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纪录片《邓小平》有感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观纪录片《邓小平》有感(精选8篇)

观纪录片《邓小平》有感 篇1

观看了纪录片《邓小平》,使我深有感触。

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邓小平不平凡的一生,他用他的行动和思想铸就了一段辉煌的中国发展史。无论是困难时期的沉着冷静,深思熟虑,还是走访欧美各国时的沉稳干练,智压群雄,无论是面对记者媒体时的睿智谨慎,顾全大局,还是面对苏联解体及由此而来的各方的怀疑责难,在中国改何去何从问题上的有力回击和回答,都展现了一位政治家,一位改革设计师,一位伟人的风采。他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树立了一面鲜明旗帜,他用毕生的心血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观纪录片《邓小平》有感 篇2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来源大部分是网络。有一天不上网, 我都会觉得自己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所以如果你问我:“你认为纸媒会消失吗?”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会, 但是新闻不死!”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的论点——“媒介即讯息: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 环境并非积极的包装用品, 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 (1) , 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 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 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2) 在麦克卢汉看来, 媒体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他认为“媒体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3) 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 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 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麦克卢汉正是提出了“媒体是人的延伸”这一定义, 使媒体概念的外延得到了扩大, 很多工具和活动方式都划分到媒体的范围内, 而传播媒体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媒介作为公众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要信息来源, 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印刷品、电影、报纸、电视的出现都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环境。现在,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给我们创造了全新的环境。网络媒介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不论地域、时代, 人们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交往关系, 突破了以往的点对点的局限性, 增强了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 形成了更加自由的人际交往关系和更加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

我们每天从网络上获知信息, Facebook、twitter、微博的热搜关键词就是当下最热门的新闻。更重要的是公众不再是单方面地获知信息, 公众通过网络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正如片中人物David Carr所说, “the media is the message;the message is the media”。当下的新闻已经不再是拘泥于任何形式, 而是开放性的, 传统的纸媒因此在互联网的崛起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影片中《纽约时报》承受着维基解密、新型新闻网站的冲击, 面临倒闭的传闻。这几件事都无可厚非地说明《纽约时报》在滚滚新媒体技术洪流前地位岌岌可危, 影片中也不时地传出报业集团倒闭、破产的消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 在大时代的洪流中新型的传播媒介必定会慢慢取代旧时的媒介。

但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来讲, 当今的网络环境中信息的新闻专业性值得考量, 网络媒体应该借鉴纸媒在新闻专业主义中坚守原则的精神。

《纽约时报》每天的头版都在一次又一次的会议中讨论、筛选, 编辑会斟酌新闻的真实性、考虑新闻对受众的意义。NBC大张旗鼓地报道美军已全部从伊拉克撤军的新闻, 虽然新闻中有前线记者发回的直观的视频画面, 但《纽约时报》的记者却是秉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对其真实性进行反复核实, 最终将新闻的真相还原给了受众。目前网络媒体的新闻大多是对众多媒体信息的收集、整理。在Carr和gawker的建立者阿桑奇的电视辩论中, 当Carr拿出那张被挖空的报纸时, 大家都笑了, 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新闻离得开纸媒, 离不开的是专业主义精神。在信息化时代, 新闻信息对于我们更像是一种快餐式的产品。互联网能让我们迅速了解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新闻, 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 但在信息传播的背后是否又限制了我们对真相事实的探求?作为一个微博用户, 对于微博上常常盛传的假消息已经屡见不鲜了。人们往往没有深究新闻信息的来源, 而是单纯地被某个字眼或者图片吸引, 而后引发大量的疯狂转发, 而每一次用鼠标键轻点“转发”的时候可能就离新闻的真相越来越远。所以在网络媒介时代我们呼吁的是像《纽约时报》记者那样对新闻坚持求真的专业主义精神。

《头版内幕》一片中处处透露者报业大势已去的哀伤气息, 但还有无上光荣的傲骨, 每一个员工都以在《纽约时报》工作为傲, 他们中有大半生都奉献给了《纽约时报》的中年妇女、有自动请缨巴格达的年轻记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捍卫这个百年老报的公信力, 我想不管世界怎么变, 正是有他们这样一群坚守新闻信念、对“第四等级”的深刻认识, 才让受众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看到真相。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闻媒介可能会随之而改变, 但新闻一定不会——纸媒衰落, 新闻不死。

