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传染病应对措施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突发传染病应对措施(精选8篇)

突发传染病应对措施 篇1

应对防范工作汇报材料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发生、流行,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中的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法定管理的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可能会对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重大食物中毒和以及其它危害公共健康的事件。

二、基本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传染病防治原则,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和蔓延。

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并实施属地管理和依法管理的原则。

三、工作职责

1、成立以学校校长李志明为组长,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负责全校日常传染病防治工作和全面协调、组织全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3、负责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导、检查;

5、负责组织开展对本校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6、学校校长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四、预防为主:

1、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增加学校师生自我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校园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消灭鼠害、灭蚊、蝇,对人员密集的教室、办公室、进行定期消毒。

3、坚持晨检制度。晨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4、坚持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五、疫情报告:

1、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于6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

六、应急处理

1、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校应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教育主管部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2、学校在接到属地政府、卫生局和疾控中心有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按照属地管理得原则,不折不扣地实施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的应急预案。对上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进行的指导和督察,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

3、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负责人员应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按照突发事件的情况,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

4、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学校应急指挥系统统一领导下,立即对突发事件所涉及的病人就近医疗救治。医护救护力量不足时,应及时请求上级卫生部门给予支援。对易感人员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用药、群体防护措施。需要接受隔离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当主动配合校医及有关卫生部门采取的医学措施。

七、组织领导 组 长:李志明(校长)

副组长:刘小平(总务主任)

成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班主任

职责分工:

1、组长抓总体工作,负责工作的落实。

2、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及卫生的整治、购置有关器械和药品,消杀(除“四害”)以及防控物品保障等具体工作。

3、食堂管理员负责学校食堂卫生工作检查督促,做好平时防控的督查、数据统计、上报等临时工作。

4、少队: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组织在校内和班级等宣传。

5、各班班主任:负责班级晨、午检和平时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学校,协助疫情处理等。

突发传染病应对措施 篇2

关键词:卫生企业,突发传染病,应对机制

突发传染病是指突然发生、迅速传播、大范围传染、造成严重后果的疾病。突发传染病由于其病原体各种储存宿主的存在,可以随着宿主的迁移而传播,传播途径不易控制,因而极可能在跨区域、跨国界的范围内爆发,往往会造成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球性的危机。例如2003年爆发的“非典”是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场传染病危机,截止2009年12月底,中国内地有124,764例确诊病例,其中744例死亡;全球至少有18,449人死亡[1]。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地区之一,正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人群集中生活的城市本身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突发传染病发生的危险系数明显增高。目前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因此建立一种完善、有效的应对突发传染病机制是国家的责任,也是对每一家卫生企业提高整体能力要求。

1 卫生企业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责任和义务

1.1 卫生企业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社会责任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的人口流动,使得传染病传播更易实现,疾病的防控面临着新的挑战,卫生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呈现出特定时期的特殊性。一方面,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时,在预防、治疗需要及公众恐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某些药品的需求量陡增;另一方面,由于突发传染病的难以预测,导致所需药品种类和数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卫生企业更需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快有效药品和疫苗的研发,保证生产和供应,以全力满足防控疾病的需求。譬如专利药品达菲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抗流感药品,自禽流感爆发以来,为保障供应,罗氏公司已从1999年达菲上市时2000万剂产能提高至2006年的4亿剂,并将其视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2]。

1.2 卫生企业在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中地位和作用

突发传染病属于社会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迫切需要社会相关部门和卫生企业协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可能阻止疾病的传播,控制疫情规模,减少人员伤亡。其中提供安全有效的抗击传染病疫情的药物尤其重要,也是卫生企业的共同职责。在2009年应对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我国相关卫生企业率先研发并生产出疫苗,为全面有效防控疫情提供了关键手段。据WHO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各类传染病,由各种传染病造成的损失每年已经高达4万亿美元。我国使用疫苗预防的费用与相应疾病治疗费用的比率为1:15,即投入1元用于疫苗接种可为国家节约医疗资源14元[3]。由此可见,合理有效地使用疫苗不仅是防控突发传染病的有效武器,也是控制医疗卫生费用增长、提高大众健康水平、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 国外应对突发性传染病机制

2.1 英国应对突发性传染病机制

英国建立公共卫生监测防范网络,由中央和地方两大部分组成,中央机构包括英国卫生部下设的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疫情的分析判断、制定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计划,全面组织、协调、完成防疫行动的指挥任务等;地方卫生部门主要负责疫情的发现、报告、跟踪和诊断治疗,其中流动医疗救护局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发病评估、预警、鉴定、管理和协调NHS各项活动,紧急事件局负责向事发地派遣卫生专家和流动医疗组。事实表明,英国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精髓在于危机预防、准备及快速反应。完善的监控网络使得危机发生时,地方与中央的信息能够最快速地传递,以有效地控制危机扩大,再由地方机构对此卫生事件进行解决,恢复危机前的正常状态。

