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主义,爱我中华(精选15篇)
关键字:爱国主义,大学生爱国,民族精神,为国奉献。
弘扬爱国主义,爱我中华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俞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同谋求国家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同争取中华民族更加远大的前程紧密联系起来,自觉把民族精神转化为造福于祖国和人民的具体行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每个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强国富民这一崇高事业的组成部分。弘扬民族精神对不同岗位的同志尽管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要求,就是立足本职岗位,把民族精神转化为干好实际工作的自觉行动,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对部队广大官兵来说,就是要把民族精神转化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功立业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忠实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障的具体行动;转化为自觉践行我军根本宗旨,为祖国为人民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具体行动。
爱国从来需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口号和空谈。从自身作起,从细节作起,也许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爱国需要万众一心的凝聚力,需要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弘扬国人的爱国主义,仅靠单一的口号不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还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对于国民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也应建立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为谁学习,为谁工作”和“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一叶障目而不见真理。高烧导致的狂热,爱国外衣下的狂热,不比那些地震或者海难更可怕?拒绝日本人入内是爱国吗?不吃麦当劳是爱国吗?仅仅因为去了靖国神社,姜文就被不问青红皂白地指斥为汉奸,一篇篇的讨伐檄文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他飞来,漫天的唾沫背后,似乎一切关于靖国神社的行为都意味着与日本军国主义亡魂的纠缠。当爱国以如此敏感和狭隘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究竟应该庆幸还是悲哀?居心叵测的推断,无聊的口舌之争,又让我们在多大意义上接近爱国的精神内涵?还有,赵薇不认识日本军旗图案,伏明霞不知道卢沟桥为何物,在慨叹名人明星们对常识的无知的同时,更多的人举起了板砖,甚至还有粪便。那些过激的言论和行为因为打着“爱国”的旗号而分外冠冕堂皇,似乎只有从这些“不爱国”的名人们的身上践踏而过,才能证实自己更加爱国。爱国本来无错,但是当人们把爱国当作一场时髦的运动,随便找个靶子吐口水的时候,严肃的热情就异化为滑稽的狂热,爱国就在无聊的炒作中病变了。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泽民在清华大学九十华诞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向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五点希望:
一是希望你们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要成为一个有志和有为的青年,爱祖国、爱人民是首要的要求。
二是希望你们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要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精神,特别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方法论,努力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
三是希望你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要努力使自己既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过硬的科学文化本领,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健全的心智。全面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在学习中增长知识,不断在人生旅途中陶冶情操,不断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意志,为承担起建设祖国的神圣职责做好一切准备。四是希望你们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要学会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中国,观察世界,善于用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和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来丰富自己。要坚持向历史和现实学习,向人民和社会学习,既勇于开拓,又谦虚谨慎,善于在集体的奋斗中开创新的事业。
五是希望你们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认知只有赋之实践,才具有彻底的意义。古人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你们一定要发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精神,既富于崇高理想,又始终脚踏实地,诚诚恳恳地
为祖国和人民做好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要弘扬爱国主义,爱我中华。广大青年要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要将个人的创业融入民族创业的伟大实践,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在艰苦的实践中砥砺意志、锤炼品格、增长才干,成为具备新的道德规范和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一代新人,成为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楷模。
同学们,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力量,是我们事业的希望,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二十一世纪是我们的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的肩上。老一代牺牲奋斗取得的成果,需要你们去巩固和发展。老一代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需要你们去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祖国的美好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青年要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这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广大青年学生要正确理解当代青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勇于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树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雄心壮志,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转换观念,结合实际,抓紧时间,勤奋学习,掌握本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埋头苦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
