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复习重点(精选8篇)
一、名词解释
1、感染谱:指宿主感染病原体后,轻重程度不同的感染表现形式。
2、生物富集:污染物经生物体吸收后可在其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富集,使得生物体内该污染物的含量明显高于环境中该物质的含量,并在生物体内逐级提高的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3、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并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是否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因素及暴露的强度,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和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与研究的疾病有无关联或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4、队列研究: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5、推荐的营养素摄入量(RNI):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可以满足某一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
6、适宜摄入量(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7、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8、疫源地消毒:为了杀灭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属防疫措施。
9、矽肺: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的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0、混杂偏倚:由于混杂因素的存在,且这些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不均,则会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和疾病的真实联系。
11、相对危险度:是反映暴露与发病关联强度的指标,也叫危险比或率比,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简称RR。
12、短期波动:疾病在一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短期波动的含义与爆发相近,只是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
13、盲法:在从事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受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设计、资料收集或分析阶段容易出现信息偏倚,为避免这种偏倚在设计时可采用盲法,使研究者或研究对象不明确干预措施的分配,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分为单盲、双盲、三盲。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5、患病率:又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患某病者所占的比例。
16、发病率: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17、职业病:职业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职业人群在生产劳动等职业活动中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特定疾病统称为职业病,即医学上广义的职业病。凡由政府主管部门用法令的形式明文规定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即立法意义上的狭义职业病。
18、人工主动免疫:是将免疫原性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自行产生特异性免疫。
二、简答题
1、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
答: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学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子、可疑致病因子或因素所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2)第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时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预防措施,对传染病的二级预防还应有早隔离,早报告措施。
3)第三级预防,也称临床预防,着眼于康复,力求减轻疾病的不良后果,对患者及时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后遗症,防止伤残。
2、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答:1)升高的因素是: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
2)降低的因素是:病死率高、病程短、新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
3、铁在食物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影响铁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答:铁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即血色素铁和非血色素铁,前者存在于动物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它能以卟啉铁的形式直接被肠粘膜吸收,不受膳食因素影响,吸收率较高;后者以Fe(OH)3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它必须先从络合物中分离再被还原为二价铁才能被吸收。影响铁吸收的因素:(1)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植酸盐、草酸盐;(2)体内缺乏胃酸或服用抗酸药可影响铁吸收;
(3)铁的吸收与体内铁的需要量和贮存量有关,一般贮存量多时其吸收率低,反之,贮存量低或需要量增加时则吸收率增高。
4、简述队列研究的原理。(举例说明)答:基本原理: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E)与非暴露组(Ē),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以分析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5、简述矽肺的诊断原则与方法。
答:诊断原则:主要以接触粉尘的职业史为前提,技术质量合格的X线后前位胸片改变为依据,结合现场劳动条件资料,参考临床症状、体征等,连续观察,综合分析,按国家尘肺X线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脱离粉尘作业,以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合并症的发生,ɪ、ɪɪ期矽肺有一定疗效。
6、简述职业病的诊断依据。答:(1)职业史 包括患者的工种和工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症状出现时间及工种人群的发病情况等(2)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调查与评价工作场所的调查 了解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有害因素种类及其强度等(3)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了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必要时进行实验室辅助检查。
7、列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至少五种)答: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高血脂、酗酒。
三、问答与案例分析题
1、疾病,基因,营养素之间的关系。
答:营养素、基因、疾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5种模型进行描述:①模型A:基因型决定了某种营养素是危险因素,然后该种营养素才导致疾病;②模型B:营养素可直接导致疾病,基因型不直接导致疾病,但可在营养素导致疾病过程中起促进或加重作用;③模型C:基因型可直接导致疾病,营养素不直接导致疾病,但可在基因型导致疾病过程中起促进或加重作用;④模型D:营养素与基因型相互作用,共同导致疾病,而且二者均是导致疾病危险性升高所必需的;⑤模型E:营养素和基因型均可单独影响疾病的危险性,若二者同时存在,可明显增加疾病危险性
胆固醇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所有哺乳动物都需要胆固醇进行生物膜和某些激素生物合成。因此,应适量摄入胆固醇,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过量摄入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和脑卒中。人体内的胆固醇,来源于食物摄入和体内合成。机体可以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胆固醇摄入和代谢的几个关键基因,调节胆固醇的来源。LDL受体在细胞摄取胆固醇时起关键作用;HMG-CoA还原酶和HMG-CoA合成酶是胆固醇的从开始生物合成的关键控制点。当细胞内胆固醇水平低时,参与胆固醇生物合成和摄取这些基因被激活;反之,当细胞内胆固醇充足时,这些基因表达被抑制。胆固醇对上述3个基因表达调控水平包括转录和转录后2个水平。
胆固醇对LDL受体基因、HMG-CoA合成酶基因调控机制:LDL受体基因、HMG-CoA还原酶基因和HMG-CoA合成酶基因在启动子区均有相同固醇调节序列,即(5’)CACC(C/G)CAC,该序列称为固醇调节或反应元件-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1, SRE-1)。转录因子可与SRE-1结合并调节基因转录活性;而转录因子又受固醇类化合物修饰、调节。
2、诊断实验与筛检实验。
灵敏度即真阳性率,为诊断试验阳性的患者占患者总数比例,理想的应为100%。特异度即真阴性率,为诊断试验阴性非患者占无病总人数的比例,理想的应为100%。假阴性率为实际患病,经诊断试验判断为无病的百分率,即诊断试验判断为阴性的患者占患者总数的比例,又称漏诊率(统计学上称β错误),理想的应是0%。
假阴性率为实际患病,经诊断试验判断为无病的百分率,即诊断试验判断为阴性的非患者占全部无病者的比例,临床上称为误诊率(统计学上称为α错误),理想的应是0%。
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100%为正确指数,亦称约登指数(Youdon’s Index),理想的应为100%。其值愈大愈好。但应注意,正确指数大时,并未告知是灵敏度高还是特异度高,因此,它不能代替上述四项指标。
3、阐述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答:温室效应:由于人为活动使大气中某些能吸收红外线等长波辐射的气体浓度增加,直接影响地表热量向大气中发散,而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生物媒介传染病、暑热相关疾病等增加;洪水、干旱及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增加;地球两极冰冠及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升高)臭氧层破坏:氟利昂(CFCs)、N2O、NO、CCl4、CH4等危害:人类皮肤病和白内障等发病率增加;动植物杀伤作用,危及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使人工高分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加速老化;全球气候变暖
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起因(SO2,NOx)危害:酸化土壤,危害植物;刺激呼吸道,腐蚀作用。
4、比较流行病学中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异同。
答:相同点:①都是前瞻性研究;②都可以用来检验假设,但前者检验效力要高于后者;③研究过程中都要设立对照;
异同点:①前者是实验性研究,后者是观察性研究;②前者研究中有干预措施,后者无;③前者研究对象的分组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后者的研究对象则是随机抽样的,不能随机分组。
5、中国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
