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孔子仁的思想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分析孔子仁的思想(推荐5篇)

分析孔子仁的思想 篇1

篇一:浅析孔子仁学思想

【摘 要】

孔子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是孔子立论的一个中心,其核心是爱人,“仁”是人的内在最高的本质。几千年来,爱生命、爱亲人、爱朋友、爱大众、爱国家,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

【关键词】

孔子;仁;思想

一、“仁”的含义

在《论语》中,“仁”字出现的次数一共有109次,这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仁”的概念在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孔子在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若干道德观念中,首先突出了“智、仁、勇”三种品德,作为君子之道,然后又把“仁”提升为统领各种道德规范的总道德。这样,“仁”就升华为一种贯穿于其它道德规范之中的基本的精神境界。

在《论语》中,其中最基本的能表达仁的本质含义的,是孔子在与樊迟的问答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对仁的回答以这次的最为简洁明了。当孔子用“爱人”定义仁,表现为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和宽以待人的主张,是爱人的具体体现。在《论语》里,樊迟有3次问仁。樊迟再次问,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樊迟第三次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三次问仁,每次在内容方面都不一样,樊迟第一次问仁在得知仁的本质含义之后,再问“怎么样爱人”和“爱什么人”。即从最原初的关于仁的最基本定义,到其施行的各钟方法的讨论,通过行为语言的规范,符合礼的要求,而去达到仁的要求。

论语中对于仁的解释除了爱人还有很多,比如‘仁者先难而后获’‘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刚毅木讷近仁’‘仁者不忧’‘仁者必有勇’等等,孔子一方面是针对不同人的不同情况回答的,另一方面是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就是说仁者,除了爱人还应该具备很多优良的品格和特点,所以仁也就成为了最核心的范畴了。

二、“仁”的主要内容

“仁者爱人”,这种爱是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且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就是仁,这是对仁的内涵的具体化。质朴、坦率的秉性,是仁爱思想的基础。我们繁体字的爱字中间有一个“心”,就是强调要从内心出发,用真心去爱,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重视孝悌之礼,做到这样就达到了仁的基本要求。孔子说的“泛爱众”,就是博爱大众,就是仁的范畴,对于尧舜那样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来说,孔子认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比“仁”的境界更高的圣德。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仁”的原则是“忠恕”之道。基本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高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具体方法是“能近取譬”,从切近处做起,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积极方面来说,自己有某种需求需要满足,当然是善的需求,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需求需要满足,这就是所谓的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就是我不愿意别人如何待我,我就不要这样对别人,这就是“恕”。“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与其意思是一致的。

“仁”的关键是自己去做。“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说“仁”这种品德就在自己身边,只要真心去做,就能做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以为仁”。也就是说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规范就是仁,就是克制自己不符合于礼的规范的方面,复礼是以克己的行为达到与礼统一,成为理想人格的人。

三、行“仁”之方

“为仁由己”这是强调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都是强调实践仁爱思想要靠个人的自觉,要从自己做起,从眼下看得见的具体事例一步一步做,严于律己。孔子向来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反躬自问,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于他人,则要宽以待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了问题以后,君子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小人从别人方面找原因。“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也就是说实现仁是依靠本人的的决定和努力,强调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命自觉的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同时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要看见自己的模样,就要照镜子。人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需要“照镜子”。这个“镜子”,就是他人。孔子告诉我们,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应该自己反省,我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如果有,就要立即改正“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对待“义”与“利”的态度,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君子在看见利益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符合不符合道义,自己应该不应该得到。如果见利而忘义,那就是小人。同时还要慎言敏行。孔子特别重视人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问题,“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不说好听话、空话,不吹牛,在行动上则要勤奋敏捷。孔子认为修己不是目的,通过修己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造福于百姓,造福于社会,这才是目的。

在中华文明中,由于儒家思想长期巨大的影响,我们对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关注,以及对人的道德的培养和人生理想的塑造,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动力的不竭源泉。这是孔子“仁学”最显著的特征和最宝贵的价值,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一个重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3]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梁平.孔子的仁学思想及现实意义[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5]郭倩.浅析孔子仁学思想[J].科教导刊,2012(11).篇二:浅谈孔子“仁”思想

[摘 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其在《论语》中出现109次中就可体现出来。然而“仁”的提出并非始于孔子,但他却把仁思想进行扩展、丰富。本文从孔子“仁”思想的社会背景、“仁”的内涵、“仁”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孔子;仁;内涵;启示

