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教学课件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认识运动教学课件(推荐8篇)

认识运动教学课件 篇1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案

(新人教必修4)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概念:运动、静止、规律;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用:列举实际事例,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学习重难点】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探究活动一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署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传》中这段话描述了大自然的运动和变化。“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等名言也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运动。

这些名言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探究活动二

教材中31页的第二个探究材料列举了一些哲学家的观点,他们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神的运动。还有一种观点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简要评价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

通过对比、评价上述两种观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探究活动三

材料一:有些人认为,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就没有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

材料二:教材第32页欧布里德犯的错误十分荒唐和可笑。

两段材料中的人分别犯了什么错误?

应如何正确对待运动和静止?

探究活动四

材料一:洪水泛滥、沙尘天气、酸雨、城市烟雾笼罩等现象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

材料二:水往低处流,但人们可以引水上山;洪水泛滥造成灾害,但人们可以修筑堤坝防洪发电,造福人类;退耕还林,保护湿地、节能减排等举措,再现碧水蓝天。

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人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基础自测】

选择题

.诡辩家欧布里德对前来讨债的人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去向过去的我讨债吧!”这一观点()

A.正确,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B.错误,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c.正确,因为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错误,因为事物的根本性质具有相对稳定性

2.下列对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的表述最正确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B.所有物质都是运动的 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3.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笨手笨脚去西天取经的猪八戒已经是过时的老黄历了,现在的八戒未必不会打猴拳,未必不会教授猴拳。这是因为()

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c.事物的静止是不存在 D.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4.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表明()

A.前者承认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相对静止

B.前者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后者承认运动的特殊性

c.前者承认动中有静,后者承认静中有动

D.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

5.台风,是形成于北太平洋西部的强烈热带海洋气旋,它每年夏秋两季都会光顾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目前,科学技术无法阻止台风的到来,也无法改变台风行经的路线,人们可以做到的是预测台风的到来和做好防范工作,把损失减至最低。这表明()

A.人们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改变台风形成的规律

B.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战胜台风

c.人们在客观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6.中国古代的哲学大师老子在《道德经》中教导人们:师法自然,即以自然为师。这里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人对自然无能为力,只能做自然的奴隶

B.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应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c.人应该成为自然的朋友

D.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

7.XX年9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下午16时30分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神七的成功发射说明()

A.人们能够认识规律、改造规律为人类造福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所不能的 D.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8.XX年的“奥运旋风”中,将有乌兰察布的“风”,北京提出“绿色奥运”,其中一项指标就是:五分之一的电要用绿色能源——风电。乌兰察布正是为奥运提供风电的主力基地。风力发电机是利用风力和能量转化来实现发电目的的。这说明()

①自然物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②人们对自然物的利用是以自然物的属性和特征为前提的③人们可以改变自然物的状态,所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产生后,自然界就具有了主观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一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0.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

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

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漫画《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要()

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

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

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

【合作探究重点突破】

非选择题

2.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认识运动教学课件 篇2

启蒙运动最初发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等。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

启蒙运动在新教材中被置于必修须3“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的专题框架之中。课堂教学的现状表明,一些教师对启蒙运动的宏观把握和对重点、难点的理解都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启蒙运动一课的要求是:“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如何从根本上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探究,以求教于同行。

一、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启蒙运动的背景十分重要。如果教师忽视这个问题,这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也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启蒙运动的深远意义和影响。启蒙运动的发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首先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其次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推动;最后是知识的进步和西欧历史的变化。这里重点分析第二方面的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是糊里糊涂,比如我常听到有的教师这样介绍:“17—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理性主义大行其道,从而带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其最重要的成果即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确立。”这样叙述听起来似乎很有逻辑,并与现行教材内容编排的顺序相吻合,但却是因果倒置,违背了历史事实。虽然在新教材中,启蒙运动的内容在先(专题六),物理学的成就在后(专题七),但与历史事实恰恰相反。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运动的理论曾统治了欧洲近两千年。16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开普勒天文学和伽利略物理学的成就,将科学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终于,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对以往数学和力学的成就进行了第一次大综合。他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中,形成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而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正是受到牛顿成就的巨大鼓舞,用牛顿提供的武器———理性去破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实际上,牛顿可以说是启蒙运动之父。正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催生了启蒙运动,而非启蒙运动孕育了牛顿。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弄清的问题。

二、启蒙运动的实质

启蒙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解放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家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了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反对“君权神授”,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因此,启蒙运动既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又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如果将它同文艺复兴运动进行比较,那就更为清楚了。首先,从反封建方面说,文艺复兴运动的反封建,主要是反对封建领主的割据状态,要求建立民族统一的君主专制政体,以便在王权保护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在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进一步提出要求获得政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文艺复兴时代的反封建侧重于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的范畴;而启蒙运动侧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权性质方面。

其次,从反教会方面说,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揭露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贪污腐化,谴责修道院戕害人性的罪恶,要求进行宗教改革,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提倡比较简便的礼仪。在启蒙运动时,由于唯物论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在反教会方面就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彻底,它已把反教会提高到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的高度。

再次,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上说,文艺复兴时代强调的是反禁欲主义,要求个性解放,面向现实。到了启蒙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重点,就转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原则方面来。由于启蒙运动具有政治思想革命运动的性质,因此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并不限于文学家。除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四大启蒙作家外,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科学家牛顿,德国的美学家莱辛、哲学家康德,均属启蒙思想家的行列。

最后,从文艺风格和方法上说,启蒙时期的现实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的继续,但又有新的发展。它的特征不在于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不在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而在于具有更多的政论性,作家们都有意识地把他们的政治思想贯穿在文学作品之中。这些启蒙著作成了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争夺政权的精神武器,是传播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百科全书”。作品中的语言不是诗化,而是流畅的雄辩的政论性散文,富有逻辑性、启发性和战斗性。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思想家认为,社会不进步,人民愚昧,主要是由于宗教势力对人民精神的统治与束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理性和科学的权威。他们认为,人的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不合乎人的理性的东西就没有存在的权利。他们主张传播科学知识以启迪人们的头脑,破除宗教迷信。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自由、平等和民主。在他们看来,封建专制制度扼杀自由思想,造成社会上的不平等和文化经济上的落后。因此,他们大力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民参与政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启蒙思想家首先把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这就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

