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五策略”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五策略”(精选10篇)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五策略” 篇1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五策略”

德化五中

周锦辉

政治学科是开卷考试科目,要想取得好成绩,在总复习阶段要做好哪些工作?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政治学科的复习效率?复习是否有技巧可寻?这些已经成为每个同学最为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根据政治中考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对搞好中考政治总复习提出以下几条策略,希望对同学们的总复习有所帮助。

一、认识到位早准备

中考政治实行“开卷”考试是为了克服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它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更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认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这不是对学习要求的降低,而是学习要求侧重点的改变。没有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没有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没有能力的切实提高,只靠翻书、抄书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因此忽视对政治课本的学习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所以,同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一步一个脚印、从点滴做起夯实基本功。在复习过程中尤其要发挥主动性,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质疑,就会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二、研读说明找依据

《考试说明》对考试的性质、范围、要求以及内容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详细说明。仔细研读《考试说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命题依据。《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对同学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复习过程中,不要脱离和超出《考试说明》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的范围。脱离教材,单纯用各种复习资料作为复习依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第二,考查目标。《考试说明》对识记、理解、活动三个层次的能力评价要求作了阐释。三个能力层次是由低到高的,前一层次要求是后一层次要求的基础。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既不能忽视识记能力的要求,认为“开卷”考试,识记不再重要。更不能忽略活动能力的要求,认为它是虚的,不好做到。识记能力是达到后两个能力的基础和起点。活动能力层次的要求与“开卷”考试的整体要求相统一,代表了考试发展的方向。第三,考试内容。复习过程中要将每一册教材每一课的“主要内容”和《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查要求”结合起来,力争将每一课内容要求的范围和程度做到心中有数,这也是搞好复习的前提和基础。

三、注重基础找联系

中考政治虽然是考查思想品德教材的重点知识和主干内容,但具体到某个试题,其考查的范围不会停留在某个具体知识点的考查上,而是突出知识的生活意义和现实价值,强调知识间的相关、相通、相连性,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融会贯通,最后落实到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这就要求同学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机械的记忆知识点,而要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找联系,找线索,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具体地讲就是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使之系统化、网络化,从而达到宏观上把握教材,微观上融会贯通。

四、把握热点重专题

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的问题是中考政治命题的一贯原则,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近几年中考政治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非选择题全部取材于时政热点,这就启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尽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学习归纳重大时政,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重热点专题。具体做法是:在复习时,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在学习时政热点时,要分析其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落实到教材中。专题性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训练善总结

通过对同学试卷的分析,发现许多同学丢分,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而是没有正确把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突出表现为: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表达能力差,答案言不及义,不能正确使用政治概念恰当表述;考虑问题不全面,答案不完整;归纳、概括能力差,答案照抄照搬教材。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就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时要注意:第一,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找准答题角度。第二,注意把握解题思路,对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识点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除了试题本身的设问角度外,还可以尝试从其他角度设问,并自己回答。第三,对重点题和典型题进行练后评析,分析失误之处,进行纠错,完善答案。第四,对往年中考政治试题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自己先试着作答,然后对照原答案调整自己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五策略” 篇2

一、复习要有“据”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 因此教师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 课标不作要求的可不复习或不作重点复习。《考试说明》对考试范围及知识点要求更具体和仔细, 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 围绕《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使复习内容覆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还要将《考试说明》要求培养的“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整合、表达、运用信息的能力”目标渗透其中, 在培养学生基本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复习时, 要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相结合, 对《考试说明》要求的而《课程标准》中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几个方面不同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并告诉学生, 在教学中能放手的低层次要求的内容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解决, 对理解和要求掌握的内容要下功夫, 探求规律, 引导学生学活学透。

二、抓好基础

开卷考试中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在书中很难找到, 大多“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 需要学生按命题要求重新组织教材知识。尽管“理在书中”, 但如果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掌握不牢, 理解不准, 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 即使翻书也很难找到答案。所以要在开卷考试中得心应手,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备考中, 就要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内在联系, 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这样, 才能在考试时迅速、准确地从课本中选取相关知识点, 理解相关概念的准确含义, 提高自己运用原理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在复习时我们可采取教师讲解知识脉络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分组背诵检查、教师集中抽查, 每天中午十分钟朗读基础知识, 每节课强化选择题十道, 每天一题等方法来强化基础知识。

三、加强联系

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试题往往会涉及许多学科。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名言警句人物传记等来加深对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理解;利用历史学科中的历史资料典籍来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可以用地理学科中的人口、环境、资源等内容来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 从而正确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还可以用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来理解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各学科间的知识联系, 巧借“他山之石”, 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帮学生理顺知识网络, 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联系, 更要强调本科各课知识之间的联系, 要让学生在联系中掌握知识, 从而灵活运用。在讲授初三内容时, 采取边讲新课边回头复习的方法, 讲完一课和前面学习过的内容共同复习, 讲完一单元再回来和前面的单元一块进行综合复习, 这样在练习中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 为解答综合题早做准备。我们在处理简答题时可采取每天一题的方法, 重点给学生讲解解题思路, 出题要由简到难, 由单一知识点的掌握到多个知识要点的综合解答。开始可以由教师先讲解答题思路, 学生自己组织答题语言并书写答案, 学生阅读答案, 教师进行指导;逐渐可以让学生回答答题思路互相补充, 教师加以指点, 学生再书写答案;最后可以将题出给学生直接去写, 教师再针对答案进行点评, 这样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答题能力, 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联系。