一、孔子“仁”思想的社会背景

孔子生活的年代背景是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剧烈的制度转型时期,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也。”战乱年代,不仅统治者内部骨肉相残,争权夺利,政治腐败,而且诸侯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生灵涂炭,天下无道。《孟子滕文公》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做《春秋》”。孔子认为百姓的痛苦之源就是礼崩乐坏的结果,面对乱世孔子希望统治者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重建秩序,推行仁礼学说,实现天下统一,太平。

二、“仁”的内涵

(一)克己复礼已为仁

在《论语》中,孔子回答弟子何为“仁”的说法很多:《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其言也”;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孔子针对每个弟子的不同缺陷来回答什么是仁。但只有对颜回的回答是仁的内涵即“克己复礼以为仁”。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约束自己的行为,合乎礼仪的规范。仁是一种内心的渴望,并不是别人强迫实现的。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各个方面符合了礼,才达到了仁的要求,因此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规范。

(二)仁者爱人

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并不局限于亲人之间的爱,而是指爱所有的人,即所谓“泛爱众”。仁人应该有一颗慈爱之心,体现了一种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仁”也是理性的爱,有“忠恕”之道做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所希望达到的,也希望别人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别人。把别人与自己平等对待,把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最终普及与全社会。

(三)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也。

孔子的“爱人”思想,起源于人之初即有的孝悌情感。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与!”(2)“仁”是内心的修养,“孝弟”是实现仁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具备了孝悌的美德,那么他的心境是追求和谐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所以不愿意冒犯父母、兄弟的,也不会产生忤逆和阴谋诡计的。一个人要具备“仁”的修养,需要从最基本的道德开始,“孝弟”就是最基本的道德,基本道德确立了,才有可能真实牢固的培养一个人的修养。

三、“仁”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要孝敬父母、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3)百善孝为先,在孔子眼中的孝并没有停留在物质的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现在有些人就是这样,动辄就给父母脸色看,极不耐烦,或者高声大气,又吵又闹,或者长时间的不见父母面,于孤独的父母以不顾,没有情感上的交流,根本就做不到敬亲。因此我们必须呼吁,尊敬父母,发扬孝的精神,倾听父母的心声,使老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感受到子女的关爱。

(二)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④有志之士和仁慈之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历史上有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从孔子这激励人心的教诲中吸取滋养,造就了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文天祥的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放弃自救壮烈牺牲…这都是“仁”思想所闪耀出的光辉所在。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集体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具有牺牲精神,要求人们以社会整体利益为行为准则,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这个原则在“仁”思想找到了源头。

四、小结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只有继承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明,才能让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获得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当今中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因此传承、发扬孔子仁思想有现实的必要性。仁学的价值体系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对于促进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调整现代人际关系,促进新的社会秩序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注释:

(1)张燕婴《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华书局,2006

(2)张燕婴《论语学而篇第一》中华书局,2006

(3)张燕婴《论语为政篇第二》中华书局,2006

(4)张燕婴《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华书局,2006

篇三: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蕴意。推崇孔子的仁爱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孔子;仁学;现实意义

“仁”不仅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也是整个儒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学就是仁学。

一、孔子“仁”的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灵魂,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约109次,所以孔子的思想又被称为“仁学”。“仁”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对孔子思想的解读可以看出,“仁”是一个从“爱亲”到“爱人”的过程,可以说在孔子看来,一切好的品行都属于“仁”的范畴。

(一)仁者爱亲

爱亲,即“亲亲”,是指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们相亲相爱。当然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是自然生成的,而不是人为的。而且有血缘关系的人与人相亲相爱本就是一种自然的本能。因此,爱亲可以说是“仁”最根本的内容。

孔子认为,孝顺父母不仅仅是养活父母,更重要的是从心里面敬重父母,爱父母。就正如在《为政》中“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所以孔子要求弟子们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要做到包容父母,关心父母,并能够处处为父母着想。

(二)仁者爱人

孔子在《颜渊》中提出,仁即“爱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不能将“仁”局限在家庭成员之间,而应扩展到家庭成员之外。此外,孔子认为“爱人”至关重要,它是“为仁”必不可少的部分。

孔子不仅理论上坚持“爱人”的观点,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广收三千学生,不分贵贱,不分等级,足以证明他的爱人之心和他的爱有多么广博。