2.2 美国应对突发性传染病机制

当前美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管理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由国家、州、地方三级公共卫生部门高效协调,始终把握“首先阻止传染病蔓延,再着手找出病因”的原则,从而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网络。当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美国中央部门会首先对其进行相关评估,随后根据授权内容颁布和实施相关传染病防治条例和规定,多部门分工协作,来执行传染病防治条例。美国公共卫生体系自上而下包括:联邦CDC的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地区的医院应急准备系统、地方的医疗应急系统3个子系统[4]。CDC是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的核心和协调中心,负责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制定疾病控制和预防战略。美国地方卫生当局会向CDC报告各种疾病信息,形成从地方到州再到国家卫生当局的信息传递链,CDC也会采取大量的监控措施,以保证能够连续追踪新发疾病。据统计,国家、各州及地方政府共有上百个用于卫生监督的信息系统[5]。在应对机制其他方面,美国实行卫生系统中的跨部门协作,并与国际卫生系统进行不间断的互动,形成动态快速反应,使得新发疾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3 我国与国外应对突发传染病机制的比较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突发传染病的防控体系建设,目前已建立了国家疾病防控的体制与机制。但与国外应对突发传染病机制相比,我国的应对机制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反应不灵敏。我国卫生系统虽然建设有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但对于疾病的监测却没有形成反应及时、运转协调的完整体系。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突发传染病监测报告及追踪调查等机制,并准确、如实地收集疫情和临床诊断等数据,形成巨大的数据库,加强与国际卫生系统的互动,保证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从而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2)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国内往往对传染病没有进行充分、系统的相关评估,就下达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的政府指标。由于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中国人口密集度和流动性的上升,在没有科学评估条件下,下达硬性指标会导致疫情的漏报、瞒报,从而无法真实反映客观情况,严重影响了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因此在发生疫情后无法做到及时、有效控制应对。(3)临时组建的应急指挥系统存在缺陷。2003年SARS控制与应急处理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一项便是临时应急指挥系统的缺陷。由于临时组建,缺乏对危机处理的有效预案,工作中出现顾此失彼的漏洞现象,并且在危机过后没有形成延续性,不能将危机处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有效保留,在下次危机发生时无法提升应急指挥的有效性。因此,要想跻身于发达国家突发传染病管理的先进行列,必须对以上问题进行有效改进,逐步发展成科学、完善的应对体系,以降低突发传染病的危机比率。

4 卫生企业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传染病机制的主要措施

4.1 主动参与国家防控体系

卫生企业是国家防控突发传染病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主动参与国家防控突发传染病的各项工作,并在其中积极发挥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要配合地方疾控中心对各类传染病进行信息收集、分析;若发现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进行报告;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卫生企业应当及时生产、供应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和疫苗。

4.2 加强疫情预警机制

卫生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与各省、市及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作关系,对各地的流行性传染病发病情况等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和全程监测。收集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数据资料,以加强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时的反应速度;加强快速诊断,做好突发传染病流行现状监测及趋势分析,有效引导药物和疫苗研发和生产。从国家层面上讲,要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传染病监控体系和信息发布平台,使卫生企业及时了解疫情,有针对性地生产和储备必要的预防和治疗用药物,以保证在突发传染病降临时做到有备无患。

4.3 提高药物、疫苗研发实力

当前国内卫生企业对创新药物研发普遍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开发的药品也偏向于非专利的仿制药物,无法跻身于制药发达国家之列。而对突发传染病做出快速反应,以及有效控制新发疾病的爆发,药物、疫苗的研发实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通过加强基础研究,为创新药物的成功研发打下坚实基础。鉴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需投入资金用于基础研究,企业投入应用及开发研究的经费,共同加强重大、新发传染病药物、疫苗的研发。卫生企业还应推进生产技术的开发,加快实现现有药物、疫苗品种的升级换代。例如MMRV四联疫苗(麻腮风水痘联合减毒活疫苗)相对传统的单价疫苗来说优势更加明显,可以减少接种的次数而得到四种疾病的免疫,并且相应降低了接种时带来的风险。

4.4 健全药物、疫苗储备体系

完善储备制度,加强储备管理。卫生企业应当与国家疾控部门联手,评估药物及疫苗的产能,并保证常规生产系统的完整性,确保在应急状态下能够迅速有效供应。有关部门必须不间断地监测各类突发疾病,并界定其传染性,确定发生的人群,以保证药品生产企业能够短时间内供应足够的药物。定期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相关法规的评估,确保其规范生产,生产过程可控,各项程序符合相关规定,产品的质量能够保障。为防止流行性疾病大爆发,必须考虑药物和疫苗的最低产量,全国统筹规划,制定相关的生产和储备计划。

4.5 完善应急保障能力

在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设立企业应对突发传染病指挥部,统一部署、落实相关工作。如制定针对高风险传染病的药物、疫苗应急研发、生产预案;加快开发针对疫情的特效药品,调整生产计划,保证急需产品的生产;加强应急供应、调运、接种配套能力建设等。

