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共9篇)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北京交通事故赔偿http:///beijing/
天津交通事故赔偿http:///tianjin/
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三、6种情况不构成肇事逃逸
除了哪些情况可以被认定为肇逃外,交管部门还对哪些行为不构成肇逃做出了规定: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主观
近年来, 交通运输业空前繁荣, 但与此同时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 2007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 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 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 [1]交通肇事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往往难以用数字来形容, 而且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屡见不鲜, 往往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了交通肇事罪, 并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等特别恶劣情节以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了较重的法定刑。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同时根据《解释》的规定, 上述关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概念系建立在行为人具有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八种情形之一的基础上, 也即此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概念仅限于交通肇事罪中的界定, 而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范畴。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 《解释》中关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概念在认定交通肇事罪的过程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 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可以初步定义为:交通肇事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上述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发生交通事故, 这是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所谓“肇事”即发生事故的意思, 因此在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 不可能存在交通肇事逃逸。
二是逃跑, 这是应有之意, 是交通肇事逃逸的客观行为体现。笔者认为, 此处的逃跑应当是故意逃跑, 即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 但还是逃跑。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可能意识到发生交通事故, 之后离开现场, 因该离开行为缺乏逃跑的故意, 不应机械地认定为逃跑。但如果离开现场之后, 因周围群众的提醒等原因得知发生事故, 此时行为人能够返回事故现场而不返回的, 则可以认定其逃跑。
三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即行为人逃跑的目的或者动机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这反映了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心态, 也是界定交通肇事逃逸的重要方面。但笔者认为, 仅仅将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方面限定于“为逃避法律追究”不够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 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 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 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 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即肇事行为人在发生事故后依法负有抢救受伤人员的法定义务。如果行为人为了逃避履行上述法定义务, 不及时救助伤者, 能够采取却不采取任何救助措施, 往往导致先前肇事行为产生的危害进一步扩大, 甚至造成伤者死亡的严重后果, 显然比一般的交通肇事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同时, 对于伤者来讲, 无论行为人是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而逃跑, 还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命健康权利均同样被置于不管不顾的位置。因此, 行为人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而逃跑亦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据此, 笔者认为, 对交通肇事逃逸作如下定义更为准确:交通肇事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或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成立要件
根据我国刑法及《解释》中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相关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不仅是成立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情形之一, 即“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 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并具有‘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情形, 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而且交通肇事逃逸还是适用何种法定量刑幅度的关键, 即“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 探讨交通肇事逃逸的成立要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具体予以具体分析:
(一) 主观方面
交通肇事罪本身是过失犯罪, 但交通肇事逃逸是行为人在肇事后的行为, 其主观方面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是行为人明知或者应当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这里“明知”范围并非及于事故所有的细节, 只要行为人对事故的发生有大概的认知即可成立, 可以根据行为人当时的状态、肇事时的路况、天气、肇事后的行进路线、肇事后反应、表现以及一般经验等综合分析判断。如果对于是否“明知”一概不管, 对行为人没有意识到或不可能意识到发生事故而离开现场的行为以逃逸论处, 加重其刑事责任, 属于典型的客观归责, 有悖于刑法基本原则和司法公正。