四、关注热点, 提升能力

学习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中, 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的习惯, 切实感受社会生活, 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并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融会贯通。

1. 关注热点, 激发兴趣。

我们平时要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在每节课的课前几分钟, 可以让学生分组轮流搞一周的时事述评;也可以每周选录几段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今日关注》, 固定时间组织学生观看, 并组织学生讨论, 交流各自的感想和体会, 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地关心国际、国内和本地大事, 关心社会生活, 关心自我发展, 学与用相结合, 不读“死”书, 不“死”读书。

2. 搜集筛选热点, 让时政为中考服务。

时代性是思想品德学科的一大特色, 关注时政也是中考的需要。在中考中, 时事热点、国际焦点、人们的热门话题、全球关心的问题等时代性很强的内容往往容易成为中考题的背景材料。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 如果反复梳理教材中的知识体系, 学生就会索然无味, 久而久之, 就会对思想品德课望而生厌, 思想品德课也就失去了它的生机与活力。因此, 关注现实、搜集时事、筛选话题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我平时从多种途径来搜集时政, 如:听广播, 看电视, 阅读报刊、杂志, 还不时上网浏览和查阅。对搜集的时政热点我们不能一概采取“拿来主义”, 而要进行必要的筛选, 去粗取精, 适当取舍, 为我所用。如选择那些对整个国家发展有重大、长远意义的事 (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等) , 被全球所关注并对整个人类的未来有重大影响的事 (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新出现的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 。总之, 这些时事一定要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地区的实际, 关系人类的前途命运, 同时又有利于很好地充当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新情景。

3. 融于课堂, 提升能力。

思想品德中考复习策略 篇3

一、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复习计划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不仅能节约时间,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考前,我们可以把计划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对七、八、九年级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按单元复习,通览三个年级的教材,明确重点内容。

第二阶段:讲解专题,关注社会热点。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提高应试能力。通过题型训练,模拟综合考试,使学生的审题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答题技巧、答题的规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回归课本知识。本阶段,引导学生走出题海,回归课本,返璞归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整理自己的考前情绪、提高应考信心。这时既要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更要关注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

二、仔细研读考纲,找出复习依据

《中考考试纲要》是指导中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它对思想品德中考的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作了具体说明,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复习的重要依据。因此,仔细研读考纲,对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考纲中“了解”、“理解”、“运用”是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三个不同层次。三个层次是由低到高的,前一层次要求是后一层次要求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注意考点的不同的层次要求,把握复习深度。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不能认为实行了“开卷”考试,了解、识记就不再重要,从而忽视了解、识记能力的要求,更不能认为运用能力是虚的,空的,不好做到,从而忽略运用能力的要求。

三、认真钻研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在复习备考中,教师不要脱离课程标准和教材,必须重视教材,不能“忘本”。因为开卷考试往往是以材料和时政热点为载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答案的要点隐藏在教材中。所以要取得好成绩,平时必须在教材上多下工夫,多读、多看,读懂、读透教材原理,千万不能养成“动不动就翻书”的习惯,只有读懂、读透教材,考试时才能应对自如。

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较多,教师需根据《中考考试纲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归类。把考纲中涉及的考点根据不同层次要求进行归类,要求学生掌握,考綱中没有涉及的考点是不需要学生掌握的。这样就缩小了复习范围,更好地把握复习的广度,使复习有方向、有目标。

四、全面解读热点,紧扣时政材料

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是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一贯原则,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尽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热点问题、本省发生的重要热点问题、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热点问题,抓住这些热点,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专题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发挥教师主导,做好资料整理

要想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复习效果,在中考中得高分,完全靠学生自身“孤军奋战、单打独斗”,不使用相关考场资料,是不明智的,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

目前市场上关于政史中考考场用书可谓鱼龙混杂,种类很多,但缺乏“精品”。很多资料里面的专题过于面面俱到,而对一些重要专题和问题的分析并不准确和全面,可能会误导学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热点时政为切入点,捕捉有效信息,用教材知识去多角度分析,并编成讲义小册子,作为学生考场资料。

六、强化考前练习,注重精选精练

要在中考时考出高分,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是必要的。这一阶段的目标主要是强化能力训练,是中考前的冲刺训练,是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的全面训练。

教师面对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和各种复习资料,要善于选择,否则就无异于大海捞针,劳而无功。训练要以“吃得饱”“有营养”为上策,资料、习题发放前必须经过精心筛选,切忌滥发试卷,整天练习,造成“消化不良”的现象。

因此,在选择习题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做到精选精练,如本省及外省市近三年中考试题。同时,还要从内容与题型两方面开展专项训练与总结:从内容上,就是围绕热点和考纲进行选题,展开训练,总结答题角度;从题型上,就是针对同一题型进行训练,找出共同点,总结归纳答题的规律。

总之,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复习方法,做到有条不紊、张弛有度。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学习计划 篇4

一、复习目的:

力争通过复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教材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应有的考试技巧和方法,最终让学生以百倍的信心迎接考试。