答: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9)如饮酒应限量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6、阐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答:(1)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用于追踪感染源,寻找与确定感染途径(2)确定接触者的留验,验疫和医学观察期限(3)确定免疫接种时间(4)评价预防措施效果(5)潜伏期长短还可以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7、详述针对传染病的防治措施。答:
(一)管理传染源
1.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实施管理
要求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积极治疗患者。传染病疫情报告力求迅速。卫生防疫人员,医疗保健人员,对疫情不得隐瞒。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管理与必要的治疗。特别是对食品制作供销人员,炊事员,保育员作定期带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调换工作。对传染病接触者,须进行医学观察、留观、集体检疫,必要时进行免疫法或药物预防。
2.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 对动物传染源,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发动群众予以捕杀。
(二)切断传播途径
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疫措施。肠道传染病作好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水源及粪便管理。呼吸道传染病,应使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空气消毒,个人戴口罩。虫媒传染病,应有防虫设备,并采用药物杀虫、防虫、驱虫。
(三)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点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紧急需要时,注射抗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
临近高考, 复习的方向显得格外重要。
从2009年《考纲》和《说明》固定之后, 数学高考试题的题型和难度也随之稳定。
1. 认清新课程的主干知识面
高考大题离不开主干知识面的支撑, 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是新课程中的主干知识面。
2. 认清题型与难度
高考命题思路是先确定大题, 然后用选择填空题来覆盖。
12个选择题和4个填空题中, 选择题第12和填空题第16题是把关题, 其余是基础和中档。
第17题不是三角函数就是数列, 第18题立体几何, 第19题是统计与概率 (代替了老高考的应用题) ;17、18、19是基础或者中档题。
第20题是圆锥曲线, 第21题是函数与导数;20、21是把关题。
第22题是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中三选一, 是基础或者中档题。
二、重点
1. 主干知识面
一轮复习抓点, 二轮复习抓线 (链) , 三轮复习抓面。因此, 抓主干知识面是考前复习的重点。
试题的难度参照2010和2011年而非2007、2008、2009年。随着西部军团加入高考行列, 西部与发达的中、东部在难度上应该有所区别。海南当然跟随西部军团因此在高考试题的难度上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针对高考试题的模式化辅之以模式化的应考, 当然高考题型并非一成不变, 偶尔某个大题某年变化一下, 第二年马上又还原。
2. 拒绝一题多解, 提倡多题一解
一个例题最多介绍一般解法与特殊解法, 人为的一题多解是少慢差费, 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多题一解是指众多的数学问题用同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解之。训练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用典型的例题使之考生的知识系统化。
3. 教会考生学会数学思维, 例题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数学解题思维训练过程可以看做一个信息交往的控制过程。它的每一次循环都是通过由题设条件到求证结论的逐步转化来实现的。其中思维过程有时需要反复循环, 即将大脑输出的“题设条件”与预期的“求证结论”进行对比分析, 这一思维过程又可用框图表示如下:
在这一思维过程中中, 解题者根据问题的题设条件与求证结论, 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与变换, 并通过不断地反馈调控, 缩小题设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差异, 逐步实现条件到结论的转化。因此, 简单地说, 它就是关于解题信息的利用与反馈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现举例说明:
设cos A=cosθ·sin C, cos B=sinθ·sin C
求证:sin2 A+sin2 B+sin2 C=2。
题设条件:coa A=cosθ·sin C (1)
cos B=sinθ·sin C (2)
求证结论:sin2 A+sin2 B+sin2 C=2 (3)
【对比分析】求证结论中不含θ, 题设条件中含θ。
【揭示本质】由 (1) (2) 消去θ。
【联想相似】sin2θ+cos2θ=1。
【思维建构】 (1) 2+ (2) 2, 得cos2 A+cos2 B=sin2 C (4)
【对比分析】中间状态 (4) 含cos2 A、cos2 B,
求证结论 (3) 含cos2 A、cos2 B。
【创新思维】cos2 A=1-sin2 A, cos2 B=1-sin2 C。
【思维建构】将上两式代入 (4) , 得
1-sin2A+1-sin2B=sin2C,
即sin2 A+sin2 B+sin2 C=2。
此题平铺直叙地介绍解题过程与用综合分析法讲解效果是不一样的。
高难度针对把关题的练习只适合少数尖子生, 对于中等生可以写带有思路的解答供其阅读理解, 差生以提高为主。
4. 参考全国考试卷和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中的好题
(1) 2009年山东理科第17题
已知函数f (x) =sin2xsinφ+cos2xcosφ-) , 其图像过点 () 。
(Ⅰ) 求φ的值;
(Ⅱ) 将函数y=f (x) 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 纵坐标不变, 得到函数y=g (x) 的图象, 求函数g (x) 在[0, 4π]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
(Ⅰ) 因为已知函数图像过点
(Ⅱ) 由 (Ⅰ) 知φ=
评价:此题注重基础, 强调通法, 不偏不怪。选择题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循序渐进, 层次清晰, 当属优秀试题之典范, 本题把三角函数在图像、性质和三角恒等变换有机结合;考查了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及二倍角等基本公式的灵活应用、图像变换以及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体现了新课程不但重视“知识与技能”, 而且重视“过程与方法”, 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中得到了检验。
(2) 2009年海南省理科第19题
为调查某地区老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 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年人, 结果如下:
(1) 估计该地区老年人中, 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
(2) 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
(3) 根据 (2) 的结论, 能否提供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估计该地区老年人, 需要志愿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说明理由。
【解析】:
(1) 调查的500位老年人中有70位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 因此该地区老年人中, 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的估算值为57000=14%
由于9.967>6.635, 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
(III) 由 (II) 的结论知, 该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 并且从样本数据能看出该地区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比例有明显差异, 因此在调查时, 先确定该地区老年人中男、女的比例, 再把老年人分成男、女两层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更好。
评价:试题来源于现实的生活背景, 在新课程实验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普遍开展, 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研究中很重视, 对于课改区的学生而言, 倍感亲切, 此题理论联系实际, 考察了统计概率的应用价值, 是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
5. 杜绝使用超纲试题
(3) 2009年山东省理科第21题
如图, 已知椭圆=1 (a>b>0) 的离心率为, 以该椭圆上的点和椭圆的左、右焦点F1、F2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一等轴双曲线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 设为该双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 直线PF1和PF2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B和C、D。
(Ⅰ) 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Ⅱ) 设直线PF1、PF2的斜率分别为K1、K2, 证明K1·K2=1;
(Ⅲ) 是否存在常数λ, 使得|AB|+|CD|=λ|AB|·|CD|恒成立?若存在, 求λ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解析】
(Ⅰ) 由题意知, 椭圆离心率为, 得a=, 又, 所以可解得, 所以b2=a2-c2=4,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所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2, 0) , 因为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 且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 所以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Ⅱ) 设点P (x0, y0) , 则k1=, 所以k1·k2=, 又点P (x0, y0) 在双曲线上, 所以有, 即y02=x02-4, 所以k1·k2=
(Ⅲ) 假设存在常数λ, 使得|AB|+|CD|=λ|AB|·|CD|恒成立, 则由 (Ⅱ) 知k1·k2=1, 所以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 (x+2) , 则直线CD的方程为y= (x+2) ,
由方程组消y得: (2k2+1) x2+8k2x+8k2-8=0, 设A (x1, y1) , B (x2, y2) , 则由韦达定理得:x1+x2=, x1x2=, 所以|AB|=·, 同理可得
又因为|AB|+|CD|=λ|AB|·|CD|, 所以有λ=所以存在常数λ=, 使得|AB|+|CD|=λ|AB|·|CD|恒成立。
评价:此题有些眼熟, 有似曾相识之感。虽然它是一个好题, 它作为新课程之考试题不适合, 因为《标准》规定双曲线文、理科都是了解要求 (抛物线文科是了解要求, 理科是掌握要求) , 此处把双曲线内容作为掌握要求考察是超出《标准》要求的, 当然也是超出《说明》要求的。
(4) 2009年江苏省第23题
已知△ABC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1) 求证cosA是有理数; (2) 求证:对任意正整数n, cosnA是有理数。
【解析】:
(方法一) (1) 证明:设三边长分别为a, b, c, cosA=, ∵a, b, c是有理数, b2+c2-a2是有理数, 分母2bc为正有理数, 又有理数集对于除法的具有封闭性,
必为有理数, ∴cosA是有理数。
(2) (1) 当n=1时, 显然cosA是有理数;