(三)仁者爱物

仁者爱亲,仁者爱人中“仁”都是针对人与人而论的。那么孔子爱的对象能不能扩展到物上面呢?这点在孔子的语句中无法找到直接的论述。而且从《乡党》中马厩失火,孔子只问人有没有受伤,而没有问马的情况,很多学者认为孔子的爱只是局限在人的范畴。但是,孔子的这一表现只能说明他心中的爱是有等级的。另外,从爱亲到爱人,是一个推衍过程,那么孔子的爱也是可以推衍到物的。

(四)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分为忠道和恕道。忠道即孔子在《雍也》中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即孔子在《卫灵公》中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如果是自己不想要的食物,同样的也不要强加给他人。就忠道和恕道而言,忠道是相对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种道德,是一种有作为的行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条件来实行的;而恕道则是相对具有消极意义的一种道德,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丰富

自从孔子开创了仁学思想,它就像是一颗播下的种子,为后世学者不断地施肥、裁剪,把孔子的仁学加以改造、发展和拓展。

在孔子的仁学体系中,对于仁从何而来,仁作为道德原则的根据是什么,也就是说人为什么要行仁的没有回答,这一理论问题是由孟子来完成的。孟子论仁多与“心”紧密联系,这是对孔子合义而为的行仁之方的继承。在仁学的论述中,引入“性”的观念也属于孟子对孔子仁学的发展。其次,在行仁的道路上,孔子倡导统治者实行德政,孟子则倡导行仁政,主张内圣外王、仁民爱物。

董仲舒作为西汉初期的大儒,他广泛吸取先秦诸子的思想营养,在继承孔孟仁学精神的基础上,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对仁学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改造:1.董仲舒将“仁”与“天”结合起来,赋予“仁”以神圣性和合理性。2.董仲舒把仁归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一,居“五常”之首,改变了孔子的仁为全德之名的看法。3.董仲舒把神秘化的仁学思想运用到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中,以天人感应说匡扶世事。

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宋明理学对孔子仁学的发展有着三方面的影响:第一,“万物一说体”是宋明理学的奠基思想,他们认为人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同为一体,同为一理。第二,宋明理学家以仁为理、为太极,把仁的实质归结为“天地生物之心”,使仁的思想更加丰富。第三,宋明理学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即是天理与人心的契合。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来改造孔子的仁学思想,发扬他们眼中的精髓,批判、摒弃他们眼中的糟粕。近代仁学思想家们着重于对仁学思想的批判,而他们批判的标准则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民主、宪政等思想,这一切都是他们改革社会制度所做的准备,自此,批判的思潮也开始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蓬勃发展起来。

三、孔子仁学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构建一种新型的经济伦理

经济市场中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必然影响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所以一定的道德伦理要求还是必要的,这就出现了所谓的经济伦理。经济伦理就是在经济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西方社会承认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利”的理性人,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须有相应的伦理规范来规制每个人的行为。同西方国家一样,社会主义国家也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经济伦理,以适应现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以强调“仁爱”为主要特色的传统儒家伦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从经济伦理来分析,孔子的仁学思想在构建新型经济伦理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孔子重视的是平等、安定等社会福祉问题。这一点,恰恰与我国的国体相吻合。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正体现了对国家中每一个公民的平等重视,关心的同样是人民福祉。而且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于企业和个人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孔子的仁学思想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孔子主张的“爱人”、“取义”与现代人追求的经济利益是相吻合的。在现代中国市场上,成功的企业都是不是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的企业。只有把忠诚于消费者的利益,重视员工的安全放在首位,更不忘回馈社会的企业才能长久发展。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孔子的“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思想对人们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对我国政治理念的启示

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在国家范围内实现德政。实际上,他是主张个人人格修养的不断完善,最终推己及人,在社会范围内实现“仁”的境界。孔子反对单纯地杀戮和刑罚,他认为治理国家应该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制来规范言行,那么老百姓就会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去做可耻的事情。

在现代中国这个法治社会中,法制对维持秩序是至关重要的。可是,作为维护秩序最底线条件的法律本身并不能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那么,对于希望在和谐的社会中寻求生命完满性的人来说,一种公民道德的培养是完全必要的。

(三)为构建核心社会提供精神资源

在春秋社会中,社会秩序遭到破坏,人们本改遵循的礼乐制度也被破坏。面对这一婚礼的社会局势,孔子认为须重兴周之理、乐,即要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需要用礼节来节制人们的。从这个意义出发,孔子的仁学思想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仁学思想的提倡可以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安定。另一方面,仁学思想的提倡还可以促进自然、社会、人与物的和谐共处。如孔子曾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将自然与“仁”相联系,其实也就代表他对自然的一种态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在21世纪的中国提出的伟大战略任务,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也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以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孔子的仁学恰恰给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社会道德支撑。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57:10.[2] 程俊英.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4.[3]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住[M].金良年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4]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分析孔子仁的思想 篇2