二、复习内容及要点: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共9课。

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复习要点: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要求;影响青少年与父母沟通的原因;与父母进行更好沟通的要求。

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复习要点:祖国的可爱之处;热爱祖国的表现;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炎黄子孙一脉相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生活中落实爱国行动。

第三课《在交往中完善自我》:交往的作用;交往要注意的问题;交往内圈和外圈的划分;怎样扩大交往;正确使用互联网。

第四课《掌握交往艺术》:讲文明有礼貌的重要性;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交往礼仪三原则;交往的艺术

第五课《合作竞争求发展》:合作的重要性;竞争的积极作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怎样实现双赢;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六课《合奏好生活的乐章》: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信做人到永远。

第七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什么是法律;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法律的作用。

第八课《伴我们一生的权利》:生命健康权是最根本的人身权;怎样依法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青少年怎样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

第九课《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如何维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怎样维护公民的继承权;怎样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消费者享有什么权利;消费者维权的正确途径。

三、复习安排

201xx年从12月30日开始到20xx年12月13日止,共2个周7节课(含自习)。 用2节课复习一二单元;用5节课,重点复习三四两个单元。

四、复习措施

—、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做到:

1、在基础知识的梳理过程中,要重视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2、在完善知识结构后,要重视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要重视基础知识中的基本观点和观点的探究,发现、归纳乃至运用的过程,进行联系实际的运用。

二、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1、梳理体系环节。打破章节之间的界限,以单元为中心,整合相关思想品德知识,形成知识系统。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复习。

2007年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计划 篇5

杜喜安

政治开卷考试后,考查的重点由知识为主转向以能力为主,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直击中考,特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中考政治复习计划,一般分为四轮:

第一轮:三月初——四月中旬,基础知识复习阶段。以考点、课标为纲,课本为主,反复落实基础知识,先概念后原理,学会整理知识,查漏补缺,认真钻研教材,在练中发现问题,不留知识疑点,达到“准、全、牢、熟”,把知识梳理一遍。因此,复习时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先按照“课题——节题——框题——目题”的顺序再次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一棵知识大树的枝干。然后回归课本,仔细阅读教材,把每一“目题”下的知识点填充到图表的对应位置,使知识大树枝叶丰满。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有利于同学们把握知识之间、节与节之间、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考试中同学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这些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第二轮:四月中旬——五月初,知识归类整理阶段。以知识的联系运用为主,进行整理。复习要注意:

(1)着重各课的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及重难点之间的关系。

(2)适当地打乱章节顺序,将相关知识合并,做到融会贯通。

第三轮:五月上旬——六月初,社会热点专题复习阶段。充分利用网络、《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提供的知识内容,结合学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焦点,划分专题。社会热点专题复习用三周。

练习以选择和资料分析为主,加强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多选典型的题练习及2004年、2005年、2006年的较好中考试题。第四轮:六月初——六月底,知识查缺补漏及模拟阶段。要重新复习所学的知识,把练习册、试卷中曾错过的题完全弄明白,罗列一年来的国内外大事,然后把这些大事与哪个知识点都有什么联系对应罗列出来,从总体上把握所学知识点,在“临界点”之前,在回复一遍,克服懒惰思想和松劲情绪,要培养综合能力,因为在中考试卷中,常有综合性题目,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最后:六月初,做2005年各地市中考试题,进行两次模拟。

二、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工作

在总复习这段时间里,要学生牢固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准确地把握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同时要具有更广的时事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上课专心听讲:

就是集中精力,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听清楚。要记好课堂笔记,课堂上积极发问,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的理解。中考复习不同于平时的复习,要以实际出发,凡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一带而过;凡是容易误解的,要正误对比;凡是难以理解的,要重新学习。在方法上,不要象平时学习新课一样一节一节的慢慢学习,要将教材上的知识串起来,要认清各部分知识横向、纵向之间的相互联系,虽然打乱了教材的编排顺序,但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更牢固的掌握知识。

上课专心听讲,还要把握住识记、理解、运用的要求。首先,识记:是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和再认,就是记住。考试改革后,虽然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减少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还是需要识记,这类知识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其次,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原理、观点进行转换或解释、推理。理解可分为理解概念或原理。理解概念,也就是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懂”字当头,不是“背”字当头。再次,运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应用于新材料、新问题中,分析解决那些教师未曾讲过的问题。即“情境出在课本外,道理落在课本中”,有较强的时代感,不仅要“懂”,而且要在“用”上下工夫。这一层是对知识掌握提出的更高要求,把知识和材料巧妙地结合起来,出人所料又不出所料。

(二)多练:

复习中的“多练”并不是搞题海战术,使学生负担加重,而是通过多种题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础知识。“多练”要求我们首先要精心选择题目,由浅入深,要采取多种形式,如口头回答、讨论、试卷分析等。在复习教学中要积极创设一些模拟现实问题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情境中,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和理解。多练要注意练习的题目要对应中考,其次,要培养临场经验,经过平时考核和模拟考试,力求把题答准答全,要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知识水平。

(三)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

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绩,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关心时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政治课具有时政性的特点,这也是与其他学科相比的最大特点,不仅考查知识,还考查运用知识分析国内外重大时事的能力。