当n=2时, ∵cos2A=2cos2 A-1, 因为cosA是有理数, ∴cos2 A也是有理数;
(2) 假设当n燮k (k叟2) 时, 结论成立, 即coskA、co (k-1) A均是有理数。
当n=k+1时, cos (k+1) A=coskAcos A-sinkAsinA,
解得:cos (k+1) A=2coskAcosA-cos (k-1) A
∵cosA, coskA, cos (k-1) A均是有理数, ∴2coskA-cosA-cos (k-1) A是有理数,
∴cos (k+1) A是有理数。
即当n=k+1时, 结论成立。
综上所述, 对于任意正整数n, cosnA是有理数。
(方法二) 证明: (1) 由AB、BC、AC为有理数及余弦定理知cosA=是有理数。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cosnA和sin A·sin nA都是有理数。
(1) 当n=1时, 由 (1) 知cosA是有理数, 从而有sin A·sinA=1-cos2A也是有理数。
(2) 假设当n=k (k叟1) 时, cosA和sinA·sinkA都是有理数。
当n=k+1时, 由cos (k+1) A=cosA·coskA-sinA·sinkA,
sinA·sin (k+1) A=sinA· (sinA·coskA+cosA·sinkA) = (sinA·sinA) ·coskA+coskA+ (sinA·sinkA) ·cosA, 及 (1) 和归纳假设, 知cos (k+1) A和sin (k+1) A都是有理数。
即当n=k+1时, 结论成立。
综合 (1) 、 (2) 可知, 对任意正整数n, cosnA是有理数。
评价:此题作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极其普通, 照搬到高考考场上却很另类, 因为它不是《标准》规定学习的内容。区分度肯定差, 优秀生和差生一个样。只有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才能解答此题, 那也是个别考生。数学考试结束后考生哭声震天, 命题者遭到网上“人肉搜索”。
6. 教会考生规范答题也很重要
近两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稳中有变,相对保持了试题的连续性、稳定性,在变化中加强了应用性、灵活性,突出了能力立意,人文色彩浓,时代感强,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阅读命题强调鉴赏,作文命题倡导开放。那么,如何搞好高考语文课的复习工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高屋见瓴,树立宏观意识
高考语文复习要提高教学效益,一是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二是要有科学的复习安排。
拿正确的指导思想来说,教师必须花大力气认真学习《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新课标》及语文《考试说明》。大纲是编、教、考、评的“基本法”,高考命题是以纲为纲的,命题遵循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对于命题有“法规”效用。它既对高考语文总复习具有指导作用,又对考试起着宏观调控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树立宏观意识,做到心中有数,强化高考语文复习的针对性。就科学的复习计划来说,包括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的过教材关,在此阶段要做到四个字:准、细、实、活。“准”就是要做到基本知识的识记准确到位;“细”就是要依据《考试说明》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实”就是要对考试内容的复习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活”就是熟化知识,学以致用。第二阶段的综合复习关,要做到抓重点、攻难点。第三阶段的强化训练关,以巧讲精练,抓住关键,提高能力为主。三个阶段环环相扣,以达到逐步提高的教学目的。就目前来说,正处于过课本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复习的全程尤为重要,它是积累感性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为后两个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师,还要仔细认真地研究近两三年的高考试题,研究高考试题能够总结规律,发现共性,因为这两三年高考试题无论题型、试卷结构,还是知识点的分布,都是稳中有变,我们要研究这个“稳”,从而达到处“变”而不惊的境地,最终达到稳操胜券的教学效果。
二、以本为本,夯实基础
语文课本是专家精心编写的,课本中荟萃了许多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是教学的好例子。我们如果淡化了教材的功用,结果势必事倍功半,我们坚决反对抛弃课本的做法。在今年的语文复习过程中,我们就给学生说得明白,讲得清楚,我们要以本为本,夯实基础,复习课本不吃亏,给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放心。在具体的操作上,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阅读课文,理清知识系统
就语文基础知识来说,它是一个系统。而语音、汉字、词语、修辞、文学常识等,可以说都是它的子系统。复习应考就要把总系统、子系统理出个清晰的线索,知识不能以孤立的“点”的状态存在,而要把它串成串,连成线。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例如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先生提倡画“知识树”的做法,在高考语文复习中非常实用。
(二)重视课本,举一反三
近几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和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似乎不直接来源于课本,是否意味着课本不重要,作为教师要有明确的认识,课本十分重要。既然课本十分重要?那么我们就要十分重视它。在新课程、新课标的引领下,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提高语文素质,说到底就是要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在课内的学习中形成、提高,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24小题的修改题,它的原型就在课本中的文章《项链》中出现过;再拿200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来说,福建的作文话题是:戈多来了;浙江的作文命题是: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这两个省的作文命题直接来源于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本。因此,课本是基础,是根本,万变不离其宗,抓好课本,举一反三,是提高高考语文复习效益的根本保证。
(三)挖掘课本,形成能力
语文能力包括诸方面,如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信息捕捉和筛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常规思维和反向思维能力等,在复习课本中,要潜移默化地提高这些能力,教师要相机辅导,课中渗透。例如释义方面,“文过饰非”“党同伐异”等词,就要结合词语的内部结构关系进行分析。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关键要授之以法。在阅读方面,比如概括中心句,要根据不同的文体知识,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进而提高语文解题能力。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综观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话题作文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从学生高考所暴露的缺陷看,必须充分重视以下问题。
(一)增强两种意识
一是审题意识,它是一种能主动、全面地攫取试题所包含的提示性信息的心理倾向。高考阅读试题的题干,如简答题的题干,一般包含着命题角度、阅读范围、答题方式三方面的提示性信息。为此,重视审题训练,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使之养成主动、全面审题的习惯,实在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原文意识”,它指的是凡解题必定仔细推敲上下文,在原文中寻找答案。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架空讲析和只重答案的弊端,致使学生缺乏必备的原文意识,这是要引以为戒的。
(二)实施开放性鉴赏教学
这里说的“开放”,指不用既定框框、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出富有创造性、独特性的新颖的解读,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例如近几年来诗歌鉴赏题的设题原则便是这样。
(三)注重人文素养,强化作文训练
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提升人文素养,这对强化作文训练十分有效。我们研究近两年的作文试题,便可发现高考作文命题具有试题的开放性,更加关注生活,提倡张扬个性,强调理性思辨,追求真知灼见。因此平时的作文教学要加强审题训练,要坚持培养学生阅读书报、积累材料的良好习惯,如指导学生阅读精美散文、《读者》杂志等,并坚持写作训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真正重视作文,将话题作文的特点、写作技巧和高考对作文的要求结合写作训练讲深、讲透,学生的作文质量肯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答案仅供参考,以老师答案为准)
一、名词解析
有效半衰期 :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 变两个因素作用,减少至原有放射性活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过度填充 :肝脾胶体显像显示的放射性稀疏缺损区,在肝血池显像中放射 性分布高于正常肝组织的放射性分布。
镜面右位心 :是相对多见的先天性心脏位置异常,是右位心合并内脏转位。Super bone scan :超级骨显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恶性肿瘤广泛骨转移时,全身骨骼呈均匀、对称性的异常浓聚、影像非常清晰,软组织活性很低、双肾及 膀胱不显影。
假肿瘤征 :绞窄性小肠梗阻,梗阻以上肠腔扩大积气积液表现,当扩大很大时,形似肿瘤,称假肿瘤征。FDG Imaging 脱氧葡萄糖显像
胆脂瘤 :是由于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经穿孔向中耳腔生长堆积成 团状,其外层由纤维组织包围,内含脱落坏死上皮、角化物和胆固醇结晶。声阻抗 :即声阻抗率或声特性阻抗,为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所受到的阻力,等于 介质的密度与超声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乘积。
门脉海绵状变性 :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完全、部分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大 量侧支静脉或阻塞后的再通,是机体为保证肝脏血流量和肝功正常的一种代偿 性病变。CTPV是门静脉阻塞后形成的向肝性静脉侧支循环。这些血管在大体标 本切面观呈海绵状血管瘤样改变,故被称为“门脉海绵变性”
法洛四联症 :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基本畸形包括:肺动脉狭窄; 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室肥厚
游走肾 :肾下垂明显并能在腹腔各个方向移动。
应力性骨折 :又称疲劳性骨折,并非瞬间发生,而是在骨头达到疲劳点时才发生的骨折,多发生于第二跖骨,运动员、长期行军新兵、舞蹈演员等多见。肺隔离症 :又称支气管肺隔离征,为胚胎时期一部分肺组织和正常肺分离而单独发育,与正常支气管树不相通,而且其血供来自体循环的异常分支,引流静脉可经肺静脉,下腔静脉或奇静脉回流。
胃的半月综合征 :溃疡型胃癌的龛影形状不规则,呈半月形,位于胃轮廓内,龛影周围粘膜 水肿形成环堤;可见结节样和指压迹样充盈缺损。
脑动静脉畸形 :是一种胚胎时期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动静脉之间没有毛细血管的间隔,通过不成熟或分化不良的血管的直接交通。
脑颜面血管瘤病 :常称为Sturge-Weber综合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颅内血管畸形,三叉神经分布区血管瘤和眼球脉络膜血管畸形。患侧大脑半球发育不良或萎缩,神经节细胞减少、变性,神经胶质增生,并伴有脑皮质钙化。脑血管畸形常发生在顶叶、颞叶和枕叶,典型者颅内病变为单侧,而且与面部病变同侧。
侧边声影 :声束通过囊肿边缘时,由于折射(入射角超过临界角)而产生边缘声影或侧边“回声失落”(全反射)。边缘声影也见于细小主胰管的横断面,呈小等号“=”而非小圆形。??