二是行为人主观上系为了逃避履行法定义务或者逃避法律追究。这是行为人实施逃跑行为的决定因素, 也是逃跑的动机和最终目的所在。一般情况下, 行为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和逃避法律追究是重合的, 在特定情况下, 也可能存在着并不逃避履行法定的救助义务, 但尽可能地逃避法律责任追究, 或者不履行法定义务, 却并不逃避法律责任追究的单一情况。无论何种情形, 只要行为人具备了逃避履行法定义务或者逃避法律追究中的任何一个, 都应认定为具备了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方面。[2]
(二) 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逃逸的客观方面就是逃跑, 典型的逃跑就是行为人明知发生事故, 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 但在实际生活中所谓的“逃跑”却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如何界定应当具体分析。
第一种情况, 行为人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可能意识到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此即前文所述情况, 一般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除非离开现场后能够返回而不返回, 此处不予赘述。
第二种情况, 行为人在明知发生事故后, 因其他客观原因离开现场。生活中, 存在行为人因抢救其他需要紧急救助的伤者或者执行其他重大任务等原因, 不能按照一般程序停车救助事故伤者并等待接受处理, 此种情况一般亦不能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但行为人应当及时采取其他措施, 如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等, 并在其他原因消除后主动到相关部门接受处理。
第三种情况, 行为人在发生事故后, 主动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之后从医院离开。此种情况下, 行为人如果从医院离开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同样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3]但因其积极履行救助义务, 在追究责任时应当酌情予以考虑。
当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实际生活中关于交通肇事后逃跑的情形层出不穷, 笔者亦无法一一列举。但无论何种情况, 在认定行为人是否符合“逃跑”这一客观要件时, 不能单单考察行为人是否离开事故现场, 必须结合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就是要把握行为人是否履行了法定义务和接受法律追究。
此外, 生活中还存在这种情形: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在原地等待, 但不履行任何救助义务。因行为人不具备逃跑的客观行为, 故不能认定其系交通肇事逃逸, 但其不履行救助义务的行为, 显然具有较一般交通肇事行为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 在追究责任时应当酌情予以考虑。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认定
对照交通肇事逃逸的成立要件, 我们可以看出, 肇事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不仅是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直接要件之一, 同时对于判断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具有较大影响, 加之主观方面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复杂性, 使得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认定成为重中之重。
一方面, 行为人的陈述始终是交通肇事逃逸主观方面认定的基础和直接依据。由于主观方面反映的是行为人的主观心理, 因此认定主观方面最直接的依据就是行为人本人对其心理的描述。当然, 涉及到对行为人的责任追究, 行为人往往避重就轻, 甚至撒谎抵赖, 因此在听取行为人陈述过程中要注意辨别分析, 哪些部分是符合事实的, 哪些部分是违背常理的, 哪些部分是既无法认定又无法排除的。
另一方面, 对行为人行为的分析是交通肇事逃逸主观认定的主要依据。行为是主观的反映, 行为人的主观心理需要依靠行为来表现, 这使得对行为人行为的分析能够成为交通肇事逃逸主观认定的依据;又由于行为人往往从其本身利益出发, 不能对其主观心理作客观描述, 因而分析行为人的行为成为准确认定其主观方面的主要依据。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第一, 行为人是否离开事故现场。是否离开事故现场是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逸主观心理的最直接的行为表现, 如果行为人没有离开事故现场, 一般不能认定其逃逸, 如果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 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其是否具有不得不离开事故现场的客观原因。如是否系为抢救其他需要紧急救助的伤者、是否系正在执行重大任务、是否系害怕伤者家属或者围观群众殴打、报复、是否系为了报警或者为了把伤者送往医院等。如果行为人不存在其他客观原因而离开事故现场, 则其主观心理较为明显, 一般应当认定其逃逸。
第二, 行为人是否实施救助行为。救助伤者是交通肇事后行为人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 如前文所述是否逃避履行救助伤者的法定义务亦是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情节之一。救助行为一般包括拨打紧急救助电话、自行救助及将伤者送往医院救助。在行为人实施救助行为的情况下, 其主观上一般不存在逃逸的心理。如果行为人不履行救助伤者的法定义务而又离开事故现场的, 一般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第三, 行为人是否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行为人接受法律处理的主观反映和直接行为表现, 接受法律处理一般即是对逃逸心理的排除。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还应当在报告后等候处理, 如果行为人不报告而离开事故现场或者报告后不等候处理而离开, 一般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第四, 行为人是否赔礼道歉, 是否承诺或者实际支付医药费、赔偿款, 是否配合相关部门对事故现场的处置等。由于实际情况纷繁复杂, 在对行为人的主观心理难以作出判断时, 如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应当对行为人的相关行为作综合考量, 并结合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四、建议与完善
基于前文的分析和论证, 笔者建议, 现有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规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 扩充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
