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赏析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鲁迅祝福赏析(通用7篇)

鲁迅祝福赏析 篇1

[摘 要] 鲁迅既是文坛巨匠,又是一面民族旗帜。鲁迅先生短暂的一生,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近千万字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他的为人,他的思想,影响并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祝福》是鲁迅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犀利批判,同时表现了对他们的深沉的爱,代表了迄今为止文化启蒙的最高成就。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毁灭的悲剧形象,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祥林嫂带着对死的困惑,象草芥一样离开那个不平的世界时,她不仅为自己的生命划上一个句号,同时也为那个世界划了个巨大的问号。

[关键词] 祝福,鲁迅,批判主义,封建社会,祥林嫂

一、作家及作品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二、作品中人物形象分析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此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中,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祝福》是鲁迅写得最好的小说。他用“我”的眼光,把祥林嫂这个人物活生生地表现出来,把世态的苍凉,封建社会的黑暗暴露无遗。无论是从选事,还是从写作方法上来看,《祝福》都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在我看《祝福》以前,我一直以为,鲁迅只是一个思想前卫,语言犀利的作家。他的出名只是因为他的杂文和他的思想,但是在看了《祝福》后,我对他的看法改观,觉得他是一个凭着真本事而屹立在中国文坛上的。《祝福》一开始用一种很悲凉的手法渲染气氛,写那满天飘舞的雪花,让人们满目疮痍,感到荒凉和痛苦。然后鲁迅慢慢地用祥林嫂的死引出她的一生的悲剧。鲁迅的叙述很自然,把祥林嫂由逃走——打工——被绑走——再嫁——失夫失儿子——再打工——遭唾弃这些遭遇很完整地表达出来,没有丝毫的拘束。鲁迅没有在文中对祥林嫂表示同情,但是却能在叙述中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使大家同情祥林嫂,这表现他的深刻的文学造诣,我想这种文章写作方法是我们最难学习但是又是最需要学习的。我觉得文章最精彩之处是文章的题目“祝福”,文章为什么不叫“祥林嫂之死”呢?文章写的是悲剧,但是却用了一个很有希望的题目,这正是鲁迅最高明的地方,简单的“祝福”两个字,把悲愤和希望都表现出来,引人深省。文章是表现生活的。而鲁迅的《祝福》是揭示生活,把当时的社会的黑暗愚昧展示给读者。祥林嫂第二个丈夫死了后,她回到鲁家打工,主人并没有关心她,而是在意她的表现比不上以前了,而且还认为她是个克星,在祭祀的时候不让她碰供品。祥林嫂用自己一年的工资去捐了条门槛,但是却仍然没有法子改变大家对她的看法,而她自己也过不了自己一关,迅速衰老,自己首先在精神上把自己杀死了。祥林嫂死在大年夜,但是却没有人把她当人看待,只是说她死的不是时候。我看完这篇文章时,觉得很压抑,好像要把那愚昧的社会推翻才能松一口气似的,我想,这就是鲁迅的精神力量吧。鲁迅用笔和黑暗作斗争,用文章来解放人们的思想,鲁迅堪称中国精神领域界的教父。鲁迅在文章中设计了一个麻木的祥林嫂,当她在面对别人的嬉笑时,眼睛呆呆地望着前方。我想,这也表达了鲁迅那当他面对愚弱的国人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吧。有人说,鲁迅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仅仅就是从《祝福》上面说来,鲁迅还是离我们很近的。离我们远的只是那封建社会和那愚昧的人们。

对于祥林嫂之死,围绕在她周围的每一个人———信奉理学的鲁四老爷、善女人柳妈等等都脱不了干系。这些曾经充满同情心的人们为什么最终使祥林嫂陷入绝境?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所致:

(一)、氏族社会遗留的婚俗,注定祥林嫂一生坎坷。早婚、买卖婚、抢婚,这就构成了当时鲁镇一带的婚俗,这些氏族社会遗留的婚俗,注定祥林嫂一生坎坷,为她的悲剧人生埋下伏笔。

(二)、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信仰习俗,成为祥林嫂巨大的精神枷锁。封建社会“从一而终”的贞节习俗使祥林嫂已无存活的条件,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祥林嫂最终在人们的唾弃与漠视中死去。

(三)、封建社会最隆重的祭祀习俗,最终将祥林嫂逼入绝境。鲁迅以其深邃的眼光,把笔触伸向民间文化的积淀层,把祥林嫂纳入婚俗、信仰民俗和祭祀习俗的网络之中,并让她在这些民间陋习的网络中无挣扎的力量,从而展示小说结局的必然性,道出作品的批判意蕴。

三、作品的艺术性 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而在《故乡》中,作者以浓郁的抒情笔调,描绘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败的图景。少年时天真活泼的闰土,经过十多年生活磨难,变成了麻木的人。作者通过对闰土少年时期和成年后生活和精神的变化描写,揭示了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折磨和封建观念的侵蚀下承受的深重灾难和人格的伤害。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冷骏的笔调。用来批判当时的封建思想和黑暗的社会。像《狂人日记》从头至尾就是写“我”自思有人要吃自己,把“我”对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杂糅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狂人出身于封建世大夫家庭,身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狂人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社会是“吃人”的社会。半夜查看历史,看见“满本都是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对吃人社会发出了勇敢的挑战。《狂人日记》通篇是以一种冷骏的笔调写成的,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是号召人们反对封建制度的利器。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了诙谐风趣的笔调,用来反映出当事人的愚昧无知,也使小说更吸引人,让小说的现实意义更大。《阿Q正传》中的阿Q一无所有,靠打短工度日。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存的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十分精彩的描写。通过这些风趣的描写,将阿Q的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自轻自贱写得淋漓尽致,令人称快。