《新约》普世性与《旧约》民族性的思想差异

周卫涛

(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

摘要:作为《圣经》的两大组成部分,《旧约》和《新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于时代特征和地域背景的影响,两者在思想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旧约》的民族性与《新约》的普世性之间的区别。通过比较《旧约》和《新约》的思想差异,我们可以理清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脉络,把握基督教思想的内核。

关键词:《旧约》《新约》思想差异

基督教作为三大宗教之一,在全球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信徒数量超过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西方文化、西方历史与西方社会各层面都产生了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基督教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作为西方文明的两大支柱,铸就了西方文化的灵魂,塑造了西方民众的人格。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了解《圣经》,就不能真正理解西方文化。通过对《圣经》的考察,比较《新约》与《旧约》的思想差异,我们可以理清早期基督教思想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基本脉络,把握基督教思想的内核,促进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旧约》的民族性

(一)一神教

从起源上讲,《旧约》主要是作为犹太人的民族宗教经典而出现的。公元前14世纪,犹太人的祖先由沙漠进入巴勒斯坦,与当地的迦南人逐渐融合,形成了农耕的以色列部落。犹太人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开始,犹太人先后沦于非得士人、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马其顿帝国、埃及托勒密王朝、叙利亚塞琉西王朝和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在数千年的漫长时期里一直处于失国状态。[1]但是,在受异族统治期间,犹太人仍通过行割礼、守安息日等方式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与同时期其他民族的多神崇拜相比,犹太人恪守严格的一神教信仰。

在亚伯拉罕时代,犹太人的宗教已呈现出明显的一神教特征。据《旧约》记载,亚伯拉罕时的神为Elohim。该词字面上虽为复数词,意思却是指独一神(God)。此后,犹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基本上一直坚持着一神教的信仰,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纯洁性,甚至与异教的外邦人联婚也是被禁止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犹太人在流亡期间发展了一种比独立时更为严格、更为排斥异民族的正统教义。“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使你们与万民有分别的”。(利未记20:24)一神教信仰起到了保持民族独立性,使犹太人不致被同化而沦亡的作用,但也阻断了《旧约》思想向外扩张的可能性。

(二)选民观

因为有着亡国之痛的苦难感和被异族奴役的民族屈辱感,《旧约》宣扬“特殊神宠论”和“神之选民论”,在这种“选民”观念的支撑下,犹太人鄙视并排斥其他民族。后来,行割礼发展成犹太民族作为上帝选民的一种确证,以和其他未行割礼的不洁民族区别开来。“犹太人竟以此礼骄人,视外邦未受割礼为可鄙恶”[2]。

“选民观”最初运用在个人身上,最终发展成为整个犹太准备。其次,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提倡自由、博爱、平等,而且这些思想迅速在欧美传播,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的作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并且对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起了催化剂作用(如《中华民国临时约

民族的共同信念。犹太人自认上帝的选民,是所有民族中的大宗,是上帝的“长子”,在理论上具有继承上帝所创造的世界的合法性基础,其他民族没有继承上帝的产业的权力。在他们看来,犹大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犹太人未能完全按照上帝的意旨行事,没能恪守与上帝立下的誓约,因此得罪了上帝,上帝才藉外邦人之手对他们加以惩罚。但是,犹太人坚信自己是上帝最优秀的选民,上帝不会永远忘记他的子民,一定会拯救他们。在适当的时候,上帝将派“弥赛亚”降生,复兴犹大国,主持犹大政权,给犹大国民以福荫。这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民族主义信念,妨碍了《旧约》思想在其他民族中的传播。

二、《新约》的普世性

(一)古罗马帝国的“世界性”

《新约》宗教思想和以其为基础的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到公元2世纪末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当时,古罗马已发展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性大帝国。罗马帝国的“世界性”,为《新约》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世界规模的罗马帝国建立起来以前,世界主义思想,把人当成人看待而不是单纯地作为希腊人、犹太人等看待的思想,不可能深深地扎下根来”。[3]大一统的世界,促进了犹太人和其他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人们容易跳出狭隘的民族窠臼。而且古罗马的大一统和古代中国社会的家国同构有本质的区别。古代中国把家庭的血缘人伦扩展为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依靠伦理道德而不是法律制度来对国家进行统治管理。在古罗马没有“亲亲为大”的思想,[4]而是按统一的法律治理国家,“带有明显的平等及人道主义色彩”,[5]过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血缘关系已经不再是重要因素了。从理论上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着独立平等的权利,这成为《新约》普世价值的基础。同时,为了维护对庞大帝国的统治,在律法和武力无法实现对广袤地区的众多人口进行有效管理的情况下,古罗马政府开始考虑对人民的思想控制。随着基督教民的发展壮大,古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由镇压改为利用,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新约》普世理念的形成。

(二)斯多亚学派的影响

公元前后,在古罗马占主导地位的学派是晚期斯多亚学派,它对正在兴起的《新约》思想和以其为基础的基督教以直接的影响。斯多亚派哲学家塞内卡更因为其对基督教的巨大影响,被恩格斯称为基督教教义的叔父。[6]

斯多亚学派认为“逻各斯”或者理性流行于宇宙的各个角落,世界是一个在“逻各斯”控制下的和谐整体,而作为从属于世界的个人,其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服从宇宙的普遍理性,促进宇宙的和谐统一,而不是斤斤计较于一己的私利。既然都受到宇宙理性的支配,又有着相同的人生目的,因此,人与人之间没有本质的类的不同。斯多亚学派因此抛弃民族偏见的影响,提倡“普世博爱”和“人人平等”的思想,而且从多角度论证了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认为人不仅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本能冲动,而且应当对整个社会和他人负起关心和仁爱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斯多亚派还提出了“世界主义”的国家学说,主张消除民族界限,赋予所有人平等的公民权。这种平等思想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对人的认识,打破法》中体现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认识运动教学课件 篇3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运动技术教学;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9-0026-02