4.6 形成科学评价机制

开展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的策略研究,包括做好整个过程的资料积累、数据分析、事后评价等工作。评价结果应用于企业应对突发传染病管理实践,要从预防体系着手,能够快速识别突发传染病的危险因素,准确进行预测,迅速组织相关药物、疫苗的研发、生产和供应。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通过这一循环体系,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沉淀,形成全面、巨大的“数据库”,做到科学管理、客观评估,从而全面提升卫生企业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家人突发“心梗”的应对措施 篇3

首先,帮助病人立即原地或卧床休息,嘱其不得乱动,保持绝对安静,并打开窗户以流通空气。此时切不可慌乱搬动病人、背负或搀扶病人勉强行走去医院。而应立即给病人含服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扩张心脏血管的药物,如有条件最好能给予吸氧;如发现病人有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时,可让病人立即呼吸后用力咳嗽,以产生胸压和震动起到心脏按摩的效果,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同时立即呼叫急救中心或请就近医院出急诊。在等待医生到来期间,可解开病人的衣领、衣扣、裤带。当病人出现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跳加快等情况时,可能已有休克,应速将病人足部垫高,去掉枕头以改善大脑缺血状况。当病人心脏停跳进入昏迷时,切勿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要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人工呼吸,坚持到医生到来,经医生处置后再转送到医院。在无医生出诊的情况下,需尽快地送病人去附近的医疗机构,但运送过程中不要让病人用力,最好用担架抬,并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姿势;沿途应避免颠簸,防止病人产生焦虑和痛苦;不要大喊大叫,以减少病人的恐惧和不安心理。病人住院后,家人要配合医院,严格限制探视,以保证病人精神和体力上的全休息。

当病人允许探视时,家人要注意:

1、不在病人面前流露出焦虑和忧伤的情感;

2、不与病人谈论易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情;

3、不与病人做过多过长时间的交谈;

4、不让病人吃未经医务人员许可的食品,并要避免其过多进食。病人需卧床进食时,应让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和呛咳;

5、说服病人在起居、饮食、活动方面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

突发传染病应对措施 篇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轨、体制转型速度的加快,利益分配多样化、社会矛盾复杂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日趋突出,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涉军群体政治敏感性强、成因复杂,对社会和谐稳定和军队安全发展危害极大。预防和处置涉军群体性事件的任务已十分艰巨。

一、集中发生时段

全国“两会”、春节、八一建军节、各类战争纪念日等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期间,是涉军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多发阶段。一旦发生涉军群体性问题,将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导火索”,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稳压设备阻碍经济发展,因此,要强化大局观念,增强忧患意识,认真做好当年突发事件的趋势分析,提出应对措施,防范于未然。

二、涉军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指特定群体或不特定人群为实现既定目的,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群体行为。涉军群体性事件专指矛盾冲突牵涉军事机构或军队人员,行为指向与军事机构或军队人员有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损害军队声喻的群体性事件。涉军群体性事件,既有一般群体性事件的共同特征,又有其自身特殊的成因和表现。由于涉军群体性事件矛盾性质、参与主体、表现形式、影响后果的特殊性,与一般群体性事件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敏感性强。军队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决定了军队、军人在社会活动中地位的特殊性。因此,军人的言行受关注程度高,敏感性强。尤其是发生在特定时机和敏感地区的涉军群体性事件,极易发展演变成严重的政治事件。

(二)触发蔓延速度快。当前网络信息发达、社会高度透明,加之涉军群体性事件的触点和燃点很低,涉军群体间的联系广泛,简单的军民纠纷及利益的分配不公可能瞬间演变为群体性事件,极易成为社会焦点和舆论热点,一旦被敌对势力炒作利用,其发展和影响很难控制。

(三)应对处理难度大。涉军群体性事件产生成因多种多样复杂多变,所涉及的人群各行各业,需要参与处里的职能部门庞杂众多,所处理事件的政治性、政策性、法规性要求较高。这些因素使涉军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难度进一步增大。

(四)造成危害后果重。涉军群体性事件处理不当矛盾激化,不仅损害人民军队形象,而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部分复退军人尤其是“两参”人员较为活跃,存在串联上访情况,且该群体量大、分布范围广,一旦失去对其的控制,将造成严重的危害社会和谐的后果。

三、涉军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涉军群体之所以出现不稳定因素,既有大环境因素造成的,也有因社会政治原因引起的;既有因客观诱因为主引起的,也有因主观需求为主引起的。具体可以从涉军群体自身、地方政府、社会大环境等方面来进行剖析。

(一)涉军群体自身的原因

1.攀比心理作怪。部分涉军群体脱了实际,期望值过高,喜欢互相攀比。他们常常以经济发达地区同类人员或垄断行业人群、本地在职干部待遇为标杆,与自己现行待遇作比较,比高不比低,导致心理失衡进而上访,要求提高待遇标准。

2.从众心理影响。有的涉军人员碍于老战友情面和法不责众的心态,盲目跟从他人上访,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3.理解政策片面。一些涉军群体对现行政策或道听途说,或一知半解,总认为现在国家富裕了,各方面待遇都提高了,自己所享受的待遇也应该“水涨船高”,往往从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去理解政策,上访的要求超出政策允许的范围,个别人甚至无理取闹,纠缠不休。