(五)、鲁迅先生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这些作品真实地描绘了当时是;社会的生活状况,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而鲁迅先生写作的手法和艺术特点都为其小说反映他要表达的东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就是鲁迅小说的绝好写照。因为,鲁迅小说的语言特点,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令人常读常新。鲁迅的作品自然有其独特之处,凌然绝世,卓而不群。但斐然的“风骨”之外,似乎缺少些“肌质”,即艺术上的丰满。使观赏者在厚实凝重中感到滞涩如鲠在喉一样,文学表现手法也过于冷峻而缺乏美感,不可否认,情感的力度和情感的质量都应该是艺术作品所追求的。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感情创伤也寓言式的凝成一个疤痕,几个例子,去控诉封建礼教的罪恶。没有那皮肉翻裂时流血的感觉,没有具体的情感流程,没有冬天的冷,夏天的热。这种“寓热于冷”的风格中,作者冷静理性地把读者和小说中的人物隔开,人为地加上一个叙述人,给读者一个现实理智的平面。《祝福》中本该有的极伤惘的悲剧情调成了作者深入挖掘提纯的悲剧根由,其中区别虽微妙,但读者感觉得出。由于鲁迅对于中国社会的深恶痛绝,并认真探研过各种弊害,小说中无论哪个人物,都在周围的生活中找不出可以使人兴奋、可以活下去的理由。没有亲情友情,只有沉重的生活生计,在一种古旧的固执的身世感中,摆脱不了宿命地走向失望和绝望,使生活缺乏生动,使生命丧失活力。在当时情况下,这无疑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思维。但作为作家,不仅要善于侦视到人间的欠缺与不足,还需引导读者去发现世界的美丽(至少是希望),生命的光芒;善意的用自己的体验去感染美化生活(哪怕是未来的生活),创造爱,不仅仅制造恨。伟大而沉重的思想是鲁迅艺术稍显单薄的根本原因,也是鲁迅对中国文化的牺牲和奉献。鲁迅思想的伟大丰富在文学史上是颇为浓重的一笔,但也不应完全等同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和批判方式,就是说,对于伟大人物的作品,也不应以思想性的影响及高度去缝合艺术性的欠缺与不足。

四、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思想“和“文学“都有专名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度。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如果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和改造。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标。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要么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着,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诞性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叛“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的意义,是独特的精神和语言存在。他是传统文化和人性的勘探者,是现代思想的建筑师。他的思想与文学、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都是一体的,他创造了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并成为其重要的一环或结构,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在由传统向现代思想和文学的转变过程中,鲁迅是一座界碑,他的启蒙思想和立意“深切”、格式“特别“的文学具有现代思想和文学的革命的原型的意义。他关注人的思想的觉醒和社会、民族的解放,大胆实践和推动中国文学的意义和文体形式变革,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反思、批判中国历史的“非人道“现象和传统文化的惰性力量,提倡思想的“立人“和“致人性于全“主张,认为思想启蒙和社会的变革“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文化的根本,“尊个性而张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敏,任个性而排众数“(《文化偏至论》)才是社会变革的当务之急。“立人“即要实现人的意识觉醒相精神的独立,释放人的生命能量,怀疑和反叛一切制约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度。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如果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和改造。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标。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要么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着,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诞性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抗”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为了争取做人的资格:生存、温饱和发展的“反叛“,对生命体验的“彷徨”、“孤独“和“绝望“的“挣扎“。它所显示出的思想的深刻性和彻底性、生命体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正是鲁迅思想和文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区别他人具其独特价值的地方。他在文学中所表现的“改造国民性“主题和“绝望的抗战“体验也是2O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最有价值深度的母题之一。要“立人“,就要进行思想的启蒙,就要反叛“非人“的思想和“吃人“的社会制度,就要揭露“吃人者“的把戏和“被吃者“的人性弱点。鲁迅对传统思想和礼教制度,从汉语表达的方式到伦理道德的面具,从人的潜意识到社会制度都进行了深刻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对沉默的国民灵魂也进行了真实的去蔽。鲁迅的三大精神:

(一)、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之后,便更加自觉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他对敌人毫不留情,对祖国和人民怀着真挚的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广为传诵的名句,正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人格的生动写照。

(二)、鲁迅韧的战斗精神。鲁迅骨头最硬,斗争最坚决。他主张韧的战斗。“韧”就是百折不挠,就是锲而不舍。鲁迅清醒地看到,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失败和牺牲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革命目标,“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

(三)、鲁迅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鲁迅不仅具有坚定的立场,而且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而且是致力于创新的改革家。他用犀利的笔,鞭笞过损害和背弃祖国利益的洋奴买办,同时又坚决反对国粹主义和故步自封;他和全盘西化的倾向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又大力主张广泛吸取世界各国的一切长处,赞赏“汉唐气魄”,提倡“拿来主义”。在他的全部文化遗产中,翻译作品约占三分之一。他始终不倦地介绍外国的优秀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并且特别注意反映弱小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压迫的斗争的作品。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是的,我们民族要全面实现现代化,鲁迅将是不可淡忘的一面精神旗帜,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显得尤为重要。正如黄侯兴先生所说:“鲁迅精神必将进一步激发全民族的觉醒与崛起,使这个古老的民族从此更加振作起来,在强手如林的世界舞台上成为一个‘尚可以有为’的民族。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总的说来,祥林嫂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把祥林嫂由人世推向地狱,由人变为非人,成为封建时代劳动妇女人生悲剧的缩影。我个人认为这是对人性的扼杀和毁灭,是因为很久以来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都是人不在场的,更不用说什么人间的真情和觉悟。人本身是不同与动物的,但人的愚昧和邪念让人几乎成了与动物无疑的生物。我们生存不是为了追求更高意义的价值,而是仅仅为了生而活。我们的民族没有信仰和宗教情结,缺乏控制力和抑制力。所以善良的人更善良,邪恶的人更邪恶。

