税赋负担以及不乐观的经济环境等因(注:Ulrich Schoof, 2006, Stimulating Youth Entrepreneurship: Barriers and incentives to enterprise start-ups by young people. SEED Working Paper No. 76, ILO.)。对于初创者,他们的资金大都来源于个人的积蓄以及父母的和朋友的帮助。由于创业的风险性,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很小。尤其那些还未偿还助学贷款的年轻人,他们获得创业贷款的难度更大。筹资困难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多数创业者属于生存型创业,从事的是成长率相对较低的行业。因此,这些创业者无法得到创投基金或风险投资人的青睐。事实是,社会上有大量的资金为逐利而流向不同领域,当创业项目具有高成长引力时,社会资金会蜂拥而去。所以,资金短缺问题不是单方面原因所致,如果高校学生毕业后能利用专业知识从事真正的创新活动,那么,资金短缺将不再成为问题。

4.5 缺乏创业辅导平台也对创业行为构成障碍

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部分学生将“缺乏专业人员培训和指导”、“创业手续复杂”等作为创业的障碍因素。实际上,这里主要涉及创业辅导平台是否完善的问题。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内心是非常孤独的,他们在商圈中缺乏人际网络关系,加之准入门槛较高(Schoof,2006),所以创业之路走得格外艰难。从目前北京市的创业支持体系来看,政府对高校学生创业行为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小额资金支持层面,但创业辅导平台的建设明显落后。比如在建立创业者协会,为创业新人引荐合作伙伴、进行创业指导、设立创业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和相关知识咨询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5 结论与创业政策方向选择

通过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态度调查及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较大比例的学生在主动从事创业活动问题上持保守或否定态度,其未来的创业行动具有不确定性。第二,北京高校学生在创业和经济类知识方面存在缺漏,相当多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这使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市场作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财富。第三,创业文化缺失等五大因素可能是导致北京高校学生在创业选择时的突出障碍。这些有形或无形障碍都会对北京成为创新型城市构成阻力。因此,北京市政府在推动北京高校学生的创业活动方面面临巨大挑战。政府应该对创业政策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

5.1 创业政策应以推动创新为导向

1934年,熊彼德在他的创新理论中首先提出创业在经济发展和传播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创业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的“知识过滤器” (The Knowledge Filter)作用,即把发明创造转化为可行的商业产品或商业过程(Acs, Audretsch, Braunerhjelm, and Carlsson, 2003)。从这个角度讲,北京的创业政策应以创新为导向,即从创新角度而不是就业的角度去认识创业作用。促进创业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创新,促成新经活动的出现。追求创新应该是创业政策的动因,而改善就业则是创业政策的结果。

5.2 创业政策应涵盖创业前的创业教育政策

根据Stevenson 和 Lundstrom (2001)的研究,创业者的创业过程分为创业前、创业初以及创业后三个阶段。政府的创业政策重心应该侧重于创业前和创业初期阶段(Stevenson, Lundstr?m,2001)),以此来催生更多的创业新生力量。目前,北京市的创业政策还缺乏创业教育激励体系的整体设计,这可能会影响创业政策的整体效果。

5.3 应该明确创业政策不同于中小企业政策

政府的中小企业政策主要聚焦于小公司、小企业,是为已经存在的中小企业提供政策依据和成长保障。而创业政策则不同于中小企业政策,它主要聚焦于创业者个体或创业家群体,为其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提供政策性引导(Schoof, 2006)。因此,创业政策在内容上应该更宽泛,它涉及培育创业文化、开发创业教育以及为新生创业者的早期活动提供支持(Stevenson 和 Lundstr?m,2001)。实际上近些年来,各国政府的创业政策和中小企业政策正在发生缓慢而微妙的新变化,即开始将政策重点从中小企业向创业活动转移[1]。早在2000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运作其项目时就已经强调,未来的政府要将政策重点更多地转向对创业活动的激励。政策的制定者们正逐渐认识到如果脱离了创业型经济的带动,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是不会成功的[2]。因此,北京市政府的创业政策也应该跟随这个新趋势,以便对北京高校学生的创业政策做出更有效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KIRCHKOFF B, PHILLIPS B. The effect of firm formation and growth on job formation in the U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88, 3 (4): 261-72.

[2]OECD.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Outlook 2000[M]. Paris,2000.

[3]SJOERD BEUGELSDIJK.Entrepreneurial culture,regional innova-tiveness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Apr 2007,17(2):187-210.

[4]PONTUS BRAUNERHJELM, BENNY BORGMAN.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Growth: Evidence from Regional Data in Sweden, 1975–99 [J]. Regional Studies, Nov.2004, 38( 8):929-947.