4.希望解决困难。不可否认,有的涉军人员因为年老、患病、灾害等各方面的原因,生活确实困难,他们一般都享受了民政部门的优抚和救助待遇,但仍然困难。他们往往对自己信心不足,对政府依赖性强,希望政府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

(二)地方政府方面的原因

1.部分政策的制定缺乏实际操作性,造成上下情况脱节,政策落实不到位,从而引发群访。

2.政策口径不统一,就我市而言,各区(县)有关涉军群体的医保、社保等待遇政策不统一,各有侧重,各有优劣。

(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社会转型速度加快,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发时期,利益调整广泛、深刻、剧烈,造成的社会矛盾广、深、多。

四、应对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国家各类优抚政策的宣传,让复退人员了解政策,知晓政策,引导他们明白即使有功也不能在国家没有出台新政策前,突破现有政策与标准。

(二)开展矛盾排查。要对对越自卫反击战、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复员干部、下岗失业志愿兵等重点人员进行一次排查,掌握基本情况和动态。坚持排查与矛盾化解相结合,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力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依法办理各类事项。树立法制理念和法制思维,加大对政策法规的落实力度,查看近年来中央和我市出台的关于保障“两参”退役人员生活、医疗等方面政策的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要及时解决到位,已落实政策,但仍的困难的要采取措施进行帮扶。

(四)严格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不出现任何纰漏和问题。

五、工作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教育疏导工作

首先,要充分认识做好涉军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国防意识,增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意识,充分认识到优抚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对涉军群体加强教育疏导,涉军群体之所以产生攀比心理、盲从心理,认识上发生片面性,进而组织非正常上访,一个重要的根源就在于教育疏导不够,因此,我们要加强教育疏导工作,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在前、做上门、做到家、做到位,消除隐患,疏导情绪,化解矛盾。

(二)统一标准,切实完善各项政策

如前所述,对涉军群体的优抚、救助和社会保障政策,各区县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所差异。这虽然是坚持了原则性,又坚持了灵活性,比较符合各区县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财力状况,但这往往容易导致不同区县的涉军群体互相攀比,进而上访。因此,就涉军群体的优抚、救助和社会保障而言,建议各区县统一政策标准,以公平公正为方向,不断缩小差距,最终达到公平公正。

(三)改善民生,优化社会稳定环境

突发传染病应急演练总结 篇5

2016年5月31日16点进行霍乱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模拟1名腹泻患者到医院就诊,最终诊断为“疑似霍乱患者”。

2、救护车运送患者到定点医院的流程及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和消毒隔离。随着演练总指挥周风彩院长的一声号令演练开始。

16点02分病人到达门诊预检分诊,护士了解病人基本情况,测量体温,给患者戴口罩,体温均为37.2℃,P89次/分,BP95/63mmHg由护士于16点05分为其佩戴口罩,将患者引导至腹泻门诊预检分诊进行交接,测量体温同前,由分诊护士引导至腹泻门诊交接给医生赵嵩,经查体、化验,诊断为“霍乱”,将患者至隔离留观室,医生赵嵩同时向医务科和公共卫生科上报,医务科张朝玉主任邀请本院医疗救治专家组(赵思贵副主任医师、张吉峰主治医师)会诊,公共卫生科主任张通立即上报陵城区卫计局和陵城区疾控中心,经专家会诊同意立即转上级突发传染病定点医院,院感科高霆、张欣指导工作人员对接触到的人员、物品、器械、场所、车辆等进行全面消杀,演练结束。

此次演练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具体要求,制定了详尽的演练方案,包括演练目的、演练依据、演练形式、演练事件背景等做到了演练依据充分、人员分工明确、反应迅速、报告及时、处置规范、应对有效,体现了演练脚本的可操作性。显示出医务人员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整体联动、密切配合的能力。医院领导大力支持、各科室全力配合。院长亲自上阵指挥,应急办认真组织协调,提高了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协作和团队精神。全体参演人员兢兢业业,圆满完成了演练的全部环节。

二、存在问题

1、演练过程中出现脱节现象,部分场景、环节衔接不够连贯。接诊医师没有做到立即上报。

2、患者家属被忽略,预检分诊没有给其佩戴口罩。

三、改进措施

1、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均在演练后当场指出,并示范规范性操作方法。

2、进一步提高全院突发传染病防控意识,及各部门业务水平。

3、加强各类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全院、全员规模的各类传染病应急处置演练。

院感科

2023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 篇6

2、门诊登记本要保持字迹清晰,书面整洁,不得乱图乱画。

3、初诊为法定传染病的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复诊时不必再报。遇新感染的病人仍应填写报告卡。对造成传染病漏报、迟报都要给于处罚。