参考文献

[1] 《鲁迅全集》1、2、3、4、5、6、7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 [2] 《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中国出版社·1996年。[3] 《鲁迅的当代意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4] 《伟大的灵魂探秘——解读鲁迅》.(《名作欣赏》2001年5期,总第126期)。

[5] 《鲁迅文化思想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 《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7]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

鲁迅祝福赏析 篇2

《孔乙己》作为鲁迅先生代表作之一,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一大典范, 具有极高审美价值。它采用高度凝练的写作手法, 生动地叙述了一个受科举制度毒害至深的文人—孔乙己一步步沦落至失去尊严, 穷迫潦倒, 最后甚至被社会吞噬的悲剧, 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进行了控诉。尽管小说全文字数不到三千, 却成功将孔乙己迂腐, 穷酸, 善良, 诚恳的性格刻画得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深深震撼着每位读者的心灵, 令人不禁“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孔乙己》这篇小说在写作手法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之处。小说语言精练, 生动传神, 用景物渲染气氛, 用对比手法反衬主人公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具有极高的语言价值。

《孔乙己》作为一篇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小说, 具有很高的翻译价值。《孔乙己》创作于1918年冬, 于1919年4月首次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 后编入《呐喊》。

此小说自发表后, 不仅受到国内读者的热烈欢迎, 更是由于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语言价值引起了国际翻译界的注意。1922年6月, 小说首次出现日译本。中国国内翻译大师杨宪益, 戴乃迭翻译的《孔乙己》英译本于1956年由外文出版社首次出版, 1980年推出修订版。该文将从措辞、句式语序及中国特色文化三大角度赏析修订版与初版的异同, 探讨修改版是否比最初版有较大提升。

2《孔乙己》各版本译文比较

2.1 从措辞角度分析

原文虽不到三千字, 但字字有其存在价值。因此在翻译中, 词语的选择也深深地影响着译文的质量与美感。下文将从措辞方面评判两则译文的优劣。

1) 孔乙己

最初版:Kung I-Chi

修订版:Kong Yiji

分析:最初版对名字的翻译较为符合英文发音习惯, 而修订版则是纯拼音翻译。笔者认为修订版较好, 因为Kong Yiji与后文解释“孔乙己”绰号来源的句子相呼应。

2)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着长衫的唯一的人。

最初版:Kung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to drink his wine standing.

修订版:Kong Yiji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who used to drink his wine standing.

分析:修订版中"used to"译出了原文的蕴含义, 孔乙己并不是一次, 而是一直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穿着长衫站着喝酒”是孔乙己的典型形象,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则翻译出句子的重点—长衫, 把孔乙己迂腐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3)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最初版:He was a big man, strangely pallid, with scars that often showed among the wrinkles of his face.He had a large, unkempt beard, streaked with white.

修订版:A big, pallid man whose wrinkled face often bore scares, he had a large, unkempt and grizzled beard.

分析:此句极简洁地描写了孔乙己的外貌。最初版及修订版中"scars"用的极其巧妙, 复数形式暗指他经常挨打的遭遇, 挨打的次数多。对于两则译文中措辞的不同, 笔者认为“青白脸色”的翻译中修订版更精确。因为"pallid"指 (of a person, their face, etc.) pale, especially because of illness (OALD) .孔乙己没钱吃饭经常饿肚子, 脸色一直是病态的青白色, 与正常人脸色不同, 无需再用strangely修饰。而花白胡子的翻译, 修订版更准确。Streak sth with sth指to make or cover sth with streaks (OALD) ;grizzled则指 (literary) having hairs that is grey or partly grey (OALD) , 一般搭配为a grizzled beard.最初版给人一种胡子不属于孔孔乙己而只是一种附属物贴在脸上错觉, 修订版更贴切, 更地道。

2.2 从句式, 语序变化分析

虽然同一句话可以翻译为不同句式, 但在小说翻译中, 不同句式会传达出不同的思想, 句式的选择在翻译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将比较两则译文句式选择的优缺点。

1)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译文:参见2.1中第三例分析

分析:此句翻译, 最初版与修订版均能再现原文中孔乙己的形象。笔者认为最初版的句式更简洁, 更能让读者在脑海里构想孔乙己的形象。鉴于最初版某些措辞的不准确, 可以结合两种译文的各自优点, 将第一句前半部分改为He was a big man, pallid, 后一句则遵从第二种的译法。

2) 他不回答, 对柜里说:“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最初版:Ignoring this remark, Kung would come to the counter to 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and a dish of peas flavored with aniseed.For this he produced nine coppers.

修订版:Ignoring this, he would lay nine coppers on the bar and 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with a dish of aniseed-peas.

分析:此句有三个连续的动作, 先无视, 点单, 最后付钱。修订版调换了动作的顺序, 与原文不合。原文动词次序的安排是有原因的:孔乙己一直以文人自居, 文人一般是先点单, 然后慢悠悠地付钱, 显示他们的高贵气质。因此原文的动作顺序不应该做任何调整。最初版句式较好。

3) 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 便是好喝懒做。

最初版:Unfortunately he had failings:he liked drinking and was lazy.

修订版:But unfortunately he had his failing too:laziness and a love of tippling.