注释

1 (美)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邓小平西学观特点探析 篇3

[关键词]邓小平西学物质文化民族自信

邓小平的西学观,是指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关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如何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观上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的争论,虽然是以文化形态出现,但本质上却是涉及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历史时期,科学地认识邓小平的西学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邓小平西学观的突出特点予以探析。

一、建构世界文化观框架,强调中西文化融汇的整体性、互动性

自近代以来,由于西方事实上长期扮演着世界现代化引领者的角色,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探索本国现代化的历程中,如何认识和借鉴西方文化是不可能回避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中国几乎所有的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曾对此发表过议论,出现了“中体西用论”、“西学中源论”、“全盘西化论”、“国粹论”、“中西调和论”等诸多学说,这些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西文化持有不乏独到的见解.但都没有摆脱中西体用论的框架,围绕中西主次优劣关系争论不休。邓小平西学观跳出了体用割裂的狭窄思维方式,建构世界文化观框架,对西学采取务实的开放态度:不在中西文化主次关系上纠缠,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对全球化经济态势的关注,是邓小平西学观的理论起点,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建构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世界文化观框架。邓小平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邓小平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中国的发展不能游离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之外,“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获得迅速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国家,“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也就是说,只要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事业,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创造的所有文明成果,都可以成为大胆借鉴的对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当然也在借鉴之列。为了解除借鉴西方文化的思想顾虑,邓小平运用世界文化整体性的观点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尽管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但不能把差异作为借鉴西方合理因素的障碍,不要被一些所谓的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手脚和头脑,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是世界整体文明的一部分。邓小平进而指出,吸收西方文明成果不要“怕”,大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小得多。危险有一点,不大”。同时,邓小平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也就是说,世界文化的融汇是具有互动性的,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彼此寻求发展的必然.吸纳西方文明成果不仅不可怕,而且是非常自然和有必要的。因此,对待西方文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立足于现代中国国情,有效实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在对待西方文化方面思维独特而开阔,在深刻体察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点基础上,他摆脱了近代以来中西体用论的束缚,以非凡的勇气和务实的作风,以世界文明的整体性和互动性为切入点,深刻阐释了借鉴西方文明成果的必要性,从而使近代以来的西学观达到新的时代高度,这是邓小平西学观的突出特点之一。此特点再次表明,邓小平从来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而是一个务实性极强的远见卓识者。

二、优先吸收西方物质文化成果

早在50年代初期,中国就曾仿效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尝试借鉴资本主义合理因素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特别是过多强调意识形态的对立,使中国借鉴西方变得越来越谨慎和艰难。至7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落后,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邓小平在总结毛泽东晚年失误时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时代主题已从过去的革命与战争转变为和平与发展,邓小平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发展思路。它促成了邓小平西学观的另一突出特点,即优先吸收西方物质文化成果。其具体表现是:

其一,借鉴西学的根本动机是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了了解国外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从1978年10月起,邓小平频繁地出国访问考察,在对西方国家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发达的经济有着直接的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有益的东西,是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主义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

其二,邓小平对西方物质文化成果予以基本肯定。邓小平实际上是把西方文明成果分为两个吸纳层面并分别待之以不同的态度,对于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等物质文化层面的因素是基本肯定的:“有些东西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因此,可以全方位地借鉴西方物质文化建设合理因素,“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与对待西方物质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待西方精神文化层面的因素,邓小平则慎重许多,特别强调鉴别和批判。邓小平明确指出,“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

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

其三,生产力标准为最终评价尺度。借鉴标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邓小平创见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他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生产力标准是带决定性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邓小平认为,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都应该是吸收和利用的对象,市场经济也不例外。邓小平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能说是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反之,不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西方因素.如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资本主义自由化等,则要予以坚决抵制。

从上述邓小平关于借鉴西学的根本动机、基本肯定西方物质文化成果及借鉴的标准等方面的基本观点看,可以综合得出这样的结论:邓小平始终把物质文化建设放在优先地位,侧重于西方物质文化建设合理因素的吸纳和借鉴,是邓小平西学观的又一突出特点。

三、坚持民族文化自信,坚决反对全盘西化

纵观近代以来“中西”之争,时常为中西文化两极对立的倾向所困扰:即当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反省时,往往容易全盘否定,而对西方文化则推崇备至,流露出妄自菲薄的心态:当我们强调民族自尊、珍惜传统时.又往往闭关自守,流露出夜郎自大的心态。邓小平西学观跳出了简单化的中西两极对立思维.坚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坚决反对“全盘西化”。