如前文所述, 现有司法解释中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仅仅限定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这有利于事后追究行为人的责任。但刑法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惩罚犯罪, 更重要的是通过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等。对于交通肇事案件来说, 就是要重点保护伤者的人身、财产权利, 当行为人“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而逃跑时, 其给伤者所带来的后果, 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时没有任何不同, 而且刑法将交通肇事逃逸作为加重处罚情节, 就包含了希望行为人积极履行法定救助义务的目的, 因为行为人的不作为往往给伤者人身和财产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 笔者认为, 从法律公正性的角度, 根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应当扩充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 使得行为人“为逃避履行法定义务”而逃跑时亦成立交通肇事逃逸。
(二) 将交通肇事逃逸从交通肇事罪中分离, 单独设置“交通肇事逃逸罪”
当前, 交通肇事逃逸是影响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的情形之一, 这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下, 虽然逃逸是交通肇事行为的一部分或自然延伸, 但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为, 逃逸的主观心态明显不同于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 它是行为人故意而为的行为, 即使交通肇事的先行行为是过失心理, 逃逸时也已经发生变化。[4]现有法律规定将主观方面更为复杂的交通肇事逃逸与单纯的交通肇事过失犯罪掺杂在一起, 人为造成法律适用的复杂性。尤其需要关注的是, 根据现有法律规定, 可能造成重复评价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以下简称“《实施条例》”) 第九十二条的规定,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 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据此, 交通肇事逃逸被用作认定行为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而在此基础上, 当适用我国刑法和《解释》的相关规定认定交通肇事罪或者选择量刑幅度时, 交通肇事逃逸又作为事故责任之外的定罪或量刑情形之一, 构成了重复评价。比如在行为人甲交通肇事致三人重伤后逃逸的情况下, 首先根据《实施条例》, 甲因其逃逸而承担全部责任;接着根据《解释》, 甲因交通肇事具有重伤三人, 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情形, 构成交通肇事罪,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然后根据我国《刑法》甲因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后如果重伤的三人中有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根据我国《刑法》和《解释》, 甲因逃逸致人死亡,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甲逃逸的行为在认定事故责任和选择法定刑幅度时被重复评价, 如果仅仅进行单一评价, 甲将最多只需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当然, 上述重复评价存在于行政和刑事两个方面, 但显然影响了对行为人的公正判决。
据此, 笔者认为, 单独设置交通肇事逃逸罪更为合理。具体设置如下:首先辨别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逸行为, 如果行为人没有逃逸, 则区分事故责任, 按照现有交通肇事罪的相关规定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逃逸, 则不再区分事故责任, 比照现有一般交通肇事罪的相关法定情形定罪处罚并适当调整相应的量刑幅度。具体法律条文可以作如下修改: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致人重伤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逃逸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参考文献
[1]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1/03/content_7360757.htm, 2008年11月12日访问。
[2]参见林维.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研究.陈兴良主.刑事法判解.第l卷, 法律出版社, 1999:251.
[3]参见马秋玲.交通肇事罪逃逸问题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山东大学, 2005.
关键词:交通肇事;事后逃逸
一、序言
准确认定逃逸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关系重大,面对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千差万别的表现,何者构成逃逸,何者不构成逃逸却很难准确进行判断。笔者最近办理的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肇事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后离开医院,由于全国各地的许多公安交管部门出台的关于逃逸认定的标准中大都规定“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或“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留下真实姓名和地址等联系方式”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之一,该案看似属交通肇事逃逸,但深入解析却发现该案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逃逸仍有值得探讨之处,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特将其争议问题及不同意见整理出来,以抛砖引玉。
二、案情摘要及问题
2015年5月5日12时20分左右,李某驾驶后轮制动不符合技术标准的尚未登记轻便摩托车沿文化古街往五一市场方向行驶至某鞋店门口路段,因未能安全谨慎驾驶,致在其行进方向的右侧路面与未靠路边行走的行人张某发生碰撞,造成张某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015年5月8日死亡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李某现场请群众帮忙报“120”急救电话,并配合“120”医务人员送张某到诏安县医院抢救治疗,后李某的家属也赶到医院,其中李某的父亲当日因病正在医院住院也一同来和李某帮助伤者办理住院、检查手续。至下午14时许,李某及其家属向伤者的儿子张某某表示想回家,张某某同意后,李某在没有报警和向张某某留下其身份及联系方式的情况下离开诏安县医院。后14时55分,张某某联系不上李某,便报警,公安机关通过调查,确认肇事者是李某,便通过李某的朋友,由其联系上李某,在此期间,李某在家属的安排下乘车往漳州散心,在途中李某接到朋友通知后立即赶回,并于当日23时40分,到达诏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投案。后经认定,李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犯罪嫌疑人李某的归案后的多次供述中没有承认有逃逸的主观故意。
问题:本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医院离开,是否属逃逸?