“双筒枪”征 :指胆总管扩张在肝门部与并行的门静脉内径相似,似“双筒枪”,称为双筒征。
假性动脉瘤 :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 指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分出椎动脉之前的近心端发生部分性或完全性闭塞时,由于虹吸作用,引起患侧椎动脉血液逆流,反向供应缺血的患侧上肢,结果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患侧上肢的缺血症状的一组症 候群。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 属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全结肠与直肠均可有多发性腺瘤,多数腺瘤有蒂,乳头状较少见,息肉数从100左右到数千个不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其组织结构与一般腺瘤无异。
Caroli病 :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胆道疾病,表现为肝内胆管多发性囊性扩张伴肝纤维化,肝外胆管无扩张。
海绵肾 :先天性肾小管囊性扩张,其内可见小结石,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Seldinger法 :用不带针芯的穿刺针直接经皮穿刺血管,当穿刺针穿破血管前壁,进入血管内时,即可见血液从针尾喷出,再引入导丝导管即可。肿瘤染色 :肿瘤中毛细血管被造影剂充盈后,呈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致密影,称为肿瘤染色。
剥脱性骨软骨炎 : 指外伤后,骨软骨骨折或反复轻度外伤导致血运障碍,骨软骨坏死脱落所致;或与细菌栓子或脂肪栓塞终末动脉以及家族遗传等有关。碎片包括软骨和其下方骨质。
干酪性肺炎 :是指大量结核杆菌经支气管侵入肺组织而迅速引起的干酪样坏死肺炎,可表现为肺叶和肺段样的实变影,其内可见大小不等不规则透亮区(虫蚀空洞),还可见经支气管播散的病灶。
二、问答 骨骼系统:
简述脊柱前、中、后三柱的概念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及纤维环和椎间盘的前2/3; 中柱:后纵韧带、椎体及纤维环和椎间盘的后1/3;
后柱:为脊椎骨附件,包括骨性结构和软组织,如椎弓、关节突、棘突、黄韧带、棘间韧带。
凡中柱损伤者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脊椎结核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X线:
1、骨质破坏,中心型(椎体型):椎体内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去,边缘不清,可有小死骨,椎体常楔形变或塌陷变扁。边缘型(椎间型):骨质破坏开始于椎体上下缘,病变向椎体和椎间盘蔓延,椎间隙变窄为其特点。韧带下型(椎旁型),病变在前纵韧带下扩展,常累及数个椎体。附件型,较少见。
2、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后期椎体可融合。
3、脊椎后突畸形,较特征表现之一。
4.冷性脓肿,表现为软组织梭形肿胀,陈旧性可有钙化。5.死骨:沙粒样死骨
CT:更清楚显示骨质破坏,更容易发现死骨,了解椎管情况,结合增强可了解脓肿位置。
MRI:可清楚显示结核脓肿蔓延。鉴别诊断:
1、化脓性脊椎炎:破坏进展快,骨质增生硬化明显,骨赘骨桥形成。
2、转移性骨肿瘤:椎弓破坏常见,很少累及椎间盘。多个椎体破坏时呈跳跃式分布
3、椎体压缩性骨折:外伤史,多累及一个椎体,无骨质破坏。
胫骨结节缺血坏死的X线表现;
1、膑韧带增厚、继发性钙化或骨化
2、胫骨结节骨骺舌样隆突或不规则增大、密度增高、碎裂
3、胫骨结节前方软组织肿胀
骨肉瘤的分型及影像学表现
是源于成骨性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为特征的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X线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后者多见
成骨型骨肉瘤:以瘤骨形成为主,为均匀骨化影,呈斑片状范围较大 溶骨型骨肉瘤:以骨质破坏为主,很少或没有骨质增生。骨破坏呈不规则斑片状或大片低密度区,边界不清。骨膜增生易被肿瘤破坏形成骨膜三角
混合型骨肉瘤:骨质增生与破坏的程度大致相同.X线:
1、骨质破坏,干骺端中央或边缘部小片状骨质破坏。
2、肿瘤骨,骨肉瘤的本质表现,日光放射状,云絮状,斑块状瘤骨
3、软组织肿块,表示肿瘤已侵犯骨外肿块。
4、骨膜增生和Codman三角
消化系统:
食管裂孔疝的分型及X线表现
食管裂孔疝指部分胃经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常与反流性食管炎合并存在。按形态分型:短食管型裂孔疝,滑动型食管裂孔疝,食管旁型食管裂孔疝,混合型食管裂孔疝。X线:直接征象,隔上疝囊,疝囊大小不等,疝囊的上界与食管间有一收缩环为A环,下界有B环,疝囊内可见粗而迂曲的胃黏膜,食管胃角变钝。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I表现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病变,无恶变,无出血。临床症状无特征性,典型FNH 的CT 四期表现,平扫呈等低密度,中央瘢痕呈星芒状低密度,动脉期除瘢痕外呈显著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程度下降,为等低密度,而中央瘢痕出现延迟强化。部分病灶还可以显示供血动脉,位于病灶中心或周边,粗大而扭曲。MRI 表现平扫T1WI 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 呈等或稍高信号,中央瘢痕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与CT 类似。不典型FNH 的表现包括病灶多发,存在假包膜,无中央瘢痕,动脉期不均匀强化等。
肝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
CT:平扫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增强动脉期,肿瘤边缘斑状或结节状增强灶,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 门静脉期,增强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 延迟期,肿块变成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相同的等密度或高密度肿块,并持续10min或更长
MRI T1WI——均匀的低信号;T2WI——均匀的高信号 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
肝癌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表现特点?
平扫常见肝硬化表现 肝轮廓显示局限性突起,肝实质内出现单发或多发、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或模糊的肿块,可有假包膜,肿块多为低密度,巨块型肝癌中央可发生坏死而出现更低密度区 周围可见更低密度的线状影
增强:“快显快出” 动脉期,主要由门静脉供血的正常肝实质尚未出现对比增强,而以肝动脉供血的肿瘤很快出现明显的斑片状、结节状强化,CT值迅速达到峰值 门静脉期,正常肝实质密度开始升高,而肿瘤密度迅速下降平衡期,肿块对比增强密度继续下降,而在明显强化肝实质的对比下,又表现为低密度
肝脏恶性肿瘤超声介入治疗现状(方法、原理及适应症)
微创靶向治疗已成为21世纪治疗肿瘤的主导方向,其中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癌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成为临床非手术治疗领域中不可缺少的新技术 方法:分为两大类:肿瘤间质内与肿瘤血管内超声介入疗法。
小肝癌的影像学表现
胆道梗阻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病变的定位? US CT MR、MRCP ERCP 口服胆囊造影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
慢性胰腺炎超声诊断标准
1、胰腺萎缩或胰腺局限性增大.2、胰腺外形不规则,表面呈锯齿状或结节状
3、内部回声不规则增粗、增强,呈点状或团块状,可伴声影,提示结石或钙化存在。
4、主胰管扩张,管壁不规则并呈串珠状,其内可见结石声影。
5、常伴发胰腺假性囊肿。
非均匀脂肪肝声像图表现
脂肪肝声像图特征如下。(1)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2)肝内回声前半增强,光点细而密,呈云雾状改变。(3)肝内管系显示不清。
I型:局灶性浸润型,肝内小片状强回声光团。II型,叶段性浸润,脂肪浸润范围较大与肝的叶段范围吻合。III型,弥漫性非均匀浸润,大部分肝实质被脂肪浸润,残存小片状正常肝实质区在脂肪强回声的衬托下呈弱回声,易误认为肝内肿瘤。
肝外胆管结石声像图表现;(1)肝外胆管出现强光团伴声影。(2)光团沿胆管分布呈索状。(3)结石远端胆管可有不同程度扩张。
细菌性肝脓肿超声表现;
(1)肝脏单发或多发低回声或无回声肿块。
(2)脓肿壁表现为强回声,厚薄不等,外壁光滑,内壁不平整,脓肿厚壁回声增强。
(3)脓肿内无回声,脓肿壁强回声和周围的低回声形成“环中环征”(4)脓肿内出现气体,后方出现狭长带状强回声,即“彗星尾征”
超声对黄疸的鉴别诊断价值
1、高位梗阻:胆囊不大反而缩小。单侧肝管受阻,可出现一侧肝内胆管扩张。左右肝管汇合处受阻,则出现典型的“蝴蝶征”。
2、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胆囊增大,肝外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内见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
3、胰头癌:胰头区增大,典型者内见蟹足样低回声区包块压迫胆总管,胆总管胰腺上段扩张,胰管不扩张。
4、壶腹癌: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胰头区未见占位病变,胆总管及胰管均扩张。
肝硬化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硬化的超声诊断:肝硬化早期肝脏体积可增大,后期缩小,形态不规则,肝叶比例失调,右叶,方叶萎缩,左叶外侧段增大、回声异常,脾大,门静脉高压等异常改变。严重的肝脏萎缩、肝内门静脉变细,僵直,迂曲、显示模糊,门脉末梢甚至不能显示。
鉴别诊断:肝癌,布加综合症。循环系统:
心包囊肿的影像表现
X线:病变多位于右侧心膈角区,呈圆形或椭圆形,轮廓光整,清楚,上尖下圆,变换体位后囊肿形态亦会发生变化。
CT:病变与心包不能分割,壁光整,多无钙化,腔内为液体密度,增强囊内物无强化,囊壁强化不明显。
室壁瘤声像图表现
心肌梗死后局部心室壁收缩期、舒张期均瘤样膨出、形态不一,局部室壁变薄,回声增强,室壁不运动或反向运动,瘤口大,瘤口与瘤体径比>1,瘤壁与室壁相延续。部分瘤体内有回声不均匀附壁团块状血栓回声。内可见色彩黯淡的血流信号。膨出室壁为矛盾运动
扩张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表现
1、四个房、室腔扩大,以左心室腔扩大明显,室间隔向右心室侧膨出。
2、二尖瓣前、后叶开放幅度小呈钻石样改变,表现为“大心腔,小开口”征象
3、心室壁运动幅度弥漫性减低
4、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多个瓣口相对关闭不全引起返流,主动脉瓣口收缩期血流速度减低,二尖瓣口舒张期频谱E峰降低,A峰增高或降低。
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1、二尖瓣回声增粗,腱索等瓣下结构也可增粗,二尖瓣开放受限,瓣口面积缩小
2、舒张期二尖瓣后叶与前叶呈同向运动。
3、左心房、右心室扩大。
4、频谱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增快,CDFI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呈五彩镶嵌
5、左房内血栓。
呼吸系统: 肺栓塞的影像检查方法及表现
[X线]:肺动脉较大分支栓塞平片可出现异常阴影,较小分支可表现正常,主要征象为,肺缺血:肺纹理普遍减少,肺野透亮度增加。嵌塞肺动脉内的血栓使相应血管增粗,肺体积缩小,隔面升高。心影增大。CT:CT增强扫描
直接征象:肺动脉或分支腔内充盈缺损,血管狭窄、阻塞;
间接征象:肺血减少,肺内灌注不均匀(马赛克征)、肺体积缩小,肺动脉扩张、右心增大、心包积液等。
肺发育异常的类型及X线表现;
肺发育异常包括肺不发育(没有肺组织,只有残缺不全的支气管)和肺发育不全(肺泡、小支气管及其他肺组织成分形成不足或结构不良)。X线表现:
一侧肺不发育表现为患侧胸部密度均匀增高,其内无含气肺组织及支气管影像,也无血管纹理分布,心脏向患侧移位,患侧横隔升高,隔面不能显示。两侧胸廓大小形态近乎对称,健侧肺代偿性肺气肿,隔面地平。
一侧肺发育不全:患侧全部或部分肺野充气不良或均匀致密阴影。纵隔向患侧移位,健侧可见肺野透亮度增高。
肺叶发育不全表现为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增高,临近肺组织代偿性肺气肿。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
X线:大多位于肺表浅部位,形态不一,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呈中等密度,密度均匀,硬化血管瘤型可有斑点状钙化影,有假包膜时边界情晰。无假包膜者病灶周围可有渗出灶,临近胸膜增厚、粘连。
CT: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肺窗和纵隔窗所显示的形态大小比较一致,密度均匀,少数病灶内见半吊子钙化或小空洞,少数有支气管充气征,边缘多清楚,少数可有毛糙,肿块胸膜缘可有粘连带,增强扫描显著均匀强化。
肺静脉高压的主要病因和X线表现
主要病因:心源性(左心功能不全)和非心源性(肾性、高原性,ARDS,低蛋白血症)X线:
间质性肺水肿:上肺静脉普遍增粗,间隔线阴影,克氏A线、B线。肺纹理、肺门影增大模糊,支气管袖口征,胸膜下水肿。
肺泡性肺水肿:蝶翼样阴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阴影动态变化快,可伴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心影增大。
结核病的最新分型
1998年8月制定新的中国结核病的分类法:
①原发性肺结核(Ⅰ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②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③继发性肺结核(Ⅲ型):包括渗出浸润为主型、干酪为主型和空洞为主型结核 ④结核性胸膜炎(Ⅳ型):临床上已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胸膜炎; ⑤其他肺外结核(Ⅴ型):按部位及脏器命名。
神经系统: 脑膜瘤的CT和MRI特征
CT:典型表现,肿瘤以宽基底靠近颅骨或硬脑膜,可有颅骨增厚、变薄等脑外肿瘤征象,呈圆形等或略高密度,边界清晰,常见斑点状钙化 可有瘤周水肿,增强扫描均匀一致性强化,可见脑膜尾征。
MRI: T1WI多呈等信号,T2WI可呈等、高或低信号,内部信号不均匀,表现为颗粒状、斑点状,有时呈轮辐状,钙化在T1WI和T2WI呈低信号,T1WI上,脑膜瘤周围可见低信号环(肿瘤包膜),增强扫描均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
MRS:脑膜瘤不含神经元,NAA峰缺乏,可出现丙氨酸(Ala)峰,为其较特征改变。
鞍区的好发肿瘤及主要特征;
垂体腺瘤:垂体上缘膨隆,内见低密度结节,垂体柄偏移,鞍底骨质变薄,垂体大腺瘤可向鞍上延升,压迫视交叉,动态增强扫描结节强化程度低于正常垂体。颅咽管瘤:囊性或部分囊性为主,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分叶状,含胆固醇多时CT值低,含钙值或蛋白质多则CT值高,囊壁可见蛋壳样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实体成分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脑膜瘤 垂体囊肿:
垂体微腺瘤的MRI表现;
垂体上缘膨隆,内见低密度结节,垂体柄偏移,鞍底骨质变薄,T1WI微腺瘤呈低信号,多位于垂体一侧,伴出血时为高信号,T2WI呈高或等信号,Gd-DTPA增强,肿瘤信号早期低于垂体,后期高于垂体。
听神经瘤的MRI表现
肿瘤位于桥小脑区,与硬脑膜呈锐角相交,圆形或分叶状,多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常有囊变,内听道扩大,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CT扫描脑内环形强化灶有那些?试举3种病变,如何鉴别?
脑脓肿:平扫低密度,脓肿壁等密度,壁厚完整,也可不完整,增强扫描明显环形强化。
脑囊虫:脑实质型,平扫多发不规则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内见结节或环形强化。
肺癌脑转移瘤:多呈环形强化,小结节大水肿。中间多有坏死
生殖内分泌:
乳腺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超声鉴别要点;
良性肿块:轮廓整齐,边缘光滑,横径大于纵径,有包膜回声,内部为均匀或比较均匀低回声,肿块后方回声正常或增强,常有侧方声影,CDFI肿块内通常无彩色血流。含液体囊性肿块边缘光滑锐利的液性暗区,后方回声增强。恶性肿块:轮廓不整齐,呈分叶状,边缘粗糙,纵径通常大于横径,无包膜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呈实性衰减,肿块后方回声减弱且不清,侧方声影少见,常有周围组织浸润。CDFI显示肿块内有丰富的高阻动脉血流。
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超声:子宫增大,轮廓凹凸不平,肌瘤呈圆形低回声或等回声,周围有包膜,后方常有声衰减,肌壁间肌瘤使内膜移位和变形,黏膜下肌瘤显示内膜增宽、增强。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均匀增厚,侵犯肌层无包膜回声 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腺肌征。
子宫腺肌症声像图表现
子宫轻度增大、饱满或呈球状,病变位于子宫肌层,呈粗颗粒状不均匀强回声或低回声去,也可呈结节状,边界不清,无包膜,内有细小无回声区,后方无明星声衰减,子宫内膜线呈弧线向前或向后移位。
多囊卵巢的声像图表现。
卵巢增大,每平面至少有10个以上2~6mm直径的卵泡,主要分布在卵巢皮质的周边,少数散在于间质中,间质增多。
前列腺癌的声像图表现
答:早期前列腺癌呈低回声结节,位于外周带,少数可为等回声或非均质回声增强病灶,边界多模糊不清。进展期前列腺呈不规则分叶状增大,被膜不完整,回声连续性中断,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匀,内外腺结构境界不清,CDFI局部血流信号增加,临近器官受累表现,如膀胱颈部不规则增厚,隆起,膀胱直肠陷窝出现肿块回声。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鉴别要点
