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江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精选8篇)

九江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以下统一简称为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劳动模范,是指本市范围内,由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1980年3月28日九江升为省辖市后),原九江地委、行署命名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特指与劳动模范同时按同样程序和同等标准评选命名的先进工作者)或者在表彰决定中明文规定享受劳动模范待遇的人员。

第三条市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和市级及其以上劳动模范的管理工作按本办法执行;全国、全省劳动模范的推荐、评选、表彰工作,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农村。驻市中央和省属单位的有关工作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工作机构及主要职责

第五条市劳动模范评选表彰管理工作委员会是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劳动模范评选表彰管理工作机构(以下简称评委会),由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一)审定推荐评选和命名表彰市劳动模范总体工作方案;

(二)审核授予或者取消市劳动模范称号的对象有关情况;

(三)审核全国、省劳动模范推荐人选有关情况;

(四)研究制定全市劳动模范评选表彰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指导和协调有关工作。

市评委会下设办公室,为其日常工作机构,办公地点设在市总工会。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劳动模范推荐评选和命名表彰的具体组织工作;

(二)指导、协调和处理全市劳动模范日常管理工作;

(三)检查有关的劳动模范政策的落实情况,提出调整劳动模范政策的建议方案;

(四)完成评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推荐评选和命名表彰 第六条市劳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经市评委会研究并报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可适当提前或推迟。在市劳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间隔期间,对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先进人物可即时命名表彰。

第七条劳动模范推荐评选的条件。劳动模范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热爱祖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二)模范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职业道德;

(三)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投身改革和建设事业,业绩显著,贡献突出,在本地区或者本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全国、省劳动模范的具体推荐评选条件按上级规定执行。市劳动模范的具体推荐评选条件由市评委会确定。

第八条劳动模范推荐评选的原则:

(一)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第一线;

(二)公开、公平、公正,按照民主程序,自下而上推荐,接受群众监督;

(三)地方与行业相结合,以地方为主,兼顾各行各业。

第九条劳动模范推荐评选和命名表彰的程序。

全国、省劳动模范原则上在市劳动模范中产生,具体推荐评选程序按上级规定执行。

市劳动模范的推荐评选和命名表彰程序:

(一)基层单位推荐人选,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农村经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大会,街道经社区居民委员会)讨论通过。

(二)县(市、区)工会和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对推荐人选的先进事迹认真审核,经同级党委、政府同意后上报。条管单位的推荐人选,还应当经其本系统上级单位审核后上报。

(三)市评委会办公室汇总推荐人选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上报评委会。

(四)市评委会审定市劳动模范表彰名单,公示后报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并由市人民政府命名表彰。在市劳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间隔期间即时表彰市劳动模范,由市评委会办公室审查,经市评委会审核后,报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命名。

第十条劳动模范推荐评选的名额。全国、省劳动模范按上级下达的名额指标推荐评选。市劳动模范每五年评选100名左右,其中农民劳动模范占30%,职工及其他劳动模范占70%。

第十一条市劳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的经费,由市财政拨给专款。

第四章奖励与待遇

第十二条对劳动模范的奖励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全国、省劳动模范的奖励按照上级规定执行。

市劳动模范由市人民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市劳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表彰的市劳动模范,由市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在市劳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间隔期间表彰的市劳动模范,由其所在单位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

第十三条劳动模范享受下列待遇:

(一)荣誉津贴待遇。2002年12月31日(含)以前命名表彰的劳动模范按以下标准享受荣誉津贴:

全国劳动模范每月100元;

省劳动模范每月60元,享受五年;

市级劳动模范每月20元,享受五年。

同时获得不同层次劳动模范称号的,按最高荣誉称号享受荣誉津贴,不重复享受。

市属单位劳动模范荣誉津贴所需资金由市级财政解决;县(市、区、山)所属单位劳动模范荣誉津贴所需资金由所在地县级财政解决。

2003年1月1日(含)以后命名表彰的劳动模范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给予一次性奖励。

(二)提高退休金待遇。

凡1995年9月30日(含)以前命名的全国、省劳动模范,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称号的,已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在计发养老金待遇时,仍按《国务院关于颁布发和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发〔1995〕50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赣府发〔1999〕14号)规定保留其优惠待遇,列入统筹支付;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模范按《国务院关于颁布发和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规定执行。

(三)补充养老保险待遇。

凡1995年10月1日(含)以后命名的全国、省劳动模范,符合条件的,由所在单位为其办理一次性补充养老保险。具体标准和操作办法待上级出台实施细则后执行。

(四)医疗优惠待遇。

有单位的劳动模范每2年由所在单位安排一次体检,体检费用由单位承担,并建立劳动模范健康档案。劳动模范因病或者非因公负伤(自身违法行为所致除外)在停止工作进行医疗期间,六个月以内工资照发,六个月以上按本人现行工资75发给。对患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疾病的劳动模范,经企业和劳动保障部门批准,享受工资照发待遇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五)劳动就业和上岗优先待遇。

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事业单位不得安排劳动模范下岗,特殊情况需安排劳动模范下岗的,必须报市评委会办公室批准。因企业改制等原因下岗或者自然失业的劳动模范,当地政府必须保障其基本生活,并尽快采取措施优先安置其上岗就业。