(四)整理归纳、查漏补缺。

临近中考的复习中,要让学生自己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把零散的知识点理成“线”再织成“网”,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使自己能灵活地掌握知识,及时补缺堵漏,不留后患。把单元、章节的内容纳入整体知识体系中去把握,要指导学生搞清一单元一课一节的内在结构,又要挖掘不同的单元、课、节等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知识以网络化呈现,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自由的发现知识和领悟创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经过这样的解析、挖掘、创新,最终一定会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学生能力必然会有较大的发展,适应中考的考试形势。

(五)学会审题和解题的方法:

审题实际上是一个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也是对试题作出准确回答的关键。考生在审题时常犯的毛病有两点:一是拿到试卷后,为了赶时间而急于作答,审题不认真,观点不全,内容不充实;二是审题错误,所答非所问,答案不切题意要求。为此,在审题时要注意三点:首先审题时头脑要冷静,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其次在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意要求的前提下,拟答案要点,确定答题范围,另外,要抓住关键词,突出重点,试题中的关键词如题目中的“眼睛”,抓住了题眼就等于抓住了答题的根本,从而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最后,在答完试卷后,不要急于交卷,应将题目与答案对照检查,发现错误与遗漏之处及时修正和补充。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五策略” 篇6

一、心理专题:认识自我部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七.下11)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七.下11)3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七.下13)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七.上9)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七.上10)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七.上3)

交往与沟通部分:

7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八.上1)

8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七.上5)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七.下12)10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七.上5)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八.上14)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八.上5)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

13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七.下14)

14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九.全12)

15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七.上9)16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八.下10)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八.下11)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生活适应能力。(八.上2)

二、道德专题:自尊自强部分: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七.上1)2 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七.上1、2)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七.上7)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七.上7、8)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七.下18)。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七.下17)交往的品德部分: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八.上1)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八.上6)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八.上6)。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八.上4、6)

11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八.上1)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九.全9、11)

承担社会责任部分:

13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九.全1)

14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九.全1)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九.全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九.全2)

17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八.下11;

九.全1)

三、法律常识专题:学法用法部分: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七.下15;八.上7)

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八.上7)

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七.下16)

4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七.下15)

5.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权益。(七.下16)权利与义务部分: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七.上4)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七.上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八.上8)

9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八.上8)

10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八.上8)

1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八.上9)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八.上9)

法律与社会秩序部分: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八.下8)

14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八.下8)

15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八.下8)

16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八.下8)

四、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专题: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九.全3)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九.全3、4、6)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九.全10)

4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八.下14、15;九.全7、8)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五策略” 篇7

一、基础性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 思想品德考试将重视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大多涉及扶危救困、尊重师长、乐善好施、拒绝诱惑、忧患意识等相关内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道德、法律和国情等三大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理解到位, 让思想品德教学走进社会, 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地方的热点问题, 在分析社会实际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活学活用思想品德知识的能力。

刘开《问说》云:“非学无以质疑, 非问无以广识。”这强调了教学过程中设问质疑的重要性。学生有意识的“问”和教师有目的的“问”, 同样会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双方同是学习者, 教师通过提高问的艺术, 能够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因此, 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方面, 应着眼于问题的提出。如从2015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中, 我们青少年应树立怎样的忧患意识?这样的问题情境, 既能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又能把握好教学目标。

二、综合性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巧

有效教学在诸如综合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强调教师的清晰授课能力。所谓教师的清晰授课能力, 就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能力和教学活动的结构化能力。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使新授课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等教学内容产生内在有机联系的能力。而教学活动的结构化能力则是将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综合, 并将它们有效地衔接起来, 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能力。

思想品德中考中的简答题, 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考试内容, 意在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概括等方面的能力。为此, 教师应该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分析解题能力, 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引领。例如2015年的一道中考题。据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调查显示:未成年犯实施强奸、抢劫等犯罪的年龄大都在14至17岁之间, 此前他们100%都长期接触网络淫秽色情信息。针对网络淫秽色情信息蔓延现象, 从2015年3月份开始,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开展了“扫黄打非·净网2015”专项行动, 大力清除网上淫秽色情有害信息, 处罚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站, 使网络空间日益好转。问题:材料中“扫黄打非·净网2015”行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什么保护?淫秽色情对未成年人有什么危害?未成年人应该如何拒绝淫秽色情信息等不良影响?这些知识点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 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会学生理解、分析并掌握好这方面的知识点, 既能提高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三、针对学生实际提出有效复习迎考策略

要使中考复习具有针对性就要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因为作为一个教师, 时刻都要做到 “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和了解学生, 研究学生, 让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因此, 要分析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 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要获得的新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还要分析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层次是否合理。通过对学生技能起点的分析, 我们就能确定学习者必须获得的终极目标, 从而使复习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

思想品德试题的设计, 往往具有“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的特点, 贴近学生的生活, 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命题的依据,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 做到知行合一, 全面发展。例如下面这道题。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中的前校长莫振高, 他生前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扶助近300名贫困学子, 让他们圆大学梦。筹集了3000多万善款, 资助1.5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从而深受人们的爱戴。就这个背景材料, 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的设问:受资助的学生属于什么群体?莫校长的行为具有哪些美德?学生应该怎样尊敬老师?这种题型能让学生找准现实的切入点, 以人为镜、以事为鉴, 理论联系实际, 提炼社会热点问题, 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解题的技巧, 把准答题的方向和要点, 使中考复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中考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提高中考思想品德复习的有效性, 教师应有效创设基础性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综合性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巧, 并针对学生实际提出有效复习迎考策略。