一因材施教

在孔子的教育言论中, 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 但这一教育原则的确源于孔子。正如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所说:“圣贤教人各因其材。”“二程” (程颢、程颐) 也说过类似的话。后世通行的因材施教原则便是出于这一总结和概括的, 并对我国历代 (包括当代) 的教育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孔子的教育言论和实践, 为了贯彻因材施教这一原则, 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 将了解学生和培养学生结合起来

孔子非常重视“知人”, 他说:“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即, 一个人最大的祸患就是不了解人、不了解别人的心理。于是他明确地提出“不可以不知人”的主张。而“知人”的目的, 就是为了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2. 将统一要求与个别对待结合起来

孔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大而言之, 就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君子”, 即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小而言之, 则是让他们掌握某一项具体的知识和行为。但是, 在统一的要求之下, 孔子却从不机械地采取同一形式, 而是区别处理、个别对待。

3. 将“拔尖”和“大面积丰收”结合起来

“拔尖”、“大面积丰收”是两个新术语, 孔子没有意识到二者及其关系。但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和成绩看, 他却又是如此做的。众所周知, 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弟子, 几乎人人都成为当时的有用之才。这不就是“大面积丰收”吗?在三千弟子中, 出色的学生有七十多人, 即所谓“七十二贤人”;而在这“七十二贤人”中, 更出色的人才不过十来位;而在这十来位出色人才中, 最出色的却只有颜渊一个。这不就是“拔尖”培养吗?

二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的原则和方法亦为孔子所首创。“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 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不要生硬地给他们灌输道德认知, 机械地发展他们的道德情感, 一味地要他们锻炼道德意志, 勉强地要他们付诸道德于实践;而要启发他们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独立思考, 自觉“躬行”。这样看来, 启发诱导的心理学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启发诱导的原则和方法在《礼记·学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提出了“教, 喻也”, 即, 教育就是启发诱导的命题。怎样运用这一教育原则和方法呢?它对此提出了三条规则:

1. 道而弗牵

“道”是引导、诱导;“牵”是牵逼、硬拖。即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必须启发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 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自动前进, 而不要强逼硬拖, 牵着他们的鼻子走。

2. 强而弗抑

“强”是鼓舞、激励;“抑”是压抑、推动。即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激励他们的自信心, 鼓舞他们自我提高, 而不要压抑学生, 使他们被动地前进。

3. 开而弗达

“开”是开导、启发;“达”是畅通、通达。意即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必须启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耐心开导,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而不要为了使其通达, 事事越俎代庖。

三以身作则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实践过程中, 非常重视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 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这两段话虽然是就“从政”而言的, 但对于教育工作也是完全适用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如果不能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做出榜样, 那么, 他就不可能当好教师、教好学生。“不能正己, 焉能正人,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把这句格言作为座右铭。以身作则就是强调身教、无言之教的巨大威力。孔子对学生说: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 “予欲无言”。子贡一听便马上说:“子如不言, 则小子何述焉?”他接着又解释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无言之教”是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的, 就是通过模仿榜样、潜移默化地去教育学生。美国现代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实验即说明了这一点。班杜拉认为, 模仿过程在人格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是通过父母和成人的榜样作用而形成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

四表扬批评

孔子善于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去教育学生。

首先, 他善于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表扬或批评。例如, 颜渊, 因为他的自觉性很高, 所以对他总是以表扬为主, 几乎没有什么批评。而对于子路, 则因他秉性“亢直”, 又骄傲自大, 所以孔子就经常批评他。

其次, 孔子又善于针对同一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点灵活地运用表扬与批评的作用, 有时直接表扬, 有时直接批评;甚至在同一场合, 有时是先抑后扬, 有时则又是先扬后抑。仍以子路为例, 当他表现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时, 就予以直接表扬;但当他表现出消极的心理品质时, 就予以直接批评;当他因受到称赞而表现出傲气时, 就立即稍加贬抑;但当他因受到责难而出现难堪局面时, 就立即稍加赞扬。