分析:“好喝懒做”是“好吃懒做”的变异, 因为孔乙己爱喝酒, 但“懒”是孔乙己主要的性格特征之一, 因而译文中“懒”放在前面。笔者认为修订版的名词形式更好, 更简洁, 体现对称的美感, a love of tippling更具文学气息。

2.3 从中国特色文化分析

1) 别人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 替他取下一个绰号, 叫做孔乙己。

最初版:He was nicknamed"Kung I-Chi", the first three characters in a children's copy-book.

修订版:He was given the nickname Kong Yiji from Kong Yi Ji, the first three characters in the old-fashioned children's copybook.

分析:描红纸是指一种印有红色楷字, 供儿童摹写用的字帖。旧时最通行的一种, 印有“上大人孔 (明代以前作丘) 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自佳作仁可知礼也”这样一些笔画简单、三字一句和似通非通的文字。在此处的翻译中, 两则译文均选择将中国文化同化, 将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基本的意思。

2) 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

最初版: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and a dish of peas flavored with aniseed

修订版:order two bowls of heated wine with a dish of aniseed-peas.

分析:茴香豆之所以称为茴香豆, 是因为大茴香的味道已浸入蚕豆内。因此"peas flavored with aniseed"的翻译更准确—带有茴香的蚕豆;而"aniseed-peas"则可能有几种理解, 比如说本身有茴香味的豆子, 或者长得比较像大茴香的豆子, 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 无法将中国特色的食物准确的传播给外国读者。

3)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么!

最初版:"Taking a book can't be considered stealing...taking a book, the affair of a scholar, can't be considered stealing."

修订版:"Taking books can't be counted as stealing...Taking books...for a scholar...can't be counted as stealing."

分析:两则译文均用take译“窃”, 用steal译“偷”。take是steal的同义词, 也有不经同意擅自利用之意。在一定语境中“拿” (不经同意便随意拿走) 也可作“偷”的委婉语一样。虽然此处take与“窃”在语式的正式程度方面不符, 但其委婉含义正好说明孔乙己故意淡化偷书行为的心态与语旨相符

3 结束语

不管是原版还是修改版的译文, 其实都是大师之作, 充分考虑了文化因素。同时, 从以上比较研究比较可以看出, 修改版相较于原版而言, 在某些句子, 措辞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值得赞扬的改进, 不过仍有一些地方不如原版具有表现力表现力。从总体上看, 《孔乙己》译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们将鲁迅先生写作的目的, 情感译得淋漓尽致。随着中国的不断现代化, 必将产生越来越多的翻译人才, 将鲁迅先生这类闪光的中国文化传播至西方。

参考文献

[1]鲁迅.孔乙己[C]//鲁迅选集第一卷.北京:青年出版社, 1957.

[2]牛津高阶英与词典[Z].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3]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刍议赏析鲁迅作品之门径 篇3

一、“走近”鲁迅,让学生的阅读兴致倍增

鲁迅与学生在时空上的距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应该“走近”鲁迅,即让他及其作品走下圣坛,用通俗的眼光解读鲁迅和他的经典文学。孟子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往往是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工作中的“座右铭”,他们坚持走“知人论世”的传统教学途径,在导入新课时特别注重“作者简介”的环节,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些教学环节是空洞的、“大而化之”的“简介作家”,可能导致学生对鲁迅产生敬畏感;有些教师在介绍作者时,总是喋喋不休地“授予”鲁迅“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之类的“光环”,其神态与语气恰似孔乙己教店小二写茴香豆的“茴”字一样。显然,这样的“简介作者”对于解读文本的主旨是甚为“渺茫”的。以此,我们必须把鲁迅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来介绍,可以适当地补充作者的轶事趣闻,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活着的鲁迅就在身边,并自然的对阅读鲁迅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减少由于特别的“敬重”而“畏惧”甚至“疏离”鲁迅的现象了。譬如,我在执教鲁迅的《风筝》一课时,就结合《鲁迅自传》(初中语文所选的范文)介绍鲁迅的童年,特别是其父的早逝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以利学生轻松理解鲁迅为何希望弟弟要有“大出息”,不要“玩风筝”的“本心”了;同时,由于此文所在单元的主题也是“亲情”,我就着重引导学生从这一个“角度”去理解文本主旨,这完全学生的心智的。

二、以生为本,让学生的阅读活色生香

鲁迅小说的情节发展是波澜不惊的,既没有莫泊桑小说情节上的波澜起伏,也没有契诃夫小说那种不动声色进行讽刺的冷幽默,鲁迅作品的背景是凝重的、灰色的,语言隽永、凌厉。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鲁迅作品时,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沿着学生学习的思路去引导,不仅自身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愉快,教学效果会更理想。譬如,我在执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首先要求阅读范文至少两遍,并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勾画出来。然后,让他们结合课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下问题:刘和珍到底属于什么样的人物?作者为什么要称刘和珍为“刘和珍君?”并要求学生从文本中选择相关的词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一一回答上述问题,结果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当然,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小儿科”。但是,我的理由有两个:其一,学生能理解这些足够了,若把那些高深的学术研究成果“告诉”学生则是画蛇添足;其二,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反复阅读,特别是经典作品更需要“重读”。假如大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重读”,或许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得更为丰富,更为深刻,更为个性化。

三、因材施教,让学生的阅读理性攀升

教材是开启学生情感之门的金钥匙,目前高中语文教材所选而定鲁迅作品,本身就是思想美、语言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有比较突出的思想意义导向,即尊重生命、关注自然、弘扬个性、积极进取等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带领学生走入其中,让他们感悟鲁迅对信念的追求、对生命的思索;切身感悟其中的历史的厚重、世事的沧桑,催人泪下的奋争、感天动地的悲壮……师生互动合作,一起吸收仁义、诚信、和谐、自省、谦让等传统人文精神的精华,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得到理性攀升。诸如学生通过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百草园中的自然之美、自由之态和自在之趣,能激发他们呵护生命、探索自然的美好感情。