简论思想品德中考复习的应对策略 篇8

一、研读课标,明确方向

中考思想品德课的复习,首先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在整个复习课教学中,一定要紧扣书本,真正贯彻课标,落实其基本要求,这是上好复习课的出发点。课标中的“基本要求”部分,覆盖了全部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学所应达到的能力及程度的具体规定。课标又是教学评价、考核命题的依据,因此,教师能否吃透课标的基本要求,能否在复习过程中全面落实基本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中考复习指导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能力和觉悟能否得到提高。

仔细研读课标就会发现,内容标准的每条内容基本由两个句子组成,前一个句子多是知识内容的要求,后一个句子多为能力的要求。而真正能进入中考试题的主要是知识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只能通过学生的答题倾向进行隐形评价。能力目标包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置现实问题的能力(即道德能力)。因此,在复习中,对于识记的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体会,避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记忆;对理解类问题的复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脑、口、手活起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运用和活动类问题的复习中,教师要对活动精心组织和总结评价(在活动中是否能收集信息、交流认识、讲述体验、评价事件、讨论各自的看法),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要善于把课标和实际结合起来,以引导学生围绕课标复习,落实和领悟基本要求。

如在复习“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时,让学生了解课标的总要求是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具体目标为: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2.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4.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5.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尊重别人的隐私;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在学生了解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后,教师要把目标问题化,让学生做到心中有目标,懂得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中考思想品德课的复习还要研究领会省教研室编制的《说明与检测》,领会中考精神,把准考试脉搏。《说明与检测》规定了考试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内容、题型、分值、难易度等,是指导中考复习和命题的依据,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标的重要文件。我们既要知道哪些课程目标可考,又要知道怎样考;不但要知道哪些知识要考,而且要知道其考试的层面。我们要依据课标和《说明与检测》规定的各个知识和能力目标层次、要求,引导学生记牢知识,加深理解,学会运用。

二、整合教材,夯实基础

我们在中招考试的复习过程中,一般采取三轮复习。特别是第一轮全面复习阶段,主要任务是要紧扣教材,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中考试范围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然而,由于九年级复习时间比较紧张,复习“双基”知识一般是以单元或板块为单位整理知识点,进行拉网式复习。所以,在这个阶段复习时,要按照课标的要求,以板块为单位对三个年级的教材进行重新组合。要求学生先进行知识点的归类,初步画出自己复习的“形象化作业”,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对知识点进行补充、完善、梳理和整合,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指引,逐渐把知识条理化,弄清楚各知识要点在课标中的地位、要求及中考链接、中招预测等,这样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就会大大减少复习的盲目性,提高复习的实效。

三、关注热点,专题复习

关注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是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的一贯原则,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近几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时代感很强,尤其是非选择题全部背景材料取材于时政热点,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就启示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尽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时收集和选择有价值的热点背景材料,定期归纳重大时政,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具体做法:在复习时,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在学习时政热点时,要分析其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落实到教材中。例如,在2014年的中考备考中,笔者把热点时政分为“改革开放谱新篇,世界舞台秀中国”、“关注河南发展,河南人的‘精气神”、“学习先进人物,收获心灵感动”、“学雷锋精神,强德践行”等16个热点专题复习,同时又辑录了“草根英雄”等知识,恰当联系教材、整合教材,从而使学生能够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复习“学雷锋精神,强德践行”时,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关雷锋精神的基础知识:1.2014年3月5日,是雷锋逝世多少周年纪念日?2.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什么?3.我们应学习雷锋的哪些精神品质?4.开展学雷锋活动有何重要意义?5.青少年如何学习传承雷锋精神?6.如何才能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7.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然后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此热点关联的知识点。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归纳深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如下核心知识点的记忆:1.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实现人生意义;2.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3.明辨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选择;4.关心和尊重他人、乐于助人是善待他人的表现;5.培养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情感;6.承担责任意味着要付出代价,要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不负责任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处罚;7.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后,设计两类试题:1.请用一至两个词概括一下你理解的雷锋精神的本质。你认为向雷锋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什么?2.辨析:“新时代,新偶像,当下追星最时尚;雷锋精神代代传,学习践行不能忘。”通过专题性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复习效率。endprint

四、研究题型,探究规律

解读中考试题,研究命题走势。我们知道,中考命题具有连续性和发展性。我们对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和当年的“样卷”进行认真分析和解读,会从中得到启发,发现命题走势。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坚持“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越来越突出思想性、指导性,关注人文性、科学性,注重实践性、开放性,体现综合性、时代性,彰显公正性。因此,试题的情境设置生活化,重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河南省近几年的试题主要是选择、辨析、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四大类题。各种题型又出现新的特点。如选择题呈现出以下特点:重点考查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关注学生生活,关心国家大事;突出地方特色,强调区域特点;突出实践性,注重行为引导;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取材广泛,新颖生动。辨析题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考查学生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采用对话的方式,辨点一般结合当年的时政热点、教材重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多数试题是属于复合型的辨析题。只要教师平时多注意时政热点、教材重点与学生实际的结合点,就可以把握住辨析题的命题规律及趋向。