4、凡误诊或疑似病人,经确诊后,必须及时作出订正报告;因传染病而死亡的病人,应填写死亡报告卡。

5、十四岁以下儿童应填写家长姓名、电话,年龄一项中新生儿按天计算,婴儿填足月,其余填周岁。

6、地址栏应填至最小单位。

7、肝炎和肺结核的分型要有实验室依据,无检验依据和其它型别者一律填至“未分型”栏。

8、肠道传染病应由肠道门诊迥然不同诊治,填写于专门的肠道门诊日志上,其他门诊日志上不得出现肠道传染病,违者予以处罚。

9、急诊发现传染病应填写在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及时上报。

突发传染病应对措施 篇7

突发性事件之后的网络谣言有很多类型, 并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网络上出现的谣言一般都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即危机潜伏阶段、冲突爆发阶段、转化变种阶段和冲突消亡阶段, 只是网络谣言产生在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各异。

(一) 网络谣言的发展规律

在网络谣言的潜伏阶段, 即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各政府相关部门紧缄其口社, 会主流媒体缺席, 再加上群众的好奇心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 促使网络谣言以飞快的速度传播开来, 其中群众的好奇心和热心关注是网络谣言产生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当网络谣言达到高潮后, 政府不能面对谣言越猛越烈的趋势而坐视不理, 不得不出面对网络谣言进行澄清和正面说明, 随之, 主流媒体也逐渐开始行使其舆论导向的职能, 站出来对网络谣言给予辟谣说明。慢慢地, 网络谣言的影响开始逐渐减小, 在加上群众的好奇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 随之兴趣点发生变化, 那么网络谣言慢慢将被忘记, 最终网络谣言彻底消亡。

(二) 网络谣言的特点之重要推动力量

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网络中所产生的谣言, 在传播散布的过程中, 相关政府、主流媒体和群众都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 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 在网络谣言不断蔓延的时候由相关政府出面进行信息公开、辟谣, 再次主流媒体也开始做时间的跟踪报道, 在帮助政府维持其公信力的同时, 也为媒体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还可以通过报道来满足群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效控制网络谣言的传播态势, 有助于问题事件的顺利解决。如果媒体的宣传不能满足群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或者由于媒体宣传不当, 而不能平息群众的非理性情绪, 会严重地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 也会使相关政府出于独立、被动的地位。所以, 基于网络谣言的负面影响的危害性, 我们要正确的面对网络谣言, 尽量减小其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尤其是媒体, 不能过分渲染突发事件, 也不能进行妖魔化的报道。

二、网络谣言的应对措施

尽量减小网络谣言对社会的影响, 是政府、媒体和群众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脱的责任, 需要这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一) 要尽量减小网络谣言的影响

政府作为社会的权威, 作为群众的服务者角色应当首当其冲。在网络谣言的潜伏阶段,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及时而全面的信息公开制度来防止谣言产生。政府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 往往可以得到最全面的信息, 所以政府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立足于当今的社会情况, 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信息传播方案。让网络谣言消灭在萌芽状态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让群众充分了解事件的全过程, 满足群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保持信息的通常是网络谣言得以消亡的关键。所以,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政府要第一时间迅速收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 并通过专业的机构和渠道尽可能详细地搜集一切权威信息, 并将这些事实全部对群众公布。而且, 政府还要跟进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 及时更新准确的信息情况。让群众了解事件、了解事实、了解真相是打消群众猜测的最有效手段, 也是控制谣言的最有效方法。在网络谣言产生后, 政府的积极作为也可以尽快促进网络谣言的消亡。此时需要政府端正态度, 直面谣言, 进行信息的全面公开。媒体要做好信息传播桥梁的作用, 为政府和群众的信息对称为服务目标, 积极发挥其舆论导向的功能, 通过发表评论、话题讨论等各种形式, 安抚群众的激愤情绪, 将群众的关注焦点转移到正常的轨道, 为突发公共事件的顺利处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然后, 媒体可以通过与群众进行对话的方式, 引导群众对突发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 帮助群众形成正确的舆论和态度。

(二) 提高媒体的思想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规范意识

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 在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 要始终明白自我的职责, 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新闻伦理道德, 保持专业的精神和态度, 顾全大局, 规范报到措辞, 努力客观、理性、全面地还原事件本质, 并及时更新事件的发展动态, 将事件的最新状态及时传达给群众。另外, 媒体还应该要做到谨慎报道, 因为媒体在报道措词中的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影响群众正确处事态度的形成, 从而对社会稳定和谐产生不良的影响。

突发性事件之后的网络谣言的传播者主体是网民, 同时消除谣言、减少负面影响的主体依然是网民。“谣言止于智者”, 这就要求媒体在网络中传递正面信息, 提供正能量。让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揭发谣言, 形成不信谣、不传谣的良好的网络氛围。

(三) 提高网民的信息辨识力

网络中的信息量大, 林林总总的信息供广大网民自由浏览, 而如何正确、有效的辨识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是网民面对的一大重要议题。由于上网门槛低, 各个阶层、各种素质的人构成了负责的网络环境, 那么势必会有一些不辨是非的网民存于其中, 面对信息的良莠无从辨别。所以, 政府、媒体及相关单位要通过广泛的宣传、积极的引导和大量的教育共同为网民素养的提高做努力, 以帮助广大网民辨识信息, 抵制不良信息, 弘扬正确指向。