邓小平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反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他多次强调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扬刚健有为的民族主体性意识。邓小平坚持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邓小平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给予了充分肯定,主张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强调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完全是儒家文化合理因素的复兴,他更加强调弘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的革命传统。邓小平认为,它们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扬和升华。邓小平指出,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靠“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大力发扬这些精神,不但共产党员要有这些精神,还要“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其二,反对民族文化保守论。邓小平认为,传统的民族精神侧重于静态、封闭,是需要注入新的活力的:今天所倡导的民族自尊与自信是动态和开放的,绝不是对老祖宗的简单重复。邓小平肯定毛泽东提出的“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主张对传统文化作阶级的历史的分析,“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进行批判地继承和吸取。

在坚持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邓小平一再强调,中国现代化绝不是西化,吸纳外来文化“必须从各国自己的条件出发”,因为“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因此“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所以必须“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在现代化运作上,邓小平强调立足于现代中国国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如果盲目全盘接受西方模式,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邓小平的回答非常明确,“一旦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因为“全盘西化”会使中国丧失发展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因此,要坚决反对“全盘西化”。

观《邓小平》有感【原创】 篇4

孩提时代起,我便时常听到“高举邓小平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声音。这个声音来自电视广播,来自报纸刊物,来自学校老师等等。很长一段时间,我并不十分了解邓小平的生平,以及他所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的具体内容,更不知道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鲜为人知的点点滴滴。

最近,我观看了20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对邓小平这位时代伟人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在观看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很多,感受到了邓小平作为国家领导人的远见和谋略,更深刻的是邓小平巨大的人格魅力。

影片以访谈和追寻历史遗迹的方式,向我们再现了邓小平不同寻常的一生。纵观小平同志的一生,也是纵观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成就伟大事业的历史历程。年幼的邓小平离开家乡,在留法学习期间做过工人。回到祖国后,他在危机重重的大上海做地下党工作。在白色恐怖下,很多优秀的青年志士牺牲在特务的手中。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是多么的困难。在基础薄弱、压迫严重的情况下,共产党员们团结一致、勇于为革命事业献身,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打不跨的。

后来,年轻的邓小平被调到广西做工作,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新中国成立之后,百色作为革命老区依旧贫穷落后。我的家乡就在广西,虽然有很多人都存在着旧观念,认为广西是“南蛮”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是一片不毛之地。然而,现在的广西,现在的百色已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说到这里,我想到了西藏,当年和平解放西藏的时候,邓小平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尊重少数民族同胞。我们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的集体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一点的正确性是绝对的。

小时候看战争片便知道有“刘邓”大军这支气势磅礴的队伍,当初只是走马观花,知道一点“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却不清楚这其中的原委。而“刘邓大军”也正好诠释了邓小平的戎马生涯。实际上,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就是个诱饵,这个诱饵的出动引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王牌军队,牵制了很多敌人,让其他兄弟部队有了缓和的时机。当年毛泽东亲自给邓小平发电报,决定了这一步险棋。那时候,刘邓大军12万人马放弃后方,历经艰辛终于到达大别山,这其中的辛酸或许不是只言片语就能道明的。同志们跋山涉水,缺衣少粮,忍饥挨饿,还要对付时不时出动的敌人,很有可能遭遇全军覆没的惨剧。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坚决执行任务,拒绝粟裕的援助,以“牺牲自己,成就大局”的气魄带领部队完成了历史的使命。

影片中具体地说到了邓小平“三进三出”的经历,他坎坷的政治生涯可谓跌宕起伏,却能奇迹般地一次次复出。一个人有才不是一件稀罕事,稀罕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小平同志的才不仅显示在他作为开国元勋、作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这个方面上,其实,也体现在他为人做事和人生态度上。所谓的办大事,有智商还要有情商。有一位加拿大的前总理就请教过邓小平。他问邓小平:你是怎么做到重新登上政治舞台的?邓小平回答他说,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堪称古训。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是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没有经历过什么苦

难,遇到事情很容易冲动,缺少忍耐的性情。忍,看似懦弱,看似没出息,可是能忍便留得住青山,便有盼头。如果,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承受不住,自甘堕落或以死相拼,都不会有好结果。