由此可见,只要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复习的方法得当,学生对“双基”掌握得比较扎实,无论考试时题目如何变化,都能灵活运用。

五、精做精练,把握技巧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五策略” 篇9

本学期思想品德复习内容多、时间短、任务重。扎实搞好中考复习,科学有效地学习,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初中四年所学思想品德的知识,以及学生对所学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的提高学生考试能力,按照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特制定思想品德学科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标准,以《临沂市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说明》为指导,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巩固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中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全面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会考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学习成绩。教研组教师精诚团结、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注重实效,以集体的力量确保学科优势。

二、教学内容

1、初一初三思想品德课本2、2013年5月1日—2014年4月30日国内外重大时事;

三、时间按排

根据时间的关系和现有的复习资料,复习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一轮):2月17日至3月28日。主要采取地毯式复习法。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最长,也是夯实基础的最关键时期。每年中考试题几乎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熟悉课本非常重要,所以采取地毯式复习。

对思想品德课本中所有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将中考要求的知识点按识记、理解、运用不同层次的要求,结合教材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理解、运用,并使其系统化。

第二阶段(二轮):3月31日至5月2日,板块复习,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将基础知识整合为三大板块进行复习,分别是心理道德部分、法律部分、国情部分,结合相应题目进行集中复习。

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根据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说明及时事资料做综合练习,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国内外重大时事、时政热点进行讲解,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时事与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并进行分门别类的训练,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方法的训练。侧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第三阶段(三轮):5月3日至6月8日,中考模拟练习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

最后,选类型训练,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第四阶段:6月9日至6月11日进行回馈课本,结合热点查漏补缺。

四、教学措施

(一)、专题复习,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初中思想品德中考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思想、行为、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做到;研究“课标”和“考纲”,明确复习限度。帮助学生梳理课本知识,使学生构建课本知识体系,指导学生细化落实考点。

在复习过程中以课本知识的某一点或时政要点、热点为载体和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把分散于教材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整体。

(二)、适度训练,提高能力

训练应适度,切忌搞题海战术,对各种资料不加选择的滥用、乱用。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训练试题,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的习惯和心理,同时也要适度的讲评,提高学生的解题的技巧和能力。

总之,经过三轮复习,不但能使学生的政治基础知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个较大的提升,意志品质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顺利实现本学科的考试目标。

课时内容安排:内容

第一周:2月17-----2月21专题一、二

第二周:2月24-----2月28专题三、四

第三周:3月3--------3月7专题五、六第四周:3月10----3月14专题七、八

第五周:3月17----3月21专题九、十

第六周:3月24----3月28专题十一、十二

第七周:3月31----4月4心理道德专题

第八周:4月7------4月11法律专题第九周:4月14----4月18 第一轮复习考试

第十周:4月21---4月25国情专题

第十一周:4月28---5月2时政热点专题

第十二周:5月5------5月9思想品德综合训练

第十三周:5月12------5月16模拟训练

第十四周:5月19------5月23模拟训练

第十五周:5月26------5月30模拟训练

第十六周:6月2-------6月6模拟训练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五策略” 篇10

第一单元认识自我注意:心理问题、情绪问题、挫折意志、认识评价自己

考点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七上第四课33)

一、青春期的含义: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一般指10-19岁。

二、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特点

①、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为:身体外形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①外表和体质状况,包括外貌、休能、健康状况等变化(身休外形的变化,如身高和体重增长、嗓音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如第二性征出现)。②精神世界,包括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越、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会出现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现象,如长痘痘、变声等,这是正常的。②心理发展特点:

一、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

二、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

三、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强烈;

四、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但不稳定,具有两极性;

五、性发育加速,性意识萌动等。例如,富有理想,追求真理,同时追求理想容易脱离现实,沉湎于幻想。

三、悦纳自我就是要悦纳自己的身体、悦纳自己的容貌,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对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而不亏待自己。悦纳自找,就是要有理想的自我,不停地设计自己、要求自己,看重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荣誉,不断地提出自己的发展目标。要做到悦纳自我,应该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足或缺陷。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天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当取得成功的时候,尽情体验自己的喜悦,并与他人分享。彼此尊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如果你快乐地接受了自己,你的感觉一定会非常好,同时你会发砚,你也变得容易悦纳他人了。