最后, 从孔子的言论和实践看, 他是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孔子在教育方法上的这一思想的正确性, 早已为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所证明。无论表扬或批评, 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都是有好处的。但研究表明, 一次表扬和一次批评, 对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有效;而继续使用表扬和批评, 则后者的效果不如前者。因此, 在教育工作中, 应多用表扬, 少用批评。

参考文献

[1]孔祥安.孔子的德治思想及其价值根源[J].广东社会科学, 2013 (3)

[2]高宏涛.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观[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3]王厚香.“无伐善, 无施劳”译解[J].管子学刊, 2012 (4)

[4]刘蔚青.浅议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管子学刊, 2012 (4)

[5]付选刚.论孔子“仁德”道德规范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内涵[J].管子学刊, 2013 (1)

孔子教育思想浅析 篇3

关键词:孔子,《论语》,教育思想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他的观念体现了历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孔子的思想, 尤其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论语》是一部言行录, 主要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追记孔子的言行。其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涉及哲学、历史、社会、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特别是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规范, 或者说从朴素的自然法则中演绎出来的生命的大智慧, 时至今日, 仍不乏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 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总结、倡导了一套正确的学习原则,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 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1 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做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 这是关键。孔子是乐学 (愉快教学) 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 要博学, 必须愉快地学, 要学习得好, 必须心情舒畅, 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论语·述而》) 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 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 一层深入一层, 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 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他说:“饭蔬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 意思说, 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 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 那么, 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 也有着乐趣。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 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 学起来轻松愉悦, “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他认为“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 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 不要为世俗所累。要虚心求教, 不耻下问。“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 这说明学无常师, 应该取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

2 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 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最著名的论述莫过于“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同时, 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的学习方法。比如, 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 “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多见阙殆, 慎行其余, 则寡悔。” (《论语·为政》) ;要求学生“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学习要有恒心, “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复一篑, 进, 吾往也” (《论语·子罕》) ;重视温习,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 。孔子十分重视学, 他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 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 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 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怠。足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 二者并重的。

3 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基本内容和培养目标

3.1 教育的指导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这一主张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 扩大了教育对象, 使教育在广大平民阶层中得到相对普及,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无疑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意义。

3.2 教育的基本方法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 以“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 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 (《论语·八佾》) 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 进行不同的教育, 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 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论语集注》中的“夫子教人, 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 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

启发式教育, 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 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 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 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 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按照朱熹的解释,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 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 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 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 (朱熹《论语集注》) 。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 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

3.3 教育的基本内容

孔子教学的内容使用的是被尊为“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私学材料, 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多受后人好评。在儒学思想体系中, 《诗经》是重要的文献典籍。他把《诗经》作为教育弟子的教材, 要求学生学习和理解,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孔子说“《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论语·为证》) 是孔子对诗理解的阐述。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的教材。孔子儒学思想中的教学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作为教学内容的“六艺”, 涵盖了道德修养、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三部分内容。孔子的教学也并不完全按教课书中的知识体系进行, 往往是以其弟子提出的某一特殊问题或其周围实践为话题, 讨论教学内容, 阐发对问题的看法、认识。孔子传“六艺”, 授“六经”符合了他“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的教育思想, 为弟子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4 教育的培养目标

孔子主张举用“贤才”, 吸收平民中的“士”参与政权。还认为人才不能依靠自然成长, 必须经由教育培养, 故提倡“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为此而创办私学, 以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孔子称“贤才”为“君子” (“士”或“成人”) 规定“君子道者三”, “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他说:“政者正也” (《论语·颜渊》) ,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所以要求“君子”首先必须是道德完善的人, 能以身作则;把“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总之,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观体现着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及重视学习者主体参与的教育思想, 体现着对个体的发现与尊重, 强化了个体的自我主体精神和价值意识, 增强了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我人生实现的期待。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体人生都具有无限的启迪价值和意义, 也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学思路的开拓有着积极的意义与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熹 (宋) .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 1992.