弘扬爱国主义,爱我中华!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省教育厅决定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云南教育报刊社共同举办云南省首届“古滇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大赛。一、活动主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组织单位1.主办单位:云南省教育厅2.承办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云南教育报刊社三、征文对象全省小学教师四、征文内容及要求1.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 以教育部《完善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 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 围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感悟, 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来做好教育工作, 以达到真正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字数要求5000字以上) 2.征文体裁不限 (理论文章、短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可) , 题目自拟。3.本次征文大赛的参赛作品, 必须为参加选手原创, 不得抄袭, 不得侵犯他人著作隐私权等, 因此类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五、征文时间即日起至2016年3月3 1日六、投稿方式请将稿件以WORD文档发至邮箱ynjy2014@126xom。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邮箱地址等。七、征文评选及使用1.由大赛组委会专家组统一评审, 评出^二、奖及优秀奖若, 发放获奖证书和奖品。2.优秀作品除在《云南教育·小学教师》上选登外, 还将推荐至人民教育出版社下属刊或其他中央级期刊发表。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胜利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党的奋斗历程中又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举世瞩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全党全民的使命提了出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华民族一贯重视文化建设,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既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又带有多元性和区域性。现代文明的基础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区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需要文化上的复兴与革新。近年来传统文化研究不断兴起,并呈现出向区域文化研究倾斜之势。区域文化研究热的兴起,是多年来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和深化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需要使然,也是壮大区域文化产业、提高区域社会凝聚力和美誉度的需要使然。高度重视区域文化开发利用,大力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吴越文化是中国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地域文化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代表。吴越文化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中,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浙江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吴越文化从孕育、发展、成熟、兴盛到转型,历经沉浮,兼收并蓄,传承创新,显示出难以比拟的包容性和源源不绝的生命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前对它的研究、宣传具有重大意义。
数千年来,吴越文化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为世人瞩目、今人骄傲的优秀文化成果,有力地推动着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重视吴越文化的研究,就是要认识浙江传统优秀文化的辉煌;我们大力弘扬吴越文化,就是要推动现代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吴越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密切交融,支撑着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态势。从浙江文化的发展史来看,吴越文化和当代文化的不断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深厚历史底蕴、丰富思想内涵的浙江当代文化。它既始终保留自身的文化特质,又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这种文化品质深刻影响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义利并举、求真务实;大气开放、兼容并蓄的浙江精神的形成与拓展,丰富深化了新时期浙江文化的价值标准,为建设人文精神高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形象鲜明的文化强省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在复兴中华伟业的征程中,文化创造力将充分释放。
将吴越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东西提炼出来,将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文化元素升华,可以为浙江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现代化,乃至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腾飞,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撑。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吴越地域占据了长三角的核心地带,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交流融合,具有共同的语言习俗和文化特征,逐步发展成一种具有同质内涵的特色文化。植根于吴越文化之中的长三角地区正是由于文化的相容性、开放性而在今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上展现出勃勃生机。进一步加强吴越文化的研究,可以发掘和利用吴越文化中的精华,使之成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重要的文化基础。
吴越文化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宝库。对吴越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度梳理、分析,总结吴越文化的特色、优势,寻找吴越文化遗产当代化的有效途径,可以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深刻的历史启示。
“洋节”,顾名思义,就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节日。主要包括:2月14日情人节、4月1日愚人节、10月31日万圣节、12月24日的平安夜、25日的圣诞节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中的“洋节”在一些商家的热捧中,成了促销热卖的噱头,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所谓的“节日”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不了解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过“圣诞节”等洋节。
万圣节,起源于凯尔特人传统的鬼节。经过基督教徒的改造成为了纪念他们圣人的节日。圣诞节,是西方国家信奉的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的出生日,同样也是一个带着强烈宗教色彩的节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西方节日的传入,实际上是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理应对这些“舶来品”说不!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比中国文化更博大精深!周恩来说:我们热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的源泉!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漫长岁月血脉相传,是世界上唯一文化没有断过流、从始至终传承下来的伟大民族。然而,近几年来,圣诞节等“洋节”在中小学生中盛行,一些青年学生盲目跟风推崇洋节,这与学校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是背道而驰的。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为此,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家人团聚,赞天地之化育,我感恩,过春节!
家人团聚,报四时之恩赐,我温暖,过中秋节!
家人团聚,感先贤之圣德,我学习,过端午节!
家人团聚,念祖先之恩德,我思远,过清明节!
家人团聚,孝亲人之大恩,我感动,过重阳节!
男: 我以稼轩的手笔
写下这激昂的文字
合: 爱我中华
女: 女娲的妙手
留下了炎黄的子孙
拼搏在这东方的热土
男: 千古流传了多少动人的传说
汗水却是飘香的浓墨
灵魂是大海的气魄
女: 没有马良的神笔
却画出了 千古的佳卷
男: ——昂首高亢的雄鸡
唤醒拂晓的沉默
——冲天腾飞的巨龙
叱咤时代的风云
——原野奔驰的雄狮
舞动神州的风采
女: 我借李白的灵魂
书写心中的豪放
合: 爱我中华
女: 坚强的性格挺起泰山气魄
辽阔的海疆装满了我所有的寄托
男: 我有青年的志向
忘不了母亲的嘱托
会用金色的钥匙打开未来的辉煌
女: 我深爱我的祖国
我自豪
你的坚强
抵住内忧外患
闯过岁月蹉跎
男: 你孕育了伟大的民族
你那搏动的心脏
跳到着五千年的脉搏
女:秀美的风光
有瑰丽的文化
残阳被大漠收起
明月已醉了荷花
男:对着美丽的画卷写下激扬的诗篇
我是炎黄的子孙
女: 我是女娲的后人
男: 生在雄鸡的脊背
随着奔驰的雄狮
舞动鲜红的旗帜
女: 嫦娥划破夜空
神州冲向九霄
男: 霹雳一声
我是中国人
翻开中国近代史那长长的画卷,几多哀怨,几多屈辱,几多痛苦!比黄河还要曲折,比大海还要苦涩……难忘的民族耻辱呵,去看看沙市闹区的那根刺柱吧,赫然醒目的大字告诉人们:当年的日本鬼子曾把中国人民绑在这根柱子上练习刺杀。听见了吗?受辱者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虎踞龙盘的南京,3xxxx无辜者的生命,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母亲怀中嗷嗷待哺的婴儿,统统被杀,无一幸存,屠刀所指,山河血染,日月失色。处处扼咽喉,天涯何处是神州。堂堂中华在侵略者铁蹄下痛苦呻吟……