四、做学习的管理者(1)为什么我们对初中的学习生活会有不同的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哪几点? ①我们对初中学习生活有不同的感受,关键是我们在面对新的学习的时候,采用了不同方法和策略。②在学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点:A.学会学习。B.提高学习效率。C.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此三点是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正确运用它们,就会使我们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D.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老师的教学实际,就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造成学习时间不够的原因。造成时间不够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①做事拖拉,事情越积越多。②制订的目标不切实际,不能实现就心烦意乱。③从来不制订学习计划,做事随意,顾头不顾尾。④学习与生活场所凌乱不堪,很少整理。⑤不习惯权衡任务的优先顺序,等等。(3)制订学习计划,应遵循的原则。①弹性原则:制订计划时,应留出部分时间,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或在学习中不断修改完善。②自然原则:制订计划时,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能力选择恰当的内容,合理地安排时间。③增强原则:当高效地执行计划时,就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奖励。(4)怎样才能找到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①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老师的教学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种种方式各有特点。在学习逐步深化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③只有在摸索尝试、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把握学习的新节奏。方法出效益,勤奋出天才。④同时,老师的教学也是各有特点,我们尽快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感受老师各自的独特魅力。(5)为什么说学习中有苦也有乐?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①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自身潜能,不断超越自我,获得快乐。②学习中有苦也有乐,如果在放弃学习的权利与摆脱学习的困难中选择,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快乐的。③面对因战争、贫穷和疾病等原因而失去上学机会的同龄人,我们更应快乐地学习。④当我们从学习中逐渐了解世界奥秘,好奇心在学习中获得满足的时候,通过学习发现自己潜能的时候,学习的快乐就洋溢在我们的心中。总之,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更多,不断提升着我们的精神境界。所以,学习是快乐的。(6)学习压力对我们的影响及如何对待学习压力。①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②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③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我们了解学习压力,不是要消除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而是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考点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七上第四课33)

一、青春期烦恼的表现:①由于生理的交化.不知道该以何种姿势表现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喜爱;②随着自我意识的高涨,与父母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过去的亲密关系变得不融洽;③青春期的中学生,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中应有的地位;

二、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这些内心矛盾,是我们成长中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要学会调控这些心理矛盾。当我们感到很难解决内心矛盾的时候,除了可以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外,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例如: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听听音乐或者打打球;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与同学聊聊天,给朋友写写信等。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身心协调发展,顺利度过青春期。

三、克服青春期的烦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应对。第一,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真诚的交流可以加深理解,分享快乐,疏泄烦恼,调节情绪,提升理性。第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尝试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自控能力,注意对事情不要主观臆断,减少和消除盲目的冲动行为。第三,保持自我完善的意识,对自己提出自我完善的阶段性目标。多读书,读书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多运动,运动有助于身心协调;多做好事,做好事可以使自己身心愉悦。

四、正确理解青春期的个性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但追求个性不一定在装扮上标新立异,人格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真正的个性在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五、如何理解青春期的意义(1)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含着智慧、勇敢和意志。有了这些,我们便有了克服怯懦的勇气和冒险的魄力。青春将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好奇,使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眼前的一切,使我们坦然地接纳忧愁,使我们能够尽情地享受人生竞赛的乐趣。

(2)青春是梦想,是激情,是幸福。因为拥有青春,我们每一天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迎接新的挑战;因为拥有青春,我们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并努力追寻;因为拥有青春,我们不怕失败,相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而这种幸福是需要我们仔细体味的。

考点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七上第六课59)

一、情绪产生原因和分类:情绪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具体分为:喜、怒、哀、惧四种基本类型和各种组合情绪。

二、情绪作用:情绪是把双刃剑:积极作用:它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进我们健康成长;消极作用:它会使我们感到难受,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所以,青少年要学会调控情绪,发挥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的影响。

三、情绪的相通性和感染性: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当我们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时,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心别人的情绪,尝试去共享彼此的各种情绪,增加喜悦,减少痛苦,增进彼此的感情,过美好的生活。

四、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掌握正确的调控方法①对积极的情绪,有时也要克制,防止乐极生悲;对消极的情绪.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具体的方法进行调控。②情绪的宣泄和调控,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在发泄情绪时,妨碍和损害他人的、集体的、社会的和国家的利益。也就是说喜怒哀俱,不忘关心他人要尊重别人.注意场合和别人的感受,否则,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五、如何调节我们的情绪?(或调节情绪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1)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关的。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2)注意转移法:当情绪难以控制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例如:可以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力;可以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可以改变环境,到风景秀丽的野外去散步等。(3)合理发泄法:遇到不良情绪时,通过简单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或将不良情绪通过别的途径与方式宣泄出来。例如: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等。(4)理智控制法:在陷入不良情绪时,主动调动理智的力量,控制不良情绪,并尽量使自己愉悦起来。例如:可以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自我暗示,心理换位,学会升华等。

考点4.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七下第五课59)

一.如何认识人生的挫折?

答:人生难免有挫折,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与人生相伴,它是人生的一部分,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二、挫折的含义:人生难免会碰钉子。人碰钉子之后,就会产生紧张、烦躁、伤心、气愤等心理反应。所谓“碰钉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三、造成挫折的原因(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由于个人的道德水平、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带来的限制。)。所以说“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四、挫折和逆境对人的影响:(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挫折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我们的身心造成打击,带来痛苦和烦恼。另一方面,它又有利于我们经受考验,磨砺意志,增长我们的才干和智慧。

五、面对挫折和逆境的三种态度和三种结果:①胆怯、懦弱的人,遇到挫折和逆境,就放弃目标,其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②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这种人在挫折和逆境面前也能拼搏一阵,但要么满足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到底,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③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他们能勇敢面对挫折,冷静思考,保持积极情绪,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启示:对挫折的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然而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这就是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我们要培养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和坚强意志。

六、战胜挫折的方法:答: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地屈服于各种挫折,而是以顽强毅力战胜挫折,不断前进。

(2)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遭遇挫折时,首先要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各