2013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某省中学体育教学能手比赛教学观摩活动,其中一节体育课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节拍操”,教材选择了乌克兰民间舞蹈,教学设计是通过乌克兰典型的风琴音乐,让学生踝载脚铃,在铃声和击掌的节拍中,以两人伴舞、小组伴舞和集体伴舞的形式,通过不同队形变化的组合,再现了乌克兰传统的乡间欢庆情境。本节课设计新颖,教学组织严谨,教学手段科学合理,运动负荷适宜,学生参与兴趣极浓,教师教态亲切,收放自如,教学效果显著。全体观摩教师以热烈掌声表达了赞许和共鸣。但评选结果是该课没能入围,其评审专家意见是课的“运动技术含量不够”。为什么学生非常喜爱、热情参与,教学效果赢得全场观摩教师认同的一节优质课却止步于“运动技术含量不够”的障碍?效果与结果的反差,引起了笔者对“运动技术教学”内涵的再认识。

一、“运动技术教学”再认识的回顾

围绕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运动动作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体育教学研究的一个实质性的重点课题。对体育课而言,运动技术更重要还是体能与心理发展更重要,一直是专家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见仁见智,各持一说。课程改革以前,传统的教学理念,无论从项目选择,大纲及教材的要求或是教学实施,都偏重纯技术教学模式,以竞技运动为标准。由于标准过高,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挫伤了教师教学的自信心,最终导致教而不习之,管教不管学,教而不会的低能效果。

课程改革首先从突破“纯技术教学”入手,早期情况大有“焚书坑儒”之势,谈技术教学而色变,技术动作教学一度受到冷漠对待。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符合学生实际的运动技术教学,即改造教材,降低学习完成动作的标准,追求教学效益的运动技术教学蕴育而生。这种理性的回归,是学校体育的真实需要,是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深入的结果。

二、“运动技术教学”的再认识

“运动技术教学”是体育教学学科定位的一个核心支柱,没有运动技术教学体育学科就将失去本质,弱化运动技术教学体育课的性质就会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关注“运动技术教学”,重视“运动技术教学”已成为当今之共识。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对“运动技术教学”缺乏全面的认识,仅从学习、完成某一动作,以动作结构、技术含量来定位“运动技术教学”的思维模式较为普遍。这一点引起笔者对“运动技术教学”进行了再认识。

再认识一:运动技能是人们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经验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完成某种途径的动作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运动技能按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的运动技能。如按运动技能是否需要使用工具可分工具性运动技能(如打球)和非工具性运动技能(如游泳);按运动技能所涉及的肌肉与动作幅度大小,可分为精细运动技能(如写字)和大运动技能(如跑步);依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分为连续性运动技能(跑步、舞蹈等)和非连续性运动技能(投篮、举重等);依据对外部刺激利用程度,可分封闭性运动技能(如跳高)和开放性运动技能(如打乒乓球)。由于运动技能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各种运动技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能因技术含量高低而否定某些教学内容。把运动技术教学理解成只教技术含量高的竞技性动作是不正确的。

“运动技术教学”是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运动技能目标的载体,其内涵不仅是动作结构教学,教学方法及教学原则也不局限于“运动形成规律”。运动技能形成与实践过程中,涵盖了学生对运动技能的认识、兴趣过程,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努力过程,同时,学生身体练习过程中还包含了练习的节奏、乐感等要素。其中还含体能化的深层次内涵。如果我们把动作结构作为运动技术教学的唯一标准,“运动技术教学”这棵大树就只有树干。当我们将与其相关的诸多因素都融会贯通,全面认识,“运动技术教学”这棵大树才能根深、干挺、枝繁叶茂。

再认识二:对“运动技术教学”内涵的全面认识,有利于拓展广大教师对教材选择的视野

民间体育、传统体育项目中有很强的教育性,文化内涵深、锻炼价值高,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改造完成可以丰富体育课堂,例如,前面所提到的乌克兰“节拍操”,应该全面考虑运动技术问题,仅以动作结构难度做唯一标尺是不妥的。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研究团队发现和完善的按“会能度”对运动技术进行的分类法告诉我们,将运动技术分成“在‘会’与‘不会’之间有明显甚至截然区别”和“在‘会’与‘不会’之间没有明显区别”以及“中间型”三类[1]。“节拍操”这节课教学内容虽少,但都是精华。学生学会了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掌握了基本规则。教师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这节课的特点是“抓住重点,学习主要,打好基础,体验乐趣,培养信心,留下让学生以后参加该运动的余地”。“简约的过程,大体的掌握”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再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天安门阅兵,其动作是齐步走、正步走、持枪、敬礼。就其动作而言是简单的,但你能认为它缺少运动技术含量吗?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全面认识,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客观评价,对运动技术教学的深入研究,是课程改革深入的正能量。

再认识三: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全面认识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如在韵律操教学中,突出音乐的乐感和律动。当我们把优美的音乐、欢快的节奏和健美的舞蹈动作融为一体的时候,学生那种自我展示的强烈欲望,自我享受的幸福笑脸,会使我们的课堂生气盎然。如在球类技、战术教学中,通过加强对抗性练习以提高合作技能。当运动技术教学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的时候,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运动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自律意识。当运动技术教学与意志品质教育相依为伴的时候,有利于提升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强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就会事半功倍。总之,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全面再认识,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师更好地找准教学方向。单一以动作结构、技术含量高低为评价标准的运动技术教学,又回到“纯技术教学模式”。在运动技术教学时要认清它的广泛性,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提高再认识,在实践中检验并完善。运动技术教学还要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使教学效果更优化。如在武术项目教学时有动作的学习,还要加强动作的精、气、神锻炼;在体操项目教学时有技术动作的学习,还要有克服困难、完成动作的信心培养和美的展示;在田径项目教学时要把学习动作与体能有机结合起来,在足够负荷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和完善运动技术动作;在民族民间地方传统项目教学时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新兴体育项目的教学时要关注时尚性,保持与社会发展的同步。

在体育教学时,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合理思考要用科学观、发展观、价值观去判断,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正确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运动技术教学”,才能让体育课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杜晓红,于素梅.新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运动的定义,相对静止以及规律的含义;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以及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结合相关原理,列举事实,讨论如果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否认静止的相对性会导致的后果,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要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列举事实,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并且能够正确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绝对运动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信心和勇气,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2)规律是客观的

2、教学难点

(1)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2)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具体授课

导入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发现,四季在不断更替,花草树木有枯有荣,你们也不断成长,给我们的感觉是我们每天都是生活在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世界之中。古人有“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月成焉”,说的是自然界在不断变化。古人也有曾经感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说的是岁月流逝,人生易老。中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也 从国家的法律、时代的趋势、社会的风气等角度说明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他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事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那么什么是运动呢?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什么是运动?