“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央央中华,山河破碎,国将不国,面对这灾民流离,哀鸿启遍野的现实,有多少仁人志士大声疾呼“上下一心开创中华”,然而为什么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难以实现呢?为什么仁人志士的种种求索却总以失败而告终呢?为什么林则徐龚自珍的无限憧憬只能是一场空梦?戊戌变法最后只落得“引颈受戮”的下场?资产阶级革命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帝制,但仅仅在三个月之内就夭折了。
痛心疾首之余,我们要认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人民的希望又在哪里?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忘不了,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用满腔热血谱写一曲赞歌;忘不了,铡刀的底座已经被鲜血染红,党的女儿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更忘不了,桥头碉堡喷着敌人的火舌,人民的好儿子董存瑞毅然拉响了导火索……是他们,是无数的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拖出了地狱之门,送上了幸福大道;更是无数革命烈士,用拳拳之心,抹去祖**亲凄苦的眼泪,换来了她幸福的微笑。他们为了民族的生存、兴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坚如磐石,顶天立地!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黄皮肤的民族,终于在屈辱中站起,她腰板挺直,头颅高抬,终于扬眉吐气。冲天而起的蘑菇云,打破了苏美两国的核垄断;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向世界宣示中国再不是“东亚病夫”,使世人再次认识生机勃勃的中国;而“神舟5号”的顺利升空与返回,终于圆了龙子龙孙的飞开梦……
国旗下,我的心潮澎湃——祖国,你的伟大象奔腾的长河,即使我不能涌直推进的浪波,我也要做水一颗,为你的洪流增添浪花一朵;你的繁荣象浩瀚的银河,即使我不能为你增添耀眼的光彩,也要做小星一颗,为了你的灿烂默契闪烁。
一、挖掘教材,高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响曲”
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如,五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走进名著”,编选了《史记》中的《将相和》、《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名著中的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其为载体,不断深究、挖掘、丰富和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增长智慧。在实施这些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人的内心、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二、诵读经典,高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曲”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用书,已经流传了千年之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三字经》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借助《三字经》来亲近祖国的传统文化。首先,让学生背诵《三字经》,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其次,讲故事,借古诲今,启发学生领悟故事中的道理。再次谈感想,“思往事,心潮涌”,由学生选择《三字经》中自己最感动的一句话写读后感、谈启发。最后,进行《三字经》知识竞赛,内容可涉及到背诵、接龙、讲故事、谈启发、讲释义等。学生为了能在竞赛中取胜,便会主动潜心于这方面的积累、搜集、整理,这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积累运用,高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协奏曲”
优秀的古诗词不但情趣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人一辈子受用,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积累和吟诵。
从三年级开始,每人准备一个古诗词的积累本,然后印发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的目录,在语文课前五分钟开展背诗、赛诗、对诗比赛;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赛诗、对诗,把这一活动通过家校互动得以推广和延续。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给古诗词配画,以达到理智和诗情的融合,以润泽和滋养学生的心田,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得到不断提升。此外,以考试的形式着重考查学生古诗词积累的量和面,让学生进一步体味到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和独特内涵,再次提升学生积累古诗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结合节日,高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奋进曲”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个个岁月长途中的欢乐盛会。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组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发扬光大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样,能使学生融会贯通地体验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品行上打下弘扬民族精神的烙印。
五、继承本土文化,高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奏曲”
传统文化的根基源于世俗生活中,但是文化是自在的,而不是自己生成的,它需要呈现、发扬。例如,以“走进家乡”为实践点,开发学校课程《酒泉传统文化读本》,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既可以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又可以培育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精神;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又有利于提高和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春节,充满着迎新的喜庆;清明节,寄托着对故人的哀思;中秋节,洋溢着团圆的欢乐;国庆节,让我们感受伟大祖国的日益强盛;母亲节,送给妈妈一份温馨与祝福;感恩节,使我们懂得了感激与报答……可以说,节日伴随我们成长,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也激起我们不少深深的思索,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知识视野……请以“节日”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温馨提示]
节日伴随着我们成长,你可写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节日,谈谈节日里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懂得了什么道理等等。
[赛题二]
古诗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往往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就是一幅画面或一个场景。因此古诗也可以成为我们进行想象创作训练的素材。改写古诗文是一个很好的练笔形式。它既能加深我们对古诗文的理解,更好地欣赏祖国语文的精华,又能训练我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找一首你熟悉的古诗,将其改编成一个故事,让我们与古代的大诗人比比看,谁写的景美、情真。字数不限。
[温馨提示]
1.用副标题注明是改写。如“伟大的母爱——改写《游子吟》”。
2.在作文前附古诗原文,以便读者阅读欣赏。
3.改写要尊重原文。
[赛题三]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数万人遇难,数十万人受伤,但发生在废墟上的一幕幕,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无私大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请以此次地震自然灾害为题,围绕“灾难无情,人有情”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温馨提示]
1.写地震的见闻,重点突出自己的感受。
2.你为地震灾区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请把自己怎样做的写清楚。
[赛题四]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它,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13亿人口、56个民族和5000万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家庭举办的空前盛会。古希腊神话的光芒,在圣火点燃的一刹那,又一次把奥运的精神照亮。令人啧啧称赞的宏伟壮观的开幕式,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观众不断爆发出响亮的掌声和喝彩声……这一切是否还在你眼前浮现、在你耳边萦绕。请以“2008年奥运会观后感”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温馨提示]