(六)疗(休)养待遇。

在岗且单位生产经营正常的劳动模范每年可享有疗(休)养或休假15天的待遇,期间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七)优先接受培养教育和选拔任用待遇。

符合条件的劳动模范报考高等院校时,按国家有关规定优先录取;在干部任用上优先考察使用。

(八)在窗口行业享受优先服务待遇。

窗口行业应当逐步建立并落实劳动模范享受优先服务待遇的相关制度。

第五章日常管理

第十四条市评委会办公室应当做好全市劳动模范的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劳动模范档案,建立劳动模范动态管理制度,负责劳动模范资格的确认和证明,接待和办理有关来信来访。

第十五条具体日常管理工作以基层为主。建立劳动模范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凡劳动模范发生工作单位或职务岗位变动、离退休、下岗或失业、去世、严重违法违纪等重要情况,由工会组织逐级上报市评委会办公室备案。

第十六条各有关部门应当与工会、劳动模范所在单位密切配合定期了解劳动模范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倾听其意见、建议和要求,及时解决劳动模范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不得歧视、刁难、打击、压制劳动模范。

第十七条市评委会办公室所需工作经费,由市财政按预算拨给。

第六章取消荣誉称号

第十八条劳动模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荣誉称号:

(一)用虚假事迹骗取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

(二)因触犯刑律,受到刑事处罚的;

(三)因犯严重错误,受到行政开除留用、开除公职或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处分的;

(四)非法离境的或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第十九条取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程序。

取消全国、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按照上级规定的程序办理。

取消市级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程序为:由所在单位写出书面报告,比照推荐评选程序逐级上报,经市评委会办公室审查,市评委会审核,报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条被取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授予机关应当收回其荣誉证书和奖章,并终止其享受的劳动模范一切有关待遇。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市总工会负责解释。

九江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篇2

普江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1987年5月晋江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屮心 (前身晋江市社会劳动保险公) 成立, 拉/|:了晋江市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帷蘇。晋江市的社会保险休系从无到釘, 保险范围从小到大, 保险功能从弱到强,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取得了卩大的成就。…是每年扩面完成任务数居泉州市各显 (r|K区) 之首,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0万人, 近三年上缴省级统筹基金14.55亿, 为省级统筹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是全省率先设立屮小企业社会保险补助资佥, 助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三楚全省书先将改革开放初期划入乡镇企业局管理的县办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尤力参保老年生活保障金发放对象;四足全省率先将2012年12^31 U后达到70周岁和部分未参保高龄职工纳入老年生活保障对象;五是继福州市之后将机关和参照公务鉍法符理的事业单位及苋T:作人K纳入L伤保险范闱:六是全哲申-先将#木市户籍的外来人丨I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企业退休人鉍社会化管理范围, 亨有晋江市企业退休人员同等的社会化竹理服务;七逛个省率先打破"户籍”限制, “新晋江人”以灵活就业人鉍参加或接续城镇企业职工基木养老保险。该中心先后被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令锊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I」”;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裆案局授予“个省社会保险、ik务杓案竹理优秀单位”, 福建省社会劳动保险局授予能力建设“双十仕"先进粜体;泉州市人w政府纠风办授予“行风建设小·范单位”;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f'“全市社会劳动保险系统综合评比第-.名".晋江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和社会保障丁.作先进单位, ’等栾誉称砂。 (晋江冇社保中心)

九江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耕地地力;改良利用;合理配置

中图分类号:S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53-3

沅江市位于湘北地区,洞庭湖腹地,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12°16′-112°26′北纬28″42-29°11′之间。东西长67.67km,南北宽53.45km。总人口717950人,全市土地总面积216.18万亩(144.12千hm2)。土地构成为耕地806375亩,耕地中水田448352亩,占耕地的52.2%;旱土408024亩,占耕地的47.76%,园地3.75万亩。

1 耕地地力建设与改良利用途径

耕地是世代相传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增地减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对于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按照农业部颁布的耕地地力等级标准划分,目前沅江市806375亩耕地可分为7级,其中一级地46339.67亩,占5.7%;二级地150719.27亩,18.7%;三级地204679.88亩,25.4%;四级地205776.23亩,25.5%;五级地139467.04亩,17.3%;六级地33047.53亩,4.1%;七级地26345.38亩,3.3%。整体而言,沅江市耕地立地条件较好,农田基础设施较差,土壤养分丰富,耕地粮食综合生产潜力较大,按正常年景耕地地力每提高一个等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kg计算,全市的耕地地力平均仅提高一个等级,即蕴藏着8064万kg的粮食综合生产潜力,可满足现阶段21万多人的粮食的基本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广阔的回旋余地,在不影响粮食生产水平的前提下,为优质稻、专用稻、蔬菜、苎麻等优势作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应该将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作为当前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

根据目前沅江市耕地质量现状,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方面采取如下对策:

1.1 科学制定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规划

根据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结果,沅江市共有高产田197058.9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4.3%;有中低产田(土)609316.01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56%。中低产田(土)类型以渍涝潜育、干旱缺水、漏水漏肥和瘠薄缺素等类型为主。其中全层潜育的青泥田4671.3亩,紫烂湖田3593.3亩;地下水位较高的青紫潮泥90149.3亩,青紫潮沙泥32817.5亩,青隔紫潮泥33117.9亩,青隔红黄泥12899.5亩;缺水缺肥的红泥土178255亩,红黄泥1602.5亩;漏水漏肥的白散泥1393.8亩,沙底紫潮泥4598.6亩,紫潮沙土59222亩,紫潮沙泥86592.1亩,其他中低产田100403.3亩。

为此,依据这次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结果,根据不同耕地的立地条件、土壤属性、土壤养分状况和农田基础设施,以及农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报市政府审批后组织实施。

1.2 因地制宜,重点抓好渍涝潜育、干旱缺水和缺素培肥型等三类中低产田的改良与利用

对13.2万亩渍涝潜育型中低产田(占我市中低产田面积的28.6%),主要是结合洞庭湖综合治理,疏浚河道,降低河床,加强农田排灌设施建设,通过提高排涝降潜能力,及时排除渍水,降低地下水位,使土壤逐步脱潜。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优势作物布局规划,加强耕作制度改革,推行水旱轮作,实行平衡施肥,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状况,逐步使之成为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对18万亩干旱缺水型中低产田(土)(约占我市中低产田面积的30.0%),主要是大力推广适合我市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气候环境的节水农业综合配套技术,采取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节水措施,通过完善配套蓄、引、提水设施,提高雨水贮蓄能力,通过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实行平衡施肥,扩建“土壤水库”,提高土壤吸水保水能力,通过推广湿润灌溉、秸秆(地膜)覆盖、避旱种植、生化调控等新型节水农业技术,提高农用水的利用效率。

1.3 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技术指导与施工监理,提高投资效益

近年来,沅江市积极争取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千方百计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特别是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中低产田土改造资金,但部分低改工程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规划不合理,改良措施缺乏针对性,建议政府和项目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项目技术指导、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力争做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资金调度,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工监管,统一验收标准,从体制上、机制上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提高中低产田改造的科技含量,真正做到改良一片,成功一片,受益一片。

2 合理配置耕地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2.1 恢复发展水稻生产,大力推广稻-稻-油和稻-稻-菜耕作制

沅江市历来是湖南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广大农民有种植水稻的传统和习惯,气候和水文资源均适合双季稻栽培,因此,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恢复双季稻生产,扩大优质稻、专用稻种植面积,通过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即“三节”)技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同时,要充分利用冬季温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冬季油菜和冬菜,推广稻-稻-油和稻-稻-菜耕作制,改冬闲为冬种,既改良土壤,又提高冬季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2 积极稳妥地发展苎麻生产,提高苎麻种植效益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纤维作物和优良的纺织工业原料,我国苎麻纤维产量和纺织加工能力占世界的80-90%,在国际市场上占支配地位。而湖南是我国最大的苎麻生产加工基地,无论是苎麻科技力量、苎麻种植规模,还是苎麻纺织加工方面,在全国均占绝对优势,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麻类科研机构——中国农科院麻类科学研究所就设在沅江,闻名全国的三大苎麻纺织印染厂均在湖南,其中益鑫泰生产基地(益阳市)距沅江仅41km。

沅江市是我省重要的苎麻生产基地,1986-1987年,全市苎麻面积曾发展到34.21万亩,总产4.92万吨,产值达3.57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1%,创历史最高水平。随后,受苎麻价格影响苎麻面积迅速回落,到1990年,苎麻面积下降到4.51万亩,只有1987年的13.18%。以后,随着苎麻价格回升面积逐步恢复,2000年达到15.5万亩,2002年发展到25.0万亩,占当年全省81.5万亩的30.7%,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4年省政府确定我市为全省唯一的优质苎麻建设重点市(市)。

为此,应继续发挥优势,巩固并稳步发展苎麻生产,加强苎麻基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湘苎三号”、“湘苎二号”等高产优质苎麻品种和苎麻平衡施肥技术,率先将中国农科院麻类作物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广大麻农的苎麻种植效益,将苎麻种植面积稳定发展到30万亩左右,力爭成为全国最大的苎麻生产基地。

2.3 以订单农业为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柑桔生产

柑桔本来是沅江市的传统优势产业,20世纪80年代,我市柑桔面积曾达6万多亩,但随着邵阳、石门和安化等地的温州蜜柑、湘南的脐橙和武陵碰柑的兴起,我市柑桔因品种退化、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逐步淡出市场,2002年我市柑桔面积降至3.75万亩。近年来,随着泰升果汁、辣妹子等龙头企业落户沅江,对柑桔的需求量速猛增长,为我市振兴柑桔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为此,应根据柑桔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柑桔品种、品质和产量的特殊需要,以销定产,在我市西南丘岗区的传统柑桔产地,通过丘岗地综合开发,恢复和发展柑桔生产,力争将柑桔面积发展到10万亩。

2.4 稳定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棉花生产效益

沅江是我省重要的棉花种植区,2000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1.6万亩。为此,应根据全省棉花产业发展规划,在2003年棉花价格突然飙升的情况下,要加强引导和宏观调控,适度控制棉花种植规模,防止农民盲目扩棉。通过加强棉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排灌条件,大力推广棉花规范化栽培技术,普及优质高产良种和平衡施肥技术,提高单产和棉花种植效益。力争将全市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