所谓的运动,在哲学上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具有的特性,而仅仅是某一个事物所具有的,也不仅是某一些东西所具有的

(2)运动不仅包括变化,还包括一个过程。

(3)哲学上所讲的运动不是指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或者生命运动的某种具体的形式,而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形式共性的抽象和概括,既可以是数量的变化,性质或状态的变化,也可以使事物变化的过程。水结成冰是事物状态的变化;树木在土中埋了若干万年之后变成了煤,这是性质的变化;封建制度从一个产生发展到繁荣再到灭亡,这是社会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物质的一种具体的运动形式。

我们在前面的知识里讲到了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的世界,现在又讲到了运动,那么物质和运动是怎么样的关系呢?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其《道德经》中讲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质的存在在于运动,任何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存在都是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够保持自我的。所以(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我们如何理解这一句话呢?这句话强调的是物质还是运动?当然是运动了。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① 任何物质都把运动作为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物质不运动就不存在,只要物质是存在的,它就必定是运动的。我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能不能找出一个绝对毫不运动的东西出来呢?这是绝对找不出来的。② 运动也是物质其他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任何物质只有在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够保持其属性,其属性才能够存在。人如果所有的运动都停止了,那么人作为人的属性是否还能够保存下来呢?答案是否定的。举个例子开看,地球如果不运动了,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昼夜讲不再出现交替,地球讲受热不均,某个地方永远是白天,某些地方永远是黑夜,生命将不复存在。③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运动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不是由一个时间在它之先的某个事物作用的结果,二是它自身就是绝对的在先者。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它是永恒存在的,并非神的第一推动力所推动的,物质的存在即是发生运动。

不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如果脱离了运动谈物质,那么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误区。(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这句话强调的是谁在动。答案是物质。运动只能够是物质的运动,意识的变化也是由于环境、条件发生改变之后,我们的大脑对这些变化所作出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说到底是离不开物质的。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如果脱离了物质来谈运动就会陷入唯心主义,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所认为的“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3、静止

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没有物质不运动也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许有人会说,重庆一中就在这个地方,我从来都没有看见它动过,从来都没有说重庆一中跑到南开中学去了,也没有什么媒体报道重庆一中自己长了脚从重庆跑到广东、福建或者更远的地方,你怎么说一切物质到在运动之中呢?面对这个疑问,我们应该怎么解答?

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它有两方面的含义:(1)事物在发展的某一个阶段其根本性质保持不变。例如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虽然在不同的一天中,但是其根本性质还没有变化,你还是你,而不是别人,别人也不是你。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自由资本主义到后来的垄断资本主义,但归根到底,其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2)相对于某一个参照系来讲,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

种特殊的运动。这在物理中常常讲到,当两个事物以同样的速度朝着同一方向运动时,物体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比如两辆匀速直线行驶的车辆。比如说做在教室里的学生相对与地面。最著名的例子是在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的时候突然发现有小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就顺手抓过来,结果发现是子弹,而自己却毫发无伤。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飞机飞行的速度和子弹的速度是一样的,方向是一致的,相对于飞机这一参照系来说就是相对静止的。所以飞行员才能够抓住子弹并且自己毫发不伤。静止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暂时的,它是相对于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而言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任何运动中都包含了相对的静止,任何相对静止中都有绝对的运动,而这是不可分割的。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于物质中,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同学们我们了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运动之中,那么,我们的世界是不是处在杂乱无章的运动之中呢?事实上,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着确定不移的基本的秩序的。什么是规律?

1、规律的定义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对于规律的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点:(1)“固有的”是指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不是神的意志所强加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愿所赋予的,它不是依靠外力获得的。举例而言,就如我们的双脚,这是我们所固有的。但是某一天,如果某人因为某种原因而不得不截肢,截肢之后又安了一个假肢,那么这个假肢就不是这个人所固有的,而是强加上去的。(2)“本质的”是指隐藏在表面现象的背后的稳定的深刻的东西。例如苹果落地这只是一种现象,它本身不是万有引力规律,但是它是万有引力规律的表现形式,只有透过这种表现形式才能够揭示其隐藏在内部的本质的东西及万有引力。(3)“必然的、稳定的”指的是规律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比如某个人某天喝酒之后去买彩票,结果中了大奖,于是他想每天都喝点酒然后去买彩票就一定能够中奖。同学们想想看,如果这个人真的这么做的话,结果是怎样的?他会真的中奖吗?答案是否定的。他喝了酒去买彩票并且中奖了,这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不是喝了酒买彩票就一定能够中奖的,他把偶然的事情当成一种必然的结果,这是错误的。还有一个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语叫做“守株待兔”,里面的主人公也是把偶然的当成了一种必然的东西。

2、规律的特征

前面我们对规律的概念进行了详细说明,那么规律具有怎样的特征呢?(1)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人不能够创造规律也不能够消灭规律。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的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品德的好坏而发生改变,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主观愿望而变化或者灭亡。比如说价值规律,人们不能够凭借自己的想法去消灭价值规律,让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下跌,供过于求的时候价格上涨,或者干脆就让各种东西的价格保持在一个固定的价格上,永远不变动。只要有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会发生作用,人们不可能去消灭它。(2)规律是普遍的。“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衰竭有法”,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天体的运行到人类的生活,乃至人类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都遵循这故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一步步走向死亡,无论他是最高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无论他是富可敌国的商人还是身无分文的乞丐,都注定有去世的那一天,任何人都无法摆脱这样的命运,因为这是规律,任何人都不能