(四) 加强自我传播约束

由于网络立法规范还不是很完善, 没有现实社会中诸多条条框框的规范限制。因此, 受众就有必要自觉强化网络伦理道德。将现实社会传统的伦理准则、道德规范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自我约束自己的网上传播行为, 不做有损于网络道德的事。与此同时, 民众还要确立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始终把国家和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从大局出发, 对于那些无中生有、弄虚作假、破坏社会安定与团结的各类网络谣言, 要主动筛选和过滤, 不予理睬, 坚决抵制。

三、结语

网络谣言作为网络中的特有产物流传快、覆盖面广、后果严重,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认真对待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势必会对人们现实中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所以, 提高自身认识并加以政府监管、媒体引导, 谣言会不攻自破。

摘要:网络是新时代的产物, 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态系统。并且在当今社会占有相当的话语权。然而在突发性事件后的网络谣言一方面影响着网络环境, 更重要的是对现实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冲击和谐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网络谣言,传播与应对

参考文献

[1]周文蓉.试析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J].黑龙江人文研究, 2010.

应对“突发事态” 篇8

近期,日本陆上自卫队(简称陆自)极为器重的“特殊部队”西部方面队(地位等同军区)直属普通科连队(简称“西普连”,英文缩写“WAiR”)远赴太平洋深处的提尼安岛,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夺岛军演”,这被视作美国有意提携日本成为“亚太安全代言人”的重要信号。中国读者或许对西普连的称谓感到陌生,实际它是“日式汉语”造成的,日语里面用汉字书写的“连队”指代中文里的“联队”,即团级部队,而日语“普通科”的意思是指“步兵科”。所以,“西普连”实际是日本陆自西部方面队直属的步兵团,它也是陆自首个直属方面队的步兵团。

2002年3月27日,西普连正式成立,驻地就在长崎县佐世保市相浦。日本学者指出,西普连的作战目标其实是针对所谓“西南有事”,该部队几乎所有训练和演习均以冲绳西南方向的“离岛争夺作战”为假想目标展开。西普连在编制上比较特殊,定员仅为660人,比陆自其他普通科连队1200人的定员少一半。不仅如此,西普连自成立以来始终没有满编,实际人数为600人。别看人少,但这些人全是从陆自里挑选出来的精锐(主要选自东部方面队第1师团和特种作战群),对于在另一支神秘部队第1空挺团(下文会有详细介绍)服役且年龄在36岁以下的应选者也优先考虑。全连队有70%左右的队员接受过高强度特种训练(包括特种侦察、通信干扰、三栖秘密渗透等)和正规战训练(山地机动、空中机动、岛屿攻防、阵地构筑、突击等)。西普连连长军衔为一等陆佐(等同上校),通常由陆自幕僚监部(参谋部)进行任命,现任连长为国井松司(今年7月26日上任,原职是第l空挺团高级幕僚),也是西普连第五任连长。

西普连强调快速反应,因此没有编列重武器,主要武器是国产89式突击步枪、美制M249班用机枪、瑞典制M2式84毫米无后坐力炮(30门)、国产01式反坦克导弹(10部发射器)、英制L16式81毫米追击炮(20门)等。西普连还可由驻冲绳的陆自西部方面队直升机实施机降,或搭乘海上自卫队(简称海自)“大隅”级两栖运输舰进行登陆。另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2010年通过的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明确指出,日本将在“西南诸岛”设置沿岸监视部队,强化岛屿防卫能力,最近日本防卫省还决定从美国引进AAV7A1两栖战车,提升西普连的登陆作战能力。

西普连是一支机动力很强的特种部队,但其训练和演习却不是师从美军特种部队,而是追随长于两栖作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主要研习夺岛强攻、侦察、渗透作战,另外他们还经常在海自训练基地进行穿着潜水服的潜水训练。可见,西普连实质上是披着“特种部队”外衣的海军陆战队,本质上不属于“自卫队”范畴。

在西普连已有的涉外演习中,2006年1月3日至2月3日,西普连首次向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驻地彭德尔顿兵营派去125名官兵受训,他们先在美军陆战队侦察狙击手学校学习侦察泅渡技术,掌握在复杂气候及海况下制定作战计划的技能,随后与美军一道在圣迭戈湾科罗纳多海军基地进行持续两周的日美联合两栖登陆演习。对于这次培训,西普连受训官兵普遍反映受益匪浅,例如他们都是第一次体验在13摄氏度的海水中使用脚蹼推进,同时以双手持武器进行秘密潜入。

2007年1月22日至2月14日,日本再次派出部分西普连官兵前往美国彭德尔顿兵营,与美军陆战队进行联合实战演练。此后,西普连与美军陆战队的联合演练便固定下来,并逐步向战术层次的联合作战迈进。在今年2月举行的“铁拳-2012”日美联合军演中,西普连还登上美军“贝里琉”号两栖攻击舰。日本媒体宣称,通过多年与美军的联合演练,西普连学到大量特种技能和经验,改善了两栖突击、跨海夺岛和海上特种作战能力。