3 推广作物平衡施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沅江市是我省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持续开展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工作较好的市(县)之一,1996年曾被农业部确定为平衡配套施肥项目市(县)。历经20年的农村改革与发展,由于耕地地力发生了较大变化,种植结构和作物品种频繁更替,广大农民虽然基本改变了偏施氮肥的传统施肥习惯,但由于多年来沿用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资料指导施肥,在农作物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方面仍蕴藏着巨大的增产增收潜力。2002年,我市化肥施用总量达164664t,其中氮肥86303t,磷肥61622t,钾肥8517t,复合肥8222t。折合纯量共计44226t,耕地亩平化肥施用量达54.85kg,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1.58kg的73.7%。为此,根据努力抓好如下工作。

3.1 利用这次耕地地力调查结果,全面调整作物施肥方案

这次耕地地力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市耕地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比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普遍升高,而速效钾下降明显,pH值普遍下降。因此,必须根据这次耕地地力调查结果,以现有作物布局为基础,兼顾优势作物布局规划,在收集整理多年肥料田间试验、土壤肥力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耕地类型,分作物、分品种、分乡镇,提出全面的作物平衡施肥方案,在增加有机肥施用量的前提下,以减氮、控磷、增钾、补锌为重点,以市农业局或农技中心名义下发到全市各乡(镇)。并采取各种形式加以宣传,提高平衡施肥技术到位率、普及率,逐步由经验型平衡施肥向精准型平衡施肥方向发展,降低肥料生产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

3.2 利用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平衡施肥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通过这次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建立沅江市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此,要利用该系统,以评价单元为基础,科学制定平衡施肥方案,最大限度地缩小平衡施肥的时空差异,通过健全土壤监测网络,开展经常性的土壤肥力与施肥效益长期定位监测,定期更新系统数据,不断提高测土平衡施肥方案的时效性和科技水平,增强针对性和可靠性。

3.3 积极发展厂站联合和连锁经营的肥料营销模式,促进平衡施肥技术产业化

由于交通、能源和历史的原因,沅江市至今没有一家上规模的肥料生产企业,我市生产所需的化肥几乎全部从境外进口。土肥技术部门要利用这次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成果,以及沅江市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耕地地力与施肥效益定位监测网络体系,加强配方研制,并主动与境外肥料生产企业开展厂站联合,生产适合我市耕地土壤肥力特性和水稻、苎麻、柑桔、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的专用配方肥,充分发挥各乡镇农技站经销肥料的积极性,与各乡镇农技站开展专用肥连锁经营,开展“测土、配方、生产、供应、施肥技术指导”一条龙施肥技术服务,加速我市平衡施肥技术产业化,通过专用配方肥的形式将平衡施肥技术直接送到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

3.4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耕地质量监测,确保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从这次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市已有部分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证广大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即从耕地质量抓起。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耕地质量调查与环境质量评价,确认耕地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才能批准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切忌盲目发展。同时,要抓紧制定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和施肥技术规范,严格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施用;在目前符合条件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要设立长期定位监测点,对耕地质量进行长期定位监测,将监测结果作为确定是否继续作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依据,对基地逐步实行年检和不定期抽查制度,防止不合理施肥、用药和其他原因造成产地环境质量恶化,影响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

4 健全机制,加强耕地质量管理

4.1 加强耕地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健全耕地保养管理法规

根据《农业法》、《土地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湖南省耕地保养管理办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关政策,结合沅江市耕地保养管理形势,抓紧制定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沅江市耕地保养管理办法》,依法加大耕地保养管理力度,使耕地质量管理有法可依。

4.2 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管理

按照《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耕地管理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耕地的保护和管理,涉及耕地质量建设,切实保护耕地,对破坏耕地质量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

4.3 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管理

这次沅江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是在五万分之一工作地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所建立的市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也只是1:50000,离发展精准农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要利用该系统真正做到精准施肥,还必须进行大比例尺补充调查,细化工作(评价)单元。因此,要以这次形成的沅江市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一方面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开展经常性的土壤监测,为该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通过定期更新基础数据,对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管理;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大比例尺耕地土壤补充调查,进一步细化工作单元,增加耕地资源管理基础信息,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4.4 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管理激励机制,增加耕地质量管理有效投入

要应对入世挑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耕地保养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耕地条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从农业发展基金或其他经费中安排耕地质量管理经费,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力争加大市级财政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市级农业主管部门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耕地地力建设技术指导所需业务管理经费。集中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采取以奖代投的形式,鼓励广大耕地使用者自觉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保养管理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在完善新一轮土地承包制时,要将耕地质量指标作为承包责任书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承包责任书中,明确耕地保养管理责任,细化奖惩条款,凡承包期内因不合理耕作造成耕地质量严重退化的,要依法给予严厉的经济制裁。对在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参考文献

[1] 谢卫国.湖南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衡东)[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28.

[2] 付玉祥.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8:3,154-155.

[3] 金崇祥.迈向21世纪的土壤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6.