三、分歧意见
(1)犯罪嫌疑人李某在送伤者到医院后,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属逃逸。
其理由是:①李某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符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认知要件。②李某知道发生事故后,没有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保护现场、迅速报告交警或交管部门等义务,且在抢救伤者时没有标明位置便逃离①,符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要件。③李某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没有报案且未向伤者及其家属留下姓名、地址、联系方式便离开医院,属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②,符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目的要件。④李某虽然不是在肇事的第一现场逃离,而是在医院逃离,但医院可视为事故现场在空间概念上的延伸,李某在医院才逃离不妨碍其成立“为逃离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③。
(2)在犯罪嫌疑人李某没有承认的情形下,现有的客观事实不足以推定其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李某逃逸的情节证据不足,故不能以逃逸认定。
其理由是:①犯罪嫌疑人没有供述其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除非能以其客观行为来进行逃逸推定之外,不能认定其属交通肇事逃逸。②本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在离开医院时有向伤者家属告知并得到同意,其父亲又在同一医院病房住院,虽然其回家后在家人的安排下乘车前往异地,但其在接到交警部门在寻找她的消息后立即赶回投案,其行为不足以推定有逃逸的目的。③在侦查部门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证实李某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的情况下,现有证据不足以推定其逃逸,因此李某逃逸这一情节证据不足,根据“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不认定其构成逃逸。
(3)犯罪嫌疑人李某的行为不属于在“现场”逃跑,而是逃离“第二现场”,即使本案李某确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心理,但其是在医院逃离,属于犯罪分子逃避抓捕的犯罪后的“正常”心态,不能构成逃逸。
其理由是:①犯罪嫌疑人李某肇事后为将伤者送到医院离开了现场,到医院后李某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而是在接下去的近2小时时间里与家人共同帮助伤者进行医疗,在此应视为其交通肇事行为已经完成,后来伤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时,即使李某此时知道该结果但其仍没有主动报警或投案,公安机关也不应当将其视为交通肇事逃逸,而应定性为是一种事后逃避责任的行为。②虽然其在抢救伤者时没有标明事故现场各位置,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但没有尽到该义务显然不能等同于就是逃逸。③交通肇事逃逸在我国法律的规定是指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现场除了指事故现场而外,在空间上可进行延伸,如犯罪嫌疑人在肇事后便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意图,在将伤者送往医院或其他地点后乘机逃离,那么“现场”可以延伸到医院或事故点的其他地点。就本案而言,李某肇事后将伤者送往医院帮助伤者办理住院、检查手续,直至当天下午14时。李某对包括事故在内的整个事实的认识和时间、空间均发生变化,即使此时李某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心理而从医院逃离,也应认定属逃离案发“第二现场”,在第二现场逃离法律追究,是属于犯罪分子逃避抓捕的犯罪后心态,不能构成逃逸。
四、意见解析
笔者综合第二种意见和第三种意见后,同样也认为犯罪嫌疑人李某的行为不构成逃逸。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1995年6月20日公安部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工作规定》,“逃逸”即是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④,而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中,关于“逃逸”的认定被解释“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笔者认为这两个提法其实都是一致的,其本质涵义可以表述为“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不限于逃离事故现场,但限于逃离事故现场及在抽象意义上的现场延伸”。
nlc202309042042