近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必须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它的形成、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首先,在表现形式上,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三个倡导”,这个概括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烙上了传统文化的独特印记,展示出雄浑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其次,在具体内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3个层面的倡导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参天地之化育”,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
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则正”,一个人如果能守护善性,言行不偏不倚,就会保持公心,体现公正。“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诚信”思想最早来自儒家,《中庸》讲:“诚者,天之道”。天道至诚、真实,所以,人道也应如此,人性真诚善良。“信”为人言,人要言必信,行必果。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义”的推行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重拾传统并不等于简单复古
传统,即“传而统之”,其“神”在于传递,其“魂”在于统摄人心,反映的是一种承前启后的文化自觉。每一代人都生活在传统之中,同时,又从现实出发对传统进行不断地修正、更新和扬弃。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会结构、经济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上西方价值观的推波助澜,许多传统价值观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一些传统美德被怀疑甚至抛弃。人们急切地想通过背离传统而踏入现代。岂不知,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不可能摆脱传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同样要根植于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长得像韩国人,穿得像德国人,说话像英国人,但我们的内心一定要是中国人。
重拾传统在今天并不是要回到过去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代,而是党在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高扬民族旗帜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其实,我们党始终强调要正确对待传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曾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更加自觉。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十七大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十八大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让优秀传统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
离开传统文化的“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很难获得人们的心理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认真挖掘,辩证对待。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何为精华?何为糟粕?这个问题弄不清楚,“取”和“去”的说法就毫无意义。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吸取什么,扬弃什么,直接决定着民族精神的延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当务之急是要像总书记提出的: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第二,与时俱进,讲究方法。面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现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讲究方式方法,也就是要关注“怎样取”的问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如何能更好地得到传承?比如,备受热议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争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必须扶!因为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怎么扶?如何在助人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也是今天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要努力寻求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传统文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即使是其中的精华,也要根据时代需要合理汲取,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时代变迁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优秀传统文化也才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真正起到精神导航的功能和助推剂的作用。
第三,丰富载体,创新形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对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表达,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层面和维度,着力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采取行政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各类场馆、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品位高雅、创意新颖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作者单位:陕西省委党校哲学部)
编者按
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13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可以说,国家的发展,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也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的进步,既有赖于物质文明的积累,也有赖于精神文明的培育,有赖于进步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如何理解总书记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期“理论解读”为您释疑解惑。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
写在前面的话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自宋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可以说是对《论语》最高的礼赞。现代知名学者余秋雨说:“中华文明不中断地延续数千年,是全人类唯一的奇迹。这个奇迹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一种美德的延续。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
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我们来一起学习《论语》。学习《论语》,首在诵读,熟能成诵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涵咏中不断体会。也许,你现在还有很多疑惑,不要紧,随着你的成长,你会不断加深理解,并从中受到教益。
我们学习《论语》,还应该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重视心灵的慰藉。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二、以开放的态度学习。儒家学说本身是开放的,是与时俱进的。
三、贵在自觉,身体力行。儒家的人生哲理,靠人的生命体验,不是靠逻辑证明。
四、允许多种解释,但要从积极方面去理解。略举几例: 1.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论语》17.25)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8.9)《论语》学得好不好,有几个标准: 一.是否触动了心灵?
二.是否培养了情感?细想对父母的感情,对周围人的感情加深了没有?感恩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心中有没有感恩的情感? 三.是否增强了责任感?
四.意志是否受到的锻炼?人格是否受到了熏陶?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是否有抵抗力?