据报道,日本防卫省正筹划将西普连从方面队辖属升格为防卫大臣管辖、具备战略预备队性质的中央直属部队,并在人员和装备上进行扩充。不仅如此,日本防卫省还拟将西普连移驻冲绳,实现该部队成立之初的驻地设想。在防卫省看来,西普连当前驻地距离“西南争议离岛”仍有约1000公里之遥,一旦需要紧急出动,这么远的距离会使西普连的快速反应能力大打折扣,况且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远征军的4700名官兵铁定要从冲绳移驻关岛,使日本在当地所能依靠的强援大大缩水,因此有必要移驻自卫队兵力来进行填补。

第1空挺团

日本防卫省有个顺口溜“头上空挺团,地上西普连”,指的就是能够真正遂行“动态(机动)防御”作战的陆上自卫队两大单位西普连与第1空挺(空降)团,后者是日本陆自唯一依靠空降进行打击及运用直升机实施垂直机动作战的快反单位,能远距离超越地形障碍对敌实施奇袭。它下设团本部与本部中队、设施中队、后方支援队、空降教育队、通信中队、特科大队(炮兵营)、特种作战群(下文有专门介绍)各1个以及2个普通科大队(步兵营)等,总兵力约2000人。

该部队的作战核心是普通科大队,各大队内设1个特种侦察排,由若干特种侦察班组成。特种侦察排的任务是渗透至敌后,经侦察向战场指挥官提供所需情报(如地形、水温、敌军实力、企图、战略/战术后勤整备等),侦察排成员多来自陆自其他师旅团或第1空挺团内部的志愿者,他们先得经过2周的选拔,通过者再花上1年的训练时间才有机会成为其中一员,中途淘汰率超过50%。特种侦察排成员必须掌握高级爆破、通信、武器使用、小部队作战、野外生存乃至两门以上的外语等技能,独立作战能力较强。

空挺团的火力支援来自特科大队,考虑到便于空中机动,其装备的火炮主要是由高机动车牵引的120毫米迫击炮和81毫米迫击炮,火力转移时间只需要1.5分钟,它们还可由CH-47J/JA直升机吊挂机动。值得注意的是,空挺团的迫击炮部队拥有热成像仪和炮位侦察雷达,可在夜间执行火力支援,因此具备夜间作战能力。

在通信指挥方面,第1空挺团使用“陆军战术指挥管制系统”整合来自各单位传回的资料和数据,形成清晰的战场图像。协助指挥官指挥作战。第1空挺团所属的通信中队可为指挥部提供一个由地面及战术卫星通信终端组成的多频道通信系统与移动设备通信网,提供数据、图像与语音保密通信。连级单位也部署了“单频地空无线电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提供保密通信与快速的情报处理能力。

nlc202309010645

总体来看,第1空挺团机动性非常强,反应快速。在战术机动方面,第1空挺团所有装备和人员均可由日本航空自卫队(简称空自)现役运输机实施快速投送,一旦“有事”,该单位的先遣大队可在接到命令后18小时内进行空运部署。日本《军事研究》杂志曾测算过第1空挺团在“情况紧急时”的到达能力,按照空白的运输机与陆自的直升机80%的正常出勤率计算,日本自卫队一次可出动38架固定翼运输机或160架运输直升机,能够运送3个空挺大队约2000名官兵与后勤补给物资,机动速度是日本陆自装甲部队的3-4倍,拥有强大的垂直包围、迂回作战能力,在执行战术包围任务时,空降部队的速度比地面机动部队快了7-8倍。

在执行作战任务时,第1空挺团各单位配合直升机群机动攻击,每天可推进150公里,全团可以这种高速持续作战约72-80小时,适合攻击与反击对方部队,提供及时的反装甲武力支援、实施追击,对集结中的对方预备部队或指挥机构进行纵深攻击,尤其适合扩大纵深、配合实施战术包围、迂回等任务。

在防御时,第1空挺团可独立执行50~100公里宽的正面防卫,可透过扼守地形要点、布雷、动用支援的直升机或地面伏击等方式迟滞敌军进攻。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第1空挺团使用运输机空降或直升机机降,拥有极高的战术机动能力,可迅速突入敌军纵深或进入防守区域,但在机降后的第1空挺团在本质上仍是轻步兵部队,持续作战能力并不强,如果没有地面重装部队的配合,将很快被剿灭。

可以预见,如果日本政府执意在与邻国的岛屿纠纷中进行“武装冒险”,第1空挺团最有可能对争议岛屿实施空降作战。不过专家认为,任何岛屿攻略都必须考虑海空控制权的争夺,如果日本自卫队丧失基本的局部制空制海权,即便是第1空挺团全部空降到岛上,充其量也只有当俘虏的份。

特种作战群

早在1998年,日本陆自第1空挺团内部就成立了探讨反恐作战的机构,其后机构骨干被送到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受训,回国后又在富有特战经验的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军官的指导下,开展特种作战部队的筹建工作。经过6年的准备,2004年3月27日,被称为“日版三角洲”的特种作战群,在第1空挺团所在地千叶县习志野基地正式组建。据披露,在特种作战群创建的前一年,为使预备队员感受严酷的作战环境,有少数队员参加日本援助复兴部队,进入危机四伏的伊拉克战区。