甲状腺腺瘤:在甲状腺内可见到较正常组织回声稍强或稍弱的结节图像,且内部回声光点均匀,并具有完整的纤维包膜
腺瘤多为单发性病变,即使多发,其数目可数,瘤体边界清楚,瘤周有声晕,可见正常甲状腺回声。若瘤体内血供极丰富,多为高功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变多为多发性,其数目多不可数,边缘清楚,无声晕,结节周围无正常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炎的超声鉴别诊断。
甲状腺炎:甲状腺体积正常或增大,弥漫性不均匀异常回声,纤维分割造成分界不清的低回声区,其他:
小肠疾病检查的主要方法;
X线钡剂造影仍然是首选和主要检查技术,能够动态观察小肠形态、分布、运动情况,但只能观察肠道内壁和腔内改变,无法显示肿瘤壁外侵犯、更不能发现是否有周围和远处淋巴结转移,需要多层螺旋CT进一步检查。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的用途及局限性
CDFI:能显示血管某一断面的血流,属于实时二维血流成像,能够形象直观显示血流方向,程度和性质,通常朝向探头方向运动的血流用红色表示,远离探头方向的运动的血流用蓝色表示,血流速度越快,红色或蓝色越明亮,血流速度越慢,色彩越暗淡。
局限性:由于超声的物理特性,在含气的肺、胃肠道及骨骼会发生全反射,使其对这些器官检查受到限制。对于肥胖患者,也难于获得清晰的声像图。
皮样囊肿超声特异性征象;
又称良性囊性畸胎瘤,1、类囊型,囊壁厚,内含密集光点,反光较强,内壁处可见有一薄层液性区,2、囊内面团征,囊内出现一个或数个反光强的光团或不规则光块,光团后方无回声。
3、囊内发团征,囊内可见一圆形光团,上方呈月牙型反光强的回声,后方衰减并伴明显声影。4.囊内脂液分层征,上层为反光强的密集光点回声,下层为清亮液,两层间为脂液平面。
5、粗重光点状。核素:
放射性核素治疗学一般性特点
1)放射性药物不一定要进入细胞通过辐射作用也可以杀伤细胞。2)由于核素自身或被标记物选择性作用能使病变组织浓度较高。3)射线射程不同治疗病变范围不同。4)放射性核素治疗有持续性特点。
1,放射性,2,有效期短,3微量,低浓度,但纯度和比活度高,4无药理作用,应用安全性高。
放射性药物成分包括那两部分,分述其作用。
包括
1、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合适的半衰期,穿透力强,易探测,靶器官吸收快,血液清除快
2、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半衰期较长,通过辐射作用杀伤细胞,选择性作用病变组织,浓度较高。
核素甲状腺显像常见的临床应用中的任何四项(1)Graves甲亢患者;
(2)Graves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3)对甲状腺药物过敏,或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或用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多次复发,或手术后复发的青少年Graves甲亢患者;(4)Graves甲亢伴房颤的患者;
(5)Graves甲亢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摄131I率增高的患者。
发作期癫痫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的表现及临床评价
癫痫患者发作期局部血流增加,病灶反射性分布明显增高,而发作间歇期局部血流减低,病灶放射性减低或缺损
核素心肌显像时心肌缺血和心梗的典型影像表现。
心肌缺血:可逆性缺损,负荷影像显示放射性缺损或稀疏,静息影像显示该部位放射性填充。
心肌梗死:不可逆性缺损:负荷影像显示放射性缺损和减低,静息影像仍表现为放射性缺损。
核素显像与CT比较具有什么优点
核素显像着重从功能状态评价疾病发生、发展及检测临床治疗疗效,而CT着重从结构变化来评价疾病性质。两者是从不同角度分析疾病,可以相互弥补各自优缺点,结合分析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核医学的成像取决于脏器或组织的血流、细胞功能、细胞数量、代谢活跃程度和排泄引流等因素,是一种功能代谢显像。而CT主要是通过显示脏器或组织的解剖形态学的变化,尽管分辨率很高,但显示功能代谢的变化不如核医学检查。
核素全身骨显像评价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1.早期诊断骨转移癌,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 2.观察判断原发性骨肿瘤的病变范围和疗效,如成骨肉瘤 3.诊断骨髓炎和炎症性骨痛,如化脓性骨髓炎 4.移植骨的监测 5.骨折诊断
6.发现骨质代谢异常性疾病,如骨质疏松/Paget病 7.监测股骨头血供状态
131I治疗甲亢的原理
大题
完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b
业务
1.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及处置损益的计算。
2.票据贴现计算与账务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账务处理分录(b)
3.材料成本(按计划成本)核算,购进的核算(b),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实际成本计算,差异的账务处理
4.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购买和确认实际利息收入(计算)的账务处理;利润总额的计算,所得税计算,结转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b)。
判断
盈余公积用途;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折溢价的目的;增值税的抵扣(农产品);摊余成本;盘盈盘亏的处理。收入的定义;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分派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区别;暂时性差异;
多选
应收票据的种类;会计处理中谨慎性原则的体现;现金流量的类别和各自内容;转增资本项目;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内容。(以后b)管理费和销售费范围;权益法核算范围;长期借款利息的列支范围;营业外收入的核算范围;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单选
长短款的处理;货币资金的核算范围;折扣的处理;包装物、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材料采购概念区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内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方法;委托代销商品收入确认的时间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在构建或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超3月,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可根据相应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项目;管理费用开支范围。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5.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不可知论。6.“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8.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1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1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5.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6.辩证法是三种历史形态依次是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现代唯物辩证法。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18.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1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二、物质和意识
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哲学派别是朴素唯物主义。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3.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4.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5.设想脱离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6.“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7.辩证唯物主义任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8.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观点。
9.规律是指事物、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0.“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1.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因素是劳动。
1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4.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1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16.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17.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的统一的世界。
18.哲学上的二元论是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立派别。19.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20.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21.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2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不懂得物质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2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局限性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24.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25.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分歧。26.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7.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8.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应当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6.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是矛盾具有特殊性。
7.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8.系统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整体性。9.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1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11.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12.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13.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1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1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16.系统是指诸要素相互联结的统一整体。
1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8.因果联系所揭示的是前后相继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19.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促进或延缓作用。20.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21.可能性是指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22.抽象的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2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24.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5.事物的本质是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26.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由矛盾同一性决定的。27.矛盾斗争的基本形式是对抗和非对抗。
四、实践和认识
1.实践是指人们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4.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5.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7.“从物的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9.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10.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1.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12.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社会实践。
13.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14.客观真理是指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15.绝对真理是指它的客观性。
16.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的关系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17.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18.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它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19.感觉、知觉、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20.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21.一切真知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实践。22.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形象性。
2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24.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25.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所有唯物主义者。2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
27.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28.真理多元论错误的实质在于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29.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30.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31.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32.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3.“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34.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1.历史观就是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3.在社会存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4.社会意识的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