九江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篇4

1.封面年度填写2014年。

2.封面甲方填写聘用学校(小学不填写教委办、教育办)。

3.工作岗位填写格式为学段+学科+教师,如初中语文教师(不填写具体年段)、幼儿园教师等。

4.工作地点填写学校名称。

5.合同期限为3年,即从2014年8月16日起至2017年8月15日止,其中包括试用期6个月,即从2014年8月16日起至2015年2月15日止。

6.月工资不填。

7.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必须为经双方同意并咨询劳动部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8.甲方法定代表人一栏由学校法人签名,加盖学校公章,乙方由合同教师签名并加盖红色手印(大拇指),鉴证单位由当地劳动部门盖章。

9.合同签订时间统一为2014年8月15日。

九江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篇5

根据《九江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九府厅发[2004]50号以及九江开发区教育局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指示精神,特制定九江市港城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一、成立以校长、书记为正副组长,全体处室正职为组员的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落实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问题。

二、为方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每学期开学前半个月,办理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入学的接收工作。

三、报名条件:

1、父母或监护人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身份证;

2、父母或监护人的从业证明(合法有效的劳动用工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

4、学生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及常住户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或派出所出示的证明。

5、按照学籍管理制度办好学籍转入手续。

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文化学习、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平等对待。

五、对每个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建立专项档案,使学校、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增强双方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注意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学校师生尊重、关爱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愿意、乐意学习,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

六、困难学生助学制度。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一对一结对子”等活动,切实减轻农民工子女教育费用负担。

镇江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保护公民、法人

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江苏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城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房屋(含构筑物、附属物,下同),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拆迁人是指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被拆迁人是指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包括代管人、国家授权的国有房屋的管理人)和被拆除房屋的使用人。

第四条 镇江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主要管部门。镇江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体负责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

县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

第五条 对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拆迁,拆迁人必须依法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被拆迁人必须服从城市建设需要,在规定的拆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第二章 拆迁管理

第六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房屋的,必须向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调查通知书和房屋拆迁许可证,按照规定交纳拆迁管理费。

第七条 拆迁人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调查通知书,应向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提高房屋拆迁调查申请书、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计划通知书或中标通知书)及其规划定点红线图。经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进行拆迁调查。

第八条 拆迁人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应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

(四)拆迁调查资料和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五)存入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指定银行不少于拆迁安置总费用的80%的资金凭证;

(六)市、县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它文件、资料。

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在受到上述规定的文件、资料后,对符合办理条件的,应于10日内合法房屋拆迁许可证,不符合办理条件的应当书面答复。

第九条 拆迁范围确定后,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书面通知工商、规划、房屋、国土、公证、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和单位,停止办理拆迁范围内的营业执照、房屋翻建(包括扩建、改建)、买卖、交换、析产、赠与、土地转让、抵押、出租等手续,但停办手续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第十条 未取得拆迁资质的拆迁人必须委托具备拆迁资质的单位实施拆迁;建设单位拆迁自有产权的房屋,经批准后方可自行拆迁。实行综合开发的项目,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统一拆迁。

第十一条 拆迁人委托拆迁的,拆迁人应与拆迁实施单位签订委托拆迁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拆迁人应在委托拆迁协议签定之日起3日内向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备案。

拆迁工作人员必须经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培训合格取得拆迁资格证书,并领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核发的拆迁工作证后方可上岗,并自觉接受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不得接受委托拆迁。

第十二条 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自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之日起7日内,应将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区位、拆迁期限等有关情况予以公告。拆迁人应自公告之日起7日内向被拆迁人发送房屋拆迁通知书。

房屋拆迁应当对拆迁政策、办事程序、补偿标准实行公开。

因特殊原因需延长拆迁期限的,拆迁人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延期。

第十三条 在房屋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应当使用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统一监制的规范文本,并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鉴证或由公证机关公证。

第十四条 拆除依法代管的房屋,拆迁人应与代管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并须经公证机关公证,办理证据保全,有关拆迁资料交由房管部门保管。

被拆除房屋为共有产权的,共有人应当共同书面推选代表或者共同书面委托代理人与拆迁人办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第十五条 拆除有产权纠纷的房屋,在房屋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内,纠纷仍未解决的,由拆迁人提出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报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拆迁前,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作勘察评估,并依法办理证据保全。

第十六条 拆除设有抵押权的房屋,由抵押权人和抵押人重新设立抵押权或者由抵押人清偿债务后,方可给予补偿安置。

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未按照前款规定处理的,拆迁人可以参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实施拆迁。

拆除设有典权伪房屋,应依法清典。

第十七条 被拆除房屋的价格评估,应由拆迁人委托具有房屋价格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予以评估,评估费由拆迁人支付。评估时应通知被拆迁人到场。被拆迁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接到通知后不到场或不予配合的,评估机构也可进行评估,其评估行为视为有效。

第十八条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拆迁补偿安置等事宜,经协商达不成协议的,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调解,调解后仍达不成协议的,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裁决。被拆迁人是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期间如拆迁人己给被拆迁人提供了周转用房的,不停止拆迁的执行。

第十九条 在房屋拆迁公告规定的或者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裁决作出的拆迁期限内,被拆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拆迁的,由市、县级市人民政府作出责令限期拆迁的决定;逾期不拆迁的,由市、县级市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第二十条 被拆迁人在规定的拆迁期限内搬迁的,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出具3天的公假证明,被拆迁人所在单位应给予支持。县级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公假时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等单位对被拆迁人的工商营业执照变更登记、子女转(入)学等应给予及时办理。