或许可以这样说,真正的领袖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邓小平留学法国时做过工人,被打倒时在江西一个拖拉机修理厂做工人„„领袖尚能如此,何况你我。有的人总觉得自己的才能锋芒并露,不做些伟大的事情实属屈才。然而,世间哪能时时刻刻有这么好的差事。英雄出乱世,想做个英雄还非得等到机会来临呢。我想,一个人有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终究会实现目标的,就像小平同志一样。

每一个政党的存在都需要有其先进的一面。中国共产党必定如此。我们的党在建党以来,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把反动派打倒,这一切一切的成就,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始终以先进分子为代表。但是,正如影片中,邓小平所说的,任何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没有人不犯错误,我也犯错误。是啊,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在对待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同志的评价上,邓小平的态度是科学的,是站在马克思主义思想高度上的。他说,文化大革命是要坚决否定的。但是,不能把所有的错误归结在毛主席一个人身上,有些方面的错误,我也是有份的。一个领袖,可以公正地看待历史,不掺杂任何个人感情色彩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见,宽容也是一个伟人的精神魅力。

不能本本主义,不能搞个人迷信,不能说我们党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只要我们的党能继承老一辈革命家敢于纠正错误,敢于挑起让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的重任,群众哪有不支持、哪有不拥护的道理。现在很多地方官员害怕“上访”,害怕这害怕那,整天提心吊胆。如果父母官都诚心为人民,身正不怕影子斜,哪会有害怕之心。

一些外国友人说邓小平是政治家,是实干家。银幕上的他的身影,却是一副和蔼可亲的邻家爷爷的形象。看完了这部大型文献纪录片,我确实感触良多。以上所说的,只是一些拙劣的想法。我想,邓小平的丰功伟绩还待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慢慢领略。

最后,我想用邓小平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观后感。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观邓小平相关视频有感 篇5

提起邓小平同志,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的伟大领袖,也是祖国的好儿子。他在中国处于混乱之时,能毅然站出来,不顾自己的得失,为国家为人民谋出路。他的事迹早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他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他给全中国的人民带来了崭新的生活!让新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次在毛概课上观看有关邓小平的视频时,我总是被他的精神所震撼。我佩服他的才干和成就,他的思想和功绩,但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更令我感动!他自始至终的信念,他勇于创新的气魄,他不顾自己的得失,甘愿为中国奉献自己一生的精神,都让我的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这样的一个经历了风风雨雨、大起大落的伟人,却同时又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的内心如常人一样的朴实,自然,却又是那么地爱民如子、心系百姓。

观看了这么多段邓小平爷爷的生平事迹,我第一次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他的一生。他充满艰辛的留学生活、回国初期的动荡流离以及之后政治生涯“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都让我对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而无比感动、震撼。视频通过撷取了大量历史珍贵资料镜头和对重要人物的实地采访,给我们展示了邓爷爷更真实的生平事迹、思想韬略、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其中,我映象最深刻的便是他政治生涯的“三起三落”。他几乎每次的“落”都是因为他坚持真理,从不向谬误低头,敢作敢当,坚守自己的做事原则;而每一次的“起”,他都会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尽心竭力为革命胜利、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勤奋工作。没有索取,只有奉献,甚至在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后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改变。他总是从国家、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就像在“文革”过后对毛泽东功过的评价那样,本着公正、全面、科学的态度,而不会因一己私利而独断。作为一个领导者,他不推卸自己的责任,能大胆地把自己的缺失说给人民听,并客观的分析评价毛泽东的功过。他的胸怀和气度,实在令人钦佩。他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伟人的风范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伟人之所以受人敬重,不仅仅是他的成就,而是他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和精神,邓爷爷的这些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他敢于说实话、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在政治低谷时面对种种压力下还能展现出来的气魄、胆识,无不令我钦佩!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无可避免会碰到各种挫折、人生低谷,包括现在,在大学生活中,看似悠闲自在的生活,但学习、生活的压力却也时常困扰着我,周围那么多优秀的同学,回头看看自己,总有这些、那些不如人的地方,学习以及学生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对未来的思考,想到将来面对就业的压力,常常让自己喘不过气来,现在的自己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上面还不够成熟理智,情商的提高也仍需要努力。将来的自己能不能拥有像邓爷爷所拥有的那些顽强拼搏、不甘屈服的精神和胆识呢?这些优秀的、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品质都需要我们从现在起慢慢培养,在小平爷爷身上看到这些品质后,相信我能以小平爷爷为榜样,时刻激励自己,学会承担,学会忍受,学会顶住压力,学会凭借顽强的毅力走出困境。