5.列宁认为,唯心史观的两个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6.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欧洲资本主义迅速而充分的发展。7.马克思两大理论贡献是剩余价值论和历史唯物主义。8.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9.生产力范畴反映了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0.生产力中的主导性要素是劳动者。
11.生产关系范畴反映了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物质关系。12.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所有制关系。
13.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可以将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基本类型。14.社会经济结构就是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15.社会经济结构亦即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16.社会的政治结构就是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17.社会政治结构亦即社会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国家政权。18.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9.社会意识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20.社会意识结构的核心是意识形态。
2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4.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与指导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根本标志是看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6.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7.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8.阶级斗争即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斗争。9.阶级斗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斗争形式是政治斗争。
10.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1.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12.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13.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历史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14.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5.社会形态演化的次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大课题,历史证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4.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
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论断,指出了邓小平理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它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6.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其最根本的依据是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
7.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8.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10.2002年11月18日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三个代表”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而贯穿其中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我们党的理论和党的领导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与时俱进。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
14.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15.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协调发展。
16.“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战略思想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7.毛泽东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18.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20.面向21世纪,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的思想是与时俱进。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6.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7.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8.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帝国主义。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11.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1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一次明确指出党的工作应以乡村为中心这一思想。13.“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14.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15.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是农民。
16.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7.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和平赎买。
1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到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20.我国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后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定息。
三、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8.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9.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说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10.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2.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3.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历史阶段。
14.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得出的依据是中国的具体实际,15.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6.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17.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18.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经验。
19.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和政治保证。20.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21.中国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23.我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是实现小康。24.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效益为中心。25.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26.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
27.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28.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利益。29.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0.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
四、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社会主义社会的直接动力是改革。2.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3.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4.1988年我国决定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5.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6.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社会主义。
7.我国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
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9.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对外贸易。
1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1.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1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1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4.十七大报告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我国现阶段处于主体地位的经济成分是公有制经济。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按根本性质划分,可分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5.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是依靠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
7.集体经济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8.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9.国有经济是指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以公司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11.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12.计划和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和手段。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殊性在于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1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17.为了有效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18.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19.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2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23.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正式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24.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25.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由之路。26.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27.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28.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5.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6.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7.民主的含义首先是指,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8.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9.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0.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11.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2.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2.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3.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5.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7.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在对得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发扬。9.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0.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11.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12.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4.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设核心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5.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是哲学社会科学。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的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坚持科学发展。3.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改革开放。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5.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9.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11.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加强思想文化建设。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民主法治。13.民主振兴的基石是教育。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
九、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2.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方向是多极化。