孔子治学思想研究 篇4

孔子最初效仿蹈袭周朝的祭祀礼仪, 后来又研习《诗》、《书》等上古经典教材。他边学边行, 对鲁国奉行的礼、乐等社会典章制度遵从不二, 潜心学经典、习制度、悟其道。孔子认为, “君子学以致其道”, “朝闻道, 夕死可矣。”这个道, 就是真理, 是孔子孜孜以求的东西。学无疆界, 大道, 大道行天。孔子除了学大道, 还学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基本知识, 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方面, 即务虚, 又务实, 学养天下, 不尚清谈。

二、孔子关于如何学的思想

孔子治学有方、学而有道, 其“学道”可概括为“好学、擅学、博学、为学、倡学。”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教学相长”、“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有弗学, 学之弗能, 弗措也;弗, 弗, 弗措也;弗, 弗, 弗措也;弗, 弗, 弗措也;弗, 弗, 弗措也”、“虽有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讷于言而敏于行”、“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等。这些精辟思想, 囊括学与习、学与思、知与行、教与学, 是治学的方法论, 是富于哲理的世界观、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是后世的励志篇。

在《王凤仪言行录》中, 有一章是讲与老举人论道的, 非常契合本文主旨, 现擷来如下:

与老举人论道:

吉林省文风很盛, 有位老举人听人传说, 我是个庄稼人, 又没念过书, 却在黑龙江省安达县, 召集二千多人开会, 心里很不福气, 便坐着他自己两套马力的驼绒轿车, 带着听差的, 来到安达会场。此人举止排场, 声音宏亮, 上台讲了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 引经据典, 发挥精尽, 确是一位老饱学。他下课后, 我也上课讲“子曰学而时习之”说:“孔子说, 人学会了以后, 时时刻刻的练习, 心里该有多么欢喜呀!这话说的太好啦!太有滋味啦!”老举人说:“住口!讲书怎么谈起滋味来啦?”我说:“我去过好几趟, 所以我知道。”老举人说:“这更不成话了!讲书怎么论起趟来啦?”我说:“人只知道读书要多、要熟, 不知照书上说的去实行。这像熟记地图, 知道各地的方位, 没有亲临其境, 又怎能看见庐山真面目呢?又像念熟了菜谱, 没有实际吃过, 又怎能尝着真滋味呢?我没念过书, 只是听说那位古人好, 就学那位古人。见着今人好, 我就不离开他。我在周姑父家劳作时, 学会一个‘孝’字, 我就接我爷爷回家奉养。为‘羊角哀舍命全交’去救过杨柏, 又学杨一, 给我爹守坟。我做一宗事, 就学一辈古人, 那古人的灵, 就来助我。这是我的学而时习之。为了救杨柏, 我黑夜见白日, 明白了天道。守坟守会了讲病, 心里得着了真乐, 怎么会没有滋味呢?我学一位古人的道, 就是去了一趟, 怎么不是呢?既读圣贤之书, 怎不学圣贤的行为呢?道是行的, 不行总不知道啊!希望老举人, 多给我们讲讲, 讲明白几个孝子, 就是举出几个贤人。你看我不是举人, 可却教出不少人来啦!”说得老举人没话说啦。可见, 学习不是死学,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是有极大的启示的。前不久, 河南某中小学就被要求早晨五点跪背论语, 这种行为令人唏嘘不已, 无异于上文中的老举人。

三、孔子关于学习目的思想

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他周游列国, 一方面“跑官要官”, 寻找施政的机会, 一方面巡游讲说, 传播他的思想主张。尽管屡屡碰壁, 但还是有不少思想被一些君王接受, 部分的实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年轻时候就因为博学善思、因材施教而赢得了好名声。他十七岁那年, 鲁国大夫孟釐子将亡, 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求将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送到孔子那里学习, “吾即没, 若必师之”。孔子设杏坛开讲, 广收学徒弟子, 简衣陋食, 穷经皓首, 使他的做人做事、为官为文之道得以传播、流布, 一时间四面贤人来访, 八方学人来拜。

孔子的“学”也是为了“教, ”“教”必有所“学”, 教书育人, 诲人不倦。他虽然不是中国中国教育史上创立私学的第一任, 却是大力创办私学的第一人, 是中国民办学校的鼻祖。他推动私学的最大目的是实现他的“有教无类”思想, 这一思想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之人, 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通过教化, 消灭智愚、孝逆、雅俗的差别。孔子意识到, 只有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群才能影响社会, 只有改造君王才能改造国家;同时只有提高百姓素质才能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所有他的“有教无类”是一种试图使教育从贵族阶级惠及平民百姓, 从而实现社会大同的理想。

孔子的“学”也是为了“新”。“温故而知新”并不专指知识的新旧, 也包括对思想的创新。作为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开拓者, 孔子在“复礼”的同时勇于创新、致力发展, 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与时俱进型的儒学学术体系,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吐故纳新打下最初的基础。他的旧识新解、旧闻新知、旧说新语, 体现了他有双发现真知的眼, 有一股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发展的勇气, 而并非我们过去所解读的“复古”、“守旧”。他的“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就是发展、变化的观点;他的“和而不同”, 实质是求生、求新、求发展的思路;他的“中庸”思想、“两端”观点, 体现了对旧有、固有四维的大胆否定, 充满辩证法哲学思维的灵光。