够将之消灭。

3、规律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规律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通过这些条件规律的变现形式为各种具体的外在现象,条件变了,外在的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万有引力这样一个规律的发生作用也是有条件的,地球上,只有当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的时候,他才会往下掉,如果超过了这个速度,就会飞离地球飞向太空。

4、人和规律的关系

人们懂得规律的这些特征以及其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之后,应该如何处理人与规律的关系呢?我们能够无视规律的存在而随心所欲吗?还是我们应该顺应规律无所作为呢?请看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材料二:发菜广泛分布于北方各个省份,耐高温、寒冷及干旱能力很强,生长于海拔1000到2800米的干旱贫瘠土地中。由于发菜产地通常相当贫穷,有农民以采挖发菜卖钱谋生。但由于多年来过量采挖发菜,其野生资源已被严重破坏,并导致大片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发菜的分布范围也随着土地的开发而大量减少。调查计算,产生1.5-2.5两发菜,需要搂10亩草场,1.5-2.5两发菜的收入为40-50元,即“40-50元的发菜收入,破坏了10亩草场,导致草场10年没有效益”。加上人群涌入草原后,吃住烧占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家每年因搂发菜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近百亿元,而发菜收益仅几千万元。

看看两则材料中,那个更好的处理了人和规律的关系。答案当然是第一则材料。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一旦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收到规律的惩罚,这也是规律不可抗拒性的集中体现。

但是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去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小结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运动的定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静止

(1)事物在发展的某一个阶段其根本性质保持不变。(2)相对于某一个参照系来讲,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尽心某种特殊的运动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任何运动中都包含了相对的静止,任何相对静止中都有绝对的运动,而这是不可分割的。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于物质中,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定义

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征(1)客观性(2)普遍性

3、规律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

4、人和规律的关系

四、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篇5

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导读提纲:

1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2有思维或精神的运动吗?如何理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世界上有没有静止的事物?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4什么是规律?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应如何对待客观规律?

(根据导读提纲预习教材,找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不仅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东西在动,还有许多我们没看到、感觉不到的东西,也在动。实际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生活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虽然它们的运动形式有所不同,但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事物的运动有哪些基本形式呢?(据所学的知识回答)◆(归纳、总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事物运动的基本形式有五种: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中说: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月成焉。”这说明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凝聚了对人生岁月变化的感慨。

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就是说。从国家的法规、时代的趋势到人伦事理、社会风气,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什么叫根本属性?如何理解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的属性很多,除了运动性,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在这些属性中,运动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运动这个属性,事物就不存在,其他属性也就无从谈起。因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所谓“存在方式”是说,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都离不开一定的运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是没有的。比如,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讲的就是物质必须在运动中存在。

进一步讨论这些问题,就要正确理解哲学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刻舟求剑”的故事大家非常熟悉。故事中的那个楚人的做法实际上是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受到天下人的嘲笑。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

他认为封建制度的一切原则都是由天产生的,是永恒不变的。这种观点被实践证明是十分荒唐的。这也充分说明: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请大家举例说明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宇宙中的各个星体都是在运动中产生的,也在运动中存在,离开运动,各个星体就不成其为星体。

★基本粒子也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没有运动,基本粒子就丧失了存在的资格。

★任何一个有机体,都始终处于不问断的变化之中。生物的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止了。

★人类社会是毒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存在和发展的。离开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了运动的绝对性。但是,仅仅承认运动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正确回答运动的主体是什么,即什么东西是运动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这些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请大家讨论。

★他们把事物的运动归结为是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这些观点,不承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这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科学研究的事实证明,不同的运动形式,其主体虽各不相同,但都以物质作为其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运动形式

运动主体

机械运动

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

电荷、光子

化学运动

原子、离子

生命运动

生物体

社会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认识运动

人脑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总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那么,我们还能够认识事物吗?会不会出现同学们回家过了一夜,第二天大家互相都不认识了的情况呢?

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这个故事为什么非常可笑?

★欧布里德否认静止的存在,被朋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故事告诉我们,在承认运动的同时,还必须承认静止的存在。

◆既承认运动,又承认静止,这不是很矛盾吗?应如何认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呢?请大家看书,看看什么是静止?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怎样的?(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静止的两方面含义。

★(概括、总结)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不是绝对不动,而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举例说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正在高空飞行,忽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只小昆虫,就顺手抓过来,谁知竟是一颗子弹。原来这颗子弹飞上高空以后,速度变慢,正好和飞机速度、方向一致。于是飞行员和子弹的运动均不能显现出来,而处在相对静止状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从总体上说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相对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我们就无法认识事物,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

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这些说法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是十分荒唐的。同时,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而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举例说明)★古希腊哲学家芝诺,为了否定运动,把飞矢在某一点上的相对静止绝对化,提出了“飞矢不动”说。

这是形而上学绝对静止论的典型论断。

★2005年5月,我国珠峰登顶测量行动取得成功。这次对珠峰高度的复测.意义重大。专家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地区的地壳运动一直比较活跃.尽管珠穆朗玛蜂山体地质结构由于地壳运动不断以微小的速度在增高.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密实化进程加快.导致珠峰整体高度在降低。从1966年到1999年.珠峰顶部从8849.75米降低到8848.45米.总降低值为1.3米。

◆(总结)以上事例充分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请大家总结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区别:

1.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性质不同: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我们已经知道,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那么.这种运动变化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什么是规律?我们应如何对待规律呢?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9世纪上半叶,人们综合运用化学分析法、电解法、光谱分析法等手段,发现了大量的化学元素。到19世纪60年代,元素数目已增加到60多种。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通过对当时已知的63种化学元素的分析,机敏地发现了这些元素的性质与原子量的关系。提出了化学周期律。他依据这个规律,大胆预言了十几种未知元素的存在和它们的性质,后来被一一证实。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化学运动的规律,不仅化学运动有规律可循,一切物质运动的形式,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各类事物运动规律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也有其共同的特性,哲学上所讲的规律,就是对这些共性的概括和总结。