司法实践中,办案机关一般都是引用上述条文来评价行为人是否构成逃逸。因此实践中的交通肇事逃逸并不是单指当场逃逸,也包括事后逃逸,例如在一些地方的交管部门出台的规定中,都大同小异的将以下两种情形规定为逃逸:一是“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二是“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留下真实姓名和地址等联系方式(或留下虚假姓名和地址等联系方式)”。这两个规定均可以理解为将医院视为事故现场的延伸,行为人在肇事现场潜逃与在医院现场潜逃,均可以推定其主观上具有逃逸的主观故意。但是在审查个案中,笔者反对简单地运用这两个规定对个案表象进行对照,以表象的符合来认定构成逃逸,而是要着重分析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以及医院是否可以合理解释为肇事地点的延伸。
回归案件本身,如果我们在认定犯罪嫌疑人李某是否构成逃逸时机械地凭逃逸行为不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而将李某把伤者送到以后,未留下姓名地址等联系方式离开医院的行为认定为逃逸的话,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涉及商业保险不对逃逸案件进行赔偿的问题)均是不公平的。对于“本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医院离开,是否属逃逸?”这个问题,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逃逸的地点虽然不限于事故现场但不能无限延伸空间,否则既违背了期待可能性的原理,又违背公平公正原则,因为它要求每一个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在肇事后都不得逃避抓捕,否则其就得承担刑法法定刑升格的后果,交通肇事罪也成为了所有犯罪中最特殊的一个,因为犯其他罪的罪犯在犯罪后逃匿均未有对其进行加重处罚。在此基础上,将逃逸的地点限于事故现场及现场有机的延伸,应是更合情、合理、合法的做法。事实上,在司法实践中不管是将“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认定为逃逸还是将“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逃跑后再投案”认定为非逃逸,均符合这种看法。
其次,逃逸的目的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从办案取证的角度出发,证实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状态,除了其归案后直接的供述以外,还可以通过其实施的行为来进行主观推定,如涉假类案件的推定主观上明知⑤、涉赃类案件的推定主观上明知等等。很明显,交管部门将“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或“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留下真实姓名和地址等联系方式”等情形规定为属逃逸,也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主观推定的一种形式。本案事实乍一看,与交管部门规定的逃逸情形符合,但却已发生形势变更,且不说犯罪嫌疑人离开医院的时间距离事故发生已过去近两个小时,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帮助伤者办理手续,其父亲也在同一所医院住院,犯罪嫌疑人离开医院时更是经过了伤者家属同意。忽略这些细微情节,单单考虑事情之始终便机械地认定犯罪嫌疑人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未留下姓名和地址等联系方式便离开医院,属交通肇事逃逸,并不妥当。
最后,从立法本意出发,我国刑法设置交通肇事逃逸加重处罚原则,不仅是为了保障国家追诉权力的顺利实现,更主要目的应是在于禁止交通肇事行为人对公民生命财产权利的漠视,鼓励肇事者在第一时间及时抢救伤者,以达到在保护公共安全,维护交通秩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人的利益。本案犯罪嫌疑人将伤者送往医院,为抢救伤者离开了事故的第一现场,应视为其积极履行了救助义务,尽到了保护被害人利益的首要义务,那么在犯罪嫌疑人离开本案的第二现场——医院时,在其主观心理处于何种状态不得而知的情况下将其行为认定为逃逸同样也是不妥当的。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1)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②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③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六项“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
④《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工作规定》第2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案件,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案件。
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2003年12月23日《关于办理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座谈会既要》第二条…..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认定“明知”:1、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进货的;2、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销售的;3、销售假冒烟用注册商标的烟草制品被发现后转移、销毁物证或者提供虚假证明、虚假情况的;4、其他可以认定为明知的情形。
答:不一定。发生事故后,要经交警部门调查,再确定是否属于肇事逃逸。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
二、交通肇事罪如何惩处?