鲁迅作品的思想光芒能点亮读者的心灯,能让黑暗中的人看到点点火苗和行进的路标,能使寒冷中的人感受到心窝里的无比温暖,如此的思想高度是其他作家的作品所无法企及的。因此,我们在帮助学生赏析鲁迅作品之时,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让学生在对作品中对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剖析的基础上,逐步由感性阅读进入到理性阅读的层面。在鲁迅作品中,往往采用白描手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眼睛,从其不同的眼神中折射出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以及社会的黑暗。诸如“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是鲁迅《伤逝》中对子君的眼睛的勾勒,不仅表现了她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却又缺乏社会阅历,而且让学生感悟到那个事情男女的平等的艰难、解放女性之路的漫长;同时,学生的爱憎分明之情油然而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进一步感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鲁迅秋夜中+赏析 篇4

《秋夜》是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作者当时在北京,正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

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它的主要特征是:“最长最直的几枝(树干),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目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的发白”,“一意要制他(指天空)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的〖目夹〗着许多蛊惑的眼睛”。这是枣树形象特征的核心。

其次的特征是“欠伸的很舒服”,“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再次的一个特征是“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意蕴枣树(形象)饱经沧桑,坚实挺拔,憎恶黑暗现实,顽强抗击黑暗势力,他善于战斗,也注意在战斗中保护自己,他坚韧不拔,不受反动势力任何蛊惑,(精神)不克厥敌,战则不止,表现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枣树就像一个历经战斗洗礼的老战士。这个形象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士的热情歌颂,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这就是枣树形象所包含的意蕴。

枣树“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既反映了鲁迅对斗争黑暗前景的曲折复杂长期性的清醒认识,也流露出他在当时尚未看清革命前途、尚未找到新的战友时的苦闷和孤独感。

2、天空、小粉红花、小青虫形象的各自特征及其象征意蕴。

天空最主要的特征是“将繁霜洒在我的圆里的野花草上”使得人间草木凋零,只剩下极细小的粉红花还开着。此外,它“奇怪而高”,“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它“闪闪地〖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在本篇中,由上面的一些特征可以看出它对人间是不友好的,是居心叵测、不怀好意的。天空是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象征,它凶恶狡黠而残忍,但又色厉内荏,十分虚弱,这一形象传达出作者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这就是天空形象的象征意蕴。就特定时代背景而言,说天空是当时北洋军阀统治势力的象征,也是可以的。

小粉红花的特征一是小,二是在夜霜侵袭下瑟缩发抖,三是在做着春天的梦,梦见瘦小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蜂蝶纷飞的春会到来。小粉红花是被社会黑暗势 1

力摧残凌虐的弱小者,处境悲惨,她希求同情,她对未来抱有希望,现出微笑,作者在这一形象上寄寓了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深切同情。

小青虫的主要特征是顽强地追逐光,由室外而室内而玻璃罩而撞进去遇到火。它也很小,遍身苍翠的可爱、可怜。它是热忱追求

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幼小者(青年人)的象征,作者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着这些苍翠精微的英雄们”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敬意。

3、《秋夜》运用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

《秋夜》以象征手法抒情,抒发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对热忱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特别是表现和赞颂了抗击黑暗,不克敌战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

其特点是:

第一,抓住景物特征。这是象征意蕴得以实现的基础。

第二,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以拟人化手法描绘,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使得自然景物具有了现实生活的象征意味,自然景物成为人间社会性格、精神的象征体。

第三,这种拟人化描写都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情思,寄寓着作者的爱憎,有不少地方还掺进了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幻觉印象。

一幅枣树和夜空的对峙图,就是既写实,又融进作者主观情思与幻觉的象征写意图。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加上文笔的冷隽峭拔,使作品具有情景交融、境界幽深、寓意深远、诗意浓郁的特点,启发读者作无限的联想。

本文写于1925年12月26日,读了几遍后,我只是觉得此文很有些诗意,且带些萧瑟的悲怆意味。于是,便查阅相关资料,以求读懂它。1925年12月15日日本政府出兵进入中国东北;1925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出兵干涉中国告全国民众书》。但从此点探究,终不得解。再查阅其它赏析,发现此文是先生肺病复发,面对即将消逝的生命作的一首死亡之歌。而网页中也仅仅只有北大的钱群理教授对此文做了一个比较细致的赏析,读钱教授的赏析文章,终于

让我对这篇《腊叶》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查阅,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钱教授分析,这是先生由于身缠恶病,面对死亡而讨论死亡,面对迟暮而讨论迟暮。是先生个人性的一个文本。赏文中甚至引用了鲁迅先生自己的一句原话:《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想必教授分析得是对的罢,对此我不再深究。意思是先生在此文中将自己比喻为一片斑驳的病叶了。