五.人的气质是否起了变化?
六.人际关系处理方面是否增长了智慧? 七.是否愿意长期地学习、长期地阅读?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检验我们学习《论语》的效果。
辛庄镇八一希望小学 校
对于这组新产品的作用,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就是泸州老窖和文化产业结合的产物,切合国家要求振兴文化产业的主题,通过文化搭台、企业唱戏,推广产品,有利于提高泸州老窖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的价值。
借力文化铸高端
本刊记者了解到,此次“爱我中华?中国音乐文学大奖”由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办。
据悉,中国音乐文学学会成立于1981年,至今已历五届。学会曾成功举办了“虹雨杯”歌词大赛,全国青年歌词大赛等多项重大活动,学会领导包括著名词作家乔羽(代表作品《爱我中华》、《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浆》、《难忘今宵》),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代表作《敢问路在何方》、《红梅赞》、《我爱你中国》)等大师级人物。代表了中国歌词界最高权威学术团体,代表了音乐文学艺术的最高水平。
此外,泸州老窖集团也是享誉海内外的百年老字号名酒企业,它是在明清36家古老酿酒作坊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有大型骨干酿酒集团。作为我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泸州老窖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被誉为“浓香鼻祖”、“酒中泰斗”,是行业内唯一荣获三枚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
张良告诉记者,“国窖1573?爱我中华”是针对高端人群的,他们应该对酒文化比较了解。因为这是跟中国音乐文化学会合作的,所以不仅包括文化产业界的人员,也包括其他行业的收藏爱好者,及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老板。
据了解,“国窖1573”即是老窖重点塑造的两个品牌之一,它是国窖精心酿造的品赏级白酒产品的品牌统称,旗下产品全部都是极具收藏价值的高端定制酒。
从产品的外包装可以看到,看似互不相关的中国传统的“酒”、“歌”、“书”“、画”“、瓷”等文化元素,通过艺术手段的处理,被巧妙地融合在三款新品里,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种设计上的别具一格,不仅发扬了老字号的文化底蕴,也传承了泸州老窖1573系列品牌的历史,同时融入了时代精神和爱国精神,将人文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国窖1573?爱我中华”每年产品总量为300吨,不因销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产量非常稀缺,加之与文化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属于中国白酒类的超高端顶级奢华酒。
慈善拍卖显责任
活动当天,泸州老窖独家冠名的“爱我中华·中国音乐文学大奖”也拉开了帷幕。在活动上,金融界、海外商会、文化艺术泰斗等社会各界精英应邀出席,共同围绕“歌酒盛世,同饮华夏”,进行文化艺术上地交流和碰撞。
在推出高端白酒的同时,泸州老窖还与国家文化部以及中国音乐文学学会通力合作,捐资2000万元设立“中国音乐文学国窖爱我中华奖励专项基金”,以支持中国音乐文化产业繁荣,扩大中国音乐文学界的国际影响力。
泸州老窖在活动当天,还推出 50坛不同编号的特别纪念款。这50坛具有特殊意义的“国窖1573·爱我中华”将全部用于慈善拍卖,所得将捐赠中国音乐文学大奖,长期支持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由此可以看到老窖弘扬传统文化及艺术、助力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决心。
对此,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陈晓光表示,中国历来是文明大国,如今盛世之下,中国文明逐渐走向国际化,像泸州老窖这样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企业,能主动承担起弘扬文化的责任,学会对此非常赞赏。
近年来,白酒收藏吸引着众多投资,开启了一个投资新时代,主要集中在高端的品牌白酒上。随着收藏酒市场的逐渐成熟,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名酒企业纷纷挖掘收藏酒市场商机。
张良认为,“收藏者不再更多地着眼于增值,而是更注重那些古董级、标本级、与文化艺术大师直接相关、具有深厚文化艺术气息及内涵的收藏酒品。高端白酒产业的发展趋势日渐锁定在提高品牌效应,向收藏品、奢侈品看齐上面。”
因此,泸州老窖近年来创新了战略经营,将目光锁定在高端白酒的传承和创新上,不断挖掘市场,抓住机遇,以创新营销思路和营销方法,开启了高端白酒进入文化与品牌营销的先河。
此次推出的“国窖1573?爱我中华”系列,由于其稀缺性也不将对外传统发售,而是通过集体预定的方式获得,这也将使得此系列酒成为收藏的珍品,必将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可以预见,白酒将在不久就会成为奢侈品艺术品的热门藏品。”张良最后表示,老窖会坚持把技术营销和文化营销两条道路都走好走扎实,抓住高端白酒产业发展趋势下的文化营销的新契机,使泸州老窖发展更为稳固、迅速。□
1 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1.1 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思想精神。
我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相当丰富, 形成了中华民族思想理论的核心。老子提出了相反的事物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认为事物都是“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指出了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祸兮, 福之所倚;福兮, 祸之所伏。”《易传》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是说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指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变化的原因;“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 是说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都表现出无穷的变化。
1.2 以和谐为核心的审美精神。
我国古代文化在美的总体形态上呈现出的是和谐之美。《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 协和万邦”, 《周易·乾卦》云:“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 即主张万邦团结, 和睦共处。老子提出,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认为人仿效自然的状态和性质, 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孔子强调人与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 认为“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孟子认为, 统一天下不是靠掠夺性的战争, 而是靠人心归向, 靠上下一心的“人和”, 他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他提出了“与民同乐”的观点, 从审美活动方面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庄子提出, “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夸大成绝对的自由, 作为一种人生审美理想, 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和谐美。荀子认为, 自然界是井然有序的, 有规律的, 这些规律中最根本的是“和”, 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把孟子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观点发展为人能“合群”的理论, 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同样强调“和”。
1.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精神的核心内容。历史上, 各民族所反映出的对中原地区的向心力, 经过各族人民长期对中原地区以及广大边疆地区的共同开发、建设和保卫, 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中。但在更早之时, 就有“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我国古代爱国主义的最光辉典范。西汉出使西域的张骞、东汉投笔从戎的班超、精忠报国的爱国名将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 都是在民族斗争中大义凛然的爱国主义英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甚至是“忠孝不能两全”等, 抒发了为国负责、为国牺牲, “舍小家, 顾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样的文化熏陶贯穿于我国数千年漫漫历史长河之中。
2 新时期弘扬中华文化的必要性