答:如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引发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交通安全法》规定,发生重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驾驶证。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吊销驾驶证,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特别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要承担更为严厉的法律后果。
交通肇事后,受害人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状态,由于这种状态是由肇事人的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所以产生了肇事人及时消除这种危险状态的法律义务。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法定义务,事实上形成了新的违法行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无论是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或是刑事责任都要比没有逃逸严重得多。
从行政责任讲,《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里所说“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其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才可减轻其责任,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
近些年来,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多、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物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同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于事故发生后,就会面临着法律责任及赔偿问题,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发生后,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加重了对肇事逃逸当事人的处罚,但当事人或车辆逃逸的现象仍是屡见不鲜。
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为逃避法律的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者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当事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而逃离现场是主观上的故意;肇事者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已经对当前的交通秩序造成了危害,对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害,而侥幸想得以逃脱,体现了交通肇事逃逸者的违法性和故意性。其造成的危害是:
第一,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加重了受害人的伤情,或因此而死亡。
第二,由于肇事人逃逸,受害人应得的赔付不能到位,给交警部门的事故处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某种程度上是事故处理群众上访的重要诱因。
第三,严重损坏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对广大交通参与者造成一种潜在的威胁。
交通肇事者之所以逃逸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主观方面是当事人害怕受到法律的追究,不愿承担赔偿或治疗费用,但因发生事故后由于恐惧心理而不知如何做时,就不经思考地选择逃逸,在这类案例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客观方面,一是行为人处于非正常的驾驶状态,如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扣留证件期间驾驶车辆,或是有其他的违法犯罪行为或动机;二是车辆的手续及合法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所驾车辆是套牌车、报废车,或车辆未按规定投保保险等等。
由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的时间一般在夜间,发生的地点在偏远的公路,或人车稀少的路段,通常以跨地域的长途车为主,所以现场的见证人很少,无法很难破直接获得侦破信息,给我们的侦破、追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但由于肇事逃逸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如若任其发展,将给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带来无穷的后患。我个人认为,在提高交警部门对逃逸现场的堪察能力、提高侦破手段、加大对肇事逃逸人的打击力度的同时,还是要把功夫用在平常的防范上,“预防胜于打击”,只要把各项预防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发生率一定会下降。
一、加强路面的科技投入,提高对路面的监控力度。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担负着国家经济大动脉的重要责任,要在事故多发路段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设置电子监控设备,进行全面、全天候的立体监控,以便及时掌握道路交通情况,若发现交通肇事逃逸案,可以迅速出警、及时布控,为下一步的侦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对危险路段的排查及整改,完善道路交通设施。
道路的自身硬件建设是事故预防的基础,要与交通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排查专班,深入细致地排查辖区内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加强路面巡查,对已经摸排出的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全方位清理,特别是针对易发生路面积水、山体滑坡、塌方的地段要深入实地检查、测试,确认已整改路段是否符合安全通行要求,整改措施是否行之有效。在事故多发时段增加勤务投入量,由巡逻专班负责监控、巡查路面环境变化情况,掌握路面动向。在事故多发时段、路段增加勤务投入量,开展“即时性整改工作”,如:路面定点执勤、事故频发路段树立“减速慢行”、“禁止超车”、“前方弯道”、“事故多发路段”等警示标志,防患于未燃。及时对道路路产设施缺失、损毁、被破坏等情况进行彻底的调查和摸排,提出合理化建议,制作出整改意见函,督促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整改,从而逐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自然也就有效地防止了逃逸案件的发生。
三、深入开展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活动,走群防群治之路。