在这里,我仅就赏文中的“生与死”作些延续的讨论。关于生与死,很多哲人都讨论过他们的终极意义。其中,尼采的自杀(疯)与自己探究的生死哲理可谓是相得益彰。尼采曾说:我要去呼吸自由,纯净的空气。于是在他44岁的时候,他疯了,但他在他疯狂的状态中呼吸新鲜空气去了。“银白的,轻捷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纪伯伦说。纪伯伦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家,在讨论生与死的时候还说:“假如你真要瞻望死的灵魂,你当对生的肉体大大地开展你的心。因为生和死是一件事,如同江河与海洋也是一件事。”两个人对生命的态度,决定了两个人的生活轨迹,纪伯伦同样英年早逝,终年48岁,在生前也被别人骂作疯子。鲁迅先生在面对死亡时可以说同出一辙,即便是重病在身,先生并没有颓废,而是将自己的重病之躯赋予红、黄、绿的色调,给自己残余的生命涂上五颜六色,在题辞中更是说道:“我对这死亡有大欢喜。”“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先生对生与死的认知并不是生或者死之本身,而是生与死存在的意义和力量。在刘如溪老师的博客中,他对生与死的研究很有几篇文章,他由“蜉蝣之生”到“生且不怕,何惧死乎”再到“死且不怕,何惧生乎?”的感悟,道出了生与死存在的积极意义。赛恩斯说:“怕死比死更可怕。”无数哲人用生命告诉我们,死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生的时候不知道生的份量。引用一位自称般若物语博友的话:“人活着并不一定要有意义,但如果能够有意义,人会活得更充实。人不是为社会而活着,而是为自己活着,然而,人又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因为人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常常是不自觉地促进了社会的前进,使我们的后人也因为我们的努力而生活得更好。”当我们每天早上醒来时,我们要照照镜子,微笑着对自己说:“嗯,不错,我还活着。”

鲁迅的《药》赏析 篇5

(一)从外貌特征描写上来分析。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作者是这样描写“黑衣人”的:“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而在小说第三部分则是这样描写康大叔的:“……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地缠在腰间。”从这两段描写中可以看出,“黑衣人”和康大叔除衣服的颜色黑和玄色接近外,肖像特征没有相似之处,仅凭相近颜色的着装来判定二者同为一人,实为不妥。

(二)从“黑衣人”和康大叔二者跟华老栓的关系来分析。从小说第二部分看出,康大叔是华老栓茶馆的常客,甚至康大叔还亲切地称华老栓为“栓叔”。而在小说第一部分,那“黑衣人”与华老栓则如同路人:“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黑衣人”“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若“黑衣人”和康大叔是同一人,那为何他对华老栓的称呼和语言动作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实在令人费解!

(三)从康大叔的表白中分析。在小说的第三部分,康大叔当着华老栓的面有一句不满的表白:“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得到好处。”从华老栓手中“一手抓过洋钱”的若真是康大叔,他再狡诈、再贪得无厌也只能报怨自己得的好处少,也不能睁着两眼说“一点没得到好处”!从以上三点分析可以看出,康大叔和“黑衣人”确实是各具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的两个人物,杀夏瑜、塞馒头、抓洋钱都是“黑衣人”所为,而并非康大叔。

二、康大叔是怎样的一个人康大叔既然不是杀害夏瑜的刽子手,也不是将人血馒头交与华老栓的人物,那么康大叔是个什么人物?他在小说中又是一个什么角色呢?我们还得从原文中找依据分析。

(一)康大叔与人血馒头康大叔并非为华家提供人血馒头的有功之臣,他为什么在华老栓夫妇面前一再表功?华老栓夫妇又为什么因得到人血馒头一再感谢他呢?“要不是我信息灵”——康大叔的这句表白就是作者给读者的答案,也就是说康大叔为华家提供了枪毙人犯的信息,并凭着康大叔与那“黑衣人”的关系,使华家有幸优先买到为儿子治病的人血馒头。由此看出,为华家得到人血馒头提供情报,是康大叔炫耀自夸的资本。

鲁迅祝福赏析 篇6

纳撒尼尔·霍桑想通过海丝特·白兰表达对清教教义的憎恨, 揭露其对人性的扼杀, 在对教义的诅咒中歌颂了伟大人性的坚强不屈, 同时里面带有追求美好爱情的浪漫主义思想。而鲁迅生活在更为残酷的旧中国, 他面对的冷酷现实让他的笔法也很冷酷, 《祝福》中的祥林嫂简直没有任何快乐, 在“吃人”的礼教面前人性碾碎了, 但是鲁迅和霍桑一样有自己的理想, 不同的是他的理想不浪漫, 不是个人问题的解决, 而是想把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 让人警醒, 让人去找到治理疾病缠身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百姓的方法。小说的长短不同, 但是都是对社会腐朽思想的强烈抨击, 矛头直指在各自的社会中起着巨大支配的作用的权威思想, 都是对上层社会所奉行的道德观念的严重否定, 而且都是通过典型女人的悲惨遭遇来揭示给世人。都能让人看到个人命运和社会思想产生矛盾后的无奈和人格的强大。

两位作者生活环境大相径庭, 《祝福》开篇就展现了阴沉到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 这既是祥林嫂的生活环境, 也是作者本人所处的环境.当时的鲁迅似乎从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找到了中国的希望, 但是很大希望破灭了, 帝制给推翻后的中国依然的封建思想盛行, 广大人民, 尤其的农民的贫困反而由于社会动荡而加剧了, 依旧无法摆脱家族的宗法观念和礼教对于人们精神的束缚。《祝福》中祥林嫂的遭遇就是反应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所存在的深刻矛盾。而霍桑所处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他的思想中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倾向, 他的取材源于北美殖民地的新英格兰地区, 他写《红字》是来揭露和抨击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和加尔文教义的虚伪。《红字》反应出霍桑的“原罪”思想, 他相信神秘力量的存在, 并把简单的善恶观来作为评价社会的标准。