2.1 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需要弘扬中华文化。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不断战胜内忧外患, 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今天, 弘扬中华文化, 既可以领略中华民族辉煌的中华文明, 引导人们珍惜这份丰厚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又可以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激励人们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2.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弘扬中华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指出:“弘扬中华文化,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当前最关键的就是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基础, 是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共同精神力量。中华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对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引导作用日益明显, 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举措
3.1 积极开展中华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
要做好中华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 首先, 应抓好舆论宣传。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 以其覆盖广、容量大和领域宽等优势, 在加强中华文化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 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应发挥各自的优势, 为弘扬中华文化作贡献, 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光荣传统和灿烂文化。其次, 应抓住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 形成宣传中华文化的热潮。各级文化、影视主管部门应积极提倡和扶持弘扬中华文化的各类通俗读物和文化艺术作品的编写、创作, 通过展示、评奖等各种手段加以引导。总之, 应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普及教育, 使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 喜爱中华文化, 成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3.2 大力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 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 应重视对现代公民进行优秀民俗文化教育, 充分挖掘和积极运用民俗文化资源, 大力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使中华文化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当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一方面可以使人们接触和了解民间民俗事象, 增加生活情趣, 营造积极、健康、乐观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可以使优秀民俗文化代代相传, 使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 是一个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 如文物、典籍等, 又有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和节庆礼仪等。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应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 进一步加强规划,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工作力度。既应重视文物的保护, 采取有效措施抢救濒危文物古迹, 又应重视重要革命文物的收集和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 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和贩卖文物的行为。
总之, 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时代条件下, 针对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突出时代特点, 弘扬和培育中华文化,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使中华民族重振雄风于世界。
摘要:弘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需要, 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面对文化同质化的挑战, 应积极开展中华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 开展健康有益的民族文化活动, 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
关键词:中华文化,必要性,举措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34.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书写了她永不停息的对美好幸福的向往,展示了她永不磨灭的对民主富强的探寻,表明了她永恒坚持的对和平安宁的追求。她延绵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挺立的精神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唐宋清风,骠骑千里,康乾盛世,每一笔都是浓墨重彩的骄傲。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因为爱我中华,所以我们铭记屈辱历史。战争是一堵残酷的墙,他让手足情深的华夏儿女生离死别;战争是一把锋利的刀,他让渴望和平的炎黄子孙痛苦煎熬;战争是一本流泪的账,他让疮痍满面的中华大地写满屈辱。鸦片战争开起洋枪火炮,各国列强肆虐九州,掠才夺宝,恣意妄为,夹杂着东亚病夫的嘲笑,夹杂着支那猪的侮辱,夹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叫嚣。国家蒙难,民族蒙羞。直到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响彻寰宇,世界,终于又再次听到中华民族的声音。我们要不忘战争的硝烟,铭记历史的屈辱,许下最真的心愿——兴我中华!
因为爱我中华,所以我们迈出发展脚步。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兼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中华大地以惊人的速度重新焕发青春活力;30年的坚持与不懈,中华人民以爱我中华的决心铸就着属于自己的的梦想!曾经的民不聊生,曾经的满野战乱,曾经的挨打受虐,都已成了过去。如今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龙腾虎跃!于是,我们充满前进的动力,加快发展的步伐,坚定永恒的心愿——兴我中华!
因为爱我中华,所以我们立志兴我中华。中华民族在不停走向远方,用古老国度的涵养,用积蓄已久的力量,用坚定永恒的信念,去等待每一次血脉喷张。三峡工程的顺利竣工,祖国入世的铮铮宣言,北京奥运的一鸣惊人,神州飞船的一飞冲天,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镌刻下炎黄子孙兴我中华的风采。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不忘记华夏民族的屈辱和坚韧,历数着炎黄子孙的辉煌和荣耀。我深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正值风华少年,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作为祖国新时代的接班人,我愿将灵魂的纤绳系向中国的大船,做千万个纤夫中最普通又最努力的一员。我愿时刻准备着,用青春与热血,用一生的时间践行——
国旗下爱我中华演讲稿1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每当听到这首《爱我中华》这首歌时,我就会激动不已。
如果有人问你,你最爱什么?大家会说是爸爸和妈妈,可是我的首选答案是:我爱我的祖国——中国!
回顾过去,我看到中国人民同心协力,将侵略者赶出中华;我看到港澳回归时,每个人都在默默地祈祷:“五、四、三、二、一、零!”大家欢呼雀跃,心潮澎湃,流下了激动的泪花。
感受此刻,当人们明白奥运会在中国举办时,当中国健儿夺取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坚信:不论你身在何处,你都会为之骄傲和激动。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展望未来,中国已经越来越向世界科技强国靠拢,国家经济也越来越发达,在国际舞台上,也越来越展现出一个强国的风采。
作为学生的我们,虽然没有生活在战争年代,可是我们却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或许一个人一生也做不了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可是,在我们生活中却随处可见爱国之举:植树、种花、栽草、节俭用水、垃圾分类堆放等等,这些微不足道的事,但我们大家一齐做,我相信,祖**亲会变得更加完美!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和期望。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绚丽多彩!
国旗下爱我中华演讲稿2
这是一个由56个如星星般闪烁的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一个历经沧桑和苦难的坚强国家,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璀璨明珠——中华!