该群定员300A,属于大队(营级)建制,由群长(上校)、副群长(中校)、群部管理中队、3个特战中队和1个特战教导中队构成。他们主要接受巷战和山地战训练,担负渗透敌占区,刺杀或绑架敌重要人物以及执行常规部队无法遂行的其他任务,其中狙击手的射击训练要求至少能命中600米外的目标。一般而言,特种作战群主要搭乘CH-47J直升机行动,必要时也可搭乘C-130战术运输机以空降方式进入战区。为增进队员的作战和情报搜集能力,每名队员除学习英文外,还要学习另一门外语,大部分队员自选了朝鲜语和汉语(甚至包括汉语中的闽南方言)。

特种作战群号称是“自卫队之龙”,其武器与西普连大同小异,不过多出了便携式防空导弹、轻型装甲车及大量卫星通信器材,这显示他们的任务更具有独立性和长期性。据说他们能通过卫星照片掌握朝鲜的地形和关键地点的守卫情况,然后通过空中工具渗透进去,实施“定点清除”。由于针对朝鲜作战的意图非常明显,日本防卫省对特种作战群成员进行严格保密,不公开成员的面部照片,甚至成员是谁,来自哪里也都是秘密,因为上峰害怕无孔不入的朝鲜特工可能绑架他们。不过,300人的规模实在太小,以至于有些自卫队干部抱怨特种作战群“只能勉强守卫首相官邸”。

中央即应集团

为落实“动态防卫”的新准则,日本陆上自卫队于2007年3月28日成立具有战略预备队性质的中央即应集团(即快速反应部队),由防卫大臣直辖,司令部设在东京都练马区的朝霞基地。该集团的价值在于紧急时刻能统一对原有的高机动特种部队和专业部队实施指挥控制。

中央即应集团的规模约相当于旅团级,其编制员额在4500人左右,由司令部及其附属部队(约230人,驻东京朝霞)、中央快速反应连队(约700人,驻栀木县宇都宫)、第1空挺团、特种作战群、第1直升机旅团(约900人,驻千叶县木更津)、中央特殊武器防护队(约155人,驻埒玉县大宫)和国际活动教导队(约80人,驻静冈县驹门)等构成。

自成立伊始,中央即应集团就有“自卫队味精”的绰号,意指它整合了自卫队几乎所有能第一时间出动的精干力量,它的形成标志着日本武装力量的视野已由国内投向海外。尽管日本官方竭力强调中央即应集团是为了更好地担负国际责任,做出“国际贡献”,但其所辖部队大多极具“境外投送”与“独立作战”功能的特种部队,因此外界普遍怀疑其真实用途是威慑周边邻国。据悉,中央即应集团的装备多以适合远程空运及快速反应需求为准,同时直接与航空自卫队、海上自卫队的相关投送单位存在协作关系,因此日本政府一旦认定周边“有事”,中央即应集团势必会率先“粉墨登场”。

特别警备队

特别警备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特种部队,总部设在广岛县江田岛基地内,其远程潜水渗透能力被认为在亚洲无出其右。

1999年3月22日,能登半岛附近水域发生“不明国籍特工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击沉事件,以此为契机,日本海自决定成立特别警备队,并邀请英国海军陆战队特别舟艇中队教官来江田岛第1技术学校对其基干队员实施训练。2001年3月27日,特别警备队正式成立,它也是日本自卫队首个特种作战单位。该部队早期的基础训练完全由英国特种舟艇中队承担,不过从2001年6月20日开始,美国海军陆战队“海豹”特种部队教官来到江田岛,一手揽下特别警备队的训练课程。

特别警备队当前的任务是对可疑船只实施临时检查,解除可疑船只的武装,今后还可能担负登陆作战的先遣侦察任务,另外他们还可与海上拦截舰队进行协同作战。特别警备队的主要作战方式是从直升机或高速船只向目标舰艇发起突击,进行的训练包括以潜水方式进行渗透,从直升机上进行垂直索降等。

在接到警卫出动或者海上警备行动的命令时,特别警备队将按预案从江田岛基地出发,搭乘岩国基地的MH-53E、MCH-101直升机前往目标水域,通过强制手段使船舶停止前进,并以机降方式控制目标船,等待海上拦截舰队到来。但由于MH-53E、MCH-101直升机缺乏搜索雷达或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因此特别警备队没有独立执行海上搜索敌船等任务的能力,必须依赖友军提供情报支援。

目前,特别警备队的编制为74人,只有中队(连级)规模,由队长(上校)、副队长(中校)、队总部(包括总务班、作战班、作战物资班、医务班)和3个排构成。每个排由1名排长和2个8人班组成,第1、2排为作战排、第3排为教导训练排。他们的武器主要是德国生产的MP5SD6冲锋枪及国产89式自动步枪,还有少量美国雷明顿M24狙击步枪,此外还配有特种闪光榴弹、特种警棍等非致命武器。

上一篇:我想象中的大学生活下一篇: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完善