二、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比较

在《祝福》和《红字》中我们都能看到作者对女性的思考和尊重。但是这种尊重只是他们在有了同情心之后的个人想法, 在现实的男权社会中, 对于女除了轻视就是压迫。当然由于文化的差异, 霍桑所表现出的对女性的宽容和同情更多, 他笔下的女生更为刚猛。虽然海丝特·白兰生活在严酷的社会环境中, 但是能主动和命运抗争, 有反抗宗教教义的觉醒意识。相比之下, 祥林嫂的抗争被动而脆弱。虽有这样的差异, 但两个女人的命运都败在了男权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 都成为了束缚人性思想的牺牲品。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丧失了最起码的自我主体意识, 缺乏坚持自己人生理想的智慧、决心和勇气。自我意识丧失源于她的愚昧和软弱的性格, 但是鲁迅在小说中只是讲述了她的不幸遭遇和对苦难的无知、无奈, 并没有从心理上和性格上做更多的分析, 足以说明在男权社会中, 女性的内心感受是不会有人去顾及的。从她和朱安的没有实质内容的婚姻中, 不难看到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和在婚姻中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为了真切的反应女性的不幸和礼教的毒害, 鲁迅精心雕琢了一个封建卫道士的形象——鲁四老爷, 这个浸泡在数千年来统治着中国封建礼教思想中的地主, 在小说充分展示了他恶毒的一面, 他对祥林嫂百般侮辱, 而且实际他就是杀害祥林嫂儿子的真正凶手, 可悲的是祥林嫂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中国妇女被礼教思想所愚弄的程度可见一斑。

与祥林嫂相比, 霍桑笔下的海丝特好像更为幸运, 她没有受到男权传统的影响, 虽然海丝特生活在复杂可怕的社会环境中, 但是她摆脱了传统女性的在男人面前的怯懦和顺从, 不能够理性地思考自己的命运, 知道自己的生存价值和追求, 她之所以能够掌握命运是因为她对现实抱有理想。霍桑给我们展示了女主人完整的成长轨迹:从幼稚的少女变成成熟而充满智慧的妇人。她因为无爱和通奸等不幸遭遇遭受过羞辱, 有过对生活孤独绝望的感受, 但是是最后能够振作起来, 获得新生。海丝特从对情欲的追求变为了高尚圣洁的母亲, 从而表达了霍桑对女生伟大品格的赞扬, 而同时反衬了男性的怯懦和无知。但是霍桑仍然流露出了对男权文化的意识, 比如坚持要让海丝特赎罪的做法就反应了这一点, 说明霍桑依然是用男权的观念来界定女性。霍桑高调颂扬了母性的伟大, 母性让生命不断延续, 但是母性也让女人牺牲了自我的价值, 母性在令人尊敬的同时又会让人丧失自我。男权对女性既要求得到爱情有离不开母爱, 这样的传统让女性背负了巨大的压力。而在这样压力面前, 女性只能选择迎合甚或取悦男性的利益。霍桑的小说中给充满母爱的女性所下的定性是狭隘的—圣母或蔼妇, 说明但是的社会中, 男性没有把女性当作是和他们人格平等的人, 须知在柔弱的女性也是有自己独立人格的。

小结:虽然两位作家的生活环境不同, 但是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用女性来传达对社会的看法, 性格和经历迥异的两位女性身上所折射出的社会阴影和人性的光辉永远值得人们去思考。

摘要:由于主旨非常相似, 文学界经常把《祝福》和《红字》进行比较, 有着同样遭遇了思想束缚的毒害, 有着同样悲惨的命运, 人们从海丝特白兰和祥林嫂身上看到了相同的灵魂救赎, 发现了同样的辉煌灿烂的人性。

关键词:主题,思想束缚,人性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2

[2]霍桑.《霍桑名作精选》[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7

鲁迅小说《祝福》英译的审美再现 篇7

关键词:小说翻译;审美再现;审美价值;《祝福》英译

中圖分类号: I3/7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074-03

文学翻译是一个艺术审美的过程。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必须具备杰出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审美经验,充分感悟和发掘原作的审美价值,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使译文产生与原文相似的美学功能和审美效果。

鲁迅是一位划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但继承了前人优秀的成果,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祝福》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的名篇。小说塑造了祥林嫂这个被封建礼教摧残致死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其审美价值在于生动的人物形象,环境和心理描写以及讽刺手法的运用。小说的英译者杨宪益夫妇在《祝福》这篇小说的翻译中向我们展现的不仅是精湛的翻译技巧更是他们作为审美主体所具有的高超的审美能力。译文基本再现了原作的审美价值,可以使我们获得同读原文相似的审美享受。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人物形象刻画

文学是用文字语言来创造形象的艺术。作家就像画家使用色彩来描绘一样,使用语言材料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雕刻,具体的描绘。小说中这种语言使用得是否成功,对典型形象的塑造以及对整个作品的艺术性都是起关键作用的。鲁迅用中国古典小说擅长的白描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长着癞疮疤的阿Q,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月光下戴着项圈手拿钢叉的闰土等等都深深刻在了读者的头脑中。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等人物的刻画同样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创造力,而杨宪益在翻译这些人物描写的片段时也表现出了他敏锐的艺术感悟力。试看一例: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消瘦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还高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这段文字描述了祥林嫂在经受了多次打击之后的凄惨无比的形象。语言生动形象而简洁凝练。鲁迅从眼睛,脸色,头发等方面活脱脱的把一个饱受摧残的祥林嫂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拨动了读者同情的心弦。杨宪益在翻译时完全抓住了这些形象方面的细节,用词也保持了原文的风格。鲁迅在描写祥林嫂的头发和脸色时用了多种颜色词, 花白、全白、黄中带黑,分别被译成了streaked with gray, completely white, sallow and dark-tinged 非常准确,而且让读者感到了无情的生活给祥林嫂带来的无情的变化。原文最精彩之处是神色和眼神的描写。“脸上消瘦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被译成 “Her sallow, dark-tinged face that looked as if carved out of wood was fearfully wasted and had lost the grief-stricken expression it had borne before. The only sign about her was the occasional flicker of her eyes.”保持了原文的比喻形象,同时也对句序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英语逻辑严密的特色,读来很流畅,这说明译者在翻译时也考虑到汉语和英语的差别,这在译文的其他之处也有体现。原文所传达的悲惨的意味译文也没有遗失,在选词时译者用了一些能表现祥林嫂的悲惨的词汇以渲染悲剧气氛,如 “fearfully wasted” , “grief stricken” , 特别是将“纯乎”译成 “pure and simple” 并将其置于句末,读来掷地有声,很能勾起读者对祥林嫂地同情。