我爱中华,我爱我的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乃至于远到八国联军,近到日本侵略者,都窥视中国的资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共产党領导着千百万革命志士,赶走列强,推翻蒋家王朝,用鲜血和生命唤醒了劳苦大众,中国也在一次次的磨难中渐渐强大,用自我的血肉之驱,筑起了一个站起的民族,最终在62年前的10月1日,一个伟大的人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响彻了大江南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这个巨龙騰飞在世界的东方。
我爱中华,我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学知识,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隐含历史的成语故事,经典永恒的名著欣赏……从《诗经》“坎坎伐檀”的河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汗界;从苏轼的《水调歌头》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无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著更是享誉国内外,成为人们炙手可热的收藏品。这不仅仅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的源泉。
我爱中华,我爱祖国的名川古迹,人文景观。人间奇迹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的紫禁城,朝观日出的泰山,垂柳拂岸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更有改革开放后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矗立在上海外滩的对面……美丽的祖国山河让中外游客大饱眼福,流连忘返。祖国山河的美丽也铸就了祖国人民的美丽心灵。2010年的青海大地震,使玉树人民经受了一场巨大的灾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儿女手拉手心连心,将生死置之度外,奋力抢救压在废墟下的群众,灾难过后,全国人民都踊跃捐款捐物,救济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个新玉树又茁壮成长。这种团结向上的民族精神,令世人嘱目,令世人敬佩。
如今的中华民族正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挥动着和谐的双臂,奋起拼搏,用汗水和挚爱来描绘一个现代化、锦绣的中国。如此伟大的民族,如此勤劳、勇敢的人民,怎不令人骄傲、自豪呢?
国旗下爱我中华演讲稿3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在华夏大地,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
应对困难重重而勇往直前奋斗的是民族精神;对死亡的威胁自强不息英勇就义的是民族精神;应对凌辱祖国的列强,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尊严的,还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国雄壮美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中国人……此时,它虽然身在寒冷的峰顶,但它心里却有一颗炽热的太阳为它驱赶寒冷。可是,当它看到人面兽心的侵略者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凶猛的列焰在心头焚烧,久久不息。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的大将,到抗日战胜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没有留下名字的,还有的没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时间如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悠悠的岁月如水流逝。你是否还记得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爱国是高于一切的传统美德,正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中华美德的最高音。屈原因国破而投江明志,张骞出使匈奴、苏武牧羊北海边、文天祥为保国格而心甘受辱,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戚继光率兵抗倭、郑成功挥师收复台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国义无反顾,李大钊、陈潭秋视死如归,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为还我河山而爬冰卧雪,甘洒一腔热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献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身稳如泰山……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着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血能够流。泪能够洒,但头不能低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不屈的中华魂!换得华夏大地阳光灿烂。
幸福的生活是我的祖辈、无数的英烈带着对祖国的挚爱、对人民的赤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幸福来之不易,那里面凝聚着无数英雄的血与生命。这是他们为了捍卫祖国,保护人民而献出生命的回报,这是所有人民心中最甜的果实……
今日,我们又站在国旗下,应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目立,添豪情”,同学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弘扬民族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
国旗下爱我中华演讲稿4
中国,这给屹立在东方的巨人,有着五千年的璀璨文化的礼貌古国。在他日益强大的背后有着一段心酸的历史。
1940年,英国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看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中国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就在此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经济,军事迅速发展,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日本开始实行蓄谋已久的大陆政策,进行一系列侵华战争。战火迅速在神州大地上蔓延。日本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例如南京大屠杀。那一幕幕血腥的画面在告诉我们勿忘国耻。
之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力量焕然一新,最终经过8年抗日战争,4年内战,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全国人民为之振奋。
经过几番周折和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此刻的富强,回首那段屈辱历史,历史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国旗下爱我中华演讲稿5
历史课上,教师压低音调讲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她展示了一张经英法联军火烧后圆明园遗址图,我怎样也无法把那一片废墟与瑰丽奇美这些形容词联系起来,除了压抑着一股愤怒之火,余下的是对泱泱中华的同情与怜悯。
然而,看中国这只斗不败的雄鸡,它的鸣叫多么铿锵高亢!从抗日战场上逐出侵略者到筑起蔚为壮观的三峡大坝;从被人耻笑的东亚病夫到打破多项奥运会记录披金摘银;从寸草不生的贫瘠西部地区到钱学森、邓稼先发射核弹;从干薯野菜青稞饼到瓜果海鲜小吃街。。这便是黑眼睛头发的炎黄子孙,巨龙在苏醒、崛起!
爸爸曾与我讲过涅磐:当凤凰临死时,它会用尽最终的力气飞向火焰,绚烂的烈焰把凤凰燃烧,它承受着所有的痛苦,不知焚烧了多久,一只健硕的、羽毛丰满的凤凰从火中飞出,这就是重生。中国不正如涅磐吗遭受摧残的同时孕育着今日的辉煌,让全世界刮目惊叹!