与此同时,我们要学习的还有邓小平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管是他的“三次检讨”还是他坚定地否定“文化大革命”,都体现了他坚信马克思主义,并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着眼于实践,始终朝着救国兴国的目的前进。正是对中国革命的深刻了解、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才让邓小平能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在文革耽误中国太久的急迫形势下,毅然决定进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他告诉中国人民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中国才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弥补了文革中国所落下的巨大损失。在今天,我们做为祖国新时代的生力军,我们都肩负着使复兴中华民族,使我们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历史重任,更需要具有一副实事求是的眼光,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社会的发展,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小平爷爷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便是“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他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与责任。一个人,即使你什么职务都没有,你也终究是人民的儿子,对于祖国,你永远都有推卸不了的责任!而面对着这句话,所有的人都有责任反思自己,对于祖国,对于人民,你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小平爷爷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人民的一个普通的儿子,所以无论他走到怎样的位置,无论做任何的事,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对人民负责。我们都是人民的孩子,我们都热爱我们的祖国,因此需要我们向小平爷爷那样无论走到怎样的位置,无论做任何的事,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对人民负责,牢记自己的使命。大到对国家负责,小到对自己负责,这既是健全的人格所需,也是建设现代化祖国所需。

观《小平您好》有感 篇6

有这样一个人,他身高不高,却挑起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重担;有这样一个人,他三次被打到,却又三次站了起来将中国经济引向新的起点;有这样一个人,他说话不多,却字字珠玑掷地有声。他就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带领全中国人们走向富强的领路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邓小平始终在中国解放及发展的道路上上下求索着。然而道路注定是不平坦的。但华山再高,顶有过路。邓小平总能沉着地面对着眼前的困难和挑战以惊人的胆识和魄力带领全中国迈过一道道坎儿不断向更高处迈进。

战争是残酷冰冷的,但经过战火洗礼和战争锻造的邓小平,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他身上所散发的瑰丽色彩,足以我们长久不衰地兴叹。战争时期邓小平显示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在革命斗争时期,曾指挥过百色起义、左右江战役,两次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多次出席党的重要会议;自抗战开始,更是与刘伯承合作,去的了卓著战功;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委,淮海战役时受毛泽东之命任二野、三野两大野战军联合组成的前敌委员会的书记,后来就连毛泽东都说说“能指挥两个野战军的,只有小平”。

中国解放以后,邓小平的道路依然充满坎坷。每当人们提起时总会用“三起三落”来形容邓小平后来坎坷的经历。可事实上何止“三起三落”,而是风浪不止,起落难停,让起就起,让落就落,任凭起落。而他在大起大落中“胜似闲庭信步”随着起起落落,年华流逝,他终于落定潮头,双手紧握勇往直前的方向盘。而事实和历史也证明:邓小平是对的。

邓小平在第三次“站起来”后认真总结了历史教训,从毛泽东晚年失败的旋涡中“脱颖而出”,站在处于风口浪头的航船的舵位上,高瞻远瞩,窥测到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前进的正确目标,以惊人的胆识、魄力,满舵前进,带领全中国人民“走进了新时代”,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明媚春天,向世界讲述了一个“春天的故事”。

邓小平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人民的儿子”,是邓小平对自己的定位。一个谦逊,朴实却又光辉的称号。“人民的儿子”不管是“起”还是“落”,心里总有股莫名的激情,没有私心杂念,为人民的安康生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这个民族不再沉沦、落后和挨打,他把毕生的精力,智慧和心血都献给了人民。

而今斯人已去,他留给我们的又何止如今的幸福生活,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无论人们对他评价如何,我始终相信“知我罪我,唯其春秋”历史会昭示这个人们儿子的一切。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 篇7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识。这是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坚持的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具有的基本特征。