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4.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5.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6.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7.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8.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我国经济特区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0.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社会主义。
1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12.邓小平提出的和平和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13.影响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国际经济旧秩序。14.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15.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1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及和平共处。17.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作祟。18.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20.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1.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标志着香港进入回归前过渡时期的重要文件是《中英联合声明》。4.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5.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6.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8.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9.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10.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1.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比其他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更特殊的权利是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12.十七大报告提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题是和平发展。13.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反对和遏制“台独”。
14.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共产党的领导。
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7.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8.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前提和保证。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0.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11.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12.中国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13.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
14.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15.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6.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一、建构知识框架, 形成逻辑脉络
建构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脉络, 目标明确的开展复习, 建构知识框架需要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系统掌握, 这无疑是高中数学复习的一大难点。高中各年级的数学课程都是按照教材的安排逐步展开的, 通常是一个知识点接着下一个知识点,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是依靠课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到了复习阶段以后, 由于时间有限, 就不能像以往那样逐一掌握各部分知识, 而是要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 这个知识框架的搭建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它要求学生对于以往课程的内容有非常熟练的掌握, 能够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归纳总结出来, 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这又是复习数学知识所必须掌握的。所以,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要随时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从而将整体的知识网络留在脑海里, 逐渐形成一个逻辑脉络。这样, 不管在逻辑脉络的哪一个中间点遇到了困难和难点, 都能够通过前后知识点的逻辑联系找到解决办法。对此,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 在探寻规律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长此以往, 就会在脑海里建构总体的知识框架, 形成清晰的逻辑脉络。
二、收集汇拢知识, 突破重点难点
高中数学复习涉及内容较多, 知识点庞杂, 虽然很多教师都会给学生划出重点, 但众多的知识点仍旧让学生在复习时面临重重的困难。对此, 我们可以将所有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专题分类。例如, 可以分为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方程、向量等几个专题, 然后在每个专题内总结知识点和难点, 再逐一攻破。进行专题分类, 收集汇拢知识, 进而突破重点难点, 有利于数学复习的分段递进, 每当完成一个专题时都会增加我们的信心, 提高复习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易, 因为学生自身精力以及能力有限, 将知识进行详细的专题区分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协助, 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专题划分, 并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做好专题复习的先后安排, 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指导逐一进行专题复习。这样, 既能避免遗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 也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进步。所以, 无论学生还是教师, 都要有意识地收集汇拢知识, 合理地对知识进行专题分类, 逐一突破重点难点, 从而更好地完成高中数学复习任务。
三、运用数学思想, 理清思维模式
高中数学学习能够带给我们的最大收益就是“数学思想”, 而这一点往往被教师和学生所忽略。“数学思想”就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思维模式, 它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条理清晰度, 不仅可以运用到解决数学难题的过程中, 对于解决其他学科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也很有帮助。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形成数学思想, 在做题时只会“就题论题”, 不能运用数学思想找到解答所有问题的一般思路。“数学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四种:第一, 分类讨论思想, 很多数学题要求学生同时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 那么首先要确定一个分类标准, 再按照标准进行分类讨论, 最后将分类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总;第二, 函数与方程思想, 主要研究的是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 数形结合思想, 就是要通过曲线与方程、图像与函数、解析式与数字等等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第四, 转化思想, 这一思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被用到, 例如, 方程与函数中的换元转化法、三角函数中的模型构造转换法等。
四、分析往年真题, 准确把握考点
高中数学复习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就是对历年真题的掌握。历年真题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复习重点, 而有的教师和学生却并不是很重视这一块内容, 认为高考试题中不会出现与往年同样的题目, 所以, 没有重视的价值。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每一道真题里都凝结了出题者的反复思考, 出题者要兼顾试题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区分性以及创新性等多个方面, 每一道题目都是出题者反复斟酌研究后的结果。通过对统一专题下历年真题的出题情况进行分析, 就能判断出这个专题在高考中所占有的比重, 从而准确把握考点, 详细界定复习重点, 避免出现重要知识点的遗漏。因此, 要认真分析每一年的考题, 从中发现重点和规律, 从而对自己的复习有所启示, 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具体地说, 可以对历年真题按照专题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分类分析, 归纳出常考的考点, 总结相应的知识点, 并对常考考点进行重点复习, 从而掌握考试规律, 做到运筹帷幄。
五、强化考试技巧, 确保正常发挥
考场应试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考场上的发挥情况, 平时复习的再好, 应试能力不足, 也会在考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导致发挥失常, 使得辛辛苦苦的复习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例如, 许多学生在平时的考试时成绩都非常好, 到了正式考试时却会由于紧张和时间来不及等原因而导致成绩不理想, 最后功亏一篑。所以, 我们不但要在复习过程中加倍努力, 掌握难点和技巧, 在考试的过程中也要强化考试技巧, 确保正常发挥。考试技巧可以从心理、生理和精神意志三个方面进行强化, 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 时间管理。学生在平时复习过程中对于完成每一道题都要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观念, 例如, 一道选择题要用多长时间?一道函数题大概要用多长时间?这样长期养成了习惯, 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就能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观念, 而不会出现因为时间不够不能答完所有试题的情况。第二, 心理暗示法。当遇到不会解的题目时, 要暗示自己不要过于紧张, 使自己平静下来, 考虑到时间问题可以先跳过这题, 待冷静后再回过头来思考。
结语:
高中数学复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重温, 更是对知识点掌握的一种升华, 而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取得良好复习效果的关键。
摘要:数学是高中课程中较难的一门科目,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重点和难点问题, 能否妥善地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决定了高中数学复习效果的好坏。基于此, 本文试图探究高中数学复习技巧。并总结了一些常用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张芹花.浅谈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数学的复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2 (11) .
1. received
【分析】received可作形容词,意思是“被公认的;被认可的”。
His invention was well received by the scientists. 他的发明得到了科学家的认可。
【拓展】receive 用作动词,意思是“收到;接收/受;接待”。
His sister received a good education in Japan. 他姐姐在日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e warmly received 受到热情接待
We were warmly received by the mayor of the city. 我们受到了市长的热情接待。
2. wisdom
【分析】wisdom可作名词,意思是“智慧;才智;名言;贤人;哲士”。
As I looked back upon those years, I am struck by Annie’s wisdom. 当我回顾这些年的时候,我被安妮的才智所吸引。
These books are full of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s. 这些书中满是古人的名言。
The professor is said to be one of the best wisdoms of our nation. 据说这位教授是我国最好的贤人之一。
【拓展】wise 用作形容词,意思是“明智的;聪明的;有见识的”。
Lincoln was a wise and warmhearted leader. 林肯是个英明的热心的领导。
He made a wise decision not to attack the enemy at that time. 他作出了明智的决定那时不攻打敌人。
It is wise to do such a thing at the moment. 此刻做这样的事是明智的。
3. bargain
【分析】bargain 作名词,意为“便宜货,划算的买卖,讨价还价”。
Today we have got a real bargain. 我们今天真正买到了一个便宜货。
Finally they made a bargain on six dollars a pound over the beef. 最终他们以六美圆一磅的牛肉做成了一个划算的买卖。
【拓展】bargain vt. 经过讨价还价促使vi. 讨价还价
At last they bargained the price of the radio down. 最终他们讨价还价使得收音机价格降下来了。
Jim is used to bargaining with the seller for the vegetables. Jim习惯于跟卖菜人讨价还价.
4. dip
【分析】dip动词,意为“浸;蘸”。
He went on writing after dipping his pen into the ink. 他把钢笔在墨水中蘸以后继续写。
【拓展】dip vt. 伸进
The boy dipped his hand into the pocket to take something to eat. 小男孩把手伸进口袋里去拿吃的东西。
It is too cold, so you should not dip your hand into the water. 天太冷,你不应该把手伸进水里.
dip vi.浸泡
Jeff dipped a few minutes in the water to cool himself off. 杰夫在水里浸泡了几分钟来使自己凉爽。
dip into浏览
I’d like to dip into some the detective stories whenever I am tired. 我疲劳的时候喜欢浏览侦破故事。
5. terrify
【分析】terrify v. 意思是“恐吓;使感到恐怖”。
What he did at the meeting terrified everyone. 他在会上的举动吓了大家一跳。
The ghost story terrified the children. 这个鬼故事使得孩子们恐怖。
【拓展】
terrified 用作形容词,意思是“感到恐怖的,感到害怕的”。
The little girl was terrified of snakes. 这个女孩怕蛇。
She tried to hold back her tears, terrified of crying out. 害怕哭出声来,她拼命忍住眼泪。
terrifying 用作形容词,意思是“令人恐怖的,可怕的”。
His travel in Africa is a terrifying experience. 他的非洲之行是一次可怕的经历。
6. direct
【分析】direct v. 指挥,导演
Do you know who directed the play? 你知道这出戏是谁导演的?
Can you direct me to the station? 你能告诉我去车站怎么走吗?