千年的黄河水洗濯了她身上的污秽,自甘堕落的噩梦死了,挑战巅峰的憧憬活了。曾记否体操王子李宁一展风采在洛杉矶奥运会独览数金;刘翔如脱缰之马风驰电掣闪过跑道;郭晶晶凌空一跃令全场瞠目结舌……雅典圣火更是在2008年由嘹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应接。“鸟巢”体育馆设计别具匠心、独一无二;“水立方”的特殊外观新奇夺目、现代豪华。
只可是用了68个春秋,从前拥挤不堪的街头小巷与又低又矮的茅屋平方摇身一变成了车水马龙秩序井然的大马路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从效仿外国模型到自我发射“神七”、“嫦娥”;昔日饭碗里所剩无已的油水换成了琳琅多样的五谷杂粮、山珍海味……
只可是用了68个春秋,瞧,中国仿佛拥有一支马良神笔,在青藏高原划过一道银色弧线,创下了令世界瞩目的铁路奇迹;喏,中国又似乎有一种与太阳攀比的冲劲,繁华的上海建起了目前最先进的磁悬浮列车,几乎真正实现了“说曹操,曹操到”的速度;当然中国更不缺乏探索新领域的渴望,南极大陆的长城站、中山站及正在筑起的第三站上猎猎作响的五星红旗是最好的见证……
所有的一切都在向世人宣告:中华在腾飞,不再贫穷,不再落后,取而代之的是飞速的发展,今非昔比,一只巨龙要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走向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英文为Ethos, 也称之“文化精神”或“国魂”, 通常是指一个群体或整个民族所体现的对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的一整套信仰和思想。它的内涵, 学术界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通俗而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中华民族精神, 是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既根植于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 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对内动员民族力量,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1]作为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 中国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当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 还需要全民族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 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 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二)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对外展示民族形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在诉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当前,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全球化背景, 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使得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向世界展现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自强、自立精神。
(三)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增强综合国力, 应对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力量;同时也包括民族团结精神、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强大精神力量不仅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更是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 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制约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三、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挑战
(一) 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要建设的小康, 是惠及十几亿人口体现共同富裕的小康, 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 这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要求。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需要有与此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的支撑。而由于中国生产力、科技水平、人们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巨大差距, 使我们在发展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重物质文明建设, 轻精神文明建设, 这必然削弱民众对民族精神价值的正确认识。同时, 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化趋势, 冲击着民族的亲和力和向心力, 给中华民族凝聚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物质享受以及金钱主义、享乐主义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也在一定层面上削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召力。为此,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就必须使我们的民族精神能够回答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产生的各种精神需求。
(二)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影响。一方面,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需要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建设所需的民族精神新内容。发展市场经济, 必须为中华传统民族精神注入适应其需求的新元素。而现代市场经济, 作为一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平等化、法制化开放经济, 必然追求法治精神、效率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利他精神、敬业精神等新精神。这些新精神的形成, 是对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一次自我扬弃, 其过程必然充满艰辛与挑战。另一方面,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需要消弭市场经济发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冲击。
(三) 全球化浪潮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新冲击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中, 世界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卷入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洪流之中, 中国也不例外。应该说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心理、认同、凝聚力、价值观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所以包括法国、德国、美国以及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在内的诸多国家, 都在积极推行民族精神或国家意识的国民教育。与此同时,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军事、科技以及传媒手段上的优势, 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 争夺青年, 利用宗教挑起民族冲突, 制造民族分裂, 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分化。这让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四、新的历史潮流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一) 秉承开放, 兼容并蓄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传统, 又要秉承开放, 兼容并蓄, 丰富、发展、壮大、完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3~6], 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的思想, 不仅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也要对改革实践中所产生的精神加以提升和总结, 还要对开放进程中所碰撞的其他民族的优秀精神加以吸收, 从世界的文明宝库中吸取营养, 注意传统精神、革命精神和其他民族精神的交融, 以开放的视角和胸襟, 在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中迎接新的民族精神的生成。
(二) 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 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以及航天精神等。面对未来, 我们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根据人们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如竞争意识、效率意识, 弘扬和培育满足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时代精神。
(三) 以历史教育为载体,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对中华民族昨天和今天的了解和认识, 使人们深刻认识和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繁荣富强, 前赴后继, 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只有对于中华民族的认识和了解愈深, 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认识和了解愈深, 才能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使之进一步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 从而使民族精神成为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撑。
(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育人
培育和造就理想远大、信念坚定, 品德高尚、意志顽强, 视野开阔、知识丰富,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优秀人才,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 我们必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 引导他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五) 利用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互联网是新技术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工具, 它具有信息的高采伐性、共享性, 传播的高集成性和实时性, 使受教育者更容易和教育者沟通。从这些特点出发, 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 如直播反映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利用网络“论坛”、“网上聊天室”和“网上博客”等, 讨论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制作爱国主义题材的FLASH动画片;开通网上视频点播系统;利用网络在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各类有组织的活动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六)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需要正确对待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作用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并不是强调“精神万能”, 而是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同时, 人类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各个民族的发展。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既不是排斥其他民族, 也不是为了搞霸权, 更不是以某些民族为敌, 而是在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 与其他民族合作共进, 以实现民族的发展与复兴, 并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摘要:当前, 中国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是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内在要求、又是其外在诉求, 也是增强综合国力, 应对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为此, 分析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所面临的挑战, 探索新的历史潮流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0:42-43.
[2]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1-17.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73.
[4]钱翠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战略意义[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5, (3) :17-19.
[5]曾长秋.论江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民族精神内涵[J].当代教育论坛, 2004, (6) .
【弘扬爱国主义,爱我中华】推荐阅读:
弘扬爱国主义情怀06-03
弘扬爱国之情10-09
爱国演讲稿:弘扬爱国主义11-10
弘扬爱国精神朗诵比赛05-30
弘扬爱国主义,建设和谐社区05-24
读红色经典弘扬爱国精神10-16
弘扬端午节的爱国主义精神06-27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主题演讲稿09-13
弘扬爱国奋斗精演讲稿06-18
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演讲稿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