孔子不是一个心怀局促的人, 他注重学习语思考、学习与实践、感知与思维的统一, 并非过去我们理解的不闻窗外事、死读圣贤书。周游四方的过程就是深入生活底层、深入社会实际、深入平民百姓的过程。他向贤达学习, 也向实践学习。这种开放式学习的姿态, 让他的学与知都获得极大的丰收。这一点, 高居庙堂的官员们做不到, 舞文弄墨的师爷们也做不到。因此, 可以说, 没有生活的困顿就没有孔子和他的学问。

参考文献

[1]大美.试论孔子治学思想[J].船山学刊.2001 (02) .

[2]孙桂平.孔子的学习思想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2) .

[3]焦明甲.从“伦理价值批评”到“文化人类学知识建构”——“文学终结时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形态[J].长春大学学报.2015 (03) .

[4]李宁.曲阜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 2014, (17) .

[5]戴士权.试析萨满文化的历史渊源及保护传承的现实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2012 (11) .

[6]焦明甲.文学与文化的交相辩证发展——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现代性研究论纲[J].长春大学学报.2007 (09) .

孔子德教思想析论 篇5

一、孔子倡导德教起因

人性论的提出是德教赖以产生的理论依据。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认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 只是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才造成人的素质有重大差别, 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并认为“自天子以至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四书·大学》) 。因此, 德教就成为可能的和必要的途径。天子及庶人只有通过后天的德教, 掌握道德内容和修养的方法, 经过自我努力修养才能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德治的提出是德教兴起的又一理论依据。孔子关于“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的思想, 是孔子德治思想最经典的表述。孔子认为, 要实现德治, 要依赖于德教。通过德教培养臣民的道德品行, 进而使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的风尚, 为实行“德治”和巩固阶级统治创造条件。孔子德治思想是对西周时期“敬德保民”、“以德配天”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他提出:“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 (《颜渊第十二》) 孔子认识到了当政者的道德水准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大环境, 官德影响民德, 提出对当政者进行德教更为重要。可见, 孔子提倡德教是以德治为其政治基础的。

二、孔子德教思想的内涵

孔子从维护其阶级统治, 施行德治和人性论观点出发非常重视德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体现了孔子由低到高来培养学生道德养素的理念。其德教思想涵盖了政治领域、日常生活、人的心理、道德行为等各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崇仁爱思想。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认为爱就是仁, 仁就是爱, 爱是仁的起点, 又是仁的归宿。在《论语》一书中, “仁”字出现达一百零九次之多, 由此看来, 孔子非常注重“仁”。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分为三个层次:以家庭为起始点, 强调血缘关系之爱;以社会为关节点, 注重人际关系之爱;以宇宙为终结点, 协调物我关系之爱。他认为要培养仁爱之心就要做到“泛爱众, 而亲仁。” (《论语·学而》) , 就应“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并将“仁”确定为维系社会关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构建了“仁学”思想体系。“仁”成为最高的伦理道德规范, 也就成为德教的重要的内容和要求。孔子认为“仁”的目标是培养君子人格, 提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论语·里仁》) 孔子认为君子在何种情况下都要按仁德去办事, 如果离开了仁德, 又怎么能叫君子呢[1]10?仁爱理念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并成为儒家传统的道德精华和理论基石。

倡导诚信为本。诚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 言行一致的态度。孔子将诚信视为立人之基, 执政之本, 并将诚信教育作为德教的重要内容, 《论语》中孔子的诚信理念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孔子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他认为一个人不讲诚信是不可以的。车无輗、軏, 无法行驶, 人没有诚信, 便无法立足。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取信于民更为重要, 提出“政令信者强, 政令不信者弱”。孔子以“敬事而信”, “谨而信”的信条教育学生, 在“子贡问政”的故事中, 强调信用是执政之基, “民信”比“足食”、“足兵”更重要。其弟子谨遵教诲, 给后人留下“曾子杀猪以示诚信”的佳话。