【拓展】direct用作形容词,意思是“亲自的,直接的”。
There’s a direct train to Shanghai tonight. 今晚有一列直达上海的火车。
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 direct answer? 请给我一个直截了当的回答好吗?
directly作副词表示“直接地”和“间接地”相对而言,指时间时,意为“立即;马上”。
She drove directly to school. 她立即开车去学校。
A new manager has been appointed to direct the project. 一个新经理已经被任命来管理这个项目。
The accident was a direct result of carelessness. 事故是由于疏忽造成的直接后果。
7. interrupt
【分析】interrupt可作动词,意思是“打扰;打断”。
Don’t interrupt him while he is doing homework. 他在做作业时,不要打扰他。
To their disappointment, the traffic was interrupted by the floods. 使得他们失望的是,大雾阻断了交通。
【拓展】辨析:disturb, bother, interrupt
Disturb指人心、睡眠、安静等被“打扰,扰乱”。Bother 指为一些小事所“烦扰、打扰”,还有稍微抱怨及经常打扰的意味。Interrupt多指由于外界因素而停下来,中断。
I’m sorry to bother you, but can you tell me how to do it? 对不起打扰你了,我可以告诉你怎么做吗?
nlc202309031423
Heavy traffic disturbs the neighborhood. 繁忙的交通打扰了邻里。
You’d better not interrupt him; he is reading. 你最好不要打断他,他在看书。
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
8. satisfaction
【分析】satisfaction表示“满意,满足,令人满意的事”的意思。
I expressed my satisfaction by nodding my head. 我用点头的方式表达我的满意.
Reading and collecting stamps in his free time is his greatest satisfaction. 空余时间阅读和集邮是他最大的满足.
【拓展】satisfy vt.
1) 使满足,使满意; 满足(要求、欲望、需要等)
The new dress satisfied her. 那件新衣服使她满意。
Just to satisfy my curiosity, how much did it cost? 我只是出于好奇心,这花了多少钱。
be satisfied with对……感到满意
辨析satisfactory, satisfied和satisfying
satisfactory,修饰物,有主动的意味,“令人满意的”,表示某物“足够的好或充裕的; satisfied 与satisfying前者是“感到满意的”,后者的是“令人满意的”。
9. sensitive
【分析】sensitive作形容词,意为“敏感的;易受伤害的;敏锐的”。常用于:be sensitive to 对……敏感; be sensitive about 介意,在乎。
He is very sensitive about his weight. 他很忌讳别人说他胖。
I am very sensitive to cold. 我对冷非常敏感。
His mother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mistakes I made. 他母亲对他出的错误很敏感。
【拓展】sense n. 感觉;意义;观念;判断力。
His younger brother has a sense of humor. 他弟弟有幽默感。
sense vt. 意识到,感觉到
He sensed that he was wrong when I pointed out what he did. 当我指出他所做的时, 他意识到他错了。
Part Two 词组专讲
10. be admitted to
【分析】be admitted to/into 获准进入,被……录取, 主动结构为admit sb to/into…
让……进入,接纳
My brother was admitted to a university last year. 我哥哥去年被一所大学录取了。
Sorry, only the grownups are admitted to the cinema. 对不起,只有成年人才允许进入电影院。
【拓展】admit (doing) sth/ that…承认admit +n. +to be/that…
承认/认为某人是。
The man admitted stealing a computer at last. =The man admitted that he had stolen a computer at last.
最终那人承认偷了一台电脑。
The suggestion that Li Ming put forward was admitted to be useless. 李名提出的建议被认为是没有用的。
11. cut out
【分析】cut out意为“裁剪出,切掉”。
She showed me the pictures she had cut out of the magazine. 她给我看了他从杂志上剪下来的图片。
My mother carefully examined the cloth before starting to cut out a garment. 在裁剪出衣服之前我母亲仔细看了布。
Be careful. The picture should not be cut out of the magazine. 当心,图片不应该从杂志上剪掉。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拓展】cut away一般用来表示“砍去”。
They have cut away all the dead branches from the tree. 他们砍去了树上的所有的死枝。
cut down表示“把……砍倒;降低”。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cut down accident rate. 我们应该尽力去降低事故率。
cut off表示“切断;割掉”。
Our electricity supply has been cut off because of our failure to pay the bill in time. 由于没有能够及时付帐我们的电力供应被切断了。
12. be drunk with
【分析】be drunk with意思是“沉溺于……;醉心于”。
He is a workaholic and is always drunk with his work. 他是个工作狂,总是沉浸于工作中。
My whole family are drunk with my success. 我们全家陶醉于我的成功中。
【拓展】
drunk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喝醉的”。
He was dead drunk last night and sent home. 他昨天喝得烂醉,被送回了家。
drink 可作动词,意思是“喝,干杯”。
Let’s drink to your health and success. 咱们为你的健康和成功干杯。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tudents are drunk with computer games.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醉迷于电脑游戏。
13. In defence of
【分析】in defence of意思是“为……辩护;保卫”。
The man gave his life in defence of his country. 那人为保卫祖国而献身。
She is to make some reply in defence of her friend. 她将作出回答为自己的朋友辩护。
【拓展】defence n. 意思是“辩护;保卫;防卫”。
The Chinese people built the Great Wall as a defence against the foreign invaders. 中国人民建造长城作为反对外国侵略者的防卫。
nlc202309031423
defend v. 意思是“辩护;保卫;防卫”。
I am going to make a long speech to defend my ideas. 我要做个长的演讲来为我的想法答辩。
【即时训练】选词填空:defence/ defend
①Three policemen died in _______ of the people’s interests.
②Later more walls were put up to _______ the borders of the different kingdoms.
Keys
①defence ②defend
14. as long as
【分析】as long as,意思是“如果,只要”。也可以用so long as.
As long as you are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 you can do something for us. 如果你去邮局,你就能为我们做点什么.
You may use the classroom so long as you clean it afterwards. 只要你后来打扫你就可以用教室.
【拓展】as long as 还可表示“长达,长到”。
as much as多达;达到……程度 as soon as一……就……;尽早as far as远到……;据……;就……as well as和……一样好;和。
The bridge over the river is as long as 2,000 meters. 河上的那座桥长达2 000米。
15. on the contrary
【分析】on the contrary正相反
The ocean floor is not flat like a plain. On the contrary, it is more mountainous than the land. 海洋底部并非像平原般平坦,恰恰相反,它比陆地还要起伏不平。
to the contrary 相反的(地)
Since he did not express opinions to the contrary, the decision was made. 既然他没有表达观点,相反地,决定做下来了。
Although sometimes they have contrary opinions, the two girls are still close friends. 尽管有时她们的观点相对,两个女孩还是亲密的朋友。
Why do you think we can’t solve the problem? On the contrary, we can. 你为什么认为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相反,我们能。
巩固练习
1. The book of popular science are _______ by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s.
A.good received
B.well receiving
C.good receiving
D.well received
2. The shoes were sold at 100 yuan, but he had only 80 yuan, so he _______ the shopkeeper for a discount.
A.required
B.argued with
C.bargained with
D.persuaded
3. My father used to _______ some of the novels when he was tired.
A.look into
B.take into
C.dip into
D.make into
4. On his way to the mountain for some herbs, he was _______ at a tiger’s sudden appearance. Fortunately, he escaped from it later.
A.to terrify
B.terrifying
C.terrifies
D.terrified
5. He lived far away, but he said he would come .
A.direct
B.directly
C.straight
D.straightly
6. The elderly need special care in winter, as they are _______ to the sudden changes of weather.
A.sensitive
B.sensible
C.flexible
D.positive
7. Wang Hong’s elder sister was _______ to Nanjing University last summer.
A.admitting
B.to admit
C.being admitted
D.admitted
8. My deskmate showed me the pictures she had of the magazine.
A.cut in
B.cut up
C.cut out
D.cut down
9. After two years of hard work, he got his novel published and he was _______ his success.
A.drunk onB.drunk in
C.drunk atD.drunk with
10. The more I think about him, the more reasons I find for loving him _______ I did.
A.as much as
B.as long as
C.as soon as
D.as far as
11. The Internet seems like a jungle, which contains wonders _______ dangers.
A.as long as
B.as far as
C.as soon as
D.as well as
12. _______ all our expectations, he has found a wellpaid job and a nice girlfriend.
A.Similar with
B.In terms of
C.In common with
D.Contrary to
参考答案
1-5DCCDB 6-10ADCDA 11-12DD
【预防医学复习重点】推荐阅读:
预防医学复习思考题05-30
自考预防医学复习资料01-15
预防医学作业01-22
预防医学考试作业10-27
预防医学学习感悟12-10
预防医学专业简历01-13
预防医学练习题07-25
预防医学.doc题目10-12
预防医学现状和问题10-19
预防医学考试试题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