(1)什么是规律?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如何理解哲学上所讲的“规律”,请大家讨论。

★规律是一种联系。

规律首先体现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然.不是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唯心主义者把规律看成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事物的东西。如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的秘方,在过去七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有人幻想造出“永动机”等。

★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

本质联系是相对于非本质联系面言的,它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作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贯穿于事物整个发展过程,而区别于事物外部的、表面的、现象的、多变的联系。

通常人们往往把事物的现象联系当作规律.如认为“月亮绕地球运动”是规律,这其实是现象的联系.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是引力规律;又如认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规律.这也是一种现象联系.其背后的是生物遗传规律。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我们的感官可以感知;规律深藏在事物的内部,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之后,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

所谓必然联系是指确定不移、必定如此、不哥避免的关系。所谓偶然联系是指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联系。“守株待兔”故事中的“宋人”被人遗笑千年.就是将偶然的联系当成了必然的联系。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有其规律.一切事物运动的规律都体现了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因此我们说,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什么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的客观性,就是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给人们提出了什么要求?(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是必然的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这种不可违抗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

当然.面对客观规律.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3)按客观规律办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事实充分说明.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只有以对规律的认识为基础,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成功。

(思考质疑,深化拓展)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有何区别?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所谓“唯一特性”是指物质之所以是物质并和意识现象相区别的唯一特征。运动是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是的,因为人的意识也是在不断运动的。因此要注意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

★唯物主义承认不承认有精神的运动或思维的运动?有没有思维的运动?如何认识人的思维的运动、观念的变化?请大家讨论。

◆(总结)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离不开运动,人的认识、观念也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我们常说的“更新观念”、“认识发展”指的就是认识或思维的运动。但是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变化也离不开物质,认识运动的主体、载体或者说物质承担者是人脑这个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更不能将所有的运动都归结为精神或观念的运动。★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永恒运动的前提下.并不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静止状态。但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①运动的绝对性,是指一切物质都在运动,一切物质都自始至终地贯穿着运动。运动是由物质内部的固有矛盾推动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简单地说,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②静止的相对性.是指静止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处于一种不显著的变动状态.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固而是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就特定的运动形式而言.某种事物在一定的空间之内,不具有某一特定的运动形式便是静止。例如.坐落在地面上的高楼,相对于地面而言没有发生位置移动的机械运动。第二.就事物的性质而言.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虽然处于量变阶段.但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暂时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就显示出静止状态。

但是任何静止状态都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静止中也包含着运动.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第一.物质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当我们说某一物体是静止的时候,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形式的运动,比如没有进行机械运动.因而显示出一定的静止状态来。但是此时此地它还在进行着其他形式的运动,如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等。第二,任何事物保持自身的性质,都只能是暂时的,物体在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它还在进行量的变化,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某物就台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而转化成它物。

★规律为什么是客观的? ◆规律之所以具有客观性.是因为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作为物质运动的规律,也必然具有客观性。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构成规律的各种因素是客观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物质条件是客观的。所以说.肯定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与肯定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是完全一致的。

★规律具有客观性.就是说规律是不变的、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吗? ◆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由予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内在联系,它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不是人们的意识所赋予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生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规律客观性的表现,是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

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规律总要通过备种具体现象表现出来,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发现、认识其中的规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教学反馈与评价

一、单顶选择题

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上述观点

A都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夸大事物的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C前者正确.它说明物质都是运动的;后者错误,它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 止

D.前者错误,它夸大了物质的运动;后者正确,它正确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2“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种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B形而上学的运动观

C唯心主义的运动 观

D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观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回答3和4题。

3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A.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B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c客观事物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趋向

D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 过程

4.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④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① ④

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荀子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回答5和6题。

5.从哲学上看.“天有常道”是指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 规律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6.荀子的上述观点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C规律是永恒不变的D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二.不定项选择题

7.下面属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观点有

A动中有静.静中有 动

B坐地日行八万 里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流

D静就是动.动就是静

8.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中的“静”是指

A事物的相对静止状 态

B.事物绝对不动,一点不变

c事物根率性质的稳定性和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 变

D.事物运劫的特殊状 态

9.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A.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 况

c.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元素序号越大.它的半衰期就越 短

10.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说法的哲学寓意是

A人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规律具有客观 性

c按规律办事,办事情才能取得成 功

D.规律服从于人的意志

三、简答题

1】王夫之:“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四、辨析题

12规律是客观的.因而是不变的。

『参考答案1

一、1 C 2C 3.D 4D 5 C 6 B

二、7ABC 8ACD 9BD 10.BC

三、11王夫之的这句话认为静止不是纯粹不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正确认识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四、12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题中说法认识到了规律的客观性.是正确的。

中班体育教案:认识球类运动 篇6

球类运动以其种类繁多,灵活简便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通过电视,图片,报纸,传媒等多种途径,对各种球类运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本活动,就是根据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通过家园互动,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足够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探索欲望,并将常识、语言、品德意志内容等整合在一起,使他们对球类运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活动要求:

1.通过说说、议议等活动,对各种常见的球类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2.知道球类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激发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

3.初步引导幼儿学习运动员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家园共同收集大小不

一、种类不同的球若干,如皮球、乒乓球、排球、网球、篮球、足球、保龄球、羽毛球等。

2.师生共同收集的球类运动图片资料,版面.3.球类运动VCD,磁带,4.事先让幼儿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些球类运动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球类

1、(进行曲)师与幼儿手持球入场

2、引导幼儿从同伴那里认识自己不知道的球

3、说说同伴带的球

4、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球之间的区别

二、观看球类运动VCD,了解各种球类运动的运动方式

1、观看VCD

2、互相说说看到了哪些球类运动?模仿运动员的动作

3、引导幼儿尝试模仿运动员的动作,让幼儿猜猜是什么运动?

4、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的乒乓球最厉害,经常得到世界冠军等)

4、延伸:你还知道其它的球吗?