要依托社会各层级的力量逐步建立起“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使交通安全工作变为全社会的共同行为,从制度建设、责任建设、基层建设入手,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等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广大群众的交通意识,提高他们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拓宽事故侦破信息来源,提高逃逸案件的侦破渠道。
四、加大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净化路面秩序。无牌无证、假牌假证以及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交通事故之所以转变为逃逸案件的重要原因。因此,一方面是车管部门要加强对车辆、驾驶人的源头管理,二是各级交警大、中队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就是要求我们依法行使职权,我们会看到个别民警会因为熟人、亲戚朋友、上级领导而抹不开情面,对一些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最终的结果无疑于纵容他们肇事逃逸。
五、完善机动车保险制度。车辆保险是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各项
赔偿得以到位的重要保证和支持,目前国家对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标准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客观上增加了交通肇事人的赔偿责任,一些驾驶员正是因为车辆未按规定按保保险,害怕高额的赔偿和严厉的法律追究,最终选择了逃逸的道路。因此,一是国家要进一步完善机动车保险制度,提高车辆的入保率;二是及时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拓宽事故救助渠道,使逃逸
案件中的受害人得到及时的救治,减少人员伤亡。
薛献杰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的数量迅猛增加,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呈上升趋势。由交通肇事逃逸而引发的伤者无钱救治和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的案件屡屡发生,致人死亡的逃逸事故又得不到应有的赔偿,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导致受害者家属上访事件也随之增加,给社会带来极为不安的因素。为此,就道路交通肇事逃逸形成的原因和对策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道路交通肇事逃逸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法律意识淡薄,道路观念差。由于当前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社会化、审验又取消了集中教育的办法,致使一些机动车驾驶人得不到很好的系统的教育,尽而导致了一些无纪 律、不懂法、不守法、放任管理的现象发生。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刑事、行政的责任以及巨额的经济赔偿,视国家和人民生命的财产于不顾而肇事逃逸。
(二)机动车投保比例低。大部分机动车只是投保的“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理赔数额有限,自己又无力承担,加之保险公司在事故发生后又不能如数赔偿,也不能提前垫付救治资金,是导致肇事逃逸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酒后驾车、无证、无牌、挪用号牌肇事逃逸较为突出。酒后易冲动,加之无证驾车肇事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往往是肇事逃逸的因素之一。无牌、挪用号牌肇事后认为 无法查找,肇事后往往逃之夭夭。
(四)道路交通技术含量低。尤其道路电子监控设施和机动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尚未法制化,使一些道路路口和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无电子监控,有些虽然设置了电子监控,却 存在摄像不清晰、漏拍等问题,形同虚设,给肇事逃逸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汽车卫星定位系统还是空白,致使交通管理失控,极易造成肇事逃逸。
(五)警力不足、经费紧张。由于基层大队事故处理民警在7人左右,平时忙于正常的事故处理显得人手不够。一旦发生肇事逃逸案件,需临时抽调警力,出警慢,破案率低。尤其侦破费用大,大部分逃逸事故需跨区域调查取证,所需经费在1—2万左右,经费得不到保障,制约着逃逸案件侦破工作的进展。
(六)机动车维修行业未纳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管理。一些维修行业明目张胆地对肇事车进行检修,为肇事者毁灭证据提供了方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一般去调查取证,店主也 因怕影响自己的生意,不提供相应的信息,增加了侦破逃逸案件的难度,助长了肇事逃逸者的侥幸心理。
(七)对交通肇事逃逸打击力度不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 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对交通肇事违法行为的处罚显而易见,但绝大多数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案件却是判处缓刑,致使肇事者得不到应有的处罚,打击不力、无法震慑肇事逃逸违法犯罪行为。
二、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预防及对策
(一)加强机动车驾驶人的管理与教育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神圣职责。强化安全意识刻不容缓,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驾驶员培训学校和年审进行交通法规和安全教育,增强机动车驾驶人法制观念,树立遵法、守法的安全意识。
(二)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交通事故给人民造成的危害,利用典型案件“以事说法”,提高公民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三)加大对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和酒后驾车的整治力度,确保驾驶人和机动车有效地纳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正常管理,杜绝有上述现象的车辆上路行驶。
(四)加强道路科技含量的投入,提高监控力度。将路面电子监控和车辆卫星定位纳入法制化,全天候立体监控,及时掌握道路交通运行情况,及时采集信息,一旦发生交通肇 事逃逸案,及时布控。
(五)完善机动车保险理赔制度,加大投保率,提高赔偿费额,建立交通事故求助资金垫付制度,确保受害者得到及时救治,减少人员伤亡。对投保的机动车肇事后,应由投保 的保险公司作为赔偿的对象,一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出决定,保险公司应按规定给予支付,减少个别保险公司刁难客户、理赔难的问题。