第二十一条 拆房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取得市、县级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核发的《拆房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拆房业务。

第二十二条 拆迁结束时,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现场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得进行建设工程招投标。

第二十三条 拆迁人在拆迁项目结束后30日内,应将拆迁资料汇总报房屋拆迁主管部门。

第二十四条 被拆迁人接到房屋拆除通知后、应及时到房管、国土等部门办理房屋、土地注销登记手续,或由拆迁人在拆迁项目结束后30白内集中办理;拆除房屋为房管直管、代管公房的,由房管部门办理注销登记。

第二十五条 被拆迁人所购房屋的契税,所购房屋与被拆除房屋价值相等的部分,被拆迁人凭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和房管部门的交易登记手续由征收部门核减;超出价值的部分,由被拆迁人承担。

第三章 拆迁补偿与安置

第二十六条 拆除房屋及其附属物,拆迁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办法给予补偿。

作价补偿的金额按照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的重置价格结合减新结算。

拆除违法建筑一律不予补偿;除末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给予适当补偿。

第二十七条 有住宅房屋的拆迁安置,房屋所有权证范围内的使用面积为依据;公有出租住宅房屋安置以合法的租赁使用面积为依据。阁楼、阳台、外楼梯、出檐、平台、雨棚拆迁安置时不计算使用面积。

非住宅房屋拆迁安置以房屋所有权证记载的建筑面积和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为依据。

第二十八条 拆除各类房屋由拆迁人按办法规定的标准计算相应的货币安置补偿款,供被拆迁人自行选购安置住房(以下简称货币安置)。货币安置补偿款由作价补偿和区位价款两部分组成。

第二十九条 在拆迁置协议约定的期限内,被拆迁人应向拆迁人交付被拆除房屋,拆迁人应将货币安置补偿款交付给被拆迁人。

第三十条 拆除住宅房屋,其货币安置补偿款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被拆除房屋的使用面积×1.4×拆迁区位价+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被拆除房屋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

第三十一条 拆除住宅房屋,货币安置补偿款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拆除公有住宅房屋,拆迁人应将货币安置补偿款中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被拆除房屋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部分扣除给产权人,其余部分付给使用人。

(二)拆除私有住宅房屋,拆迁人将货币安置补偿款全额付给产权人。其中,拆除私有出

租住宅房屋,原租赁关系应继续保持,拆迁入凭产权人与承租人重新签订的租赁协议将货市安置补偿款付给产权人。产权人与承租人在房屋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内不能重新签订租赁协议的,拆迁人依法办理证据保全并对货币安置补偿款提取公证,提供周转房,实施拆迁。

第三十二条 被拆迁人只有一处住宅房屋,其货币安置补偿款4万元以下的,由拆迁人按4万元支付给被拆迁人;货币安置补偿款4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由拆迁人按5万元支付给被拆迁人。拆迁人在拆迁期间应将该户住房情况进行张榜公布。

第三十三条 非住宅房屋是指在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发出暂停办理有关手续通知之前,依法新建、改建、扩建、翻建、转让的,具有完备合法手续并实际作为工业生产、商业营业、服务行业、仓储、办公及公益事业等永久性用途的房屋。

第三十四条 对于同时具备下列一至三项规定或具备下列二至四项规定的房屋认定为非住宅房屋:

(一)新建、改建、扩建、翻建、转让的永久性房屋,其《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房屋所有权证》载明建筑功能或使用性质为非住宅房屋的;

(二)房屋使用人具有合法的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法人执照的;

(一)实际作为非住宅使用的;

(二)承租直管公房的,其第一承租人与房管部门依法签订有非住宅用房租赁合约,并按期交纳非住宅用房租金。

第三十五条 被拆除的住宅房屋用于营业并依法缴纳非住宅用房房产税、土地年租金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其货币安置补偿款除按住宅房屋的标准计算外另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具体标准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会同物价、土地部门确定:

(一)房屋所有权人及其共有人或配偶自己经营,具有合法的工商营业执照且以其经营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二)私有出租房屋,房屋所有权人所持的《房屋租赁证》上载明为非住宅租赁,房屋所有权人及其共有人或配偶以该房屋出租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并依法缴纳有关税费的。

第三十六条 被拆除房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拆迁时仍按房屋对待:

(一)不符合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

(二)擅自将住宅房屋改为非住宅房屋的;

(三)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发出暂停办理有关手续的通知后,将住宅房屋改为非住宅房屋的

(含在城市道路拓宽、新建后将原住宅房屋改为非住宅房屋的);

(四)房屋的实际用途是用来居住的。

第三十七条 拆除非住宅房屋,其货币安置补偿款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拆迁区位价格+被拆除房屋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

第三十八条 拆迁人拆除执行国家租金标准出租的非住宅房屋,应将货币安置补偿款中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拆除房屋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部分对房屋所有人给予补偿后,余额部分按下列比例分别补偿给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

(一)承租期在5年以内的(指连续承租时间,下同,含5年),90%支付给被拆除房屋所有人,10%支付给使用人;

(二)承租期超过5年,在10年以内的(含10年),80%支付给被拆除房屋所有人,20%支付给使用人;