三、游戏:配配对

引导幼儿分组看球找图片,并贴在版面上

四、我做宣传员。健康:多吃蔬菜身体棒

一、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蔬菜,知道名称,了解其丰富营养;

2、通过亲自“烹饪”,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多种蔬菜(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

2、烹饪用具、音乐磁带、小篮子

3、丰富词汇:维生素

三、设计思路: 买菜、认识、了解常见蔬菜、烹饪、品尝、收拾、整理、针对中班幼儿,对其纠正挑食、偏食的心理与行为,进而爱吃各种食物,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活动进程

1、进超市、《买菜》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幼:××蔬菜超市!师:我们到超市里去买点喜欢吃的蔬菜吧。(音乐)

师:请把你买的菜放在桌子上,排好。

师:啊,你们可真能干!买了那么多,都有什么菜呀?

2、认识蔬菜,了解其丰富营养(分别出示)

师:这是菠菜,长得什么样子呀?(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根),谁喜欢吃菠菜,你为什么喜欢吃菠菜?有什么营养?菠菜里含有Va,它能使我们的皮肤变光滑,小朋友经常口腔溃疡,那是因为身体里缺少了Va,所以请小朋友喜欢菠菜、多吃菠菜。你们知道还有那些蔬菜里含有Va吗?青椒、南瓜、油菜里也含有Va。还有一种蔬菜里面含有Va你知道是什么菜吗?请你们猜一猜它是桔红色的,动物中兔子和马非常愿吃。对!是胡萝卜。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菜?西红柿,你们吃过西红柿做的什么菜?西红柿里也有许多的营养,象Vc他能是我们的牙齿骨骼变的坚固,还能防止牙龈出血。

师:小朋友平时都是谁做菜给你们吃呀?咱们自己也来做一个菜尝尝好吧。

对现代竞技运动科学训练的再认识 篇7

1. 注重思想建设,明确训练职责,加强学习交流,深化科学管理。

竞技运动训练的思想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各级优秀运动队的重头工作,思想队伍的建设与队员竞训作风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然而,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将整个团队思想协调一致,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深入队伍实际,根据队员的思想变化,细致切实地针对思想矛盾,指导实践工作,将训练团队的职责细化明确,强调专业精修,深度挖掘团队协作,从而提高训练实效。

在做好队伍基础建设之后应当注重与科研人员、其他训练团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学习。一些实践经验相对丰富的一线教练员由于对理论和间接经验的轻视,限制了自身对训练领域深层次问题的探索,以及把大量感性的具体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的能力;而体育科研队伍则因为客观实际的一些限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面存在不足,也就造成了两者的脱节;再者,平时大部分教练员都全身心地投入和关注于自己的专项训练,无意识地降低了自身对不同项目特征和内在规律的深入学习理解。作为新思想、新环境下的教练员,应当在不断加强对本项目特征学习强化的基础之上,与先进科研保持同步,及时更新科学训练理论知识储备,吸收其他训练团队和项目的成功之处,力争在自身专业领域有所突破。

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科学化的有效管理成为了竞训团队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结合日常训练的积累,笔者认为科学管理应当包括:

(1)强调队员的竞训目标和思想教育及队员人生价值的实现相结合,充分调动队员的内在积极性,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双赢。

(2)制度管理和情感教育相结合,奖惩分明;加强与队员情感的沟通,切实解决运动员的实际困难,以对待亲人的态度对待队员,努力解决退役队员的安置问题。

(3)让教练员的敬业精神、管理水平、人格魅力成为运动队成功管理的关键,强化教练员在运动队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教练员作为运动队的领导,他的性格和气质决定整个团队的性格和气质,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决定整个队伍的发展前景和路径,他的协调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和手段决定整个运动队的人际关系和氛围,他的敬业精神决定整个运动队的奉献精神和利他主义。

(4)要将运动队的管理建立在民主化、人性化的基础之上,提高各个方面的对运动队的支持和关怀。运动队伍的成功管理仅凭教练员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办到的。

(5)强化队员在运动队中的主体作用,尖子队员、老队员既要区别对待,又要与其他队员一视同仁,充分发挥他们在运动队管理中的表率作用,协助教练员做好运动队的管理工作。队员是运动队的主体,是影响运动队发展的中坚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和满意度决定了他们对所处的运动队是否认同和接受,决定了运动队管理是否能够得到顺畅的贯彻和实施。

(6)运用更有效的激励手段。运动队民主管理实现的关键是让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使运动员由“要我去练”变成“我要去练”,实现这一转变的最佳方法就是对运动员进行激励。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要认清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设置共同目标,做到及时、恰当和公平。

(7)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发展优秀运动员入党,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8)建立运动队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和建立合理的团队结构,从团队方面改善人际关系。同时,从教练员、运动员、领队等团队成员个人素质的提升方面改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科学化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管理层投入心血,扎实细致地不断努力,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 深层次挖掘已有训练理论的实践应用,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科研、训练结合之路。

在科学训练理论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当一味地求新求变,还应当在已有的训练理论中深刻地发掘潜力,强调实践应用,以期获得更好的实践效果。“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这个原则是我国体育界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练兵的光荣传统,结合运动训练的特点和我国运动训练实践经验,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这个原则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三从一大”的含义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以“人本”为基础,突出对运动员人文关怀的基础上“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科学的进行大负荷训练”。

(1)“从难”———把握项目的制胜规律。

从难就是平时训练的“难度”应该是比赛的难度和标准,李富容同志认为就是以比赛为标准结合实战的“难”。当然在体育中,不同的运动项目,由于项目特点不同,技战术要求、比赛进行等方面都有所区别。

(2)“从严”———科学管理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从严就是要严格训练管理,严格遵守运动队纪律,严格执行教练员的训练安排,严格贯彻教练员的技战术思想。严格管理出战斗力是我国许多优秀运动队伍的成功经验。运动训练的全过程是对人的身心进行全面教育的过程,管理工作有教育的内容,是实施教育的有效措施和手段。教育工作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来完成,管理和教育有机地结合是当前运动训练竞赛工作的一大显著特征。