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3)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是战胜困难和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4)学会自我疏导。如果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自我疏导的方法很多,例如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力(移情)、目标升华等。(5)冷静对待。在失败中看到其中孕育着成功的可能,让自己重树信心。(6)请求帮助。主动把失败的痛苦向亲人、好友、老师或同学倾诉。(7)精神升华。奋发图强去取得学习、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这是应对挫折最积极的态度。

考点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坚强的意志(七下第六课71)

一、坚强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等。①坚强的意志对一个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②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在艰难的条件下,甚至在逆境中做出优异的成绩;而意志脆弱者,会在挫折和失败面前退缩,成不了大事。我们每个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都难免遭遇挫折和逆境。从小培养自己具有坚强的意志,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克服弱点、成就人生。

二、坚强的意志的表现①自觉性: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②果断性: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果断采取出动;③自制力: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面对胜利和成功,不骄傲、不自满;④坚韧性:能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坚强意志的作用: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获得成功、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障。(1)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与成功无缘,并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因为缺乏坚强的意志。如果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就能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思想的影响,作出正确的选择,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2)走出失败阴影需要坚强意志。“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意志坚强、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并重新站起来的人,才能迈过失败这道槛,走向成功。(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财富,但好习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养成的,只有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能持之以恒,逐步养成。(4)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坚强意志能促使人们不断地战胜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从而成就大业。

四、意志坚强和意志薄弱的区别①意志坚强:第一、坚持正确的目标,能有效地抵制各种不良影响和诱感;第二、坚持把重要的事情先做完,然后做其他的事情;第三、在受到别人的批评和谴责时,不灰心,能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第四、在成绩不理想时,能积极地找出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第五、在遇到难题时,能从多方面去想办法。第六,能正视自己的弱点,不沮丧、不自卑。②意志薄弱:第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第二,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常常半途而废;第三,不能坚持正确的行动方向,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的影响和诱感;第四,在成绩不理想时,常常唉声叹气,一筹莫展:第五、面对困难和逆境。常常消极地等待境况的改变;第六,面对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常常没有勇气和毅力去克服。

五、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答:(1)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任务目标。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锻炼意志也不例外,要给自己明确提出锻炼任务。(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磨砺意志,要向自己挑战,向自己的坏毛病、坏习惯开刀。(3)善于管理自己,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我们在完成一些生活或学习任务时,往往会遇到各种诱惑和影响。只有提高自制力,拒绝诱惑,坚定地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才能使自己的意志得到磨炼。(4)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善始容易,善终难”。意志力的锻炼,特别需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多年如一日,专心致志、坚忍不拔的人。

(5)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6)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必定要经过艰难、困苦和不幸的磨炼。自觉地、适当地在艰苦的生活和环境中锻炼自己,这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六、情趣是怎样产生的。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高雅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总能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发现乐趣,体验情趣。

七、高雅情趣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作用。庸俗的生活情趣的影响。①高雅生活情趣对我们的作用:A.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B.情趣不但能使我们因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还能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我们即使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②而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八、怎样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①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乐观的人,思想活跃,活泼开朗,富有幽默感,对学习、事业与前途充满信心。正因为这样,他们往往更能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更多地感受生活中的情趣,从而在生活中培养高雅的情趣。②青少年正处于兴趣发生的高峰时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上,还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此外,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不能盲目从众。③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寻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和时间,更多地选择文化活动内容,从丰富的文化生活中,领略生活的真正意义和情趣。④在追求生活情趣的过程中,我们的情感世界总能在无形中受到陶冶、提升为情操┈┈一种价值追求的情感。例如:热爱祖国的情感、爱护集体的情感、承担责任的情感、匡扶正义的情感等。所有这些情感,都是高尚情操的表现。

九、学习习惯的含义和重要性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它包括学习中的注意倾向、记忆的习惯方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定式、作业和复习的行为习惯等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使人受益终身。

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表现及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①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②有钻研精神,喜欢独立完成学习任务;③善于集中精神,排除干扰;④学习有计划;⑤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⑥经常使用工具书、参考书;⑦喜欢阅读,有意识地拓宽知识面;⑧今日事,今日毕;⑨经常与同学讨论问题。

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后不易改变的态度和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是从按规定具体、明确、可行的计划开始。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而且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必须纠正的。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的途径有:①交一些能管束自己的朋友;②用暗示法来提醒自己;③用写日记的方法来管束自己。

考点6.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七上第五课45)

一、认识自己的意义:“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正确认识,是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条件。

二、正确认识自己:答:①全面的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自己的缺点;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形象,使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起来;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每个人都是发展变化的,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才能使自己在改正缺点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此外,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③我们可以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三方面来认识自己。

三、认识自己的途径:(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要认识自己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包括三个方面:①外表和体质状况,包括外貌、体能、健康状况;②精神世界,包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和认识;③社会地位,主要是自己在班级、学校中的位置和作用,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观察一个人在集体中能否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否很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对于了解一个人有一定帮助。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4)经常自我检查。努力保特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以更新的自己面对新的一天。

四、悦纳自我: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块点、不足或缺陷);②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③每天给自己一个好心情。悦纳自己,完善自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上一篇:学习动机量表分析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小青蛙跳荷叶》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