(三)承租期超过10年,在15年以内的(含15年),70%支付给被拆除房屋所有人,30%支付给使用人;

(四)承租期超过15年,在20年以内的(含20年),60%支付给被拆除房屋所有人,40%支付给使用人

(五)承租期超过20年的,50%支付给被拆除房屋所有人,50%支付给使用人。

拆迁人拆除国家规定租金标准的非住宅房屋,应将货币安置补偿款全额支付给房屋所有人。但房屋所有人与承租人另有分配协议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 拆除企业(不含私营企业、事业单位非佳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拆迁人以被拆迁人在拆迁公告时的上一个月月底在册职工人数为准,按上一年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的70%给予3个月的经济补偿。

拆除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非住宅房屋,拆迁人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从业人员为准,按上一年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的70%给予3个月的经济补偿。

第四十条 拆除住宅房屋,拆迁人应一次性付给使用人搬家费和3个月的临时安置补助费。

对被拆迁人原有的燃气、有线电话、有线电视、分体空调等,拆迁人一次性付给移位费用。

第四章 市政建设拆迁

第四十一条 因城市新建或拓宽道路、整治河道、建造桥梁、城市排水、防洪设施、污水处理、公交站场、绿化、环卫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拆迁用地范围内,对被拆迁人实行货币安置。

第四十二条 被拆迁人及其主管部门应服从建设需要,保证按期搬迁。在房屋折迁主管部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难以签订拆迁协议的,应按照先拆迁、后处理的原则办理。

第四十三条 拆除市区一至三类区位的房屋,按退2个区位的价格给予补偿;拆除四至六类区位的房屋,按六类区位的价格给予补偿。其中,非住宅房屋属于国有资产的,自行无偿拆除,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证明,核销固定资产。

环卫设施和各类管、杆、线,树木等建筑物、构筑物、附属物,由其产权单位自行无偿拆除或迁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拆迁或者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可视情节轻重处以扣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或者未按房屋拆迁许可证的规定擅自拆迁的;

(二)委托未取得房屋拆迁资质的单位拆迁的;

(三)擅自提高或者降低补偿、安置标准,扩大或者缩小补偿、安置范围的;

(四)拆违人无主当理由超过规定拆迁期限的。

第四十五条 胁迫、侮辱、殴打房屋拆迁工作人员,阻碍房屋拆迁工作人员依法拆连房屋韵,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漠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房屋拆迁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取守构成违纪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被处罚的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的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算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市区各类被拆除房屋重置价格标准、成新折旧率、附属设施(装修)补偿标准、树木补偿标准、货币安置区位价格标准、搬家费、临时安置补助费和移位费用等附件,由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会同物价、房管、土地等有关部门制定并定期调整,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其适用时间以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日期为准。

县级市所执行的有关价格及补偿标准,由其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会同物价、房管、土地等有关部门制定,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物价、房管、土地等有关部门备案。

第四十九条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城市房屋拆迁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条 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镇江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应用解释。镇江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吴江市桑园冬季管理现状及对策 篇7

1吴江市现有桑园的桑树长势情况分析

吴江市现有桑园品种主要为湖桑32号, 少量高产桑园为农桑12号及14号。2010年全市桑园秋后桑树与常年相比, 总体表现为“条子细、伏条多、长势差”, 据2010年10月30日对全市8个桑树基点的调查发展, 平均每株桑树总枝条数仅9.5根, 比常年少1.8根;直立有效条仅为8.2根, 比常年减少0.4根;条长和着叶数分别为1.57 m和54.3位;中部叶叶长、叶幅分别为14.8、12.4 cm, 比常年分别减2.7、4.4cm;枝条离桑拳基部5 cm, 围度为4.4 cm, 比常年减少0.5cm。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2010年家蚕饲养量严重不足。全年平均饲养量仅为7.5张/hm2, 其中, 春蚕种为6.0张/hm2, 晚秋蚕种仅为1.5张/hm2。很多桑园处于栽而不管、栽而不养的状态。二是桑园化肥投入严重不足。不施或少施谢桑肥、长条肥, 全年施化肥1 875 kg/hm2, 比常年少施1 830 kg/hm2, 减幅达49.4%, 惜工、惜本思想抬头。三是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由于蚕农养禽减少, 桑园普遍缺少有机质肥料, 抑制了高产性能的发挥。据调查, 平均每年有机肥投入3 975 kg/hm2, 比常年少施11 255 kg/hm2, 减幅达73.9%。2冬季桑园管理对策

针对目前全市桑树长势普遍差于常年的现状, 笔者认为应立足春蚕生产, 抓住桑园冬管的有利时期, 主攻薄弱, 夯实丰产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1) 增肥。要抓住桑园冬管的有利时机, 增施有机肥, 要求有机肥施用量不少于22.5 t/hm2。要广辟有机肥肥源, 一要施好常规猪羊灰、鸡鸭灰、泥杂肥等农家肥;二要结合“河道双清”灌施河泥, 不足的还要用稻柴覆盖[1];三要结合桑园套种, 种植蚕豆绿肥或蔬菜, 以菜补桑, 增加经济效益[2]。同时, 结合施有机肥, 做好松土工作, 以提高桑园土壤的墒度。