强调忠孝理念。“忠”是调节君臣关系的基本准则, “孝”是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准则, 孔子将“忠”“孝”视为处理人伦关系的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因而非常重视的忠孝教育。孔子倡导的“孝悌”观念, 主张“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 鲜矣。” (《学而第一》) 并提出“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孔子把孝推广到社会, 便移孝作忠, “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事兄悌, 故顺可移于长” (《孝经》) 。使忠孝成为一体, 忠是扩大的孝, 孝是缩小的忠[2]56。忠孝成为其重要的道德规范, 强化了人们的责任意识, 促使人们由关心自己、他人上升到关心国家, 从而产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

讲求礼义原则。礼在孔子的德教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礼的核心内容是“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只有每个人各遵其道, 各守其位, 才符合礼的要求, 进而保持社会关系的和谐。孔子认为“不学礼, 无以立”。强调礼教的重要性, 因此, 将礼教列为德教的重要内容。孔子提出“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 (《泰伯第八》) 。他认为:恭敬而不符合礼就会劳倦, 谨慎而不符合礼就会畏缩, 勇敢而不符合礼就会作乱, 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 认识到礼的重要性[2]35。因此, 教育他的学生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定才成为有仁德的人。主张“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提出:“人而不仁, 如礼何?”仁是内在的德性, 是礼的内在根据, 礼是德的外在的表现, 二者结合才相得益彰。同时孔子认为义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阳货第十七》) 。所以, 义是君子之德。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 (《里仁第四》) , 应做到“见利思义”。孔子的礼义教育延续至今。

孔子提倡的仁爱、诚信、忠孝、礼义等内容的道德教育, 虽然是为统治阶级推行“德治”服务的, 但他们提出的许多德教思想, 体现了治理社会的远见卓识和道德调节的深邃洞察力。

三、孔子德教的方法

注重道德内在养成, 强调道德自律。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高与低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认为“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并提出:“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认识到主观努力在个人修养中重要作用。他说:“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孔子认为如果人既不钻研学问也不专心修养, 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 这是最令人担忧的。孔子认识到道德修养的提升, 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克服错误的道德观念, 凭借内心道德的信念来约束自己, 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目的。他推崇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也要履行道德规范, 仰不愧于天, 俯不愧于地, 慎独是道德自律的突出体现。

注重道德践履, 强调知行统一。践行的主导思想就是“学以致用”, 孔子认为只懂得如何做人不算是有道德, 只有躬行实践, 才算真有道德。因而他特别强调知与行的辩证统一, 将“力行”作为道德修养的重心。孔子强调“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推崇“言忠信, 行笃敬。”提倡“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教育他的学生要“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子路》。非常鄙视言行不一的人, 认为:“有其言, 无其行, 君子耻之。” (《札记·杂记下》) “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思想为后人所推崇, 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最可借鉴的修养方法。

注重“身正”示范作用, 强调以身作则。孔子认为教者的示范作用很重要, 提出:“政者, 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认识到从政者的一言一行对臣民会产生很大影响。他认为:“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认识到从政者要治理好国家, 就要起表率和带动作用, 这样百姓们就会纷纷效仿, 就会收到好的德教效果[3]111。“曾参教子”的故事告诉人们身教重于言教。统治者自己只有修德、正身, 才能收到上行下效的结果, 以德导民、以德化民、实现德治。只有注重“身正”的示范作用, 才能收到实效。

提出“过则勿惮改”, 强调改过迁善。孔子认为, 人在一生中不可能“每事尽善”不犯任何错误, 即使圣贤也不例外。提出“过则勿惮改”, 认为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敢于面对和改正错误的人才具有高尚君子人格。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问题上, 孔子强调改过, “小人之过也必文”, 推崇“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人皆见之, 更也, 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第十九》) 认为如果君子有了过错, 能及时改正, 人还会尊敬和仰慕他[4]17。在孔子看来, 过错原本属于恶, 但是, 如果积极改过自新, 则属于善。改过迁善的思想, 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也充分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

总之, 孔子从维护其阶级利益出发, 非常重视道德教化, 其倡导的仁爱、诚信、忠孝、仁礼等德教理念奠定了儒家道德伦理的基石, 他独创的自律、践履、改过、以身作则等道德修养方法为后人所传承。千百年来, 许多学者不仅把孔子奉为“经师”, 更把他尊为“人师”, 足以证明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蔚华.中国儒家教育思想[M].青岛出版社, 1999.

[2]论语.麦晓颖等译注[M].广州出版社, 2001.

[3]瞿振元.中国传统道德讲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上一篇:机械制造实训心得体会下一篇:曹文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