(六)公安、检察院、法院三部门要协同作战,密切配合,加大对肇事逃逸犯罪的打击力度,尤其对肇事逃逸案量刑过轻现象,公安、检察院、法院要密切配合、互相监督,防 止该逮捕不逮捕、该判刑不判刑等量刑过轻的腐败现象发生,确保法律的严肃性。
(七)建立侦查追辑队伍,每个大队至少要有2—4人的专业侦查人员,加大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有案必接、有案必侦。杜绝久拖不侦的现象发生。
(八)对机动车维修行业纳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审批管理,对外部改型、改变颜色和更换外部机件等要进行审批、备案制度,不给肇事者以毁灭证据的可乘之机。
(九)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举报者和提供可靠线索者有奖制度的落实,要及时给予资金奖励,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让肇事者无机可逃。
(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采取“网上锁定”业务。这里所讲的“网上锁定”和“网上追逃”不一样,“网上追逃”是刑事立案后才能上网追辑的一种方式。但未构成刑事立案 的一般逃离案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对逃逸车辆采取“网上锁定”办法,即一旦“网上锁定”,其他交管部门要立即对其进行布控和追辑,停止对其一切车管业务办理。
根据驾驶人提供驾驶证的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1、驾驶人提供了驾驶证,如行驶时无其他违法,给予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及时退还机动车;
2、驾驶人提供了驾驶证,如行驶时有违法,根据其违法的情况和未随身携带驾驶证一并予以处罚,及时退还机动车;
3、驾驶人未能提供驾驶证,按无证驾驶处罚。
无证驾驶机动车与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处罚应当都适用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无证驾驶肇事逃逸怎么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一、逃逸尚不构成刑事责任时的处罚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列》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的规定。对交通事故的责任,应当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为准。
(一)民事赔偿责任:肇事逃逸,应该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对方因此次事故产生的一切损失和发生的费用,都要由肇事逃逸方进行赔偿。交通事故受害人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可以向事故责任方要求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二)违法责任:酒后驾驶,绝对属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
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2.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3.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4.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二、逃逸构成刑事责任时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
高速公路上常见的逃逸事故类型有:(1)因车辆损坏,一方当事人停车后,在高速公路上修理故障车,后方车辆经过该处地段时发生碰撞修车人事故,致使修车人死亡。发生事故后当事人驾车逃逸。(2)一方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后方车辆(往往是小轿车)追尾前车,后方车辆严重损坏,并伴有车上人员伤亡。发生事故后前方车辆当事人驾车逃逸。
对于第一类逃逸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1)(法第五十二条)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2)(法第五十二条)难以移动的(车辆),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3)(法第六十八条一款)(在高速公路上)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并且迅速报警。对照法律规定,在高速公路上的修车行为因为能够移动却未移动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未设置警告标志或者警告标志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内的.,都属于没有履行法定义务,都应该被追究“行为在交通事故中有作用”的交通事故责任和“增大事故后果”的交通事故责任。此时,简单套用“逃逸使事故无法认定负全部责任”的规定,勉强认定逃逸一方当事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缺乏执法的严谨性,极其可能引发逃逸方当事人的“诉讼情节”。
对于第二类逃逸事故,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这类追尾事故,由于“未保持安全车距”的行为在事故中有作用,所以应当承担适当的事故责任。那么,这种逃逸事故中,逃逸一方就不应该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由于逃逸事故认定思想上的误区,一些大队的交通事故逃逸案已经出现了诉讼的情况,当事人被限制人身自由长达数月甚至超过一年,在交通事故认定的行政诉讼中必然败诉,执法单位必然要承受巨额的国家赔偿,责任人还要受到执法过错追究。
笔者认为,应该尽快澄清部分同志长期以来形成的逃逸事故负全责的认识误区,依法慎重认定逃逸方当事人负事故全部责任,降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政诉讼”的可能性。
以上观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10-30
作者:山西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高速公路支队十大队 邵军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推荐阅读:
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预防和对策06-08
对交通肇事逃逸若干问题的探讨10-13
法院审理交通肇事05-26
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06-09
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救济途径07-15
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行政可诉性09-28
交通事故认定申请书07-23
交通事故伤情鉴定标准06-15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10-17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范围及标准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