(2) 清园、清沟、冬翻。首先, 要全面清除桑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以及路旁四周杂草, 不给害虫留越冬寄生场所, 所清杂物一并集中焚毁或制作堆肥。其次, 在春节前做好桑园沟系清理工作, 做到“三沟配套, 能灌能排”。确保桑园内、外沟系畅通无阻, 雨后不积水。最后, 冬翻。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深耕20 cm左右, 行间宜深, 桑树附近宜浅, 翻出的土块不必敲碎, 自然风化, 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增强肥力, 同时将土壤中越冬的害虫翻上来冻晒, 减少越冬基数。

(3) 修桑。主要做好剪梢、修拳2项工作。剪梢时间应在初霜后落叶前进行, 过早桑叶还在进行光合作用, 不利于养分贮藏, 过迟降低效果。剪梢程度以在离拳1.0~1.2 m处进行水平重剪梢。修拳在桑树休眠期进行, 逐株锯除枯桩死拳, 剪除病虫害枝、细弱枝、横卧枝等, 以利桑树养分集中, 树形整齐, 促使来年提高发芽率, 增加产叶量。对修下来的死拳、枯桩等要搬离桑地并及时集中烧毁, 以降低病原基数。

(4) 改造。目前, 吴江市低产桑园的比例约占总面积的1/2以上。因此, 一要抓住有利机遇, 大力推广农桑14号为主的新桑品种。二要对树龄较长、缺株严重、产量较低的老桑园进行品种更新, 优化桑园结构, 着力提高桑园的整体水平。三要抓好失管、抛荒桑园的流转调整工作[3]。针对失管、抛荒桑园面积多、布局分散的特点, 要求按照“保转结合”的原则, 保持现有的生产桑园集中成片, 调整、流转失管、抛荒桑园同样要求集中成片, 以达到分类管理的目标。

(5) 套种蔬菜。桑园间作是以地养地, 是解决桑园有机质肥料来源的有效途径。其好处如下:一是充分利用桑园行间的空间, 变一季为多季, 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桑树是高杆作物, 蔬菜是矮杆作物, 高矮搭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三是间作蔬菜以后需勤松土施肥, 抑制杂草生长, 改善桑园生态条件, 既有利于桑树生长, 又破坏害虫在土壤中越冬栖身的场所;四是有利于肥料的充分吸收[4]。蔬菜属浅根作物, 施入的水肥仅被吸收30%左右, 其余部分渗透到地下, 而桑树属深根植物, 能将间作作物未吸收的水肥充分吸收利用。在桑园合理套种蔬菜, 既有利于增加桑园收入, 又促进桑园规范管理, 稳定桑园面积, 提高综合种植效益。在吴江市, 桑园适宜间作蔬菜主要有莴苣 (笋) 、白菜、萝卜、青菜等。

参考文献

[1]李刚, 杨卫, 陈松, 等.桑园冬季管理技术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 2007 (12) :39-40.

[2]刘家隆.加强桑树冬季管理工作措施[J].四川蚕业, 1997 (4) :36-37.

[3]黄盖群, 刘刚, 王晓芬.桑树的冬季综合管理[J].四川蚕业, 2005 (4) :14-15.

九江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 篇8

[摘要]目的:了解牡丹江市学校食堂管理人员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基本知识知晓状况,为量化分级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牡丹江市直属46家学校食堂管理人员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单项知晓率分别为54.35%、93.48%、71.74%、76.09%、60.87%、86.96%、71.74%、76.09%;总知晓率为84.8%。结论:牡丹江市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对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个别知识点还需加强培训。

[关键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知晓率;调查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根据我国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现状,由卫生部推出的一种全新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牡丹江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自2003年10月起对市直属学校食堂开展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为了解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基本知识的知晓状况,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牡丹江市直属46家学校食堂48名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1.2方法:依据2003年版《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和多年量化工作经验,制做成统一格式的调查问卷,问卷共有8道题,由调查员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一对一逐题调查收录。

1.3资料分析:用Excel进行调查问卷资料的录入,对所得的计量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调查结果

调查发出问卷48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95.67%。

2.1单项知晓率: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分有几个等级,答对者有25个,知晓率为54.35%,哪一个风险最小、信誉度最高,答对者43个,知晓率为93.48%。实施量化分级的目的,答对者33个,知晓率为71.74%,取得卫生许可证最低要达到哪一个级别,答对者35人,知晓率为76.09%,食品卫生量化分级是通过哪个量化表进行评分,答对者28人,知晓率为60.87,量化分级结果是否向社会公示,答对者40人,知晓率为86.96%,食品量化分级是否终身制,答对者33人,知晓率为71.74%,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是谁,答对者35人,知晓率为76.09%。

2.2总知晓率:每份问卷答对5题以上(含5题)者为知晓。总知晓人数为39,总知晓率为84.80%。

3结论

通过调查显示牡丹江市直属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个别问题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分有几个等级”、“食品卫生量化分级是通过哪个量化表进行评分”等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对这些知识点卫生监督部门在宣传培训时应注意重点加强。

参考文献

[1]吴玉琴,南通市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7,23(9):713-714

上一篇: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检查情况汇报下一篇:内镜室医院感染培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