二、 心理描写

《祝福》的另一个艺术亮点是丰富的心理描写。特别是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见证了封建礼教束缚下的社会对于祥林嫂这样的妇女的摧残。因译者具有很强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字功力,在翻译起这些心理描写的片段时也显得得心应手。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就像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预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灵魂得有无,我自己向来毫不介意得;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都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添末路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小说中作为知识者的“我”本是有可能去思索生死的意义的,而小说为集中于祥林嫂的痛苦,所以对叙事者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反映了他作为知识者的致命弱点,写他不带感情也不愿深思。这段描写的便是当“我”被祥林嫂问到灵魂有无问题时的窘迫境地。“悚然”、“遭了芒刺一般”、“惶急”、“踌躇”等,将“我”的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翻译起来很有难度。杨宪益的译文把“我”的这种心理再现了。例如“悚然”一词被译成 “my flesh crept” 成功的传达了因恐惧而造成的毛骨悚然的心理。此外,译者对比喻的处理也值得借鉴,例如处理“像遭了芒刺一般”时,译者注意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转换了比喻形象,译成 “ a shiver run down my spine”;此外这段文字也夹杂了些许对“祥林嫂”心理的描写,即“……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译成 “she seemed to have her own doubts, or rather hope—she hoped for the life after death and dreaded it at the same time” 将祥林嫂的心理斗争表现出来了。

三、 环境描写

文学是想象艺术,它以文字语言(词汇)为媒介,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诉诸人的视听感观,无论文字的传达和接受都要通过主体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并构造审美意象 (王德胜,2001)。《祝福》中大量的环境描写对于小说的主题的表现无疑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翻译这些片断时,译者不但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感受小说中的审美意象,还要用另一种语言将其再现。正如黑格尔所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黑格尔,1979)。在下例中杨宪益在译文中展现出的丰富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让人叹服。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这是小说开头的一段环境描写。“灰白色的晚云”、“闪光”、“钝响”、“火药响”,带着读者进入了一个被新年的气氛包围着的鲁镇,视觉、听觉和嗅觉效果一应俱全。译者对其分别进行了恰当的处理。例如“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被译成 “Intermittent flashes from the pallid, lowering cloud are followed by the rumble of crackers bidding farewell to the Heath God and , before the deafening reports of the bigger bangs close at hand have died away, the air is filled with whiffs of gunpowder”。其中 “flashes”, “pallid”, “lowering” 产成了视觉效果, “rumble” , “deafening reports” , “bigger bangs” 也产生了强烈的听觉效果,而 “faint whiffs” 也让我们隐隐约约嗅到了鞭炮的气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译者照顾到了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对句子在顺序和成分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将“闪光”译成主语便于与下面描写的“钝响”衔接连贯,而这样的变动没有削弱画面感。

四、 讽刺意味的传达

在鲁迅的作品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是一大特色,正是通过运用讽刺手法才“勾勒出了形形色色的丑恶人物的灵魂和一切丑恶现象的本质,给人们以无情的否定力量,激起愤懑的笑声”(冯庆华,2002)。可见要想把鲁迅的作品翻译好,讽刺意味的传达是决不可忽视的。下例中译者以其敏锐的审美领悟力,捕捉到了原作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并将其传达了出来。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地走开来,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这是小说中讽刺意味非常强烈的一段,可以说句句有讽,字字带刺。鲁镇人们的虚伪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的眼泪已不具同情的色彩,而是比咸丰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的嘲笑更可怕。在鲁迅的笔下他们可恨,可笑而可怜。这段中译者将讽刺意味传达得更为成功。例如“脸上立刻改换了鄙夷的神气”中“改换”一词并没有被简单地译成 “change” 而是译成 “wiped off”传达出一种虚伪造作之感;“特意寻来”译成 “sought out” 表达出那些女人们的无情与可笑;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她们在听完祥林嫂的故事后还故作姿态的叹息一番,满足而去,犹如看完一出好戏一般还不忘了评论一番,译成 “they sighed and went away satisfied, exchanging eager comments” 讽刺意味得到了很好的传达,特别是“纷纷”译成 “eager” 很传神。

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是审美与创造美的结合。译作的成功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译者将其审美体验带入了另一个语言的世界,再现原作的审美价值,给译入语的读者以同样的审美享受。从《祝福》的译文中我们不光要学习译者娴熟的翻译技巧,更应该领略他高度的艺术审美力和创造力,培养自己的美学修养。

【参考文献】

[1]杨宪益,戴乃迭.鲁迅小说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2]馮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雷达,李建军.百年经典文学评论[M].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4]黄书雄.文学鉴赏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5]王立道.中外文学人物荟萃[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6]江培曾.文艺鉴赏大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7]王德胜.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漫画的启示父与子作文下一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寒假记事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