1. 社会主义本质论。

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首先, 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从来都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社会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首先的、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能否尽快发展生产力, 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其次, 社会主义本质论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说:“我们的目的是共同富裕。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 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体现出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走得对。”[1]他还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最后, 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本质。过去, 我们讲社会主义往往是从静态中, 用僵硬的定义, 概括出一个僵硬的社会主义概念或固定观念。这类做法是根本违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根本要求的。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并没有把社会主义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 而是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就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中, 在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过程中, 来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及其逐步实现。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正确认识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邓小平根据当时的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指出:“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 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 这就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这便很明确地揭示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社会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最基本的特点。党的十三大前夕, 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就是处在初级阶段, 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根据这个实际制定规划。”[1]1987年, 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客观依据、基本特征、性质、主要矛盾、中心任务和历史地位, 形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为建设有中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经济方面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在政治方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坚持共产党领导;在文化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识, 邓小平有其独特的见解。他把原来认为是社会主义特征的东西重新分类, 一类属于基本制度、基本原则, 另一类属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使用的经济手段。其中, 对计划经济的重新认识, 是邓小平认识社会主义的重大突破。过去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曾提出过社会主义可以有商品经济,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但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前, 一直把计划经济当做社会主义固有的特征。邓小平从社会发展的一般经济规律出发, 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 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2]“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在1992年发表的南方谈话中, 他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中国改革开放能取得巨大成功, 与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直接和重要的关系。

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 他们对整个未来社会的论述只是原则性的设想, 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论述更是不够完整、清晰。他们认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 应该马上做些什么, 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3]

邓小平遵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用新的思想、观点,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 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

1985年10月,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代表时说:“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1]邓小平之所以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是因为他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1]邓小平认为要坚持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只有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 摆脱贫穷落后状态, 实现了共同富裕, 体现出了优越性, 社会主义才能“站住脚”, 才能得以巩固。

2. 坚持改革开放。

邓小平曾说过:“我们现在真正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有效地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思路。对外开放是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突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 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为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邓小平在1988年6月3日的讲话中指出:“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 不改革不行, 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走上了新的道路, 这些政策概括起来, 就是改革开放。”[1]对于改革开放, 邓小平又作出了明确的解释:“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1]

对于改革开放的意义, 邓小平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1]“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邓小平把坚持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唯一出路, 认为改革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他认为,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 从而, 能够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否则,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表现不出来。

3. 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79年, 邓小平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说:“我们要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 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建设则决定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在邓小平看来,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不仅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还有比资本主义制度下更高度的精神文明。但是, 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 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出现一手硬, 一手软的情况。邓小平多次批评了这种现象, 他说:“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 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 走弯路。”[1]

4.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979年, 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 明确提出了他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命题:“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做到:第一,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新型专政的统一体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证。邓小平认为, 相对于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2]。第二,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 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体,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 这最符合中国实际。”[1]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议行合一的原则, 同时又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这同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议会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 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 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2]必须确保“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2]。这些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另外, 也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方向只有是从人治走向法治, 走依法治国之路。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49-37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68-372.

邓小平的时间表与时间观 篇8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局势逐步趋向缓和,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国际形势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1985年,他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1988年,邓小平会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谈到国际形势时说:“现在世界从对抗转向对话、由紧张转向缓和的趋势是明显的,至少在今后三十年五十年内这一趋势还会发展。道理就是超级大国谁也不敢发动世界大战。”1988年,邓小平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针对所谓“下个世纪是亚洲太平洋世纪”的说法指出:“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1987年,邓小平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说:“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的50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要用两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来实现这个目标。”邓小平曾充满深情地说:“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为了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84年,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10年和下世纪的前50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20年,要看下世纪的前50年。”1985年,在谈到对外开放政策时他指出:“这是中国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本世纪内不能变,下个世纪前50年也不能变。50年以后中国同外国在经济上将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能断得了呢?”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邓小平坚定地说:“我们一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不但这一届领导人要坚持,下一届、再下一届都要坚持,一直坚持下去。”

中期时间表:“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是难得的机会,不要丧失了”

中国20世纪末实现翻两番和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在邓小平心目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1984年,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如果实现了翻两番,那时会是个什么样的政治局面?我看真正的安定团结是肯定的。国家的力量真正是强大起来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会大大不同了。”

为了保证翻两番和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邓小平强调必须制定好20世纪最后20年的发展规划,这是邓小平中期时间表的核心内容。1982年,邓小平指出:“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20年翻两番。20年是从1981年算起,到本世纪末。大体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20年时间分为前十年、后十年,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准备。准备,有个时间问题,要抢时间,不能不认真对待。哪些项目早上,哪些晚上,要有个安排,不能挤在一起。能早上的就集中资金早上,早上一年早得利一年,不然要拖到下个世纪去了。”