(3)“从实战出发”———赛练结合、以赛促练。

运动训练必须以能否和怎样达到世界体育竞技水平作为思考问题的发端,精心设计、合理组织、统筹安排、严密行事。训练只有从比赛需要出发才能练得准、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从比赛需要出发,不仅仅要求以比赛为最高行为准则,指导和规范运动训练的一切工作,还要求把比赛本身作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和有效的训练方式。

(4)“科学的大负荷训练”———大而不盲目。

“科学的大负荷训练”的根本含义是指挖掘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极限,使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改造。过去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对“三从一大”运动训练原则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一些人把“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与科学训练、技术创新割裂开来,片面地理解“三从一大”训练就是苦练,特别是对“一大”的理解,简单地理解为“大运动量训练”。其实“大”并不是越大越好,脱离实际的“大”是不可取的。“大”应该有个限度,这个限度应该是根比赛的需要、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定的。现在竞技体育的发展广泛地吸取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比如先进的测试手段和器材的使用,使得“血乳酸浓度”、“无氧阈值”、“最大吸氧量值”等指标可以精确地测量,这就使我们的“大”负荷训练“大”而不盲目,“大”可以量化,“大”也有了标准。在运用“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时还应该注意科学的恢复手段,伤病诊治,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等方法,从而真正做到训练以科学做保障。

(5)“三从一大”———突出人文关怀

古代中国对力、时空和运动的认识 篇8

墨家还对悬吊重物作了受力分析。《墨经·经下》与其《经说下》在讨论建筑砖石后,特别例举了以线绳悬吊石块的受力实验。它写道:“胶丝去石,挈也;丝绝,引也。未变而名易,反也。”其意思是,如果将砖石系上绳子,搬去其周围石块,要保持该石原位置,就

要用力提挈它。如果绳子断了,那是因为有一种向下的力牵引它。同一块石头和绳子,而“挈”与“引”两种力的方向正好相反。

墨家不仅指出了这两种力的方向,而且在讨论滑轮起重时还指出了力的性质;“挈,有力也;引,无力也。”在这里,“无力”的“引”自然是指不需人力,而非“引”这种力本身无力。虽然不能将墨家认识的“引”这种力等同于今日的万有引力,但他们已知道自由下落的物体受到一种不需人力的“引”的作用。在力的认识史上,这是很有意义的。

合力的概念也是很早被人们认识的。汉代人称它为“积力”,《淮南子·主术训》:“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也。”明代茅元仪的《武备志》写道:“合力者积众弱以成强也。”然而,合力的思想在战国时期已经产生。《墨经·经下》写道:“合与一,或复否,说在拒。”《经说下》又以举重为例,说明“积众弱以成强”的道理。在生产实践中,诸如汉代耦耕、抬木头等生产劳动中都利用了合力原理,即使在19世纪,也使欧洲人感到惊讶。

至于力的作用点的重要性,在杠杆和其他工具的使用中也必定早为人所知。《淮南子·主术训》以屋柱和门闩所处的位置说明它:“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制开阖之门。岂其材巨小足哉,所居要也。”

令人惊讶的是,古代人提出了关于一个系统的内力对该系统无作用效果的有趣的说法。《韩非子·观行》写道:“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

“乌获”,据说是秦武王宠爱的大力士,能举干钧之重。但是,无他人帮助,他自己却不能将自己举离地面。《论衡·效力》篇也写道:“力重不能自称,须人乃举……。古之多力者,身能负荷千钧,手能决角伸钩,使之自举,不能离地。”

“不能自举”、“不能离地”,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作用力效果等于零。这一说法,与18世纪分析力学中形成的关于质点组(或由相互关联的各个单体组成的力学系统)内诸内力的总和等于零的原理是一致的。其间的区别,前者为生活经验的总结;后者是来自对机器

生产的数学分析。

《墨经》还以多条文字记述了时间、空间、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墨经》中时间称为“久”,空间称为“宇”。《墨经·经上》写道:“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经说上》以“古今旦暮”为例说明“异时”,以“东西家南北”为例说明“异所”。一个“弥”字,既说明时间的悠久无极,又说明空间的广漠无限。例举空间概念中的“家”字,还把空间方位的参考坐标指出来了。

对于具体的时间而言,《墨经》将有时间间隔和无时间间隔分别定义为“有久”和“无久”,并将即时的概念定义为“始”。

墨家讨论了许多运动问题。在他们看来,空间区域内物体的运动(“宇域徙”)要有广延的空间(“长宇”)和连续的时间(“长久”)两个条件,这才能使运动物体“徙而有处”。至于时空与运动的关联问题,《墨经》中作了这样的分析:在空间运动的物体需要有时间(“行修以久”),这是时间本身有先有后(“说在先后”)的缘故;该物体的运动必先近而后远(“行者必先近而后远”),因为“远近”就是路程或空间(“修也”),“先后”就是时间(“久也”),所以物体在空间运动必定需要时间(“民行修必以久也”)。

高明的墨家还以时间过程定义静止。《墨经·经上》:“止,以久也”。这就是说,所谓静止是在可观察到的时间段内物体不运动。在以上各种概念基础上,墨家讨论了箭矢的飞速运动和人步行过桥的缓慢运动之区别。

对于箭矢运动,《墨经》记它为“无久之不止”。这是说,当箭矢飞过如木柱所标识的空间段时,它从木柱一侧移向另一侧,空间区域显然改变了,但人们感觉不到箭矢飞越木柱的时间过程。墨家将这类运动比喻为“当牛非马”。对于人过桥,《墨经》记它为“有久之不止”。这是说,人在过桥的每一步中都可以感知其在一个时间段内停留在某一处上,但他又确实处在“不止”即运动之中。墨家将这类运动比喻为“当马非马”。

类似墨家的运动辩证观在战国时期不乏其例。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公孙龙说:“镟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关于运动与静止的这些看法,成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科学思想。直到明代,王夫之更透彻地说:

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善体天体之化者,未有不如此者也。

动、静,皆动也。由动之静,亦动也。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古代中国关于时空与运动的观点远在欧洲古代同类观点之上,甚而超过了经典物理学时期的某些看法。在后者看来,或则运动,或则静止,其间泾渭分明。

上一篇:学校文艺晚会策划书下一篇:办公室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