青年创业和就业 篇8

本文将尝试概述全球青年就业和创业的局势,明确青年面对的主要趋势和挑战,介绍成功的项目,并分析项目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Background

背景

Youth unemployment has been on the increase worldwide augmented by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es that erased many of the gains made in previous years. Improved education levels are no longer a guarantee against unemployment, a trend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MENA) where the demand side of the labour market is poor, especially so for youth .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ccording to the World Bank the young account for almost half of the regions unemployed, while Africa the youngest continent in the world, despite its impressive and consistent annual growth rates cannot also provide enough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青年失业在全世界范围内与日俱增,且这一趋势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渐加深。中东和北非国家的失业现象表明,劳动力市场针对青年的需求十分薄弱,这有效证明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已不再是对抗失业的绝对保证。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在亚太地区,年轻人将近占总失业人数的一半。尽管非洲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大洲,且其经济增长率每年以惊人的速度持续攀长,仍旧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Unemployment Trends

失业趋势

According to the ILO Global Employment Trends Youth 2013 Report, the ILO identified several trends in youth unemployment including:

·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has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youth unemployment reversing previous trends.

· Youth unemployment has increased faster than adult unemployment possibly because youth are the most vulnerable to economic shocks.

· Longer recovery for youth than adults in the labour market.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2013全球就业趋势青年报告,青年失业呈现以下态势:

·全球经济危机使青年失业持续加剧,呈现与之前相反的态势。

·青年失业的增速比成年人失业增长更快,可能由于青年是最易受经济危机冲击的群体。

·在劳动力市场中,青年需要比成年人更长时间的恢复期。

Skills mismatch, lack of quality employment, a lack of long term creative and wide ranging polices are also cited as reasons for continued and increasing youth unemployment.

Unemployment also continued to worsen in the developed world in relative and absolute terms and in Europe young males are affected more than young women.

In low inc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youth suffer from weak demand for their labour and low rates of job creation coupled with little if any social security services. High employment to population ratios of youth in the poorest region reflect that they must work however working does not mean having a decent job. Growing frustration over unemployment has pushed large cohorts of discouraged youth to drop out of the labour market altogether.

技能的不匹配、优质就业机会的缺乏和可长期广泛应用的创新政策的缺失,也是青年失业持续增长的原因。

失业现象在发达国家也日渐加剧,无论是在增幅还是增量方面。在欧洲,男性青年受影响的情况比女性青年更加严重。

在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青年遭受就业市场需求低、岗位新增量低和社会服务几近缺失的影响。在最贫困的地区,相较人口总量偏高的就业率显示青年人必须工作,但工作不意味着他们拥有体面的职业。失业带来的挫折使大批量的年轻人退出劳动力市场。

In Europe, unemployment has worsened in many states that face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for example in Spain, Ireland and Greece the rate almost doubled reversing gains made in the early 2000’s. This will lead to lower expectations and diminishing returns and incentives for undertaking education especially at a higher level.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then across all regions economies are simply unable to absorb large numbers of youth who enter the labour market. Temporary unemployment while gaining work experience or education causes reliance on dependency structures such as government assistance and family which are not robust enough in many developing nations. Employers are also unwilling to invest in youth to develop their skills and as a result of their inexperience they are often the first to be let go. Where the youth are educated particular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ir education or skill sets do not match the market needs.

However, youth can be the drivers of change if they are empowered with relevant skills and resources. The paradox of youth unemployment is that ineffective absorption rates tend to push well educated youth overseas thus often creating a brain drain and depriving communities of the very talent needed for economic advancement.

在欧洲,全球经济危机使许多国家失业情况加重。例如西班牙、爱尔兰和希腊,其失业率几乎是其19世纪早期所创造的就业率的两倍。这会导致青年降低期望,减少接受高等教育的动力。

从全球视角来说,各地区的经济都不足以吸收大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人。临时失业使人们更依靠依赖性的关系结构,如政府和家庭资助,来获得工作或教育经历,这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不足以形成稳固的就业平台。雇主们也不愿意投资对青年进行技术培训,且青年缺乏经验,通常是首先被淘汰的群体。当青年获得了教育机会,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他们所学习的技能并不能匹配市场需求。

然而,如果青年被赋予相应的技能和资源,他们可以成为改变的驱动者。但矛盾的是,青年失业将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推向海外,寻求与其脑力相适应的工作,这就剥夺了其所在社区利用高等人才发展经济的机会。

The Informal Economy

非正规经济

上一篇:县市级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方案下一篇:教师技能大赛主持人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