短期时间表:统筹规划,注重效率,规定时限

严谨务实是邓小平一贯的工作作风,他不仅在思考全局问题、战略问题时规定时间表,在谈具体工作时同样强调要有时间表。他十分欣赏的一个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而这正是邓小平短期时间表的精髓。

邓小平布置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求着眼未来。1978年,他在谈到引进项目时说:“我们对于引进的项目,要慎重安排……引进的项目要排两个队,一个是项目的排队,按照轻重缓急;一个是时间的排队,分个先后次序,不要抢在这一两年。”

邓小平一贯强调提高工作效率。1978年,他在谈到利用外资时说:“引进这件事肯定要做,重要的是争取时间,要缩短从谈判到进口的时间。如果一个项目能缩短半年,就能得到很大的利益。”邓小平对很多具体工作都明确规定了完成的时限。1979年,他在谈到培养接班人问题时指出:“从现在着手,三年内的任务是选好一、二、三把手。”

1982年,他在谈到中央机构精简问题时说,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特别是时间这么紧,我们说用两年来的时间完成这场革命,是很紧的。所以,决心要大”。“中央这一级的精简规定半年时间。要理个头绪出来,半年的时间应该够了。”1983年,他在谈到中央集中财权问题时反问道:“利改税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件事能不能两年做到?”

从时间表看时间观

邓小平的鲜明性格在时间表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一是自信,他从来都是一个乐观主义者。1972年在江西时他就说过:“我还可以干20年嘛,干20年没有什么问题。”1979年,75岁的邓小平登黄山。当得知已为他准备了滑竿后说:我下了决心,要步行上山。登上黄山后,他又说,黄山这一课,证明我完全合格。二是惜时,已届古稀之年的邓小平清楚地知道,历史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只有珍惜每一天才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时间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时间的要求近乎苛刻:“今天是1980年1月16日,进入80年代16天了。”“我们从80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他以天为时间单位来安排工作,紧迫之情溢于言表。三是进取,他从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总是用更高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和他人。1980年,邓小平在谈到今后10年的发展速度时说:“要再研究一下,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的时间能不能提前一点,这是个鼓舞人心的问题。”1985年,在谈到自己的工作和身体情况时说:“我的方针是少做工作,毕竟80岁了,力争多活几年,能亲眼看到我们自己国家的发展。但希望不能太高,希望太高就会变成奢望。按照五年来计划,争取延长。”从这一时间表中,我们可以稍稍触碰到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晚年的心路历程。

街头采访: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全国道德模范吴菊萍:去年我在做一个公益项目,全国各地跑去帮助妇女创业。今年想把项目做得更好,所以还是会全国各地跑吧,但是我希望能留点时间陪陪父母和孩子。

一位陪家人散步的年轻男子:不唱这首歌都还不会想,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呢?上班。平时都上班,现在趁没上班就陪奶奶出来走走。

一位上班族:都在家陪小孩,上班。反正我觉得就这样,普普通通过,平平淡淡的过,但是也觉得在平平淡淡中体验幸福。

一位公园里的老人:在一公园,时间都花一公园了。我们都老了,就是玩玩,家里都没什么事情可以做了。

一位退休老人:时间去哪了?我们退休工人能干吗,在家里上上网,买买菜。

研究员顾希佳:这个时间有时候就这么糊里糊涂过去了。但有时候又很纠结,好像很多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要想办法把它抓回来。现在我年纪比较大了,感觉就更加突出了。

杭州市职工灯谜研究会会长潘培生: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常常感觉到时间不够用,过去年纪轻的时候加班加点,现在就是岁数大了,加班加点少了,这样就可以有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在空余的时间充实自己。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后黄豆豆:在加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容易被一种“速成功”的理念所裹挟,强加给自己过大的压力。事实上,对待成功,大可不必那么着急。因为时间不会改变长度,不会像来自星星的你里面都敏俊能把时间停留。我们只能把每一天的生活变得有意义有质量,所以我们不能改变时间长度,可以改变时间的宽度,让每一天更有意义。

上一篇:第6课动荡的春秋教案下一篇:幼师指南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